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的发展前景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智能物流的发展前景范文篇1

全域旅游与智慧旅游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一种关系?我们认为:智慧旅游的核心技术能整合全域旅游要素,带来全域性及全方位应用,能为游客带来全过程体验,这与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梅花香自苦寒来,二十年磨一剑

中控信息作为一家从事高科技研发的企业,自公司创建以来,一直致力于智慧城市框架下的多个行业(旅游、交通、环境、能源等)解决方案的提供和大型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口碑。经过近20年发展,已成长为在智慧城市领域拥有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服务供应商。

智慧旅游作为核心和未来战略性成长业务之一,经过不断探索,目前已形成了以旅游大数据、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文化遗产保护三大业务为核心的智慧旅游综合解决方案体系,在苏州古典园林、丽江古城、西溪湿地、千岛湖、湘湖等各级旅游景区均留下足迹。

打铁还需自身硬,苦练技术狠抓产品

目前,中控信息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结合在旅游行业多年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一条以大数据为核心技术的旅游业务产品体系,主要为旅游相关管理部门开展旅游信息化规划,并提供重要的技术和实践参考。同时,也为景区、涉旅企业开展旅游营销推广、运营管理、信息化规划和游客服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大数据中心应用平台。数据的广泛应用让游客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让数据实现共享与融合,也成为了旅游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大数据集群构建旅游大数据中心,定制开发适应业务需要的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交换系统、数据存储系统、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等,建立省、市、县、多级联动的一体化数据平台。同时,基于旅游大数据业务的积累,形成了一套旅游基础数据标准规范,并成功应用于浙江省、市、县地区的旅游信息化建设,为地区全域旅游的发展突破区域间、行业间、部门间的信息障碍提供支撑。

智慧景区综合管控平台。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景区各种“疑难杂症”层出不穷。为大幅度提升旅游景区科学管理和服务能力,结合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为西溪湿地、丽江古城等著名旅游风景区搭建景区综合管理平台。该平台主要通过网络将综合管理平台连接,实现异地对景区运营设施远程管控,以便管理者实时知晓景区运营状况,可以第一时间接收预警信息并快速处置,能有效地提升景区运营管理和决策指挥效率。

游客量监测平台。游客量监测平台是中控信息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之一,由前端监测设备和后端系统平台组成。该平台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游客流量、停留时间、移动轨迹、旅游消费等信息进行监测和分析,以实现旅游客流的均衡化,避免局部景点极端客流高峰出现,减少因游客量过多而影响旅游景区的正常运行。目前,中控信息的游客量监测平台已应用于西湖、千岛湖、丽江古城等各级旅游景区,极大提高了景区管理能力。

文化遗产监测平台。中国是世界遗产大国,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何对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保护与传承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基于此,中控信息以需求为导向,发挥技术优势,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通信、GIS技术对遗产本体和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控,将监测指标动态信息汇聚于数据中心,实现信息的报送、分析、统计与,并根据需要生成各类报表。该平台目前运行于丽江古城、苏州古城古典园林、西湖文景区等世界级文化遗产之中,有效地满足了各级保护管理部门对文化遗产全方位、高效率的监控、保护与管理需求。

演绎经典,创新模式

升级智慧景区,为G20保驾护航。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完美落幕。在G20筹备阶段,为更好地向国家元首、国际友人展示杭州独特景观和美好形象,对西湖、湘湖进行了智慧景区升级改造。通过对西湖景区现有系统的集成与运行,实现在西湖核心景区、重要地段的游客量监测,规范游客监测预警流程,方便管理者引导游客有序观赏西湖风景,营造良好观景氛围。峰会期间,一场惊艳世界“最忆是杭州”演出现场,中控的控制技术将舞台唯美效果发挥到了极致,受到了中外媒体的一致好评。在湘湖项目中,为满足游客对旅游信息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中控信息基于大数据架构,采用云计算、物联网、神经网络等技术提升湘湖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建立起“智慧服务、营销、管理”三维一体的智慧旅游系统,包括二维码服务、微信服务、游客量监测系统,停车场系统等,最终实现了湘湖景区要素与科技高度融合、资源共享、数据对接、网络营销、产品互补的格局。

对西湖和湘湖景^的升级改造,总整体上提升了景区人性化管理服务能力,为杭州美好的国际旅游城市形象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为杭州G20圆满落幕保驾护航。

数据融合+联动,浙江省、市、县三级一体初显成效。过去,数据的应用仅停留于数字呈现或是某种态势反映上;当下,数据具有实时、在线、变化的特点,将数据进行融合与联动,能不断拓展数据功能。

自“全域旅游”创建实施以来,建立智慧旅游数据中心作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标准之一。中控信息与浙江省旅游信息中心一起,通过整合各方信息资源,深化数据应用,全力打造的浙江省旅游产业信息服务平台(浙江省旅游大数据平台),横向汇聚涉旅部门、景区景点数据,纵向对接省、市、县三级旅游业务数据,最终实现各级旅游单位和涉旅部门之间信息的传递、汇聚与共享,连通了的信息孤岛,一改以往管理部门与景区之间的封闭运作模式。同时,基于数据中心,将旅游资源、旅游业态、景区客流量、车流量等信息形成报告对外,提升浙江省旅游产业监管和服务能力。

不惧未来,逐梦前行

目前,全域旅游实践正如火如荼进行,全国各地正积极探索全域旅游之路。全域旅游内涵在本质上是一种旅游业发展方式的变革,它需要有与之相契合的发展模式与策略。于中控信息而言,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智能物流的发展前景范文篇2

信息化助推智能化

一直以来,宇通都致力于引领客车行业的智能制造的应用和发展。公司在遵循“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的基础上,先后推广应用了企业资源计划(ERP)、产品数据管理(PDM)、知识化办公自动化系统(KOA)、协同数字营销(CRM)和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SRM)等系统。随后,为了适应车间内复杂多变的现场环境,宇通又在车间作业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将生产流水线全面实施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MES),从而充实了企业的软件在车间控制和车间调度方面的功能。

MES能够通过信息传递对从订单下达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管理。当生产流水线发生实时事件时,MES能够及时地做出反应并进行报告,运用当前的准确数据对它们进行指导和处理。

这种对状态变化的迅速响应使MES能够减少企业内部没有附加值的活动,有效地指导工厂的生产运作环节和过程,从而使其既能提高工厂的及时交货能力,改善物料的流通性能,又能提高工厂的生产回报率。

MES系统在宇通的实施,优化了宇通整个车间的制造过程,降低了企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企业的按时交货率,为宇通的良性运营、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通过实施一系列的信息化系统,使得宇通打下了强有力的信息化基础,这也使得宇通在向智能制造转型的过程中,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宇通客车节能与新能源客车模块化、柔性化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以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的自动化、智能制造为主线,通过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的模块化设计、模块化销售和柔性生产相结合,从而建设出自动化并具有一定智能化的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现代制造企业。

该项目包括节能与新能源客车产品模块化设计体系建设、新能源客车远程智能升级体系建设等7个方面。

通过实施该项目,结合宇通已有的工业基础优势,将为宇通新能源客车产业建立一套覆盖市场、订单、设计、仿真、生产组织、物流、装备、售后服务的端到端的信息集成和纵深的自动化、智能化制造及管理体系,为宇通新能源客车未来市场拓展奠定良好基础。

宇通客车董事长汤玉祥表示,制约当前中国客车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高端产品的实现能力不足。破局之道就是提升工业化水平,并在新兴市场进行沉淀。宇通今后还要往高端产品方向发力。

无人驾驶客车上路测试

2016年1月,宇通了全球首台无人驾驶公交客车,大小车辆川流不息的公路上,一辆大型客车一边飞奔着,一边不停地做出跟车、换道和超车等复杂动作,而司机的双手全程远离方向盘。

这一自动无人驾驶客车配置有2个摄像头、4部激光雷达、1部毫米波雷达及组合导航系统,可以无人驾驶,也可以像普通客车一样人工驾驶,并可随时转换驾驶方式。

该车在郑州-开封的城际快速路上,在其他车辆、行人正常通行的全开放环境下,行驶32.6公里,全程无人工干预,途经26个信号灯路口,顺利完成跟车行驶、自主换道、邻道超车、自动识别信号灯、定点停靠等测试项目。

这辆无人驾驶公交汽车整车研发耗时3年,其由智能主控制器、智能感知系统、智能控制系统3大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充当大客车的大脑、眼睛与耳朵,以及四肢的功能。

