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故事范例(3篇)

来源:网友

中外历史故事范文

关键词纪录片文字媒介历史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很多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活跃于荧屏,可见纪录片作为一种展现历史的影视媒介,有着广泛的影响。它本身的影像记录功能,也为历史学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那么,既然影视媒介信息可以作为史料来用,那它必然与传统的史料形式在传播方式上存在不同;而历史观的不同,也会对纪录片创作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图像学视域下的“文本图像”与“图像文本”

人类历史的文字和影像的叙述和再现无外乎是语言和视觉的联合,根据美国图像学理论家米歇尔的解释,对于语言和视觉的联合。是视觉再现的领域的两种方式:一是“文本图像”,视觉形象作为语言内部差异的场所,具体体现为文字和印刷的物质性,视觉再现之语言再现的诗歌样式。以及描述在叙事中的奇异作用;二是“图像文本”,语言在视觉领域的再现和压抑。

作为保存历史信息的史料,自然与传播媒介密不可分,一般说来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文献,包括档案、报刊、图书等文字记录的史料,档案、报刊、图书都是书写媒介和印刷媒介,此外,中国古代还将甲骨、竹简、绢帛等当作书写媒介;二是口述历史所基于的口碑材料,古代史学家就曾深入调查、采访,运用“口耳相传”的史料,这些依靠文字记录保存下来,到了近代出现了声音存储技术,才有了录音方式,这就是广播媒介的功用了;三是反映历史进程的遗迹、文物、战场、壁画等视觉史料,虽然遗迹、文物等无法一下归人具体的哪一种传播媒介,但作为视觉呈现的史料,影视媒介,即电影或电视完全能以视觉化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可以说,每一次传播媒介的变革,都决定着历史记录的方式,因此形成了以史书文献为主的“文本图像”和以影视为主的“图像文本”。

二、历史文献纪录片和史书对于历史信息的真实性保证

同属于传播媒介的影视媒介和书写媒介,各自对应于历史信息记录载体中的纪录片与历史著作,在记录与再现历史事件上有什么不同呢?下面通过分析纪录片《故宫》和历史著述《史记》来探讨这一问题。

历史之首要在于真实,当代电视传播作为大众传播手段,真实性也是其要求之一,这一点在历史文献纪录片中尤为重要。《故宫》影片中的一大特点,就是大量文物的展现,《故宫书画》、《故宫藏玉》、《故宫藏瓷》基本都是展现文物。《故宫》在宣传中,就将众多文物的第一次亮相作为一大“卖点”,这么多文物的拍摄,除了展现文物本身的精美之外,还要牵涉出背后深藏的历史,文物作为史料确保了历史的真实性,使得影片所说的历史确有“出处”。

史料的三大形式在《故宫》中都有体现,文献引用在第二集《盛世的屋脊》中就可见一斑,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李燮平在镜头前,讲述李自成是否放火烧紫禁城时。引用了《日下旧闻考》原书原文一段“因胜朝之旧而斟酌损益之”,这一行字在片中用技术特别加亮,以显示出处。可以作为影片文献引用形式的一个代表。

口述史料在影片中也被多次使用,比如在第十集《从皇宫到博物院》中,有关190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开放的情形,就让93岁的北京居民刘曾富和启功先生讲述当时自己的见闻。为了能让人物口述和历史相互印证,影片在讲述的同时还穿插历史图片和文物。

历史遗迹、绘画、照片等视觉材料在影片中的运用就更多了,如第一集中的南京明故宫遗址、《燕京八景图》等,以及第十集中拍摄于溥仪退位前后的那段时期的紫禁城老照片;此外,还有影像资料,这是作为视觉史料出现的,如克林顿-西蒙斯在1903年拍下的关于故宫最早的影像。

如果说影视媒介通过呈现具体实物使得历史真实可信,传统的文字记录则主要通过材料甄别了。例如司马迁著《史记》,主要从两方面来确保史料的真实可靠,其一是文字史料。其二是实地考证。对于文字史料,司马迁选择从数量庞大的资料中,考订、筛选出他认为的可信的资料。作者在《伯夷列传》一章中说: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考证之后认为,六艺是可信的文字资料。其二,进行实地考察,获得很多见闻也是一大资料来源,司马迁在写《孔子世家》和《屈原世家》等章节的时候,就曾亲往孔子和屈原的家乡去探访古迹,采集民间传说。文献资料、口述史料和对于遗迹的考察,在文字记录的传统中依然可以看见基本的史料形式。

