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习指导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初中物理学习指导范文篇1

关键词:初中教学;物理概念;类比法

初中物理教学是学生接触物理知识的基础阶段,学习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锻炼具有深刻的影响。类比法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其基本原理是依据两个对象在部分特征上的相似性,推导两者在其他方面的相似点,进而提高理解和记忆的效率。类比法是一种科学分析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灵活应用,对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1]。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应用分析、归纳、总结和对比的方法,发散思维,对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新知识进行对比分析,既能达到温习知识的作用,又能很好地掌握新知识。

1常见的类比法

类比法有很多种类,常见的类比法有解释类比、对应类比、相似类比和关系类比。

解释类比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教学条件无法展示物理模型时应用较多,主要是将学习到的对象和概念进行明确性比较,从而获取抽象知识,磁场和电场的学习常用到解释类比法。对应类比是对两个相似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能够迅速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理解,如热传递和水流之间的对应类比学习。相似类比是依据两个对象部分属性之间的定量函数关系进行类比分析,推导两者在其他属性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两个相似物理公式的适用领域和推导。关系类比是通过研究两个对象之间的属性可能具有的关系进行类比分析[2]。

2类比法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概念是物理事实的抽象,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类比法对部分概念和规律进行教学,通过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教学内容进行类比分析,达到符合学生学习特征和认知规律的要求[3]。其中,描述物体运动或状态特点的物理量都可以用类比法进行教学,例如功率、速度的概念教学等。将类比法应用到物理概念教学中,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知识的理解。

3类比法在相关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多物理知识具有相似性,相似的物理知识具有相同的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手段都具有一定相似性。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相似的物理知识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这些知识之间的异同,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机械能和内能具有相似性,一般机械能的教学课程会排在内能的前面,因此,在教学内能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回顾机械能方面的知识,将机械能和内能的知识进行类比分析,帮助学生找出两者之间的共同规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类比法在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学的内容相对比较广泛且浅显,诸多物理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较大。在复习所学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使用类比法建立物理知识板块,形成知识网络,帮助学生灵活地掌握所学知识。在复习教学中使用类比法的方式主要是对所学知识中规律相似的进行类比、公式相似的进行类比、解题方式相似的进行类比等。

5类比法在其他学科和物理教学关联中的应用

物理学科只是自然学科中众多学科的一种,也可以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物理知识进行类比分析,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例如,在讲解饱和度和动态平衡方面的知识时,很多学生会认为容器中的液体饱和时是静止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将其与生物学中根对水的吸收过程进行类比分析,当植物跟细胞中细胞液和土壤溶液浓度相等时,进出细胞膜的水分子是相同的,达到动态平衡。因此,类比分析可知,密闭容器中液态和气态饱和时,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单位时间内转为气态的分子数和转为液态的分子数相同。

综上所述,类比法能够通过物理知识属性的相似性进行对比分析,将新旧知识整合起来,能够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降低初中物理教学的难度。

参考文献:

[1]张丙宏.类比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2011,29(12):37―38.

初中物理学习指导范文1篇2

【关键词】初中物理;导入法;教学初探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非常注重“开个好头”,毕竟“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新颖别致的导入艺术,必然会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欲罢不能,不得不听,整个教学气氛会立即活跃起来,教学也就容易进入最佳境界。可以说,好的导入艺术是一种创造,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它为一堂课奠定了成功的基础。因此,怎样导入新课,就成为物理教师搞好物理教学的关键所在。下面是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初中物理教学导入法进行一些初步探索。

一、导入的作用

导入技能是教师在进入新课时运用多种手段,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使其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行为。它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

教师要上好课,关键是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开始讲课前,要花1、2分钟时间让学生定下心来,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迅速转到有意注意。这就需要教师运动恰当的导入方法,在创设新课导入时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物理问题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习时才能集中精力,积极思考,发展创造性的思维,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说,运用正确的方法导入新课,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知识,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

二、常用的导入法

1、应用物理学史的人物导入。

物理学史中记载了人类前赴后继揭开千古自然之谜的史实,记载了很多物理学家的成长历程。这对知识学习、方法训练以及人格激励等是一笔丰富的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运用得当的话对教育学生成才有相当大的价值。物理学家探索物理之迷的坎坷历程,本身就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讲《运动》和《力》这些章节时,首先应介绍爱因斯坦和牛顿这二位物理巨人。爱因斯坦的时空观和相对论是十分伟大和惊人的,是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牛顿从苹果的掉落得到万有引力的理论,说明万物之间都有力的作用,万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经过牛顿的不断努力终于得出了举世闻名的牛顿三定律,为后人研究力学创造了条件。在引起学生注意和激发学生兴趣后,教师再开始讲诉有关的物体运动规律,讲述牛顿三定律中,这势必会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2、设疑导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设置一定的学习障碍,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这样常常能促使学生的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设置悬念,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个新的良好的求知情景,引导学生来思考,研究这一新的领域。

例如,在讲大气压时,教师先提出一个看似简单却又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墨水是如何流入钢笔的像皮管内的呢?为什么首先要挤压钢笔的橡皮管呢?从很平常的生活现象出发设疑,让学生感到难于回答,但又很想知道,增强其求知欲。接着教师导入新课大气压,说明墨水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被压进钢笔的像皮管内的。

