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6篇)

来源:其他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职业美术教育强化实践性教学

一、职业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作为一名美术高级技术人才,具有对美的欣赏力和鉴赏力是必备素质。学会发现事物的美的方面,对美进行分析和把握,把看似平常的东西转化为美并且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形成科学的、健康的审美观。

(二)让学生掌握美术的实用技能

美术可分为纯艺术性和实用性,纯艺术性美术要求表现人的个性,传达人的思想和情感,突出的是艺术性;而实用性美术则要求把艺术个性蕴于普遍性之中,面向大众,服务于社会生产实践,突出的是实用性。职业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美术的实用技能,真正学到为社会服务、适应市场需求的实际本领。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创业能力

注重对学生实践、创业素质的培养,重点培养他们融入社会、表现自我、动手动脑的能力,让他们走出校门后能够积极主动地以自己的创新开创理想的事业、寻求理想的职业。对职业美术教育来说培养职业技能、提高专业素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而职业技能的掌握主要是靠实践来完成的。理论知识是技能形成的基础,但它不能代替技能技巧。

二、强化实践性教学的主要途径

(一)教学内容要与市场需求接轨

当今社会十分需要富有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要求他们既有头脑又会动手。为此,职业美术教学的内容要强调美术设计性、美术劳技性、社会服务性三大特点,并兼顾学生基础专业技能的培养。要把实践性教学溶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以问题、案例、项目为中心组织教学。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将来面对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和解决该问题的具体要求,让学生从多种渠道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归纳出一个最实用、最优秀的解决方案;或者以一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为内容,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剖析,使学生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或者给学生一个项目,根据完成该项目的要求,让学生合作或独立完成,以便积累实战经验。在教学中,着重强调实用性美术设计教学、理论教学与工艺劳动技能训练和具体的应用设计项目相结合,重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为此,要建立多种实验室:如材料与工具教室、机械加工教室、手工制作教室等,让学生有好的设计、想法能够很快动手做出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二)美术基础教学要与实践需要相结合

职业美术教育强调的是美术的实用性。在美术基础训练中,要大量压缩室内素描、色彩等美术基础课训练的时间,着重强调速写式素描、色彩的训练,重视对学生快速造型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快速造型能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和要求学生使感知物象的角度与表现对象的方式做到多样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进承袭多年不变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要多一些,教学手段要活一些。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一些如构图式、组合式、人物动态式、特写式、结构式、写意式、装饰式等多种多样的造型训练形式,做到对学生的每一项训练都有明确的功能指向和具体的应用性。在技能训练的同时,教师要注意把学生的心理导人到创作、设计的状态之中,从而有序地刺激、强化学生的创造欲望和思维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表现能力和实践需要相结合。

(三)建立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

“双师”素质:就是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技能与经验和娴熟的动手能力。作为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让自己的所学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学有所用;作为学校,要有目的的对教师进行实践培训并且要有具体要求,教师的实践技能达到什么样的技术等级才能上岗。工作本位学习是近年来国际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重要方向,工作本位学习是在工作现场进行学习,把工作现场设计成学习情境。这样,教师如果没有熟练的实践经验是不能胜任工作的。

(四)把实践性教学贯穿到整个职业美术教育过程中去

1.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

学习实践是最基本的重要实践,要使学生完成系统学习的任务,把前人的积累的知识、经验、成果学习继承下来,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在注重美术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要十分注重实践环节。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实干”。有时候仅用语言描述,很难说清事物的形成、结构和变化过程,而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亲自操作完成实践过程,亲自观察、记录变化进程与结果,则对学习、掌握有关知识就直观得多,并通过操作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既可以防止重理论学习轻实践环节的偏向,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2.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

努力参加社会实践,是了解社会、透视人生的重要途经。当代青少年思想敏锐、求知欲强,文化知识比较丰富,这是十分可贵的。但脱离实际,缺乏实践则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对学生将来踏上社会观察、分析和解决各种复杂问题不利的。因此,必须在学生时期尽可能多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社会实践要紧紧抓住“产”、“学”、“研”三个环节,与企业联合,把学校特有的技术力量同企业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利用企业这个平台,让学生充分施展在学校所学的专业技能。这样,学生既在实战中得到锻炼,又为企业解决了所遇到的技术难题,使企业、学校、学生都能从中受益,达到“多赢”。利用专业技术优势开发一些经营项目,为学生营造实战平台,通过师生共同参与,让学生在实战中学习专业技能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这样,学生既能够把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专业技能直接运用到生产实践当中,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市场;还能多角度观察社会,透视人生、增长见识。

3.在创造实践中培养学生

时代需要创造型人才,职业美术教育不但要培养好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创造实践包括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两个部分。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是创造实践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另外,要培养学生强烈的创造动机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性格,在解决问题时有充分的自由和独立,不迷信权威和循规蹈矩,敢于尝试新办法。要让学生更早的接触社会,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在社会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还可鼓励他们自己开发短期的美术经营项目,这样,学生在通过劳动赚钱的同时,更能体验生活的艰辛,从而树立自立、自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信心。这些创造活动的意义并不在于学生多少科研成果,而在于得到一个方法,为同学们今后的创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篇2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并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的认识水平,也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本质要求。

