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范例(3篇)

来源:其他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范文篇1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问题;对策

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就是要解决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国化这一问题。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主要是指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要做到从研究者本位出发,准确地发现国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本文就是从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中出现的问题入手,分析如何解决该问题,实现教育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1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内容体系的系统性与整合性不够突出

当前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缺乏系统的核心内容,系统性与整合性没有达到有效的统一。有些学者认为产生这种复杂凌乱的原因有三方面。第一,将统一的心理学现象分割为不同的易于实验以及易于控制的小部分,研究中缺乏关联性,各自为政;第二,研究的课题过于繁杂,小到关于小学生的记忆研究,大到中学生的思维研究,上至教学技术研究,下至学科的教学心理研究,再从学习神经心理学至教学策略的探究,种类丰富的研究课题占据了教育心理学整个领域。虽然学科的进步以多样性为标志,但是五花八门的研究课题并没有使教育心理学具有一个统一的核心;第三,心理学在不同时期的研究范式更迭,致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侧重点不断变化,不同时期教育心理学中的内容体系均带有一定的局限性,阻碍了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难以产生稳定“范式”的原因之一是研究对象过于复杂。其研究对象本应是在学校教与学的情境中人的心理变化,一方面它研究了施教者与受教者在教与学活动中各自的心理活动变化,另一方面也研究这二者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人内心的复杂、人与人交往的复杂以及教与学情境的复杂,最终导致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存在复杂性。除此之外,研究者的认识具有局限性。我们在学习一门学科时,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一般都是由简单向复杂过渡,由零散向系统过渡,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掌握全部的内容,教育心理学中也是这样,它必然存在一个发展与完善的过程。除了复杂性与局限性之外,研究方法与手段同样也是限制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1.2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的特性

传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实证法,另一类是现象学方法,以上这两种方法在不同的时期侧重点不同。

心理学以研究人为侧重点,心理学研究中的困难也是研究人。自然科学的研究不以研究者的意志而转移,其研究物性变化中的表象与真相都是真实且客观存在的。而在心理学中,将人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时,研究情境设计得再缜密,依然存在研究者同被研究者之间因主客观因素造成的差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因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自然科学中容易掌控的“物性”,而是研究“人性”,教育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中过于重视效仿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殊不知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我们不能忽视在研究人与人之间复杂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人的外在表现或行为并不能够代表其内在的意识或者动机。

2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程度不高

心理学家在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相关问题时,经常会出现理解与应用这两种不同的研究旨趣。由此产生的研究类型也分为两类: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重视应用的学科,其直接指导教育实践的工作,也就是说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理论离不开教育实践,二者应该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是在实际的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与现状中看,传染通的教育心理学过多的将重点放在基础上,提出的理论与方法经常是在教育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别的教学学科中而间接起到的指导作用。一直到现在,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多数来源于理论,并不是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造成教育心理学实际的研究成果并不能对教学实践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2.2本土化研究不够深入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首先诞生在西方,它发展早、发展快,有着较好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又受到国家的重视,因此一直处于领先位置。此外,我国的教育心理学起步晚,尤其是经过“”,在80年代后才开始全面复兴。当时,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刚刚恢复,还没有足够的研究成果和材料,而教育实践中又急需有关的知识,因此,只能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独立研究。相比之下,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确实与西方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常常使我们只看到学习他人的重要性,而忽略了自身独立发展的必要性。

3解决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的对策

3.1用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以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我们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人类教育的共同目的决定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必须符合教育的真正目的;第二,教育的对象特点和需要是选择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依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在保障学科主干内容的前提下,灵活选择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内容。第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要在稳定和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教育是复杂的系统,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探索也在与时俱进,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

3.2以素质教育实践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南

21世纪是我国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当代教育心理学要想作出应有的贡献并使自身充满生命的活力,就应当结合我国教育实践和改革,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对于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和教育心理学的自身发展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国内有学者指出,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对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结束语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与教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其特殊功能是将心理学研究人性特质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教师的智慧,用于学校教学,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我们要将教育心理学中的不足之处摒弃掉,并不是仅仅研究中国化的教育心理学,而是要面向世界,以彰显中国教育心理学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陈良,张大均.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7(5).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范文

一、心理学中国化的早期声音

从源头上讲,将心理学研究本土化的学术愿景,自西方心理学进人现代中国之初就已经有所滥觞。例如,早期留洋心理学家张耀翔在1920年回国后,于1921年建立中华心理学会(现中国心理学会的前身),任首任会长,并于1922年创办了《心理》杂志,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心理学刊物。在创刊号上,《心理》杂志就提出中国心理学者的三个研究方向:“一、昌明国内旧有的材料;二、考察国外新有的材料;三、根据这两种材料来发明自己的理论和实验”,并要求“内容尽量求适合国情,形式尽量求中国化。”早期心理学家的另一代表人物潘菽在1937年发表的文章《把应用心理学应用于中国》中也提出“中国应当提倡应用心理学,还应提倡中国的应用心理学”的主张②。后来,张耀翔在1940年发表的著名文章《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史略》中,提出了发展中国心理学的九条纲领性意见,其中第一条就是“发扬中国固有心理学,尤指处世心理学,期对世界斯学有所贡献”。这些都是极具前瞻性的意见。其他许多早期心理学留学生在回国后,也都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许多本土化的研究主张,如陈鹤琴在对中国儿童心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就提出不能盲目以国外心理学为榜样、而需结合国情进行实验的研究思路①;艾伟用心理学方法研究了汉字直横读、字形简化、理解过程等内容,这是当时西方心理学家从未涉足、也无法深人理解的中国人阅读心理学主题,并出版了《汉字问题②一书,成为早期中国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典范,其丁作为后来的教育心理学者朱智贤称为“是我国心理学界理论联系实际,建立中国化的教育心理学典范③。其他心理学家在把西方的心理测验量表应用于中国情境时,也都体现出明显而自发的本土化倾向。

