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社会化范例(12篇)

来源:网络

高校后勤社会化范文篇1

摘要20世纪末,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的出台,掀起了我国第一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浪潮,这种改革主要是通过破解传统的高校后勤模式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来主动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此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全面加快,经过一系列摸索和实践,改革已取得长足发展,绝大部分高校将后勤组织从行政管理系统中剥离,且正逐步向现代化企业过度。但是,客观地说,目前的社会服务体系处于一个还不是十分发达的“过渡期”内。因此,如何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符合高等教育特点与需要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在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如何理顺各种财务关系,规范会计核算,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这么说,探索建立既适应高校未来发展需要,又符合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求的财务管理模式,是高校财务工作一项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高校后勤财务改革管理

一、社会化改革后带来的新变化

(一)财务管理体制的新变化

改革前,高校一般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学校的财务处为一级财务核算机构,后勤部门作为学校行政管理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下属的经营实体如:绿化、维修、学生公寓、餐饮服务等经济实体的财务,属于学校的二级或三级财务。改革后,高校后勤社会化打破了以往旧的管理模式,改变了过去单纯的行政管理体制,将行政职能和经营职能分离,由同一财务主体变为两个独立的财务主体,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以行政管理方式为主,转变为以经济手段调节为主。原后勤部门下属的经营实体大多以后勤集团的方式组建,按照管理企业化,经营市场化,服务专业化的集约型的方式运作,双方建立起平等互利的甲乙方契约关系。

(二)资产管理方式的新变化

改革前,后勤实体占用的资产作为学校资产的一部分,一般无偿使用,学校资产管理部门主要侧重于资产的采购、入库、领用、维护、报废、转让等实物形态的管理,仅仅关注其资产的完整与安全的管理,不注重资产的使用效率及成本核算。改革后,资产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非经营性资产转变为经营性资产,对后勤实体规范分离后所使用的高校资产必须进行清理和界定,并按规定程序进行评估,评估后作为学校对后勤服务集团的注册资本金投入,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控制,管理的目的由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方面转变,对资产的保值、增值、成本核算、使用效率都提出明确的要求,建立起一种以资产为纽带的新型控股关系。

(三)预算管理的新变化

传统的高校预算采取按支出功能的方法编制,后勤支出在高校预算支出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中不但包括后勤部门运行的维持费用,也包括为学校提供无偿服务的保障费用。近几年高校多采取粗线条的管理模式,体现一个“包”字,将后勤的各项经费打包捆绑使用,承包基数多以上年支出再考虑本年发展目标确定。改革后,后勤集团从学校的预算管理体系中分离出去,学校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编制部门预算,预算管理的主体由后勤变为各行政、教学及教辅单位,各项经费按各部门行使的职能分配,后勤集团作为独立核算的企业,按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实行收费服务。

(四)约束机制的新变化

随着学校预算管理体制的改变,为保障学校正常运行所需的后勤服务费用,由学校预算拨款改为后勤集团向接受服务的部门直接结算收取,资金的流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改革前,学校与后勤服务实体之间是一对一的行政约束关系,一方面学校各部门享受着免费的服务,没有节约意识,不知不觉地浪费着资源;另一方面,后勤实体满足于承包的即得利益,服务水平不高,导致学校无法有效地硬化预算,包袱越来越重。改革后,后勤集团与各接受服务单位形成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市场约束,建立了用户的消费选择机制,形成内在的市场驱动力。一方面,各经费使用部门提高了自主理财的积极性,增强了节约意识;另一方面,增强了后勤集团的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促使其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面对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种种变化,如何建立新的财务管理体制呢?借鉴近几年各地社会化改革试点的经验,笔者认为,总体思路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理顺高校与后勤集团之间的财务关系,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新体制,做到既有利于高校对后勤集团的财务监督管理,又有利于调动其积极性,积极稳妥地推动后勤社会化改革。

(一)理顺高校与后勤集团之间的财务关系,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前提

1.搞好资产的产权界定和评估,规范分离行为。资产界定评估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起点,明晰产权关系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后勤集团的前提和基础,规范分离可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社会化改革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进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完善投入机制。资产剥离后,后勤集团进入模拟运行或准社会化阶段,高校应继续支持后勤集团的建设和发展,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纳入高校的中长期财务预算,分年度投入,补充后勤集团的资本金,作为国有资本投入,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真实地反映后勤集团的经营成果,壮大实力,培育后勤集团的造血功能;另一方面为将来后勤集团的股份制改造打下基础,避免产生新的产权不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3.社会化服务价格收费管理。社会化改革以后,必然涉及到服务结算价格和收费标准的问题,高校应合理确定后勤集团服务的范围、服务项目、服务质量和收费标准,建立科学的财务结算关系。国家有明确收费标准的,应严格执行有关申报、审批手续。国家没有明确规定的,应参照社会价格,并尽可能采取市场价格。对于某些敏感的服务价格调整,必要时可以采取听证制度,以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4.资本保全与收益分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两权分离的原则,高校剥离的资产一旦脱离了高校的资金运动轨道,就代表高校的股权投入到后勤集团的资本金中去,高校按股权享有所有者权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不直接干预后勤集团的经营活动,后勤集团经营期间,高校除依法转让外,不能抽回投资。后勤集团在产权明晰、责权分明的基础上,在坚持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前提条件下,自主地进行资产的运营,享有资产的处置权,高校不得随意将资产收回,也不得干预资产实物形态的改变。

收益分配也必须规范化,高校只能以资产为纽带,以股权的形式,通过后勤企业的盈利来分享投资收益,而不能通过收取费用的形式实现。那些要求后勤集团上交资产占用费、租赁费或者折旧基金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不符合资本保全原则,更谈不上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加强后勤集团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

规范分离以后,后勤集团就变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法人,要以后勤社会化改革为契机,建立独立的会计核算体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培育自我造血功能。随着高校投入的逐步减少,尽快完成三步大跨越,由“高校养后勤”到“后勤养自己”,最终发展到“后勤完全服务于高校”,这是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关键。

内部财务管理模式剥离后的后勤集团是由若干个经济实体组成,业务涵盖饮食住宿服务、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多个行业,应采取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别核算的紧密型管理模式。做好事业会计核算制度向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转换工作,做好与高校母体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建立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明确成本的开支范围,引入责任成本等现代财务管理方法,管理的重心下移,划分若干个利润中心,实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建立科学严谨的成本管理机制和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成本考核体系,找出差距,使经营成果显性化、真实化。

(三)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是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保证

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变,减轻高校负担,提高服务质量,最终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如果没有完备的监督制约机制,高校对后勤资产的控制将更加弱化,极有可能加速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是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保证。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层次,一是学校通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对后勤集团的控制,主要是以学校纪委、监察、组织等部门的行政监督为主,通过行使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的方式进行,学校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来控制经营者,以实现学校资产利益的最大化;经营者通过正确决策和有效经营履行受托责任,获取应有的报酬,实现自身价值。二是监事会对集团公司财务部门的控制,主要以学校有关部门的财务监督为主,通过领导和控制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掌握会计系统的运行,审批企业的重大交易和资产变动事项,定期不定期地对公司财务和经营状况进行检查。三是集团财务部门对各经营实体的会计控制,具体体现在认真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做好各经营实体的会计核算。四是学校审计部门对集团财务部门的审计或对监事会的职责履行情况的检查,是对财务监督的再监督。五是除以上专业监督以外,还应做好群众监督,建立和完善消费者监督体系,保证后勤对教学科研的服务质量。通过以上努力,切实建立起一个专业监督为主,群众监督为辅,二者有机结合的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保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功。

(四)实行后勤会计委派制建立财务通报制度

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利于高校后勤资产的保值不流失,有利于保证后勤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也有利于后勤企业的健康发展。当后勤完全脱离高校以后,高校应停止会计委派。在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同时还应建立财务通报制度,后勤实体财务应按会计制度要求,及时向高校财务部门报送真实、准确的会计报表及财务分析,重大财务事项要及时向校级财务部门汇报。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现行高校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提出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财务部门在改革的过程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和支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系,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办法,保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促进高校后勤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实现高校后勤的真正社会化。

三、结语

面对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种种变化,高校财务管理要把握机遇,积极应对目前面临的挑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原则,理顺高校与后勤集团的财务关系,构建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新模式,要做到既有利于高校对后勤集团的财务监督管理,又有利于调动后勤集团的积极性,积极稳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总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高校后勤实体的财务管理也必将面对许多新问题,高校财务部门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加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财务管理的新路子,才能为高校后勤实体的蓬勃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财务环境,促使高校后勤真正社会化。

参考文献:

高校后勤社会化范文

【关键词】高校后勤教育体制

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1985年到1999年约15年间,高校后勤经历单项定额、多项或综合全额承包、内部用工分配制度改革以及企事分离、政企分开和“两权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三权下放(人事、管理、经营)”等诸多探索,形成了“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格局。这些探索无疑是必要的,如同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所经历的“摸着石头过河”一样,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但这15年间的“动作”毕竟只是真正意义上改革的“探索”.这15年的改革探索,方向明确但方案模糊;目标准确但指标模糊;改良较多但改革较少;计划指令多、市场调节少;后勤仍被“统、包、管”,依然习惯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社科一般项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去向思考》(项目编号:2011-084)阶段性成果;湖北省教育厅重点教研项目《湖北高教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立项编号:2009290)阶段性成果。“等、靠、要”,后勤管理体制机制问题仍然突出,“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的格局和体制虽有松动、但没有转变。1999年底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决定“三年两步走”:从2000年开始,要快速启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快速实现后勤人员与学校行政剥离.组建校内后勤服务实体并积极创造条件使之注册为独立法人资格,推进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社会化建设步伐;要求各地积极探索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体系,在2002年组建跨高效、跨地区的后勤服务集团。紧接着召开了第二、三、四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随后,一系列政府文件迅速颁发,各层次论坛讲座纷纷举行,改革呼声高涨、氛围浓厚、节奏加快、任务明确。如果说,前15年的改革就象“火车进站,叫得响、跑得慢”,那么,新一轮改革恰如“动车组”,宽带运行、高速推进;各高校也是扬帆竞发、百舸争流。

2000年以来,经过10年的新一轮改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突出成就。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后勤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较好地解决了后勤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有力地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校后勤企业大多实现了与高校行政职能的分离。这是高校后勤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迈出的实质性一步.并且已经实现分离的后勤企业为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示范和导向:合理配置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拓宽了高校后勤发展的资金渠道。高校后勤企业日益开放.与社会资本之间形成了互动态势.社会资本注入高校.改变了后勤设施建设完全依靠财政拨款和高校投入的旧局;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高校后勤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3+2”宗旨不变前提下,管理运行“三统一点”,后勤实体“三自一独”,人员实行“三定一聘”,工资结构“三位一体”,仿企业化运作机制逐步形成,高校后勤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高校后勤的急剧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导致许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履维艰,发展缓慢。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欧阳建平指出.“在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有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障碍”。许多“后勤人”普遍感到:

(1)后勤企业法律地位不明确。后勤社会化改革最初设想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是“三年两步走”.就是把后勤实体与高校剥离.纳入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参与市场竞争。这一思路促成了后来风行全国的“甲乙方管理模式”。然而这种分离只是形式上的分离,却没有涉及实质性的内容,某种程度上依然是高校自办后勤。后勤企业很难对后勤资产享有完全产权.甲乙方管理模式充其量只是校内的模拟企业化管理,后勤实体缺乏“造血”功能,对学校有很强的依附性,无法成为具有独立民事能力的法人实体。因此有部分高校逐步淡化甚至取消甲乙方,重建“大后勤”,后勤市场化也就无从谈起。

(2)顶层政策设计缺乏可操作性。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高校所在地方的党政领导机关要把解决好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责任担当起来.加上后来系列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文件为改革指明了方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这些文件是宏观性和框架性的,政府没有具体的政策措施或者有政策措施,大多缺少操作细则;加之相关政策缺乏制度刚性,不能对诸多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和后勤企业产生有效的制度协调与约束。

(3)后勤实体姓“教”和姓“市”的矛盾。依据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后勤实体要姓“市”,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而出于维持稳定的目的,后勤集团必须“微利”或“零利润”服务,强调后勤姓“教”。高校后勤如何寻找最佳平衡点,面临两难选择,进退维谷。从学校方面看.还没有将后勤实体真正看作自主经营的公司.自然不会放开手中的决策权,仍然习惯于将后勤实体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由学校直接任命后勤实体的干部,由学校确定后勤实体干部的行政级别,并经常对后勤实体的经营管理事务进行行政干预:从后勤实体方面看,对高校后勤社会化存在着片面的理解和认识,“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独立能力不强.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找学校解决,这些后勤实体既不能像真正的公司那样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又不能像学校的职能部门那样不用承担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处境非常尴尬,从而影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

(4)“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后遗症。虽然国家给出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政策规定,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老人”人数较多,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个人技能单一,市场意识较差,风险意识和参与社会竞争能力缺乏.不能有效应对后勤转轨和社会转型带来的冲击。一方面,大量的“老人”闲置,增加了后勤实体的负担;另一方面,后勤实体又难以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对高校后勤实体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化改革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致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难以向纵深推进。

(5)日益增加的劳动用工成本和日渐凸显的劳动纠纷使高校后勤改革举步维艰。高校要为聘用者购买“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但高校后勤与社会同类企业相比,在资本积累、经济实力等方面没有竞争优势,在落实这些规定上存在很大困难,普遍面临巨大压力。

(6)后勤实体新体制与老习惯的矛盾。高校和后勤之间以市场为基础所谓法律上的经济合同关系,只不过是一个组织内部的经济合约关系.或者说通过其人与自己签约.其实质仍是一种行政隶属关系。因此,在这种资本纽带下,高校也就不可能把后勤公司推向社会、推向市场,而高校想通过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就不可能见效。而没有了竞争.高成本的服务也能够售出.后勤企业当然就没有外

在的压力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

(7)后勤保障能力与教育发展的矛盾。后勤保障能力与庞大的快速的教育发展规模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新的《教育规划纲要》指出,今后10年,高教总规模从2900万增加到3550万,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教育规模的扩大对后勤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教发展与时俱进,后勤压力与日俱增。

(8)服务质量和师生需求的矛盾。后勤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不端正、服务技能跟不上的问题,影响了服务质量的提高。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米、面、油、蛋品、畜产品、水产品等食品原料价格大幅度上扬,使得高校后勤运行成本剧增,经营出现不少困难。

高校后勤社会化范文1篇3

摘要本文围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财务管理路径主题,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思路及对策,目的在于引起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等相关部门的重视,解除后勤的后顾之忧,推进社会化改革进程,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搭建良好的平台,最终建立一种既按市场规律运作、又遵循教育规律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

高校后勤从1999年至今,经历了十几年的社会化改革,高校后勤实体的组织性质、组织规模、组织目标、税务金融等外部环境、组织内外的财务关系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后勤集团的财务管理职能远远不能适应组织快速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何改善这些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含义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通过对高校后勤生产要素的分流与重组、产权关系的规范化、固定资产的托管与租赁形式、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市场经济调节手段的运用、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路径与方案的选择,实现高校与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组合,使高校后勤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促进高校后勤与社会的不断融合,并构建由政府主导、社会为主、高校选择、办学需要的市场化服务体系,并不断发展成为适应和满足高等教育需要的独立新兴高校后勤实体。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目标不明确

由于高校后勤经营目标的双重性,致使其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不确定。后勤一方面要按照社会化改革的要求走“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道路,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提供低价优质的服务,坚持服务育人,保本经营政策,讲究社会效益,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保障,当两者出现矛盾时,社会效益优先。

由于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一些高校的后勤财务管理在实际运行中缺乏正确的目标导向,没有改革创新的意识、精神和行动,致使财务管理的一些瘤疾和顽症长期得不到整治和根除,财务管理的效果不佳。

(二)成本核算体系不规范

学校划拨的固定资产如房屋、车辆、经营所需设备等所有权归属于学校,后勤未对这部分资产计提折旧,又如应收账款未计提坏账准备、职工“五险一金”等福利由学校承担,没有在后勤实体部门的成本中反映出来,这种不完全成本核算方法核算出来的成本,不具有可比性,这就导致企业和单位产品及服务成本不真实,管理效益低下,经济资源不能被合理配置。材料采购控制制度缺乏,现在许多高校没有制定材料采购控制制度,对购进原材料的出入库制度没有建立有效地监督控制机制。

(三)管理的观念落后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观念落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后勤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其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较低,财务工作主要忙于日常的算账、报账上,财务管理意识不强,观念滞后。财务人员不注重财务分析、预算控制、财务监督、财务预测等,对于如何开源节流,如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如何为企业提供财务决策信息等很少考虑,使应有的财务管理与核算职能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二是管理者财务管理观念不强,认为财务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与其他部门无关,这就导致财务得不到各个部门的齐抓共管。

三、完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路径

(一)建立健全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就是集团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财务等方面的总体预算。全面预算管理能起到协调、控制和考核的作用,是实现控股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基础。目前,国际上大集团、大公司普遍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方法。后勤集团应从公司的长远利益出发,对所属公司的情况进行全面、细致、客观的研究、分析和预算,建立一套涵盖企业主要发展指标的预算指标体系,将集团的财务总目标层层分解,与经营者全体员工的个人利益挂钩。

(二)加强监督机制

实施有效的财务监督是高校后勤社会化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学校财务处作为一级财务部门,对后勤财务给与业务指导的同时,应强化对后勤财务的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完整,规范校内经济秩序,维护学校利益,做到事前、事中监督。