的概括包括了(社会的运行机制、治理方式、目标尺度、动力机制、人际关系准则、环境条件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也讲到了多种关系(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社会内部各部分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等),这些方面和关系调适恰当,就会达到和谐的理想状态。

这其中,活力特别是创造活力的充分发挥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其他五个方面特征的基础,是和谐社会蓬勃向上的动力之源。假如社会没有活力,那必定是一个僵化停滞的社会,不发展的情况下,社会财富生产运行发生障碍和阻力,短缺普遍化,或者是权力配置资源,消费品实行配给制,按权分配会造成权力至上、权高于法的“人治”、平均主义、苦乐不均、嫉妒的盛行;或者是人们用各种正当和不正当的手段为争夺资源和生活必需品而斗争,贫困、落后,权威衰落而社会失去正常秩序,“饥寒生盗心”,造成一部分人的野蛮化。那是不会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也是根本谈不上和谐的!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另外五个方面的特征是社会充满活力的保障和必要条件。假如没有民主法治,就不会充分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不会将其引导向有益的方向,社会活力充分而正当发挥是做不到的;没有公正,人不能各得其所、事不能各得其宜,人们心中有怨气、怒气,那会发挥什么样的创造活力?没有诚信友爱,就没有合作共赢,而是猜忌反目,内耗丛生,互斗共损,“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只会造成能量的无端损耗!没有安定有序,社会一片混乱,根本谈不上健康发展!没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竭泽而渔,掠夺自然,不利于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就不会有持续发展的活力。

活力实际上作为是社会主体的人的谋求自由的愿望、状态及实现程度。充满活力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基本保证,活力不足社会就会落后甚至停滞僵化。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民族,有着世所公认的文明成就和极具特色的文化创造,曾在社会发展中长期处于领先水平,但就大的历史尺度来衡量,由于专制主义政治的束缚和旧的纲常伦理的禁锢,使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压抑,社会活力低效、抵消、不正常发挥,难以达到应有的程度,造成社会衰弱,使民族由先进到落后乃至被动挨打,这里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在社会活力中,创造活力体现了人的本质特点,是先进生产力的核心内容,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没有创造活力,社会生产生活就不能摆脱低水平的重复或循环,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本文所讲的创造活力是指作为社会的主体的人的一种进取愿望和实践活动的统一;是指为了人类整体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在思想观念原理、制度体制管理、方法技术手段等方面从无到有、弃旧图新、弃劣取优的一种积极状态和活跃程度;是指人们在应对环境的挑战或为了解决某些问题时超越既有的主动精神。创造活力与创新能力有关联但又与之不同。就不同点来说,能力偏重于素质高低,主要指向具体的个人或群体;活力偏重于状态,主要指向的是环境好坏。有创新能力由于受内部和外部条件的束缚有时不能实现出来不能体现为创造活力,有创造活力由于基础不厚素质不强有时表现不出多高的创新能力。就统一性来说,二者之间又互为因果、互相带动:能力是活力的基础,活力是能力的释放;能力大活力就强,活力强能力也大。

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的伟大创造,同时它本身也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创造性事业。列宁认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新时期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要求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把人民群众以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充分发挥出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二十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从根本上说亿万人民创造活力的充分展现。2003年12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他说: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发展自己的正确道路。这就是: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条道路的精髓,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尊重和保障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自由。中国亿万人民追求幸福、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乃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力量。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推进,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人民主体地位的确立,体制和观念上的束缚逐渐被打破,这就给每个人提供了发挥潜能的广阔空间,社会活力也得以激发,整个社会生机勃勃、蒸蒸日上。但这不等于说社会活力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不等于说表现出来的活力都是创造性活力、都符合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要求。

在当代,要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实现一个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的速度数量型转向集约的质量效益型),贯彻一个原则(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抓好两个方面(个人与环境),注重四个因素(氛围、激励、创业平台、信息的合理流动及有效利用)。

实现一个转变,生产力发展不但要有由量的增长更要有质的提升,为此就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的速度数量型向集约的质量效益型、由外延式的投入带动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转变,也是全体人民实践方式的转变。这是一个大的战略。中国是一个人口多人均资源相对较少的国家,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不仅资源消耗不起,而且环境也无法承受,还可能积累内外矛盾导致经济社会无序化,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节能高效的国民经济体系,这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做得到,走老路是没有出路的。在一定的时期内,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利用自己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外来的资本、技术相结合,靠吸引投资和贸易带动来发展自己是必要的,但为了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是不够的,必须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创造自己的民族品牌,打造自己国际一流的企业,才能在外部的技术壁垒、贸易要挟及内部生态环境条件限制下不受制于人,才能在国际舞台上以自强自立的信心扬眉吐气。一个人、一个民族要发展自己,不仅要辛勤劳动,而且要使自己的活动高级化,为此,就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激发自身的创造活力,不懈地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能永远靠利用和模仿别人的技术过日子,当别人在搞专利、品牌、金融、高科技时,你只能搞贴牌加工挣个手工费,利润的大头儿被别人拿走,承接的是别人转移过来的低端产业,还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损耗问题,比别人辛劳却不比别人挣钱多,国民幸福指数低于经济增长指数,实际上在给别人打下手,虽然无奈,但不能永远下去。发展先进生产力与人的活动方式进步相符合,从整体上来说,当大多数人的活动实现了高级化那就是产业的升级社会的跃进,这与我们平常所讲的发展生产力不仅要有量的增长更要有质的提高是一致的。为此就需要提高人的素质,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与实践水平。为了实现这一转变,我们不仅要推动建立一个学习型社会,而且要推动建设一个创新型社会。为了促进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化的教育事业,使其成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有效益的教育。