3、物理小游戏导入。

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物理的前提。在物理课上,教师可以用妙趣横生的小游戏来导入新课,这样既能满足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以一种轻松的心境来学习新课。

例如,在讲到“杠杆”时可以给每个同学都发一根火柴,做折断火柴的游戏。即:学生取一根火柴棍放在中指第一个关节的背上,用食指和无名指向下压的力和中指向上抬的力,看能否把火柴折断。接着换个姿势试试:用中指往下压,食指和无名指往上抬,看能否折断。(注意:学生玩的时候不能让拇指和小指来帮忙,也不能把手放在桌子上使劲,否则就算犯规,同学间互相监督。)在此基础上,老师就可以引入新课了:“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的情况呢?学了本节的知识我们就会明白了。”

4、实验导入。

初中生普遍具有好奇的心理,他们一般都爱观察,特别是对一些比较新鲜的事物,如一些鲜明、生动的实验等。所以,运用实验导入新课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所谓“实验导入”指的是运用实验导入新课。实验导入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者和新的学习课题之间创设理想的诱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意愿,使具有课题意识,明确学习目的,运用学会的学习方法。实验导入法是物理课堂导入的最主要的方法,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基本途径。

例如:教师讲到《摩擦起电》这一节时,教师用一根玻璃棒、丝绸、小纸屑和验电器开始做实验。没有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即使把它靠近小纸屑,小纸屑也没有什么反应,玻璃棒上找不到小纸屑。此时把玻璃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相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箔片没有任何反应,两箔片保持原来状态。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只要靠近桌面上的小纸屑,小纸屑就会被玻璃棒所吸引,玻璃棒上就有大量的小纸屑,在把该玻璃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相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就会发生变化,两箔片相互排斥分成一个角度。教师根据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吸引小纸屑?为什么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使验电器的金属箔改变原理状态,两箔片相对排斥而分成一个角度呢?……让学生在激发兴趣的情况下求知,带着问题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进而认真仔细地听教师讲析摩擦起电的内容。

5、物理故事导入。

在物理规律的研究过程中,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其他各国都有一些不同寻常的物理故事,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引入新课。

例如在讲《热现象》这一节时可用故事“餐桌上的趣事”引入:传说,有一次洋人请林则徐吃饭,上了一盘冰淇淋,林则徐没吃过这东西,看到它冒“白气”,以为很热,就盛了一勺放在嘴边吹了吹才敢吃,结果竟是凉的。林则徐傻了眼,觉得很没面子。怎么办呢?终于想出了个好主意:宴请洋人吃饭。席间,上了一道刚出锅的热鸡汤,林则徐在上面浇了厚厚的一层油,汤不再冒“白气”了。端上后,洋人一看,以为不热,便用勺子猛喝了一大口,滚烫的汤把洋人烫得直吐舌头。这时教师可提问:文中的“白气”是什么?冰淇淋和鸡汤为什么都冒“白气”?这些白气是怎么形成的?热鸡汤浇上一层油后为什么不冒“白气”?我们一起来学习本章的知识后就明白了。

初中物理学习指导范文篇3

一、微课在课前学习中的有效应用

传统的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教师都会首先让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让学生通过课前的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把握,方便学生开展后续的学习活动,教师也会提前准备一定量的教学案,组织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指导,并且每进行一次授课就需要准备一次、指导一次,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微课教学可以有效改善这种状况。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这一知识时,教师在传统的教学中或者采用口头讲述大气压强的作用,或者采用演示实验的方式进行导入,这样不仅导入效果不佳,实验还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并且每一次授课都需要进行一次实验,教师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了。利用微课进行教学,可以将马德堡半球试验、喷泉实验提前录制成微课视频,在教学中进行视频播放,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显著提升,同时视频可以永久保存、多次播放,避免了教师每次授课都要进行实验操作的重复工作。

二、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初中物理教师对学生进行物理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因此物理课堂中的教学是值得教师高度重视的。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传统的机械讲解、机械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参与度低。同时,教师的讲解一般是一次性的,即便再有后续的一些讲解也是查漏补缺,不会系统地进行再次讲解,同时教师的授课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因此始终有一部分学生感到学习的东西“吃不饱”,学习欲望强烈但是又得不到满足,产生反感情绪;另外也还有一部分学生感到学习的东西“吃不了”,学习压力过大又学不会,产生厌烦情绪。采用微课教学,就可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微课教学,教师可以将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的讲解过程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学生一方面对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感到十分新鲜,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增强;另一方面,那些对于学习需求比较高的学生可以自行通过观看后续视频的形式进行新知识的学习,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原有教师授课的微课视频进行再次学习,直到弄懂、弄透为止。例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一部分内容,历来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教师可以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讲解的过程录制成微课视频,然后让学生依据自身的不同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自主学习,实现针对性教学,满足学生的??性化学习需求,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三、微课在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初中物理学习指导范文1篇4

