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的现状和困难范例(3篇)

来源:网友

非遗传承的现状和困难范文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口头传承、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关于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以及与传统手工艺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体现出社会的悠久历史和文明程度,也能发挥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调动和传承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对于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构建良好的国家文化形象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滞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相对滞后,由于资金技术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缺乏正确的开发利用。国家未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问题得不到系统的解决,保护标准和规范以及收集、调查、整理、记录、建档、展示、利用等工作不够完善。保护、管理资金不足观念滞后表现在:首先是轻视或忽视民间文化在主流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是在认识和实践及法制建设中,“文化遗产”被“文物”所取代,“文物”保护被等同于对整个文化遗产的保护,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得不到足够重视;再次是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是一种客观必然,主张任其自生自灭,无须保护;最后是认为目前国家财力有限,无暇顾及,等经济高度发达后,再进行保护。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对有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二)过度开发。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着重视开发而轻视保护的弊端。一些地方政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仅仅看重申报的数量、开发的价值,轻视保护和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物质化”功利倾向严重:一方面,要奋力挤进部级“遗产名录”;另一方面,对一些文化遗产过度开发。某些地区特定时期的生活习俗,如“拉纤”、“走婚”、“裸浴”等在一些地方被滥用。其中很多表演是为了迎合游客口味的“大胆创新”,完全改变了原生态内涵。很多地区将文化遗产变成了一种赚钱的工具,迫不及待地挂出去展览,或张贴醒目的商标变成商品,试图卖个好价钱。掠夺性开发、破坏性建设、企业式经营等现象,已成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难点。

(三)缺乏相关人才培养。教育领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足够重视,导致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脱节。在我国大学的教学课程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学科很少,学生不能在受教育过程中了解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国家不能培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要的社会人才。新时期,年轻人的生活充斥着网络、娱乐、西方节日等环境中,越来越远离民族的传统文化,丧失了对民族文化的关注与热爱,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民间非物质文化将面临断裂的危险。

(四)遗产传承问题不容忽视。受市场经济和现代文化冲击的和影响,愿意学习传统技能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致使民间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许多项目的传承人大多生活在农村,由于受到项目本身级别限制等诸多原因,仍然生活困难,没有经济来源,依靠儿女们来赡养度日。因此,补助一批民间艺人是当前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至关重要的环节。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通过出台政策、补助经费、创造条件等方法来放慢我们与传统文明渐行渐远的步伐,将原汁原味的民间特色鲜活地展示在民众的面前,可以说,这也是一项“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信息化、商业化社会环境下,一些传统文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和形态、功能和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或不再存在,作为传统社会表达方式的传统文化由于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逐渐走向消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就是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日趋严重的危机。传统的、多样的民间文化受到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这种冲击的结果绝不仅仅意味着个别文化片段的毁灭,而是意味着多样性文化的生存空间的改变。在我国,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文化生态区保护已成为“非遗”保护最为重要的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静止和固态的,它需要在发展中生存,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年龄老化,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传统技艺和艺术种类面临消亡的危险。保护和传承这些人类弥足珍贵的遗产是21世纪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

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日趋严重的危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出台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建立,其意义在于成功地保护了一大批世界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人类文明史保留下众多弥足珍贵的财富,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战略正在向多元化、科学化和综合化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文化、科学、历史、美学、经济和社会价值。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重要的进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管理部门和当地居民共同参与,建立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体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但同样要以战略性发展眼光认识文化产业和传统文化,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国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觉保护意识,积极倡导各族人民热爱、珍惜、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孙克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进展[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54-60.

