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专业培训范例(12篇)

来源:收集

继电保护专业培训范文篇1

陕西省电力公司变电仿真实训基地目前投入培训的培训系统有:110kV模拟变电站、330kV仿真变电站,变电运行仿真培训系统一套,集控站运行培训系统一套,地调运行培训系统一套。

一、基地简介

110kV模拟变电站,占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实训场所面积2000平方米,电气设备总价值1000万。主接线为双母带旁母方式,变压器、断路器等一次设备齐全,保护及二次系统为电磁型设备,基地主要完成110kV及以下变电运行各职种的变电站一次设备日常巡视、倒闸操作、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直流系统等项目的培训考核及电力类专业的标准化操作、专项实训的培训考核。

330kV仿真变电站,占地200平方米,330kV仿真变电站为中心自行开发的330kV盘台式变电仿真培训系统,330kV盘台式变电仿真培训系统配备了3台工控机,用于运行仿真程序、采集信号和驱动继电器等,是仿真系统的核心,模拟仿真了330kV、110kV、10kV变电站一次、二次系统,该仿真培训系统针对局域电网进行仿真,能够对外部电力网络进行计算,发电机和负荷具有调节功能,可由教练员改变潮流分布,使得仿真效果更加逼真。该系统真实模拟了330kV变电站主控室的各项功能,产生逼真的仿真效果,实现对变电运行的正常运行监视,倒闸操作及事故处理全方位、全过程的仿真,提供真实的培训环境。

电网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培训室面积为700平方米,包括变电运行、集控站运行培训系统、地调运行培训系统等技能训练设备。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变电运行支撑电网仿真、变电站仿真模型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仿真软件、工程师/教练员站功能软件、仿真设计支撑系统、继电保护仿真、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交互平台、一次设备虚拟仿真、集控站仿真系统、变电站仿真组态平台、数据库平台软件、盘台仿真变接口软件、变电远程仿真培训软件、继电保护控制软件接口、I/O软件(网络I/O、盘台I/O)、电网潮流计算软件包、监视控制站仿真软件及混合仿真驱动软件等。

变电仿真实训基地主要完成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同时可开展十几个项目培训,主要培训项目有在岗运行值班员仿真培训,包括运行人员上岗前培训、在岗运行值班员取证和换证培训、运行值班员升级考核培训、单专业值班员向全能值班员转岗培训以及有针对性的反事故演习训练。

变电仿真实训基地现有培训师24人,兼职培训师6人,其中高级培训师3人,专职培训师占培训师资总量的80%,其中双师型培训师16人,占培训师资总量的66%;中级以上职称(或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22人,占专职培训师总量的92%,高级职称及高级技师资格的12人,占专职培训师总量的50%。

二、工作成果

2007年完成变电站值班员差异化培训项目4个,2008年完成750kV超高压紧缺人才培训项目4个,2009年开展了省公司110kV、330kV、750kV培训项目10个。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生产人员岗位技能培训规范及教材的主编单位,编写了《330kV变电运行培训规范》及教材,并推广使用;编写了《变电站事故处理》、《变电站站长必读》、《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等培训教材,并在多个培训班应用;根据培训需要,编制了《变电运行作业指导书》。

2007年至今,在面向系统内供电企业变电专业职种的培训中,深入企业调查培训需求,根据员工能力及职别制定差异化培训方案及教学计划,被省公司作为典型经验在省公司范围内推广。先后举办了变电专业职种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培训班18期,培训人数720余人。同时具有五年以上的高级工、技师培训和技能鉴定的经历,培训质量较好,受到企业的好评。并根据生产现场需要编制了《变电仿真实训指导书》等12本培训教材,经过公司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审定,已在培训项目执行过程中使用。

变电仿真基地面向电力企业,积极开展科研项目研究,《一机多模750kV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软件开发》等项目已付诸培训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企业享有盛誉。

继电保护专业培训范文篇2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

电力资源不可或缺,于生产生活意义重大。为了更为稳定、可靠地提供电力资源,就需要加强电力管理。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就是其中之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继电保护进入数字化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做好继电保护安全管理不但是新时期电力建设的客观需求,也是给电力企业提出的新考验,只有提高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水平,减少电力运行故障,才能给人民群众交上满意的答卷,为其提供安全、可靠、稳定的电力。

1提高安全管理观念

要提高安全管理观念,要采取如下措施:其一,提高安全意识。为了从根本上员工了解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电力企业应该着力提高电力系统员工的安全意识,开展“电网安全主题周”、“细节决定成败”等主题活动,加深其对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甚至,提高其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为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二,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力设备多处于户外,外部环境、气候对设备的影响比较复杂、多样,时刻考验着电力设备和员工。为了确保设备的可靠运转、安全运行,电力企业应该培育员工的优良作风,坚持事无巨细、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负责,定期检验,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其三,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实际的安全管理中较为常见的误调度、误操作等情况,主要是因为规章制度、标准不够完善。电力员工缺乏职业自觉性,对制度的了解及学习不到位,难以在现实的工作中贯彻实施。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电力企业应该着力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诸如危险点控制制度、工作票制度、操作指令制度等。

2优化安全管理过程

在实际的继电保护安全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应该对关键的环节进行重点管理和控制,具体来说,要做到如下几点:其一,做好选型设计工作。选型设计是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好的产品与继电保护的质量密切相关。为此,电力企业在继电保护产品选择上,不但要筛选厂家、设计完善度,还要对产品的技术性、性能等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优性能的设备,确保运行的稳定性、持续性。设计是影响继电保护效用的重要方面,科学的设计能够实现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转,使继电保护、计量、控制、信号等有效地协调、配合。此外,电力企业还应该为变电站扩建、改造等留出空间,使设备具有可升级性、可盖造型。其二,加强设备安装调试。在变电站建设的过程中,实际上涉及到诸多与继电保护相关的环节,其中不但包括测量表、直流系统、远动,还包括后台监控、五防等,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建设中,继电保护涵盖测量表计、后台监控、直流系统、五防、远动等众多环节设备。为此,电力企业应该加强设备安全调适工作,使其相互配合。具体来说,一方面电力企业应该做好数据录入、数据库建立、联合调试、继电保护装置校验等工作,另一方面需要针对计算机装置防潮、抗干扰性能进行检验,以确定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可靠性。其三,做好验收维护工作。除了如上两个方面的内容外,设备的验收维护同样十分重要。在实际的验收维护过程中,除了对常规整组传动进行试验外,还需要对设备遥信、遥控、遥调与遥测操作等进行深层系的试验,准确的掌握这些设备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确定运行规程。验收、维护过程中涉及到的竣工图纸、校验报告书、技术资料等,应该在规定时间内上报,为具体的操作、维护、验收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此外,在设备运行前,电力企业还要做好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让操作人员熟悉变电站的工作内容、流程、紧急处理办法,并熟练掌握微机装置。设备运行的检验也是重要的内容,电力企业应该建立周期性检验制度,及时对测量、数据、网络线等进行检查,保证继电保护及相关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使变电站处于高效运行状态。

3健全安全管理机制

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是继电保护的重要保障,继电保护是常规性工作,为了确保继电保护的效果,应该健全相关机制,如此,才能提高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具体来说,电力企业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健全培训机制。继电保护相关技术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要求、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且随着技术、实践的发展,专业素质、能力要求在发生变化。为了让操作人员更好地适应继电保护及安全管理工作,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着力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具体来说,电力企业可以聘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交流,以便对操作人员进行针对性、拓展性的培训和指导。其二,健全监督机制。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影响继电保护整体的安全性。为此,电力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具体来说,电力企业一方面要严肃处理违章、责任事故等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两票三制”执行的检查,切实发挥电力企业的检查、监督作用,营造认真履职、管理到位、遵章守纪的安全管理氛围。其三,健全考核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对安全管理同样重要,为了更好地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电力企业应该健全考核机制,加强对员工的激励、奖惩,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惩处违章、不负责任、怠惰等行为,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变电站运行效率。

4结语

继电保护及安全管理涉及到诸多的环节,为了确保自动化变电站的运行安全,提高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水平,电力企业不但要从观念上、过程管理上下功夫,还应该着力健全安全管理机制。本文从提高安全管理观念、优化安全管理过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对策,希望对当前的继电保护管理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周超敏.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5(23).

[2]何明建.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策略解析[J].通讯世界,2014(15).

