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后勤工作存在的困难(6篇)

来源:网友

机关后勤工作存在的困难篇1

一、正确认识当前后勤服务面临现状

近年来,通过对省电力公司系统后勤工作检查和调研,了解到目前系统后勤工作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方面是:后勤建设和经营资金匮乏,创新提高缺乏后劲;服务设施设备陈旧;服务报酬与服务内容范围相比存在较大差异;职工队伍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部门性质定位不明确,职工思想波动,稳定工作压力大等等。

要正视上述现状,深入分析研究,查找症结所在,积极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措施,确保后勤工作沿着可持续发展轨迹运行。为此,必须围绕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目标、“三抓一创”工作思路,正确认识后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公司系统后勤存在的问题关系到系统后勤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公司系统的后勤保障和正常运转,关系到省电力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各基层单位领导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结合本企业实际,有计划有步骤的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全局安全稳定。

其次,这几年省电力公司经营形势虽有好转,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两网”改造巨额投资背负沉重债务,近年进入还贷高峰,还贷压力较大取消供电贴费和电建基金后,电网建设资本金缺乏来源,持续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等,都给公司系统整个经营工作带来巨大困难和压力。基层企业应立足于单位内部挖潜和调整来解决好后勤建设困难和问题,不等、不靠,不把矛盾激化和上交,“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同舟共济,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第三,系统后勤存在的问题的形成有历史原因,是客观实际的。后勤部门多年来曾经为主营业务部门“减人增效”做出了很大贡献,长期以来责无旁贷承担着老弱病残的转岗安置工作,也由此造成后勤队伍人员偏多,年龄偏大,素质偏差,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在制定后勤建设和发展政策措施时,不仅要考虑后勤服务方面贡献,也要考虑后勤部门所承受的人员分流安置等方面压力。公司后勤建设直接为生产、运行、管理、指挥、经营活动服务,这一“后勤保障”不能视为“多种经营”。

第四,对于系统后勤存在的现状问题,既要引起注意予以倾斜支持,又要重视后勤内部挖潜和创收;既要解决当前困难,更要着眼于提升系统后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五,解决后勤建设问题要与省电力公司系统当前的形势任务和工作部署结合起来,要抓住电力体制改革深化这一历史机遇,积极探索,较为稳妥地解决好后勤服务发展问题。

二、结合实际情况,注重探索体制创新方法创新

1.切实重视后勤建设投入。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员工生活环境质量的层次提高,对后勤建设要在资金安排上给予一定倾斜。要充分利用政策,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对缺少的后勤配套公共设施,包括文体活动中心、停车场等要跟进建设。对较为陈旧的服务设施设备,则及时进行改造和更新。同时,又要扶持一些后勤实体不断壮大,激励创收,如给予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安装和大修工程,既要“输血”,更要培育后勤服务实体的“造血”机能。

2.顺应后勤服务体制创新。逐步推行物业管理,稳妥实施物业管理收费,直至达到社会标准,减轻企业的负担,增加后勤的收入,为持续发展储备能量。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职工对物业收费的认识,转变消费观念,引导职工逐步适应无偿后勤服务向物业收费管理的过度,增强承受能力。二是在现阶段,后勤部门要继续认真开展后勤承诺服务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职工对后勤工作的满意度和认知度,促进服务报酬与服务内容、服务范围相匹配。三是要在未实现物业管理社会化的现阶段,保证后勤部门运作资金的投入,使后勤管理工作不滑坡,维护稳定、和谐的企业内部环境。

3.努力形成后勤服务规模。电力体制改革是挑战又是机遇,我们应未雨绸缪,制定有前瞻性的后勤发展战略,并尽早实施。从有利于后勤建设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政策通过划拨等手段增加后勤的优良资产,扩大后勤的生存、经营、发展空间。落实后勤企业的注册资本,完善后勤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的后勤服务企业。整合后勤资源,探索相邻地区的后勤企业(包括和电厂的后勤部门之间)强强联合,进行优势互补,扩大后勤服务经营规模,提高效率。

4.搞好优质服务赢得

发展。要注意正确处理服务与改革、服务与稳定、服务与后勤发展的关系。电力后勤改革是大势所趋,但不管怎么改,后勤为主业生产、为职工生活、为社会搞好服务是后勤永恒的宗旨。后勤部门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不断充实承诺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标准,健全服务制度,强化管理,建立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以优质服务来蠃得市场,赢得公司的稳定,赢得自身的发展,为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做好保障工作。

5.增进人才素质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共同的企业理念和价值观,打造新型的后勤团队。以企业文化引导后勤的战略选择,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努力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企业文化,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安排和吸纳素质较高的人才到后勤部门来工作,对后勤企业的工资待遇上可以考虑实施年薪制等激励机制。

从社会引进下岗职工和技术人员,增加竞争压力,强化系统后勤职工的危机意识,促进管理和服务工作

。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使后勤人员各方面素质不断提高。

机关后勤工作存在的困难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4-0041-02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一个倍受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高等职业院校的贫困生的数量较多,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共同承担起贫困生资助的重大职责。而高职院校本身又是政府对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阵地,国家的相关资助政策,最终要由高校来执行和落实。目前,从学校层面来看,在贫困生资助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当前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生认定程序不严谨

高职院校在评定学生家庭经济是否困难时,主要依据学生提供的证明材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由户籍所在地县(区),乡镇或者村民委员会开具的贫困证明、或者其他证明材料,如低保证明、残疾证明、单亲家庭等。这些材料都是由学生自己提供,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很难一一去了解学生的家庭收入和消费状况,并且因为学生人数多,通过同学、舍友等了解学生的消费情况和家庭情况等环节往往被忽视。致使部分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也凭借设法取得的贫困证明而成功申请资助。这种“伪贫困生”现象造成了助学资源的极大浪费。另外,有些学生家里发生了天灾人祸,但由于自身没有提出困难,没有及时受到关注,也没有及时被补充进贫困生库中,致使这部分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救助。

