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后勤服务工作计划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机关后勤服务工作计划范文

Abstract:ThelogisticsworkofPBConlyadjuststhethinkingaccordingtotherequirementof"eightprovisions",fromruleofmantoruleoflaw,fromspittingtoconcentration,andvigorouslypromotesthetransformationoflogisticservicessocialization,andimprovesthemanagementsystemandoperationalmechanismintheconstructionof"economicalauthority",soastobettersupportthedevelopmentofthecentralbankbusiness.

关键词:央行后勤;改革;思考

Keywords:thecentralbanklogistics;reform;thinking

中图分类号:F83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149-02

0引言

随着“八项规定”的提出和《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的深入实施,对公共机构“三公”经费的管理日趋加强,机关后勤保障工作有从“服务保障型”向“管理保障型”转型的趋势,央行后勤工作只有按照“八项规定”要求调整思路,从人治走向法治,从分散走向集中,适应事业单位改革的发展趋势,大力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在支持“节约型机关”建设中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才能更好地为央行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我国机关后勤改革发展的指导沿袭

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部委成员单位,央行后勤改革一直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后勤改革的精神引领下稳步推进的。1989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中央国家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后勤服务工作社会化”。1993年国管局、中编办共同了《国务院各部门后勤机构改革实施意见》,首次将机关后勤管理科学化和后勤服务社会化并列。1998年国管局、中编办在《关于深化国务院各部门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提出“推进后勤服务商品化、市场化,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机关与后勤服务单位的结算制度。”1999年,朱镕基总理在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机关事务工作要坚持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得方向,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新时期机关建设需要的后勤保障机制。”至此,机关后勤改革的“三化”目标得到充分确立。2012年10月,《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为机关后勤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

2国外机关后勤改革的启示借鉴

西方发达国家的机关后勤改革是和公共机构改革一起进行的,在公共部门中引入私人部门以及市场机制是根本性转变,其主张后勤服务由专业化社会机构通过市场手段提供,政府采购成为机关事务工作特别是获得后勤服务的主要方式,经济和法律手段成为管理后勤服务的主要手段。公共部门通过招标、采购等方式购买服务和商品,以此来降低公共管理成本,提高政府绩效。西方国家机关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实践,从管理体制、工作方法到法制环境,都有学习和借鉴之处。

2.1机关后勤管理法制化程度较高西方国家机关后勤工作基本做到有法可依、机制完善、程序合理。为了提高资产和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美、英、法等国还实行严格的经费预算制度,机关后勤经费是严格按照预算标准执行。

2.2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较高这些国家政府机关没有众多的后勤服务设施、设备和庞大的后勤服务队伍,政府采购成为获得各种后勤服务的主要方式,后勤服务设施和服务队伍规模很小。由于西方国家第三产业发达,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公务员生活服务基本不需由机关提供。因此,政府不需要大量的后勤服务设施、设备和队伍。

2.3机关后勤服务集团化和信息化程度较高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开放式”办机关后勤的模式,政府机关的后勤服务,以“服务外包”形式为主,大都实行集团化的统一服务。而且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展电子商务,进行网上招标采购,降低采购成本,体现出较高的管理科学化水平。

3完善央行后勤改革的对策建议

根据国务院加快国家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精神,人民银行1999年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机关后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十多年来,人民银行按照“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和自身实际逐步推进后勤改革工作,实现了运行机制由行政管理向行政与市场相结合转变,服务方式由行政型后勤向服务保障型后勤转变,服务范围由封闭式向开放式服务转变,初步形成了新型的机关后勤管理体制与服务运行机制。但是,央行后勤工作在现阶段还存在种种弊端:一是自我封闭、自给自足、无偿服务福利型的供给制,缺乏内在活力和动力机制。二是依附于机关单位办后勤,重投入、轻产出,经济效益低下,忽视了它在服务中创造的价值功能。三是缺乏动力机制,劳动效率和服务水平不高。结合当前人民银行机关后勤的现实情况,要从总体上提升央行后勤管理和保障水平,应从五个方面统筹考虑。

3.1推动后勤管理与服务职能分离新形势下央行后勤部门直接提供后勤服务的职能应逐渐退出,管理机关事务的职能应逐步增强,恢复行政处行使管理职能,纳入人民银行机构编制,负责房产管理、基建管理、资产管理、后勤服务规划、协调和监督,监督服务质量、效率和安全。保留后勤服务中心承担服务职能,承担车队、食堂、培训中心、医务所、印刷厂等方面具体工作。依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寻找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成熟一个项目推广一个,在核算、产权与收益分配等关系进一步明晰的基础上,采用合同管理模式,对机关实行有偿服务,实现后勤服务商品化,适应新形势下后勤社会化的需要。

3.2推动后勤服务社会化转变当前国家机关后勤改革以转换机制为重点,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需从两个方面破局:①财事分离,将原来机关财务从后勤服务中心划归财务处管理,实现财事彻底脱钩。②引入服务外包模式,根据服务项目的类别不同及性质差异,将机关后勤服务项目主要采取整体或分项、委托管理、授权经营等方式签约外包给社会服务企业,使后勤服务尽快融入社会第三产业之中。

3.3推动后勤服务标准化建设机关后勤要想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加强资产、政府采购、政策标准等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建立一套包括成本核算、市场准入与退出的标准体系,健全监管评价体系。机关后勤可以引入ISO9000体系中的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方法,其模式为:P—计划(Plan),根据顾客需求确定服务目标;D—实施(Do),按照方案计划组织实施;C—检查(Check)。对项目过程动态检测;A—改进(Action),依据检查结果持续改进。对机关后勤实施科学化管理,加强服务统一规范管理,对提升央行后勤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3.4推动后勤事务公开监督机制建设机关后勤是人民银行的“大管家”,也是风险点集中,因此要切实推行机关事务公开。一是改革后勤服务评价制度,持关口前移,以人、财、物为重点,坚持重大问题、重点项目应广泛征求各部门和职工的意见,让职工评议,让群众监督,防止“暗箱操作”。二是健全审计工作机制,内审部门应发挥其了解规章制度、熟悉操作规程的优势,参照社会同行业标准,制定出后勤服务质量监控体系、价格标准跟踪体系、工程建设和维修项目达标体系等,积极开展后勤服务绩效审计,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防范隐性风险。

3.5推动后勤双向交流人事管理体制建设做好央行机关后勤管理的关键就是人才问题,在人力资源配置上,要建立“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管理岗位实行竞选聘任制,聘用“懂经济、会管理、能干事”的人员经营管理,达不到要求者下岗。在人力资源引进上,建立“能进能出”的流动机制,采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在我、人员外包”的措施,对物业管理、机电维修、工程监理等技术性岗位采取人事制,双向交流。针对后勤队伍结构现状,执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政策,对年龄大的保稳定为主,努力发挥老同志的经验,对年龄轻的调结构为主,加大轮岗力度,帮助其在多岗位历练中成长,不断优化后勤人力资源配置,产生最大效益。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工作已成为提升保障效益的关键环节,要实现人民银行机关后勤由“后”到“先”的转变,必须紧紧抓住创建“节约型机关”的主线,沿着“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改革方向,按照“先分离体制、后转换机制、再整合资源”三步走战略,推动“管理信息化、保障专业化、服务标准化”,加快机关后勤体制机制改革,才能实现机关后勤社会化的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韧峰.浅析央行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J].黑龙江金融,2002(04).

机关后勤服务工作计划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教育院校后勤服务管理转型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高等教育进入了稳步发展提高质量相结合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院校后勤服务管理,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管理转型,推动后勤高校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一、高等教育院校后勤服务管理

(一)后勤管理的定义

后勤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手段,通过特定的系列管理行为和领导活动,让全部成员努力工作,达到后勤工作目标的过程。作为管理形式的一种,是后勤管理中一般本质管理的表现,后勤工作部门是一个为单位职能活动提供物资保障的机构,以为职能活动服务为任务。所以,后勤管理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管理手段,经过组织、指挥和协调后勤职工的活动,创造后勤保障力量,保证后勤工作任务高效率和高质量地完成,顺利促进单位职能工作的开展。

(二)后勤管理的内容

后勤管理包括财务管理、伙食管理、财产物资管理、房产管理及维修、医疗卫生管理、水暖电气管理、汽车运输管理、基本建设管理、其他服务管理和后勤服务经营实体管理。

(三)后勤管理的特点

后勤管理根据各单位中履行的服务职能,拥有这些方面的特点:

(1)社会性。后勤管理社会性包括后勤管理的内容、后勤管理与社会上的联系和后勤管理发展的方向。后勤服务正在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后勤服务数量、范围广泛,社会的进步可以实现社会化。改变封闭式的后勤管理,要求后勤管理人员根据社会性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力所能及地为社会服务。

(2)经济性。后勤工作是行政和经济的结合,后勤服务劳动属于商品经济范畴,工作的实质是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进行高效的后勤资源配置,完成后勤工作经济核算的重要内容。

(3)时间性。职能活动是一个有严密组织、严格程序的过程,职能活动服务的后勤工作必须按照程序的要求进行管理。因为职能活动的需要,要求每项服务工作都有确定的时间,决定了后勤管理时间性强的特点。

(4)复杂性。复杂性的主要特点是后勤管理工作繁重,任务较多。复杂性的另一个特点是政策性很强。后勤管理部门必须按既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办事,不能随意而行。涉及面广,内外关系多,要完成全面的主体服务,既要与每个单位职工打交道,还要与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

(四)后勤管理的作用

后勤管理的作用是由后勤管理的基本职能所决定的,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2)可以提高利用率,提高职能工作效率。

(3)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调动职工积极性。

(4)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稳定职工队伍和生活秩序。

二、高等教育院校服务管理工作的转型

(一)运行体制的转变

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和不断推进的高等教育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暴露了传统后勤管理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为计划体制限量的可分配物资与师生服务需求产生了矛盾,无法在旧体制内得到解决。

