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范例(12篇)

来源:网络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范文篇1

孤岛效应就是当正常供电因故障或停电维修而中断时,各个用户端的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未能及时检测出停电状态而将自身切离城市供电网络,而形成由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和周围的负载组成的一个电力公司无法掌握的自给供电孤岛。一般来说,孤岛效应可能对整个配电系统设备及用户端的设备造成不利的影响。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1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现状

近几年太阳能直流负载系统如交通信号灯、景观照明、装饰照明等,以草坪灯、庭院灯、小功率路灯为主,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应用,并逐渐向室内地下停车场、楼道灯等24小时照明的交流负载系统应用方面发展,在节约能源方面可取得较好效益。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仅在国内部分地区,尤其是市政能源建设薄弱或者公共电力供应不能到达的地区得到应用,如在内蒙古、新疆等风能资源丰富、光照强烈、日照辐射均衡的地区得到了较快发展,而北京市响应绿色奥运的精神,在新农村建设中将郊县约2万盏的路灯更换为太阳能灯具。

2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存在问题

(1)在技术方面核心技术受控于其他国家,产品成本高。2007年9月的《中国光伏发展报告》称,中国光伏产能列世界第三。虽然国内光伏发电产业产品组装能力居世界第三,但是将硅原料提纯成晶体硅、晶体硅铸锭切片,以及发电的逆变控制等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中国的光伏发电产业实质上是在为国外企业“代工”,这也是国内光伏产品价格始终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因为缺乏核心技术,目前国内太阳能产业链已经形成这样一个“怪圈”:中国廉价出口硅金属,国外企业提纯后高价卖给中国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国外企业再购买电池,然后制成各种终端产品在市场上销售。

(2)在市场方面我国光伏发电市场发展缓慢,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两头在外,即上游的多晶硅材料和最下游的应用都在国外。国内生产的太阳能电池98%用于出口,相当于大量输出国内紧缺的能源。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都能生产比较好的多晶硅,我们国家也能生产,但产业程度不一样、技术含量也不一样,我国现在真正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距离国外先进水平还差的很远,现在依然没有特别成熟的企业。

(3)在环境方面污染问题日渐突出,虽然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但太阳能上游的组件和硅原料加工却是高污染行业。太阳能薄膜电池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会排出四氯化硅、氯化氢、氢气等尾气。特别是四氯化硅,如果不做处理,就会溶解变为盐酸等物质,污染土壤。与很多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一样,欧洲国家无法承受在本国生产的负面影响,所以中国才得以成为太阳能世界制造中心。

(4)在产业方面由于产品长期出口,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内的企业往往各自为战、组织松散,在需要一致对外的时候难以统一。太阳能光伏发电企业以前并没有注重行业内的合作,在遭遇反倾销危机时产业协调一致非常必要。但实际上,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里却并没有一个公认的行业组织和协调机制来协调大厂之间、大厂与小厂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仅有的几个省级光伏产业协会能够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结论及建议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进步,需要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通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实现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有效突破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瓶颈。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四点建议:

(1)积极研发创新技术。如着力开发“第三代”光伏发电技术,降低光伏发电系统成本,这是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之关键。“第三代”光伏发电成本,即“4倍聚光+跟踪+太阳能炼硅+晶体硅(P型或N型)+薄膜”技术的光伏发电成本,成本的降低必将有力推动光伏发电产业在我国的大规模应用。

(2)通过财税政策和专项资金,促进薄膜电池等太阳能光伏电池核心技术研发。鼓励优势企业进行高纯度硅料等核心技术和薄膜电池等新兴技术的研发,使国内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发展逐步摆脱核心技术在国外的格局。

(3)制定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技术经济和环保门槛。为促进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来规范太阳能光伏电池相关产业投资必要的技术经济和环保门槛,避免“遍地开花”的乱象,鼓励技术水平高、竞争力强、环境友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的发展。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产业;现状;综述

[DOI]10.13939/ki.zgsc.2016.03.056

随着光伏产业飞速发展,光伏产业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但从整体上看,国内关于光伏产业的研究起步较晚,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太阳能光伏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其发展需要识别时间,使得学术研究跟不上实际发展;二是新兴产业许多指标没有纳入统计口径,导致研究数据匮乏。

1光伏产业现状分析

纵观国内学者的研究,学术界总体上依然看好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未来发展,同时也明确指出了目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旦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光伏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具体说来,国内学者对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1发展迈入新阶段

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从现实角度看,光伏产业的发展,具有能源结构优化效应、产业经济效应以及节能减排效应,这些效应都可以很好地满足我国低碳经济建设的诉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从战略角度看,抢占新能源高地已经成为全球发展趋势,我国也应当顺应大势,居安思危,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2011年,我国光伏产业受欧美国家反倾销战略的影响,遭遇了最强“寒冬”。2013年年底,随着我国光伏产业在欧美市场份额的萎缩,这场“双反之争”也基本落下帷幕。关于我国光伏产业的未来,国内学者大多持乐观态度,认为产业发展已经迈入了新阶段。自2014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整体状况开始企稳回升,各大光伏上市公司也逐步扭亏为盈。伴随新兴市场对光伏产品需求量的增大以及国家扶持力度的加大,众多利好消息昭示着我国光伏产业的春天已经来临。

1.2国内市场培育滞后

从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历程来看,虽然近几年我国光伏产业年增长率远超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我国光伏产品几乎全部用于出口,国内需求市场的培育远远落后于世界光伏需求市场的发展。熊勇清等认为,市场培育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速度,背离了新兴产业培育的基本规律;市场培育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严重背离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国情。“两个背离”是造成我国光伏产业面临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而国内外市场协同培育当是破解这些问题的务实之举。

1.3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据工信部的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产能利用率不足60%,出现了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不过,国内学者在承认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的同时,也指出光伏产业的产业过剩不同于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只是由于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导致的相对的“产能过剩”,而不是绝对的“产能过剩”。王文祥认为,我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是由于需求暂时萎缩与产能迅速扩张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光伏产业的产能相对于需求而言出现了显著的阶段性过剩,产业并没有因此进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中描述的衰退期。

1.4产业技术创新不足

刘燕认为,国内光伏产业“大而不强”,技术水平不高,科技附加值低,在硅料提纯、生产设备设计开发、光伏组件生产及组装、测试技术等方面差距较为明显,偶有创新也多为工序创新和工艺细节改进。我国光伏产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必须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以创新为驱动,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光伏产业发展国际经验借鉴

自太阳能光伏概念兴起之时,发达国家就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名副其实的光伏强国。对于这些光伏强国的发展经验,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刘益君分析了各国的发展经验,为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1德国经验

1991年,德国首先提出了“1000光伏屋顶”计划,开创了政府支持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先河。这一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安装太阳能设备的经验,使住房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需求兼容,并鼓励民众消费太阳能。之后德国主要采用了两种鼓励方法:一是用高价收购居民的太阳能电力汇入总电网;二是通过贷款优先鼓励居民购买太阳能发电设备,并对贷款贴息。

2.2美国经验

美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以《能源政策法》为法律依据,通过法律上制定光伏产业相关公共政策、税收政策、融资和研发支持政策,采取减免税收、税收抵扣、财政补助、投资科研等手段,推动国内光伏市场发展。

2.3日本经验

日本由于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很早就开始重视新能源的发展。日本政府在1994―2005年间对住宅建筑用光伏发电系统实行补贴政策,促进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且根据初期设置费用的降低逐步减少补助费用。如今,日本政府又开始大力鼓励光伏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以期用先进技术来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

3光伏产业激励政策机制分析

近年来,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一系列相关鼓励性发展政策得以出台并实施。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推动了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这些政策在制定或实行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达不到政策制定的预期效果。

3.1部级激励政策存在扭曲现象

肖兴志等在观照他国政策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光伏产业激励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发现我国现有光伏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激励机制存在标准不一的扭曲现象,表现为对光伏产品生产补贴过度而光伏发电补贴不足。激励政策指向不平等,导致了国内光伏发展重生产而轻应用,为此,必须要重构我国光伏发电激励机制,合理确定光伏上网电价,禁止对光伏生产环节实施不当补贴,完善光伏发电环节补贴和光伏发输电及计量的研发激励。

3.2地方性激励政策存在缺陷

谭琪等分析了我国地方性的光伏产业激励政策体系,发现现行的地方激励政策体系中,存在着结构性、内容性、配套性以及沟通性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中,结构性缺陷表现为缺乏完整专项的产业规划;内容性缺陷表现为缺乏目标依据、原则规定、研发战略、政策手段;配套性缺陷表现为大量综合配套政策不够完善;沟通性缺陷表现为各级政府政策体系之间存在一定沟通障碍。

参考文献:

[1]王开科,黄如良,关阳.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路径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10(10):43-47.