三、文献纪录片的影像叙事与史书的文本叙事

媒介在传播历史信息的同时,还存在一个叙述方式的问题。因为历史是由零散的一个个事件构成,只有通过叙事技巧,才能将其串联成一个整体。这其间涉及的其实是传播技巧,而影视媒介和书写媒介在这方面,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故宫》影像叙事依靠的是蒙太奇手法,这本身也是影视媒介自身的语言,比如在第一集中配合永乐皇帝诏书解说的镜头,就是一轮巨大的红日冉冉升起,这是带有隐喻性的蒙太奇。象征故宫诞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故宫》在结构编排上也是别有匠心的,各集虽然各有主题,独立成篇。但总体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的,从讲述故宫营造始末的《肇建紫禁城》这一集开始,先后讲述故宫建筑(《盛世的屋脊》)、宫廷政治(《家国之间》)、宫廷礼仪(《礼仪天下》)、宫廷藏品(书画、藏玉、藏瓷、西洋物品)及博物院建立始末(《从皇宫到博物院》),最后谈及了文物流迁历史(《国宝大流迁》)和故宫大修(《永远的故宫》),从时序性上来说,基本上是顺着故宫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的。

再者。文献纪录片还有一个元素是解说词,保留了文字叙述的传统,在纪录片中配合画面进行画外解说。由于是历史文献纪录片,解说词需要保证学术性,但受到电视传播的自身特点和广大受众群的制约,又不能过于学术,因而各集在叙述过程中,很注重“故事”的讲述方式。

相对于影像,文字记录历史的传统便十分悠久了,而且也有自己的形式与方法。梁启超在《史学导论》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对传统历史的写作有详尽的叙述。他认为历史写作是有体裁的,体裁的区分主要在于对于历史“还原”的程度。中国传统的历史体裁大体包括传记、编年、记传本末体等。纪传体是将历史的核心归结到人,编年主要是利用时间跨度全面记述。西方历史记述在体裁上没有中国如此清晰,大都注重就某个历史时期、地区等进行研究,发展到现在才扩展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管是东方或西方,文字叙述历史都是为了再现历史,历史学家的一大任务原本即是“复原”过去。不过同为“再现”,书写媒介和影视媒介还是有着很大不同的,主要体现在直观与想象的区别。

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便认为:“历史记述据称是历史过程的确定片断的言辞模式或者标记。但是。只所以需要

这些模式。是因为文献纪录片并没有就它们所涉及事件的结构,描绘出一种清晰的影像”。因此,为了说明过去“实际发生的事情”,史学家首先必须将文献中记载的整组事件,再按照自己的一套意识形态,结构成历史。这种结构后来又被史学家自己“想象”成过去“实际发生的事情”的一种表现和解释,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字记述历史存在“再现”,因为有史学家个人“想象”的部分。

说到文献纪录片对于历史的“再现”问题,海登・怀特为此专门提出了一个概念“影视史学”(historiophoty)。影视史学就是通过视觉材料与影片话语,传达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影视媒介凭借不断进步的多媒体技术,图像化直观展现历史的形式,使之与原先文字书写的方式大为不同,由于图像化带来的历史真实性质疑,使得新兴的影像“重现”方式饱受争议。影像方式能呈现历史,源于影像方式是对我们现实生活经验的一种“复制”,历史是可以被真实地“复制”出来的,这也就是历史影片创作的一大卖点。这些年的一些电影,诸如《特洛伊》、《亚历山大大帝》等,片中竭力去“再现”古代的历史事件,其服装、建筑、武器、战船等等都尽可能地和历史上的“同期”样式接近,不过影视史学中的文本与客观存在的历史,永远是两条渐进线。

由此可见,影视媒介叙述历史是通过直观呈现、大跨度的蒙太奇叙事,兼有视听娱乐的功能,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进行逼真地历史“再现”;而文字记述则必须通过严谨地体例记载、材料甄别,来确保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并凭借一定的想象符合历史的因果。从目前的大众传播手段看,影视媒介是主流,因而文献纪录片作为一种传播载体,在传播历史信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中西不同史学传统下的文献纪录片叙事比较

文献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不同的历史观也会使得相同题材的纪录片呈现完全不同的叙事结构。而在这一点上,东方和西方的历史观就有着明显的不同。梁启超认为中国史家长于叙事,而西方史家则长于评析,这是由长期的书写记录传统形成的。中国史家往往把个人对于历史的见解融于史实叙述中,要么在后面的论赞中发挥,与叙事分开;西方史家则侧重与分析历史事件前后的因果关系。海登・怀特在《历史的诗学》中,说西方史学界有这样的叙事传统:将编年史中挑选出的事件编成故事产生了各种问题,史学家在建构其叙事的过程中必须预料到并加以回答。这些问题的种类有:“这是怎样造成的?”“为什么事情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最终会是怎样?”这说明西方史家的思维是因果关系式的,与中国传统单纯书写事件是不同的。下面,我们从《故宫》和《辉煌的古代文明》这两部作品的比较中分析这一问题。