(二)资助内容不协调、未能发挥勤工助学的作用

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内容主要包含了“奖、贷、勤、补、免”等多个层面,构成了较为完善的系统。在实际操作,是以奖学金和助学金为主,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作为一种资助方式,其限制的条件较多,发挥的效用不大。另外,勤工助学这项本该对贫困生起到“自助”作用的资助途径,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和投入,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据调查,高职院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有限,并且与普通高校没有区别,主要还是包括图书馆管理、食堂清洁、教室卫生打扫、各部门打杂,未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也不涉及任何专业操作,大多被学生定义为“体力活”以及“低工资”。这样性质的工作在经济上未能给予贫困生足够的帮扶,并且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对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等精神的宣传,导致部分贫困生因为追求经济利益,宁愿选择工资高的校园兼职而放弃校内勤工助学。

(三)资助中未能突出“育人”理念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存在重物质资助,轻精神帮扶的错误倾向。常常只是重视资金的发放,忽视了对贫困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例如,部分贫困生缺乏诚信。有的学生在贫困证明、家庭情况等材料上弄虚作假;有的学生在诚信贷款上面存在很多问题,把国家、学校、社会团体的资助看成理所当然,对国家的助学贷款不及时予以偿还。部分学生感恩意识淡薄。随着高校资助金额和项目的增多,贫困生受到的资助越来越多。但是面对多种多样的资助,有的贫困生表现出了极端的自私。另外,部分贫困生不思进取,在领取资金后没有节约使用或者用于学习相关的支出,而是请客吃饭、买高档的电子产品等等。在思想觉悟、价值观等方面并没有提高,不积极响应学校、班级开展的公益活动,在班级中也没有起到表率作用。

(四)未能及时关注贫困生心理问题

近年来,社会上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犯罪的报道接连不断,究其原因,是由于经济的不宽裕,使得部分贫困生心理上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但目前,高职院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仍然没有深入到对他们的心理干预和辅导,缺乏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整体思路和方案。部分学生因为长期的家庭贫困,内心比较脆弱和自卑,对同学和老师等产生排斥,出现了人际交往的障碍,表现出了不合群。这样的自卑最终或转化成了自闭,或转化成妒忌。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对自己的前途表现出极度的担忧。还有部分学生长期接受学校、他人的帮助,滋生了懒惰的心理,不愿意自己付出努力,形成了“等、要、靠”的思想。可以说,贫困生背后隐藏的心理危机比经济困难更令人担忧。

二、提高资助育人工作实效的对策

(一)健全贫困生认定机制,加强对资助工作的管理

首先,合理界定贫困生的范围是开展贫困生工作的前提。因此要充分考虑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特殊性,确立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的体制和机制。贫困生家庭基本信息与所在地区民政部门开具的证明的准确性是贫困生认定的基础。因此,对进行贫困生认定的生源地主管部门一定要采取问责机制,对申请人填写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的准确性进行核实,保其真实性。另外,作为校方,在学生申请助学金时,要主动与学生生源地民政部门核实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其次,加强对贫困生信息管理,保持贫困生库的动态性。对贫困生的认定不是一劳永逸,要定期进行,一般可以以学年为单位。对于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而致贫的学生要及时认定,将其补充到贫困生资料库中,对于班级同学反映的家庭经济并不困难,及时从贫苦生资料库中移除,确保每一笔资助都能发放到确实需要帮助的学生手中。最后,要监督受助资金的去向。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通过向本人了解、班干部和宿舍同学反馈、查询消费清单等途径,引导学生合理分配受助资金。

(二)整合资助体系内容,提高勤工助学的方式

我国高校资助体系涵盖了“奖、贷、勤、减、免”这五个方面的内容,要充分发挥各项资助内容的效用。首先,要继续发挥奖学金的“奖优”与助学金的“助贫”功能,在保障贫困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础上,鼓励他们争先创优。其次,要提高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的利用效率。这两项资助的受众面小,又具有临时性。一方面要保证这些资金及时发放给有需要的同学;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于丰富助学金,例如车票补助、住宿费、书费减免等,扩大受助学生的比例。最后,提高勤工助学在资助中的地位,要注重勤工助学的专业性。要充分发挥勤工助学资助方式的优势,首要的是拓宽其形式。高职院校要设法为学生提供结合专业特色的勤工助学岗位,使其从传统的劳务型向专业型和技能型转变,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顶岗实习、合作研究等工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三)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统一

做好贫困生的帮扶工作,不仅要给予他们物质的帮助,更要帮他们摆脱“精神贫困”。要把“资助”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的精神。要积极鼓励贫困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同时,以勤工助学为载体,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其次,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一些德育课程、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形式开展感恩教育,通过各种感恩教育活动,教导受助的学生要饮水思源,不忘党和政府、社会、老师和同学的关怀。开展感恩教育也有助于在校园中形成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氛围。最后,加强对贫困生诚信教育。据调查,在高校中,贷款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还款违约情况。因此,在开展助学贷款活动中,应该紧密结合国家助学贷款还款工作,开展诚信教育活动。

(四)做好贫困生心理辅导工作

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是高职院校贫困生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首先,要建立校园心理咨询室。校园心理咨询室在做好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应该对贫困生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针对性的关注。例如,做好贫困生心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举办心理专题讲座,帮助贫困生建立健康观念,教育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勇于克服困难,树立自信心,从而做到自尊、自爱、自强;对存在心理问题的贫困生给予必要的干预和疏导,帮助他们化解心理矛盾。其次,要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平时主动与他们沟通和交流,深入了解每个贫困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以便掌握一手资料。最后,在校园内形成关注心理健康的氛围。积极组织针对贫困生的各类活动,例如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活动,让他们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在小团体中找到归属感,建立自信心,从而敞开自己的心扉。

参考文献:

机关后勤工作存在的困难篇3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勤工助学;援助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7-091-0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城乡差距没有实质缩小,以及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等因素,高校贫困生绝对数量和比例日益增加,他们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问题集中表现在其物质生存状态上,他们无力承担学费和生活费,营养健康难以保障等。但这只是表象,隐性深层还会影响到贫困生接受教育与获得知识能力的提升、人际交往与社会认同、就业创业与职业发展等。传统的资助体系已经形成了“奖、贷、助、减、免、缓”六位一体较为完善的联动机制,其资助重在物质帮扶,但是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经济与物质的贫困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这是可以而且应当逐步改善的。而由于知识和能力的单一和匮乏,则可能导致他们一直陷于经济困难,形成贫困的自我循环和代际遗传。如何构建完善的高校贫困生发展援助体系,促进贫困生全面成长成才和发展,勤工助学是一个颇为值得探讨的视角。