[2]肖翠仙.中国光伏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3):117-118.

[3]熊勇清,黄健柏.光伏产业困境摆脱与市场的协同培育[J].改革,2013(12):52-57.

[4]王文祥,史言信.我国光伏产业困境的形成:路径、机理与政策反思[J].当代财经,2014(1):87-97.

[5]刘燕,聂思痕.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路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5(2):58-61.

[6]刘益君.国内外光伏产业政策比较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12):221-223.

[7]肖兴志,李少林.光伏发电产业的激励方式、他国观照与机制重构[J].改革,2014(7):75-86.

[8]谭琪,及月如.我国地方新能源产业激励政策创新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1(11):108-111.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范文篇3

继2011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板和风塔相继发起反倾销调查后,欧盟于2012年9月11日对我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今年2月和4月,欧盟又对我国光伏玻璃发起了双反调查。6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自6月6日起,欧盟将执行11.8%的临时税率,8月6日至12月份税率将涨至47.6%。到期后,欧委会将决定是否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永久性关税,一旦征收,该关税将持续5年。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世江的测算显示,11.8%的税率意味着中国光伏组件的销价将抬高至约0.78美元/瓦,相对于韩国等国家的产品,价格优势将荡然无存。

尽管如此,在近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与会的光伏业内人士在产业低谷中宣示了他们的信心与责任。在这个由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主办的新能源产业的年度聚会上,融合相关产业、发展分布式利用(特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光伏建设一体化,以及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等成为企业共同的呼声。

“新能源发展不但不会停止,反而会不断加快。新能源革命即将来临!”全联新能源商会会长、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表示。

国际摩擦重创光伏出口

“光伏和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是中国的战略新兴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在国际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上已经拥有很强的竞争能力。与此同时,新能源领域的贸易摩擦频繁。高额的反倾销税导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大幅下降,对我国光伏及其上下游产业产生严重的冲击。”在论坛开幕式上,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公平贸易据调查处副专员罗津做出如上评价。

对于美国和欧盟决定对中国出口太阳能产品征收关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等代表都认为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举动。

论坛公布的数据显示,光伏制造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多晶硅产量前五位的企业产量已占到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三左右,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全球的多晶硅产量将达到22万吨。其中,我国多晶硅产量将达8万吨。

今年1至4月,受市场政策和电力成本因素影响,相关企业陆续开工,多晶硅产量逐步上升。同时,价格开始回暖,从最低的16美元/千克回升至19美元/千克以上;进口仍然保持高位,主要进口来源国仍然是韩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其中1至4月,从韩国进口的比例最大,接近30%。

出口方面,去年光伏产品的出口比前年略有增长,但出口额下降43.3%。前年出口221亿美元,去年出口额只有127.9亿美元。今年1至4月延续了这一趋势,仍然是增量不增收。但同时,出口开始多元化发展,对欧洲的出口比重逐渐降低。据了解,去年,我国对欧洲市场的出口占比接近70%,而今年1至4月已降至50%左右。

光伏产业可持续在于技术创新

“我们的共识:光伏产业可持续在于技术创新。”论坛开幕式上,全联新能源商会执行会长、恒基伟业董事长张征宇代表商会宣读的《中国光伏北京宣言》,实质上也代表了业内人士对行业前景的判断。

陈颉进一步指出,欧盟对华双反的背后,隐匿着其欲借力扶持德国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的阴谋。欧盟希望通过推高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价格,为薄膜赢得足够的市场空间。“薄膜企业不愿意得罪中国,为什么这些薄膜企业愿意和我们国家合作?他们的第一代生产线认为技术已经掌握了,迫切需要资金发展第二代,有强烈的愿望把第一代生产线转移出去,从而拿到资金。”

据业内人士介绍,提升转化率、降低每瓦成本,仍将是光伏未来发展的两大主题。而薄膜电池材料消耗少、制备能耗低、组件生产可在一个车间内完成,成本优势明显。[论文网]

如果薄膜电池组件效率与晶硅电池相差无几,其性价比将是无可比拟的。在柔性衬底上制备的薄膜电池,具有可卷曲折叠、不拍摔碰、重量轻、弱光性能好等优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导向下,将来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在技术路线上,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开始向薄膜技术发力。我国《光伏产业“十二五”规划》提出,要重点发展非晶与微晶相结合的叠层和多结薄膜电池。目前,涉及分布式光伏的度电补贴已有明确定论,今年国内分布式装机规模可望达到6gw,将占据全年10gw光伏总装机规模的6成。

建筑一体化水平有待提高

面对已在开启的国内市场,光伏企业也把更多的视角瞄准了日益兴起的分布式利用市场。在全国各地的个人光伏项目风起云涌般的建成投运的同时,行业内外也对个人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存有怀疑。

由于投资较大,且成本回收期长,个人光伏电站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广受诟病。也因此使目前从事个人光伏项目投资建设的业主多集中在行业内的从业者或环保人士,并未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

张征宇表示,以往的个人电站建设多被看成是一种投资行为,这个观念需要适时地改变。

面对当前光伏产业的困境,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只有在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强有力的支持和协调下,才能解决光伏产业无序竞争和盲目扩张等问题。

此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梁俊强认为,我国光热技术水平世界领先,但在光热技术和产品在房地产项目的使用中,质量参差不齐。“关于光热利用,开发商积极性不高,对消费者缺乏吸引力,一体化应用水平不够,企业工程能力有待提高。”梁俊强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其最近的《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3)》中也指出,我国太阳热水器的生产规模不小,但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和雷同的问题,真正质量过硬、特别是与建筑能很好结合的产品很少。从事太阳能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的多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数众多的设计单位和建筑师还没有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范文篇4

关键词:光伏企业;资金管理;问题研究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同时加剧了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因此,作为利用太阳能这一再生资源为主导的光伏企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空间,在政府的推广、扶持和配合下,光伏装机容量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提前完成我国新能源“十三五”规划目标。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有先天的市场优势以及政策的支持,企业对资金管理问题重视程度较低,资金管理的模式以及运营的框架不够完善,而光伏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进入平稳期,想要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在市场变动迅速的状况下快速发展,就必须对光伏企业的资金管理进一步的探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从多方面进行完善,这样才能促进光伏企业的良性发展。

一、光伏企业的资金管理难点

(一)资金需求量较高光伏产业为21世纪的新兴能源产业,其技术要求较传统的企业要高,不但在采购设备及研发阶段均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基础,而且在企业生产运营期间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光伏组件生产过程采用多晶硅材料,对其进行加工制造,虽然其理论以及基础门槛不高,但想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优化太阳能发电的效率,则需要对材料的纯净度以及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光伏企业的产品制造技术以及设备大部分均需要依赖进口,并且其维护以及后期的管理均需要较高的成本。光伏的研发工作是保证企业具有创新能力以及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基础,产品的测试,研发以及到市场销售等多个环节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光伏产业进行的投资成本巨大。

(二)资金周转率较低对于前期光伏生产基地的建设,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建设一条完善的多晶硅流水线通常需要2到3年的时间,并且需要花费上亿元才能实现生产线的完工,建设完工后仍需要多项调配和测试工作。在此过程中,所有的投资均无法产生利润,因此使资金周转率低下。此外,企业的发展也受市场的需求波动,并非在基础生产线建设后就可以产生长久的利润和价值。因受市场本身的信息滞后性,并且光伏产业分为多个环节,其上下游的需求量存在一定的不对等的现象,这就造成其产量增长曲线为波动性而非直线增长,使企业资金的管理极易受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影响。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企业在建设时期的采购和投资,在后期的运营和管理,均离不开资金管理的有力加持。光伏企业的资金管理难度较高,需要兼顾多个方面,更需要以不断发展的眼光来不断完善资金管理的制度、模式和流程,全面排查资金管理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做好资金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光伏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资金管理意识淡薄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金的支配以及周转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以及后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光伏行业的各项投资需要的开销巨大,如果对于其投资的项目以及后续的发展模式缺乏科学的管理,则会产生巨大的亏损,这需要企业对于资金有效的评估。企业资金管理过程中如果缺乏宏观的统筹调度意识,缺乏项目的审核以及管理模式,则会降低资金的利用率,甚至出现投资失败,项目混乱终止的现象。此外,企业资金管理的内部结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内部的决定权,大多取决于投资股东,缺乏对应的管理领导小组,这就使得企业资金管理缺少创新性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并且还降低了资金的监管能力。企业对于项目的投资行为存在盲目跟风,缺乏对于后续的规划和考虑的行为。

