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修复的技术范例(12篇)

来源:收集

产后修复的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价值工程;研究;价值分析;维修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3.107

0引言

价值工程是战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工业工程分析技术,它采用创造性的方法,通过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必要的功能。这当中包括消除不必要的功能和补充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价值,使企业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笔者在维修国外某型均质机的过程中,通过引入价值工程这门分析技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该机的工作原理:它以高压往复泵作为动力,将物料先后输送到一级均质阀和二级乳化阀中。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在高压的环境下,受到强烈的剪切、撞击和空穴作用,从而得到超微细化。该均质机因使用时间较长,其零部件磨损严重,存在均质后压力、流量都达不到工艺要求,以及运转不平稳等问题,给生产带来很大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进行以下的工作。

(1)分析当前产品的价值。(2)选择分析当前产品的关键因素。

(3)分析确定该关键因素的具体功能。(4)分析研究该关键因素的存在问题。(5)采用假造性方法,找出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6)评估已确定的方案。(7)实施已确定的方案。

下面分别说明。

1分析当前产品的价值

产品价值V是产品功能F和其寿命周期成本C的比值。即V=F/C,当F不变时,降低C则可提高产品价值。

2选择分析当前产品的关键因素

通过分析该均质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其工作原理以及将均质机部分零件拆解分析,最后发现均质机存在故障是其柱塞、轴瓦、轴套的磨损,这三者是需要分析的对象,但备件仓恰好没有上述备件,若要购买,则需很长时间,同时价格昂贵。

3分析确定该关键因素的具体功能

柱塞:在其缸体内作往复运动,使密封的工作腔容积发生变化,从而实现液体原料的吸入和输出。轴瓦:其包裹在曲轴的轴颈上,起着动力传递作用。曲轴的转动通过轴瓦等一系列的零件动作,传递动力给柱塞,从而使其往复运动。轴套:套在曲轴上,其内径和曲轴的轴端相对转动,类似轴承的作用。

图1是国外某型型均质机局部结构图。

4分析研究该关键因素的存在问题

柱塞:在工作中,进行往复运动,但由于其表面硬度低、经测定为HRC45,造成表面易磨损,故在生产中,产生泄漏,影响设备性能。

轴瓦:外层是铸铁,内层浇铸着3MM厚度的巴士合金,以增加其耐磨性。轴瓦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轴颈的摩擦,由于轴瓦上的油槽设计不合理,使其不足,从而造成轴瓦上的巴士合金过热、磨损,剥落。

轴套:因缺少,加速其磨损。

5采用创造性方法,找出提高价值途径

通过了解现代科技成果,向同行业人士请教,召集本部门技术人员讨论、分析,提出发下维修方案:柱塞:采用电刷镀技术修复。轴瓦和轴套:采用A大学研制成功的锌合金材料,重新加工。

6评估已确定的方案

(1)技术方面,电刷镀技术是一项使局部表面快速电化沉积多种金属元素,及其合金的新技术,具有能满足技术要求,容易保证尺寸、质量、其结合能力强,同时能在普通车床上操作加工,因而对修复磨损件,增强工件的耐磨性有明显的优越性。锌合金材料是A大学研制成功的新型耐磨材料,具有强度、硬度、塑性、韧性良好配合的综合机械性能等优点,特别适于充当耐磨层,并在一些机械加工行业有很好应用。(2)经济方面:三条柱塞电刷镀、三副轴瓦和二个轴套全部维修费用均较进行件便宜得多。(3)社会效益方面:能修复进口部件。或用国产件代替进口件,对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压缩维修费用都有很大作用,同时,亦为进口备件国产化提供一个新途径。

7实施已确定的方案

7.1柱塞电刷镀修复

(1)表面处理;(2)电净处理;(3)水冲洗;(4)活化处理;(5)水冲洗;(6)活化处理;(7)水冲洗;(8)镀底层;(9)水冲洗;(10)刷镀过渡层;(11)水冲洗;(12)刷镀工作层;(13)水冲洗;(14)干燥;(15)磨削加工。

7.2轴瓦和轴套的加工制造

(1)绘制轴瓦和轴套的零件图。(2)A大学进行加工。

8工作效果和经济效益

把维修好的柱塞、轴瓦和轴套安装到均质机上,试机运行正常,再经过生产的检验,均质机都能运行不稳,各技术指标均达到该机出厂要求,达到了生产工艺要求,从而解决了生产存在问题,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亦大大减少了维修费用。

9结论

把价值工程理念运用到进口设备的维修工作中,实践证明是大有可为的。采用新技术用于进口零部件的局部位置磨损的修复,比更换新零部件要经济、省时得多,尤其是在缺少零部件的情况下,修复旧件成了唯一手段,因此,要重视该项工作。我们可以采用国内先进科研成果,通过技术经济分析进行探索,进行零部件的修复。由此可见,在维修工作中,运用价值工程是在有可为的。

参考文献:

[1]茅以升主编.现代工程师手册[S].北京出版社,1986.

产后修复的技术范文篇2

口腔的美观对我们容貌的整体形象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修复牙齿的方法是人们关心的,全瓷牙让人们拥有亮白完美牙齿。全瓷修复是无金属瓷修复的统称,弥补了金属烤瓷技术的诸多缺陷,且具良好的牙齿美容功效。近20年来各种新的全瓷修复技术和材料不断出现,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金属烤瓷在各国都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如金属过敏,牙龈发炎红肿,牙齿发青,烤瓷冠颜色不透无法满足美观要求,这些情况在我国较为普遍,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金属烤瓷冠边缘不密合,没有采用肩台瓷,主叶预备过窄,基牙预备不足等。全瓷修复材料无金属离子渗透,不会产生牙龈发青的问题,对牙龈软组织无刺激性,全瓷修复材料的透明和半透明性可以模仿自然牙釉质的光学效果,可以达到以乱真的效果。

1全瓷修复适应症

1.1镶复缺牙:关于缺少的牙齿,运用缺牙前后的牙齿做固位牙,加上缺牙将多少个全瓷牙冠连在一同,将其粘固在固位牙上,便可以镶复缺牙。

1.2矫正牙齿发育异常:关于不一般的牙齿发育,如过小牙,牙间隙宽,个别牙不齐,釉质发育不全等,这些经过全瓷牙修复后可以把牙齿的形状、色调恢复到理想形态。

1.3牙齿治疗后修复:许多牙齿治疗后会留下牙齿问题,如牙髓治疗后易形成牙齿变色,补料零落及牙齿折裂,选用全瓷牙修复可预防。

1.4修复牙齿发黄发黑的迹象:如四环素牙、氟斑牙、死髓牙等都可以通过全瓷牙的方式进行修复。

临床常用的全瓷修复材料及其制作技术有:①常规粉浆涂塑技术;②热压铸陶瓷技术;③In-Ceram技术;④CAD/CAM加工成型技术等。

2全瓷修复的优点

2.1全瓷牙可以对人的牙齿进行个性化调整修复。

2.2全瓷牙的生物相容性好,色泽形态逼真,咀嚼功能、稳固性都非常接近真牙。不会出现崩瓷、黑线等现象。

2.3全瓷牙可以保护牙釉质:重庆新时代口腔整形美容中心全瓷牙的硬度与牙釉质近似,不对牙体和口腔造成任何磨损。

2.4全瓷牙具有完美的透明性和光折度:这是普通烤瓷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金属内冠的不透明,需用不透明的瓷粉来遮盖金属基底,影响修复体的透明度。全瓷牙则具有完美的透明性与折光性,即使像明星一样每时每刻暴露在镁光灯下,也完美得无懈可击。

2.5全瓷牙具有优秀的生物相容性:全瓷牙的材料在口腔中的物理性质呈中性,它同人体的生物结构非常协调,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刺激牙龈而出现牙龈发炎、牙龈变色的现象。色泽形态逼真,咀嚼功能、稳固性都非常接近真牙。不会出现崩瓷、黑线等现象。

3技术和材料特点

铸瓷技术基本类似于常无偏见的铸造方法,技术培训简单。铸瓷材料比较透明,对于颜色较深的牙龈,不适合作铸瓷修复,后牙也不适合做铸瓷修复。铸瓷桥不能走过单位,只能用于前牙。全瓷内冠和外层瓷粉为化学结合,强度高。