继电保护专业培训范文

一、继电保护运行情况

200*年,灌南县电网全部继电保护共动作13次,正确动作13次,正确动作率为100;110KV及以下系统重合闸共动作13次,正确动作13次,正确动作率为100。

二、工作完成情况

1、保护定校完成主变保护15套,110KV线路保护1套,35KV线路保护10套,10KV线路保护50套,10KV电容器保护10套,备自投保护5套。

2、完成修订工作。

3、完成修编工作。

4、完成新的系统阻抗图整定计算工作。

5、更换35KV开关电流互感器6台,更换35KV主变三台。

6、完成十一个变电所充电装置及蓄电池的维护工作。

7、完成110KV三口变35KV开关柜设备安装及装置调试工作。

8、完成35KV兴庄变10KV开关柜设备安装及装置调试工作。

9、完成110KV用户变—兴鑫变二次设备安装、定值整定及装置调试工作。

10、完成35KV用户变—正方变二次设备设备安装、定值整定及装置调试工作。

11、二次设备各种缺陷的处理。

三、完成指标

1、自动装置投入率为100。(要求100)

2、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为100。(要求≥98)

3、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校验完成率为100。(要求≥100)

四、安全生产工作

1、我们坚持做好星期一的安全例会,要求从安全意识入手,认真学习安全文件及事故通报等,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吸取兄弟单位的事故经验教训,并展开充分的讨论,保证安全例会的质量,不断提高自我安全意识。

2、工作中,严格遵守〈〈现场工作保安规定〉〉、执行具有我局特色的工作现场危险点控制措施和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积极履行劳动互保合同。

3、认真做好春季安全大检查、迎峰渡夏安全大检查和秋季安全大检查工作,我们针对我局电力系统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具体情况,结合安全性评价工作,对照《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条款,逐一排查,针对所暴露出的缺陷,精心安排好和组织好设备的消缺工作或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对全局各变电所的保护装置进行了认真的排查、整改,对任何微小的故障和缺陷都认真对待。

4、开展了每年一次的继电保护保安规定考试,使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对规程有了更深的了解。

通过全体人员的文秘站网努力,完成了全年基建及正常的保护校验工作,未发生误碰、误接线、误整定事故,继电保护专业全年未发生人身及设备责任事故,实现了安全无事故的目标,为我局的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保证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设备的完好运行。

五、设备管理工作

1、在定期校验工作中执行“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严格按照继电保护检验条例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及时处理设备二次缺陷,坚持缺陷处理原则,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确保所管辖的设备安全健康的运行。新购了微机保护校验仪,解决了仪器老化、精度问题,提高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校验质量。

2、继续做好继电保护的反措工作。

反措是保护继电保护装置健康运行的重要环节。因此,我局继电保护专业人员根据《继电保护反措要点》及《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有关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反事故技术措施的有关要求,对于检查各变电所保护熔丝及空气开关上下级配合情况进行了检查,对使用微机保护的变电所的接地电阻应不小于0.5欧姆进行了检查。

3、加强了直流系统的管理。

检修人员和运行人员都严格按照直流电源运行维护规定。蓄电池新安装时,认真做好初放电试验,对蓄电池的容量进行核对。健全直流系统的巡视制度,运行人员对直流系统的测量记录记录到蓄电池测量记录中。现已完成十一个变电所直流装置的新安装检验及定期维护工作。

六、整定计算工作

1、计算中,严格执行有关规程及上级有关要求,一丝不苟,仔细计算,并根据运方要求调整定值及保护的正确投退,保证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严防误整定事故的发生。

2、使用图形化保护整定软件进行相关计算

使用图形化保护整定软件进行相关计算,充分利用定值仿真校验功能,对所配的保护定值进行验证。利用管理功能,对计算书和定值单进行系统的管理。现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脱离手算的繁锁劳动,从而提高了准确性。

3、每月初做好前一月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情况报表且进行分析,经分管局长批准上报。

4、整定中存在的问题

35kV李集变、五队变、陈集变、长茂变主变高压侧为熔丝保护,低压侧为反时限保护,不利于上下级保护之间的配合

七、技术培训工作

在技术工作中,我们制定技术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方式,开展岗位练兵、技术讲解、反事故演习、组织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公关、合理化建议活动组织采用先进技术,形成浓厚的比学习、比技术的学习气氛。加强对新职工的安全知识业务技术培训,使他们很快适应保护班的各种工作。同时,还参加市公司组织专业培训,使知识面得以扩大。今年,还

有两人参加函授大专学习。通过一年来大家的不断努力,对现场的新设备、新技术有了更深的了解,检修技能可以提高,现场检修质量得以进一步的提高,提高技术水平。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人员素质的提高

继电保护工作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我局的继电保护人员从本科学历到高中学历,本科毕业生的均为刚毕业,因此必须加强技术培训工作,不断对继电保护人员进行培训,来适应继电保护的发展。

2、加强保护装置及直流装置投运行后的管理

继电保护的新技术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每个厂家的设备原理和实现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只要有新设备投运,技术培训就得跟上去,因此,新的保护装置及直流装置投运行后,先对变电所运行人员进行培训,并对此变电所运行规程进行及时补充修改,提高变电所运行人员对新设备的熟悉程度,减少可能出现的事故隐患,从而确保新设备健康正确投入运行。

继电保护专业培训范文1篇4

关键词:农科院校;继电保护;多媒体教学

作者简介:李裕(1979-),女,云南通海人,云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讲师。(云南昆明650201)徐云江(1978-),男,云南石林人,昆明供电局石林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助理工程师。(云南石林6522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70-02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现状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是电力类各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几乎以下所有教材一直都在按电力系统的几大组成部分来组织教学内容:继电保护基本元件、线路保护原理、变压器保护原理、发电机保护原理、母线保护原理、重合闸及微机保护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为农科院校电气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目前在云南农业大学电气系的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脱节

目前的继电保护装置多为微机型继电保护,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材大多数都用电磁型或集成型保护装置来讲解保护原理,这些装置结构复杂,所涉及知识面较广,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看不懂装置图,对原理也一知半解,学生毕业后,普遍反映所学知识与工作实际不一样,所学内容在实际中“没有什么用”。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脱节

教学内容一般包括各种电压等级的线路保护、各种大小容量的变压器、发电机保护、母线保护等,内容较多,存在“多而不精”的现象,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压力很大,影响基础知识的掌握。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大系统的教学理念不强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电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等相关知识,但学生在学习先修专业课程时,一方面由于教师缺乏对整个课程大系统的全局梳理,使一些知识重复讲授,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较大,普遍感觉学习“目的不明确”,另一方面,更使学生对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导致对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掌握不到位,不能将其与工程实际、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联系起来,导致学生因没有掌握先修课程的知识而不能很好地理解继电保护知识。

作为农科院校的工程专业,本专业定位为“农科专业服务”,学校对该专业投资较少,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实验设备相对落后,教师开出的实验以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为主,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鉴于上述原因,笔者提出以本专业“以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为专业特色,培养高素质农业电气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基础以满足农科院校电气专业就业岗位职能要求为目标的课程改革。

二、明确学生的岗位职责与职业能力

云南农业大学电气系专业学生一次就业的岗位主要是云南省县电力公司、地方电力设计院、地方小水电及工矿企业,主要从事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站、5万kW及以下发电厂的设计、调试、运行、检修岗位以及工矿企业等用户供用电的技术管理。岗位职业能力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的要求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类保护装置的构成、动作过程、保护范围与运行维护;使其能够进行保护装置及按元件的调试;会进行简单的保护配置与设计及简单的整定计算。

三、教学内容优化改革

笔者根据电力行业对继电保护人才的要求,结合学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及历届毕业生就业岗位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优化改革教学内容。

1.对专业课程进行全面规划

对专业课程进行全面梳理,将相互影响、联系密切的课程进行整合优化,梳理出先修课程与后修课程之间重复部分、环环相扣部分,然后重新修改各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以加强该专业电力系统的全局观念,完善整体课程体系,这样有利于减少学生学习的负担并利于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工程实际进行结合。例如在“电路”课程中加强对继电器、热敏元件及熔断器的讲解,而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中只涉及如何用它们来保护设备;在教学计划中增加“MATLAB”课程,为微机保护部分提供上机实践机会;在教学计划中将“发电厂及变电站二次回路”课程提前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之前,增加对以保护装置二次回路图为例的讲解,以便学生学习保护二次图;“微机保护”教材中数据采集、数字信号处理与“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课程相关内容重复,可减少该部分学时或直接删除该部分内容。

2.优化教学内容

笔者本着“强调基础,够用为度,应用为主”的原则,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1)“强调基础”是指强调各种保护原理的讲解。从目前继电保护的发展前景看,保护的发展主要是构成方式的发展,而原理的发展不会有太多变化。

