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经济管理岗位职责(精选7篇)

来源:收集

第4篇1

本文本源: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网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1950年开设的农业经济专业,1999年改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该专业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也是我国综合性大学中开设最早、最具影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该专业主要培养农业与食品产业领域的实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特别注重培养既具备国际经济知识、掌握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又熟悉中国农业、食品产业与农村实际,既掌握农业与农村经济制度与政策,又具备涉农企业管理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该专业毕业生要求系统掌握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与农业、食品产业有关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企业管理与宏观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与运用计算机和一门外国语。从第三学年开始,可以从计划设立的“产业经济与贸易”、“食品经济与管理”两个专业方向中选择一个学习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包括:在与农业、食品产业有关的金融、投资、商业在有关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近三年来毕业生的去向如下:近50%30%就职于涉农领域的有关公司企业;15%5%进入教学科80%以上留京(包括考取研究生),90%以上在东部发达地区。

学、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公司财务管理、会计学、统计学、农业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农业经济学、食品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农村金融学等。

一、目的政策研究部门,工矿企事业单位各环节实践活动,与有关单位的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共同工作、生活,增强对行业和宏微观经济管理活动的感性认识,提高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从事实际工作的分析、决策和协调能力。

专业实习是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它不仅要求学生对全学程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而且使学生通过对关键或焦点问题进行调查,圆满完成学习计划,实现教学目标。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实习的具体内容依据本实习指导书执行,实际执行时也可以根据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二、实习的基本要求

(一)认真对待专业实习;

(二)遵守实习纪律,不无故缺勤,有事必须请假;

(三)爱护实习单位公物;

(四)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作息时间,尊重企业和社会中的人,虚心学习,在职研究生详情咨询:010-82488152/62513211

本文本源: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网

服从安排。

三、地点

由院系指导协助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原则上尽量选择规范的农村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进行实习。

四、内容

(一)实习动员

明确实习的目的,任务及其重要意义.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并要注意安全,加强纪律性。

具体做法:请有关专业教师,上届实习带队指导教师和学生代表利用多媒体课堂讲授,及院系领导讲话,重点介绍上届实习概况,实习注意事项和纪律要求等院系领导动员讲话:1强调本次实习的重要意义;2介绍各位指导教师;3提出实习应注意事项:①要重视专业实习工作;②要注意安全;③要加强组织纪律性。实习指导教师用多媒体介绍实习单位的概况和主要实习内容。上届实习带队指导教师和学生代表介绍实习经验。

(二)实习指导老师带队到实习单位报到

(三)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实习部门及具体内容

(四)学生实习。

(五)

五、实习指导教师的要求

责任心强的年轻教师担任。

六、考核方式及评定标准

实习结习体会。字数要求不少于要求语言简练,考核标准:实习日记20%+实习报告20%+专题调研报告60%成绩评定办法:教研室主任负责实习报告的审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本知识,受到调查、策划、技术经济分析、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本文本源: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网

1.掌握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相关的农(林)业科学知识和较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经济核算、社会调查等基本方法;

3.具有独立获取知识、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组织协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农(林)业经济科学的理论前沿和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农林经济管理、经济学

主要课程:经济学、农(林)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农(农(林)业技术经济学、农(林)产品营销学、农(林)(林)业概论。安排20周左右。

第6篇2

实习报告

学院:商学院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班级:1001班

姓名:学号:实践地点:

实践时间:

实践内容:

1、进行素质拓展

2、深入农村合作社进行学习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实践目的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对博野县的大营和北大河的两个农村合作社进行调查,这是我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调查实践,在此次实践活动结束时也圆满的完成了调查课题;二是通过下乡调查真正深入到农村中和农民打成一片的机会,检验了我在大学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让我免去了学习农业经济管理却不能下到农村基层中去的尴尬,真实地锻炼和提升了我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实践内容

1、进行素质拓展。

此次素质拓展我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思路,让我们了解了进入企业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此次素质拓展让我有了以下四点心得体会:

⑴分层管理、明确领导极其重要。每个人的岗位职责确定之后,各司其职,有利于明确责任,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既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又思考怎样做好。

⑵做事要先做计划,再开展行动。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做过电网项目时,大家先不急于过网,而是每个人找好自己的位置,充分论证,最后一举通过。

⑶从失败中我们也得到教训和启示:在工作中,各单位之间需要沟通和信息的共享,需要相互配合和协调,形成力量的整合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务。

⑷知识和技能还只是有形的资本,意志和精神则是无形的力量。

拓展训练就是开发出那些一直潜伏在你身上,而你自己却从未真正了解的力量。

2、实地调研

合作社的类型不断完善,除了传统的种植和养殖专业合作社外也已经有服务性的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带动的农户数快速增加;合作社的产值迅速增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带动全县的农业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调查了解博野县的合作社发展情况就有了十分重大的意义了。首先,通过此次调查,可以了解目前博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其次,通过此次调查,可以为相关农业部门提供参考资料,为制定和实施更加符合县内具体情况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参考。

此次调查选取了博野县大营村种植专业合作社、博野县大北河果品专业合作社作为实地调查单位。在此次的调查中我发现我们县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如下问题:

(一)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认识不明确和信心不足。调查中发现:70%的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概念、职能职责、重要意义不了解,不知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和好处,观望态度强烈。80%的农户对已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管理、盈利和服务能力缺乏信心,不愿意和合作社一起承担生产经营风险,宁愿继续单家独户的生产。

(二)相关政府、单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没有树立正确的态度,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制定落实不力。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停留在文件中、口头上,实实在在的举措少。一些挂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政府、单位的考核,甚至没有一个会员、一亩生产基地。相关政府、单位不能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相应的配套细则和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对已有的有关优惠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则偏向于“关系户”和已具备一定规模的合作社,而不能让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需要帮助的合作社。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运作、管理不规范。此次调查的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就有没有完善的民主管理、财务管理制度和利益分配机制,没有理事会、监事机构,操作极不规范。