非遗传承的现状和困难范文

关键词:“巫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079-03

一、“巫音”的历史由来与发展现状

(一)“巫音”的历史由来

“巫音”,又称“神歌”,是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发源于古代长江三峡巴楚之地,它集祈福、表演、祭祀三维一体,音乐、舞蹈、器具形成了基本稳定的程序。春秋战国以前,这里聚集了众多的群巫部落,他们创造了丰富的灵巫文化,成为沟通人神之间的中介[1]。相传“巫音”便是在此时由三峡神医巫咸创始,最早关于“神歌”的记载见于屈原时代[2]。“巫音”起源于古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现世人与祖先的关系过程中,又由于古人生存艰辛,自然诞生了向神灵祈祷平安和幸福的“巫音”。在发展过程中,受地方戏曲的影响,“神歌”的内容从民谣杂语推进到宣扬因果报应,在表演形式上逐渐融合吸收陕南“坛戏”、本地的秧歌舞、土家族的踏歌伴奏配唱,随后“巫音”迅速丰富发展起来,出现了以“巫”为生的职业班组,在三峡流域进行民间祈福祭祀活动,“巫音”一度呈现极为繁荣的局面。

(二)“巫音”的发展现状

“巫音”作为三峡地区民间传统民俗活动的“活化石”,于2008年4月被列入重庆市巫山县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巫音”原始古朴,“九板十三腔”独特的套曲形式与打击乐相结合,并配以整齐固定、灵活多变的舞蹈,乐器、经书等工具独具特色、系统丰富,因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政府通过文艺汇演、“非遗”普查等形式对“巫音”音乐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共收录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巫音”音乐上百首。但是,在全球化,特别是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巫音”正在走向衰落,在对“巫音”的保护和传承上也陷入困境中,主要困境有以下几个方面:

1、呈现衰落趋势,急需保护

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到建国以来,“封建迷信”的定义被泛化和扩大化,民间信仰逐渐成为其主要所指[3]。建国以来,巫文化一直被视为封建迷信而予以禁止取缔。受此影响,从巫文化中孕育而生的“巫音”也一直饱受争议,各方观点不一,由此导致了巫文化和“巫音”在民间社会的事实性的存在和在正统社会的话语性的回避的矛盾现象。随之而来的结果便是由于长期封建迷信观所造成的百姓信仰真空和其他文化的冲击,巫文化因被视为封建落后的东西而难以得到年轻一代认可,导致“巫音”也无人问津。随着老一代继承人相继去世或年迈体衰,加之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难度较大,“巫音”面临着消亡的命运,科学地保护和传承“巫音”迫在眉睫。

2、地域性强,偏于一隅

“巫音”所广泛流传的巫山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素有“渝东门户”之称,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县,境内地形复杂,奇峰壁立,苍崖出谷遍布,林木葱郁,溪河密布,峡江秀丽[4]。它虽属临江县城,得长江黄金水道之利,但陆路交通不便。即使在2010年,高速公路的开通大大改善了巫山县的交通状况,然而受其本身地理位置的限制,使得巫山地域性较强,造成对“巫音”保护和传承的不便。

3、观念陈旧,管理混乱

由于巫山地域的闭塞性造成了人们思想观念上的落后,巫山人民对“巫音”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意识到其地方民俗民风资源的丰富性,更没有意识到“巫音”能够带来的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持续发展,因此,缺失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不重视旅游开发,必然不能实现“巫音”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政府在对“巫音”的保护和传承重视度不够,管理人才的短缺,管理不到位,即使巫山有历史和自然方面的民族文化底蕴,但管理的缺失和混乱造成了民族文化建设滞后,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巫音”的文化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4、资金短缺,人才匮乏

相对于其他县城来说,巫山县发展比较落后,“巫音”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缺乏专业人才的参与,使得一些政策和规划片面、单一、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主要表现在挖掘、收集和整理资料,建立健全专项文档、音像资料等方面,并未真正发挥有效保护与传承“巫音”的作用;政府在短期内难以投入必需的资金,在保护资金的具体落实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阻碍。例如,通过访谈,了解到乡镇文化站、传承人等基层组织和个人仍然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巫音”并未形成产业链,难以与现代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二、探寻“巫音”保护与发展新模式,打造文化旅游新名片

鉴于以上出现的困境,“巫音”想要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政府和人们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拿出实际解决措施,快速有效的找到保护和发展的对策,使得“巫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得到及时保护的同时,更能够依托“巫音”这一宝贵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和扩展巫山旅游地的文化空间,打造巫山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一)引进专业人才,提出保护发展措施