高等教育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后勤服务项目和数量增多,传统管理体制效率低下,计划体制已经不适应高等教育院校后勤服务管理的发展需要。为了适应高校的发展形势,应该实现后勤服务管理运行体制由计划制向市场制的转变。

(二)工作重心的转变

在高校后勤的传统工作模式中,管理是工作的重心,是学校物资资源分配的核心地位,自上而下的开展工作。根据高校发展形势,实现后勤工作重心由管理向服务的转移,变后勤服务和师生上下不对等关系为平等关系,在履行监管职能的同时,提供企业正常经营的必要服务。

(三)职能定位的转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中,高校后勤部门负责高校后勤的一切事务,在进行了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后,实现做好后勤具体事务到监管服务的转变。对职能进行定位,准确确立关系,打破旧体制,加强监管职能定位,做好对企业经营的监管工作。

(四)经营方式的转变

高校传统的后勤管理服务由学校后勤管理机构决定服务内容和形式,具有极强的垄断性。随着竞争机制的深入,高校后勤服务管理也采用了竞争机制,实现了垄断性模式到竞争性模式的转变。竞争机制的引用,提高了高校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竞争机制给高校带来了深刻、积极和决定性的变化,也容易产生程序简单、破坏公平和影响和谐的问题。因此,经营方式的转变需要循序渐进,对市场竞争体制采取特殊的政策和措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也得到更多的重视,做好高等教育院校后勤管理工作,是保障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关键之一。确定后勤管理的定义,明白后勤管理的工作内容,根据社会发展做好后勤管理工作的调整和转型,与时俱进的发展高等教育院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更好地为高等教育院校服务。

【参考文献】

机关后勤服务工作计划范文篇3

一、需要进一步加深对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认识,加大对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指导力度

目前,一些地区和部门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处于等待观望、停滞不前状态。究其原因:一是部门和个人的认识不到位,只强调保障机关正常运转,不求改革有所作为;二是主要领导重视不够;三是认为机关后勤服务是福利型的,不应该市场化;四是认为机关是首脑要害部门,情况特殊,后勤服务社会化不利于安全保密;五是认为目前市场发育还不成熟,担心后勤服务社会化不能保障机关需要;六是认为社会后勤服务机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保证不了后勤服务质量;七是认为社会后勤服务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不如自我服务保障经济效益好等等。

这些都反映了一些同志,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对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还存在不少误区,从而阻碍了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向纵深发展。为此,必须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后勤改革的指示,教育广大后勤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不移地、积极稳妥地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是一个历史的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有权威的职能机构应加强对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科学决策,适时及时地出台有关政策,抓好典型,总结经验,保证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二、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政策法规体系,保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有序进行

在调查了解中,普遍反映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法规建设滞后,与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很不适应,影响了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一是体制不顺,如中科院机关服务局从机关分离出来后,己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独立法人企业,但仍然实行“双轨制”,束缚了后勤企业手脚,影响了后勤产业发展;二是市场准入制度不规范,一些可以进市场的后勤服务项目受到限制;三是激励制度不健全,大锅饭、平均主义的现象仍然存在,对分离后勤职工收入高于机关职工有“红眼病”,直接影响了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和企业发展;四是后勤职工社保制度不完善,一些从事业单位转到企业的职工,养老金、医疗费等要减少40,富余人员安置政策不完善,供养的离退休人员过多,有的离退休人员和在职人员达1∶1之多,后勤负担过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没有相关政策,各单位做法也不尽一致;五是一些职工与机关完全脱离改变职工身份后,单位没有将其应带的国有资产作为补偿金转到新的单位,侵害了职工利益等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机关后勤部门职能作用的发挥。为此,一是要加强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立法工作,在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建议国家立法部门将后勤服务社会化有关问题纳入立法日程;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人为本的、有利于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和后勤产业发展的法规,使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理论研究,不断丰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理论。三是根据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矛盾及时出台相关政策,补充、修订后勤管理体制、机制、财务等规章制度,逐步建立科学合理、标准统一、程序规范的后勤管理服务的规章体系。四是依法办事,后勤机关应依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标准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提供后勤服务。

三、需要进一步规范机关后勤职能,统一体制,以利于有效发挥机关后勤部门的职能作用

调查中发现,各部委后勤体制不统一,服务保障范围差别较大。如有的部委管理与服务合二为一,没有分家,一块牌子,两种称谓,对内称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外称机关服务局;有的部委后勤管理与后勤服务分家,设机关事务管理局和机关服务局,形成甲乙方关系。机关事务管理局作为甲方,代表机关组织机关服务保证的管理、协调、招标、监督等职;机关服务局作为乙方,组织实施具体的服务保障工作。还有的部委把管理、服务、经营分开,设机关事务管理局、机关服务局和机关经营管理局等。在职能上,有的部委实施集中统一的后勤管理和服务,凡是与后勤有关的职能部门均划归后勤部门;有的部委则把后勤职能拆分隶属不同部门,如财务、基建、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部门不隶属后勤部门,而在办公厅或其他部门。这种体制不统一、职能各异的状况,增大了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和后勤服务保障组织协调的难度,不便组织实施对后勤工作的指导,也难以发挥后勤整体服务保障作用。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保障机关建设和工作需要的实际出发,本着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统一各部委机关后勤的体制和机构,明确规范机关后勤职能,从组织体制上优化结构,切实解决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重复交叉不规范,管理责权脱节等问题,真正做到职能规范,职责明确,权责统一,相互制约,协调发展。

四、需要进一步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处理好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机关利益与政策法规的关系,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一是在后勤改革过程中,一些机关利用所占有的国有资产、政府资源和有关的优惠政策,以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为借口,开办经营性实体,谋取利润,用于改善机关办公条件和机关干部福利。由于不同的机关部门占有的国有资产、政府资源不同,经营性收入差别很大,因而用于机关福利补贴的差别也大,同一职级不同

机关后勤服务工作计划范文1篇4

一、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学校的建立需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搞好学校的后勤建设,不单单是在资金方面为学校的教育工作提供保障,而且也能为广大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有益于学习和工作的环境。假如没有后勤部门的保障工作,那么学校的资金就无法实现合理的分配,这也不利于学校正常工作的进行。搞好学校的后勤管理,实现安静和谐的学校环境和完善的硬件设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除此之外,搞好学校后勤建设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做好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工作效率。

二、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功能

1.计划功能。目标是计划的核心内容,指导着人的实践活动。而学校后勤管理正是这种有目的的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因为计划性,我们就可以自觉地朝着既定方向去努力。因此,在学校后勤管理中,首要的是提出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指导方向;其次,依据目标制定步骤,推进活动的进行,在这一过程中,要通过对事件的客观分析做出可行的计划,从而减少管理动作的盲目性,提高工作者的积极性。通过这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有效地加强了管理建设,进一步地提高质量和效率。便于达到设定的目标,促进管理事业的发展。

2.组织功能。组织能力在团队建设中尤为重要。管理是个具有社会意义的词,它不是简单代表着个人的意愿及单独活动。处在一个团体之中,组织必不可少。针对管理来说,组织就是要系统化,规模化,有序化,它在落实过程中要经受现实的考验并不断完善,从而提高功能战线的实力,有利于整体实力的发挥,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当今时代激烈的竞争促使组织相互合作从而保障了社会建设,推动社会稳步发展。

3.控制功能。控制是权威者的利器,任何目标计划的实现,都离不开整体的指挥。建立健全学校内规章制度,可以充分发挥控制功能的作用。信任和控制在事业建设中都很重要,但相比之下,控制略胜一筹,这足以证明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艰巨的项目,它与人打交道,体现了控制的作用。管理中,主要领导人对全体局势的控制便于掌控公司的发展方向,了解公司的发展动态,及时纠正发展过程中的错误方向。有效地规范员工的行为,营造公司和谐的氛围。有了宏观的指导与控制,有了权威的命令,才有内部各方的协调,加强控制,掌握发展的大趋势,增强部门间的制衡,才能更好的保证事业建设和工作稳步发展。

4.服务功能。服务功能是学校后勤的一项重要功能,它在学校后勤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一般来说,后勤工作人员都非常辛苦,他们服务于学生,日常水电暖供应、日常维修、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各类服务活动,都离不开后勤人员的工作。同时,校管理中的其他方面,例如:环境绿化、水电设施、车辆使用等也全部由后勤执行管理。由此看来,学校后勤兼具服务与行政管理职能,在学校机构设置中其地位可见一斑。

三、改善中小学后勤管理的策略

1.提升中小学校对于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首先,让中小学领导认识到后勤管理的重要性。后勤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校和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整体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让中小学领导意识到这一点,进而给予后勤管理工作与其重要性相当的重视程度。其次,校领导要在教学活动和后勤管理工作之间取得平衡,使得两者能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提升后勤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引进有后勤管理知识和后勤管理经验的人来从事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通过引进有知识和有经验的人来从事后勤管理工作,能够使后勤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能够为师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后勤管理服务。其次,对原有的后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通过提升后勤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能够使其有更好的能力和更大的热情来为学生服务,使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和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建立健全中小学后勤管理制度。学校应建立健全统一的规划及相关准则,使中小学后勤管理更加标准化、制度化和精细化。后勤系统的治理,所涉及到的工作以及各项繁琐的事物十分混杂。这些特点使得后勤系统务必要拥有科学、完善的保障制度,这样才能让后勤工作更有工作效率,让标准在各个环节中得到最大的发挥,并激发出更强的发展动力。科学的制度可以是后勤工作具备科学和有效的作用,制度的约束可以使后勤工作更具有作用,也可以使后勤工作更加具有稳定性。后勤工作的过程之中,利用科学技术的手段,通过对细微之处的重视及管理,让后勤工作的效果达到最大,充分发挥后勤工作所具备的科学明确的分工和精细的服务效果。

4.注重信息公开,创新管理反馈模式。学校应该对进入学校后勤岗位工作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必须对其从事相关职业的执业资格进行认定,把信息公开作为绩效考核的内容,实行严格的人员流动监察机制,保障学校师生人身和学校财产的安全。此外,可引入电子信息公开模式,对于员工考核需要实行岗位信息公示,统一安排学校后勤工作的岗位,确定岗位工作信息回馈任务,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于工作中出现的瞒报问题,必须具体到岗位,对个人以及相关的负责人进行问责处理。通过与师生互动,学校后勤工作的内容得以公开,使广大师生能够关注学校后勤工作,能够及时了解后勤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敦促后勤人员改正。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的中小学后勤管理对于中小学的发展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还能够使学生接受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举多得。因此,在中小学后勤管理的实际工作当中,需要不断地加强对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地发掘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背后的原因,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最终促进中小学后勤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冯景州.中小学后勤管理常见问题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17).