(二)企业资金管理能力有待加强企业资金管理需要有较多的专业知识储备,并且因光伏企业的资金管理是一项较为新颖的产业,需要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一定的认知,具有全面综合性素养的人员才能担当其重任。但若在企业任职的财务工作者缺乏相对应的知识理论体系,不具备专业的工作素养以及能力,对于整个资金管理的模式稳定运行存在较大的困难,更无法顺利开展后续资金管理的升级转型以及体系的优化和改革工作。缺乏明确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模式,终究会造成光伏企业的资金管理混乱。

(三)筹资结构单一多元化的融资模式能够促进光伏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能够避免融资出现问题而造成企业的资金风险,但目前企业的融资结构较为单一,不具有抗风险的能力。因光伏企业为可再生资源,因此受到政府的多方面支持,但这种产业逐渐的趋于稳定和成熟,因此相对应扶持力度则会逐渐下降,仅仅依靠当地政策的支持,并不能解决企业的资金管理问题,从根本上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此外,光伏企业的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等企业的生产线完工有一定的产能支撑运转后进行还款。这种模式虽然能解决急缺资金的这一现状,但对于未来光伏产业的发展,以及其创造利润的能力仍有待商榷,如果不能获取较多的利润,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还需要偿还银行高额的利息,这将使企业的资金供应链发生瘫痪。

三、加强光伏企业资金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企业资金管理意识和能力加强光伏企业资金管理,首先要从强化企业资金管理意识和能力入手,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定期的规划和分析,应多加学习成功光伏企业的资金管理案例,丰富对应的财务管理知识储备以及能力,从而根据自身光伏企业的资金管理发展现状,提供创新可行的思路和方案。此外,通过及时尝试先进的资产管理理念来不断的完善管理模式,改变传统的“独裁专制”的制度,设置资金管理专项小组,将资金的流向以及使用情况进行细化和分解,将责任以及任务实行直接到负责人的追责制度,从而有利于企业资金管理的不断优化和完善。

(二)多渠道融资在信息时展较为迅速的今天,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融资的多元化。在做好传统银行融资的基础上,企业可以进一步开辟直接融资渠道,通过发行债券、基金等多种形式获取低成本债务融资,并适时考虑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权益性融资,降低财务风险,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此外,近几年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个人理财产品的火爆销售,“互联网金融”正成为当下热点。光伏企业可以将互联网作为金融依托,其结合金融投资方面的大数据获取更多有效的投资信息,拓展更多创新多样的资金融通产品模式和服务,获得成本更加稳定低廉、时间期限更加可控的资金来源。

(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光伏企业的扩张战略会造成大量资金沉淀于新的产能项目所需设备,厂房等不动产和固定投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尽快回笼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重新审视企业的投资计划,中止或减少一些需要巨额资金的电站新项目的筹备,对已建成项目进行整体资产分类和评估,处置放弃不在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范畴的产业关联度不强的边缘资产,对因战略失误建成的产能项目,若短期无法立即获益尽力止损转让出售,通过以上防御性措施,整体减少投资经营规模,尽快收回有效资金。大型项目的资金一般通过融资后获得,光伏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大额资金管理,在保证大型项目的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分类、分期注资,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剩余资金进行其他的短期金融性投资业务,这样能够使得原本固定资产占据的大额资金流动性增强,缩短资金回收周期,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四、结语

对于光伏企业资金管理问题,首先要做好关于资金的及时归纳与分析,强化企业资金管理意识和能力,综合多种渠道突破传统融资局限性,结合互联网资金管理和控制模式进一步的优化资金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杨柳青.我国光伏企业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J].企业家天地旬刊,2013(8).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范文1篇5

关键词:太阳能;原理;电网;电能质量;

根据能源局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末,我国并网光伏装机容量达到2805万千瓦,同比2013年增长60%。光伏发电量约2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0%。此外,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6MW以下光伏电站可以接入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以实现电能的就地利用。可以预见,随着国家对于分布式电源的重视,并入电网的光伏电站将越来越多。然而,利用电力电子设备实现并网与发电的太阳能电池,存在着谐波等干扰,并且,太阳能发电还存在着间歇性和波动性等固有特征,因此,研究光伏并网对电能质量的影响迫在眉睫。

1太阳能发电的基本原理

太阳能发电就是利用光伏电池实现太阳辐射能到电能转变的发电形式。从入网方式看,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其中,并网运行是实现太阳能大规模利用的主要形式,通过逆变器将太阳能产生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馈入电网。从并网系统的具体形式看,并网光伏系统主要有三种,即有逆潮流并网、无逆潮流并网和自立运行切换型并网。

光伏电池是整个太阳能发电的核心和关键,其等效电路可如图1所示,由恒流发生器、二极管和负载电阻组成。图1中,Iph为光伏电池发出的光电流,其值与光伏板面积和入射光辐射强度成正比,IVD为经过PN结的电流,IL为输出的负载电流,Uoc为输出的电压,太阳能输出的电流可见式(1)所示。

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存在的问题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具有不稳定性,而由这种不稳定性所带来的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力输配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2.1电能质量问题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质量直接受阳光的光强、光照时间所控制,因而输出功率存在随机性,而且由于其独特的发电原理,容易产生谐波、三相电流不平衡问题。

2.2电网调度与经济运行问题

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依靠阳光,因而光照条件对于光伏发电的影响显著,光伏发电的输出功率是随机的,这样随机的输出功率不利于光伏发电的调度,增加了并网的难度。光伏与屋顶相结合:建筑物屋顶作为吸收太阳光部件有其特有的优势,日照条件好,不易受遮挡,可以充分接受太阳辐射,系统设计以紧贴屋顶结构安装,减少风力的不利影响,并且,太阳电池组件可部分替代保温隔热层遮挡屋面。

3太阳能发电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

能源短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源缺口也将会持续增大。我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燃煤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太阳能是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光伏发电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有望成为朱来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能源生产及消费实际出发,治理大气环境污染,促进节能减徘,积极开发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已成为未来能源结构优化发展的战略要求。

3.1发电量波动问题

光伏发电的稳定输出需要平稳的太阳光照辐射量,由式(1)可以看出,对于某块光伏电池板来说,稳定的光伏出力与太阳辐照度、环境温度等因素直接相关。类似地,光伏电站出力也直接受太阳能辐照度影响,统计数据显示,光伏出力最大值大都集中于正午12点至15点间。

3.2电压无功问题

太阳能发电时,为了防止逆变器桥臂上、下开关管直通,需要在控制信号中加入死区时间,由于电感的存在,在死区时间内,逆变器输出电压将由电感电流来决定。正是由于死区使得逆变器输出的实际PMW波形与理想波形有一定偏差,形成方波输出。结合开关元件的特点,在整数次倍数附近将有大量高次谐波,导致输出电流产生畸变,一旦太阳能发电并入配电网,由于配网线路阻抗较大,将使电网中电压出现畸变。

此外,为充分利用逆变器容量,太阳能发电量将主要向电网注入有功电流,通常使得逆变器输出功率因数超过0.95。在旋转dq0坐标系下,理想交流分量所对应的有功和无功电流均为直流,但是,一旦输出电流和电压包含了谐波电流时,输出的有功和无功电流将必然包含交流量,传统的PI控制将无法实现无静差调节[2]。

另外,不得不提到的是,当包含光伏发电系统的电力网络发生故障时,系统的电压降和发电机功角变化将比没有光伏发电系统的电网更大。其原因在于光伏发电系统不存在旋转机械部件,导致系统总惯量减少并增大电压降,并且,随着光伏装机在系统中比例的增加,会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到稳态,为了提高包括光伏电池系统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需增加额外的电压控制设备和无功补偿装置。

3.3谐波问题

由于太阳能电池输出的是直流,为了与交流电网连接,需要加装合适的电力电子设备,将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但由于电力电子设备会产生一定的谐波,从而影响并入电网的电能质量。研究表明,光伏并网会产生不同比例的奇次和偶次谐波。尤其是在光伏含量较大的电网中,大量的谐波干扰会导致系统中产生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在系统中设计控制技术以抑制相应的谐波,例如,最大功率跟踪、直流交流功率转换、无功补偿、谐波消除、隔离保护等。另外,为了防止谐波电流注入电力网络,变流器控制方案中还可加入滤波器。另外,还需指出,当逆变器输出轻载时,谐波会变得更加明显,比如,在10%额定出力以下时,电流总谐波失真率甚至会超过20%。

