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内外论文范例(3篇)

来源:网友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翻转课堂;身份认同;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4-0204-02

翻转课堂(flippingclassroomorinvertedclassroom)的起源应归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JonBergmann和AaronSams。2007年前后,他们由于受到当地条件的限制,用录屏软件录制PPT演示文稿及教师实时讲解的音频,再把这些视频上传到网络上,供学生自行下载、观看。2011年,“翻转课堂”被加拿大环球邮报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方兴未艾,国内外学者从多方面对翻转课堂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与剖析。

一、翻转课堂研究综述

自“翻转课堂”2007年出现开始,其影响力慢慢扩大到全美甚至全球。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翻转课堂”对传统教学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以JeremyF.Strayer(2012)、RobertTalbert(2014)、ShondaR.Kuiper(2015)、BosnerStefan(2015)、DahlkeOjennus(2016)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都针对具体某一门课程设计或是某一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确立了“翻转课堂”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为学生所带来的促进作用,研究重点大都集中在“翻转课堂”为教学所带来的颠覆性影响,研究范围相对狭小。

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热潮是以MOOC(慕课)的兴起为依托的。杨晓宏、党建宁(2014)指出: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缘历史、伦理文化及行为观念,“翻转课堂”的研究需建立在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本土化的基础上。众多教师、学者也以MOOC的典型特征为基础,分析了“翻转课堂”借助MOOC的理论基础以及某一门学科“翻转课堂”的具体教学实践。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方向及成果,大都偏重于“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比较研究,或是“翻转课堂”对于某一门课程的适用程度及教学效果评测,缺乏相应的理论导入和支撑。也就是说,怎样才能让教师和学生真正融入“翻转课堂”的教学中,怎样才能真正地“翻转”课堂,是本文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二、身份认同理论

身份认同一词来源于拉丁文idem,后来发展成英文中的identity一词。学界通常认为个体与他人或其他群体的相似或是相异构成了个体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从而确定了身份。这种认同的过程是社会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并与类别、角色等概念相联系,而我们所关注的“翻转课堂”无疑是师生角色的“翻转”,它同样揭示了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强调认同的社会制约性。

对于身份认同的研究大都从两个角色出发,一个是社会学角度,一个是心理学角度。Lawler(2008)认为人的某一部分并非由社会领域产生,这里所设想的是一种本质,它造就了一个人的特定性。它通常被认为位于“内里”,被理解为比“外部”更深入或更真实,对于某种身份的认同可能而且也会改变,他被认为以某种方式存在于所有社会因素之外。而Lawler所说的这种“内里”正是“翻转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比教学步骤和教学效果更值得我们关注的师生角色的真正转换,对于师生双方而言,它都是一元化主体转移到更为自由易变的自我构建,是由课堂这种“小”的社会关系而产生的。

其实,就某一微缩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认同问题,国内已有学者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如雷开春(2008)结合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表征理论分析了国内白领移民的社会认同问题;谌亚南(2014)以大学生的网络购物为例,研究了身份认同对网络购物行为的影响等。而在当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中,我们同样需要研究师生个体在“课堂”这个微小的社会关系中所涉及的错综复杂的“身份再认同”问题。

三、以身份认同理论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身份认同其本身是一个旧身份不断分裂、新身份不断形成的去中心过程,而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身份转变也是一种去除原有身份,认同“新身份”的去中心过程。英语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二者在课上及课下借助各种互动平台的一系列活动形成了一个微社会。那么,教师和学生能否在翻转课堂这个微社会中分裂本身的旧身份并形成适应这种社会关系的新身份,将成为建立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参数及理论指导。以身份认同理论为切入点,探索性尝试建立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成为第二语言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方向。通过大量的文献搜索,不难发现目前学界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研究前景广阔。

1.重新定义“翻转课堂”

首先,笔者认为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应以身份认同为基础,将教师与学生课上与课下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看成是一种社会身份认同的内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所有教学模式的建构都应考虑教师与学生身份认同的阶段和步骤,培养学生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教师由“主”转“客”、学生由“客”转“主”并非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转变,而是需要慢慢内化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权力的“翻转”才能实现身份的转变。“基于权力的网状和动态的特点以及权力对语言的根本支配性,可以进一步得出,权力是抽象而流动的东西,它无处不在,但是她并非裸地存在于各个机制中,它通过某种媒介实施。”(宋艳玲,2016:78)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转课堂”。

