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模式对企业的重要性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盈利模式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1篇1

关键词:融资性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盈利模式解决思路

一、引言

融资性担保行业在促进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完善发展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融资性担保机构的介入,弥补了中小企业与银行间的信用空缺,在一定程度上度上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担保机构的出现和担保业的发展,对于银行扩大信贷对象的范围、提高贷款的质量、防范信贷风险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重要纽带。

一方面资本市场呼唤规范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出现,另一方面是担保市场乱象丛生。其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是:不少担保公司不同程度地存在高息揽储、高利贷的情况;一些融资性担保机构存在违规拆放贷款,挪用资本金和客户保证金谋取更高收益等不规范经营现象;银保合作渠道不畅,小型担保机构难以拓展银行贷款担保这一主业,转而为民间借贷提供担保,甚至提供违规担保,畸形发展;有些民营担保机构不从事企业贷款担保,反而热衷于短期拆借、资金运作和投资等其他业务。这些问题凸显出来的是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盈利模式问题,这种偏离担保主业的盈利模式不仅会加重融资企业负担,更加剧了资本市场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显然不利于整个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学者也对融资性担保行业存在的问题作出一些总结,如孙劲松、唐维明提出现阶段融资担保机构发展的四大梗阻——优质客户选择难,业务经营受限制,风险补偿不到位,风险议价能力低。综合上述专家学者对于融资性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诊断来看,盈利模式一直是影响整个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希望通分析我国融资性担保机构盈利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融资性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二、融资性担保机构盈利模式存疑

中国银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工商总局于2010年3月8日联合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0倍,融资性担保公司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总额不高于净资产的20%,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按照当年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并按不低于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根据以上规定,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盈利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对纯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盈利模式进行测算

根据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2011年度深圳市融资性担保公司工作情况报告》的数据,2011年底深圳市取得经营许可证的法人融资性担保公司有76家,平均净资产1.8亿元,平均担保规模8亿元,平均在保余额为5亿元,平均净资产放大倍数为2.8倍。如果按担保收费每年2%进行测算,可得如表1所示的结果。

表1纯融资性担保业务相关指标的测算(金额单位:亿元)

根据表1的测算,在不考虑风险代偿、经营成本和税收的情况下,融资性担保公司开展纯融资性担保业务,净资产收益率仅为1.7%,实际上几乎无利可图,难以维持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生存和发展。

由表1可知,当净资产放大倍数为5倍时,净资产收益率仅为2.7%,而净资产放大倍数能够达到5倍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在目前也是凤毛麟角,绝对是优质的融资性担保机构了。当净资产放大倍数为10倍时,理论上的净资产收益率为6.1%,因此,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盈利模式委实值得重点关注。

(二)对使用自有资金的盈利模式加以测算分析

假设某担保机构的净资产为1.8亿元,将其中的20%用于风险投资(按年平均净资产投资回报率10%计算,注:考虑到资金空置率等因素),20%用于委托贷款(按每年利息收益为10%),对融资性担保机构使用自有资金盈利的模式进行测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使用自有资金的盈利模式的测算(金额单位:亿元)

从表2可以看出,融资性担保机构使用自有资金的总的净资产回报率在4%以下。

综上所述,在不考虑风险代偿、经营成本和税收、担保机构使用自有资金占净资产40%的情况下,理论上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上限为10%,实际中个别的优质担保机构可以做到6%左右,整体的盈利水平较低。担保行业内普遍对担保的盈利模式存在较大的疑虑,认为盈利空间太小。因此股东的投资意愿薄弱,整个担保行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社会资金开始流出本行业投入其他盈利水平较高的行业或者违规经营从事违法的民间借贷,担保行业的规范性和规模性发展受到限制,间接也影响到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三、深圳担保集团发展模式简析

对于融资性担保机构盈利模型问题的解决,深圳担保集团走在了行业的前端。

深圳担保集团作为深圳市政府设立的专业担保机构,积极发挥国有企业基础性、公共性、先导性作用,力促产业转型升级,扶持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立足于服务中小企业,积极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平台作用,以理念创新、品种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贯通中小企业融资生命线,在扩大企业受益面的同时,实现了自身可持续发展。运行十二年来,累计撬动中小企业担保贷款864亿元,担保规模、总收入、利润总额的年平均增长率均超过30%。2011年底,深圳担保集团贷款担保总额203亿元,在保余额95亿元。深圳担保集团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业务水平高、品牌优势保证了规模效益

深圳担保集团拥有一支廉洁、严谨、高效、专业的骨干队伍,倡导“讲敬业、讲贡献、讲创造性劳动”,形成了鲜明而独特的简单文化。这种“简单”集成了管理模式上的简捷与集约,简捷产生了速度,集约产生整体力量。对客户的需求反应迅速,业务处理能力强。

由于自身运作规范,深圳担保集团的品牌得到了广大银行的认可,与全市二十六家银行(总行、分行级)建立了合作关系,银保合作渠道畅通。十二年的运行实践表明,通过深圳担保集团担保的企业都能够获得融资支持。

由于较高业务水平和品牌优势,深圳担保集团拥有一大批质量良好的中小企业客户群。深圳担保集团服务中小企业过万家,100%为中小企业,超过80%的中小企业客户属于首次获得银行贷款,大部分为技术含量较高企业符合政府产业导向,这一大批稳定的客户群使深圳担保集团的规模效益显著。

(二)优异的风险管理水平

深圳担保集团能够创造出优良业绩的关键是严格的风险控制管理机制,紧紧抓住风险管理这个纲,自主创建“四全”风险管理体系,即“全面的风险意识、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全过程的风险控制、全新的风险管理手段与方法”,培育并形成了与担保高风险相匹配的,以风险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四全”风险管理体系获得深圳市、部级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一等奖。

深圳担保集团运行十二年的累计代偿率仅为0.01%,风险控制水平多次创融资性担保保机构风险控制水平最佳新纪录,成为首家入选“中国企业新纪录”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突出的风险控制水平同时还创下第七届“广东省企业创新纪录”及“深圳企业新纪录”。

(三)不断进行担保业务品种创新和管理体系创新

深圳担保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创新放在公司发展的首位,大胆进行担保业务品种创新和管理体系创新。通过业务品种创新,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结合、融资性担保与非融资性担保的结合、主干业务与外延业务的结合、批量化产销与规模化经营的结合,为中小企业提供全过程、一体化的融资服务,大大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从传统的贷款担保到最新的中小企业债市融资担保,每一个新的融资产品都为深圳担保集团开辟了新的源泉,同时深圳担保集团通过利用自有资金进行风险投资也获得了一定的收益,形成了对担保主业的有益补充。

深圳担保集团通过管理体系创新,探索担保行业的发展模式,为行业建设和行业规范提供标杆和范本。

四、融资性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深圳担保集团的发展模式,对于融资性担保机构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很有指导意义。以下分别从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自身建设与发展和监管机构政策建议两方面来进一步阐述上述指导意义。

(一)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自身建设与发展

1、切实为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小微企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融资性担保机构主要服务的对象。融资性担保机构必须要积极发挥作用,以理念创新、品种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贯通中小微企业融资生命线,在扩大企业受益面的同时,也可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规范经营。融资性担保机构必须要规范经营、认识到长远的利益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股东思想源头加强认识,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融资性担保机构之间应该合法公平开展行业竞争,互相尊重,密切合作、维护行业利益和形象,共谋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要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内部业务管理及统计制度,及时进行信息披露,自觉接受社会及行业监督,共同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3、严格把控风险。融资性担保机构必须要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文化,从内部管理制度上保障规范运营,有效减少风险代偿的发生,实现机构持续发展。

4、注重信用形象。融资性担保机构必须要注重自身的信用形象,在银行、客户、社会面前树立起规范、严谨、诚信的自身形象。

5、不断进行担保业务品种创新和管理体系创新。融资性担保机构必须要从业务品种上进行不断创新,为中小企业提供种类多样的担保产品,并拓展担保外延服务,拓宽盈利空间,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融资性担保机构要坚持管理体系创新,努力探索担保行业的发展模式,为行业建设和行业规范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监管机构政策建议

1、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各级风险补偿机制,根据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担保规模提供风险补偿金,畅通风险补偿渠道。

2、继续推行风险补贴机制。继续推行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补贴机制,例如,将自金融危机以来的应急性补贴改为常态性补贴,加大对融资性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补贴力度,以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扩大服务面积和规模。

3、继续实行财税优惠政策。继续实行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税收减免,以及两项风险准备金税前提取等优惠政策。

4、实行差异化监管。实行差异化管理,对于优质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给予监管上的适当宽松,例如:对风险控制水平高、信用形象良好、规模较大的优质担保机构降低二项准备金计提比例。

5、建立全国性的再担保机构。建立全国性的再担保机构,为地区担保机构通过多层再担保实现风险分散和转移。

五、结论

偏离担保主业的盈利模式不仅会加重融资企业负担,更加剧了资本市场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显然不利于整个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盈利模式目前存疑较大,值得重点关注。深圳担保集团发展模式,对于融资性担保机构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很有指导意义。

融资性担保机构做大做强的途径是:切实为中小微企业服务、规范经营、严格把控风险、注重信用形象、不断进行担保业务品种创新和管理体系创新。监管机构应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继续推行风险补贴机制,继续实行财税优惠政策,实行差异化监管,建立全国性的再担保机构。

同时,只有扩大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盈利空间,增强其盈利能力,才能刺激股东加大投入、持续增资,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这个行业。进而提高行业的市场透明度和竞争水平,实现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更好更有力地服务于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子初.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金融家,2011,(8):90-92

[2]叶小玲.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扬州为例[J].金融纵横,2011,(12):29-33

[3]左光耀.亿元以下担保公司仍难与银行开展合作[J].金融经济,2009,(4):43-44

盈利模式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篇2

关键词:盈余管理测度方法比较分析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盈余管理一直是财务会计实证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对于完善会计准则的制订和执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信息越重要,由于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性,其就越有可能被盈余管理所利用。在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中,盈余管理测度方法的确立是影响实证研究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对此,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方法和模型,但各种方法的合理性仍存在争议,并不存在一个通用的完美的盈余管理测度方法。本文欲对当前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中常用的测度方法做一归纳和比较,以便在以后的实证研究中更好的选择和完善,从而提高实证研究的质量和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一、常用的盈余管理测度方法

盈余管理的测度方法和盈余管理的类型以及实施手段密切相关。目前学术界对于盈余管理的含义尚未取得一致的结论,但大都认为盈余管理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即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针对不同的盈余管理手段,研究人员现已提出的盈余管理测度方法主要有四种类型,即总体应计利润模型、特定应计利润模型、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和盈余频率分布法。

(一)总体应计利润模型

总体应计利润模型是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中最常用的测度和检验方法,并且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常用的总体应计利润模型主要包括:

1.Healy模型和DeAngelo模型。Healy作为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开拓者,他主要是通过比较不同样本的平均总应计利润来测度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Healy模型首先假设企业的盈余管理是任意会计期间都会发生的系统;同时假设企业的非操控性应计利润的产生是均衡的,若干期的操控性应计利润遵循随机游走的特点,但从长期来看,操控性应计利润之和应为零。在这两个假设条件下,将过去几年总体应计利润取平均值并作为非操控性应计利润的估计值,然后用被检验年度的总体应计利润减去该估计值,即得到本年度的操控性应计利润。Healy模型就是用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衡量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的指标。DeAngelo模型从本质上可以被看做是Healy模型的特例。与Healy模型不同的是,它假设被检验年度的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和上一年的总体应计利润相关,因此,它是用上一年的总体应计利润作为非操控性应计利润的估计值,然后用本年的总体应计利润减去该估计值的差额来测度企业被检验年度的盈余管理存在性和水平。

2.Jones模型和修正的Jones模型。Jones首次考虑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对非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影响,他经过分析提出营业收入变动额和长期资产是影响应计利润的两个重要因素,即非操控性应计利润是营业收入变动额和长期资产的函数。Jones模型通过控制企业的收入变化、长期资产来反映经济变动和企业特征对非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影响,以更准确地分离操控与非操控性应计利润金额来测度企业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和程度。

修正的Jones模型,从狭义上讲,是Dechow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Jones模型忽视了企业管理当局可能利用应收账款来对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操纵,从而达到操纵报告盈余的目的。因此,修正的Jones模型指出在估计非操控性应计利润时,应该从主营业务收入中剔除应收账款的影响。从广义上讲,是所有对传统Jones模型改进的模型。比如,由DeFond和Jiambalvo提出的截面Jones模型,由Dechow、Sloan和Sweeney提出的分行业Jones模型等。

(二)特定应计利润模型

和总体应计利润模型相比,特定应计利润模型不是利用总体应计项目,而是通过一个特定的应计项目或者一组特定的应计项目来建立计量模型,以此来测度企业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这些特定应计项目在企业总应计中所占比重很大,预期管理人员的操纵会反映在这些特定的应计项目上。研究人员会凭借专业的会计知识和对行业特殊性的把握,较为全面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应计项目的影响因素,以更为精确地分离操控和非操控性应计,达到测度盈余管理行为的目的。

(三)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计量模型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是盈余管理研究领域近年来新兴起的一个研究方向,它目前常用的测度方法类似于应计项目操控计量模型。企业经营活动变化所带来的收益,一部分来自于正常的经营决策,另一部分可能来自盈余管理目的的人为构建。当前模型构建的思路是先利用以前年度数据对当年正常经营活动状况进行估计再与实际值比较,原估计的经营活动正常损益水平与实际数据间的差额就是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数额。比较典型的是Roychowdhury借用Dechow等人提出的应计模型推导出经营现金流量、酌量性费用和制造成本的正常预期水平,用实际偏离正常预期的异常经营现金流量、异常酌量性费用和异常制造成本去计量真实盈余管理水平。

(四)盈余频率分布法

盈余频率分布法最早是由Burgstahler和Dichev提出的,他们是通过研究管理后盈余的分布函数来测度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不需要区分充满噪音的操控和非操控性应计项目,它主要采用直方图和统计检验两种手段。管理当局为了达到特定盈余目标,在该盈余数字的狭小区间内盈利的分布会产生跳跃,低于该数字的观测数少于预期,而高于这个数字的观测数超过预期。这种方法首先假定未经管理的盈余大致呈正态分布或者密度函数是光滑的,如果管理后的盈余明显不符合这一形式,就说明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二、盈余管理测度方法的比较和分析

(一)前提假设

总体应计利润模型和特定应计利润模型都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基础之上,公司会计利润中的经营现金流量未被管理,而只有应计项目是被管理过的。原因是,由于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因此企业的会计利润就由经营现金流量和应计利润两部分构成,理论上盈余管理可以通过操控经营现金流量和应计利润两个途径来实现,但盈余管理研究者最初普遍认为现金流量的操纵成本过高,而会计准则赋予管理当局的选择判断空间使应计利润成为相对便利的操纵手段。但是,应计利润并非全部是盈余管理所致,两种应计利润模型就是要分离出企业管理当局操控的应计利润,以可操控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管理的水平。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计量模型是建立在近年来研究人员针对实际管理人员问卷调查时的发现,他们更倾向于采用较为隐蔽的真实活动操控来实现盈余管理目标。原因是,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以及应计项目具有回转特性,利用应计项目操控利润将会制约企业管理者进行持续盈余管理的能力,因此应计项目操控不再是盈余管理的首选方式,管理者更愿意通过操控企业的真实活动来管理盈余。