除了专业心理学学家的努力之外,20世纪前半叶的许多学者也曾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中国社会的问题。如曾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接受科学心理学熏陶的蔡元培,在回国后虽大力提倡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化,但这是基于当时的心理学尚未完全脱胎于哲学这一时代背景,他一直坚持心理学的建设应当文理并重的思想。如他在1934年回忆任北大校长的经历时曾称:“那时候我又有个理想,以为文理是不能分科的。例如文科的哲学,必植基于自然科学;而理科学者最后的假定,亦往往牵涉哲学。从前心理学附人哲学,而现在用实验法,应列人理科,教育学与美学,也渐用实验法,有同一趋势。”⑤此外,他希望以此在培养国人“科学的精神”的同时能够有“艺术的精神”,并极力提倡传统中国的美育方式对塑造国人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如果说蔡元培的心理学主张主要体现在一些基础理念的宣扬和实际事务的推动上,以梁漱溟、熊十力、贺麟、钱穆等为代表20世纪现代新儒家,则实实在在地为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理论创新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例如,梁漱溟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视角,从人心和人性的角度提出对心理学学科性质与体系的理解。在他看来,心理学应当是介于科学与哲学之间的一门学科,中国文化传统蕴含着丰富深邃的心理学思想,应该深人挖掘和弘扬。梁漱溟认为,凡是一个伦理学派或一个伦理思想家,都有他的一种心理学为其基础;心理是事实,而伦理则是价值判断。儒家是一个大的伦理学派,其代表人物孔子所说的许多话都应当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伦理学观点,“那么,孔子必有他的人类心理观……要问孔子主张的道理站得住站不住,就须先看他心理学的见解站得住站不住。所以倘你不能先拿孔子的心理学来和现在的心理学相较量、相勘对,亦即不必说到发挥孔子道理⑥。这实际上已经明确地指出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本,结合西方现代心理学而发展中国特有心理学理论的主张。

熊十力早期研究佛教心理学,并采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对佛家唯识学进行诠释。在对佛家唯识论的理学思想进行了扬弃后,熊十力回归到儒家心学体系中构建其“哲学的心理学”理论®虽由于身体原因未完成相关著作,但仍提供了许多值得参照的观点。熊十力指出,“科学的心理学,专以神经系统的活动或脑的作用与客观世界的来阐明心理。易言之,直将心理说为物理。是其说行,而心之德性将无从明了也。”⑧他以中国传统的体用合一论作为其儒家心理学的依据,认为心灵与生命同义、心与物皆是本体的功能,这种哲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科学心理学用测量、实验方式研究的那种“心”,而是更高级的“仁心”,“其进修法以默识法为主,亦辅之以思维术⑨,即提倡传统中国哲学中的静观修身、内在体验的理路。

钱穆也很早就发现了中西方心理学取向的不同,认为“西方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而中国心理学则属人文科学”。这是因为中国人讨论的“心”不同于西方人讨论的“心”,中国人的心是一抽象名词,心的构成和所属其实是次要问题,心之所欲所不欲才是分析的重点。而心之所欲,就在于心与心相通,这即包括与自己的心相通,也包括与他人的心相通,还包括心与物的相通。研究这种相通之学的学问就是中国的心理学,这是一门人文心理学和哲学心理学,“中国人之心理学,即宗教,即科学,而吾一道以贯之”。而传统的诗词歌赋,都能反映出作者的内心所蕴,读经典作家的编年著作还可见作者之生平,因此“文学乃通于史学,实亦即中国一种最高值得研究之心理学矣。

这些新儒家的代表性观点,实际上代表了20世纪前中叶中西方思想交汇时期的本土思想家建构本土心理学理论的最早尝试,形成了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性声音®。其基本特征,无一例外地注重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理解“心”““心理”和“心理学”,力图从中国传统思想主要是儒家心学思想中发展一套能够与西方现代心理学相并行且互补的心理学体系与研究方法。除此之外,朱光潜对西方文艺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思想的比较与应用,以及潘光旦对西方性心理学的引人及在中国进行相关研究的倡导⑤,这些对于促进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与中国社会和学术思想的融合,都曾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起到过一定的影响⑥。

当然,由于现代学术专业分丁的深人和心理学学科对自然科学地位的不懈追随,以及各种实际因素的限制和时代的局限,这些本土化的声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除去战争、社会运动等“不可抗力”的干扰,单纯在学术建设方面,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思路主要还是沿着西方心理学的既定体系和方向前进,较少有突出的原创性成果问世。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工作还更多是表达为一种学科愿景,并未真正在学术丁作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这一情况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所改观。

二、中国文化心理的多元探讨

进人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带来的学术研究的多元化趋向,使得国内一些从事哲学、历史尤其是思想史研究的学者,如李泽厚等人,自发地开始探讨有关民族文化心理的内容。虽然这些研究的“心理学”气息较弱、哲学气息较浓,但其研究较少受西方心理学知识的束缚,一定程度上反而更加贴近中国的学术传统,在写作方式上也较少受西方概念与思维方式的影响,更加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因而在学术界和社会层面也有相当的影响力。这种带有哲学心理学性质的有关国民性、文化心理、思维方式的探讨,与当时不断进人到大陆学术视野的海外华人的相关文化心理著作,可以视为当时学界从哲学和思想史领域建构本土文化心理学理论的先声。

