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良技术方案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土壤改良技术方案范文1篇1

例1图中A所在区域如今已成为“陕西苹果”绿色果品的主要产区。读图,曲线表示年等降水量线,回答(1)、(2)题。

(1)过去A区域常年种粮常年薄收,自然原因是()

①降水不足②光照太强蒸发旺盛③水源缺乏④风沙严重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2)下列表述不属于“陕西苹果”绿色果品产区主要区位的是()

A.夏季光照强,气温的日较差大

B.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

C.远离工业区,环境无污染

D.地广人稀,土地辽阔

解析第(1)题,A是渭北黄土高原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400~500毫米,虽然光照、热量比较充足,但降水不足和水源缺乏,不适宜粮食的种植。第(2)题,抓住题干“绿色果品”品质,判断环境无污染;夏季光照强,气温的日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积累;黄土层深厚富含矿物质养分;地广人稀,土地辽阔是大范围种植且商品率高的条件。

答案(1)C(2)D

点拨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的基本思路:

评价某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必须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自然条件首先要从当地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去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自然因素,其次考虑对自然因素的改造是否有可行性,并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投入与产出比,对农业区位选择作进一步的考虑。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市场、交通及其发展变化去分析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因素而且起决定作用的区位因素为主导因素,不利因素则为限制性因素。如珠江三角洲甘蔗生产的主导因素为高温多雨的气候,大城市的“菜篮子”工程的主导因素是城市的发展和分布。

二、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例2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是一种特殊的高原气候,但利用大棚技术可使得拉萨的瓜果蔬菜供应充足。据此完成(1)、(2)题。

(1)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了当地的()

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

C.水分条件D.土壤条件

(2)拉萨原来不产西瓜,引种后发现,直接“铺”在地上生长的西瓜生长不好,只有将西瓜藤蔓架空,西瓜“挂”着才能结果。原因是()

A.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照,促进光合作用

B.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节省大棚面积,减少农业投入

C.土壤的湿度不够,直接“搁”在地上,容易使西瓜的水分蒸发

D.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

解析第(1)题,通过温室大棚,可以改善热量条件,满足瓜果蔬菜对热量的需求。第(2)题,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偏低,在地上生长温度不够。

答案(1)B(2)D

点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将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土壤][地形][玻璃温室][光、热、湿度][人工培育土壤][沿等高线修筑梯田][自然环境][科技发展][改良耕作制度,培育良种][扩大种植范围,影响生长时间、季节][市场影响的地域范围扩展][交通条件改善,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城市工矿业的发展][市场变化][生产经营规模和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三、开放性问题的综合分析

例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阿拉尔在维吾尔语里是“绿色岛屿”的意思。阿拉尔原是一片人迹罕至的万古荒原,1957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奉命进驻阿拉尔屯垦戍边。他们借助那里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经过几代兵团人的努力,阿拉尔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细绒棉和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长绒棉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5%。且具有前卫魅力的彩色棉、生态棉相继在此落户。

材料二

(1)简述阿拉尔地区棉花生产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2)阿拉尔地区大规模发展棉花生产,你认为是否合理?试简述理由。

解析第(1)问,从自然区位、社会经济区位方面全面分析。自然区位主要抓住光照、水源、土壤条件;社会经济区位主要抓住政策、市场、技术等。第(2)问,是开放性设问,首先要有明确的表达,合理的理由,从该地区优势条件(耕地资源、劳动力等)简答;不合理的理由从该地区劣势条件(生态环境脆弱、水源有限、大量灌溉带来环境问题)简答。

答案(1)该地光照充足;位于多条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地处山麓冲积扇地区,土壤肥沃;政策支持;农业技术的进步;消费市场的拓展。

(2)答案一:合理。理由:耕地资源较为充足;接纳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二:不合理。理由: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发展棉花生产消耗大量水资源,水源枯竭导致荒漠化;不合理灌溉易导致土壤盐碱化。

点拨开放性试题解答对策:

(1)注意审题和信息解读。审题,一要细审题干,包括文字材料、图像材料等。二要细审设问,包括问题的角度、限制性条件、关键词语(如,问“是否合理?”、“提出你的看法”)等。

(2)注意信息获取及解读。在提取信息全,解读信息准的基础上,运用信息要活,要能够进行知识迁移、思路拓展,辩证分析问题。

(3)讲究语言表达技巧。开放性试题答案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想怎样答就怎样答,而是在开放的同时还有一定的限制,所以表达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注意有问必答,问什么答什么,怎样问怎样答。二是要先“亮”观点,再述理由;观点要清,叙述要明,做到“自圆其说”。例如,回答某种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首先要明确表示出“合理”或“不合理”,再说明理由,不能含糊其辞。三是对于类似“提出你的看法”这种设问的开放性试题,要尽可能多地把你所想到的答出来。

1.读下列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25°][130°][50°][45°][110°][115°][25°][20°][105°][110°][35°][25°][85°][90°][50°][45°][ABCD]

(1)下列关于四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区要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B地区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农业

C.C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D.D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2)图中四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与其主要限制性条件组合正确的是()

①A―热量条件②B―土壤条件

③C―光照条件④D―水源条件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2.下图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问题。

[115°E][125°E][45°N][30°N][A][B][C][D][平原][平原][铁路][铁路][甲乙]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区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甲\&水稻\&油菜、棉花等\&乙\&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3)甲、乙两商品粮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甲是,乙是。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土壤改良技术方案范文

[关键词]罗甸县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S1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10-0061-02

一、目前罗甸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取得的成绩

1.土肥化验室建设走向标准化。拥有储藏、天平、加热、仪器、样品处理、蒸馏、数据处理和操作等八个功能室,240平方米使用面积,80余万元启动资金,30余台件购置仪器。具备专职化验人员5人,制定了完善的化验室技术标准及检验流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

2.加大了培训宣传力度。为了使我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测土配方施肥的内容、意义、好处等,完善了县乡村培训体系,累计开展县乡村测土配方施肥知识技术培训325场次,向农户发放30万余份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技术明白纸、施肥技术手册、技术宣传挂图30万余份。撰写150余幅测土配方施肥宣传标语,135个贴制以测土配方施肥方案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宣传栏。

3.全面开展土壤采样和检测,为进一步摸清土壤肥力现状在全县采集土样3200个。分别为火龙果、玉米、脐橙、蔬菜、水稻等,覆盖我县26个乡镇的268个行政村,建立了部级土壤监测点4处,典型农户土样采集2784个,实施典型农户调查852份,收集数据75168个,建立了完善的土壤养分数据库。

4.抓点示范,典型带动

从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以来,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点面积7500余亩约15处,紧紧围绕水稻、蔬菜、火龙果、玉米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平均增产粮食作物12.3%,增产幅度较大的是水稻作物,增产13.5%,蔬菜质提高,平均实现增收18.2%。

5.按年度分作物完成了主要种植区域的各类试验。累计在水稻、玉米、蔬菜、火龙果等作物完成“3414”肥效试验、肥效对比试验、配方验证试验54个,初步掌握了不同土壤类别在不同的海拔区域的供肥能力,不同作物不同种植区域不同肥料的利用率数据,验证得出了不同作物不同产量水平的施肥指标体系和各项技术参数。

6.加大了测土配施肥技术网络建设。2008年以来罗甸县农村工作局为加大了测土配施肥技术网络建设,在全县26乡镇每个乡都给肥料经营大户安装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查询一体机,可查询到不同作物不同区域不同目标产量水平的肥料配方参考数据和相关施肥技术。并组织了五次全县化肥经营户培训,着重讲解了科学施肥技术和按照农户施建议卡如何选购肥料等问题,来指导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的施肥技术水平。

二、制约罗甸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的主要因素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工作不到位的原因有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覆盖率、入户率、普及率还不够高,部分区域的增产效果不明显,但也不乏还有一些客观因素的存在。

1.技术力量薄弱。全县只有5个人能专职从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乡镇政府主要安排乡镇的农技干部工作,对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都无法顾及。

2.肥料配方的方案单一,准确度不高。罗甸县的所处海拔高度、阴阳坡的不同、坡度大小、土种繁多,品种布局和种植制度的不同,使土壤养分和土壤肥力也不相同。大部分群众反映按施肥建议卡施肥效果不明显,这说明配方数据的针对性不强,需要有针对性的研究施肥时间、施肥方法和肥料配方。

3.农民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还不了解,没有较高的应用热情。因为种植效益低下农民群众对农业科学技术失去了信息,从全局而言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对分散的农户而言,效益并不高,因而导致农民对此项技术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也是大量农民把种植业副业化和粗放化的原因。

4.劳动者的素质偏低。留守劳动力普遍文化水平低,多为妇女、老人、孩子,接受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速度很慢,导致农村劳动力降低,科技意识不强,这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工作者传播、指导和推广带来一定阻力。

5.有机肥使用量严重不足。由于农村大量的青年劳动力转移,造成农村牛羊存栏减少,作物秸秆都在天边地头进行焚烧,没有经过畜牲过腹还田。

全县生猪存栏虽然剧增,但是集中大户饲养,粪便流失多,还田少。据统计:利用秸秆还田很少有人进行,使用有机肥田块不到农田总面积的30%,使用量不到合理用量的25%。

6.缺乏农业各项技术和成果的组装和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与病虫害防治、良种良法配套、田间管理等措施相结合才能实现农作物节本增收,高产优质。不能单一强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而忽视良种良法配套等农业技术的作用,也不能过分强调良种良法等的作用而忽视科学的施肥。

三、罗甸的农业县情和特点

罗甸县位于贵州南部边陲的红水河畔,西邻紫云、望谟县,北连惠水、长顺县,东北与平塘县接壤,南以红水河为界,与广西天峨、乐业两县隔河相望。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其气候特征是:春早、夏长、秋迟、冬短,年均气温19.6℃,无霜期335天,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素有贵州“西双版纳”和“天然温室”之称。总人口33万人,拥有22个民族,其中以布依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9%。地势北高南低,海拔242―1404米。全县总面积3009.6平方公里。辖7个镇、19个乡、268个行政村、3个社区、2个居委会。县城距省府贵阳166公里,距州府都匀187公里。罗甸,是一块充满生机的热土,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丰富。

1.土壤类型复杂。我县地处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地形、地形地貌变化万千,气候、生物垂直分异明显,山岩、母质属性不同,成土因素错综复杂,决定了我县土壤有7个土类,16个亚类,51个土属,161个土种的类型现状。我县土壤类型和分布既有随海拔高低的垂直带谱,水平分布、区域分布等特点。我县微碱性土,中性土和微酸性土均有分布。

2.土壤性能较差。罗甸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地形复杂,地面破碎,山高坡陡,切割严惩,山地占农地85.75%,具备灌溉条件土地占农地5.3%不到。旱坡地多数质地偏重,土层浅薄,结构欠佳,地力瘠薄,结构欠佳,保水保肥不强。肥料利用率偏低导致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随着坡度大小,熟化程度,侵蚀强弱,肥力高低,土层厚度,施肥水平,产量差异都十分悬殊。