适应症:瓷贴面,瓷嵌体,单冠,铸瓷横蛮无理,前牙三单位桥。

渗透全瓷技术

代表产品:VITAINCERAM

原理和工艺流程:采用在耐火上涂瓷浆,烧制瓷内冠。

技术和材料特点:采用设备少,只无原则烤瓷炉,工序罗多。渗透全瓷材料使用氧化AL。全瓷内冠和外层瓷粉为化学结合,强度高。

适应症:单冠,前后牙三单位桥。

瓷沉积技术

代表产品:WOLCERAM

原理和工艺流程:WOLCERAM是德国最新的口腔电脑设计制作全瓷冠和全瓷桥的技术,可以使用氧化铝和氧化锆二种全瓷材料,采用专利技术的电磁感应的全瓷沉积,类似于金沉积技术。WOLCERAM直接将全瓷材料沉积到工作代型上,代型无须翻制,减少了工序,材料和误差,全瓷的厚度由电脑控制。

技术和材料特点:沉积一个内冠或4单位的桥。WOLCERAM电沉积制作的全瓷氧化铝可达1000MPA,氧化锆可达1200MPA。全瓷内冠和外层瓷粉为化学结合,强度高。适应症:可以制作-5单位的牙桥,前后牙单冠种植桥,各种种植体瓷基台。死髓牙和重度四环素牙。

计算机CAD/CAM技术

代表产品:CEREC,CERCON,EVEREST,DCS,LAVA,PROCERA

原理和工艺流程:计算机全瓷辅助设计和机加工系统,采用的原理基本相同,把工业上使用的CAD/CAM小型化,计算机全瓷制作过程分为:代模扫描,成像设计,内冠研磨,内冠烧制过程。

技术和材料特点:计算机全瓷技术,设备昂贵,材料成本高,技术先进,加工制作时间有待提高。计算机全瓷技术使用的材料大多氧化铝和氧化锆,氧化锆内冠和外层瓷粉为机械物理结合,强度没有化学结合的高。氧化锆全瓷有时会有见崩瓷的情况,采用铸压饰面瓷可以改善,但是材料和设备成本会增加很多。

产后修复的技术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概括总结了国外管道修复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及管道修复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情况,能够有效地指导破损管道修复,并针对当前管道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改进方向,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加速发展国内技术,并做好管道修复技术的相应标准的配套工作,以推进管线修复技术的研究与进一步推广应用。

一、概述

各种管道经过多年运行后,由于腐蚀、运行管理不善等原因,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损伤和泄露,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但全线更换新管道,不仅工程量庞大,而且耗资大、工程期长。如何经济高效、快捷地恢复管道安全运行受到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因此管道修复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外管道修复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一)基于开挖的管道修复技术

clockspring复合修复套筒技术是近几年在世界上发展比较迅速且应用较为广泛的修复技术。该产品可应用于缺陷程度小于80%的管道缺陷补强修复。其优点有:修复期间不需要停输,不影响生产运行;与传统方法相比,节约成本40%~50%;恢复管道的运行能力可以达到100%;易于安装,不需要专门的设备,也不需要专门的技术工人;整个安装作业时间少于2h。

环氧填充套筒技术由英国天然气公司(bg)、美国battelle公司和荷兰的gasunie公司等各自独立开发。它可以实现钢质管道缺陷的永久性修复,可使管道腐蚀得到彻底抑制。修复施工时无需减压或停输操作,施工灵活性强,无热操作风险,可修复各种管道外观缺陷。从1992年起,wiubots公司用英国天然气公司制造的环氧套管为阿曼国有石油公司修复各种管道数百万米,实现了不停输在线修复,使用效果良好。

(二)基于非开挖的管道修复技术

非开挖技术一般是指管径小于1米的管线,利用不开挖或少开挖方法进行安装、修复与更换的技术。该技术是对传统地下管线修复的一次革命,在西方发达国家成为一项政府支持、社会提倡和企业参与的新技术产业。

amex-10型修复技术是英国的管道修复pmp公司推出的,它是一种适用于管道接头及管道周边裂纹的非开挖管道修复系统。这套装置的密封对防止渗入和渗出都同样有效,而且可适用于任何材料的管道。虽然amex-10型装置的压紧力可达20bar(2mpa),但只需2~3bar(0.2~0.3mpa)的液压就可以使它膨胀,所以它不会对低强度或是易碎的管材产生过大的压力。

cipp修复技术(cured-in-place-pipe,cipp),称为原位固化法或软衬法,是在现有的旧管内壁上衬一层液态的热固性树脂,通过加热利用热水、热汽或紫外线等使其固化,形成与旧管紧密配合的薄层管,管道的过流断面没有损失,但流动性能大大改善了。

法国bariquand公司研制了“photoliner”系统,它也是基于cipp法,用装载机械人上的一些紫外线灯光来聚合聚酯树脂。美国的ultraline公司最近引入了一种新的全长度衬管系统pvcalloypipeliner,它可通过急拐的弯头、移位的接头和管道变径部分,也可耐受大多数酸碱盐燃料和腐蚀性介质。

对于那些穿越河流、湖泊、铁路以及繁华地段的含缺陷管段的修复作业而言,非开挖技术更具有明显优势。通常管道埋置越深,采用非开挖修复技术的经济效益越可观。

三、管道修复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及效果

(一)塑膜管内衬修复技术应用

穿插衬塑修复管道技术是在不开挖请况下,指将具有形状记忆特性的热缩性聚合物材料制成特定形状的管材,该技术对环境有利,费用可节约管线重建费用40%以上,可靠性高,其使用寿命长达50年以上。

塔里木轮南油田注水干线应用塑料软管内衬管道修复技术十分成功。自1992年12月投产后,2000年出现过多次腐蚀穿孔现象,严重影响正常注水工作。2000年8月,应用塑料软管内衬管道修复技术对其进行了修复,仅25天完工,自2000年10月运行至今,管线运行正常,没有出现腐蚀穿孔现象。

(二)玻璃钢内衬修复技术应用

预成型软管内衬玻璃钢技术是以防护膜、无纺布、浸渍树脂组成的复合软管,用水牙或压缩空气压力将其翻转内衬在待修复管内,经加温固化,与旧管内壁紧密粘接在一起,属管中管修复,防腐、防渗漏整体效果好。

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坨三站至坨十三队φ219×7钢质输油管道,管道多处穿孔,采取“打卡子”和“补丁”的临时措施维持运行。采用预成型软管内衬玻璃钢技术修复管道后,至今运行正常,管道无穿孔渗漏现象。该方法不污染环境,而工程费用低,仅为新建管道总造价的50%,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聚合物水泥砂浆涂敷内衬修复技术应用

聚合物水泥砂浆涂敷内衬修复技术是用风送挤涂法(即管道内挤涂)将聚合物水泥砂浆—环氧胶泥—环氧钢鳞片复合涂层涂敷于无油、无垢清洁的钢管内壁,形成厚约4~6mm的复合衬层,三层之间粘结强度高,结构一体化程度好,具有防腐、防渗透、改善表面状态、降低摩阻和扩大使用范围的特点,能提高耐酸、耐碱等各种介质的腐蚀能力。

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永一站至辛三站输油管道内腐蚀非常严重,频繁穿孔,于1998年被迫停用。1999年采用该技术对该管道进行修复,经验收质量合格,试压一次成功,使待报废管道重新有了使用价值,经过近几年的运行,取得了较好效果。

四、结语

随着管道修复技术的发展,国内的管道修复市场正在日趋成熟,对老管线的缺陷补强修复与内部防腐是成功的,并显示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加速发展国内技术,并做好管道修复技术的相应标准的配套工作,以推进管线修复技术的研究与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巨洪,姜世强.管道缺陷补强修复新技术[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6,(5).

[2]宋生奎,石永春,等.输油管道修复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石油工程建设,2006,32(3).

[3]霍宇翔,李山.国外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的最新进展[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5,增刊.

