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论文(6篇)

来源:收集

艺术创作论文篇1

刻瓷作品是通过构图、刻制、着色三个步骤进行的,刻制属于中间环节。其技法直接关系到作品的优劣。如果刻制技术不精良、不到位,即使画得再好,无法创作出好的刻瓷作品。因此,在进入创作之前,打好绘画、雕刻基础,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即使进入创作阶段,也必须不断提高这两项基础素质。

2要不断进行创造实践

绘画基础与雕刻技术是刻瓷艺术的基本功,但最重要、最根本的基本功,则是想象力。有无想象力,是区分艺术家与匠人的分水岭。缺乏想象力,就谈不上创作。想象力是需要锻炼的,即是从实践中不断地发现总结,经验积累多了,提供想象的底子也就深厚了。刻瓷艺术创作的实践活动,主要有临摹和写生两种形式。临摹与写生是手段,创作是目的,艺术作品越有创造性,就越有生命力。通过临摹、写生,去奠定创作的基础,去发现和区别,去体会,去感悟,去启发灵感,去获得创作的冲动。没有发现就没有创造,没有区别就没有独立。要从生活中捕捉感觉,从传统中寻找语言,从创作中发现自己。这三者之间互为因果,缺一不可。刻瓷艺术工作者始终要把创造放在第一位。李可染先生讲:“要精读两本书:一本叫做传统,一本叫做大自然”。我们的刻瓷艺术家同样如此,也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生活,深入社会,深入大自然,广泛掌握一手资料。通过对这些原始资料的分析研究,加上艺术家的灵感物化,方能逐渐进入创作过程,也即是刻瓷创作的实践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长期坚持下去,才能不断提高刻瓷艺术的创作水平。任何艺术家都离不开实践,只有通过长期不断地创作实践,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创作的关键是发现美、创造美。发现美是艺术家要具备的第一要素。刻瓷创作是关于塑造形象的艺术,也是刻瓷者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吴冠中先生指出:“画家要具备描绘物象的能力,但关键问题是能否敏锐地捕捉住对象的美。”刻瓷工作者必须不断擦亮自己的眼睛,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认识,为创造美提供营养,使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3要有创作的激情

艺术创作论文篇2

关键词: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特征伴奏特点

一、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过程

陆在易,1943年出生于浙江余姚县(今属慈溪市)的一个水乡小村。艺术歌曲三首《桥》《家》《盼》《我爱这土地》《望乡词》及艺术化通俗歌曲《故乡雨》在2001年、2002年与2003年分别获首届、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新时期2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持之以恒的深情关注和哲理审视,成为他为之不倦歌唱的主题。他创作的音乐作品情感丰富、内涵深刻,且具有浓郁的歌唱性格和抒情气质,尤其他创作的艺术歌曲更具特色。他深刻理解艺术歌曲体裁的艺术特征和美学规范,深刻研究中国语言的特征,在借鉴前辈们创作艺术歌曲的宝贵经验基础上,运用传统的创作手法,创作出了具有民族风格、个人风格的艺术歌曲。

陆在易从小喜欢粤剧,学习民族乐器,有着深厚的中国音乐文化底蕴。他创作艺术歌曲,首先建立在对我国民族音乐风格的深刻研究基础上,其次是对祖国语言的悉心研究。他努力研究“腔”与“词”的关系,即曲调与词的关系,对汉字的四声走向与音乐旋律声腔的紧密结合有较细致的研究。他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及吸收我国艺术歌曲创作前辈们的宝贵经验进行创作。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用他本人的话说是深刻认识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创作技术的积累。他热爱大自然,是大自然美丽的风景赐予了创作的灵感。社会中人与人的真诚相待,人们纯真而朴实的情感是他歌颂的主题。陆在易忠实于现实人生,努力挖掘和表现人性,把自己要宣泄的真情实感,要表达的哲理思考,用所掌握的各种音乐技法真诚地袒露给听众。因此,陆在易创作理念的核心:对真话、真情、真实、真理及其艺术化表达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并把它当作一切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创作出了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中国艺术歌曲。

二、陆在易艺术歌曲的音乐分析与创作特色

(一)歌词的选择

歌词的选择也是作曲家本人审美倾向的标志。《祖国,慈样的母亲》选自我国著名词人张鸿西的词。这首歌的歌词通俗易懂,感情真挚醇厚,曾经寄托了整整一代人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眷恋与热爱。《桥》歌词是著名词人于之所作。《桥》的旋律流畅、清新,歌词朴实自然,词曲融合在一起,描述了一幅入情入境的风景画。《我爱这土地》这首歌的歌词是艾青的诗作。艾青的诗歌,常常把个人的悲欢与时代的悲欢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比较鲜明有力地传达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词中发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感人倾诉,更证明诗人是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融为一体的。作曲家陆在易之所以选择这首诗作为歌词,充分说明他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我爱这土地》歌词的语言生动,涵义深刻,流露了“大我”之情的崇高美。

(二)旋律的特色

陆在易的艺术歌曲在整体上追求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完美结合,在借鉴传统作曲技法(特别是后期浪漫派)的基础上,有自己特有的民族风格。