比如,车辆驱动系统可响应由“大脑”主控制器发出的虚拟油门指令,如判断为绿灯则稍后加速直接通过,如认为到达路口为红灯或黄灯,则会提前减速,直至路口停车。

一旦遇紧急情况,自动驾驶客车会依情况紧急程度,采取不同的减速度进行制动,最大限度避免发生追尾碰撞事故。尤其在安全行驶中,依靠车四周的“耳朵”雷达探测前后方障碍物与本车的相对速度与距离,启用预警措施,并根据这种信息调整加速、减速等措施。

打造“互联网+出行”生态

2015年,宇通客车与滴滴快的在资源互补的基础上,在新能源巴士以及无人驾驶等客车智能化前瞻技术的落地推广方面展开了深度合作,共同打造良性循环的互联网巴士生态。

本次双方战略合作还在互联网+公交、汽车金融、维保增值服务以及二手巴士处置回购等领域展开了合作,对接入滴滴巴士平台的客车租赁企业的车辆,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覆盖关怀。

宇通客车方面表示,此次合作将成为“互联网+客车企业”行业的新标杆,从而为宇通客车在提升自身传统产业方面的资源优势注入了新动力。

与滴滴快的的战略合作,是宇通优势资源在实现“互联网+”方面的重要举措,这不仅推动了宇通客车在新能源巴士、车联网无人驾驶等客车智能化方面的发展,还大大提升了宇通客车在产业方面的资源优势。

相关链接

带领行业进入智能管理时代

随着“安节通”智能运营系统的上市,宇通的车联网技术不仅可以做到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管理,还可以精细地监控到客车上哪个零部件需要保养和更换。

“安节通”智能管理系统是宇通“4Z整体解决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响应当前对智慧旅游、“互联网+旅游”的号召,为景区客户打造的智能化景区管理平台。

“安节通”系统是通过“车载监控系统、车载景点播报系统、景区约租车系统、景区精细化管理系统、景区微信平台系统”,为解决景区客户关注的五大核心问题:行车安全、游客体验、细化管理、游客出行、贴心服务,搭建的景区智能管理平台。

通过“安节通”系统可通过查询位置、轨迹、视频,实时监控车辆的运营情况;可通过语音对讲、调度信息等功能,随时随地对车辆进行有效调配;系统支持车辆里程、油耗、报警等景区客户关注的车辆运行数据自动生成报表,便于对车辆进行科学管理。

安装有车载景点智能播报系统的车辆,在行驶至预定位置时,通过GPS定位或蓝牙技术,将预置的景区导游、广告宣传、站点、安全须知、温馨提醒等信息,结合语音、视频等功能模块,以多种形式进行展现。

智能物流的发展前景范文1篇3

中国甚至提出了打造全球供应链“第一梯队”的宏伟目标,利好政策更是接踵而至,这其中金融则成了主要抓手,也是中国当下发展供应链,再造国际贸易中心优势,推动中国企业更深、更广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的中坚力量。

供应链金融快速发展

对于发达国家供应链,金融既是产业链发展最强动能,也是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最好通路。美国供应链在工业领域起步就注重背后金融力量的推动,目前供应链金融已从银行主导逐渐发展到产业核心企业主导阶段,而参照美国经验,供应链金融在中国的未来空间,无论是在产业链改革的需求,还是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方面都将远大于美国。

国内供给则改革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迫切与金融压抑、金融短板突出的博弈进程中,供应链金融无疑拥有着广阔的前景,潜力巨大,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不仅仅体现在企业融资方面,更重要的是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产生协同发展效应,增强产业的整体实力,这既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一脉相承,也是供应链发展到成熟形态后的自然衍生产物。

毋庸置疑,未来产业供应链发展必须实现“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多流合一,而供应链金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

供应链金融通过核心企业资金、资源优势,解决了产业链上中小企业“资金流”问题,增强了企业发展核心动能。其次,这种跨界融合和协同发展服务模式,重塑了市场经济血脉和神经,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商流”、“物流”以及信息流,实现了产品从设计到生产、以及销售服务的全过程高效协同生态。

以产业链管理服务、现代金融创新为依托,打造出具有现代化市场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体系,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任务。

供应链金融的兴起在于其能快速、有效的解决传统供应链中的产融分离以及融资问题。在传统产业链中,上下游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经销商,经常面临资金周转难、贷款难等问题,这极大限制了其进一步扩大市场的能力。而作为产业链核心的大型企业集团,市场、品牌、资源、资金优势明显,为产业链中小游企业提供亟需的金融服务,有利于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共同做大产业链市场蛋糕。

巨头齐聚供应链金融

去年以来,巨头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发力日渐明显。

前不久,阿里“码商成长计划”,全面赋能个体工商户极小微群体,其中供应链金融服务(赊购贷款、循环信用贷等)是重中之重。

腾讯旗下微众银行着力打造基于税务数据和社交数据的小微信贷产品“微业贷”,试图将其培育成继“微粒贷”之后下一个现象级爆款互金产品。

建设银行全面践行“双小”普惠金融战略,建成了能适应小微金融场景的“小微快贷”产品体系,因此董事长田国立的最近表态才能如此高调:“发展普惠金融业务不是靠良好的愿望,而是要靠能力。”

此外,弘翼财富也在不断深耕自身生态的供应链金融体系,研究出一套独特的风控体系,为企业打造快速便捷的融资服务。由此可见,精确瞄准解决小微企业金融痛点和难点几乎成为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的共同主题和共通战略。

风控科技化

当前中国供应链金融已经全面进入智慧供应链金融新时代,其标志就是金融科技对于供应链金融风控体系的全面赋能。

当前最重要的金融科技包括五项:ABCD+I,即AI人工智能、BLOCK-CHAIN区块链、CloudComputing云计算、Big-Data大数据、IOT物联网。其赋能要点如下:

一是云计算是基础。云计算技术可以大幅降低各种市场主体的数据化运营成本,方便云端平台收集聚合数据,这是大数据技术的前提。

二是大数据技术是关键。在供应链金融场景中,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审核核心企业的资质和评估还款能力,从而提高放款融资的速度并达到供应链体系内的风险平衡。

三是物联网技术是数据源的有益补充。例如,通过传感、导航、定位等技术方式,在仓储和货运环节来控制交易过程,提高终端交易的真实性通过物联网平台,打通资金融通、资源需求,实现现代物流与现在信息系统的高度融合,形成信息共享。

四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可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层分析,并加载传感器等物联网进一步丰富动态数据湖,定期自动更新客户画像,主动给优质客户提升授信额度。

五是区块链技术的深度嵌入。供应链金融需要多方合作,数据也来源于多方面,可以利用区块链来搭建场景。利用区块链具有分布式存储、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身份安全等特征,创造信任环境。

智能物流的发展前景范文篇4

1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现状

1.1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力度不够

我国互联网发展起步晚,虽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但是互联网发展和普及的地区差异比较大。随着交通和通讯设施的不断健全,我国电子商务及物流的发展逐渐得到普及,但是目前仍然有很多农村地区没有实现网络的覆盖,电子商务还有很大的市场没有开发。

1.2跨境电子商务缺乏规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消费需求的愈加多样化,近几年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和交易规模增加迅速,但是却没有完善的跨境物流体系与之相配套,制约了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在跨境电子商务方面对海外代购的模式依赖性比较大,很多消费者都是经过借助他人在海外代购的方式来购买外国商品,缺乏统一规范的物流渠道。

1.3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规范

近几年来,我国电子商务物流行业发展的很快,逐渐兴起了很多物流品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加剧了物流行业内部的竞争,由于缺乏相关政策法规的有效管理,很多物流企业之间恶意竞争、竞相压价,这不仅对物流企业自身的深化发展产生了限制,也不利于物流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2“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优势

2.1进一步扩大了物流行业的发展空间

自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战略以来,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迎来了新的局面。国家的支持和重视为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我国互联网技术将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运用和普及。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电子商务行业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人们对于电子商务的需求一方面能够带动电子商务行业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加了电商对于物流的需求。这种带动效应能够引起物流行业自身的管理升级,并且能够带动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扩大物流行业的发展规模,引领整个物流行业加速发展。

2.2有助于提升物流行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当前很多物流企业的管理方式比较落后,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比较低,这不仅不利于物流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还会增加其运营成本。在“互联网+”的战略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运用和普及,在物流行业中的运用能够加强物流行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升其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信息技术与物理运营管理的结合,可以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来解决物流园区的闲置问题,也可以加强不同领域仓储物流的融合,通过智能设备取代人工操作,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实现物流营运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