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探讨民族文化心理的典型代表是李泽厚。在最早发表于1980年的《孔子再评价》一文中,他就提出了后来反复提倡的观点:“由孔子创立的这一套文化思想(指儒家思想),在长久的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中,已无孔不人地渗透在广大人们的观念、行为、习俗、信仰、思维方式、情感状态……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处理各种事务、关系和生活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方针,亦即构成了这个民族的某种共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值得重视的是,它由思想理论已积淀和转化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①在他看来,“思想史所应注意的是,去深人探究沉积在人们心理结构中的文化传统,去探究古代思想对形成、塑造、影响本民族诸性格特征(国民性、民族性)亦即心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关系”。在后期的一系列著作中,他深人论述了“以‘一个世界’为根基,以‘乐感文化’、‘实用理性’为特色的华夏文化心理结构”,并尝试建构以心理本体的建设为核心的人类学本体论哲学,成为了当时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心理学论说。

差不多与此同时,华裔美籍历史学家、自称为“历史心理学家”的孙隆基也在1983年于美国出版了英文专著《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最早于1988年引进出版,也在当时的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孙隆基站在较为苛刻的批判性立场上,对中华文化的“良知系统”,即其所谓的深层文化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抨击。在他看来,“良知系统”是一个文化最为基本的结构,即“深层结构”,但它不是一个被压抑掉的心理层次,也不是指个人发展史或民族性形成史上的一个属于“史前史”的心理岩层,必须用释梦、临床治疗或比较神话学的诸种方法去作“考古发掘”,它是指即使在日常生活这个“当代史”中也可以看得到的文化行为⑤。

具体而言,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具有静态的意向性,“中国人的‘良知系统’在个人身上造成的意向是‘安身’与‘安心’,在整个社会文化结构中则导向‘天下大治’、‘天下太平’、‘安定团结’,而其政治之意向亦为‘镇止民心、使少知寡欲而不乱’。换而言之,就是维持整个结构之平衡与不变”。他广泛采用报纸、期刊中的报道与其他史料,结合自身的亲自经历与观察,对中国文化的深层心理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作为一名出生于内陆、成长于香港、求学于台湾而治学于美国的文化移民,孙隆基的独特经历使其可以结合历史学的文献分析和人类学的参与观察,对中国人的民族性问题提出一些较为新颖的见解,这一论述在其后期的论文集《历史学家的经线:历史心理学文集》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由于其激烈的批判性姿态,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学术性,也容易引发相关的非学理化的、情绪化的争议。

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人大陆学者视野的,还有人类学家许烺光的代表性著作《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的探讨》®。该书最早成书于1953年,后不断重版,在中西方人类学界和社会心理学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他在该书中所提出的中国人行为的“情境中心论”,即“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是以情境为中心,而美国人则是以个人为中心的”,是这一时期对本土心理学研究影响最大的观点之一。与纯粹的人类学研究不同,许烺光尤其注重从内在的心理出发来解释不同文化中的人类行为,其中,心理安全感满足方式在行为模式的塑造过程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两个世界一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他必须借助一种给予他适当的安全感的方式平衡这两个世界。这种安全感的内容就是自尊感和坚定的意志。中国人由于保有维系着后来所有约束的主要联系,所以他们在人际关系中寻找安全感。美国人由于把全部人类关系视为在个人需要时可以分割或重新组合的主题,他必然在人群之外寻找安全感。而且,由于上帝只帮助那些自助之人,所以一条取之不尽的安全源泉是利用其他方式谋取物质财富或征服客观环境。”正由于此,许烺光将其系列研究的理论立场概括为心理人类学,并坚持以跨文化的比较分析法研究文化与人格之间关系的丁作,为西方学术界提供了一种观察人类行为尤其是中国人行为的非西方视角,也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了后续的中国本土心理学丁作者的相关研究②。

另外,还有许多哲学文化学者也从思维方式、国民性、文化心理结构等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国文化心理的相关内容。例如,刘长林提出了文化基因的概念,认为文化系统发生和演进的基因表现为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和心理底层结构®。实际上,这一时期以来中国哲学界关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自发的、文化心理意义上的学术寻根之旅,为心理学采用实验法、量表法研究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照。这些讨论也是中国心理学本土化所需充分重视的学术资源之一。

三、“中国本土心理学”与“中国特色心理学”的提出

上述理论观点主要是由心理学界之外的学者提出。中国心理学界真正明确地将本土化作为一种心理学研究趋势,最早应当源自港台心理学者。受国外心理学研究本土化思潮的影响,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当时学术氛围上更加开放的港台学者开始真正致力于追求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其思考与探索随着两岸三地之间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也逐渐影响到众多的大陆学者,从而兴起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

1980年,中国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在“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中国化”研讨会上的报告《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层次与方向》中正式拉开了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序幕。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层次与方向为:(1)重新验证国外的研究发现;(2)研究国人的重要与特有现象;(3)修改或创立概念理论;(4)改良旧方法与设计新方法⑤。研讨会的论文集于1982年在台湾出版后,也成为了当时引导中国心理学本土化方向的著作。包括杨中芳、黄光国等在内的诸多学者在探讨了“什么是中国本土心理学”““中国心理学为什么要本土化”等问题,形成一些较宽泛的共识后,杨国枢在《本土心理学研究》杂志的创刊号又提出了本土心理学研究的“本土性契合”标准,意指“当地之研究者的思想观念与当地之被研究者的心理行为之间的密切配合、贴合、接合或契合”,“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重点即在使心理学的研究能够达到本土性契合的标准”。

在这些基本思想的指引下,港台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取得一系列的进展。这主要体现在对一系列本土的词汇,如人情、面子、孝、关系、中庸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理论提炼,对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集中的概括,并对其中一些概念进行了量表构建,如中庸思维量表等,从而将西方的问卷法与心理测量技术应用于传统概念的操作化实践①。对本土词汇的概念化和操作化,成为港台心理学界本土化研究的一大特色。