盈余频率分布法假设未经管理的盈余大致呈正态分布或者至少密度函数是光滑的,如果管理后的盈余明显不符合这一形式,就说明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原因是由于诸多噪音的存在,很难找到合适的方法准确地从总体应计利润中分离出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因此该模型是通过观察盈余分布在阈值点左右的连续性,来直观判断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性。

(二)模型功效

总体应计利润模型在盈余管理研究中得到了最广泛的运用,并且不断发展出新的修正或扩展模型。它通过不断改进计量方式来更好地分离出受管理当局操控和其他客观因素影响的应计利润,提出用可操控性应计利润来测度盈余管理,为盈余管理能够得到实证检验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但是,该模型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一方面,该模型并没有严格的经济学和财务学理论基础,其设定效果和检验能力始终备受学者的怀疑;另一方面,由于受宏观经济变动和内部经营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分离和准确度量始终是个难题。

特定应计利润模型首先有助于识别出对企业利润具有重大影响的特定应计项目,较为准确地识别出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从而为准则制定者提供直接的证据;其次在应计利润分离方面,有助于建立拟合度更优的模型,减少模型的设定缺陷,从而提高检验能力。但是该模型的运用需要研究者具备较高的行业制度背景知识和对会计准则的熟练把握。

当前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计量模型主要是受到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计量的影响,它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实证检验提供了一种思路。其缺点也类似于上述两种模型,如何区分基于效率考虑的决策行为和机会主义动机的决策行为,即如何分离真实活动操控部分的利润金额是该方法的难点。

盈余频率分布法不需要设定应计模型,其研究结果可以用图表直观的呈现来估计盈余管理的频率,这样就可以避免应计模型在模型设定上的一些缺陷;同时对部分真实活动操控引起的盈余管理也能识别。但该方法也有很多局限性,一方面该模型运用需要设定阈值点,但阈值点的设置和盈余间隔大小的划分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函数的不连续性也不能完全归因于盈余管理;另一方面该模型只能检测出公司是否进行盈余管理,但是无法检验出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及程度。

(三)适用范围

通过对各种模型的建立前提以及运用功效的比较和分析,不难看出每种模型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检验结果。总体应计利润模型研究的是所有应计项目,它以总体操控性应计利润来测度企业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和程度。如果要研究某个或某些特定行业的某个或某些应计项目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则需要采用特定应计利润模型。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计量模型主要是用来检验企业是否存在通过真实活动操控来影响企业的经济业绩以及影响程度的大小。如果只需检验盈余管理的存在性而不需要估计盈余管理的程度,则采用盈余频率分布法更为直观和简单。

三、启示与展望

(一)完善控制变量,减少噪音影响,提高现有模型的检验能力

从以上比较分析不难看出,各种计量模型的共同点是难以消除的噪音影响,这也是实证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总体应计利润模型和特定应计利润模型中操控性应计利润部分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准确的分离,盈余频率分布法的盈余分布函数也很难剔除其他因素所导致的盈余分布函数的不连续。今后的研究要不断改进控制变量的选择以减少噪音的影响,同时要对原有模型方程进行不断的修正减少计量的误差,从而提高测度计量模型的设定效果和检验能力。

(二)多方法并用,提高盈余管理测度的准确性和论证的说服力

截至目前,对如何测度盈余管理还存在很大争议,单一完美的盈余管理测度方法并未形成。但是,已有的各种测度方法均有其各自的优点,比如盈余频率分布法虽然不能识别盈余管理的程度,但是在测算盈余管理存在性方面就比较直观和简单,并且可以回避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分离问题。因此,在测度检验中,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及其应计利润特征,多模型并用,发挥各自的优点,以提高盈余管理测度的准确性和论证的说服力。另外,除了计量模型之外,还可以考虑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报表分析等其他方法对盈余管理进行研究,这样可以对更具体的企业和业务进行盈余管理情况的检验。

(三)创新测度计量模型,实现盈余管理研究理论和实际相一致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盈余管理研究的主流和热点,因此也推动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测度计量方法的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近年来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证据表明,传统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难以满足管理当局操控盈余的需要,已不再是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首选方式,更为隐蔽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盈余管理方式逐渐受到管理者的青睐。因此,盈余管理的实证检验和企业实际出现了偏差,传统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测度检验通常假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会纵,完全忽略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其研究结论的合理性就值得商榷。今后的盈余管理测度研究中,要重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内在联系,创新测度检验模型,实现盈余管理研究理论和实际的真正一致。

参考文献:

盈利模式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篇3

一、现行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评析

(一)现金流量折现法现金流量折现法(DCF)的中心思想是任何资产的价值等于该项资产未来特定期间内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的现值总和。现金流量折现法是一种主观评价方法,分析结果取决于现金流和折现率两个指标,而这两个变量所需信息完全需要预测,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该模型的应用前提是对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做出合理的预测,在评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影响企业未来现金净流量的各种因素,确保未来各时期现金流量的可靠计量。此外,要选择合适的折现率,也就是评估人员对企业未来经营风险的判断。由于企业未来经营过程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对目标企业未来收益的把握和判断至关重要。

(二)市盈率法市盈率法(P/E)又称为收益倍数法,其实质是把目标企业的财务比率或指标与市场上相似企业的比率或指标进行比较,进而得出目标企业的市场价值。市盈率法是基于成熟有效市场的客观评价方法,适用于有可比对象的成熟市场企业,因此,市场法的核心在于确定合适的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市盈率法将股票价格与企业效益联系起来,能直观反映企业的投入与产出关系,是企业价值分析中广泛应用的一种估值方法,市盈率法涵盖了风险补偿率、增长率、未来现金流和股利支付率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综合性。

(三)经济附加值法经济附加值(EVA)是一个企业扣除资本成本后的资本收益,即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之差。经济附加值法对企业进行价值分析的核心点是企业的内在价值由当前市场价值(COV)和未来增长价值(FGV)两部分构成。前者是对企业当前业务市场价值的度量,后者是企业未来期望增长值的贴现值。如果可以确定企业的当前营运价值,就能进一步估算出未来的增长价值,而一旦这两者的价值都能确定的话,就可以推算出企业未来的收入增长率,通过判断企业能否实现该增长率来确定企业目前的市场价值是否合理。

(四)实物期权法实物期权法的核心思想是将企业视为若干项实物期权的组合,企业的整体价值由现有价值和实物期权价值两部分组成,前者运用一般的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估值,后者则采用期权思想对企业的未来获利机会和潜在价值进行评估,两者相加即为企业的整体价值。实物期权法主要借助于金融期权的思维模式和技术方法对企业未来经营过程中的选择权、投资机会等不确定性价值和经营灵活性价值进行量化,从而更好的评估决策的风险性和不确定的投资机会价值。

二、网络传媒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一)现金流量折现法现金流量折现法(DCF)是企业内在价值评估体系中最成熟、最根本的评估方法,然而在对某些网络传媒企业进行评估时却遭到了质疑。运用现金流量折现法有两个指标至关重要,即自由现金流和折现率。由于网络传媒企业大多是高科技型企业,这两个指标的确定难度较大,同时,网络传媒企业现阶段多数处于成长阶段,净现金流量多为负数,从而导致评估者无法按一般做法,即根据企业的历史业绩来预测未来的现金流。此外,网络传媒企业的盈利模式和经营管理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造成不同评估者对同一网络传媒企业的未来预期收益率判断差别较大,从而导致折现率的显著差异。

(二)市盈率法市盈率法是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中较为经典的模型之一,在网络传媒行业的评估中应用广泛,市盈率法可以直观地将企业的盈利情况和股票价格相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企业价值的未来预期。但是,市盈率法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首先,对于亏损企业来说,市盈率根本毫无意义,即使通过将每股收益正常化也无法消除根本问题。其次,对周期性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时,往往会呈现出较大偏差。最后,对于大多数非上市网络传媒企业来说,找到技术、规模等相似的可比企业,选择合理的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存在诸多困难。

(三)经济附加值法经济附加值法(EVA)与现金流量折现法相比,可以更为准确的衡量股东价值,因为前者是在扣除权益成本和债务成本的基础上来衡量企业收益的,而后者仅考虑了债务成本。经济附加值法与现金流量折现法的共同思想精髓都取决于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企业未来净现金流的折现值是企业内在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用经济附加值法对网络传媒企业进行价值分析时,同样无法克服网络传媒企业的净现金流为负的障碍,无法根据历史业绩来预测未来现金流。

(四)实物期权法实物期权法对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风险性以及连续性有较好的体现,能对网络传媒企业的内在价值提供另一种解释,适用于那些未来面临潜在机会、战略决策等选择权的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在网络传媒企业价值分析方面,实物期权法由于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尚未形成合理、适用的通用模型,而且实物期权的种类繁多,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受阻。

三、网络传媒企业价值分析方法的修正及应用

(一)理论盈利倍数模型——对市盈率法的修正鉴于对网络股未来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的良好预期,著名投行BTAlexBrown.INC的证券分析师ShaunG.Anderikopo-ulos通过对网络股的长期研究分析,在市盈率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盈利倍数模型(TheoreticalEarningMultipleAnalysis,TEMA)即P/E/G定价模型。

TEMA模型的前提假设是市盈率(P/E)的值由企业未来的预期盈利增长率(G)决定,通过乘数因子(G)把企业的市盈率和成长性直观联系起来,使得该模型的分析结果充分考虑了企业的内在增长性,从而更为准确的反映网络企业的内在价值。

其定价公式:P/E/G=K

即:P/E=G×K

其中:P—每股价格;E—每股收益;G—预期盈利增长率;K—市盈率对增长率的比率。

TEMA模型适用于那些相对成熟、可持续经营和高速成长的网络传媒企业。在确定企业的盈利增长率(G)时,必须认清该指标为复合增长率,需要综合考虑收入增长和净利润增长两方面因素。K值用于衡量相比于企业增长率的市盈率水平的相对数,一般情况下,K值越小说明相对于预期增长率而言,市盈率就越被低估,则股票价格就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二)网络传媒企业“电广传媒”实例分析根据上述网络传媒企业价值分析理论可知,现金流量折现法,经济附加值法以及实物期权法等绝对估值法的理论精髓都是将被评估企业的预计未来收益通过适当的折现率折现到当前,得出被评估企业的理论评估价值,虽然绝对估值法可以通过计算、推测出目标企业绝对性、精确性理论价值。但由于在网络企业价值评估模型中所采用的折现率、资本成本率、预测增长率等指标都带有评估者主观判断的成分,对不同的风险补偿率、利率、预测增长率所作出的估值差异往往造成分析结果的显著不同。此外,在网络传媒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多变的形势下,预测目标企业未来5-10年的盈利情况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对网络传媒企业“电广传媒”采用相对估值法中的市盈率法(P/E)以及理论盈利倍数模型(TEMA)进行价值分析。

(1)市盈率法的应用分析。一是“电广传媒”每股收益预测。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电广传媒”2011~2013年各年每股收益预测值,本文取各金融机构每股收益预测值的均值,计算得出“电广传媒”2011~2013年每股收益预测值分别为1.556、1.628、1.738。

二是网络传媒行业平均市盈率(P/E)预测,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上述7家网络传媒企业在2012年3月30日的平均市盈率在42倍左右,而此时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股票的平均市盈率是17.99,相比较而言,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全部股票的平均市盈率是53.62。根据对“电广传媒”每股收益预测可知,2011~2013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1.556、1.628、1.738,这里取网络传媒行业的平均市盈率41.664,上交所平均市盈率17.99,深交所平均市盈率53.62三者的平均值37.758作为“电广传媒”的预测市盈率。可以得出“电广传媒”的合理价格区间为58.75元~65.62元之间。与当时“电广传媒”市价29.12相比,说明“电广传媒”的企业内在价值被严重低估,极具投资价值。

(2)理论盈利倍数模型(TEMA)的应用分析。运用市盈率法来分析网络传媒企业的股票价值时,有时会遇到一些极端情况,从而凸显了市盈率法的操作局限性。现实中,有许多企业的市盈率远高于股市的平均市盈率,甚至有个股的市盈率高达几百倍,例如国恒铁路(000594)的市盈率就高达1642.76,此时就无法运用市盈率法来预测这些股票的价值。但是,如果这些公司市盈率和企业的经营业绩相比较,就可以对这些超高市盈率的股票做出合理解释,投资者就不会再认为这类股票的风险太大了。TEMA模型正是基于市盈率与增长率之比(P/E/G),充分考虑了企业的成长性来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分析。

TEMA的定价公式:P/E/G=K,当股票估计合理时,K=1;当K1时,说明该股票的市盈率大于企业的实际增长率,则该股票可能被高估了。

根据前文对“电广传媒”2011-2013年的每股收益预测知,“电广传媒”的每股预测收益分别为1.556、1.628、1.738。根据“电广传媒”2010、2009、2008年度财务报表数据可知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为33.11%,综合考虑“电广传媒”发展情况,假设“电广传媒”未来3年的复合增长率为34%,当K=1时,则“电广传媒”对应的股票价格区间为52.9元到59.1元之间。

综合市盈率法(P/E)和理论盈利倍数模型(TEMA)的分析结果可知,“电广传媒”极具投资价值,其合理价格区间为52.9-65.62元之间。

参考文献:

[1]曹中:《企业价值评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2](英)布里金肖著,周金泉等译:《网络公司价值评估——前沿观点》,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版。

[3]孙继信、李明勇:《网络企业价值评估》,《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6年第2期。

[4]刘长昕:《网络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探讨》,《时代金融》2011年第6期。

[5]孟丽莎:《实物期权法对网络企业投资评估的适用性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第1期。

盈利模式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篇4

盈余管理作为现代会计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理解的侧重点不同,目前仍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KatherineSchip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管理人员为了获取私利而有目的的干预对外会计报告过程的一种披露管理”行为。Scott提出管理人员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以实现某些特定目标的手段。如果管理人员在一系列会计政策中自行选择,很自然会选择那些自身效用或者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魏明海(2000)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的结果,在编报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项以改变财务报告时做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章永奎,刘峰(2002)认为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为了特定目的面对盈利进行操纵的行为”,特别指明盈余管理并非限制在会计原则或者会计方法内”。企业基于不同动因会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在投资性房地产和债务重组两个方面的盈余管理来看如何遏制盈余操纵。