(2)“够用为度”是指只要求教学内容能满足学生就业岗位的要求。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多在县级供电企业工作,多涉及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变压器的保护,故将教学内容作一下调整:线路保护部分重点讲解电流、电压保护及距离保护原理,详细讲解其配置及整定计算方法,而将纵联保护等速动保护内容简化,只讲基本原理及需注意的特殊问题;变压器、发电机保护部分,重点讲解适用于小容量变压器、发电机的保护原理和整定方法;母线保护部分只讲解基本原理。将原来独立教学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和“微机保护”两门课程合为一门,两门课程结合后,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部分详细讲解原理,而在“微机保护”部分就可以重点讲解硬件装置组成、微机保护算法,而对保护原理可以简单带过。

“应用为主”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整定讲解,同时增加事故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师对课程的教学除应该重视各个模块、各个知识点的讲解外,还应该对知识点之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理论与工程实际之间的衔接多加与重视,并重点研究对这种衔接点的讲解方法及讲解形式,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有较好的理解从而能更好地掌握各知识点。

1.运用启发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采用启发式教学要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设计、组织、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例如电网电流保护部分可以设计问题如下: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是什么,电流线路故障与正常运行时有何区别,电流I段保护如何保证线路末端故障和下一线路首端故障是正确动作,电流I段有何优缺点,如何改进。通过教师的不断提问,引导学生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的相关内容串连起来。这样既可以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所有内容介绍给学生,还可以使学生易于掌握基本的继电保护知识。

2.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精讲方式

“教师为主导”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带领学生有重点、有计划地学习的角色,主要体现在有计划、有重点地讲授课程内容,讲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为主体”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教师指导,有重点、有计划完成课程的学习,具体形式是教师要求学生完成重点、难点章节的课前预习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专题报告并在讲堂上宣讲、讨论等。

3.采用多媒体教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相关知识比较抽象,以往采用板书教学时,教师要画图结合图型进行讲解,讲述起来不直观,且教师课堂工作量也大,教学效果不好。多媒体课件传递的信息更为丰富和形象,表达较直观,能让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课堂内容。例如在讲解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时,尽管教师会配合图纸进行详细分析,但学生还是很难理解。而采用多媒体中的动画效果就可以把正常运行、短路运行各种运行状态下保护的动作过程很生动形象地描述清楚,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实践环节的改革

本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几个部分构成,通过开展这些实践环节,循序渐进地完成对继电保护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因该专业在本校是新开办专业且受资金短缺影响,所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环节目前只能开设验证性实验(继电器特性实验)和两个设计性实验(单电源三段式电流保护实验、线路低电压保护实验),实验环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在加强验证性实验的操作、训练、理解及结果分析的同时还要强调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这样培养的学生才会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教学环节,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课程设计内容、方法等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内容进行如下改革:首先,考虑到课程设计内容应与实际生产实践相结合,根据课程设计时间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弱的情况,课程设计配置方案选择简单但自成系统的课题,为此,笔者选取了一些典型电网、变电站、发电厂进行继电保护设计,让学生进行短路分析计算、保护配置比较和整定值计算。其次,因为整定计算是继电保护岗位职能要求中的重要内容,在课程设计环节中,可将继电保护中的整定值计算知识分为针对电网不同故障类型保护的整定计算、变压器主、后备保护的整定计算、发电机主、后备保护的整定计算等几个模块来分配课程设计任务,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掌握保护配置原则、整定计算原则及整定计算内容。最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多涉及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故课程设计的电网主要进行35kV~110kV电压等级的设计,发电机主要进行50MW及以下的设计。

六、结束语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本文分析了目前本校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培养“农业电气化应用人才”的目标出发,结合历届毕业生就业岗位的专业要求,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改革,提出了一些见解,对农科院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戴志辉,焦彦军,徐岩,等.基于解耦思想的继电保护教学方法研究与实现[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S1).

继电保护专业培训范文篇5

本人于2001年6月毕业于..电力学校,所学专业为发电厂及电力自动化。后分配至..市供电公司,于2001年12月7日在公司人力资源部报到至今,已年满四年。通过公司组织安排进行了入局教育培训,后工区组织进行二级教育培训,在2002年3月进入电气修试工区继电保护班,在班组进行了班组教育培训,这几年来在身边师傅同事及领导的帮助下做了一些专业技术工作,现做如下介绍:

2002年期间:第一次跟随师傅参加现场实践工作,参加了110KV高崖变电站、110KV新添变电站春季检修工作;参加了新建110KV安定变电站的安装调试工作,安定变电站110KV部分采用先进GIS室内一次设备,全站实现无人值班站;参加了110KV新添变电站技改工程工作,实现保护微机化改造;参加了35kV内官变电站、宁远变电站、阳坡变电站实行无人值班站的改造工作;期间,一直参加其他各变电站的消缺工作。在期间工作中逐步熟悉设备和工作程序,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有关条文;原创:在这一年工作中,对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有了系统地初步认识,会合理使用常用工具和专业工具,并做好维护保养工作,正确选用测量仪表、仪器,做好维护保养工作,能正确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及继电保护有关规程,会按整定值通知单整定各种继电器,能正确执行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整定通知单中的跨线连接和连片投切等各项要求措施。

2003年期间正值“非典”:我随工区师傅及工区领导、公司领导参加了110KV漳县变电站新增#2主变、四条110KV线路保护装置、10KV线路保护、母差装置、低周减载装置、35KV和10KV母联备投装置安装调试工作,期间,现场有新旧设备并存现象,对保护知识有机会全方位认识。在工程验收阶段,漳县遇到了暴雨遭遇洪水,我施工人员在公司领导带领下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抢险工作,使电力设备完好无损,本人也受到公司表扬;参加了新建110KV洮阳变电站综自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参加了各变电站消缺工作;在这一年中,对继电保护知识有了更进一步掌握,能进行简单的继电保护整定值计算和变比计算,能看懂控制信号、测量、以及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等二次回路图,并能熟练地按图查线,判断其回路接线的正确性,能核查继电保护装置检验报告填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能正确执行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内容,处理回路缺陷,对发生的一般故障能调查、分析和处理。

2004年期间:参加了..330KV变电站的验收工作,..330KV变电站是我公司首座330K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使我有机会认识学习,对高电压等级更深入学习电气知识;参加了110KV高崖变电站GIS室内一次设备及其二次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在这一年中,对继电保护工作已很大程度上掌握了技术。

2005年期间:参加了110KV高崖变电站、通渭变电站、漳县变电站的旧直流系统的电池更换工作;参加了110KV渭源变电站、高崖变电站的低周减载安装调试工作;参加了110KV洮阳变电站110KV线路新增、母联保护装置安装调试及投运工作,在这工作中,我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独立完成工程负责人应该掌握的。在这一年当中,有了独立负责一项普通工程的能力。

2006年,刚参加了110KV高崖变电站、新添变电站、洮阳变电站的春检工作任务。在这新的一年中,努力使自己在工作中更成熟、技术更全面、思想更先进,在今年公司会议精神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作为抓安全、保稳定的工作主线,摆在2006年各项工作的首位,这一主线使自己在这新的一年内有更突出的表现。

在这工作的几年中,我对继电保护工作应知应会、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已掌握,对继电保护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有了一定的经验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任务中,还是继续向师傅们虚心请教、刻苦钻研继电保护知识,使自己在继电保护工作岗位上发挥得更出色。原创:

在这几年来的专业技术工作中,自己利用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做了一些实际工作,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工作能力。但是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强学习、克服缺点,力争自己专业技术水平能够不断提高。

继电保护专业培训范文篇6

关键词:继电保护安全运行员工培训继保标准化

纵观我局这几年安全事故中,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不正确动作,其中因继电保护人员误操作、误整定、误接线、反措执行不到位造成的事故占了较大的比例,严重影响了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下面就如何提高继电保护专业的安全运行管理水平谈几点意见:

一、加强员工技术培训。由于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技术含量高,且发展更新快,因此,一定要努力提高各级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以便为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110kV及以上线路已经全部更新为微机保护装置。特别是220kV奉节站代维接管,其保护设备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装置,部分设备采用了发达国家的产品,并且重要设备的保护采取了双重化配置,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但由于继保人员对220kV变电站的设计原则、二次接线以及保护装置不太熟悉,相当一部分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仍然停留在单个变电站系统的观念,这给220kV系统的安全运行留下了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靠自己”的原则。“请进来”就是请技术专家进行专题讲课并到现场进行指导;“走出去”指的是派出继保人员参加相关的学习班、研讨班或到其他供电局学习交流。这两种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如果技术人员自身不努力,没有刻苦钻研的作风,一切都是空谈,所以提高技术水平最终落脚点在于“靠自己”。对管理人员来说,有责任为继保人员创造条件,争取各种培训机会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同时,现代社会具有资讯发达、信息交流快的特点,要利用这个优势积极借用“智慧库”,在需要的时候向能够提供帮助的部门如调度所、厂家、设计人员等寻求技术支援。