在使用中国人的传统概念、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作为本土心理学研究素材的同时,研究者还在不断反思如何建构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取径与研究方法的问题。在大的取径上,杨中芳提出不排斥外国研究成果、不一定使用本土词汇、不一定要由本土人来做本土进路研究的开放性理念,但也承认“目前唯一一个一直没有开展起来的丁作,就是探讨适合中国人的本土研究方法及丁具这方面。目前我们还在一个依赖西方研究设计及丁具的阶段,而且太过依赖问卷法。长时期,许多人都感觉到这些设计及丁具并不太适合研究中国人,而且也试图探索一些新方法及新途径。但是直至目前为止,成绩乏善可陈,有待号召更多人一起努力去做‘零’的突破”。虽然她是在1991年作出这一论断,但此后20余年在本土心理学研究方法自身的拓展上仍然成果有限,心理学本土化的更多进展还是在传统概念的操作化、量表化上。这也是值得后续学者持续攻艰突破的一大难点。

与港台学者的本土心理学研究相比,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陆本土心理学研究更多地偏向于传统中国心理学思想的发掘、整理、诠释与建构的工作,多数的研究者直接来自或间接涉及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的研究。文革结束后,重新开展心理学研究丁作的老一辈心理学家们,率先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心理学”的主张。1979年,在《论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一文中,潘菽首次提出“中国心理学”的概念,并就这一提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1983年1月10日,他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为题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这是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特色心理学”的提法,其特征可以归纳为三点:(1)从指导思想上看,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必须贯彻辩证唯物论原则。(2)从内容上看,既要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已有的心理学思想,又要批判地吸收国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还要有自己的心理学体系,在基本理论问题和研究方法上也要有自己的观点。(3)从作用上看,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些观点至今仍有原则性的指导意义。

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挖掘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心理学成分,就成为建设中国特色心理学的一项重点丁作。潘菽和高觉敷主编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研究》,揭开了中国心理学史学科创建的序幕®。随后,高觉敷的《中国心理学史》®、燕国材的古代心理思想史系列⑤、杨鑫辉的《中国心理学史研究》陆续问世®。这些著作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梳理传统中国思想家的心理学思想,主要体现为史料研究与整理。虽然这些教材和著作本身并不明确地声称以心理学本土化为导向,但在客观上为后人认识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探索本土心理学的新路径做了奠基性的丁作。进人21世纪后,有关中国心理学史的教材和著作仍在不断地重版或出新®,有些心理学史的教材®也注重将中国心理学史作为整个心理学史的重要部分,与西方心理学史一起构成整个心理学史内容体系的有机成分,这也间接地说明了本土思想在当下教学与研究中的生命力。

四、心理学本土化的全面深入

从20世纪90年代起,受港台与海外心理学本土化思潮的影响,加之心理学学科内部对实证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垄断性地位的不断质疑①,这一时期大陆的心理学研究逐渐采纳“本土心理学”这一提法,并使用理论概括与实证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以中西比较的视角,也对一系列的本土概念和本土现象进行了操作化测量和实证调查,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中国理论心理学的构想,同时也开始了一些原创性的理论丁作。

建立本土化的心理测量丁具是这一时期心理学本土化丁作的突出表现,较有代表性的如王登峰的中国人大七人格理论。受西方人格特质论及其研究方法的启发,王登峰等人采用人格特质形容词的途径开始对中国人的人格结构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调查,最终建立了中国人的大七人格理论模型,编制了由215个项目组成的中国人人格量表,归纳了中国人人格的七个维度: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才干、情绪性、人际关系和处世态度②。当然,大七人格模型的意义还不止在于提供了一个中国版的人格测量量表,王登峰等人还将量表与西方的大五人格量表进行了跨文化比较和深层解读。除此之外,梁宝勇等人的中国人应激量表及中国人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中的多个本土化量表③,邢占军的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等等,都是本土化心理测量丁具建构中较有代表性的成果。这些丁作可以概括为“测量丁具的本土化”,而不完全是“研究方式的本土化”,其要义在于完善西方的量表法,使之更加适合中国情境,更能有效地测量中国人的心理。

对本土观念、现象与行为的经验分析,是这一时期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主要内容。之所以用“经验分析”而不是“实证分析'是因为这些分析既有理论反思性的,也有实证调查性的,但都是针对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与行为,其所使用的方法也更加宽泛,既有量表、问卷和实验,也包含着更多质性研究的方法,如个案访谈、参与观察、文献分析等等。这方面的研究受台湾本土心理学研究者的影响较大,较多地关注当下社会现实,并与社会学、人类学视角的研究交集较多。例如,翟学伟关于关系、人情、报、面子、土政策等“中国人行动逻辑”的系列研究和中国社会心理学方法论的研究⑤,杨宜音等人关于转型期社会心态的研究®,方文等人关于当下中国转型心理学的研究®,汪新建等人关于本土心理咨询与治疗现象的研究®,等等。相对而言,此类研究更注重经验层面的具体分析,也尝试在方法论贴近分析中国人某些层面的现实行为,但还较少直接指向系统性的本土化理论建构。

五、建构原创本土心理学理论的尝试

对原创性的本土心理学理论构建的尝试,可能是整个本土化过程中最困难、最有挑战性的任务。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大体可以分为两个类别,反应出建构原创性理论的两种不同思路。一类研究主要借助传统心理思想的丰富资源,在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的阐释、转换与跨文化比较,从而形成专注于某一心理学主题的、带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理论。这部分学者多从事中国心理学史与心理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可以视为对老一辈中国心理学史研究者丁作的深人与细化。例如周一骑等关于感应与意义体悟视角下的心性修养之学研究①,彭彦琴等关于佛教心理思想、传统人文资源的心理学转化及其当下应用的研究②,汪凤炎等关于心理学研究中国化路径的分析、对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研究方法的探索以及对传统智慧观的理论建构及实证研究®,郭斯萍等对传统幸福观及中西方心理学体系整合可能的思考®,奚彦辉关于人文化成思想的本土心理学研究⑤,等等,都是这一方向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也是目前为止大陆心理学本土化丁作成果最为丰富的一种研究类型。