1、旋律清新、自然,具有浓烈的抒情性

艺术歌曲的旋律写作着力揭示歌词的诗情画意、委婉起伏、刻画入微。陆在易艺术歌曲真可谓音中有诗,音中有画,音乐与诗情完全融为一体。音乐艺术的情景交融,无疑是作曲家主观情思与客观的自然景物相互交融的结果。《桥》中“水乡的小桥姿态多,石头缝里长藤萝”,“姑娘挑藕桥头歇,老汉送粮桥下过。”这每一句都是一幅风景画。看似写景,其实抒情,真是情景交融、诗意绵绵。无论是抒情性或叙事性的歌唱旋律,都倾注了作曲家深深的感情体验和他对音乐中的文学历史和审美境界的深刻理解与追求。歌唱旋律一定是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现。陆在易艺术歌曲婉转的旋律,刻画了生动的画面,这是他艺术歌曲的一大特点。

2、音乐的地域性特色

《桥》的旋律具有典型的民族性,五声骨干音的运用,形成了婉转的旋律。《桥》是陆在易1981年到素有“古桥之乡”的江苏吴县角直镇体验生活时谱写的。《桥》的旋律具有民谣化风格,江南民歌的韵味浓厚。曲作者受上海的地域性民俗文化影响,特别是江南吴语地域的方言系统,生活习俗,民间“俗乐”(民歌小调、器乐、说唱、戏曲)等因素。民间“俗乐”的地域性特色,同样也呈现在上海的道教音乐之中。如旋律的进行玩转曲折,旋律沿着五声音阶婉转地级进。下行级进的la-sol-mi-re,sol-mi-re-do,mi-re-do-la等,跳跃性的mi-do-la-so等。沪书东乡调是上海道乐的一种,东乡道乐的器乐以细乐为主。该亚地域性音乐风格特色是行腔软滑流畅,器乐伴奏采用民间清音班演奏江南丝竹的“你繁我简”“你高我低”“你长我短”的手法,在各声部之间造成横向旋律连绵不断,纵向富有对比,呈现出支声复调的效果。《桥》这首歌曲有上海地区的调子,某些音调上加上江南的调子。

3、旋律中装饰音的运用

歌曲中常用的装饰音有倚音、波音、滑音等,在一些乐音上附加些小音符,可使原音乐更有光彩和韵味。《桥》中有七处装饰音,这七处都是倚音。第1,3,5,7处相同都是大三度的辅助型复倚音装饰,第2处是小三度的装饰润腔。第4,6处是大二度的装饰润腔。江南民歌讲究倚音装饰润腔,《桥》中装饰音的运用在江南民歌中经常可见。就结尾处的倚音使曲调更柔和,歌曲的演唱更圆滑、上口。《盼》中有两处用了波音,起到强调的作用。《我爱这土地》里多处用了下滑音,在歌词“爱”“得”两个字之间用了下滑音,充分表现作曲家对土地深沉的“爱”及发自肺腑的浓烈情感。试想没有这个下滑音曲调是否显得僵硬,而且情感表现也显得苍白无力。装饰音在我们的民族声乐作品中运用广泛,其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4、花腔手法的运用

花腔(coloratura,意)歌唱曲调时用(runs)华彩经过句、颤音、华彩段等的装饰唱法。经常有一个较长的音分割成一些较短的音而成。这种唱法在美歌时代得到高度的发展。《彩云与鲜花》表现了人民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歌曲中运用了一段极富特色的花腔唱段,歌词是一个衬词“啊”。极富于跳跃性的花腔手法,在曲中与连贯的抒情性段落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演唱上更能充分展示歌唱者的技术水平。花腔唱段富于活力动感,节奏自由而不散乱。短促的旋律有序的跳动,与连贯性的长句共同抒发了情感。

5、戏曲手法的运用

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包括戏曲、曲艺音乐,散板节奏是非常有特色的。歌曲旋律中常有不按正规拍子律动进行的散处理,即单位拍的时值都不固定,具有灵活、自由、宽松、悠长的特点,有利于直抒胸臆和畅表情怀。现代歌曲创作中经常借鉴这种“散板”节奏。《桥》的开始便是一个“散板”可以称为散头。这种处理在抒情歌曲中较为常见。《彩云与鲜花》也是这种“散头”的写法。散板用在歌曲的开头部分是根据曲式安排的需要或歌词结构的需要而设计的。它便于歌者在演唱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处理来演唱。

6、歌剧因素的引入

陆在易艺术歌曲除了抒情的旋律,还运用了一些朗诵性音调。在《盼》中陆在易用宣叙性动机(两个三连音的节奏型,配合歌词“回来吧”一字一音),与抒情性旋律形成召唤性的情感期待,此后作曲家把这种宣叙性和抒情性的对比扩展开来,使之成为作品旋律衍展和抒情的主要手段。这里的宣叙调写作己经显露出两个特点:一是同音反复与旋律并重,二是强化宣叙调的情感含量。这在《我在这土地》中尤为明显。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泥土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一段速上与前面形成了对比,突然慢下来。就像饱含激情的朗诵。这种写法在歌剧中常用(即歌剧中的宣叙调),紧接着就是一段歌唱性旋律“啊”,这也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整首歌曲形成了宣叙性与歌唱性、抒情性与戏剧性的有机结合,更好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