二、培养员工严谨细致的作风。电力设备大多都是在户外,不论是城市街道、乡村、田野或是高山、峡谷,时刻都在接受着大自然的风吹雨沐,这是外部环境对电力设备的考验,实际上更是对电网人的考验,作为工作中重要一环的设备正常维护及定期检验,大家要坚持事无巨细、防患于未然的原则。每年一次的保护定检工作,定检工作人员要有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遇到问题,不论大小,应查明原因决不放过,以高度的责任心保证设备的健康。

从已发生的事故和违章现象来看,继电保护工作老同志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仔细分析其原因,有这样的心理历程,由于继电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高技术性,当技术人员刚从事继保工作的时候,作为新手,他有一种战战兢兢的感觉,在工作中采取安全措施的时候,会反复考虑,会征求别人的意见,但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对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一些正常的工作程序,必要的安全措施,在他心里逐渐变成了一种“累赘”。这时事故的苗头就开始出现,在满足一定条件时,事故就酿成了。所以在继电保护工作中,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要年年讲,月月讲,要将这种作风融入到每一个技术人员的血液里,使之成为自觉的行为。

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1、管理方面,没有严格按照审核、批准校核定值,失去了第一关的防护;2、检修人员接受定值单后没有认真核对新定值与原定值更改的地方;失去了第二关的把守;3、调试人员在调试过程中没有发现问题,失去了第三关重要的一个环节;4、调度和变电运行人员在投运前验收、核对定值时大意,没有对新定值提出疑问,失去了第四关的把守;5、带负荷试验时没有按要求试验,失去了最后一关的把守,最终导致主变差动保护误动。

三、控制回路,防范有寄生回路。应注意母差保护中的母差控制电源和各出线间隔控制电源在正付母闸刀切换、失灵回路、跳闸回路中的区分(正付母闸刀切换和失灵回路中应用母差控制电源,跳闸回路中应用出线间隔控制电源,不可混淆)另外在母差和主变保护传动时,对有条件可以传动出口的各间隔(如线路、旁路、母联、母分等)也要尽量安排传动,以防留有出口死区,如压板实际出口同命名不符等。对于交流电压回路,要注意N600的一点接地和开口三角3U0的极性问题,须严格遵照反措规定执行;对交流电流回路考虑的东西较多,有流变二次保护CT、计量CT、差动CT的区分,有变比的选择,有极性的考虑,有电流回路的一点接地和不用电流回路的二次短接防开路等注意事项。其中尤其是极性考虑这一项,它是常出事故屡出问题的一项,同它有关的回路有差动(注意主变的Y-互换)、计量、带方向的保护等回路,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在保护带负荷试验时要对此特别予以重视,以防误接线。

四、严格抓好二次图纸资料的管理工作。《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明确指出:现场工作应按图纸进行,严禁凭记忆作为工作的依据。如果图纸资料与现场实际接线不一致,就会给继保人员的维护工作带来较大的麻烦和安全上的隐患。造成图纸资料和现场不符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基建时遗留下来的,如在工程安装调试阶段,一般都会出现设计上的修改,技术人员按照设计修改通知单完善接线后,忘记在图纸上做相应修改。二是在技改工作后没有对原图纸进行修改。我公司综自改造站都存在这两方面的原因。所以必须重视图纸资料的管理,若发现图纸与接线不符时,应查线核对,确认接线正确后,在原图纸上改正,如改动较大,在原图纸上修改已不清晰,须尽快绘制新图以符合实际情况,同时,班组留用资料及档案资料也须作相应修改。

五、科学建立继电保护校验备忘录。继电保护人员的工作经验是在实际工作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工作时间越长、保护校验次数越多、缺陷处理范围越广,其工作经验就越丰富。如何快速增加继保人员的工作经验,建立继电保护校验备忘录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继保人员将每一次校验、缺陷处理和发生的事故障碍的经过、原因、处理过程、注意事项、经验教训详细记录在班组公用的继电保护校验备忘录上予以公开,并及时组织讨论学习,这样继保人员每学习一次备忘录,就相当于实际工作了一次,人员的技术素质就会逐步提高。

继电保护专业培训范文篇7

论文关键词:培训;基层;安全;技术

一、安全培训的重要意义

开课时教师首先讲到,举办电力系统第一线员工安全生产基层学习班非常必要;通过讲课和大家的发言讨论,不仅使决策层领导能够了解底层,而且基层人员也能够学到很多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形成企业员工个个学技术、人人讲安全的自我负责风气,从而提高大家的安全思想意识,确保电力安全生产。这是学习班的主要目的。

电网安全是电力系统一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电力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要的手段。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政策的前提下,强化“全员、全面、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很有必要。在开展“反违章”活动、排查电网不安全隐患、执行反事故斗争措施和完善突发性事件实施预案的时候,也要深刻意识到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进行治理专项行动中注意找死角、找空白,把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是头等大事。通过老师的授课和学员们争先恐后的发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在学习班受益非浅。

二、安全培训的现况分析

随着电网建设的加快,电网建设改造、大修项目的增多,工程完成周期缩短。要保质保量而又安全地完成这些任务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而这些项目的完成,对满足成网需求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从大家的讨论发言中可以知道,各电业局的继电保护调试班一般都承担着从10kv~220kv或更高电压等级的各个变电站的年检预试、日常维护、缺陷处理、事故抢险和新建安装、技改、设备大修及用户的一些临时性工作,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如某电业局继电保护班目前管辖着40余座变电站,而完成这些变电站工作的继电保护专业人员却只有10人,新手多而能独立工作的人少,组成3个作业小组就很困难,却担负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所属工作。其继电保护的设备种类繁多,有电磁式的、晶体管式的、有集成电路的、有微机保护的。变电站有的离200多公里,而且较多变电站还建在山区,有的还在山顶上,地处群山峻岭的大山之中,极易受到山体滑坡倒杆断线和雷电等自然灾害的危害,造成维护工作量的大量增加。

由此看来,结合继电保护调试班在年检预试、日常维护、缺陷处理和安装调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归纳起来一般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

(1)人员紧张,结构不合理,难以确定合适的现场工作负责人。

(2)安装任务繁重,人员疲劳过度,一般礼拜天得不到休息。

(3)试验设备老旧,跟不上保护装置更新换代速度,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费时太多。

(4)标准化作业不具体,有流于形式的现象。

(5)违章现象时有发生。

(6)危险点分析不到位,安全工作存在隐患。

三、对不安全因素所采取的防范措施

通过大家对现况的分析讨论,结合电网建设对安全的要求,找出了现状和工作中可能发生安全隐患的一些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思考。

1.人员紧张,结构不合理,难以确定合格的工作负责人

新手多,一遇事故抢修,临时组建的作业班组难以保证人员素质,这是造成不安全生产的因素之一。众所周知,当人员紧张的时候,找不出与技术等级相适应的人来担任工作票,就会造成临时组建的工作小组结构不合理,使工作监护错位,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防范措施:避免多开工作点,使新老人员合理搭配在作业班小组之中。要克服从业人员结构紧张、不合理的现状,除了适当增加人员以外,也要保持人员稳定,不要随便调离岗位,还必须加强班组基层人员培训工作,多办电力专业技术培训班。奖励能者为师传帮带,鼓励班组成员自学成才。尽快地使每个人都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工作现场才能开展有效的监护工作。在班组组成人员新手多、对运行设备的原理、构造、规格、型号不了解及对系统运行方式不熟悉、业务专业技术水平低的情况下,就是大讲特讲安全,要做到安全生产也是有困难的。需要多办班组基层培训班,鼓励大家努力学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科学技术知识。专业技术水平提高了,遇事故抢修时临时组建的作业班组才是技术过硬的安全合格的抢修队伍。

2.安装任务繁重,人员过度疲劳,一般礼拜天得不到休息

繁重而时间紧的基建改造工作是导致工作人员疲劳的主要原因。当工作任务繁重、人员疲劳时,人们考虑的是怎样才能最快地完成工作任务,这时思维方式将会简单化,而不会去更多考虑包括安全在内的事,会使安全生产存在着极大的隐患。