二、投资性房地产盈余管理手段分析

(一)利用投资性房地产定义进行盈余管理在业务中,只有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条件下才可以定义为投资性房地产,但是在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中出现的核心词资本增值”却无法落实到具体增值多少,企业可以根据主观称该资产是为了增值,将该资产定义为投资性房地产,为后续利用该资产进行盈余管理埋下伏笔。

(二)利用后续计量方法选择进行盈余管理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一投资性房地产》,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实行。《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首先,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需满足的条件来看,在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并能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那么当无法从市场取得公允价值时,采用的估值技术将带来很大的主观性。现行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对于估值模型的选择和关键参数的设定缺乏必要指导和规定。因此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评估机构或者评估价格作为公允价值。若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相比,现在的投资性房地产市场已经是一个价位很高的市场,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无疑体现出企业丰厚的净资产,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于上市公司则有利于企业进行融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施并购重组。同时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条件下,投资性房地产每期公允价值的增加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能在当期确认为收益,这都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利润。并且,由于税法不将资产重估增值的收益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不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其次,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无需计提折旧或者摊销,那么在历史成本计量下本需计入费用类的这部分金额便无需再计,同时意味着增加了利润。例如海南航空在2009年通过董事会决议进行会计政策变更,将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根据准则进行追溯调整后,2008年合并报表层面投资性房地产增加447万元,减少营业成本442万元,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07万元,最终减少净亏损999万元。2009年合并报表层面投资性房地产增加投资性房地产6.8亿元,减少营业成本1902万元,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9亿元。变更直接导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由-1.14亿元变为3.34亿元。通过会计政策的变更,海南航空的累计亏损减少了4.52亿元。这一实例无疑体现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利润弹性。

(三)利用投资性房地产转换进行盈余管理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因为无需进行折旧或者摊销,这一规定给企业增加了盈余管理的手段。体现在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中。首先,当从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时,一方面,无需计提折旧与摊销,减少费用,增加利润。特别是对于闲置的建筑物来说,本只能作为固定资产,并且每期还需计折旧或者摊销,如若将其出租,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且减去折旧费用。另一方面,由于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的期间则不得转回。固定资产本不可以转回的资产减值准备,通过转换,改变了用途,转销资产减值准备,这无疑增加了净利润。其次,当在适当的时候再次从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时,所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给企业带来了利润收益,并增加了资产的账面价值。以达到美化报表的目的。

三、债务重组盈余管理分析

(一)利用债务重组范围界定进行盈余管理新准则下,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在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在定义中的几个关键词让定义变得模糊。一方面对于何为财务困难”没有做出明确的界定,另一方面,让步事项”若未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将会导致债务重组并未作出实质性的让步。

(二)利用关联方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由于上市公司的债权人多是大股东,那么利用这样的关联方来实现豁免债务或者少偿还负债使重组交易本身不具有公允性,无疑给企业带来了扭亏为盈,或者合法摘掉ST帽子的机会,这清晰体现了操纵利润的空间。

(三)利用债务重组损益进行盈余管理一方面,新债务重组准下重组产生的收益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即营业外收入。特别的,在转让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时,不仅确认债务重组利得,同时确认转让资产损益,计入当期损益。这无疑会为公司的当期利润产生重大影响,为盈余管理预留空间。另一方面,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会造成收入和费用的不配比原则,也不符合资本保全的原则,巨额债务重组利得可一次计入当期损益无疑成为美化报表的捷径。因此原本期望企业通过债务重组恢复到正常状态,不能期望其在短期内见效,而应将收益分在一个或者几个会计期间进行。例如2007年的沧州化工(600722)便从债务重组中获得了巨额利润。债务重组收益高达19.86亿元,是报告利润总额的2倍、营业收入的8倍:当年基本每股收益竟达2.68元,若剔除巨额债务重组利得,沧州化工2007年实际净亏损7.10亿元。同时,沧州化工控股子公司沧井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年产23万吨PVC装置2007年一直处于停产状态;2007年5月老厂区年产6万吨PVC生产线也被迫停产,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大幅下降。可见,通过盈余管理,公司大大改观了当时的报表,但这些漂亮的数字并没有任何经营上的实际意义。

(四)利用债务重组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在新准则下,一方面,非现金资产清偿某债务时,规定以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和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债务重组利得,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作为转让资产损益。另一方面,当债务转为资本时,规定以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这些会计处理中引入的公允价值,如同在上述投资性房地产中讨论过一样,我国多数非现金资产在没有活跃市场的情况下,企业便会通过资产评估机构来估值,这无疑给了企业人为提高公允价值的机会,进而提高每股收益,改变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果。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本文详细探讨了投资性房地产和债务重组中的盈余管理手段及防范措施,从每类资产或交易的定义应明确界定到会计处理中可待改善的部分,都可看出会计准则应严谨求真的重要性。同时企业也应该清晰认识到盈余管理只是实际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分布,通过账面数字来提高盈利并不能使企业长期发展下去。在不断完善会计准则的同时,如何去完善市场监管政策也应给予极大的关注。如此双管齐下,不合理的盈余管理现象相信会得到抑制。

(二)建议一是规范投资性房地产的界定。一方面,若将某资产作为出租的建筑物或者土地使用权而言,那么租赁协议各方面的资料应该充分地具备,不能有任何的缺漏,以经营租赁租入土地使用权转租后不能再划为投资性房地产。另一方面,持有并准备增值后的土地使用权,定义中也归属于投资性房地产。但是由企业管理当局仅作书面决议而没有硬性条件来界定很容易产生主观的盈余管理,模糊的概念应从定义中删除,建议该类准备增值的土地使用权先划入无形资产,待出租时各类资料具备的情况下再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二是限定投资性房地产与其他资产之间的双向转换。在公允价值模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与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转换时,可以限定转换以后的本会计年度以及以后的两个不能再次转换,无法预料的特殊状况下除外,这些特殊状况将由相关权威部门作出界定。这样不仅可以一定程度限制企业随意转换,也可以保证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是明确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定条件。在后续计量模式选择中,一方面对于不同的情况建议采用不同的模式。相应对于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或者建筑,取得的租金收入是确定的,和市价不会有太大相关,这类资产建议使用成本模式。若使用公允价值模式,公允价值的取得一定要严格进行。否则不能进行模式转换。取得的公允价值与该资产成本模式下的账面价值差额占账面价值的比例超过某个值,如10%,方可以转换。这样既可以保证企业资产真实反应市场价格的变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随意进行模式转换。另一方面,在公允价值模式下不计提折旧或摊销,这一点也是企业在转换模式时想要利用的盈余管理手段之一。建议仍然在此模式下进行折旧或摊销,并以每年期末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来计提下一年的折旧或者摊销额,不仅使得遵从收入费用配比原则,也降低此处的盈余管理空间。

四是通过行政手段严格规范公允价值取得方式。如今市场上大部分企业都是从各种资产评估机构中获得估值,建议一方面,可以为某些类资产的市场指定一个专门对其估值的部门,如国土资源部对于投资性房地产可予以权威估值。从此处公布出来的估值作为市场上的标准估值,企业不得引用其他处估值作为公允价值。同时,该部门也应该将其评估的各类详细信息进行公布,如评估方法的选择、评估假设、评估模型的选择、评估参数的选择、评估的过程及结果等信息。企业应该提供详细真实的资产详细状况,如物业的名称、所在位置、基本概况、产权情况、抵押或担保的状况、价值类型的定义。若未形成稳定市场的资产类,财政部应对于其使用条件,应考虑的各种因素,确定公允价值的程序和方法等做出严格的规定,以制止因此而可能导致的盈余管理。

五是规范债务重组界定。债务重组定义中的财务困难”建议量化到与公司的盈利状况联系起来,对于上市公司。若存在以下条件之一,则认定为财务困难。条件一是最近一年连续亏损,条件二是因为三年连续亏损,股票被暂停上市。条件三是最近一年期末股东权益为负值。条件四是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况。根据上述具体条款,在一定程度上来限定随意的债务重组。

六是降低债务重组利得盈余管理空间。财政部在2008年12月份的《关于做好执行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工作的通知》中作出规定:如果接受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的捐赠,从经济实质上判断属于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作为权益性交易,相关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关联方之间进行债务重组也可以借鉴此条,将债务重组利得不是计入当期损益,而是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既体现了资产转让中的利润获得,又避免企业利用关联方进行盈余管理。非关联方之间,对具有使用寿命的非流动性资产产生巨额的债务重组利得,可分期将利得平均计入当期损益,而不是一次性计入。这样可抑制企业利用短期扭亏为盈的可能性,造成漂亮的报表假象。

盈利模式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

分析框架

如前所述,在有关商业模式本质的三种基本观点中,价值创造视角的观点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本文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且这一价值特指顾客价值。企业顾客价值的创造过程分为三个维度:价值命题、价值创造和传递、价值实现。从价值命题到价值创造和传递再到价值实现,能够完整表达企业的经营逻辑[18]。其中,价值命题是指企业为顾客提供什么价值,包括细分顾客和市场范围;价值创造和传递是指当企业决定为哪个范围的何种顾客提品和服务时,应整合内外资源为顾客创造价值,并选择合适的渠道传递顾客价值,它包括企业的经营方式和顾客接触方式;价值实现是指企业应设计适当的盈利方式与顾客完成交易,在实现顾客价值的同时,回收一部分价值作为企业盈利,并为下一轮价值创造做准备,其核心是企业的盈利方式。关于顾客价值创造的三个维度,许多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见解[19-24]。笔者将其归纳为“细分顾客和市场范围”﹙对应价值命题﹚、“经营方式和顾客接触方式”﹙对应价值创造和传递﹚、“盈利方式”﹙对应价值实现﹚,作为体现三个维度的分类指标。这也符合Megretta所指出的“好的商业模式始于对人类动机的洞察,止于丰富的利润流”[25]。这些指标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为更具体的形态﹙下文将作详解﹚。根据本研究的实际情况与需要,列表1如下。表1和图1均以直观的形式反映了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本研究选取在沪、深两地上市的零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原因是:其一,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有关零售业商业模式的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较少;其二,零售业属于流通行业,面对的是终端消费者,商业模式对其经营绩效影响很大;其三,零售业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较易获取且可信度较高。为了保证数据的可信性和分类的权威性,本文以Wind数据库中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中的零售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且公司应具备近3年﹙2008年~2010年﹚完整的年度财务数据。根据这个标准,最终有64家公司符合要求。相关的企业绩效指标全部根据企业财务报表数据计算得出。﹙二﹚变量说明1.商业模式变量商业模式变量是本研究的自变量,属于类型变量。根据表1,结合零售业的实际特点,对64家样本公司的商业模式进行划分,将其商业模式变量具体化。﹙1﹚细分顾客。细分顾客可以根据企业服务的顾客群体来进行,具体到零售业,则是根据企业出售商品所针对的顾客群体来划分。一类是企业出售的商品针对所有的消费者,即为大众型顾客﹙Pub-lic,简称P﹚,如百货商场;另一类是企业只为某一特定类型的顾客提供服务,即聚焦型顾客﹙Focus,简称F﹚,如苏宁电器只为那些购买电器类产品的顾客提供服务。﹙2﹚市场范围。根据我国零售企业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市场范围设定为四种具体形态,即本地主导﹙Dominant,简称D﹚、地区渗透﹙Penetrative,简称P﹚、区域扩张﹙Expansive,简称E﹚和全国布点﹙Na-tional,简称N﹚。划分依据主要是企业开展业务的地理范围和不同地理范围业务所占企业总业务的比重,其中,本地主导是指企业在一个地级市﹙或直辖市﹚的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80%及以上;地区渗透是指企业在一个省份﹙或自治区﹚的至少3个地市开展业务,且在每个地市的营业收入不超过企业总营业收入的40%;区域扩张是指企业在2至4个省份﹙或直辖市、自治区﹚开展业务,且在单个省份﹙或直辖市、自治区﹚的营业收入不超过企业总营业收入的40%;全国布点是指企业在5个及以上省份﹙或直辖市、自治区﹚开展业务。﹙3﹚经营模式。零售企业的经营模式包括专业市场﹙Specialized,简称S﹚、连锁经营﹙Chain,简称C﹚和业态整合﹙Integrated,简称I﹚3种。其中,专业市场是指零售企业同时拥有若干个出售单一品类商品的商店,而这些商店独立运营,出售的商品之间关联度较低;连锁经营是很多零售企业普遍采用的运营模式,是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最常用的方法[26],包括直营、加盟、自由连锁等方式;业态整合是指零售企业为了寻找扩张和抓住新的增长点,将便利店、超市、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等零售业态整合经营。﹙4﹚顾客接触方式。顾客接触方式分为传统﹙Traditional,简称T﹚和现代﹙Modern,简称M﹚两种。前者是指零售企业只通过实体店销售商品;后者是指零售企业还开展了网上销售业务。﹙5﹚盈利方式。零售企业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薄利多销型盈利模式和顾客体验型盈利模式两类。薄利多销型盈利模式﹙Puerile,简称P﹚是通过标准化经营、建立高效的业务流程、优化价值链等手段,降低自身的成本,为顾客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27-28],通过尽可能扩大商品出售的“量”来保证企业的盈利,如便利店、连锁超市、大卖场等都采用这种盈利方式。顾客体验型盈利模式﹙Experience,简称E﹚是通过提供高质量和高知名度的商品、实行优质服务、坚持高价格策略、推广零售企业的品牌形象而获得丰厚的利润。这种盈利模式强调零售企业注重“质”的服务,使商品产生“溢价”而盈利,如大型的百货商店、精品店、“一站式”购物中心等主要采用这种盈利方式。根据以上分析框架,首先决定样本公司在每个分类指标上的具体表现形态,然后将3个维度5个指标的分类结果﹙表现形态﹚进行组合,最后得出各样本公司所属的商业模式类型。64家样本零售企业的商业模式分类结果见表2。2.绩效变量企业绩效变量是本文研究的因变量,属于数值变量。考察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必须建立全面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完整考察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不同方面的差异化影响。本文选取盈利性指标、成长性指标、运营性指标以及每股指标综合考察企业的绩效表现﹙见表3﹚。