一、高校贫困生发展障碍现状分析

1.家庭经济困难

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偏远山区、城市下岗职工家庭,或为单亲或孤儿,或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家庭经济来源不稳定或者入不敷出,处于贫困状态。一般而言,贫困大学生在初高中就读阶段,与周围同学在经济与发展上没有太明显的差别,但进人大学后,由于大学普遍处于中心省会城市,生活环境和生存成本反差明显,这使得贫困生的经济状况危机突现出来。一方面,高昂的学费使得大部分贫困生只得依赖国家助学贷款,在校期间就承担了将来还款压力;另一方面,生活费捉襟见肘,生活水平低而且缺乏保障,经济和物质困难成为贫困生发展的现实根源。

2.学习素质有待提升

重庆邮电大学邓杰调查研究显示,多数贫困大学生有着明确的目标,学习刻苦,积极上进,但在时间分配上较为单一,学习成效不理想,多数处于中等水平。笔者所在高校情况也基本如此。贫困生目标明确,学习刻苦认真,为何成绩不理想呢?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引入“学习素质”的概念。学习素质是先天遗传与后天培养的辩证统一,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智力、学习能力、学习品格四个部分。

一方面,贫困生在学习智力方面与其他同学没有显著差异,学习动力方面还存在优势,但是很多贫困生其学习目标存在定位不准的问题——表现在主要“为考试和奖学金学习”,“为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学习”,急功近利,不求真务实,不联系实践。另一方面,部分贫困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方法和观念未及时更新,长时间难以适应大学学习,导致知识结构失衡,不能满足未来职业发展需要。而学习能力是职场考量的重要指标,现代社会知识更新迅速,职场不断呈现的新现象、新问题需要我们运用新知识、新方法来快速响应和有效解决,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势必影响贫困生职场竞争力和职业发展。

3.人际交往障碍

一方面,部分贫困生由于自我认知上的偏差,自卑封闭,对自己完全否定,在人际交往上往往采取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实质上,贫困生对人际交往有着强烈的需求,但是他们普遍敏感、内向、自尊。另一方面,贫困生对经济困难有着深刻的体验,有时在交往中过于看重外在的服饰,有的在交往中过于斤斤计较,有的错误认为人际交往完全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盲目攀比,为人际交往过度消费,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和危机。

4.视野狭窄与对城市文明理解不足

贫困生视野偏狭窄来自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客观方面表现在贫困生由于父母普遍社会地位低微,职业地位不高,生活的现实环境相对落后,缺乏机会和平台了解高速发展的社会;平时学业压力也较大,没有太多的时间和财力发展个人的其他兴趣爱好和特长;再加上所学知识单一,书籍储量小,获取信息来源有限,阻碍了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力。主观方面表现在受贫困文化影响。贫困文化不等于消极文化,但存在负面影响,使得贫困生思维方式封闭,对社会不公平现象敏感和绝望,主观上抵触社会主流文化。贫困生大多来自于农村,对城市文明了解较浅,尤其是城市文化中的人际交往方式以及隐性文化更需要他们去深入了解和适应。

5.职业基本技能欠缺

职业基本技能指职场必备的通用性技能,一般为大学应届毕业生进入职场的准入条件或重要考量指标。通过雇主调查,目前雇主对大学毕业生较为重视的基本技能有计算机操作水平、英语实用能力、积极沟通技能、领导与组织协调能力等。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等教学条件较差的中学,前期较少开设计算机、英语口语课程,这方面基础较为薄弱。进人大学后,由于经济压力使得他们相关的学习资源和职业技能培训缺乏,这方面能力还可能进一步与普通同学拉开差距,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另外,贫困生由于学习和生活压力,以及个性和观念影响,参与学生工作和社会活动机会也相对较少,沟通协调与组织管理能力得不到锻炼,即使进入职场,这些同学也往往处于被动局面,职业发展不顺或发展缓慢。

机关后勤工作存在的困难篇4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改进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4-0027-3

一、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基本认识

以前,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凭的是个人的智力和能力;然而现在,除了这些,更需要足够的财力,这个无形的障碍将家庭财力不富足的贫困生排挤出去,许多贫困生因为担负不起高额的学费而只能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这对家庭贫困的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高校对贫困生的教育资助是指:“奖、贷、勤、补、免”等为一体的资助制度,即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困难补助、减免学费。高校扩招并实行收费制度后,有效缓解了高校经费紧张的局面,但随之也产生了大量贫困生。为解决部分贫困大学生补偿教育成本的困难,目前高校已基本形成了依靠政府出资的“奖、贷、勤、补、免”为一体的资助制度。而“落实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成为当前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项重大措施”。[1]

二、当前高校资助工作现状及其分析

1.高校助学贷款利用情况及问题分析

我们抽取了某高校贫困生200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为90%。据调查资料显示,有22.5%的学生利用助学贷款,77.5%的学生没有利用。除一部分学生(占41.97%)勉强有支付学费能力外,其余58.03%有利用助学贷款意愿的学生因种种原因没有利用到助学贷款。

其中对没有利用助学贷款的原因调查中,得知有28.54%的学生因为学校限制而放弃贷款,20.75%学生则因为银行限制,另有3.83%的学生认为贷款数额少而没有利用助学贷款,4.9%的学生还因为无力偿还而没有得到利用助学贷款的资格。

由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助学贷款在政策制定与操作实践中存在如下诸多问题:

一是政策性贷款不应全部由商业银行操作。国家助学贷款中“助学”的含义是政府提供50%的市场贷款利息补贴,但政府并未承担还款拖欠的风险,此风险都由银行承担。银行承担了许多不应承担的责任和风险,极大地降低了他们从事此项业务的积极性。

二是实行信用担保贷款,但诚信文化还未形成,无疑给助学贷款工作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是借贷对象明确,但家庭经济状况调查难以实施。目前对要求贷款的贫困大学生要求出示贫困证明,但家庭经济背景的真实性难以判断。

四是还款期限及惩罚方式不合理。大学生毕业后,偿还贷款就成了他们极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再者,贫困学生如果需要贷款,除了必须填写系部下发的家庭经济情况贫困证明书以存档外,还需填写贷款申请书,审批表等表格,手续繁杂。这样由于各种手续泄露了贫困生的情况,与一些贫困生的心理是相悖的,势必会加剧他们的心理压力。