针对上述问题,我从政府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法案:

(一)政府和主管部门方面

1、县乡两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引导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市场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形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实事求是的落实已出台的有关优惠政策,制定具体的措施办法,鼓励金融部门放宽融资条件,扩大抵押物范围,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一起支持专合组织发展。主管部门和相关涉农部门要明确职责,通力协作,共同为县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3、选取一批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示范,树立典型,总结成功经验。对于部分优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宣传,不仅可以为其他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借鉴,而且也能打消一些农户对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顾虑,踊跃加入到合作社中。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

1、规范合作社的组织管理行为,制定出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者和会员的职责

2、通过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品牌等途径提高合作社的经营盈利能力

3、严格按照合作社法和相关政府单位规定,切实实现和维护好会员的利益。

第3篇3

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考

刘爽

13级生物技术植物

82130548关键词:农村经济、教育

摘要:我国农业发展较差,对教育不重视,农民收入较低,农村人口多经济收入却少,是我国现在最需要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走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集体化是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促进农业“第二次飞跃”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市场的开发和发展将会给农村经济的发展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一.农村集体化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巨大好处,并且符合我国国情。

我是从集体化经济的定义以及农村的现状而得出这一结论的,下面,先将集体化经济的定义具体说下,集体化经济就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集体规划,公共管理,大家共同制规矩,设程序,定制度,有政府部门负责实施,村民负责监督,由村委会招聘专业的懂技术的人来做技术指导经济模式,将科学发展观和现在农村的具体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发挥它的资源优势,建立一条龙的农业经济,从农业原材料到农产品的加工,形成一条流水线,使农产品脱离原来单一的枯燥形式,开发更丰富多彩的农业经济,让新科技,新想法进驻农村。从而能够科学的发展农业,科学种田、科学发展,从而能够发展农业集体化经济。它能够尽量深的开发资源,也能让资源能够更好地被利用,而大力的支持兴办农村企业也正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到以上提到的那些。农村企业的兴办不仅能够提供各种工作岗位给农民,实现劳动者自助能力,也对刚兴起的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建设有巨大的作用。而在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在经济社会全局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同时,农村经济结构的改变也是特别重要的。农村集体化经济可以充分的利用农村的土地等有优势的地方,大力发展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和农业发展的竞争力。实现科技种田,规划管理。建立第三产业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和销售。这样农民的收入也会因工作的增加而又更好的发展。让农村的生活越变越好。

以下是我就农村集体化经济的发展的好处找的具体事例:对于家乡盛产马铃薯收入却少的这一情况,一个来自马铃薯之乡的人分析道:(1)对马铃薯的种植仍采用传统的模式,使得产量不高;(2)种子品种更换不勤,是同一品种在同样的土壤中产生适应性,不适合生长。使得马铃薯质量和产量大幅下降;(3)经济结构单一,农民只从是对马铃薯的种植,价格不高。而大部分利润被中间商和加工商获得。这使得农民收入不高。如果农村实现集体化经济有以下好处:(1)种植模式可以由原来的传统模式向科学种植转化,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种植,这样可以增加农民的种植技能知识,实现科学种田;(2)建立马铃薯育种基地,每年培育优良品种,让农民种植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马铃薯产量、质量和市场竞争力。(3)同时建立对马铃薯进行加工、销售,以减少中间利润的流失。这样农民的收入将从单一的生产向加工、销售多方面。且能切实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是农村由农业向新型工业转化。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而我找的这一事例更是具体的解释了为什么我提到的发展农村的集体化经济是迫在眉睫的事了。

二.农村市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就我国现在的情况看来,有很多方面的经济都没有发展起来,所以,我就我国现在的经济市场做了一个小调查,我发现,在我国经济的总市场中,我国农村市场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比例,但是人口比例却和市场经济的比例完全相反,我国有56%的人生活在农村,而这个意味着什么呢?也就是我们一小部分的人却创造了一大部分的财富,也就是说我国的农村市场还没开发起来,我国那另一半的市场目前正在待挖掘状态中,可想而知,如果我国的农村的市场发展起来的话,我国的经济一定会有一定幅度的提升,由此可知,农村市场的发展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有巨大的影响。政府应该从现在开始重视农村市场的发展,呼吁大量的企业来开启农村市场,并且相对的出台一些在农村兴办企业的优惠政策等政治措施,从而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市场快速的发展起来。但对一些想趁着这一时期做些违法行为的人的时候,我们也绝对不能姑息,要相对的出台一些严厉的法规等进行约束,以防止违法分子的趁虚而入。农村也要积极配合,争取尽快提高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使更多的企业开发农村市场,加快农村的发展。而就我了解,我国现在是已经意识到了这点问题的,我国出台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这一政策,这一政策给农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使农村的现状被人关注,我相信,只要利用好这一来之不易的机遇,我国农村的经济一定会有一个大跨度的发展的,我期待着农村市场的开发,以及农村经济的大崛起。

三.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教育的发展。

教育关乎我国未来的发展,如果教育发展的不好,那我国的未来也必是让人担忧的。而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是证明了教育事业与国家的兴亡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归结起来,农村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而现在农村教育落后,农民并不能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使得一大批孩子不能很好的接受教育,而这也是农村经济现在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教育活动的宣传力度,使农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做好孩子第一任教师的工作,让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农村教育水平提高了,农民的文化水平也就提高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也一定会加快。