防范措施:合理安排工作计划,优化工作程序,避免由于计划失误,造成工作集中在某一时段的现象。安排工作计划不但要考虑天气、温度,还要考虑人员的承受能力和思想情绪等。人员疲劳可以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来减轻工作强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在高温、高湿、太阳暴晒或严寒天气下工作,缓解工作人员的疲劳,以免夏天热伤风、冬天重感冒等情况的发生。

3.实验设备陈旧,获得准确的试验结果费时太多

随着电网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装置的不断涌现,对实验设备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试验设备陈旧、功能少、接线复杂、干扰严重、为获得准确数据需要反复测试。试验设备更新不及时就会造成对被试设备的状态不能正确判断,给系统安全经济的运行带来危害。

防范措施:功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对老旧试验设备进行淘汰更新,及时升级换代,避免反复测试证实测试数据的正确性而浪费时间。对正在服役的试验仪表仪器要定期送去校验检查,并安排专人保管,对保管储存地点也要作相应要求,尽可能保证试验设备的精确度,延长试验设备的使用寿命。

4.标准化作业不具体,有流于形式的现象

标准化作业是工作中的一种强制性手段,目的是为了使工作人员能够对其工作内容、标准了解和掌握,是工作不出现错项漏项的一种保证体系,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知道什么工作需要做、工作规范和标准是什么。而实际工作中标准化的编制和执行有流于形式的现象,拿以前的作业卡来套来抄,也不管工作地点是否变化、设备型号是否相同、试验项目是否一致。在现场作业时也不依次作业,填写工作卡随意性很大,起不到标准化作业的根本作用。

防范措施: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不能把标准化作业视为工作的负担。从审查上杜绝形式主义,避免死搬硬套现象,严格要求结合现场实际。避免工作完后补填和凭想象填写工作卡的情况发生。要克服这种现象,这就给工作票填写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下苦工夫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规格、型号及一、二次设备接线原理图;二是要熟悉现场的实际运行情况。只有通过刻苦的自学和深入现场认真的锻炼及学习培训班的培训来杜绝流于形式的现象。

5.违章现象时有发生

习惯性违章是工作中的一颗毒瘤,它的存在是安全生产的敌人。就其原因,习惯性违章是工作人员对安全要求漠视,认为不会出现安全事故,是畏难情绪和怕麻烦的思想在作祟。而这样的事情尽管天天讲,仍然天天有人犯。而犯犯错误的人认为是小题大作、故意找麻烦,这种思想的危害也是极大的。

防范措施:提高认识,强化思想教育,避免麻痹大意,严格依规程办事,使当事人从心底里认识到危害性,通过监督到位,引起足够的重视,避免此类事故的频繁发生。

6.危险点分析不到位

危险点的分析是指导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的一种方法。很多工作人员认为自己很熟悉设备,不需要进行危险点分析。其实就没考虑到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不一样,重点不同往往就会忽视一些自己认为不重要的事情,就会出现一些盲点、死角、空白。而这些盲点、死角和空白往往是极其危险的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危险点分析是件不容易的事,技术水平越高、分析越到位越容易落到实处。考虑问题时要全面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严格认真的分析,找出危险点,从思想源头上避免形式主义。通过各式各样的学习班来提高基层班组成员的业务素质,使危险点不再成为工作中的危险。危险点的分析和防范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没有渊博的电气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工作实际经验是分析不出危险点、找不出防范措施的。安全靠技术,技术靠人才,技术靠培训和自学成才,安全要靠技术支撑。技术从何而来?从业余时间努力自学书本知识和现场实践经验及学习班培训而来。

继电保护专业培训范文1篇8

苏州和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公司供电专业按岗位,一般分为两大类,城轨高电压和城轨接触网,高电压工种,需要对城轨供电系统内变配电所进行日常的运行、检修,对电气设备进行试验,以及SCADA系统维护检修。接触网工种要求对城轨接触网及相关设备进行周期性维护、检修、调试,并能不断改进接触网检修工艺。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专业应能培养适应城轨运营一线需要的,具有必备的基础及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的运行、检修、试验、调试、施工、调度、故障处理作业,SCADA系统运行维护,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的维护、检修、调试、施工及事故抢修作业,能从事接触网工、变电检修工、变电值班员、SCADA系统检修等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方式与教学计划

1.培养模式目前轨道交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三种,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岗前培训式三种。在国内,大中专院校中还没有正式设置地铁供用电专业,地铁供用电的专业人才大多来自电气化铁道供电,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而随着地铁项目陆续开工及投运,轨道交通人才呈现需求量大,专业性强的特点。苏州轨交1号线首批一线专业人才的培养,采用了“订单式”培养模式,介于当时苏州本身不具备学生现场学习与实践条件,采用了外送至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的地铁公司现场培训3到6个月的实践培训方式。截至目前,苏州已有两条运营轨道交通线路。在与院校原有的合作培养经验及本身现有的运营经验基础下,具备了逐步完善和深化人才培养的条件,在人才培养的周期和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可以更具针对性和合理性。

2.培养课程计划结合苏州轨道交通运营公司供电中心对人才专业能力需求及校企合作的框架内容,经过校企双方专业负责人的交流及协商,确定了供电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框图如图1,主要分为四大模块。

(1)基础素质模块。该模块体现了高职教育对大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应用能力的要求,使其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外语、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

(2)核心岗位能力模块。分为专业基本技术、专业核心技术、专业方向技能三部分内容。

1)专业基本技术,要求具备机械基础、工程力学、工程制图、机械零件等机械类和电工电子、电机、电气控制等电类专业基础知识,属于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2)专业核心技术,体现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专业特点,通过各课程使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结构、高压电器设备原理、变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的原理以及相关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

3)专业方向技能,体现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两大专业岗位,高电压和接触网的专业技能。高电压方向体现了城轨供电系统高压设备及继电保护专业知识的应用,并要求熟悉城轨牵引供电系统专业的安全规则。利用院校高电压、供配电、及继电保护实训室内开展的实训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通过赴轨道交通运营公司供电中心进行高电压的认识实习,增加对现场设备的作感性认识,该实习一般可安排在学生定岗实习前的一个学期,而到了顶岗实习期间,再到公司参加专业岗位的培训和实践来提升岗位工作能力。接触网方向体现了接触网(柔性接触网、刚性接触网和第三轨)的结构组成、作用,要求掌握接触网的受力力学分析和计算,掌握接触网结构中各种负载的分析计算方法、接触网平面设计的基本内容及一般技术原则,能够读懂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电气分段示意图和各种装配图,掌握接触网运营、检修和施工的标准及工艺。通过学校接触网实训室的实训来掌握常用接触网零件、设备与工具。通过接触网支柱的登杆训练适应将来现场作业中的登高作业。通过赴轨道公司参观、跟现场运营班作业进行接触网现场实习。

(3)综合应用模块,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高压进网作业许可证的培训及考核,该证是供电类专业进行高压作业的许可证,是城轨供电岗位的必备证书。同时需要完成毕业设计。

(4)拓展模块,通过选修课及专业讲座的形式,使得学生了解轨道交通公司的运营管理、公司内涵以及轨道交通供电应用的新技术。该课程可以通过轨道交通公司的人教部门和供电专业人员授课完成,这样利于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缩短学生入职适应时间。

三、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及实训基地的建立

教学资源共享。共享图书、教材、网络数据库教学资源,校企合作开发城轨供电类教材。共建专业教师团队。院校的专业教师可以到企业授课,苏州轨交公司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到校授课或开专业讲座。院校供电专业教师团队和轨交公司供电专业工程师组成优势互补的专兼职教师团队。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学仪器市场上还没有专门针对城轨供电专业的实训仪器和设备,学校可以通过在传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等实训设备上进行模块化改造,比如在供配电实训装置中,增加城轨牵引供电模块,再加以改造,使其成为地铁中典型的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装置。同时与当地轨道交通企业共建现场性强的接触网和高电压实训基地。给学生及在职人员提供实践与训练的场所,开展职业资格认定合作。学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利用假期下轨道交通公司运营一线,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轨道交通供电技术,跟踪最新的运营动态。

四、就业服务与保障

就业服务的对象是学生,而根本上是学生、学校、企业三者的关系。协调好三者关系,学生的就业服务就能做好。首先在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创造与轨道交通公司互动的条件,通过邀请城轨公司的工程师给已组成的“地铁班”定期进行企业文化和专业技术讲座,通过学生实习前纳入教学计划的认识参观实习,以及在学生下城轨公司顶岗实习期间组织专业教师的定期巡视,来完成过程性监督和保障。完善学生预就业实习阶段的意外保险与医疗。现有轨道交通公司对于实习的每个学生提供一定的住宿和生活补助,使其无后顾之忧。而对于城轨公司不予录取的学生,学校积极组织再推荐就业等都是作为该专业所必须的就业服务保障。

