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学习指导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高等数学学习指导范文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不仅如此,数学教育的实践和历史还表明,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基础教育中的数学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可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学中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和做法时有发生,为此更新数学教学思想、完善数学教学方法就显得更加迫切。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正是改革数学教学的一个突破口。

对数学教学如何实施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人们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验。首先是通过观察、调查,归纳总结了中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学习懒散,不肯动脑;不订计划,惯性运转;忽视预习,坐等上课;不会听课,事倍功半;死记硬背,机械模仿;不懂不问,一知半解;不重基础,好高骛远;赶做作业,不会自学;不重总结,轻视复习”[1]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数学学法指导的途径和方法,如数学全程渗透式(将学法指导渗透于制订计划、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独立作业、学习总结、课外学习等各个学习环节之中)[2];建立数学学习常规(课堂常规———情境美,参与高,求卓越,求效率;课后常规———认真读书,整理笔记,深思熟虑,勇于质疑;作业常规———先复习,后作业,字迹清楚,表述规范,计算正确,填好《作业检测表》,重做错题)[3]等等。诚然,这对于端正学习态度、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业成绩、优化学习品质,采劝对症下药”的策略,开展对学习常规的指导,无疑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决不能忽视数学所特有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说,这才是数学学法指导之内核和要害。也就是说,数学学法指导应该着重指导学生学会理解数学知识、学会解决数学问题、学会数学地思维、学会数学交流、学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等。有鉴于此,笔者主要从“数学”、“数学学习”出发,来阐释数学学习方法,论述数学学法指导。

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就是要考察数学的特点。关于数学的特点,虽仍有争议,但传统或者说比较科学的提法仍是3条: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1.数学研究的对象本来是现实的,但由于数学仅从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方面来反映客观现实,所以数学是逐级抽象的产物。比如三角形形状的实物模型随处可见,多种多样,名目繁多,但数学中的“三角形”却是一种抽象的思维形式(概念),撇开了人们常见的各种三角形形状实物的诸多性质(如天然属性、物理性质等)。因此,学习数学首当其冲的是要学习抽象。而抽象又离不开概括,也离不开比较和分类,可以说比较、分类、概括是抽象的基础和前提。比如,要从已经过抽象得出的物体运动速度v=v0+at、产品的成本m=m0+at、金属加热引起的长度变化l=l0+at中再次抽象出一次函数f(x)=ax+b,显然要经过比较(它们的异同)和概括(它们的共同特征)。根据数学高度抽象性的特点,数学学法指导要强调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等思维方法的指导。

2.数学结论的可靠性有其严格的要求,观察和实验不能作为论证的依据和方法,而是要经过逻辑推理(表现为证明或计算),方能得以承认。比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个结论,通过测量的方法是不能确立的,唯有在欧氏几何体系中经过数学证明才能肯定其正确性(确定性)。在数学中,只有通过逻辑证明和符合逻辑的计算而得到的结论,才是可靠的。事实上,任何数学研究都离不开证明和计算,证明和计算是极其主要的数学活动,而通常所说的“数学思想方法往往是数学中证明和计算的方法。探求数学问题的解法也就是寻找相应的证明或计算的具体方法。从这一点上来说,证明或计算是任何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的组成部分,又是任何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的目标和表述形式”[4]。又由于证明和计算主要依靠的是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所以根据数学逻辑的严谨性特点,数学学法指导要重视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综合法的指导。

3.由于任何客观对象都有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因而从理论上说以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数学可以应用于客观世界的一切领域,即可谓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应用数学解决问题,不但首先要提出问题,并用明确的语言加以表述,而且要建立数学模型,还要对数学模型进行数学推导和论证,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也就是说,数学之应用,它不仅表现为一种工具,一种语言,而且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思维模式。根据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特点,数学学法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建立和操作数学模型,以及进行检验和评价。

从数学学习的角度出发,就是要通过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考察,引申出数学学法指导的内容和策略。关于数学学习的过程,比较新颖的观点是:“在原有行为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或是将环境对象纳入其间(同化),或是因环境作用而引起原有结构的改变(顺应),于是形成新的行为结构与认知结构,如此不断往复,直到达成相对的适应性平衡”[5]。通过对这一认识的分析和理解,就数学学法指导而言,可概括出以下3点:

1.行为结构既是学习新知的目的和结果,又是学习新知的基础,因而在数学教学中亦需注重外部行为结构形成的指导。由于这种外部行为主要包括外部实物操作和外部符号(主要是语言)活动,所以在数学学法指导中,一要重视学具的操作(可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制作学具,操作学具);二要重视学生的言语表达(给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言语交流的机会,可以是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2.认知结构同样既是学习新知的目的和结果,也是学习新知的基础,故而数学教学要加强数学认知结构形成的指导。所谓数学认知结构,是指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按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因此,对于学生形成数学认知结构的指导,关键在于不断地提高所呈现的数学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在数学学法指导中,须注意如下几点:①加强数学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无论是新知识的引入和理解,还是巩固和应用,尤其是知识的复习和整理,都要从知识间的联系出发。②重视数学思想的挖掘和渗透。由于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的本质的认识,因而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结构建立的基础。常见的数学思想有:符号思想、对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归纳思想、公理化思想、模型化思想等等。③注重数学方法的明晰教学。数学方法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是建立数学知识结构的桥梁。常见的数学方法有:化归法、构造法、参数法、变换法、换元法、配方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

3.在原有行为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无论是通过同化,还是通过顺应来获得新知,必须是在一种学习机制的作用下方能实现。而这种学习机

制主要就是对学习新知过程的监控和调节,即所谓的元学习。实质上,能否会学,关键就在于这种学习是否建立起来。于是,元学习的指导又成为数学方法指导的重要内容。为此,在数学学法指导中,需要注意:①要传授程序性知识和情境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即是对数学活动方式的概括,如遇到一个数学证明题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再干什么,就是所谓的程序性知识。情境性知识即是对具体数学理论或技能的应用背景和条件的概括,如掌握换元法的具体步骤,获得换元技能,懂得在什么条件下应用换元法更有效,就是一种情境性知识。②尽可能让学生了解影响数学学习(数学认知)的各种因素。比如,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是文字的、字母的,还是图形的;学习任务是计算、证明,还是解决问题,等等。这些学习材料和学习任务方面的因素,都对数学学习产生影响。③要充分揭示数学思维的过程。比如,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思路的产生过程、尝试探索过程和偏差纠正过程。④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诊断,明确其自身数学学习的特征。比如:有的学生擅长代数,而认知几何较差;有的学生记忆力较强而理解力较弱;还有的学生口头表达不如书面表达等。⑤指导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如评价问题理解的正确性、学习计划的可行性、解题程序的简捷性、解题方法的有效性等诸多方面。⑥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监控的意识。如监控认知方向意识、认知过程意识和调节认知策略意识等等。

根据数学内容的性质,数学教学一般可分为概念教学、命题(主要有定理、公式、法则、性质)教学、例题教学、习题教学、总结与复习等5类。相应地,数学学法指导的实施亦需分别落实到这5类教学之中。这里仅就例题教学中如何实施数学学法指导谈谈自己的认识。

1.根据学生的学情安排例题。如前所述,学习新知必须建立在已有的基础之上,从内容上讲,这个基础既包括知识基础,又包括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还包括学习兴趣、认知意识,乃至学习态度等有关学习动力系统方面的准备。因此,无论是选配例题,还是安排例题,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要考虑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认知需求的原则(称之为动机原则)。在例题选配和安排中,可采取增、删、调的策略,力求既突出重点,又符合学生的学情。所谓增,即根据学生的认知缺陷增补铺垫性例题,或者为突破某个难点增加过渡性例题。所谓删,即根据学生情况,删去比较简单的例题或要求过高的难题。所谓调,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将后面的例题调至前面先教,或者将前面的例题调到后面后教。