接下来,我还想谈下我对我国农业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的想法,我认为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的农业发展,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如果农业没有发展好的话,大家连最简单的温饱都满足不了,又何谈经济呢?还有,在中国,现在我国的人口总数是13.6亿,而农村人口的数量就占到了56.27%(这是2013年底的数据),而农业的发展也就相当于这将近中国一半的人的生活水平的问题,而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细化的说的话就是每个人的经济水平的发展乘以13亿,由此可见农业的的确确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如果不发展好农业的话,那也就是相当于我国一半的经济都瘫痪了,想想都觉得可怕;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国相比而言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的实在是太小了,也就是说现在农业发展已成为了我国最首要的问题了,若不马上发展好农业经济,那么由于农业经济的拖后腿会使我国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也难以正常发展的。所以,我认为,农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应该从现在起重视农村经济,开发农村市场,要从农村的集体化经济,教育的发展等问题开始抓起,还有,农村集体化道路和农村市场的开发,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关乎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我国整体的发展方向的问题,这关乎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前途命运,我们应该重视起来,每个人都奉上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们应该用心思考和规划这个问题,为农村的发展出一份力,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以上只是我的个人想法,但还是希望大家为建造一个更好更完美国家来和我一起奋斗。

第2篇4

第七章农业的产业结构

第一节农业产业结构的一般原理

一、农业的产业化

在研究农业产业结构以前,应大体了解农业产业化的历史进程。自古以来,农业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但传统的农业,严格地说还不是一个产业部门。产业是近代、现代经济中的概念,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产物。近代史上的产业革命,首先将工业转变为产业部门、继而逐步将农业演变为产业部门,同时使第三产业(服务业),更加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一、二、三产业有机组成的国民经济产业体系。

传统的以自给性生产为基本特征的农业,是人类、特别是农民谋生的物质生产。它是如何转变成产业的?诚如在前一章分析那样,当农民从一个自给性生产者转变为商品性生产者时,它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配置它的资源?这就是一种产业选择,农业生产开始成为产业行为。换句话说,当农民的生产为了获得利润,从而以市场为向导进行资源配置时,农业就演变成产业。然后经过一系列发展和演化,日益形成现代农业产业系统和产业化经营体制。这是一个历史过程,从农业开始向现代产业转化,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形成,可以称之为农业的产业化。它将在农业现代化起步阶段成为普遍关注的重要环节,并将贯穿于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

关于农业产业系统和产业化经营问题,将在以下有关章节展开,本章主要研究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这是从质态组合研究农业生产力系统的重要问题。

二、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

农业产业结构通常称之为农业生产结构,有时简称为农业结构。鉴于广义的农业结构也可包括技术结构等内涵,也由于农业各生产部门正在迅速转变为产业部门,本书采用农业产业结构的提法。

农业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农业企业的农业产业各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它是农业资源配置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农业生产力诸因素如何让结合的基本问题。它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农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调整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问题。

农业产业结构所包括的产业,通常是由一个国家的农业的概念决定的,但都具有多层次性。在我国,80年代以前,包括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现已修改为包括农、林、牧、渔。这是农业结构中一级结构。在各业内部又包括着产品性质和生产特点不同的各种产业类别,在林业中包括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等,在畜牧业中包括养猪业、养禽业等,在渔业中包括养殖业与捕捞业等。这些产业的比例关系与结合方式,构成了农业产业的二级结构。以此类推,二级产业内部还有更加具体的项目。随着产业分工的发展,产业有日益细化趋势,构成了农业产业的三级、四级结构。

三、农业产业结构的量变与质变

农业产业结构处在不断变化中,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表示。这种变化中的量变,可以借助于一系列指标来反映。主要有:

1.农业总产值或增加值结构。即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产值(或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或增加值)的比重,如要分析二级结构,则计算各业内部二级产业的产值的比重。这是最常见的普遍采用的简易办法。

2.农业商品产值结构。即农业个产业的商品总值占农业商品总产值的比重。这一指标除了反映各业的比例关系,还反映了各业产业化的程度,从而能更准确的反映产业结构。

3.土地利用结构。即耕地、林地、牧场草地、养殖水面等各占土地总面积或农业用地总面积的比重,在分析种植业结构时,可用各类作物的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

4.农业劳动力利用结构。即各业所占用的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比重。

5.农业资金利用结构。即各业占用的资金在农业资金总占用量的比重。上述前两项指标是综合性指标,后三项指标分别从资源配置、生产力要素占用状况老分析农业产业结构。当然,这是基本的指标,在实际运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它指标。

上述指标反映了农业产业结构在量的变化。而农业产业结构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的变化。这种质的变化是指在农业产业过程中,一般会经历下述不同发展阶段,或叫产业结构升级。

第一阶段,结构改革起步阶段,传统的结构开始向现代产业结构转变。主要表现为以粮食为主的结构转向粮食和多种经营相结合的结构,粮食比重下降,农业中分化出多种产业,比重上升,专业化生产开始形成,与此同时,农业商品量和商品率上升,农民逐渐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业选择。

第二阶段是结构改革发展阶段。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以粮食为基础,以专业化生产为主的产业结构,各国、各地区、各企业的农业产业结构已大不相同;农业产业内部的分工分业日益强化,农业已经基本商品化,市场调节着资源在各产业的配置。

第三阶段是结构改革高级阶段。这一阶段结构的变化主要标志是农业市场化条件下高效益的农业结构已经形成,农业专业化生产已占主导地位,优质农产品的比重有大幅度上升,特别是高科技农业产业化的比重日益上升,现代农业的产业结构已确立。

以上变化是大体的趋势,反映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日益现代化。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作用

农业产业结构的状况,对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农业产业结构基本上决定了农产品的供给结构,实质上就是农业生产的比例关系。这种结构能否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改善生活对农产品的需求,关系重大。这种比例关系如符合社会需要,就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否则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陷于困境。所以,农业产业结构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大局。