2.3加深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的融合

互联网的普及使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需要发达的物流作为保障和支撑,同时,物流行业的加速发展也需要电子商务提供物流业务。随着“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的关系不断加深,首先,电子商务业务量的不断增加改变了物流行业的主要业务方向,各种零散、小宗的业务成为其主要的业务和经济来源;其次,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引导着海外物流的建设,推动我国物流行业进军国际市场;最后,物流行业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不断完善,也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有利于电子商务业务的扩展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3“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建议

3.1加强物流行业的自身建设

目前,我国很多物流企业存在着规模小、地域分散的问题,这不仅会增加物流运营管理成本,还制约着行业整体效率的提升。物流行业要充分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加强物流园区建设,将物流信息和物流企业充分整合,实现集中智能管理,促进物流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联盟合作,实现不同物流企业之间信息、功能、组织的整合,促进物流行业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3.2加强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在“互联网+”的战略背景下,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只有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才能够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首先,物流企业要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入智能化的机器设备,借助互联网管理思维,创新物流营运和仓储管理;其次,重点针对物流发展还不充分的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其网络消费需求来充分挖掘物流信息,创建物流信息数据库,逐步扩大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最后,要促进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借助信息技术来完善物流企业的供应、仓储和运输管理,充分整合物流信息,减少地域分散所导致的物流信息流动性差的问题。

3.3加快跨境物流的发展

智能物流的发展前景范文篇5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发展前景

0前言

本文结合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为提高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效率,使机械自动化早日实现智能化发展、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和全球化发展,为提高我国机械自动化的发展速度,使机械自动化技术有效带动我国各行业的发展,推进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提供了科学借鉴。

1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1.1机械自动化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目前,物流系统分为生产、邮政、化工、煤炭、海运、铁路等物流运输系统,物流作业中的运输、集装、搬运、装卸、仓储、配送、分拣、信息处理等各个环节对机械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机械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利用机械自动化技术进行物流操作。例如,机械自动化技术在物流层次方面的应用,首先,计算机作为物流管理系统中的中枢,对控制层发出指令,控制物流的机械自动化设备完成计算机下达的指令,并通过监测系统对物流系统状态进行监测,将监测信息及时反馈给计算机。此外,机械自动化物流系统中的执行层主要是由机械自动化设备组成,该系统按照计算机控制器下达的指令控制和操纵机械设备,使其完成物流运输任务。机械自动化技术在物流作业的各个环节都能发挥其最佳优势,利用自动化技术准确地将物流运输商品和原材料运输到指定地点,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还能极大地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但是,物流机械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应用于一些特定环节作业中,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1]

1.2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检测方面的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所需设备和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检测工作变得日益繁杂,传统的检测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目前众多商品和机械设备的检测工作需求。而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在检测方面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改善以往检测工作中的检测误差和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大幅度提高检测工作效率。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检测方面的应用主要是设备检测、电流信号检测,在商品检测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不同检测物体需要不同的机械自动化检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检测技术中输入检测数据和标准的虚拟化检测模型,按照标配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对物体参数进行读取,可以快速准确地发现被检测物体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提高检测工作效率。

1.3机械自动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纯人工和传统的机械工具已经不能满足各个行业发展的需求,经济的发展推进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不仅对机械零件进行了完善和改进,还将自动化技术、机械技术以及人工职能技术等进行综合。机械自动化技术在生产中利用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库信息和生产环节的不同运行参数,对生产过程实施全方位的监控,当机械自动化生产设备在监控中发现问题时,及时通过控制系统停止生产,有效地避免了生产环节更大问题的发生。有些机械设备的生产环节存在一些危险问题,利用机械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生产环节对生产人员的危害。机械自动化技术利用电子计算机对生产设备的角度和使用程序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2]

2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2.1智能化发展趋势

智能化是机械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所谓机械自动化的智能化发展,是指由智能机器人和人类机械制造专家共同组建的人机一体化的智能机械自动化,在以往的机械自动化基础上又增添了分析、判断和决策的功能,极大地完善了机械自动化技术,智能机械技术通过智能机器和人的共同合作完成现机械作业。[3]此外,智能化发展趋势还体现在虚拟化方面,机械自动化的虚拟化发展是指生产过程中的检验和模拟,利用机械自动化中的虚拟技术检验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方法、生产工艺是否合理,从而达到优化产品制造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利用机械自动化中的虚拟技术进行检验,可以有效地减少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虚拟化技术的根本就是计算机的仿真技术,可以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在机械自动化中,通过仿真模拟系统来有效保证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工艺的合理性,最大程度地避免产品中存在的缺陷和错误。

2.2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趋势

机械自动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生产低成本高效率的机械自动化设备具有较广阔的前景,市场需求的潜力也很大,同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业效果,是最适合我国市场经济的一种发展趋势。[4]目前,机械自动化技术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主要有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JIT模式、美国的精简生产LP模式、成组技术GT和全面质量管理技术TQC等,其中LP精简生产技术在生产企业的应用使一些自动化发展水平较低的企业取得了突出的效益,它实现了从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同时也适应我国国情的需求。借鉴国外机械自动化发展的经验,为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借鉴。

2.3全球化发展趋势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有很多的国内外机械制造企业都纷纷被淘汰。追其根源,主要是机械制造业的陈旧保守观念和落后的机械制造技术已经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发展需求。在全球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式下,我国机械制造业需要更新观念,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聘用高端人才,不断地完善企业机械自动化生产,为机械自动化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提供重要前提。而实现全球化发展趋势首先需要实现全球技术网络化,通过网络通讯技术实现全球化发展。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将机械制造技术和机械制造信息普及化,为完善我国机械制造企业产品的设计、零件制造、产品销售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同时跨境电商的兴起也为机械自动化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渠道。[5]

3结语

机械自动化技术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到企业日常生产中,它推动了机械制造业的变革,将机械技术带到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在企业生产中,机械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人力物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性化生产。机械自动化技术将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朝着新的趋势发展,新的发展趋势将会使机械自动化技术在企业生产和运营中发挥最佳的功效。

参考文献:

[1]赵红,烟承梅,严纪兰.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展望[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5).

[2]闫志明,王家勇.FANUC机器人在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上的应用[J].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14(04).

[3]齐继阳,吴倩,何文灿.基于PLC和触摸屏的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J].液压与气动,2013(04).

智能物流的发展前景范文1篇6

麦肯锡预计: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应用市场规模总值将达到1270亿美元,人工智能将是众多智能产业发展的突破点。

通过对人工智能产业分布进行梳理,提出了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图,主要分为: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三个层次。

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图

下面将重点对核心业态包含的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智能信息及数据、智能技术服务、智能产品四个方面展开介绍,并总结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及产业发展趋势。

智能基础设施智能基础设施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计算能力支撑,其范围包括智能传感器、智能芯片、分布式计算框架等,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1.智能芯片智能芯片从应用角度可以分为训练和推理两种类型。从部署场景来看,可以分为云端和设备端两步大类。

训练过程由于涉及海量的训练数据和复杂的深度神经网络结构,需要庞大的计算规模,主要使用智能芯片集群来完成。与训练的计算量相比,推理的计算量较少,但仍然涉及大量的矩阵运算。目前,训练和推理通常都在云端实现,只有对实时性要求很高的设备会交由设备端进行处理。

按技术架构来看,智能芯片可以分为通用类芯片(CPU、GPU、FPGA)、基于FPGA的半定制化芯片、全定制化ASIC芯片、类脑计算芯片(IBMTrueNorth)。另外,主要的人工智能处理器还有DPU、BPU、NPU、EPU等适用于不同场景和功能的人工智能芯片。

随着互联网用户量和数据规模的急剧膨胀,人工智能发展对计算性能的要求迫切增长,对CPU计算性能提升的需求超过了摩尔定律的增长速度。同时,受限于技术原因,传统处理器性能也无法按照摩尔定律继续增长,发展下一代智能芯片势在必行。

未来的智能芯片主要是在两个方向发展:

一是模仿人类大脑结构的芯片;

二是量子芯片。

智能芯片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战略制高点,预计到2022年人工智能芯片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美元。

2.智能传感器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具备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等功能,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

智能传感器属于人工智能的神经末梢,用于全面感知外界环境。各类传感器的大规模部署和应用为实现人工智能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不同应用场景,如:智能安防、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对传感器应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市场对传感器的需求将不断增多,2022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600亿美元。未来,高敏度、高精度、高可靠性、微型化、集成化将成为智能传感器发展的重要趋势。