五、总结

继电保护专业培训范文篇9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事故;原因;改进

中图分类号:F47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文章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原理及发展趋势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事故的种类进行了介绍,并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改进方法进行了探讨。

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工作原理

继电保护主要利用电力系统中元件发生短路或异常情况时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变化来构成继电保护动作。在供电系统运行正常时,继电保护装置的可以安全地、完整地监视各种设备的运行状况,为运行维护人员提供可靠的运行依据。当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可以自动地有选择地切除故障部分,保证非故障部分继续运行。当供电系统处于异常运行状况时,继电保护系统能及时、准确地发出警报信号,通知运行维护人员尽快做出事故处理。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事故的种类

1.定值问题:a.整定计算的误差;b.装置定值的漂移;c.人为整定错误;d.温度与湿度的影响;

2.电源问题:a.逆变稳压电源问题;b.输出功率不足或稳定性差;c.纹波系数过高;d.带直流电源操作插件;e.直流熔丝的配置问题;

3.保护性能问题:保护性能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即装置的功能和特性缺陷。有些保护装置在投入直流电源时出现误动;高频闭锁保护存在频拍现象时会误动;有些微机保护的动态特性偏离静态特性很远也会导致动作结果的错误。在事故分析时应充分考虑到上述两者性能之间的偏差。

4.抗干扰问题:运行经验表明微机保护的抗干扰性能较差,对讲机和其他无线通讯设备在保护屏附近的使用会导致一些逻辑元件误动作。现场曾发生过电焊机在进行氢弧焊接时,高频信号感应到保护电缆上使微机保护误跳闸的事故发生。新安装、基建、技改都要严格执行有关反事故技术措施。

5.高频收发信机问题:在220kV线路保护运行中,属于收发信机问题仍然是造成纵联保护不正确动作的主要因素,主要问题是元器件损坏、抗干扰性能差等,出问题的收发信机基本上都包括了目前各制造厂生产的收发信机。

6.插件绝缘问题:微机保护装置的集成度高,布线紧密。长期运行后,由于静电作用使插件的接线焊点周围聚集大量静电尘埃,在外界条件允许时,两焊点之间形成了导电通道,从而引起装置故障或者事故的发生。

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事故的原因分析

1.继电保护运维工作量急速增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变电站建设规模和数量的快速增加,继电保护技术的不断发展,升级换代速度加快,变电运行无人值守和集控方式的采用,使得变电运维人员设备运维量急剧增加,变电运行和继保人员不足以应付数量日益增多的继电保护装置,因此加大了运维人员对继电保护技术掌握的难度。

2.继电保护装置参数偏差事故

继电保护装置长期暴露在电力传输线路之中,由于电力元件的疲劳老化和外界的腐蚀效应导致继电保护装置的相关的技术参数发生较大的偏差,而在日常维修保养中,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参数整定工作是日常工作流程之一,往往由于整定方法不当或者是数据采集失真,导致继电保护装置的参数发生重大偏差,直接引起继电保护装置在非既定状态下出现事故。

3.继电保护装置抗干扰失效事故

由于继电保护装置是电网系统应对突发极端工况的应急装置,因此,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触发前提应该有一个清楚的定义,这是由于在实际运行中,高强度、高频率的非电信号的冲击也极易触发继电保护器,使得电网传输断开。尤其是对于一些敏感性较强的电力装置如微机系统来说,信号转化的误差会转变为瞬态脉冲信号,直接启动继电保护装置,引发跳闸。

4.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

电力系统中涉及面比较广且人员众多,因此工作人员中存在一些文化知识较低或者刚刚参加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对继电保护综合系统不熟练,还不具备独立操作的能力。但是在有一些地方缺乏人手也安排上去了,一旦遇到电力系统上的继电保护出现异常现象时,就束手无策不值得如何处理,或者一些能够简单判断也不能够完全判断出问题根源。而且在记录继电保护上有关的参数,有一些工作人员误记或者漏记了一些参数,都可能带来继电保护事故。

五、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改进方法

只有确保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正常,才能让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要从事故原因中挖掘问题根源,进行相关改进方法。

1.提升相关人员专业综合素质

事实上,无论什么事故主要根源还在于人,因此对电力系统相关人员专业综合、技能培训十分重要,通过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才能确保继电保护可靠运行。通过培训让工作人员在平常工作中,了解继电保护设备各个部分的结构与功能,进而能熟练操作各部分元件,一旦遇到异常就能够及时处理。同时经过相关培训让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素质,增强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工作第一的现代化思想。只有这样,电力工程人员才能给结合自身专业技能,认真负责的做好继电保护工作,减小或者杜绝继电保护事故发生。

2.加强一二次协作

为了保证检修运行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加强一、二次工作的协作。通过岗前培训、定期的经验交流等协作,让所有运行检修人员都能分了解继电保护系统内部设备、模块、元件、端子等的作用和信息。并在日常运行维护中,将各自岗位运行经验定期做一、二次问的相互交流,提高运行人员对设备的了解度,保障整个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3.加强检修继电保护装置

所有设备在运行中都存在磨损,都会随着时间出现各种各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加继电保护装置的检测,设备中老化元件和线路,都要及时发现及时维修更换,对于设备中的电压、电源以及电流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更正。当主变到电抗器之间的刀闸同时断开之时,要检测电抗器限流是否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减小损害电抗器;要时常检测开关的高频保护功能是否正常,确保发生故障时高频保护能够正常动作;还要确保预警功能系统设计正常,一旦继电保护出现异常就要及时预警。改进继电保护装置上,不仅仅上面几个方面,还要对一次二次及其他事故原因作出妥善处理措施,才能确保继电正常工作。

4.统一和推行继电保护标识标签管理

把继电保护各元件标签、区域、运行操作要求、操作方法、定值区和开入量用统一的文字、格式、颜色、划线等方式进行标准化,方便运行维护人员的操作、巡视和维护等。将保护屏内的装置、压板、切换把手、空开和端子排等标签进行完善,并统一标签命名和格式,减少误操作的可能性。另外还要将压板区按装置和行分区,将压板按行和装置用红色标识线分区,这样操作时可明显看到压板和对应标签在同一个方框内,减少误操作。

由于各厂家、各型号的保护操作方法、菜单和开入量不同、定值区功能不同,张贴相应说明标签,使得运维人员方便操作和检查保护。

5.建立事故处理系统

针对继电保护装置常见的事故发生环节所在,有针对性的进行事故监测,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建立基于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事故故障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平台功能包括: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实况监测、关键元件技术参数监测、常规检修计划表、突况处理方案和危险排除机制等等,利用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全方位的保障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运行。

六、结束语

电力系统企业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注意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道德文化水平,减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事故中因认为原因而产生的事故,同时加强防范意识的培养,对于继电保护系统中的相关问题及时预防,这样才能让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事故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杨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事故原因探讨[J].中国新技术,2011(1):17-19.

[2]罗利祥.继电保护的性能和检修措施探讨[J].今日科苑,2010(8):165-168.

继电保护专业培训范文篇10

【论文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方向,本文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其他课程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教学设计中是以培养学生调试、操作及维护等能力为重点,以供配电设备制造和运用需求为逻辑起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行业企业共建教学环境为条件,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理论-实践-应用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1.课程设计的思路

1.1校企共同开发课程

本课程开发的第一步是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岗位需求,确立岗位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

1.1.1与企业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建更能贴近和满足实际应用能力需求的能力训练体系;

1.1.2与在企业一线从事电气设备生产、运行、维护的毕业学生进行交流,听取毕业生对本课程建设的反馈意见,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帮助我们审视以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建设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实训教学情境的构建提出修改意见。

通过与行业企业的深入交流,确立了以面向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电气设备的生产制造、装配等岗位、针对实际工作过程中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从系统化的学习情境设计入手,确立了以围绕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这一主线,构建“应用性理论知识讲授+专项训练+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设思路。

1.2课程体系重构

我们按照企业调研-确定职业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制定课程标准-设计学习情境等流程,进行课程体系重构。

1.2.1工作岗位调研、分析

经过调研,确定毕业生主要从事电力相关行业企业的电气运行工作对事故进行分析和处理或从事电气安装及检修工作对二次系统的安装和检修工作。

1.2.2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经针对所有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分析,确定其典型工作任务如下表。