产后修复的技术范文篇4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修复

中图分类号:TE991.3文献标识码:A

比重大于4或5的金属为重金属,如铁、锰、铜、锌、钴、镍、钛、钼、汞、铅、镉、砷等。铁、锰、铜、锌等重金属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汞、铅、镉、砷等并非生命活动所必需,而且所有重金属含量超过一定浓度时对人体有毒有害。

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土壤重金属来源广泛,包括采矿、冶金、化工、金属加工、废电池处理、电子制革和塑料等工业排放的三废及汽车尾气排放,农药和化肥的施用等。如,镉大米,重金属镉毒性很大,可在人体内积蓄,主要积蓄在肾脏,引起泌尿系统的功能变化。农灌水中含镉0.007mg/L时,即可造成污染。

1土壤污染现状

土壤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而污染企业的快速发展,农业中肥料的大量投入,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环境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使得重金属在大气、水体、土壤、生物体中广泛分布,而土壤往往是重金属的储存库和最后的归宿。当环境变化时,底泥中的重金属形态将发生转化并释放造成污染。重金属不能被生物降解,但具有生物累积性,重金属可以通过食物链不断富集,残留在一些初级农产品中,传递进入人体内,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中国目前有耕地1.35亿多hm2,但优质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近期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中重度污染耕地超过300万hm2,而每年因土壤污染致粮食减产100亿kg。中国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介绍说,今后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将退出食用农产品生产,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

2控制与消除土壤污染源

在“十二五”规划中,把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列为重要工作,要求到2015年,重点区域铅、汞、铬、镉和类金属砷等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比2007年削减15%,非重点区域的重点重金属污染排放量不超过2007年的水平。

控制土壤污染源,即控制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的数量与速度,通过其自然净化作用而不致引起土壤污染,加强土壤污灌区的监测与管理,合理施用化肥与农药,增加土壤容量与提高土壤净化能力,建立监测系统网络,定期对辖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检查。

3注重农业资源永续利用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要充分认识重金属污染的长期性、隐匿性、不可逆性以及不能完全被分解和消逝的特点,从思想上重视了解重金属对人类及环境造成的危害,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逐步让过度开发的农业资源休养生息,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是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空间的重大战略决策。

4修复措施

土壤修复即通过科技创新来恢复土壤的农业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缓冲调控能力。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土壤一旦发生污染,短时间内很难修复,相比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是最难解决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关专家认为,已受污染土壤没有治理价值,对那些污染严重、生态脆弱、资源环境压力大的耕地,该改种的就改种,该治理的就治理,该退耕的就退耕。目前,土壤修复技术归纳起来有热力学修复技术、热解吸修复技术、焚烧法、土地填埋法、化学淋洗、堆肥法、生物修复等多种,目前研究较多的生物修复法,包括植物修复法和动物修复法。

4.1植物修复法

植物修复法是利用重金属积累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富集于植物体内,然后通过收割植物从土壤清除出去,植物修复法应用比较普遍和简便,成本较低,不改变土壤性质,种植的植物不仅美化环境还可以起到防风固坡,防止土壤流失。但是,其治理效率较低,耗时长、污染程度不能超过修复植物的正常生长范围,只适合中低浓度的污染耕地,而对于高浓度的污染耕地,植物修复法则需要漫长的时间并且效果难料,而且随着植物离开土壤,还会产生二次污染危害。因此,植物修复技术只能作为一种污染治理辅助技术。

4.2动物修复法

动物修复是通过土壤动物或者投放动物对土壤重金属吸收、降解、转移以去除重金属或抑制其毒性,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生态恢复措施。动物修复的机理:生物体内的金属硫蛋白与重金属结合形成低毒或无害的络合物;生物的代谢物富含SH的多肽,能与重金属螯合,从而改变其存在状态;生物体内存在的多种编码金属转运蛋白能提高生物对金属的抗性。

虽然土壤的修复技术很多,但没有一种修复技术可以针对所有污染土壤。相似的污染状况,不同的土壤性质、不同的修复需求,也制约一些修复技术的使用。大多数修复技术对土壤或多或少带来一些副作用。

5小结

综上所述,由于土壤重金属来源广泛、复杂,增加了对土壤重金属治理和修复难度,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要更好地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还需要广大科研工作者不懈的努力,研发出更好的效率更高的修复技术,要大力宣传加强全民环保意识,把环境污染程度降到最低,形成全社会都来重视土壤污染的良好环保氛围,逐步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目前,研发适用性广、成本低、见效快、环保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是各国土壤重金属生态修复的前沿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海仟,吴光红,张美琴,潘道东.我国水产品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生物修复技术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论丛--2008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农产品中重金属风险评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原理、方法和应用.

[3]沈振国,刘有良.超积累重金属植物研究进展[J].植物生理学通报,

1998,34(2).

产后修复的技术范文篇5

关键词:化工生产,设备安全,工业安全,设备保养

中图分类号:TQ053文献标识码:A

化工企业的生产环境,多为高温、高压、介质条件复杂、高技术含量的生产工艺等,所用原料及产品又多为剧毒、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物质,所以对企业生产设备的可靠性能要求的非常高。离开了设备,或者说离开了可靠的设备,企业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设备运行的可靠与否就决定了企业生产的正常与否。因此,加强设备管理,重视设备安全,对化工企业来说显的极为重要。

1.化工设备的管理

1.1化工企业生产特点(1)设备种类繁多,规格复杂。化工生产工艺复杂多样,生产条件苛刻,化工生产大部分是在高温、高压及密封系统中进行。必须由各种各样的设备来适应。(2)石油化工装置的介质复杂。石油化工生产接触到的介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强等特点。(3)石油化工行业属技术密集型生产企业。需要多学科合作,集中多种专业技术人员;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工业更多的利用催化、高温、高压等技术。(4)化工企业投资巨大。化工企业的设备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巨大。1.2石油化工设备运行可靠性的重要性化工企业复杂而又苛刻的生产工艺条件对设备有很高的要求,设备是一个企业生产运行的基础,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化学反应过程的连续稳性及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如果由于设备的缺陷造成直接或者间接的事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由于设备缺陷造成装置停工,也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从整个设备管理过程来看,设备选型可靠性和维修可靠性在设备整个寿命周期中是相当重要的。可靠性的提高可以大大减少这两部分带来的费用投入。

2设备的维护保养

2.1设备的日常维护。通过擦拭、清扫、、调整等一般方法对设备进行护理,以维持和保护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状况,称为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维护保养的要求主要有四项:(1)清洁设备内外整洁,各滑动面、丝杠、齿条、齿轮箱、油孔等处无油污,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气,设备周围的切屑、杂物要清扫干净;(2)工具整齐、附件、工件(产品)要放置整齐,管道、线路要有条理;(3)良好,按时加油或换油,不断油,无干摩现象,油压正常,油标明亮,油路畅通,油质符合要求,油枪、油杯、油毡清洁;(4)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超负荷使用设备,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2.2设备定期保养(1)一级保养: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协助,按计划对设备局部拆卸和检查,清洗规定的部位,疏通油路、管道,更换或清洗油线、毛毡、滤油器,调整设备各部位的配合间隙,紧固设备的各个部位。一级保养所用时间为4-8h,一次保养完成后应做记录并注明尚未清除的缺陷,车间机械员组织验收。一保的范围是企业全部在用设备,对重点设备应严格执行。一保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设备磨损,消除隐患、延长设备使用寿命(2)二级保养: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参加来完成。二级保养列入设备的检修计划,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复磨损件,清洗、换油、检查修理电气部分,使设备的技术状况全面达到规定设备完好标准的要求。二级保养所用时间为7天左右。二次保养完成后,维修工人应详细填写检修记录,由车间机械员和操作者验收,验收单交设备动力科存档。二保的主要目的是使设备达到完好标准,提高和巩固设备完好率,延长大修周期。