【关键词】阅读;能力;技能;情境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要学会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正确阅读教科书,学会归纳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鉴别各种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1.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为此,教师应该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如运用教材中的导图、章首语、插图等创设问题情境。现在初中物理教科书的每一章节都有导图、章首语和插图,形象生动,充满了人文气息,符合广大初中生的阅读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巧妙利用这些有利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在教学《声现象》(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中海豚发声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分析为什么人听不到海豚之间交流的声音,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

习惯,就是为了完成某一类型行动的需要,多次重复某一行为(或方式)使得动作趋向于自动化、稳固的行为习性。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教师可以提供导学案,引导学生预习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通过预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就感和学习兴趣。为了提高预习效果,教师在新课开始之前,应该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导学案,为学生提供阅读提纲和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在问题的设计上,教师应该注意问题的概括性、启发性、针对性,形式上可以采用问答式、填空式、计算式等。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如通过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通过学生对导学案中的习题的解答情况,分析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在教学《摩擦力》时,教师可以这样为学生拟定预习提纲:①摩擦力是什么?滑动摩擦力又是什么?②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突出木块是在木板上做匀速运动?为什么要通过弹簧测力计拉木板,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③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通过预习提纲,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3.多方实践,提高阅读技能

初中物理学习指导范文

一、有效预习的困扰

预习本身就是自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很多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做的不够好,究其原因:首先由于老师本身没有重视预习,预习在学生眼里根本就不算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时,其中预习下一课时内容实际上形同虚设;其次是老师缺少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使得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预习;再次是老师对预习检查不到位,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反思自己这些年来的教学经历,虽然一直在思考怎样把预习这项工作做好,但终究是做得不够,很多预习没有落到实处,课后学生作业时间有限,课堂上时间又很紧,所以总是不舍得花时间做好它,现在想想主要是教学观念没有更新,对预习的研究也很少,没有真正把有效预习作为高效课堂的一部分,对此,首先反思的应该是自己。

二、有效预习的策略

(一)明确预习目标

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如果仅仅说:“同学们,下节课我们将学习xx内容,请同学们预习一下”这样布置预习任务目标不明确,达不到预习的目的;有效的预习就应该有明确的目标,让学生通过预习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掌握哪些内容,而这些目标和内容必然和第二天的课堂设计是紧密联系的。

(二)指导预习方法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大胆质疑,勇于设疑、解疑,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把自己的想法、想到的问题批、注在书上,逐渐学会在书上“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宋朝学者朱熹读书时喜欢用各种彩色笔做记号,初读时,把有体会的地方用红笔画出,再读时用青笔画出,以后用黄笔,最后用黑笔,他说这样可以“渐渐向里寻到精英处”。

(三)设置预习提纲

预习提纲好比学生预习的方向盘,学生握住这个方向盘就能到达目的地,实现预习目标。心理学研究证明:带着问题学习的效果比不带问题学习要高好多倍。

预习提纲的编写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以问题解决过程的活动为线索;二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和活动训练为线索。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一般采用第一种方式为多,以问题解决过程的活动为线索的原则来编写预习提纲,把学生在本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规律编成一个个的问题序列,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从而获得新知。如《重力力的示意图》的预习提纲:

(1)河水为什么总是从高处向低处流?跳起的人为什么会落向地面?抛出的物体为什么总会下落?

(2)什么是重力?重力是怎样产生的?

(3)重力可不可以测量?测量仪器是什么?如何测量

(4)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公式:G=mg中各符号代表什么?

(5)公式G=mg中的g值是多少?它的物理含义是什么?

(6)重力的方向?

(7)女口何确定物体的重心?

(8)用什么方法把力的三个要素表示出来?

(四)反馈评价预习效果

初中物理学习指导范文篇6

【摘要】初中生物课程是高中生物的重要基础部分,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理解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目前的初中生物课程教学并不理想,原因在于课程资源比较紧张,在开发和实践中也没有得到理想的成果,最终导致教学水平下降,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升。学术界提出通过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开发更多的生物课程资源,并且积极应用实践中,可取得积极成果。该项手段在实际的应用中,的确获得了一定的突破,因此未来可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

关键词生活教育;初中生物;资源;开发;实践

相对于一般课程而言,初中生物课程的灵活性较高,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不同学生的思维存在差异,因此在理解和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成绩也不同。生活教育理论主要指的是将日常生活中的案例、生活方式、便捷窍门作为初中生物资源进行开发,在系统整理后,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又健全了日常的教学体系,为后续发展提供保障。

一、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

(一)生物教学内容编排与生活联系

初中生物课程比较多元化,与高中不同的是,初中生物讲究深入浅出,让学生对生物这一课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要培养学习生物的兴趣。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应用生活教育理论进行指导,开发初中生物课程资源,首先应该将生物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例如,首次学习生物课程时,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喜爱生物吗?能举例说出生物和人类的关系吗?”接着联系学生的答案,指出: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现在的生物学正飞速发展,涉及到的行业越来越多,对人类的影响也与日俱增。学生可以举例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生物学的研究事例,并对现在我们生存环境中面临的危机畅所欲言,比如说:环境问题、资源匮乏、森林破坏、转基因食品安全等问题。由此可见,生活教育理论中的初中生物课程资源比较丰富,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发现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课程资源,能否与学生缩短师生距离。