《我爱这土地》俨然是一首表现力极强的歌剧咏叹调,而它确实是一首艺术歌曲,可见陆在易在艺术歌曲创作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三、曲式、和声,调式、调性方面的特点分析

陆在易艺术歌曲多采用二部曲式。《祖国慈祥的母亲》是单二部曲式。伴奏的三连音中用了很多和弦外音,都是经过、辅的。((桥》也是单二部曲式。《家》《盼》两首艺术歌曲都是采用加尾声的单二部曲式。《家》感叹性的两段对比性强烈。这些艺术歌曲看似短小的曲式结构,和歌词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首首精致的艺术作品。《我爱这土地》是并列的三部曲式。每部分结尾处都相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和声运用也是很有特点的。《最后一个梦》和声非常精致,具有摇篮曲的风格。作曲家为了追求民族风格的音响效果,尽量避免三和弦的三音出现,而是用根音上方第四级音代替。《桥》的前奏中用了主九和弦,传统的和声进行。随着音乐的进行,音乐的力度、紧张度逐渐衰减。

陆在易艺术歌曲多采用中国的民族调式。《桥》采用了民族调式的同宫调式交替的手法,即e羽和G宫调交替,获得了色彩上的对比,形成较为典型的民族风格旋律。句尾调式主音的前倚音装饰在全曲中贯穿使用,成为作品音调统一性的“核腔”,使全曲沉浸在亲切自然而又令人回味的吟唱中。《家》的旋律构架是七声羽调式。《彩云与鲜花》采用了g羽到bB宫调。

《最后一个梦》民族调式的be羽调式。《我爱这土地》运用了bG宫一A宫调一bG宫。陆在易艺术歌曲也有用传统大小调的,如《祖国慈祥的母亲》采用了和声小调,旋律建立在和声的基础上。

四、钢琴伴奏特点分析

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有人称为“钢琴与歌声的二重唱”。钢琴伴奏与歌者从同一基点出发,对演绎的艺术歌曲进行对话,把握诗词的内涵、历史背景、语言规律、美学定位、音色特点等,取得一致认识,达到内心的融合,共同携手进行表现完美的艺术。陆在易艺术歌曲的伴奏写作非常考究。他艺术歌曲的伴奏和旋律都是同时思维并写作的,所以歌曲的伴奏构思严谨,严格遵循艺术歌曲伴奏的美学规律,将器乐和声乐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下面以《桥》《我爱这土地》的伴奏为例来分析。

《桥》这首歌曲的前奏,用了连续的几个琶奏,共11小节,勾勒了波光澈湘的画面仿佛让我们置身于小桥流水的画景。人声进入伴奏很简单,旋律长音时,钢琴伴奏给了一个补充。结尾处的伴奏也格外新颖,左手是主和弦的保持,右手是旋律声部附加三连音,连续三连音的使用给人一种意味深长、意犹未尽的感觉。人声虽然结束了,但伴奏并没有匆匆结束,给听众营造了一种自由想象的空间。陆在易的艺术歌曲伴奏手法细腻、丰富,布局合理,和声运用极为巧妙,塑造的音乐形象与歌词都非常吻合。真正体现出伴奏中的立体感、谐和感、层次感。

《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花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时间写成,可见作品倾注了曲作者多年的心血。该曲容量大,情感表现丰富,内涵深刻,钢琴伴奏非常考究。前奏用了九小节,开始是和弦的运用,有如人在高歌。伴奏部分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六连音的运用。六连音的连续使用,造成一种生生不息、涌动不止的感觉。从钢琴伴奏织体来看,作曲家在这一段及第二段基本上只使用了一种织体形态即六连音织体,但它所营造的音响效果并没有给人单调乏味的感觉。