[2]柳文平.中小学后勤管理的思考[J].江西教育,2014,第1期(Z3):32-32.

[3]蔡作江.中小学后勤管理问题探讨[J].都市家教月刊,2013,第7期(7):122-122.

机关后勤服务工作计划范文1篇5

在高标准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上,集团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改进思想观念,大局意识常抓不懈。

井大的跨越式、超常规发展,更需要加快后勤集团的发展步伐,需要后勤广大党员干部善于把各项工作融入大局之中来思考、谋划和部署,千方百计拓展服务项目,以满足日益扩大的服务需要,为集团发展提供强劲的拉动力;千方百计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大资源、两个市场,盘活集团经济。这是集团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

二、进一步加强团队精神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提高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继续抓好凝聚力建设,和谐环境建设和民主机制建设。在抓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要以集团工会、团委、人力资源部为龙头,通过创新学习与教育培训的方式,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提高集团思想内涵和员工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三、进一步落实高标准严要求服务,创建标准化服务后勤。

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始终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和重点。通过几年的努力,集团由最初的三个中心标准化建设,现已向其他中心推广,并在标准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拓展了标准化服务“示范点”。2011年,我们将通过“以点带面”,将标准化服务示范点建设全面铺开,巩固和提高后勤保障服务质量;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规范我们的日常服务,使今年后勤服务满意率稳中有升,饮食服务中心的服务满意率要达到73%,力争达到76%;教寝物业服务中心满意率要达到81%,力争达到84%;商贸服务中心、水电服务中心的服务满意率要达到81%,力争达到84%;交通运输服务中心、校园环境中心的服务满意率要达到85%,力争达到88%;学术交流中心的服务满意率要达到76%,力争达到78%。

三、进一步加强开源节流,创建节约型后勤。

由集团筹资建设的新学术交流中心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2011年将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这是集团2011年的重要工作之一,集团将全力以赴建好新学术交流中心,要继续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在不影响集团日常经营服务工作的前提下,为新学术交流中心筹集资金,保证该工程的顺利进行。各中心(部门)要继续认真做好开源节流和成本核算工作,进一步加强节能降耗,降低经营成本。各项行政开支力争在上年基础上下降5%以上。坚持少花钱、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养成“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好作风,形成“人人爱节俭、事事讲节约”的好氛围。

四、进一步强化管理,提高集团经济总量。

集团的各项工作,始终要围绕着为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服务这个中心来开展,因此,提高每个干部的管理水平和每个员工的服务水平,仍是集团常抓不懈的工作之一。在我国经济目前仍处于复苏阶段,物价仍处于较高价位,但随着我校的快速发展,师生的服务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们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向管理要效益,一心一意谋求集团的发展。2011年,集团经济总量要在保持2011年水平的基础上增长10%,经济收益实现2%-5%的增长。

五、进一步加强制度执行力建设,推动管理规范、高效、有序开展。

集团将继续加强制度执行力的建设,将已初步完善的经济制度落到实处,在2011年12月份检查财经制度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各中心(部门)的采购、仓管、合同和固定资产的帐务和档案管理工作,促使各中心(部门)“管理要建档,物质要建账”,并加强对仓管队伍的培训。

六、继续抓好两项品牌活动,不断提升集团形象和品质。

“优质服务月”和“岗位大练兵”两项活动,经过四年的实践,已经成为集团服务的知名项目,目前部分项目已在师生中初步形成品牌效应。如何将系列初级形态的服务项目与活动提炼成集团内在的、稳定的形象与品质,真正成为集团的服务品牌,得到学校普遍认可,是集团重点考虑的工作。因此,2011年的“优质服务月”和“岗位大练兵”活动仍重在品牌建设,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仍要有突破,要突出实践性、时效性与前瞻性。

七、继续推行人性化管理,创建和谐后勤。

集团各级管理者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帮助员工(特别是外聘员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多给他们一些理解和关爱,进一步维护员工权益,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确保员工队伍稳定,增强凝聚力,提高责任感,推动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小编推荐与2011年后勤工作要点关联的文章:

机关后勤服务工作计划范文篇6

关于学校后勤工作计划一、积极探索,与时俱进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强自信,学校后勤工作计划。

2、促进学习交流、互动,树立求知意识,善于学习、勇于创新。

3、团队合作,主动参与优质服务的行列,用心去做,用心体会。

4、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自己学习,在学习中积极探索。

5、促进“四个学会”,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6、有、有目标,主动地工作,克服消极心态,树立积极态度,与全园的工作保持一致。

7、每个人写好工作,学期工作,做好读书笔记。

二、重视安全、保卫工作

1、在幼儿园安全工作计划中重点提出加大安全力度,将继续做好检查全园安全工作。

2、食堂每天做好餐用具的消毒,食物的验收,的用餐留样,并做好登记。

3、食堂继续做好下班前的各种检查,人离门锁,防止外人进入。

4、食堂做好各种机器的安全操作。

5、司机做好汽车的保养与行车安全。

6、门卫尽快熟悉新生与家长,坚守岗位,按时关锁大门,继续做好来访者的登记与询问。

7、门卫每天做好下班前的电器、电源、门窗的常规检查。

三、各部门日常工作要点

1、库房管理与采购

1)购置和发放新生床上用品、书包、服装等。

2)做好开学前,班级卫生用品、办公室用品的购进与发放。

3)每月做好固定资产的对帐和盘存工作。

4)维修各班级的坏床、坏椅等工作。

5)投放沙池玩具、体育器材。

2、维修工作

1)开学前摆放好场所各种体育器材,整理好体育用品房器材。

2)每周一认真做好场所大型玩具、体育器材的检查维修工作。每天整理和检修体育用品房器材,保证体育器械的安全性。

3)每月初对班级与办公场所的电扇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与维护。

4)每周对食堂煤气用具、煤气管、电器设备、门窗,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修理。

5)每月检查一次门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每周检查各班级和走廊、大厅及办公场所的照明设施,发现问题立即维修。

7)进入夏季前清洗空调,放好各处遥控器,学期结束负责收捡公用遥控器。

8)定期给所有电脑升级杀毒。放假前检查办公电脑及电源的关闭。

3、财务工作

1)做好新生的各种收费

一、指导思想

总务处坚持为学校教学、为全体师生服务的宗旨,加强后勤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在新的一学期里要使全体职工的工作岗位进一步明确,责任清楚、共同提高、真抓实干、求实创新。认真做好开源节流、艰苦创业,从而减轻学校的经济负担。要求总务工作人员在思想作风上要廉洁自律,进一步牢固树立“双服务”的观念,加强我校后勤管理,使我校的总务后勤管理有特色、上水平。

二、主要工作目标任务

1、在新的一学期里,积极配合校领导,以教学为中心,认真做好学校后勤的常规管理工作,确保学校的教学秩序正常进行,学校工作计划《学校后勤工作计划》。做到实际需要与可能要用相结合,克服铺张浪费现象。我们将加强对物资和设备的管理,做到物尽其用,一物多用,提高校产和设备的利用率。

2、关心爱护全体教职工,解决部分职工的实际困难,使后勤职工体会到学校领导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和尊重,增强他们工作热情和责任心。

3、以人为本,加强校园管理,营造一个“以美促德,以美益智”的育人环境。加强对包干区的检查和督促,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净化、美化、绿化,为全体师生营造一个绿色满园、鸟语花香、移步换景、清幽雅致的校园环境。

4、加强对食堂的管理,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对其卫生、个人卫生、食品卫生、零售价格和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加强督促检查,尽最大努力杜绝食品事故的发生。认真做好除“四害”工作,定期做好鼠、蟑、蝇密度的监测工作,从根本上严把病从口入关。

5、财务开支方面严格执行上级的收费规定,不随意增加或减少收费项目,不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杜绝乱收费和变相收费现象,坚持校长“一支笔”签批制度,严格采购进仓、出仓等一系列手续,健全规章制度,防止学校的校产物资的浪费和流失。建立健全赔偿制度,做到用管相结合,严格财务管理,对大批物品的采购、工程、实行招标制度。

三、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总务后勤人员会议。

2、检查水、电、煤卫设施状态及各宿舍的床位、各班级的桌椅、投影仪、电卡是否到位。随时组织故障之排除。

3、做好新办公室及教室的搬迁和安置工作。

4、做好初一新生军训的后勤工作。发放初一新生军训汗衫、帽子、饭卡和各班级的钥匙等物品。

5、做好新学期住宿生床上用品的发放工作。

6、添置必备的办公用品和物品发放、领取工作。

7、做好浮雕长墙施工和审计工作,争取9月底完工。

8、订做宿舍白板2块和化学实验室白板1块。

9、清晨扫净校园,迎接学生报到。

10、确保食堂开伙运转。

11、做好教师节庆祝活动。

12、填写好参加健康检查教师名单,上报区工会。

13、继续做好常规管理和建校各项工作。

14、为迎接国庆,做好校园环境卫生及学校门前三包绿化工作。

十月份:

1、做好国庆安全保卫工作。

2、做好全校空调电源的负荷平均分配。

3、配合财务室做好审计工作。

4、加强秋季卫生管理,重点整治、抓好食堂、绿化带环境卫生工作

5、配合各处室做好学校的各项有关工作

十一月份:

1、配合教务处做好期中考试的安排工作。

2、做好固定资产实物台帐。

3、配合教务处组织老师到南京购书,并联系好车辆。

4、抓好食堂、绿化带环境卫生工作。

十二月份:

1、做好省示范初中有关总务处创建材料。

2、加强食堂卫生监督检查力度。

3、做好校园环境卫生的常规管理。

4、更换宿舍卫生间的水池龙头。(12月底全部结束)

一月份至学期结束:

1、完成各项审计工作,支付工程款。

2、做好期末考试考场的安排工作。

3、加强用电管理。

4、整理一学期来总务处工作资料。

5、做好寒假结束工作安排,清洁工除年初一外,每天一人到校值班。

6、各宿舍和教室水电设施的检修,确保安全。

7、督促食堂饮食卫生工作。

8、开学前教学用品、卫生用品的添置和采购。

9、总务处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议。

10、做好台帐和实物帐相符的工作。

11、协助各处室做好日常各项工作。

机关后勤服务工作计划范文

机关后勤工作是机关领导、干部职工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既担当着对内管理、服务的职责,又承担对外接待、联络的重任。事关机关高效有序运转,事关干部职工切身利益,事关**县域发展形象,也事关“四型**”建设全局。深化我县县级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是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的一种趋势,也是我县实际工作的一种需要。

一、深化县级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通过广大机关后勤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县机关后勤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尤其是在体制机制方面,弊端日渐显现,问题比较突出,改革势在必行。

(一)市场经济有需要。我县在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封闭式、供给制、福利型为主要特色的传统后勤体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机构臃肿、资源浪费、效益低下等弊端。这一管理体制既阻碍着机关后勤资源的合理配置,又直接制约着后勤保障水平的提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特别是随着市场开发的综合服务体系和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确立,就要求我县机关后勤管理按照市场经济法则重组和改革现有的后勤服务机构和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后勤服务资源的基础作用,积极培育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实现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协作基础上的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企业化服务。

(二)形势发展有需要。一方面,从知识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来看,当前,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管理和技术拉动经济增长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传统机关后勤“粗放式、经验型”的服务方式和管理体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已很难适应当今“集约化、规划化、精细化”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从有利于工作衔接的角度来看,近年来,省、市以及周边县(市、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经济性原则、产业化原则、市场化原则,积极推进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和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分离职能,理顺关系,明确责任,相继组建了机关事务管理局,这就迫切要求加快机关后勤管理改革步伐,在现有基础上,及时、尽早组建县级机关事务管理局。

(三)自身发展有需要。当前,我县机关后勤管理自身发展最大的矛盾集中是后勤管理的专业化和服务的技能化要求与后勤队伍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矛盾。现在的机关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体力型后勤,服务范围更广、服务项目更多、质量要求更高、工作责任更大,对管理的专业化和服务的技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观念对后勤工作的影响,在后勤队伍上,长期以来忽视专业化、技能化人员的配置,尤其是历次机构改革中,机关后勤部门还承担了分流机关人员的任务,相对而言,人员年龄老化、知识水平较低,达不到后勤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推动我县机关后勤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深化县级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以此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立职工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机制,进而推动我县机关后勤队伍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经营能力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我县现行县级机关后勤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我县机关后勤服务工作一直以行政管理为主,以临时聘用处理各类设施的专业维修任务为辅,在多年的管理服务工作中,暴露出诸多弊端,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机关后勤工作的标准要求。

(一)基本情况。目前,我县县级机关综合后勤服务职能由县委办公室和县政府办公室共同承担。在职责履行方面,主要由县府办下属机构行政科、财务科、保卫科、后勤服务中心、接待办公室和经警队,具体承担行政大楼物业管理、县级机关财务预算和报表、接待服务、机关车辆管理调配、安全消防保卫、卫生保洁等后勤服务工作职责。在人员编制方面,现有机关后勤工作人员46人,其中后勤服务中心在编12人,编外用工1人,机关车队在编14人,借用2人,编外用工2人,接待办在编1人,经警队在编10人,编外用工3人,借用1人;在资产管理方面,后勤部门负责管理土地、房产、交通运输工具、电气设备、专用设备、电子产品及通讯设备和办公用具等七大类,共计约12130万元的固定资产;在运行机制方面,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公务接待、固定资产管理、车辆管理、物业管理等几大类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

(二)存在问题。一是管理体制落后。从当前全省机关后勤改革工作实际看,其他县(市、区)机关事务工作已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经历了从局部的、单项的、探索性的改革到全面的、系统的改革,使机关事务工作从传统的供给制、封闭型体制中解放出来,向开放式、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转变。而我县现行的机关后勤管理体制,依然施行以行政管理和行政配给为主的运行模式,体制明显滞后。二是运行机制不畅。一方面,由于机关后勤部门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原有机关后勤服务部门作为附属单位存在,既无竞争的风险,也无倒闭的压力,在经费上又实行全额补贴,不和服务人员的利益挂钩,致使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热情和主动性,甚至出现在具体工作中有选择服务、有区别对待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机关后勤部门缺乏利益制约机制,缺少严格的经济核算,致使在一些具体工作中陷入只讲服务、不讲成本,只求投入、不讲效益的误区,造成财力、人力、物力的浪费,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仍然是后勤工作发展的桎梏。三是后勤管理欠到位。长期以来,我县机关后勤工作一直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管理粗放“封闭式”运行,职责职能不清,经济效益低下等诸多弊端。在服务层面上也仅仅局限在县级领导层面和公共服务层面,面向广大机关干部职工的福利型服务,几乎为空白。另外,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偏低、流动速度偏慢等因素,也导致机关后勤管理职能和服务都难以到位,建立“小管理、大服务、多实体”的机关后勤新格局势在必行。

三、全省各地机关后勤改革工作的先进经验

在学习调研中得知,全省各地在推进县(市、区)级机关后勤改革中的第一步是先成立机关事务管理局,然后依托机关事务管理局这一行政主体参与后勤体制的二次改革和行政管理,依托这一市场主体参与走市场化和社会化道路。经过多年的不断摸索和实践,各地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许多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为我们下步实施改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近三年来,按照“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总体要求,省局通过“四个推进、四个强化、四个提高”,即:推进改革建立“个人得小利,国家得大利”公开透明的分配激励机制,强化效益意识,提高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益;推进服务责任制考核,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机关后勤保障水平;推进改革促进资产结构调整,强化资源有效配置意识,提高后勤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推进改革“能者上,庸者下,业绩面前论英雄”的用人激励机制,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保证了机关后勤工作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在推进机关后勤经济发展中,明确提出和实行“经营单位看效益,不交票子交帽子,交了票子奖票子”,“服务单位看质量,没有质量腾位子”的方针,效益三年翻三番(20xx年实现利润4865万元,20xx年实现利润2.2亿元),走在全国同行前列,名列首位。

(二)金华机关事务管理局。抓制度建设,促进规范运转,严格按工作程序办事,按职责要求办事,优质高效地做好机关后勤服务管理工作。例如,在接待服务工作中,制定《来金内宾接待工作若干规定》,明确规定接待原则、对象和程序等细则内容并严格操作,确保了接待工作的有序;在行政管理中,制订了《节支、创收考核奖励意见》,把节支创收指标进行了目标分解,明确了各科室的支节创收任务与责任、考评的内容和标准;在对经济实体的管理中,修订了《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机关商场考核奖励办法》,把经济实体的奖金与量化的经济指标挂钩,树立效益优先观念;在后勤管理中,修订《仓库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物品出入库程序和仓库管理,同时还制订了《电话费管理办法》、《门诊报销补充规定》等制度。另外,坚持以《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坚持以《服务承诺制》明确后勤管理和服务的要求,提高工作质量;坚持以《首问负责制》优化服务环境,方便干部职工办事。

(三)永康机关事务管理局。永康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体制和运行模式与其他市县大体一致,但他们在工作人员的控制和调配上,创新出了一条新的思路。永康局全局机关的编制都为行政编制(领导3名,工勤人员22名),但创新成立了物业管理中心,下设七部一办(工程部、保安部、财务部、会议部、餐饮部、保洁部、绿化部、办公室),后勤服务中心的管理层人员由局机关派任。局机关本级人员在考虑历史遗留和实际需要的前提下,领导层和必要的专业人员进行调整,但其他人员原则上实行“只出不进”原则,所有涉及具体后勤工作的服务人员,全部实行合同聘任制,列入物业管理中心进行集中管理。这样做一方面有效控制了人数,防止机构臃肿并节省了行政经费,另一方面是保证了后勤服务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素质。

四、我县县级机关后勤改革的总体框架与思路

参考各地经验,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改革框架:

(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形势发展、机关办公和职工生活的实际需求,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和权责一致的原则,坚持独立运行,建立集中服务新模式;坚持统筹整合,创新资源配置新机制;坚持多元发展,开辟产业发展新渠道,不断提高我县机关后勤服务质量和社会化水平,促进又好又快发展,为谋求争先进位、推进撤县建市、构建“四型**”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二)主要目标。根据“三个坚持”的总体思路,适时组建并着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有方、经营有道、保障有力、干部有为”的机关事务管理局,逐步实现机关后勤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经营市场化、工作职能化。

——管理有序,就是要加强制度建设,科学规范职能,合理设置机构,优化组织结构,明确权责主体,推进科学管理、规范管理、严格管理、有效管理、和谐管理,确保机关后勤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服务有方,就是要在保证原有后勤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市场导向、多元并存的服务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扩大服务内容,实现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范围全面化、服务队伍专业化,创一流质量、树一流形象。

——保障有力,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统筹物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确保行政管理低成本、高效率,建立结构完整、内容全面、形式规范、标准统一、层级分明、资源节约的后勤保障体系。

——经营有道,就是要大力发展后勤产业,注重后勤经济实体建设,依托现有资源,依法投资融资,盘活国有资产,面向市场、走向市场,引入竞争、参与竞争,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实现保值增值、创收增收。