此外,本土心理学思想的梳理方面近期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2012年出版的“文化诠释转换: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探新”系列专著。这一系列丛书共有11部,其研究思路可概括为“文化诠释转换”,即“从过去科学(科学心理学)的视角扩展到文化历史的视角,从义理诠释拓展到实证实践诠释,从挖掘整理扩大到转换应用,从而使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更充分地体现古为今用的原则,并有助于心理学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整个系列包含传统智力心理®、情欲心理®、人格心理®等方面的研究,集中代表了中国心理学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这些研究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传统思想的整理,更体现出本土学者在传统思想上建构相关心理学理论并验证其当下效用的学术努力。这代表着中国心理学史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另一类本土心理学理论建构研究则体现出更强的建构性和整体性,不满足于建立某个心理学专题的“小理论”,而力图从根本上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本土心理学理论体系。这方面的主要代表就是葛鲁嘉的新心性心理学理论®。该理论认为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心理学传统可以称之为心性心理学,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创新性中国心理学理论就是新心性心理学,它包括六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心理资源论析、心理文化论要、心理生活论纲、心理环境论说、心理成长论本、心理科学论总,其具体内容将在后面的代表性成果评介中展开。这一理论集中体现了本土学者在原创性理论方面的建构性努力和建立统一的、可以解释中国人心理生活的心理学体系的宏大抱负。

除此之外,随着从事西方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学量化研究的学者对西方心理学理论及其研究方式的深人反思,许多理论心理学丁作者也在引介、评述和应用西方心理学理论的同时,开始思考中国理论心理学的发展方向、理论出路以及本土心理干预思想的转化与应用等问题,并发表了相关的成果①。这些成果具有明显的中西对比的宽广理论视野,对于发展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可以提供很好的参照价值。

六、展望

从前面近百年时间跨度的学术史回顾中可以看出,本土心理学在当下中国(包括大陆与港澳台地区)心理学学术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力量,但是其力量还相对分散。相较于科学心理学,其内容体系、研究方法、机构设置和队伍构成等方面仍处在相对薄弱的状态。这使得我们在解释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时,不得不过分地依赖西方的理论、丁具和技术,而这些理论、丁具与技术又很容易产生一系列的文化隔膜和心理疏离感,使得心理学研究未能很好地满足实际生活中的心理需求。这种对西方理论的过分依赖性,既与当下学术界的西化思潮有关,也从侧面反应出本土理论建构薄弱和既有理论解释缺乏竞争力的事实。尤其在国际心理学界甚至是华人心理学界,有代表性和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化理论还很罕见,这仍有待进一步的摸索与创新。

有没有原创的系统化理论和与之配套的系列研究方法,是判断一个学科本土化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基于此,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丁作还至少面临以下三项基础性的丁作。

首先,“中国本土心理学”这一概念还需进一步的厘清。是不是以中国传统思想来解释当下中国人心理的学说就可以称之为中国本土心理学?是不是以中国人的心理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就是中国本土心理学?中国本土心理学与中国心理学、科学心理学、西方心理学的概念关系与学科边界为何?也就是说,中国本土心理学有没有属于自身的、特殊的研究对象?它是不是只是对同一个研究对象的不同的研究视角?如果中国本土心理学要成为一门学科、一个范式,它究竟是靠研究对象的独立来获取学科地位,还是靠方法的独立来获取学科地位,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一般而言,研究对象的相对独立与研究方法的相对统一,是塑造一门学科之专业认同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如果不能在这两个问题上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中国本土心理学就难以成为一种有代表的学科范式,而只能称为一种宽泛意义上的学术运动,从而无法塑造出属于自身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心理学理论,其理论价值就将受到极大的局限,也就无法为中国心理学话语体系的建立与创新贡献出足够的力量。

其次,假定中国本土心理学是一门学科范式,那么,它有没有具有足够“理论辨识度”的核心主张?在心理学中,一个理论、一种学说的价值,往往不在于它能够对人类心理提供完整的、没有偏差的解释,而在于它能不能为人类心理的某一侧面提供深人的、与其他学说不同的见解。从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上看,无论是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这四大传统流派,还是如今发展迅猛的进化心理学、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新兴理论,没有哪一个流派能够完全统一心理学界对于人类心理本质及其研究方式的认识,但都基于自身的方法论立场提出了独树一帜的核心观点和基本概念,从而推动心理学的整体发展。那么,中国本土心理学的核心框架是什么?它涉及哪些基本概念和范畴?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何?这些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建立本土化的心理学理论,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运动也就难言成功。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范文

关键词:心理学本土化;心理学中国化;本土化发展

一、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发展史

在中国本土文化中没有产生出现代的科学心理学,中国现代的科学心理学是从西方引入的。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这主要可以体现为三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三次大的批判、转折和重建。

第一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是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当时,西方工业文明的昌盛与中国封建王朝的衰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当时,许多中国学人奔赴欧美,去寻找拯救中国的真理。他们中的一些人留学海外,学习的就是西方的科学心理学。他们抱有的目标是改造和建设国人的心理,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民主化。正是他们把西方的科学心理学引入了中国,为中国心理学的起步和发展带来了研究方法、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也使中国开始有了科学心理学。这包括有了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机构、心理学实验室以及心理学的期刊和著作等文献。第一次大的批判、转折和重建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特别是在50年代初期和中期,思想改造运动和反右斗争使当时的知识分子必须确立自己的政治立场,反对和批判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接受无产阶级思想的改造。这包括对西方心理学的批判。