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许多与此相关的专业人才与发展快速的城市地区相比明显缺乏。要想彻底的保护和发展“巫音”,首先要做的便是引进专业人才。邀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家,对“巫音”进行精心的规划,明确对“巫音”中如服装、乐器、歌曲、舞蹈等保护的具体措施与发展主题。在保护的前提下,有关学者专家应在进行研究和设计发展“巫音”的过程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各种追求片面效益,置传统道德于不顾的行为发生,做到民俗不俗,俗中有雅,这样才能符合持续开发和合理开发的要求,以确保民俗文化得到弘扬和保护[5]。在专家的指导和规划下,从各方面献言献策,与政府部门一起制定和调控“巫音”的保护与传承规划,使“巫音”得以保护并有计划的发展下去。

(二)政府资金扶持,人民群众积极参与

在专家的指导下,政府应积极发挥其作用和效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大量企业进行资金投资;另一方面合理划分政府资金,开源节流,在以前的基础上,加大对“巫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府拨款,给“巫音”的保护和发展形成资金上的支持。同时,人民群众也应积极参与对“巫音”的保护和发展。自发形成保护小组,重视对“巫音”各方面的发展,并主动向不了解的群众进行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巫音”的普及程度。

(三)普及“巫音”知识,吸引学习传承人才

“巫音”自身的民族性、民俗性等特色都吸引人们对“巫音”的探求。因此,“巫音”传承人可以利用“巫音”的趣味性,故事性等特点加强人们对“巫音”的了解,普及“巫音”的知识,使人们在学习“巫音”的同时,吸引感兴趣的人才自愿加入学习传承的行列,使“巫音”的传承和保护得以发展下去。

(四)合理利用资源,进行文化旅游开发

巫山县依托秀美的风景,推出了一系列的旅游项目,如小三峡、小小三峡、巫山十二峰等景点,打造了以“巫山红叶节”为首的旅游节,从而大大促进了巫山旅游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巫山欣赏其好山好水好风光。因此,在自然风光的加持下,巫山县可以继续开发自然旅游资源,将“巫音”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打造独具三峡地方特色,以巫风巫俗为主题的主题旅游文化节。比如,政府可以将“巫音”搬上舞台,像《巫风祭祀》演出一样,以表演的形式,用歌曲、舞蹈、乐器等方面展示出来,在欣赏风景的同时可以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

三、“巫音”的旅游开发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启示

近年来,政府已经着手进行一系列措施对“巫音”进行保护和传承,特别是将其作为文化旅游项目吸引游客,使众多专家和对此感兴趣的人们希望加入保护和传承“巫音”的行列中来,并提出许多珍贵的意见和建议。“巫音”的这种由小及大、由浅入深地将旅游开发模式无疑对其他“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巨大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具体表现为三个层面:

(一)旅游开发:从另外一个角度保护“非遗”

资源整合是我国发展文化旅游的最佳途径,若只将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停留在旅游景点、旅游吸引物上,会使得存在问题较多,出现管理相对混乱的现状[6]。如今,旅游业的文化特质已经渐渐凸显,单纯的游玩看风景已不足以满足大众需求,越来越多的人们向“传统文化寻根”、“民情生活体验”等多功能旅游过渡。

所以,在大众市场的影响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具有的古朴性、稀缺性、民俗性等特点,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变成了一种民俗文化活动,在科学昌明的时代变成来自民间的审美对象。恰恰是这种转变,吸引了民众前往观赏并感受古风古貌。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规划形成以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等文化主题旅游产业后,在进行商业化旅游开发的同时,能够吸引外商和外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现代化和科学化保护,从另外一个角度保护“非遗”,并让其作为旅游项目,在原有基础上形成一系列旅游资源,引导游客和当地人民加深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二)形成旅游市场,变文化资源为文化资本

近年来由于对具有民族风、民俗性的自然生态旅游的追捧,许多原生态地区都希望将本地区发展为新的旅游胜地,吸引大量民众,从而形成比较规范的旅游市场。巫山正是将视野投向旅游市场,及时抓住机遇,将“巫音”“三峡皮影”“彩塘戏”等文化资源,通过宣传、演出、展览等一系列形式及对其延伸产业的发展,合理地将文化资源顺利变为文化资本,给巫山旅游市场带来新的变化以及巨大效益。