3.4直流偏置问题

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逆变器正弦波中的直流分量、控制回路中运放的零点漂移以及开关元件、驱动回路特性不一致等,将导致逆变器输出电压中存在直流分量。如果此类光伏发电系统并入电网,将导致直流分量注入电网中,对于电网中无隔离的变压器,将导致变压器正常工作点发生偏移,使得变压器发生饱和。如果直流分量流入线路中,由于线路阻抗不一致,将会在光伏并网逆变器间形成一定量的直流环流,由于功率的不均匀,将使得直流环流影响光伏系统的运行。此外,直流偏置问题还会导致绝缘老化,形成较高的电流峰值。

4结束语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能够有效的将太阳能资源转化为电力能源,目前在我们国家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而且经济效益显著。但是通过分析我们也知道,在光伏发电推广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解决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加快我国光伏发电事业的全面、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素农,等.分布式电源控制与运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范文篇6

一、我国光伏产业融资特性和需求

(一)光伏产业融资特性

光伏产业,作为一种主要的新能源产业,其融资相比传统能源产业具有独特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支持是新能源产业规模和水平快速壮大提升的外部催化剂(顾海峰,2011)。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因此,要为新能源产业相关的市场主体建立一个良性的、面向市场的投融资环境和金融支持体系(陈柳钦,2011)。

由于新能源的可替代性比较大,所以市场对新能源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而新能源产业具有初期投入大、投资周期长等特点,使得新能源的供给是缺乏弹性的,所以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徐枫,陈昭豪,2014)。依靠传统的融资模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政府的介入对新能源企业融资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樊长在,何雨格,2012)。新能源融资的途径主要可分为政府金融支持和市场化金融支持,从市场化融资途径来看,以商业银行借贷为主要手段的间接融资成为新能源企业的重要融资方式(王玮,2014)。

新能源产业虽然清洁、可持续,但是相比传统能源,依然没有成本优势。新能源项目的成本大部分都来源于初始资本投资风能、光伏和和核能项目的初始资本成本占项目总成本的比例几乎均高达90%,而传统的石油项目的相应比例仅为三分之一,因此融资成本对新能源项目的成本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Nelson&Shrimali,2014)。相比资本充裕的发达国家,我国目前金融市场不成熟,再加上光伏产业初始投资的高风险性,融资成本一直高居不下,成为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中国光伏产业取代美国和欧洲受到国际资本的亲睐

2014年全球新能源发电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全球累计装机容量达到653GW,年均增长19%。预计2015年至2022年,光伏发电的增长速度将超过风能发电。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015年达到了188.8GW,占全球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的28.9%,光伏产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2014年全球光伏融资①总额1347.6亿美元,同比增长接近21%。整个亚太地区光伏融资额达827.3亿美元,占全球融资总额的61.4%;其中中国光伏融资额为380.4亿美元,占全球融资总额的28.2%,位居全球首位。2014年中国的光伏融资额同比增长45.7%,主要源于中国光伏发电终端市场的规模扩大。美国光伏融资经历两年的低谷期后,2014年反弹至234.1亿美元,同比增加32.7%。而欧洲光伏融资持续下降,2014年融资额仅为181亿美元,与2011年的最高融资额相比,下降75.3%(彭博能源财经汉能研究所,2015)。由此可见,中国已经取代美国和欧洲,成为最受国际资本“亲睐”的光伏产业投资市场。

(三)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目标和融资需求

在下游光伏电站环节②,中国自2013年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13、2014和2015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分别达到了10.99GW,10.64GW和15.15GW,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比重分别为29%,27%和30%。至2015年底累计装机容量已高达43.5GW,同比增长40%以上,连续三年全球第一,其中地面电站占比84%,分布式电站占比16%,超越德国成为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最大的国家(彭博能源财经汉能研究所,2015)。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2016至2022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年增20GW,到2022年实现150GW累计装机容量,目前我国光伏电站投建成本约为7-8元/瓦,则每年需要至少融资1400亿人民币。要顺利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成熟稳健的金融市场,丰富多样的融资产品不可或缺。但是,目前我国光伏产业融资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其发展程度和光伏产业融资需求不太相符,?我坏娜谧誓J胶陀邢薜娜谧是?道已经成为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高玮,2014)。

二、我国光伏产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上中游光伏产业的过度投资使银行对光伏产业的投资持谨慎态度

光伏行业上、中、下游产业链存在分化。光伏一度是银行的宠儿,国家扶持,地方政策担保,银行对光伏企业贷款的审批比较容易。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和一些企业的冒进,光伏上中游制造很快进入产能过剩、价格下降的阶段,一些企业负债累累,经营困难甚至倒闭(Zengetal.,2014)。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板制造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下称“无锡尚德”)、原先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江西赛维LDK公司(下称“赛维”)的破产给放贷银行带来了巨额不良贷款,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并对光伏企业持谨慎态度(Sunetal.,2014),一直到2013年一季度,光伏仍是银行警示的九大类贷款风险限制类行业。很多商业银行由于被光伏组件商“套牢”,对光伏产业下游也不愿贷、不敢贷,即便有少数愿意贷,利率也要上浮15%至30%,还附加各种条款,并且都是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而光伏电站投资额度大、回收期长,亟需中长期贷款(杨振宇,2013)。直到2014年,随着国内光伏项目建设进入高峰期,光伏产业链产品价格全面走强,部分银行开始对光伏项目贷款有所放松。例如,招商银行目前已经把“光伏电站行业”定为“适度进入类行业”。虽然国家层面一再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对光伏企业的支持力度,但是目前国内各大银行对光伏产业,尤其是上中游制造业投资持谨慎态度,金融机构难以甄别光伏企业融资时用于产能提升,还是产能单纯扩大。

(二)严重依赖政府补贴而政府补贴却迟迟不到位

由于光伏发电的成本依然居高不下(高达0.9~1.0元/度),因此,至少在目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光伏发电仍然严重依赖政府的补贴支持,还没有具备脱离补贴、独立参与电源市场竞争的能力。有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9月,国家共了五批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只有2013年8月前完成并网的光伏项目纳入了国家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目录,已有超过2000万千瓦的光伏项目未能获得补贴资金(刘继茂,2016)。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不及时、不到位已成为阻碍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补贴发放的程序及周期冗长。现行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申报、审核、拨付程序是:由地方财政、价格和能源部门初审,经国家财政部门会同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三家审批,然后再由中央财政拨付至地方省市县区级财政,继而发放至发电企业或由电网企业代付。申报程序繁琐,资金调配周期长,企业从申报到拿到补贴的时间有可能超过一年半的时间。光伏电站没有及时收到电价补贴,就会拖欠组件厂商货款,组件厂商又会进一步向原料供应商传导,最后形成三角债,对整个产业链都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这导致电站投资收益无法保证也,降低了银行金融业、保险业对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信心,无形中增加了光伏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对光伏电站项目的准确评估

投资是基于对项目收益、成本和风险的准确评估而做出的理性决策,项目收益、成本和风险的不确定会影响甚至阻碍对该项目的投资。如图2所示,光伏电站的收益主要来源于长期可预测的稳定的售电收入,售电收入由发电量和国家上网标杆电价共同决定。上网标杆电价由政府政策制定,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发电量受户外光照量、紫外线辐照强度的影响;同时,发电站项目本身的质量问题,比如电站的设计、施工、运维以及所使用的组件设备都影响着光伏电站的质量寿命和长期收益的稳定性。光伏电站需要运营25年左右,因此,产品质量问题是光伏电站能够保持长期盈利的关键。而由于前期国内市场管理混乱以及光伏电站建设求量不求质的盲目扩张,再加上经验不足,导致大量二流乃至三流组件充斥国内市场,功率虚标现象普遍存在。光伏组件衰减现象也较为严重,部分运行1年的电站,光伏组件衰减率已经超过2%~3%,某些甚至超过5%。光伏电站施工过程中若存在电气设备接触不良、密封不良、施工不规范等问题,亦将严重影响光伏电站的长期收益性。同时受到广泛质疑的中国光伏认证制度和体系使得正确评估电站收益变得更加困难。