加强对后勤集团的财务监督,有利于提高了会计核算质量,保证了会计工作的规范;有利于加强高校的预算管理和宏观调控;有利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有利于加强会计人员统一管理,提高则-会人员整体素质。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将竞争机制引入会计人员的管理,可以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会计人员相互学习,公平竞争。

(三)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后勤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后勤实体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因此,后勤实体应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一套良好的收入分配制度:首先,要逐步缩小正式工、招聘工的收入差距,提高招聘工的福利待遇,如为招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等;其次,为了防止员工流失,吸引和保留优秀员工,应开展人性化管理和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着力培养有潜力的员工,将其吸纳到管理队伍中来,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主人翁意识。

总结: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适应高校发展需要的产物,有其社会化改革的必要和向前推进发展的无限生命力。我们应通过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不断完善,从而构建后勤实体完善的财务管理目标体系,促使后勤实体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以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与融合,实现高校后勤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高校后勤社会化范文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创新

近年来,高校后勤管理开始走上社会化管理模式,有效地推动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将高校后勤服务归入到市场经济体系内的实践证明,创建社会化的高校后勤管理服务模式,能更好地提升高校后勤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降低高校经费开支,激发后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改善高校后勤设备条件,最大限度地推动高校的现代化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地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创新社会化管理模式,优化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这都是各高校后勤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我国各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的实践,提出几点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创新模式的构建思路。

一、从产权关系入手,推进用工制度改革

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创新模式的首要一点就是要改革资产管理,理顺高校和后勤之间的产权关系,确定资产保值相关责任。高校后勤管理走向社会化必须吸收社会资本,除了必要的公益外,吸收社会资本能够有效解决后勤经费问题,降低高校的成本支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后勤人员的积极性,在用工制度上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可以制订社会保障制度与用工机制的双重制度保障,采取聘任与合同相结合的方式,根据高校后勤管理需要吸纳各种人才,充实高校后勤管理队伍。

二、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后勤经营体制

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要想实现创新发展就必须引入先进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一方面,积极创建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将后勤管理从高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单独实行现代化企业经营模式,建立独立的核算机制,让高校后勤成为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服务实体。高校后勤在构建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时,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层层分离,既要确保后勤法人企业的主体性地位,又要厘清产权,做好资产清理和评估工作,防止高校资产流失,明确后勤法人企业对学校承担的资产增值和保值责任。与此同时,高校后勤管理还需要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引导和支持,可以建立跨校后勤企业服务,采用托管、连锁、股份等合作形式,充分激活市场的力量,发挥出竞争的效应,推进高校后勤集约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发展,逐步形成高校后勤规模化经营。在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实施校企分开,明确学校与后勤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范围,高校管理层不能直接干预高校后勤的经营活动,但是对于高校后勤经营出现的问题有决策权,高校后勤重点决定需要经过学校领导层批准后方能实施。学校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后勤作为独立经济实体则需要想方设法地创新服务管理,为学校发展做好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加大后勤社会化经营体制的创新力度。高校后勤社会化经营必须建立成本费用核算机制与收入分配利益机制。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进程中,高校后勤需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处理好服务质量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为了防止出现过分追求利益而忽视服务质量的现象,高校后勤必须创建系统的、规范的、长效的成本核算程序,把握好采购、入库、消耗和评估等环节,对成本费用核算进行严格规定。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需要建立在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基础上,高校后勤可以采用独立薪金制度,采用聘用与年薪制相结合的方式,从经理到普通员工都要签订合同,实行竞聘上岗,根据利润保值率来对管理人员进行量化考核。此外,为了激励后勤管理人员,高校后勤管理还可以引入股权激励模式,推进高校后勤管理股份制改革,鼓励和支持职工入股,在自身利益与高校后勤利益挂钩的前提下,员工根据规定还可以领到年终分红,广大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自然被调动起来,后勤服务质量就会得到明显提升。

三、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完善后勤社会化监督体系

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创新模式的成功构建需要人才做保障。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需要以人为本,重视后勤员工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后勤员工的整体素养,培育高素质的后勤管理人员。高校后勤应将员工培训放在首要位置,根据高校发展需要做好员工的培养工作,尤其是要着力培养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招聘和选拔专业能力过硬的管理人员,促进后勤整体管理质量的稳步提升。此外,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需要创建学校监督、政府监督、行业自律以及学生参与评价的监督体系,尤其是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应政策来规范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做好食材采购、卫生安全的监督,高校也要联合政府部门做好后勤服务质量的监督考核工作。

总之,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有助于高校后勤服务水平的提升。为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的创新发展,就需要理顺高校和后勤之间的产权关系,引入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优化后勤社会化经营体制,做好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完善后勤社会化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高校后勤社会化范文1篇5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101-02

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困境

1.委托―成本、交易成本增大。自1999年教育部提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各高校针对教育部的要求进行了改革,但大都是从形式上成立了后勤总公司,并且不具备法人资格。同时学校成立了一个新的职能部门――后勤管理处,负责监督管理学校的后勤公司。而一些学校尽管把后勤注册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但大都是学校的独资企业,其本质并没有改变,只是由高校办后勤转变为高校办后勤公司。两种形式都增加了层次,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由于后勤服务部门成了企业,相应会增加税务等交易成本。根据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对企业规模的解释,企业的扩张是节约交易成本的结果,当企业的边际管理成本等于边际交易成本时,企业(组织)的规模达到最优。同样道理,企业(组织)规模的收缩要求企业管理成本的降低数要大于交易成本的增加数。而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随着层次的增加,对后勤的管理成本不仅没有降低,交易成本反而提高。这样的改革必定带来高校后勤支出的增大。

同时,后勤变成了企业,法律上讲,高校与后勤之间已形成了甲乙双方的契约关系。但学校作为后勤公司的股东(唯一股东或控股),学校仍旧拥有公司所有者权利(产权)。契约是两个愿意交换产权的主体所达成的合约,合约双方都应有鉴约的权利。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作为签约人的企业参与者必须对自己的要素拥有明确的产权。没有产权的人是无权签约的。”{1}可见,高校和后勤之间以市场为基础所谓法律上的经济合同关系,只不过是一个组织内部的经济合约关系,或者说通过其人与自己签约,其实质仍是一种行政隶属关系。因此,在这种资本纽带下,高校也就不可能把后勤公司推向社会、推向市场,而高校想通过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就不可能见效。而没有了竞争,高成本的服务也能够售出,后勤企业当然就没有外在的压力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

2.委托关系不合理,甲乙双方难以实现激励相容。在高校与后勤企业的关系中,由于高校既是公司的投资者,又是公司的消费者,因此这种委托关系更加复杂。首先,作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体,校方希望后勤服务的效用最大化,即少花钱多办事。而作为方的公司经营者则以自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通常的委托关系中,由于委托人拥有资本而缺乏才能,人具有才能而少资本。因此,双方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但校方作为投资者和消费者,则是校方雇用企业家赚学校的钱,经理利益的最大化必然是校方利益的最小化,这样双方就变成互斥关系。利益互斥,也就不可能设计出良好的激励―监督机制,实现双方的激励相容。以当前高校后勤的运行模式为例,原来的后勤服务部门变成了公司,公司与学校之间成了买卖关系,给学校提供的水电价格一般都大大高于市场价格,公司总是希望学校多用水多用电,这样公司的收入才能更高。因此作为学校水电的维护和管理部门,他们是不会为学校考虑节水节电的,结果就会导致对学校公共设施用水用电的“跑冒滴漏”等维修不及时、不认真。

3.后勤改制为国有企业。要办好企业必须解决一个根本问题:监督激励机制问题。没有好的激励措施经营者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发展;同样,没有监督机制经营者就会胡干蛮干,出现道德风险。作为公办学校的独资后勤企业,其产权也是国有产权。国有产权的所有者缺位使校办后勤企业缺乏监督者,学校校长作为国有产权的人也不可能完全行使真正所有者的职责,一方面不会认真地监督经营者(校长没有动力),另一方面学校执行的是政府分配制度,因此,校长不会用市场化的分配制度激励经营者(这样的分配制度也许使后勤企业经营者的收入比校长还高)。没有良好的监督激励机制,后勤公司也就难以办好。我国国有企业几十年的改革与实践也预示学校兴办国有后勤企业可能使学校的后勤这块“包袱”越来越大。公司由于其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契约的不完备性,也就成了学校国有资产流失的制度漏洞。

4.社会化改革的“一刀切”现象。高校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后勤这块沉重的负担,以便学校集中财力、物力、精力等各种资源办好教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后勤社会化也只是要“社会化”甩掉效率不高规模不经济的后勤项目。而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学校不论大小都进行改革,有的学校规模很小,后勤人员很少,但改革后却增加了部门,增多了人员。同样后勤不论业务都进行剥离由公司管理,如供水供电的管理与维护、学生宿舍的管理,业务稳定,完全可以通过预算约束进行管理,根本没有必要成立公司。并且公司管理学校既要支付水电费用,还要支付电工工资、公司管理人员的管理费用等一些不确定的支出。