而其他“非遗”无疑可以借鉴巫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方式,将其与旅游捆绑,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下,却能够以现代的形式传承和发展“非遗”,这可谓是一举两得。其中像是被旅游界称为“世界遗产带动旅游发展”的“丽江模式”,已被制定成文件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导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纲要[7];还有“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桂林的实景“印象·刘三姐”等大型文化活动是在壮族的“三月三歌节”基础上发展与演化而成的一种主题的刘三姐文化[8],这些地方已经开始并做出了一定成效,所以将文化资源变成文化资本的模式是适用并能够加以利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不能替代的文化内涵,可将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变成无穷的文化资本,从而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新的文化旅游资本,让更多的地区成为新的旅游胜地。

(三)科学规划,合理分工,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民间参与的关系

在“非遗”成为当地新的旅游文化项目之前,对“非遗”的保护和开发应遵循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模式,政府应在此阶段中起主导地位,促进“非遗”的旅游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首先,政府可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文化旅游资源。重视对其他“非遗”的保护与开发,使各“非遗”相辅相成、兼和共荣,共同打造以民族自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文化节,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其次需继续加强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旅游景点以及公共服务部门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当地居民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为旅游开发创造条件。最后政府应组织各方面专家、学者,与传承人、消费者代表共同商议,制定真正有效的保护与传承“非遗”的政策和规划,并在此基础上,打造新的旅游文化项目,让“非遗”成为新的旅游文化资源。与此同时,民众需积极配合并参与到政府开展的工作中,在对“非遗”的保护中继承和创新,探讨以何种最优表现方式体现出来,并可以反复了解“非遗”后反馈感受和需求,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争取以最完美的形式呈现给民众和游客。

在进行旅游规划和实施之后,“非遗”将以新的表现形式展现给观众,这时的“非遗”已呈现出较好的态势,发展也渐渐成熟,游客对“非遗”的了解也更加深入,可以实现对“非遗”的进一步开发,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时,民众占主导地位,他们对于市场的需求和产生新的旅游项目等,是促使政府在此基础上,以民众的选择和喜好为标准进行调整。但与此同时,政府还应继续对“非遗”在旅游开发的保护和继承创新上进行指导。从政府主导到政府指导,这样才能使“非遗”能以良好的态势得以继承和发展,并以新面貌成为当地旅游的又一文化旅游名片,成为又一著名旅游新地标。

四、小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丰富的、多样性的旅游资源。现代人对旅游的新追求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正在崛起和发展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被保护,更应该被传承和发展,但以何种形式何种内容进行开发,的确是需要思考的。“巫音”作为一种民俗活动,具有重要的审美、艺术、文化价值。通过旅游开发,“巫音”可以以新的形式呈现给大众。在此基础上,利用旅游开发模式和方法对“巫音”进行保护与传承,从而达到保护传承和旅游开发相统一结合,一举两得。进而使得“巫音”能够通过旅游表演这个大舞台,走得更久更远,让“巫音”这种古老的民俗活动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并发展下去,也让更多的与“巫音”相类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能被全面保护和全新继承与发展!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巫山县发展相对落后,“巫音”面临着后继无人,乐器、经书、服装等缺失严重,音乐、舞蹈传授困难等困境。所以,要使“巫音”得以真正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下去,就应在开发利用旅游文化资源的同时,系统、整体地深入挖掘其内涵,将“巫音”与现代化设备相结合,用图像、文字等形式记录保存下来,特别是通过将“巫音”改编成舞台表演的形式,观赏和感受古风古俗,了解地域风俗民情,使之具有审美和文化价值,从而让更多人体验并参与进来,吸引更多民众对“巫音”的兴趣,进而加大“巫音”传承范围,扩大“巫音”传承人数,这些无疑都体现了旅游开发对“巫音”传承的新意义。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作者简介:董洁(1989—),女,贵州省贵阳市人,西南大学,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马潇骁(1990-),女,四川省人,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研究方向:公共关系。

参考文献

[1]冯国超.山海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王忠虎.巫山巫音[N].重庆日报农村版,2010,7.