3.品种布局和种植制度不同带来的土壤肥力差异。我县有典型的菜―玉米―菜,菜―稻―菜,等的一年三熟,水稻―小麦(油菜)等一年二熟农作物种植制度,种植作物不同,施肥习惯不同,土壤的养分状况也就不同。

4.种植业农户的净收入低。因为我县农业的基础条件差,与平原农户比较,单位面积产量低又无机械化,人工开支增多,种植成本增加。也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种地积极性和向土地投入的主动性。

四、加快我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措施

1.抓好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体系。在稳定县土肥站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前提下,结合农技体系改革区域站建设,确定乡镇农技推广人员,落实村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员,每个村民小组再发展确定2―3名的农民科技示范户。

2.提高土肥机构的自身建设。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化验员培训,我县力争尽快取得五名以上省级化验员资格认证,两名以上名部级配方师认证,化验室经过省农业厅行业认证。不断提高土肥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操作水平。

3.加大试验范围和配方的田间效应试验,满足测土配方施肥的个性化市场需求。过去我们在普通水稻土和粗骨性黄壤从事的试验较多,丘陵、低山进行的试验多,今后的试验和配方施肥田间效应试验要侧重于不同海拔、不同坡度和阴、阳坡土壤类型的施肥研究,这样多元化的配方施肥方案才具有针对性、科学性。

4.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领域,加快向县域特色产业服务。我县迅猛发展的蔬菜、橘柑、脐橙、火龙果、茶叶等产业都是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项目。

5.紧紧围绕粮食、蔬菜、果树生产项目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紧贴农作物高产创建活动,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贯穿于高产综合栽培技术之中。随着蔬菜的无害化生产技术,把蔬菜科学施肥技术全面应用于蔬菜规范化栽培技术之中。

6.县政府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耕地质量下降的问题,探索出一条能提高土壤肥力的长效机制。要长期稳定的对土壤使用有机肥,才能使土壤肥力提升,使用有机肥就要增加投劳,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外出务工,造成农村牛羊存栏减少,作物秸秆大部分都在田地头焚烧,多数没有经过畜牲过腹还田。造成农家肥紧缺。土地资源最终是国家的,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农户使用有机肥予以适当补贴,提高农户使用农家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土壤得到有效改良。

7.加强培训、宣传。为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率、普及率和覆盖率,落实技术,发放技术明白纸、施肥建议卡,配方施肥方案上墙等措施,因此,必须进行技术培训。

8.突出抓点示范,以点带面。严格按照现有示范方案,保障规模,彰显示范效果,促进示范带动作用。

9.突出村级示范户建设

科技示范户对当地农民具有传帮带作用,尤其是在目前我县农村劳动者素质不高的情况下。当地群众能摸得着,看得见科技示范户的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田,能更具有直观性的看见增产增收效果。在对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科技示范户采取集中培训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开展现场操作观摩在关键技术环节,指导广大农民群众配方施肥,使他们掌握肥料配方、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

10.土地合理流转,推行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益。即使种植粮食作物,并非没有效益,只是效益较低。如果一个农户专业化去种15亩土地,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等各项农业科学技术,可实现净增收入2500元/亩,规模效益还是不错。罗甸的蔬菜等经济作物进行了集约化专业合作社大户经营的尝试,效果很好。粮食作物也要提倡和指导农户土地的合理流转走向规模化专业化的经营。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土地以后,他们对农业的节本增效技术需求是非常迫切的,这也是一些国家农业非常发达的原因之一。

11.建立高质量的配方肥供应门面网络

11.1我县宜在26个乡镇建立高质量的配方肥供应肥门面26个以上,为树立供肥网店的社会影响和良好质量信誉。实行统一价格,统一肥料品种。

11.2配方肥供应要进农户家到田间地头,进行关键生产环节

土壤改良技术方案范文篇3

一、主要内容

(一)土壤环境安全保障总体情况

2019年,县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强化土壤污染源源头管控,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努力保障土壤环境安全。本年度未发生因耕地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超标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事件,未发生因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不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事件。

(二)基础工作开展情况

1.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安排部署情况。根据省、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要求,县制定印发了《县土壤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并成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各项决策部署,指导和协调推进全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研究解决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重大事项。各乡镇、各部门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协同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2.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签订情况。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县土壤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确保完成2019年度全县土壤污染防治目标任务,根据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行业及筛选要求,我县市级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3家,县政府与3家土壤环境重点监管单位签订了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明确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县政府对各项任务进行层层分解,严格按照市级监督考核要求推进落实。

(三)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满分15分,自查得15分)

根据《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要求,确定重点行业企业3家,布设点位11个。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完成全县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调查清单筛选上报工作,组织相关部门技术业务人员参加了全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技术培训,参训人员对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有了清晰地认识,学习了相关技术规定、工作规范,掌握了点位核实的工作要点,有针对性地为全县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源头预防(满分24分,自查得分24分)

1.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情况(自查得分9分)。我县每年开展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未发现我县辖区内有涉重行业企业。

2.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环境整治(自查得分5分)。我县辖区内一般固体废物企业有五家,均属于季节性生产企业,2018年工业固体废物主要为炉渣10327.7吨、薯渣5916.88吨和污泥137.28吨,炉渣大部分销往外单位修路、建筑等综合利用,少部分本单位综合利用和贮存,无外倾外倒、随意堆放现象;薯渣全部销售给养殖户,用于畜禽养殖饲料;污泥全部运往垃圾填埋场填埋;我县辖区内涉及的危险废物主要为医疗废物,县洁卫医疗废物处置中心2018年处置感染性医疗废物121.729吨,处置损伤性医疗废物31.03吨,共计处置医疗废物152.759吨,消毒处置后的废渣全部运往垃圾填埋场填埋。2019年的正在统计当中。

3.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自查得分2分)。我县在近3年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成效,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化肥零增长行动工作基础上,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现状,进一步推进取土化验、田间试验、配方制定和指导服务等工作,统筹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2019年,推广配方施肥技术240万亩,使配方肥使用面积达到86万亩,全县完成取土化验392个,田间试验5个,耕地质量等级持平或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85%以上,全县肥料利用率达39%以上,农用化肥使用量增幅低于0.6%。

4.废弃农膜回收利用情况(自查得分3分)。一是继续建设回收网点。县废旧农膜回收由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牵头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已在全县设立19个收购网点,网点设在全县28个乡镇,并结合县农膜使用量不均匀的实际,在适宜设流动收购点的地方设置了流动站点。二是建设加工企业。县已建成并享受省级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专项补助资金的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6家,其中较大型加工企业2家,职业收购贩子30多人,季节性临时贩子40多人,2019年年回收量达5000多吨,回收利用率达80%以上,现已形成了田间回收有网络,生产加工有设备,产业发展有龙头,市场营销有平台的产业模式。

5.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情况(自查得分5分)。2018年,省上下发我县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47处,经排查柴家门镇10处为生活垃圾已全部清运;甘沟驿镇15处为移动式垃圾箱不属非正规垃圾点已进行日产日清;郭城驿镇1处位于郭城文化广场区域,没有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河畔镇2处经排查分别是垃圾收购点和固定垃圾收集点,已组织人员全部清运,垃圾收购点已劝导收购点工作人员对收购的垃圾进行分类整理;侯家川镇3处为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已全部清运;会师镇2处,其中东河村1处为钢材加工厂,不属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南咀村一处为会师大道征迁建筑拆除垃圾,已清理完毕;汉家岔镇4处为开放式垃圾箱,已进行日产日清;头寨子镇3处为开放式垃圾箱,已进行日产日清;新添堡乡5处,其中4处为开放式垃圾箱,已进行日产日清,1处为建筑垃圾已全部清运;翟家所镇2处,其中1处为开放式垃圾箱,已日产日清;1处为建筑垃圾已全部清运,累计清理垃圾85.45吨。

(五)农用地分类管理情况(满分27分,自查得26分)

1.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自查得分4分)。为积极响应部级各部门的政策、方针,切实保护土壤环境,防治和减少土壤污染,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2013〕7号)、《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的通知》(环发〔2013〕46号)和《市环保局关于编制〈土壤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函》(市环函发〔2015〕2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县实际,在我县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详查工作,制定印发了《县土壤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

2.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与修复(自查得分11分)。

加强土壤肥料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提升检测化验能力。县农技中心成立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工作专家指导组,提出具体技术方案,开展指导服务,把各项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各地分区域、分土壤类型提出耕地质量建设和污染耕地治理的技术方案,开展指导服务,落实关键措施,提升耕地质量,确保技术人员能够准确掌握、熟练应用新技术,为项目区实验示范技术不走样,显著增产、增效奠定基础。

3.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自查得分11分)。按照“以水带肥、以肥促水、水肥耦合、高效利用”的技术路径,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特点、农业种植方式及水肥耦合技术要求,重点在镇、镇、镇、镇、新塬镇、刘家寨子镇、草滩镇、四房吴镇、新庄镇、汉家岔镇、柴家门镇、甘沟驿镇、河畔镇、白草塬镇、郭城驿镇、土高山乡等16个乡镇选择荷兰豆、甘兰、辣椒、西蓝花等大棚设施蔬菜生产,水肥一体化技术覆盖塑料大棚3万座。鉴于文丘里施肥器损压严重、注肥时间长,压差式施肥罐供肥不均匀等诸多施肥问题,首部枢纽选择配置“加压式注肥泵+施肥桶”组装配套的简易可移动式轻简化施肥装置,能够快速均匀注入水溶肥,解决了传统施肥肥料浪费利用率不高、费工费时。每户示范户共4个棚,配置一套首部枢纽(加压式注肥泵+施肥桶),覆盖种植农户7500户。

(六)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满分20分,自查得19分)

1.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建立情况(自查得分10分)。根据省环境保护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工作的通知》(甘环发〔2017〕159号)要求,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开通了管理账号,实现了多部门联动监管及信息共享。我县以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化工、焦化、农药、电镀、制革等行业为重点,对照重点行业企业筛选原则,由生态环境局会同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全面排查确定疑似污染地块,我县辖区内无疑似污染地块。

2.土地征收、收回、收购等环节监管情况(自查得分5分)。

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年度计划,落实用地项目预审制,限制其它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报批,积极将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保障乡镇村公共设施、扶贫产业及农民宅基地建设。认真执行“两规定、两规范”,严格出让程序,对工业、住宅等经营性用地一律以“招拍挂”方式出让。

3.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环境风险管控情况(自查得分4分)。

严格排放重点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对需要新建的土壤污染防治设施,严格落实“三同时”管理制度。对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用途拟变更为居住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重点说明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现状和风险评价结论,并有针对性提出土壤污染防治相关要求。

(七)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满分7分,自查得7分)

经排查,县没有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情况。

(八)落实各方责任及公众参与(满分7分,自查得6分)

1.部门协调配合(自查得分2分)。充分利用县现有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相关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了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多部门参加的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办公室设在市生态环境局分局,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全县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情况。有关部门按照其在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共享数据信息,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督促和指导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2.环境信息公开(自查得分2分)。在政务网站上提供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受理机构以及公布联系方式,及时妥善地处理公众直接向市生态环境局分局提出和县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转办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事项,2019年度县环境保护局受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数量是0件。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引起的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数量是0件。

