核心技术(6篇)

来源:收集

核心技术篇1

Abstract:Toconstructasuitabletechnologicalinnovationsystemforachievingtheenterprisetechnologyinnovationandenhancingthemarketcompetitivenessofthebrandisaninevitablechoicecurrentlyfacedbytobaccoenterprises.Thispaperanalyzesthenecessityofbuildingtechnologyinnovationsystem,theprinciplesandbasicstructure,anddesignstheorganizationalstructureofthetechnologyinnovationsystemwiththecoreoftechnicalcenterfortobaccoenterprise.

关键词:烟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技术中心;组织架构

Keywords:tobaccoenterprise;technologyinnovationsystem;technicalcenter;orgninational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5-0008-03

0引言

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是指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一种技术活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是要解决技术创新的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有效集成,并全面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与绩效的问题[1]。而烟草企业为了能够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就需要构建以用户为中心、需求为驱动、以社会实践为舞台的共同创新、开放创新等应用创新的平台,以此实现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并驾齐驱,打造出全新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2]。

1烟草企业构建技术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1.1烟草产业竞争结构发生改变企业规模扩张与品牌竞争力日显,产业集中度快速提高,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形成;同时,外烟进入威胁和替代产品开发日盛,竞争日趋激烈。

1.2低焦油卷烟产品已成潮流趋势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低害、安全卷烟产品需求增加,低焦油卷烟将更具发展潜力。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将更多的研发精力投入到低焦油卷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低焦油卷烟产品的选择。

国外卷烟产品已经走向低焦油发展。国内对低焦油卷烟产品的需求低迷与投入不足,造成了中式低焦油卷烟普遍技术含量不高、降焦手段较为单一、口味适应性差等。集中表现为市场容量小,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缺乏有足够规模的产品,竞争尚不充分。但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场增长快。国家局将在低焦油卷烟政策上加强引导,在考核方式、重点扶持、政策倾斜等方面加大力度,通过大品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引领作用、工商零协力加强对消费者在低焦油卷烟的宣传力度。

1.3行业技术研发与技术进步已快速推进消费者健康与安全需求、全球禁烟运动和激烈的品牌竞争推动烟草工业企业尤其是大公司加快产品技术研发,通过专利、技术标准构建品牌核心竞争力,烟草行业技术进步加快。

1.4烟草工业企业创新需求突出烟草工业企业创新需求突出,创新战略已成为大型烟草公司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的重心。通过创新促进品牌竞争力提升的机理如图1所示。

2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原则

2.1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技术进步的核心是创新,企业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但是,作为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意义的技术创新,不能不以制度创新作为社会约束条件,而新的企业体制和制度的确立也不能不以技术创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经济质态的深刻变化作为依托。应该把技术创新与企业改革、改制和改组结合起来,依靠体制的转变来推动增长方式的转变,依靠制度创新和组织结构调整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向纵深发展。

2.2技术创新与市场开发相结合技术创新最根本的动力来自于企业竞争的效益和利润。技术创新就是要让企业的产品不断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在较高的技术起点上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和实现创新所带来的超额利润。技术创新的目的是通过创新技术来创新产品,通过创新产品来创新市场。因此,技术创新必须紧密围绕满足和创造市场需求来展开,把创新活动重点放到创新市场,采用和创造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建立新标准,引导新消费。

2.3激励技术人员与提高员工素质相结合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技术人员,包括企业内部技术人员和社会各界的技术人才。应当通过各种激励方式,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创造更多的为企业所需要的研发成果。要让企业技术创新成果最终转化为经济效益,还需要企业广大员工的参与和配合,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对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技术推广至关重要。

核心技术篇2

在近些年我省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虽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进步,但是从整体的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和发达地区相比较而言还存有一定的差距。首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规律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由于在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律上有着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高风险以及高竞争和高投入等方面,而在相关的行政部门对此缺乏完整的认识,在思想意识上还存在着一些偏差,没有完全从计划经济的陈旧思想中解放出来,仍旧采取以往的模式进行推进高新技术的发展,这样在效率的体现上就不是很明显。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发展中的系统工程,从各个环节来看都需要有核心链条进行支撑,在当前这一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另外就是缺乏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上虽在逐渐的成熟,但很大部分都是规模较小缺乏独立承担科研项目的实力以及创新能力。还有一部分企业是依靠着模仿为主,在创新上非常缺乏。然后还有在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强度还不够,我省现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资金在逐年上升,但和发达的城市相比较而言还有很大的距离,另外在投资的结构方面也不合理,尤其是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现实的生产力有着脱轨的现象,这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形成了很大阻碍。

