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发展研究范例(3篇)

来源:网友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西部经济;县域经济;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之末,亦是微观经济之首,其具有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双重特征,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县域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衔接点,是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基石。西部县域经济是全国县域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具有城乡二元矛盾突出、经济总量偏少、收入水平较低等特点,也是西部省份实现跨越式发展,后发赶超的动力源和引擎。探索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寻求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实现西部省份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一、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特征

西部县域普遍既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又有基础条件较差、主导产业缺乏、劳动力素质低等基本特征。

西部县域具有丰富的农林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西部地区县域面积是525万平方公里,是全国的54.7%。全国水能资源的80%集中在西部,此外,西部还有丰富的风能和地热资源。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56种矿产中西部地区有145种。西部地区有高原湖泊、冰川雪山、岩溶地貌、森林草原、戈壁大漠等自然风景,西部有众多的民族、悠久的历史、不同的信仰和习俗,这些都是为西部旅游提供的资源。

西部县域大多处于山区或高原地区,地理位置偏僻,道路交通不够便利。其中有些县域生存条件相对恶劣,一些地区干旱少雨,一些地区高寒阴冷,自然灾害频发。西部县域资源相对贫乏,如煤炭、石油等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能源性资源相对较少,不少县域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可耕种面积少。

西部县域经济中支柱性主导产业较少。主导产业是拉动县域经济的主要引擎,其具有经济总量大、消化就业能力强、品牌效应好等特点。不少县域工业布局分散不合理、工业企业规模小、产品附加较低等,缺乏产业集群,规模效应不突出。多数县域探索特色经济,但大多特色产业还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缺乏特色产品的深入加工和其品牌营销等。

在西部县域劳动者普遍素质不高。由于教育资源不足、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等多方面软硬件资源的缺乏,大部分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多数家庭教育水平落后、生活质量较低、思想观念落后等等这些也制约着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在西部县域城镇功能有待提升。西部地区的城市综合实力相对较弱。在西部地区GDP排名中最高的重庆市在全国排名仅列第六位。西部地区成渝、关中城市集群效率不高,区域协调能力不强。超大、特大城市的综合实力有待提升,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相对不足,这使得各类城市的潜力和辐射能力没有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形成了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服务功能弱等特点。

二、西部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西部县域普遍存在着环境建设滞后、产业结构滞后、县域财政增收乏力、民营经济弱小等问题。

近些年,西部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大部分县域仍在环境城市建设和发展上滞后,某些地区脏、乱、差现象严重,行政效率低下、社会治安差也普遍存在,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不高。软硬件环境建设的滞后制约着县域的招商引资,导致县域竞争能力不强。

西部县域产业结构偏重第一产业严重,产业结构的调整滞后。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养殖业比重较大。近些年,生态农业等现代化高效农业有所发展,但其经济总量还是相对较小。第二产业中,由于西部县域工业基础薄弱,规模工业和高科技企业较少等等,导致西部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缓慢。第三产业中,仍以传统服务也为主,以信息服务、现代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还未形成。

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县域财政增收乏力:一是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不足,支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较少;二是投资总量少,新添动力不足。基建设施落后、投资环境较差等招商引资受限,吸引社会投资能力差;三是西部县域财政资金捉襟见肘,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未能得到改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能力不强。

西部县域经济中民营经济弱小,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在东部发达省份,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不可或缺的动力源。但在西部县域,民营经济对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有限。这与当地市场建设、投融资环境、法制环境及市场主体自身素质有关。

西部县域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环境压力增大。一贯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产业结构的粗放式城镇化发展模式使得西部地区人口要素与资源要素、环境要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全国建成区绿化率排名中,西部地区只有重庆、陕西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不仅影响到西部地区人居生态环境,而且威胁着城镇生存发展的生态基础,严重制约着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西部县域经济落后的原因

西部县域经济发展落后主要有着思想观念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不高等原因。

西部县域长期受粗放式增长方式和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落后。不少干部群众市场竞争意识薄弱,缺乏危机和忧患意识,不善于抓住市场机遇,不善于参与市场竞争,不善于规避市场风险。此外,部分干部群众因循守旧,不善于接受和掌握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新思路、新观念、新办法,以致跟不上形势,错过发展机遇。