BBC制作的文献片《辉煌的古代文明》,体现了典型的西方评析性的历史思维。从结构上说,它是按照文明地区来分集的,诸如:《埃及一不熄的生命》、《罗马一终极帝国》、《中国一力量的王朝》等。而在每一集的叙事中,突出的又是评析文明现象,笔者在这里选取一集《希腊一黄金时代》加以分析说明。由于是失落的古代文明,影片一开始就用一场发生于1687年的战争,来宣告这种文明的毁坏,其中有大量的古迹被毁。接着选取了希腊文明有代表性的建筑、雕塑、思想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察,并在简单叙述完一个方面的背景资料后,再由专家进行分析。这成为了影片最为重要的叙述方式,画外解说只是一种辅助。

从叙事学上分析,这样的评析是符合因果性的。《故宫》虽然也有建筑、礼仪、政治等分集,但基本都是由文物或者历史事件去牵出背后的历史故事,专门的评析不是很多,基本集中在明代的政治制度、马戛尔尼访华和明清两代宫廷对西方文化的态度上。比如在《礼仪天下》这一集中。谈及英使马戛尔尼来访,并以他的视角看当时的中国,议论中国近代的落后,其中的一些观点并不为广大民众熟知,显得很新颖。不过,这样的议论在影片中所占的分量不是很多,往往在一集的最后,作为画龙点睛式地总结性陈述。全片基本上是以画外音叙述历史事件作为主题。而《故宫》中的专家叙述,基本上是作为历史事实的叙述者出现的,成为主体叙述的一种穿插、融合,与西方做法不同。相比BBC的《辉煌的古代文明》,《故宫》专家论述部分显得很少。

中外历史故事范文

1.历史故事的含义

历史故事是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它往往以忠实于历史事实和逼真的细节等手段,艺术地再现历史风俗和社会概况。它不同于历史著作,可以有细节上的想象和虚构,允许适当的艺术夸张和必要的集中,但在大的史实方面不能杜撰、篡改、违背。可以涉及真实的历史人物,可以集中描绘一个历史事件。它要求立足于现实去回顾历史,必须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去描写,艺术地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的缘由

2.1提升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积极性。历史教学是一个相对比较枯燥的学科,因为其理论性比较强,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点也比较多,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和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历史故事可以调动整个课堂的气氛,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历史故事在中学历史课堂当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2.2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历史教学中,如果一味的在课堂上讲授教材知识,不仅学生厌学,久而久之教师教学的枯燥和空洞就会展现,历史教学就有可能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因此我们可以把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教学,以达到增强学生兴趣的目的。逐渐做到让历史课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课,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最好的老师。

2.3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的接受和把握程度。历史故事的引入是教学的一种方法或者手段,而最终目的是达成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只有把这种方法或者手段灵活地运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课堂学习成效的好坏我们也可以用课后的学习测评来进行衡量,学习成绩的高低就是学生对历史知识接受和把握程度的一把尺子。

3.历史故事引入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误区

3.1重故事情节轻教材知识,舍本逐末。历史故事在引入历史课堂教学中固然能收到良好的成效,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地只是为了讲故事,把故事降得绘声绘色,情节跌宕起伏。如果在此过程中轻视了教材知识的讲解,那就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未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预期的效果。在我们历史集体备课的时候经常就有老师说:"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故事引入课堂,讲着讲着就刹不住车,一个故事就是一节课。"这就是没有处理好历史故事和教材知识之间的关系造成的。教学中讲故事时间过多挤占正常地讲授教材知识时间。

3.2迎合学生的胃口,忽视历史故事地客观真实性。当今宫廷剧、穿越剧、历史演义等非常流行也很受学生喜爱,这些大多是小说家,剧本家们天马行空虚构出来莫须有的事,适当引用无可厚非。如果不加甄别而盲目地引入课堂,这样就会让历史知识失去客观真实性,历史教学失去应有的严谨。另外,在讲述过程中,历史事件介绍不完整,并且没有注重故事的来源与真实性,严重脱离史实,容易误导学生,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收到错误的历史信息,这样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3.3教师唱独角戏,忽略学生的参与。传统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被动的接受,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少,让课堂氛围沉寂。在引入历史故事进课堂的时候我们教师应力争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可以在课前就布置好任务让学生在课外多多的收集相关的故事,并积极的参与在课堂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大更好的发挥历史故事引入课堂给历史课堂教学带来的积极作用。

4.历史故事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运用技巧

中外历史故事范文篇3

关键词:故事化教学初中历史教学教学应用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历史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宝贵财富,初中历史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言传身教,紧抓历史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立国,历史教育发展迅速,但目前由于客观原因导致我国各地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应试教育,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兼顾应试成绩,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一大难题。本文浅析了故事化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对故事化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加以探究,旨在为初中历史日常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新思路。