2.根据学习目标和任务精选例题。例题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最基本的莫过于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巩固知识;莫过于训练数学技能,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数学观念。为发挥例题的这些基本作用,就要根据学习目标和任务选配例题。具体的策略是:增、删、并。这里的增,即为突出某个知识点、某项数学技能、某种数学能力等重点内容而增补强化性例题,或者根据联系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加补充性例题。这里的删,即指删去那些作用不大或者过时的例题。所谓并,即为突出某项内容把单元内前后的几个例题合并为一个例题,或者为突出知识间的联系打破单元界限而把不同内容的例题综合在一起。

3.根据解题的心理过程设计例题教学程序。按照波利亚的解题理论,一般把解题过程分为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等4个阶段。这是针对解题过程本身而言的。但就解题教学来说,还应当增加一个步骤,也是首要环节,即要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一种认知的需要。对于“进入问题情境”环节,要求教师用简短的语言,在承上启下中,提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激起认知冲突。而对其余4个环节,教师的行为可按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中的要求去构思。一般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注意做到做好前3个环节,却容易忽视“回顾”环节。

严格说来,回顾环节对解题能力的提高,对例题教学目的的实现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回顾环节来讲,除波利亚提出的几条以外,更为主要的是对解题方法的概括和反思,并使其能迁移到其它问题的解决之中。

高等数学学习指导范文篇2

一、数学学法指导的内容

1.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

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毅力、情绪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形成的指导.

2.学习方法体系的指导

(1)指导学生形成拟定自学计划的能力.

(2)指导学生学会预习的能力.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边做好预习笔记,从而能带着问题听课.

(3)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4)指导学生做笔记、写心得、绘图表的方法,使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5)指导学生有效的记忆方法和温习教材的方法.

3.学习能力的指导

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学、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4.应考方法的指导

教育学生树立信心,克服怯场心理,端正考试观.要把题目先看一遍,然后按先易后难的次序作答;要审清题意,明确要求,不漏做、多做;要仔细检查修改.

5.良好学习心理的指导

教育学生学习时要专注,不受外界的干扰;要耐心仔细,独立思考,不抄袭他人作业;要学会分析学习的困难,克服自卑感和骄傲情绪.

二、数学学法指导的原则

数学学法指导的原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学习规律和学习经验,对学生数学学习提出的基本法则.它是用来指导和改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质量的准则.

就目前数学教学研究情况和学生学习经验来看,笔者以为有以下几条原则.

1.系统化原则

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体系,成为他们知识总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和学中,要把概念的形成与知识系统化有机联系起来,加强各部分学习基础知识内部和相互之间,以及数学与物理、化学、生物之间的逻辑联系;注意从宏观到微观揭示其变化的内在本质.并在平时就要十分重视和做好从已知到未知,新旧联系的系统化工作,使所学知识先成为小系统、大结构,达到系统化的要求.

2.针对性原则

就是针对数学学科的特征及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指导,这是学法指导的最根本原则.首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指导.一般来说,初中生知识面较窄,思维能力较差,注意力不持久,学习技能不很熟练,因此,对初中生的指导要具体、生动、形象,多举典型事例,侧重于具体学习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生则不同,知识面较广,理解力较强,因此,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侧重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开设学法课.其次,要针对学生的类型差异进行指导.学生的类型大致有四种:第一种,优秀型.双基扎实,学习有法,智力较高,成绩稳定在优秀水平.第二种,松散型.学习能力强,但不能主动发挥,学习不够踏实,双基不够扎实,学习成绩不稳定.第三种,认真型.学习很刻苦认真,但方法较死,能力较差,基础不够扎实,成绩上不去.第四种,低劣型.学无兴趣,不下功夫,底子差,方法死,能力弱,学习成绩差,处于“学习脱轨”和“恶性循环”状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指导方法和重点要不同.对第一种侧重于帮助优生进行总结并自觉运用学习方法;对第二种主要解决学习态度问题;对第三种主要解决方法问题;对第四种主要解决兴趣、自信心和具体方法问题.

3.实践性原则

学习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就必须进行方法训练(即实践),使之达到自动化、技巧化的程度.指导中切忌单纯传授知识,满堂灌,学而不用.进行方法训练时,要与具体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具体运用中掌握学习方法.

4.实用性原则

学法指导的最终目的是用较少的时间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改正不良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应以常规方法为重点,指导时多讲怎么做,少讲为什么,力求理论阐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增强可读性,便于学生接受.注意穿插某些重要的单项学习法,如怎样记笔记,怎样积累资料,怎样使用工具书,怎样阅读,等等.

5.自主性原则

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其着眼点在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力求贯彻学生自主原则,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和余地进行自学,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6.及时巩固原则

及时巩固原是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例如,数学符号、概念、定理、公式等是数学特有的表现形式.教学实践表明,数学符号、概念、定理、公式没有学会和记住,是造成学生学习质量不高、学习发生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及时巩固,才能迁移应用.

四、数学学法指导的实施

数学学法指导是一个由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组成的动力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反馈系统的整体,对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忽视,都会直接影响学法指导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应以系统整体的观点进行学法指导,以指导学生加强学习修养,激发学习动机,指导学生掌握和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特点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能力及效果为其内容及范围.

1.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

非智力因素是学法指导得以进行的动力.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盛不衰.我们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放在首位.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激发学习动机,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首先,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其次,以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习动机.再次,挖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选用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还可以运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还可以安排既严谨又活泼的教学结构,形成热烈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锻炼学习意志.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因此,数学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二,反复训练,持之以恒;第三,树立榜样,激发自觉性;第四,评价表扬,鼓励发展;第五,建立学习规章制度,严格管理;第六,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如搞好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建设.

2.数学学习方法内化的指导

(1)正确认识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启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如,结合教材内容,讲述一些运用科学学习方法获得成功的例子,召开数学学法研讨会,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经验,开辟专栏进行学习方法的讨论,等等.

(2)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

①合理渗透.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②相机点拨.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结合教学抓住最佳契机,画龙点睛地点拨学习方法.

③及时总结.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使其逐步系统完善,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④迁移训练.总结所学内容,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在训练中掌握学法.

(3)开设数学学法指导课.学法最好安排在起始年级(高一、初一)开设,时间一般是每周或每两周一课时,开设一学期或一学年,并列入数学教学计划.要结合正反例子讲,结合数学学科的具体知识和学法特点讲,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讲,边讲边示范边训练.例如,讲授名人和优秀学生学习的事例,或对反面典型进行剖析;介绍如何读书、如何复习、如何记忆等一般的学习方法;精讲数学解题的策略和思维方式;等等.当然学法课有时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上,或请优秀学生介绍经验,或请有关教师作专题报告,还可以采用讨论式.

(4)数学学法的矫正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总要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善于发现问题的症结,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密切注意学情,加强调查与观察,最好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个人档案,随时记载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针对性矫正,从而使学生改进学法,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3.数学学习能力形成的指导

高等数学学习指导范文篇3

一、引导学生闯过“过渡期”,建立数学学习自信心

高中数学教师要时刻关注高中生的学习状态,正确引导学生闯过高中数学学习的“过渡期”,重新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适应高中数学课堂环境,逐步提升数学成绩。

刚跨入高中学习阶段的学生,有着十足的信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都带着理想和憧憬面对高中学习生涯,都有着升入理想大学殿堂的美好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感觉高中数学门槛高,枯燥无味、抽象晦涩,个别章节如听天书,无从理解与掌握。尤其在做练习习题时,更是磕磕碰碰、感到茫然一片,不知从何入手解答。其实,高中生已经进入数学学习的“过渡期”,就如同长跑中途会有一个疲劳期一样,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这是正常的数学学习现象和经历的必然阶段,不要自暴自弃,遇难而退。数学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到:在初中阶段所学的平面几何、有理数、多项式、二次根式、方程、不等式和函数等知识,在数学知识储备和数学能力上都已经作好了高中数学学习的准备。这不是自身数学学习能力的问题,要学生重新建立学习自信心。高中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教法,认清高中数学的特点,并督促学生分析原因,总结适合自己学习状态的学习方法,那么,学好高中数学完全可能,成绩的提高指日可待。