2.农业产业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供给结构是否合理,必然要通过市场有效需求来检验。换言之,如果农业产业结构符合市场需求,农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实现自身的价值,并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如果不相符合,农产品销售困难,价格下跌,甚至使产业限于绝境。所以,农业产业结构关系到农产品市场供求平衡、农产品价格涨跌,以致影响农民和农产品经营者的收入。正因如此,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首先会关心其产业结构并做出相应的抉择。

3.农业产业结构关系着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自然资源所包括的气候、土壤、地形、地貌、动物、植物等都是多种多样的,只有把这些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才能加快农业的发展,增加农业的收入。但是,由于这些不同的资源所适应的农业产业部门和项目是大不相同的。农业产业结构同这些资源特点适应了,就能提高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和改善生态的平衡,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反之,就会产生相反的结果。

4.农业产业结构关系着农业产业各部门、各项目之间的物质能量相互转化问题。农业内部各产业和项目之间,存在着物质与能量相互转化、相互利用关系。农业产业结构如能适应和促进这种关系,就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改善生态平衡、增加农业收入;如果不能相适应,甚至妨碍或隔断这种关系,就会造成相反的结果。

5.农业产业结构关系着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由于不同的农业产业部门和项目对劳动力需求的数量、质量,以及时间,都是大不相同的。农业产业结构的状况,反映了农业劳动力的配置,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动都会引起对农业劳动力需求和利用的变化。这对农业劳动力过剩的中国,尤为重要。

由此可见,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对于农业以及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农业产业结构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措施问题,也是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基本内容。

五、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因素

农业产业结构不是一层不变,而是处在经常变动中。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变化,从现象看似乎是取决于人的主观愿望和选择,实际上它是受许多因素制约的,具有客观性。只有人们的主观判断符合这种客观时,其抉择才能获得预期的较好的效果。

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有:自然资源,包括的气候、土壤、水源、地形地貌等;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包括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人口的变化,包括人口总量和城乡结构等的变动;粮食的供求状况,及其对农业布局的制约情况;交通、运输、加工、商业等因素;农业经营的体制;历史上已经形成的产业结构及其特点;特别是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以上各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要求。这些要求将综合的通过市场供求状况反映出来,通过农产品价格的变动反馈,通过经济利益的驱动,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这就是农业产业结构的市场导向。

但是,从长远的观点看来,农业产业结构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它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结果。一定的农业产业结构一经形成,就会给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重大的、有利的、或不利的影响。但是,生产力处在变动之中,而已经形成的农业产业结构带有相对的稳定性。因为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动,会引起资源配置、市场渠道、技术装备、销售成本等乙烯利变化,不会轻易改变。从这点来说,传统的、粗放的农业的结构变动所带来的问题较少,而现代的、集约的农业结构的变动将遇到较多的问题。加上人们认识上经常出现的滞后性,农业产业结构一经形成,就会有一种惰性,因而常常会出现农业产业结构不能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要求的现象。正因为如此,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过程中,在农业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生产力出现快速发展时,就特别要重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这正是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必须重点解决的一项基本内容。

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什么样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合理的?应该看到,这里并不存在一个普遍适应的和一成不变的合理标准。任何一个国家、地区、企业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都是根据其具体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的特点而言的。在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则又主要根据市场的供需情况来判断。因此,在这一个国家、这一个地区是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在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就不一定是合理的。就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地区而言,这一时期是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在另一时期就不一定是合理的。另外,就全国、全省看是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在其中某些地区、某些县、乡就不一定合理。因此,建立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必须从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出发,既不能到处搞“一刀切”也不能搞“一成不变”,必须因地、因时制宜。所以准确的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不断优化结构问题。农业产业结构既然没有永久的合理标准,任务就在于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寻找调整的最优结构方案。在这里应遵循以下调整结构的原则:

1.农业产业结构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与市场的供需状况相适应。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和供给都处在经常性变动中,所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根据在第五章中供给与需求的变动趋势,作出自己的抉择,使农产品数量、质量、比例,符合市场的变动。一方面,更好满足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使产品能够顺利销售并获得有利的价格。

2.农业产业结构应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以保证最大限度的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主义农业生产要能最好的满足国家和人民对农产品的需要,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即尽可能的做到少投入多产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合理的利用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所谓自然资源是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等。所谓社会经济资源,就是劳动力、资金、农业技术设备、交通运输等等社会所创造出来的生产条件。这些条件充分合理的利用了,就能以较少的人力、物力生产出较多的产品;反之,就会得出相反的结果。怎样才能充分合理的利用这些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呢?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就是使农业产业结构与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相适应,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做到人人充分就业、各展所长,资金、设备、交通运输条件都充分发挥作用。如果农业产业结构与资源状况不适应,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就难以提高。因此,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必须符合农业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的要求。3.农业产业结构应能符合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的要求,以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提高生态效益和改善生态平衡是提高农业的长远经济利益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的根本要求。提高生态效益才能是人们减少外部投入,主要靠发挥农业内部的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转化作用来提高农业的产出。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才能使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人们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而要做到这两点,都有必须靠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所以,提高生态效益、改善生态平衡也就成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要求。

4.农业产业结构要能保证国家全局性、长远性的利益,同各地区的局部性的、眼前性的利益的正确结合。我国在农业产业结构上经常存在着国家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矛盾。前者表现为,从整个国家来看是最有利益的农业产业结构,但有时对地区或企业,在经济上往往相对利用较少,因而使地区或企业不容易接受。后一种矛盾表现为,从长远来看是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但对眼前来说却是经济效益很少的,因而也使人们不容易接受。因此,妥善的解决这些矛盾,是正确处理农业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问题。过去在处理这些矛盾上,多是强调局部服从整体,眼前服从长远。现在看来,应当强调矛盾双方的正确结合。既要根据双方的利用和要求,都能得到适当满足的原则来安排,因为长期的经验证明,在经济问题上片面强调局部服从整体,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做法,不可避免的要挫伤农民的积极性,造成事与愿违,利少弊多的结果。