——干部有为,就是要加强队伍建设,推进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实行“用工要聘用、岗位靠竞争、分配按贡献”,打造一支“创新创业、节俭节约、任劳任怨、干净干事”的后勤队伍。

(三)建议方案。成立**县机关事务管理局(挂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接待办公室牌子)。**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县政府办公室行政科、财务科、保卫科、后勤服务中心、接待办、经警队的基础上进行组建。

1、职能调整

①将县政府办公室保卫科、经警队的保卫、消防职能划入机关事务管理局。

②将县政府办公室财务科的资金预算、接待办的接待职能划入机关事务管理局。

③将县政府办公室行政科的车队管理、调配职能划入机关事务管理局。

④将后勤服务中心的服务、维护等职能划入机关事务管理局。

2、主要职责

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机关后勤事务工作的方针、政策,结合县级机关的具体情况,研究制定县机关事务管理局行政、后勤事务工作的具体政策和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协助县委办、县府办解决机关后勤改革和建设中的共性问题;对县级机关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③负责管辖范围内的行政经费、基建资金、公用经费、接待经费的管理;负责管辖范围内机关单位预算经费管理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编制年度机关财务预算计划和年终财务决算。

④负责行政中心房产和附属房产的使用、分配和综合管理;负责干部宿舍等有关房产的产权、产籍和使用管理及修缮维护管理,制定并组织实施有关规章制度;负责县行政中心办公及附属用房等建设的财政预算资金管理和基建工作。

⑤承担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各类会议的会务工作;负责做好县委、县政府重要内宾的接待工作。

⑥负责县级机关办公大楼内部的安全保卫、庭院绿化、爱国卫生、道路等设施管理工作;负责行政中心大楼用电、用水的管理工作。

⑦负责车辆管理工作。负责驾驶员的调配、培训等工作;负责车辆配备计划,建立更新等管理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保障县委、县政府领导公务用车,县级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工作用车以及接待用车。

⑧负责局内设机构人员的考核、任免工作;承担局内部后勤服务人员的调配、培训、考核等管理工作;做好局机关的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工青妇和纪检监察工作。

⑨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3、内设机构

根据职责设定,建议将县机关事务管理局设6个职能科室:

①办公室

主要职责:负责处理局机关日常工作,协助处理局机关各科室和局属单位工作关系;负责草拟局机关规章制度、有关文件、信息、重要文电等文秘工作;负责局机关来信来访、计划生育和档案管理工作;负责局机关和直属各单位的人事劳动管理和考核工作;负责局机关和下属机构的党群工作;负责局机关人事、工资、妇女工作和年终各类报表的编制及年度职工考核工作;负责局机关宣传教育工作;负责县委、县政府各类会议的会务和县委办、县府办日常文印工作;负责县委办、县府办离退休干部职工、局离退休干部职工的管理工作;负责局机关后勤行政事务。

②接待科

主要职责:负责县委、县政府重要内宾的接待工作;负责县委、县政府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的后勤保障工作;负责做好重要来宾接待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工作;负责县委办、县府办来宾的接待工作;建立健全接待网络。

③房产基建科

主要职责:负责行政中心大楼、大楼等环境卫生、美化绿化、水电泥木维修的协调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干部宿舍楼的服务管理工作;参与县级机关和局属单位重大基建项目的规划、论证工作;负责行政中心房产的使用、分配和调整等综合管理工作;负责行政中心办公用房、附属设施用房的建设、投资、分配、调整、维修管理及资产的建档工作;负责制定行政中心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组织监督实施。

④财务科

主要职责:负责编制县委、县政府及有关核算内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行政经费、公用经费、专项公务活动经费、接待经费;负责局机关基建投资资金、财务、会计事务等工作;负责县级机关固定资产财产的配置、调拨、维护、报废登记管理工作,保管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档案材料;负责局下属机构的财务审计工作;负责局机关财务工作,并做好局机关经费的报帐。

⑤车管科

主要职责:负责制定县级机关车辆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负责县委、县政府领导工作用车;负责县委办、县府办的工作用车;负责县机关车队的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工作。

⑥保卫科

主要职责:负责制定行政中心和干部宿舍楼的安全保卫、消防等有关规章制度、措施,并监督实施;协助公安机关做好行政中心的治安、交通管理和县级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安全保卫的指挥协调工作;负责协助、公安等部门做好上访人员的疏导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对大楼内机关的安全保卫、消防、停车秩序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指导局属科室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安全保卫、消防工作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负责局机关和下属机构保卫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

⑦组建不为实体的管理机构后勤物业管理中心

后勤物业管理中心主要职责:协助房产基建科具体实施有关综合服务工作;做好行政中心物业管理、卫生保洁等服务工作;做好行政中心物业管理、卫生保洁等设备物资的采购、保管、发放等工作;做好县会议中心、行政中心大楼所管辖会议室的统一管理及各类会议的会务工作;做好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办公室的卫生保洁工作;负责行政中心后勤配套服务单位的后勤服务。

机关后勤服务工作计划范文篇8

论文关键词:高校;后勤;物业管理;

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改革已成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后勤改革的关键因素。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全面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着力打破传统的后勤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模式。十几年来通过逐步向社会开放后勤市场、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挖掘后勤内部潜力、加大学校投入等方式,不仅在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改善校园环境、提高后勤硬件档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使高校后勤逐步做到服务商品化、管理企业化,从而为学校实施物业管理提供了体制上的保证。高校后勤物业管理迎来了进一步的发展机遇,同时对服务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也给后勤物业管理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1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的现状

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的范围,一般是指学校的各种住宅、学生公寓、办公楼、教学楼、科研楼等以及其它相关的附属设施,包括绿化、保洁、维修、水电管理、设备管理等学校后勤项目。高校的后勤物业管理简单来说就是物业运营人对以上设施的管理,为学校的正常工作提供全面、高效、周到的服务。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存在多种模式:社会化物业管理型;高校后勤发展投资管理型;引入竞争,社会物业与校内后勤部门共管;传统后勤部门领导下的物业管理。

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从其性质来说,是高校后勤管理的一部分,十几年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改革以来,从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在这个过渡时期,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既具有机遇也面对挑战。由于,高校物业管理脱胎于高校,服务的对象也限于高校内部,并且和高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多数高校几乎还没有建立真正的物业管理体系,其管理行为几乎都是行政行为。机构一般是后勤集团下属分公司,但又受学校管理部门的指挥,近年来,虽然不少高校正在进行物业管理方面的改革尝试,但由于体制上或观念上的原因,到位的管理不多。这些高校的后勤物业管理则仅仅是建立物业管理体制框架,部门内部也实施了一系列规范物业管理制度的机制。但是这种物业管理仍处在市场不完全建立状态的物业管理思想,运营模式并没有完全建立。现在仍然有少部分高校的物业管理仍没有摆脱传统的计划管理体制,部分高校的物业管理公司名义上从学校分离出来,在社会上也已经以独立的企业在运行,但是,企业却没有独立法人资格,仍然和学校存在附属关系;同时,企业的资产产权不明晰,分配关系还有计划经济、行政管理的色彩等。

2我国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服务观念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改革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逐步向社会开放后勤市场和挖掘后勤内部潜力,不断提高后勤服务质量,逐步做到服务商品化、管理企业化。但我们有些人认为高校实行物业管理是甩包袱,是将物业管理中心直接推向社会。同时物业管理人员观念要转变,员工要转变从拿固定工资、端“铁饭碗”到个人利益与企业效益挂钩的观念。领导者要关心、引导员工,使他们愉快地转变观念,管理服务观念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2.2管理体制和管理形式不规范

我国许多高校物业管理企业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企业运行仍然采用旧有的模式和体制,导致各方法律关系不够清晰;产权关系不明确,物业管理企业的产权人既是学校,也是物业管理企业的职工,双方的责、权、利关系无法明确。因此,一旦发生物业管理纠纷,难以追究法律责任,双方合法权益都难以保障,从而法律风险巨大,管理体制不规范。同时部分高校物业管理形式不规范,物业管理的职能仍然还在由一个科或几个科来完成,体制上仍然沿袭了事业管理的形式;尽管有的学校已经成立物业管理公司,但往往只是涉及保洁、维修等方面一定的物业管理职能,管理形式不规范。

2.3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制度可分为:综合、行政、财务、业务管理制度等,常见的主要有管理机构职责范围、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操作程序和服务规范等。辖区的管理制度分为物业管理公约、物业各区域内的管理规定、用户手册等。目前各高校物业管理部门尽管也制定了诸如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工作程序、行为规范等相关的制度,但还不够完善,不成体系,执行也不够严格,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规范。转贴于

2.4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中涉及到的保洁、绿化、维修、保安等工种均有较强的技术性,部分物业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技术知识,还要具备计算机应用、经营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知识。目前各高校的后勤物业管理大多数是以原后勤职工为主体,人员结构不合理,管理、技术人员少,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同时非正式在编员工比例不断上升,这部分人员物业管理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相对缺乏,缺少专业技能训练和培训,因此高校后勤物业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总体不高。

2.5服务水平和质量不高

由于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没有成为独立的企业,只是学校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每年拨付一定的费用给物业管理部门,学校师生是物业服务的接受者但却不是物业费用的直接支付者,所以很难要求物业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质量不高。一是主动服务不够,存在服务不及时、不到位情况,有些工作经常要拖很长时间才能解决;二是校内物业服务范围内的设施、设备定期的巡检和维修保养不够;三是在校园绿化和卫生保洁方面比较重视主干道和主要场所的服务,而忽视一些死角和比较偏僻的地方;四是校园环境管理不到位,对乱贴乱画缺乏有效的措施,对影响校园环境者管理不力。大多数正式职工服务意识还不适应现代物业管理的要求,存在着和学校其他岗位职工相互攀比待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物业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3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的几点策略