大部分西部县域经济体远离沿海城市群经济圈,远离省会城市和经济中心城市,且相对落后的西部县域连片成群。其既缺乏经济增长级的辐射,又缺乏经济中心城市的拉动。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尤其是知识型劳动力离乡远赴沿海城市就职打工、三留守问题严重等,造成西部县域城镇化水平低的原因。县域所辖乡镇多为农业为主,在乡居民多从事涉农产业,这又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直接原因。

参考文献

[1]高晓燕,杜金向,马丽.我国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东、中、西部47个县域的数据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12).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篇2

关键词:县域经济;都市圈;产业融合;转型

随着以城市群、都市圈为轴心的城镇化发展路线逐渐确定,城市群目标定位逐渐清晰。由于城市群或都市圈能使资源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实现优化配置,让地理位置以及发展状况不同的城市承担不同功能,实现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使城市群获得比单个城市更大的分工收益和规模效益,因而城市群或都市圈正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县域经济正面临新形势下的诸多挑战,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影响,县域经济单一依赖出口、资源以及投资拉动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制度要素活力也基本已释放殆尽,单一的就县域发展的强县战略已没有优势可言。在这一发展背景下,诸多经济强县就要根据自身的地理区位以及发展现状,通过经济转型和体制松绑释放新的活力,从产业调整等各方面积极融入相邻的都市圈及城市群或者发展为中心城市的卫星城市,以实现自身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突破现有县域建制并壮大其实力。

一、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县域经济”的研究始于1980年,当时的研究重点在于农村经济、乡镇企业以及城镇经济。凌耀初提出县域经济具有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发展的不平衡性特点,讨论了如何理解和发挥资源禀赋的优势及其政府在发展县域经济中的作用;闫恩虎提出县域经济发展的三段论,即传统阶段、发展中阶段以及一体化阶段,提出现阶段县域经济的发展瓶颈在于体制约束。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及“百强县”概念的提出,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方向也受到学者的关注。徐明华认为,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发展是必然趋势,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分析了都市圈的边界问题,据此提出县域经济在都市圈中如何定位并根据县域的不同特点予以制度激励,促进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

另一类文献则从城市群中卫星城市发展及建设这一角度找出县域经济的另一发展模式,其实质也是论述县域经济与都市圈的互动发展。比如,任兴洲着重分析研究了大型城市向郊区发展和建设卫星城的必要性,提出应研究和积极探索城市化和建设卫星城的多种模式;彭劲松认为,都市圈新型卫星城市不再只是疏解母城的部分职能,而是具有较完善的生产、消费和居住等复合型功能,并与整个都市圈的经济社会发展联合互动,如建立形成产业价值链。

上述研究观点在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得到实践论证。然而,我们也发现,已有的文献未能以县域经济为主体角度,讨论如何主动融入城市圈或者发展成中心城市的卫星城。因此需要从以县域经济为主体的角度探讨如何全面融入城市群或积极主动建设发展成中心城市的卫星城。

二、研究区背景及现状分析

1.邹平县域发展现状概述

邹平县位于鲁中泰沂山区与鲁北黄泛平原的叠交地带,属于滨州市下辖县。东接工业重地淄博,西邻山东省会济南。在省委规划的“济南都市圈”(1+6即济南、聊城、滨州、淄博、泰安、临沂、德州)中,大致处于“双核”(济南、淄博)的中间区域。

2012年,邹平县GDP总值约690亿元。在2013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排名第17位。其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4.3:63.8:31.9,相比上年的4.9:64.3:30.8,第三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产业结构调整还是比较缓慢。近年来,邹平县把主导产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向主导产业投入大量财力,政策上也不断向主导产业倾斜,使得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大支撑作用。2012年全县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00亿元,投资170亿元,开工建设重大项目60个,46个项目竣工或部分投产,1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3个项目列入省战略新兴产业项目,9个项目省转方式调结构重点项目。

经过多年发展,全县形成了以家纺服装、食品医药、精细化工、新型材料、高档用纸、机械制造为主导的工业体系。目前,邹平已成为全省最大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及全市最大的食品工业基地。

2.济南都市圈发展现状分析

(1)经济发展及产业现状分析。从表1可以发现,2012年,济南都市圈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7904亿元。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依次为1345亿元、9135亿元、7418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依次为8.2%、52.8%、39.0%。其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小于全省水平,但三产比重也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地位的产业发展格局。具体来看,作为区域核心的济南市,其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越一、二产业,形成了“三、二、一”的高级化发展格局,而区域的另一核心城市淄博市与其他五市还处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表1)

