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6篇)

来源:收集

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篇1

小学实施计算机教学是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如果计算机教学再不从小抓起,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目前,城市小学的计算机教学已日渐普及。但农村小学由于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在实施计算机教学时,容易在思想认识上、硬件(软件)配置上、师资配备上存在误区。如果不走出这些误区,势必影响农村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健康发展。误区一:在思想认识上,认为小学生年纪尚小,没必要马上学习计算机知识;升学考试没有计算机,学计算机可慢慢来目前,我国尚未把计算机教育纳入"普九"课程体系,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基础性学科,在课程设置上也还没有给电脑课应有的一席之地。因此,给人的思想认识上带来混乱,各校的电脑课教学也因此随意性很大。上课周时数不一,教材五花八门,教学内容差异明显。为了理顺我国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原国家教委于97年10月印发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对中小学的计算机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课时等作出了规定,各校应认真参照执行。再不可因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而拖延时间,错失良机。误区二:在硬件(软件)配置上,认为不必讲究教学设备的配套,能凑合就行日前,笔者去许多小学了解计算机教学设施配备的一些情况。看到不少农村小学虽然都配备了计算机房,但可能由于经费的原因,大多数学校都采用了品牌较低档的电脑。另外,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装备好了,还需要软件的支持才行。但我们的不少学校不仅硬件配套不够,而且缺少软件。由于软件与硬件的不配套,也由于经费的紧张,大量使用盗版软件,严重影响了计算机教学的正常开展。误区三:在师资配备和培养上,对计算机教师重使用、轻培养一些校领导认为计算机教师会简单操作计算机和文字录入,就能当计算机教师。于是计算机教师除课堂教学外,不少人成了学校的打字员,领导的发言、教师的论文、学生的试卷都由计算机教师来完成。而计算机教师的培训却没有被充分重视起来。他们不知道计算机教师要完成比较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掌握计算机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同时,计算机教师还是计算机房的系统管理员,需要随时维护机房里的所有设备。事实上,计算机教师需完成的任务有教学、教科研、软件开发、机房管理、本校教职工培训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工作量很大。计算机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胜任本工作岗位,才能始终跟上时展的需要。如果老是让计算机教师担当学校的文字录入员,会挤占计算机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可能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假若我们在上述这些问题上走出误区,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一定能使农村小学的计算机教学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篇2

手能力强,创新能力佳的计算机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计算机软件,而且还要求学生能够排除计算机硬件出现的各种故障,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成为计算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计算机人才。但是在一些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对软件的教学,认为学生只要熟练地掌握了各种软件的应用方式即可,这导致学生在电脑硬件出现了问题之后不能够及时排除。另外一些教师在潜意识里面认为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出路是维修电脑,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只注重硬件维修教学,使得学生不能够熟练掌握软件的应用方式,造成了其能力发展的不全面。

2中专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2.1在中专学生计算机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做到理论知识教学与实际应用能力教学并重

我们在中专学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人才要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要能够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期望,就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教学并重。首先,在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为学生讲解计算机运行的原理、各种计算机软件设计的理念、各种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方法等,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在实际运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追根溯源,从本质上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其次,加强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演示进行练习、让学生自主操作完成练习作业、让学生分小组完成课下作业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可以通过设置兴趣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实践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

2.2在中专学生计算机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做到软硬件知识教学协调发展

软硬件知识协调发展对于学生的意义在于,学生不仅仅能够掌握支持软件运行的电脑硬件构造原理,能够自主解决电脑硬件出现的问题,还能够掌握各种实用性和功能性很强的软件程序的运用方法,解决软件程序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利用程序来辅助各种复杂工作的进行等。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软硬件知识教学协调发展。首先,对学生开展各种实用软件的教学,包括办公软件、修图软件、杀毒软件、测试软件等的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软件的应用技巧,能够利用软件来辅助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的进行。其次,对学生进行硬件知识教学,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的内部构造以及各零部件的功能等,使其能够自主安装电脑,并且能够对电脑硬件出现的故障进行排除。

3结语

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篇3

摘要:针对当前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缺乏的现象,以及高校在计算机硬件类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欺软怕硬”问题,阐述硬件类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存在的原因,从计算机硬件类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学科竞赛方面提出计算机硬件类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希望与同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硬件课程;实践教学;学科竞赛