总的来说,以学校作为后勤公司投资主体的改革方式是不成功的。这只是由高校办服务转变为高校办企业。{2}这种改革不仅不能引入市场机制,并且缺乏产权基础的“社会化”,一方面很难做到责、权、利的内在统一,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是一种不完备契约,围绕高校与后勤公司的签约与监督,需要支付高昂的交易成本。并且从改革几年来的实践来看,各个高校后勤经费日益增长,同时后勤公司的效益也不令人满意,通过后勤改革为学校减负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对策

1.以股份制为依托,实现产权构成的多元化。后勤改革要想成功,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好激励动力不足问题,其关键就是要建立一套可以有效消除外部性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而完备的产权作为一种基于财产之上的责、权、利内在统一的关系体系,其主要功能就是消除外部性,使当事人受益或受损的结果得到内部化,从而形成对当事人的激励和约束。

以股份制为依托对高校后勤改革的益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股份制改造,可以吸纳更多的社会闲散资金,提高资金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使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二是通过股份制改造,后勤资产的构成发生变化,风险承担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原来由学校承担的后勤运营风险由股份制企业承担,学校只在出资范围内承担风险,大大降低了学校经营后勤的风险。三是通过股份制改造,可以采用员工持股或管理层持股的方式,发挥产权的激励功能,使员工对企业的运营更具有责任意识,并且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大量的社会人员参与后勤管理。在现行的部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案例中,许多学校强调其控股地位。但事实上,笔者认为学校在股份制改造中并不一定强求控股优势,反而通过参股可能更有利于后勤服务质量的提高。

2.市场主导,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高校的后勤服务。一是把原后勤部门整体或根据专业服务项目部分交给社会上有实力的专业服务公司,原有后勤人员转化为社会企业员工,这些公司成为为学校服务的企业之一。学校面向社会选择为学校服务的企业,可以选择该企业,也可以不选择该企业。譬如,电信服务、医院、托儿所等。如果高校本身后勤规模不大,办学规模扩展余地有限,也可以将后勤全部交给社会去办。二是高校与社会企业基于一定的互惠条件,合作投入或经营高校后勤。这一方式主要体现在高校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方面的建设。在这方面,不少高校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般的做法是,高校主要提供地产、免税待遇等优惠条件,而社会企业提供资金投入,为高校服务,同时由高校通过收费等经营手段逐步收回投资方的投入,并稍有回报。如上海某高校新学生公寓由学校出土地,上海家用化妆有限公司投资,银行融资,政府减免税费兴建。工程总造价2600万元,政府减免税费55万元。全部投资用学校每年收取的学生住宿费分10年还清。三是将社会企业引入高校,参与后勤服务,与校内后勤实体共同竞争、角逐校内后勤市场。譬如校内餐饮业、零售业等都有把社会企业请进来的例子,通过这些企业在资金、经营理念、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冲击和推动校内后勤,以竞争促进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3.改革不能一刀切。当然,在对待后勤改革的问题上,不能一刀切,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现代企业理论的一些观点,对于竞争激烈的后勤项目,高校应通过租赁或变卖这部分固定资产,退出后勤服务的经营生产,把这些后勤项目完全推向市场,让民营企业参与进来,不仅引入竞争机制,还可以使许多外部性内在化。而对于没有竞争的项目,应自主管理,不应社会化改革,如学生宿舍等。这样高校既可以做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又可以充分调动多种资源,用于教学设施,大力办好教育,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注释:

{1}企业作为一种契约是不存在所有权的,它实质上是一种控制权,资本所有者通过转让企业的控制权而得到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控制权。因此,不存在企业所有权脱离或削弱财产所有权,否则就没有人注册公司。

{2}通过退休或分流,学校只需短期支付固定的费用来安置后勤人员。由于国有产权导致的低效率,学校办企业将使于学校长期处于“两难”境地。

参考文献:

张维迎著.企业理论与中国国企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高校后勤社会化范文篇6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物业管理

高校的后勤工作对于高校的教学和学生的管理工作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随着高校的规模逐渐扩大,高校的后勤工作逐渐增加,促进后勤工作的社会化管理与物业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后勤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物业管理与高校后勤的社会化管理有所不同,因此加强高校的社会化管理与物业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后勤社会化管理与物业管理的结合点,促进高校后勤工作的顺利进行。

1.当前高校社会化与物业管理现状

高校的后勤社会化管理主要是将高校的后勤工作纳入到社会第三产业中,在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中进行市场化的管理。高校的后勤社会化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高校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减少高校的工作压力,促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物业管理主要是物业管理机构受物业所有人的委托,依照国家的规定对物业所属项目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维护。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与物业管理在当前的高校管理中并没有广泛的实行,一些学校的后勤工作由于缺少现代化的管理,严重影响高校的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当前一些学校也逐渐采取将高校的宿舍管理或者是环境管理工作交给物业公司进行管理,但是大多数的学校并没有实现社会化管理和物业管理。一方面高校的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缺少一定的规范。高校的宿舍管理对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当前一些高校的宿舍管理缺少社会化管理导致宿舍管理缺少一定的规范。一些宿舍的卫生和执勤工作缺少统一的人员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导致学生的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学校的环境管理工作比较混乱。高校的规模逐渐扩大,加强高校的环境管理不仅仅可以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还可以体现一个高校的面貌。但是当前高校未能实现社会化或者是物业管理模式导致学校的环境管理工作未能做到有序进行。

2.如何促进高校的后勤社会化与物业管理

高校的后勤社会化管理与物业管理在当前的高校中未能得到有效地实现,导致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未能得到有效地提高。由于高校的后勤工作逐渐增加,高校的后勤工作压力逐渐增加,这对于高校的后勤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提出了一定的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后勤管理也需要进行现代化的管理,在今后的高校的管理中需要尽快实现后勤工作的物业管理。

2.1转变高校后勤工作的观念

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近年来逐渐增加,高校也应该转变原有的后勤工作的管理观念,实现后勤工作的物业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的管理工作也应该进行有效地改革,后勤工作也应该进行现代化的管理。高校的物业管理工作与当前社会中的物业管理工作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高校的后勤物业管理中应该注重高校的人文化管理,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高校的发展。

2.2借鉴一些高校后勤工作物业管理的成功经验

由于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逐渐增加,一些学校也积极探索新的后勤工作管理模式,高校后勤物业管理逐渐成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新模式。但是由于高校的管理人员对于这一管理模式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高校的管理者难以实现后勤工作的物业管理。当前高校可以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案例,积极探索和寻找高校后勤工作的物业化管理,逐渐促进高校物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

2.3选择合适的物业管理模式

物业管理的模式有多种,但是针对高校后勤工作的特殊性,应该选择合适的物业管理模式,保障高校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当前高校的后勤工作的物业管理模式主要可以选择以下两种,一种是委托经营管理。委托经营主要是将高校的后勤工作全部向社会开放,通过招标的方式将高校的后勤工作委托给比较优秀的物业公司进行管理。但是这一经营管理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安置高校原有的后勤人员。另一种是自主经营管理。自主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是在高校原有的工作人员的基础上建立现代管理制度,但是需要明确学校与公司的产权关系,使学校的后勤人员以产权为纽带与其他的所有者组成利益共同体。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避免委托经营模式的弊端。高校的后勤物业管理与现代公司企业的物业管理有一定的不同,实现高校的后勤物业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后勤工作水平的提高,但是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物业管理,既保障高校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又要促进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3.结语

高校的规模逐渐扩大,高校的学生数量也逐渐增加,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后勤工作的压力。当前高校的后勤工作方式和工作水平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实现高校的后勤工作的社会化与物业管理对于高校的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高校后勤工作与一般的工作不同,在选择物业管理模式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今后的高校的后勤工作中需要转变高校的管理观念,选择合适的物业管理模式,保障高校的教学和学生生活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卓强.高校后勤社会化与物业管理[J].经济师.2007(8).

[2]王学前.浅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J].投资与创业.2012(8).

[3]李广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与改进对策[J].创新论坛.2012(8).