2.勤工助学现状及分析

高校勤工助学现状调查显示,42.8%的大学生参与过勤工助学,月平均收入主要在50-200元之间,占57.2%,400元以上者仅占5.2%,由此可见,勤工助学的经济资助功能非常有限。希望通过勤工助学挣钱的学生占44.3%,56.7%的学生希望通过助学增长知识和社会经验,41.6%的学生希望锻炼能力,13.9%的学生希望实践专业知识,仅有2.9%的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只是随便玩玩[2]。这些数据表明,在大学生心目中,勤工助学已不仅仅是获取报酬,资助学业的手段,更是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实践专业知识的途径。

另外调查中还发现,参加校内勤工助学工作的学生相对较少,一方面由于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有限,僧多粥少;另一方面是因为相当多的学生希望通过参与校外勤工助学以增长社会知识和经验。

通过以上调查,不难看出,现有的勤工助学体系已经存在诸多不足,无法适应贫困大学生数量和质量增长的要求。

首先,勤工助学基金来源有限。目前,各高校勤工助学基金的大部分来源是学生“三金”,这部分基金一般只够用在校内的勤工助学岗位上和补助上,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其他助学活动中,无法起到拓展作用;同时,不能引进外部的资金作为勤工助学基金,勤工助学缺乏坚实可靠的后盾。

其次,勤工助学岗位有限。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校贫困生比例由10年前的13%增加到了现在的23%,原有的一些勤工助学岗位已经供不应求,相当一部分同学仍没有机会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他们的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更不要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三,现有勤工助学潜力有限。目前,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工作思路仍停留在简单的劳务工作上,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大部分从事的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如帮图书馆整理书库,打扫卫生等。体力劳动花费时间过多,报酬偏低,而且这种简单的体力劳动无法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对于拥有专业知识,素质较高的大学生来说,已经缺乏挑战性和吸引力,对培养他们开拓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有限,勤工助学的深层意义也就得不到体现。

3.奖学金与助学金及减免学费等其他资助情况分析

第一,贫困生“等、靠、要”心理增长。根据调查发现,60%以上贫困生希望学校给予他们奖学金、助学金及减免学费等资助,相比这些资助,贷款只占26%,而勤工俭学则占11%[3]。贫困生希望得到直接经济补助还占多数,原因是这些资助是不需要还的,说明在贫困生当中存在着一定的“等、靠、要”心理,他们不想通过勤工俭学或贷款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第二,贫困生获得的高额资助少。由于贫困学生家庭经济较差,社会化过程较慢,因此给他们学习,生活带来了一定不利影响,较难获得奖学金,特别是奖励数额较大的省特困优秀大学生奖学金(6000元)、国家奖学金(4000元)等,因其级别高,竞争大,对贫困生来说难度则更大。很多贫困生未能获此项资助。减免学杂费仅限于5%的特困生,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贫困生需要,这与贫困面大成了一对矛盾,而且由于所减免的学费要由学校承担,给学校办学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第三,受益面还需进一步扩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有87.3%的贫困生享受了学校的各项资助[3],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种种原因还有一部分贫困生无法获得资助,还被排除在资助之外。由于奖优、助贫、促学界线有时候不是很清楚等原因,一方面一些贫困生重复资助,而另一方面一些贫困生又未能获得资助,分配方案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第四,只注重经济资助,而忽略了其思想心理关注,没有从根本上帮助贫困生脱贫。许多教育工作者在特别对待贫困生时更多的是关心其经济上的困难,给予的大多是物质方面的照顾。然而,处于贫困下的大学生其真正的困难往往已经超出经济与物资这个范围。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处于经济贫困带来的精神压力下,而这种压力不仅仅意味着从经济上的缓解就可以随之而消失。其实,贫困生更需要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心理上为其减负。

三、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改进之路探究

1.优化助学贷款机制

在对贫困大学生利用不同资助项目的意愿进行调查时,普遍贫困生认为最有效的资助方式是助学贷款,所以优化助学贷款机制,在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中有重要作用。第一,加大助学贷款力度。有研究表明把助学贷款金额比例提高到占学校教育总收费的15%-20%左右,才能与调动贫困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相适应,而调查表示,助学贷款尚有25%-50%的投入余地。[4]

第二,提高资助针对性。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每年大量增加,而贫困生的比例还保持一定,这说明一些经济条件还适应教育收费的大学生也加入到贫困生行列中竞争,这往往造成一部分真正贫困的大学生不能获得助学贷款缓解经济压力,这与助学贷款制度的初衷是相违背的。所以学校应通过查阅学生个人档案、学生自报及有意识地和同学访谈询问方式确定真正的贫困生名单,排除骗取资助的非贫困生,以提高资助工作的针对性,确保受资助者是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大学生。

第三,为助学贷款提供风险担保。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基金和补贴制度,为助学贷款提供风险担保;建立对商业银行的利益激励和补偿机制,提高他们对从事助学贷款业务的积极性;明确责任,推动建立助学贷款银、校共同管理体制。

第四,简化贷款环节和手续,避免造成贫困生额外的心理负担。

第五,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加快建立全国性的个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明确责任,大学生签订主动偿还助学贷款诚信协议书,推动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进行。

2.推动劳务型向知识型转化,走可持续发展的勤工助学之路

高质量的勤工助学应该是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勤工助学。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勤工助学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细则,但并不完善的管理手段方面,组织结构松散,各级各部门对勤工助学中心的工作反应迟钝,不能及时地反应整体的工作变化情况;加之校内勤工助学自身存在一定局限性,都影响了勤工助学职能的发挥,体现不出勤工助学工作的目的与意义。因此,高校除了做到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外,同时需要开展创造型、智力型、管理型的勤工助学活动,在帮助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将育人贯穿于勤工助学的始终,使之成为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学校应强化和细化勤工助学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勤工助学指导机构,形成有专门教师负责的一支管理队伍[5]使勤工助学体制规范化、质量化,营造一个勤工助学健康发展的良性环境。

其次,建立多源基金会,寻求社会企业,大型组织的赞助,使勤工助学基金来源多元化。这就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形成校内外一体的资助方式。