而目前我们对于“翻转课堂”的定义大都是以教学方法的改变为导向的。教师对学生在课下遇到的困难进行解答和指导,并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概括和总结。当然,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方法、地点和方式的“翻转”无疑是“翻转课堂”的标志性特征,但通过对“身份认同”理论的研究及引入,我们应在概念上重新定义何为“翻转课堂”。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视频并没有取代教师,学生也不是孤立地学习,而是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教师和学生承担了引导者与学习主体的角色,并且对于这种角色的认同程度的“内里”高于“外部”。

2.MOOC与教材的编写应以身份认同为导向

“就教学模式而言,MOOC代表了一种基于学习科学精心设计的教学模式。它综合运用了人本化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程序教学及有意义学习等理论原则。”(李曼丽,2013:83)MOOC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高度结合的产物,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要想把大学英语课堂建设成学生真心喜欢的优质课程,必须建立符合学生及教师新身份的MOOC体系及教材,这样才能实现平台、教师、学习者和学习资源四个元素的联动。“主体之间的交往就是意义的互动,主体性体现在话语中就是词汇的静态意义,而主体性则主要体现话语中动态意义的产生过程。”(刘辉,2010:27)相较传统课堂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各种教学资源的设定都是以教师传授为导向的。所以,“翻转课堂”的设定必须有以学生主导地位为导向的MOOC及教材与之相配套。

首先,当前大规模的MOOC课程都未曾设有先修条件,因此各种基础的学生选修相同的慕课课程,并不利于基A较差的学生很好地融入慕课学习中,并且随着自信心的减弱,这部分学生会慢慢地对自己在慕课学习中的能力和身份产生怀疑,导致慕课普及率高但完成率低的结果。因此,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定慕课课程的先修条件,让学生尽快地认同自己在“翻转课堂”中的新身份才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其次,以新的教学平台为主导的学习过程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教材已经退出了舞台,所以新教材的编写同样要改变传统的知识结构,来适应学生在“翻转课堂”中的新身份。

四、后“翻转课堂”时代的深度摸索

大学英语教学“翻转课堂”的研究及摸索在国内已经进行十年有余,但是绝大多数的高校并未完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教师的“主角”及学生的“配角”身份仍未得到改变,单纯地探索翻转课堂模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缺乏与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相匹配的教学评价体系及心理测评体系。学生对学习主体地位的认同程度才是英语翻转课堂的最终目标及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

那么,在后“翻转课堂”时代,一套科学的教学及心理评价体系是引导我们后续研究的指示器,以身份认同理论为基础的评价体系能及时反映出大学英语“课堂翻转”的实际效果,并使研究者在教学模式的设定、相关平台软件的开发及互动模式的摸索方面做出及时调整,从而真正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

师生“角色”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和配合,更需要相应理论的指导,而身份认同理论就是所有步骤得以实施的理论保障。

五、结语

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翻转课堂”承载了研究者对教学效果的期待。但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教学模式的建构并不是单纯的形式上的改变,它是一个以坚实理论为基础及评价的多维度模态。尽管我们在翻转课堂的研究中还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但身份认同理论将会作为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建构过程中的重要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杰辉,伍忠杰.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4(11).

[2]刘辉.本体论视域中的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观[J].外语学刊,2010(6).

[3]李曼丽.MOOC的特征及其教学设计原理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8).