3.分布式计算框架面对海量的数据处理、复杂的知识推理,常规的单机计算模式已经不能支撑。所以,计算模式必须将巨大的计算任务分成小的单机可以承受的计算任务,即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技术提供了基础的计算框架。

目前流行的分布式计算框架,如:OpenStack、Hadoop、Storm、Spark、Samza、Bigflow等。各种开源深度学习框架也层出不穷,其中包括TensorFlow、Caffe、Keras、CNTK、Torch7、MXNet、Leaf、Theano、DeepLearning4、Lasagne、Neon等等。

智能信息及数据信息数据是人工智能创造价值的关键要素之一,我国庞大的人口和产业基数带来了数据方面的天生优势。随着算法、算力技术水平的提升,围绕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产生了众多的企业。

目前,在人工智能数据采集、分析、处理方面的企业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数据集提供商,以提供数据为自身主要业务,为需求方提供机器学习等技术所需要的不同领域的数据集;

另一种是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综合性厂商,自身拥有获取数据的途径,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终将处理后的结果提供给需求方进行使用。对于一些大型企业,企业本身也是数据分析处理结果的需求方。

智能技术服务智能技术服务主要关注如何构建人工智能的技术平台,并对外提供人工智能相关的服务。此类厂商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中处于关键位置,依托基础设施和大量的数据,为各类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关键性的技术平台、解决方案和服务。

目前,从提供服务的类型来看,提供技术服务厂商包括以下几类:

(1)提供人工智能的技术平台和算法模型

此类厂商主要针对用户或者行业需求,提供人工智能技术平台以及算法模型。用户可以在人工智能平台之上,通过一系列的算法模型来进行人工智能的应用开发。此类厂商主要关注人工智能的通用计算框架、算法模型、通用技术等关键领域。

(2)提供人工智能的整体解决方案

此类厂商主要针对用户或者行业需求,设计和提供包括软、硬件一体的行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整体方案中集成多种人工智能算法模型以及软、硬件环境,帮助用户或行业解决特定的问题。此类厂商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在特定领域或者特定行业的应用。

(3)提供人工智能在线服务

此类厂商一般为传统的云服务提供厂商,主要依托其已有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的用户资源,聚集用户的需求和行业属性,为客户提供多类型的人工智能服务。

从各类模型算法和计算框架的API等特定应用平台到特定行业的整体解决方案等,进一步吸引大量的用户使用,从而进一步完善其提供的人工智能服务。

此类厂商主要提供相对通用的人工智能服务,同时也会关注一些重点行业和领域。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类角色并不是严格区分开的,很多情况下会出现重叠,随着技术的发展成熟,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中已有大量的厂商同时具备上述两类或者三类角色的特征。

智能产品智能产品是指将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成果集成化、产品化,具体的分类如下表所示:

人工智能产品

随着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进程的加快,在制造、家居、金融、教育、交通、安防、医疗、物流等领域对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释放,相关智能产品的种类和形态也将越来越丰富。

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人工智能与行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将改变甚至重新塑造传统行业,本节重点介绍人工智能在制造、家居、金融、交通、安防、医疗、物流行业的应用,由于篇幅有限,其它很多重要的行业应用在这里不展开论述。

1.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

智能制造对人工智能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智能装备,包括自动识别设备、人机交互系统、工业机器人以及数控机床等具体设备,涉及到跨媒体分析推理、自然语言处理、虚拟现实智能建模及自主无人系统等关键技术。

二是智能工厂,包括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管理以及集成优化等具体内容,涉及到跨媒体分析推理、大数据智能、机器学习等关键技术。

三是智能服务,包括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以及预测性维护等具体服务模式,涉及到跨媒体分析推理、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智能、高级机器学习等关键技术。

例如:现有涉及智能装备故障问题的纸质化文件,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形成数字化资料,再通过非结构化数据向结构化数据的转换,形成深度学习所需的训练数据,从而构建设备故障分析的神经网络,为下一步故障诊断、优化参数设置提供决策依据。

2.智能家居参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智慧家庭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智能家居是智慧家庭八大应用场景之一。受产业环境、价格、消费者认可度等因素影响,我国智能家居行业经历了漫长的探索期。

至2010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慧城市概念的出现,智能家居概念逐步有了清晰的定义并随之涌现出各类产品,软件系统也经历了若干轮升级。

智能家居以住宅为平台,基于物联网技术,由硬件(智能家电、智能硬件、安防控制设备、家具等)、软件系统、云计算平台构成的家居生态圈,实现人远程控制设备、设备间互联互通、设备自我学习等功能,并通过收集、分析用户行为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生活服务,使家居生活安全、节能、便捷等。

例如:借助智能语音技术,用户应用自然语言实现对家居系统各设备的操控,如开关窗帘(窗户)、操控家用电器和照明系统、打扫卫生等操作。借助机器学习技术,智能电视可以从用户看电视的历史数据中分析其兴趣和爱好,并将相关的节目推荐给用户。

通过应用声纹识别、脸部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进行开锁等。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使智能家电,实现对自身状态及环境的自我感知,具有故障诊断能力。通过收集产品运行数据,发现产品异常,主动提供服务,降低故障率。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远程监控和诊断,快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效率。

3.智能金融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将对身处服务价值链高端的金融业带来深刻影响,人工智能逐步成为决定金融业沟通客户、发现客户金融需求的重要因素。

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业中可以用于服务客户,支持授信、各类金融交易和金融分析中的决策,并用于风险防控和监督,将大幅改变金融现有格局,金融服务将会更加地个性化与智能化。

智能金融对于金融机构的业务部门来说,可以帮助获客,精准服务客户,提高效率;

对于金融机构的风控部门来说,可以提高风险控制,增加安全性;

对于用户来说,可以实现资产优化配置,体验到金融机构更加完美地服务。

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智能获客、依托大数据、对金融用户进行画像,通过需求响应模型,极大地提升获客效率。身份识别,以人工智能为内核,通过人脸识别、声纹识别、指静脉识别等生物识别手段,再加上各类票据、身份证、银行卡等证件票据的OCR识别等技术手段,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大幅降低核验成本,有助于提高安全性。

大数据风控,通过大数据、算力、算法的结合,搭建反欺诈、信用风险等模型,多维度控制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同时避免资产损失。

智能投顾,基于大数据和算法能力,对用户与资产信息进行标签化,精准匹配用户与资产。

智能客服,基于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语音识别能力,拓展客服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大幅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体验。

金融云,依托云计算能力的金融科技,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安全高效的全套金融解决方案。

4.智能交通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TrafficSystem,ITS)是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在交通系统中集成应用的产物。ITS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设备,将各核心交通元素联通,实现信息互通与共享以及各交通元素的彼此协调、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形成人、车和交通的一个高效协同环境,建立安全、高效、便捷和低碳的交通。

例如:通过交通信息采集系统采集道路中的车辆流量、行车速度等信息,信息分析处理系统处理后形成实时路况,决策系统据此调整道路红绿灯时长,调整可变车道或潮汐车道的通行方向等,通过信息系统将路况推送到导航软件和广播中,让人们合理规划行驶路线。

通过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实现对通过ETC入口站的车辆身份及信息自动采集、处理、收费和放行,有效提高通行能力、简化收费管理、降低环境污染。

ITS应用最广泛的地区是日本,其次是美国、欧洲等地区。中国的智能交通系统近几年也发展迅速,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大城市已经建设了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

其中,北京建立了道路交通控制、公共交通指挥与调度、高速公路管理和紧急事件管理等四大ITS系统。广州建立了交通信息共用主平台、物流信息平台和静态交通管理系统等三大ITS系统。

5.智能安防智能安防技术是一种利用人工智能对视频、图像进行存储和分析,从中识别安全隐患并对其进行处理的技术。智能安防与传统安防的最大区别在于智能化,传统安防对人的依赖性比较强,非常耗费人力,而智能安防能够通过机器实现智能判断,从而尽可能实现实时地安全防范和处理。

当前,高清视频、智能分析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安防从传统的被动防御向主动判断和预警发展,行业也从单一的安全领域向多行业应用发展,进而提升生产效率并提高生活智能化程度,为更多的行业和人群提供可视化及智能化方案。

用户面对海量的视频数据,已无法简单利用人海战术进行检索和分析,需要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作专家系统或辅助手段,实时分析视频内容,探测异常信息,进行风险预测。