再次,结合大学生特点,努力开拓勤工助学岗位。高校应立足于校内岗位开发,巩固和发展校内勤工助学基地,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特困生有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积极开拓校外岗位,缓解校内岗位供不应求的局面。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等优势,结合各院校特点和学生的专业特长,走向市场,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开拓高质量勤工助学岗位。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岗位,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实现勤工助学与专业相结合的良性循环。

再者,高校应努力推动勤工助学活动由劳务型向知识型的转变,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岗位的济困育人功能。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单纯的劳务型勤工助学岗位是不够的,大学生有思想,有知识,有能力,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学校应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和劳动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同时,学校可以从勤工助学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尝试以资本市场运作的形式来形成多品种投资组合模式,创建勤工助学经济实体,建立勤工助学相关产业、由学生自主经营自主管理学岗位,新创造的财务收入又可作为勤工助学基金和创办新的经济实体的资本。这样,一方面实现了勤工助学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和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又在帮助贫困生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的同时,不仅获得一份经济收入,而且还增强了他们专业实践和创造的能力。在完善勤工助学济困育人功能的同时,也为部分非经济困难生提供了全面发展,锻炼能力和施展才华的社会舞台,实现了勤工助学活动的社会化功能。

3.提高贫困生能力,帮助他们从根本上脱贫

中国有句话:授人以鱼,莫如授之以渔。相比物质需求,贫困大学生更需要能力的锻炼,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富,拥有能力才是真正的脱离贫困。这里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开拓进取和敢于冒险的能力以及批判反思能力。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贫困生也不例外,而且应更加重视他们的特殊性。所以,发挥学校能动性,消除或减弱贫困生经济负担下的思想负担,加强其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脱贫十分重要。

首先,充分发挥院校研究作用,即针对贫困生的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提供信息,收集的信息可分为社会环境(贫困生成长的宏观背景)和学生发展状况等方面,经过专业的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向各具体教育工作者提供贫困生的档案信息,辅助指导他们的正确工作。

其次,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大学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依据院校研究的信息及贫困生档案,逐个接触了解,帮助贫困生消除其因贫困带来的心理障碍,缓解贫困生的精神及经济压力,培养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锻炼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最后,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以丰富的教育工作经验及对现今形势的了解程度建议性地帮助贫困大学生成功就业,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消除贫困生对社会竞争的恐惧感,使他们发挥真正的工作才能,成为社会的奉献者,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脱离贫困。

总之,高校资助工作的目的和宗旨在于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为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创造条件。其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要充分发挥其济困助学的功能。我们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抓住工作的重心,将资助工作落到实处,规范工作的开展,与政府、银行配合优化助学贷款制度,开拓勤工助学新思路,切实加强提高贫困生能力,帮助他们从根本上脱贫,从而实现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保庆《同心同德,再接再厉,努力促进部署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2]《杭州市大学生勤工助学现状调查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

[3]林文《关于福建工程学院贫困生的调查与思考》,学习・实践・创新

机关后勤工作存在的困难篇5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问题;对策

一、引言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开始呈现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趋势,由于我国有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同时经济发展存在不均衡,因此,在各个高校一些学生交不起学费、生活费负担不起的现象普遍发生。贫困大学生也已经成为目前大学校园中普遍的一群特殊人群,贫困生问题也己成为一个越来越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是我国高等院校普遍需要面对和解决的热点问题。然而,在贫困生资助工作方面,国家虽然每年都在逐年增加资金的投入力度,让贫困生基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相应资助,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教育事业中资金实力不足、资源有限的问题仍然屡见不鲜,那么,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如何有效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而且,解决贫困生问题不仅关系到贫困生个人的成长与成才的问题,也与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的稳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息息相关。

高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统招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学生自身以及家庭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支付其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开支的学生。因此,我国政府颁布的国家贫困生的资助标准时是要求在考虑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的基础上,结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道德素质相来实施的。2007年,我国出台了新的大学生资助体系,该体系围绕“奖、贷、助、补、减、免”六位一体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多元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体系。新的资助体系明确的区分了奖学金和助学金:其中,国家奖学金的资助对象是优秀学生,其只用于奖优,不再有贫困方面要求的限制;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对象主要是贫困生,但仍然要求其符合“勤奋学习,积极上进”的条件。而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资助对象则是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大学生,它则具有既奖优又助困的特点;勤工俭学是一种属于间接资助的方式,它通过在学校设立相应的勤工助学岗位,通过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通过劳动的方式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而减免学费的方式则是在比较贫困的大学生实在无法缴纳学费时,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给予一定额度的学费减免。这些资助贫困生的政策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公正性,同时也体现了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对确保“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以及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笔者所在的高校最近几年的贫困生资助和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同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笔者发现学生的经济困难和思想问题也明显增多,尽管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但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不断完善实施这一体系的过程中,要想使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健康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思考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贫困学生的资助管理机制建设不健全

根据现有状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贫困生资助管理机制建设还不健全。比如在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中,认定过程存在不同程度的主观性、认定缺乏明确客观的标准、认定方法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大学生助学金的没有能够正确合理的使用,还有部分学生有浪费和挥霍的情况;对贫困学生的欠费管理,各类资助金用于贫困学生时的分配原则,社会资助金的管理,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问题。各类学校助学金的发放大都由学校辅导员处理,而辅导员自身工作任务重,事情杂而繁琐,并且存在流动性高的现象,这样就给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与此同时,学校之间的交流活动少,没有能够共享工作经验,工作创新力度不足,因此在贫困学生助学金的分配工作、管理工作等都存在管理上的问题。

(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存在改善的空间

在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这种新机制下,贫困生的助学贷款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诸如:

(1)国际贷款力度不够,申请贷款手续复杂。根据现在的情况,国家可以下发的的助学贷款相对于高校众多贫困生的需求来讲是很不足的。因为供不应求,银行在审批贷款上要求高,并且比较愿意知名高校以及就业形势好的学校合作,针对普通院校合作则很少,名额、金额上都比较少。根据国家贷款工作规定,贫困生申请国助学贷款需要出示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由于少数学生来自偏远山区,在取得贫困证明的手续上存在困难。同时,在办理申请国家贷款手续时程序较为繁琐,需要政府、学校、银行三方面的手续办理,审核复杂,工作量大,对于真实性的核查也有较大的难度。