来源:作者编写。

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光伏电站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风险。首先,政策变化风险。当前光伏电站的收益仍很大依赖于政府补贴,从长期看,补贴逐步下降是确定的,政策变化会影响光伏电站收益的稳定性。部分地区还存在补贴收入长期无法到位的风险。第二,电站质量风险。光伏电站暴露在露天环境中,风、水、地面沉降、寒暑、紫外线、自然腐蚀等自然环境因素对光伏电站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光伏电站作为新兴行业,现有技术和材料实际并没有经历过时间检验,在成本压力下,电站组件存在较大质量风险。第三,“弃光弃电”风险③。受配套电网建设、调峰能力、区域电网容量、电站自身不符合技术要求等因素影响,光伏发电可能存在不能上网的风险。第四,技术进步风险。光伏发电技术目前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技术进步日新月异,这会带来电站未来和长期收益的下降(谢冬冬,2014)。作为新兴产业,新进入该行业投融资和保险机构往往对光伏企业项目的内在质量无从了解,对项目的未知越多,则风险越大,因此期待的收益率也就越高,这也是我国光伏产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光伏监管缺失降低了投资热情

光伏电站的设计、规划、安装、组件质量、运行维护以及外部的天气状况都会影响电站的长期收益,要对电站收益进行准确评估,必须掌握相关的数据资料。但是,企业采集数据简单粗犷,刻意隐藏不利数据,行业协会数据缺失严重且更新缓慢,国家也没有建立权威的数据平台,数据的不透明和监管缺失不仅扩大了融资成本,也降低了对光伏产业理解不全面的银行金融乃至保险机构的投资热情。2011年开始的光伏企业陆续破产和持续亏损的现实、国内光伏产品认证体系的不严格、国家光伏行业标准的缺失,都降低了金融机构对于国家积极扶持的新兴光伏产业的投资热情。

(五)传统金融手段难以满足光伏电站市场的融资需求

目前光伏企业基本都是在电站建成后,以土地作为抵押,向银行取得贷款,但这个方法耗时较长。为了管控风险,光伏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时,除了准备资本金,还需要?Υ?款提供额外等额担保。这意味着,此类投资特别是下游电站投资,必须100%以其他资产覆盖,如投资1亿的项目,准备2000~3000万的资本金,同时还要准备7000~8000万的额外资产进行全覆盖担保,否则很难获得银行的授信资格。传统的融资模式必须以资产抵押控制风险,这是光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因为这意味着相对融资总额,要求融入企业必须具有不少于20%的现金和大于80%的可抵押资产。如前所述,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要完成累计装机任务,需要年新增投资至少1400亿元,自有资金仅占20%,80%需要通过融资来解决,则意味着每年有约1120亿元需要从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以资产抵押控制风险的传统金融方式无法解决每年高达1120亿元的融资需求。一方面,我国光伏企业可抵押资产规模的绝对值有限;另一方面,光伏产业可抵押资产规模的增长远远落后于融资需求的增长。

三、解决光伏产业融资难题的对策分析

成熟的金融环境构造成功的光伏产业。补贴力度的大小只能决定产业初始规模,如早期高速发展的德国和正在到来的中国、日本光伏终端市场建设;金融市场的完善才是决定产业长远商业化发展的关键,如当前的美国光伏产业。各国光伏产业环境分析结果显示:美国的补贴政策力度远不如德国、中??和日本,但金融的多样化服务远超德国、中国和日本,正是成熟的金融环境使得美国的光伏发电终端市场建设稳健崛起。

(一)以具体差别化的金融扶持政策引导光伏制造业做大做强

针对产业饱和、生产过剩、但未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上中游光伏制造产业,通过“光伏领导者计划”,引导支持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好的企业和项目,建设先进技术光伏发电示范基地、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严格实施《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规范光伏行业发展秩序,引导落后产能逐步退出。鼓励符合规范条件的骨干光伏企业充分发挥资金、技术、品牌等优势,对运营状况欠佳但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光伏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引导和鼓励金融系统对行业进行区别对待,对行业的领导者,对行业的龙头企业、优秀企业需要进行重新评估,给予大力的支持,同时支持重点项目的技术研发,实现优势劣汰,培育真正具有国际技术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通过国家相关财政专项基金,以及政策性银行和新设立的投资性基金,加强对光伏企业兼并重组的资金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国家各相关银行的引导作用,鼓励商业银行完善并购贷款制度,对兼并重组企业实行综合授信,以收购标的的资产或股权作担保。支持商业银行完善对光伏企业兼并重组的信贷授信、管理培训等金融服务。同时,拓展兼并重组融资渠道。允许符合条件的光伏企业发行优先股、定向发行可转换债券作为兼并重组支付方式。

(二)构建系统协调的光伏电站产业政策,为光伏电站融资减少障碍

首先,通过中央或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建立银企合作平台,加强银企对话沟通,消除银企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光伏产业发展及光伏电站建设特点开发多样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如小额贷款优惠,资产证券化,延长放贷周期(15~20年)等。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在试点地区,成立以企业信用为基础,以市场化方式运作为核心的融资平台。第二,逐步稳定地下调电价补贴,最终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以及与火力等传统能源发电价格持平,无需再依赖国家补贴;但要使政策调整具有可预期性,改革电价补贴制度,简化补贴发放程序,提高发放效率,减轻光伏电站的现金流压力。第三,尽快出台光伏电站规范条件,建立严格可追踪的光伏电站质量检测认证体系,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建立客观权威的第三方数据;初步建立光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保障组件和电站符合设计预期,将质量风险降到最低,对光伏电站在选址、设计、施工和检测等环节进行独立客观评估,为金融机构选择投资项目提供可靠翔实的依据。同时,将金融机构对电站的要求,包括电站输出功率,即性能、效率和电量等因素有效融入标准化程序中,为投资方和运营商提供电站筛选和评估的标准,同时也为保险服务提供数据参考依据。第四,建立光伏电站保险和担保机制措施,使电站运营风险可衡量、可核算,为吸引投资和建立退出机制提供支持;成立部级可再生能源担保机构,或者鼓励现有金融机构提供可再生能源项目融资的担保服务。第五,加快建设新能源电力输送通道,敦促电网企业应及时制定配套电网建设方案,协调推进配套电网建设和改造,做好光伏发电项目的电网接入和并网运行服务等工作,减少“弃光限电”现象的发生。

(三)积极探讨新融资形式,逐步实现光伏电站市场的资产证券化

要解决光伏产业的投融资需求,一方面要在信贷市场改变以资产抵押控制风险的思维,转而将项目未来收益权(售电收益)作为抵押;另一方面,在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应该加速网络金融产品和股权类融资产品的创新。从行业特征看,光伏电站投资成本大,回收周期长,但其优点在于一次投资,后续运营维护成本低,收益长期且稳定(20年电价补贴),可通过资产证券化引导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介入光伏电站的投资领域。资产证券化的优点在于风险可控,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同时波动性和流动性好。但从操作层面看,银行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介入光伏电站的投资领域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资产的标准化。应该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将光伏电站资产稳定的现金流进行打包证券化,使其变成标准化的金融资产,并将该证券放到主要的交易平台进行场内交易。

注释

①光伏融资不包含研发投入及资本金再投资。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范文篇7

近日,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等10多个部委正在编制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2年)》的初稿中,绘出建设20多个城市群、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1万多个城镇,未来十年拉动40万亿元投资的蓝图。

随着城镇化大幕的拉开,正在“冬眠”的光伏业也迎来了新的商机。光伏企业纷纷表示,分布式发电将成为其占据农村市场的“利器”。

“中国光伏应用的春天刚刚启动。”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预测,随着光伏下乡不断成熟,未来10年可以带动10万亿元的投资。

但是,“光伏业可以说是刚刚入冬,如何度过冬天还不知道,春天还远着呢。”中投顾问研究员任浩宁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专家纷纷表示,虽然有国家政策扶持,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光伏业的现状。

不管能否搭上城镇化的快车,光伏行业都要面对产能过剩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光伏业将如何应对?