从技术方面来讲,目前国内智能安防分析技术主要集中在两大类:

一类是采用画面分割前景提取等方法,对视频画面中的目标进行提取检测,通过不同的规则来区分不同的事件,从而实现不同的判断并产生相应的报警联动等。例如:区域入侵分析、打架检测、人员聚集分析、交通事件检测等。

另一类是利用模式识别技术,对画面中特定的物体进行建模,并通过大量样本进行训练,从而达到对视频画面中的特定物体进行识别,如车辆检测、人脸检测、人头检测(人流统计)等应用。

智能安防目前涵盖众多的领域,如街道社区、道路、楼宇建筑、机动车辆的监控,移动物体监测等。今后智能安防还要解决海量视频数据分析、存储控制及传输问题,将智能视频分析技术、云计算及云存储技术结合起来,构建智慧城市下的安防体系。

6.智能医疗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医疗健康领域向更高的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技术条件。近几年,智能医疗在辅助诊疗、疾病预测、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药物开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辅助诊疗方面,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提升一线全科医生的诊断治疗水平。如利用智能语音技术可以实现电子病历的智能语音录入;利用智能影像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医学图像自动读片;利用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平台,构建辅助诊疗系统。

在疾病预测方面,人工智能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进行疫情监测,及时有效地预测并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和发展。

以流感为例:很多国家都有规定,当医生发现新型流感病例时需告知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但由于人们可能患病不及时就医,同时信息传达回疾控中心也需要时间。因此,通告新流感病例时往往会有一定的延迟,人工智能通过疫情监测能够有效缩短响应时间。

在医疗影像辅助诊断方面,影像判读系统的发展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产物。早期的影像判读系统主要靠人手工编写判定规则,存在耗时长、临床应用难度大等问题,从而未能得到广泛推广。

影像组学是通过医学影像对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为患者预前和预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评估方法和精准诊疗决策。这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流程,节约了人力成本。

7.智能物流传统物流企业在利用条形码、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等方面优化改善运输、仓储、配送装卸等物流业基本活动。同时也在尝试使用智能搜索、推理规划、计算机视觉以及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实现货物运输过程的自动化运作和高效率优化管理,提高物流效率。

例如:在仓储环节,利用大数据智能通过分析大量历史库存数据,建立相关预测模型,实现物流库存商品的动态调整。大数据智能也可以支撑商品配送规划,进而实现物流供给与需求匹配、物流资源优化与配置等。

在货物搬运环节,加载计算机视觉、动态路径规划等技术的智能搬运机器人(如搬运机器人、货架穿梭车、分拣机器人等)得到广泛应用,大大减少了订单出库时间,使物流仓库的存储密度、搬运的速度、拣选的精度均有大幅度提升。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从人工智能产业进程来看,技术突破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数据资源、运算能力、核心算法共同发展,掀起人工智能第三次新浪潮。人

工智能产业正处于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的进阶阶段,前者涉及的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已具有大规模应用基础。但后者要求的“机器要像人一样去思考及主动行动”仍尚待突破,诸如:无人驾驶、全自动智能机器人等仍处于开发中,与大规模应用仍有一定距离。

1.智能服务呈现线下和线上的无缝结合分布式计算平台的广泛部署和应用,增大了线上服务的应用范围。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产品不断涌现,如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为智能服务带来新的渠道或新的传播模式,使得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的融合进程加快,促进多产业升级。

2.智能化应用场景从单一向多元发展目前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还多处于专用阶段,如人脸识别、视频监控、语音识别等都主要用于完成具体任务,覆盖范围有限,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随着智能家居、智慧物流等产品的推出,人工智能的应用终将进入面向复杂场景,处理复杂问题,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新阶段。

3.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党的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智能物流的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机器人物流领域前景分析

一、智能机器人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发展现状

在国外,按照机器人产生和发展过程,专家把机器人分为三代:分别是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第一和第二代智能机器人在各个产业领域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而第三代智能机器人还在处于研发的阶段,仍然有问题是亟待解决的,但是,智能的机器人的研究在各个国家都普遍受重视,有不少的国家把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当做未来的战略的重点。在很多工业发达的国家,工业机器人都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图1是各国机械人安装情况,机械加工行业、电子电器行业、橡胶及塑料工业、食品工业、物流业等等,行走和越野智能程度最高的美国,机械加工智能程度最高是德国、电子加工精密智能程度最高的是日本,可见我国的智能机器人与国外差距。

我们可以通过下图来分析:

(二)国内发展现状

机器人自主产权是我们追逐的目标,-我们国家的工业机器人研究开始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经济体制等等因素都制约了机器人工业发展,因此发展比较缓慢,研究和应用水平也相对较低。2008年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达到了44.43亿多元,是2003年销售收入的4.96倍,年平均增长了37.75%。近年来机器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不论是在生产加工系统还是在物流系统中都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IFR预计,我们国家的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在2014年超越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但是总体上我们国家的工业机器人产业智能程度还是很薄弱的,技术研发远远落后于美日两国,我们国家在智能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太少,机器人传感技术和机器人专用控制系统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在感应及反应方面的专利太少,没有自主产权,在机器人应用方面仍然很落后。我国机器人市场约有88%的份额被国外机器人企业占据。

二、智能机器人技术在物流业中的应用

(一)机器人在包装码垛作业中的应用

智能机机器人,能感应识别工作环境和识别危险环境,企业为了提高自动化的程度以及保证产品的质量,通常会需要告诉物流线来贯穿整个生产和包装的过程。机器人技术在整个包装领域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食品、烟草和医药等行业的大多数生产线已经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机器人的作业精度高、柔性好、效率高,克服了传统的机械式包装占地面积太大、程序更改复杂、耗电量大等缺点,同时也避免了采用人工包装造成的劳动量大、工时多、无法保证包装质量等问题。以码垛作业为例,在目前看来,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包装码垛机器人在码垛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了90%,绝大多数包装码垛作业都由机器人来完成。码垛机器人能够适应于纸箱、袋装、灌装、箱体、瓶装等各种形状的包装成品码垛作业。包装码垛机器人在我国物流行业中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比较典型的案列有蒙牛乳业、可口可乐、珠江啤酒等。这样一来,借助机器人技术实现包装码垛作业的自动化,能节约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企业利润,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包装码垛机器人在研发、生产及应用方面都有很大差距。

(二)智能机器人在装卸搬运中的运用

在物流系统中,装卸搬运时最基本的功能要素之一,存在于货物运输、储存、包装和流通加工以及配送等过程,贯穿了整个物流作业的始末。搬运机器人可以安装不同的末端执行器来完成各种不同形态和状态的工件搬运,大大减轻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当前,搬运机器人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工厂内部工序之间的搬运、制造系统和物流系统连续的运转以及国际化大型港口的集装箱自动搬运。搬运机器人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工作环境的空间,而且提高了物料的搬运能力,大大节约了装卸搬运过程中的作业时间以及提高了装卸效率,目前搬运机器人的最大负载可以达到500公斤。搬运机器人在价格方面和其他机器人比会便宜很多,而且技术较为成熟,被很多物流企业所接收。例如国外的英国泰晤士港、日本的川崎港以及荷兰的鹿特丹港都规划建设了自动化运转的集装箱码头。随着经济实力增强和物流规划扩大,国内对搬运机器人的需求也日益扩大了。

(三)智能机器人在其他物流方面的运用

目前,整个物流业都亟待研发出新型的机器人,并且各国都致力于研究新型机器人。以上机器人的智能方面应用可以,拓展到单证制作和客户关系管理上。在冷链物流和医药物流以及仓储作业中已经有了一些成就,譬如德国的ROWA公司研发的“机械手式自动化药房”就是典型的代表,这种自动化药房由一个机械手进行药盒的搬运,实现了药品的进库和出库,并且能够实现药盒的密集存储和数量管理。一家名为kivasystem的公司仿照着电脑内存随机存取的原理,开发了一种能够加快处理网上订单的机器人应用系统,商品的仓库就像被安排成了内存芯片一样,由纵横交错的独立式货架组成网格,使得机器人可以在任意时间接触到仓库中的任何物品,一个客户下完了订单后机器人能够在一分钟内将订单上的货物交给工人来包装。