3设备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1)设备的点检。它包括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日常点检由操作工人进行,主要是利用感官检查状态,并按日常点检卡中规定的项目和符号记录点检部位的状态。(2)设备的状态监测。日前设备状态监测主要是从人工检查逐步实现人、机检查,将设备监测仪器与计算机结合。计算机接收了监测信号后,可定时显示或打印输出设备的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振动等)。(3)设备的在线监测为了开展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工作,不仅要大力培训专业技术人才、组织专业队伍,而且要积极开发设备在线监测软件和新的状态监测项目,以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管理的需要。(4)设备诊断基本技术主要包括检测技术、信号处理技术、识别技术、预测技术等。设备诊断不仅是对故障的识别和鉴定,也是对设备定量测定的各种信息,数据的科学分析和预测,必须与设备寿命周期联系起来,否则就很难做出确切的诊断。根据设备综合管理的理论,要把诊断技术用于设备一生,并把过去收集的数据储存起来,以利于搞好设备一生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

4石油化工企业维修策略研究

4.1实施以利用率为中心的维修以利用率为中心的维修是把设备利用率放到第一位来制定维修策略的维修方式。(1)定期维修。通常也称计划维修,是按照一定周期进行维修的传统体制。这种维修体制的优点是可以有计划地利用生产空隙离线操作,人力、备件均有充分的准备。对于故障特征随时间变化的设备,这种维修方式仍不失为一种可利用的方式。但对于复杂成套、故障无时间规律的设备,这种维修方式就不适合。(2)视情维修。通常也称状态维修,是根据状态检测出的故障模式决定维修策略。(3)事后维修。是无需任何计划的维修。但必须在人力、备件、工具上有一定的准备和保障。成本较低,可以当作最后考虑的一种维修策略。

4.2采用先进的维修技术,提高企业设备维修的现代化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内外先进的维修技术,诸如氩弧焊、等离子焊、电刷镀、热喷涂、镶嵌、粘接等修复技术已在石油化工企业得到应用;各种先进的机械化、自动化维修机具,诸如各种液压吊装、高压清洗,机械抽芯等维修施工机具广泛得到应用,既提高了效率又减轻了劳动强度,保证了维修施工质量。另外,X射线、γ射线、超声波、磁粉、涡流、表面着色渗透等探伤及金属光谱鉴别和现场快速分析等手段也在设备维修施工中广泛应用。

产后修复的技术范文

关键词给排水设备;维修技术;改善

中图分类号TU9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3)82-00125-02

在环境保护工作日趋完善的今天,国家尤为重视水环境的污染情况。对此,国家先后推出多种关于排放污水的相关标准,并加大对生产制造型企业排放污水的监控,以保护国家的淡水资源不再受到更大的破坏。对此,各企业均加强对给排水设备的管理工作。因此,给排水设备改善维修技术及其应用,成为企业对给排水设备的管理的工作重点。

1故障维修基本原则

如何使给排水设备提高使用寿命,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转,是给排水设备维修人员一直以来研究的问题。经过笔者多年的实际工作,通过对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维修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按照排水设备故障出现的频率所处的阶段可分为:1)使用初期:设备处于最初使用阶段,设备各零件处于磨合期;2)使用中期:设备已过使用初期,设备运转已处于稳定期;3)耗损多发期:设备经过长时间的运转,由于磨损,开裂等设备老化问题导致故障频发。要对设备的使用情况有绝对的认识,才是选择何种维修手段的关键前提。

经过多年实际维修工作的研究探索,维修工作已经不再是从字面上理解的单一维修了。从原来的被动维修,已逐渐向维修、维护、更新改造等更新一层意义的维修方向靠拢。一直以来,维修只是作为事后事项,解决当前的问题,随着人们的维修意识性的提高,人们发现,产品处于耗损多发期中,相同故障的出现次数频率很高,维修给企业带来的是资金和人力方面的重复浪费,而对于问题出现的症结,没有前瞻性,给排水设备从设计到质量等不足而可能引发的故障,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探索,企业终于迈出了给排水设备维修事前控制的一步。日常维修使用过程中,在对设备的特性做出了全面掌握之后,结合企业现有的资金和人员情况,对耗损期主要零部件的耗损情况进行预测,兼顾到设备的其他方面不足,企业对设备有侧重点的进行部分或者全面更新改造。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设备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了由于生产工艺不足所带来的重复维修的麻烦。

2传统维修技术的运用

给排水设备的维修技术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光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传统维修工具在改变,维修技术在创新,传统维修技术经过多次的发展变革,维修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实现了质的飞跃。但现代的维修技术也有其缺陷,如成本高,对操作人员要求素质高等方面的弱点,导致传统维修技术至今仍在发挥其效用。

2.1机械加工修复法

机械加工修复法运用了车、铣、磨、镗、刨、铰等机械加工的几种基本方式,用来恢复磨损或损伤部件的配合间隙和几何形状的。工艺方法以修理尺寸法、尺寸选配法、局部更换法、镶套修理法、转向和翻转修理法等为主。下面针对常用的两种工艺方法介绍。

1)修理尺寸法:是在损坏的零件基础上,直接进行机械加工,通过改变原来的尺寸,消除损伤部分的方法,使零件以一种新的形状以及尺寸出现。同时,改变其套件原来的尺寸与形状,使之与该零件尺寸相符,达到配合的性质;

2)局部更换法:通常用于齿轮部分损坏的情况。操作步骤是将零件上损坏的部分与整体分开,然后重新生产一个损坏部分的零件,根据材质以及零部件的特性,采用一定的手法,将新部件与原未损坏的部件重新组合到一起。

2.2焊接修复法

焊接修复是指将同种或异种材质的两个断裂零部件,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的材质达到原子间的建和而形成永久性连接的工艺过程。由于焊接过程简单、有效,使得焊修这一廉价可靠的焊接技术,在实践中是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常用的焊接修复技术有以下几种:

1)补焊:为修补工件(铸件、锻件、机械加工件或焊接结构件)的缺陷而进行的焊接。在给排水设备中的金属管线部分的连接修复,通常会使用到补焊;

2)堆焊:是利用材料表面改性的作用,进行的经济而又快速的工艺方法。其原理就是利用电焊或气焊法,将金属熔化,堆在工具或机器零件上的焊接法。由于其具有溶敷金属的性能,可实现恢复或改变零件尺寸的作用,通常既被用于修复磨损和崩裂的零件,又能用来生产出新零件。

3现代维修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学的快速发展,各种高科技手段被运用于各行各业。同样的,也被运用支给排水设备维修工作当中。设备维修工作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技能,现已向综合了多种学科的技术型发展。由于其具有维修过程快捷、方便省力,零件恢复后结实、耐用等方面特点,深受业界人士的喜欢。现代维修技术包括电镀和电刷镀修复技术,热喷涂技术以及黏接与黏涂技术等,以下对其中两种最常用的修复技术进行说明。

3.1热喷涂技术

热喷涂技术是指将特殊的喷涂材料加热至溶化,通过喷射作用,使热溶液覆盖在经过预处理的材料表面,形成一个带有涂层的表面。其具有防腐、耐磨等方面的特点,并且方法简便、投资少,见效快,常被用于修复易磨损部件。

3.2黏粘技术

黏粘技术是指将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零件,使用最新的胶剂,将两者牢固地粘合在一起的方法。由于其具有适应范围广,使用方便、零件的材质、厚度等方面不受限制,且固化速度快,粘接强度高等方面特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

3.3其他常用维修技术

在实际工作中,经多次实践,笔者发现,一些诸如无电焊接、快速堵漏、电火花强化、气相沉积等维修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起到了较好的维修效果。

4结论

综上所述,给排水设备改善维修技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创新,技术手法从依赖传统维修技术,发展到现代维修技术的充分运用。实现了从事后维修向事前维修、维护以及更新改造这一方向迈进。企业应根据自身资金及技术情况,采用最行之有效的维修技术,对给排水设备的维修以及更新改造,实现减少设备的设计缺陷,以及耗损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产后修复的技术范文1篇7

[关键词]逆向工程农业机械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226―01

引言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的逐步深入推进,农业机械正逐步向大型化、自动化、精密化发展,这对农业机械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多样化的用户需求、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外先进理念的引入也迫使农业机械设计企业调整研发模式。因此,在保正质量达到客户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就成了农业机械设计中的重要课题。逆向工程技术的出现,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1逆向工程简介