艺术创作论文篇3

关键词:艺术歌曲古诗词创作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的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声乐体裁,它最显著的特征是歌词全部来源于古典诗词。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一株绚丽的奇葩,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它以洗练的语言、高远的意境、深邃的内涵,传达着中国文化特有的神韵。古典诗词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闪亮“明珠”,其影响力之大、影响范围之广是毋庸置疑的。就音乐创作而言,古典诗词曾激发了无数作曲家的创作灵感,使他们写下了传唱不衰的经典之作。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以青主、黄自、赵元任等为代表的一批作曲家选用古代诗词创作艺术歌曲,那些具有中国古典韵味的艺术歌曲至今仍是艺术歌曲创作领域的精品之作。时至今日,有更多的作曲家把目光投向了古典文学的“宝藏”,那些传颂了千百年的古代诗词几乎成了作曲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粮仓”。本文就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在不同历史阶段所体现出来的特征作一番综述和比较,以揭开它那颇具神秘色彩的面纱,使其创作和发展的概貌展现在我们眼前。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从创作技法上来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上世纪20年代初到40年代,技法上大多采用欧洲浪漫派晚期的创作技法。这一时期青主创作了《大江东去》和《我住长江头》,这是两首艺术造诣达到较高境界的作品,其中《大江东去》创作于1920年青主留学德国之际,是中国艺术歌曲的开山之作。黄自先生毫无疑问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诗歌和音乐相结合的声乐作品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和艺术成就。黄自以中国古代诗人的诗词为题材作曲,谱写了《花非花》(白居易)、《峨眉山月歌》(李白)、《点绛唇·赋登楼》(王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等曲。在这部分作品中他能深刻地理解原诗的含义,并通过音乐给予生动、具体的形象刻画。其中《点绛唇》的音乐充满着宽广的气势和明朗乐观的情愫,是一首富于浪漫主义气息,具有一定民族风格的独唱曲。《南乡子》的音乐则充满着豪壮的气魄和澎湃的热情,是一首富于爱国激情的抒情独唱曲。其他像《花非花》《卜算子》等作品以素雅的笔调、深情优美的旋律、新颖细致的和声进行,勾画出一幅幅中国式的恬淡幽静的意境。黄自的这些艺术歌曲可以说是当时我国学院式艺术歌曲创作的精品,并对后来许多作曲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作曲家还有江文也、应尚能、刘雪庵、马思聪等,他们在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领域也都颇有建树。江文也所写的艺术歌曲的词,全部取自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诗词,并且按照朝代顺序结集编作品号码。作品有《江村即事》(司空署诗)、《垓下歌》(项羽词)、《宋词李后主篇》(李煜词)等;应尚能作为一名作曲家和男中音歌唱家,他的代表作有《无衣》(诗经)和《我侬词》(管道声)等。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从技法上来讲,第二个阶段即是上世纪40年代,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即为谭小麟先生。谭小麟在美国留学期间曾追随现代作曲理论大师亨德米特学习,并被视为亨氏高足,回国后执教于上海国立音专。他是将现代作曲观念与技法引入中国专业作曲教学的第一人,可惜英年早逝,令人扼腕!作为一名作曲家,他对我国传统音乐有着深厚的感情,除了直接从事民族器乐的创作外,他所写的声乐作品也大多取材于古代诗词。谭小麟具有颇深的古典文学和音乐功底,在创作中他尊重民族的审美取向,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为基础消化吸收应用亨氏作曲体系中可取的部分,因而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他强调:“我应该是我自己,不应该像亨德米特。”“我是中国人,不是西洋人,我应该有我自己的民族性。”谭小麟一生创作了十多首声乐曲,他精心制作,力求尽善尽美,故其中多精品。代表作有《自君出之矣》(张九龄)、《彭浪矶》(朱希真)、《正气歌》(辛弃疾)等。从谭小麟的作品当中,不难感受到其中既有现代作曲技巧较成熟的展示,又有民族风格较纯熟的体现。罗忠曾这样评价其师谭小麟的歌曲创作成就:“他的艺术歌曲是我们民族音乐创作的精华,不仅继承了我们传统声乐曲的许多优秀成果,而且在创作上,不论在精神方面还是技术方面,都踏入一个新的天地。”从分析研究谭小麟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其中体现出一种远远超过他前辈的强烈个性和新颖独特的民族风格,为后人在音乐创作上积累了不少富于启发性、值得深入探讨的宝贵经验。接下来谈谈以罗忠为代表的“五声十二音”作曲技法在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中的运用。

罗忠先生于1980年发表在《音乐创作》杂志上的《涉江采芙蓉》,在当时来说可谓是石破天惊之作。这是一首严格按照十二音序列音乐的规则来进行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当时,大部分作曲家对现代创作技法几乎一无所知,十二音体系的作曲方法在人们印象中是与“垂死的帝国主义”“没落的资产阶级”等政治化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在“左倾”思潮的影响下,写这种东西常常会招灾引祸。罗忠先生大胆地突破了这个,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开创了用五声十二音技法作曲的先河。从此以后,中国内地的作曲家们争先恐后地进行现代作曲技法的补课、探索和实践,出现了一系列利用五声十二音序列创作的作品,中断了30年的现代作曲技法创作之路得以延续。五声十二音序列是罗先生独创的,这种创作实践引领中国音乐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隔绝走向会通,对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古诗词艺术歌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采用西方十二音技法,同时又赋予它五声性的内涵,在二者之间找到了一个最佳融合点。

罗忠的作品数量繁多,体裁各异。创作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在创作题材和所应用的作曲技法方面截然不同,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情趣。第一阶段创作技法以传统为主,历时17年。他创作了独唱、合唱曲31首,大部分为艺术歌曲,还有其他体裁的音乐作品30余部。第二阶段迄今26年,创作合唱独唱歌曲19首,全部为艺术歌曲,此外其他体裁的作品数量也很大。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注重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创作技法以现代为主。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在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之初,作曲家基本按照(转第59页)(接第74页)欧洲浪漫派初期的原则来安排调性布局,其间或多或少带有一些五声色彩以使作品接近本民族的欣赏习惯,如青主、黄自等。40年代中后期,谭小麟将亨氏作曲理论带回中国,他本人也是这一理论的实践者。他的作品基本不用传统的大、小调式,而使用五声调式,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五声调式,调式变化非常丰富,他是以十二个半音为材料来构思旋律与和声的,作品透出浓浓的五声性。之后漫长的40年,现代作曲技法仿佛从中国大地上消失了,直至罗忠的一曲《涉江采芙蓉》,向世人宣告了现代作曲技法在中国的存在,使艺术歌曲的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通过上述分析,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基本上就清晰了,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二三十年代(青主、黄自)──40年代(谭小麟)──80年代(罗忠)。从技法上来讲是:欧洲浪漫派技法──亨氏十二音序列作曲法──罗氏五声十二音序列作曲法。