高校后勤社会化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公寓管理

一、概念辨析

近些年来,随着各高校的大力扩招,普通高等院校的精英教育转变为了大众教育。在读大学生的饿增多,除了给社会输送大量人才之外,对高校管理,尤其是后勤管理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高等院校普遍选择由第三方社会组织为学校提供有偿的后勤服务,即高校后勤社会化。

“高校后勤”即为高校学生生活、教职工生活以及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提供保证的服务工作。[1]而高校中的后勤社会化,就是指将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与后勤保障相分离,在后勤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学校将后勤工作承包给市场中的企业,由企业承担相应的保障服务,同时收取一定的费用,以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效应,从而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质量。

在日常的高校后勤管理中,作为高校,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本校在读学生,而学生公寓就顺其自然成为高校后勤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学生公寓即指为满足高校在读学生日常住宿、生活以及课余活动需要而由学校提供的相关的建筑物与场所。

二、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现状与问题1

作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主体,各高校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提高教学水平。但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在校学生的激增,而学生的激增,给学校后勤工作带来巨大压力。由此,高校对于学生后勤管理显得力不从心,并且导致高校后勤人、财、物的供给难以满足学生日常需求。高校后勤社会化、公寓管理的社会化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入了社会资金,在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的同时,却也浮现出由此而衍生的其他缺陷。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点:

(一)多方利益冲突。

学校与后勤集团:作为高等院校,首要任务即教书育人,其宗旨是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是由政府作为主导兴办的教育机构,是非营利性组织,为此,学校在后勤管理中关注的是为学生提供管理服务,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但作为后勤集团等物业部门则更多注重其中的商业价值,作为营利性组织,后勤集团等物业部门即想尽办法压低成本,提高效益,势必导致与学校的出发点产生分歧,导致学校后勤服务水平难以提高。

学生与后勤集团:高等院校在读学生作为享受学校后勤服务的主体,在支付后勤服务费用的前提下,要求得到更为舒适、安全的后勤保障服务;同样作为后勤集团等物业部门,从营利的角度出发,为了控制成本,提高利润,同样千方百计减少投入。这样就势必造成后勤集团这样提供服务的主体与学生享受服务的主体之间产生博弈,但限于如今高校后勤集团的发展现状,导致了学生公寓服务水品受到极大限制。

(二)后勤社会化机制发展不完善,学生满意度较低。

在现阶段的学生公寓管理社会化的环境下,由于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不健全,导致后勤服务人员普遍教育水平偏低,就学生公寓管理而言,这部分工作人员的受教育水平以及管理能力无法满足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除此之外,由于高校后勤的社会化,导致学生公寓管理的主体成为后勤集团与学校双方共同管理,在相互之间职责不明晰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后勤集团与学校、后勤集团与学生之间的“扯皮”,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而学生并无能力更改后勤服务主体,从而出现学生对于高校后勤服务满意度普遍低下的现象。

(三)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低。

如今的高校,作为一个成年高等教育,除了教予学生大量科学知识,培养其学术水平之外,更多地承担起为社会提供大量人才的需求。而随着高校后勤管理、公寓管理的社会化,学生生活同样逐步社会化。据统计,大学生活中,学生有60%的时间是在学生公寓度过的,而60%的学生违纪时间也是在宿舍内发生的。[2]面对学生如此多的课余时间,作为学生公寓管理的双主体,学校与后勤集团不可能对学生进行全天候监管。为此,想要在大学中学有所成,对于普通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同样是考验。但现实的情况确实,在读大学生普遍存在自我管理能力偏弱的现象,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于沉迷网络、易“跟风”、无视校规校级、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而学校的学生工作者常常处于“想管好”,却“管不好”的困境中。这种现象除了学校学生工作力度不够的缺陷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足也是重要原因。由于学生自我克制能力、是非判断能力不足,价值观易影响等问题,也给学校的公寓管理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三、推进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建议

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关系到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是否顺利进行,对于一个高校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而要想真正解决此类问题,关键在于梳理好学校、学生、后勤集团等物业部门之间的关系,从而着手做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问题。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

无论是学校还是负责学生公寓管理的后勤物业部门,要做好学生公寓的服务和管理,首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观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利益为重进行工作。这样在提高服务质量之余,同样可以获得学生更高的满意度。

2、建立健全学校后勤管理制度。

作为学校,在公开招标阶段应该做到公平公正,主动维护市场秩序,选择真正有能力、有实力承接学校后勤服务的组织进行学校学生公寓的功力工作。利用规章制度,明确学校与学生公寓管理的物业部门之间的职责与权力。同时,学校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做到辅导员能够积极主动与学生交流,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生活动态,对学生负责。

3、学校加强公寓文化建设。

学生公寓文化,同样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学校加强学生公寓管理的重中之重,提高学生自我提高的意识,自我管理、自我防范的能力,同样是学生的道德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学校通过“宿舍文化节”等活动加强对学生宿舍生活的教育和管理,可以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更多地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提高学生的最新动态,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高校后勤社会化范文篇8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进程变革

高校的后勤部门,是高等院校环境育人以及服务育人的重要场所,是其重要的服务部门,是其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现如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以及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后勤原有体制的不足也就显现了出来,从而不能够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需求。在这样的基础上,高等院校就需要积极的实施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进程的变革。

一、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变革阶段划分

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变革阶段,经历了起步、深化、整体突破以及调整和巩固这样的四个阶段。机制转换以及体制改革就是改革深化的阶段,其中的机制转换,就是将企业化管理制度,引入后勤服务实体内部;而体制改革,就是需要将后勤服务和管理分开,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成立“小机关”负责后勤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以经济合同相关联的甲、乙方关系,组建较多的后勤服务实体,来承担后勤服务。改革的起步阶段,后勤的职工工资实行工作实绩和奖金分配挂钩,在单项定额承包的基础之上,逐步的建立起全面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到了2003年之后,就进入了调整和巩固阶段,一些院校的后勤实体走出院校,逐渐的发展壮大服务于社会,当然,仍然有一些院校的后勤改革步伐处于缓慢的态势。而整体突破阶段,就是组建后勤服务实体,把后勤服务系统成建制的,从学校的行政系统之中分离出来,实行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以及自主经营。

二、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变革所存在的问题

(一)效率低下,权责不明

在实践的发展中,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变革主要形成了“多实体+小机关”以及“大实体+小机关”的管理模式。“多实体”或者是“大实体”,所代表的就是承担后勤服务职能的乙方,而“小机关”所代表的就是学校对后勤进行管理的甲方。而在理论上,将高校的后勤管理的工作做好,就需要甲乙双方互相的配合。但是,在真实的生活中,甲乙双方有着不明确的职责,也有着不够顺畅的协调性,其中之一就是,二者在某一样的问题上相互推诿、互相扯皮,就形成了工作上的薄弱环节和真空地带,其中之二就是甲乙双方的工作内容有着重叠的现象,所造成的工作效率的低下,就是因为比较突出的“多头管理”的问题。最为重要的是,生活在高校的师生对学校的后勤部门不是特别的了解,很难将遇到的问题及时的解决,也无法将遇到的问题进行投诉。因为缺乏广大高校师生的监督,后勤实体的服务水平也有待提升。

(二)不到位的体制机制转变

现如今,较多的高校后勤实体实际上仍然是依附于每一个高校,后勤实体和学校的行政系统还没有完全的分离,很多高校的后勤实体也没有注册成为独立法人,并且其法人地位是不明确的,所以在很多的方面仍会受到学校的行政干预,没有办法实现真正的企业化管理。一些高校虽然在表面上成立了后勤集团,却还是依据事业单位的机制运行,仅仅是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换个牌子而已。

(三)轻服务,重盈利

通过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变革,后勤部门形成了企业组织。但是,一些高校的后勤企业忽视了服务质量的提升,过分的追求经济利润,一些更甚者放弃了校园市场,是因为他们在成为了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之后,所做出的选择,所以就产生了极坏的影响。高校后勤所存在的真正目的,就是为高校进行人才培养以及教学科研服务的,是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组织的,有着公益性和社会性,而对于企业而言,其追求经济的效益是必要的选择,但是应该将高校后勤所存在的真正目的坚持下去。倘若高校的和后勤部门将自身所应当承担的育人责任忽视,盲目的追求经济的利益,单纯的为了赚钱而赚钱,不讲服务,无异于杀鸡取卵。

(四)不明晰的产权关系

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变革,后勤实体所使用资产的占有权仍然在高等院校,尽管很多的高校的后勤系统的人员和经费以及学校之间实现了剥离,后勤实体所占有的仅仅是经营权以及使用权,促使二者之间产生不明晰的产权关系。因为不具有后勤资产的所有权,后勤实体就没有办法实F自负盈亏以及独立核算,也没有办法成为企业法人,从而也会致使管理人员不高的工作积极性,难以促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除此之外,因为不明晰的产权关系,所以后勤实体所管理的资产,一些进入学校的账户,一些被注入后勤账户,容易致使国有资产的无形流失以及财务管理的漏洞,后勤实体的账面难以将国有资产的情况进行反映。

三、高校推进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变革,需因地因校制宜

进一步改革现行后勤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就是高校推进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变革的关键一步。当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将相应的资源和后勤服务人员,从学校行政管理的系统中逐步的分离出来,将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经营以及自我发展的后勤实体组建,依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然而长远些思考,高校的后勤应该从事业管理体系中分离出来,建立政府主导、学校选择以及社会承办的社会服务体系以及第三产业,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重组和分流的形式。