二、指导数学学习方法,有效提升数学成绩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规律和方法可遵循的,数学教师要因材施教,有效指导数学学习方法,培养高中生独立学习能力,做上提升数学成绩的直通车。

1.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要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扎实进行课前自学、专心上课提高效率、及时复习巩固解题能力、独立作业拓展思维、解决疑难积累题库、系统自我小结和课外大量自学等,让高中生主动学习,必须实现“会学”,提高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2.提高45分钟高中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虽然,课堂认真听讲对于高中生来说,有些老生常谈,但却是最容易让高中生忽略不在意的关键点。数学课堂还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数学成绩提高的关键,要有效提高45分钟高中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数学教师要教育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不要自作聪明,认为自学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尤其是要引导学生着重听取教师开课知识概述,解题思路总结和课堂小结时的知识框架整理,强调知识的“以旧带新”和“横向,纵向的沟通、联系”。

3.加强复习提高,创建数学错题、难题库

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理解教材,加强基本概念体系的建立与记忆,加深例题的典型解题思路和普遍意义,并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同时,把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疑难问题建立复习题库,做好平时的反思积累,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思考提高,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解题能力,长期坚持下来,就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错”到“无”,由“熟”到“活”。

4.注重培养学生各种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高中数学教师要注重数学教学中,适时培养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阅读能力;要养成良好的演算、验算习惯,提高运算能力;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要养成解后反思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养成纠错订正的习惯,提高自我评判能力;要养成勤学善思的习惯,提高创新能力;要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提高概括能力;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提高理解力等等。数学教师要大力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让学生面对各种数学复杂问题,都能游刃有余,举一反三,达到“好做、能做、会做、巧做”的学习境界,从而轻松提升数学成绩。

5.加强课外拓展学习提高,补充课内学习的不足

课内45分钟时间有限,学习效率再高,也需要课后大量重复性练习,才能把数学知识点融会贯通。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如数学竞赛、数学知识讲座、数学课外题集等,都是课内学习的拓展补充和延续提高。并且通过课外精彩的数学活动,也能够激发学生数学求知欲与学习热情,使提高数学成绩成为可能。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课外数学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和累赘,要丰富扩大学生的数学视界,在实践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无限魅力,继续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

6.及时阶段性系统小结,揭示所学数学知识的规律

高中数学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做好阶段性系统小结,掌握所学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解题规律,对所学知识要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指导学生进行多层次小结:课堂小结、课后小结、阶段小结、月考小结、期中期末小结、竞赛小结等,能自行对所学数学知识由“活”到“悟”的一个飞越提升。通过小结,学生能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进步,从而大幅提升数学学习成绩。

三、加强合作学习,团队帮扶,使全体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高等数学学习指导范文1篇4

关键词:大数据;移动学习;个性化自适应学习;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5/16-0169-04

大数据定义及其特征

当前,人们普遍认为大数据可能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一场大的变革,并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颠覆社会各行各业的运作模式。大数据不仅数量巨大,而且种类繁多,类型多样,包括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以及半结构化数据等。怎样运用大数据指导社会各行各业的良性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教育发展也正面临大数据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最早提出大数据的麦肯锡公司对大数据的定义是:大数据指的是大小超出常规的数据库工具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1]维基百科对大数据作如下解释: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2]基于以上解释可知,大数据不仅是数据,也是工具。

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大数据的核心特征被概括为“4V”,即数据量大(Volume)、输入和处理速度快(Velocity)、数据多样(Variety)和精确性(Veracity)。[3]数据科学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指出大数据将带来如下的思维变革:①样本就是全体数据,与原来的随机样本相比,数量更多,范围更广;②允许数据的不精确,接受数据的混杂性;③注重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知道“是什么”,没必要知道“为什么”。[4]

大数据服务于教育的优势

基于以上大数据的特征,大数据服务于教育,便产生了新的内涵――教育大数据。教育大数据是指大数据服务于教育并指导教育教学良性发展的技术与应用体系。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学校拥有可用的、高质量的海量数据逐渐成为现实,大数据也在教育应用中大显身手。

教育大数据将汇聚无数以前看不到、采集不到、不重视的数据,并将促进教育教学发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①教育过程从“非量化”到“可量化”。以往的教育过程无法被实时记录下来,而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教与学的行为信息将越来越精确地被记录下来。②教育决策从“经验化”到“科学化”。教育决策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个人经验、拍脑袋或简单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而是让“数据”发声,数据驱动决策将变得越来越可靠。③教育模式从“大众化”到“个性化”。学习分析技术将赋予教师认识每个学生的能力,对学生个人成长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④教育管理从“不可见”到“可视化”。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与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教育管理将更直观、准确、高效。[5]

移动学习在我国的发展

1.移动学习的定义

移动学习就是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都能发生的学习,所利用的移动终端设备既能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又能提供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2.移动学习的优势

移动学习被认为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其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方式灵活多变、丰富多样

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需打开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就可以方便地浏览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移动学习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学习者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学习理念。

(2)学习时间的碎片化

学习者根据自身情况,利用空闲时间,针对一个具体的模块进行学习,真正实现了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学习者将自己所学的各知识模块相组接,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学习界面的交互性

移动学习界面通常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在传统学习中不善于交流的学生,他们可以利用移动终端所搭建的平台与他人进行交流,从而更好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学生利用移动终端设备,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则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在线指导。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习成绩和自我效能感。

(5)有效助推终身学习理念的发展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终身学习理念得以产生,学生不仅要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移动学习的发展,使终身学习理念不再停留在理论层面,为终身学习的实施提供了保障,有效推动了终身学习的发展。

移动学习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移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习者的个性化自适应学习,使学习者随时随地都能展开高效的学习,但就目前我国移动学习的发展状况而言,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移动学习资源分布不均,资源类型单一,共享程度低,根本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学习模式的实时性、灵活性、交互性差,无法满足师生之间有效的交流互动;教师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无法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移动终端设备所提供的服务不能很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学习内容涉及面窄,纵向深度不够等。这些因素都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移动学习的发展。

大数据在移动学习中的作用

大数据应用于移动学习,通过对学习者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实现对学习者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使学习者的学习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大数据指导移动学习活动开展的模式如上图所示。数据贯穿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教师通过对学生海量数据的分析,掌握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特征,并为每个学生提供自适应学习资源,使其利用自适应学习资源展开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由教师在线指导,从而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整个学习过程中,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指导与监控的作用,学生的学习过程被实时记录下来,为其下一轮学习的开展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最终使他们的学习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大数据在分析学生学习数据库、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预测功能、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等四个方面推动着移动学习的发展。

1.分析学生学习数据库,提供更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6]

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库,全面掌握学生的特性、学习需求、学习风格、学习基础和学习行为,进而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推送相适应的学习资源、学习路径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库,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分析是何种原因导致其在学习中遇到了问题,从而进行相应的指导。教师可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的时段数据,得出他们学习的最佳时间段,并在该时段针对其遇到的困难进行相应的指导,其他时段教师可以通过轮流值班来进行辅导,这样就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了高效的交流互动。[7]在对特定内容进行学习时,可进行学前测试。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库,掌握他们的学习状况,为其学习提供更有效的支持服务。

2.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终身学习理念的引领,人们会越来越多地接受移动学习。学习者背景的多元化要求学习资源多类别、多学科、多类型,只有设立大量多维度的优秀的学习资源才能适应新时代不同类型学习者的需求。例如,当学习者在进行英语单词、语文古诗词等识记知识的学习时,则应为其提供丰富而准确的音频资源;当学习者在学习立体几何、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等数理方面的动态变化过程时,则应为其提供清晰的视频资源以展示动态变化的过程。学习资源是否有效取决于学习者所达到的学习效果,不同的学习者在对同一知识点进行学习时,所选取的学习资源也不尽相同,如有的学习者偏向于“看”的学习资源,而有的学习者则偏向于“听”的学习资源。在教育大数据的指导下,通过记录、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偏好、浏览记录、学习时长等数据,可有效地指导开发者开发各种高效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类型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解决目前移动学习发展中存在的学习资源匮乏、类型单一、共享程度低等问题。