近现代作曲家在根据古诗词谱曲时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不遗余力地在创作中探索如何应用西方现代创作技法来表达中国诗词所特有的神韵,无一例外地努力在作品中体现民族气质、民族风格,在音乐如何体现诗词的意境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三四十年代的黄自、谭小麟如此,70年代末的罗忠如此,罗先生之后的许多作曲家也是如此。这是历代作曲家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之一。黄自曾说:“中国自己的音乐必须由具有中华民族的血统与灵魂而又有西洋作曲技术修养的作者创作出来。”他还说:“我们现在所要学的是西洋好的音乐方法,而利用这方法来研究和整理我国的旧乐和民谣,那么我们就不难产生民族化的新音乐了。”由此可见,他对创作新的民族音乐具有鲜明见解和宏伟抱负。他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或深沉跌宕、或清新淡雅,处处体现出古典诗词的特有意境。又如谭小麟,他在创作当中大量运用西欧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和声中很少使用或几乎不用的和声材料,而是以十二个半音为写作材料,同时有意识地采用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使得作品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中国传统音乐淳朴、亲切的特色。罗忠先生和他的前辈相比又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主要是他独创了“五声十二音技法”,让中国的五声体系和西方十二音序列体系找到了一个最佳融合点,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一个全新的音响世界,而用这样的音乐体系去诠释古典诗词正是罗先生的匠心所在。

古诗词艺术歌曲经过近90年的创作实践,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作曲家和优秀作品,由于本文篇幅所限不能一一阐述了。从20年代直至当代近90年的历程中,作曲家们始终在探索借鉴西方作曲技法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之路,在此过程中积累了相当宝贵的经验,值得后人去深入研究,认真分析总结,对新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只要创作上发展了,相信歌坛也随之会吹来一股清新的、具有古典韵味的“中国风”。

参考文献:

艺术创作论文篇4

就业市场的严峻性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使更多大学生愿意尝试自主创业,越来越多学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和支持,如提供创业产业园、创业知识辅导、提供创业实践项目,等等,在多方引导和鼓励下,一些具有远见的大学生在学生时代就积极探索创业之路,诸多因素为本项目的实现提供了前提条件。校园艺术作品拍卖项目的可行性主要由以下方面决定: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们急迫需要多元文化充实自己的生活,以激励校园艺术品文化的发展;校园艺术作品的创作者们具有良好的文化精神内涵及系统学习艺术品创作过程,从而保障艺术品的创作质量;校园艺术作品进入装饰市场,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会吸引艺术品开发商的支持;大学生的创业激情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并且不受市场左右,创造出的产品极具艺术价值。

二、创业研究

校园艺术设计作品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陶冶校园人情操,对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等起到重要作用,对形成具有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氛围,对全民素质全面发展和审美观的培养有重要影响。校园艺术作品拍卖对活跃校园文化及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就学生个人而言,它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创业实践机会,使课堂知识得以运用,达到学习的真正意义和目的;同时为大学生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其次,就教师而言,带领学生做好艺术作品,使学生能在自由创作中学习知识,从而使课堂学习效果更显著,课堂内容更加丰富,促进教学质量,真正做到产学研完美结合。再次,就学校而言,鼓励带动学生积极创业、就业,对于提高学校就业率有显著作用,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后对社会而言,它形成产业化经济发展,校园艺术品完成批量生产的过程能够以点带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和治安秩序方面的压力,还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因此,以校园艺术品拍卖为突破口的产业化的构建,是多方共赢、互利互惠的创业发展道路。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精英团队,设计适应市场、适应大众消费人群的艺术作品的发展思路具有美好前景。拍卖平台的核心功能设计是建立特殊的电子商务系统,如何构建和完善校园艺术作品拍卖的系统程序是一个亟须深思的问题。首先要做好市场资源调查和分析,搜集相关资料,多方面寻找拍卖渠道,建立精英团队。同时,要想有一个好的团队必须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建立机制,以保证团队各成员合理分工、相互协作,保障运营的可持续性。更重要的是建立数据库,定期整理分析资料,做好市场跟踪和运营的系统化。以基础作业为主,网上在线拍卖为主,线下拍卖为辅,逐步建立拍卖渠道,形成校园艺术作品拍卖体系。校园艺术作品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探索作品艺术形式发展路线、表现形式,以全新的表达途径对校园艺术作品做出诠释;(2)艺术作品的形式反映思想、情感、校园文化等一系列内在的精神层面的情感倾向,充盈其中使校园艺术作品的“灵魂”得以“活跃起来”;(3)艺术作品无时无刻不反映着时代的变化和革新,通过对作品的深度探讨研究和当今时代的理解让校园艺术作品更具时代感。针对目前校园艺术品市场的特点,课题对校园艺术作品拍卖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研究,以人性化服务方式吸引更多客户参与拍卖行为过程,实现艺术作品价值的最大化;(2)以市场结构理论为依据,让校园文化走向艺术市场,与市场化相适应;(3)通过校园艺术作品拍卖活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让校园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环境,营造浓郁的校园艺术氛围;(4)通过对审美文化、艺术创作、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整合在实际应用中探讨校园艺术如何走进大众的艺术生活。