(一)高校后勤实体需向着企业化管理方向发展

高校应当建立起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需管理体制,实体需通过改制、改组,依据现代企业的方式进行运作,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发展、自主经营以及自我约束。中心、公司以及集团等,都是高校后勤实体的形式,但是应该按照高校真实的情况决定,那些条件成熟的,能够成为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每一所高校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要多多的进行体制改革,但是要切记不可盲目推进、不切实际,要因校制宜、因地制宜,稳步推进高校推进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变革。假如高校目前有着较多的后勤人员,有着较大的规模形式,但是自身却没有市场开拓的实力和能力,仍处于拨款服务,所以就能够采取多实体方式;而有些学校处于较为发达的地区,但是却有着较弱的实力、较小的规模以及较少的后勤人员,那么其就可以采取托管的方式;有些学校的后勤实体有着一定的生产服务能力,也有着比较大的学校规模,为了促进后勤的发展,可以采取后勤集团方式,也就是大实体方式。总而言之,通过高校推进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变革,可以进一步的优化配置校内后勤资源,可以充分的利用社会上后勤资源,可以提升保障能力,可以从学校办社会改变为社会办学校,改善服务质量和水平。在管理的体制中,就应该明确:1、要培育教育市场,加强联合协办;2、高校要创造积极地条件推进,高校的后勤部门应该逐步的转化成各类经济实体,学校的乙方以及甲方,需要依据市场的运行机制,通过契约的方式明确利、权以及责;3、高校需要将代表学校的后勤监控部门,精干高效的部门设立;4、高校的后勤服务部门,应该实行有偿服务,当其成为经济实体之后;5、需要盘清高校所有的后勤资产,要明确后勤资产保值责任和产权关系的责任,要明确资产使用权和所有权。

(二)需要将监事会、董事会设立

学校后勤资产的代表,就是董事会,可以确保学校资产的安全完整,能够负责对经济实体托管和租赁的资产进行监督检查。董事会对重大投资做出决策,也会对学校负责。

(三)甲乙双方关系需建立合同制约

通过目前的后勤服务部门作为基础组建的实体,作为乙方,可以成建制的从高校行政管理的系统之中分离出来。后勤实体和高等院校之间的关系,是通过行政隶属关系所转化成的合同制约的甲乙双方的关系。而甲方,就是高校所指定的相关的部门,代表学校行使组织项目招标、制定后勤规划、和后勤实体签订合同以及经费预算,监督管理后勤质量价格。

四、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变革的建议

(一)需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为高校提供更加高效且优质化的后勤保障服务,就是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变革的主要目的,并且也为高校提供人才培养服务和教学科研人物的培养。所以,高校的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变革,就应该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准确将经济属性和高校后勤教育属性之间的“度”把握好,不仅发挥服务以及育人的功能,还可以依据经济规律办事,坚持为师生员工、科研以及教学服务。然而在实际中,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者之间不是相悖的,应该积极地重视起社会效益的实现,不断提升和改进服务质量,赢得广大师生的青睐和信任,逐步的占领市场,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当然,每一所高校都可以合理分担高校后勤服务的相关成本,为了降低高校的后勤实体的运行成本,可以通过给予财税优惠政策等途径。

(二)需加快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推进高校后勤实体转制创新

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就是现代企业制度。将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就应该规范后勤实体和高校之间的关系,从而将高校的后勤实体培养成为,具有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独立经济实体。但是想要实行事企分开、两权分离,就需要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所应该坚持的明确产权以及清产核资,从而在高校的后勤管理中建立,还需要将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用人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建立。

(三)需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强后勤外部监督内部管理

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变革,就是要加强对后勤企业的监督,而并非要放弃对后勤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但是,监督的形式需要转变成消费者监督,而不是之初的行政监督,从而规范和引导后勤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因此就需要提升高校的后勤保障能力、服务质量以及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效益评价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以及市场监管体系,从而加强体系建设。除此之外,每一个高校的后勤服务实体,都应该加强内部的管理,就是要提升后勤服务人员的技能素质、服务意识以及工作积极性,加强后勤队伍的建设,建立工作激励机制,还需要积极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也就是推动建立充满活力以及竞争有序的后勤服务市场秩序,吸引社会优秀服务企业进校服务,提升高校后勤的运行效率。

(四)需施行归口管理,组建后勤大实体

现如今,一些高校的后勤存在着职能不清、机构臃肿、条块分割以及层次过多等严重的问题,不同的部门管理着宿舍、餐饮以及食宿,从而就肢解了后勤。有的一些学校允许在后勤之中⒏鞑棵偶尤耄但是却干扰了高校每一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有着比较严重的无序竞争的后果。所以,就会应该施行归口管理,组建后勤大实体,解决“小后勤”的问题。也就是要将属于服务性质的工作,以及教职员工和学生生活后勤的工作,统一归口到高校的后勤实体中来,按照行业的经营特点和内在规律,进行有效且系统的管理。要将有序统一的后勤服务市场建立,施行归口管理以及组建后勤大实体,切实的将高校内部“多后勤”的局面改变。

五、结语

为了积极地促进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变革,就应该在高校的后勤改革中,积极的探索多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现形式,促使高校的后勤改革逐渐的沿着市场化、专业化、商品化、企业化以及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目前,我国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已经为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条件和机遇,因此只需要明确思路,紧紧地抓住机遇,在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中不断的创新,从而缺的最终的胜利。

参考文献:

[1]李济江.现阶段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2012(02):140-142.

[2]特格希.浅析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的财务管理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21):39+42.

[3]柴哲军,包晓明,王静峰.“后社会化”阶段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与实践――以宁波大学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06):41-44+47.

[4]施燕惠.浅谈现阶段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的财务管理问题[J].新经济,2015(26):84.

高校后勤社会化范文篇9

[关键词]高校管理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

一、后勤投资多元化问题

1.许多高校在新校区建设中,一般重视教学科研、基础实验室的建设投入,对后勤设施设备的建设,校方迫于资金的困难,一般采用多元投融资的办法。这的确解决了校方新校区建设资金不足问题,使许多高校将多年无法实现的梦想变为现实,但不可回避的是许多投资开发商在投资回报率比较稳定的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同时,也取得了后勤服务项目的经营管理权,因此后勤市场出现了多头管理的市场格局。

但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多头管理的一些弊端,无法进行统一监督。如某大学由于食堂由投资商开发建造并负责经营管理,在服务中,因价格、质量等问题,学生意见很大,但学校无法插手,管理困难。在新校区的后勤管理中,如何处理好学校与投资者、经营管理者的利益矛盾,在明晰产权的过程中如何处理融资渠道、投资回报、经营收益与大局稳定的关系,这成为新校区管理中棘手的新问题。

2.随着市场经济渐趋成熟,社会服务行业不可避免地进入校内,与校内后勤实体竞争。然而开发商毕竟“重商轻教”,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而学生却将其管理行为全算在学校及后勤的头上。

鉴于以上两种情况,我认为,学校的后勤服务市场可以由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的要求进行调控,学校通过市场手段,可以选择优质企业、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也可以通过明确的合同条款及严密的监督,控制企业的不规范行为,引导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体现“姓教”的特点。

要做好从招标到签约、监管等一系列工作。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放了校内后勤服务市场,取得了超出想象的好效果,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普遍好评。这就说明,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比高校自办后勤更能体现“姓教”的特点。

二、后勤社会化改革认识上的误区问题

1.学校过早地把未注册的后勤实体看作“外人”,把双方利益对立起来。后勤社会化不能错误地理解成是学校与后勤分家,而是让后勤成家立业,尽快完成三步大跨越,由“学校养后勤”到“后勤养自己”,最终发展到“后勤养学校”,这是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的关键。后勤实体是学校发展的主要保障,后勤实体搞的好,主要受益的是学校,后勤实体搞不好,受害的还是学校。对后勤实体斤斤计较、刻薄无情,貌似对学校负责,实质上违背学校根本利益。因此,在过渡期内,学校必须兑现扶持承诺。

2.认为后勤服务应当是纯公益福利性的。认为我国是穷国家办大教育,国家财力有限,只能提供低水平的、最基本的“公益利性”服务。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纯粹公益利弊端明显,效率效益差,并不可取。不花钱的服务,享受者不太当回事,提供方得不到利益,也不会尽心去做。服务,只有以经济为纽带,才能产生最佳效果。

3.认为后勤服务样样都要收钱,学校对划给后勤实体的资产设备统统收费,即使属于公益性项目也不例外。这样的极端做法必然导致增加成本,价格上升,这对学生与后勤实体都不利,刚剥出去的后勤实体本来实力就不行,对市场运营很不熟悉,很快就陷入困境,对走向社会化产生消极影响。

4.认为后勤资产都要“保值增值”。后勤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是用于经营,“保值增值”,要看具体经营什么项目,由什么人来经营。后勤资产“保值增值”的后果是增加了服务成本,提高了服务价格,增加了师生负担。因此,用于基本生活服务的后勤资产,应当尽量降低服务成本和价格,体现公益利性,不应盲目提倡资产“保值增值”。用于高档服务、特殊服务,或为少数人服务的后勤资产,可以要求“保值增值”。