城镇化策略

一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走的是“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近80%的原材料从国外进口,又将超过90%的光伏电池组件产品出口到国外去。这样的发展模式使得我国的光伏产业极大地受制于国外市场。也因此,业内人士呼吁,光伏业应该瞄准国内市场,而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将是最好的契机。

事实上,光伏下乡已经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据了解,工信部自2012年5月份开始便密集调研太阳能光伏产品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情况。调研发现,除极少数农村公立机构及偏远山区农村在零星使用外,农村地区几乎是光伏发电开拓的“真空区”。因此,工信部决定牵头组织实施一项庞大的“光伏下乡”计划,旨在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大规模进入农村市场。

该计划将以目前已深入实施的“节能惠品工程”为依托,分批次遴选符合市场需求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品及企业目录,选用目录中产品的农户及开发商将获得国家补贴,以此来唤起农村对于光伏产品的市场需求。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处于相对困难时期,工信部的做法释放出了扶持光伏产业发展的信号,这将对全行业日后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研究员江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积极倡导绿色农业、循环农业,而光伏产品的大范围应用,将在绿色农业和循环农业中担纲重要角色。

仅以光伏与设施农业结合为例,就存在巨大前景。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光伏农业大棚这个潜在市场。光伏农业大棚是指利用塑料大棚的倾斜面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形成“棚内种菜,棚外发电”的“植物工厂”。这样的大棚不仅可以种菜,而且可以发电,还冬暖夏凉。在技术上,还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光伏电池技术,让适合植物生长的光谱如红光透过大棚以促进光合作用,而让不利于植物生长但却利于发电的蓝紫光直接被大棚屋顶的光伏电池吸收。

据了解,目前全国标准化的农业大棚面积达5000万亩,如果全部建成光伏一体化系统,意味着将带动起2500亿元的市场。

光伏大棚只是光伏下乡市场大蛋糕中的一小部分,在广袤的农村地区,更具前景的地方在居民屋顶。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房屋建筑面积超过400亿平方米,可供光伏发电开发的屋顶面积占20%左右,而其中大部分可供开发的面积集中在农村居民屋顶。

“城镇化无疑会给新能源一个新的利好空间,但商机有限。”江平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光伏在农村市场的推广条件是不成熟的,光伏配套措施和经验都不具备,比如制度建设、技术问题等存在欠缺。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投资回报周期的考验。“从投资回报上看,建设一套完整的光伏系统,动态投资回收期接近20年,这将打击人们使用光伏电站以及光伏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任浩宁说,“农村家庭可能无力承担建设简易家庭光伏电站的数千元成本,这将严重阻碍光伏下乡的推广力度。”

尽管目前业内对农村市场对于光伏发电的承受力还存在诸多疑虑,但业内人士分析,按照国内企业的经验,一个占地半亩的农村塑料大棚,装上几千瓦的光伏发电系统总投入须达12万-13万元,财政可补贴3万-4万元,农民投入2万-3万元,剩下的靠银行贷款解决,这对于开发商来说仍属可承受的范围。

并网瓶颈

尽管利好消息不断,但似乎并未唤醒“冬眠”的光伏业。

日前,科技部针对光伏产业的调研工作已经完成,本次调研选取了江苏、浙江和青海为样本地区,代表南北两线分别进行,目前调研已经完成。科技部将根据此次调研的情况形成最终报告,预计6月份将递交国务院。调研结果显示,有些光伏发电站被“弃光限电”的比例达到40%,处境好的企业开工率尚不足80%。

光伏“入冬”,众所周知的原因是光伏业产能过剩,但并网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也是原因之一。

“多余电量并入当地农村电网时,涉及到并网审批及技术障碍,确实是光伏下乡亟须解决的棘手问题。”江平告诉时代周报。

为加快推进分布式光伏上网,国家电网公司已于2012年10月下发了《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6兆瓦以下太阳能发电项目可并网,国家电网承诺,将免费提供接入服务,并且全额收购这些项目富余的电量。

“并网难题的突破,能够有效刺激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对于中国光伏产业来说,国家在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方面已迈出实质性的一步。这将为今后光伏下乡的并网逐步扫清政策障碍。”厦门大学能源研究所主任林伯强表示。

不过,林伯强强调,目前规模较小之时,电网或许没什么利益损失,但一旦市场起来了,规模扩大了,电网的压力就大了,电网公司在配电网接入时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建设光伏发电站一直是光伏业的主要市场,但“在实现大比例接纳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同时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并控制成本”,这是全球电力发展的共同难题。

为此,国家电网能源学院副院长蒋莉萍认为,必须加强规划、建设方面的发展协调。“具体而言,是指加强电源项目与电网规划建设之间、变动性电源(风电、太阳能等)与常规电源(尤其是具备可调节能力电源)之间的协调。”

蒋莉萍表示,这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预测技术、大容量输电技术、智能用电互动技术、系统控制与调度运行技术、储能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技术手段。同时,还应注重从双向提升“友好性”,使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具备接近传统电源的“负荷跟踪”能力,提高常规可调节电源的运行灵活性和调节能力。

“实际运作中,并网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光伏发电是有季节性的,甚至每天都不一样,现在小规模并网可能还好一些,但大规模发电站的并网对电网的要求就非常高。所以必须加强建设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的电力系统。电网在能源系统中的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因此要推动智能电网建设、构建跨区大电网以提升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等方式来实现。”任浩宁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重新洗牌

光伏行业自2007年开始,出现了盲目扩张的“增长的陷阱”,过多的投资扰乱了市场的供给需求平衡。

“如鼓励光伏行业兼并重组方面,这对目前产能过剩的光伏产业来说是个很有效的措施。除此之外,产业间的兼并重组也将有利于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有效解决产能过剩、产品技术创新等问题都将产生很大影响,不过这还需要相关部门出台更多的鼓励措施来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任浩宁如是说。

“从企业角度讲,解决光伏产业产能过剩必须经历行业整合,这是一个残酷的过程,也是一个重生的过程。不过,整合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影响企业及整个行业的发展,通过这次教训,企业要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更好地把握市场风险。”林伯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林伯强表示,光伏行业是新能源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期望在国际上站在产业前沿的朝阳行业。不能由于一些国家、一些市场的贸易保护使其受挫。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政府需要对光伏行业施以援手。

林伯强强调,“救市”不是救企业,而是救行业。政府应该在光伏企业整合的过程中,尽量把手从企业当中抽出来,将企业的优胜劣汰交给市场决定。目前政府最需要做的是,从产业链的终端把国内市场做大,采取优惠政策和补贴支持,把光伏利用迅速做大,从而扩大对光伏设备的需求,弥补国外市场萎缩造成的损失。

“政府就是要看怎么救,光补贴是不行的。光伏产业最大的问题是产品过剩,补贴之后促使企业扩大生产,将会产生新一轮的产品过剩。”为此,任浩宁建议,“政府应该为光伏业制订一个行业规范,实行行业准入制度,更好地发挥优势企业的竞争力。落后企业也会自动淘汰。”

除开拓国内市场、兼并重组外,光伏企业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发挥优势,也将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

江平表示,光伏企业要应对“寒冬”,上游制造企业要发展壮大,提高运营和管理水平,加大产品的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下游应用企业要抓住这次光伏应用的机遇,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的市场,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可靠的系统解决方案。“中国光伏产业已进入最佳洗牌周期。在适当时机进行洗牌,优胜劣汰会使光伏行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周要闻

北京出租车调价收益归司机

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出租车价格上调方案5月7日公布,将于5月23日听证。两套听证方案对起步价都由当前的10元调整为13元;每公里的里程价格和电召费用也将提高。同时,燃油附加费降低为1元。本次调整的租价收益,全部归出租车司机所有,所有出租车公司不得借机提高份子钱。司机每月可能至少增加1400元的收入。

广州取消城乡户口划分

据人民日报报道,日前,广州市公安局宣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更换统一的广州居民户口簿工作,这一工作将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划分,统一登记为“广州市居民户口”。

重庆不雅视频当事人被处理

据央视报道,重庆市纪委对涉及不雅视频的雷政富等21名违纪党员干部作出处理。其中,拟对雷政富给予、开除公职处分,对其涉嫌犯罪问题于今年1月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湘潭27岁副县长被提名免职

据北京晨报报道,湖南湘潭市委常委会5月7日研究决定,提名免去“火箭提拔”的徐韬湘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职务,按有关法律规定办理,按科级职务安排相应工作。

浙江5名青年坐冤狱17年

据新京报报道,1995年3月20日和8月12日,杭州市萧山分别发生两起劫杀出租车司机案。公安机关认定系萧山籍5青年所为。1997年,浙江高院终审判处四人死缓,一人无期。去年底,劫杀案嫌疑人项生源被萧山警方抓获。目前,案件复查结果有望6月出炉,再审程序将视复查结果启动。

中印边界对峙事件结束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5月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和印度两国有关部门之间就边界对峙事件的友好协商取得了积极进展。据外交部网站的消息,目前,双方边防部队已解除在天南河谷地区的对峙。