第二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是在20世纪中期。新中国建立后,开始接受苏联大规模的援助,大批苏联专家进入中国。同时一些苏联心理学家进入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大学心理学教学开始讲授苏联所谓唯物主义心理学,特别是巴甫洛夫学说。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也逐渐成为心理学的代名词。第二次大的批判、转折和砸烂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心理学被看作是唯心主义的伪科学,是必须要清除的。由此,随之而来的是解散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机构,遣散心理学研究人员,停止出版心理学专著和期刊。

第三次大的模仿、复制和接受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中国开始了新一轮的翻译、介绍和评价西方发达国家的心理学的热潮。西方的科学心理学重又被看作是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发展的楷模。第三次大的批判、转折和改造是在20世纪后期。中国心理学者开始意识到中国心理学中具有的西方心理学的文化印记,以及追随西方心理学的不足,并开始了心理学本土化的努力。

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运动已经从探讨是否要进行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转向了探讨如何进行本土化的研究。致力于心理学本土化的中国心理学家已在积极建立中国人的心理学。[1-8]当然,目前所谓心理学的中国化包容着各种各样的本土化研究成果,其本土化的入手点、着眼点、关注点、突破点、创新点等等,都是有所不同的。这些研究成果都已经成为心理学中国化历程中特定的组成部分。实际上,中国本土文化圈中的心理文化是由两方面构成的,一是中国民众带有文化印记的心理行为,一是中国传统带有独特含义的心理学阐释。目前的本土化研究定向是以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但只是把带有中国本土文化印记的中国人的心理行为从心理文化中分离出来,放在了科学考察的聚光点上。虽然目前的本土化研究也挖掘中国本土的传统心理学,但只是将其从心理文化中分离出来,看作是已被现代心理学所超越和取代的历史古董。[9-11]不过,新的突破已在进行之中。通过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原创性的研究,去构建既植根于中国本土的文化土壤,又能够解说中国人的心理行为,又可以建构中国人的心理生活,又迎合世界心理学的发展潮流的中国化的心理学。这才是心理学中国化的现实的追求。

二、心理学本土化的起点与进程

心理学中国化就是指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本土化。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在一个很短的时段里,取得了相当数量的和相当重要的成果。对心理学的中国化或本土化有不同的总结和概括,也有不同的理解和阐述。[12]纵观心理学中国化的历史演进,可以把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本土化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西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扩展;第二阶段是对西方心理学研究方式的改造;第三阶段是推动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原始性理论创新。

第一阶段的研究是试图扩展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使中国心理学转而考察中国人独特的心理行为,但是在科学观上并未能超越西方科学心理学,或者说仍然是持有西方心理学的实证科学观,没有脱离这种小科学观的限制。这个阶段的研究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以中国人为被试,但研究工具、方法、概念和理论仍然是西方式的。这类研究在本土化研究的初期非常多见。另一类研究不但以中国人为被试,而且试图寻找适合于考察中国人心理行为的研究工具、方法、概念和理论。[13]但是,这类研究也只是做到了改变研究工具、方法、概念和理论的内容,而没有改变其基本的实证科学的性质或方式,追求的仍然是西方科学心理学的那种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理论解释的合理性。

第二阶段的研究则是试图扩展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方式。这一阶段与前一阶段并没有明显的分界标志,而只是反映了一种研究趋势。这阶段的研究开始突破西方心理学的实证科学观的限制,寻求超脱的和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思想。这个阶段的研究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对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小科学观带有盲目性的突破,这使多样化变成了杂乱性。现在一些研究缺少必要的规范性,而具更多的尝试性。另一类则是试图有意识地清算西方心理学的实证科学观,建立一种大科学观,为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设置新的规范。

第三阶段的研究是寻求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原始性理论创新。心理学的原始创新是心理学本土化的生命问题。其实,在目前阶段,中国心理学发展最缺少的就是原始性的创新。长期的引进和模仿,使中国的心理学研究者习惯了引经据典,习惯了用别人的语言说别人的研究。我们应该用别人的语言说自己的研究,最好是用自己的语言说自己的研究。对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来说,最需要的就是学术创新,而学术生命就在于创新。当然,创新的努力是非常艰难的。越是全新的突破,就越需要深厚的基础。没有深厚基础的创新,实际上就是胡言乱语,痴人说梦。所以,创新需要积累,学术的创新就需要学术的积累,心理学的学术创新需要心理学的学术积累。心理学的创新可以是理论上的创新、方法上的创新,也可以是技术上的创新。