(2)助学贷款只针对学费,没有涉及其他方面。现今,学生贷款只限于学生学费贷款,但是贫困生,尤其是特别困难的学生,在生活费以及其他费用上也存在资金缺少的现象,导致学生日常生活难以保障,无力承担。

(3)学生贷款还款存在信用缺失。国家助学贷款帮助了很多在校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有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及时还款,甚至不还款,导致银行贷款无法收回,使银行经济损失。在银行出现经济损失的情况下,助学贷款的发放也会越来越少,这样就会出现了恶性循环。

(三)勤工俭学岗位较少,而且对贫困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

虽然勤工助学是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经济来源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但是目前学校能够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太少,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境地。学校给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主要是通过校内和校外两种途径。校内方面,学校主要是通过提供助研、助教以及图书管理等文职岗位。而这些岗位的数量相对于需要资助的贫困生数量来说显得非常不足,而且基本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其他条件稍差一点的体力劳动岗位的供应也不多,而且一些自尊心较强的贫困生并不愿意从事这类岗位。校外方面,学校主要是通过向学生介绍家教类的兼职。但是,学生家长在选择家教的时候更偏向于那些性格开朗、学习优秀的学生,使得很多由于自卑心理较重而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贫困生不被家长看好,甚至无法胜任家教这份工作。大多数贫困生的校外兼职是自己找或者通过别人介绍的,大部分是一些产品推销和促销类的工作。这类工作的报酬是建立在学生的销售业绩上的,要想获得高额报酬就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无疑会耽误从事这类兼职的贫困生的学习时间,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甚至得不偿失。

(四)奖学金贡献力量不够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设有奖学金制度,一方面是对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的肯定和奖励,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这些学生解决了一些经济困难。如果贫困生能够通过努力学习来获得学校提供的奖学金,无疑比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从事一些兼职工作更有利。奖学金的设置,既能给予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一定的经济支持,也是一种荣誉,激励、吸引那些优秀的贫困学生们更加积极进取,努力学习,自立自强。实际上,国外的高等学校更倾向于通过设置奖学金,来给予那些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帮助。要获得奖学金,必要条件是学生刻苦、认真地学习,只有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上,且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的学生才机会获得奖学金,得到学校的的资助。奖学金的这一前提条件使得它虽然可以起到激励作用,却不具备助困的特点,对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的贡献力度有限。以我国设置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两种奖学金为例,这两类奖学金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中奖励金额较高的,但是覆盖面不广,资助名额有限,此外还要求申请奖学金的学生必须同时具备成绩优异和家庭贫困两项条件。很多贫困学生生由于家境不好,往往存在自卑心理或其他心理状况,这些状况也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从而导致成绩十分优异的贫困学生在高校中并不多见,最终的结果就是金学金的获得者大多为成绩优秀,但家庭经济条件还可以的学生。高等学校或企业在高校设立的其他奖学金的尽管覆盖面可能要大一些,当通常数额比较小,且面向的对象是高校所有在校的学生,因此贫困学生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且区域性教育水平的差异等额外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贫困学生的成绩,最终导致大部分贫困学生不具有竞争优势,获得的资助也有限。再加上我国很多高校奖学金在奖励优秀和资助贫困这两方面的界限划分并不是十分清晰,从而局限了奖学金的助困作用。十分清晰,从而局限了奖学金的助困作用。

三、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发展建议

(一)完善资助体系

生源地认定和高校认定这两种办法在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要做到密切结合。一方面依赖盖有生源地民政部门或街道办事处公章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来判定,另一方面则是结合班级民主评议,在调查摸底学生本人在学校、班级、宿舍的生活、消费等表现的基础上,经过院系、班层层审核,列出贫困生名单。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在贫困生评定工作中的积极性,严格做好民主评议。学生相互之间由于日常的接触交流,对彼此间的家庭和经济情况会有更直接和客观的判断,因此更能确保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还需要成立专门大学生资助机构,落实培训资助工作专职人员,加强资助工作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工作,用以推进资助工作体系和工作人员的建设,更好地实现大学生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

(二)推动生源地贷款发展,建立贷款个人信用信息系统

便于调查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和便于银行收回贷款,是高校广泛实行生源地贷款制度最重要的两大优点。生源地对于学生家庭条件的调查,能够真实的反应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能够更有效的避免“有钱人申请助学贷款”等不符合道德观念的现象,以确保做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公平、公正的原则,最后让真正贫困的学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当前,由于大学毕业生工作存在流动性极大,很多毕业生工作单位、联系方式、住址等更换频繁的特点。导致银行和学校在学生毕业后就再难以找到其本人。这也客观上造成了众多大学毕业生不归还贷款的现象。但是采取生源地贷款制度,则是由其父母或当地亲属作见证人,从而便于银行追收贷款,因为其同时明确规定见证人有提供贷款学生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的义务。

有效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一个关键在于,构建国家助学贷款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和信用评估机制。这有利于解决当前贷款学生表现出来的诚信度较差,银行对贷款学生诚信度持怀疑态度的问题。同时不断加强对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教育他们珍惜个人信用记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对自己的整个人生旅程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广开勤工助学渠道,提高勤工助学报酬标准

高校可以依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勤工助学的工资标准,在应对社会上的用工单位时,更要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以更好的保障贫困生的权益。应该适当的在注重岗位多样化的同时扩大勤工助学岗位的规模。具体而言,一方面高校应当在尽量做到充分的内部挖掘创造勤工助学岗位的同时,还要做到加强学生、学校与社会间的相互的联系,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争取不断开辟和扩大校外勤工助学基地。另一方面,也要同时协调好校内各部门同社会各单位的关系,以便能够及时和有效地处理学生勤工助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勤工助学环境。

(四)重视奖学金的评定工作,扩大贫困生受奖面

高校应当研究、讨论和制定公平、公正的学生评价体系,进一步重视奖学金工作,不但要扩大受奖面,更需要在能力范围内适当提高额度。还需要适当向优秀贫困生作出政策倾斜,这样才能更好的帮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更大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将奖学金发放工作与宣传教育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模范就是一面旗帜。所以,为了更好的发挥奖学金的激励和导向的功能,应该将奖学金的发放与宣传教育工作更好的相结合起来,把奖学金的发放当作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和手段。要选取获得奖学金学生的典型优秀事迹进行广泛和深入的宣传,以激励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最终实现奖学金的激励和导向的功能。(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参考文献

[1]吴宏宇.浅谈贫困生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赤峰学院学报,2011.4.