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须在社会大背景、专业教学大环境下思考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计算机硬件类人才培养具有一定共性,即教学规律,也有一些新模式和新措施。笔者在多年教学经验基础上,思考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希望对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硬件类人才培养现状

计算机专业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计算机硬件类课程体系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接口技术等课程,它们是计算机专业中的技术核心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应用范围广且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等特点。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特色不明显,存在“博而不精”、“欺软怕硬”等问题,使得计算机专业在硬件课程的设置、教学知识体系和内容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多数学生的硬件能力都比较差,基本无法胜任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相关设计和应用工作[1]。加上缺乏引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硬件类专业知识存在仅仅一知半解,只认识表面,不能深入本质、学以致用,不能系统认识等诸多方面问题,造成学生学习被动,缺乏踏实精神,工作后丧失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无疑为高校硬件

类专业人才培养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解决计算机硬件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提高硬件类人才培养的质量。

2改革思路

2.1调整现有硬件类课程结构,建立硬件课程群

计算机硬件类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知识体系、深入认识计算机科学内涵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课程一脉相承,构成一条连续坚固的知识链,相关的软件类课程与之配合,形成大学阶段计算机知识的完整结构,为以后计算机开发应用和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传统计算机类硬件课程体系的设置不是专门针对计算机专业,而是面向电子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等多个专业的通用体系。因此,在内容上几乎面面俱到,对培养通才有好处,但是针对性不强,造成课程教学中课时不够,许多知识点讲不深、讲不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不断更新、快速发展的学科。为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近年来,许多高校对计算机硬件类课程教学计划也在不断进行调整,但调整的多是课程名称和内容,体系结构本质没有太大变化,使课程内容之间的划分不清晰,造成课程设置和课

程内容重叠,在先修和后修课程衔接上脉络不清,比如有些学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在学习计算机硬件系统基础课程时,往往没有先修数字电路基础课程,导致学生要学好该门课程比较吃力,同时课程内容上又存在与计算机接口通信课程重叠现象,造成学时资源浪费。因此,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及时根据计算机的技术发展调整培养计划,设置硬件课程群,更新现有硬件课程内容,建立清晰课程脉络,培养学生坚实硬件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我校针对教学与实验内容滞后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学生好“软”怕“硬”等切实问题,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和创新,从基础课抓起,逐步培养学生的“硬件学习”兴趣,逐步将计算机新技术和新方法纳入到新课程体系的建设中来。按照硬件课程特点建立了硬件课程群,修改了硬件课程群培养方案,设置了纵向分层优化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实用课程、创新课程三个层次,硬件课程群的课程构成及学时分布如表1所示。

同时,根据计算机技术最新发展趋势,针对现有硬件课程不足进行课程改革,主要是对原有课程进行整合、调整,理顺课程的脉络,同时根据计算机技术发展需要增加一些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因此,在新的课程体系中,保留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等计算机专业必修课程,对这些课程内容作些微调。比如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除讲述计算机存储系统、指令系统、控制器等基本内容外,增加了计算机多核技术内容。在系统可编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中,将系统可编程思想融入到单片机原理课程中。同时,显著增加实践环节学时的比例,不仅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独立的课程设计实践环节,而且90%以上的专业课程均含有实验或上机学时。

2.2改革现有硬件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硬件类课程实践教学是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硬件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在计算机硬件类人才培养方面起关键作用。在实践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教育观,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实践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观念,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

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人才培养的宗旨,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在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中,实践环节往往容易被忽视,或为最薄弱环节,其教学效果也不太好,对计算机硬件教学产生关键影响[2]。目前,高校在计算机硬件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下。

1)实验设备及条件相对滞后。

计算机硬件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计算机硬件教学中,硬件课程的实验设备投资大,通常每门课程都需要配备专门的实验设备,多数高校在硬件课程及实验条件建设方面都明显不足,设备相对落后,实践教学时间严重不足,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不具备基本电路设计、调试和实践的能力。