贯彻一个原则,即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这一条要求我们既要充分调动个体活力,又要将其引导到有益于整体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为此就要找到一个既使个体活力得以充分发挥又能引导到正确方向的合理模式和机制。也就是结成利益共同体,使个人与整体结合,并且使这种结合成为有机结合而不是机械凑合,使人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群策群力,无往而不胜。这种结合调动的是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不是只发挥领导者或少数人的能量,这种效果与少数人空忙多数人只是被动客体的做法是不同的,也就是《孙子兵法》中所讲的“上下同欲者胜”。

抓好两个方面,即个人与环境。从个人方面说,个人要培养健全的个性,要做一个有活力的个人,同时要做一个“四有”新人。有活力同时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也就是做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这样我们的民族才会刚健自强,社会才会有日益昂扬向上的活力。从环境方面说,我国社会也处在剧烈的转变时期,即由革命和运动时代向和平建设时代、由阶级社会向公民社会、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同以往相比,新时代为人们施展才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经济承认利益、实行竞争,内在需要和外在压力变成动力,使每个人自我奋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整个社会呈现出勃勃生机。社会逐步形成了一个鼓励人们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环境,但这不等于说社会不存在不利于创造活力充分发挥的障碍了。

注重四个因素,即氛围、激励、创业平台、信息的合理流动及有效利用。从氛围上说,我们要培育鼓励冒尖、宽容失败、崇尚实干的舆论环境。首先,鼓励冒尖就要有追求新奇的兴趣和勇气。美国人喜欢标新立异,所以富有创造,新科技、新机制、新经济使其长盛不衰;而中国人古代就忌讳“另类”,无风险、四平八稳“随大流”成为处事准则,统治者又以经学禁锢人心,视科技发明为“奇技淫巧”千千万万的人只能发孔子的声音,所以把社会搞的很僵化。现代的情况好多了,追求卓越、表现出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欣赏,人们的精神面貌和追求已经有所改进,但喜同恶异、标准化答案的做法仍在妨碍人的创造性。其次,失败孕育成功,宽容失败才会有益创造,为此,就要形成一个使创新创业风险分散的机制。再次,实干才能兴国,一个社会,崇尚实干、崇尚巧干,才会走向繁荣昌盛;投机取巧大流行,只会走向衰败。要鼓励人们干正当的事,长真本事,靠正当竞争取胜。战国时期,西陲秦国削平山东六国、以一吞六,力量来自何处?商鞅变法致秦富强功不可没,商鞅奖励耕战、按军功授爵的改革,说白了,就是打仗的人杀的人头多功劳就大,种田的人打的粮食多功劳就大,国家就给你应得的待遇,因此秦国被人称之为“虎狼之国”“尚首级之国”,但不可否认的是,恰恰这样实打实的一来,人的勇敢和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结果冲锋陷阵,所向无敌!历史的经验值得牢记。当今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树立忧患意识,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奋发图强,需要全体人民不懈努力。我们既需要创业精神又需要敬业精神。“生命在于运动、升官在于活动”;宁当“藤条”依附缠绕,不做“大树”成材;不当大丈夫当“小男人”,不当女杰做“小女人”的态度和行为,是对民族精神的戕害。社会要有创造性活力,就要让每个人发光发热,任何对个人价值的贬损都是不对的,著作权法、专利保护不就是对个人创造性劳动的肯定吗?

从激励上说,主要是完善分配制度,使酬劳相称,使创造性的劳动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切实贯彻“四个尊重”,落实“四个创造”。在“四个尊重”中首推尊重劳动,因为人才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知识和创造是有更大价值的劳动。为此,就必须承认正当的个人利益,承认个人潜能需要调动,承认创造活力要发挥到有益的方向,承认需要提供制度性的激励。这就需要对劳动进行量化比较,这就需要以公正为目标、多方参与使规则合理,反对公有制单位里“官本位”、按权分配、自定收入、平庸的管理者拿着比本单位最高技能的劳动者高得多的收入、“穷庙富方丈”等妨碍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的消极现象。要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需求,多种手段并用,完善激励机制,使劳动者在物质上、精神上都得到满足,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鼓励企业尤其是具有经济活力的民营经济同时也成为具有创造活力的实体。

从创业平台来讲,我们国家有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比如有的大学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建立了一些如中关村、光谷一类的高新技术园区等等。当代科技发展既有协同联动性,又有个人创新的特点,某个人或某些人在实验室里的一个创意,有可能带来由点到线到面的重大突破,为此鼓励科技型企业家成长,或使科技工作者成为创业者,意义很大,在这方面,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对于一些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提供必要的保障,不能用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要其速见成效。培育人们互相关爱富有人情味和亲和力的人际关系环境。培育既承认尊重利用差异又利于人们水平流动(迁徙便利、职业转换)垂直流动(能上能下)以实现人生价值的体制机制环境,例如打破党政人才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阻隔的界限,高校可以到企业、机关选导师,导师也可以像基辛格一样入阁,公务员招考中不分地域职业的竞争录取的尝试,使差异性和流动性相结合,充分地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篇3