机关后勤工作存在的困难篇6

【关键词】高等学校;资助育人;对策探究

随着国家教育投入的增加及资助育人政策和措施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高校的贫困学子通过“奖、贷、助、补、减”的资助政策体系享受到优先入学、顺利上学的权利和保障,越来越多的贫困生担任学生干部、加入党团组织、志愿参加公益活动并无偿服务等,很多优秀品质在贫困生身上显而易见。同时,贫困生的思想心里中存在自我、自卑、忧伤、渺茫(生涯规划方面)等不足,令人担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培养身心健全的复合型人才也是高等(学校)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一、高等学校资助帮扶的“优”与“忧”

广东省某高校计算机学院受助学生189人(含14.13.12级),本文对该学院113名受助学生做抽样调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受助学生的基本情况(性别、年级、专业、政治面貌、贫困程度、户籍农与非农、受助次数等)和思想心理状况(申请助学的原因、内心感受、对贫困的认知、受助资金消费的去处、受助后的变化、大学目标和学习努力情况等),具体如下:

(一)受助生基本情况调查。性别:计算机学院是工科学院,学生以男性为主,受助生男女比例为3:1。年级:14级是大一,13级大二,12级大三,11级大四(2015应届毕业生)。受助倾向于低年级。专业: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各有一个班,其它专业均为两个班。相对来说,通信工程(通信网络方向)受助生较好,基本一致。政治面貌(群众、共青团员、中共党员和预备党员):受助生大部分为共青团员,与资助面越来越大,群体多样化基本一致。贫困程度(一般、中等、特困):中等程度的贫困生占受助贫困生的44%,近一半。农村/城市:从调查中发现,贫困受助生较多是农村学生,只有不到两成的受助生是城市籍学生。加强和深化对农村学生的资助帮扶,是实现我国人力资源强国目标的有效保证。受助次数:学生按照年度期限申请资助,近六成的学生每年受助基本一次。从113名被调查的受助生的基本情况可以得知,工科学院受助生的类型和特点是:男性主导,倾向于低年级,大部分为共青团员,来自于农村家庭,且年度进行一次助学申请。这些基本情况,是贫困生的思想心理不佳的因素之一。

(二)受助生思想心理状况调查。九成以上的受助生申请资助都是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与大部分受助生来自农村的事实一致。

有一半以上的受助生申请助学的内心感受是期待并渴望助学金帮助自己顺利完成学业,减轻生活成本负担并努力积极面对实际困难。当然,在实际困难与机会的取舍方面,有的受助生的认知、思想、心理会出现个人利己倾向和保全利益行为,还有少部分受助生会因为申请助学金而感到自卑。受助生的积极与被动,反馈出资助帮扶的“优”与“忧”。八成以上的学生受助后带给自己的变化是坚强,而自卑次之,极个别的学生因为贫困带给自己的是忧伤。受助生的忧伤也让资助帮扶之忧显而易见。一半以上的受助生获得助学金后主要把钱作为生活费,平均用于学习生活或家庭的次之。与基本情况调查一致。获得助学金后三成以上的受助生更加珍惜现在的一切,更加懂得感恩,更加愿意帮助别人和学习更加努力分别位于其后。受助生的优秀品质逐渐明显。六成以上的受助生没有挂科,高数(必修)和编程(专业必修)挂科位其后。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帮扶是现实中解决其困难的直接途径,而对其职业技能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更是解决其成长成才的长远之计。

一半以上受助生的大学目标是对自己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三成以上受助生的大学目标希望自己拿到毕业证、学位证顺利毕业并顺利找到较好的工作,对于贫困生大学目标的实现,教育的重点在于方向的引导和规划的指导等。

近八成的贫困受助生为了自己的大学目标能够做到自觉学习并自学相关的知识技能,还有贫困受助生为了创业为自己的人脉、知识、经验等做准备。资助帮扶推动了贫困生的优质成长,也进一步为教育工作者开展贫困生的成长成才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四成的贫困受助生的义工时间在21-50小时间,贫困生的助人志愿者工作相对比较积极。以下答题可知大概:

11.你上大学至今最为骄傲或自豪的为自己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近三成的贫困受助生大学至今为自己做的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努力学习获得优异成绩,优质贫困生的称号来源于健康与努力。

四成的贫困受助生为别人做的最为骄傲或自豪的事情是帮助照顾他人,同最自豪的为自己做的事情一致,优质的贫困生的身心健康而积极。

13.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近三成的贫困受助生的人生理想是家庭幸福,生活美满,近两成的贫困受助生的人生理想是创业或有一份好工作。

14.你对助学金工作有没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近一半的贫困受助生对助学金工作没有意见或建议,近两成的贫困受助生对助学工作流程不完成提出异议,其自我标准和要求也反映了该群体的严格严肃认真等优秀品质。

综上所述,高校资助帮扶使得贫困生逐渐成长,其在学习、意志、态度、生活等品质方面表现有“优“,但是其在性格、人格、大局、自信等品质方面表现欠佳,其“忧”亟待解决。结合工作实际,针对贫困生的利己主义问题可以开展“有劳有偿”实践,针对贫困生的自卑和就业可以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与实践指导。

二高校资助帮扶“忧”促“优”的对策

高校资助帮扶存在学生获得资助帮扶前的自卑、获得资助帮扶后的自我等问题。因此,一方面,借鉴国内外资助帮扶有效经验,让贫困生参与“有劳有偿”实践,推动其从被动成长到主动成长的角色转变;另一方面,加强对贫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和指导,使得贫困生从为生存奋斗到为梦想奋斗。

