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饮食文化研究(6篇)

来源:收集

地方饮食文化研究篇1

[关键词]文化;饮食文化;国民性格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0-0030-03

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饮食文化研究的焦点逐渐由物质需求转移到精神提升。在长期的饮食生活中,中国人总结出一套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饮食文化观。这种观念塑造了独特的国民性格。

一、文化和饮食文化的概念

文化作为一个内涵和外延都非常丰富和复杂的现象,不仅人文社会学科将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他学科也多多少少涉及文化的概念。因为各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法有别,所以,文化概念种类繁多。1952年,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调查和总结了1871~1951年关于文化的定义,数量多达164种,可谓“百家争鸣”。现在又过了几十年,可能又有若干个定义出现。不过,将这些定义归纳起来,无非是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句话包括了生产方式、生活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审美趣味、道德情操、等各方面的观念。

饮食是文化的基础部分,在文化的形成、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人类起源、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首要的物质基础就是饮食。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加上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等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类的饮食由“茹毛饮血”逐步发展到枝繁叶茂、异彩纷呈的饮食文化之林。当今,饮食文化大致包括东方饮食文化、西方饮食文化以及清真饮食文化三种最著名、最有影响的饮食流派。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经过100多万年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等方面创造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当然,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甚至同一民族的不同区域间饮食文化存在差异。中国饮食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对国民性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人的饮食文化观

饮食观念是人们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过程中形成的看法,深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的影响较深。哲学思想的不同导致中国人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有别于其他国家。

世界各地都把中国餐饮称为“中餐”,它的突出特点是将大米和面食作为主食,讲究食物的色、香、味。确切地说,中国饮食渗透着人们的审美意识,与西方人只注重食物营养的摄取量相比,中国人更喜欢赏心悦目的餐饮和有情调的饮食环境。好的饮食环境不仅能促进食欲,而且陶冶情操,长此以往人们就会有种高雅的气质和温文尔雅的性格。

在食物的制作方面,中国人很讲究刀工、火候。《老子》中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虽然这句话是借助饮食来解释高深的治国哲学,但是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小到制作餐饮,大到治国之策,有时同出一辙。由此可知,中国饮食文化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活细胞之中,注重天人合一,强调整体观。

三、特色饮食塑造的国民性格

(一)素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

“素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伐檀》的“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诗经》中的农事诗篇不仅记载了周人注重农事的精神,而且将天人合一的理念寓于农事中,说明那时人们已经形成“以和为贵”的性格特征。今天,随着历史的前进、文明的进步,素食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是农业大国、礼仪之邦,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素食文化的形成。广阔的地域和多变的气候促使南、北方各自开发和发展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饮食资源。中国南方以山水著称于世,气温偏高、空气潮湿、雨水充足,适于水稻生长。相对来说,北方则比较干旱、四季分明、寒温交替,需要冬眠的小麦在这里生长良好。总之,无论稻米还是小麦都属于素食。相对于西方国家长期的食肉习性,中国人的素食特性体现出本国人民亲近自然,与万事之中、万物之间求和谐的性格。

或许人们最初的食素生活迫于客观环境的压力,面对地广人稀、可耕地面积较少的客观条件,人们只能种植五谷维持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随着文明的创造与发展,人们在素食方面由被动转向主动。对各种动物有怜悯之情,不到万不得已决不伤害某种活生生的小动物。尤其是上层社会更加知晓食素的益处。他们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得以快乐健康生活的基础。经过不断的实践,这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深入到人们的内心深处。中国是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这众多的礼仪体现于人们的举手投足之间,尤其是精神理念的高度统一。“天人合一”是中华各族人民几千年来在生产与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的思想精华,表现在人们的性格当中就是与人为善、与万物求和谐、无过之而又无不及的“中庸”性情。当今,世界民众特别崇尚素食生活,提倡融入大自然,远离喧嚣城市,在空旷的野外充分地呼吸新鲜空气,调适疲惫的身心,真正享受生命赋予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二)茶文化中的“和谐宁静”

“饮食”一词最初分开使用,“饮”用作动词,理解为“喝”,源于《孟子・告子上》:“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后来引申为“饮料”,即喝的东西。贾思勰《齐民要术・煮溟》:“折米白煮,取汁为白饮。”如果说上面是对中国人吃食方面的介绍,下面是对饮料的了解。在饮料方面,最具中国特色的是各色各样的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茶发乎神州,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中国的饮茶之风始于何时,众说不一。按照文献记载,魏晋时饮茶已蔚然成风,据此可推测最初的饮茶风气早于此时。起初人们并未将茶作为饮料使用而是作为药用。随着对茶的不断应用,人们逐渐了解了它的味性。饮茶就是一种品味,具有文化意义。茶文化的兴盛引起人们的崇尚。儒、释、道三家在茶文化上的互补足以体现出茶的意蕴。

在茶文化上,儒、释、道三家的总体基调是高雅深沉、博大精深,不过三家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处。

共同点表现在务必于其中求和谐、求宁静。中国人的性格则像茶,总是清醒理智地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强调和睦、友好、理解与秩序,讲中庸,遇事沉稳,遇到矛盾不好斗,而是主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妥善地解决问题。“君子之交淡如水”正如一杯清茶,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透彻而明朗。三家中儒家将“中庸之道”引入茶文化,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友谊,通过饮茶自省,从而既能严格要求自己又能宽容对待他人。与儒家的“中庸”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道家主张人与物质、物质与精神不可分割,互相包容。可见,中国的茶文化吸收了老庄思想,强调天人合一、物质与精神统一。佛教禅宗主张“顿悟”,内心清静无杂念。茶性之柔,茶的宁静与清醒的品味正应其求。

在茶文化中,儒家的独有特点是讲雅致、注重欢乐情调。儒家历来主张积极入世,不论何时何地念念不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时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为主体。饮茶之时雅兴高涨、文武张弛、有所作为成为主情调。虽然身处高雅闲逸的饮茶氛围之中,但是儒士内心却是“念念有如临敌日”、“居安思危”、“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种喜怒不形于色,外在雅致、闲逸,时时刻刻防患于未然的心态是儒士所独有的。自然饮茶便成为他们协调内外、凝神思考的方式。如此更显示出他们遇事沉稳,讲道德、重人伦的性格特征。

道家在茶文化中融入了明显的超尘思想,强调“无为”,与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正好相反,避世思想浓重,对儒家思想是个补充。中国许多著名的茶人都有浓重的退隐思想,他们并非逃避责任,而是不苟同于庸碌之人,洁身自好。即使是功成名就者也依然保持雅洁自爱。如果说儒家文化适合贵族士人的口味,那么道家文化则更接近于文人寒士和普通百姓的思想。所以,今天许多高雅之士将由品茶而体味出的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相糅合,成为真正的内儒外道之士。