2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探究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非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不断发展创新以及培育的作用下长期形成的,对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首先要能够对战略目标进行确立。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革以及发展,我国的企业制度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变化。所以对企业的制度进行完善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持,从而使其立于不败之地。在这一环节的具体措施实施上主要就是要能够建立产权清晰企业法人财产制度,对产权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另外要对政企分离的国有资产管理以及运营机制加以建立,同时要能够将内部管理的结构进行优化。在政策上要进行支持,政府要能够在相关的法律政策上得到有效加强,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然后建立规范的市场环境,在基础以及公益和高新技术的前沿研究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对金融服务以及要素市场等政府要能够加大培育的力度,积极地鼓励引导,从而促使企业自觉地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另外,要能够对市场进行准确定位,要通过市场来拉动技术的创新,在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企业要能够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就要对市场的需求进行满足,只有对市场进行准确的定位,才能够针对性地对市场需求进行满足,以此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动力,获取市场的竞争优势。

再者对企业的管理创新来构建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能力是对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而在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为能够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得到健康持久的发展,就必须要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重视管理组织结构创新,从而建立学习型的组织,这样才能够将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加强。这也是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以有效提高的关键途径,在具体的实施当中要在企业的内部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工作氛围得以良好的营造。同时还要能够建立高效的信息收集以及处理、决策等机制,在整体的学习上要进行有效的提高,相关的领导人的核心竞争力的意识要能够得到加强,从而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竞争管理机制。高新技术企业要能够依靠自身培养核心竞争力,从几个重要的阶段进行实施,首先就是认知和挖掘阶段,对核心竞争力在认识上要充分;其次就是开发和运用的阶段,主要就是要能够积极地通过现有知识积累以及管理能力等运用到实践当中;最后就是保持和创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就是企业竞争范围有了变化时要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进入新一轮的挖掘和培养创新核心竞争力,在内部积累以及外部获取要能够得到有效的结合。

3结语

核心技术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核心素养;认知规律

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不以成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每个幼儿都能愉快地度过童年生活。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应从小抓起。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多媒体教育和网络媒体在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两者的融合是幼儿教育时展的需要。实践证明,电化教育和传播媒体呈现的生动形象的视频、动听的音乐、美轮美奂的画面,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因此,幼儿园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幼儿教学活动,唤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内在动力,让幼儿积极探索并参与游戏活动,进而达到培养幼儿终身学习态度和能力的目标,提高幼儿的核心素养。本文对如何巧用信息技术,培养幼儿核心素养进行探讨。

一、巧用信息技术,精心呵护幼儿好奇心,激发幼儿学习探究兴趣

幼儿的年龄较小,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强,兴趣易转移。教师必须找到正确的方法,利用新奇和独特的东西来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并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幼儿是用形象、色彩和声音来思维的。信息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幼儿思维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呈现的生动的视频、动听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迎合了幼儿不同的感官,更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儿童往往会被鲜艳的色彩、美丽的风景、有趣的情节所吸引,从而进入一种自觉的学习状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科学活动本身就很无聊,但使用信息技术就会变得有趣和生动。课件“植物之母有道路”介绍了种子的传播方式,幼儿可边看课件边探究,大胆猜测,大胆交流表达。多媒体课件具有图像生动、信息刺激强、时间和空间广的特点,让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探索植物母亲的奥秘。

二、巧用信息技术,丰富主题活动,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形成

教师必须注意领域和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应与主题活动有机结合,因此教师要捕捉幼儿核心素养发展的机会,视线与幼儿对接,围绕核心素养生成课程。主题活动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主题活动集成了图形和音频图像,生动直观,深受幼儿喜爱。例如,在开展三八节主题活动“妈妈我爱你”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平台让妈妈说心声,并将其中好的部分收集起来作为课件内容。开展主题活动时,幼儿在多媒体音乐、动画、录音的熏陶下,感恩之心油然而生,纷纷诉说妈妈的辛苦,表达对妈妈的爱,为妈妈制作礼物。幼儿的这些活动,教师一一记录下来,制成微视频,放在家园共育群里,使主题活动得到进一步升华。