正向工程是人们比较熟悉和习惯的一种方式,他的基本过程为,设计者先进行市场调查,得到研发产品的基本构思,借助CAD设计出产品的3D模型,然后通过数据转经由数控机床产出产品。然而在许多实际问题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物品的模型而不是已知的图纸或者数据模型,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一些方法将实物转化成三维数据模型,这种从实物获得产品的三维模型,进而使用三维模型开发生产的方式就是逆向工程(RE,Re-verseEngineering)。逆向工程是通过一定的测量手段对实物或模型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所得的数据,采用三维建模方法,重构实物的CAD模型的过程。研究逆向工程,目的是通过对已存的产品的设计原理、结构、材料、工艺装配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研制出与原型形相似,但结构、性能等方面更为先进的产品。

应用逆向工程的基本过程如下:

2逆向工程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2.1逆向工程在农业机械模具生产中的应用随着农业机械化现代化逐步推进,模具在农业机械生产中的应用也日渐普遍。逆向工程以其独有的优点,契合了模具本身的特点,故而在农业机械模具的设计中应用广泛。

逆向工程在模具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是辅助完成模具的修改定型。模具CAD模型确立后,并不意味着模具设计的完结,而在在模具实际生产前,设计人员往往需要反复对模具进行型面的修改,而这些修改均不能现在原始CAD模型上,即不能直接获得最终的CAD模型,导致模具的设计成本增高和生产周期变长。应用逆向工程技术,可以对已经修改的模具进行数据扫描,然后进行点云数据处理和曲面重构,输出最终的CAD模型,再由CAD模型生成加工程序直接生产,从而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逆向工程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修复损坏或者磨损模具。大型农业机械的大型覆盖件模具是农业机械生产的普遍和关键性工艺装备。然而,由于模具结构复杂,型面较多,形位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导致模具生产成本较高。一旦发生损坏或者磨损,损失巨大。而传统的修复磨具方法由于缺少可靠的参照标准,经常导致修复失败甚至模具彻底报废。逆向工程技术的引入,可以快速获得完整的CAD模型,然后利用ANSYS仿真,对修复后模型的强度、刚度等力学性能进行评价,提出进一步改进方案。如今,逆向工程技术已经广泛使用于模具修复领域,提高了模具修复效率,延长了模具使用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2.2逆向工程在农业机械二次创新中的应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仍处于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的起步阶段,制约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机械技术水平的差距。引进吸收新技术就是快速填补技术空白,弥补技术缺陷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技术封锁等原因,往往无法得到机械的原图纸和三维模型数据,这时逆向工程技术就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首先,需要将获得的产品拆分;然后将每一个核心部进行三维扫描,数据处理,得到最终的3D模型。需要指出的是,逆向工程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复制粘贴”,是在理解产品的设计思想,技术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这一点在农业机械设计中尤为重要。逆向工程只是一种手段,需要我们的设计人员在充分理解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我国土壤成分、地质地形、工作环境以及经济现状的农业机械。

产后修复的技术范文篇8

关键词――套管出砂应力完井技术固井修复

【中图分类号】TE931.2

前言

曙光油田曙一区超稠油为浅层砂岩油藏,目前主要以蒸汽吞吐开发为主,由于其具有周期生产时间短、吞吐频繁,油藏埋藏浅,地层压实作用弱,易出砂,储层物性好,易发生汽窜等特点,导致油井易发生套坏。本文主要通过各种治理方法的研究与探讨,提出一套解决方案,为同类油藏提供借鉴。

1超稠油套坏概况

曙一区超稠油自1986年开始试采,1999年试采成功,2000年投入规模开发,目前总井数已经达到905口。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套坏率已经达到40%以上,严重制约了油井正常生产,成为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矛盾之一。

2套坏原因及解决方法

2.1套坏的原因分析

2.1.1油井出砂是套坏的首要因素[1]

由于曙一区超稠油油藏埋深较浅,地层压实作用弱,油藏储层物性好,为大孔高渗储层,胶结方式主要以稠油胶结为主,岩性主要以中细砂岩为主,加之原油携砂能力强,客观上为油层出砂创造了条件。出砂后造成射孔井段附近砂岩骨架塌陷,使套管周围形成亏空,一方面使该处的套管周围因受力不均造成抗挤毁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受地层压实作用影响,套管的轴向压力使亏空处套管发生弯曲变形。在上述两个方面的影响下,该处套管易发生套坏。

2.1.2频繁的高温差变化是套坏的重要原因[2]

注蒸汽作业对套管的应力产生极大影响,一般油层段平均蒸汽温度在350℃左右,此时套管钢材的最大拉力强度、屈服强度及弹性膜数都明显降低,膨胀率增加。由于超稠油吞吐周期较短,年内吞吐2-3个轮次,同时汽窜现象较为频繁,使得油层段套管在年内至少3-5次的高温差变化。这种套管反复加热、冷却,再加热、冷却,造成钢材的反复疲劳损伤,是油层射孔段附近发生套坏的重要原因。

2.1.3射孔后套管强度降低也是套坏的影响因素

王世圣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3],射孔后套管的极限承载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与射孔的密度有关。于永南[4]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射孔孔眼相当的情况下,孔眼面积增大,射孔套管的抗挤能力降低。但当射孔密度小于20孔/m时,无论采用何种布孔方式(除方孔),套管的抗挤能力降低均不会超过4%;大于20孔/m时,影响则明显增大。因此,射孔后对套管损坏有一定的影响,但通过控制射孔密度和孔眼形状及大小,可以减弱对套管的影响程度,因此,套管射孔对套管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

2.1.4工程因素对套管损坏具有很大影响

工程因素造成的套坏主要有[5]:套管的材质问题、固井质量、完井质量问题、封隔器连续卡封位置、氮气隔热井补氮不连续等。

2.2解决方法

根据对套管损坏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要减少套坏的发生及降低套坏对生产的影响,应针对以下几点:

(1)实施套管先期保护技术[6]:主要通过预应力完井技术、热力补偿器应用技术、提高热采井固井质量技术、高抗挤毁套管技术等。

(2)保持生产过程中油层的压力场和温度场的平衡[7]:主要采用真空隔热管、注采一体管柱技术和组合式吞吐技术;

(3)超稠油套损后的修复技术:主要采用TBS筛管修复技术、割缝筛管修复技术、内衬套管固井修复技术、小位移出套固井修复技术。

3超稠油套管防治技术

3.1超稠油套管先期保护技术

3.1.1预应力完井技术

预应力完井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套管下入井眼以后给套管一个初始应力,来抵消注蒸汽过程中套管产生的过大热应力。该技术辽河油田自8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成功应用了两凝水泥提拉预应力及空心地锚提拉预应力等技术,目前主要采用一次地锚预应力完井技术。

3.1.2热力补偿器技术

热力补偿器[8]是可对套管在热应力作用下的微量伸缩进行补偿的一种机械装置,完井时在油层上部的一定位置上加装,上下端与套管连接在一起,固井时同时被封固。从实施效果看,实施热力补偿器后可明显缓解热应力对套管的损坏作用,使套管损坏率降低10%以上,套损时间推迟0.6个周期。

3.1.3提高热采井固井质量技术

注蒸汽井在高温下套管产生热应力,同时,水泥环也随着温度的升高、下降,产生压缩、拉伸应力,如果固井质量不好,水泥环破坏后易发生套坏[2]。在固井时选用的方法为,一是应用加砂水泥浆体系,增强水泥环的抗高温衰减性能和水泥环与套管的胶结强度;二是提高水泥浆的顶替效率,保证固井质量,从而保证水泥石对套管的约束力。在超稠油井中应做到:

(1)选用硅砂做为高温稳定剂,要求水泥石抗压强度≥10MPa(72h),经高温(270℃)养护48h强度不小于20MPa。在低压易漏油井使用耐高温低密度水泥浆。

(2)水泥返高必须到井口。

3.1.3高抗挤毁强度套管技术

统计超稠油套坏井中,射孔段附近套坏比例达到80%以上。射孔套管的抗挤强度的理论分析认为[9],提高其抗挤毁强度减小射孔段套坏的推荐方案是增加壁厚。

从套管常规性能指标看,N80、TP100H、TP120TH套管管体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从管体的拉伸性能、冲击、硬度指标均满足生产要求。但从热采模拟试验结果看,TP100H套管在2249KN和3559KN两种载荷条件下,经过6次拉-压循环,其中拉伸载荷在室温下进行,压缩载荷在350℃下进行,未发生断裂和其它形式的失效。实验充分说明TP100H套管具有良好的抗高温变形能力。