佛家具有“苦寂”、以茶助禅、明心见性,以助“顿悟”的特点。虽说在求静、求豁达、求理智等方面三家趋于一致,但道家过于闲逸散漫,而儒者只是十分失意时想从中得到片刻宁静以便达到忘我的境界。只有禅僧在追求静悟方面最为执著。

所以,中国茶文化兼容释的静悟、道的驰纵、儒的雅逸,是三家的融合体。今天中华民族的成员所拥有的优良品性,茶文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茶性柔和,清香飘溢,凝神降火,正与中国人遇事冷静、闲逸高雅的品性相得益彰。

(三)筷子文化中的“质朴尚实”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不止于食源开发,更在于食具研制方面。筷子是中国饮食文化在食具研制方面的代表。“筷”字由“竹”和“快”两部分组成。如果按照汉字的构造来说,它属于上形下声,由形会意。今天,随着物质材料的不断丰富、科学的迅速发展和技术的有效提高,制作筷子的材料也就不仅仅限于竹子、象牙、玉石,其他稀有金属材料也应有尽有。看着不同材质的筷子,也许人们最想知道的就是筷子的起始纪年。

对于筷子确切的纪年至今尚不知,专家学者通过研究调查仅能划定先民发明筷子的大致时间。可以肯定地说,筷子的起源决定于中国的饮食需要。肉食相对贫乏的客观生存环境使得中国先民以素食为主。与西方人使用的餐叉相比,中国人使用的筷子构造简单、功能繁多、应用灵活。筷子是由两根粗细、长短、材质相同的物体组成。但是,构造简单并不说明使用起来也同样简单。与其他餐具相比,筷子的使用更具技巧性,难度较大。许多刚到中国的外国人对中国人使用筷子的熟练程度赞叹不已。

筷子从构造到使用体现出中国人民质朴尚实的性格。它的简单构造象征着人们外表的朴实无华。

四、国民性格的塑造特色

每个中国人从懂事之日起,长辈就用礼仪来规范他们的行为。文化源自生活,反过来又指导生活。可以说,文化的形成促进了礼仪的完善。伴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中国饮食礼仪。确切地说,中国礼仪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由餐桌而来。中国人围桌而餐时讲秩序、重人伦、别主客、分长幼。

在塑造人的性格方面,这些看似简单的礼仪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们形成良好的习惯靠礼仪的约束,“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基本条件。长辈教导子女时,总是选择一起用餐的时间,也许只有这个时候最恰当,其乐融融的氛围里即使有一两句批评、教导的话,也比较容易接受。如此,伴随着家长的循循善诱,青少年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观念塑造了人们的性格。

五、结语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虽然饮食文化处于文化的基础部分,但是它在人类社会形成后的礼仪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礼仪塑造了人的性格。所以说,中国饮食文化塑造了国民性格。

[参考文献]

[1]高成鸢.饮食之道: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路思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2]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朱永和.中国饮食文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5]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地方饮食文化研究篇2

[关键词]饮食荚学;研究进展;内涵界定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9―0046―04

饮食审美对象是特定人群在特定区域及其地理条件下,经过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基于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的,使用共同的语言,具有共同的生活习惯和爱好,渗透进自然、社会、历史因素而升华形成的饮食审美倾向,其特色往往通过特异的食料、食具、食技、食品、食规、食趣和食典展示出来。因此,饮食活动的社会性与文化性使其成为旅游活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构成要素的第一大要素,而饮食审美更是旅游审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进而饮食美学也成为需要旅游美学研究深入探讨的新领域。

中国是在美食观念的悠久历史传统中形成的,具有人类先进饮食文明的国家。由《说文》中“美者,从羊从大”、“甘者,口中含一”以及“美,甘也”,可知中国人最初的审美意识,源于具有物质功利性的“肥羊味甘”的味觉感受。而在漫长的中国饮食历史进程中,随着“味”的观念不断推广与深化,“味”不仅指饮食的“五味”美感,成为中国烹饪追求的核心,还指向了更广阔的社会和艺术领域,如“韵味”、“意味”、“品味”等,而成为中国审美的最典型感受。这使得中国饮食文化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具有了超物质功利性以及感性思考的特征,也最终将中国饮食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使饮食的目的作用由维持生存走向了审美观照。但基于中国感性思维的民族性,自古以来的历代美食家多关注于烹饪理论和烹饪技巧的总结与介绍,而鲜有将饮食上升到哲学层面进行论述和探讨的论著。回顾中国饮食美学研究演进的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发展历程。

一、饮食美学的研究进展

在国内,我国饮食美学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初,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此时,中国烹饪界提出了“中国烹饪是文化,是科学,是艺术”,而将以烹饪为核心的饮食提升到了新的层次。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生活实践的不断深化,在实践美学观的指引下,为适应人们饮食生活双重目标的追求,饮食美作为社会美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直接、最广泛的实体部分,才逐渐进入人们研究视野,成为专门研究市场经济时代饮食生活领域美、造美与审美活动的实用美学。因此,我们说中国饮食审美的历史虽然古老,但饮食美学的学术年龄却的确过于年轻。其年轻的表现,就在于从研究对象、概念范畴到基本理论体系,都尚少有定论。

1.“立足美学”的起步阶段

由于美术学者的发起和一些心理学家、烹饪大师等的多方参与,饮食(烹饪)美学研究的起步阶段在学科的界定上呈现以美学逻辑为特征,并一开始就进入了饮食美感领域的研究。

青年美术史论学者郑奇第一次公开提出了“烹饪美学”的概念,提出“烹饪美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体,是文科和理科的结合体,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结合体,是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结合体,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体”,以及“烹饪美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结合体”、“烹饪美学的重点是烹饪艺术”等系列观点,为当时的中国烹饪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在饮食美感研究方面,《江苏商专学报》刊登的记录郑奇与生理心理学博士朱锡侯教授关于饮食美感问题的谈话《饮食・生理心理・美学》一文,第一次提出了“饮食美学”的概念。随后,朱锡侯教授从感觉系统的发生机制论证了与美感的一致性,而确立了饮食美感这一研究方向。同时,郑奇又从“美感的生理基础”与“的心理效应”人手,论证了低级感官味觉至少可以通过统觉反映通向高级的审美感。在此基础上,陈孝信对“饮食审美的范围、饮食美感的生理基础、饮食美感与一般美感的异同、饮食美感的特殊性(综合性、实用性、个性、多样性、特殊地位)”作了系统研究,建立了饮食美感的体系雏形。此外,吴志健从审美联想的角度,论述了其在塑造菜肴形式美中的作用,以及烹饪审美过程中审美联想的特征、分类及应用,是早期对饮食审美联想的深入思考。后来,郑奇通过论述烹饪美学的研究概况,并从实用与理论两方面论述了烹饪美学学科建立的意义,进一步确立了烹饪美学的地位。在专著方面,郑奇编著的《实用美术(22)――烹饪美学知识专辑》和纪晓峰编著的《烹饪美学》将烹饪技艺上升到了美学层面来探讨。郑奇、陈孝信合著的《烹饪美学》纳入《门类美学丛书》出版,标志了从学术观念上将烹饪美学正式纳入实用美学体系。