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一﹚通过对F值与临界值的比较,验证造成均值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显著性。One-WayANOVA是检验单因素在不同组别的均值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的一种典型方法[29],其模型可以表示为:Yij=μ+αi+εij,其中,i=1,2,…,k,表示因素的组数,j=1,2,…,n,表示样本编号。为保证方差分析的可靠性,并使更多的样本企业能够被包含在分析范围内,本文只选择被两家以上企业采用的商业模式作为方差分析对象。从表3来看,这样的对象共有14个组,分别是编号为1、2、3、6、8、13、15、18、21、23、24、26、31、35的商业模式,这14个组所包含的零售企业共41家,约占所有样本企业的63%,即占到了样本企业的大多数。﹙二﹚方差分析为了保证研究的可靠性,缩小仅分析单一年份绩效指标带来的误差,进行方差分析时,每个企业的某个绩效指标值是在分别计算出2008年~2010年该企业在该指标上的值后求其算术平均数所得。通过对采用14种商业模式的企业选取不同的绩效指标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得到组间、组内方差及最终Sig.值,进而可判断商业模式对各种绩效差异的影响水平。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根据表4的方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商业模式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在盈利指标上,实施不同商业模式的公司间的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投入资本回报率的sig.值分别为0.001、0.010、0.016,均小于临界值0.05,即均有显著性差异。2.商业模式对成长能力的影响较为显著。采用不同商业模式的公司间在3个成长性绩效变量上的sig.值分别为0.212、0.010、0.015,其中在每股收益同比增长率、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的sig.值都小于0.05,具有统计显著性,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的sig.值大于0.05,显著性较差。3.商业模式对运营效率的影响较弱。反映运营效率的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的sig.值分别为0.260、0.215,远大于0.05,只有固定资产周转率的sig.值远小于0.05,具有统计显著性。4.商业模式对每股指标有显著影响。不同商业模式间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的sig.值分别为0.018和0.013,都小于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商业模式对每股指标有显著性影响。

对不同类型商业模式的比较和综合评价

下面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11个绩效变量为评价指标,对14种主导型商业模式进行综合评价。具体的做法是:先从11个绩效变量中选定若干个主成分来综合反映上市公司的绩效水平,再赋予这些主成分权重,最后将这些主成分加权汇总,计算出各类商业模式的综合得分。由于各绩效变量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企业绩效,且数据的单位不同,因此,在主成分分析之前,先要对绩效数据做归一化处理。方法如下:x٭ik=xik−xminkxmaxk−xmink其中,xik、xmaxk、xmink分别表示第k个指标在第i个商业模式类型的值、第k个指标在14种商业模式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4种商业模式2008年~2010年的综合得分如表5所示。由表5可以看出三个特点:﹙1﹚2008年~2010年平均综合得分最高的商业模式为PECME,即编号为8的“大众—区域扩张—连锁经营—现代—顾客体验型”商业模式;平均综合得分最低的商业模式简称为PDCTE,即编号为11的“大众—本地主导—连锁经营—传统—顾客体验型”商业模式,两者综合得分差距较大。﹙2﹚从综合得分排名情况来看,各类商业模式在2008年~2010年间的排名差距不大,基本维持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但这一期间各类商业模式的综合得分普遍呈下降趋势,个别商业模式2008年的得分和2010年差距较大。﹙3﹚无论是单一年份还是取年平均值后的综合得分,排名前6位的商业模式间差距很小,而前6位商业模式和后8位商业模式间则差距较大。这说明在当前零售业上市公司中,并不存在某一种占据绝对优势的商业模式,而是几种商业模式的表现难分伯仲,但确实有几种商业模式的表现优于另外几种。

盈利模式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篇6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在保证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占有一席之地,企业的决策层不仅要从宏观上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和整合,还要能够根据筛选的信息制定有效的制度和措施。除此之外,领导层要在企业的发展的过程中,对过去的盈利模式进行观察和总结,在新形势、新要求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更长久的发展下去,

关键词企业决策信息盈利模式创新

一、企业决策信息的概述

1.企业决策信息的获取

决策信息是指能够对决策的结果产生影响的各种与决策有关的信息。在当今这个信息泛滥的年代,怎样选取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的信息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企业决策信息获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路径:

第一种是从竞争对手的手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决策信息。但是此种方式必须保证是在合法的方式下进行的,可以是从竞争对手的雇员那里获取的,可以是从与竞争对手有某种业务往来的人手里获取的,可以是从竞争对手刊登的文章、出版物或者采访视频中获取的,也可以是从竞争对手最近的发展走势和活动动向中总结得出的。竞争不代表完全的对立,竞争反而是激励自己的不断进步的源泉。

第二种是从市场的信息化浪潮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可以是经过直接的市场调查获取的,可以是研究市场的近期走势和发展势头所探讨出来的,也可以是从企业所对的直接销售商或者批发商那里获取的信息,总之获取的手段要合理合法。

此外,在决策信息的收集过程中注意所收集的信息必须是与企业的经营相一致的,有助于企业发展壮大的。在信息的收集过程中要注意信息的实效性,信息越新,信息的价值就越大。信息获取的渠道要是正当的,非正规渠道往往会导致大量的虚假信息泛滥,而假信息又只会导致企业决策的失误。系统的来说就是及时、准确、全面、使用的信息是决策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2.企业决策信息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这个信息化的浪潮中,信息化是企业把握市场的发展形势和总体走向的重要措施,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的有效手段。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如果说改革开放为企业创造了发展的条件,给了企业做大、做强的“骨骼”,那么信息的有效沟通和交流赋予了企业做活的神经和灵魂。企业的领导层在对市场上有用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和整合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形成正确的决策信息,其是企业的重要信息资源。企业的决策信息通常是综合国内外信息的基础上经过仔细的筛选产生的,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是企业制定正确决策的依据,是企业谋求长久发展和旺盛生命力的保证。

二、企业的盈利模式及其创新管理

1.企业的盈利模式

企业进行经营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盈利,其盈利模式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经营所形成的带有规律性的获取利润的方式或者方式,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将其固化为了一种比较稳定成型的范式。企业的盈利模式包括反映商务活动和业务活动内容的六个要素,其分别是利润来源、利润项目、利润杠杆、保利策略、利润组织和企业文化,这六要素通过有效的结合促成了一个企业发展过程有的盈利模式。

2.盈利模式的创新管理

盈利模式的创新管理是指针对新的管理思想、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改变企业的管理流程、业务运作流程和组织形式。因市场信息瞬息万变,企业要从其中捕捉有效的信息,趋利避害的实现盈利模式的创新管理。首先,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主营商品和扩张延展

毗邻业务。其次,企业要学会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拓展盈利规模和时空范围。多元化经营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将企业的风险分在不同的领域,降低企业的风险值;能够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增加企业的盈利值;能够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多元化的经营模式通常会对企业提出一定的要求,无形中也激励了企业为之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最后,帮助企业进行适时的业务转型,帮助企业躲过经营的疲惫期。任何产品和技术经营到一定的周期和时间就会进入一个疲惫期,上升和盈利的空间不大,此时企业要么对其进行技术、质量等全方位的革新,要么往相关的产业或者领域进行有效的转型。通常第一种情况改革的力度大、资金投入多,实践的可能性较低,所以第二种情况不失为最佳的一项选择。

三、决策信息与盈利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

1.企业盈利模式的选择必须以决策信息为依据

企业盈利模式中的商务活动和业务活动是其重要的内容,商务活动涉及企业对于交易过程中的环境、对象、方式、规模、渠道等的选择和运行,涉及一定时空结构下以上各种要素之间的构成及相互关系;业务关系涉及企业内部各个环节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它们包含的要素和环节比较多。企业的决策信息是这对其相关要素和环节的信息整合的基础上经过仔细的筛选确定下来的,其为企业盈利模式的确定和执行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是模式选择的重要依据。

2.盈利模式的创新依赖于决策信息的精准定位

决策信息在对信息整合的基础上可以形成有效的集成定位,打通企业在市场商务、经营业务、产品品牌等方面和环节的关键信息,有效的协调企业现有和将来所有的各类业务及员工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和利益分配,实现对关键业务流程的一种动态的创新管理。这种对于传统核心业务的颠覆和改变,使企业的利润来源、利润项目和保利策略等方面都获得了根本性的创新,使企业在有效信息资源的指引之下获得了又一次的重生或者新生。

小结:对信息泛滥的时代,企业要想更好的生存下去,就必须在各种信息中筛选出适合自己的信息资源,形成有效的决策信息,推动企业盈利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平.浅论企业决策与信息支持.科技广场.2012.9(3):164-165.

盈利模式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篇7

[关键词]在线旅游旅游搜索盈利模式

一、在线旅游概述

1.在线旅游的涵义

在线旅游,又称为在线预订旅游。它由旅游中介服务提供商或在线预订服务商或传统旅游企业提供,以网络为主体,以旅游信息库、电子银行为基础,利用最先进的网络技术运作旅游产品及其分销系统的旅游经营体系。

2.省略)、芒果网(mangocity.省略)、e龙旅游网(elong.省略),全球旅游()等。

二、我国在线旅游盈利模式分析

1.我国在线旅游盈利模式现状

我国在线旅游与传统旅行社团体游相比,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经营模式,如以携程、E龙为代表的“酒店+机票+旅游线路”模式和以中青旅为代表的“旅游线路+酒店+机票”模式。但就其赢利方式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提供信息,获取交易中间利润。以携程为例,2007年携程主要收入中宾馆和机票预订占到92%的比重,可其主要收益就是通过提供预订,转交或游客直接支付货款,获取交易中间利润。

(2)通过提供度假旅游产品服务,获得服务回报。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就是自助游线路和分时度假产品两种。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人们对自助游、休闲游等旅游形式越来越认同,度假旅游产品将是在线旅游最有发展机会的一个赢利项目。

(3)通过提供广告信息服务平台,从广告公司或产品提供商获得收入。网络广告作为互联网门户最稳健的盈利模式,已经成为各大门户的重要营收来源之一,也是在线旅游赢利的方式之一。

(4)通过点击收费和固定付费而获得收入。这一种模式是传统搜索引擎的主要收入来源,点击收费是指广告客户在网站上注册关键字,企业网站链接广告将出现在搜索结果页面的右侧,收费原则是点击付费,不点击不付费,默认点击在中国最低0.15元/次,在全球其他区域是最低5美分/次;固定付费则是指,一些企业愿意在一定时间内买断某个关键字在搜索结果(包括正文在内的任何可选付费结果)中的排名,按时间阶段性付固定费用。

(5)通过投资上游或者下游企业产品而获得收入。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考虑未来的发展问题,有实力的企业会通过前向一体化或者后向一体化来投资实体,扩大经营规模,尽量减少经营中间环节来扩大赢利的空间。

(6)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盈利。比如提供租车服务、租船服务、提供打折产品等等。如果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抓住市场的商机,开发出新产品,就是获得了新的赢利渠道。

2.我国在线旅游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1)从产品的角度看,在线旅游产品存在简单化、同质化、层次低等问题;在线旅游盈利模式较为单一。有很多在线旅游公司几乎只有预订收益一种盈利方式来架构其盈利模式(如2007年携程宾馆和机票预订站到了92%)。在线旅游业务结构较为单薄造成中国在线旅游服务提供商同质化竞争问题较为严重,抗风险能力相对较低。

(2)从投资的角度看,单一的盈利模式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又加上没有旅游业相关实体作为依托,使得在线旅游管理者很难获得有效的融资成果,进一步扩大规模,走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道路。如E龙旅游网在2005年仍然亏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未来我国在线旅游的“两极分化”发展趋势

1.“大而全”的综合在线旅游品牌

由于市场分割,客户群呈现多样性,风险资本的介入和外资企业的加盟,我国的在线旅游盈利模式向IAC等国际企业靠拢。这是我国在线旅游企业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在线旅游市场规模仅占国内旅游市场0.5%的份额,根据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近几年的增长情况,以及网络普及等因素,专家预测,中国在线旅游业可容纳20~30个左右与携程同样规模的在线旅游服务提供商生存。中国在线旅游业在未来的几年将进入整合期,而整合的结果将是在线旅游品牌企业的出现。“大而全”是其主要特征,旅游产品多样化,以旅游业实体为依托,降低渠道经营成本,实现旅游产品上下游线路的贯通,实现一体化经营。当然,这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同时在线旅游企业的资本运营能力和管理手段必须与企业发展配套。

2.“小而专”的特色在线旅游网站

部分旅游企业结合传统特色旅游产品走个性化发展道路。其盈利模式较为简单,但是由于运作成本低,客源具有针对性,价格具有垄断性,往往能很快获得盈利。目前Google、Yahoo等几大门户搜索网站都开始进军在线旅游市场,今后,搜索引擎将会越来越多地抢占在线旅游的市场。

参考文献:

[1]吴思凌宏鸿:携程旅行网秋旅行网e龙旅行网内容交付性研究[J]旅游学刊,2005(5)

[2]吴红光:掘金在线旅游业[J]新财富,2006(2)

盈利模式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物流园区发展阶段和类型对物流园区盈利模式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物流园区现行的盈利模式,其次对我国物流园区现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根据物流园区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结合物流园区存在的基本类型,提出了不同阶段下各种类型物流园区盈利模式设计思路。

关键词:物流园区盈利模式发展阶段

问题的提出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的规划和建设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蓬勃地开展起来。但过度的物流园区规划和建设热给一些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原因是没有根据当地的区域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物流园区盈利模式,造成了大量园区土地的闲置和园区的经营亏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与资金的浪费。因此,对物流园区的盈利模式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对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的研究最近几年刚刚起步。郑琦(2006)对综合型物流园区盈利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通过资源整合、拓展信息技术服务、开发增值服务来增加综合型物流园区的盈利能力。姜慧韬(2008)从规划和建设的角度分析物流园区的运作模式,将之细分为建设模式、运营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加以详细分析。王令凯(2009)主要分析了我国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现存的问题,针对园区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闭海涛(2007)归纳了物流园区的四种盈利模式,并以某种农产品物流园区的盈利模式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有益的建议。曹明、罗璐、洪力京(2009)对我国物流园区规划和设计中考虑盈利模式不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胡良德(2005)提出了按照主导功能(转运型、存储型、流通加工型和综合型)设计盈利模式的思路。总体而言,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特定类型,更多地关注运作层面的模式设计和宏观政策方面的建议,没有考虑物流园区发展阶段需求和园区种类特点等因素,本文拟结合这两个要素进行综合盈利模式的研究。

我国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现有的物流园区在不同开发模式、不同经营方式下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五种:第一种为地产商开发,以租售方式交由物流企业经营。第二种为地产商开发,与物流企业合作经营。与前一种盈利方式不同的是,地产商在建设完成后,不是将地产简单地采用租售的方式交与物流企业经营收取租金,而是通过成立公司或签订协议合同等方式,与物流企业合作经营,地产开发商与物流企业共享物流经营收入。第三种为地产商通过成立子公司或委托第三方经营。第四种为政府主导,物流企业投资建设并经营。这种方式是我国目前物流园区发展中最常见、最主要的经营方式。第五种为企业自发建设的物流园区,盈利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经营收入,以及国家政策带来的隐性利益。对于最后这两种经营模式下的物流企业,其发展过程中在物流园区整体平台的基础上,受益于物流园区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和优势互补的整体运营方式,其收入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流园区整体发展水平的高低,受益于物流园区整体盈利模式的提高。

物流园区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关于我国物流园区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国内的研究中都提到了盲目追求规模、空置率高、增值服务薄弱等现象。按照郑琦(2006)的研究,我国物流园区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有四方面:一是盲目发展造成大量空置;二是建设成本上升;三是信息技术落后、服务水平低;四是物流管理人才和创新人才缺乏。王令凯(2009)的观点认为,第三方物流需求不足、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增值服务薄弱是物流服务水平低的表现。