(一)借鉴国内外资助帮扶经验,使得贫困生“有劳有偿”,从被动成长到主动成长。在实际困难与机会的取舍方面,有的受助生的认知、思想、心理会出现个人利己倾向和保全利益行为,还有少部分受助生因为申请助学金而感到自卑。针对此困惑,一方面,可以借鉴台湾高校的工读劳作教育制度,将高校勤工助学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精准化。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贫困生重构价值观与生涯发展关系,让其为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目前各高校勤工助学过程比较简单,即主要含学校岗位需求统计、下发岗位招聘、学生自荐或推荐、勤工面试和试用、工作反馈与报酬发放等环节。不同于国家助学金和社会类助学金,勤工助学的资金投入不多,学生获得勤工的机会比较容易,而其获得助学的途径必须通过自己劳动才能拿到报酬,是各类助学金中唯一有劳才能有偿的助学金(一般为每小时8元,每周不能超过40小时)。实践证明,通过勤工助学获得资助的大学生在毅力与利益方面更加顾全大局。针对目前部分贫困受助生的利己主义和重利益倾向,建议将高校勤工助学的目的、组织、聘任、培训、发放、考核等环节深化、细化,增加勤工报酬(以小时为单位),让贫困生从被动受助(不劳而获)转变为主动成长(有劳有偿)。台湾高校的工读劳作教育制度,即台湾各大高校尽量最大限度在校内提供各种适合学生胜任的工作岗位,学生按照经济需要和个人爱好分别向学校提出申请,依据自身劳动获得工读助学金完成学业,进一步培养学生关心爱护校园的观念和情感,增强其动手劳动能力,促进其了解教育的真谛,同时更好地帮助有实际经济需要的大学生完成学业。借鉴该制度,内地高校勤工助学的目的则是让学生在正常课程之外参加劳动服务的基础上,推行劳作教育建立“完人”的教育训练,从而让学生在治学之外学会做人;组织保障则是在学生事务科统筹的基础上,由人事处、学院为每个勤工学生配备导师,负责勤工学生的工作指导、教育管理、考核评价等,由财务处协调核拨为数可观的勤工助学经费;学生勤工助学的种类和选聘分派则是在高校各岗位需求的基础上,由学院和学生事务科勤工助学处统一办理。对于勤工的学生类型,可以按照勤工的时间长短划分(台湾东海大学学生工读劳作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含全程工作、每日工作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上限为15小时、临时性),对于勤工学生的选聘与分派,保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通过表格申请、资格审查、面试、见习实习、聘用等环节完成;勤工学生的培训辅导则是在现有的事务科与辅导员教育的基础上,借鉴台湾高校视工读为另一种形式的选修课程,制定既适合工作需要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工读培训计划和辅导活动,以期收到“寓教于工读”的效果,内地高校也可通过教育培训(岗前训练、储备训练、在职训练、工作经验交流等)和导师辅导(灌输“勤工服务”的概念,落实勤工劳动的“教育功能”)的做法,使得勤工的学生在实践付出与体验中建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打破工作贵贱的误区,明白“勤工是一种服务,一种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换取酬劳”,导师也集身教言传于一体,用“作之师作之亲作之友”的胸怀接纳学生的无心之失,减轻其因贫困产生的心理压力等;考核评价则是在现有事务科和各职能部门考核的基础上,贯彻奖惩分明原则,对未达到考核分数的勤工学生取消其勤工资格,对于勤工表现和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证书和奖金奖励,如台湾东海大学设立东海大学劳作荣誉生奖、工读劳作全勤优秀奖学金、新生入学劳作奖助学金、劳作教育杰出学生奖等。

台湾高校的工读劳作,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和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途径,内地高校(勤工)助学类工作有必要借鉴该劳作模式,让贫困受助生在勤工过程中参与实际锻炼,了解并体会其教育意义,使学生的知识和人格更加完善、成熟与健全,进而对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远有意义的影响,消除利己和利益主导倾向和行为。

而对于其它助学情况,可借鉴百胜餐饮有限公司通过肯德基餐厅平台成立的“曙光基金”为贫困受助学习搭建“学业资助加餐厅实践加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成长平台,使其摆脱自卑甚至不接纳自己是受助者身份的心态,变得自信、主动、热情,承担不同角色和责任带来的信心、欢乐。

(二)用生涯规划理论指导价值观实践,使得贫困生的职业价值观从为生存奋斗变为梦想奋斗。人的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社会主义24字核心价值观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高校贫困受助生的价值观则反映了贫困生的认知和需求状况,对其成长成才的动机有导向作用。针对高校受助生的“忧”,可用生涯规划相关理论指导该群体重构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使得其职业价值观从为生存奋斗到为梦想奋斗。

日本学者田崎仁把职业价值观分为九种类型,埃德加・H・施恩(Edgar・H・Schein)通过对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44名硕士毕业生进行纵向研究提出职业锚理论,其指出职业锚实际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划分为八种职业锚。高校和学院可通过访谈法引导贫困受助生探寻自己的终极职业理想,与马斯洛需要层次对照,梳理并明确自己的主导需要。

根据生涯实践,从职业价值观与生涯发展的关系得知,二者匹配意味着价值观既是追求成功的动力,也是克服困难时的意义;二者平衡意味着没有一份工作可以满足一个人所有的价值观,在不同的生涯发展阶段一定要对价值观进行排序,重要的不是在环境或工作中得到了什么,而是在经营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二者适应意味着价值观的满足需要能力的支撑,同时要考虑组织对个人的要求和期待,学会与外部环境价值观和平共处;二者接纳意味着要明白与己不同的价值观是潜意识的情结,别人如同自己不愿意被改变,要做的是接纳而不是对抗。由价值观与生涯发展关系的研究可以帮助贫困受助生探索自己的价值观,解决某些生涯发展的困惑,化解贫困生身份的“难堪”,突破其生涯发展的心理障碍,用生涯理论有效调整自己面对困难、环境、要求、期待、改变时候的心态,让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从为生存奋斗转变为梦想奋斗。

贫困受助生的“优”与“忧”关系到资助育人的成效,更关系到国家实现人力资源强国的百年梦的实现。贫困受助生群体比较特殊,其在物质、精神、心理上更需要获得更多的关怀、关爱、指导,而大多数高校资助帮扶的方式停留在“济困”“授人以鱼”的层面,对贫困受助生的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心理辅导、自强自立教育等还比较薄弱。期冀可以通过对高校贫困受助生勤工型“有劳有偿”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探究,让该群体成长之“忧”转化为成长之“优”,努力成为国家需要的身心健康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建美等.高校资助育人创新视角:构建多维资助模式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4).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家政培训心得体会(6篇)

    - 阅59

    家政培训心得体会篇1论文关键词:农民工;培训政策;学分银行;创新;路径政策创新的核心要义是用新的政策理念拟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