1.2.3课程目标确定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将电气控制知识与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等典型工作任务相结合,确定课程培养目标是:熟悉继电保护系统的构成、功能、保护方式,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操作、运行、检修、维护等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

1.2.4确定课程标准,设计任务载体

分析整合后课程内容和目标,选择典型真实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按照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和能力形成特点,设计了8个学习情境,分别为:继电器的调试、二次回路的安装与调试、电容器保护调试、线路保护调试、电力变压器保护调试、母线保护的调试、微机保护调试、保护系统调试,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

2.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课程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上重视学生在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室与实践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提高。

2.1教室与实践地点一体化

教学地点设在工厂供配电实训室、维修电工实训室、电力系统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及企业现场,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生产环境和企业文化氛围。

2.2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围绕8个真实的工作任务展开,各个工作任务学习情境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教学的标准化教学环节为:明确工作任务要求和能力目标、分析工作任务制定学习计划、学习相关知识确定解决工作任务的方案,模拟职业环境实施完成工作任务、检查工作任务完成的质量、评价整个教学过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组织是以学习过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协调人和引导人,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完整的“行动”方式来组织教学。

2.3教学中做到工学结合

安排学生进企业实习:时间为2周。通过对高低压开关柜装配、调试;变压器绕线、组装等实习实践,加深对电气设备结构的认识,掌握设备安装检修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应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学生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使得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提高。

3.1项目教学法。以实际的工作任务为目标,整个教学围绕任务的解决展开,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和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训练学生职业态度,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经调查有100%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法有助于提高他们操作技能,教学效果好。

3.2引导文法。开放教学资源教学法充分利用cai课件、教具、实践教学设施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诱发学生按照引导文自主查阅资料,分组讨论交流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3学生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工作任务,并按照“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过程和方法完成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4案例教学法。将实际案例引入教材、教学体系中,每个重要知识点均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融创新思维培养、团队合作方式、实践案例教学于课程教学中。

结束语

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寻求与企业合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文化建设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源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将扭转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统领课程设置的局面,并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与此相应,新型课程教学设计的实施需要有一系列强有力的教学资源保障并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这也给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

该课程于2010年4月被评选为省级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朱强;江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01).

[2]刘燕,王峰,程航.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开发方案[j].高教论坛,2009,(07).

[3]李宁,冯道宁.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组态软件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广西轻工业,2008,(11).

继电保护专业培训范文篇11

论文关键词:模拟变电所;运动监控系统;微机保护

论文摘要:介绍了西南交通大学建成的教学用模拟变电所实训基地的结构、功能、特点、实践项目。使用表明,该基地具有国内领先技术水平,完善的教学、培训和科研的综合功能。由于采用最新的远程监控技术,该变电所可作为目前铁路牵引变电所技术改造的参考。

0引言

西南交通大学有部分直接服务于铁路现代化建设的专业,其中“铁道电气化”专业作为教育部、铁道部的重点特色专业而一直受到重视。

分布于铁路沿线的牵引变电所,是电气化铁道供电的枢纽。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从事牵引变电所设计、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数量增加,同时对其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环节中,应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的培养。在教育部“示范性教学实践基地”基金支持下,2002年西南交大在峨眉校区建成一座集教学、实习、培训和科研为一体的模拟变电所实训基地。

1模拟变电所简介

我校模拟变电所分为两期建成:

I期是与实际变电所相同的开关控制屏柜和继电保护屏柜、中央控制盘、交直流电源盘、以及自行设计的模拟负载电量和故障盘。如图1所示。

Ⅱ期是模拟一段地方电力网或电气化铁路的环境下,一个调度中心使用远动监控系统控制的五个变电所,图2是这五个模拟变电所的一次接线图。该项目综合了地方与铁路、不同主变、不同接线类型的各种变电所,且负载的大小和相位均可调节,其中S”模拟变电所采用了WBH-891型电铁主变微机保护装置、WKH-891型电铁馈线微机保护装置、DQWC-03牵引变电所二次设备测试系统。

模拟变电所中被监控设备的位置状态信号、保护动作信号、预告信号、事故信号等遥信信号通过电缆与RTU(RemoteTerminalUnit远方终端)的开关量输人/输出模块相连接,电流、电压等遥测信号将通过信号变送器柜,输人RTU的模拟量输人模块;控制中心下发的遥控命令,通过以太网传输,实现遥信、遥测、遥控的功能。远动监控系统结构图如图3所示。RTU是采用施耐德电气公司的PLC系列中模块式结构的Momentum,其编程软件Con-cept是一个基于MicrosoftWindows环境的编程软件套件,具有很强的设计性、可扩展性;主站组态软件iFix支持工业标准,具有开放性、可组态性、兼容性及可开发性。

为了比较和研究,我系的教师正在进行一系列的科研开发,其目标是在模拟变电所二次系统中采用测控、保护一体化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实现变电所自动化管理,其结构图如图4。

2教学实践基地的开发

1)校内学生及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可对照变电所各种屏柜,提高阅读二次系统接线图、安装施工图的能力,通过开闭操作、设置故障等项目的训练,可以培养他们对现场运行中出现的故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包括一次设备的故障范围的判断、二次系统的故障判断、查找和处理。

2)变电所基本电器及二次接线方面实训项目n个。如断路器结构、原理;断路器参数的测量与调整;变电所二次接线、电缆的数字编号法以及“相对标志法”的识别;二次接线盘后安装图及实际安装技术;变压器控制、保护盘结构、接线、检测、调试及整套保护联动实验(包括整定计算);在以上各盘设置不同故障(可达几百种)练习查找及消除故障的方法等。

3)运动系统遥测、遥信信号源接线的校正及采集的遥测量的精度实验。

4)利用便携式计算机对遥控设备进行合、分实验,让学生了解远动系统是如何驱动被控设备动作。

5)利用一般的浏览器访问各RTU中PLC的网页,实时了解该PLC的运行、通信等状态的实验。

6)上位机各种功能的校核实验。通过该实验让学生了解调度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iFix软件的各种功能的使用,从而对远动系统有更深层的了解。

7)利用组态软件Concept对PLC进行配置,使学生熟练掌握利用Concept按照所用的PLC型号及设计要求对PLC进行配置;利用Concept对PLC遥控、遥信和遥测功能的编程,使学生熟练掌握Concept编程方法。

8)自动化组态软件iFix系统的安装,熟悉掌握iFix系统软件的运行环境及其安装过程。

9)通过在iFix系统新增6#模拟变电所的实验,使学生了解iFix系统的可组态性及可扩展性。

10)进行继电保护单体测试及数据管理。

11)进行继电保护盘上测试及数据管理。

12)微机保护装置的调试与特性实验。

3实践意义

模拟变电所实训基地自1998年投入使用后,至今已连续培训了五届毕业生和一批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经总结,其实践意义在于:

1)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训练的条件与场所。能完成供变电工程、继电保护、变电所二次接线、微机监控技术等几乎全部专业课程的大量综合性实验,以及电气设备的实际操作技能、检修调试技术、查找故障及排除方法的实际训练。而且充分利用学校具有的学科优势,以模拟变电所为基地,配合学生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开发如电工理论、电气装备、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网络与通讯等领域的多个应用性、研究性实验;同时由于人员和设备的集中,能够按项目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训,尽可能使学生参与以教师为主导的科研活动。

2)对于现场技术和施工人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阅读二次回路图纸、熟练地掌握接线、配线工艺,能查找和处理运行故障和设计缺陷。通过实地培训,能大大的提高他们的读图、判断、查找、处理故障的能力。该基地于2000年为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培训和考核职工283人,取得良好的效果。

3)目前西南地区铁路已完全实现电气化,全区拥有牵引变电所200多座,其中大都为上世纪70~80年代所建,技术水平落后。而我校模拟变电所实训基地的建成,对其技术改造具有借鉴的意义,在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和进行技术创新方面起到示范的作用。

4结束语

继电保护专业培训范文

点赞――

“三大培训”趋向深入,实干成就目标

2013年对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公司实施以“实用、实效”为导向的新一轮三年素质提升工程,实现全员培训整体转型的启动之年。自“5.20”全员培训工作会以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各单位、各部门立足基层、广泛发动、积极开展,大力推进“三大培训”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理念和风气得到积极转变

以实用实效为导向的“三大培训”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贯穿培训全过程,从单纯看文凭、评职称的本本现象转入了重能力、学技术的再学习氛围。抓业务抓培训的理念已经形成共识,全员参与、主动学习的意识显著增强,尤其是各单位积极开展大规模一线技能人员岗位能力考评,较好地激发了广大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岗位成才的学习动力和工作热情。量化测评、逗硬考核、成果运用全面实施,以工学融合为基础的以工促学培训方式为员工岗位成才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遏制部分全民员工贵族化倾向奠定了基础。