5.农业产业结构要因地制宜的逐步提高专业化水平。提高专业化水平,就是说要使各地区、各个农业企业的农业产业结构有“万物俱全”的自给自足型,向比较集中的生产某些当地最具有优势的生产部门或生产项目发展。这是促进农业的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它的好处是有利于发挥各地的优势;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从而能使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单位面积产量、产品的质量都有显著提高;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和物资供应;有利于农产品的收购和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当然,提高专业化水平必须创造条件,还必须注意市场的容量,不可脱离实际盲目提高。

以上五个方面的要求,调整是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分析、评价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五个原则性的标准。但是,在分析评价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或在多大程度是合理的这个问题上,仅仅有这些原则性的标准还是不够的。为此,还应当对优化结构的调整结果进行分析。

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的分析,可以是对调整方案的预测分析,也可以是对调整方案进行实践后的实证分析。通常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调整后对农业总产量(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绝对量与相对量的变动;调整后农业主要农产品的实物量、商品量、商品率的变动;调整后农业专业化程度的变动;调整后农产品市场销售状况的变动;调整后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动;调整后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收益率的变动;调整后生态、环境的变动;调整后农民收入的变动。

此外,在分析变动的效益时,还要分析调整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农业经济学(李秉龙主编)

13.1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特点与重要意义

13.1.1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一定量的不同因子组成,由于这些组成因子的空间排列和组合层次不同,因而便导致了事物的质的差异。事物特有的组织层次和有序排列即为该事务的结构。换句话说,结构师事物特定因素之间较为稳定的结合方式,是事物组成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各类事物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存在形式,由于结构不同,其性质也就不同。因此,结构的特征是事物本质属性的重要依据。

农业产业结构也称之为农业生产结构,是指一定地域(国家或地区或农业企业)的农业产业各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它是农业生产力合理组合和开发利用方面的基本问题。

13.1.2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

农业产业结构的内涵决定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研究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是研究农业产业结构运动规律的重要方面。

(1)农业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它表现为形成农业产业结构的各部门、产业、要素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如种植业可为林业、畜牧业提供粮食(或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与林业提供肥料,林业为种植业和畜牧业提供生态环境。当它们的结构合理时,就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否则就会相互制约,恶性循环。

(2)农业产业结构的多层次性。农业生产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一个重要部门,由于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生产过程的不同,又分为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不同部门。因此,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无论从全国,还是从一个地区或一个企业考察,农业产业结构都具有多层次性。从部门来说,一般可以划分为农、林、牧、渔各业,称之为一级产业结构。在一级结构的每个产业部门内部,因产品性质和生产过程的不同,又可划分若干小的生产部门,称之为二级产业结构。如种植业内部可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生产部门;畜牧业内部可分为养猪业、养牛业、养羊业、养禽业等。在二级生产结构内部,又可以根据产品种类和经济用途不同而划分为若干种类,称之为三级生产结构。如粮食作物可分为细粮、粗粮、薯类等;养牛业可分为黄牛、水牛、牦牛和奶牛等。以此类推,还可以分为四级结构、五级结构。总之,农业产业结构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有划分的越来越细的趋势。

(3)农业产业结构的动态性。多种多样的农业产业结构受一点的时间、空间条件的影响,随着时间、空间条件的运动变化,农业产业结构也时刻在发生着变化,一成不变的农业产业结构是不存在的,研究农业产业结构的动态规律是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研究任务之一。

但是,农业产业结构总是具有一定得相对合理性和相对稳定性。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各种经济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既要注意农业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多层次性、动态性,又要保持农业产业结构的相对稳定性。这样,才能使农业产业结构经常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13.1.3建立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意义

一定得农业产业结构是一定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结果,但是,一定的农业产业结构一经形成,又会反过来给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施以重要影响,或者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或者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它影响着农业自然资源能否合理利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资源都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由于不同的资源所使用的农业生产部门和项目是大不相同的,所以当农业产业结构同资源的特点相适应时,就会使农业自然资源到底合理利用,否则就不能得到合理利用。

(2)它影响着农业内部各个生产部门和生产项目之间的物质能量相互转化关系能否充分发挥。农业内部各个生产部门、生产项目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相互转化、相互利用关系。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就可以促进这种关系。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3)它影响着农村中劳动力资源能否合理充分利用。农业劳动力资源能否合理充分利用同农业产业结构的状况关系十分密切。因为不同的农业生产部门、不同农业生产项目能够经济合理的容纳劳动力的数量是大不相同的。

(4)它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是否能按比例得到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农业按比例的提供各种农产品。农业生产能够满足这些需求,就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农业能否做到这一点,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这一点,都同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有着密切联系。

由此可见,农业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2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条件与演变规律性

13.2.1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条件

(1)生产力水平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条件。可以说,不同的农业产业结构是一定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到不同程度的产物。人类历史证明,生产力的发展进程。农业时代,虽然出现了从原始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进步,形成了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的分离,但粮食生产依然是主要的产业部门,生产规模狭小、产量低、自给自足就是最明显的时代特征,而且一些先进的国家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此外,生产力水平的地区差异,也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

(2)需求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两种消费需求。一是生活资料消费需求,即人们为了生存、繁衍后代而产生的商品需求;二是生产资料消费需求,即工农业生产者为了保证在生产的不断进行而产生的商品需求。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需求就是生产的导向,也就是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因为,需求使各产业的产品最后完成,是生产顺利进行成为可能,为产业增长提供动力。产品只有适应需求进入消费,才能成为现实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又使生产经常不断的进行。