3.宣传教育(自查得分2分)。规范土壤环境信息,建立土壤环境监测信息报送和统一制度。建立县土壤环境信息管理平台,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土壤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普及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知识,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解读,营造保护土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把土壤环境保护教育融入学校、工厂、农村、社区等环境宣传和干部培训工作,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和支持土壤环境保护。通过热线电话、公众信箱、社会调查等方式及时了解公众意见和建议。

(九)地方特色、经验和成效

大力开展大棚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效应研究、加强示范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在镇,镇,镇、镇选择荷兰豆、甘兰等大棚蔬菜,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高效施肥技术、水溶肥科学利用技术示范应用工作,带动化肥减量增效新技术新产品大面积推广应用。

二、存在的问题、困难及有关建议

(十)存在的问题、困难

一是基层土壤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相关部门没有土壤污染防治与保护的专业人才、仪器设备。二是全社会对土壤环境保护意识不够,法律意识不强。好生态应该“水气土”共治,“雾霾天”能看得见,“水污染”也能看得见,唯独土壤污染看不见。因此,土壤污染容易被忽视,而土壤影响过程漫长,危害性极大,不但影响农产品安全,还会影响到生物多样性,最后影响到整个生态产业链。三是土壤污染底数不清,相关法规依据不健全,基层土壤污染防治能力培训跟不上需要,土壤污染防治缺乏专项资金。四是因县级财政困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较大,全县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仍未配套建成。五是农药使用过程中,存在农药过量施用情况,农药包装物收集管理不规范,对土壤环境造成了一定污染。

(十一)有关建议

一是加强相关部门每年定期培训与土壤污染防治与保护相关的专业性人才。二是加大科技支撑,及时跟踪国家的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技术名录。三是规范土壤环境信息,建立土壤环境监测信息报送和统一制度。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将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做好土壤污染详查、状况评估和土壤修复治理工作。

一是大力开发利用优质有机肥,限制大化肥和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量,实现大化肥用量“零增长”。

土壤改良技术方案范文篇4

[关键词]春玉米施肥运筹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1650(2014)02-0191-02

金鸡滩镇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位于榆阳区东北部27公里处,东部与神木县大保当镇相接壤,西南与牛家梁镇接壤,北部同孟家湾乡相连。金鸡滩镇地型呈长方形,南北宽14公里,东西长19公里,全镇总土地面积为395711亩,耕地44830亩,其中水浇地44130亩,春玉米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全镇辖10个村委会,85个村民小组,2880户,13119人(其中农业人口11144人)。舍饲养羊3万只,温室养猪5万头,笼养鸡12万只。养殖业的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40%,是典型的农牧区。

一、采样调查

2006-2013年,在金鸡滩镇的10个行政村,按照《测土配方施肥管理与技术培训教材》的要求,每100-300亩,采集一个土壤样品,并进行“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与“农户施肥情况调查”。通过调查发现:

1.金鸡滩镇主要耕地类型有俩种,分别为风沙土、潮土(根据第二次普查报告分类)。

2.金鸡滩镇春玉米种植的耕地,属风沙草滩地区,是典型的农牧区,有大量的有机肥积累,为该乡的粮食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土母质为风积沙,剖面构型为A-C,土壤质地以砂质壤土为主,土壤结构为粒状或微团粒,障碍因素是沙化耕地型。氮素、钾素易流失而不易积累,磷素移动小,但积累缓慢,保水保肥性能差、矿化度高,不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3.春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化肥施用过量、养分供应不均衡、高产低效和低产低效并存等问题,特别是存在重氮磷肥,轻钾肥;重大量元素,轻微量元素;重无机肥,轻有机肥的“三重三轻”现象。具体表现为:(1)受第二次土壤普查榆林“氮缺磷少钾丰富”结论的影响,农民只注重氮、磷肥的施用,基本上不施钾肥,微肥施用量就更少,养分供应不均衡。(2)氮肥用量不断增加,产量效益增加不明显,部分农户碳酸氢铵施用量在数年的时间内,从150公斤/亩增加到250公斤/亩,氮肥施用严重过量。(3)施肥时期不合理,底施碳酸氢铵50公斤/亩、拔节期追施50-75公斤/亩较为普遍,苗期氮肥过量,肥料利用率较低。(4)施肥用量不精准,凭经验靠感觉较为普遍。(5)土壤改良有限,风沙土养分含量较低,且不利于养分积累等。(6)有机肥质量较差,主要是圈养家畜以沙垫圈为主,虽然每亩可施有机肥达到4000公斤,但含量不足纯量的1/3。

二、测试分析

1.测试方法

土壤有机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土壤全氮:凯氏定氮法,土壤碱解氮:碱解扩散法,土壤有效磷: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土壤速效钾: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

2.数据分析

通过对全乡535个土壤样品的测试,得出结果如下:

金鸡滩镇俩种土壤类型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平均值比较表

三、施肥与运筹方案

根据《榆阳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技术指标体系》的丰缺指标、肥料利用率,金鸡滩镇土壤样品测试结果等数据,计算出俩种土壤类型的施肥数量,并依据春玉米的需肥规律、生产实际和榆阳区春玉米施肥原则――“有机无机相结合,减氮增磷补钾配微,前氮后移,多次追施”,得出榆阳区金鸡滩镇春玉米四种区域性施肥与运筹方案,供群众选择使用。

3.1榆阳区金鸡滩镇风沙草滩地区风沙土(露地)春玉米测土配方施肥与运筹方案

技术要点:(1)精选良种,底施农家肥的同时,亩施2公斤地虫克,防治地下害虫,亩增施锌肥、硼肥各1公斤。(2)种植模式为宽窄行:1米带型,辫纳空种植。(3)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防治粘虫用聚脂类农药、玉米螟用呋喃丹颗粒加细砂放入喇叭口内、红蜘蛛用爱诺螨清2000-3000倍液喷洒。(4)7月上中旬,防治玉米大小斑病,丝黑穗病。

3.2榆阳区金鸡滩镇风沙草滩地区风沙土(地膜)春玉米测土配方施肥与运筹方案

土壤改良技术方案范文篇5

【关键字】:园林工程;绿化植物;施工技术

【导言】:园林工程绿化建设,对于净化空气,消除噪音,美化人们的居住环境有着很大的帮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增加绿化面积,创造更好的城市环境是未来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园林施工中对施工技术的使用是施工的关键,合理的运用施工技术,可以提升植物搭配的合理性以及植物的存活率,因此,要想提升绿化效果,就要掌握更多的植物施工技术。

1、绿化植物施工技术的现状

城市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点,也是当前环境保护的要求,现阶段由于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增加,城市空气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增加绿化面积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有效方式。当前的城市建设对绿化提出了美化城市和改善环境的双重要求,对绿化植物施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前的施工过程中仍然有一些问题,存在违规操作、安全措施不完善等情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威胁,同时植物的存活率也不高,影响了绿化的效果。

2、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园林建设绿化施工前,首先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为园建设的施工打下基础,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环境进行勘察,要检查施工区域的道路情况,分析是否符合施工条件,同时勘察地下的管道以及埋线情况,方便后期的施工设计。在前期的环境勘察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通过施工设计方案的改变来进行解决,保证方案与环境的匹配,确保园林工程建设的成功。其次是绿化植物的采购工作,要检查植物的生长情况,健康情况是否符合园林建设的标准,筛选合适的、健康的植物进行采购,确保植物移植之后的存活率。

3、施工过程技术使用

园林的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使用是施工的关键,良好的运用这些技术,可以保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因此在园林绿化建设的施工中,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掌握,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3.1土壤技术

土壤是园林建设中最基础的因素,植物的存活要依靠土壤提供水分和养分,我国不同地区生长的植物差别很大,土壤情况也不相同,在园林的施工建设中,不同的植物需要的土壤也不一样,因此在施工中要对植物和土壤进行匹配,不能直接将植物栽种在土地上。如果所选择的植物品种不适合当地的土壤生长,就要运输合适的土壤进行填土,确保植物栽种的土壤适合。在植物的栽种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清理,清理土壤中存留的垃圾,在需要的情况下将大块的土壤颗粒适当粉碎等。土壤回填时尽量避免在下雨之后操作,保持土壤的干燥,填土效果会更好,同时施工中也要避免对土壤进行反复的碾压,防止土壤结构被破坏。如果土壤质量不符合要求,就需要进行人工改善,例如一些地区的土壤相对贫瘠,不利于植物的存活,就要在栽种之前适当的进行施肥处理,改善土壤的肥力,土壤改善的深度一般在0.8米到1米之间即可。

3.2定点放线的技术

定点放线技术要求对施工图纸十分熟悉,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精确的进行标记,并且标记要清晰明显,以便于后期的施工不出现误差。在定点之后还要检查是否存在不符合标记的,大型植物的穴位标记要保证整齐,标记清除植物种植的中心。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如果图纸上的位置不正确的话,要根据施工的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变化。

3.3挖穴

挖穴是要根据植物根系的形状进行的,一般的植物都是带土球的,那就要根据土球的大小来决定穴的形状和大小,一般要比植物的根系大0.2米到0.5米,确保植物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如果挖开的土壤中有垃圾等物的话也要进行清理,防止其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挖穴的过程也要按照定点的位置进行,不能出现偏差,因此要经过多次的位置确认才能开始挖穴,防止位置出现偏差需要返工的情况,也避免影响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外形设计。

3.4修剪

一些植物在栽种之前还要进行修剪,一方面将植物修剪成需要的形状,保证植物的整齐、美观,确保其观赏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植物的存活率,对于阔叶植物对叶子进行适当的修剪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植物在刚刚栽种之后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都不是很好,因此要防止水分过快的蒸发造成植物的死亡。同时也要将植物死亡的枝叶进行修剪,避免其对植物的生长造成的影响,有病虫害的植物枝叶也要进行去除。

3.5栽植

栽种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首先要根据施工图纸中的位置进行栽种,一般是先将对应的植物摆放在挖开的土穴旁边,确认植物的位置,避免栽种的时候出现错误,同时也可以确认植物的数量和品种都没有差异。栽种的过程中一般是先栽种乔木,乔木的栽种比较困难,并且会对周围的土地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要先进行栽种,避免在栽种的过程中损坏其他植物。然后是灌木,最后才是草本植物的栽种。要从工程范围的内部开始栽种,逐渐向外扩展,根据植物根系的形状将植物放置在土穴中,乔木的根系比较大,要尽量将根系伸直,便于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

3.6养护

在植物栽种完毕后,后期的养护工作也很重要,要保障植物能够存活,还要适时地给植物浇水和施肥,浇水要控制频率和浇水的量,对于不同的植物浇水的时间和水量都是不相同的,要根据植物的习性,合理浇水。因为植物在移栽之后对周围环境还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很弱,无法自行从较为干燥的土壤中吸收水分,因此要通过人工浇水的方式来增加土壤的湿润程度,保证植物的存活。同时后期还要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进行修剪等养护工作。