5.认为后勤改革是不是不搞了。个别高校后勤改革走了回头路,促使一些人对后勤社会化方向产生怀疑,对深化后勤改革态度不坚定,存在幻想,消极等待教育部出台新的改革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明确政策,但允许大胆探索,其实就是一种机遇,等政策出台了,发展机遇也就不多了。

三、收费价格政策问题

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实行的价格政策主要有:

1.按市场机制收费服务的价格政策。这项政策要求将高校后勤纳入市场经济体系,对高校内部的后勤服务价格,可按照不同需求的档次,实行不同的服务价格,是经济效益在改革实践中的必然体现。

2.保持高校后勤服务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政策。这项政策要求在政府和高校调控下,认真严肃地对待价格、质量与学生承受能力的问题,把价格总水平的增长幅度保持在师生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3.政府福利和优惠价格政策。政府通过这项政策,让后勤继续享受税费减免的优惠政策,后勤把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体现在价格制定上,以保障师生的基本生活需要。

4.抑制价格政策。由于学校无偿提供了服务场所、房屋和主要设施,因此有权对后勤服务价格加以限制。要求不得把包括学生生活后勤服务在内的各种收费项目的标准定得过高。对学生基本的后勤服务,如学生食堂、学生宿舍等要限价。

收费价格政策问题,直接涉及收费方和服务方的利益关系。在确定校内服务价格上,即要考虑后勤职工的利益,又要考虑学校和师生的承受能力,还要考虑学校运行成本的真实性,价格的制定是较为复杂的财务核算问题。

高校后勤带有公益性质因素与社会一般企业是不同的,不能一下完全按照市场规则运作,后勤保本微利的经营性质在相当时期将持续。所以,高校后勤服务项目价格体系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推进专业化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教育领域一项涉及面广,任务艰巨的改革,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方针,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走出一条既符合高校办学思路、有具有自身特色的后勤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王东风.浅议高校后勤改革[J].经济论坛,2005,(4):37-39.

[2]栗海东,刘卯生.高校后勤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依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03):197-198.

高校后勤社会化范文篇10

关键词: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现状;问题;策略

一、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现状

1.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进程概述。传统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由高校自身承担,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需求不断提升,高校扩大办学规模势在必行,但随之而来的巨大资金消耗(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等),让很多高校望而却步,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自1985年中央首次提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后勤社会化逐步成为高校后勤改革的指导方向与奋斗目标。随着后勤社会化方针政策的相继提出,再加之各大高校的积极响应与配合,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一种全新的、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管理的后勤保障体系悄然形成。在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与政策引导下,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体系日臻完善,管理水平与日俱增,服务质量日新月异,尤其是强力推动着高校办学模式转型,顺利打破了长期以来制约高校办学规模扩大的瓶颈。目前为止,诸多高校已基本完成了后勤物业管理的社会化改革,后勤物业管理任务转交给社会力量,并逐步形成了独立运营的市场化管理体系。同时,得益于社会力量强大的资金实力,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开始打破以往单一的安全保障、卫生服务、设备维护等基础功能,逐步延伸到更为人性化的校园美化、人文教育、信息化管理等方面。2.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存在问题。2.1改革力度小。部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识薄弱,从源头制约着改革力度。从表面上看,这些高校已顺应改革要求,后勤物业管理中融入了社会资源,但改革力度不尽人意,合作中高校与企业之间职能分配不明确,物业管理剥离不彻底,后勤实体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服务效率低下。去行政化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要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获得实质性进展,就必需尝试放弃传统行政干预手段,将后勤物业管理交付社会企业独立运营,逐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2.2人员素质不一。企业提供的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团队整体素质层次不齐,人力资源薄弱已成为制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利润为企业生存之根本,服务为企业发展之基石,部分企业难以在利润与服务质量之间做出平衡,导致在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中,出现消极应付、甚至是居高临下的强制管理状况;另一方面,后勤物业管理团队成员素质良莠不齐,高学历人员分配不均衡,而高校作为馥郁书香飘满园的学术圣地,需要的是一支具有一定人文素养的高素质管理团队。2.3经营理念与目标差异。由于高校与企业大相径庭的经营理念与目标,在合作中不可避免出现各种矛盾,如高校后勤物业管理规范化需求与收费标准之间的矛盾、后勤管理绩效考核机制不同意见的矛盾。高校与企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组织,其经营理念与目标千差万别,双方利益平衡点成为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研究重点。2.4监管难度大。市场化转型使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任务转移到企业身上,而相比于高校内部管理,社会管理开放性更强,随之而来是巨大的监管压力。三十余年来,我国高校先后经历了后勤管理到后勤监管的角色转变,虽然后勤社会化改革解决了高校转型所需的资金、人力资源等难题,但面对不断扩大的办学规模,一些高校后勤管理监管表现出力不从心、穷于应付的被动局面。

二、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对策

针对以上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需要在政府、高校与企业三方面同时发力,市场化转型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作用,而且需要高校与企业之间构建出职责分明、协调统一、共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关系。1.政府引导。一方面,政府要通过推出各项鼓励性方针政策,吸引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到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中,为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可通过地方政府牵头、高校与企业共同参与模式,因地制宜制定出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服务标准、服务质量、服务合同等指导文件,实现高校后勤物业的规范化管理,为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创新发展保驾护航。2.高校监管。作为我国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武汉大学肩负着更高的高等教育发展使命,而高品质的物业服务为“双一流”高校建设与改革的基础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世界一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中,同样要重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具体到高校本身,可从转变管理观念、强化监管力度两方面进行。2.1转变管理观念。高校管理层要意识到角色转变,高校与企业在物业管理中的关系,是需求方与提供方的关系,同时也是监督方与被监督方的关系。高校只有在思想上转变管理观念,明确角色转变,逐步下放权限,才能构建出独立运营、自负盈亏的发展机制,真正实现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2.2强化监管力度。作为后勤物业管理的监管主体,高校应积极探索出多元化监管机制,并成立物业管理监督委员会,定期对服务质量进行考核。为应对不断扩张的办学规模,高校一方面建设成立一支专业化的监管队伍,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监管新模式。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高校监管提供了便利,尤其是近年来移动智能终端的大面积普及,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移动APP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高校物业监管可充分利用移动APP传播效率高、交互性强、覆盖面广、沟通便捷等优势,通过成立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积极探索“互联网+物业监督服务”模式,让全体师生都能参与到高校物业监管中来。3.企业运营。企业作为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的提供方,其有责任和义务确保高校物业管理健康发展。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对象为广大师生,因此管理中要坚持“立足学校、服务师生”的基本理念,在此基础上进行运营模式探索。3.1运营机制完善。一是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重在发挥激励功能。人才是新时期企业发展的核心资产,而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能够留住人才,更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升工作效率。激励机制以员工需求为导向,需要管理者结合员工需求和心理特点,构建出物质与精神、短期与长期的激励机制,并配套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以实现员工行为规范化,合力推进员工个人成长与企业进步;二是运营机制创新,通过市场化改革,并结合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中特殊的服务对象,找到高校后勤物业管理需求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平衡点,逐步探索出一条独立运营的产业化运营机制,为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提供一体化高品质服务。3.2人才队伍培养。高校后勤管理特殊的服务对象,要求后勤集团结合校园与师生特点,有的放矢做出调整。企业与高校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企业文化如何能成功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是实现校企合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有效沟通是推进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必要手段,而员工个人素养与知识水平是有效沟通的基本保障。作为后勤集团,应通过定期培训等方式提升员工素质,作为后勤职员,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理念,重点强化教育学、管理学知识,以提升沟通与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物业管理。3.3基础设施升级。通过资金投入,不断优化学习与生活环境。目前诸多高校已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而设备陈旧、形式单一等问题尚未得到改善。目前诸多高校开始尝试食堂升级,如引入智能结算系统打造智能食堂、采用各具特色的装修风格打造主题食堂等,在未来的高校后勤基础设施升级中,更多的会融入育人功能与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高校后勤社会化范文篇11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E0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高校后勤管理在历经改革后逐步走向社会化、市场化的服务运营模式,不但有力的支撑了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给高校后勤开辟了新的发展模式,后勤管理部门和企业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现状

运行机制不断完善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运行机制的创新与完善是改革的重点。近年来,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运用的机制以不断完善,明确了教育行政部门、后勤企业和学习之间的责任和关系,在体系建设上不断完善。在人力资源上,以社会化的视角选择领导班子,做好后勤企业实体的运行工作。学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做出相应的调整,给出管理上的配合和制定运行机制,保证了新的后勤企业实体的顺利运行。

多种形式的探索

高校后勤在社会化的改革中大多采用了政企分离的方式,各高校本着社会化、市场化的运用思想,因地制宜的进行了多形式的探索。在后勤管理的关键部分为学生食堂和宿舍运营和管理、高校教学物质的采购与使用等方面,借助了社会化的力量,提高了后勤管理的水平,为进一步的深入改革奠定了基础。