三、巧用信息技术,开展区域活动,助推幼儿核心素养发展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的一种重要自主活动形式,也是提升幼儿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多数幼儿自主学习和游戏都发生在区域活动中。在活动期间,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材料,与相同兴趣的幼儿结为游戏伙伴,共同制定规则,合作完成游戏,在区域活动中培养核心素养。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出发,研究信息技术在区域活动中的应用,让幼儿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和需求的学习方式,使信息技术成为幼儿独立学习的有力支持。例如,在语言区域,教师过去常常使用语言或插图来帮助幼儿理解。现在,教师不仅提供适合这个年龄段幼儿的各种书籍,还提供有关这些书籍的视频和音频资料。这样,幼儿选择的机会就多了,将更积极地学习,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再如,幼儿喜欢编织,对墙上的编织图示,有些幼儿依然学不会,希望教师手把手指导。因此,教师将编织方法和整个编织过程制作成微课,让幼儿观看。教师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放慢演示速度或解释速度,以便幼儿可以仔细观察。这些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审美能力。在区域活动中投入适当的信息技术资源,为幼儿提供了独立学习的空间,为幼儿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可以促进幼儿自我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幼儿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巧用信息技术,点亮一日活动过渡环节,培育幼儿核心素养

幼儿的核心素养不是高大、形而上学和空洞的概念,它存在于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每一次积极互动中。因此,在幼儿一日生活中,除了主题活动、区域活动这些环节,一些过渡环节也很重要。例如,在餐前、离园前以及生活活动的过渡环节中,幼儿处于一种激动、兴奋的状态,常常容易出现打闹、争执等问题,需要教师经常关注和指导。事实上,这些活动的过渡环节也是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好机会。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一些音乐、故事、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营造温馨的氛围,让幼儿在一日活动过渡环节中培养核心素养。教师可将一些行为规范以小动画的形式在过渡环节反复播放,让幼儿在观察和模仿中学会知识,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生活能力和社会认知发展。利用多媒体优化环境创设,可使“生活提示”不再枯燥,使幼儿园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不再单调,增强了幼儿实践操作的兴趣和热情,使幼儿的核心素养得到了培养。

五、巧用信息技术,开展家园共育,培养幼儿核心素养

核心技术篇4

会后,本刊记者采访了出席座谈会的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总裁历军。

攻坚核心技术必须坚持下去

谈到对这次座谈会的体会,历军显得有些激动:“这次的讲话相当全面,不光有战略方面的部署,还有一些战术方面的安排,对我们的启发非常大!”

曙光公司作为一家高新技术公司,在整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承担着如何突破核心技术的使命,因此,在总书记谈到尽快突破核心技术时,显得特别深有感触。历军告诉记者:“总书记说核心技术要取得突破,就要有决心、恒心、重心。今天看来,我们的决心是没有问题,这已经在社会上下、全产业界达成了共识和一致。但‘恒心’恐怕还需要拿出来,认真做一些必要的安排。”

历军认为,任何一项核心技术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核心技术,一定是经过巨大的资源投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通过市场上验证成为主导,才能被称为核心技术。因此,核心技术“必然不是几个年轻人弄个三天五天或者三年五年就能实现、掌握的”,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才能最终取得成功,而对于需要坚持的方面和重心,“不光是技术方向上要坚持,核心团队也要坚持,国家给予的支持政策也要坚持,在坚持的过程中抓住重心。”

“非常巧合的是,那天去参会之前,我心里正好有个疑问:什么叫自主创新、核心技术,什么叫我国的核心技术?这在以前没有明显的边界,是我们整个产业界都感到疑惑的问题。”历军说,“如果不能清晰、明确的定义核心技术,那么我们未来突破核心技术就有可能白干了。”而此次的讲话,正好给核心技术划定了三个范围:一是基础技术、通用技术;二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三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

不仅如此,在历军看来,突破核心技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航海时代,造船技术就非常重要。今天的信息技术是这个民族在世界上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必须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这个‘利器’。”

此外,突破核心技术还存在着标准的问题。核心技术突破是一种标志,而核心技术突破的标准是什么还需要再确定。历军说:“要获得产业上的广泛支持,有广泛的人和应用作为支撑。比如一个已经投入30或者50亿人民币研发的微处理器,如果每年没有百万的销量,就不能算作是核心技术。”

建立突破核心技术的可行性实现路径

关于核心技术的突破,还需要解决实现路劲的问题。厉军说:“今天大家都在谈希望提高创新能力,其实创新能力是需要基础的,如果核心能力不能掌握,创新能力只能是‘拿来’或者‘借鉴’。”他说,核心技术的实现,不能是关起门来另起炉灶,而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放式的创新,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式突破核心技术。