劳动决定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如果我们把人类劳动进一步分为创造性劳动和重复性劳动,又可以进一步发现,创造性劳动是人脱离动物的根本力量。

动物与人一样,也要生存,因而要为它所必需的生存资料而奔忙。但是,动物的生存行为不是劳动,只是一种活动。动物的这种生存活动是本能的,或者说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在这种低级活动中,虽然也不乏一些精彩的表现,但都无法同人的劳动相比。这是因为,人的劳动是有意识的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动物的行为则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的活动。这一根本区别,就决定了人有不断发展的前景,而动物则只有变化的可能。发展是指人由于自己劳动和意识的进步,而使自然界不断为自己服务。而变化是指动物面对自然界的变化,消极被动地去适应,并使自己得到改变。

人类早期,创造性劳动还只是偶然发生,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活动混淆不清,难以准确辨认。当时,人的意识还处在低级的萌芽状态,因而对劳动的认识还只是经验性的和不稳定的。原始人类在千百次的投掷石块中,感觉到锋利的石头比圆滑的石头有更大的杀伤力,用锋利的石头劈砍树枝,既省力,效率又高,于是对锋利的石头有了初步认识,经过创造性的思维,便发生了创造性的劳动加工,出现了最原始的工具,从而开始了人类脱离动物的漫长进程。但是,在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创造性劳动的火花被漫长的重复性劳动所淹没是必然的,所以人类所经历的石器时代长达几十万年。其中,人类在劳动上所取得的创造性进步微乎其微,重复性劳动使制造工具的技艺一代一代相传下去,而没有多大改变,看上去更像人的遗传因素。

人类劳动向高级形态发展,最主要的标志是创造性劳动的数量和水平的增长。正是创造性劳动的不断增长,构成了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核心内容,并驱使经济和社会关系不断演变。

二、创造性劳动是现代经济演变的主要动力

解释资本主义的变化,是认识现代经济的基础。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状况时,虽然没有提出创造性劳动的概念,但在很多地方涉及了这一问题。现在,我们在马克思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对创造性劳动的分析,就能发现它是当代复杂经济现象背后的支配力量。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是从剩余价值生产中产生的。不过,马克思没有像空想社会主义学者那样,主要从伦理关系上对资本主义展开批判,而是从剩余价值生产所表现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中,看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从对生产力破坏的角度否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从生产力的观点看,资本主义生产的积极和消极的方面,都源于剩余价值生产。在资本主义早期,正是剩余价值生产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因为工人的收入大大低于所创造的价值,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有条件进行较高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使人类创造性劳动所带来的文明成果得到快速扩展。但是,资本主义在推动生产迅速发展的同时,又隐藏了一对矛盾,一方面工人的收入低而稳定,另一方面在积累的驱动下,生产呈现出无限扩大的趋势,从而导致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出现了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

在早期,西方各国通过开拓世界市场,缓解了危机的发生。但是,经过上百年的武力开拓,当世界市场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后,市场扩大的运动则趋于停滞,于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就开始加剧,生产过剩的危机越来越明显,甚至出现了1929-1933年灾难深重的大危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加剧,其社会矛盾也日趋激化。资本主义危机发生、发展的实际,证实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又发生转机。尽管西方国家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没有消除,但其程度却有所减轻,至少没有再出现1929-193

3年那样的大危机。这种情况,虽是西方国家加强宏观管理的结果,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形成危机的某些条件发生了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创造性劳动的质和量出现大的增长,引起了科技革命,导致了社会分工迅速发展。一个现代化企业内的分工繁多而细致,专业化越来越强,科技人员和白领工人数量大幅增加。创造性劳动、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又引起了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系列变化。

首先,劳动者状况发生了微妙变化,在劳动者的不懈斗争和反抗下,资方为了维持生产的竞争力和正常运转,被迫向劳动者支付更高的工资,社会消费水平得到提高。例如,在一个自动化的企业里,只要个别技术人员离开工作岗位,生产就会受到致命打击。因此,劳动者特别是脑力劳动者,与资方斗争的实力得到加强。其次,积累开始从货币资本积累向知识资本积累转变,科学技术的贡献率越来越大。积累和扩大再生产不仅没有因消费比重增长而削弱,反而因创造发明增多,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取代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它还得到了加强。在现代社会,有价值的创新发明,往往比货币资本更重要、更难得。最后,创造性劳动造就了更多的新产品,并不断更新市场。所有这些新情况,都是危机减弱的重要原因。

现在,我国基本上还是依靠低劳动成本和低附加值产品来扩展国际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就只能通过保持高的货币资本积累率来实现较快增长。但是,这种发展方式潜伏着深刻矛盾:一是国际市场的扩展一旦停止或放慢,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就会加剧,并引发深刻的社会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未能迈过这个坎;二是在一定时期我国保持较高的货币资本积累率虽然是必要的,但长久下去,也会积累社会矛盾,而当我们过度调低货币资本的积累水平,过度提高收入和福利水平,又势必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带来更严重、更深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党中央在这发展的关键时刻,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创造性劳动,推进科学技术发展和自主技术创新,就是要使我国经济竞争力的内涵,从以低成本、低收入的重复性劳动为主,尽快过渡到以高收益的创造性劳动为主,避免重蹈一些发展中国家在高速增长后出现停滞和衰退的覆辙。