TP120TH套管在5403KN和6659KN两种载荷条件下,经过6次拉-压循环,其中拉伸载荷在室温下进行,压缩载荷在350℃下进行,未发生断裂和其它形式的失效。根据试验结果,TP120TH外加厚套管的抗挤毁强度不低于130MPa,较TP100HΦ177.8mm×9.19mm(抗挤毁强度为6020Psi)套管增加了2倍多,是N80Φ177.8mm×8.05mm(抗挤毁强度为5410Psi)套管的近4倍。同时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符合目前超稠油油层段防治套坏的要求。

因此在套管选择上,经过对比研究和现场实践,通过油层段实施外加厚套管TP120TH,上部采用TP100H的组合方式,已经实施了68口,最高吞吐周期已经达到9周期,平均5.3周期,目前油层外加厚套管出现套坏井仅3口井,且套坏位置均在油层上部的TP100H套管位置,套坏率仅为4.4%,推荐应用。

3.2生产过程中的防护措施

3.2.1采用组合式吞吐技术,避免局部应力过度集中

组合式蒸气吞吐是指在蒸汽吞吐开发单元中,多口井按优化设计的排列组合进行有序的蒸汽吞吐来达到改善开发效果的方式。原理是通过相对集中的注汽,建立集中温场,提高了油层注入蒸汽的热利用率,从而达到改善油井生产效果的目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7]:采用该技术明显改善了油藏温度场、压力场以及饱和度长的分布。该技术实施后的汽窜、出砂得到较好控制,同时使油井射孔段的油藏动用的“均化”,使套管的局部应力集中现象得到较为有效的缓解,从而减少了套坏的发生,提高了油藏的开发效果。该项技术已经在辽河超稠油中得到推广应用。

3.2.2减少注汽过程中对套管的影响

张毅等研究发现[10]:隔热管柱的接箍位置及封隔器卡封位置的套管壁的温度和热应力均大大高于管体区平均值,该段的套管容易发生套坏。现场中通过采用真空高温隔热管和注采一体管柱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3.3套损后的修复技术

3.3.1TBS筛管、割缝筛管修复技术

该项技术是采用全井段防砂方法,将封隔器、筛管等井下配套工具组成防砂管柱,一次性下入井中,形成一个井下防砂管柱结构系统。其原理是通过控制筛网网径和割缝缝宽来来控制允许进入井筒砂粒粒径,达到防砂生产的目的。该项技术已经在曙一区超稠油中广泛应用,2002年以来,年修复油井35井次左右,年增油2.5万吨以上。

3.3.2内衬套管固井修复技术

内衬套管固井修复技术是在修整上部套变部位后,下入N80Φ127mm套管,悬挂在套变部位以上60米左右,进行水泥固井,固井后射开下层系双层套管投产。这样既解决了高部位套变问题,又提高了套管强度,延长了油井使用寿命,与侧钻对比,每口井可减少投入10-15万元。目前已经成功实施3井次。

3.3.3小位移出套固井修复技术

小位移出套固井修复技术是在油层段套坏的油井,由于原套管无法有效修复的情况下,从油层上部出套小位移钻眼,下入尾管固井,射孔生产的一种方式。实施时钻眼深度在50m以内,由于开窗位置在油层顶部,钻遇地层主要为油层,对固井有求不高,甚至可对挖潜厚层油藏实施TBS筛管或割缝筛管完井,不固井,实施费用远低于侧钻。目前该项技术已经成功实施6个井次,最长生产周期已经达到4周期,生产状况良好。

4现场应用及效果分析

曙一区超稠油目前已经全部实施预应力完井技术,投产新井全部实施热力补偿器技术,固井采用高强度水泥返至井口,套管采用TP100H钢级以上。同时在注汽过程中全面推广应用真空隔热管、注采一体管柱和组合式吞吐技术。以上措施的实施对减缓套管损坏起到了重要作用,2003年新投产井套管损坏周期明显延长1-2周期,套坏比率下降了10.26%。

套管损坏井的修复在TBS、割缝筛管修复的技术上,研究开发出了内衬套管固井修复技术和小位移出套固井修复技术,有效恢复了套损井生产,仅2007年以来已经成功修复油井72井次,累计年增油达5.25万吨。

5结论

(1)套管的先期保护技术是减少和减缓超稠油井套坏的基础,在超稠油井中应推广应用预应力完井技术、热力补偿器技术、提高固井质量技术和应用高挤毁强度套管;

(2)生产过程中应通过实施真空隔热管、注采一体管柱技术和组合式吞吐技术,减少套管损坏的条件;

(3)TBS、割缝筛管修复的技术、内衬套管固井修复技术和小位移出套固井修复技术,可有效恢复了套损井生产,值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万仁溥,等。采油技术手册(修订本,第八分册)[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331~399。

产后修复的技术范文篇9

【关键词】3D打印;造型;陶瓷

3D打印技术自1986年由美国提出距今已有30年了。它是一项新兴的科技技术,也是一场工业革命,它是一种全新的产品生产模式,这项起源于美国的新技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系列关键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在医疗、航空、工业、房屋、汽车、陶瓷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及应用。

1、3D打印技术对传统陶瓷的影响

(1)造型方面

传统的陶瓷制作工艺复杂,有72道工序之多,粗略划分需要经过采泥、练泥、拉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彩绘等步骤,而拉坯在成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个步骤直接决定了陶瓷的基本形态。传统的拉坯受拉坯师傅技术与设备的影响,拉出的大多是圆形,稍微复杂精细的造型就只能靠模具加工,即使是模具在造型方面也受到很多限制,比如镂空,就只能靠手工雕刻,不仅工艺要求高,耗费时间长,破损率高,成品率还低。3D打印机的出现,无疑解决了这个问题,3D陶瓷打印造型技术的出现,能够完成传统陶瓷工艺所无法表现的繁复三维结构。随着3D打印机的不断研究与开发,3D陶瓷打印从材料到技术设备都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与改进,对陶瓷艺术创作而言,可以让陶瓷艺术家的创作不再受到技术的局限,他们可以利用3D打印机打印出任何他们想要的造型而不用担心成本、时间等因素。

(2)古陶瓷修复方面

博物馆对古陶瓷修复方面一直都是进展缓慢,难度大,耗时耗工也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烧制陶瓷或修复瓷片的尺寸在烧制前后有差距,以及修补过程中对文物的损伤都将造成损失与遗憾,如今,3D打印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无需接触文物,其"量身定制"即通过采集样本的三维数据信息再打印出实物来实现,现在3D技术已被运用于文物的修复和复制中,成为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修复与复制过程中对文物二次损坏的良好措施和手段之一。对比粉末打印和液化打印后,粉末打印比液化打印耗材成本低,适合大件器物的复制打印,还可以进行彩色打印。3D打印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更多的是在数据上的操作,扫描数据,根据已有数据测算出缺失部分的数据,对缺失部位进行填充,可以运用仿制软件将完整部位的花纹和纹饰形状进行仿制。如果缺失面比较大的时候,可以找到相同部分或者反相部分,直接复制,这样就可以把整个物体的缺失部位测算出来进行修补。3D打印可以做到非接触性进行扫描、修补、复制。它最大限度减少了翻模对文物的损害与磨损,而且它精确性非常高,随着3D打印材料与设备的不断更新,3D打印技术在古陶瓷修复这一方面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3D打印技术对现代工业陶瓷制品的影响

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科技产品也在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耐高温工业陶瓷制品的需求日益旺盛,而传统陶瓷制品精确度不够,但随着3D打印技术在陶瓷材料这一方面取得的突破,预陶瓷树脂这项新技术,能像常规的聚合物材料那样被3D打印成各种复杂的形状,也能对它进行高温加热。经过1700度高温对它进行加热,将预陶瓷树脂加热成一种常规的陶瓷实物。这样打印出来即成型的陶瓷制品能被用到的领域大大增加,它们出现瑕疵的概率更小,而它们能抵抗住的撞击时间更长,这种耐高温陶瓷制品非常符合航空和工业类这种高精密度规格尺寸的严格要求,从而降低它们的制造成本,节约资源。