2.“局部探索”的初级阶段

饮食(烹饪)美学研究的初级阶段,学术界着眼于饮食美学的局部研究,虽然对于某些方面的研究有了一定的突破,但由于研究者立论基础各异,而使这个阶段各研究成果在内容上既存在相互涵盖交错的区域,又存在相互割裂的真空地带。

丁应林对饮食触觉美的审美特征、触觉审美的过程及其机理,以及菜点触觉美的创造规律进行了研究,肯定了饮食美感中触觉美的地位。而吴志健首先从联系的观点,提出中国烹饪艺术作为中华传统艺术之林中的一株奇葩,当然也应是“真、善、美”的高度融合、和谐统一的观点,阐述了烹饪艺术“真”、“善”、“美”的内涵及其联系;随后,从“意境”人手,又提出了“烹饪艺术意境是由形象及食品的味道交融、化合和升华等三大部分构成”的观点,分析了烹饪意境“情”、“景”的关系,以及常用的烹饪美的意境及其塑造。

笔者曾从审美客体的角度人手,探讨了美食概念、美食的构成要素和美食的直接创造者,形成了美食构成中“三特性”(质美、感觉美和意美)的理论雏形,并初步论述了美食三要素与饮食心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对筵席设计与美学的关系做了深入的剖析,指出筵席设计由两大原则支撑:基本原则和特殊原则。基本原则又由自然科学基础和美学基础构成饮食美,并进一步从饮食美具体存在的方式的角度,提出了饮食美的概念、性质和构成要素,包括“三特性”、“十美”(质美、味美、触美、嗅美、色美、形美、器美、境美、序美和趣美);特殊原则分别为筵席的主题(左右筵席的表现形式)、规格(左右筵席的档次)和礼仪(左右筵席的程序)。后来,笔者又对饮食美研究范围与性质进行了新的界定,提出了“饮食美是人们在饮食生活中的美的创造和审美,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有机结合”的观点,并作了简要的论述,还提出了饮食美感是“高级心理活动――精神”的观点。

此后,学者们继续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着眼点,阐述着自己对于饮食美的理解。万建中从“中国饮食对味的追求是产生原始审美意识的直接动因”、“古典美学中的‘和’这一美学范畴,也是建立在中国烹饪调和鼎鼐基础上”的立论,指出中国饮食文化具有浓厚的社会功利性特征,后来,又进一步提出“中国烹饪的美学原则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食用与审美的和谐统一’以及‘实体美与意境美的有机结合’”的观点;汪悃款、张力平着眼饮食美感功利性突出的性质,论证了饮食烹饪美感的功利性存在的合理性,并以饮食烹饪文化的众多事实阐明审美活动和功利性二者之间客观、辨证的特殊性质;麦浪介绍了中国烹饪美学的综合性特征。此外,苏娜的《饮食的美学特征》、李长生的《烹饪艺术与美学》以及王迎全《试论中国菜肴的“属性”》(上、下),实际上都是对烹饪艺术美表现形式(饮食美形态)的介绍;季鸿良联系中国古代的美食思想,说明美食和风味的关系、饮食美感的内涵,讨论了饮食文化的社会功利性,最终提出了“‘致中和’与‘大统一’观念为当代中餐的饮食审美原则”的观点。

而在论著、教材方面,杨东涛等人编著的《中国饮食美学》,从中国饮食美学思想发展史、“美性”概念、饮食美感及饮食美的创造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通史的形式对古典文献中的饮食美学思想进行了梳理,并概括总结不同时代的相应特征,并从属于直觉感悟的一种传承认识模式――美性认识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观念和饮食制度产生进行了论述,还从饮食、美感的关系,饮食美感的构成以及饮食审美能力的构成及规律三方面对饮食美感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而顾仲义主编的《餐旅实用美学》、苏志平,王利琴编写的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教材《烹饪美学》,从严格的烹饪美学的体系来说,它们仅仅涉及到了烹饪美的形式美层面。周明扬编写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餐饮管理专业指定教材《餐饮美学》界定了餐饮美学的概念,指出“餐饮美学是运用美学原理研究餐饮消费与餐饮服务中美的创造与美的欣赏问题,研究餐饮环境、建筑、装饰、形象、食品造型以及色彩、音响、灯光在餐饮业各个服务领域中的应用法则”的观点。从整体上看,该书虽然突破了烹饪(餐饮)美学教材的一贯研究范围――烹饪工艺美术,但还是局限于餐饮活动中形式美的层面。

综上所述,目前,在国内对于饮食美学的研究中,极少有人注目和涉足饮食美学的全面思考与系统研究,造成现有的相关成果由于集中形成于其研究的起步阶段而内容陈旧,且缺乏研究深度与广度。大多数人集中于饮食美的形态研究和美感研究。不可否认,在一些饮食美学者的努力下,对饮食美学的这两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突破,如对于饮食美的形态,建立起了“三特性”、“十美”的体系构架;对于饮食美感,在《中国饮食美学》的“饮食与美感”中也有了较系统的论述。但除此以外的大多数研究成果,要么局限于烹饪工艺美术,这在相关《烹饪美学》、《餐饮美学》等教材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要么习惯以中国古典哲学切入,仅着眼于饮食活动的意蕴进行深入探讨;要么从美学美感人手,进行饮食美感的局部研究。因此,可以说,迄今为止,由于缺乏美学体系的理论指导,国内饮食美学研究零散而不成体系,而对饮食美学全面性、系统性的把握尚未真正开始,还存在学术空白。

二、饮食美学内涵界定

鉴于以上对饮食美学研究发展历程的分析,针对其研究存在的学术空白,从核心词汇“饮食”人手,我们知道,饮食涉及到饮食制品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的全过程中发生的经济、管理、技术、科学、艺术、观念、习俗、礼仪等等方面所有的各个环节。因此,我们认为,饮食美学是一门把美学与烹饪学、服务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艺术理论等结合在一起,用于饮食活动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

地方饮食文化研究篇3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开发与保护

俗语道“民为国之本,食为民之天”。饮食是我们人类得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不但承担着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担负着增强人们体质的重任,而且对繁荣经济,弘扬传统文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无数的饮食产品中,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呈现出独特的韵味,这主要是由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的。近些年,随着国家对广西北部湾地区旅游资源的大力开发,该地区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对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仍显欠缺,不能充分地发挥出丰富旅游资源的作用。