在IT领域,最大的核心技术莫过于CPU了,历军举例说:“事实上,中科院也有自己的CPU。大家要以英特尔的CPU作比较,英特尔公司是花了五十年的时间,才形成了今天这个核心技术。我们现在要用五年的时间就做成人家发展了五十年的事情,这不太现实。因此,核心技术突破的路径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缩小我们跟国际先进企业、国家的差距。”正如总书记所说的,“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一定要坚持开放创新,只有跟高手过招才知道差距,不能夜郎自大”。这为当下中国IT业指出了一条实事求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道路。

当然,要突破核心技术,还需要一些条件。在讲话中指出,要把企业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作为企业中的一员,历军对此很高兴,因为企业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也在创造价值。历军说,在突破核心技术的过程中,国家资源的集中投入是必要的,但是过去有时国家承担了风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果以企业为主体,企业就应该要负责任,“我甚至想,应该让企业先去干事情,等干成了再回过头由国家来给予补助,干不成的风险是企业的,这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至于民众对于我国互联网企业自主创新的态度方面,历军认为应该从民众和企业两方面去看待问题。一方面,对于民众来说,他希望民众对互联网企业能多一点包容,应该多鼓励企业做更好的东西。在国货与国外产品差距不太大的情况下,民众能支持国货,推动我国互联网产业的自主创新。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不能单纯的提倡支持国货。“对一些确实缺乏实力的产品,不能保护落后,这样只能浪费钱,浪费社会资源。”因此,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应该集中力量突破核心技术,积极自主创新;而中国的民众则需要多一点包容和鼓励去看待这些互联网企业。

核心技术篇5

关键词:技术积累;企业核心能力;知识积累

一、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是技术积累的结果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已被人们充分肯定。从其概念上看是指一组以先进技术为核心的知识流。而技术积累是指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在从事技术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寓于企业组织之中的知识积累和技术能力递进。因此,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技术积累的结果。

1.技术积累提供了形成核心能力的核心要素——先进技术。

企业有了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拥有有竞争力的产品。如果把企业的所有技术进行分解,识别核心技术,则是从企业的关键技术发展而来的,而关键技术的获得是企业通过技术积累实现的。该项技术在企业的同行业中具有先进性,该技术的持续创新的延展性强,企业对此项技术的掌握速度与能力都优于竞争对手,并且此项技术还决定着企业主要产品的功能是否优异。

企业拥有关键技术后,对整个技术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有序的系统。整合过程属于知识管理过程。企业完成整合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

根据傅家骥的理论,技术积累是形成创新集群的根本原因。即基于技术轨道的顺轨型创新集群;基于技术平台的衍生型创新集群;向某一技术关联域扩散的渗透型创新集群是由企业不断进行技术积累形成的。而如果把技术轨道、技术平台、技术关联域放在企业内考察,基本上就是企业的核心技术系统。

首先,对于技术轨道而言,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多西的理论,技术轨道是由范式所决定的“常规”的解决问题活动。即是一组可能的技术方向,它的外边界是由技术范式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并且,技术轨道中的技术一般存在着互补性,同时,轨道中一种技术的发展与不发展可能会促进或阻碍其它技术的发展。这种发展呈积累性特征,未来技术发展的可能性与人们在现在技术边界中所处的地位相关。因此,技术轨道是技术积累形成的。对企业而言,技术轨道的形成过程中,决定技术轨道发展和变化方向的技术就是企业的核心技术。这样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以企业技术轨道中的主导技术为中心的知识体系的形成。其实,如果企业能够形成典型的技术轨道,呈现出轨道性发展趋势的技术体系,就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

其次,企业如果在内部形成技术平台,平台技术中主要技术就成为企业的核心技术,甚至有时技术平台本身就成为企业的核心技术。构成企业技术平台的技术可能是一组技术,也可能是多组技术。企业的技术平台是企业技术积累的阶段性成果,平台的先进性代表着企业核心技术水平。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通过有意识的技术积累形成平台技术,通过技术积累实现构建技术平台后的差别化、系列化生产的任务。当一个技术平台难以满足当前生产产品所需技术水平时,就要考虑技术平台升级问题,技术平台升级仍需技术积累的支撑才能实现。因此,对企业的技术平台及满足差别化、系列化生产技术的知识整合过程,就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