(二)生物教学情境创设与生活接轨

对于初中生物而言,多数学生并没有抱着非常专业的态度去学习,仅仅是作为辅助科目去了解,而且初中生物也不会影响学生的升学考试和一些重要的课程学习。为此,教师尽量不要通过硬性灌输来进行教学。按照生活教育理论的要求,要想开发出更多的初中生物课程资源,就必须在教学情境创设上与日常生活接轨。第一,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不要采取古板的教学方法。而是要与学生多沟通,多列举一些自身的生活感触和生物案例,鼓励学生去联想他们的生物案例和生活方式,找出其中的差异,提高生物学习的互动性。例如,在《人体的激素调节》一节的教学中,讲到激素调节作用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片、列举事例等方式让学生分析各激素的作用。教师再结合学校要求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在8—9小时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白:生长激素在青春期有一个分泌高峰,一天中晚上分泌的生长激素比较多。如果睡眠受到干扰,除了影响第二天的学习之外,由于生长激素分泌减少,身高的增长也有可能受到影响。因此,睡眠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作用很大。第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才是整个课堂的掌控者,不要让学生有束缚感,更加不要让学生过于亢奋,应利用生活语言和生活动作行为进行指导,促进学生兴趣学习。例如在开展《人的生殖》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母亲怀孕辛苦时,可以要求学生利用一些道具来演绎母亲怀孕时的各个不方便动作,促使学生感受到母亲怀孕的艰辛。第三,生物教学情境创设,可以适当的邀请家长前来听课,提高教师、学生、家长三方沟通,为教学添彩。

二、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初中生物课程资源实践

(一)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生物课外实践活动

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全新的理论,应用该理论指导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实践,其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多个方面的细节。第一,必须保证联系生活实际。很多教师的确列举了生活实际,但与学生的距离较短,炒饭、做菜这一类的生物原理,家长几乎不会让学生去实践,因此该类课程资源仍属于理论。第二,应广泛开展生物课外实践活动,通过课外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了解生物资源。例如,教师可以举办生物知识讲座,以拓展和延伸理论知识;可以让学生饲养家蚕、果蝇等;观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在学校的空地上种植当季的蔬菜,可以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认识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情况以及播种条件等等。此外,生物教师还可以将探究活动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深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并开展讨论。

(二)结合生物探究课题开发校本课程

生物课程资源的实践,还应该结合生物探究课题,积极开发校本课程,通过开发全新的研究领域和课程,可推动初中生物教学的全面进步,为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水平的进步,提供更大的保障。本文认为,结合生物探究课题开发校本课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展开:第一,研究与社会贴近的课程,包括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等,这些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第二,校本课程在实践前,需经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不可直接投入,避免对学生固有的知识体系造成影响。第三,校本课程仍然要遵循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超出指导范围的课程可做研究,但暂时不要投入到实际的教学中,否则会与当下的教学构成冲突,不利于教学工作发展。

三、总结

本研究对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初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实践展开讨论。从目前取得的成果来看,很多学生的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都获得了一定的提升,教学工作不再枯燥、乏味,课堂积极、有趣,所有的教学都在朝着良性循环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健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深入挖掘初中生物课程资源,为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哲.国培生物教师教育能力创新培训探讨[J].继续教育,2012,03:26-28

[2]潘洁.“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市场论坛,2011,05:93-94

[3]冯美成.刍议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成功(教育),2011,05:43

初中物理学习指导范文篇7

一、影响高一新生物理学习的因素

1学生对原有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回忆和依恋,制约和延缓了他们对新环境和新课程的适应

高一新生大都来自不同的初中,一夜之间,他们所处的环境变了,接触的同学变了,施教的老师变了,学习的内容变了,能力的要求变了……学生从心理上、思想上和行为上又一次进入了“断奶期”。学生对原有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回忆和依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延缓了他们对新环境和新课程的适应。

2初、高中物理教材差别大

(1)初、高中物理教材目标要求差别大。初中物理教材,从学生日常生活的经验、感受或体验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而高中物理教材,则从工农业生产、国防、军事和科研的实际出发,以简练、抽象、严谨的文字告诉学生“这是为什么?”

(2)初、高中物理教材难度差别大。初中物理所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直观浅显,如力学只学力平衡问题;运动学只学习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也都是验证性实验;计算方法停留在四则混和运算层面上……而高中物理所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抽象深入,如力学要掌握多力平衡问题;运动学要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既有验证性实验,也有探究性实验,还有设计性实验;计算方法从四则混和运算层面上升到矢量运算层面……

(3)初、高中物理教材容量差别大。初中物理教材文字量小,知识点少,一节课的容量小。而高中物理教材文字量大,知识点多,一节课的容量大。

(4)初、高中物理教材的知识呈现方式差别大。初中物理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语法结构简单明了,知识呈现方式以文字和图表为主。而高中物理教材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概括、抽象,知识呈现方式常以文字、公式、图表、图象等多种形式出现。