三、心理学本土化的热点与难题

心理学的科学性质是心理学本土化的核心问题。立足于西方文化传统的“科学的”心理学一直就认为自己是惟一合理的心理学。除此之外的心理学探索,或者是立足于不同文化传统的心理学探索,都被归结为“非科学的”心理学,这涉及心理学的科学性质问题。心理学科学的性质就是心理学的科学观的问题。所谓心理学的科学观,是对如何建设和发展心理科学的基本认识,它决定着心理学家采纳的研究目标,以及为达成目标而采取的研究策略。心理学的科学观构成了心理学家的视野,决定了心理学家的胸怀。在心理科学的开创和发展中,占有主导和支配地位的科学观是小心理学观,它是从近代自然科学传统中抄袭而来的,并广泛地渗透到了心理学家的科学研究之中。小心理学观在实证(即科学的)和非实证的(即非科学的)心理学之间划定了截然分明的边界,心理学要想成为科学,就必须把自己限制在边界之内。实证心理学是以实证方法为核心建立起来,客观观察和实验是有效的产生心理学知识的程序。实证研究强调的是完全中立地、不承担价值地对心理或行为事实的描述和说明。实证心理学的理论设定是从近代自然科学那里承继的物理主义和机械主义的世界观。这大大缩小了心理学的视野。科学心理学以小心理学观来确立自己,在于其发展还是处于幼稚期。这与其说是为了保证心理学的科学性质,不如说是为了抵御对心理学不是一门严格意义上的实证科学的恐惧。但是,这种小心理学观正在衰落和瓦解,重构心理学的科学观已经成为心理科学研究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心理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迷乱的青春期,它正在经历寻找自己道路的成长的痛苦。心理学的新科学观应该是大心理学观,心理学走向成熟也在于它能够拥有自己的大心理学观。所谓的大心理学观,不是要否定心理学的实证性质,而是要开放实证心理学自我封闭的边界;大心理学观不是要放弃实证方法,而是要消解实证方法的核心性地位,使心理学从仅仅重视受方法驱使的实证资料的积累,转向重视支配方法的体现文化价值的大理论的建树。大心理学观也将改造深植于实证心理学研究中的物理主义和机械主义的理论内核,使心理学从盲目排斥转向广泛吸收其他心理学传统的理论营养。大心理学观无疑会拓展心理学的视野。科学观问题在心理学中国化的历程中也体现为本土化的标准问题,也就是本土性契合的问题。[14]

心理学的文化转向是心理学本土化的方向问题。心理学曾经靠摆脱、放弃、回避或越过文化的存在来发展自己,但心理学现在必须靠容纳、揭示、探讨或体现文化的存在来发展自己。也就是说,在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门类之后,在心理学追求自己的科学性的过程中,把科学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与文化的建构性和独特性对立起来了。心理学早期是排斥文化的存在来保证自己对所有文化的普遍适用性,而心理学目前则是包容文化的存在来保证自己对所有文化的普遍适用性。[15]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问题在于如何揭示这一变化的历程及其对发展心理科学的意义和价值。[16]心理学研究中的文化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涉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即人的心理行为的文化内涵的问题。二是涉及心理学的研究方式,即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文化特性的问题。这就是要摆脱原有的心理学研究把人的心理行为理解为自然现象,而不是理解为文化生活;这就是要摆脱原有的心理学研究把心理学的研究确立为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而不是社会和文化科学的研究方式。那么,心理学的中国化就是要把心理学的研究定向在文化传统、文化资源、文化建构、文化互动和文化融合的方向上。

心理学的文化根基是心理学本土化的资源问题。“心理文化”的概念是用以考察心理学成长的文化根基、探讨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内涵和挖掘心理学创新的文化资源的。文化是心理学植根的土壤和养分的来源。在过去,无论是心理学的发展还是对心理学发展的探索,都缺失了文化的维度。其实,文化是考察当代心理学发展和演变的重要视角。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文化、心理文化、文化心理的探讨。西方科学心理学和中国本土心理学生长于不同的文化根基,植根于不同的心理生活。起源于西方文化的科学心理学,立足于实证的研究方法和客观的知识体系,提供了对心理现象的某种合理理论解释和有效技术干预。但它仅揭示了人类心理的一个部分或侧面。起源于中国文化的本土心理学也是自成体系的心理学探索,它揭示了具有意义的内心生活和给出了精神超越的发展道路。“心理文化”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探明不同文化传统中蕴藏的心理学资源和推进对其挖掘,有利于审视西方心理学的文化适用性和推进对其改造,有利于考察中国本土的心理学传统和推进对其解析。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主要来自西方科学心理学,问题是中国本土也有自己的心理学资源。探查该资源,就要扩展心理学的视野和设置文化学的框架,将中国本土心理学看作与西方实证心理学具有同等文化价值的探索。要发展中国的心理学,就有必要追踪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心理学传统,确定其所含的资源、具有的性质、包括的内容和起到的作用。心理文化的探索力图找到和深入挖掘心理学创新的文化根基。中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心理文化、心理学探索和创新性资源。[17,18]

心理学的研究方式是心理学本土化的方法问题。方法论是任何科学研究的基础。它既是理论的基础,也是方法的基础,也是技术的基础。因此,心理学的方法论也是心理学研究的基础。方法论的探索是关系到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核心问题。原有的心理学方法论的研究仅仅涉及关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探索。其实,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应该得到扩展。方法论的探索包括关于对象的立场,关于方法的认识,关于技术的思考。[19]心理学的研究应包括三个基本的部分:一是关于对象的研究,涉及的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对心理行为实际的揭示、描述、说明、解释、预测、干预等等;二是关于方法的研究,涉及的是心理学的研究者,探讨的是心理学研究者所持有的研究立场、所使用的具体方法。三是关于技术的研究,涉及的是对研究对象的干预和改变。那么,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也就应该包括三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对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这也即研究内容的确定,是力求突破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片面理解。二是关于心理学研究方式和方法的探索。这也即研究方法的创新,是力图突破和摆脱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观的限制,为心理学的研究重新建立科学规范。三是关于心理学技术手段的考察。这也即干预方式的明确,是力争避免把人当作被动接受、随意改变的客体。但是,传统心理学方法论的探讨主要是考察心理学研究所运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心理学具体研究方法的不同类别、基本构成、使用程序、适用范围、修订方法等。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和进步,心理学方法论的探索必须超越原有的范围,应该包括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立场、方法与技术的思考。因此,对心理学方法论的新探索,可以说就是反思心理学发展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方法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心理学的命运与未来。

四、心理学本土化的演变与趋势

1不同文化中的本土心理学。心理学本土化,就是为了建构植根于特定文化土壤中的心理学。那么,文化既是多样性的存在,又是独特性的存在。西方心理学研究者曾一度把自己的心理学当成是惟一合理的心理学,而对其他文化传统中的心理学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极力排斥。[20,21]但事实是,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历史中,确实存在着不同的本土心理学。