3.7验收

在工程完工之后要进行验收工作,验收工作是由监理人员根据施工设计来对工程进行审核,在审核的过程中要检查实际工程是否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工程的质量是否合格,有没有安全隐患问题存在,以及植物的生长是否良好,确保园林工程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建设是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工程,修建园林能够创造清新、优美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土壤改良技术方案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棕壤,高产,花生,精确施肥,无害化

长虹岭”是鲁东南临沂、日照、潍坊等地丘陵地带的泛称。该区域土壤类型为棕壤。岭表多为棕壤性土,土层浅薄,自然条件差,土壤肥力低;岭下及岭间平原为棕壤,易受旱涝威胁。其主栽作物为花生,自然条件影响,产量较低,常年在250kg左右徘徊。为此,我局自2007年起,组织实施了长虹岭花生500-600公斤精确施肥模式及无害化配套技术研究”及长虹岭旱地花生高产攻关”等科技计划项目。几年来,在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课题组及相关人员共同努力,连续三年多点实现每666.7m2600kg以上,万亩高产方500kg以上,取得大面积高产成功经验。其应用技术总结如下:

1.深耕整地,改良土壤

长虹岭花生种植区域,大部分土壤土层浅薄,加上常年种植,土壤养分贫乏,营养比例不协调,病原菌增多,病虫害逐年加重,成为限制当地花生增产的一大因素。据我们调查,长虹岭土层一般厚度20厘米,受连作影响,土传病害重,一般减产15-20%。为此,从2007年,先后承担高产攻关、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等项目,对湖头镇、葛沟镇、蒲汪镇50000亩高产示范田全部进行了深耕,一般深耕30-40厘米,部分地块50厘米以下。深耕打破了犁底层,通过冬冻熟化,加厚活土层,提高保肥保水能力,改善了土壤环境,促进了养分转化和根系生长,减轻了病虫害特别是土传病虫害的发生。据调查,深耕40-50厘米的地块,较不深耕地块苗期病虫害减轻60%以上,中后期倒秧病减轻35-40%,株高增加5-7厘米,每墩结果增加2-3个,亩增荚果40-65公斤,增产10-15%,个别地块增产30%以上。深耕整地的同时,大力搞好农田基本建设,蒲汪、湖头两乡镇项目区新打大井40多眼,新修机耕路1万余米,田间路6万米,6000多亩进行坡改梯,改善了基础条件,为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应用奠定了基础。

2.测土化验,精准施肥

自1982年土壤普查后,长虹岭地带土壤养分未化验过,三十年来养分状况发生很大变化,针对当前农民大量使用化学肥料,但增产相对减少的情况,我们重点推广了测土化验、配方施肥技术。于花生耕地前,在项目区共取土样1000余个,每个土样代表50-100亩,10000亩高产示范片每50亩取1个土样,每个土样化验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5项指标,个别土样或数据差异较大的样本,重复化验两次,确保准确性。

从化验结果看,目前该区域花生地块土壤肥力普遍偏低,土壤偏酸,土壤速效氮40-80PPm,速效磷25-90PPm,速效钾50-85PPm,有机质0.7%左右。表现出严重缺钾,部分地块缺氮,速效磷相对较高的状况。为此,根据该类土壤供肥特点,经几年试验示范,摸索出施肥当年利用率氮、磷、钾分别按40%、30%、50%,土壤速效养分当年利用率45%、40%和55%,施肥比例按3:1.5:3配肥方案。通过宣传培训,每个化验土样计算出一份配方施肥方案,要求种植户按照方案进行施肥。收获时大面积测产,采取配方施肥的地块,减少投入30-40%,提高产量20%以上。

对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氮磷钾配方施肥的同时,增施微量元素肥施果多,中后期结合喷洒大得禧叶面肥500倍液,连喷2-3遍,增产效果明显。据在蒲汪镇高产示范田安排的试验,处理4个,分别为46%的控释肥50公斤/亩;45%复合肥50公斤+施果多15公斤/亩;45%复合肥50公斤+土壤磷活化剂1公斤/亩;45%复合肥作对照。田间观察,控释肥处理长势旺盛,主茎较对照高8-9厘米,侧枝长9-10厘米,后期叶色浓绿,增产11.7%,占第三位;施果多处理则长势健壮,抗病力强,增产29.5%,占第一位(见表1);加施磷活化剂处理增产22.6%占第二位。说明肥力高的土壤今后应重点增施微量元素肥料,速效磷含量高的土壤,提高其利用率,是今后施肥的重要措施。如蒲汪镇陡沟村村民朱新栋,土壤化验有机质1.15%、速效氮78ppm、速效磷84.4ppm、速效钾100ppm,采取配方施肥增施施果多微量元素肥,测产亩产613.1公斤。湖头镇东城子村张代强土壤化验为有机质1.22%,速效氮88ppm、速效磷63.6ppm、速效钾96ppm,采取配方施肥增施施果多,收获测产亩产荚果515.8公斤,取得显著的效果。

不同肥料对比试验表1

处理

主茎(cm)

侧枝长(cm)

分枝数

(个)

墩果数(个)

亩产

(kg)

增产

(%)

46%控释肥50公斤

35.3

39.0

17.0

27.1

515.6

11.75

45%复合肥+施果多

29.1

35.0

16.0

32.4

597.6

29

45复合肥+磷活化剂

27.6

31.5

16.0

31.1

565.6

22.6

45%复合肥(CK)

26.4

30.6

15.5

22.7

土壤改良技术方案范文

有机质改良土壤

有机质改良是通过施加有机肥、氮磷钾肥等改善土壤质地。实验证明,施用矿质肥料能有效地提高人工林的生产力。生物活性和惰性有机肥都可以作为阴阳离子的有效吸附剂,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降低土壤中有害盐类的浓度,有些有机质还可以螯合或络合部分重金属离子,提高土壤肥力及保水能力。Blaga等通过对露天采矿地的理化性质、矿质元素、生物特性分析,提出了施肥类型及其比例。美国Schoenholtz等认为有机肥改良能提供更加稳定的N源。Leiros等在Spain西北部露天开采煤矿土壤恢复试验表明,施用有机肥较无机肥有效,用牲畜肥处理的土壤,植物生长迅速,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大,土壤理化性质好。国内用城市污泥作为肥料改良煤矿废弃地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植物改良通过植物使土壤性质发生改变,肥力增加。主要利用超积累植物对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利用某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性,把土壤中的重金属由地下转向地上,使之与土壤分离。还可利用某些植物的固氮作用,改变土壤的养分组成,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澳大利亚通过对废弃地种草类型的研究,推荐建立豆科植物草场,使废弃地地表很快稳定,从而改变覆土的理化性质。

国内植物改良土壤也取得了明显成果,通过植物品种筛选,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筛选出来的植物再经过实验室模拟实验、现场种植试验、经验类比等,最终确定植物种类。

微生物改良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能够减少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或者使有毒有害物质完全分解。微生物具有嗜重金属性,可以利用其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处理,使之无害化。Shetty发现根瘤真菌可改变重金属离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根据这一反应,可用它来选择污染土地上复垦树种。美国学者Pflegr等研究了VA菌根真菌与植物演替及多样性关系。用VA菌根真菌接种后,复垦地上的植被生长量增加。澳大利亚在菌根技术研究中,把筛选品种的研究提高到分子水平;匈牙利的Biro等也研究了根瘤菌在复垦中侵入的变化。国内毕银丽等人系统分析了煤矸石的基本理化性质,利用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对煤矸石山进行修复。

煤矿废弃地综合治理

土地复垦是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中最有效的方法。煤矿废弃地土壤结构差,有机质与营养元素相对缺乏,植物难以生长,生态自然修复十分困难。20世纪5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科学复垦阶段,70年代后期发展成为多学科综合性课题。澳大利亚对煤矿废弃地的治理相当重视,其土地复垦管理工作主要由环境局负责,其复垦的技术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水平,复垦的工程设计将土地修复与废弃物对水环境的影响作为主要参照点,依托卫星遥感等高科技的指导与支持,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设计完成原有形态的恢复,采用效用--效率优化原则来设计复垦方案。法国对废弃地的土地复垦也有深入地研究,尤其是在露天煤矿的土地复垦方面。LaMartini煤矿所创建的土地复垦“脚坝”技术,成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很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对后期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美国,煤矿废弃地的治理有相关的法令和法规强制执行,3S技术和其他新技术、新理念在生态修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新墨西哥州西北部Farminton的LaPlatamine煤矿,2001年矿区的生态修复首次采用“师法自然生态修复法”理念和技术。国外由于其人地矛盾不像我国那么突出,在复垦方面的研究重点集中在露天煤矿和矸石山,复垦地主要用于植树和草地或作为湿地加以保护,偏重于生态恢复,主要采取植被恢复和重建技术。我国在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方面较发达国家晚,20世纪50、60年代个别煤矿废弃地才开始土地复垦工作,主要采用填埋、剥离、覆土等工程措施来达到将废弃地改造成耕地的目的,实现矿区土地农业耕种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后,废弃地的治理才真正被重视起来,国务院1988年颁布了《土地复垦规定》,标志着我国土地复垦工作真正有了法制保障。现在在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方面,土地整理、土壤修复、生态重建、生态平衡等方面都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工作。

经过近30a的研究实践,研究出了一系列的实用技术,如“剥、采、复三位一体”,“挖深填浅”,“降酸培肥”,“恢复区生态农业建设”以及与之配套的矿山土地生态恢复规划与设计技术。平朔露天矿区采煤废弃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技术框架包括土地重塑、土壤重构和植被重建。其生态重建的效益分为三部分:减少破坏、清洁生产;初步建立生态系统雏形,包括排土场建设、地面整理、水土保持、土壤熟化、植树种草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度统一的生态系统动态平衡阶段。

土壤改良技术方案范文篇8

关键词:羊粪;发酵;农家肥;制作技术

堆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作为施肥手段已经历时3000年以上,同时也是作为生活垃圾减量化和废物利用资源化的重要手段为各国所重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起步于上世界80年代后期,由于采用混合垃圾收集方法,增加了物料的复杂性,严重地阻碍了堆肥生产的规模化发展,同时存在堆肥周期长、占地面积大等缺点。近年来,城市和农村的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以每年8%到10%的速度递增。研究利用羊粪发酵生活垃圾制作农家生态有机肥对减轻生活垃圾和资源再利用的一种有效方法。

1土壤增施有机农家肥料的作用

土壤增施有机农家肥料,主要是这些肥料中含有的大量有机质在分解转化时,能形成各种腐植质。腐植质是一种亲水胶体,它的保水保肥能力比等量的粘土粒大十几倍到几十倍。当腐植质和土粒凝聚在一起的时候,能够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在团粒内部有小孔隙,团粒之间有比较大的孔隙。水通过大孔隙进入土壤内部,增强土壤的透水性能。水又能够被团粒内部的小孔隙所吸收贮存起来。因此,有团粒结构的土壤,保肥保水性能好。在增施有机肥料的土壤里,尽管天气干旱,表土干燥,下层土壤还是比较湿润的。