三、结语

艺术创作论文篇5

中国画发展到当代,其题材、造型、技法、较之传统都会有所不同,这是时展的必然结果。传统的笔墨技法要革新要发展,促使人们对笔墨有了更多元化的认识。吴冠中先生曾提出“笔墨等于零”的观点。这一论点引起中国画界的激烈争论。我个人认为吴冠中先生的论点不是对传统笔墨的否定,而是以更高更自由的境界来感知和体验笔墨。他所强调的是文化,是精神。发扬笔墨传统就是要发扬笔墨精神,而不是简单的摹写某家某派的绘画技法。因此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笔墨当随时代变,而亘古不变的是笔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地位。

二、中国画的笔墨教学要有针对性地开展

(一)目前各高校的艺术专业都开设中国画课程,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有不同的教学目标

在高校中除绘画专业外,各种设计类专业也会开设中国画课程,例如视觉传达、影视动画、插图设计等。中国画专业研习笔墨自然要深入、细致,深得要领,懂得变通。而设计专业对于中国画的学习侧重于素质培养,对于笔墨的认知则是因专业的不同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例如视觉传达专业可以将笔墨与平面构成的课程结合,点线面,黑白灰的构成形式可以配合笔墨展现出来;在影视动画专业里,中国画成为动画片原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中的笔墨运用离不开对造型的塑造;插画即为一种商业绘画,中国画的笔墨学习和电脑手绘对笔墨的模仿成为此专业的学习重点。

(二)了解学生的基础及认知能力,是完成教学的先决条件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对于中国画的认知和兴趣有差异,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对学生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第一,所学专业与中国画的联系是怎样的;第二,对中国画的了解有多少;第三,有没有画过中国画,或写过书法;第四,对于笔墨是如何认识的。通过这样的调查问卷,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对中国画的认知和基础,根据此结果我们便可因材施教。首先考虑的是学生所学专业,要本着为专业服务的宗旨来制定教学目标。其次要考虑学生的个人能力,尤其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要看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来确定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本着兴趣第一,实验为主,与专业结合的原则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部分有基础感兴趣的学生,我们可以对其实行传统笔墨与国画小品结合的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对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沿袭与发展也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

三、针对中国画专业的笔墨教学方法的探究

(一)实验性笔墨教学

传统的笔墨教学是与传统中国画作分离不开的。老师在教授学生如何画竹的同时便将骨法用笔,运气,运笔等笔墨技法融入其中了。而我这里提出的是“实验性笔墨”即为像做实验一样来大胆的尝试各种用笔用色的技法,了解不同的用笔用墨的方法营造的不同笔墨效果。1.用笔技法的尝试与研究毛笔是中国画绘制工具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它与墨、纸、砚一起被称为“文房四宝”。对于笔的使用我们应先了解笔和笔锋的特点。毛笔按材质分大可分为三种:羊毫笔、狼毫笔、兼毫笔。不同材质不同大小的笔即便用同样的墨色同样的用笔方法画出的线条也有很大出入。所以认识毛笔感知毛笔的质感是我们使用毛笔的第一步。然后是对笔锋的认识。笔锋可分为中锋和侧锋。中锋是指笔与纸面呈90度夹角,笔尖在所画线条的中央,中锋画出的线条圆润厚重,紧实有力;侧锋是指笔与纸面呈一定的倾斜角度即小于90度夹角,笔尖在所画线条的一边。侧锋画出的线条粗犷毛糙,浑厚苍劲。了解了笔的特点和特性我们才能发挥其特点展开对用笔方法的尝试及研究。首先是对用笔气力的要求,行笔先运气,落笔必求力。古人称其为骨法用笔,用笔如“屋漏痕”“锥划沙”讲的便是用笔之气力,古人论用笔“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笔欲前而意欲后”。这看似矛盾,而在矛盾的运动中便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对于初拿毛笔的学生来讲很难理解如何将力量放在软软的笔头之上。我们让学生在实验中找到答案。第一个实验是用削尖的铅笔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画线,结果是很难掌握线条的方向,并且力量越大铅笔越难控制。第二个实验是让学生用锥子在沙土上划线,结果画出的线条扎实有力。学生们会体验到两种力量的传达:一个是向下的力另一个是阻力。体会并能运用这两种力,加之大量练习就不难画出苍劲老辣的线条了。其次是对笔锋角度和方向的实践研究。例如中锋用笔时因笔尖方向不同画出的线条亦有很大区别,顺峰运笔画出的线条圆润流畅,逆峰运笔画出的线条老辣生涩;露锋画出的线条尖头尖尾,藏锋画出的线条钝头钝尾;侧峰用笔时,笔与画纸形成的角度不同画出的线条或墨块的大小、形状、质感都会有所不同。笔与纸的夹角越小画出的线或块儿越宽,反之则越细。再次是对行笔时的运动轨迹和速度的实践练习。“起、行、转、顿、收”“皴、擦、点、染、泼”讲的都是行笔的运动方法;速度亦有“徐”“疾”之分。让学生大胆的尝试不同的运动方法所传达出的线条质感和笔墨意境,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笔墨的能量,没有形的束缚更能让学生体验纯粹的用笔技巧和单纯的笔墨美感。2.用墨技法的尝试和研究用墨以用笔而定,是指用笔所产生的墨的效果。用墨离不开用水,水的介入便使墨色有了干、湿、浓、淡、清的变化。用墨的方法为泼墨、蘸墨、积墨、破墨等。泼墨既是将墨泼洒在画纸上,追求墨色的酣畅淋漓的效果;蘸墨是将饱含淡墨的毛笔笔尖在落墨之前蘸一些浓墨然后迅速落于纸上,这一笔中可以出现两边浓中间淡或半边浓半边淡的效果,富有立体感;积墨既是将墨从淡到浓层层加深,使墨色具有浑厚的美感;破墨即为在前一墨色未干之时立刻用不同浓度的墨去撞它,可浓破淡亦可淡破浓。破墨有灵活的感觉,墨经破用不但墨色会有丰富的变化,而且用笔也不会刻板呆滞。除了墨法的学习和研究,为了让墨色更富有变化,调墨的媒介开始慢慢拓展开来,而不只是水的单一介入。引导学生们尝试将身边可利用的媒介如豆浆、牛奶、胶水、泛水、洗衣粉等等材料与墨混合,在画纸上进行试验。通过试验我们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笔墨效果。