2)实验内容和社会需求脱节。

计算机硬件是一门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的学科,社会需求针对性非常强。由于教学内容和实验条件相对滞后,导致实验内容和社会需求脱节,培养的学生不能迅速适应社会需求。

3)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现有的计算机硬件实践环节多数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即学生往往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进行验证,缺乏自主创新意识。通常实践环节结束之后,学生也不会进行发散思维,达不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我校在计算机硬件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已经探索出一条新思路,依托部级计算机基础课示范中心,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多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在硬件类人才培养中提出“追踪计算机新技术,遵循‘TRY’实践教学新方法,构建实验实训新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脚踏实地的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理念。同时,积极跟踪计算机学科发展,优化整合计算机系列实践课程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多次、多种、开放性试验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新,锤炼学生严谨的学风、顽强的工作作风、合作精神和科学态度;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多层次应用型人才。

在实践教学改革中,积极推动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具有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此,我们坚持以实验室建设尤其实验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开放为基础,以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管理体制的改革为核心,以建立一支稳定、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为主力,以完备的实验条件为保障,改革和完善实验中心的管理体制,依靠科研促进实验教学,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我校的计算机硬件类实践环节由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两个方面有机组成。校内实践包括课程设计、工程训练与毕业设计等环节,以“DIY”为教学理念,促进实验从验证型到设计型、从实验室到学生寝室的转变,结合学科建设,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与系统分析设计能力。

校外实践鼓励学生到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完成工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训实习等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改革现有学校主导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综合评价机制,提高学生评价的有效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同时,积极探索新的计算机硬件类实践教学方法。为实现培养“既会动手,又会动脑”的计算机应用人才的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丰富多样的实验教学方法,内容如下:(1)“TRY”实验教学法。“TRY”是以学生多试为主的实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学生验证为主的实验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实验,自己总结规律。(2)交互讨论式教学法。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讨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尤其在设计与综合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方案、方法。(3)开放式自主实践教学法。开放部分实验室,学生自选实验选修项目,学生自主选择指导教师。(4)目标驱动教学法。教师给出实验项目和目标,主要由学生根据任务目标完成实验的各个环节,如资料查找、实验方案设计、仪器调试、实验结果测量与处理等。(5)课外科技活动指导方法。开设计算机硬件学生兴趣小组,配备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6)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方法。大三学生即可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教师指导其进行相关的学习与研究,边学边用,活学活用。

2.3通过学科竞赛扩大硬件学习影响力

大学生学科竞赛是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之一。我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各类科技竞赛,如大学生“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设计大赛、智能车大赛,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兴趣。对获得国家和省级各类学科竞赛等级的学生,给予成绩、学分和物质奖励。建立计算机硬件学生科协和各种竞赛组织、集训的长效机制,分为智能汽车小组、嵌入式竞赛小组、挑战杯小组、创新设计小组,搭建学生参加科技竞赛、训练的基础平台,形成一个“传、帮、带”的梯队,扩大竞赛的影响面,达到以点带面的良性循环效果,增加学生学习硬件课程的兴趣,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科协辅导形式上,改变传统授课模式,辅导教师采用专题讲座形式,将各种知识和能力介绍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弥补不足,努力实现学科交叉,将计算机、电子、控制、机械等知识和应用能力融入其中。

如在智能汽车小组中,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控制等专业的学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实现小车控制过程中,结合自身在图像处理、算法等方面的优势,努力掌握电路知识和经典控制算法,在机械调校过程中掌握基本机械设计和调试能力,潜移默化中掌握硬件类人才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能力,成为社会所需人才。实践证明,通过学科竞赛形式,计算机硬件科协从最初十数人发展成为现今上百人规模,包括了大一到大四各个年级的学生,将大批计算机专业学生从电脑游戏旁吸引过来。

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我们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包括全国Intel杯嵌入式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二等奖、全国智能车比赛二等奖等。目前,计算机硬件科协的大四学生大都继续攻读研究生深造,或进入国内外知名IT企业从事硬件技术研发工作。

3结语

近两年来,我校在计算机硬件类人才培养方面初见成效,学生“欺软怕硬”现象逐步改善,更多的学生开始喜欢并选修诸如计算机硬件系统基础、单片机原理、嵌入式系统开发等硬件相关课程。同时,学校为这些学生提供了专门的实验室及良好的开发实验平台,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更好地掌握硬件类相关课程。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硬件科协,热衷于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大赛及智能车比赛等对硬件要求较高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中,逐步形成一种热爱硬件类课程学习的良性氛围。