2制作和施肥技术方案、材料要素

该技术方案利用养分吸收量与产量平衡原理制作农作物最佳堆肥施肥方案,建立堆肥施肥量与产量效应函数方程,制定果蔬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的施肥方案和最高产量施肥方案。建立不同土壤、作物对堆肥的允许负荷量数学模型,结合土壤环境质量和农产品卫生品质国家标准,确定堆肥的推荐总施用量。参考不同作物肥料分析式、结合有机生态农家肥制造方法,确定堆肥精加工成生态农家肥的配方和工艺。

其一,堆肥材料的选择与混配。用羊粪作为堆肥的原料,其共同特点为含养分高,碳氮比较低。羊粪含氮0.34%,碳氮比为21∶1。微生物体的碳氮比:细菌为25∶1,发酵材料的碳氮比过高使发酵慢而难,过低使发酵快,损失养分。堆肥材料不能仅用粪尿肥,必须配加碳氮比高的有机物料。其二,向堆肥接种有益微生物,特别是一些分解有机肥能力强的菌种,可以促进堆肥腐熟过程。其三,适当水分条件。水分调控直接影响到堆肥发酵速度和腐熟程度,还是好氧堆肥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四,堆肥需要酌情加入石灰。

3羊粪发酵制作农家生态有机肥关键技术

通过几年的实践经验,笔者找到一种利用原生态物质制作天然生态农家有机肥的方法。

3.1原料炼制后的天然红壤1500公斤,稻草、秸秆、垃圾150公斤。人粪尿或羊粪150公斤。

3.2沤制方法取天然红壤1500公斤,捣碎,取稻草或高粱、玉米的秸秆、山草或可燃垃圾150公斤,比例是10∶1,用草或垃圾把红壤烧成褐色。把烧好的红壤与草木灰搅拌后移进室内,边移动边浇上人粪尿或羊粪便150公斤,浇湿润为止,搅拌均匀后堆成一堆。以后每两天浇上两担人粪尿,翻动后堆成一堆,连续25天后,再放置65天就可使用。经90天的沤制发酵,微生物分解后,褐色的粪土就变成了黑褐色,氮含量5.6%,五氧化二磷含量1.3%,氧化钾含量1.8%。酸碱度pH7.5,而且比较疏松,基本没有臭味。这样,有机肥便沤制成功,可以施用了。

3.3炼制红壤土不挖取现场耕作层的土壤,选择红壤,一是以免破坏耕地。二是红壤富含酸性,不含病害菌、昆虫卵等,不含其他不溶解于水的物质。焚烧后的红壤就成为氮磷钾肥的共生载体。总之,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生产天然有机肥料,取材容易,操作简单,成本低,无污染,有利于恢复大自然原生态平衡等优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4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态农家有机肥料加工工艺,选用未被水冲洗过的羊粪、炼制的红壤及水稻、玉米等桔杆为原料;按上述各原料重量份配比,加入水搅拌混合,调节含水量60―65%后装入发酵池,发酵池盖覆上薄膜后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15―60℃,经过5―10天搅拌3―5次,沤制20天发酵即可。发酵后的固体搅拌、粉碎,输送筛分机至含水量为20%,即成有机肥料化肥,再经称重计量,最后包装,本技术羊粪经高温杀菌,发酵腐熟,脱臭无害化处理,结合微生物肥料发酵菌种等特殊工艺精制而成,克服了化学肥料和传统农家肥料的缺点。

土壤改良技术方案范文篇9

关键词:化肥;大三元肥;研制技术;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S143.6;S1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4-2855-03

The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DasanyuanFertilizer

WULi-shu1,ZHAOZhu-qing1,WANGZhong-liang2,CHENLi-ming3,LUHan-ying3

(1.College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Huazh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Wuhan430070,China;

2.HubeiSoilFertilizerWorkstations,Wuhan430070,China;3.WuhanJinheTechnology&DevelopmentCo.,Ltd.,Wuhan430040,China)

Abstract:ThedevelopmentofDasanyuanfertilizerindudingtechnicalprinciple,technicalproposal,technicalroute,thekeytechnologysolved,advancement,innovationandthekeytechnicalindexeswasintroduced,theapplicationeffectofDasanyuanfertilizerwasanalyzed,itsfuntionforsociety’seconomicdevelepmentandtechnicalprogressandsuggestionsforimprovementwerediscussed.

Keywords:chemicalfertilizer;dasanyuanfertilizer;developmenttechnology;applicationeffect

大三元肥是指以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核心(包含固氮、解磷、解钾、光合作用的有益微生物),以无机养分为基础,以优质有机物料为载体,集无机养分、有机物料、生物活菌“三大组分”于一体,精心选择,科学配比和特殊工艺而制成的新型多功能肥料。该肥既具有化学肥料的速效,又兼有有机肥的长效,还具有生物肥的促效,除能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全面营养外,同时长期使用能提升土壤有机质、补充土壤有益微生物、增加土壤“血液循环”,改良并活化土壤,被广泛用于粮食作物及蔬菜、瓜果、油料、果树、茶叶、棉花、药材、花卉等各种作物。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各类肥料,一方面不能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全面营养。例如,化学复合肥的氮、磷比例偏高、中量微量元素缺失和添加不够科学合理、肥料营养不全且容易挥发、肥效过快后劲不足,致使作物生长发育不良、前期旺长、后期早衰、免疫低下、易发病害;有机无机复混肥和有机复合肥其有机物及其他各种营养物含量偏低、转化慢、吸收差、利用率低,而且某些元素一旦被土壤固定,肥料得不到充分利用,作物产量低下。另一方面现有各类肥料对土壤破坏严重,单施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地下水被污染、土壤自毒现象严重,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而“瓜不甜、果不香、菜不鲜、粮无味”;单施有机肥除产量大幅下降外,还会给土壤带去大量的有毒有害物,因为现今有机肥来源广泛,既有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又有城市垃圾、人畜粪便,它们化学成分复杂,有毒有害物繁多[1]。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人们进行了许多研究,开发了复合生物肥、缓释肥、控释肥等,然而这些多数停留在单项研究领域上,对提高化肥利用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作物生长中所需要的全面营养和在施肥过程中造成的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的问题[2]。肥料能否供给作物生长所需的全面营养、克服重茬障碍、改良土壤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是未来肥料开发和应用的重点和难点。大三元肥的研制及应用在这些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1大三元肥的研制

1.1大三元肥研制的技术原理

大三元肥研制的技术原理就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及土壤特性,将无机养分、有机物料、生物活菌三大组分,依其物理、生物特性,运用现代工业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分别作为独立单元,采用先分别加工后进行复配的工艺路线,使三大组分有机结合溶于一体,保证了化肥与生物活菌隔离、共生、共存及相互协同作用,兼顾“速效、长效、促效”合一,实现养分供给与满足作物全生育期需要的动态平衡,实现作物根际环境与保护耕地微生态平衡,达到满足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全面营养、抗病防病、改良活化土壤的目的。

1.2大三元肥研制的技术方案

大三元肥研制技术方案的核心部分是生物活菌的菌种选育培养。所选生物菌种的特殊功能、生物活菌的活性大小、生物菌数的含量高低,是决定大三元肥成败的关键因素,影响到大三元肥的使用效果。考虑到生物活菌的活性特点,将选育的功能菌种在发酵过程中使菌种完全形成孢子后,再单独进行低温造粒,确保其活性和含量不受无机养分的影响。生物活菌的活性和含量在较高的无机养分中会受到抑制,其存活时间有限,在其没有造粒之前,不能与无机养分直接混合。无机养分、有机物料和生物活菌三大组分因其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各不相同,其工厂化处理的工艺及工序完全不一样,采取的措施是将其各自作为独立单元,分别进行对应的工厂化加工处理。在完成各自相应工艺处理后,可根据不同作物需要和土壤基质进行科学配比混合,三大组分协调共存,相互促进,

1.3大三元肥研制的技术路线

大三元肥研制的技术路线是根据图1的生产技术路线,将无机养分、有机物料、生物活菌各自作为独立单元,依其物理、生物特性分别进行工厂化加工,最后再进行复合即得到大三元肥。

1.4大三元肥研制解决的关键技术

大三元肥是指以无机养分为基础,以微生物活菌为核心,以优质有机物料为载体,集三大营养组分于一体,通过特殊非典型工艺加工生产的全营养、多功能的新型肥料。大三元肥成功研发共解决了三个方面的关键技术。

1.4.1在无机养分、有机物料中添加了特定的生物活菌

1)大三元肥的菌种选择及配比。化肥、有机肥的利用率低下,其原因是肥料施入土壤之后,由于土壤对养分的固定,降低了养分在土壤中的转化效率,影响了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使得土壤中残留着大量的没有被完全利用的无机磷、无机钾以及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机磷、有机钾,既降低了肥效、又浪费资源、还污染了环境。选择具有解磷、解钾功能的生物活菌,可提高养分在土壤中的转化效率,减少肥料的土壤固定及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肥料使用效果,实现养分供给与满足作物全生育期需要的相互平衡。由于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使得土壤有机质严重缺失,土壤盐分过度累积,养分供应失衡,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增多,土传病害滋生,直接影响作物正常的生理表现,轻者造成根系发育不良、死苗、烂苗,重者缺株、矮化、减产,最严重的可导致作物绝收。在生物活菌中选择具有抗病和生防功能的菌种,就能有效防治病原微生物对作物造成的重大破坏,可保证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基于此,筛选大三元肥的微生物菌种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依据微生物菌种间相互有共生、互生作用,且不产生拮抗作用的原理,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最后选定“巨大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大三元肥的生物活菌的复合菌种组配。该复合菌种能有效分解土壤中含量丰富的难溶性磷、钾,将农作物难以利用的物质转化为可被利用的有效营养物质,既培肥了地力,又使废弃物、残留物得到充分利用,解决了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达到有效利用农业废弃资源,提升土壤有机质,改良活化土壤的目的,另外抗病生防的微生物及其衍生物,在肥料中得以充分应用,创造了“肥、药、健”三效合一的功能肥料,改善并提高农产品品质,有益于人们的健康生活。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2)大三元肥的菌种及其作用机理[3]。巨大芽孢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它能够形成孢子,具有很好的降解土壤中有机磷的功效,可以用来生产解磷固钾肥料。胶冻样芽孢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是土壤中一种重要功能菌,它能分解长石、云母等铝硅酸盐类的原生态矿物,使土壤中难溶性K、P、Si等转变为可溶性供植物生长利用,同时还可以产生多种活性物质促进植物生长。枯草芽孢杆菌:耐酸、耐盐、耐高温(1000℃)及耐挤压;具有多种有效促活性成分,富含多种氨基酸(18种以上),能产生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多种胞外酶;菌体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枯草菌素、制霉菌素、多粘菌素、短杆菌肽等活性物质,对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1.4.2采用最新低温造粒工艺技术生物活菌的菌种及菌群的选育培养、生物活菌的活性大小、含量高低直接影响大三元肥的使用效果,是决定大三元肥成败的关键。为了不影响生物活菌的活性和含量,在生物发酵过程中,当功能菌株形成孢子状态后,采用最新低温造粒技术,对其进行单独造粒,使功能菌株活性和含量能够保持在75%以上。