数字

1亿港元

据人民网报道,香港特区立法会财委会5月3日下午通过拨款1亿港元给四川省政府,支援芦山地震救灾工作。财委会以37票赞成、23票反对及1票弃权,通过拨款。

8%

近日,中石油华北天然气销售公司告知河北、山东、陕西等省下游燃气公司,由于上游气源紧张、缺口较大,决定自5月2日起,在全国范围内限气26%。自5月5日起,上述地区天然气供应开始恢复,而充足供气的前提是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0.2元/立方米,涨幅达8%。

10元

据人民网报道,5月6日起,北京市对非机动车、行人秩序整治行动进入第二阶段。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将被严格处罚,对最先闯红灯、尤其是不服从管理的行人处罚10元,非机动车处罚20元。

320吨

据中新社报道,2013年一季度,中国黄金消费量达320.54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5.6%,

其中,金条、金币等投资类消费增长迅猛。黄金消费主力“中国大妈”成为网络热词。

13家

据东方早报报道,上海市食安办主任阎祖强5月7日称,现已查明,闵行区某批发市场的掺假羊肉流入了申城13家火锅店,目前已经全部查处。近日,公安部公布了各地公安机关在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中侦破的十起打击肉制品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江苏犯罪团伙用狐狸、老鼠肉冒充羊肉销往苏、沪农贸市场。

50亿元

在本届“新财富500富人榜”排名中,陈东升与孔东梅夫妻二人以50亿元财富位列第242位。孔东梅系外孙女。

4万亿

据新华网报道,财政部5月7日称,201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结余4915亿元,年末滚存结余40943亿元。

60%

据燕赵都市报报道,招商银行和贝恩管理顾问公司联合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个人资产超过1亿元的大陆企业主中27%已移民,还有47%正在考虑移民;而胡润研究院与中国银行私人银行联合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称:个人资产超过1000万人民币的高净值人群中,近60%的人士已完成投资移民或在考虑。

语录

“早退晚退都要退,这把年纪了,晚下不如早下。退下来,对党、对国家有好处,对家庭、对自己也有好处。”

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纪委原书记吴官正退休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思近日集结成册,命名《闲来笔潭》,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讲述了为官从政之道和人生哲理。

“如果这样报的话,伤害太大。……我们的建筑企业实际上是很难的,不光是咱们一家。”

据央广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中国铁建新闻处人事接受该栏目采访时,恳求记者不要追踪报道8.37亿元招待费一事,理由是这样做伤害太大。

“涉及到居民主要实施的是按照自愿腾退的原则,适度地去疏解一部分人口。拆迁是不可能的。”

北京市西城区新闻办主任孙劲松近日强调,什刹海改造,投资上百亿、拆迁上百户这是误读。5月2日傍晚,微博名为“胡同魂”的网友集合媒体信息说,什刹海16万平米的胡同授权给了开发商,投入近百亿,拆迁近百户。

“这几天查得紧,要么你等等,要么你多加点钱。”

自公安部2013年第93号令在5月1号起正式实施,有关“销分新规”的讨论让买分卖分、代扣分等违法行为浮出水面。

“现在的价格模式,是富人沾了穷人的光。”

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目前的水价定价机制存在弊端。目前,多地开展了自来水调价的听证会。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范文1篇8

关键词光伏产业挑战对策建议

一、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光伏产业经历了高速发展期。特别是在2007年,我国光伏产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使得我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国;而且,高纯多晶硅技术以及其他许多关键生产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国产化工作也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

但是,2007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也集中爆发了一系列相互关联、引起高度关注甚至激烈争议的问题,主要包括:不协调的产业链结构、绝大部分产品出口国外的市场格局、生产过程导致的国内高能耗和四氯化硅环境污染、全球技术和市场竞争加剧下的产业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光伏发电的商业化前景和时间表等。这些都是当前广受热议的焦点问题,也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和太阳能利用的重大问题。

二、国内外光伏产业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光伏产业的最新进展

近几年来,我国光伏产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已基本形成了涵盖多晶硅材料、铸锭、拉单晶、电池片、封装、平衡部件、系统集成、光伏应用产品和专用设备制造的较完整产业链。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专用设备和专用材料的国产化加快,许多设备完全实现了国产化并有部分出口。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生产能力分别达到2.9GWp和3.8GWp,当年产量分别比2006年增长148%和138%,达到1.1GWp和1.7GWp,均占世界总产量的27%以上,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生产国。2007年我国光伏产业的销售收入也增加到100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8万人以上。

特别是多年持续严重制约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高纯多晶硅制造技术,在这两年内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在科技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支持下,2007年新光硅业、洛阳中硅、江苏中能等3个企业分别建成了千吨级高纯硅生产线,使得全年高纯硅产量大幅增加到1130吨。2008年,随着江苏中能二期和重庆大全的各自1500吨多晶硅工程的建成投产,预计国内超纯多晶硅的全年产量将超过4000吨。而且,重庆大全和江苏中能公司实现了还原尾气回收利用技术和多晶硅还原炉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据介绍,综合能耗已降到150-180kWh/kg(使得成本降低到约50美元/kg),显著低于其他国内同类企业的250-300kWh/kg,主要物料的综合回收率也超过98%。最近,江苏中能等一些国内企业还在积极准备开发引进流化床法、硅烷法等新型高纯硅生产技术,可望使高纯多晶硅生产的综合电耗降至20-50kWh/kg,成本降至15-25美元/kg。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有33家高纯硅生产企业的一期工程产能总计约为4.4万吨(规划总产能高达8.8万吨),如果这些项目能顺利建成投产,预计我国2010年的多晶硅产量将超过3万吨,将从根本上缓解高纯硅材料的供需紧张的矛盾。

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不少地方和企业近年来积极建设MWp级并网光伏系统(主要是建筑屋顶光伏系统)。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8年5月,全国已建和在建11个MWp级并网光伏系统,大部分预计在2009年建成。一些光伏设备制造企业还积极探寻建设更大规模光伏发电站的机会;江苏等省份还提出制定“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我国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的《常州宣言》提出了非常积极的目标,力争在2015年前使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到1.5元/kWh,在10年内使光伏发电量占到全国总发电量的1%,这意味着大约500亿kWh的年发电量和超过4000万kW的装机量。

(二)国际光伏产业的进展和发展前景

在国际上,光伏发电产业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持续政策扶持,光伏发电的成本也随着太阳能电池技术进步、硅原料和组件供需形势逐步缓解而快速下降,使光伏发电成为增长速度最快、初步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日本2008年恢复了中断两年的居民屋顶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投资补贴政策。美国目前30多个州都实施屋顶并网光伏发电净电量计量法政策;美国联邦政府2008年又延长了光伏投资税减免政策。德国继续对光伏发电实行为期20年的固定电价,2008年平均上网电价为45.7欧分,kWh。

国内外光伏产业界已开始描绘以居民销售电价和峰谷电价为临界点的并网光伏发电商业化时间表。德意志银行预计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电成本最低可降到$0.1/kWh以下(约合0.7元人民币,kWh),乐观估计大约在2015-2016年左右可降到$0.15/kWh(约合1元人民币/kWh),使得光伏发电将于2010-2013年期间首先在日本、德国、西班牙等实行较高平均零售电价的国家开始商业化发展。

在扶持政策和发展前景激励下,2002年以来,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年均增长率超过40%。2007年全球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长62%,当年统计安装量为2.83GWp,累计总装机容量大约为12GWp。据有关预测或展望,未来数年全球光伏市场将以大约60%的速度增长,2022年累计装机将达到200GWp,绝大部分为并网光伏发电。

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以来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乃至可能的经济危机,预计会减弱全球光伏发电市场增长速度,并影响光伏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全球金融危机普遍增加融资难度,而资金密集型的光伏产业也不能独善其身;二是国际能源价格(以油价为代表)的大幅回落将扭转各国销售电价持续增长的趋势,从而延迟光伏发电实现电网平价(gridparity)的时间点;三是各国在金融危机和财政能力影响下,其今后的光伏产业补贴政策将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三、我国推动光伏产业发展和市场应用的障碍和挑战

虽然我国光伏产业近年来实现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技术、环境和市场风险;近期推动国内光伏市场应用也面临成本高、上网难、缺乏经验等障碍。

(一)国内光伏技术仍存在总体水平不高、内在竞争力不强和短期环境风险

由于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历史短、基础研究工作薄弱,目前我国光伏技术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效率和质量水平仍然普遍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在新型高效的太阳能电池和高纯硅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也落后于欧美日发达国家,许多装备主要依赖国外引进。因此,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仍主要依靠市场驱动而非技术驱动,缺乏强大的内在竞争力。特别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高纯多晶硅企业仍面临物料闭路循环和废液废气污染物回收处理等方面的技术瓶颈,存在四氯化硅副产品的环境污染风险,成为我国高纯硅行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二)产业和市场发展不平衡,不利于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和节能减排