3、总结

3D陶瓷打印技术带来成倍提升的制造效率,以及手工无法实现的造型工艺,吸引了很多陶瓷行业人士的关注,也有很多高校及企业引进了3D打印机,主要用于工业设计进行模型设计、制作与实践,3D打印模式非常适合现代80后和90后的“喜好”,相比传统陶瓷手工制作,现在80和90后更热衷于他们喜爱的电脑操作,突破传统陶瓷制作技术上的局限性,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设计而不用担心变型与破损等因素,对于陶瓷艺术创作而言,它不仅为创作者多提供了一个选择,而且丰富了艺术形态。对于企业而言,它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与破损率,补充中层市场的同时,不断向更高端的市场发展。所以说,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不仅对陶瓷行业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一个更多的选择,对其它各行各业而言都是一个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建材发展导向《陶瓷3d打印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玻陶资讯摘自中国卫生建筑陶瓷网2015年第20期

产后修复的技术范文篇10

去年5月份,国务院颁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拉开了土壤修复的大幕。同年11月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初步确定了预防和保护、管控和修复等制度设计。今年3月份,农业部印发落实“土十条”的实施意见,部署加强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一系列文件的出台让人们对土壤修复产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防控修复谁为先

在很多人眼中,污染土壤修复是环保行业的一块大蛋糕,不少业内人士曾估计其带动的产业规模会达几万亿元。随着“土十条”及其配套文件陆续出台,人们发现,产业要达到目标规模尚需时日。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土壤污染修复产业产值,尚不及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环保部有关负责人在解读文件时也表示,文件将推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调查、评估、治理修复和装备药剂生产等相关产业发展。到2022年,预计可带动环保产业新增产值约4500亿元。

大面积的土壤治理是个世界性难题,其复杂性和投入远大于空气和水。治理越难就越凸显防控的重要性。在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陈能场看来,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理念的转变,从“一刀切”的指标控制转向强调预防为主、风险控制的综合防控。发达国家土壤污染治理经验显示,污染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修复的投入比例大致为1∶10∶100。他认为,土壤污染防治的本质是在保护土壤的基础上,分类合理利用土地。单纯的土壤修复是最末端和不得已的防治方式。

土壤污染不能上来就“治病”,得先“号脉”,“药方”也不只土壤修复这一剂。按照农业部的规划,要在耕地土壤污染详查和监测基础上,将耕地环境质量划分为优先保护、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三个类别,实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管理。优先保护未污染和轻微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中轻度污染耕地,严格管控重度污染耕地。这意味着,对于污染轻微的耕地,可以调整种植结构,种植不吸附重金属的林木;对于污染特别严重的,可以实行风险管控,休耕退耕或生态移民等,而不是“一刀切”的土壤修复。

目前,中央政设立了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修复治理等工作。农业部先后在天津、广西、湖南等地开展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试点,启动9个污染区的污染修复示范项目。针对典型作物和污染物,将建设耕地污染综合治理与修复示范区,2022年年底前,受污染耕地开展治理与修复1000万亩。

修复资金哪里来

广西河池市是“土十条”确定的全国6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之一。16年前,一场特大暴雨使该市环江县一处尾矿库溃坝,沿岸上万亩耕地受到重金属污染。为了修复耕地,农民曾采取撒石灰的原始方法,但收效甚微。针对当地特点,2005年,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发了超富集植物与经济植物间作修复技术。政府向村民们免费发放蜈蚣草苗、东南景天苗、桑树苗,指导村民种植。蜈蚣草和东南景天是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有很强的吸收能力,通过把重金属富集在茎叶中,从而带走土壤中的重金属。

技术成熟后,在2450万元中央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下,环江土壤污染治理工程于2010年启动,这是广西首个农田土壤修复工程。项目以“地方政府主导、科研单位技术支撑、农民主动参与”的模式,共计修复污染农田1280亩。5年后,治理区域农产品产量达到当地正常水平的90%以上,农产品重金属合格率达到95%,工程通过验收。昔日颗粒无收的耕地,如今已是郁郁葱葱的桑园。

土壤污染成因复杂,治理难度大、周期长,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5年,国内总投入约90亿元的316个土壤修复项目中,来源于财政资金、自筹资金、财政与自筹资金组合的金额分别为63%、14%和21%。“修复资金多来源于财政,难以形成合理的盈利模式,制约着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快探索土壤污染修复市场化发展之路。”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区划所副所长徐明岗建议,应加大社会化治理,可采取治理效果与收费相挂钩的承诺式治理方式。

“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本身就是要创新,不管是PPP还是第三方治理,都要有可以预期的回报。”河池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在现有PPP模式探索试点的基础上,以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价值为桥梁,将污染场地修复与建设用地开发、污染农田修复与种植业发展相融合,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政府和企业共同治理土壤污染,共享土地开发利用收益。

治土良法何处寻

“我国开展土壤修复技术研发比欧美发达国家约晚20年,在修复技术、装备及应用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制约了国内土壤修复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湖南永清环保集团董事长刘正军表示,目前我国相当部分修复技术与设备从国外引进,购置价格昂贵,设备维护成本高,经济性差。由于土壤类型、污染程度的差异,导致这些技术设备出现“水土不服”。这需要国内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我国污染土壤特点的实用修复技术与装备。

徐明岗介绍,国内外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活化手段,即增加重金属的溶解性和迁移性,通过土壤淋洗把土壤固相中的重金属转移到土壤液相中去,再回收处理富含重金属的废水,这也是目前城市土地重金属治理采用的主要方法。二是钝化手段,即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通过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从而降低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量。从农业生产的角度看,钝化手段比较符合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经济可靠且易于农民掌握,有利于大面积推广。

产后修复的技术范文篇11

今年4月10日,3D版《泰坦尼克号》回到中国大银幕。相比北美票房7天2927万美元排名第五的成绩,影片在中国以两天直逼1.4亿元的票房堪称一枝独秀,有望成为该片3D版的全球最大票仓。

为何这部影片在全球其他市场成绩一般时,在中国会如此“逆天”?怀旧情绪的宣泄无疑是票房再次火爆的重要原因,当年的观众像是找回了最初的感动;而新一代的观众,终于目睹了传说已久的爱情,领略了那段经典为何永恒。

十几年前,一部《泰坦尼克号》上“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曾经征服了全世界,奇迹般地创造了3.6亿元的票房神话。今天,该片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携手300名计算机专家,投资1800万美元,耗时60周制作的3D版《泰坦尼克号》在沉船事件一百周年之际,在各大院线再次上映。该片上映一周就勇夺票房冠军,达到4.68亿元。

而今年年初重映的经典动画片《大闹天宫》也大打3D特效牌,在贺岁档收获了4000万元票房,这一成绩超过很多国产中小影片。

詹姆斯・卡梅隆认为:“3D效果会让影片更有深度。”经典电影3D化是否会成为今后电影发展中另一个趋势?会有很多导演效仿卡梅隆的这种做法,翻出自己的经典之作,打着“3D修复”的旗号,将老片3D化之后重上院线吗?