1.4.3采用非典型生产工艺技术路线生物活菌的活性和含量在较高的无机养分中会受到抑制,其存活时间相当有限,在其没有造粒之前,不能与无机养分直接混合。同时无机养分、有机物料和生物活菌三大组分因其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各不相同,其工厂化处理的工艺及工序也完全不一样,该项目是将其各自作为独立单元,分别进行对应的工厂化加工处理,最后按要求进行复配,从而使生物活菌与无机养分隔离共生共存、协同作用、相互促进。

1.5大三元肥研制的先进性和创新点

1.5.1理论创新传统肥料的研发生产是从作物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出发,完全忽略了种子、土壤、产量与肥料之间的利害关系,所研发生产的各类肥料带有避免不了的局限性。大三元肥在研制上提出肥料不仅要满足作物所需全面营养,还要在连续使用中,保护耕地、改良并活化土壤,这一理论观念已作为大三元肥研发生产的理论基础。

1.5.2配方创新大三元肥产品养分配方实现全营养化,将无机养分、有机物料和生物活菌三大组分融为一体,满足了作物不同生育期的营养需要,集速效、长效和促效于一体;生物活菌实现功能化的全新组合,把分解残留提高肥效的解磷、解钾菌和抗病毒细菌、生防细菌有效复合,抗病、生防微生物及代射产物中的多种生命元素在肥料中应用,创造了“肥、药、健”三效合一的功能肥料,实现了养分由单一向多元,功能由单项向全能的转变。

1.5.3工艺创新大三元肥在生产技术上采用非典型的特殊工艺,通过低温造粒技术,在不影响生物活菌的活性和含量的前提下,实现了无机养分、有机物料及生物活性物质的有机结合。

1.6大三元肥研制的主要技术指标

大三元肥作为一种创新肥料目前尚无农业部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4-7],武汉金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起草制定的《大三元肥企业标准》(Q/JHS009―2010)已通过专家评审,并在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大三元肥按照此标准检验和生产。

2大三元肥应用效果分析

大三元肥在湖北武汉、荆州、襄阳、黄冈,河南郑州、南阳,福建夏门,安徽安庆等地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以其养分全、功能多、肥效好、利用率高、适用广五大特点而优于其他肥料,使示范户、用户在使用大三元肥之后起到增产增收、改善农产品品质、改良土壤、提高作物抗性、保护环境五大作用。

2.1肥效提高,产量增加

人类生存的耕地和水体环境,被大量使用的化肥、农药污染,大量使用化肥形成的化肥依赖症使得化肥利用率越来越低,要想维持上年的产量就要投入更多的肥料,而大量投肥,作物在苗期供肥过剩形成疯长,中后期缺肥造成早衰,需要多次追肥,使肥料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大幅上升。施用大三元肥伴随着大量繁殖起来的多种有益菌群,则充分起到固氮、解磷、解钾、进行光合作用、供肥柔和持久的作用,使肥料的平均利用率由30.0%提高到45.3%,增强了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例如,武汉市江夏区安山镇株山村严广明种植的水稻2010年50%的田块施用金禾圣牌大三元肥,每公顷施用大三元肥450.0kg,追施尿素75.0kg;另50%的田块每公顷施用45%含量复合肥375.0kg和碳酸氢铵375.0kg,追尿素112.5kg。结果表明,整个生产过程中施用大三元肥的水稻生长平衡,茎秆粗壮,抗倒伏;病虫害少,可以防止纹枯病的发生;穗粒饱满,千粒重比未施大三元肥的重2g;米质好,米宽为2.8mm,达到优质米的标准;每公顷水稻产量增长6.8%,少打药两次。而用45%含量复合肥的田块,因氮肥太重导致水稻成熟期推迟,纹枯病严重,水稻茎秆细易倒伏。

2.2改良土壤,防止病害

大三元肥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有益微生物,改善土壤的保水、保土、保气功能,活化改良土壤,使用后有效减少和防止土壤板结;并通过抑制病原菌的入侵,增加和激发作物免疫能力,减少作物的病害。通过对大三元肥在武穴市水稻栽培区土壤情况调查,处理A为施用金禾圣牌大三元肥,处理B和C为施用同量其他品牌的45%复合肥,对各小区土壤进行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的测定,其结果见表1。

2.3作物生长快,果实增大

传统肥料因其营养不全,加上吸收不好,导致利用率低下,作物在生长中因营养不良,经常会出现生长发育不良,死苗、缺株、矮化,影响正常生长。通过施用大三元肥,满足作物生育期的全部营养,前期肥稳,使得苗齐苗壮;中期肥不脱,作物根系发达,须根多30%;后期肥不缺,生长不早衰,果实肥硕。潜江市张金镇杨桥村9组曾樊香种了1hm2棉花,每年都出现早衰,2010年他进行大三元肥示范,其中处理每公顷施用金禾圣大三元肥600.0kg作基肥,对照每公顷施用45%含量复合肥600.0kg,其余追肥管理措施相同。棉花定植1个月观察,施用大三元肥的棉苗缓苗期短,生长健壮,没有缺株,而施用化学复合肥的棉苗生长快慢不一,有缺株现象;棉花花蕾期观察,施用大三元肥的棉花不徒长,分枝多,枝条粗壮,花蕾大而多,病害少,少打1~2次缩节胺,而施用化学复合肥的棉花旺长,花蕾小,出现枯、黄萎病;棉花采收盛期观察,用大三元肥的棉花棉铃和叶片都生长健壮,花白,棉纤维比一般棉纤维长1~2mm,生育期推迟10~15d,而施用化学复合肥的棉花叶片开始发黄有早衰现象。

2.4作物品质改良,口感舒适

由于传统肥料养分不全,造成作物畸形生长,空秕率高,品质差。土壤中反硝化细菌易产生亚硝酸盐被作物吸收,损害人体健康。大三元肥能有效降解土壤中有害物质和植物体内的有害残留,且满足了植物生长对大量、中量、微量元素的需要,使“瓜变甜、果变香、菜变鲜、粮有味”,所生产的农产品能达到AA级绿色食品标准,产品恢复到自然风味。河南省南阳市童喜辣椒合作社的段卫强,施用金禾圣大三元肥种植小辣椒,每公顷施用大三元肥600.0kg作基肥,追肥每公顷施用600.0kg,辣椒叶片粗壮肥厚,根系发达,没有根腐病,而且结果率高,果形大小一致,且辣味纯正,品质好,卖价高出0.2~0.4元/kg。大三元肥补充土壤有机质,改善辣椒品质,提高经济效益,辣椒检测达到绿色食品AA级。湖北枣阳西郊桃园夏云定,2010年在桃树上每公顷施用金禾圣大三元肥750.0kg,其余用等量45%的复合肥,施用大三元肥的油桃含糖量达16.8%,而对应未施的含糖量仅为10.6%。

3讨论

大三元肥研制理论严谨,生产工艺、技术路线科学先进,生物活菌与无机养分、有机物料结合巧妙,主要技术指标精准严格,实现了肥料养分由单一向多元、肥料功能由单项向多能的发展。从试验示范的结果看,使用大三元肥能迅速提高肥料利用率,及时提供作物所需的各种养分,对作物生长及增产有显著的作用;提升土壤有机质、补充土壤有益微生物、有效改善土壤通透性和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对保护耕地、改良和活化土壤有促进作用;同时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减少病害对作物的影响,增强作物抗性,提高作物免疫力,对作物病害具有保护防范作用。大三元肥研制及应用对于保护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于资源的节约利用、保护环境,对于治理农业三废、保护改良耕地,对于保障食品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对于节约农民种田成本、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值得在全国进行大力推广应用[8]。

大三元肥研制应用工作的当务之急,是针对不同作物开发效果更好、功效更稳、成本更低、针对性更强、使用更方便的各类农作物的专用大三元肥料。

参考文献:

[1]孙建利.对过量使用化肥危害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16):278-279.

[2]王岩,林海.浅谈化肥危害及采取的有效措施[J].丹东师专学报,2002,24(z1):31-32.

[3]姜瑞波,宁国赞,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农业微生物中心.中国农业菌种目录[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NY525―2002,有机肥料[S].

[5]NY884―2004,生物有机肥[S].

[6]GB15063―2009,复混肥料(复合肥料)[S].

[7]GB18877―2009,有机-无机复混肥料[S].

[8]郎家庆,姜娟,何随成,等.当前肥料发展的趋势及特点[J].杂粮作物,2003,23(2):111-113.

土壤改良技术方案范文篇10

关键词:桂花;育苗;技术

中图分类号:S685.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7-0095-03

1引言

桂花别名木犀,木犀科,常绿乔木。树皮光滑,幼枝黄绿色。单叶,对生,革质,椭圆形,边缘具细锯齿。花簇生,叶腑呈聚伞状花序,极芳香。核果椭圆形,紫黑色。常见栽培品种有金桂,花深黄色,香气浓烈;银桂,花白微黄,香味浓;丹桂,花橙红色,香气较淡;四季桂,花色黄或淡黄,一年可开花数次,香味淡。喜肥、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桂花是珍贵的芳香花卉,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花园、庭园随处可植,对植、丛植均可,也可盆栽欣赏。

2苗圃的建立

苗圃地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苗木的产量、质量和育苗成本。新建苗圃时,如果选地不当,常给生产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选择苗圃地必须十分慎重。要作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综合各方面情况,然后选出最适宜的地方作苗圃。

2.1位置

苗圃地主要分布在公路两侧的缓坡上,距离场部500m。苗圃地南面主要是土壤湿润、深厚的营养繁殖区、播种区,北面为水、肥条件中等的移植区。

2.2地形

苗圃地分布在公路两侧缓坡上,地势起伏不大,坡度多在5~15°间。苗圃地平缓,呈长条型,多为东南坡向。

2.3土壤

苗圃地成土母岩为砂岩,土壤类型为黄棕壤,质地疏松,土层深厚,微酸性。

2.4水源

苗圃地边缘有林地、灌木林地,山间有溪水,水源充足,可直接引流,灌溉方便。

2.5病虫害

苗圃地周围有林地、灌木林地,有鼠、兔、害虫等。耕地时撒药灭虫,插苗时喷药消毒。

3整地与施肥

土壤是苗木生长发育的场所。如何通过精耕细作、合理施肥、换荐轮作等措施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的温度、湿度和空气状况,为种子发芽、苗木生长创造良好环境,是培育出壮苗首先应注意的问题。

3.1整地

冰雪到来之前,进行深耕整地。疏松土壤,促进深层土壤熟化。改善土壤结构,可引起土壤理化性质和一系列变化。增强土壤的通气性,为苗木根系的呼吸提供O2,并排出CO2;增强土壤的透水性,提高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的能力;提高地温,减少温差,有利于根系生长。在土壤空气、水分和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有利于好气细菌不断对土壤有机质进行分解,为苗木生长发育提供充足养料。而且通过整地还可以消灭残茬、翻埋种子、混拌肥料并在一起程度上消灭病害虫。