(二)笔墨练习亦可成画作

学生通过以上的笔墨训练已对笔墨技法有了一定的认知。在大量的笔墨练习过程中,学生们不但学会了用笔用墨的操作方法,而且对笔墨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以及对笔墨的审美鉴赏能力。在基本技法练习过后我们会让学生对笔墨进行综合运用,运用所学的笔墨技法在画纸上随性的泼洒描画,并不要求形象的介入,贵在大胆的尝试营造画面的水墨氛围。也可将之前的练习进行剪切,选取局部,多幅局部进行拼贴,构成新的画面。这样的练习不但能提高学生对笔墨的审美意识,而且能提高学生对画面笔墨意境的整体掌控。

(三)在水墨小品的学习过程中体会笔墨与形象的结合及运用

有了以上的笔墨基本功的训练和水墨构成的审美基础,学生们已对中国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并渴望形象的介入,迫不及待的想完成一张中国画作品。中国画的形象与笔墨是不可分割的,用笔用墨的方法直接决定着造型的成败。开始学画之前我们要与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同时讨论笔墨与造型的关系。例如点笔适用于画花瓣、小叶片等圆形物体;拖笔适合画藤茎;皴笔适合画山石;泼墨适于大面积染色,各种笔墨在画作中都能恰到好处的体现出来。学生学会分析笔墨与造型的关联之后就能够运用适当的笔墨技法来表现所要描绘的形象了。之后的学习开始阶段以摹写为主。老师的示范演示让学生看到作画的过程,笔墨的运用,气韵的传达都能让学生有直观的体验。而题材、创意、构图、造型、设色、意境等均可在古今众多画作中汲取营养。中国画专业的学生学习中国画会很细致的分科学习,工笔、写意、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涉及。不论哪一科目笔墨技法都是绘画基础,练好笔墨基本功对专业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针对设计专业的笔墨教学方法的探究

设计专业的国画课是做为普修课来安排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画,通过中国画的学习提高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

(一)对于笔墨的体验是设计专业的学习重点

用笔用墨的技法是学习中国画的基本功。掌握了这一中国画的精髓,不管画什么样的题材和造型都能体现出笔墨精神。众所周知艺术设计是属于实用美术,它与绘画的审美角度有一定的出入。但民族精神和文化是各种艺术形态的核心,了解了笔墨就抓住了传统绘画的核心。将笔墨精神溶于设计,这样的创作必然会蕴藏着无穷的民族魅力。

(二)学习画简单的花鸟、山水、人物小品

这一教学环节需因课时量的安排和学生能力而定。可选择梅兰竹菊作为初识中国画的切入点,通过学习可将各种笔法和墨法应用其中。山水的学习主旨在于对心境、气度的感染,理解中国画山水之意境便可。学习人物重点在于对神似的理解,它不同于西画写实美感,更注重的是精神的意象美。对于不同专业学习的重点可以有所不同,例如视觉传达专业可侧重学习花鸟画;环艺专业可重点学习山水画;动画和插画专业可三者兼顾,亦可根据个人爱好选择重点学习。