3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不适应

由于初中物理所涉及的知识浅显易懂,现象形象直观,概念简单易理解,题型具体易计算。因此,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比较简单、机械,他们习惯于死记硬背套公式。而高中物理概念多、规律多、公式多、题目类型多,解题方法灵活多变。在思考、分析、探究问题时,逆向思维多于正向思维,发散思维多于收敛思维,求异思维多于求同思维,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因此,在高一的学习中,如果仍然依靠初中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就无法适应高中课程的学习。即使将物理定义、公式背得滚瓜烂熟,如果不理解其实质或含义,不知道其成立条件或适用范围,面对丰富多变的题型,也只能是束手无策,望而生畏。

4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迁移能力的不适应

初中物理所用到的数学知识只限于平面几何和四则混和运算,而高一物理所用的数学知识与初中相比就复杂多了,如力的分解与合成中要用到平行四边形、菱形、三角形和三角函数的知识;运动学中要用到二次方程以及根的合理性的判别,也有极值和临界问题的分析求解等。然而,许多学生在初升高一时,对平行四边形、菱形、三角形的性质已似是而非,直角三角形中的函数关系也忘得一干二净。更为严重的是,在数学上自变量和因变量常用x、y表示,常数常用A、B、C、D或a、b、c、d表示。但物理上的量一般都有固定的字母,如力用F表示,位移用S表示,时间用t表示等。学生往往由于在物理题的方程中找不到x、y而无法求解……这样的数学基础,这样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迁移能力,要学好高中物理是有难度的。

二、帮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学习的措施或对策

1充分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亲近学生、关爱学生,使高一新生消除焦虑心理和戒备心理,让他们有一个“到家”的感觉,使他们能以快乐、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新的学习当中,缩短他们对环境的适应期。

2搞好初、高中物理教材的衔接,努力降低高一物理学习的台阶

适当放慢教学进度,减少课堂容量,降低教学难度,使教学进度和课堂容量从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逐步递增,使知识的难度以螺旋线方式逐渐上升,努力降低高一物理学习的台阶。如在引入新课时,尽量从初中的角度切入,注意初中与高中知识的联系,使学生不觉得陌生;在学习物理概念、定理和定律时,不仅要阐述其物理含义,还要对其表述作语法上的分析,寻找关键词,并用文字、公式、图表、图象等多种手段进行表述,使学生领会其实质;在例题分析时,不仅要剖析物理过程,也要对数学运算作较详细的分析和演算,对说理、论证和书写过程进行规范。

3把新课程理念转变为课堂教学行为。新课程理念的精髓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积极实践新课程,把新课程理念转变为课堂教学行为。

(1)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和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景,尽力增加物理教学的趣味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也谈过:“成功的真正秘决是兴趣”。新奇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

(2)理论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实际,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就在自己的周围,从而增加物理教学的实用性。物理知识都是从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它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极强的学科。物理学的学科特点要求我们,要杜绝将物理课上成脱离实际、远离生活的“空中楼阁”,也要避免将物理课上成扑朔迷离、高深莫测的“玄学”,更要防止将学生导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轨道。而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联系工农业生产、联系国防军事和高科技,从而增加物理教学的实用性。

(3)改变师生的课堂角色,变“教”为“导”,变“接受”为“自学”,变“实验演示”为“实验探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有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的手和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因此,教师要从已经习惯了的传统角色中走出来,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变“教”为“导”,变“接受”为“自学”,变“实验演示”为“实验探究”,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4加强学生的物理意识、思维方式、认知方法的培养,使学生尽快学会学习。掀开物理学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建立,都是科学家和劳动人民通过大量的实践、实验和科学研究,经过“抓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归纳、总结出来的;都是经历了“实验(事实)――理论假设――实验(提供新的事实)――修正理论(甚至建立新的假设)”这样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物理学这种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法正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要学习和研究物理学,就必须树立唯物主义思想、学会辩证法;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事实;要善于观察分析和思考、勤于积累总结和提高……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始终要将学生的物理意识、思维方式、认知方法等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重点,并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尽快学会学习物理。

5将学习方法的指导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学习。我们知道,学习效果是学习效率与学习时间的乘积,在学习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学习的效果就取决于学习效率。但学习效率的高低,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主要取决于是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坚持将学习方法的指导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全过程。备课中,要在备知识的同时,将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指导放到重要位置;在授课过程中,要适时进行诸如怎样听课、怎样理解、怎样记笔记、怎样提高听课效率的指导;在自习辅导时,既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又进行如何整理笔记、怎样完成作业和教辅资料的方法指导,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

6精选教辅资料,严格控制作业量,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自己消化和提高。当今的教辅资料多如牛毛,并且良莠不齐,教师要精选紧扣教材、题量适中、难易适宜、符合校情和学情的教辅资料,以保证课后复习和练习的效果。高一新生的作业,要全收全改,并尽最大努力进行面批,每次作业量控制在3―4道题为宜。要坚决屏弃题海战术,严格控制作业量,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自己消化和提高。

初中物理学习指导范文篇8

关键词:探究活动;预习;有效;方法

预习是学生课前的自学活动,在课前对所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与钻研,形成初步的感知,先做一个简单的认识、了解、消化,以便在课堂学习中更加明确学习的目标、任务,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前预习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1.预习的特点