一、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特点

广西北部湾地区是壮族、瑶族、京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这些少数民族的食史、食事、食俗和食风构成了该地区少数民族独特的饮食文化。

1.壮族的饮食文化特点。壮族是古老农耕民族中的一员,主要分布在以大明山为中心的南宁、武鸣、上林、钦州、上思等市、县。壮族的饮食原料异常丰富,风味食品众多,主食有白薯饭、南瓜饭、八宝饭、竹筒饭、生菜包饭、五色糯米饭等;副食有血生、鱼生、鸭酱、蜗牛脍、烤香猪等;汤类有田七鸡汤、完瓜汤等,酒有田七酒、肝胆鸡杂酒等,饮罗汉果茶。这些传统的饮食风味独特且有健身、治病的功效。

2.瑶族的饮食文化特点。瑶族散居在防城港市和上思县的十万山区各乡镇,因此靠山吃饭是瑶族饮食文化的显著特点。他们的主食主要有稻米、玉米、杂粮、红薯、芋头、粟米、高粱、荞麦等;副食品更多,除狗肉外的肉类无所不食,蔬菜不管是家种还是野生都属于食用范围。瑶族风味特色食品有五色饭、无骨板鸭、蛋壳饭、美味羊肉席等等。

3.京族的饮食文化特点。京族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滨渔业少数民族,500年前从越南迁徙至此。他们以的主食有大米、甘薯、芋头;肉食主要是鱼虾。京族的鲶汁具有色泽澄黄、味道鲜美的特点,是京家人上等的调味品;京族的特色风味食品是特别香甜脆口的糍粑—风吹糙;女人喜欢嚼槟榔,男人爱吃烟。

二、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策略

(一)加强民族饮食文化的创新力度。饮食特色是发展饮食市场的关键,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在保持该民族古风犹存、原汁原味、形式多样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民族饮食文化的创新,要逐步向都市人的口味进行转变。

1.口味要创新。坚持民族传统饮食的原则,依据科学、健康和营养的需求,用现代公工艺改进民族饮食,针对民族菜肴中的酸、辣、香等风味适当地进行改进,从而使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更趋向本土化,更加接近大众口味。

2.器具要创新。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中的药膳、菜具及缸汤等器具需要增加科技含量以突出民族特色和美观程度,让旅游者在消费的同时还能够逐步了解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风俗、审美情趣和文化情趣。比如,瑶族的打油茶器具就可以向精美、可供收藏的途径发展。

3.饮品要创新。广西北部湾地区属于热带气候,野疏奇果丰富,为制取健康、新鲜、自然的果汁饮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再加上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饮品制作方法,为该地区民族饮品的创新提供了很大的潜力。

(二)丰富进餐方式。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特色食品开发既能够满足游客的食欲,能够让游客在食品制作的过程中了解民族知识,更难能可贵的是,丰富多样的进餐方式可以使游客充分品味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在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要解决游客的腹饱问题很简单,给游客讲解民族特色食品的制作技术也不难,但是要让游客真正读懂蕴含在饮食过程中丰富的民族饮食文化不是一件易事。广西北部湾地区各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的进餐风俗,比如像喝交臂酒、串杯酒等。通过丰富进餐方式,游客可以充分感受到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崇尚互助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树立正确的饮食文化资源观。长期以来,饮食从满足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逐步转变为一种文明的享受,甚至在饮食中渗透着艺术美感。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同时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进行合理的开发与保护,就要对饮食文化的资源进行广泛的调查和分类,从而建立起饮食资源的信息系统,且给与及时、正确的评价,认真分析开发的潜力和吸引力,清楚地了解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的资源类型。饮食文化的资源包括饮食文化的知名度、可接受性、可开发性、历史价值、开发环境的保护、社会影响及与其他文化资源的联系等。只有树立正确的饮食文化资源观,才能真正实现饮食文化开发与保护的双赢。

(四)加大宣传力度。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自本民族发源、在本民族流传,要使这些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为外地的游客所了解,必须要加大对民族饮食文化的宣传力度。民族文化与民俗旅游是统一的整体,二者要相辅相成,互相依托。因此,要进一步开发广西少数民族饮食文化,需要走用民俗旅游来促进民族饮食文化发展的新路子,并且还要以民族文化的研究与发掘为前提,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信息手段,让更多的游客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从而为民族饮食文化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广西北部湾地区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资源丰富,只要合理开发与保护,不断创新,把旅游者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就一定能极大地促进广西北部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试析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J].学术探究2009,6:67—70

2.徐靖彬.瑶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历史学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04:23—28

3.杨艺.桂北红瑶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J].柳州师专学报2009,(5)

4.龙胜民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备注: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饮食文化研究,编号:11BJY040

地方饮食文化研究篇4

关键词:饮食文化传承发展

引言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正如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一书中曾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如今,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不断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我们的饮食文化逐渐出现了新的时代特征和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为了使中华饮食文化能以不衰的生命力占据世界市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承担起将所属的文化发扬光大的责任。如何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饮食文化,便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饮食文化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主题,做出了专门的研究和部署,并且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指出,当今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全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对于餐饮界而言,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明确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职责和崇高使命,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结合餐饮行业的实际,推进餐饮产业与饮食文化相融合,对我国优秀饮食文化做到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化对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学术研究,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研究和责任担当;切实推进理论创新,更加自觉地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学术关注,为中国餐饮业作出新的理论贡献。

饮食文化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包括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专指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是“自然的人化”,即由“自然人”化为“社会人”。由于人的实践活动同时就是文化活动,因此,文化可以归纳为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人类为了生存,首先要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俗话说就是填饱肚子,也就是“吃”,当吃喝的需求得到满足,人类会产生更深层次的需求。从古至今关于“吃”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都可以归结为饮食文化的范畴,它贯穿于人类的整个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历程,体现在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中。饮食文化来自于、表现于和存活于生生不息的人的文化世界之中,是人的生命力和主体性的张扬与展示。