[4]宋艳玲.两性权力对比视域内的会话打断研究[J].外语学刊,2016(2).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14.057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14-0153-03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国内的英语教学领域,教学理论纷呈,目前已进入各种教学法并存的后教学法时代,也有一线教师认为教无定法,而推崇集多种教学方式为一体的多模式教法。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已达成共识,即语言是一种工具和人际交流的媒介,学习语言必须在使用语言中达成。在二语或者外语教学领域,课堂互动是不可避免的研究主题。国外对课堂互动研究较早,国内教学界研究成果较少,近十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徐锦芬教授发表多篇有关课堂互动教学的论文,包括互动策略培训实践研究、小组互动中的同伴支架作用等。教?W实践方面,近十年来高校英语教师被校级领导听课检查的标准之一,就是是否开展课堂互动;但是根据作者从教多年的经历和观察发现,一线教师虽然有互动意识,但是何种互动形式有效,如何开展高质量的互动,以及课堂互动在多大程度上有益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对这些问题很多教师知之甚少。

本文从课堂互动研究的理论基石之一――社会文化视角人手,首先介绍社会文化理论,接着分析该理论应用于二语习得领域(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SLA)的研究状况,探讨交际互动中的外语学习,分析互动教学的理论渊源、互动教学的研究发展,尤其是国外研究成果对中国国内英语教学界的启示,在回顾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思考课堂互动研究可进一步发展和努力的方向。

一、社会文化理论概述

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Theorv,SCT)内容丰富,本文关注的是与学习相关之领域。社会文化理论源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Vygotsky)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即文化历史心理学(cultural-historicalpsychology)。社会文化理论并非如字面所表述之研究社会文化,而是探讨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认知功能发展的影响。社会文化理论的语言学基础是关乎语言和语言学习的交际观。根据该观点,语言是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产物,人不能只学习静态的语言。社会交际活动中使用的语言是动态语言,它在人的心智功能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语言学习要在交际活动中开展。社会文化理论关心社会的、交际的问题,认为习得语言的必要途径是与其他人进行社会互动或者交流。秦丽莉认为社会文化理论既涵盖社会视角的研究,也涉及心理语言学视角,所以社会文化理论应该归属第三代心理语言学研究范畴。同时,该理论源起于社会学,所以可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新的研究参考。

最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DP)是维果茨基认知发展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两种,一种是实际水平,另一种是潜在发展水平。前者儿童自身能力可以达到,后者指儿童经他人的协助将来可以达到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学习者从实际水平跨域到潜在发展水平,需要借助他人的协助,在交互活动中他人的协助被称为“支架作用”。这一理念被应用于语言学习中,倡导课堂上教师为学生积极创设语言使用场景,和语言使用机会,鼓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学生提供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输入和支架作用。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剖析了学习、教学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推动教育学科领域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和实践,帮助二语习得领域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二、社会文化视角下二语习得研究概述

二语习得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但在国内起步稍晚,直到80年代中期才起步,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与语言学、认知科学和社会文化理论密切相关,共同发展。

作为新兴的理论框架,社会文化理论为传统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开辟新的视角,引领人们对语言习得的本质和过程产生全新的认识。社会文化视角与认知视域一起构成二语习得两大对立流派。认知派发展较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社会文化派发展于80年代。该派别对二语习得的认识伴随社会语言学的兴起发展起来,代表人物包括RodEl-lis,DianeLarsen

-Freeman,JimLantoff,ElaineTarone等。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受到西方心理学界的关注,到90年代被用以研究第二语言习得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该理论被更多学者用以研究二语习得领域。社会文化理论主要从社会文化背景出发,研究二语习得,强调学习者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的语言使用情况,关注互动对人的语言构建、思维和认知的影响。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JamesLantolf与StevenThorne共同撰写的《社会文化理论和第二语言发展的起源》,是社会文化二语习得研究二十年来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

社会文化派对语言和语言学习所持有的观点是,语言是人走向社会化的媒介或工具,人学习语言学习的过程即人的社会化过程。社会文化派研究二语习得,侧重于学习者对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使用情况,侧重于互动研究。该研究的不足之处是,忽略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心理过程依旧是认知机制的事实;另外一个研究不足之处,是理论上提出社会因素是影响语言习得的重要方面,但没有具体探讨社会因素影响习得的方式和过程。社会文化理论用于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在国外成果颇丰,但在中国国内研究数量少,仅有的研究多是理论文献的推介,缺少大量的实证实验研究,研究成果质量低。