第三,企业亲近度高的技术的不断积累,也就是向其他企业进行技术渗透能力强的企业,越容易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因为企业积累的技术相似性越强,企业越可以更多地利用原有技术积累,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因此,技术积累形成的核心技术和较高的知识整合能力对企业提升竞争力非常关键。企业的核心能力的重复使用过程中,价值不但不会减少,而且还能增加,具有连续增长报酬递增的特征。因此,核心能力是企业在市场中取得超额利润的主要原因。

2.整合先进技术流的知识积累。

核心能力的形成是整合先进技术流的知识体系的形成,这一体系的市场表现在于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的知识体系就具备了企业资本的性质,这种资本自然也就是企业长期的技术积累形成的,其它企业难以仿制。而且,企业的类型不同,这部分知识资本的表现方式也不同。对于技术型企业来说,专利、技术方法、商业秘密、构成其知识资产的主要部分。对于营销型企业来说,商标、品牌、企业知名度、版权等成为企业重要的知识。对于以信息技能为中心的企业来说,企业积累管理经验、团队合作能力、流程再造、企业文化的培养、价值体系的建立、企业资信系统等成为企业知识积累的重点。企业知识积累状况表明了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二、企业技术积累过程中对核心能力形成产生的负面影响

企业在技术积累过程中由于战略选择或知识技能选择不当,一方面会随着知识技能的积累,使企业的技术体系失去了弹性,不能自如延伸和拓展,即形成了核心刚度;另一方面,企业知识和技能积累的越多,越难以形成核心能力,难以使技术知识集成化、体系化,淡化了核心能力。

1.技术积累形成核心能力的同时,企业出现了核心刚度。

根据伦纳德·巴顿的理论,核心能力形成后,对以后的关键性知识流动不是促进而是阻碍,就形成了核心刚度。因此,企业在技术积累的过程中,把形成核心能力作为目标的同时,要避免过早形成核心刚度。

(1)企业要正确对待转换成本。转换成本是指由一种状态或行为转换为另一种状态或行为所产生的损失和需要付出的代价。企业在技术积累过程中,转换成本的存在是不足为怪的。企业的有形系统和无形系统都有某种特定的专用性。即企业硬件资产的天然惰性和管理方法及理念的惯性使得企业在形成核心能力的同时,很难再创造出利于关键技术、知识流动的畅通渠道。而企业要打破核心刚度则意味着削弱公司现有能力。这期间,对管理等软件的改变要难于对硬件的改变。此时企业一方面要克服心理障碍,打破思维与心理惯性;另一方面,要对企业的转换效益作战略分析。由于转换效益与转换成本的时间的非对称性,企业要对潜在转换收益与显现转换成本作长期的财务预测。也就是说,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途径。但是,一方面这个体系的建立不是一劳永逸的;另一方面,这个体系要保持开放性与适度的弹性。技术平台与技术轨道要留有扩充的空间。但是企业留有空间也容易被其它企业所挤占。这就要求企业的反应速度要快,防止竞争对手的进入。

(2)企业要正确对待技术看门人对知识的过滤。企业的技术看门人是企业中筛选、传播技术的关键人才,他们本人有随时了解本领域的最新知识动态的机会和能力,通过数据库,利用关键字作检索搜寻日常的专利,选择积累新的技术。当企业已经形成了某种技术轨道和技术平台的核心能力,技术看门人往往在对大量的新知识识别后,把与企业现有核心能力无关的知识滤除掉,这样,企业核心能力被加强的同时,也注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弹性能力被弱化了。可能使企业进行试验的技术范围缩小。另外,如果技术看门人对某种新的知识、新技能存有某种偏见,也会影响企业对知识的选择。因此,企业在技术积累时,要努力使企业成为一个接纳多种创新思路和建议的主体。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层与企业的生产操作层建立信息交流渠道,消除个人对技术知识的偏见。也就是企业要形成一种崇尚创新的氛围。

(3)管理科学化——正确的目标与价值选择。企业在技术积累的过程中,要注重科学的管理。既不能没有目标,也不要刻意去实现目标。比如:一方面,企业过多的关注现有客户,则容易失去潜在的客户;另一方面,由于新的客户的潜在需求超越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的时候,可能失去当前的客户。因此,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具备弹性,在充分满足现有客户的同时,引导市场需求方向的变化,使企业将来的发展适合潜在客户的需要。