(三)笔墨技巧与专业的衔接可使设计作品彰显民族特色

艺术创作论文篇6

在韩滉担任唐朝宰相期间,为官清廉、为人和善。他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体察民情、为民分忧的工作中。他常常到农村百姓家里走访,了解和解决百姓的实际困难。通过长期的农村走访工作,不仅让韩滉开阔了眼界,还对广大农村产生了深厚感情。因此,韩滉开始凭借他深厚的绘画功底,以画笔展现自己用心体验到的乡村生活。唐朝的朱景玄曾高度评价韩滉以乡村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他认为,韩滉画中的老牛、田地和农夫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韩滉创作的《田家风俗图》,其灵感就来自于乡村。当他看到农民每日辛苦在田间劳作,却要忍受艰辛困苦的生活,心里感慨万千,从而创作出这幅作品。《田家风俗图》描绘了农民的日常劳动生活场景,如丰收割麦、农垦灌溉、筛滤舂碓、持穗等。这四个劳作场景共同构成了整幅图画。更为别出心裁的是,韩滉为每个劳动场景都配上与之相应的诗作,用诗词和图画相结合的方式真实再现了农民生产劳动的细节和过程。这充分说明韩滉是个亲民爱民的官员,十分熟悉农村的生产生活。在《田园风俗图》的入仓劳动场景中,韩滉配的诗词大意为:农民一年劳苦,总算盼到丰收季节,辛苦了一年种出的粮食谷物都屯进了仓库,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要面临缴纳赋税的沉重负担。诗词和绘画二者合一不仅反映出韩滉的现实主义绘画风格,还体现出他精湛的绘画技艺和深厚的文学功底。韩滉的艺术成就在于将现实主义绘画手法和严谨的作画态度相结合,使得画作呈现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魅力。韩滉曾提到,他每次画画前都要以生活原型为基础,通过对原型的捕捉和描绘,呈现出与自然状态最相符合的艺术效果。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绘画艺术是有一定社会、经济地位的人们用来满足自己精神享受的。这些精美的绘画作品往往在上层社会的文人墨客中相互流传,绘画题材多以美丽的自然山水画、精细的宫廷人物画和轻快的花鸟虫鱼画为主。在这些画中,很少以反映穷苦人民劳动生活和农村生产活动为主题。这主要是由于,在上层社会享受生活的人们很少接触和关注底层百姓的生活。作为高官的韩滉是为数不多的、关注底层百姓并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作画的画家,他乡村题材画作的数量和深度远远超过同时代其他画家。《宣和画谱》收录了韩滉三十多幅画作,其中《丰稔图》、《农童戏蚁图》、《田家移居图》、《村社图》、《雪猎图》、《田家风俗图》等都是以描绘乡村风土人情题材为主的画作;《七才图》、《尧民击壤图》、《李德裕见客图》等都是以描绘乡村人物为主的作品;《古岸鸣牛图》、《集社斗牛图》、《归牧图》和《乳牛图》等是以描绘与乡村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家畜为主题的作品。宋朝诗人陆游看到了韩滉的画作后感慨道,看到画中农夫在枫林中放牛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想辞官回归田园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二、精妙五牛图,画技天人合

在韩滉的《五牛图》作品中,共描绘了五头形态各异的牛。这五头牛有的低头吃草,有的抬头仰望,有的扭头舔舌,有的闷头走路,有的昂首向前。韩滉如果没有近距离细致观察过牛的行为,是很难将牛的形态绘制得如此栩栩如生的。《五牛图》画中的五头牛之间距离适当,牛以正面和侧面不同形态呈现,具有极大的视觉欣赏价值。这种别出心裁的构图方式显示出韩滉深厚的绘画功底。《五牛图》画幅不算太大,长度约为1.4米,宽度约为21厘米。虽然画幅不大,但韩滉在这幅画中充分展现出他精湛的绘画技艺,使得这幅画作流芳百世。我国传统的绘画手法为线条勾画,《五牛图》也是以这种手法进行创作。韩滉画中用线条将五头牛的形态勾勒得惟妙惟肖,与著名画家陆探微的一笔画不相上下。事实上,绘画艺术的精髓是写意而不是写形,传神是绘画的最高境界。然而要真正做到传神并不是凭借天赋就能够做到,还需要传承经典画作的精髓。后人通过研究发现,韩滉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南朝著名画家陆探微。陆探微的画技则传承自顾恺之一气呵成、通顺流畅的风格。《五牛图》中,韩滉作画的线条也十分流畅,在他勾勒牛形态的时候,笔下苍劲有力、精细润泽、犀利苍古。特别是他在勾画牛背线条时,在注重起伏变化时又做到了流畅通达。在笔法稀松的地方苍劲犀利,在笔触密集的地方清新飘逸。同时,韩滉在牛颈部、头部和肩部等位置的衔接过渡方面做到了下笔有神、流畅自如,将细节描绘得十分到位。韩滉在创作《五牛图》时,用笔精妙、层次分明、轻重有序、条理清晰,充分显示出他细腻独到的观察力和精湛的画技。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家政培训心得体会(6篇)

    - 阅59

    家政培训心得体会篇1论文关键词:农民工;培训政策;学分银行;创新;路径政策创新的核心要义是用新的政策理念拟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