[3]宋红娟.“迷信”概念的发生学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个难题的探讨[J].思想战线,2009,35:111.

[4]巫山县志编委会编辑.巫山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5]卢璐.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文脉传承研究——以瑶文化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07,1:189-190.

[6]章怡芳.文化旅游开发中的资源整合策略[J].思想战线,2003,6:61.

非遗传承的现状和困难范文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研究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选择

在当下的文化困境中,如何保持各自民族国家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无疑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命题。在此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形式和重要内容,对其保护和利用研究尤为显得尤为紧迫和关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的总和,是其最根本的基础文化,是民族群体共同文化共同心理素质的集中体现。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反映关中地区的群众意愿,以文化形式表现出来的有关关中民间口头文学、生产技能、表演艺术、礼仪节庆、社会风俗、崇拜信仰等,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发展,而且决定着中华文化的内在结构和价值取向。换言之,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民众精神意愿立场观念的展演,是中华民族文化生命的重要标识,是中华民族精神构建的内在凝聚力。

二、反思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世界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蕴涵民族精神家园的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着五大严峻问题:一是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改变,资源流失状况严重,后继乏人,有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二是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仍不完善,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充分得到依法保护;三是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四是多种保护机制急需完善;五是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式需创新。反观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概括起来总体呈现如下几对矛盾或困境:遗产的真实性与舞台化、遗产的整体性与碎片化、遗产的活态性与静止化、遗产的民俗性与官本化、遗产的多样性与同一化、遗产的娱乐性与功利化、遗产的主体性与去主体化、遗产的农耕性与资本化等。

三、研究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和目的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自身困境的前提下,开展对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战略意义。它不仅是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保存民族个性和特色,维护民族文化的时代选择,更是彰显地域文化,提升地域形象,传承传统文化的现实应对。具体来讲,开展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有利于:

第一,推进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在充分利用现存的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的同时,着力挖掘和恢复原有的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

第二,拓展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和社会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建设各类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表演形式,创新文化产品,进一步发挥宣传展示和服务功能,更好地展示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文化遗产。

第三,提升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价值。通过挖掘内涵和外部“包装”,开展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将沉睡的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展现在游客面前,这是提升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价值的有效手段。

总之,开展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就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这就必须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善待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最终推进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伟大进程。

四、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㈠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1,地理生态环境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同时保护好遗产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其生态背景。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居建筑、民族性格、思维特征、审美情趣等等,都与地理生态环境有密切联系。因此,在开展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应抓住国家西部开发机遇,狠抓生态建设,重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挖掘关中地区民间生态文化智慧,通过生态重建来保持关中地区传统文化的延续。

2,社会经济环境的保护

目前,关中地区民间艺人的老化现象十分严重,各级政府命名艺术大师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年青一代都不愿学习民间文艺,除枯燥难学的因素外,关键是民间艺术、民间艺人地位还不高,他们没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提高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给他们适当的津贴非常必要。如果全社会形成了尊重民间艺人的氛围,就会有很多人学习民间文艺。

3,社会制度环境的保护

要大力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对增强民族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教育后人、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使广大干部和群众形成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意识。因为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民族价值观、审美观最本质的反映。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追求高度物质文明只是一种力量,而不是民族精神。文化要解决的是民族的形象、自尊、自爱和生命的延续。要改变过去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落后的代名词观念,重新审视其对人类永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关于教育孩子的读书笔记范例(3篇)

    - 阅0

    关于教育孩子的读书笔记范文关键词:阅读习惯;问题;农村小学生;策略一、习惯及阅读习惯习惯是长久以来在生命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固有的生活方式。好的习惯不但可以促进个人的.....

    如何保护森林范例(3篇)

    - 阅0

    如何保护森林范文篇1关键词:森林资源;环境变化;关系调查森林资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任何经济的增长都不能够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森林资源的保护问题.....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