3.提供预测功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习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实时追踪,监测学生的学习状况,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预测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潜在的问题并进行干预,以防止学生在某一科目的学习中产生风险,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例如,学生在达到什么水平之后可进行下一个主题单元的学习,对于识记性的英文单词或语文古诗词,只需要达到背诵、默写无误即可,对于数理动态变化性的立体几何或带电粒子的运动,则需要完全理解其运动变化的过程;学生在某一科目的学习中,以现有的学习状态是否会有考试不及格的风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是否会感到压力大,产生辍学的想法等。基于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习数据,教师可以更好地调控学生的学习,防止他们产生心理问题,并针对不同状况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他们的学习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4.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如果说互联网促进了教育的民主化,那么大数据将实现教育的个性化,而教育个性化的首要体现就是学习的个性化。[8]在移动学习中,大数据会根据不同学习者的课程选择与浏览状况,为每个学习者推送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网络课程,即达到个性化的推送服务。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量化一切,它侧重于学生学习的每个细节,注重全部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对学生学习的每个细节进行量化分析,如在一道题目上的耗费时间,对哪类课程感兴趣,倾向于运用哪些学习资源,看哪些内容比较吃力等。教师根据这些数据,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可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结束语

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最终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移动学习将是未来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模式,体现了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两者相互结合,以大数据作为移动学习开展的指导工具,使移动学习更加行之有效,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大数据对于指导学习者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适合自己的学习,使学习者乐享学习。总之,大数据必将改良教育,它所提供的个性化自适应学习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回归教育的本质。

参考文献:

[1][2]赵亚会.大数据在成人个性化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6(1):23-26.

[3][5][8]杨现民,唐斯斯,李冀红.发展教育大数据:内涵、价值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50-60.

高等数学学习指导范文篇5

关键词:中学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数学学法指导问题是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我想就此问题从四个方面做些思考,以供大家参考。

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需要

1.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的那样:“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即教学方法是受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

2.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他的教学经验新体系中,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作为五大原则之一.就是说,学生不能只掌握学习内容,还要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要学生对如何学、如何巩固,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评价.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3.更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罗斯也说过:“每个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专家学者精辟地阐述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思想,强调了学法指导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的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

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几个方面

1.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毅力、情绪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形成的指导。

2.学习方法体系的指导。(1)指导学生形成拟定自学计划的能力.(2)指导学生学会预习的能力.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边做好预习笔记,从而能带着问题听课.(3)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4)指导学生做笔记、写心得、绘图表的方法,使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3.学习能力的指导。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学、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4.应考方法的指导。教育学生树立信心,克服怯场心理,端正考试观.要把题目先看一遍,然后按先易后难的次序作答;要审清题意,明确要求,不漏做、多做;要仔细检查修改。

三、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具体实施

应以系统整体的观点进行学法指导,以指导学生加强学习修养,激发学习动机,指导学生掌握和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特点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能力及效果为其内容及范围。

1.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非智力因素是学法指导得以进行的动力.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盛不衰.我们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放在首位.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激发学习动机,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首先,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其次,以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习动机.再次,挖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锻炼学习意志.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因此,数学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二,反复训练,持之以恒;第三,树立榜样,激发自觉性;第四,评价表扬,鼓励发展;第五,建立学习规章制度,严格管理;第六,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如搞好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建设。

2.数学学习方法内化的指导

(1)正确认识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启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如,结合教材内容,讲述一些运用科学学习方法获得成功的例子,召开数学学法研讨会,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经验,开辟专栏进行学习方法的讨论,等等。

(2)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①合理渗透.②相机点拨.③及时总结.④迁移训练.总结所学内容,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在训练中掌握学法。

(3)开设数学学法指导课.例如,讲授名人和优秀学生学习的事例,或对反面典型进行剖析;介绍如何读书、如何复习、如何记忆等一般的学习方法;精讲数学解题的策略和思维方式;等等。

(4)数学学法的矫正指导.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密切注意学情,加强调查与观察,最好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个人档案,随时记载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针对性矫正,从而使学生改进学法,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高等数学学习指导范文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28-02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之一,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其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较强操作技能和专门技能,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人才培养目标表明,高职的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顶岗实习是落实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教学方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由此可见,顶岗实习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必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就业的初步体验。但目前大部分院校对学生的顶岗实习不太重视,指导教师因其指导学生的实习方式多样性、实习时间相对较短及实习基地不稳定等方面局限性使其无法高效高质指导,使得指导流于形式。高职院校由于其自身成立时间不长,在实践性教学的探索上也相对较短,要突出其办学理念,形成自身特色,加强实习指导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实际问题。

实习指导教师作为学生实习的指导者、监控者,其工作贯穿于学生实习前期、实习期间和实习结束后三个时期,充分发挥实习指导教师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实习质量的必要条件。

一、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指导情况现状

1.顶岗实习形式多样化,实习指导教师无法迅速适应指导工作

学生进行实习,形式多样。有集中实习,学校联系固定实习单位,派专任教师带一定数量学生集中到这一实习点进行实习;有分散实习,学生个人寻找与自身专业相关以及与就业挂钩的实习点进行实习,学院也会派相应的指导教师进行指导;有混合编组实习,不同专业学生到同一实习点实习。实习形式的多样化,一定程度加重了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难度,而高职院校的实习指导教师大部分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甚至是对专业一窍不通的行政兼课教师,对代实习生缺乏经验,面对多种形式的实习,迅速适应仍需一定时间。

2.顶岗实习时间较短,实习指导教师无法深入开展指导工作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顶岗实习不外乎以下两种模式:“校内学习―顶岗实习(二年级第一或第二学期安排)―校内学习―毕业实践(三年级第二学期安排)”的“工学交替模式”和“校内学习―顶岗实习(三年级全年或三年级第二学期安排)”“2+1”或“2.5+0.5”的“叠加模式”。两种模式各有不同,但学生的实习时间普遍不长,一般为三至五个月。在短短的实习时间内迅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实习指导教师来说有一定难度。指导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实习单位情况以及学生的将来发展,要进行阶段性针对性强的实习指导在有限的时间内是无法深入完成的。

3.顶岗实习基地不稳定,实习指导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定点指导

高职院校是因其成立的时间较短,在实习基地建立方面尚有不足。与校外企业联系,成立实习基地,需要形成特定的互惠互利的关系。由于国有企业和外资股份企业的合作成本和门槛比较高,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选择了本地体制灵活、容易达成合作意向的民营企业或者小规模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如果顶岗实习与企业发生了利益冲突,那么对顶岗实习造成负面影响。此外,实习地点的分散,工作环境的迥异,实习指导教师一人同时指导多个实习生,加大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难度,无法亲自到实习点指导,只能通过网络、电话等其他形式进行指导,难以准确把握学生的工作状况和思想状况,缺乏有效的日常管理。

二、引起现状的原因

1.学校投入经费不足

因大部分高职院校属于行业办学,在实际运作上需要的经费都是学院自给自足,国家并无专项资金。学院因资金方面的调配问题,与理论教学的教学投入相比,相当部分的高职院校对于实习的投入经费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合作,也满足不了学校派出实习指导教师的费用,对学生管理方面也缺乏资金保障。学院管理层对顶岗实习重视不足,认为顶岗实习投入资金大,但是收效不明显,在教学经费普遍紧缺的情况下,对实习的投入更少,对实习指导教师的投入也就相应减少,实习指导教师本身有上课任务,工作压力大,学院对其奖励不足使大部分实习指导教师无法高效高质开展实习指导工作。