在冷链物流、医药物流以及仓储作业中已经出现了机器人应用案例,但是当前的机器人技术在该方面的应用不成熟,所以并未形成规模。

智能物流的发展前景范文篇8

关键词:移动应用技术;智慧旅游项目;应用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党中央十三五”计划的实施,国内的旅游产业也逐渐实现了向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十三五的实施更强调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力图将旅游业打造成为人民群众更满意的现代服务业[1]。在这种发展战略下,旅游业开展及管理单位必须充分借助现代移动互联技术,着重发展智慧旅游,为游客提供准确、实时的动态信息服务,因此,对移动应用技术的智慧旅游项目应用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

1移动应用技术在智慧旅游项目中的应用优势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国内旅游业正朝着智慧旅游、人性化旅游的方向发展。我国的旅游业起步较晚,信息化发展相对落后,传统的旅游业普遍存在信息孤岛效应,旅行社对旅行团的管理相对混乱,对突发事件应对不及时,处理不到位,与此同时,游客的食、宿、行、游、购等都处于独立状态,游客的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在移动应用技术的支持下,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先进的移动互联技术,这就能够为游客提供实时服务,使游客主动感知旅游资源、了解旅游行程等,能够与亲友进行实时交流,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移动应用技术及智能移动终端技术为传统旅游业的发展与升级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另外,随着社交网络服务的兴起及飞速发展,社交网络服务平台更为游客打造了一个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游客们能够通过微博、微信等SNS平台将自己的旅游视频、图片等发送给亲朋好友[2]以此来分享游客自身的体验与心情,同时实现了与亲朋好友的实时互动。而移动应用技术下的位置服务功能则能够对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进行获取,提供多项增值服务。另外位置服务还能够对旅游智能路线进行计算,其结合了GPS与GIS技术,旅行社可以通过该智能系统了解旅行团的实时位置,一旦旅行团发生突发事件,可以第一时间确定其位置,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援。旅行社通过位置服务还能够为游客提供酒店住宿、购物以及餐饮等辅助信息,为游客提供多样化、人性化的选择。除此之外,通过对网络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在移动应用技术的支持下,旅游景区人流量、天气状况、交通环境及住宿条件等多方面游客关心的信息能够实时显示,并根据路况计算最佳行车路线,不仅能够提升游客的旅游品质,而且能够避免旅游资源的浪费。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某一地点进行游览,获得丰富的旅游感知。提升游客的好评度及出门旅游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及国民经济的增长。

2智慧旅游项目平台的构建

2.1智慧旅游项目系统架构

智慧旅游系统主要是对旅游公司及景区管理者的管理,智慧旅游系统主要着力于对游客实际需求的设计开发,这一系统主要包括Web终端、Android移动终端以及智慧旅游管理平台等分系统。智慧旅游管理主要依赖于B/S结构,采用的是HTML.5+CSS技术,其中还融入了JavaScript技术,能够实现服务器与JSON之间的数据交换。另外智慧旅游系统还充分采用了GIS/GPS定位系统以及电子地图技术等,能够对食宿等娱乐场所进行实时查询,确保位置功能服务的实现。另外,该系统的Web终端还涵盖了旅游社管理平台与亲友查询端两个应用,能够对JSON数据进行交换,便于互联网信息传递。

2.2系统功能模块

2.2.1智慧游览

智慧游览板块是智慧旅游系统的一大主要功能之一,游客在出发开始旅游或者进入景区游览前,可以通过智慧旅游系统中的智慧游览功能先对景区图文进行大致的浏览,并选择游客感兴趣的景区开始游览,在游览景点的过程中,游客可以实时对景区电子地图进行查看,了解各个景点的行程路线,还可以充分借助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服务平台将自己的旅游感受、对景区的评价等进行,与他人建立交流、沟通及实时分享。另外在移动应用技术支持下,游客还能够随时接受景区的特色景点推荐、酒店推荐、购物中心推荐等,为不同需求的游客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另外,游览结束后,游客还可以将自己的旅游感受、旅游感知与体验等发送到旅游分享平台,这不仅能够使其他游客同步了解到该旅游景区的相关信息,也能够有效增强智慧旅游系统用户之间的粘性。

2.2.2智慧导游

智慧旅游系统中的另一大主要功能为智慧导游系统,通过Android移动终端的辅助,导游能够随时查看电子地图,掌握旅游行程及团队状态等相关信息,在智慧导游移动终端的信息交流机制下,旅游团能够与旅行社之间建立信息交流与共享合作平台,增强旅行社的应急事件处理能力,确保旅游团人身与财产安全。另外,通过移动终端能够实时了解景区的天气、人流量以及交通状况等信息,经过智能路径计算,规划出最佳的旅行路线,有效为导游提供服务辅助,大幅度提升旅行服务质量及游客对旅行团及旅行社的好评度。

2.2.3智慧管理

作为旅行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及导游的信息管理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旅游体验。旅行社可以通过管理平台实现对游客及导游信息的实时监控,对旅游行程路线进行规划设计、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其次,对于在外旅行团,可实施智能定位,随时掌握其位置信息与实时状态,以便在发生突发状况时给予及时的处理[3]。确保旅行团的安全性。另外旅行社要充分考虑游客的多样化需求,能够对游客的相关数据做出科学的分析,将最新的旅游信息发送到导游与游客处,为游客的旅行提供多样化选择。

2.2.4智慧感知

在Wed终端,游客与亲友能够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关系,分享景区电子地图、景区信息以及游客行程等,同时还能够建立游客游览日志,为游客之間的交流互动提供有效的平台,一方面能够满足大众与游客的交流需求,另一方面对景区旅游发展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3智慧旅游项目平台的关键技术

本次研究采用高标准规划、操作性分步实施、高可用高安全”的技术路线。按照高万并发用户的业务量做容量规划,业务体系上按照整合旅游产业链的业务进行规划,按照电信级别的运营支撑平台进行裁剪,然后构建开放的接口体系。操作性分步实施并不是不一步到位建立庞大的系统,而是在建立整体架构的基础上,先建立核心技术系统,充分考虑系统的伸缩性、可扩展性、可靠性、稳定性,按照技术经济原则,分步式建立,成熟一块,接入一块。高可用高安全则属于地化的流媒体服务,尽量从周边的服务器提供流媒体业务,降低网络时延和可能的网络问题引起的问题;适度冗余,根据服务的热度和要求,提供冗余的服务,并根据预测结果放置在缓冲服务器上,用户提交请求给负载均衡服务器,由该服务器重定向到合适的服务器上;全体系的冗余网络,比如多个负载均衡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业务服务器等。另外,该系统的导航地图、实时信息获取以及数据库增删等功能均是通过WebService实现,进而实现对旅游项目相关信息的管理。

4结束语

新时期,移动应用技术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现代移动应用技术的支持下,游客能够主动获取旅游相关信息,实现了智能化、交互性发展,丰富了游客的旅游感知与体验,对于旅游业服务质量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计算机技术、网络科技等先进技术日益普及的影响下,将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日常工作带了更大的方面,并逐渐突破时间、空间上的制约,推动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然而计算机移动技术发展过快也容易导致人们在人际关系方面越来越生疏,且对于计算机的依赖日益严重。因此在计算机移动技术发展过程中,除了需要注重计算机技术的完善外,还应重视对于计算机的管理,将人文素养融入计算机管理中,从而使计算机技术以良好健康的状态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凌守兴,仇荣国,许应楠.基于SWOT模型的江苏智慧旅游电子票务系统应用研究[J].商业经济,2014,25(9):60-62.