具体而言,人活着,就需要吃东西,这是本能,是自然人属性。但人为什么吃、吃什么、怎么吃,这就是饮食文化所要研究的问题,这是社会人的属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西方人,农业民族,游牧民族)、不同时代所表现的吃的内容和吃的方式是不同的,这就构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它是在特定的社会民族文化的氛围中长期积淀形成的。深究其结构层次:首先,物质层面。比如前面我们说吃什么、怎么吃,这是文化。但凡此种种首先必须固定、附着在一个物质上面。也就是说,我们“吃饭”,首先必须要有“饭”本身。第二,制度层面。譬如,我们要举行一次婚宴,光有饭菜、主客、场地还构不成一个完整的婚宴,还要按照一定的规格和礼仪,把诸种散乱的、众多的对象组织起来。第三,精神层面。这也是饮食文化最核心的部分。还是说婚宴。比如说,现在饭菜、主客、场地一应俱全,并且都已经按照一定的规格和礼仪组织起来了,那么,下一步就应该考虑,这次宴会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凸显其主题、特色?于是,我们才算确立下了举办这次宴会的目的、宗旨―喜庆祥和或欢快、个性的婚宴,也就是办这个婚宴的精神所在,最终是为了保证能够完成、实现大家共同致力于的欢庆、见证新婚的一些精神上的追求。也就是说,一次现实的饮食活动,我们若要将其设计、安排得合理、美满,吃什么仅仅是个基础,更为关键的主要的是我们是否将与宴者所从属的大文化背景理解、诠释得恰到好处。所以说,饮食文化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为基础的部分。饮食文化与文化相伴而生,相和而成,相随而行,二者共生共存。

我国饮食文化传承与发展思路

纵观全球,放眼中国,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家务劳动社会化越来越深化,当今人们的饮食生活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运行模式:现代餐饮业以餐饮产品为桥梁将餐饮企业和餐饮消费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饮食文化运行机体。饮食文化在餐饮大众层面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表现在人们吃什么、怎么吃、吃的目的、吃的效果、吃的观念、吃的情趣及吃的礼仪等等,它既是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餐饮消费者的需求的表现形式。饮食文化在餐饮企业层面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在表层要素表现为餐饮品牌名称、菜点等;在深层要素表现为企业的价值观念、经营哲学等所表现的文化内涵,它是饮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餐饮企业的经营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对餐饮消费者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自身在经济实力、业务能力等因素,选择经营业务的范围进行经营运作。餐饮企业在餐饮产品的销售过程中,通过为餐饮消费者提供的餐饮产品与服务,向餐饮消费传递的是从外到内的企业文化。餐饮消费者和餐饮企业在由价值规律形成的互动机制下使饮食文化得到不断的自我发展。因此,针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我们也应该从消费者、餐饮产品和餐饮企业三要素切入。

(一)消费者:饮食文化的缔造者

正如以上分析,在商品经济时代,虽然表象上消费者更多表现出享受者、接受者的身份―享受现有市场可能提供的各种饮食产品,体悟与之对应的各种饮食文化,但仔细思考,不难得出其实深入到饮食文化乃至文化的本质―“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商品经济“需求决定供给”的本质,历史上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当代的消费者其实一直都是不自觉或自觉中创造、沿革并传承着自己的饮食文化。因此,从饮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消费者当之无愧应该是真正的缔造者。

当今,人们的饮食生活已经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饮食文化逐渐走向多元化,人们的饮食需求已从温饱型向质量型、享受型转变,讲究饮食的美感、情趣和健康等等。消费者要扮演好饮食文化缔造者的角色,完成好其在中国饮食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历史使命,归根结底集中于其是否全面、准确地理解饮食文化内涵。

一是,自觉树立“饮食素养”观念。作为饮食文化的缔造者,系统的、全面的饮食知识是一个消费者进行饮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看家本领。个人饮食素养的重视与提升,不仅能从自我创造层面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能从鉴赏、消费层面推动整个餐饮市场从消费需求到企业供给的全面升级。具体而言,迎合时代的需求,当今消费者应该更新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不应仅停留在“吃”的表层,而是强调饮食文化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不仅应该自觉地熟悉甚至掌握诸如饮食营养、烹饪技术等饮食科学知识,还应广泛接触、了解各时各地饮食文化知识,掌握各国各地饮食历史与发展、饮食风俗与习惯,从而获知具体时空下的饮食文化的完整内涵,为其逐渐形成较强的饮食文化鉴赏与创造能力奠定文化修养基础。

二是,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保障作用。诚然,中国饮食文化的缔造根植于每一个消费者的饮食素养,但要达到实现中国饮食文化整体传承和发展的水平与高度,仅有消费者个人的自我修养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而是更多地取决于国家、地方有关饮食文化层面教育体系的完善程度。因为教育不仅是灌输知识和培养人才,而且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传承社会文化的基本途径。因此,我们可以从教育入手,传输给消费者相应的饮食科学文化知识,即进行“食育”。搞好“食育”教育应采取以下举措:一是全民性。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食育”应注意覆盖各地域、各类人群,面向公众普及饮食科学知识,使公众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饮食科学知识。二是全程性。“食育”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设计不同的“食育”内容,使公众从入学开始直到成年、老年全程获取所需的饮食科学知识。特别是青少年的学龄时期,应将“食育”与德、智、体、美并列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三是专业性。“食育”应特别注重专业性,应制定“食育”行业准入制度,规范专业人员的从业标准,避免公众获取不正确的饮食知识。四是规划性。“食育”应由政府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共同制定面向不同人群的“食育”规划,既要有短期规划,又要有中长期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食育”。五是监督性。“食育”应确定政府有关部门对“食育”进行监督与管理,规范行业行为,清理不符合行业标准的机构和人员,规范有序地实施“食育”。

(二)餐饮产品:传递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市场经济时代,餐饮业以餐饮产品为桥梁将餐饮企业和餐饮消费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餐饮业中餐饮产品的概念不仅仅指菜肴,还可以指一个各类经营要素的有机组合,通常包括实物产品形式、餐饮经营环境和气氛、餐饮服务特色和水平、产品销售形式等内容。如今,饮食消费已经演变为一种文化消费,消费者在选择餐饮产品的过程中,向企业传递着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餐饮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特定的产品和服务,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实际上是与消费者进行着相应的文化交流。此外,中国饮食文化拥有几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地域差异性和多民族特性使得餐饮产品具有明显多元的文化特征。餐饮产品因此成为大众吸收和传播饮食文化的媒介,人们不仅获得了饮食享受,还受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熏陶,学习到了相关饮食哲学的深刻内涵。

餐饮产品作为饮食文化的物质层面,中国悠久的饮食历史和繁荣发展的现代文化为其不断发展、创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从烹饪、菜点文化或人们饮食观念的角度来说,当今的餐饮产品应该在充分满足人们求卫生、求安全的前提下,以餐饮产品的味、质、香、色、形、器等基本属性为物质呈现,追求饮食的审美化。立足当今消费者需求的发展趋势,未来餐饮产品发展的方向主要有:

1.时尚化。饮食时尚的风向标本身就是餐饮产品创新的导航仪,大致来看,根据现代餐饮消费者的饮食需求,餐饮产品时尚化的内涵主要又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简洁。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在烹饪上要求简洁,对烹饪美的追求同样要求简洁明快,反对繁琐。二是富有个性。现代人的审美观是强调个性的。在过于共性化的生存环境中,人们特别欣赏带有个性色彩的审美对象。对于日常的饮食,那些有着鲜明个性的菜肴点心和就餐方式总是更受欢迎。三是崇尚自由。自由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审美。人类的饮食活动现在已经从往昔固定的模式中走出来,去追求一种自由的方式。自助餐方式的受人欢迎,就是人们追求饮食自由的具体反映。这也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特点。

2.返璞化。所谓返璞化的菜点,即是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利用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原料而制作的菜点。由于现代都市生活的紧张、快节奏和喧嚣,加之社会大工业的发展,受抗拒污染及保健潮风行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对都市生活产生了厌烦和不安,渴望回到大自然,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反映到饮食上,各种清新、朴实、自然、营养、味美的粗粮系列菜、田园菜、山野菜、森林菜、海洋菜等系列菜品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这正对应于饮食美“俚俗”、“天然”的范畴,注重讲求原料的天然、质朴,制作工艺的绿色环保,营养搭配的多样平衡,饮食氛围的随意自在。因此,返璞化既充分利用资源,又保护生态环境和有益于顾客身体健康是餐饮产品创新的重要趋势之一。

3.健康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富贵病”成了现代人的一大隐患,如何在饮食上做到更科学合理就显得更加重要。这种更多考虑健康原则的饮食倾向,必然对餐饮产品带来新的发展思路。比如,在烹饪中注重健康的合理搭配有时比口味更为人们所重视;低盐、低糖的食物受到普遍的欢迎,以及强调筵席的改革等等,都是基于健康的目的。另外,人们对滥用化肥、农药的农产品对身体健康的危害越来越重视,“无污染、安全、优质、具有营养价值”成为人们选购食品首要标准。因此,允许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和化学肥料的无公害食品;允许限量、限品种和限时间的使用安全的农药、化肥、兽药和食品添加剂化学合成物质的绿色食品;以及强调从种植、养殖到贮藏、加工、运输和销售各个环节中都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化学添加剂、化学色素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的有机食品受到人们的青睐。

4.多元化。饮食口味既有共同性的一面,又有差异性的一面。这就决定了菜品创新趋向的多元化。首先表现在经营的多元化,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国际交往的频繁和扩大,广大烹饪师走出国门的机会增多,外国客人不断走进我们的餐饮市场,中外烹饪的交流越来越深入。由此带来了餐饮经营多元化的局面,菜点制作技艺相互模仿、学习、扩散,各地区与国家之间在技艺和款式上取长补短,不断借鉴与融合的菜点制作风格将更加明显。其次还表现在烹饪原料上。从发展趋势来看,以下的原料将成为今后的方向:可食性野生植物、藻类植物、人造烹饪原料、在国家法律允许范围内由人工繁殖饲养的部分优质野生动物以及昆虫等。另外还表现在烹饪设备的多样化、就餐形式的多样化、口味的多样化等等。

(三)餐饮企业:饮食文化的传承者

在宏观层面,餐饮产品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餐饮业某一类或某一种菜点在质、味、触、嗅、色、形等方面以及制作和享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内涵,从属于餐饮文化的物质文化层;在微观层面,餐饮企业文化传播是由餐饮产品的制售来完成的,餐饮产品文化是餐饮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因此,餐饮企业作为饮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主体,较个体的消费者,明显具有相当的开发实力和广泛的大众影响力,是饮食文化的传播者和开拓者,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从以下两方面提出企业层面传承与发展中华饮食文化的思路。

1.弘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文化承载着千年的中华文明,它的发展轨迹是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积沙成塔的积淀过程,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征。谈到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餐饮企业首先要善于挖掘历史上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饮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民族的饮食往往是传统思维的表现形式,例如,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蕴含着民本、敬粮的饮食观念,“以味为本”的美食追求和崇尚自然的饮食哲学。加上传统饮食结构、饮食器具、饮食惯例和加工技艺的演变,使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丰富。餐饮企业可以通过举办或参与一些饮食文化主题活动,通过加深对传统饮食文化的理解,进一步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011年12月17日以“仁和、博学、发展、共赢”为宗旨的“第二届中国(曲阜)孔府菜发展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来自海内外的餐饮企业经营者和鲁菜烹饪大师就孔府菜的发展历史、继承、创新、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此次活动凝聚共识,汇集力量,搭建了餐饮企业文化交流平台,不仅传播了孔家菜“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理念,而且弘扬了中华儒家传统饮食文化。

此外,餐饮企业可以把传统饮食作为特色推广,把传统饮食文化的精髓通过实践落实体现在餐饮产品上。注重对传统饮食文化工艺的把握,秉承继承、发扬、创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宗旨理念,探索挖掘中国各地各民族美食文化价值,通过其用心传承,为中华食文化的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还有,针对消费者求新求变的消费心理,餐饮企业可以加大对餐饮产品的开发研究,使之与当下健康的饮食观念以及时尚的饮食风格相结合。餐饮企业要紧跟现代饮食文化发展的脚步,注重餐饮产品的创新,人们对餐饮产品的实用性消费上升到文化消费的境界时,中华餐饮文化在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得到传承与发展。

2.加强餐饮企业间的国际交流。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外来饮食文化不断介入人们日常的饮食生活中。要让中华饮食文化走向世界,一方面,就要求餐饮企业在坚持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正确的对待外来饮食文化,积极参与国际饮食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交融的同时汲取其中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有益成分,做到洋为中用。另一方面,餐饮企业要充分利用我国在世界各地孔子学院这一文化交流平台,将中国饮食文化纳入教学内容之中,以传播技术向传播文化转变,提升中国饮食文化在国外的影响力。

2008年10月,“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餐饮・食品博览会”,同每四年举办一届的“第六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视为餐饮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同期在京举办。来自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近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餐饮企业的厨师代表,均在比赛中展示了各国不同的饮食文化背景下的特色菜肴和烹调技术。大赛组委会专门设立的20个精品宴席美食展台,体现了各国餐饮企业的餐饮产品的文化特色。此次活动不仅是全世界餐饮业的盛会,更是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的平台,是餐饮业人士学习交流的绝佳机会。

这类饮食文化的国际交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各国餐饮企业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友谊,并扩大了中华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

综上所述,严格遵循当今饮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规律,紧紧抓住人类现实饮食生活运行的三要素,理解其要义,实现其提升,将实现中国饮食文化的更好传承与更快发展,从而最终融入并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孙中山选集[M].人民出版社,1981

2.杨铭铎.餐饮概论[M].科学出版社,2008

3.杨铭铎.加强中国饮食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初步思考.中烹协首届餐饮学术年会上的发言,2010.8