对于计算机相关尤其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来说,光学习计算机编程等偏软课程远远不够,应该对计算机底层有深刻认识,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结构,方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其认识到计算机硬件类课程的重要性。目前,我校计算机硬件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尚处于探索阶段,但是社会对硬件类人才的需求却与日俱增。如何采用一些有效改革措施,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硬件类专业人才,是当前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笔者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思考,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剑玲,廖剑华.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9(3):31-32.

[2]胡景春,叶水生,韩旭,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硬件教学实践环节的综合研究与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12-14.

ExplorationofComputerHardwareSpecialTalentsTraining

ZENGHong,LIErtao,DAIGuojun

(NationalComputerTeachingLabofBasicCourses,HangzhouDianziUniversity,Hangzhou310018,China)

Abstract:Thepurposeofthispaperistoanalyzethereasonforthecurrentsituationthattherearenotenoughcomputerhardwareengineers,andtheproblemthattheuniversitiesdonotpayenoughattentiontocomputerhardwareeducation.Afterthat,asetofrevolutionsolutions,includingthecomputerhardwarecoursesystem,practicelink,andsubjectcontest,areintroduced.

Keywords:computerhardware;hardwarecourse;practiceteaching;subjectcontest

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篇4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使用常识;信息技术;高科技

中图分类号:TP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2)06-0100-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高科技产品了,已经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并且广泛的应用于学习与生活之中。计算机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地方非常多,只有对计算机的保护得当,才能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更长。计算机硬件在日常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放电脑的房间应该非常整洁,避免灰尘太多影响电脑各配件;不应该在电脑周围堆放杂物,应该给电脑留有充足的散热空间;电脑周围不应该有强大的磁场,显示器附近尽量不要音箱;不应该把专有液体的容器放在电脑桌上,也不应该把装有液体的容器放在主机、显示器、键盘之上。如果较长时间不使用电脑的话,必须断电,需要定期开机运行,避免其内部产生的潮气损害内部元件。搬运机箱的时候不应该在电脑工作中进行,不要震动工作中的电脑;除此之外,我们必须定期对电脑进行清洁。电脑中的显示器是最贵的配件,同时也是最晚淘汰的,维护的时候也需要特别的注意。

一、显示器的日常使用常识

在使用显示器的时候,应该非常注意。显示器的上面不要放东西,堵住显示器的外壳的散热器更是不允许的;强光照射也会损害显示器,也需要尽量避免。避免显示器的显像管的灯丝和荧光粉过早老化,尽量不要把显示器调的过亮或对比度过强;电脑的显示器如果不是触屏的,就尽可能的不要用手去触碰显示器,屏幕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人手的触碰。人的手上有许多东西会损害显示器屏幕。显示器在工作之后,用手直接触摸显示器屏幕,会产生剧烈的静电放电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显示器产生损害,特别是脆弱的LCD。具有强磁场的东西尽量远离显示器,各种电磁波会干扰显示器,因此,显示器通常情况下自身都具有消磁功能,我们使用显示器的时候应该做好消磁工作,最好是定期进行,但是此功能不适宜在同一时期内反复使用。

二、机箱的日常使用常识

不要开机箱运行,我们通常认为打开机箱盖会让CPU更凉快,其实这不是正确的做法,而且会产生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设计机箱时候前后都开孔,使机箱内的空气形成对流,使内部各个配件散热得更好。除CPU之外,对硬盘和光驱的发热量也必须高度重视,现在的主流硬盘转速可以达到7200转每秒,既然转速这么快肯定是发热的;开机箱盖运行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会产生电磁辐射、噪音等危害;机箱内部难以形成空气对流的话,将会使得硬盘和光驱下部的电路板,产生的热量会并且逐渐上升;开机箱运行会使里面的配件更加易脏,并且阻碍风扇的转动。