学生通常所采用的预习方法是在课堂学习之前,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先大概地自我阅读一遍,初步了解课堂要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预习能很容易找出所要学习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采用传统的方法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简单的自我学习,虽然学得不深、理解得不透,但是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已经有所了解,略知一二。

2.探究活动的特点

初中物理探究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更主动有效地获取物理知识和发展实验探究能力,促使学生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初中物理的探究活动可以形象地比喻成“寻宝”活动,所要探究问题的结论就是所要寻找的宝物。探究活动刚开始前,就像学生不知道宝物在哪里一样,学生也不知道探究活动的结论,这样有利于探究活动的进行,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探究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提高。

二、对问题的思考

1.探究活动是否需要预习

由于学生的预习习惯以及预习和初中物理探究活动本身的特点,当对初中物理探究活动采用传统的预习方法进行预习时,预习不但没有促进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学习,反而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于是有部分教师提出探究活动不能预习的观点。

2.探究活动要有有效的预习方法

初中物理探究活动需要学生的预习,但同时应避免传统预习方法对探究活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避免学生得到了“宝物”而忘记了重要的寻宝过程,避免学生获得了结论而又仅仅局限于结论本身。

三、问题的解决方法

针对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本身的特点,对学生的传统预习方法进行改进,对初中物理探究活动按探究目的分成不同的类型,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加强对预习的指导,并且适时检查,既充分发挥预习的作用,又促进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学习,促进学生探究等能力的提高。

1.采用多变的预习方法

预习的方法直接决定预习的效果,对于探究活动的预习来说,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探究活动的预习不能一味采用同样的方法,而应多种预习方法相结合使用,采用多变的预习方法。

自主预习,就是学生自我安排预习,这也是学生传统预习中常用的预习方法。在探究活动中对于一般的测量性的探究活动或者一些简单的操作性小实验活动,学生可以采用自主预习的方法进行预习。

任务预习,就是教师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适用于需要学生做出猜想与验证猜想或者找规律等一类的探究活动。

问题预习,就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探究活动中的一些实验步骤与实验方法等先做一个自我思考,思考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其他方法、实验通过什么现象说明等。

2.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

不同的探究活动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以及能力的发展是不同的,有的探究活动需要学生探究之前知道怎么做,而有的探究活动在探究之前却不能让学生知道结论,否则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例如,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如果学生预习知道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在探究过程中测力的大小时会不自觉地想力的大小应该是多少。对不同类型的探究活动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既可以发挥预习的功效,又能避免不当预习对探究活动的学习以及学生能力发展提高的影响。

另外,对于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预习要求,有助于发挥预习的作用,使学生学有所得,也有助于保持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愿望。

3.加强适当的预习指导

学生的任何学习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探究活动的预习也同样如此。初中生的自学能力还不是很强,预习需要教师的适当指导,这种指导体现在预习的方方面面。一是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方法要进行指导,对于不同的探究活动要采用什么样的预习方法,预习到什么样的程度,学生往往把握不准,是全部按书本预习还是预习其中一部分,这要求教师在方法上给予适当的指导;二是在思考问题的方法与思考问题的切入点上教师要给予指导,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学生的思维方法往往决定思维的结果,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往往能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一扇门。

初中物理学习指导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策略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根据现代教育理论,以“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学理念,倡导“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重视以人为本,自主学习。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高中物理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降低高一学生初、高中物理学习台阶的梯度,探讨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策略。

一、高一学生物理学习的几个阶梯

阶梯之一:初、高中物理教材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多大多是定性描述,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高中物理定量内容较多,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

阶梯之二:初、高中物理思维能力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物理规律大部分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注重理论探究物理规律,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因此,对学生推理和判断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高一学生难以适应。

阶梯之三:数学知识不匹配的梯度

数学作为物理学习的工具,对学生物理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在高一物理学习中需要的很多数学知识在以前的数学课程中根本未学到或学习不到位,这对学生的物理学习造成一定的障碍。

如在学习和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时用到矢量的运算甚至正弦、余弦定理,直线运动教学中用到“极限”和“微元求和”的思想,图象分析用到“斜率”知识等等,都体现了数学知识的超前要求。

阶梯之四: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变更的梯度

初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几乎全由老师支配,初中学生学习物理,学生更多地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复现知识;进入高中后学生自主分配时间相对充足,学生既要重视学习结果的记忆,更要重视对知识的理解、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方法的总结。而一题多解、思考最佳解题方法、物理模型的构建等又是高中物理学习很难逾越的台阶。

二、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策略

1.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高一学生的物理抽象思维能力比较稚嫩,教师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

2.注重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展;顺应是认知结构的更新或重建。高一教师应了解、分析学生在初中掌握的知识程度,研究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的异同,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使学生顺利地实行新、旧知识的迁移,并在高中达到深化。

3.实施“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高一物理教学可通过自主预习、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将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变为以“学”为主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总结,提高课堂效率。力争使每一节课都设法创造思维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强化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训练指导