三、外语课堂互动研究

课堂互动的理论来源之一是Long(1985,1996)的交互假设理论(interactionhypothesis),交互假设是对Krashen输入假设(inputhypothesis)的修正和?l展。课堂互动的第二种理论来源是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Allwright指出课堂教学只有通过互动过程才能进行。课堂互动为学生提供了最大程度参与语言交际的机会,互动中师生问答、意义协商和反馈提高了学生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数量和质量,促进了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

课堂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互动两种基本形式,在第二语言课堂上,师生互动的主要模式是发起一回答一反馈,简称IRF(iriitiationresporise-feedback)模式。外语课堂互动研究涉及方方面面,主要从以下层面开展,运用话语分析方法,分析教师课堂话语质量,教师和学生之间话务量,以及会话的话论次数,IRF,课堂提问,课堂支架作用,教师问题类型对学生学习空间的创造,学生互动合作方式,同伴互助等等。在国内,作为外语型的英语教学环境,是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缺少真实的社会语境,和大量目的语的输入,学生最主要的途径是课堂学习,通过课堂互动接触活生生的语言,因此,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最近十年来,国内研究课堂互动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多,并呈现从综述、述评或介绍性质研究向实证性研究转变。需要有所区分的是,虽然西方教学界对课堂互动研究的成果非常丰硕,但是国外有关课堂互动的研究对象大多基于二语学习者,而中国是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社会文化环境,因此急需一条适合中国外语课堂互动话语研究的“本土化”研究路径。

课堂内外论文范文

摘要:引进“翻转课堂”教学有望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教学中思维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我校医学人类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经验为基础,本文讨论了医学人文课程“翻转课堂”中学生与教师、理念与工具、课堂内与课堂外、师资与课程的关系。

关键词:医学人文;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129-02

一、导言――当医学人文遇上“翻转课堂”

医学人文教育能培养医学生作为“全人”的通识,健全其知识结构,助其正确看待医学与社会的关系,使用人文知识和方法强化临床技能,正确处理临床实践所面对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1]。然而,我国目前的医学人文教育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医学人文类课程教学方式较陈旧,以课堂讲授为主,与实践脱节,不利于思维与实操技能培养[2-6]。移动互联网催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医学人文课程改革带来了契机,通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将学习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有望让学生获得更实在的思维训练和实操技能学习[7]。

二、医学人类学公共选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此番“翻转课堂”的改革尝试是针对我校四、五年级医学专业本科生医学人类学公共选修课开展的,希望通过局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加强医学人文课程思维培养、实操训练、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1.重新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案。选择医学人类学课程中医疗多元化、健康与疾病、过度医疗化等几项重点内容或专题作为“翻转课堂”的切入点,进行教学内容、教学程序的重新设计,并相应改革课程考核体系。教学内容上,以学生为中心重组教学内容。第一,把课堂外学习纳入教学设计,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为主。第二,课堂内教学采用基于项目的方式进行,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助思维训练或者实际问题解决的专题辩论、研究和案例等项目,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式学习。教学程序上,以课堂外学习为先导,按照从易到难、从浅入深的方式安排课外学习内容,每个关键知识点配注解和相关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节奏。加强学生互动,设置一些环节让学生能就知识点展开在线讨论,在相互激发和思维锻炼中深化理解。以课堂协作和老师指导为辅助,提出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寻找解决方案。教学考核上,设计了4∶2∶4结构的三个层次综合考核体系,以在线小测验的方式考核学生课堂外对基本知识点的学习(40%),以平时成绩考核课堂互动状况和思维辨析能力(20%),以小组项目成果考核问题解决能力(40%)。

2.教学资料制作和平台搭建。首先,设计、制作用于移动网络的多媒体教学资料。把传统教案、教科书和参考资料进行综合整理,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制作成适合“翻转课堂”教学的资料。如,设计脚本,把知识点讲解制作成网络小视频或动画;整理、编辑参考资料,制成小型电子书或网页;设计在线测试的试题库;设计对知识点的在线讨论问题。然后,搭建并维护移动互联教学互动平台。使用学校moodle在线课程系统搭建课程教学平台,并建立班级微信群和QQ群作为辅助,初步形成四大功能区块:有教学视频、电子书和讨论区链接的自主学习区,对设定主题或自选主题进行在线探讨的讨论区,具有在线考核、评分和讲评功能的在线考核区,以及学习资料的上载、下载区。