逐步得到高校和社会的重视

经过初期的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高校领导和社会开始重视后勤管理社会化这一改革方向,高校领导采取营造了更积极的环境来促进相关改革的推进,社会后勤管理企业也积极的参与,促进了改革的进行。

当前高校社会化改革面临的问题

1、思想认识问题

长期的计划经济导致高校后勤管理成为一个理想的温床,后勤职工等靠要的思想严重,还存在着大锅饭和铁饭碗的思想,不愿意接受社会化可能带来的的变动,存在着抵触的情绪。此外,由于长期的行政色彩的影响,高校后勤往往成为高校人力部门安排职工家属就业和退休职工的地方,后勤管理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低,素质差。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传统的思想观念造成的,是影响后勤管理社会化的一大障碍。

运行体制和内部管理问题

高校后勤管理在运行体制上没有完全的与高校行政体系分离,在人力和价格等方面受到行政部门的影响,不能进行深入的社会化改革,不能按照市场化的标准进行后勤运行。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力资源的问题上,高校后勤管理部门的人力队伍是在计划经济色彩的行政干预下建立的,人员队伍素质较低,专业水平差,这样的队伍在社会化的改革中难以适应市场风险,实现不了自负盈亏,不适应社会市场竞争的要求;二是在分配制度上的体制问题,目前,很多后勤管理部门的工资还是由学校进行承担,工资收入分配没有建立适合社会化的工资和奖惩机制,职工利益在改革中受到损坏,改革难以推进;三是社会就业保障制度没有建立,后勤社会化改革势必要提升后勤队伍的专业素质,淘汰素质低,技能差的老旧队伍,如何安排这些职工成为改革的关键,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建立,难以实现后勤队伍的革新。

后勤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不明确

后勤部门在传统的运行中一直是作为高校的一个行政部门,没有实现企业化的运行,后勤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划分不明确,没有实现政企分离的改革基础原则。在实际的操作中,有的高校虽然进行了“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运行模式,但是小机关还是具有政企双重的身份,即代表学校与各后勤企业实体鉴定后勤管理的契约,又作为实体代表与学习进行市场的讨价还价。这种政企不分的经济行为导致高校后勤的整个运行机制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社会化,社会上的后勤管理企业难以在高校后勤市场实现完全的市场化运作,市场化的效果也没有在后勤服务中体现。

高校后勤的教育属性

高校后勤管理与其他的社会领域的后勤管理不同,具有一定的教育属性,它的首要任务是完成教学保障任务而不是追求市场利益,这就要求高校后勤要在利益上做出让步以保证其服务的教育属性。这一问题也是影响社会后勤管理企业参与高校后勤管理的一个障碍。过度的强度教育性会损坏后勤企业的利益,过度的追求利益性又会超出学校师生的承受能力,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策和市场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

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措施

政府主导,解决改革的根本问题

高校后勤的行政和运行体系,是改革的根本问题,需要政府进行宏观的调控,运用法律等行政手段推进高校后勤行政和相关法律的改革。改革高校后勤的人事、产权和营收机制问题,建立符合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现代化后勤企业运行机制,为后勤改革提供法律和政策的支持,营造良好的环境。政府还要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做好前瞻性的准备,为社会后勤管理企业实体进入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创建条件,指明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从高校领导到后勤管理的职工,都需要对后勤管理社会化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改变市场经济的观念,如改变计划经济等靠要的思想,树立市场化竞争的观念;改变后勤服务公益性、服务性的观念,树立市场化、社会化的观念;改变高校后勤高校包办的观念,建立社会化、商品化的观念等。思想观念的转变,是高校管理者和后勤职工做好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的思想基础,认识到改革会到来的管理水平的增长的好处,做好自身的积极准备,减少了高校后勤管理的障碍。

建立现代化的社会企业制度

现代社会企业制度要求高校后勤企业要政企分离、产权明确、管理科学,要求建立有限责任的企业法人制度,要求以专业化的管理保障运行和竞争奖惩的人力资源管理,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在高校后勤管理改革中的具体体现和要求。高校后勤改革需要的具体操作是:实现后勤企业产权与学校行政的分离,打破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垄断;引进社会企业,建立产权多元化、混合模式的企业运营机制;实现后勤企业的盈亏自负,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参与高校后勤服务市场,摆脱过多的公益责任。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按照自身后勤需求和社会后勤企业的发展现状,选择实力强、水平高的社会企业进行合作。坚持在涉及高校师生基础生活如食堂、宿舍等环节上的教育服务属性,以市场化的运作去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保障教学活动进行;坚持在在高校环境下发展受限,社会企业运行效果好,对学生的影响较小的项目上,进行逐步的开放,拓宽高校后勤服务的范围。

总结:

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是高校后勤必然的发展趋势,但其改革的过程是一个复杂、逐步进行的过程,在过程中要做好因地制宜,统筹好学校、后勤部门和社会企业的各方利益,坚持好以社会化运作更好为高校教学提供后勤服务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社会化方式,来实现高效后勤服务与高校改革的同步。

参考文献:

[1]覃晓明.关于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思考[J].国土资源成人教育,2009(04)

高校后勤社会化范文篇12

一、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的意义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过去的管理模式改为市场化、社会化、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把后勤管理与高校相分离,一方面简化管理,可以集中精力发展高校教学,能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率与办学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化运行,可以充分调动和最大利用社会资源,后勤服务规模可以得到加大,可以节省管理费用的支出,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各方面工作能做得更细致、到位,后勤管理部门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促进高校全方面发展。

二、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改革,给高校发展带来许多福音。但在改革的过程中,问题和矛盾的突出也逐渐显现出来。

(一)思想观念落后

后期管理部门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去花钱靠国家、服务靠无偿的固定思维,无法适应市场化发展的需要。过去都是以铁饭碗为主,无偿转为有偿服务大大增加了师生的支出,高校的师生会对改革产生抵触心理,导致改革进度缓慢,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一些高校领导对社会化改革的认识不够,顾虑重重,难以做出较大的思想转变。加上高校后勤的基础条件水平较低,筹集资金来源窄,将高校后勤作为公益性的角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化的运作,严重制约着后勤社会化改革。

(二)后勤管理的产权关系不清晰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社会化需要通过建立高校后勤服务公司、中心等组织,用企业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管理形式,实现后勤保障服务。实行后勤管理企业化经营,就意味着与高校分离,但分离后的后期管理部门的资产仍然归属高校所有,以企业管理方式的后期管理部门,难以实现自负盈亏。因此,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会激发矛盾,造成产权关系不清晰,无法明确后期管理实体与高校之间的产权关系,容易出现管理与使用脱节,资产安全与完整的责任难以划分,应有的维护也做不到位,对社会化改革带来较大的挑战。

(三)后勤管理队伍的专业水平偏低

大部分高校的后勤管理队伍专业水平偏低,综合素质不高。一方面,由于一部分高校后勤工作人员属于临时工,他们的职业道德偏低,责任意识不强,服务工作不到位。另一方面,高校后勤工作人员的待遇普遍偏低,使得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的发展。此外,一些高校后勤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基本素质低、文化水平差等问题,对后勤工作知之甚少,服务技巧缺乏。部门领导与负责人对员工队伍重要性的认识偏低,对员工队伍培养工作不重视,缺乏后勤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难以适应社会化改革。

三、推进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的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

转变思想观念是推进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的关键之举。高校全体员工应该打破过去传统的思想观念,更新过去后勤服务的福利、公益与事业型层次观念,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重新认识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的意义,树立起现代商品和产业化的观念,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受服务方应该提供服务的费用,遵循有偿性服务的规律。此外,高校的后勤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以提供优质服务作为职业目标,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也要时刻关注师生对后勤部门的看法与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正,协调好后勤管理部门与高校之间的关系,以促进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的发展。

(二)明确高校与后期管理部门的产权关系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在于建立高校后勤服务公司,与高校分离,实现市场化运作。因此,需要理顺高校与后期公司直接的产权关系,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等关系,对后勤资产登记造册,清查核实和规范剥离,并依法进行资产价值评估,以界定产权。实现规范经营、规避风险,形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实现高效与后勤实体双赢的局面。

(三)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对促进社会化改革具有较大的帮助作用。因此,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体系,从招聘到培训,考核到薪酬,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都应该做到系统化、规范化与可行化,才能吸引人才与留住人才。然后,在聘用人员时,要选择专业素质较高的人员作为管理者,不仅要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进行考核,也要关注聘用人员的服务意识与职业道德等方面,确保聘用人员的总体质量。其次,要做好岗前培训,对聘用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与道德教育,使聘用人员能认识到自己的岗位职责,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与工作能力。最后,在工作过程中,要加强规范管理,对聘用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薪酬相挂钩,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