4.杨铭铎.现代餐饮企业创新―创新系统构建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0

5.余炳炎.现代饭店管理.人民出版社,2002

6.杨铭铎.饮食美学及其餐饮产品创新[M].科学出版社,2007

7.杨铭铎.餐饮企业管理研究上册―餐饮企业战略[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地方饮食文化研究篇5

[关键词]肥胖;食物模型;饮食教育;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3.1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2)05(b)-0176-02

肥胖与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呈上升趋势,2002年底已达7.1%[1],造成肥胖主要是能量摄入过多,同时运动不够,导致能量消耗减小,剩余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合理进食是减轻体重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但通常的饮食教育模式,患者不容易较准确地掌握食物的分量、种类,达到既满足营养又不增加能量的目的,导致减肥失败,是减肥患者饮食教育的难题。在饮食教育中使用食物模型直观性好,但现今仍没有相关的报道。本研究对患者进行跟踪,目的为探讨运用食物模型对减肥患者进行饮食教育,了解对患者饮食控制效果方面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院患者中单纯性肥胖症136例。患者均无以下疾病:肝肾功能异常,胃肠道吸收不良,无骨关节病活动障碍,无甲亢等严重代谢疾病,且精神状态良好,具有自理能力,都没有服食减肥、降脂、激素等药物,平时运动每天大于30min,生活规律正常,肥胖时间大于3年。最后能完成整个研究的有112例,其中男62例,女50例,平均年龄(51.7±8.7)岁。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4例,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

1.2方法

1.2.1教育材料自行设计肥胖饮食理论知识试卷,每题5分,满分为100分,试卷内容包括:①肥胖相关的定义、评价方法、危害;②减肥的常见方法:③合理膳食的原则;④食物的实物认识,包括食物的能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还有矿物质的含量、胆固醇、纤维素等,以及相应食物的具体份量。食物模型以每提供90kcal能量所需食物重量为一份,主食每份如大米25g,副食每份如鱼75g,食物模型采用北京首佳模具有限公司,品种以常见食物为主。自行编写低能量饮食食谱及健康教育小册子等,食谱的蛋白质要求1.2g/kg/d,能量在20~25kcal/kg/d,最小能量1200kcal/kg/d[2]。体脂肪百分比(BF,%)采用日本产的多频生物电阻抗人体组成分析仪。

1.2.2教育方法两组患者都在入院时进行教育,包括:肥胖饮食理论试卷测试;调查平时食物搭配是否合理,并统计人数(即食物合理搭配率,%),以上由我科营养师提问,患者回答,然后由我科营养师填写答案并统计得分。测试结束后给患者进行饮食教育,内容如下:两组都采用集体上课或个别讲解,讲解主要内容为试卷内容,并给患者一天的低能量饮食食谱及健康教育小册子等,一周后查房再了解患者掌握情况并解答疑问,与临床科室合作,每两个月患者复诊时检查掌握情况,一年后再重复入院时测试卷测试并记录得分,以及记录患者一年后食物合理搭配率。对照组完全按上述方法对患者进行饮食教育,研究组除上述方法外,在饮食教育中还使用食物模型。

1.3临床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教育前后相关指标:肥胖饮食理论知识测试得分及患者食物合理搭配率;检测生化指标: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营养相关指标: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体脂肪百分比(BF,%)、体重(W)。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教育后理论知识测试得分及食物合理搭配率比较

研究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2教育后营养指标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ALB、HGB稍有变化,同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教育后生化、体格检查指标比较

TC、TG、BF、W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则TC、HDL-C、W、BF稍变化,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G明显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医学研究证实,肥胖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为正常人的2~3倍,体重每增加lkg,患心血管病危险性增加3.1%;肥胖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倍[3],单纯性肥胖是长期能量入超所致。有充分的体力活动基础上,适当控制食物的总能量,并持之以恒地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是达到减肥的科学方法[2]。肥胖饮食教育原则:控制全日总能量摄入,同时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的供给,预防减肥后出现营养缺乏问题。因此对肥胖患者的饮食教育的成效,直接关系能否较准确地执行减肥方案,是减肥成功与否的关键。

本研究显示:教育前两组患者对肥胖知识测试得分及食物合理搭配率均较低,与陈燕[4]报道一致,说明多数患者缺乏对肥胖的危害性及相关营养知识,知识匮乏、生活水平提高,患者普遍有不良饮食习惯,肥胖患者对食物有强烈的食欲,喜好肉食,也是导致肥胖的原因。有研究报道:通过干预肥胖超重对肥胖的知晓率,能预防或减小肥胖发生,减轻肥胖的程度[5]。本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减肥饮食教育模式,主要有集中上课或个体宣教,发放食谱、健康教育小册子等,这种方式比较抽象,缺乏直观感,许多文化水平低的患者难于理解。研究组饮食教育采用食物模型结合食谱、健康教育小册子等,为患者带来新鲜感,引起患者的兴趣[6]。一般患者缺乏对食物的重量、容积、体积的实物感,利用食物模型能直观生动形象地告诉患者:食物能量的高低、食物所含营养素特点,控制能量达到合理范围所需的各种食物的具体份量。患者根据自已的喜好选择不同食物时,给予直观的食物交换(食物交换法),使患者心中易形成实物概念,减少讲解中语言、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的限制,保证能量控制在合理范围,满足肥胖患者蛋白质、微量营养素需要,同时也满足患者的饱腹感,使患者能坚持。一年来已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利用食物模型对肥胖患者健康饮食教育的效果明显,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教育后在相关知识测试得分、食物合理搭配率明显提高,BF、W等指标明显降低,研究组教育前后、教育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营养教育前,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TC、TG、HDL-C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TC、TG下降、HDL-C则有所上升,与教育前比较,对照组TC、H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下降幅度更明显,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食物模型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掌握饮食控制的理论和方法,能控制脂肪、胆固醇摄入量,多选择高纤维素食物等,使降低血脂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蛋白质入量充足,使研究组患者保持良好营养状况。

综上所述,食物模型有助肥胖患者掌握饮食知识,在降低体重、血脂、保证营养方面效果明显,是肥胖患者较好的饮食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2]蔡东联.实用营养师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97-1001.

[3]武阳丰.肥胖:必须引起国人重视的流行病[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3.

[4]陈燕.肥胖患者饮食知识知晓率调查率[J].中国热带医学,2006,5(6):916-917.

[5]郑淑洁,王路,杨立新.健康教育对肥胖患者进行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4):82-84.