三、CPU的日常使用常识

现在主流CPU运行频率非常的快,不必再超频使用,与此相反的是在夏天应降频,此外,通常来说,CPU安全工作是在75度以下。说到CPU也应该说说CPU风扇,通常人们对它并不是很重视,但是CPU必须由CPU风扇来保护,如果没有CPU风扇的话,在几分钟之内就会被烧毁。因此,要注意CPU风扇的运行状况,风扇页片上的灰尘要定期清除,并且记得给风扇轴承加油。

四、掌握硬盘的日常使用常识

硬盘相对比较脆弱,要注意特别保护,否则很易出现问题,首先,震动会对硬盘的损害比较严重,所以搬运主机的时候在关机状态下进行;其次,计算机在运行的时候硬盘高速运转,这个时候严禁重启电脑或,直接切断电源也是不可以的。

五、掌握电源、电脑风扇日常使用常识

灰尘最多的部件就是电源盒,定期对其进行除尘。电脑在插座使用的选择,最好使用单独的插座。保持电源插座接触良好,电源尽量放在不易碰绊的地方,尽量杜绝意外原因使电源断电。如果条件允许,确保计算机有洁净的电力可用,建议购买稳压电源之类的设备。

六、掌握鼠标的日常使用常识

计算机使用的配件众多,最容易出现故障的配件是鼠标。鼠标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小心,避免鼠标与其它锐利或重物相碰,强力拉拽导线也是不允许的,点击鼠标的时候要力度适中。光电鼠标在使用的时候,鼠标垫要保持清洁使其处于良好的感光状态,尽量不在反光率高的情况下使用鼠标。

七、掌握键盘的日常使用常识

使用键盘的时候要非常注意,装有液体的杯子不要放键盘上,若液体洒到键盘上会造成键盘故障。使用键盘的时候,按键不要过猛,动作要轻柔并且力度适中,特别是玩游戏的时候,为了避免键帽损坏尽量减小按键力度。

八、结语

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水平随之不断提高,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掌握的技能开始日益增多,会使用计算机已经成为新时期人才必备技能之一。计算机的快速普及并且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计算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可以很方便地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学习、娱乐。但是电脑在使用的时候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有一定的问题。计算机的硬件日常维护就是问题之一。在电脑使用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硬件日常使用常识,能够使计算机硬件的使用寿命延长,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每位计算机使用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计算机日常使用常识对计算机进行维护,认真对待这项工作,只有这样认真、负责地做好维护工作,才能使电脑运行的更加流畅。

参考文献:

[1]胡彦博,姚卓希.浅析计算机硬件日常使用常识[J].华章,2011,28

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篇5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硬件维护;问题;对策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包括多个组成部分,在运行中各个部分都有可能出现故障,一旦出现故障,将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维修工作因此显得尤为关键,维修质量的好坏关系着计算机硬件的使用时长,然而就目前的硬件维护状况来看,计算机维修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维修质量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为了能够有效提高计算机硬件的可靠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有关计算机硬件维护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十分重要。

1计算机硬件系统常见故障与维修

1.1主板功能故障与维修

计算机的主板有许多的电路构成,连接成多种电路元器件,一旦主板发生功能故障,对于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将带来很大的影响,维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最为常见的主板故障就是在卸下主板重新装回之时,计算机开机却没有响应,并且,电源指示灯也不亮,这种情况是典型的主板故障,在排除电源故障因素之后,需要认真监测计算机主板,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检修。

1.2硬盘功能故障与维修

计算机硬盘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因此,硬盘的运行状态极大的关系着计算机的安全性能,对于计算机的稳定性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常运行中,计算机的硬盘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会出现一些故障,例如计算机在读取硬盘数据时出现障碍,或者无法识别计算机硬盘,这类问题主要原因是硬盘故障导致,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电源、主板等其他原因,在故障维修中需要逐个替代检测,找出故障原因,从而使故障得到及时处理。

1.3内存条故障与维修

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内存条有其专门的卡槽位置,这为内存条的更换提供了便利,计算机内存条故障有特殊的报警系统,也给检修带来了帮助。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计算机经常性的蓝屏现象很有可能是内存条出现故障的前兆,一旦出现此状况,需要使用者谨慎。内存条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一旦发生故障也将大大影响计算机的运行效率,检修工作必不可少。在检修时,需要着重注意给内存条进行清灰、除锈,如果在认真清理装回之后系统仍旧报警,则需考虑更换内存条。