需求的多样性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多样性。需求的发展是社会分工越来越像细,使生产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从而导致生产部门和劳动产品日益多元化。需求的数量、水平、种类及结构制约着产业结构,但是,产业结构对需求也有反作用。(3)地理环境是农业产业架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河流、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地理环境中一系列资源的组成特点、时空分布及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决定了各产业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决定了产业结构模式在地域上的差异性。在商场条件下,人们要选择消耗劳动、资本最少,而产出最多的经济方向,必须要考虑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并由此形成产业结构中间的骨干产业选择。

(4)劳动力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产业结构发展的过程离不开劳动过程的三要素: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其中劳动力因素起主导地位,没有人的参与,没有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就没有产业层次的提高。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对

二、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结构有重要意义。劳动力的合理比例、劳动力利用率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有重要作用;产业结构的生存和发展,也可以说是劳动力在分工基础上的协作及其发展。协作的规模越大,项目越多,形式越高级,则产业结构发展的类型越会多种多样,水平会越来越高。产业结构发展与否更取决于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如今,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二、三产业的不断成长,即使劳动者与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更为复杂结合的结果,为了实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现实也对劳动者提出了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和现代管理的迫切要求。

(5)资金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产业结构的更新、完善和发展过程,实际上市各种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只有有了一定数量的资金才能使各种生产要素增加活性,促进分工和专业化,形成新的生产力,改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很多程度上取决于资金的分配规律和增长速度。

(6)科学技术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条件。科学技术史生产力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首先,科学技术为提高各产业生产要素的功能和协作程度提供了依据和保证。劳动者的劳动生产能力与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成正比。劳动工具的不断更新,也是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对象规模和效能的扩大,同样离不开科技进步。其次,科学技术进步加快了旧产业部门的改造和新产业部门的建立。再次,科技进步促使产业新格局的实现。产业结构要经常保持优化,必须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现代条件下,产业结构发展的进程,首先取决于应用科学进步成果的程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结合,有了很大进展,科学技术正越来越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可以预见,科学技术作为独立的知识产业,对产业结构的介入程度越深越快,产业新格局实现的就越早。

除上述条件外,经济政策,诸如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劳动政策等,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3.2.2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性

目前,世界各国农业产业结构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种以种植业为主;多数又是以生产粮食为主,经济不发达国家多属此类;另一种则以畜牧业为主,或者是农牧兼营,经济发达国家多属此类;

畜牧业生产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种植业,从而使畜牧业在整个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当代经济发达国家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现在,在这些国家中畜牧业生产一般要占到农牧业总产值的50%以上,有的高达60&-70%,个别的达到90%。畜牧业的比重的增长是由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食物构成变化引起的。但也有例外,尽管产业结构以牧为主,却属经济不发达国家。其以牧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在特定历史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并非经济发展的结果。

经济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在畜牧业中,提供低脂肪、高蛋白畜产品的畜牧比重日益增加。如世界范围内的养兔业的发展以及肉用、乳用养马业的发展都证明了这一点;在种植业中,一方面,随着牧业的发展,种植部门生产的粮食,越来越多的被用作饲料,种植业为畜牧业服务的趋势正日趋明显。目前在世界粮食总产量中。居民口粮只占60%。饲料粮达40%,经济发达国家饲料粮占70%-89%,但经济不发达国家只占10%左右;另一方面,经济作物、水果、蔬菜、饮料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日益增大,观赏植物、花卉盆景等生产部门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

农业各部门间的相互联系,存在两个客观规律:一是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与一定程度的多部门经营结合在一起;二是专业化与多部门经营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粮食发展水平。随着设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物质生产逐步向专业化发展,农业生产也是如此。所不同的是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是与一定程度的多部门经营结合在一起的。一方面是通过各地区、各生产单位的各具特色的生产专业化,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在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中,通过主导部门与辅助部门的合理搭配,实现专业化和一定程度的多种经营相结合。其中,主导部门体现专业化方向,辅助部门则体现多种经营。

就全国范围而言,农业的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农业各生产部门的地位是相等的。在所有的农业产业部门中,粮食生产部门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这是因为:一是粮食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人们只有满足了粮食的需要之后,还有多余的耕地、劳力和生产资料,才有可能用来发展粮食以外的其它生产部门;二是有的农业产业部门,如畜牧业、渔业和一些乡镇企业,是直接以粮食为原料的,更要直接依赖粮食生产加发展。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实现多部门经营已经多种经营的发展程度,一般来说是由粮食部门的发展状况决定的。

13.3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化

13.3.1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通过对农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从而使农业产业结构的效益、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一个相对和发展的概念,这要看农业产业结构的状况是否与客观的要求相适应。所谓“相对的”是从空间上来说的,即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相当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而言的。所谓“发展的”是从时间上来说的,即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相对于一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而言的。当生产力水平处于低水平阶段,就有自给性的农业产业结构与之相适应。当生产力水平进入高水平阶段,农业产业结构就演变为商品性农业产业结构。

13.3.2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

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虽受到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影响,但一般而言,判断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能充分合理的利用当地农业资源,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农业各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要与农业的自然、经济资源条件相适应。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能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在经济资源的利用上,做到人人充分就业,各展所长,使资金、设备、交通条件等充分发挥作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若应该和可能利用的资源未能充分合理利用,浪费很大,则农业产业结构自然就不合理。

(2)能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应该能保持和建立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呈良性循环。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生态环境,可以直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生物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率,增加农业的产出。

要坚决反对和防止掠夺式经营,超极限开发。例如:因水产品紧俏而过度捕捞;因木材紧缺而过度采伐;因肉类短缺而超载过牧。上述种种做法都会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是农业生产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致农业各生产部门不但不能发展,反而会受到抑制。

(3)能最好的满足社会需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各种需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农产品需求的结构和比例也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其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