地方饮食文化研究篇6

赵霖长期从事微营养素和中华传统食品营养生理学的研究。自1991年至今,他作为高级访问学者,曾多次赴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从事客座研究。先后开展了微量元素营养学、食品抗氧化功能评价、新型钙剂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中国绿茶茶多酚的研究,以及中国新资源食品――松花粉营养生理功能的系列研究等工作。不仅对西方现代营养学理论有深刻的理解,而且根据中医“寓医于食”的学术思想,将现代营养学与传统“食疗”相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先后在国内外著名专业学术刊物上100余篇,同时身体力行,重视营养学知识的科学普及,将提高中华民族健康素质作为自己崇高的使命。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显著提高,平衡饮食已逐渐被专家们公认为是养生保健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但是很多人却仍很茫然,尤其是去年的非典肆虐,今年禽流感的暴发,加上环境的不断恶化,使食物越来越不“自然”,让人们一时竟不知道究竟该怎样保护生命了。

我们到底该怎么吃,吃什么?吃什么更对人健康有益?怎么吃才能更加合乎营养科学,才能使体质进一步增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统的饮食文化中有很好的养生方法。”这是记者在采访营养学专家赵霖时,他说的话。

很多研究都说“洋快餐”是“垃圾食品”,但还是有人对洋快餐趋之若鹜,这不符合中国人的“胃口”。中国人要健康,还是要继承自己的饮食文化。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的国家,自古注重营养,而现在人们一下子好像不会吃了,这到底为什么?因为有一个误区。

过去,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膳食中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和脂肪摄取量偏低,于是在一些人眼中,似乎高蛋白(尤其是动物蛋白)和高脂肪的饮食就算是好的了。

改革开放以来,基本营养知识逐渐普及,近年来,食品、营养等已成为日常谈话的热门话题。饮食结构正在逐步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过去的饮食观也在进行再认识,不再是单纯为了温饱,而是想吃得好一些,因此产生了误区。一种是所谓你想吃什么,你就需要什么营养,所以顺其自然,随心所欲地傻吃。其二,是盲目追随媒介的诱导,对广告一味盲从,听说吃什么好就专吃什么;听说吃什么不好就绝对禁食什么,人为地造成偏食。与此同时,西方快餐业及商业文化的侵入和迅速蔓延,对中国传统饮食结构造成巨大冲击,以致经济发达地区居民膳食组成呈现出明显的“西化”倾向。因此,很多人不尊重我国传统饮食习惯,甚至对一些洋快餐备加推崇。

只有消除了这个误区,才能谈健康。我们知道,西方注重吃动物性食物。在20世纪80年代就发现由此而带来营养过剩,造成不合理的“三高”(蛋白质高、脂肪高、热量高)现象。为此,西方在积极改善自己的饮食结构。对于西方的“洋快餐”,要知道,它的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肪、热量都是高的。“洋快餐”脂肪热量远远高出正常标准,这极其不利于人的健康,很容易导致肥胖、高血压等症。毫无疑问,儿童饮食结构不合理,经常食用“洋快餐”这类“三高”食品,是造成他们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不难看出,洋快餐造成的饮食结构必须改变,否则贻害无穷。

对于洋快餐,西方已认识到了它的营养问题,把它们作为“垃圾食品”对待。西方也在纷纷改变自己的饮食结构,而改变的结果却是在追寻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西方的专家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是十分科学、合理的,是非常有益于健康的。既然西方都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就更不应盲目地追随西方的饮食结构。

为什么吃了5000年,到我们这个时代竟不会吃了?我们不要受西方商业文化的侵袭,对中华民族传统的饮食习惯要有信心。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多人离开家乡到其他地方后,会有水土不服的现象。事实上,滋养人身体的根本因素就是“水土”。中国作为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闻名世界的饮食文化。自古以来,就有“食用、食养(食补)、食疗(食治)、食忌(食禁)”之说,这种“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思想代代相传,并作为传统营养学的重要理论而在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与临床保健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可见,中华民族传统的膳食习惯应当得到尊重。

祖国医学第一部总结性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已论及“美饮食”与“饮食有节”能够防病延寿。在3000年前的周代,就专门设置了负责饮食营养及管理的“食医”机构,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说过:“饮食者,人之命脉也。”中医营养理论传入欧美、东南亚等地的历史,可追溯久远。如美国古方“健酒”(杜松子酒),据说就是由中国传入的。其成分也并非“松子”,乃柏子仁和当归等,有良好的滋阴、养血功效。意大利的“大黄酒”传说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去的。“大黄酒”始见于唐代《千金方》,现在却成了意大利的专利名酒。除此之外,中国古代的保健饮料和食品,如鸡蛋酒、蜂蜜酒、酒、竹叶酒、五加皮酒、木瓜汤、乌龙茶、茯苓饼、松子糖等也充斥欧美食品市场。1985年,在意大利维罗那举行的第10届国际草药博览会上展出的数以百计的食品添加剂―――如当归、茯苓、人参、白芍、牛蒡子、蔓荆子等正是我国常用的中药。

现在国外的一些营养学家和营养机构也纷纷提出“饮食清淡、热量平衡是健康的关键”。其实这与我国的“粗茶淡饭保平安”的传统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处。美国的一位资深营养学家深有感触地说:“我曾多次到中国进行学术研究和访问,切身体会到中国人民的传统饮食结构是十分科学、合理的,是非常有益于健康的。”他认为,“回顾、总结西方这段历史教训,可以说合理的膳食结构在东方、在中国。”他恳切地希望中国不要盲目追随西方,走二战以后西方不合理的膳食结构的老路。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通知开会怎么写模板范文600字(精选

    - 阅0

    通知开会怎么写模板范文【篇1因参会人员有会议冲突,原定于___月___日上午11:00召开的会议管理制度宣讲会推迟至___月___日11:30在会议室(2)召开,请大家准时参会。注:《会议管.....

    铁路通知范文(精选5篇)

    - 阅0

    铁路通知范文【篇1辞职报告也称为辞职申请书,是个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时向单位领导或上级组织提请批准的一种申请书。本文给大家提供辞职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xx:您好!首.....

    年班主任教育教学的工作总结范文(

    - 阅0

    班主任教育教学的工作总结篇1本学期我担任四(3)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个学期里,为了搞好本班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素质,做了.....

    推广专员实习总结范文(整理2篇)

    - 阅0

    推广专员实习总结篇1XX年初,我带着梦想与创造力来到公司上班,就职市场部的网络推广职位,处理XX健康中心的推广事务。从入职的第一天起,就努力将自己融入到公司团队中去。时间荏.....

    校园百科知识竞赛的策划书(整理6篇)

    - 阅1

    校园百科知识竞赛的策划书篇1一、活动目的和原则:1、活动目的志愿者在奥运会上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他们所展示....

    家政培训心得体会(6篇)

    - 阅1

    家政培训心得体会篇1论文关键词:农民工;培训政策;学分银行;创新;路径政策创新的核心要义是用新的政策理念拟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