2计算机硬件维修中的问题

2.1硬件故障检测不到位

受各种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计算机硬件故障时有发生,一旦计算机硬件发生故障,相应的维护工作十分重要。维修工作本应对故障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制定方案排除故障,然而在具体的硬件故障中,常常出现故障检测不到位,维修不能对症下药,使得故障维修大费周章甚至是适得其反的情况,可见故障维修是一门学问,需要维修者认真研究。就目前故障维修现状来看,硬件维修问题主要是由于检测技术落后、检测方法不合理造成的。

2.2具体维修中主次不分

大多情况下,计算机硬件系统故障并不只是单一的部件问题,更多的是由于多个硬件一起出现问题而引发故障,当检测清楚故障缘由后,切不可忽略维修顺序,随意开始维修,因主次不分而不能保障维修质量。在具体的硬件维修中,常常出现主次颠倒的情况,主要是由于维修人员自身素质不够,不能严格规范自身的工作流程,导致维修工作粗枝大叶,随意而为,常常会遗漏一些不易察觉的细节,最终对计算机硬件系统造成影响。

3有关计算机硬件维修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强化计算机硬件系统故障检测

计算机硬件系统故障的检测不到位将导致计算机维修工作的徒劳,甚至严重情况下将危及计算机安全,为了有效提高计算机硬件故障检修效率,从根本上保障维修工作的精确进行,必须加强计算机硬件系统故障检测工作。计算机故障原因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的故障问题需要采取的检测方式也不尽相同,这对于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有极高的要求。故障检测最为常用的方法是直接观察法,主要通过检测人员对故障现象进行直接的观察,根据长久的工作经验判断故障缘由,这对于检测人员的工作经验有着特殊的要求,而且在基本通过直接观察法确定了故障缘由之后也不能立刻下决定,仍需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验证,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2提高维修人员素质,规范维修流程

在明确了故障缘由,同时故障部件较多时,一定要特别注意维修流程,主次分清,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准确到位,避免因维修不够全面的原因而造成维修失败。维修中常常出现的维修人员想起哪里修哪里的情况,造成有的部件没有维修,而有的部件却重复维修,这主要是维修人员没有认识到维修次序的关系,不会从一个大方向开始逐一维修,根本上还是维修人员的素质问题。因此,为了应对计算机硬件故障维修中的问题,提高维修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使维修人员规范自己的维修流程,合理开展各项工作,细节决定成败,彻底将主次不分、因小失大的维修问题根除,保障计算机的运行可靠、安全。

4结束语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人们的工作生活与计算机息息相关,计算机在正常运行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这就需要检测和维修故障,然而当前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维修中存在一些问题,硬件故障检测不到位、具体维修中主次不分是常见的影响维修成败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地检测出计算机硬件的故障部件,同时彻底全面展开维修,需要不断强化硬件系统故障检测,准确找出故障部件,同时规范维修的具体流程。从根本上来说,计算机硬件故障的维修需要有效加强检测和维修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专业能力,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完善计算机系统,使得硬件系统故障维修更加有效可靠。

参考文献

[1]李瑞,童玲.计算机硬件维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5,17:91-92.

[2]刘勤.计算机硬件维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通讯世界,2014,20:16-17.

[3]靳悦振.浅谈计算机硬件维护[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S1:161-163.

[4]张文平.计算机硬件维护原则与方法问题探讨[J].煤炭技术,2012,01:251-253.

[5]叶丽丽.略谈计算机硬件维护原则与方法问题[J].软件,2013,06:108-109.