2.实习指导制度不完善

制度的健全是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高职院校成立的时间较晚,其一系列制度在不断完善中,特别是顶岗实习工作中所依据的制度也需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制定,如新的社会形势下,高校扩大招生,学院考虑到成本问题,尽量建议学生进行分散实习。如学生分散实习地点多,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难度加强,而监控教师的指导也需相应的制度规范。这一系列制度都需要一段时间和实践才能完善。

3.指导教师年轻化

高职院校作为新转型的高等院校,部分教师年龄层次相对集中在刚毕业或是刚工作两三年的“新手型”。他们自身刚从学校毕业出来,实践经验不足,在指导顶岗实习上仍缺乏经验。虽然除了自身专任教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学院同时会聘请在一线工作的专家作为指导教师,但人数毕竟有限,主要的指导教师基本集中在自身年轻的专任教师队伍。“新手型”教师自身课务重,又要写论文搞研究评职称,容易对实习指导不重视而采取放任的态度。

4.实习生人数数量大

高校的扩招,高职院校成为扩招的主力军,在生源不断扩大的同时,管理的问题不断涌现,顶岗实习便是其一。由于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各个学校的顶岗实习学生人数也随之增多。学校在校人数的增加和在校教师的增加比例不协调是普遍存在的现状,这无形中加重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

5.实习单位自身因素

实习单位因自身的各种原因,如接纳实习生加大管理压力,接纳实习生涉及商业机密,接纳实习生加剧单位指导人员工作强度等,以及申请实习的学生人数加大,使其在接纳和安排实习生会慎重考虑。

三、加强顶岗实习指导的策略

1.加强对顶岗实习的重视,健全管理制度

学院成立实习领导小组,重视学生顶岗实习,下拨实习专项经费,用于实习生实习期间补助、实习指导教师指导经费、实习领导巡视工作、实习基地建立等。完善实习相关的管理制度。由于顶岗实习是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针对这一特点,应在合作共赢的原则上,完善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特别是对指导教师的评价、监控和奖励制度,激励指导教师重视实习指导,提高指导效率,并引导新教师在实习指导中选择科研项目,使科研与实习指导相结合,促使指导教师加快成长。

3.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稳定顶岗实习基地

当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都建立了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理事会,这为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实习实训课程、共同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在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合作培养人才、厂中校、校中厂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加大深度合作,这为高职院校稳定顶岗实习基地搭建了在人才、技术、场所等方面便捷互通的共赢平台。

3.构建实习指导网络平台

顶岗实习方式的多样性,顶岗实习学生实习点的分散性,使得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在具体指导上面临很大困难,指导教师无法亲自下到各个实习点对实习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为了能保证顶岗实习学生和实习指导教师更便捷地进行沟通,网络平台是最适宜的方式。由学院技术人员开发或应用已有的网络平台,搭建实习生、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单位、学院等多方的“桥梁”,使得实习指导能公开化、透明化、便捷化,利于对顶岗实习学生和实习指导教师客观全面的评价。构建顶岗实习指导网络平台,满足因为实习形式的多样性导致学生和指导教师无法面对面指导的困境以及促进实习指导教师自身不断成长,使得实习指导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并为形成良好的实习评价体系奠定了必要的依据。

4.加强指导教师培训

学院开展一系列培训,使指导教师明确自身的职责,明确如何执行顶岗实习计划,明确如何了解、分析和处理学生在实习中的思想、业务和生活方面的问题,明确如何指导学生在实习中与实习单位的沟通与联系,明确如何指导学生在实习中书写包括实习报告在内的实习材料,明确如何评价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等。做好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促使“新手型”教师尽快转变角色,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同时,对于聘请的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应开展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提高其教学能力,保证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5.完善指导教师评价体系

发展型的教师是新时代的需求,每个教师都要经历新手向熟手型的转变,加快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成长,需要构建和完善对其实习工作表现评价的体系,建立顶岗实习师资队伍的考核机制,完善校企生三方的综合测评,建立教师顶岗实习业务档案,帮助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成长。如何对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如何建立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实习单位评价、学院评价的多元评价制度,如何建立教师的发展性评价,这是作为新型本科院校高职院校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汪卫琴.高校顶岗实习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9).

[2]温辉.独立学院实习教学现状及策略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9).

高等数学学习指导范文1篇7

关键词学习指导导向养习授法

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教育必须培养学习型、创新型人才,只有能自主学习的人,才能在未来社会生产生活中得以不断的"加氧"和"充电",才能尽快获取新知、创造新知,成为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强者。因而,在教学中正确指导学生学习,使之“乐学、持学、会学”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及教学质量,也被知识经济赋予了更深远的历史意义。数学学科教育中的学习指导要结合学科特点及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初中数学教学中应采用“导向、养习、授法”的学习指导策略。

一导向

就是对学生学习方向的引导,学习方向主要包括学习的兴趣、态度、动机、意志等有关学习情感方面的因素。其中动机是核心。明确的学习动机可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端正学习态度。在学习中起定向、启动、助动、维持功能。动机源于需要,一些学生由于受以往“应试教育”学习观的影响,其学习需要是升学、就业、农转非等。但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社会人事制度、劳动分配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这就形成了落后的学习需要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更多的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学习意志消沉,动机不明。因而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导向教育是学习指导的基石,不去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而谈学习方法指导,是把学生当成被动学习的工具,也迟早会因缺乏“人情味”而偃旗息鼓。在教学中我们加强了人文教育,逐步引导学生认清社会发展特点及未来社会的人才规格,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与成才、学习与成功的关系,建立起适合时代特点的学习需要,钢化学习动力系统。

1)以数学应用性导向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数学应用性表现为数学的应用美,凡是美的事物都是人们所追求的,数学学习亦如此。教学中注重挖掘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如把初三代数P41例2中的“钢产量”改为“校前面虾池产虾量”,把P77第22题“配制烧碱溶液”改为“配制预防虾疾的药液”,并适当编改数据。这些虽然只是名词、形式上的变化,却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数学更贴近生活,学生在这种大众化、生活化的问题情景中表现出了对数学非同寻常的兴趣。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和威力,激发了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做数学的情感,初步建立起学好数学是将来更好的从事社会生产劳动的个人需要。教学中还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展示数学学习中的思维过程,引导他们认识到学好数学也是个人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帮助他们树立起开发自身潜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数学学习目标,形成明确的学习动机。

2)以成功导向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如果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说是太痛苦的话,他迟早会放弃该任务的。获得学习成功是每个学习者所渴望的。明确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取得学习成功,学习成功反过来也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教学中合理安排习题梯度,分层教学,个别辅导,帮助每个学生克服困难走向成功,实实在在的肯定他们的成绩及进步,以满足学生成就感。以成功激情导向,这个观点已被广大教师形成共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鼓励他们进行自我评价,发展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肯定的能力,使之能更充分地体验完成学习目标、取得学习成功的喜悦,并为获得下一个学习成功而努力,保证学生学习动机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导向教育使学生“乐学”,能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也让他们从热爱学习做起去热爱自己的事业、工作,增强他们对未来社会生活的适应性,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二、养习

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学习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定型。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活动中起维护、支持功能,是学习活动的负载者,也是学生在未来社会中不断学习、发展自我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就不能保持其联系性和是持久性,学习就会半途而废。脱离学习实践,任何学习方法、学习愿望都是无意义的。养习教育使学生“持学”,是学习指导的保障,不建立在学习基础之上的学习指导也是纸上谈兵。由于受以往“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学习观的影响,学生形成了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如重作业轻自学,抄作业应付老师;重书面作业轻口头作业;重做题轻读书、反思;重课上轻课下等。这些习惯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阻碍了学生个性发展。因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学习指导的重要内容。