3.1创新管理体制加强规范服务

高校物业管理的体制应尽快同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接轨,按照《高校物业管理办法》,转换机制,理顺关系,切实建立高校物业管理新体制。高校物业管理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是要从根本上理顺产权关系,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并将原有服务区域内的创收资源划入物业管理公司,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企业在管理上要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率;在运营上,要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拓宽经费来源,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物业管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使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正逐渐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经营的轨道,有力地支持了高教事业的产业化发展。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企业作为经营服务实体,必须进行机制转换,选配精干、高效、能正确把握改革方向、愿意为教育服务的领导班子;尽量减少管理层次和人员,提高办事效率,转变工作作风;同时要努力实现经营机制的创新,坚持按企业化、产业化的要求,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优化各种资源配置,降低经营成本,建立健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后勤物业管理模式。当然,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现状采用不同的运作模式,要经过阶段性发展和过渡,才能逐步发展成为信息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现代化后勤物业管理公司模式。

3.2加强人才培养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人员素质是实现物业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条件。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人员大多数是从原后勤部门分离出来的,素质不高,难以保证高效率、高质量地承担起管理和服务职能。高校一方面要重视后勤物业管理人才选拔和培养,选拨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充实管理队伍;另一方面要对现有员工进行培养,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来增强人员的思想、文化、身心、业务水平等方面的素质。通过加强物业队伍的素质建设,把每个员工培养成技术职业人员,强化服务意识。员工的技术培训可依据岗位职责分别进行专业技能、礼仪礼貌、文明执勤、行为作风等方面的培训。培训中要制定计划,制定培训大纲,组织编写教材,进行专业讲授,示范训练,进行实践考试。建立一支既懂技术又善管理的高效、优质、精干的高校后勤物业管理队伍。

3.3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服务质量

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服务对象是高校的师生员工。因此在整个服务运作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高效物业品牌形象。应做好以服务促进管理,从服务求效益,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学习、生活、娱乐、休闲等全方位服务,以此来促进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的协调发展。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根本宗旨,为师生员工不断的提供优质、高效、全方位的服务。营造文明向上、环境优美、舒适、服务周到、经营有序的良好环境,让学生满意,让教师满意。在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改善校园环境、提高硬件档次等方面取得不断的进步。

机关后勤服务工作计划范文篇9

学习和生活环境?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中、小学总务管理者既是管理者、组织者、又是服务者,作为管理者要不断学习现代学校管理理论和方法,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服务育人,奉献创新思想和效率意识,善于打破陈旧的管理模式,改进管理方法,建立新

的适应学校发展的管理体制,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二、制定和落实有效的工作计划,确保学校总务工作顺利进行。古人说:“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无论办什么事情,事先都应有个计划和安排。有了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就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计划本身又是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所以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制定好工作计划,是建立或维持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做好学校总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作为中小学总务管理者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和落实有效的远近规划和长短期计划,如学校建设远近规划,学年、学期、季度工作计划及近日工作流程等,以确保学

校总务工作顺利而高效的进行。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管理有章可循。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因此中小学总务管理工作只有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不断地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才能使总务管理工作真正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也能使后勤工作人员感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优质服务,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起重要保障作用。如,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财务工作严格按照国家财务管理制度行事,真正做到收支有标准,管理有制度,监督有效果;再如,建立健全财产管理制度,实行财产管理责任制,使所有校产分门别类登记造册,账目清楚,帐物相符,用管结合,责任到人,真正能够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杜绝各种不良现象的发生,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四、加强后勤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学校的后勤工作,既是一项理财管物、收收发发、修修补补、扫扫擦擦的事务性工作,又是一项执行财务制度,维护财政纪律,政策和原则性很强的技术性工作,如果后勤人员没有吃苦和大公无私的精神,没有廉洁自律、勤俭节约的思想和意识;没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是难以胜任的,作为中小学总务管理者必须在尽力争取校长的支持下,加强后勤工作人员建设,在制定并落实后勤人员政治及业务学习计划,加强后勤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力度,加强后勤各项工作的监督和控制的同时,一是在充分了解现有后勤人员的情况下,根据各自的特长合理分配工作,使其各自发挥其特长。二是要充分相信人,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要大胆放手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施展才能,使后勤工作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这是做好后勤保障的重要前提。三是把竞争机制引入后勤管理工作,总务管理者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后勤人员工作考核办法及奖罚办法》,把后勤人员平时工作表现、工作量及出勤等纳入评优评先和年度考核,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四是要关心人,总务管理者要关心后勤人员的工作和生活,要关心后勤人员的切身利益,急后勤人员所急,想后勤人员所想,为他们排忧解难,充分调动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为师生提供最佳的优质服务。

机关后勤服务工作计划范文篇10

厅机关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以来,厅行政处党总支严格按照厅党组的要求,认真抓学习,深入查问题,精心订措施,切实抓落实,在高标准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前提下,所属三个支部分别召开民主生活会,认真分析查找支部成员及职工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检查了思想观念、服务态度、学习风气、劳动纪律、廉洁自律、开拓精神、工作标准等方面的差距,并结合行政处实际制定如下整改措施。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胡总书记“314”重要讲话,认真领会实践同志在市第三次党代会上的报告精神,着力培养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追求完美的服务态度,切实采取完善制度的管理举措,围绕中心工作搞好保障,着眼季节转换做好服务,突出节约经费抓好管理,确保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建设稳步推进,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社会化、保障法制化、管理规范化水平。

二、整改内容

(一)清醒认识思想观念的保守,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下功夫。

整改措施:

1.彻底打破计划体制思想的桎梏。针对政府机关后勤建设受计划体制影响较深,思想保守、工作被动、故步自封的思维定势较顽固,坚持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抓紧抓好,切实从破除陈规陋习、打破思想桎梏入手解放思想,从把握时展脉搏、与时俱进地变革观念入手更新观念,在全处形成一种勇于破除旧的观念、善于吸纳新的思想、不断开拓新的境界的与时俱进之风。

2.牢固树立“为领导服务、为机关服务”的意识。充分认识服务是后勤工作的本质,为领导、机关服务是后勤工作的核心。切实将“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要求体现在为领导和机关服好务,为办公厅理好财、管好家上。超前谋划办公厅大院规划设计,切实加强绿化、美化工作,努力创造良好办公环境;加强车辆管理,及时检修故障,为领导提供安全可靠的车勤保障;在机关食堂的采购规范化、菜品多样化、服务人性化、管理科学化上下工夫,努力为领导和职工提供营养可口的餐饮服务。

3.不断理清运用市场规则攻坚破难的思路。积极探索后勤服务保障社会化的具体途径和有效办法,真正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善于运用市场运做规则,着眼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破解政府机关后勤建设难题,积极试行新的措施。比如,合理利用市场竞争规则,加强与优质低价的通讯公司合作以降低通讯费用;办公设备的购置采取签订批量定点购买与长期维修的“打包”合同,最大限度降低采购和维修费用;聘用特殊岗位的专业技能人员,注意依据市场价值规律实行“服务项目承包”等等。

(二)清醒认识能力建设的薄弱,在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化培训上下功夫。

整改措施:

机关后勤队伍是政府机关能力建设的“短板”,存在学历偏低、学风不浓的问题。为此,必须把推进后勤机关能力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1.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始终把握后勤建设的正确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和改进政府后勤工作的行动指南,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努力在加强和改进后勤工作中实践这一理论,在推进后勤建设社会化改革中丰富这一理论,创新开拓出一条社会化服务、法制化保障、规范化管理的新路子,使后勤工作真正走出长期“事物性循环、低层次徘徊”的怪圈,步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式发展的轨道。

2.大力浓厚“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风气,靠知识的力量提升能力。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勤奋学习、学以致用对做好工作日益重要。这需要我们把学习作为安身立命的第一要务、履行职责的第一需要,坚持以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抓好学习,积极适应“加快”和“率先”的新要求,努力达到发展新阶段对后勤工作提出的新标准。继续鼓励职工参加各种学历教育,积极开展“多读书、读好书、用好书”活动,大力培育浓厚的学习风气,大力推进“学习型处室”建设。

3.不断深化业务技能培训,以学习的深入推动工作的改进。后勤工作专业多、工种杂、技能性强,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抓住业务技能培训这个核心环节,既在提高学历层次、加强文化修养上下工夫,更在提高业务技能上花力气,努力增强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去年以来,行政处先后开展微机操作和公文知识培训,取得很好效果。下半年,将继续有针对性地组织科、所、队长以上的干部深化公文技能培训,在机关食堂开展营养知识、卫生保健、烹饪技能的综合培训,对公务班服务人员加强服务意识、服务技能、服务形态的培训。

(三)清醒认识服务质量的差距,在进一步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上下功夫。

整改措施:

近年来,后勤服务水平虽有较大提高,但距离直辖市政府机关后勤的标准还有很大距离,后勤的应急保障能力、人性化服务水平和运用市场规则破解难题的能力等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1.围绕中心工作,以务实高效的作风搞好保障。针对近期直辖十周年系列活动等全市的中心工作,加强车辆保养,确保领导出行安全;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良好办公秩序;加强经费保障,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加强大院规划,进一步改善办公条件,完善服务功能。加强政府后勤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尤其要针对今年夏季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提前为市政府领导和厅机关做好抗洪抢险指挥协调的各种后勤保障预案,以“加快”和“率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能力。

2.突出以人为本,以追求完美的态度做好服务。对厅机关相关的抗旱防洪劳保用品采购要早计划、早定货,切实做到优质低价、领导满意;餐饮服务要采取广泛调查、货比三家、定点采买等办法,有效克服肉菜价格浮动对伙食的影响;在气温升高之际,将食品卫生安全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加大食堂、食品卫生保洁的力度,增加防病汤药的供应,并积极采购、供给避暑降温食品;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领导在大事不断、喜事连台之年通讯畅通无阻;加大设备巡检力度,随时保证各种办公设备状态良好,使用正常。