再有,企业要形成管理系统的正反馈机制。不同的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角色不同。如果地位低的部门或员工掌握了某种对企业至关重要的知识与技能,若这种知识与技能被排除在外的时候,则不能形成核心能力弹性的正反馈机制。因为,它不能吸收该领域的优秀人才。由此,企业在管理当中的价值定位要科学,使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在知识、技能、创新面前具有平等的地位。

2.企业的技术积累使企业核心能力淡化。

企业如果技术积累不当,不仅难以形成核心能力,甚至会淡化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

(1)技术积累速率的影响。企业技术积累要保持合适的速度。如果企业技术积累的速度太慢,就等于给其他企业留有追赶的时间。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企业的技术体系没有通过技术积累迅速实现自组织过程,或者是企业出现了核心刚度,不能迅速地通过技术积累适应市场的多变,那么结果就是过缓的技术积累不能使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或丧失原有的核心竞争力。久而久之,企业整合先进技术流的知识体系不能呈现一种稳定的演进趋势,相反,还削弱了企业的核心能力。

(2)技术冗余度的影响。企业在技术积累中,会形成技术冗余。如果企业技术积累中形成的技术冗余过大,尤其是超过40%,积累的技术知识越多,其实不是在强化企业的核心能力,而是淡化企业的技术能力。企业所积累的知识与技能,一方面不能完全被企业利用,企业在吸收这些知识技能时会产生冗余;另一方面企业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使原有的技能出现了冗余。这些不能利用必须剔除的技术冗余越多,企业越难以形成核心能力。因为我们不可能将这些技术冗余象销毁物质产品一样消除掉。这些冗余的存在会影响新的技术体系的功效的发挥。因此,企业技术积累时既要充分考虑技术的亲近度,又要抓住利用不同知识耦合实现技术跳跃的机会。再者技术冗余过大从淡化核心技术能力到淡化整个知识流,还会使企业背上沉重的成本压力。因此企业在技术积累时要充分考虑。

参考文献:

1.(美)多萝茜.伦纳德.巴顿.知识与创新.新华出版社,2000.

2.G.多西等.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3.鲁开根,王大海.企业永续制之路——核心竞争力.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核心技术篇6

一、容灾的必要性

WCDMA网络相对于GSM网络,无线侧用户在接入速率上有了很大提高,这对核心网网元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个MSC、MSCServer、MGW所承担的用户话务和信令负荷大大提升。

在核心网结构上,R4阶段引入了控制和承载分离的软交换架构,将传统2G网络中的MSC分离成MSCServer和MGW,其中MSCServer负责信令处理、路由和业务;MGW负责媒体流处理。由于MSCServer和MGW之间只是IP上承载的信令,占用的带宽非常少,MSCServer可集中设置在中心城市;MGW由于容量及处理能力的大幅提高,按照集中化原则,也可集中设置。这样,整个R4核心网的建设思路是“大容量,少局所”。一个MSCServer控制多个MGW,组成一个“大本地网”。(图1)

从以上分析看出,基于移动软交换架构的WCDMA核心网,其集中设置的MSCServer将成为网络和设备安全的重要隐患,因此,有必要在建网时考虑其容灾备份方案,预防网元单点故障特别是MSCServer设备故障,而引起大面积网络瘫痪的情况发生。

二、R4核心网容灾方案分析

从R4核心网软交换架构,可以看出其单点故障在于:(1)MSCServer失效,导致MSCServer覆盖区域的网络不可用;(2)MGW失效,导致MGW覆盖区域的网络不可用;(3)HLR失效,导致HLR覆盖区域的网络不可用。

针对上述故障点,相应的安全容灾方案有:(1)在MSCServer层面,实施双归属方案。建设MSCServer容灾备份中心,一个MGW同时接入两个MSCServer,一个主用,一个备用。当主用MSCServer发生故障后,MGW重新注册到备用MSCServer,继续原来的事务;(2)在MGW层面,实施MGW负荷分担技术。一个RNC同时接入多个MGW,MGW之间负荷分担,当一个MGW发生故障时,其RNC的负荷由其他MGW承担,RNC的业务处理不影响;(3)在HLR层面,采用HLR的N+1备份方案(和GSM的HLR容灾方案相同)。