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对高中学生十分重要。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常常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为此,教师应强化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训练指导,并逐步介绍高中物理中常用的类比法、等效法、对称法、估算法、假设法,图象法、隔离法、整体法等解题方法。

5.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

高中物理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会制定学习计划,做到课前预习、标注疑难,课堂听讲专注、积极思考、合理笔记,课后先复习后作业,解题规范、计算准确,及时进行单元总结反思、建立知识网络等等。其次让学生理清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挖掘概念内涵和外延,弄清概念、规律间的关系以及规律的适用条件、注意事项。如运动学中速度和速率的区别,变化量和变化率区别等。第三要加强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教学和引导。教师在讲解习题时,要首先教会学生如何读题、审题、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总之,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田世昆,胡卫平著.物理思维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初中物理学习指导范文篇10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的探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方法的探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初探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的教学和创新如何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之我见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探究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如何精巧设问新课程理念下如何纠正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方向新课程下初中生物教学思考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作业布置的思考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浅论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中“有效教学”的策略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之我见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教育>优化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优化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中学生物教学,提高生物教学效果是广大中学生物教师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教者将从教师要转变观念,精心组织教学,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一课题。【关键词】优化新课程理念教学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扎实推进,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生物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精选教学内容,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生物学习中来,提高生物教学效果。本文,教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认识。一、教师要转变观念、精心组织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生物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学生是生物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平等的对话者。因此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教学内容,不断优化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努力创建充满生机活动的生物课堂。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精心设计具有牵引性和难度适中的问题,努力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指导学生全面参与到生物学习中来。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具有开放的教育教学观念,努力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教学资源的开放,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评价方式的开放等,从而不断提高生物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组建课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部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进行开放式教学,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指导学生亲自观察各种绿色植物,比较不同类型的绿色植物的异同,比如花儿颜色的奥秘是什么、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有哪些区别、长日照植物与短日照植物之间生长习性有哪些差别等等内容。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观察并做好记录整理,指导学生查阅资料,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知识,形成比较深刻的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生物学习的乐趣,学习自然更有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二、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好的内驱力,因此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可以提出一些能够启迪思维的问题,也可以穿插一些生动形象的小故事、诗句等。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单调燥的知识,可以恰当运用多媒体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如在学习绿色植物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株植物从萌芽到生长、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让学生们一目了然。又如:在讲授生物进化论之前,先组织学生观看“生物的进化”、“从猿到人”的科教片,使学生获得形象生动的感性认识和进化观点,这样不但巩固知识,又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实践证明,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恰当地将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便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有利于知识的消化与吸收。

2、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在生物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条件。学习目的是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目的教育。如向学生介绍生物学的发展现状、前景和成就,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科学,是未来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谁在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方面争先,谁的经济就会扶摇直上,就会在世界格局中处于有利地位,这样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知识的欲望,激励学生树立为国家争光的远大抱负。

同时,教师要注意在每一学年、每一学期开始时,让学生清楚知道本课程总的教学内容、目标。在具体学习每一章、每一节时让学生明确具体学习目标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当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时,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三、注重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实验是生物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学生学习生物的重要基础。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做好生物实验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生物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物教学中要重视与实际的联系,既要重视课内实验,又要重视课外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叶片的结构”这一实验,可以指导学生当堂做。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种子呼吸时吸收氧”等实验,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来进行实验。

在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指导学生动手采集、制作标本。指导学生在校内外种花、种草,植树、饲养小动物等。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当学生对实验观察得越细致,越准确,学生的认识就越丰富,越深刻,思维就越活跃,这样让学生在生物实验中理解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发展自我,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实验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学习指导范文篇11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2-0130-01

合作学习属于新型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合作,实现学生间积极有效的交流沟通,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不仅能实现高效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构建,而且能让初中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挖掘创新思维,并培养自主学习、沟通合作的能力。

一理解性——加强对初中物理合作学习教学的认识

合作学习模式,是指以师生民主作基础,以小组形式和小组的评价作奖励的考量,提倡学生多边互动,进而提升和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形成和技能发展,在学生体验积极情感中,最终实现认知水平提高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主要由教师整合小组活动实现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在课堂合作学习中,通常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5~6人,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活动,成绩也以小组整体模式获得。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在学习知识时,充分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实现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

如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声音是什么”时,教师在授课前,让初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土质电话制作材料。进行课堂学习时,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开始制作土质电话比赛,学生通过联系生活进行电话制作,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最终通过制作速度和土质电话声音效果,评价小组整体成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掌握了声音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还加强了对小组合作模式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构建了高效的物理课堂。

二探索性——重视初中物理合作学习教学的问题

在初中物理的合作学习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并加强学生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问题的提出、探索非常重要。初中物理课堂问题的提出需要具有探索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进行深入研究。学生能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习知识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间的感情和合作交流。

如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六节“光的折射”时,课后提出问题:使用筷子滴一滴水到平铺在桌面透明的塑料纸上,透过水珠观察纸上字迹,字迹被缩小还是放大?看到的像属于虚像还是实像?教师在课堂上可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实验的结果验证。小组成员在实践中发现各种问题和得到答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探索、创新和合作能力。