与此同时,都市圈内的各个城市也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或形成其主导产业。济南以石化工业、食品药品、电子信息、冶金钢铁、机械装备等产业作为其支柱产业,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保险、旅游会展、现代物流等行业发展态势良好。淄博一直是山东重要工业基地,其石油化工、建材和新材料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重要份额,且已成为部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目前形成了以冶金、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医药等优势产业为先导的工业发展格局。

(2)都市圈产业同构性分析。产业同构化是指在某一区域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不断出现和增强的区域间结构的高度相似趋势,主要表现为地区间产业的地域性不明显,许多行业和产品的生产在某区域内呈现均衡分布且没有集聚效益的分布状态。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的结构相似度系数,可衡量不同国家或区域间的产业同构程度。其表达式如下:

其中,[Sij]数值介于0到1之间,[Sij]数值越大,表示两个地区之间的产业同构性越强,反之则表示两个地区之间的产业同构化程度较低。根据分析,“济南都市圈”七市之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布在0.7~0.95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产业趋同现象。这些重复的产业发展造成区域内各市间的恶性竞争,产业互补功能减弱,分工和协作难度大,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和资源的浪费。

三、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如今,我国诸多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已经由高速增长转为次高速增长。邹平县2013年GDP总额为737亿元,同比增长6.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县域经济单一地依赖资源粗放投入、外贸出口及投资拉动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维持。另一方面,由于邹平县经济的主要成分是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在产业结构偏重、人才资源缺乏的情况下,无法适应创新驱动战略下资源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要求,县域经济的发展局限性正越来越突出。另外,对于该经济强县,其工业化已相对发达,但是其城镇化建设却滞后于工业化的进程,而县域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为中等规模城市。

1.产业附加值的低端性及其单一性

邹平县的主导产业还是以资源型和初级加工型为主,总体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近年来,其支柱产业的主导产品棉纱受东南亚市场冲击严重,纺织出口额占比已经由9年前的1/2降至1/4。在国内及该区域人力成本逐渐加大的情况下,其出口品价格已不占优势。另一方面,2012年,邹平县纳税前十名企业贡献了约73.95%的税收收入,而魏桥集团在税收总额中占比更是达到49.81%。这表明,邹平县支柱产业及重点纳税企业对财政总收入的贡献较大,但也反映出其税收集中度较高,这使得其财政收入易受纺织等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2.创新要素不足

县域经济受自身特点的限制,自主创新能力一直偏弱。特别是创新人才以及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在生产中,其产品不具有创新性与差异性,难以形成独具品牌的产品,使产品加工一直停留在初级和低级阶段。一方面,邹平县民营中小企业较多,其中小企业主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宏观经济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不清楚,导致企业不能把握良好发展形势进一步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尽管邹平县发展良好,但在吸引人才方面依然不具优势,导致其创新人才和能力不足,难以为产业转型升级等提供智力支持。

3.金融环境不完善

根据其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年末,邹平县存款余额为532亿元,贷款余额为544亿元。一方面,辖内企业豪盛集团作为全国最大的竹纤维家纺生产基地因资金链断裂出现经营困难,其他更多中小企业也面临融不到资的问题;另一方面,始于2010年的民间高利贷风波对邹平县经济发展造成的后续破坏延续至今。这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和沉淀,邹平县民间资本并不缺乏,但却没有合理的金融创新方式或者良好的监管引导措施,使之流向实体经济,助推中小企业发展。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近年来,随着企业数目的增多和人口流入的增加,邹平县工业发展受到土地资源的制约,但其第三产业的增速却相对缓慢,发展滞后。相比2012年的第三产业占比,2013年第三产业仅增加0.7个百分点,达到32.6%。这主要是由于其重点产业多是由政府主导的投资型发展,而由消费促进的服务型行业没有促进动力,导致其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严重制约了其经济结构转变。