(4)农业各部门能协调发展。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应是农业各部门获得协调发展的结构。只有遵循农业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才能实现相互间的协调发展。例如,林业能对其它各生产部门的正常生产提供保护,但这种保护只有当森林覆盖率达到一定比例时才能真正有效。因此,任何破坏农业各部门间有机联系的行为,均将导致农业产业结构趋向不合理。

以上评价和衡量农业产业结构的标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评价农业产业结构时,应该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观察。同时,评价一个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不能只进行微观的分析,还要从全局出发,进行宏观的考察,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13.3.3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方法与指标体系

13.3.3.1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方法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与否,通常有四种方法:比重法、类比法、速度法和协调法。

(1)比重法。是根据各次产业产值在产业结构中的百分比确定其合理的程度。它是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的主要方法。但比重法并不能完全反应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比如黑龙江省粮食比重大,西北地区由于干旱少雨,渔业比重低,都不能说是不合理。

(2)类比法。我们常常用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同另一个地区相比,从而说明这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这种类比法在条件大体相同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一些比较,是可行的。但是,形成一种产业结构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还有历史因素,因此,类比法有一定的局限性。(3)速度法。一个部门的速度同另一个部门的速度比较,或者用一个部门现在速度同过去的速度比较,以此说明结构是否合理。速度法也有局限性,因为速度快慢只反映结构在一定时期的发展状态,并不能确切说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因此,单一的用发展速度说明农业产业结构是不全面的。

(4)协调法。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研究农业产业结构运动的内在规律性,综合考察部门之间在一定时期的合理比例关系,是产业结构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不受阻碍的和谐进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对产业部门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吸收比重法、类比法和速度发等方法的优点,综合进行研究。

13.3.3.2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指标体系

在分析评价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或在多大程度是合理的问题上,仅仅有上是原则性的标准是不够的。为了确定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还应建立一套衡量农业产业结构的指标体系。(1)反映农业产业结构状况的指标。

a.土地利用结构。即耕地、林地、牧草地、养殖水面等各种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b.播种面积结构。即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c.农业总产值结构。即各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百分比。

d.农业商品产值结构。即各种农产品的商品产值占商品总产值的百分比。e.农业劳动力利用结构。即各业所占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f.资金利用结构。即各业所占用的资金占资金总量的百分比。

综合运用以上指标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考察分析,可以说明农业产业结构的状况与特点。如果把不同时期的这些指标加以对比分析,就可以说明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状况趋势。

(2)反映农业产业结构的效益的指标

a.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主要有: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净产值);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品成本;每元投资所得的产值、净产值、商品产值。

b.反映社会效益的指标主要有:农产品商品量及其构成;农产品商品率;主要农产品的人均消费水平。

c.反映生态效益的指标主要有:森林覆盖率;自然灾害发生率;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和水资源中有害物质含量。

通过运用以上指标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和说明农业产业结构、各个产业和生产项目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把这些计算结果与农业产业结构的指标加以对比分析,就可以对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做进一步判断。

第7篇5

经济管理部岗位职责

一、工作内容:

(一)招标工作

(二)合同的谈判、编制及保存

(三)预、决算

(四)项目建设用款审核及现场签证事项

二、经济管理部经理岗位职责

(一)经理全面负责经管部日常管理工作。

(二)主抓核算,即预决算、项目用款拨付、现场签证核定等,对二次审定上报文件的审定签署及部门内工作进度、组织分工及工作质量负责。

三、经济管理部副经理岗位职责

(一)协助经理工作

(二)主抓合同管理、经济档案管理、招投标等项工作,并负责编制部门内的文件。

(三)依据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要求,组织参与合同谈判。负责合同条款的拟定并按程序上报审批。合同生效后,负责合同的传递、存档。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依据实际完成工程量情况按程序上报审批工程付款,并相应设立台帐,认真实施。

(四)负责部门档案管理工作。

(五)经理外出或有其他情况时,代理行使其职权。

一、预算工程师岗位职责

(一)土建、安装预算工程师负责编制所有工程的预决算。各项按规定交付的前期、后期开发配套费用及取费标准、费率和工程取费以及实际预决算工程量,包括材料、设备的单项、总项报价等均以预算工程师核定无异为基础。

(二)负责招标工程的标底编制及其他与招标工作有关的文件、资料准备。

(三)负责审核施工单位上报的月度工程量,作为工程进度款的支付依据,对施工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

(四)负责现场签证的工程量的审核和价值量的计算。

(五)完成部门经理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档案管理岗位职责(兼职)

(一)负责公司和各部门文件收发、转送、登记、存档。(二)负责全部合同、协议、招投标文件、预算书的登记分类存档。

(三)负责其他资料的保管。

农林水岗位职责

经济管理岗位职责(共9篇)

经济管理部岗位职责(共5篇)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岗位职责(共4篇)

农林党支部工作汇报

第1篇6

一概述关于农林经济管理(经济学院农经三班,彭国威,20114082131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首批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2004年、2006年由国家教育部学位办公布的一级学科评估结果,排名为第一。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业与农村发展、食品与涉农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农业与农村发展、食品与涉农业企业管理等方面从事行政与经济管理、教学与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的现状

1.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比较合理。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鲜明的专业特色,体现“立足龙江,面向全国”,服务于三农的人才培养思想;在课程设置上注重文理渗透,多学科综合与交叉,强化综合化和通识化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多年来,该专业不断进行专业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共有在校生共113人,近三年共毕业296人,毕业生就业率为90%。