2本土心理学的隔绝与交流。心理学的本土化进程导致心理学与本土文化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但是,不同社会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区别,很容易造成不同的本土心理学之间的相互隔绝和相互分离,甚至是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那么,不同的本土心理学之间的交流就成为重要的任务。其实,任何的交流都要有共同的基础。寻找共同的基础,就成为本土心理学之间进行有效交流的重要任务。

3心理学的文化与社会资源。心理学本土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建立起心理学与文化与社会资源的关联。或者说,就是为了使心理学植根于本土文化与社会的土壤之中。其实,心理学的研究常常是处于资源短缺的状态之中。这并不是说心理学没有或者缺乏相应的社会文化资源,而是说心理学并没有意识到或自觉到自己的社会文化资源,并没有去挖掘和提取自己的社会文化资源。中国文化传统中蕴藏着的丰富的心理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心理学的发展需要资源或需要文化资源。西方心理学就是植根于西方的文化传统中,从本土的文化资源中获取了心理学发展的动力和研究方式。中国心理学的创新和发展也同样应植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从本土文化资源中获取心理学发展的动力和研究的启示。

4心理学发展的传统与更新。任何根源于本土文化的心理学发展,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心理学的生存和演变,都不可能完全放弃或脱离自己的传统。或者说,心理学的发展和变革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但是,心理学的发展又必须是对传统的超越,必须是基于传统的更新。例如,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中,就有着十分重要的心理学传统。那就是心性心理学。当然,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不同的思想派别有不同的心性学说。不同的心性学说,发展出了不同的对人的心理的解说。中国心理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是在汲取中国本土文化资源基础上的心理学创新。所以,将其命名为“新心性心理学”。“新心性心理学”以探讨和揭示心理科学、心理文化、心理生活和心理环境为目标,以开创和建立中国自己的心理学学派、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己任,以推动和促进中国心理学的创新、创造、发展和繁荣为宗旨。[22]

5心理学演变的分裂与融合。当代西方心理学从诞生起就处于四分五裂之中。心理学能否统一和怎样统一是其发展面对的课题。心理学的不统一体现在价值定位方面,即心理学是否是价值无涉的科学。价值无涉是指中立和客观的立场,它要求研究者不能把自己的取向强加给研究对象。价值涉入是指价值的导向和定位。强调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一体化,突出人的意向性和主观性,重视人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心理学的不统一也体现在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理论的不统一在于心理学拥有不相容的理论框架、假设、建构、思想、主张、学说、观点、概念等。方法的不统一在于心理学容纳了多样化研究方法,而方法之间有巨大差异和分歧。技术的不统一在于心理学进入现实社会、引领生活方式、干预心理行为、提供实用手段的途径和方式多样化。心理学的不统一不在于多样化,而在于多样化形态和方式之间相互排斥和倾轧。随着心理学的进步、发展和成熟,促进其统一就成为重大问题和目标。心理学有过各种统一尝试,包括知识论的统一、价值论的统一和知识与价值的统一。心理学统一的关键是建立共有的科学观。正是不同的科学观导致了不同的心理学。心理学科学观涉及心理科学的边界和容纳性,理论构造的合理和合法性,研究方法的可信和有效性,技术手段的限度和适当性。

五、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

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是对中国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本土化定位。这使得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必然要有自己本土的性质和特征;必然要有自己独特的偏重和特色;必然要有自己强调的内涵和方式。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就在于将其定位为文化的心理学、历史的心理学、生活的心理学、创新的心理学、未来的心理学。

心理学的本土化是把心理学确立为广义的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也是通过文化来考察和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近年来,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化心理学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或阶段。在不同的时期里,文化心理学的知识论立场、方法论主张、研究进路特色及研究方法特征都有着重要的变化。在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一个时期,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目标是在追求共同和普遍的心理机制。那时的文化心理学假定人类有统一的心理机制,从而致力于从不同的文化中去追寻这一本有的中枢运作机制的结构和功能。在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文化心理学开始关注人类心理的社会文化根源,并转而重视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背景的联系,从社会文化出发去考察和说明人的心理行为。这一方面是指有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心理行为模式;另一方面是指运用特定文化的观点和概念来探讨和说明人的心理行为的性质、活动和变化。在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三个时期,文化心理学强调人的主观建构。文化不再是决定人的心理行为的外在存在,而是人的觉知、理解和行动的内在存在。正是人建构了社会文化,人也正是如此而建构了自己特定的心理行为的方式。[23]其实,文化心理学不仅仅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且是心理学研究和发展的一种理论范式。这就会在实际上影响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和研究方式的确立。

心理学的本土化是把心理学确立为广义的历史心理学。任何心理学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都有自己的历史演变,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都有自己的历史延续。所谓的心理学的本土化,也是在为心理学确定其历史的传统。这种历史的传统既定了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发展道路、发展形态、发展方向和发展可能。其实,所谓的历史心理学,并不是指过去的心理学、被超越的心理学、被扬弃的心理学,而是指心理学的历史根源、心理学的历史传统、心理学的历史进步和心理学的历史道路。当然,最为重要的就是,心理学应该有自己的历史资源。本土心理学应该成为自身未来发展的历史资源。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医疗耗材安全管理制度范例(3篇)

    - 阅0

    医疗耗材安全管理制度范文关键词:医用卫生材料质量问题控制措施感染管理一、前言在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开展的全过程中,医用卫生材料作为其物资基础贯穿始终。医用耗材具有繁.....

    非遗传承的现状和困难范例(3篇)

    - 阅0

    非遗传承的现状和困难范文篇1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口头传承、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关于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以及与传统手工艺相关.....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