3.2作床

采取略高于步的平床方式作床,床宽1m,步道宽50cm。苗床方向为东西向,设置荫棚遮荫。

3.3土壤处理

土壤处理是指灭病和灭虫两个方面。灭病即土壤消毒,播种前5~7d,在床面喷洒3%的硫酸亚铁水溶液,4kg/m2。灭虫即消灭地下害虫,每亩用0.5%的“六六粉”4kg加入细土100kg在耕前撒入圃地,然后翻耕亦可。

3.4土壤施肥

用过磷酸钙有机肥混合沤制后,在第一次耕地前将肥料均匀撒在地面,通过翻耕把肥料埋入耕作层中。

4插条育苗

插条育苗是将树木的茎或枝条剪成一定规格的插穗,插入苗床,使之生根成苗的一种育苗方法,操作简便,应用广泛。

4.1插穗采集

4月中旬,在清晨或无风的阴天,选择生长健壮的幼龄母树,采集一年生粗壮枝条作插穗。

4.2插穗的截制

用利剪剪穗,避免压伤嫩枝和撕裂表皮。插穗长短,取决于枝条节间的长短,节间长的可截成长4~12cm,包括2~4个节间;节间长的可截成长15~20cm,包括1~2个节间。上端保留顶梢或平切,下切面可以为平面也可以切成单马耳、双马耳形等,以促进插穗生根。切好的插穗,应及时用湿润的材料覆盖,以免干燥。

4.3生长调节剂处理

用少量酒精或70℃温水将萘乙酸溶解,然后加水稀释至50ppm的浓度。先将溶液放在干净的浅盆中,再把插穗成捆竖立在溶液中,浸泡深度3cm,浸泡时间12h,放于阴凉和室内进行处理。

4.4扦插

在苗床上按行距20cm,株距20cm。开沟、插入,封土、踏实,及时灌水,保持湿润,覆盖薄膜保温,并进行必要的遮荫。

4.5苗期管理

插后要经常灌水,适当遮荫,保持一定的光照和温度,当大部分插穗生根后,要逐步加大通风透光强度,使苗木逐步适应苗圃地的环境条件后,再转移植区继续培育。

5移植苗的培育

5.1移植苗的概念

为了培育2年以上的符合特定规格的大苗和一些珍贵苗木,常常把插种苗或营养繁殖苗由原来育苗地移植到移植区内去继续培育,称为移植,也称换床。经过移植的苗木称为移植苗。

移植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苗木生长所需的营养面积,改善苗木光照和通风的条件,促进侧、须根发育,从而获得健壮、年龄较大的苗木,以适应特殊造林的需要。苗木通过移植,主根被切断,促进了侧、须根的增长,暂时抑制了地上部分的生长,加大根茎比值,提高了苗木质量。而且主根较短,起苗不易伤根,栽植根易舒展,有利提高造林成活率。

5.2移植苗的培育技术

5.2.1培育年限

苗木移植后培育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经营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树种的生长速度等。一般为2~3a,根据需要可以任意选择。

5.2.2移植时期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树种特性而定。春季是适合移植的大好时期,是主要的移植季节。早春气温回升后,根系已得到初步的恢复,开始吸收水分供给苗木生长需要。使苗木体内能保持水分平衡。苗木容易成活。也可以在雨季进行移植。移植最好选择阴天或无风的清晨或傍晚,但不宜在雨天土壤过湿时进行。土壤泥泞时移植,不仅根系不易舒展,影响苗木成活的生长,而且还会破坏苗圃土壤结构。

5.2.3苗木准备

将移植的苗木按大小分级,然后进行分区栽植。要求做到随起、随分、随运、随栽,以提高成活率。结合分级对苗木适当修剪,剪去过长的和受伤的根系,以促使其发生大量须根并便于栽植。根系保留长度应在15~25cm左右。为了减少蒸腾,可剪增部分枝叶。

5.2.4栽植方法

按行距60cm开沟,沟深大于主根长度,然后将苗木按株距50cm排列沟中,封土、踩实。栽后灌水,使土壤落实。从起苗到栽植,都要注意保持根系湿润,避免风吹日晒。一时栽不完的苗木,应先择背阴湿润地方进行假植。

5.3移植苗的抚育管理

(1)中耕除草。根据土壤、气候条件,以及杂草滋生情况,进行中耕与除草。

(2)树冠和干形的整修。为了特定的目的,当生长达到一定高度后,可摘去顶芽以抑制生长,从而加速直茎生长。树冠整形的方法是修剪树枝和改变枝条的形状。修剪树枝,可抑制枝条的延长,逐株分次加以修整,使冠幅符合要求。修枝时期,多在秋季落叶后,春季发芽前进行。

(3)灌溉、追肥。移后灌水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因而必须适时灌溉,保证移植苗体内水分的平衡。灌后松土,使土壤透气良好,根系得到尽快恢复,并追施肥料,满足苗木生长的需要。为了不使移植苗的根幅过分扩大,追肥和灌水最好集中在苗根附近。

(4)病虫害防冶。桂花叶斑病的防冶,感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在抓好预防的同时,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防冶。

6苗木管理

6.1苗木品质

苗木的品质直接影响着造林的成活和生长。选用壮苗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对不良环境条件抵抗力量强。壮苗应具备的条件。苗干粗壮,并具有一定的高度,通直圆满,并充分木质化;根系发达,侧根须根多,而且具有一定长度;主根不弯曲,短而粗;顶芽健壮,无病虫害。

6.2苗木调查

调查苗木的目的,在于测定苗木的产量和质量。以便有计划地供应造林所需苗木;作好苗木出圃前的准备工作;为编制下年度的育苗计划提供可靠依据。

6.3苗木出圃

苗木的出圃是育苗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主要包括起苗、分级统计、假植贮藏、包装运输等。

6.3建立苗圃技术档案

(1)建立苗圃技术档案的意义。通过不间断的记录、积累、整理、分析和总结苗圃地的使用情况,苗木生长情况,育苗技术措施,物料使用情况以及日常作业的劳动组织和用工情况,作为资料保管。①能够及时、准确、历史地掌握该苗圃地培育苗木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为现况提供依据;②可以掌握各种苗木的生长规律,分析总结育苗技术经验,探索土地、劳力、机具和物料合理使用和主要依据;③能够提供建立健全计划管理、劳动组织,制定生产定额和实行科学管理的依据。

(2)苗圃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利用档案、育苗技术措施档案、苗木生长调查档案、气象观测档案、作业日记。

(3)建立苗圃技术档案的要求。要认真落实,长期坚持,不能间断。观察、记载要认真负责、及时准确、简明、全面、清晰。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对记载材料要及时汇集整理、分析总结,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及时提供准确、可靠、有效的科学数据和经验,指导今后苗圃生产。按照材料形成时间的先后或重要程度,连同总结分类装订,造册登记归档,长期保管。

参考文献:

[1]田颖锐.造林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2]朱家骏.林木育种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3]程金水.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土壤改良技术方案范文篇11

关键词: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

中图分类号:D1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12-0029-03

1引言

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能源和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但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和破坏土地,造成原有地形地貌景观的严重破坏,在此过程中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带来了困境,形成了代际外部性,影响了子孙后代的发展。矿区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否合理,己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改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矿山开采造成的环境不断恶化,使得对矿区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土地复垦的内涵及技术体系

2.1土地复垦的内涵

虽然国内外对土地复垦的内涵的界定有所差别,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目的都是恢复土地的生产和生态功能。土地复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技术工程,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地域性、多样性的特点。在实际中操作中通常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一是工程复垦,首先利用矸石和粉煤灰等物质充填或者通过挖深垫浅形式进行回填平整,并根据实际需要修建防洪、排涝等配套工程,促进地表形成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二是生物复垦,对于废弃的土地使用微生物培肥、肥化土壤等生物方法,使其达到农作物正常生产的土壤结构和养分状况的标准,为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2.2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技术体系

根据土地复垦的内容和目的,构建土地复垦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土地复垦规划技术。土地复垦规划技术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核心内容:一是确定复垦土地的利用方向;二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三是采取的复垦工程措施的选择。这些核心内容的实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沉陷地景观恢复与生态重建规划设计的一般模式;二是普遍适用的常规规划设计方法;三是土地复垦规划设计关键参数确定的方法;四是规划设计三维可视化。

(2)土地复垦工程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充填复垦技术,根据充填物的差异和充填方式的差异,可以将之分为矿石充填复垦技术、粉煤灰充填复垦技术、污泥充填复垦技术、无污染充填复垦技术和动态充填复垦技术等。二是非充填复垦技术,在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技术包括疏排降复垦技术、直接利用技术、挖深垫浅复垦技术、梯田式复垦技术、修整利用技术等。

(3)土地复垦生物技术,这是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的核心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和改善重建系统生产力。在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技术包括微生物技术、生态工程和土壤改良技术等。

(4)复垦土地利用技术,主要是指促进复垦后的土地进行再利用的技术,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生物开发技术,是促使土地复垦后向农、林、牧等行业用地转变的技术;二是特殊利用技术,是促进复垦后土地向建设用地(包括建筑用地、工业用地、商服用地等)转变的技术;三是综合利用技术,主要是生物开发技术和特殊利用技术结合起来,促进复垦后的土地向可综合利用的方向转变。

(5)土地复垦效果评价技术,主要是对土地复垦过程及工程完成后的效果及取得的效益进行评价的技术。土地复垦效果评价最关键的是要综合考虑土地复垦工程的各个环节,深入分析和评价土地复垦工程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能带来的预期效益和潜在危害,并定量评价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6)土地复垦经营与管理技术,主要是对复垦后土地进行产权的明晰、确权和管理,以及土地复垦的宏观管理和生态重建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全过程管理。有效的土地复垦经营与管理技术具有多方面的好处,比如能够有效减少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的投入和投资,增加土地复垦的效益等,也有利于对土地复垦工程进行整体上的把握。

3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实践

3.1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发展历程

与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土地复垦工作起步较晚,从20世纪0年代开始,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矿山职工开始自发的在排土场、尾矿场上垫土、进行土地平整,种植蔬菜和粮食,这是我国土地复垦的雏形。随后我国的矿区土地复垦工作开始起步,这一时期主要是采取填埋、剥离、覆土等简单措施,将矿山开采过程中造成的废弃土地变成可供耕作的土地。这一阶段的土地复垦还处于一种自然状态,没有理论作为指导,复垦技术也不成熟,土地复垦方向具有随意性,没有结合适应性评价确定土地复垦方向。

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我国对矿区的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重视程度逐步加大,先后出台了与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30余部,对土地复垦规划、土地复垦责任主体、生态环境治理、资金来源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在这些法规的指导下我国进行了大量的土地复垦工作实践,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的土地复垦技术体系。在学术界,我国学者针对土地复垦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并尝试在研究试验中引入生物、化学、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为推动我国土地复垦工作了巨大贡献。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土地复垦工作步入稳步发展阶段。为了进一步规范土地复垦工作,加强土地复垦管理,国务院2011年3月日公布实施了《土地复垦条例》,对土地复垦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这标志着我国矿区土地复垦进入规范操作阶段。