3.教学评估、意见反馈及持续改进。医学人类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总结为一套教学大纲,内含章节内容、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媒介、学时、考核方式等。教学实践一轮之后,通过观摩、访谈、评分等方式收集了改进意见,并据此进行持续改进。学生感受到学习途径变的多样化,觉得自己在学习中有了选择权和自,体会到了学习的价值,大部分学生能积极承担起自己的学习责任。授课老师反馈教学质量和效果有所改善,和学生面对面互动时间增加了,有利于实施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发现学生动脑、动手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思辨、团队合作、与人沟通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明显锻炼,课程考核成绩较理想。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部门评价,“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新颖,教师角色转变为辅助型教练,课堂气氛活跃,有推广意义。

三、医学人文课程“翻转课堂”实践的反思与讨论

医学人类学课程的“翻转课堂”实践提示,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应用“翻转课堂”理念要注意以下几组重要关系。

1.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学习有几种主要途径,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学习;二是,学生通过实践,在做中学,自己生成知识;三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讨论、合作、互动,相互学习。传统的医学人文课程偏重第一种学习,“翻转课堂”后,以后两种学习为主,通过基于项目的小组学习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们相互学习。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成知识的主动吸纳者、制造者、思辨者,承担学习的主要责任。教师从知识传授的中心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

2.理念与工具的关系。“翻转课堂”开始于互联网在教学中的运用,但是已经超越互联网应用,发展成一整套翻转教师与学生角色、翻转课上与课下学习内容、翻转自主与被动学习的教育理念。本次教学改革设计了课堂讨论、线上自主学习、小组项目、现场答疑、辩论等多种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互联网的应用仅是其中一部分。网络只是实现“翻转课堂”理念的途径和工具之一,“翻转课堂”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课程的网络化、信息化程度不应该作为评价“翻转课堂”理念贯彻程度的标准,谨防用工具绑架理念。

3.n堂内与课堂外的关系。“翻转课堂”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把学生的课堂外自主学习纳入课程设计,使课堂内、外学习相辅相成。医学人类学课程改革将不需要教师亲自讲授的基础知识点制作成小视频和电子文本等网络资源,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外学习,然后带着疑问、感想、案例回到课上参与讨论和小组项目,通过课堂内学习实现知识的深化、内化和应用。学生觉得课程设计很有意思,但学习时间投入比其他没有使用“翻转课堂”教学的同学分课程大,感觉“不划算”。这既反映出高校医学生学习医学人文课程的功利心态,也反映出“翻转课堂”实践需要能计算课堂外学习时间的学时计算方式。“翻转课堂”的平台搭建、资料准备、课堂设计比传统课堂需要更长备课时间、更多投入,可是在目前的教学工作量计算中无法体现,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处理好课堂内、外的关系是“翻转课堂”教学管理的关键。

4.师资与课程的关系。医学人文类课程属于医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课程,要求教师既要谙熟社会人文科学的教学,又要熟悉医学实践,对师资质量有较高要求。实践“翻转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不单要能熟练掌握传统课堂教学技巧,还必须能驾驭视频录制、电子资料制作、网络平台使用、网络课程方案规划等新技能,对师资有更高要求。而且,“翻转课堂”教学需要大量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适合小班教学,因此,需要更多高质量师资以满足授课需求。然而,目前医科高校医学人文教育普遍“重医轻文”[8],对医学人文师资的激励、培育和支持不足,很难保证医学人文课程“翻转课堂”模式对师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在全校医学人文课程中推广“翻转课堂”理念及实践还面临较大挑战。

参考文献:

[1]乔利平,刘云章.21世纪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3,(4).

[2]李宇阳.关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6).

[3]李卫中,刑建辉.大学生学习偏科现象探因[J].中国青年研究,2002,(6).

[4]徐朝阳,赵国胜,马立骥.从医学毕业生素质现状调查谈如何加强素质教育[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1).

[5]李雅梅,姚莉娜,洪津.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5).

[6]韩慧霞.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4).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