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中理论知识多,实践机会少;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来看,学生普遍对专业教师的素质感到满意,愿意接受教师互动式或讨论式的授课方式,但认为教师授课的内容陈旧,与实际结合不紧密并且专业课之间存在内容重复和交叉的现象;从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通过教师课堂教授获得的,并且通过学习其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2.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师层次逐步提高,结构趋于合理。“十五”以来,经济管理学院制定了《经济管理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根据师资队伍现状和面临的形势,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与建设重点,提出了相应对策与措施,为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方向和依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着“引进急需人才、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思路,坚持“人才是创新之本,创新是发展之路”的理念,以“敬业、求实、协作、创新”为团队精神,通过优化工作条件,培养、吸引、聚集高层次人才,形成了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气氛活跃、学风严谨的教师队伍。

本专业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7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47;教授、副教授比例为60%,专业教师中博士学位获得者为14人,99%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之所以体现出这种优势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充分利用本专业所依托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优势,在稳定现有师资的基础上积极培养提高其水平;另一方面,大力引进校外高层次优秀人才,近三年来,本专业从解放军军需大学、黑龙江省科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单位引进三位博士,其中两位晋职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3.专业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逐步提升。从经济管理学院“十一五”的统计数据来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逐步提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师申请到的课题总数逐年增多,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占当年课题总数比例也在逐年递增。近五年专业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277篇,人均16篇;承担的科研项目共36项,科研经费近118万元,人均约7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4项;出版学术专著10部,其中8部为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科研成果获奖18项,其中省级以上获奖11项。

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师的科研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国内其他同类先进院校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少,尤其是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为0,国家社科基金也只有两项。

4.教学改革有所突破。在课程体系改革上,突出主干课,加大选课和实践课程比例,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模块化;注重人才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升其适应市场竞争以及国家对人才的需要。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十分注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形成了以实验教学为基础,以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重点,以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为补充的相对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专业是东北农业大学6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之一,为学生实施创新项目、组织第二课堂及参加各种竞赛提供条件和活动场所,从1996年开始,学院学生实施了百乡千村的“555工程”,以及发起了“班村共建”活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广泛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突出成绩。专业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不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是围绕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而展开,许多关系到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程的重大问题先后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研究重点[1]。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改革逐步向纵深发展,农村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2.人才培养不适应社会需求。目前全国各农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普遍面临困惑,那就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萎缩[2]。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近几年的招生也反映了这一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专门为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培养人才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机构的相继改革,该专业变成为社会培养人才

[3]。从目前来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并无差别。人才培养方案始终在“偏向于农,或偏向于综合(非农)”之间选择,其结果是学生感到专业的特色不明显。

3.师资队伍建设与同类院校相比仍然落后。主要是新教师队伍扩大以后带来的一些新问题。一是新进教师,特别是前几年新进的具有一批博士、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面临着教学和科研的压力。由于教学的任务是刚性的,导致他们无暇顾及科研。二是新进教师大多缺乏农学背景,对农林经济管理缺乏感性认识,对三农问题了解不深,难以把握研究方向和研究视角。三是科研方法陈旧,难以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

4.专业的地位和影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人才队伍看,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处在农林院校这一大的环境背景之下,学缘结构与一些综合大学和名校根本无法相比;从承担各种科学研究任务和学科创新任务,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服务的对象是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和传统的弱势产业,课题来源少,经费支持水平低,因而服务的力度和水平也低;从教学科研条件和基础设施改善看,尽管本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但常常被看成是软学科因而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与其他学科的差距日益拉大。所以一定要加快发展,要抓学科建设和创新。

四、关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1.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方针,以本科教育为主,努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保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4]。根据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的业务规格,始终强调坚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思想,定位于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立足经济管理,面向基层,面向社会服务第一线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构建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基本特点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体系,建立学校与经济管理系统、社会经济部

门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2.进一步凝练专业科学研究方向,突出特色。凝练学科方向,使学科方向更加优化、定位更加准确、重点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在凝练学科方向时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要充分预见到学科发展的优势;二是切实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三是突破原有学科界限,通过大力推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养新的学科增长点,体现创新性。

3.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注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形成以实验教学为基础,以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重点,以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为补充的相对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目标明确,层次分明,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逐年加大实验室投入力度,及时更新实验、实习教材,不断充实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农业经济学课程实习,毕业实习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实验室不仅为学生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及参加各种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实验条件,形成质量较高的研究报告,而且每个学年度都有半个学期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实训场地,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4.构筑学科建设平台。学科平台不仅是教学、科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手段,更重要的它是学科人才的聚集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构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长效机制,包括与同学科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的途径建立创新平台。

五就业前景

一直以来,我国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可以看到农民的生活水平正日益提高。从古至今,农业都是我国脆弱的一环,现在国家重视农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了用武之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加入WTO以后,中国农业的市场问题变得更加重要。如何配置稀缺的自然与经济资源,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召唤着大批就业方向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政府部门从事农业管理及农业政策研究,农业类公司的经营管理,银行、保险、税务等部门的相关工作的仁人志士。

可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改革开放以来,绝大部分人看到中国经济的腾飞,第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看到了其中的商机,越来越多的人忽视了国家赖以生存的第一产业,忽视了农业,即使中国有着8亿的农民。恢复高考以来,又有多少学子报考并且去学习农林专业?现而今,生产力的提高,农业发展提上日程,越来越多的人投入进农林行业,即使,农业不是最赚钱的,但它绝对是可持续发展的。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到现在,也算是个冷门专业,学习的人并不多,可是全国有多少农民,多少田地多少山林,如此大的缺口等着我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去弥补。

即使,即使现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形势并非很好,但是百大应届生就业网小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必将被业内看好。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经济学院班级:农经3班姓名:彭国威

课程论文题目:

课程名称: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2012年8

月学号:日20114082131130

第5篇7

商学院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掌握现代市场经济以及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并能运用计算机处理一般的企业财务、市场营销以及企业管理业务,经济基础知识比较丰富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主要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农业经济学、企业管理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乡镇企业管理学、农业技术经济学等。毕业生适合到各级行政机关部门、工商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以及在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政策研究工作。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