参照以上观点,我国物流园区盈利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脱离实际盲目追求规模,造成大量空置。据《第二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物流园区平均空置率达60%,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二是盈利水平低,第三方物流需求不足。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显示,我国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中,由第三方物流承担的比例只有18%;商业企业物流由第三方承担的比例更少,仅占总比例的5.9%;而调查使用第三方物流的企业中,有23%的生产企业和7%的商业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服务不满意。三是忽视资源整合,建设成本增加,客户成本上升,削弱盈利能力。据测算,物流园区综合投入每平方米约2400~2600元,这与目前商品房的造价几乎相同,不仅抬高了物流园区的入驻“门槛”,使一些实力有限的中小型物流企业无法参与到物流园区中来。四是信息技术应用落后,物流经营服务水平低下。我国物流园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普遍较低,诸如电子商务、互联网、条形码、电子数据交换、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使用,直接影响到物流产业的发展和盈利能力。五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增值服务薄弱。由于电子化、信息化程度较低,大多数物流企业还只是被动地按照用户的指令和要求,从事单一功能的运输、仓储和配送等少数几个环节的业务上,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率水平日趋下降。

面向不同发展阶段的物流园区盈利模式设计

关于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的设计,胡良德(2005)首次提到了物流节点的分类,闭海涛(2007)按照此分类提出了转运型、仓储型、流通加工型和综合型物流园区的盈利模式,姜慧韬(2008)沿用这种分类方法并归类了每种类型代表的园区,并且提出了按照时间将物流园区的发展阶段分为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阶段。参照以上文献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的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园区发展阶段和园区类型两个要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按照发展阶段划分,阐述了每个阶段每种类型园区的盈利模式设计,并且对每个阶段园区的特点和盈利模式设计原因进行了简要论述。

(一)处于初创期的物流园区盈利模式设计

处于初创阶段的物流园区,此时区域经济、交通状况、科技发展等外部环境处于较低水平;从内部环境来看,入驻物流企业数量较少,物流密度较小,园区配套服务不是很完善,信息化水平较低,因此处于此阶段的物流园区应发挥这种园区主导地位的功能,在盈利模式的设计上,应注重其基本功能的实现。四种不同类型物流园区在初创期的特点如下:

转运型物流园区处于运输线上,又以转运为主,货物在这种结点上停滞的时间较短,转运型物流园区必须拥有相当规模的储存场地和仓库,此阶段转运型物流园区应着重利用地缘优势开展货物转运业务。

仓储型物流园区占地面积较大,园区内大部分仓库以储备为主要职能,货物相对停滞的时间长;由于货物多处于静态,园区中作业机械占存货数量的比重较小,而仓库的保管、养护费用较高。处于初创期的仓储型物流园区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利用仓库优势提供大规模仓储服务,收取仓库租赁费和物业管理费;或者结合仓储业务提供配送服务,并对运输配置、仓储管理、流通加工、搬运、包装的环节进行管理,收取配送服务费用。

流通加工型的物流园区既拥有基本的物资集散功能,又承担了一部分生产加工功能,实现了从厂商生产的标准产品到客户所需个性化产品转换衔接的目的。对于初创期的流通加工型物流园区,其盈利模式主要有:建设专业交易市场,收取交易费用;建立流通仓库,收取仓储费用;建立中转仓库,收取仓储和转运费用;建立集货中心,收取仓储、运输费用。

综合型物流园区的初创阶段,园区一般根据当地市场实际情况重点发展2~3种物流服务,因此其盈利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一是建立货物集散中心、交易中心和配送中心,收取场地租赁费用、货物交易费和配送服务费;二是结合转运业务开展货物交易业务,收取仓库租赁费、物业管理费和货物转运费;三是结合仓储业务开展流通加工业务,建立存储仓库和流通加工中心,收取加工费用和仓库租赁费等。

(二)处于成长期的物流园区盈利模式

对于处于成长期的物流园区,物流园区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均有所改善,此时园区所辐射地区的经济水平有所发展,交通状况有所改善,园区入驻企业数量明显增多,物流设施设备建设更加完善,物流市场需求更为旺盛,货物转运量、仓储量等大大增加,物流密度显著增加。而处于此阶段的物流园区,其盈利模式的设计主要要考虑发挥园区的核心功能,而发挥核心功能的关键是整合资源开展更多业务。

转运型的物流园区可以通过整合交通资源,使不同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入驻企业才能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降低运输费用,提高自身的利润率。仓储型物流园区在成长期可以整合信息资源,加强物流信息化方面的合作,建立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的物流信息中心,提供物流信息、物流交易、物流载配等服务,大力推进电子商务交易。流通加工型的物流园区可以建设流通加工中心,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将企业的大规模生产转化为用户的个性需求,收取加工费、包装费,同时利用资源整合优势,实施区域合作和联盟。综合型物流园区可以整合信息资源和各类资源,积极建设信息交易中心、仓储配送中心和流通加工中心,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率,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帮助企业减少固定成本支出。

(三)处于成熟期的物流园区盈利模式

进入成熟期的物流园区应该朝着提供更高层次服务的目标迈进,发挥延伸功能。处于成熟期的园区管理者要帮助和引导园区内企业改进物流经营管理方法,推行物流标准化,提高物流作业效率,降低成本,倡导诚信经营,争取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更加超值的服务。

转运型的物流园区可以提供有货物中转站特色的增值服务,包括除基本运输和仓储以外的包装、再包装、流通加工、分拣、配送和信息反馈等。仓储型的物流园区可以提供具有货物管理特色的增值服务,可以通过调集和管理自己和客户提供的单项服务、资源、能力和技术,运用自身的管理模式和运筹技术,整合提供一个综合的生产、物流、销售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流通加工型的物流园区可以发展物流配送等增值业务。综合型物流园区可以为企业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如提供物流咨询、培训服务,吸引相关企业进驻园区,如餐饮、酒店、汽配维修、物流用品市场等,从而增加利润增长点。

结论

物流园区盈利模式设计的目标考虑的不是某个企业个体或某一方面,而是从物流园区整体的角度来设计,目的是通过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实现社会物流总成本的最低。盈利模式的设计要结合物流园区的类型和区域产业特点,兼顾园区投资方、经营方的利益,在初创期注重发挥园区的基本功能,成长期专注于园区核心功能发挥,成熟期注重物流延伸服务功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琦.综合型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的探索[J].上海商业,2006(6)

2.姜慧韬.城市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王令凯.我国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的现存问题及改进措施[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2)

4.闭海涛.NNN物流园区盈利模式的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曹明,罗璐,洪力京.我国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的问题与对策[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9(2)

6.胡良德.城市物流园区盈利模式[J].运输经理世界,2005(12)

盈利模式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篇9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3YJA630020)、中南大学教师研究基金(中国企业盈利持续性研究)

作者简介:周浪波(1971―),男,湖南宁乡人,中南大学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财务;关健(1973―),女,湖南长沙人,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

摘要:从增长同步性、增长稳健性和增长稳定性三个维度测度企业增长状态,并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2012年财务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企业增长状态的财务后果。研究发现,增长同步性、增长稳定性均显著提高了公司盈利能力并降低了财务风险,而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的偏离度与盈利能力显著负相关,与财务风险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企业增长;财务后果;盈利能力;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8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4)05-0065-04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增长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成长性也是投资者最关注的价值判断指标。麦肯锡研究表明,在一个经济周期内,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的公司,在下一个经济周期到来之前消失的概率是其他公司的5倍,可见,适度的增长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然而,并非所有的增长都是有效的,增长有好坏之分。有盈利的增长、风险可控的增长、可持续的增长是可靠的增长,是良性的增长;没有盈利的增长、不计后果的增长、不留余地的增长是无效的增长,甚至是毁灭式的增长。如何科学度量企业增长状态并研究其财务后果,不仅是基础的财务理论问题,更是重要的战略实践问题,它对于企业增长战略的制定和增长行为管理有重要指导意义。

以拉巴波特(1986)企业价值现金流贴现模型为基础,汤谷良(2004)进一步将企业价值构成分解为三个基本维度,即增长、盈利与风险[1]。企业价值三维理论的提出使企业价值模型从一种管理理念演变为可操作性的管理技术,企业有效战略的形成前提是对增长、盈利、风险三维的动态平衡予以必要关注。与此相对应,企业战略和规划产生三层基本任务:管理增长、追求盈利和控制风险。企业价值驱动的三个维度各自有独立的经济意义,同时又相互关联。当我们将增长作为一个独立因素考察其财务后果时,盈利能力及风险水平就应该是其关注的焦点。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流星”现象吸引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企业增长财务后果的广泛关注。Hyun-HanShinandReneM.Stulz(200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合理的增长率是可以为企业带来资产现金流的增长,而超速增长不但不会增加企业价值,而且会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从而毁损企业价值[2]。CyrusA.Ramezani,LucSoenen,andAlanJung(2002)利用美国1990~2000年每年近2156家公司23720个观察值,通过实证研究显示:随着销售的增长,公司的盈利指标也上升,但存在一个最优点,进一步的增长会毁损股东价值,并对盈利能力有负面影响。相反地,拥有稳健的销售的企业却能获得高回报率,为股东创造价值[3]。上述结果也得到了Ruller和Jensen(2002)的验证,Ruller和Jensen指出,如果一个企业的预期增长率超出了行业增长率,如果不能很好解释怎样和为什么可以达到这种“超常业绩”,这种增长就注定要失败。因此,公司的战略导向应该从“先增长,后盈利”向“有盈利的增长”的转变。

崔学刚(2008)基于我国电信与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对企业盈利、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增长与企业盈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增长与价值创造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4]。李东红(2011)考察我国上市公司增长波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以EVA衡量的企业价值与增长波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该研究结论表明,管理增长不仅要重视增长的速度,更应关注增长的波动,适度增长才是企业持续创造价值的前提[5]。

企业增长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是企业增长财务后果的另一重要研究视角。按照传统MM理论,具有好投资项目的企业不会因为增长而增加财务风险,因为良好的投资回报率能保证企业匹配融资,从而不会破坏资产负债表的平衡。然而,在现实的融资约束下的企业增长必然导致高财务杠杆,而杠杆作用会降低企业融资增长的能力,从而增大财务风险。LarryLang(1996)研究表明,企业增长速度与企业风险之间呈现某种正相关关系[6]。RobertC.Higgins(1997)研究认为,快速增长可能导致企业资源变得相当紧张,除非管理层意识到这一结果并且能够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防范,否则快速增长将会导致企业破产[7]。崔学刚等(2007)基于我国电信与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研究了企业增长与财务危机的关系,结果显示:超速增长公司的财务危机概率显著大于非超速增长公司,公司超速增长在其后1~3年内显著增加了财务危机概率[8]。

已有主流研究一般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盈利能力指标,增添了问题的复杂性。因为净资产收益率受资产回报率和财务杆杠的双重影响,其结果不只是反映增长本身的经营管理效应,而且夹杂着公司财务政策选择所产生的杠杆效应,有可能扭曲实证结论。另外,主流研究以资产负债率作为衡量财务风险的指标也有其局限性,特别是对一些通过并购扩张的企业而言,合并报表可能存在大额商誉,但其不具备真实的支付能力。本文试图在研究增长财务后果过程中,对评价指标进行适当修正,分别以资产回报率、有形资产负债率作为盈利和风险水平衡量指标。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企业增长状态测度

本文分别从增长同步性、增长稳健性和增长稳定性三个维度测度企业增长状态,从而对企业增长状态的描述更完整①。

1.增长同步性。

实现与行业的同步增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从中短期看行业增长率存在显著差异,而企业能否实现与行业同步增长对其竞争力、盈利和风险状况有显著影响。因此,将行业平均增长率引入作为衡量企业增长速度高低的基准有重要意义。增长同步性可以用行业同步指数衡量:行业同步增长指数=企业实际销售增长率/行业平均增长率。

2.增长稳健性。

以行业为参照评价增长速度反映企业实际增长的相对表现,但与企业增长能力相脱节。罗伯特・希金斯所提出的“可持续增长率”概念为我们基于自身能力评价企业增长速度的高低提供了新的视角②。企业增长稳健性可以用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的偏离率衡量:企业可持续增长偏离率=(实际销售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偏离率越小,增长的稳健性越强。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的偏离程度以可持续增长偏离度衡量:企业可持续增长偏离度=实际销售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

3.增长稳定性。

观察企业连续一段时期企业收入情况和增长率的变化,可以更直观展现企业的增长形态,大致可分为渐进式增长与跳跃式增长两种情形。渐进式增长强调伴随所处行业商业环境的演变以稳妥、较慢的速度实现增长;跳跃式增长则力求以最短的成长周期达到尽可能高的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前者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特征,后者则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企业增长稳定性可用企业销售增长变异系数衡量:销售增长变异系数=销售增长率标准离差/销售增长率均值。变异系数越小,增长稳定性越强。

(二)企业增长状态对盈利和风险的可能影响

适度的增长有助于提升企业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挖掘潜在资源潜能,充分发挥资源杠杆作用,从而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盈利能力的提升可以增强企业内部资源积累,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过度的增长意味着企业业务范围和规模的急剧扩张,大大提高管理的复杂性。当这种增长超越企业自身管理能力时,往往对企业盈利产生负面影响。与此同时,销售的增长往往以资产规模的膨胀为前提,资产的扩张将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内源融资能力不足的情形下,将严重破坏企业现金流平衡,增加企业财务危机的概率。增长不足表现为企业销售增长率长时间低于行业平均增长率,或企业实际增长率低于希金斯模型财务可持续增长率。如果企业长时间低于行业平均增长,意味着企业在行业中竞争地位下降,在原材料采购、营销推广、规模经济等方面均将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企业实际增长率低于可持续增长率,意味着企业财务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无疑将对企业盈利状况产生负面影响。但这种增长不足会导致企业资金结余,从短期来看可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渐进式增长不追求增长速度最大化,而是一定风险和利润水平相平衡的合理增长速度。渐进式增长从短期看可能牺牲盈利,但有助于实现规避风险、稳健经营的目标。跳跃式增长的风险和难度最大,一方面,是由于高资金需求企业需要面对资金瓶颈,对企业融资能力和资金平衡管理能力提出挑战;另一方面,是如何实现企业整体“同步化”:市场规模成功扩张的同时实现企业组织、管理和文化的共同进化。跨越企业正常生命周期的跳跃式增长,短期可迅速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和盈利性,但如果缺乏精细化的管理规划,企业的资金链条、组织体系和应变功能将变得极其脆弱,从而极大地破坏财务结构的平衡性。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企业增长行业同步性越高,盈利能力越强。

H2:企业实际销售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偏离程度越大,其盈利能力越低,财务风险越大。