3.2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技术方法实践

在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程技术方面,露天矿和井工矿是有所区别的。一般来说,露天矿土地复垦以挖损、压占地和污染地的复垦为主,从早期的土地复垦实践来看,开采工作和土地复垦是独立开展的,等矿山采排工作结束后才进行土地复垦工作。随着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工作开展的深入,认识到土地复垦工作的不足,对原来的方法和流程进行改进,逐步形成了“采运排复一条龙作业、“堆状地貌种植等复垦方法,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井工矿土地复垦以塌陷地和废弃矿渣的处理为主,在实践中主要采用疏土法、挖深垫浅法和充填法等方法进行土地复垦工作。另外,在对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进行土地复垦时,需要采取相关的水土保持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

在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化学技术方面,主要是用于土壤改良,不同的土壤类型采取不同的技术方法。针对酸性土壤,在我国土地复垦实践中主要是通过施用煤灰、石灰或类似石灰的工业废料来降低土壤酸性,达到可以正常耕作的标准;对于碱性土壤,其主要表现为p值过高,在我国土地复垦实践中主要是通过煤炭腐殖酸等物质进行改良;对于土壤肥力低的土地,在实践中是通过施用有机肥或氮、磷、钾等无机肥进行土壤熟化和增加土壤肥力;对于有毒的尾矿及废弃物,首先需要采取特殊措施预防有毒金属向表层土迁移,然后进行表土覆盖、增加土壤肥力等其他土地复垦措施。

在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生物技术方面,在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是林草种植。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破坏林地和草地,或者在复垦时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将破坏土地复垦为林地或草地。这两种情况下都存在树种和草种的选择问题,在实践中可以根据自然气候条件、岩土的成份和性质,并结合树种草种的抗旱性、抗寒性、耐贫瘠性、生长发育速度以及土壤改良效果等方面进行选择。

我国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作中也开始引入3技术(R、GP和GI),这三种技术的应用范围有明显的区别,一般来说R技术主要用于矿区土地的覆被调查,GP技术通常用于矿区沉陷地的变形监测;GI主要用于图像处理、数据提取和分析、结果输出。在3技术的支持下上进行土地复垦方案设计,使土地复垦方案更具有可行性。

对于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管理也十分重要。我国经过近30年土地复垦实践的探索,形成了临时用地、以补、以地换地、政府主导复垦等多种土地复垦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土地复垦工程全过程监督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土地复垦各个阶段的工作实行标准化管理和跟踪管理,以保证在土地复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进行处理。

4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发展方向

未来我国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作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4.1强化对采前拟损毁土地预测工作

要对正在开采的矿山和新开采矿山的拟损毁土地进行复垦设计。为了更好的进行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方案设计,首先要合理的预测开采中拟损毁土地范围及程度。不同的开采类型采取不同的预测方法。对于露天矿,可根据矿产资源埋藏范围、分布走向以及开采设计方案来确定土地损毁的范围和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复垦方案的设计。对于井工矿,地下开采的过程造成土地损毁状况非常复杂,在实践中需要通过开采沉陷规律来预测土地损毁范围和程度,然后才能进行土地复垦方案设计。这里最重要的是选择合理的土地损毁预测方法和预测软件及确定合适的预测参数,这也是未来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4.2综合集成应用3技术

我国在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中3技术(R、GI和GP)的单项应用较多,但综合集成应用还不多见,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工作中如何集成应用3技术,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实际工作,亟待加强相关的理论研究。因此,在实践中应最大限度地挖掘3技术及其它先进技术的应用潜力,进行综合集成应用,使其在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中的基础资料获取、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复垦方案设计及土地复垦检查验收工作得到充分的应用。如何利用3技术建立土地复垦信息管理系统,是今后的土地复垦的工作内容之一。

4.3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目标应注重农业与生态需求

由于我国人多地少,我国在实践中比较注重复垦土地的农业利用,我国最新的《土地复垦条例》也明确规定复垦的土地应当优先用于农业。因此,在今后的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工作中,如何建设安全、高产的农业用地是一个核心内容。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应重视生态建设的问题,在确定土地复垦方案时尽量采取生物技术。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复垦区应注重采前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后生态环境的恢复;在生态环境脆弱的矿区更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采后进行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工作时,要以生态效益的发挥为主,着力改善矿区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矿区生态环境状况。在此过程中矿区的生态群落重建以及复垦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应采取合理的措施,这也是今后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工作的重点。

4.4完善土地复垦融资体系

资金来源及体系是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的重要内容,因为资金是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由于各矿区开采损毁前的土地类型、开采损毁方式、面积及程度、复垦标准和技术、土地复垦方向和复垦工作的工程量等条件差异较大,最终的土地复垦费的数额和计算方式也不一致。另外,各个地区复垦材料的价格、劳动力价格都有很大的差异,具体单价的确定要在参考2012年新修订的《土地开发整理预算定额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物价水平进行资金预算。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明确土地复垦费的具体征收方式及使用管理办法,进行统一的管理模式。

5结语

矿区生产建设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在实践中将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纳入矿山生产工艺系统,构建综合决策和生产体系,尽快恢复被破坏土地的使用功能,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工作,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方面的协调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孙庆先,胡振琪.中国矿业的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发展[J].中国矿业,2003,12(7):23~26.

[2]胡振琪,赵艳玲,赵珊,等.矿区土地复垦工程可垦性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4):264~267.

[3]郭立新,苏衍江.浅谈宋集屯露天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J].露天采矿技术,2008(2):4.

[4]张磊,才庆祥,彭竹.人型露天矿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技术初探[J].露天采矿技术,2008(3):~7.

土壤改良技术方案范文1篇12

(一)生物改良技术。

生物改良简单来说是利用植物对土壤的性质进行改良,既可以种植紫花苜蓿、草木樨等具有耐盐特性的牧草或绿肥,也可以种植具有耐盐碱特性的植物,如滨藜、盐角等聚盐植物、弗吉尼亚栎、柽柳或者海边红叶等泌盐植物。以弗吉尼亚栎为例,它具有较强的耐盐碱性,可在海水内进行短期浸泡,我国于2000年将弗吉尼亚栎引入,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都曾进行过试点种植,适当浓度的盐分能够促进弗吉尼亚栎的生长。就我国的本地植物来说,柽柳具有较强的抗盐碱性,在盐碱性的影响下,柽柳叶片中POD与SOD的活性会发生改变,柽柳种植可以采取双行带状,选择超过0.8米高,超过0.5厘米地径的2年生苗木进行种植,有滨海地区通过风力将柽柳种子传播,传播面积超过10亩,每亩出苗约740株。

(二)物理改良技术。

对盐碱地的物理改良包括三个步骤,首先,需要对绿地进行修正,使其具有一定的坡度,为了便于灌水洗盐,需要在绿地上挖排水沟;其次,要对土地进行深耕,以保证土壤的疏松,该工作要在雨季来临以前完成,通过深耕能够提高土壤的透水性,避免盐分提高;最后,要设置隔离层,隔离层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盐分的上升,在栽种树木以前,需要先将塑料材质的隔离袋放置到树穴当中,然后将客土填入到树穴,在进行树木种植,也可以以粗砂、碎木屑、煤渣、碎树皮、麦糠、马粪等铺设在树穴内作为隔离层。

(三)化学改良技术。

化学改良是指在土壤中增施肥料,以改善土壤的性质,不同类型的肥料其作用也是不同的,例如,可在土壤中添加具有酸性的肥料,来增加植物的抗碱性,使其pH值降低;也可以使用富含氮磷钾等元素的矿物肥,增加土壤养分;而使用有机肥则能够提高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但是要注意如果长期使用酸性肥料,很有可能导致土壤出现板结现象,因此要控制使用的次数与使用量。

二、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一)施工技术

1.隔离层的设置。

为了对盐分的上升进行抑制,需要在土壤中铺设隔离层。隔离材料可以选择石屑、石子或煤渣,材料的大小要适中,同时也不能含有过多的杂质。一般来说,石屑的直径不能够超过1厘米,石子的直径则不超过3厘米。隔离层厚度为(5±1)厘米,隔离层上可以酌情再行铺设麦秸、稻草、麦草等材料,虚铺厚度保证在50厘米左右。

2.回填客土。

对盐碱地进行园林绿化施工的关键在于深耕土地与回填客土。在对客土进行回填之前,要在盐碱土壤与绿地之间设置塑料隔离层,避免盐碱地中的盐分渗入到绿地中。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隔离层与塑料布的地层严密的结构到一起,塑料布的顶端要超出地面20厘米左右的高度,并用石块对其进行固定,以保证在客土回填的过程中塑料布不会随之滑落。

3.栽植树种。

在盐碱地栽种植被时,要保证植物具有抗干旱、耐盐碱、抗风沙、耐水湿等特性。为了提高绿化的质量,在进行绿化施工时,除了要选择当地的树种外,还可以适当引进其他地区或国家能够适应当地环境的树种,从而使绿化景观更加丰富、更具层次感,例如沿海滨区种植弗吉尼亚栎,新疆、甘肃、内蒙古、渤海湾地区种植柽柳等。另外野生植物也可以被应用到园林的绿化设计中。

4.苗木移栽。

落叶栽植通常都会选择在11月份左右进行,这是因为在秋季土壤经过脱盐处理后盐分要明显低于其它季节,且水分供给较为充足,苗木移栽后土壤会在短时间内封冻,这能够保证土壤不会出现返盐现象。与春栽相比,秋季地温相对高,苗木容易生发新根,到次年的早春时节,苗木根系可以较早发育,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苗木的成活率提高。在移栽时要注意大部分苗木都需要浅栽,栽植的深度超过原土印的1到2厘米即可。这种栽种方式不仅能够避免树根在水渍下发生腐烂,还能够提高根系的透气性。

(二)养护技术

1.灌溉。

园林绿地主要依靠给水管网供给的自来水进行灌溉,针对盐碱地的特点,在浇灌时要保证浇足浇透,避免次生盐碱化的发生,如果绿地上存在低洼区,一定要注意排水的顺畅。花草与苗木种植后,首次浇水要浇透,然后根据植被的情况每隔7到10天浇一次水,浇水后要进行松土,在进行第三次浇水时要进行树池封堰,这样既能够避免返碱返盐现象的发生,也能够使植被汲取充足的水分。

2.施肥。

对改良后的盐碱园林进行施肥时可以以粗肥为主,以有机肥为辅。粗肥能够使土壤的肥力与通透性增加,使土壤保持舒适的状态,便于盐碱的脱离;有机肥既能够为植被的生长提供养分,又能够在腐化时产生酸性物质来降低土壤的pH值。对施肥方案的具体的选择要以绿化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3.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对植被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要以防为主,对病虫害现象要予以关注,如果发生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救治,但要避免使用毒性较高、有较强刺激性气味的药物进行相关的防治工作。

三、结语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新生儿脐带护理方法范例(12篇)

    - 阅0

    新生儿脐带护理方法范文【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护理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195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207-02新生儿脐部和其体内血管相通,如护理不.....

    环境类学科评估范例(12篇)

    - 阅0

    环境类学科评估范文1篇1关键词:化工建设;环境风险评价;重要性;主要内容;中图分类号:B845文献标识码:A环境风险评价对化工建设的重要性化工产业的基本特点一般情况下,化工建设需要很.....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