观众期待度不同

3D版《泰坦尼克号》虽然是新瓶装老酒,但很多年轻观众仍然愿意进影院重温经典,一些年长观众的电影消费更趋于理性,他们拒绝“技术崇拜”,只是期待电影能有原创的故事和连贯的剧情。

80后白领徐梵说:“3D技术是我走进电影院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更好体验大片的感官效果,享受视觉盛宴,我肯定会选择去电影院看《泰坦尼克号》。”90后大学生则表示:“当年《泰坦尼克号》热映时,我们还很小,在电影院里天真地看着这部电影。我们不懂爱情,不懂生离死别。而转眼间,我们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爱情观和价值观,再来重新理解这部影片的内容。”

而年长的观众对这次《泰坦尼克号》3D修复之后再上映并不感冒。“十多年前《泰坦尼克号》上映时,已经震撼了我。而如今,我希望能看到原创的故事、连贯的剧情,而不是用技术手段武装过的老片。当年2D版的《泰坦尼克号》因为故事感动观众,而今年的3D版可能会因为技术打动年轻人。”50后公务员王先生的理性的言语反映出了另一类观众的心态。

3D修复是技术创新

相比于2012年2月份上映的国产修复电影《新龙门客栈》,观众对3D修复版《泰坦尼克号》的热情明显更高。其主要原因归结于,前者只是纯粹的技术修复,而后者是在技术修复上加入了技术创新,即将2D影片在修复过程中转制为3D版。

3D修复是修复技术的创新,与普通2D修复电影相比,它不仅耗费的成本远高于普通修复电影,并且它对修复技术要求也更高。

有影迷对3D版修复动画片《大闹天宫》做出这样的评价:“大闹天宫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所以这次修复上映的噱头是3D技术。但是这3D有些山寨,3D影片成了‘贴画片’,立体效果不敢恭维。”

相比大部分的转制3D影片而言,《泰坦尼克号》3D版在亮度、清晰度方面优势明显。制片人乔恩・兰道表示,《泰坦尼克号》拍摄时根本没有数字母带,所以得先清理影片中的噪点,让片子看起来像新拍的一样,然后再进行3D转制。卡梅隆说:“12年前他就开始研究并制造3D数字摄影机。他拍摄过很多3D影片,对转制的3D影片效果有很严格的要求。”他要求转制为3D版本后的影片效果要像原本就用3D摄影机拍出来的效果一样。而团队中的计算机工程师,需要把影片中每个物体的轮廓、形状和每个人物脸部的轮廓勾勒出来,并放在正确的位置和深度,然后再进行画面无痕处理。

3D修复风能刮多久

《大闹天宫》和《泰坦尼克号》3D修复版的上映,开启了国内修复电影3D化之路。然而,当3D版《泰坦尼克号》拿下不错的票房时,国内一些制作机构是否开始动心3D修复电影这块市场?国产电影会不会跟风3D化修复,这修复风在国内会刮多久?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研究员、电影评论家高小健认为,这一现象在国产电影领域有可能跟风,但不会持续太久。国产电影没有《泰坦尼克号》似的震撼,也缺乏特别突出的视觉效果,即使跟风修复电影3D化,这浪潮恐怕也持续不了多长时间。

产后修复的技术范文1篇12

关键词:电磁探伤组合测井;套管整形打通道;大修换井底;开窗侧钻;取换套;浅层堵漏

中图分类号:G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329-02

一、概述

据统计,至2010年底,文南油田共有油水井1075口,井况有问题井465口(不包括报废井),占总井数的43.3%,其中套损井和套损+落物井合计为389口,占井况有问题井83.7%,下步修复难度很大。由于井况恶化,已导致64口采油井停产,231口采油井带病工作,44口注水井停注,减少可采储量34.8×104t,水驱控制储量678×104t,严重地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

二、研究(推广)内容

1.利用电磁探伤组合测井技术指导套管修复。电磁探伤测井技术可作为油、水井井身结构进行“体检”的方法,能够及时发现井身结构的变形、破裂、错断等状况,指导选择合理的修套工具,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省了大修、作业费用。2010年采用电磁探伤和多臂井径组合测井18井次,实施后平均每井次缩短施工周期3.2天,单井节约作业费用6.4万元,取得良好效果。

2.改进完善套管整形打通道加固技术,提高修复成功率。2010年,根据油水井套损的不同类型,改进完善套管整形打通道加固技术,恢复油水井通径,建立油气流通道,满足开发需要。全年实施油水井17井次,其中油井10井次,水井7井次,中途完井1井次,修井成功率94.1%。(1)扶正磨铣打通道技术。适用于套管错位较严重、通径较小的井,该技术是使用带扶正体的磨鞋或滚珠磨鞋预防开窗,适应套管通径大于90mm,套管弯曲不十分严重、套管上下位移小的错断井。现场应用1井次。(2)套铣打通道。采用套铣筒对错断处进行切割,在错断点建立一喇叭口导引通道,保证之后下入的磨铣工具在喇叭口的导引下成功进入老井通道。适用于套管错断位移较少,上下断距较大的井。(3)液压扩径打通道。利用液压整形变径滚压套管整形器的向外挤涨力,将下部套管涨成喇叭口形,迫使套管形成通道,然后采取加固措施。适用于套管错断后弯曲不严重,但上下、左右位移较大的井况。

3.完善应用了液压胀套整形工艺新技术。2010年,文南油田引进并推广应用了液压变径滚压套管整形工艺,适用于修整套管变形及弯曲,小修作业即可实施。在现场应用过程中,结合文南油田井况特点和成功、失败典型井例,制定了液压修套选井原则,合理优选施工井,提高了液压胀套修井成功率。2010年共实施液压滚压套管整形工艺21井次,修复成功13井次,成功率62%。

4.采取大修换井底、开窗侧钻工艺,恢复了注采井网。对于油层井段套管错断、出砂、复杂落物,常规大修技术无法修复的情况,采用注灰封堵或挤堵封堵原生产层段,开窗侧钻动用目的层。针对老井侧钻井况差、施工难度大、风险大,存在易漏、易喷、易卡等复杂情况,从完善井身结构、工具配套、工艺技术上不断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0年共实施大修换井底、开窗侧钻井6井次,完井投产5口,累增油0.17×104t,累增气28.364×104m3。

5.应用取换套工艺技术,恢复了油水井的正常生产。针对水泥返高以上套管破裂、穿孔、严重变形、套管错断且堵漏、整形、打通道都无法修复的油水井,将套损点以上的套管取出,再下入新套管与下部原井套管对接,达到修复的目的。取换套部位密封承压性能与新井相同。共实施实施取换套8井次,成功率100%。

三、技术创新内容

1.改进铣锥结构、降低了套管开窗的风险。目前常规铣锥锥形部分带有硬质合金,在磨铣时容易因套管破损严重而插入套管外部,酿成开窗事故,通过改进,将长锥面铣锥的锥形部分改制成光滑的“引子”,“引子”与铣锥本体一起加工,强度高。与常规工艺相比,工具整体延伸,强度高,避免“引子”在高负荷下断裂,形成新事故。

2.设计双级对扣器,确保套管对扣一次成功。在取换套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井内套管不居中,造成对扣难度大,一旦损坏下部套管丝扣,就要重复进行换鱼顶,不但风险大,而且延长了作业周期。为了确保对扣一次成功,设计加工了双级对扣接头,它由对扣短节及双级引鞋组成,利用现有φ139.7mm套管短节或节箍,根据套管鱼顶和外层套管内径,选用现有不同内径的标准套管,主要用φ244.5mm及φ177.8mm套管加工。接头内径由大到小逐渐变小,最后使丝扣上扣时完全对中,避免上偏扣而损坏下部鱼顶。现场应用1井次,对扣一次成功。

3.设计“马蹄口”引鞋,提高打捞成功率。将常规引鞋改为“马蹄口”,增强纠偏力度,成功处理套管靠边情况,提高打捞套管成功率。由于套管强度高,偏离中心后使用常规引鞋(见图)引入时前端部受力,扭矩不能过大,否则容易变形,不能顺利引进鱼头;而扭矩太小就起不到拨正的作用。将引鞋前端改为“马蹄口”后,在同等情况下受力面积增大,能承受更大的扭矩而不变形,可克服下部偏离中心的套管强度而不变形,使之进入工具内腔,起到引入的作用。现场应用1井次,一次对扣合格。

四、取得的技术经济社会效益

套管修复配套五项技术实施78井次,合计投入:3174.1万元;截至2009年底累增油:15081.9t、累增气415.8×104m3,每吨油价格按3000元计算,产出:4524.57万元,天然气每m3价格按1元计算,则产出415.8万元,累计创效4940.37万元,投入产出比:3174.1∶4940.37=1∶1.57。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产后修复培训技术范例(12篇)

    - 阅0

    产后修复培训技术范文1篇1关键词:工程机械维修;可靠性;性能;效益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引言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工程机械是生产必须的工具。只要抓好设备维修管理工.....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范例(12篇)

    - 阅0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范文篇1关键词:供应链核心能力竞争层次随着制造全球化的出现,供应链在制造业中得到普遍应用,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供应链管理是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一种有效的管理.....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