H3:企业增长稳定性越高,盈利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低。

三、企业增长财务效应的实证检验

(一)样本选择

本文选择制造业2009~2012年连续上市的988家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扣除数据缺失、非标准审计意见和指标计算结果无意义样本,最终得到737家有效样本观测值,所有数据来源于深圳国泰安技术有限公司CSMAR数据库。考虑到单一年份指标值可能出现异常波动,影响评价的客观性,相关变量计算以2010~2012年指标平均值为依据,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将资产规模、行业类型作为检验企业增长状态对盈利和风险的影响的控制变量,变量定义见表1。在此基础上建立以下检验模型:

ROA=β0+β1SGS+β2SGD+β3GCV+

4SIZE+γi∑INDi+ε(1)

LEV=β0+β1SGS+β2SGD+β3GCV+

4SIZE+γi∑INDi+ε(2)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1.描述性统计。表2描述统计结果显示,样本公司2010~2012平均资产报酬率8.19%,平均有形资产负债率46.89%;行业同步增长指数均值1.49,表明多数样本公司实现了超过行业平均的增长速度。实际销售增长率均值23.95%,远高于同期可持续增长率均值11.01%,且平均销售增长偏离度高达218.10%,表明整体而言公司增长激进。从增长稳定性看,2008~2012年样本公司实际销售增长率的变异系数均值达到1.83,表明整体而言公司增长的稳定性较差。

2.回归结果分析。

分别对模型1和模型2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主要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结果如表3。

回归方程F检验和回归系数T检验结果表明,模型1和模型2回归方程、解释变量回归系数均有显著意义。模型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行业同步增长指数与资产报酬率显著正相关,标准相关系数为0.317,而增长偏离度、销售增长变异系数与资产报酬率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标准相关系数分别为-0.545、-0.094。模型2回归结果显示,增长偏离度、销售增长变异系数与有形资产负债率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行业同步增长指数与有形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综合模型1和模型2回归分析结果,支持本文研究假设。控制变量公司资产规模与盈利能力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而与有形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说明规模大的公司利用其相对优势的信用地位,使用了更高的财务杠杆。

四、结论与启示

以上基于制造业2010~2012年财务数据分析了企业增长状态对于盈利能力和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现与行业同步增长对于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控制财务风险均有重要意义,而偏离自身财务能力的增长及跳跃式增长模式对于盈利能力和财务风险均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可持续增长偏离度与资产报酬率和有形资产负债率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达到-0.545和0.179,再一次说明了罗伯特・希金斯模型“可持续增长率”对于企业增长战略制定的重要指导意义:企业能实现多高的增长不取决于经理层的主观意愿,而取决于企业的实力。超越自身能力的“超常规增长”不仅未能实现业绩同步提升,而且大大提高了公司财务风险,这与“价值驱动”的增长理念背道而驰。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在保持与行业同步增长的同时,采取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稳健型、渐进式增长策略是一种更优的选择。

注释:

已有研究多以企业实际销售增长率这一单一指标衡量企业增长状况,但由于不同行业增长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不同企业增长能力也存在显著差异,相同的销售增长率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存在不同的经济意义,因此,简单使用实际销售增长率指标测度企业增长状态其科学性和完整性不足。

②希金斯“可持续增长率”是指企业不对外股权融资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的前提下,企业可实现的最大销售增长率。希金斯“可持续增长率”充分考虑了企业增长的财务约束,若企业实际增长率远高于可持续增长率,表明企业增长激进;企业实际增长率远低于可持续增长率,表明企业增长保守;企业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接近,则表明企业增长相对稳健。

参考文献:

[1]汤谷良.试论企业增长、盈利与风险战略三维平衡管理[J].会计研究,2004,(11):31-33.

[2]HyunHanShinandReneM.Stulzfirmvalue,risk,andgrowthopportunities[J].FinancialAnalystsJournal,2000,(6):27-41.

[3]RamezaniCA,SoenenL,JungA.Growth,corporateprofitability,andvaluecreation[J].FinancialAnalystsJournal,2002,58(6):56-66.

[4]崔学刚.企业增长、盈利与价值创造[J].当代财经,2008,(8):125-128.

[5]李东红.企业增长波动对价值创造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6):73-77.

[6]Larrylang,EliofekandReneM.Stulz.Leverage,investment,andfirmgrowth[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96,(4):135-152.

[7]AlfredRappoport.Creatingshareholdervalue:thenewstandardforbusinessperformance[M].TheFreePress,1997:135-147.

[8]崔学刚,王立彦,许红.企业增长与财务危机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2007,(12):55-62.

ThreedimensionalEvaluationandFinancialEffectofEnterprise's

GrowthStatus:EmpiricalEvidenceBasedonChina

ListedCompaniesinManufacturingIndustry

ZHOULangbo,GUANJian

(SchoolofBusiness,CentralSouth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3,China)

盈利模式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1篇10

关键词:流通业;价值转移;利润区;盈利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892(2009)01―0076―05

价值转移指利润收益和市场价值在行业之间、同一行业链不同环节之间转移的运动过程。二十一世纪九十年代,美国阿德里安・丁・斯莱沃斯基等一批学者通过对现实情况的考察和研究,总结了价值转移的规律,提出了相关的理论。结合流通业实际学习和理解价值转移理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流通环境变化的特征,重新思考流通业的盈利模式,而且有助于我们对流通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新思考。

一、价值转移理论内容

斯莱沃斯基先后独立完成或和他人合著了《盈利模式》、《盈利》、《价值转移》、《发现利润区》等多部畅销著作。综合这些著作议述,价值转移理论包括以下内容:

1.每一条产业链都可以细分为若干环节,有些环节处于“利润区”、有的则处于“无利区”。

所谓“利润区”,指“能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的经济活动领域”。这种利润不是行业平均利润,也不是周期变化的利润,而是能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无利区”则是企业的黑洞,“资金投入后不会产生利润”。“利润区”和“无利区”可以是产业链的一段,也可以是整个行业。

2.利润区往往隐藏在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

所谓薄弱环节,指产业链发展的瓶颈。由于受理念、技术、制度等因素的制约,该环节信息不透明、技术含量较低、运行模式不成熟、成本虚高,但这些环节往往是潜在的利润源。领先的企业往往以创新的思路和盈利模式在薄弱环节深耕,并获取可观利润。

3.价值转移分为三阶段

按照价值转移理论,价值转移通常分为三个阶段:价值流入、价值稳定和价值流出。价值转移的阶段判断的依据,通常是“市值规模比”(公司市值住营业务收入)。当“市值规模比”大于2,处在价值流入期;“市值规模比”在0.8至2之间,处在价值稳定期;“市值规模比”小于0.8,则处于价值流出期。

4.“利润区”会随着经营环境变化发生位移

斯莱沃斯基总结了经营环境变化的五个方面:区域经营者的全球化,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生产过剩;技术进步和开发提高了产品的替代性,使传统的产业界限模糊;受信息技术、品牌和兼并的推动,分销渠道的产业化加强;由于各种支持系统兴起,使新的赢利模式更加容易成长;信息化提高了消费者的素质,增加了价格的透明度,促使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竞争型商业模式出现。

由于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价值与利润收益不断位移。如果这一位移发生在行业之间,表现为一个行业对GDP的贡献度及行业整体利润不断提高,而另一个行业的利润水平则不断下降。如果价值转移发生在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则行业整体利润并未萎缩,但处于不同环节的企业之间的市值及盈利能力呈现不同变化趋势。

斯莱沃斯基多次举电脑产业链的例子来说明上述论断。电脑产业链是由核心零部件、电脑设计、组装、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应用软件、分销、服务等环节所组成。个人电脑兴起时,IBM等公司都看好这个市场,此时,哪家公司的产品首先进入市场,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夺得先机。为此,IBM公司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零件采购、组装等硬件环节,而把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应用软件等环节外包给微软等公司开发,当时IBM公司确实取得巨大的成功。但是,皮尔・盖茨却认为,程序设计语言和操作系统迟早要成为电脑产业链的利润区,因此通过一系列成功的运作,使微软这两项业务成为行业的标准。随着电脑产业链的利润区离开硬件环节后,IBM公司连续10年陷入困境,而皮尔・盖茨却由于远见卓识成为世界首富。

二、我国流通业价值转移趋势分析

运用价值转移理论分析流通业实际,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流通业价值转移有以下趋势:

1.制造环节利润向销售和研发环节转移

斯莱沃斯基在剖析不同案例时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即不同产品链中,加工制造环节往往处在“无利润区”或“低利润区”,随着产业的成熟,利润区越来越远离加工制造环节。从国外经济看,价值转移的趋势一般由制造环节向产业链上游(开发设计环节)和产业链下游(如销售、售后服务环节)转移,呈现出“微笑曲线”状态。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商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生产制造商由于能为社会提供稀缺的商品而处于分销渠道的支配地位,并在供应链中处于“利润区”。但是,随着供求格局的变化,销售环节(尤其是零售终端)逐渐居于举足轻重的位置。这是因为,销售环节是产业链的最末端,是产品到达消费者完成交易的最终端口,是商品与消费者面对面的展示和交易的场所。通过这一环节,厂家和商家将产品卖给消费者,完成最终的交易,进入实质性消费。正因为这样,销售环节成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

2.销售环节主营业务利润向资源和服务环节转移

在传统的商品流通过程中,主营业务主要指商品买卖,主营业务利润也主要指商品买卖差价。然而,根据对我国99家批发零售行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商品买卖差价赚取的利润在流通利润构成中所占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

表1表明,2000-2005年间,通过进销差价方式获得利润占流通企业的利润总额的比重不断降低,而其他业务利润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且上升的幅度在不断增加。其他业务利润主要从资源环节和服务等环节盈利。

(1)资源环节

在这里,资源主要指流通企业具有的其他企业所不具备或很少具备的渠道资源、品牌资源等。

渠道资源。随着流通企业规模化和连销化的发展,流通企业特别是大型流通企业的分销能力得以迅速提高,渠道资源越来越丰厚。由于对渠道拥有强大的控制力,流通企业对生产商、供应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迫使上游环节让渡出更多的利益(如进场费、资金占用等)。西方经济学认为稀缺资源都能带来利润,发达畅销的渠道网络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同样会给流通企业带来相应的利益。

品牌资源。卓越的流通品牌可为流通企业创造如下价值:等同或相似技术、功能与品质的产品,依赖品牌资产可比竞争商店价格卖得更高;降低对促销的依赖性;吸引新顾客,增加老顾客的光临频率;形成竞争壁垒;通过理性品牌延伸,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如发展自有品牌商品、通过连销加盟收取加盟费用等)。

(2)服务环节

这里的服务不仅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还包括向供应商和消费者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如为供应商提供市场信息、再加工、物流等服务;对消费者提供融资、租赁、、定制、解决方案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服务环节隐藏着巨大的利润。以汽车销售为例,汽车销售利润与为汽车在使用过程中提供贷款、保险、融资、租赁、维修等服务所获得的利润比为1:3.7。所以许多零售企业往往会降低汽车售价,把盈利的赚取不仅仅停留在销售环节,而是通过开设4S店和提供更加贴近的服务,把盈利延伸到更广阔的服务领域。

3.交通运输与仓储处于价值稳定期

本文选用了58家交运仓储上市公司,数据样本为1996年至2005年公司年报,时间跨度为10年,数据表明这58家公司的市值规模比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在2001-2005年的市值规模比均大于2.0,表明处于价值流入期。

4.电子商务增长迅速

电子商务在流通领域的应用被誉为是对商业零售业务的第四次革命。电子商务以网络为交易平台,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是对传统流通经营方式的一种革命性变革。自2000年至200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由87.33亿美元,增长到937.61亿美元,6年内增长了9.74倍,平均每年以65%的速度增长,其利润区展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三、流通业价值转移特点分析

纵观整个流通业价值转移的过程,我国流通业价值转移有以下特征:

1.价值转移的周期加快

我们以超市、卖场为例,提取了百联股份、王府井、南京新百、武汉中北四家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见表3),发现价值转移周期明显加快。

2000前,四家上市公司市值规模比大于2.0,处于价值流通阶段;2000年大于0.8小于2.0,处于价值稳定阶段;从2001年开始,其市值规模比小于0.8,处于价值流出阶段。期间处于价值稳定期的时间仅为一年,几乎没有过渡期。这四家公司的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造成我国流通业价值转移周期缩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当某一业态或某一经营方式处在价值流入或价值稳定阶段,会吸引越来越多投资者的注意,短期内会有大量企业介入。在我国,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大量闲散资源和转型资源如饥似渴地寻找投资方向,加上我国盲目建设和跟风现象较为严重,大量竞争性企业的出现必然会加速行业价值及环节价值的流动。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越来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新经营模式的探索、新经济理论的推出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必然会加快价值流入和流出的速度。

2.价值转移路径多维化

从流通业价值转移的演变历史来看,价值转移的趋势一般是按照产业链从制造环节向下游进行转移,如向批发环节转移,然后又向零售终端转移,体现了方向的一维性。现阶段价值转移的路径则呈现多维化特征,即不仅朝价值链下游转移,也有可能朝着上游转移,甚至有可能朝着独立于整条产业链的第三方转移,产业链上有多个利润区。

3.价值转移范围的跨区域性

斯莱沃斯基在《价值转移》一书中指出,价值转移有三条路径:一是价值在不同行业间转移;二是价值在同一行业不同企业间转移;三是价值在同一公司不同部门间转移。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及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点,价值转移还在不同国别,同一国家内不同区域之间转移。据我们的调查,发达国家和地区流通市值规模比要明显大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

四、流通产业可持续盈利对策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流通产业和企业占主导的战略思维是由内而外方式,思路主要集中在节约成本,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方面。价值转移理论则是倡导由外而内的思考方式,即决策者从环节分析入手,把握环节变化的趋势,因地制宜地制定流通可持续盈利战略。

1.科学把握价值转移规模,摆脱“无利区”,造就“利润区”。

国内外的一些优秀企业,其经营模式各有不同特点,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清晰地判断每条产业链利润区的位置及价值转移的趋势,并重新确定价值获取、产品差异和业务范围的途径和策略。

香港利丰集团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发现,一件商品如果在美国零售价是4美元,其生产成本仅为1元,在这一环节再压低成本提高获利水平很困难,他们称之为“硬1元”。而在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物流运输、批零等环节尚有很多机会可以节省成本增加利润,他们称之为“软3元”。认识到这一规律后,他们通过分散生产的方式,把加工业务外包给合作伙伴,自己则集中精力在“软3元”环节运作。哈佛商学院专门为此采写了案例,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利丰案例告诉我们,在每条产业链中都有其“硬环节”和“软环节”。所谓“硬环节”指产业链中运营已渐成熟,竞争充分,节省成本空间较小的环节:“软环节”则指产业链中相对薄弱,创新经营和压缩成本均有较大空间的环节。显然,后者是流通产业主要利润来源。