智能物流的发展前景范文篇9

关键词: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策略

一、引言

企业物流管理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只有合理进行管理,才能促使企业稳定发展,尤其是在供应链背景下,通过加强物流管理保证产品有效的输出。

二、基于供应链下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一)促使企业实现有效的经营

基于供应链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是企业生产运营的重点,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性,通过完善供应链,加强各个环节的连接,保证供应链的完整性,尤其是对企业来说,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对原材料需求量较大,种类较多,需要保证其材料稳定供应,只有物流管理有效开展,才能为企业提供稳定的原材料,实现高效的生产。与此同时,企业在产品供应过程中,保证物流高效、安全,可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对企业认可,提升企业与客户的粘性,保证企业稳定发展[1]。

(二)保证产品制造稳定

基于供应链体系背景下,物流管理对企业产品制造产生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在制造环节中,只有保证材料与零件的稳定供应,才能促使其生产稳定性提升,避免由于零件或者原材料缺失而导致生产停工现象发生。与此同时,合理进行物流优化管理还可以促使企业销售能力提升,加强物流支持,实现产品的有效循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三、基于供应链下企业物流管理策略

(一)有效进行流程优化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明确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出物流管理的优势,对物流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并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知识,引进先进的技术,借鉴国外成功案例,通过不断将的分享与学习,促使人们对物流管理进行更深入的认知,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策略,优化现有的体系,消除传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按照最合理的方式进行修理,引入最成熟的管理体系,促使企业提升管理质量。

(二)合理进行系统建设

以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出系统的优势,提升管理质量与效率。例如,合理进行智能系统化建设,利用智能优势为企业建立数据库,优化硬件设施,从整体的配送体系进行创新,保证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连接,提高信息化程度,建立现代的物流管理体系,保证智能硬件、数据库、智能调控等方面合理,符合企业现代化发展需求,提升企业经济效益[2]。

(三)进行有效的风险预警建设

受企业自身的性质影响,在进行物流管理与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当前各种因素产生的影响,由于不确定因素较多,企业应加强重视力度,明确其风险产生的影响,对各种风险与意外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应急方案,并进行定期的更新,保证在发生应急事件与风险事件时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降低其事件产生的影响,保证企业稳定发展。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合理进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出人才的优势,聘请专业人才进行管理,打造高素质队伍,保证物流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建立长效的发展机制,保证物流管理工作高效的开展,强化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明确管理方向,进一步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促使企业发展。

智能物流的发展前景范文篇10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家居市场;发展前景;营销策略

1什么是“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的生活居住环境是现代智能家居的基本功能与宗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因此人们在此居住环境下,为形成一个高效快捷的生活模式,对家居的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人们可以通过在家里内部建立一个通信网络,通过软件、遥控器等执行中枢,对该内部通信网络控制下的家具设备进行防范、监测,掌握其动态。通过以上措施,从而构建一个高级便利的设施系统。

2广州市智能家居市场的整体分析

2.1广州市智能家居市场的宏观环境分析

对于智能家居行业,国家为了促使物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相关部门频繁出台了政策扶持。首先是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4个相关单位联合了《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关于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广东的实施方案(2011―2015)》,明确强调重点推进智慧广州的试点建设,加快在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物联网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倾向十分明显,同时研发智能家居所耗费成本也与和谐绿色健康生活的人文理念相匹配。

近几年广州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迅速,陆续举办了广州智能家居展、中国(广州)国际智慧城市发展论坛,物联网与云计算应用大会等也为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经济氛围。

2.2广州市智能家居市场的SWOT分析

2.2.1优势分析

(1)智能家居行业结合房地产行业,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好。广州作为广东省会城市,拥有较好的工作环境、基础设备等吸引着无数人群涌入。而涌入广州工作的人们大多希望能在广州定居。因此即使广州房价虽高,但销量依旧火爆,市场需求依旧很大。而较高的房价和“限购令”政策的出台也间接筛选那些中低水平的普通消费者,从而保留消费能力较强、追求更高生活理念的高消费者。许多的IT企业与房地产企业强强合作,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共同建立智能家居系统、开办产品展示店、智能家居体验馆等。随着智能家居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用户还仅有初次体验,暂时无品牌忠诚度,有利于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

(2)广州智能家居企业起步较早,拥有较多经验。广州作为“智慧广东”试点示范城市,特别是在交通智能卡系列,如地铁APM系统、羊城通等实施了物联网技术应用项目,同时也积累了物联网技术应用经验。一大批实力较强、在智能家居行业内拥有最先进的产品技术、完善产品线、物联网技术研究方面有较高水平的优质企业进驻广州,如:广州市聚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河东电子有限公司(HDL)等都是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力量。

2.2.2劣势分析

(1)产品设计水平整体不高。因我国智能家居起步晚于国外,因此国内智能家居产品项目设计总体水平不高,具体表现为:功能不够强大,有些产品看似功能强大但在使用过程中不够人性化设计、部分产品操作性较低,缺乏实用性等无法激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2)价格较高、不接地气、不亲民。由于技术研发前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搞研究开发、申请专利,同时需要开发市场、宣传产品等导致智能家居市场价格总体偏高。比如装修一套三室二厅的房子,假设需要安装智能家居系统,若只是普通的灯光控制最便宜的2万元左右,国内具有常规功能的产品至少需要5万~9万元,国外进口高档的一般是10万~20万元。别墅区另外计算。此等价格自然让不少中低消费者有心无力,望而却步。而厂家主要侧重智能家居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环节,却忽略了售后服务、售后跟踪环节,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比较大的限制。

(3)机会分析:广州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出政策支持智能家居行业发展,为建设智慧城市和信息广州,广州市政府将推进物联网应用和发展作为重要工作。此外,广州市政府计划每年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资金中拿出1亿元,用于建设物联网发展体系,建设物联网的重大科技专项,加大力度致力于物联网共性技术研发、应用推广和产业应用。

(4)威胁分析:较高的市场价格导致智能家居行业的市场定位局限于中高端消费者导致市场份额不多,加之国内其他城市和国外产品给广州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此外,广州智能家居市场多种技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各个技术对产品的兼容性和系统整合性的标准不一,差别颇大。市场本身缺少行业统一标准与规范,产品质量需要不断提高营销模式需要不断创新等。

从广州智能家居的宏观环境分析可以看得出,广州智能家居市场总体的外部环境较为良好,我们相信,经济的发展给广州智能家居产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其能顺利、蓬勃发展。

3广州市智能家居市场的营销对策

(1)采取与房地产商合作的方式。可以与广州较大型的房地产商如万科、恒大、碧桂园等房地产商合作,重点着手开发新型智能小区,也是多数智能家居企业采用的营销模式之一。短期看来会增加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成本,但是长远看来,智能家居有着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2)采取实体店营销模式。可以采用在相关商区开设实体店。实体店营销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接近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因为实体店里的产品展示区、体验区使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用着心里也踏实,因此也是让广州百姓了解和体验智能生活的较好方式。

(3)采取大型超市销售模式。广州拥有较多的大型连锁超市,如广百百货、百佳百货、永旺百货等,是消费者经常出入的购物场所,在大型连锁超市销售智能家居产品可以增加产品的曝光率,提高消费者的认知能力,刺激消费者消费。

(4)采取互联网销售模式。广州大部分市民几乎天天接触互联网,因此可以借助互联网手段进行销售。例如微信,现阶段几乎没有人不用微信通信,因此可以在微信朋友圈开展新一轮FEED流广告,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投入不同的智能家居产品广告,提供更多维度的效果分析,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和价值。

智能物流的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物流行业;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F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96-2

引言

物流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互联网+”战略背景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新的经济形态下,物流行业应积极探索转型升级途径,变革发展模式,以满足“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需求。因此,积极探讨物流行业的发展瓶颈以及未来发展的有效策略,对实现物流行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行业发展方向

目前是信息技术全面覆盖的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都会逐步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行业发展必然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方向。信息化的物流包括两方面:一是指物流企业内部的管理要实现网络化,要将各个部门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目的;二是指物流配送系统要实现网络化,即物流公司要和其他相关企业可以进行信息传递,信息共享。物流网络化的实现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所以物流行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此外,计算机网络系统具有开放性与便捷性,方便物流企业与客户的有效沟通。在“互联网+”背景下,物流行业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各种信息的共享,并且网络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供应商、客户、物流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网络。物流活动双方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查询物流运输实况,减少物流运输中不必要的麻烦,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同时,物流企业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及个性需求,在合理的范围内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互联网+”背景下物流行业的发展瓶颈

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迅猛发展,加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物流模式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难以平衡目前多元化、个性化的客户需求,影响了物流行业的科学发展,具体表现在:①“最后一公里”问题。在“互联网+”时代,物流行业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行业内部协作程度偏差,分散性较高,导致“最后一公里”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无法准时准点地将货物送到客户手里,包裹损坏、丢失问题严重,物流服务态度偏差等,这些因素直接关系着物流行业的持续发展。同时,物流网点的布局是否合理对配送是否及时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农村地区,物流网点极少,使得农村地区无法享受便捷的物流配送服务。②供应链不畅通。物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行业的联动,例如制造业、农业等。但目前物流行业的发展过分依赖电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业的持续发展,缺乏活力的物流行业极大地限制了其l展空间。③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多是中小型的,为了减少人力成本,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大多是非专业或兼职,无法支撑企业的创新发展。另外,缺乏掌握先进信息技术的物流专业人才,对于一些现代化的物流操作系统无法进行有效的操作,利用率偏差,难以发挥这些系统的作用。