三、创造性劳动是理解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

马克思认为,未来理想社会的建立,取决于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消失,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的消失,以及劳动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等条件的实现。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这三个判断,曾困扰过我们许多同志,对此也形成了许多不同解释。而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从创造性劳动的角度出发,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想。

其一,关于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消失。

创造性劳动越发展,新的生产领域就会越多,生产分工就会越细致。因此,从生产力角度看,分工永远不会消失,消失的是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现象。马克思把未来社会看作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而分工则与此相对立。他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讲的是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7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这是因为,“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个人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只要人还受利益驱使去服从分工,“只要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末人本身的活动对人说来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同上,第37页)。

那么,怎样才能消除个人服从分工的现象呢?这取决于以创造

性劳动为核心的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工作日中用于物质生产的部分越小,个人从事自由活动、脑力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时间就越大。只有当这种趋势在未来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时,个人服从分工的现象才会消失。例如,“社会在6小时内将生产出必要的丰富产品,这6小时生产的将比现在12小时生产的还多”,因此,“所有的人都会有6小时‘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这种时间“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第281页,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当人们的劳动时间还没有大大缩短时,人们的业余时间主要是用来娱乐和休息。然而,当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之后,业余时间就成了人们支配的主要时间,相反,工作时间则变成了“业余时间”。现代社会发展已经显示了这种趋势,劳动时间已从十几小时降低到8小时,一些国家的周工作日也减少到5天。但是,我们不要把这种缩短理解为人们必须服从的劳动分工可以取消,分工缩小是一种趋势,它日益接近于取消,却永远不会完全取消,到一定阶段后,即分工差别微乎其微时,我们在总体上可以把它视为取消。在那样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不可能把这么多业余时间用于休息和娱乐,而会从事一种自己喜爱的劳动,这种劳动必然与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联系,因而也处于社会分工之下。

其二,关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的消失。

脑力劳动属于创造性劳动,体力劳动则属于重复性劳动。现代生产中很多看似脑力的劳动,比如观看仪表操作等,由于只是按设计好的程序工作,没有多少创造性,因而也属于体力劳动。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实际上是创造性劳动与重复性劳动的对立。创造性劳动不仅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而且还体现了人的本质特征。人只有在创造性劳动中,才能使自身得到发展。最能振奋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的事情,就是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功。重复性劳动则不同,它更接近于机器性的运动,它不对人产生吸引力,人只是为了生存而从事这种劳动。与重复性劳动相比,人从事创造性劳动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反映出人在进化过程中的深刻矛盾,人脱离动物越远,这种矛盾就越减弱。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的消失,取决于总体劳动中创造性劳动与重复性劳动比重的变化。虽然重复性劳动永远不会消失,但在总体劳动中的比重会下降。现代生产已经表明,重复性劳动越来越被机器所代替,而越来越多的人则去从事创造性劳动。从个人看,生产要求有更高技术和知识水平的劳动者,工人的劳动强度不断下降,而技术水平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断提高。从社会看,全社会中从事脑力或创造性劳动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创造性劳动不断增多、重复性劳动不断减少,就是不断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的消失创造条件。

其三,关于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教育现代教育理念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以培养人为本质特征的社会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发展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出现。在现代教育与现代社会同步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对人的各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重要而特殊的责任。在我院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正不断研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培养方式,研究他们创造性学习的特点,做出科学的分析并加以改进。这是我们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新任务。

一、现代教育的特征

现代社会正在迅速变革,尤其在科学、信息等方面。wwW.133229.coM在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国际间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竞争实际上就是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而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从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必须同步的认识出发,现代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一些特征[1]:

教育先行。所谓教育先行,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为了发展经济,必须注意首先发展教育。

教育民主化。民主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育民主化也是现代社会教育政策和教育思想坚持和努力的方向。

教育终身化。第一,通过一体化的教育组织,提供给人足够的教育机会,使人的一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第二,人的一生所受的各种教育应相互交流和联系。

就以上现代教育的特征深入分析,不难明白其含义。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要经历大约20多年的在校学习时间,这也就是说,今天社会所用的各种人才,在十几年前就已经着手培养了,所以说教育事业的发展应当早于经济建设。这就是所谓的教育先行。教育的终身化是说人的一生都应当受教育,不只是局限在学校教育中的一、二十年里,这也正是人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人终身学习的愿望、自学的能力和方法以及为后续学习做准备的知识、技能,应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教育民主化就是教育要民主、自由、平等。其基本内涵是受教育的机会平等、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平等,这样才能说教育是民主的。

今天我们培养的人才,要到十几年后才能投入到社会建设中去,而当今社会的变革又日新月异,所以现代教育就应当具有长远的眼光,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在十几年后才不至于落后,不至于被现代社会所淘汰。大学毕业的学生,也不能停止不前,应当不失时机地继续学习,教育要终身化。所以,社会应尽量给每一个人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我国现行的教育基本上符合以上几个特征。但是在反思现行教育的时候,就会发现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常常“高分低能”,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创造性。缺乏创造性的学生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革。针对这一问题,现代教育强调注重学生和教师双方的特点,特别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独特个性。