2.设计流通盈利模式,实现价值创造

流通盈利模式指流通产业获取利润的方式和途径,也是流通企业资源运营方式和业务结构的总和。

从流通盈利模式的演变看,先后有进销差价模式、连销经营模式、渠道控制模式、供应链管理模式、增值服务模式、电子商务模式等盈利模式出现并发挥作用,他们在时间上是继起的,在空间上又是并存的。我们从利润来源的获取利润方式来勾画这六种盈利模式的特征(见表4)。

虽然不同盈利模式在资源运营方式和业务结构方面各有不同的特征,但是我们透过不同盈利模式的特点,进一步剖析其深层机制,发现有共同盈利规模可循,这一规模主要体现在盈利模式和盈利机制的相互关系。这一关系可用图1表示。

图1表明,在确定了流通盈利源以后,流通企业还必须构筑有效的盈利通道,即盈利的方式和途径。这些方式和路径主要是低成本运营、流程重组、渠道控制和客户至上策略。各种盈利模式和方式都有适宜实行的条件,流通企业可以视具体情况选择。但必须强调的是,企业必须尽可能靠近利润源,远离“无利区”。

3.建立竞争壁垒,控制价值流出

实现流通可持续盈利,不仅仅要发现价值和实现价值,更要保护价值,即采取有效可行的控制,保护企业的利润区不被竞争侵蚀,盈利模式不被对手轻易模仿。

企业可选择的战略控制手段很多,斯莱沃斯基在《发现利润区》一书中对其进行了归纳,见表5。

在每个行业,选择控制手段都有不同的侧重。因此,在决定如何实现战略控制之前,须对相关的控制手段的作用强化进行划分。表6提供的等级排列为企业决策提供了参考。

盈利模式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篇11

关键词:盈余管理绩效评估公司管理

目前,对于盈余管理概念的界定,虽然会计研究者们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是,有两类学说较为大众所接受:

一类是,美国会计学家斯科特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

另一类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指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笔者认为,盈余管理是在公认的会计原则范围内,通过对会计原则、会计方法会计估计进行有目的性的选择,以在证券市场、银行信贷、税收缴纳、报酬激励等方面寻求有利于己或有利于服务企业的财务结果。盈余管理活动并不会对企业的实际盈余带来过分影响。

1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和条件

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大股东并不实际投身于企业的具体管理事物中,公司各项事务的管理由总经理、部门经理和其他高级主管组成的企业管理层负责。而由此建立起来的“委托—”关系将会产生“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公司股东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公司管理层追求自身薪酬和发展机会的最大化。企业股东和管理层追求目标的差异是产生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

现行会计所采用的原则与方法是产生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首先,会计准则中权责发生制的固有缺陷为盈余管理的开展提供了机会。在权责发生制下,经济实体发生的交易与其他事项的确认并不是以实际收入或付出现金为准,而是以产生的财务结果在不同期间加以记录。所以,在权责发生制下,会计人员采用预提、待摊、递延等方法,将各期间收入与费用、收益与损失配比,以反映经济实体在某一期间内的业务。其次,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滞后性也为盈余管理的实施提供漏洞。会计本身即为一项“主观见于客观”的活动,再加上,新经济业务的不断出现,这都使得条文性的会计准则未能及时对经济业务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使得许多会计项目的确认、披露和计量存在准则滞后的现象。

现代会计学家在大量的研究分析后指出,契约摩擦和沟通摩擦是盈余管理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契约摩擦是指契约的不完备性使得已制定的契约会与现实需要之间产生的矛盾;沟通摩擦是指委托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使得两者间沟通受限。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为了实现自身对利益的追求,会将对自己不利的部分信息隐藏甚至修改,通过操纵利润,尤其是净利润,以便实现自身经济收益的最大化。当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白热化,来自职业经理人市场的生存压力也会迫使一些高级管理人员通过粉饰报表或者操纵目标数字来实现盈余部分的控制。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公司高层可以轻松实现计划内的“盈余管理”。

公司管理层掌握着企业经营的各项指标和重要数据,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管理层与股东间的沟通障碍,使得管理层有相当大的权力和自由度来选择与股东沟通的信息,管理层的私人信息或者某些企业信息会由于管理层的认为选择而很难为股东所知,进而不利于股东对公司的了解和控制,影响公司战略的制定。因此,信息不对称也是盈余管理产生的重要条件。

因此,由于外部会计准则、权责发生制等因素的制约,内部管理层与股东间的目标不一致、契约摩擦、沟通摩擦和信息不对称,使得盈余管理在现实中很难消除。不过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因此,学者必须辩证地看待盈余管理,正确地认识盈余管理。

2盈余管理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虽然盈余管理从某种意义上体现的负面影响较为明显,但其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对于企业和投资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而言,也是意义重大的。

首先,大量的企业内部信息由公司管理层掌控,当企业管理层以报告的形式将这一类复杂又专业的信息传达给股东和其他投资者的时候,其成本往往较高。但是,通过盈余管理中“利润均衡化”的方法,即可将原本无法传递的一类内部信息传递给投资人,由此可以带动投资者减轻资本市场激烈波动给决策行为带来的影响。除此以外,有效的盈余管理模式对于公司相关利益者的心理波动有积极的作用。一些投资人或供应商由于对公司经营结果的波动反映激烈,有效且必要的盈余管理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心理波动而产生的对公司自身利益的潜在巨大影响。

再次,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而使得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契约具有不完全性和刚性。根据有效契约理论,公司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行为可以灵活有效地处理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刚性,从而降低契约成本,增加企业价值。

盈余管理是社会发展中在资本市场里的会普遍存在的一般现象,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制体系和完备的公司治理结构,其产生的消极作用在现代企业中也有广泛显现。

首当其冲,盈余管理会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当盈余管理走得太远,企业管理层极力粉饰和掩盖真实的财务信息、甚至产生不当盈余管理问题时,投资者对于收益质量的感觉将大打折扣,使得企业市场价值下降。同时,有关研究表明,投资者对盈余管理后期转回的失望将可能产生股票业绩下滑的消极作用。

另外,降低企业盈余信息的相关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企业管理层的不当盈余管理行为,使得盈余信息变为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从而会使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和可用性大大降低。

同时,盈余管理不利于企业决策及资源利用。企业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的方式将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传递给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这将误导其做出错误和无效的决策及战略,进而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影响企业资源配置,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不当盈余管理行为控制

目前,相关学者指出,盈余管理模式可分为管理层自利型、制度诱发型和组织目标型。管理层自利型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从而做出不利于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结果,这类盈余管理行为动机狭隘,具有一定欺骗性,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制度诱发型盈余管理行为,是由于制度本身缺陷而导致的管理层不当盈余管理行为结果;组织目标型盈余管理行为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除了依靠会计信息选择而改变财务报告结果外,也会选择利用决策变化、交易十点选择等方法来达成目标。

因此,在控制管理层不当盈余管理行为时,要适度使用组织目标型盈余管理行为,实现企业价值。而针对制度诱发型盈余管理行为,则需要企业外部组织机构:

①制定和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快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建设。

②增强对会计信息及盈余管理的外部监控,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

③加强市场管理力度,对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不当盈余管理行为严厉处罚。

管理层自利型盈余管理行为是目前最为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最容易为企业自身所控制和监管的行为,所以,加快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建设、改进公司管理层绩效评估方式,是治理不当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环节。

4基于企业盈余管理治理对策的管理层绩效评估制度探究

4.1当前企业管理层绩效评估方式弊端

加强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完善的核心在于,加强对管理层的绩效评估。而目前,我国企业对公司管理层的绩效评价及行为监管存在着诸多问题:

①评价指标单一。用单一的投资回报率、利润等财务指标对管理层进行考核,引起企业管理层片面追求自身利益和短期收益的最大化,故而蓄意粉饰财务报表,忽视企业长期利益。

②片面地使用纵向财务指标对比,缺乏横向考评。目前的考评,多以企业本期财务水平较之期初水平的差额来衡量管理层业绩,易使管理层运用盈余管理手段粉饰本期业绩,压低评价基数。

③对评价结果重视不足。多数企业的评价结果没有与奖惩和职位升迁挂钩,即使挂钩,由于奖励和惩戒的力度失效,不能够使评估结果充分发挥其原本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因此,与评价结果直接挂钩且奖惩力度直接有效的内部管理结构和体制急待完善。

④评价缺乏长远性。相比于日本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营历年而言,我国企业的发展模式在高管任期内呈现出典型的“短、平、快”情况。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安全感和对服务企业薄弱的情感寄托,往往不过分注重公司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高管在盈余管理的执行过程中一般为表现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偏向大过对企业整体利益的倾向。尤其在企业高管自身利益和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由于评价指标的脆弱和惩罚体系的不完善,往往会导致企业高管通过牺牲企业利益而换取个人利益的局面。

4.2改善企业绩效评价的措施

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估构架模型中应该综合考虑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同时也应该关注除利润等财务指标外的多因素考核。

盈余管理中对企业管理层的监管不力等问题的解决,要求企业经营者的绩效评估体系需要有新的视野和角度,改善的举措有:

①为避免单一考量利润等财务指标而导致的盈余管理行为,企业应引入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EVA)指标,综合考虑企业管理层创造的实际价值、所应用资产量的大小及使用该资本的成本。

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EVA),是指一定时期的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全部资金成本后的余额,用于衡量企业财富的增加量。其公式为:

EVAt=Et-r*Ct-1

EVAt为公司在第t时间阶段内创造的经济增加值大小,Et为公司在t时间阶段内使用该资产获得的实际收益,r为单位该资产使用成本,Ct-1为t时间阶段初使用的资产净值。

建立在EVA模型基础上的管理者绩效评价体系考虑了权益成本,能减少传统会计指标对经济效率的扭曲,避免了不当盈余管理行为。能够真正反映出企业的经营业绩,避免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②建立有效的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管理业务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表征评价对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多个指标,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

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之前,需进行岗位评价,其目的是界定工作本身的要求。岗位评价一般包括四要素原则:即工作责任,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每个要素中划分为若干项目。例如,对管理业务进行评价,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进行具体说明,以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等。

选择评价指标与测量方法。采用经济增加值、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值等作为核心指标,管理监督会议召开次数、部门工作计划按时完成率、核心员工保有率、员工流失率、员工流动率、员工满意度等等其他指标。

③改革以固定工资为主体的管理层报酬制度。薪酬有五种主要依据,相应地形成当前的五种主流薪酬模式:基于岗位的薪酬模式、基于绩效的薪酬模式、基于技能的薪酬模式、基于市场的薪酬模式、基于年功的薪酬模式。

管理层报酬制度属于基于岗位的薪酬模式。基于岗位的薪酬模式,顾名思义,是以岗位的价值作为支付工资的基础和依据,在岗位价值基础上构建的支付薪酬的方法和依据,即在确定员工的基本工资时,首先对岗位本身的价值作出客观的评价,然后再根据评价结果赋予承担这一岗位工作的人与该岗位价值相当的基本工资。通俗地讲就是在什么岗,拿什么钱。对岗不对人,对于员工而言,岗位更为客观、稳定。

明茨伯格认为,管理人员应当扮演三个方面的角色:人际关系营造者、信息传递者和决策制定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管理层大多会表现出三个方面的共性,即对组织的承诺、行为取向和对权利的需求。这种种特殊性决定了管理层报酬制度的特殊性。

与其他职位类似,管理人员的报酬制度主要也同样由固定工资、奖金和福利三部分构成。增加决定定报酬的因素能增加盈余管理行为开展的困难和复杂程度。通常,管理者的报酬由工资、奖金、业绩计划和股票期权计划组成。其中,工资为无风险报酬,奖金、业绩计划和股票期权计划为风险报酬,风险报酬对管理层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如果管理层的报酬中增加了此三项风险报酬,那么管理层开展盈余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将会增加。

参考文献:

[1]李强.《经济增加值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利弊思考》,《中国市场》2010年第52期.

[2]朱丽莉,王秀丽.《盈余管理与管理层薪酬间关系的研究述评》,《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9月.

盈利模式对企业的重要性范文篇12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从历年来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年报检查的结果看,盈余管理始终是影响中国资本市场会计盈余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实现短期盈余目标,许多上市公司不惜利用各种手段调节会计利润,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不仅会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甚至导致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严重干扰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所以,如何治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是资本市场监管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运用会计手段或者安排交易操纵财务报告结果,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数据为基础的合约的结果[1],其产生的根源是信息不对称环境下企业产生的道德风险[2]。在信息不对称的掩护下,拥有信息优势的企业管理者为了个人私利或组织局部利益而产生道德风险,违背会计信息的中立性原则,利用盈余管理手段操纵会计盈余水平,误导利益相关者的决策,甚至导致其利益受到损害,所以,盈余管理不仅是一种会计违规行为,也是一种不符合企业合法诚信道德伦理的行为。从产生根源出发,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降低信息不对称,弱化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信息环境优势;二是促进企业提高商业伦理道德,依法诚信经营,降低道德风险,从主观上约束盈余管理行为。

一直以来,对于企业盈余管理的治理,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如何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所以现有文献多从独立审计、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方面来研究盈余管理治理机制[3],同时,为提高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中国的监管层也一直致力于各种制度建设来促进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度的提高。虽然这些研究和实践对降低中国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会计盈余指标在中国资本市场股票发行、再融资等重要决策中的政策刚性,许多上市公司还是会在制度监管的空隙中,想法设法利用各种盈余管理手段来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所以,企业盈余管理仍然是干扰中国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度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增多,人们普遍认同关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并且以符合社会道德伦理的方式从事经营活动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4-5],因此,注重社会责任的企业会诚信守法经营,减少企业及其管理层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的机会主义倾向,那么,从降低其道德风险的角度看,社会责任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应该能够发挥治理作用。诸多实证研究表明,社会责任中的企业伦理会引导经营者遵守更高的行为标准,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可以约束管理层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行为,减少利润操纵,提高会计盈余质量[6-8]。但是,也有学者从信号传递理论出发,认为承担社会责任可以为企业赢得良好的企业形象,分散利益相关者的注意力,因此当企业进行盈余管理之后,可能会利用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其掩饰工具,如McWilliams等[9]、Prior等[10]、邓学衷等[11]的实证研究均发现,企业经理人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减少利益相关者对其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进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承担社会责任可能成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庇护工具。由此可见,社会责任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是否能够发挥治理作用,相关研究结论并不一致。而在中国当前的经营环境下,一方面,在监管层和社会各界积极推动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不断得到增强,另一方面,为谋求资本市场的各种利益,企业往往有较强的盈余管理动机,那么,在这种环境下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能够对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发挥治理作用吗?还是仅仅作为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掩饰工具呢?