3“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行业发展策略

“互联网+”体现了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态势,其属于创新2.0形态下的产物。在此背景下,物流行业必须结合自身的优势,优化升级发展模式,实现科学发展,满足新时期的市场发展需求。

3.1强化物流信息化建设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就是信息化建设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在“互联网+”背景下,物流行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丰富而全面的网络资源,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来构建新的物流体系,实现物流行业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发展。同时,通过网络系统和终端设备,合理、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准时、快速地配送货物,以良好的信誉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提升物流行业的社会效益。物流信息化建设通过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与系统,来实时、动态管理和监控整个物流过程,针对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制定有效的防御方案,切实提升物流工作效率和质量。还有就是信息化的物流会拓宽覆盖范围,构建出网状的物流智能骨干体系(CSN)。通过结合物流仓储平台与基于大数据的物流信息平台,实时、动态、准确把握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向,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

3.2优化供应链

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使用网络进行相关的交易,对物流的要求也日益精细化,突破了物流传统的运输服务,这就需要优化物流全供应链。物流行业应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云仓,并升级转型为以大数据为支持、以深度信息系统为神经的仓网格局,满足新时期的物流仓储需求,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实现物流行业的科学及持续发展。例如顺丰,布局了“仓网”,利用大数据支持的信息系统,转变了以往“多仓”模式,通过调拨全国范围内的转运能力,为电商商家提供“仓、干、配、店、柜”一站式全供应链解决方案。借助仓网可以减少自身仓库数量,通过“分仓备货”实现仓库全覆盖,并把库设置在消费者周围,缩短了配送时间,提高了配送效率,在全供应链上实现了成本最优。

3.3加强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培养

人力资源是现在各个领域发展的核心力量,市场竞争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人才的竞争。所以,物流企业应进一步加强人才的培养,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物流企业在选聘员工是要注重考核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合格者才能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另外,物流企业还可以加强与本地区的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一来有助于为物流企业培养更多对口且专业素养较高的物流人才;二来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为更多地物流专业人才提供工作岗位。校企合作办学可以共同开发适合物流专业教学的教材,使教材内容符合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的需求,为企业储备更多的物流专业人才,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物流企业还要注重培养企业内部多层次的物流人才,定期组织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活动,还可以定期举办物流研讨会,学习国外先进的物流理念及技术,将培养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高层管理人才与提高员工专业知识及技能、经营管理理念并重,为企业培养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有效促进现代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此外,物流企业还要强化员工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全面、细致的服务,提高企业的形象,为企业招揽更多的客源,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3.4加大科技投入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物流行业发展,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我国物流行业既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还要应对国外企业的挑战。为了提高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加大科技投入,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经济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息流技术,构建涵盖区域内所有商业流通和仓储运输企业的网络平台,打造信息化物流企业,实现现代物流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4结束语

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物流行业必须正视自身发展存在的瓶颈,结合当下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技术,加快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优化全供应链,并加强人才的培养,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支持,还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发展战略目标,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与经济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劭节,韩飞,宋纪恩.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仓库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11).

[2]杨春霞.智慧物流下林安智慧商贸城建设的意义[J].铜业工程,2016(05).

[3]郑昱,高明.打造商品数据生态系统共享全球智慧――聚焦2016世界物联网博览会[J].条码与信息系统,2016(06).

[4]彭景乐.论物联网中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J].中国新通信,2016(22).

[5]党红恩.云计算与物联网在智慧城市构建中的运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6(11).

智能物流的发展前景范文篇12

[关键词]视频监控;智能视频分析;运动目标检测;

[中图分类号]TP3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203-01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安全防范意识的不断增强,具有智能分析功能的新一代视频监控系统,已经开始渗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智能视频监控是指在不需要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利用计算机视觉分析方法对视频序列进行自动分析,实现运动目标检测、分类、识别、跟踪等,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预先设定的规则对目标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为采取进一步措施提供参考(比如在对象进入设防区时自动报警)。其中,运动检测的目的是通过对监控视频图像序列的分析,确定监控场景中有无运动目标,进而把运动区域(也称前景区域)从检测图像中提取出来。在智能视频监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后续目标跟踪和运动分析的基础。

2运动目标检测算法发展状况

国外对运动目标检测的理论及应用的研究较早,尤其在1996年至1999年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项目署的视频监控重大项目VSAM(VideosurveillanceandMonitoring)。主要目标是通过视频理解、传感器融合、网络通信技术实现对未来战场、城市、机场等进行自动监控。

在国内,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里的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CBSR(CenterforBiometricsandSecurityResearch)研究开发有行人与车辆的多目标检测、跟踪以及分类、目标异常行为的识别与报警等智能分析技术,并实现一个动态场景集成、分析和演示系统,并最终推向实用。

3现有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根据序列图像的背景情况,运动目标检测算法可以分为静态背景下运动目标检测算法和动态背景下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静态背景是指摄像机在整个监视过程是静止的,而动态背景是指在监视过程中摄像机发生了移动,如平动、旋转或多自由度运动。动态背景下的运动目标检测由于目标与摄像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对运动,所以检测算法要比静态背景下的检测算法复杂的多。目前,—般的视频监控系统都是采用固定摄像头的方式,因此这里主要是研究静态背景下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运动目标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帧间差分法、背景差分法、光流法以及混合高斯模型法。这些方法基于的原理不同,且各有优劣,以下详细介绍这几种方法。

3.1帧间差分法

帧间差分法是一种基于像素的运动检测方法,它通过对视频图像序列中相邻两帧或相邻几帧图像进行差分运算来获得运动物体轮廓。

该法是运动目标检测方法最简单的一种,具有较低的时间复杂度以及运算简单等特点,可用于实时检测的系统。但是,这种算法存在一些局限性:(1)检测的运动目标区域大小与目标的运动速度有直接关系。当物体运动缓慢时,相邻两帧间的目标移动的距离小,检测的区域和实体相差也小,但如果速度慢到一定程度就会检测不到;当运动目标的速度很大时,检测的区域相应的会变大,从而造成检测的运动目标准确性偏低。(2)提取的运动区域会产生“空洞”现象。

3.2背景差分法

背景差分法是通过对给定的视频序列图像进行学习,使用特定的数学模型来对图像中场景的背景进行建模并存储起来,然后用当前的视频序列图像与存储的背景模型做差分并通过选定适当的阈值来二值化,最终就得到相应的运动区域。该法在场景比较简单时,使用简单的背景模型可得到很好的检测效果,但在复杂多变的场景,就会出现过多的漏检现象。

因此,该方法仍需解决以下问题:(1)如何获取理想的背景模型以及建立理想的背景模型;(2)如何保持与更新背景。但是在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背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界光线变化以及现场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该法还是不能准确完整地提取运动目标。

3.3光流法

光流是指图像中灰度模式的运动速度,它是图像中景物的三维速度矢量在成像平面上的投影,它表示了景物在图像中位置的瞬时变化,而光流场是运动场在二维图像上的投影,该物理量包含了有关运动和结构的重要信息。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物体的运动场研究物体的运动,把光流看作运动场,通过研究光流场来估计图像序列的运动情况。

光流法的优点是检测精度较高,适合做精确分析,可以获得目标的运动参数等信息,也可以解决传统的基于特征的运动目标检测难以解决的遮挡,重合等问题。但实际应用中,存在运算量大、件要求较、对噪声非常敏感等问题。

3.4混合高斯模型法

Grimson等人首先提出了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背景建模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每一个像素的颜色值用个单高斯分布描述,的选取依赖于像素值的分布情况,通常值取3~5。由于彩色图像颜色通道之间相关性很小,可以忽略各通道间的之间相关性,假定了三个通道相互独立,且具有相同的方差,因此只需对均值、方差和协方差三个参数进行初始化、计算、更新,即可实现混合高斯模型的背景建模。

因此,该算法具有鲁棒性强,受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小,能够适应复杂环境下运动目标检测,不仅克服了帧间差分法容易出现遗漏的缺点,也很好地解决背景差分法对光照等外部条件造成的动态场景变化过于敏感的问题,能够对运动目标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由于混合高斯模型有其自身的优点,所以得到广泛学者的研究。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电力工程导论范例(12篇)

    - 阅0

    电力工程导论范文【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成效分析【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051-03一、研究背景与目的传统的高职院校课程体.....

    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原因范例(12篇)

    - 阅0

    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原因范文1篇1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教育教育问题教育公平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留守儿童主要指的是因为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由父母.....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