1)进行作业改革。

98年11月我中途接手初二数学教学工作,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在导向教育同时还进行了作业改革,把学生课下需要学习的内容,以不同形式的作业布置给他们,丰富作业形式,增强作业的趣味性、活动性、竞争性和实效性。将书面作业、反思作业、阅读作业、复习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设定学习目标,以明确的内容、规范的形式来约束学生的课下学习,强化作业的检查及反馈,使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随着良好习惯的初步养成,就逐步淡化作业内容,而后淡化作业形式。后来即使不留书面作业学生也能独立学习,基本上改变了以往学习的被动状态。

2)建立学习小组。

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初期,学生经常回出现“忘了学习或学习深度不够”的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我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4~5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业的检查与验收,并给予量化评估,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感,激发其学习热情,通过群体学习的互动、互助、互控效应,规范其学习行为,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互相约束中学会了自我约束,让他们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老师、别人的老师,密切了生生交流,拓广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学习习惯的养成应从小做起,坚持不懈,还要在有规律的学习中去培养。在学习指导中,我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按计划认真落实;开展“每日一刻钟”、“每日一题”的养习训练;组织一些有规律的课外活动,如让学生连续两个月统计自家船上海产品的产量及价格,指导他们分析数据,研究其中的规律性。这些都大大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我所教的初二数学期末考试平均成绩较以前提高了30多分。

三、授法

就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着重解决会不会学的问题,是培养学习能力的落脚点,是学习指导的关键。学习方法是完成学习的得力工具,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选择、助动、调节功能。学法指导既要遵循学习规律,又要符合学习者的特点。笔者针对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现状、知识水平,着眼于自主学习(不包括程序学习法),采用了如下学法指导策略:

1)教会学生读书。

读书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学会学习必须要学会读书。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读书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把自己教学中总结出来的读书学习的方法传授给他们,如三步读书预习法、“走马观花”读书复习法、反思读书说题法等等。还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具体的读书方法指导,拟定导读提纲,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思维障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如利用“类比”读书法指导学生学立方根、分式等,利用“比较——猜想——验证”探索式读书方法学习平行四边形;采用“读——思——练”方法阅读数学课外读物等。读法亦无定法,因人而异,因材而异。但在读书指导中,必须要指导学生做到“学”(眼)、“思”(脑)、“练”(手)相结合。读书是学习的形式,思考才是学习的实质,而练习是学习的保证。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把书读活。

2)让学生学会思考

建构学说认为,学习主体是借助原有的认知结构去主动建构的。

高等数学学习指导范文篇8

关键词:学生;主体;高等数学;习题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O1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042-03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很有意义,对后继课程有很多的支撑作用。但学习高等数学的目的,绝不仅限于数学知识的堆积,更本质更重要的还在于培养造就学生的数学能力。而完成这一任务的有力措施就是解数学习题。习题课是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习题课的目的是通过掌握习题的形式来形成学生的数学技能,并通过解题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但近年来,由于高等数学课时普遍减少,而教材内容不变,使得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对加重。为了缓和教材内容多、学时少的这种矛盾,减轻课程内容和课外作业对学生的压力,习题课几乎变成了难题辅导课,教师越讲越多,一讲到底,学生越练越少,学生被动听课,拼命记笔记,甚至来不及思考。课堂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学生为主体”几乎成为一句空话。要上好高等数学习题课,使习题课发挥更好的作用,课堂教学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

一、习题课的重要性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习题课教学是一类重要课型。上好高等数学习题课,引导学生做好习题,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数学训练,对于帮助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大一新生初学高等数学,虽然他们很重视,也很努力,但由于他们还不是适应高等数学的思维模式和大学的学习方式,学习的效果很不理想,最突出的问题是:基本概念不清,基本技能不熟,学习方法被动,数学能力薄弱,集中暴露出来,就是数学解题能力不高。学生常有这样的反映:自己觉得主课的内容已经听懂了,课本的内容也似乎理解了,但做起习题来就感到无从下手,往往要等到上完习题课后,才会对书本内容理解得更透彻一些,做起习题来也有思路了。应该说,习题课是一种颇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学形式。因此,教师除了搞好基础知识教学外,还应重视习题课的教学。上好高等数学习题课,是保证和提高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二、习题课的教学环节

习题课一般应安排在某一单元的学习之后。这样做,有利于巩固学生在这一阶段所学到的知识,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之后及时总结和提高,让学生得到一次较集中的综合练习的机会,使学生对前后所学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要上好习题课,教学内容是关键。习题课内容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复习并归纳总结本单元主要内容,指出重点、难点和疑点;二是归纳习题类型及解法;三是总评作业。

1.充分了解学生,认真分析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习题课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在上习题课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备课要围绕着学生这个主体来进行。教师可以通过收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馈信息,根据学生做的作业和问的问题中所反映的问题来了解哪些概念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哪些解题技巧是需要在习题课上来强化训练的。另外,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真分析学生的这些具体情况,有预见地找出哪些会是学生理解得不透彻的问题,哪些会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在习题课上学生做练习时又会出现哪些困难和错误。总之,教师对学生的整体情况必须要有一个正确全面的了解。然后教师就可以据此精心备课了。

2.复习主要内容,指导学生梳理知识充实小结。在一个单元中,包含了一系列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这些概念、理论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各类方法有何条件?教师应简明扼要地进行总结,指出重点、难点和疑点,并指导学生做笔记记录下来,作为单元复习资料。教师还要对这些小结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引导并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继续充实小结。这样,学生就会及时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及时做出补救,从而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要点,加强对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由于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很少会去采取讨论和自学指导等能使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上养成了依赖教师的习惯。所以大一新生还不善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小结进行精心策划,理清知识的脉络,设计好板书,为学生做好示范,并指导学生梳理知识充实小结。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总结的习惯和自学能力。

3.精选典型习题,并归纳习题类型及解法。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针对知识点和学生的学习现状精心选择典型习题。习题的数量不宜过多,以免出现贪多嚼不烂的情况。所选习题要涵盖本单元的知识点,难易适当,并具有代表性和指导性,以便教师通过这些习题来归纳本单元的习题类型及解法,使学生能通过这些训练来掌握规律,并能开拓思维,举一反三。

例如,在讲授求极限的方法——变量替换法时,我们举了这样三个例子:

例1求■■.例2求■■.例3求■■.

这三个例子的编排特点就是由易到难,步步递进,前一个例子的解题思路对后一个例题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4.总评作业,剖析作业中的典型错误。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但究竟能否学好数学,并不完全在于解题的多少,还在于解题前的分析与探索,以及解题后的深思与穷究。因此,在习题课上总评作业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环节。