一、故事化教学概述

1.故事化教学的概念

故事化教学并非单纯的以讲故事代替课堂教学,而是把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与借鉴意义的历史故事作为历史教学的一部分,从侧面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学习及思考。故事化教学是以课本知识为线索,将一个个故事从头至尾串联,以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历史故事和历史课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因为故事是课本知识的探索与延伸,课本知识是故事的结论与概述。

2.故事化教学的特点与原则

真实性,选取故事时应保证其史学性,保证故事的来源是真正的历史而非乡村野史。在挑选历史故事的时候,首先要以历史物证为首选,例如: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统一中国等故事;其次要选择有权威史书记载的,如《史记》中记载的事件等。而一些乡村野史、民间传说只能作为课间的调剂品与学生一起分享,但不能让学生作为正史记忆。

趣味性,故事也有趣味与乏味之分,初中时男生大多对军事类历史感兴趣,如楚汉之争、战国逐鹿中原等,女生大多对情感类历史感兴趣,如霸王别姬、昭君出塞等。教师应善于筛选适合学生且内容丰富的故事,同时要利用自己的语言和表情,努力使故事更加生动形象,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所选的故事应立足于课本,选取有针对性的故事讲述。在选取故事时应立足于课本需求,切忌只为满足学生的兴趣而讲述一些低俗愚昧的故事,影响学生的判断及人生观、价值观。

二、故事化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丰富日常历史教学

历史绝非一系列空洞的时间表与历史年代大事表,而是内容丰富的史实。历史故事作为历史史实的一部分,值得学生学习。初中生心智尚未成熟,对科目的认识易停留于表面,在教学过程中若仅停留在书本内容阶段,则会显得十分枯燥,不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一般而言,每个孩子从小就喜欢听故事,进入初中后,很多学生相对于课本更喜欢阅读小说等书籍。小说其实便是对故事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故事化教学过程中抓住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帮助学生树立历史观

历史观是一种主观思维,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课本上的历史较为简略,前后关联度较差,且不详细。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更是培养学生有关历史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全面且正确的历史观,这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例如,黄仁宇先生在他的著作《万历十五年》中便通过若干事件即若干故事阐述他的大历史观。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树立一种全面的历史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才能了解历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从历史中学到帮助其今后工作与生活的东西。

三、故事化教学的具体课堂实践

1.故事化开篇

老师可以历史故事引出这堂课的主题,激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更快地从下课状态过渡到听课状态。例如,上课后,老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烟花易冷》,继而阐述该歌曲的灵感来自于一本《洛阳伽蓝记》的书,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南朝宋与北魏旷日持久的战争背后的凄美故事。老师通过这个故事引出课堂主题,说明南北朝时期战乱与政权更替的影响,引出当时百姓渴望统一、南北文化交融、佛教的影响等诸多知识点。

2.将课堂内容故事化

课堂教学不应是教师填鸭式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高质量的教育应该是老师带领学生一步步地通过细枝末节的故事整理出历史网络,探究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老师可以在讲解课本内容的时候穿插历史小故事,避免教学过程过于呆板,减少学生走神情况的发生,提高课堂效率。例如,讲解楚汉之争时可通过鸿门宴、暗度陈仓、霸王别姬、刘邦统一后却诛杀异姓王韩信等故事来反映出刘邦与项羽迥然不同的人物性格,并带领学生通过其各自性格分析其成败原因,最终得出结论:刘邦善用人但多疑,善为君;项羽勇猛但无谋,讲义气但刚愎自用,善为将,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楚汉之争的结果。

3.故事化结尾

以故事结尾,让学生下课后有自主学习、探求历史真相的积极性。临近下课时,老师将本课时内容总结后,可利用一两分钟讲述一个与课上内容有关小故事,结尾可留有悬念,并引出下一节课的主题,这种悬念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图书馆借阅书籍、网上搜索等手段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对下一节历史课产生期待,并提前预习。

4.作业多元化

初中生大多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少有人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适当将一些呆板的习题册联系或机械式背书置换成自主探究的作业。例如在学习外国近代史时,布置一些对外国百年家族企业的发展的了解与探究作业。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为什么这些外国企业能在百年时间里历经数次经济危机不倒,另一方面促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再对比同时期的中国近代史,加深其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发展的轨迹,以及资本主义发展和中国发展各自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延伸到其他时期的发展,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难点故事化

初中生阅历较浅,对于历史中的一些难点如外国近代史中的一些内容,与当今生活有较大差距,学生难以理解。将难点故事化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概念以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结语

故事化教学作为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趋势发展迅速,且取得显著效果,所以教师应掌握这种方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故事与课本相结合,使历史教学呈现出多元化的良好趋势。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更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张云洁.优化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初中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课后说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6).

[2]孙建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J].文教资料,2010(21).

[3]杨红琴.历史课“六步有效教学模式”初探[J].林区教学,2009(06).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