二、现代教育理念

(一)现代教育与人的培养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有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特征。而文化传统则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规范、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的这种培养人的活动是以一定的社会文化为背景的。要想真正弄清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就必须弄清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因为现代社会是文明的社会,社会的高度发展需要文化,文化与教育又是紧密相连的,没有文化就不会有教育。

一般来说,在相对稳定的社会中,社会的文化传统与教育大致保持着相互适应的状态。一定社会特定的文化传统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强烈地制约着人们对子女的养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其教育方式也有所不同。文化传统对人的影响是自发的。文化传统只有在教育的合理组织和利用下,才能向着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对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教育有了文化底蕴做背景,就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

在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所起的影响作用上,人们一般都充分肯定教育的主导作用。这是因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就教育来说,教育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学生必须有自身的能动性。因此,要使现代教育真正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教育者首先必须研究学生,研究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育活动的实施又要以作为受教育者的人的身心发展变化为前提。教育任务的要求高低,教学内容的多少和深浅,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都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来确定。在教育工作中,必须坚持全面教育、和谐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知道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我们更要知道经济建设要为人服务。为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服务,首先要为培养人服务,要为人本身的发展服务。从教育价值取向来看,我国当前教育价值观的一个显著的偏差是忽视教育在培养个性、促进人的发展方面的价值。特别是当前要求教育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观点,使人们看不到教育的根本价值所在。

(二)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无疑是教育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教育的落脚点。这是由人的价值和地位以及教育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从人与教育的关系来看,一方面,人是教育的对象,人的发展规律和人的需要制约着教育;另一方面,促进人的发展,满足社会实践主体的发展需要,是教育的基本属性和功能[2]。

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职能。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正是这一点,决定了人是教育最基本的着眼点。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满足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教育应当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的被动客体来塑造,这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由此可见,培养人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三、对创新和创造教育的认识

认识这个问题,可以从创造性的本质说起。创造性是人在创造活动中的能动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是人特有的创造活动的特性。马克思曾说过:“人类生产、生活是创造生命的生活。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而自由自在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3]。

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的人就是在客观面前拥有主动权和自由的人。现代教育的方向是重视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和发挥教育过程和教育系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主体性和创造性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我们以往的教育所培养的人缺少的是一种创造的精神、自主的精神,也就是人的主体性发展不够。教育改革最深层的问题是改革教育思想;培养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是解决我国教育问题的基本方向。

(一)学生的主体性培养

在这里我们只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做简要分析。学生的主体性需要通过教育实践来培育、弘扬、规范、定型,从而才能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但是,并非任何一种教育实践都能最佳地培育和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具有主体意识的教育实践才富有这种功能。

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能主动地学习,能根据自身的水平和需要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学生这些主体性的发挥要靠老师的主导作用,我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做到热情热心,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实际和需要,使每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潜能得到开发,得到发展;教师努力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学生的创造性培养

我国素质教育条件下的创造性教育模式旨在使受教育者主动地发展,使其创造和实践能力不断发展,达到具有创造性素质的目标。创造性教育模式不仅体现探索性、自主性、思维的批判性与非逻辑性等特点,而且体现超前认识和突破创新的特点。随着人们对创造力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而创造性人格在创造性活动中起着重要的动力和监控作用。心理实验业已证明,个体创造成就的大小主要不是取决他的思维能力这一智力因素,而是取决于他的意志、志向、毅力,特别是进取心、自信心、坚韧性等创造性人格因素。

创造教育以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根本宗旨,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它着力要解决的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中的创造素质问题。在教育价值观上,我院老师注重创造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为目标,这意味着教育价值观的根本转变,即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在教学观上,创造教育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高度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实现由传授知识的教学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的教学的转变;实现由灌输式、注入式教学向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的转变,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创造教育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必须有一定的理念做支撑。在大学高等教育阶段,我们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惟权威、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为培养各级创造性人才打下深厚的基础。创造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实施创造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学习,一般是指经验的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我们今天强调创造性学习,则必须以创造性教育为基础,创造性学习则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创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创新和创造型人才。培养人才尤其是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其创造能力。虽然各国提法不同,但基本目标是相同的。如美国的和谐发展的人,日本的协调发展的人,其核心都是培养创新和创造能力。

四、结论

从以上对现代教育理念及创造教育本质的分析出发,我们可以得出的最基本的结论就是:学习贵在创新。有人认为,学习只是接受前人的知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什么创造发明,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现代教育理念则认为,学习固然不同于科学家的研究,但也要求学生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的东西。学生在学校里固然是以再现思维为主要学习方法,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环。思维的创造性或创造性思维,不应该理解为仅仅局限于少数创造发明者身上所具有的思维形态,它是一种连续的思维品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独特、发散和新颖的特点,这应该说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要培养创造者,就必须使受教育者从一开始就像一个思想家一样独立而自由地思考问题,使他的思想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的、生机勃勃的状态,使他的精神自然地生长起来,进而始终成为一个活的有机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郑信军.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篇5