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对于作业中出现的新颖独特的方法,教师应记录下来,并在习题课上推荐给所有同学,开阔大家的思路。对于学生的错误解答,教师也应认真阅读分析,并认真记录下来。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错误题解。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出现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对错误加以借鉴,把坏事变为好事。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研究纠正错误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中吸收有益的教训,从而增进学生的学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剖析典型错误,是预防和纠正错误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在我使用的教材上有这样一道习题:若f(x)是偶函数,且f'(0)存在,证明f'(0)=0。对于这道习题,学生常会出现把f(x)当成可导函数,对f(x)求导函数再带入x=0的错误做法。课堂上我首先举例说明仅在点x=0处可导,而除点x=0外处处不可导的函数是存在的,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这道题必须用导数的定义来证明。利用这一错误做法,使学生认识到认真审题以及掌握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教师通过这样的讲解,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培养他们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三、习题课的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是主导的作用,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的,但他们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自觉的努力和自己采取积极的行动来获得,这是别人所不能代替的。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来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相结合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讲,要让学生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例如,在复习主要内容的环节中,教师的总结既要简明扼要,又要具有启发性,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个人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梳理充实,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一份具有个人特色的单元小结。在归纳习题类型和解法的环节中,可以是学生先练,教师后讲。教师可以请几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同做一道题,也可以是每人做不同的题,其余同学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同时做这些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的板书展开课堂讨论,引导启发学生对出现的难点、疑点、缺点及错误进行认真分析,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的思路、方法和规律。教师在总评作业的环节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在作业中所犯的各种典型错误一一呈现给全体学生,让他们想一想:有错吗?错在哪里?学生们可以展开讨论,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进行引导、剖析并总结。在这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不仅做错了的同学改正了错误且印象深刻,而且本来做对了的同学也相应地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从而也是受益匪浅。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课,不再只忙于记笔记而来不及思考,而是既动手又动脑,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地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组织教学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各种形式。习题课结束时布置的作业也可以形式多样:最初几次可以是一道能使学生进一步拓展思维的习题;待到学期过半,布置的作业就可以是下一个单元主要内容的小结,或是让学生自己来归纳下一单元的习题类型解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总结,也可以去图书馆查阅参考资料。待到下次习题课时,可以在课堂上让同学就自己的单元小结进行分组讨论,重新整理。小组讨论时,教师深入一个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交流,或巡视于各小组之间,仔细观察,及时表扬善于运用交流方式的小组,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使每个小组在小组成员的小结基础上获得一份最佳小结或习题类型解法归纳,然后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使同学间进一步交流学习。布置这样的作业可以使学生有更深刻的思考,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探究,让多种思想、方法进行交流碰撞。我们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而不要紧紧地攥住他们的手不放。教师精讲,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体现了对学生这个主体的尊重,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虽然学生的结论有时还不够完整,不够准确,但毕竟是他们自主探究出来的,是自己的成果。教师精讲,习题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张扬他们的个性。

参考文献:

[1]吴迪光,张斌.微积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

[2]苏德矿.如何上好高等数学习题课[J].大学数学,1999,15(2):108-110.

[3]苏德矿.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团队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效果[J].大学数学,2011,27(6):12-14.

[4]王跃恒,孙倩,张少峰,等.“以学生为中心”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24(3):99-101.

高等数学学习指导范文篇9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法指导;初中数学

为了使初中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实施了新课改,这让初中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然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教师并不是十分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实现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而且也不符合当代社会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对此,运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开展教学就显得很有必要。以下本文主要探究了学法指导这一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指导学生正确的进行课前预习

现如今,初中数学教学的内容不断增多,要想在不增加学生课业压力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要采取相应的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预习指导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由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不能把所有的内容都在课堂上详细传授给学生,要想完成教学目标,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在这个年龄的学生,思维活动能力很强,通常对于条条框框的约束是极其厌烦的,所以教师就要采取适当的策略对学生进行指导,教授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帮助。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指做好准备再去工作,那么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目前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认为把时间用在功课预习上是浪费时间,觉得没有太大的作用。针对这种心理,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并告知正确的预习方法,在把握好数学教学大纲的前提下进行预习,这样在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根据预习到的知识与教师进行互动,一方面活动了课堂的气氛,另一方面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于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很有帮助。

2指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基本要领

2.1从细微处掌握概念本质。不同的数学语言表述或已知条件、结论的背景下,问题的分析、解决思路也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公式、定理做到“三弄清、三掌握”,即弄清来源、弄清条件、弄清使用范围,掌握内容、掌握证法、掌握运用。

2.2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网络。要指导学生在各单元板块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掌握教材内容,如代数知识就可以分为实数、代数式、方程、函数等几个基本板块,其下又可以细分为若干层次,如方程板块又可以分为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无理方程)和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二次方程组)。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不同章节板块的定义、解题技巧、应用思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

2.3掌握解题方法与数学思想。应用解题是数学学习活动的基础,也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高度注意解题指导思想或解题经验的总结,每个细节都要做到面面俱到。如一元一次不等式ax+b>0,就要确定条件“两定”(不等号的方向、数的符号),列应用题方程组则要注意“三同”,即单位同、量同和数值同。只有使学生清晰地掌握数学思想,才能逐步在数学应用解题过程中形成清晰思路,灵活、准确的解答各种综合题型。

3指导学生认真对待课后作业和复习

在新课改的倡导下,要求教师必须减轻课业压力,给学生们留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时,不要只在数量上进行要求,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的进行布置作业,如果只在数量上进行要求,不仅达不到教学目标,还容易使学生之间出现互相抄袭的现象,形成不良学习风气。因此应该有针对性的精心设计课后作业,指导学生认真对待课后作业。另外,为提高作业完成效率,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在完成作业之前,先对当天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复习,不要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实际上课后复习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作业。特别是在数学公式的掌握上,在中学数学中涉及到的公式很多,所以要在灵活掌握公式的基础上再完成作业,这样不仅使学习效率有所提升,而且做题速度也要比复习之前更快。

4指导学生形象记忆数学公式与定理

初中数学学习中会用了各种各样的公式,熟练掌握这些公式对于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有积极意义。但由于公式种类较多,且易混淆,因而很多学生无法灵活正确的运用数学公式。对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形象记忆数学公式与定理。例如在代数学习中,学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后,指导学生编数学口诀:大大取大者,小小取小者,不大不小中间找,大大小小无法找(无解)。在几何教学中同样可以利用这种方法,例如在涉及三角形的辅助线时,指导学生编顺口溜:题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线段垂直平分线,可向两端把线连;三角形,边中点,连接就成中位线;成比例,证相似,经常要作平行线。这种方法既总结了知识,又形象生动,学生学得活、记得牢,学习效率自然大大提升。

5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解决错题

首先,指导学生分门别类地把平时练习或模拟考试中做错的题进行整理、分析、归类。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建立自己的错题本。其次,指导学生把自己做错的原题在错题本上原原本本地抄一遍或剪下来贴在错题本上,并把原来错误的解法清晰地摘要在错题本上。当老师讲解正确答案时,按老师讲的思路,一步一步规范地把原题做一遍,以便加深印象和逐步形成能力。最后,指导学生经常阅读错题本,而不是把做错的习题记下来就完了。要经常在空闲时间,拿出错题本,浏览一下,对错题不妨再做一遍,这样在今后遇到同类习题时,会立刻回想起曾经犯过的错误,从而避免再犯。

6指导学生克服数学认知障碍和情绪障碍

由于中学生的年龄正是思维跳跃性比较强的阶段,所以教师要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走出认知过程的障碍,使其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来进行学习。很多初中生都会认为,数学是最难学的学科,所以在心理上就形成了抵触的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然后针对个体存在的具体问题,要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帮助学生制定特定的学习方法,这样就能使学生重拾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改变对数学学习的认识,消除学生心理上的数学学习抵触情绪,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中学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成绩的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高等数学学习指导范文

一、应弄清“导”与“学”的关系。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即是把指导学生的“学”作为出发点,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归宿点。目的在于使学生从“学会知识”转变成“会学知识”,应以此进行教法设计和选择(即以学论教)。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导”必须围绕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不得片面追求“以教为中心”或“以学为中心”而脱离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否则会造成“导”与“学”脱节或背离教学客观规律。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认真渗透学法的指导。然后再通过检测,分析总结,再由学生反馈,教师进行检查,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否达到?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再指导,使学习方法正确的学生能得到提高,使学习方法偏离的学生能得以矫正。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导”与“学”的关系图示如下: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中的学法指导,实际上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的互化、互动的过程,是辩证统一的相机过程,只有这样的认识,才能保证课堂教学具有实效。

二、应重视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过去的教学,多是以教师为主,教师进行满堂灌,学生机械地记。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本质是学生,``````不是教师,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的“导”就应该把教师以“讲”为主变成以“导”为主,学生以“听”为主变成以“学”为主。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之中。即做到以“鱼”给学生变为给学生“渔”。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其自身努力,获取知识和学习方法,并将知识和学法进行“内化”,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收到成效。因此,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了解学情,找到指导的起点。在数学学法指导过程中,了解、掌握学情是优化课堂“导”学的基础和前提。学生知识层次、思维能力、发展水平、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都是影响指导的重要因素。教师应从实际出发,认真备好课,精心设计学法、指导形式、方法的选择和组织形式等提供重要依据。为此在课堂中教学教法指导前,必须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摸清自己所教学生中的学习基础的“底”,便于在指导过程中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有侧重地对各层次学生作具体指导。在进行数学学法指导实验前,对实验对象的预习态度、预习方法、课堂听课方法,课后复习、完成作业等应作全面的调查和详尽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学生进行指导,从中找到各自不同的指导起点。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开座谈会、个别访问、交谈等方式进行学情调查,还可以与前任的科任老师交谈,找到突破点,然后再进行分类、分层次进行指导。