四、融入都市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的必要性

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短缺主要集中在教育、医疗、环保等民生领域。而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与民生、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结合起来,实现高质量的增长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对于县域经济来说,积极融入都市圈经济,充分利用区域内的人才、资金及其他创新要素,实现产业定位、升级以及实现新型城镇化才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1)形成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的良好契机。目前,济南都市圈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产业结构系数达到0.7~0.95。而邹平县主导企业棉纺织业等具有无可比拟的集群优势,在省政府协调产业转移与分布的情况下,邹平县可根据自身已有的这些优势产业,积极引进、整合一批企业,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促使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同时,对于竞争力较差的弱势产业,可合理转移或淘汰,以集约土地资源,为优势产业做大提供条件。

(2)提升创新要素的内在需求。县域经济在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层面具有先天的弱势,这对于经济强县的进一步发展在人才、创新要素等需求方面形成了制约。要突破这一瓶颈,融入周边的城市群无疑是较便利的措施。依托城市圈这一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的主要聚集地,构建同城同圈的发展模式,增强吸引人才的能力,使经济发展摆脱对资源禀赋的强烈依赖,增加技术内涵,促进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品价值的提升。

(3)完善城镇化布局的路径。2013年,国务院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尤其是经济强县将会是形成中小城市的后备力量。目前,邹平县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高于全省以及全国平均水平。而这一城镇化过程的发展不是生态增值、轻型化的、服务产业主导的、科技含量高的,是以某一重点产业的兴盛带动起来的,缺乏完整的产业体系。而融入都市圈的发展模式,则会克服“一业兴城”带来的城乡分割、缺乏连绵带的弊端,使县域进入都市圈的分工模式中去,形成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能力。

(4)成长为区域次中心城市或卫星城市的利好。随着济南都市圈形态的逐步确立,邹平县发展县域经济的视野无疑将更加开阔,在较大的区域内集聚要素资源,借助外力推动自身经济结构的转型将更加灵活和多元。经过多年高速发展,邹平县具有了良好的工业基础及经济条件。因此,按照合理分工的原则,首先发挥自身优势将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同时,注意中心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变化,把济南、淄博等地因受制于发展空间、环保因素的产业和项目吸引过来并将其做大,充分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并在利用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济南都市圈的次级中心城市或重要的卫星城市,这对于下一步突破县域体制,壮大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2.可行性及优势所在

(1)区位优势。邹平县东接淄博,距淄博市35公里;西邻济南90公里,距济南国际机场62公里,济青高速公路横穿全境26公里;,东距海滨城市青岛240公里,北至首都北京550公里,并靠着胶济铁路和黄河,交通区位优势巨大。在省委规划的“济南都市圈”中,处于“双核”(济南、淄博)的中间区域。另外,邹平县本身也隶属于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这一国家发展战略区中,与环渤海经济圈相望。山东省周边省份经济较发达,对邹平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经济区位优势突出。

(2)发达的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促进邹平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邹平县共有5家企业入围,成为入围企业最多的县级城市。邹平县域内有亚洲最大棉纺企业――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集团成功进入世界500强;有中国最大的玉米油生产企业――西王集团,其控股西王糖业、西王食品、西王特钢三家上市公司。目前邹平县已有8家上市公司,且有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西王糖业控股有限公司、群星纸业控股有限公司、山东三星集团、中国宏诚控股有限公司五家境外上市公司,总融资金额近12亿美元,居全省第一位。山东省历来是“大象经济”,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大背景下,邹平县域内民营企业可充分利用其制度灵活、市场适应性强的特点,积极兼并或利用国有企业的资源优势,优化地方资源配置,促进自身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新型城镇化建设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入区域一体化的高级阶段,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经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促进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的发展,实现从县域经济到都市圈经济的转型是县域经济实现经济结构转型、提升产业层次和城市化水平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徐明华,陈文举.浙江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证[J].浙江社会科学,2011(08):53-60,157.

[2]董国利,侯彦温.京津冀都市圈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的辐射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18):41.

[3]唐桂敏.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赵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产业驱动的视角[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481-486.