论文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大学体育;教学训练

一、引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大学每年培养出了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我们拥有数以十万计的科研工作者,但我们在自主创新方面仍与世界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近年来,国家也大力提倡构建创新型社会,以此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要构建创新型社会,就需要大量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这就要求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大学,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为构建创新型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有。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大学的各种教学活动都应起到应有的作用。体育教学作为大学教学内容之一,往往只是被视作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竞技技能的手段,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大学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很多人会问,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该是大学中的文化课程的责任。在这样的观念的指导下,大学体育教学也的确只是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完全忽略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然而,大学体育教学应该与文化课一样,应该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通过体育教学和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将创造性思维运用到体育教学和训练中。

三、创造性思维在大学体育教学训练中的运用

前面我们分析了要想通过体育教学和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创造性思维。虽然已经明确了大学体育教学活动应该重视创造性思维的运用,但对于该如何运用却没有明确的标准。对于这一问题,本文认为,大学体育教学训练中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现有的教学观念,为创造性思维打下坚定的思想基础

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想成功,往往都需要拥有创造力,体育教学或者训练同样如此。要想拥有创造力,就必须现有创新意识。马克思告诉我们,人的意识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原来的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没有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予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与教学观念不正确有重要关系。原有的体育教学观念更多的是关注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竞争意识的培养等,导致大学体育教学方式、体育教学内容、体育学习考核方式、体育教学活动中竞争意识的培养等一味的让学生进行大量枯燥乏味的训练和练习。虽然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但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毫无益处。因此必须首先改变已有的教学观念,树立起在体育教学训练中应用创造性思维的新观念,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等进行改变。

(二)运用创造性思维,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大学体育教学中,老师往往根据标准的教材,对学生进行重复的教学。所有的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时,训练的方式几乎从未改变过。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教师根据教材或原有的经验,告诉学生基本的概念、原理以及注意事项后,就让学生按照要求去做大量的练习。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在树立起在教学训练中运用创造性思维的观念后,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思考总结,运用不同的教学训练方式。让学生从形式上感受创造性思维,并将这种创造性思维慢慢融入自己的思维中。

(三)运用创造性思维,不断丰富和完善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的内容往往较单一,同时因为大学教育对体育教育和文化课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对于体育教学老师而言,应该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运用到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善中。改变现有体育教学项目内容单一,枯燥乏味,无法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的欲望的情况。将体育教学训练与文化课相联系,让学生在体育训练锻炼身体素质的同时,学习获得原本在文化课学习中才能学到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大学体育教学老师要具备除了体育专业知识之外的其它知识。

(四)运用创造性思维,改变体育学习考核方式

对于大学体育课的考核,往往是对一些硬性的指标进行测试,以检查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是否提高了身体素质和竞技技能。比如800m和1000m长跑是测试学生身体素质,乒乓球对抗是测试学生的竞技技能是否提高等,都忽略了如何让学生重视并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导致学生在体育教学训练中,自身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锻炼没有任何提高。因此,要提高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参与和重视程度,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改变体育教育学习的考核方式十分必要。对于体育学习考核方式,可以参考文化课的考核方式,即学生选修体育课考核合格,给予学生选修文化课同样的学分或成绩,让学生在选课学习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如此一来,体育老师的创造性思维才能更好的影响学生,使其在参与体育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五)运用创造性思维,树立新的竞争和风险观念

体育活动因为竞争性而充满了魅力,伴随竞争性而来的则是风险。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竞争性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能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意识和行为,而积极向上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发挥创造力。然而,对于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很多学生都有着不正确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不足或不正确。许多学生认为体育活动中只有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获胜而不顾一切,这将给自身也将给他人带来危险。毕竟体育活动本身就具有风险性,而过度竞争则使风险性增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树立足够的风险意识。在体育教学训练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多参与到竞争性的训练中,但要让学生不会不顾一切的去追求训练的结果。例如,进行分组对抗训练,但绝对不能过分强调对抗的胜负,而应让学生体会竞争,并学会用一种适当的方式去竞争,比如团队合作,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如共赢意识,即体育活动中,双方对抗是为了是彼此提高身体素质。

创造对社会的重要性篇6

一个社会的公平状况如何,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一定要把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制定各项政策、开展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当前,需要探索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法,由经济利益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需要运用经济的方法并辅以其他方法去解决

只有从整体上推进体制改革,使各项改革配套进行,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工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到全党面前。日前,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再一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并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无疑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目标,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是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指南。那么,怎样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这里,着重从理论上作一些分析。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注重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基础之上,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抓住经济发展,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而要更好更快地发展,就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在当代社会,创新实践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实践的主导形式,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和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必备的物质条件和其他社会条件,就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而我们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又必须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

要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我们就必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包括各个阶级阶层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两大基本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化,社会涌现出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社会出现了阶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推进技术创新等各项创新的基本力量,从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则是推进知识创新的主体,各级党政机构和不同所有制中的领导者、企业家和管理人员则是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主体。我们要激发社会活力,就必须把全体人民包括各个阶级阶层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正如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的,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社会环境。