3.着眼薄弱环节,以完善制度的举措抓好管理。对今年物资采购项目全面检查,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控制采购数量、确保采购质量;强化物资的“全寿命管理”意识,进一步完善物资管理规章制度,形成采购、库存、报领、使用、维修、报废、处理的一整套管理规范;修订《公务班管理规定》等制度,切实抓好人员选拔和日常管理,提高为领导服务的质量;采取降低会议经费的各种措施,重申会议申办程序和经费使用标准,进一步规范工作性会议的会场布置,切实减少摆放鲜花和悬挂会标的支出。

(四)清醒认识后勤管理的漏洞,在进一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上下功夫。

整改措施:

确保行政性经费支出“零增长”的目标,对加强后勤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既要在制订完善管理措施上下工夫,更要在改革体制、机制上做文章。

1.严格财务管理。为实现今年全厅行政性支出“零增长”目标,必须反复修改、完善07年经费预算,保证预算不漏项、经费有保障、无预算外支出,同时严格经费审批、费用报销等程序,加强工作预见性,主动做好中心工作的经费保障,努力从被动收支向超前保障转变、日常事务向决策支持转变、报帐结算向管家理财转变。

2.严控物质采购。逐一核查今年政府计划采购的各笔订单,在确保质量合格和数量充足的前提下,采取货比三家、优中选优的办法,尽可能提高经费效益;充分利用库存物资满足办公需求,库房有的就绝不采买,即使购买也不超规格、不求奢华,讲求实用,注重效益。

3.加强修旧利废。继续采取组合拼装、检修更换等办法,拼装检修废旧设备并形成制度;切实强化“库房备用”意识,能够维修使用的设备,尽可能维修恢复,能够使用库存修复的设备,就尽可能用旧存新、用零存整;充分利用市场价值规律,合理处置废旧物资,真正做到物尽其用,变废为宝。

4.规范设备维修。进一步完善设备维修的“表格化管理”办法,切实加强维修数据统计和故障规律分析,使“表格化管理、数据化分析、跟踪式服务、建议型维护”的处理办法发挥更大的效益。严格执行《关于车辆报修程序的规定》,对车辆维修采取多家报修、择优送修、全程监修的办法严控经费。

5.推行节约举措。进一步加强节约意识教育,牢固树立资源忧患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继续深入开展“节约一度电、一杯水、一张纸、一升油、一个电话”活动,将厉行节约贯穿到日常工作每一个环节;认真总结“节约型机关”创建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措施并推广实行,如规范会议申办程序、合理设定空调温度、使用联通座机通讯、严控临时人员聘用等等。

(五)清醒认识规章制度的滞后,在进一步建章立制、修章订制上下功夫。

整改措施:

随着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津补贴制度的施行,“节约型机关”的创建,现有的很多规章制度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和完善。

1.着眼特点完善廉政措施。从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利于防止腐败受贿行为、有利于堵塞经费和物资管理漏洞的原则,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行政处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措施》,把加强思想教育、筑牢思想防线作为经常性工作,将健全监督机制作为有效手段,将严格审批程序作为关键环节,认真落实好专职廉政监督员制度,严把经费使用关、设备维修关、物资采购关、基建工程关和车辆使用关。

机关后勤服务工作计划范文篇11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一体化理论

1高校后勤体制改革的理论分析

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机关及学校自办后勤服务的组织模式,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企业理论看来,是一种“一体化”的现象。本文中,我们将尝试运用一体化理论来探讨高校原有的一体化后勤服务的组织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是否有效率?如果没有效率,那么对它进行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1.1一体化理论批判

计划与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对原有体制的否定,所真正否定的其实只是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而不是否定计划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任何组织———无论它是企业,还是行政机关……,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一个计划体,是飘浮在水中的一块块黄油(科斯,1937)。一个组织,不论是大到可以敌国的跨国企业,还是小到两三个人的作坊,它都是借助于计划来配置内部的资源的。在这里计划的具体表现是管理,其本质上是一套命令决策体系,而不是市场中的选择决策体系。由此来说,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组织的边界分析,其所研究的实质就是判定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计划手段与市场手段两者之间的边界。

那么如何决定这个边界?效率依然是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基本着眼点。具体来说,就是组织的边界取决于计划和市场两种模式配置资源效率的高低对比。如果某一种经济活动,计划模式的配置效率高一些,则将该活动内部化、一体化到组织中就是最优的;相反则通过市场来配置它更优一些。当然,我们可以看到,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范畴在本质上来说探讨的也是组织与市场的效率对比问题。

在有限理性和有限信息的世界中,交易(合作)的各方面临着两大难题:合作收益的分配问题与合作过程中的决策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途径主要有三种:组织内部的管理、市场竞争和社会规范的约束。

某一项经济活动具体采用哪一种途径来进行,这取决于以上三种途径的效率对比。由于社会规范的作用较为间接,这里便不做考虑。对于组织内部的管理而言,制度经济学一般将组织视为一个科层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配问题是借助于组织内部的监督与组织的集中决策机制来完成的。对于市场机制而言,它是通过竞争来完成分配与决策问题的。具体来说,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以利益为导向的经济人之间的竞争将协调合作收益在交易各方之间的分配;而市场中的决策则是一种分散决策的机制。

从总体上来说,市场与组织这两种途径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差别就具体表现在这两个方面。在有限理性和不对称信息的世界中,我们可以将社会中经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视为一个委托链。由于信息在委托链上的传递过程中会发生损耗,所以委托链条越长,组织内部的监督成本和市场分散决策的风险———也可表示为一种损耗———就越大。对于生产特征存在差异的不同产品来说,它们的信息结构是不同的,因而它们各自的委托链条上的监督成本和分散决策风险也就是不同的。这些不同就汇总为市场与组织在这些产品生产与分配配置上效率的差异。因此,不同产品的最优配置途径也是不同的。

另外,市场结构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市场与组织两种途径的效率对比。某种产品的市场供给者众多的话,那么他们在交易中的谈判势力就会较弱,他们在收益的分配上就将处于弱势,从而组织向外购买它就比内部化它的生产相对优越一些,具体来说就是花费在搜寻和谈判上的交易成本会相对较低。

1.2我国高校后勤一体化与反一体化理论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们要探讨高校是否应该将后勤服务一体化到其组织内部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分析高校所生产的产品与后勤服务产品两者各自的特征。

从历史上来看,高等教育自诞生以来的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依赖于政府的财政,而更接近于纯公共物品的属性。但是近年来,国际上高校的产业化、国际化和私有化浪潮日益兴盛。在这一过程中,学术界对高校产出的社会经济属性的认识开始分化。这种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我们对高校后勤改革的认识。因此,澄清我们对高校产出社会属性的认识,确是当务之急。

高等教育的产出既具有部分公共品的属性,也具有部分私人物品的属性。因此,许多国家高校的经费收入既包括了福利性的财政拨款,也包括了私人购买性质的学费上缴。而即便是美国的私立大学,它们的办学经费也要部分地依赖于各级政府的投入。

从本质上来说,高校的后勤服务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工作与生活保障的,这其中包括了师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服务和教学科研的运行保障服务等内容。显然这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我们所理解的私人物品,即它们的消费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微观经济理论认为,市场对公共品的配置是无效的,而在私人物品的配置方面则是有效的。这一理论在分析市场与政府的边界方面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在具体分析组织与市场的边界方面,却缺乏进一步的解释能力。以我们这里的分析为例,我们所讨论的高校组织对高校后勤的一体化问题就难以从该理论得到足够的支持,因为这一问题并不能简单地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来表述。这里的关键点就是,如我们以上所分析的,高校的产出既具有公共品的属性,也具有私人品的属性,而高校的后勤服务却具有私人物品的典型特征。要分析将这二者的生产活动纳入到一个组织内部是否有效这样的问题,我们只有借助于前面所探讨过的一体化理论。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比较,将后勤内部化到高校组织内部的运行成本与高校从市场中购买后勤服务的交易成本之间的差异,从而合逻辑地给出这一问题的解答。正如我们在原有体制中所看到的,后勤服务被内部化到高校组织内部,这意味着高校内部的科层管理体系要增加和延长相应的委托链,以解决内部化后对这一部分经济活动的监督与决策问题。这些工作给组织带来的是内部管理成本的增加。而在市场中,由于衣食住行等产品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这类产品的市场供给者众多,所以高校从市场中购买该类服务的交易成本并不高。两相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组织在其内部解决后勤服务问题这一做法相对于向外购买这类服务来说,在成本耗费上处于劣势。这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来看,我国高校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旨在将后勤服务剥离出高校组织的做法,是符合效率原则的。这一判断可以从我国现已开展的高校后勤体制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中得到证明。

2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证分析

自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以来,我国高校后勤体制改革在整体上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从总体来看,全国许多高校后勤服务的供给效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不仅在数量上满足了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的需要,而且在服务质量上也上了一个台阶。由于缺乏全国性的整体数据,所以我们在此仅以部分学校在膳食、学生宿舍等方面的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为例,来说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效率意义:

2.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最早从高校伙食改革取得突破

20世纪90年代前,高校伙食主要由原来的膳食处负责,由于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办伙食,体制僵化,机制不活,不讲成本核算,造成了尽管学校对后勤的投入较大,但高校食堂条件依然简陋,品种单调,质次价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师生意见很大。为了高校的政治稳定,当时的高校校长要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办好伙食上,那时人们戏称高校的伙食是政治办伙食。20世纪90年代后,以伙食改革为突破口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高校领导逐步下放给办伙部门一部分办伙自,后勤纷纷引进企业化的运行机制,加强了内部管理,加强了成本核算,高校伙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例如,原华中理工大学20世纪90年代初期,把分散在各个食堂的物资采购权全部收回集中采购,通过市场运作,合理获得季节性差价和批零差价,取得了明显的效益。1994~1995年,他们以7500元/t的价格从生产地采购白条肉100t进入自建冷库存放,两个月后,市场上白条肉价格上涨到10500元/t,一次性赚取季节性差价30万元。在新米上市季节,他们从产粮区以1.2元/kg的价格采购大米50万kg存放进粮库,不久,市场上的粮食涨至1.4元/kg,一次性获得季节性差价10万元。这样的例子每年都有不少,通过捕捉商机,规模采购,使该校降低了伙食成本,提高了伙食品种和质量,改善了进餐环境。现在,该校的食堂经营和服务已经可以不再依靠学校的无偿投入,进入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2.2政府主导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推进4年多来,高校后勤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过去完全依靠国家按照计划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的办法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极为缓慢,造成了高校后勤设施严重不足与广大人民群众希望子女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说明,依靠一体化的方式解决高校后勤面临的问题是低效的。因此,引进社会力量办后勤才成为政府和高校的共识。1999~2002年4年中新建的学生公寓和食堂的建设总量超过了过去50年的总和。高校后勤实体也纷纷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进行内部的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按照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多元化的思路参与高校后勤的建设,取得了过去学校办后勤所没有的成绩。例如,某高校后勤集团按照企业运作建设学生公寓,突破了以往高校职能部门牵头建设大型工程的模式,明显提高了效率和效益。该后勤集团于2002年建成的一批新学生公寓和食堂每平米造价仅700余元,比校外房地产商销售给学校的学生公寓每平米造价便宜50余元,而相比过去学校自己投资建设的学生公寓,则便宜数百元之多。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该校后勤集团对学生公寓的设计、材料采购、以及工程建设进行了严格的招投标、对主材的品牌和价格进行严格把关,对工程进行了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严格管理,对成本进行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严格审计,使学生公寓的建设降低了造价和成本。在新的体制下,虽然该工程的造价下降了,但是质量却有了一定的提高,该学生公寓被评为某市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崔玉平.高校后勤改革的经济学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1)

机关后勤服务工作计划范文篇12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正逐步从传统的封闭型、供给型向开放型、经营型转变。顺应这一要求,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省级机关后勤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按照政事分开、管理和服务两个职能相分离的原则,不少部门成立了机关服务中心,承担起机关的后勤服务工作;一些后勤服务实体组建了服务集团,这些改革为今后机关后勤的改革与发展创造了条件。但省级机关后勤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一些部门后勤改革步子不快,后勤保障机构不够精干,服务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服务社会化程度不高,后勤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和职工队伍素质与机关建设需要不相适应。当前,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机关后勤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处在重要的转折和发展时期,机关后勤部门要正确认清形势,紧紧抓住机遇,努力加快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后勤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机关后勤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一)机关后勤是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关运行的重要保障,是机关完成职能任务的重要手段。认真做好省级机关后勤工作,对于保障省级机关履行职能,提高工作效率,调动机关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机关后勤工作具有经济性、政治性、政策性强的特点,有其内在规律和要求。后勤部门通过利用相关经济资源实现后勤保障,通过劳务和技术服务,满足业务部门职能活动需求,使后勤工作具有经济性。后勤工作又不单纯是一项具体的业务工作,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如控制集团消费、抑制消费基金过度膨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需要通过后勤工作来体现,这就使后勤工作具有政治性、政策性。

(三)省级机关后勤工作要为机关正常、有序、高效运转提供保障,为机关干部职工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及生活环境。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机关干部职工对改善工作条件和相关生活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后勤保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机关后勤部门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顺应时展要求,积极创造条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保障。

二、新时期省级机关后勤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总体要求

(四)新时期省级机关后勤服务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富民强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线,积极推进机关后勤体制改革,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使后勤工作不断适应机关工作的要求。

(五)在新的发展阶段,省级机关后勤工作要坚持为机关各部门高效运转提供有力保障;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六)省级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要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积极调整后勤关系,转变职能,精兵简政,建立并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省级机关工作需要相符合,办事高效、管理科学、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机关后勤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实现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

三、积极推进改革,建立新型机关后勤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

(七)机关后勤部门要认真学习dxp后勤理论,学习现代管理知识,加强后勤理论研究,探索后勤工作的内在规律,确立科学的后勤发展观,运用现代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促进机关后勤管理与服务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信息和知识密集型转变,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由低效管理向高效管理转变,逐步建立管理科学、权责明确、运行高效的管理体制。

(八)机关后勤保障要大力推行部门预算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办公用房和职工住房市场调控及供应制度、职工福利货币化分配制度和社会化保障制度等,实现经费预算、物资供应、日常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行使后勤保障权力,加大后勤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建立有效的制衡与约束机制,实现机关后勤依法管理、依法服务和依法保障。

(九)在机关后勤工作中要更新观念,打破资源分割、封闭型自我服务格局,积极开放后勤服务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服务资源的基础作用,鼓励社会企业参与机关后勤服务投标,大胆引进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为机关服务。要改革机关办公、餐饮、公务用车、物资供应、基本建设、幼教等保障体系,大力发展规模后勤,实行服务跨行业、跨系统、跨部门联合,走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十)省级机关各部门要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从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界定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实行两个职能相互分离。后勤服务规划和监督职能由部门相关行政处室承担;保障机关办公和职工生活的劳务和技术服务(如机关大楼的物业管理、房改资金管理、机关食堂、幼儿园、浴室、文印、车辆管理、会务及接待服务等事务性职能),主要由后勤服务单位承担。

(十一)按照“精简、统

一、效能和责权一致”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机关后勤服务改革,努力实现由机关办后勤向社会办后勤转变。后勤服务保障任务较重的省级机关部门就设置机关服务中心,承担服务保障任务;多个部门在同一地点办公和在相对集中地点办公的,各部门原则上不分设服务中心或服务单位;新组建并由省财政拨款的行政或事业单位,一律不设后勤服务机构,其后勤工作可引进社会化服务、委托社会专业化公司或其他机关服务中心承担。

(十二)机关服务中心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要求组建的、具有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新型后勤服务组织。省级机关各部门应成立而尚未成立服务中心的,要尽快成立;已经成立服务中心的,要加快转换机制。各部门要理顺与中心的关系,明确服务中心的性质、任务、权利、义务、财务、资金管理等相关事项,给服务中心一定的优惠政策,扶持其健康发展。要鼓励服务中心积极向社会延伸服务,不断壮大实力,逐步走向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企业化管理。

(十三)改革机关后勤服务经费管理办法,建立服务费用结算制度。这是深化后勤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省级机关各部门要在认真调研、测算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予以推进,逐步建立与中心的费用结算关系,签订服务合同,严格按合同支付费用。

(十四)机关后勤经济实体是社会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开放型的社会服务保障机制和后勤产业体系。省级机关各部门要加大后勤经济实体内部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干部聘用制和全员合同制,搞活内部分配,不断壮大经济实力。

营利性的后勤服务机构要改制为独立法人企业,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逐步与社会服务体系接轨融合。

(十五)省级机关各部门要转变对后勤服务单位的管理方式,加强规划调控和管理监督,减少具体事务性管理,让服务单位在用人、用工、分配和经营上享有充分的自,调动服务单位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加强和创新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

(十六)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作为机关后勤主管部门,要加强省级机关后勤工作的规划指导和业务管理,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办法和标准,规范机关后勤管理工作。同时,努力搞好对市县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与指导。扩大全省后勤系统的联系与交流,共同推进全省机关后勤事业的发展。

(十七)加强和改进各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机关国有资产产权占有登记、资源处置审批和变动情况报告制度。研究制定省级机关固定资产配备标准和办法。逐步建立国有资产统计分析和使用效果评价系统,保证国有资产的合理有效使用,减少浪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十八)加强和改进机关办公用房和房地产管理。省级机关各部门确需新建、改造办公房的,均应纳入整体建设规划,实行扎口管理、统筹安排。按照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逐步建立省级机关办公用房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配、统一管理和专业化服务的保障体系,切实提高办公用房的使用效益。

(十九)加强机关车辆管理。建立健全车辆管理制度,严格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积极探索部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行机关公务车辆的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定点维修、有偿使用。

(二十)加强机关采购管理。要切实改变传统的物资供应服务方式,防止和克服多头采购、重复采购等不良现象。各部门需购的物品,凡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采购。

(二十一)加强机关内部财务管理。要建立预算管理机制,严格财务开支,杜绝各种漏洞。加强对服务经营单位经营性资产使用状况的监督、考核,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十二)深化机关住房制度改革。各部门要继续做好现有公有住房的出售工作,落实《省级机关政策性住房抵押贷款办法》和住房补贴规定,提高职工购房能力,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进程。有计划地实施机关住宅区旧房出新改造工作,改善干部职工居住条件。积极研究和探讨新形势下机关公务员住房保障办法。

(二十三)加快推进机关物业管理。根据有关政策规定,积极推进机关办公楼和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各部门要组织本部门后勤人员或引进社会力量,加快实施办公楼和机关住宅区的物业管理。对已售公有住房和经济实用房,要逐步建立业主自治与物业管理企业相结合的物业管理新体制。开放省级机关物业管理市场,逐步实现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对不可出售的住房,要定期进行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和居住安全。

(二十四)加强机关卫生、绿化和环境建设。各部门要按照省级机关爱卫会的有关规定,加强机关大楼、大院、食堂、停车场等场所卫生管理。认真组织春季义务植树活动,根据本部门实际,有步骤地实施“破墙透绿,见缝插绿”,切实搞好机关净化、美化、绿化、亮化工作,创造舒适、优美、洁净的办公环境,树立省级机关的良好形象。

五、加强机关后勤思想作风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后勤队伍

(二十五)省级机关各部门要组织后勤干部职工,认真学习dxp后勤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广泛深入地开展争创“三优三满意”和创“三好”活动,加强后勤队伍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工作效率。

(二十六)各部门要根据后勤工作的特点,对后勤系统的干部职工经常性地开展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切实搞好服务。

(二十七)有计划地安排后勤职工的技能培训与考核,引导大家掌握后勤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经常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完成各项任务提供技术保障。

(二十八)教育后勤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加强经费预算管理和审计监督,按标准提供各项服务,反对讲排场、比阔气等铺张浪费行为,做到廉洁奉公,精打细算,量力而行。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