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篇6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结构动画演示法联系比较法实践环节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从系统和总体结构的层次来理解和研究计算机系统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整机系统的概念;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性能评价的方法,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最新发展。使学生领会系统结构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教学中一直存在教学内容中原理和概念较多,综合性强,比较抽象,难学难懂,实验的硬件条件缺乏,学生学习兴趣等不高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吸取其它高校的教学经验,对计算机系统结构教学进行改进和总结。

1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1.1课程内容

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本科教学时长安排为50学时,实验为22学时。根据国内外其它院校的教学思路,结合对计算机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课程内容包括概论;指令系统;输入输出系统;存储体系;流水线技术;并行处理机;多处理机和课程实习。重点讲授内容为存储体系和指令级并行技术,存储系统是体系结构设计中的瓶颈问题,是系统成败的关键;指令级并行技术为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经典问题流水线、并行性等设计。而对并行计算机,多处理机只作简单介绍。从而突出了基本知识,注意和先修课程内容的贯通。

1.2课程特点

(1)综合性强。计算机系统结构开设在第7学期,先修课程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综合应用各课程知识,教学难度较大。(2)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复杂,概念多,学生感到学习难度大,教学处理不好的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3)缺乏实验环境,学生无法获得对计算机系统结构性能改进的直观认识。由于大多数高校硬件条件不满足,故许多高校在开设这门重要课程时,仅仅停留在理论讲授上,相应的实践教学是空白,学生面对枯燥理论,学习兴趣缺乏,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的探讨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出发,明确目标,积极引导学生,采取动画演示、联系比较、启发式教学法,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2.1明确学生的认识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该课程的重要性。一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与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等课程存在一定的重叠,认为只是前面知识的重复。另一部分学生由于面临就业和考研压力,只求通过考试而忽略能力的培养。针对第一部分在学习本课程时阐明该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和区别。计算机组成原理从硬件系统方面来解释计算机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而计算机系统结构跨越了硬件和软件层次,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原理,这样编程时才能考虑更周全,编写更加高效的程序。针对第二部分学生让其认识到学习不只是为了考试,我们不仅要提高程序和系统的开发设计能力,还应提高从总体的架构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明确教学目标

计算机系统结构就是通过采用不同的软硬件技术设计高性价比的计算机系统,面临硬件性能达到极限,我们主要从存储系统、指令系统、指令并行性来分析和评价计算机系统设计,使学生理解计算机性能的提高的方法。例如,提高CPU计算速度可以采用方法:一种是提高处理器的主频;第二种方法是提高指令执行的并行度,当前CPU中都采用超标量超流水线技术,流水线结构其实就是一种提高并行度的方法。CPU不像以前通过提升主频来提升速度,因为硬件速度的提高是有限的,最大只能是光速,所以CPU还通过多核的技术来提升速度。这样,学生在学习时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有利于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动画演示。教学中采用大量的动画来系统解析教学内容,包括系统的结构、工作的原理、工作流程以及一些算法等,把以往抽象、枯燥的解说变为形象生动的动画动态展示和讲解。这些动画动态的把讲解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突出知识的核心思想和关键知识点,容易理解和提升学习的兴趣。(2)联系比较法。把本课程中的一些概念、策略和思想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联系比较,如与生产流水线相联系。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抓住关键思想,联系实际,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3)启发式教学法。由于高年级学生都有很好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积极地根据学习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学习某个问题。如RISC和CISC相比较,在理论上RISC处理器占有优势,但在实际微处理器中主要是CISC处理器;计算机处理器的发展提高到一定的主频后,主要过多核设计来提升CPU性能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4加强实践教学

国内外高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实验一般分为偏重软件的程序员角度和偏重硬件设计人员角度。计算机科学专业开设的实验课程一般偏重软件人员,强调从程序员的角度去了解整个计算机系统如何运行,为程序的优化,可靠性的保证等提供基础知识,实验课程一般用高级程序语言和模拟器实现。而计算机工程专业开设的实验课程一般偏重硬件,强调从硬件设计人员的角度如何设计和实现整个处理器系统,实验课程要求用相关的硬件描述语言实现系统,在FPGA上测试验证。①我们是偏重于软件的,为了让学生应用流水线技术,尝试改进流水线性能的新技术,提高学生对现代计算机系统的认识,引进了DLX虚拟处理器实验。利用DLX虚拟处理器可以进行处理器指令系统的设计,流水线的设计与实现、并行处理的设计与实现等带有新一代处理器思想和技术的实验。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家政培训心得体会(6篇)

    - 阅59

    家政培训心得体会篇1论文关键词:农民工;培训政策;学分银行;创新;路径政策创新的核心要义是用新的政策理念拟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