深入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切实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和谐社会是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应当承认,我国社会生活的一些领域,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会不公现象,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拉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有社会不公的影子,社会不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和谐相处。因此,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已经成为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对此,应当说大多数人是有共识的。但是,对于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社会不公,怎样看待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切实推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公平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会公平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分配的公平属于生产关系领域的问题,权利平等和司法公正主要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一个社会的公平状况如何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当然,社会公平又具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它是社会广大成员普遍能够接受的价值目标,能够为整合社会各种力量提供强大的道义动力,是一个政权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一定要把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制定各项政策、开展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这是共产党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其次,要全面反思历史经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我们在分配领域中的基本方针,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现在看,这样一个口号对公平的重视存在明显不足。“兼顾”给人一种“顾得上就顾,顾不上就不顾”、“可以顾也可以不顾”的感觉,因此,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进行反思,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那种认为我国社会之所以出现社会不公的现象,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着直接关系,进而主张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颠倒过来,主张把公平摆到最重要地位的观点,却不免又失之片面。因为,实际上,当前社会不公现象的存在,不是由于我们坚持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是很少或根本没有顾及公平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在公平方面做得不够而否定效率优先。至于“兼顾公平”,如前所说,这一提法容易产生误解,而且我们确实在公平方面做得不够,因此,可否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修改为“效率优先,注重公平”,这样有利于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推进社会全面进步,而不至于重蹈旧体制平均主义的覆辙。再次,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切实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必须看到,公平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公平是历史的,就是说公平总是受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具体的制度安排制约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公平实现的方式和程度都是不同的。公平是相对的,就是说它不是无条件的,它总是相对某种规则或相对某种不公平状况而言是公平的,而不是说从任何方面讲都是公平的。例如,人们常说机会均等就是公平,其实对于生理条件和家庭条件不同的人而言,即使给他们提供同样的机会,他们利用机会的能力也不是均等的。懂得了公平是历史的、相对的道理,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推进公平,要根据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前进,不断推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同样,懂得了公平是历史的、相对的道理,认识到公平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具体的制度安排制约的,就不能开空头支票,把人们的胃口吊得过高,更不能引导人们去追求绝对公平。否则,人们对公平期望值过高,而实际上又兑现不了,实现不了,不仅会使我们的领导机关失信于民,而且容易导致社会心理失衡,造成社会的不和谐。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探索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法

在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注意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要学会善于用经济方法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利益主体的多样化,不同的利益追求导致利益之间的矛盾,据有关方面的分类统计,由利益矛盾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已占到社会矛盾纠纷的70%—80%,成为新时期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不同质的矛盾,这是解决矛盾的根本原则。由思想认识问题引起的矛盾,可以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由经济利益引起的矛盾,单纯沿用过去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已经明显力不从心。当前,需要探索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法,由经济利益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需要运用经济的方法并辅以其他方法去解决。如征用农民土地补偿不公、拖欠和克扣职工工资、不及时足额发放退休工人退休金等,这些问题单凭说服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去解决,或者事倍功半,或者劳而无功,最终还是要靠一定的经济手段去解决问题。

其次,要防止人民内部矛盾激化走向冲突和对抗。人民内部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本来是不应当出现冲突和对抗的,但处理得不好或不及时,也可能使矛盾激化,产生冲突和对抗。而一旦出现冲突和对抗,轻则会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重则会破坏安定团结,造成社会动荡乃至酿成动乱。所以,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不能使本应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本来可以缓解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一旦发现矛盾激化的苗头,要迅速赶赴第一线做好疏导工作,善于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已激化了的人民内部矛盾,宜疏不宜堵、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结、宜顺不宜逆,要采取有力措施来平息事态,防止个别问题群体化、简单问题复杂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内部问题社会化、局部问题扩大化。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全面准确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要着力健全发现问题的机制,扩大信息来源,前移监督关口,做到防患于未然。要着力健全纠正错误的机制,促使存在的问题迅速得到解决,防止小错酿成大错。

再次,要善于化解和妥善处理突发性。突发性是一种在较短时间内突然爆发的一部分群众与另一部分群众之间、一部分群众与领导部门之间、一部分群众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冲突和对抗。总体上讲,突发性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大多数都是由经济利益的矛盾所引发的,即使一些矛盾的激化确因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在挑拨,但同极少数人旨在主义的政治活动是有明显的区别,同少数坏人搞烧的违法破坏活动是有区别的,参与的大多数群众同少数混水摸鱼、违法犯法的坏人也是有区别的。当前,由于不能有效化解已经激化了的人民内部矛盾,造成突发性的增加,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安定团结。因此,善于化解和处理好突发性,已成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重大课题。化解和妥善处理突发性,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必须坚持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即使有一部分群众短时间内难以觉悟,出现某些过激行为,也不能简单地使用强制手段压服群众,要始终立足于团结、争取大多数群众,坚决防止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维护安定团结,有理不能闹事,无理更不能闹事,要把处理突发性纳入法制的轨道,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面临的问题,对少数触犯刑律的人要依法给予必要的法律制裁,对因、徇私枉法造成突发性的干部,必须依据党纪国法进行严肃处理;对煽动和插手利用突发性的敌对分子要及时加以揭露、孤立和打击。

构建和谐社会是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着眼推进配套改革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家政培训心得体会(6篇)

    - 阅59

    家政培训心得体会篇1论文关键词:农民工;培训政策;学分银行;创新;路径政策创新的核心要义是用新的政策理念拟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