三、R4核心网容灾技术

1、MSCServer双归属容灾。在R4核心网中采用的MSCServer双归属容灾方案的主要方式是,将MGW从逻辑上分成2个虚拟MGW,并同时归属于两个MSCServer控制。预先将MGW和两个MSCServer之间的数据配置好,并让MGW在两个MSCServer上登记,使MGW和两个MSCServer之间建立归属关系。在主用MSCServer发生故障无法继续服务时,MGW向备用MSCServer发起注册请求,系统将话务引导到备用MSCServer,从而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MSCServer的双归属方案可支持1+1主备、1+1互备两种方式。主备方式在每个大区配置两个MSCServer,其中MSCServer1为主用MSCServer,MSCServer2为备用MSCServer。在正常工作模式下,MSCServer1负责所辖大区所有媒体网关的管理与呼叫处理,MSCServer2通过与MSCServer1间的心跳链路备份线,实时监控MSCServer1的工作状态,一旦MSCServer1出现故障,MSCServer2立即接管该大区的所有MGW的管理及呼叫处理,保证网络的可用性。

互备方式是将每个大区分为两个子域,称为域1和域2。每个子域配置一台MSCServer,其中,域1的为MSCServer1,域2的为MSCServer2,它们互为备份。在正常情况下,MSCServer1、MSCServer2分别管理各子域的MGW设备及承担本域内的业务处理。当一个设备出现故障时,其所有业务处理和MGW管理任务立即由另一个接管。这种备份方案比较经济,没必要专门为某台MSCServer设置备份点。但是,备份局点在接管故障局点业务后,其本身的业务处理能力将经受考验,通常,它难以满足两个局点业务负荷的需求,因此要求被接管的MSCServer容量不能过大。

ServerN+1备份方式是1+1备份的扩展,能够将1+1备份认为是N=1的N+1备份方式。实现方式和1+1相同,由于备份Server要对N个Server备份,则必须需要1个Server对应多个MSC号码,需要配置任何Server的局数据。因此,对于备份Server来说,需要增加如下功能:网络配置能够对本局配置多个MSC号码,并能够指定0个或1个主用MSC号码。即当MSCServer备用时,无主用MSC号码,当N个中的一个MSCServer故障后,必须通过配置将需要接管的故障MSCServer的MSC号码配置为备用Server的主要MSC号码,这样对于其他Server来看,都有一个和自己配置数据一致的Server。

在上面两种方式中,MSCServer之间都要有备份通道,用于对VLR签约数据、移动性管理数据、动态资源数据等进行备份。备份周期可由用户设定。备份通道的传输协议可采用TCP/IP。

2、MGW负荷分担。在R4系统的Iu接口侧,通常一个RNC连接一个MGW。MGW负荷分担技术主要是通过MGW互备方式来解决MGW的单点故障问题。

形成负荷分担关系的MGW组成MGW资源池(MGWPool),MGW1、MGW2、MGW3构成了MGW资源池,并由一个MSCServer控制。

RNC通过MGW1接入到核心网。MGW负荷分担技术在RNC-MGW1连接的基础上,增加了RNC-MGW2、RNC-MGW3两条备份连接线。在正常工作时,RNC-MGW1是激活工作状态,RNC-MGW2、RNC-MGW3是非工作状态。

MSCServer通过H.248的SCTP(基于IP的信令传输)连接和Iu接口的SCC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连接判断Iu连接状态,当所有H.248的SCTP连接和SCCP连接都断了,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能恢复,即判断出现故障,切换到备份MGW。而RNC则是通过Iu接口的MTP3B(基于ATM的信令传输),判断对端MGW是否故障。当检测到故障后,启动切换流程,切换到备份MGW。

当某一个MGW发生故障时,非故障的MGW将承担两个MGW的话务,这对于其业务提供能力来说,有可能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必须通过流控机制来保障设备免遭阻塞,但这会带来用户呼损率的增大。

四、容灾方案比较

MGW负荷分担方式是在MGW发生故障时,对RNC进行切换的容载方案。其他两种方案都是针对MSCServer故障的容灾方案。MSCServer双归属方式源自于固定软交换,有一定的工程实施经验,只需在核心网网络配置上做相应修改即可。MSCServer双归属方式需要用户动态资源数据的同步过程。在“大容量,少局所”的跨地域大本地网组网模式下,建议采用MSCServer双归属容灾方案。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家政培训心得体会(6篇)

    - 阅59

    家政培训心得体会篇1论文关键词:农民工;培训政策;学分银行;创新;路径政策创新的核心要义是用新的政策理念拟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