本文结合中国企业的盈余管理动机,对当前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与其盈余管理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且考虑到以往文献较多关注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行为,而对企业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考虑较少,本文就企业的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进行综合考虑。研究发现:当前中国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对其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治理作用,并且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作用更为显著,而且当企业面临较强的资本市场动机时,社会责任的这种治理作用并不会减弱,依然能够较好地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与以往研究主要关注企业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不同,本文综合考虑了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以及总盈余管理水平,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细化和拓宽了关于盈余管理治理机制的研究。此外,本文的研究发现当企业盈余管理动机较强时,社会责任依然能很好地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为监管层有效解决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随着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学术界普遍认同Carroll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伦理责任和自愿责任的理论框架[4],经济责任仅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法律责任和道德伦理责任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12-13]。此外,《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中也明确将信息透明,遵守诚信、公平和正直的行为道德标准,尊重法治和规范等作为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基本原则[14]。所以,杨萍指出企业不仅是经济主体,而且是道德主体[15],要以符合法规和诚实守信道德伦理的方式开展经济活动,实现经济利益。而盈余管理行为是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企业为了个人私利或组织局部利益,违背会计信息的中立性原则,人为调节会计盈余水平,违背企业诚信道德伦理的一种欺骗行为,会误导包括投资者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甚至导致利益相关者的重大损失,所以盈余管理是企业社会责任所不支持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会减少或抵制这种不道德的行为。

此外,在社会责任框架下,人们评价企业的指标更加多元化,经济表现和社会道德表现都是评价企业绩效的重要内容,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能够为企业赢得声誉资本[16]。盈余管理等欺骗手段也许能够为企业谋取短期经济利益,但这种不诚信的行为一旦暴露,将会大大降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道德表现的评价,损害企业的声誉,甚至导致严重的声誉资本和企业价值的损失。Davison等的研究就表明企业财务报告违规等不负责任的行为一旦曝光,资本市场会作出强烈的负面反应,从而导致企业股价发生显著的负面异常变动[17]。所以,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为企业积累的声誉资本增加了企业从事诸如盈余管理等不诚信行为的道德成本,可以降低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倾向,进而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但是,有学者基于信号传递理论视角的分析认为,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也可能会庇护和掩饰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根据信号传递理论,企业会基于特定目的积极自愿地向市场传递利好信息,进而争夺有限的资源,提升企业价值。而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由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多边契约关系,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不仅会损害股东的利益,而且也会造成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损失,因此盈余管理作为一种负面信号,一旦被利益相关者发现,他们会采取各种手段来惩罚管理层,包括顾客的流失和忠诚度下降、政府的行政处罚、债权人的借款限制等,这会使企业声誉受损,企业价值降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减少来自利益相关者的压力,企业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向利益相关者传递其积极为他们谋求利益的正面信号,努力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从而得到股东的认可,同时也会赢得债权人的信任,加强顾客的忠诚度,提高公司的吸引力,降低社会公众与政府的监管等,这些积极效应会提高企业的声誉,掩饰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或者缓冲企业盈余管理负面信号的影响。McWilliams等的研究就表明企业管理者通过承担社会责任所树立的良好社会形象,可以减少利益相关者对其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进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9];Prior等也发现管理层为了降低利益相关者对其盈余管理行为的警惕性,会通过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来赢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缓冲利益相关者对其盈余管理的激进性惩罚行为[10]。由此,企业社会责任也可能会成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庇护手段和掩饰工具。

基于上述分析,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既有可能抑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倾向,对其盈余管理行为发挥治理作用,也可能会充当管理层庇护和掩饰盈余管理行为的工具,故本文提出如下竞争性假设。

假设A:社会责任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治理作用,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其盈余管理水平负相关。

假设B:社会责任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具有庇护作用,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其盈余管理水平正相关。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2008-2012年深沪A股主板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连续性,消除异常样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本文对样本数据做如下处理:(1)剔除金融、保险类行业的公司;(2)剔除变量值缺失的公司;(3)对连续变量在上下1%分位上进行缩尾(Winsorize)处理。最终形成一个包含7798个有效观测值的数据样本。

文中所需财务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和锐思数据库,社会成本支出从公司年报及相关科目附注中手工搜集。

(二)主要变量定义

1.盈余管理(EM)

由于采用方式不同,企业盈余管理包括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企业会结合自身特点权衡这些利弊,综合或替代性地使用这两种方式进行利润操纵[18],使不同企业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分别采用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总盈余管理水平三种方式来度量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1)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AM)。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AM的估计采用Dechow等提出的修正的Jones模型[19],通过分离出操纵性应计利润而得到。具体模型为:

其中,NIt为第t年净利润,CFOt为第t年经营现金净流量,At-1为第t-1年总资产,ΔSt为相比于上一年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变化额,ΔARt为本期比上期应收账款的变化,PPEt为第t年固定资产净额。通过对模型(1)分年度分行业(制造业按二级行业分类回归,其他行业按一级行业分类)截面数据混合回归得出的残差即为操纵性应计利润,用Z-score方法标准化后作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AM的度量。

(2)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RM)。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RM的估计利用Roychowdhury的方法,通过计算企业的异常现金流、异常生产成本与异常期间费用后加总而得到[20]。该方法分为三步。

①估计正常生产成本。具体模型为:

其中,PRODt代表正常生产成本,为第t年主营业务成本与第t年相对上年存货增加额之和,At-1为第t-1年总资产,St为第t年主营业务收入,ΔSt为相比于上一年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变化额。利用模型(2)通过分年度和行业进行回归估计出的残差ε即为非正常生产成本(AbPROD)。

②估计正常费用支出。具体模型为:

其中,DISXt代表企业的正常费用支出,为第t年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At-1为第t-1年总资产,St-1为第t-1年主营业务收入。利用模型(3)通过分年度和行业进行回归估计出的残差ε即为非正常费用(AbDISX)。

③计算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一般来说,具有真实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表现为较高水平的非正常生产成本AbPROD和较低水平的非正常费用AbDISX,因此,构造一个综合变量:

RM=AbPROD+(-1)×AbDISX(4)

经Z-score标准化后作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RM的度量。

(3)总体盈余管理水平(TM)

由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分别反映两种方式下各自的盈余管理水平,而实践中公司管理层会结合自身特点综合或替代运用这两种方式[18],所以为全面反映企业的盈余管理总体水平,本文定义总体盈余管理水平TM为标准化后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AM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RM之和。

2.企业社会责任(CSR)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度量,目前国外学者主要采用声誉指数法、内容分析法、声誉评级法、KLD指数法等,而国内学者受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的局限,企业社会责任的度量方法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朱松[8]和翟华云[21]选用润灵环球责任评级得分进行度量,而潘妙丽[22]、沈洪涛等[23]和张川等[24]则选用每股社会贡献值等指标。考虑到润灵环球责任评级倾向于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形式完整性进行评价,而每股贡献值的概念与Carroll[4]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愿责任四个方面的内容框架相一致,并且也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相契合,所以本文选用每股贡献值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度量标准。

每股贡献值的概念出自200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的通知》,该指标用来反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程度。计算方法为:

每股社会贡献值=每股收益+每股增值额

考虑到由于增发、配股、股票股利等因素导致的企业股票数量变动会造成不同期间的每股社会贡献值可比性较差,本文采用研究期间内(2008-2012)的年度平均股票数量(即2008-2012各年年末股票数量之和/5)作为分母,对每股贡献值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修正,即:

修正后每股社会贡献值=[净利润+(支付的各项税费-收到的税费返还)+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偿付利息支付现金+公益捐赠支出+赞助费-因环境污染等造成的其他社会成本]/研究期间内年度平均普通股数量(5)

3.盈余管理动机(Motivation)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包括薪酬动机、资本市场动机和监管动机等[1]。在中国,由于上市资源的稀缺性,满足资本市场关于取得上市和再融资资格、避免亏损退市等监管文件中的盈余指标要求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25-26]。刘颖和陈小悦等的研究均发现处于亏损边缘和净资产收益率再融资阈值(6%)附近的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盈余管理行为[27-28]。所以本文研究的盈余管理动机主要考虑避免亏损、再融资这两种在中国较为典型和普遍的资本市场动机。

为研究较强盈余管理动机下社会责任对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是否会发生变化,本文借鉴陈小悦等[28]和肖成民等[29]的研究,采用净资产收益率分布变化的方法,对样本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进行区分:净资产收益率处于0~2%范围内的公司属于避免亏损动机较强样本;2008-2012年5年内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6%~8%之间的公司属于再融资动机较强样本。然后,将这两类样本作为强盈余管理动机样本,定义盈余管理动机虚拟变量Motivation取值1,其他样本Motivation取值0。

4.其他控制变量

借鉴Kim等[6]、饶茜等[30]的研究,本文又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成长性、财务风险能力、公司治理、审计质量等指标进行了控制。相关控制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三)研究模型选择

为检验前述假设,本文借鉴Kim等[6]、万寿义等[31]的研究,构建如下模型:

上述模型的回归分析中,通过设置年度和行业虚拟变量对行业和年份的影响进行了控制。为减小异方差的影响,回归方法采用普通OLS稳健性回归。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2是按照全样本和依盈余管理动机强弱将样本分组后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全样本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最小值为-0.682,最大值为9.447,表明现阶段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很不均衡。大部分变量的标准差均小于均值,说明离散系数相对较小,数据的稳定性较好。进一步按盈余管理动机强弱将样本分组后的统计结果显示,具有盈余管理资本市场动机的公司(避免亏损、再融资)总盈余管理水平TM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RM的均值和中位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公司,但其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AM与其他公司没有明显差异,初步说明当公司具有避免亏损、再融资等资本市场强盈余管理动机时,会倾向于较多使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此外,具有资本市场动机的公司在获利能力、成长性、现金获取能力、股权集中度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其他公司,而其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却比较高。

(二)主要变量相关性分析

表3是主要变量的pearson(左下部分)和spearman(右上部分)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社会责任与企业的总盈余管理水平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初步表明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抑制作用。此外,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比较低,在模型回归中不会出现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三)回归结果分析

表4是针对模型(6)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社会责任CSR与企业的总盈余管理水平TM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RM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具有良好社会责任表现的公司总体盈余管理水平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较低,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能够增强管理层的道德伦理意识,合法诚信经营,降低道德风险,从而减少盈余管理行为。也就是说,随着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不断提升,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积极实践能够约束管理者的盈余管理倾向,减少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假设A得到验证。虽然列②中显示社会责任表现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正相关,但不具有显著性,所以假设B中的庇护作用并不明显。综合看,中国当前环境下,良好社会责任表现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主要是发挥治理作用。

此外,综合列②和列③针对不同盈余管理方式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社会责任与企业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RM显著负相关,而与企业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AM没有显著关系,说明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可以约束管理层从事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而对企业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行为的约束作用不明显。可能的原因在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主要是企业为实现特定期间的盈余目标,利用会计法规的灵活性来调整会计盈余在各期的分布,并没有改变企业的整体经营结果,对企业业绩的扭曲较小;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往往违背正常经营原则,通过操纵交易活动来达到盈余目标,是以牺牲企业的长期价值为代价来满足当前盈余需求的短视行为,将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现金流量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企业价值降低[20,32]。所以,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相比,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企业自身经营以及利益相关者决策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其对利益相关方的危害较大,一经发现对企业声誉和价值的损害也比较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对道德伦理和声誉的重视会更好地约束管理者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而对企业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作用并不明显。

(四)拓展性分析

王亚平等[25]和张昕等[26]的研究表明,满足资本市场监管要求是中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历年来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年报的检查结果也显示,濒临亏损和有再融资要求的公司盈余管理问题较为突出,所以,如何约束这类有强动机的公司减少盈余管理行为,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提高投资者利益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前文分析可知,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治理作用,那么,在强盈余管理动机下这种约束作用是否还会存在?本文又针对强盈余管理动机下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及其治理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1.盈余管理动机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关系

Cohen等认为仅仅依靠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存在着隐蔽性差、调节范围有限的风险,当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不能满足需求时,管理者会进行基于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32]。刘启亮等的研究也表明当企业盈余管理动机不同时,会灵活地使用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33]。由此可见,随着盈余管理动机的增强,企业的盈余管理方式可能会发生变化,并且前述表2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也初步显示强盈余动机下企业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与其他企业有显著差异。为全面了解这种变化,本文构建模型(7)如下:

针对模型(7)的普通OLS稳健性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以看出,盈余管理动机Motivation与企业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RM和总盈余管理水平TM显著正相关,而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AM的关系不显著,说明当具有避免亏损、再融资等强资本市场动机时,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较为普遍,并且由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受到会计准则弹性空间的限制而对会计盈余的调整幅度有限,再加上其隐蔽性较差会导致其风险较大,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更具隐蔽性[20],调整范围较大,所以,当企业盈余管理动机较强、盈余需求更迫切时,会更多地使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手段,这与张俊瑞等[34]和李彬[35]的研究结论一致。

2.盈余管理动机对社会责任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关系的影响

根据前述结论,当盈余管理动机较强时,企业会更多使用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手段,虽然社会责任对企业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可以发挥治理作用,但其治理机制主要是出于道德约束,企业是否遵从具有弹性,所以当企业面临避免亏损、再融资达标等重大经济利益决策时,社会责任的道德约束是否还能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发挥治理作用,是需要进一步考察的问题,因此本文构建模型(8)作进一步的分析。

上述模型中,Motivation与CSR的交乘项系数η3反映盈余管理动机对社会责任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关系的影响[36]。表6是针对模型(8)的回归结果。

从表6可以看出,与表4、表5结果一致,社会责任CSR与企业总盈余管理水平TM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RM均显著负相关,而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AM关系不显著;盈余管理动机与企业总盈余管理水平TM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水平RM均显著正相关,而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AM关系不显著;盈余管理动机与社会责任的交乘项Motivation*CSR的系数η3在三种盈余管理度量方法下均为负值,但都不具有显著性,表明盈余管理动机不会影响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在强盈余管理动机下,社会责任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作用没有减弱。这说明社会责任的道德约束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良好社会责任所形成的较高企业道德标准对道德风险的防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使在面临亏损、再融资限制而产生较强盈余管理动机时,社会责任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依然具有显著的治理作用。

五、稳健性检验(表7)

考虑到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度量还没有较为准确和一致的方法,为减小变量度量对研究结论的影响,本文采用了其他方法来度量社会责任进行稳健性检验。根据Carroll[4]的社会责任结构金字塔模型,慈善捐赠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高层级,属于自愿性责任,积极从事慈善捐赠活动表示企业具有很高的社会责任意识。所以,本文借鉴孔东民[37]的研究,用企业是否有捐赠行为来度量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CSR_d):当企业当年度有捐赠支出时,CSR_d取值1,否则取0,针对模型(6)和(8)的回归结果见表7中PanelA所示;同时,借鉴贾兴平等[38]的研究,本文又以财经专业网站和讯网社会责任评价系统中对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综合评分作为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度量(CSR_hx),但由于和讯网的评价数据始于2010年,所以稳健性检验中只针对2010-2012年的样本进行了检验,回归结果见表7中PanelB所示。

由表7可以看出,无论是以捐赠指标还是以和讯网社会责任评级来度量社会责任表现,回归结果均与前述结论一致,社会责任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特别是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能够发挥治理作用,并且,当盈余管理动机较强时,社会责任的治理作用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本文的结论具有稳健性。

六、研究结论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