三适宜性——选择初中物理合作学习教学的时机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会遇到各种难题和教学难点,尤其初中物理教学属于物理的启蒙教学。初中生对初中物理学习比较陌生,且由于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能有效进行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因此,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科学、合理地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初中物理知识。

四合理性——反馈初中物理合作学习教学的评价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实现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合作学习教学的成效取决于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共同的努力。在进行初中物理合作学习教学时,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潜能,通过个人目标的实现共同构成小组整体目标的实现。初中物理合作教学的评价能有效地反映出教学成效,合作学习教学评价需要对小组合作及小组成员的综合性的评价。通过合理评价反馈,不仅能够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有效学习,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初中物理合作学习教学,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还能提升个人学习水平和与人交流的能力。在进行初中物理合作学习教学时,需要加强对合作学习教学的认识,重视合作学习教学的问题提出,选择合作学习教学的时机以及合理反馈合作学习教学的评价,最终实现高效初中物理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学习指导范文篇12

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高中新课程标准和改版后的新物理教材的学习和培训;市研训和校本教研有机结合,各学段、各年级阶段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的研究.注重研训实效,进行多种研训方式实践,继续在初中进行“小班化教学”授课研究.继续进行提高“常态物理课”教学效益的研究,开展城乡及校际的物理教学交流,总结推广学校物理组校本教研的成功经验,组建高中新的高一和高二备课中心组、组建高三物理教学指导小组并切实有效开展活动,对教学的难点课题和新增的教学内容进行示范教学,组织参加市举行初、高中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评选活动,继续对新教师进行跟踪听课.提高初中片物理教研活动的实效.帮助学校物理课题研究活动开展,继续把“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有机融合到初、高中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去.继续办好初中物理课改网.做好年度各项论文的征集评选工作.

一.继续进行高、初中新课程标准及有关文件学习,继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研究高、初中新物理教材.继续更新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

1.继续进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确立现代教育理念,确立科学的全面的人才观,把握好物理学科在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密切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学习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和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以及修订部分,结合初、高中新课标教材的修改做好培训工作,各片、各校物理组教研活动中联系教学实际,进行学习交流,按新的理念和要求开展各项教研活动.

3.注意学习和交流外地教育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成功经验,继续对初中和高中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进行探索和实践.

4.学习、研究和探索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物理评价体系和作业体系.在高、初中进行新的教学评价实践.

5.学习经典的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目前初高中学生的心智特点和成长规律,探索对学生个体的学业和发展方向进行的指导经验.

6.组织好初高中老师赴省、市参加新课程和新教材的培训,利用网络和各种活动进行推介和交流,扩大培训效益.

二.做好常规教研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发挥物理学科教育功能

1.深入到初、高中各年级课堂,了解教与学的真实情况,协助老师掌握学情,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和需求,为学生设计好学习“台阶”,从教学细节入手,提高“常态课”的课堂教学效益.

2.学习和研读新物理教材,剖析教学过程,贯彻落实《物理课堂教学建议》.提高片教研活动和学校物理各项教研活动的活动质量,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新教材、新教法的交流.

3.在起始年级进行物理概念教学和渗透物理方法教学的研究,进行学生学法指导,发掘实验教学和科学探究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4.组建高中新的高一和高二备课中心组、组建高三物理教学指导小组并切实有效开展活动.制定和实施初高中各年级阶段教学目标,及时发现教学中的新问题和对突破教学难点进行探索,取得的经验向各校推广.

5.改革常规的教研活动模式,在初中进行“小班化教学”授课研究,高中继续进行常态课教学研究.

6.继续进行送课下乡活动,促进物理教学的城区校际交流和城乡交流,协助有关初、高中学校办好展示课、对外公开课,在高中进行市优秀课的展示活动.

7.组织好高三物理复习教学的各项教学研究活动,研究提高不同学校和不同类型学生复习教学质量的办法,协助省华中和市一中完成重点中学物理研讨会分摊任务,及时传达重点中学物理会议精神,交流方方面面信息.

三.继续进行课题研究,在新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新的课题

1.继续推进初中研训物理子课题的研究活动,帮助学校的物理课题研究正常实施.

2.继续进行初中和高中研究性学习进行探索和实践,继续开展初、高中科普知识讲座.

3.继续维护好物理课改网,结合教学进程,进行初、高中教学资料素材的收集和整理,使网站内容更贴切物理教学.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结合教学实践,提高师资教育教学能力

1.发挥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的优势,同时注重不断学习,充实有助于物理教学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需要.

2.对青年教师,结合《物理课堂教学建议》的学习和实施,从教学细节入手,钻研物理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练好教学基本功,养成良好的教育教学工作习惯,引导他们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具体做法,引导他们研究学生学情,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3.对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进行跟踪听课,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他们熟悉疏通教材,把握好教学的重点、难点,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多为他们提供观摩学习的机会.

4.组织参加市举行初中和高中中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

5.组织青年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6.注意发挥各校教研组、年级备课组的作用,在教学教研活动中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形成良好的教学教研风气.

7.对部分青年教师教学情况进行抽测.对部分初、高中学生学习状况进行抽测和进行问卷调查.

五.其他工作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