责任体系建设基本成形

上下统筹、分层分级的“三级培训体系”和科学规范的培训管理体系更加清晰,角色定位得以明确。培训中心承担了全员培训的组织管理责任,专业部门以专业教研室为依托逐步担负了专业队伍建设责任,基层单位落实“谁用工、谁培训”的责任意识显著增强,专业支撑单位专业带头的责任和作用也得到了有效发挥。

培训配套支撑得到有效加强

通过“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机制、员工技能达标培训强制约束机制、骨干培养激励机制,员工岗位任职内部认证机制”等四个机制的落地实施,激励约束得以保证,为扎实开展培训提供了机制支撑。通过实行“存量资源共享、生产培训一体”,推行“开门办班”,集系统所有资源为培训所用,采取“自培、统培和委培”三种方式相结合,以专业支撑实施单位打造专业实训分基地,优化万州、长寿、永川、江北、市区5个培训分中心现有资源,建立以配电运检、电力营销等为主导的实用型实训设施等系列举措整合培训资源,为培训有效实施提供了资源支撑。

培训效果逐步显现

各供电单位以生产一线技能人员为重点,深入开展技能培训,完成变电运维、配电运维、配电检修、调控、二次等岗位的培训46838人次。培训中心以国网专业竞赛调考为抓手,以考促学,先后完成运检、调控、营销、财务等专业集中培训20个班次,共计5516人次。各专业教研室全面推进了计划的14个项目、197人的骨干委托培养。此外,近642名职工通过转岗培训,顺利达到了新工种上岗条件,有效盘活了人力资源存量,人员配置得到了合理优化。

2

难忘――

“三大培训”年检考评成绩优异,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3年10-11月,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重点组织实施了“三大培训”年检考评工作,公司层面累计年检考评2670人次,合格2575人次,合格率96.45%。

骨干培养考评

运检、调控教研室分别对变电运维、直流、继电保护、自动化、带电作业等四个专业采取理论考试、实作考评和技术问答、专业答辩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对106名参训学员的综合考评,合格105人,合格率99.06%。

专业培训考评

营销教研室对35家供电企业营销专业技术岗位人员419人分用电检查、电费电价管理、营业、电能计量、客户服务、营销稽查、市场及需求侧管理等7个专业进行了内部岗位资格认证考试,合格412人,合格率98.33%。

调控教研室对35家供电企业、检修公司调控、方式计划、继电保护、自动化、调控安全等五大专业技术岗位共171人进行了岗位能力测评,合格164人(80分及格),合格率95.9%。

2013年10-11月考评情况一览表

类别专业年检考评人次合格人次合格率

骨干培养变电运维2626100%

直流1515100%

继电保护363597.22%

自动化2022100%

方式计划11100%

带电作业99100%

专业培训营销类上岗资格认证41941298.33%

调控类上岗资格认证17116495.90%

技能培训调控类91688096.07%

运检类1051101396.38%

合计2670257596.45%

技能培训年检

按照公司全员培训工作的总体安排,2013年10-11月,公司人资部牵头,运检、调控专业教研室联合培训中心,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开展了“变电运维”“配电运维”“配电检修”“继电保护”“自动化”“调度”“监控”7个专业生产技能人员的年检考评工作。

(1)制定标准强化实用导向

年检考评以贴近生产实际,分应知、应会两部分进行,应知考试按照专业分类梳理必备知识点,应会部分按照现场一致性原则确定实操要点,形成统一标准题库。

其中:运检类“配电运维”“配电检修”专业的考评侧重工器具、仪器仪表的正确规范使用、登杆与杆上作业能力”;“变电运维”以正确填写操作票考评为基础,侧重倒闸操作流程、事故处理流程,设备巡视标准化作业等实作技能的考评。

调控类“继电保护”专业按35千伏、110千伏、220千伏、500千伏四个电压等级分别考评,重点考评现场安全措施布置、保护装置调试、二次回路故障排查的能力。“调度、监控”专业重点检验运行人员电网运行操作指挥和事故处置能力。“自动化”专业按主站和站端人员分别考评,重点考评主站及子站系统调试、运行、检修及应急处理等能力。

整个考评以应知、应会“双通过”作为衡量生产技能人员岗位胜任能力合格的标准。

(2)客观公正组织年检考试

公平确定抽检人员。运检类“变电运维”“配电运维”“配电检修”三个专业在各单位申报自检合格的在岗长期职工人数的基础上按照15%的比例随机抽选。调控类“继电保护”“自动化”“调度”“监控”4个专业采用应知考试全检、应会考试按照15%、20%等不同比例视频形式随机抽选。所有抽选人员均由公司人资部在系统中核查后确认。

严格挑选应会考评人员。各专业教研室从公司兼职培训师和基层单位专业骨干中挑选具有专业影响力的人员随机组成专业考评组,并严格执行本单位人员考评“回避”制度。

年检组织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培训中心精心组织安排,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对本次应知考试的命题、制卷、阅卷、统分过程以及应会考试的全过程进行了录音录像,确保抽检考评的公平、公正,客观、真实。

(3)两级把关确保培训质量

公司采取“先基层自评、后统一抽检”的方式,双重把关传递压力,形成了动力,固化了氛围,较好地确保了培训效果。

基层单位在公司指导下自主开展技能培训,以“理论+实作”检验培训效果,本年度规定的7个重点专业自评平均合格率96.3%,公司按比例抽检基层单位自评达标人员,重在检验基层单位抓落实、抓实效、抓逗硬的力度和考评的真实性。

3

展望――

进一步提升各项工作,在坚定加速转型中前进

以“持续提升”进一步加强责任主体建设

公司将进一步厘清“三大培训”任务界面,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以考评、考核为抓手,坚持“持续提升”,实行培训考评常态化,不以一次性考评定终身,实行培训成果追溯制,采取循环考评的方式,每年对已通过考评的人员进行抽检及复测,始终保持培训的动力和压力,持之以恒地打造技能达标、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

以“对标管理”进一步加强培训组织体系建设

以“课件开发率、教材制定率、专业队伍参培率、专业人员考评合格率”等指标建立专业教研室对标体系,不断加强专业领域内教材标准化和考评标准化建设;以“培训设施建设和使用、培训任务承担、兼职培训师贡献”等指标建立培训分中心对标体系。把对标成果纳入各部门、各单位年度业绩考核,加强专业教研室和两级培训中心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及功能。

以“内部培训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强培训资源整合

以培训计划编制为龙头,深入开展培训需求分析,按场地、设施、师资分类,制定各类资源的使用和需求计划,逐步建立健全内部培训市场。通过加强兼职培训师的使用范围和调配,发挥兼职培训师在内部培训市场建设的基础性作用,试行制定内部取费标准,大力推行各类资源的有偿使用,通过以培训项目为支撑,以培训中心为平台,强化培训经费的归集,从资金上保障专业教研室和分中心的运行、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单位积极发挥作用,并按工作成效及考核结果给予分中心和基层单位一定的奖励,切实整合培训资源。

以“培训全过程评估”进一步加强培训质量管理

切实优化培训方式,强化以现场为主,以实际应用为主,以工学结合为主的培训方式,切实优化培训时间安排,根据专业工作特点,以新设备出厂、安装、验收、投运和迎峰度夏、春检、秋检实际,合理安排关键结点培训时间,一是缓解工学矛盾,二是抓关键黄金时期。切实加强督导检查,完善片区督导组的职责和工作机制,把日常督导和培训“回头看”有机结合,加大考核和抽查力度,督促各专业、各单位按要求完成全员培训工作。切实加强日常管理,加强专业培训和骨干培养的考勤考核,实行定期反馈,定期通报和成绩公示,切实加强“培训效果评估”,按照“员工、送培单位、培训机构、支撑机构”四维度开展培训效果评估,确保培训质量。组织开展秋季培训大检查,开展培训项目“回头看”,查找基层单位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制定整改计划。

以“员工发展一体化”进一步加强培训结果应用

把培训成果作为员工发展的前置条件,将培训与薪点工资制度改革有机结合,对技能、专业、骨干培养合格人员实行分档认定、分级积分,让员工培训成果在工资分配上得以体现,以岗位内部认证考评制度为切入点,逐步建立双师型人才队伍,打通技术技能职业生涯通道,实现员工“培训、考核、分配、发展”一体化。

以“资源共享”切实开展网络大学建设工作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