2、坚持“四为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中学生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他们各自都有其相适应的学习方法。教师应鼓励学生“扬长避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课堂为主渠道”的“四为主”方针。教师应尽量做到:导之以趣、导之以疑、导之以学、导之以思等方面去体现主导作用。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知识和方法的“内化”。数学教学中的“导”的过程,当然离不开练习。俗话说:“百炼成钢”,这个练是少不得的,这个练应根据高考说明去组织、去安排,尽量做到基础题型反复练,综合题型穿插练,拨尖题型适度练,鼓励学生尖子根据各自的实际,作出周密的安排,按教材内容安排和高考考试说明要求,指导学生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基础知识和高难度内容的衔接,从中达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练”中强化学法的掌握。

3、重视环节渗透,促进学法的“内化”。课堂教学是应该按教学大纲要求去落实“双基”。在学法指导中,亦不可能纯粹是学法传授,更多的应该是实效教学的落实,应该通过每个环节进行学法渗透,通过实际操作使学法进一步内容消化。因为学生知识层次不一样,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认知水平不一样,所以要求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在各个环节“导”学中向学生出示或暗示某些知识的特定方法,指导学生应如何读、如何思考、如何联系旧知识、如何训练等。总之,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做到有的放矢。

环节渗透是课堂学法指导实现经常化、具体化的有效途径,而且具有实用性和随机性,适合数学学科教学的特点。特别是应用题教学,在明确题意、分析数据及解答等环节渗透时应点拨“三思”指导(即一思题中关键词语,二思题中数字的关系,三思多种解法),解题后验算方法及习惯的指导等等。

另外还有一种较为常用的“暗渗法”,即是学生学习新知识时,教师不必先提示学法,而是引导学生回顾过去学习某一知识点时的方法,再运用这种方法去学习新知识。这样亦有利于促进学生学好新知识。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学习自觉性。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而课堂学法指导的目标就是使学生逐步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指导自己的学习活动,形成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把基本的学习习惯(即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检验习惯、预习习惯、复习习惯、完成作业习惯、专心听课习惯等)的培养贯穿于“导”学的全过程,并进行反复指导,严格训练。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以人为本,从情感教育入手,采用教学民主方法,营造良好的“导”学氛围,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凝”、“趣”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以饱满的、持久高潮的学习热情,投入数学课的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学习。这样就有可能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

高等数学学习指导范文篇11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案导学;学法指导;自主学习

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无论是在知识容量、抽象程度,还是在思维方法上都有了大的发展和更高的要求,这无疑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对教师学法指导的要求显得尤为迫切。目前,学案导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被教育界广泛关注和认可。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学案导学中的学法指导进行探析,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借鉴。

一、学案导学的学法指导意义

学案,是与传统的教案相对而言的,是教师为指导和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而精心设计的材料体系,一般包括学习目标、预习导学、自主探究、自学检验、小结与反思、当堂反馈、拓展延伸、总结反思等几部分。学案导学,就是利用学案为载体,逐步指导和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其突出优点是在教学中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及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先学后教、导学导练、课堂检测,达到当堂达标,逐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如何编制更具学法指导意义的学案

为了让学案更具针对性和学法指导意义,教师最好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特点亲手编写学案。

首先,要深挖教材,了解每节课内容在整个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高考中的要求,制订清晰合理的学习目标给予学生学习方向的指引;其次,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身心特点。高中生正处于身心素质趋于成熟的阶段,他们自身对学习有一定的需求,有较强的好奇心、意志力和自控能力,正处形象思维向理性过渡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案导学的设计,一定要多用生动形象的实际例子,直观的激发其兴趣,做到知识问题化;再次,要正视学生之间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及个性特点上的差异,学案编写面向全体同学,通过低起点、多梯度的分层问题设置,让不同水平和需求的学生都能获得提高,体味成功的快乐,提高学习兴趣;最后,学案的末尾要给学生留有空白,让其自己对每节课的内容作小结和反思以及延伸拓展,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以形成数学知识体系。

三、如何在使用过程中突出学案的学法指导作用

1.师生都要端正对学案必要性的认识。指导学生根据学案中的内容做好自学、检测、探究等环节,一方面,课前对学生的自测情况进行抽查,以达到了解学情和督促的作用。另一方面,课后对学生的知识总结和拓展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教学记录和反思。

2.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巡视和指导,对学生学习习惯、思维方法、知识结构等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及时给予关注、指导及更正。教师的课堂讲解要少而精,主要针对普遍的问题。

3.注重过程评价,及时给予学生表扬。数学课堂要注意逻辑思维的训练,关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注意发掘学生的进步和成就,适时给予言语的表扬和眼神的鼓励,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

四、小结

教师只有在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多的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初高中的数学特点变化,掌握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养成灵活的理性思维,最终在数学学习上实现减负高效。

参考文献:

[1]肖淑如.高中数学教学中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中学数学研究,2010(7).

高等数学学习指导范文篇12

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相应的教学方法,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精心指导,让学生学会读书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会自主读书,必须经过教师的正确指导,他们才能由“读会”转化为“会读”.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不仅要教会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翻译,还应重视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用发展的观点研究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并归纳要点,吸取知识的精华,以形成知识网络,完善知识结构,让学生把握读法步骤,形成并巩固学习习惯,就能使学生从本质上掌握读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在学习有关图形的证明这部分知识时,很多学生会感觉糊涂、难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加强对图形语言的理解,让他们学会读书,学会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不仅把握表象,更要洞察题目的实质,从而准确理解题目的意图.

二、巧妙引导,让学生学会听讲

初中学生的学习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完成的.应该向45分钟要质量,教师要将学习的落脚点放在课堂上.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听法指导,让学生高效把握课堂信息.当然,对于这一点,教师应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其次要引导学生全神贯注地去听教师对每节课提出的学习要求,注重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和推导,强化对数学概念、教学要点的剖析和串联,针对那些富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例题,重点进行处理,对疑难问题庖丁解牛式的展开解释和补充.让学生领会要点,沿着知识的脉络发展来听讲,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有效点拨,让学生学会思维

数学中存在许多思维方法,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思维,要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思维,应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契合学生思维的“最近点”,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学会联想,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达成结果;其次,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相互讨论,自主争辩和研讨,让他们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敞开思路,放飞思绪;另外,着力挖掘问题内在,开展变式训练,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推理,从而养成在学习中追根究源,积极思考的习惯;最后,经常引导学生回顾与分析解题过程,让学生学会自主总结,学会判断.当然,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小组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彼此促进,相互补充,对学生的主动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教师在此过程中,适当地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维时空,让学生享受思维成功的快乐,都有助于学生良好思维的形成.

四、遵循规律,让学生学会记忆

学生头脑中各种知识体系的形成都需要记忆,记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记忆方法的指导.一方面要废止“注入式”,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教给学生记忆方法,如用类比的方法联想记忆、把知识编成顺口溜、数形结合记忆等,都能加强学生的记忆.

五、教给方法,让学生学会解题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初创企业营销策略范例(3篇)

    - 阅0

    初创企业营销策略范文关键词:新产品市场策略前言:创新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新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作为企业长远的发展战.....

    线上学习活动策划范例(12篇)

    - 阅0

    线上学习活动策划范文篇1[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广告设计;项目教学法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是通过综合的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的发展。行动导向.....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