[5]袁涌波.从县域经济到都市圈经济:浙江县域经济转型研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01):54-58.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因子分析;湘西州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3-0089-03

近年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湖南省湘西地区开发等政策机遇,大力推进优势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民生事业建设,突出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全州生产总值361.4亿元,同比增长11%;财政总收入41.91亿元,同比增长30.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74元,同比分别增长11.4%和15.8%。受历史沿革、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一直以来湘西州与发达地区、湖南省其它地市相比,存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经济总量较小,发展优势不明显,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这也影响了武陵片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总体布局,不利于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和谐。

一、国内外文献回顾

县域经济源自于区域经济研究。国外研究的较早,国内学者研究的视角与国外有所不同,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县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厉以宁[1](1999)认为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基本单元、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和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环节。贾红军,徐慈贤[2](2005)认为加快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富民强县的基本途径,是解决我国县域经济严重趋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的正确选择,是振兴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最佳切入点。启智,叶峰[3](2009)分析国外三大循环经济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当大力发展县域循环经济模式。李建波[4](2011)认为县域经济薄弱是制约中部崛起的重要因素,中部与东部的差距也更多地体现在县域经济方面。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部塌陷”问题,促进中部地区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二是县域经济评价实证研究。对县域经济的评价,不同的学者评价的内容和重点有所差异。赵建华等[5](2003)提出了一套包括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三大类33个指标的测评方法,分别计算出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活力指数、发展潜力指数和综合指数,对全国县域综合发展进行了评价。周春蕾,骆建艳[6](2008)以44项具体指标将县域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分为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人力资源与科技教育投入、农村与农户竞争力、发展竞争力六大竞争因素。杨香合,岳坤[7](2009)设置25个具体指标从综合经济实力、自然优势与基础设施、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农村与农业竞争力、人力资本竞争力、社会保障与居民生活水平7个方面对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刘洁等[8](2010)以29个具体指标分11个方面对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三大子系统进行定量评价。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国内学者主要对县域经济发展理论、县域经济评价内容、县域经济评价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分别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做了详细阐述。本研究立足于湘西州,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管辖的7县1市进行评价。

二、湘西州县域经济发展评价实证研究

(一)湘西州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选取指标科学性、全面性、客观公正性和可行性原则,以湘西州8县(市)为样本,从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县域经济发展潜力两个方面选取了能反映县域经济竞争力的15项统计指标,建立起相应的统计指标体系(见表1)。

3.因子载荷矩阵

从表3旋转后的公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第1公因子在服务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指标上载荷较大(绝对值较大的系数),据此可以定义为县域规模因子,在这个因子上的得分越高,县域规模经济就越显著,县域总产出和城市市场也越大;第2公因子在指标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上载荷大,定义为县域公共投资环境因子,此因子对县域的发展潜力有一定的影响;第3个公因子在指标农业总产值、人均财政支出上载荷大,反映县域经济基础的好坏,定义为县域经济基础因子;第4个公因子在指标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上载荷大,定义为县域发展速度因子。

根据主成分的荷载,可进一步求取各区县对应的主成分的得分,为了更好反映一个区县的经济综合实力,采用计算因子加权总分的方法,以4个主成分各自的贡献率占累计贡献率的比例确定得到4个主成分的权重依次为0.5021、0.2385、0.1753、0.0839,利用公式(2)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各县市综合实力、发展潜力和总得分,按得分高低排序,即对各区县的综合实力进行排名(见表4)。

三、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结合湘西州实际情况,构建湘西州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希望对各市县地区客观看待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助益。利用相关经济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县域规模因子、县域公共投资环境因子、县域经济基础因子、县域发展速度因子,并据此得出各县市综合实力、发展潜力和总得分。可以看出,近十余年来在湘西州县地区,吉首市综合实力始终位居前列,花垣县稳步上升至第二位,凤凰县稳居第三位,龙山县2005年曾达到第二位,但2002年退至第4位;古丈县退步更明显,从2001年的第二位降至2012年的第8位,居湘西州末位,这需要认真查摆原因问题,尽快追赶上兄弟地区。其他县位次比较平稳。

本研究虽然从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到了县域经济综合得分,但是并没有深究县域经济发展受到哪些经济、社会、政治因素影响,其中哪些是决定性的因素,各因素的影响力大小,这需要下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2]贾红军,徐慈贤.加快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05(10):19-24.

[3]杨启智,叶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视角下县域循环经济的构建[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9(6):248-251.

[4]李建波.基于中部崛起视角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11(12):280-283.

[5]赵建华,张毅,关冰.我国县域经济基本情况[J].县乡财政,2003(1):13-15.

[6]周春蕾,骆建艳.县域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消费导刊,2008(24):69,71.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