过去几年内,我国光伏产业界抓住欧美国家光伏市场的快速增长的机遇,利用国内人力和资源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实现了迅速起步与发展壮大。但业界普遍预测,由于近年全球光伏产业的产能迅速扩张以及金融危机影响,未来两年内世界光伏组件和高纯硅材料市场将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使光伏产业面临大规模洗牌。

最近我国光伏企业已普遍停止扩产、削减产量。在这个洗牌过程中,利润率最高的环节也将逐渐转向下游的光伏发电运营业,使得出售光伏电力比出售光伏组件和系统具有更长远稳定的回报,这也是传统光伏产业界(光伏设备制造业)日益重视、极力呼吁启动国内光伏市场的根本原因。但是,我国光伏市场的发展却滞后于国内光伏产业和国际光伏市场,2007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量为20MWp,仅为当年国内太阳能电池产量的2%和全球总新增装机量的0.71%,其中并网光伏发电装机仅为2MWp。因此,目前这种产业和市场格局意味着我国光伏产业面临日益突出的市场风险。而广受争论的光伏产业的高能耗问题,其实质问题也在于产业和市场发展不平衡,即取决于国内光伏产业链建设和国内外市场的选择。相关研究已达成基本一致的结论,目前多晶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生产过程所耗能量的回收期只有两到三年。但是,如果在国内生产高纯硅料及硅棒/锭和硅片(占光伏系统生产总能耗的70%-80%)、在国外应用光伏发电系统,则光伏产业对我国而言即是高能耗的出口加工业。

(三)光伏产业在近中期仍缺乏足够经济竞争力,有赖于政府政策扶持

并网光伏发电的初投资目前大约为5-6万元/kw,预期上网电价3-5元/kwh,离网光伏系统的投资和供电成本更高,需依赖优惠的价格和财税政策扶持。最近数十年全球光伏市场的重心随着各国光伏市场政策的变化而先后从美国(1996年以前)转移到日本(1996-2002年)和欧盟(2002年以来),即充分反映了全球光伏市场的需求主要是由扶持政策推动的。目前我国还未制定比较系统完善的光伏发电经济激励政策,全国已建成的100多个并网光伏发电项目中只有2个项目在2008年6月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准予享受4元/kwh的优惠上网电价,有待于加快制定必要适度的财政补贴和优惠上网电价扶持政策。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范文篇9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展现状;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一、光伏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一)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近年来国家各部委陆续推出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光伏发电增值税政策的通知》等多项有利政策,并批准了“金太阳”、“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等多个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以大力支持国内光伏产业的建设。这对于指导行业发展方向、引导市场资源倾斜、提升行业关注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2.国内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快速增长

随着国内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民生产对能源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伴随而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如何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具有清洁、安全和可靠等特点的太阳能给以上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且近年来太阳能发电成本逐年降低,给太阳能发电的普及提供了有利的市场条件。未来低价的太阳能发电将会成为电力来源中的主流,太阳能行业必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二)对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宏观经济波动对光伏行业的影响

2012年以来,我国光伏行业主要面临的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欧债”危机升级及美国经济复苏放缓可能恶化外部宏观市场需求;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导致内需下降;国内光伏行业主要原材料多晶硅的价格一直为欧美多晶硅供应商掌控,价格的上涨将可能对整个行业造成冲击。此外,行业供需结构不平衡、人民币汇率继续上升、整体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也将会对光伏行业的整体发展前景造成不利影响。

2.转型升级时间紧迫,行业结构亟待优化

目前,我国光伏行业急需以技术创新为主导,加强设计业发展,发挥现有优势,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实现生产和贸易的转型升级。市场转型升级的宏观趋势将在短期内对行业中的初创期、中小规模企业带来较大的转型成本与技术压力。

二、分布式光伏发展的现状

工业化带来的生态问题、能源问题和环境压力日趋严峻,大力发展新能源迫在眉睫。近年来,随着国内支持政策的发展、应用市场的扩大、地方补贴对分布式光伏的刺激,光伏市场被逐渐打开。

2009年7月21日,中国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金太阳”),决定综合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这被看做是中国支持光伏产业的首部政策。

不过在推出“金太阳”之时,中国光伏市场还未形成,成本尚未摸清,政策采取的是按装机容量进行补贴,这个方案简单易操作,但是弊端在于这种事前补贴方式,项目通过评审后就给补贴,“骗补、先建后拆、报大建小”的现象难以监管,而且电站建设“采用次级组件,质量缩水,难以管控”的问题也难以监控。

其次,光伏下游产业发展瓶颈还体现在国内公众对太阳能发电的认可程度上。欧美国家公众对可再生能源的认可度比较高,因为,其有很长的发展过程,而我国真正鼓励公众投资分布式太阳能电站从2013年才真正开始。光伏太阳能的电池板需要很大的空间面积进行安装,目前大多数的楼房小区不支持安装或者不具备安装条件。别墅区的住户不愿意投资这笔钱进行安装,他们觉得国家电网的电用着更省事省空间。农村的住户空间倒是没有问题,但是资金有问题,一套太阳能发电设备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大部分住户很难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中国光伏发展路线图(2022/2030/2050)”研究推算,2022年我国建筑总面积将达到700亿m2,其中可利用的南墙和屋面面积为300亿m2,按照可利用面积的20%用于安装光伏系统计算,则届时可安装光伏的建筑面积约为60亿m2。

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易于消纳,盈利模式看好。我国目前建成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主要位于西北地区,这些地区具有地域优势,宽阔的地理空间便于大型地面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但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电网容量不足,并且地广人稀、不能大量消纳光伏电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弃光”现象,形成光伏发电阶段性产能过剩。相比于西部地区的光伏电站发展,分布式太阳能发电项目主要位于中东部地区,该地区用电量大,光伏发电高峰时段与用电高峰重合,无论自发自用还是余电上网都可全部消纳,不存在产能消纳问题;而且分布式太阳能发电项目可以建在屋顶、厂房等闲置空间,不占用土地。因此,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商业盈利模式上具有优势,国内光伏项目向分布式转移是合理布局的必然选择。

从国外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经验来看,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成为光伏项目的主体。以德国为例,其太阳能发电占全部能源的5%,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占全部光伏项目的70%;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合理使用工业厂房、居民住宅等空间资源,大力发展分布式太阳能发电,使得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逐步成为光伏项目的主体。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光伏;政策;技术;市场;创新

目前我国的光伏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光伏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光伏产品制造成本的快速下降,推动了全球光伏应用的发展并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促进了地方和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了能使中国光伏产业得到健康稳定发展,就需要整个产业在资源整合、规范行业秩序、完善扶持政策、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开发培养专业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采取措施。

1发展光伏产业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能源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油荒、煤荒、电荒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凸现在人们面前,同时伴随着传统能源的利用,我国的环境危机将进一步恶化。

1.1常规能源资源储量有限但消耗量却在持续增加

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蒋承菘曾经说过,一直以为中国地大物博,其实,物却是稀薄的“薄”,而不是广博的“博”。按人均资源拥有量计算,中国的资源状况确实令人心忧,但在此基础上,我们的资源消耗仍在超速增长。

1.2常规能源的开采及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现今,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愈来愈大,便给自己的生存环境造成种种影响,引起森林、土地的破坏,大气、水的污染,甚至破坏生态平衡。我国要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应对能源需求和气候变化的挑战,可再生的和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和部署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对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重要意义。

2光伏产业的问题

中国光伏产业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产业链不断完善,制造成本持续下降,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光伏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光伏产品制造成本的快速下降。推动了全球光伏应用的发展。但我们要清楚的看到中国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存在核心技术落后、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产品附加值低、产能过剩等问题。

2.1产业链发展不平衡

受到技术、政策、资金等多项因素的影响,我国光伏产业链尚未达到平衡,各环节利益分配呈现失衡状态,产业链各环节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我国光伏产业大部分原材料还是来自于欧美,电池和组件的制造,主要来自于中国和台湾,高端产业链的分布仍然在欧美。一旦欧美国家减少对中国原材料的供应,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2.2光伏产业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不利于产业发展

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发展速度远高于原材料的发展速度,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原料-硅缺乏已成为国际性的大问题,国际供货合同的价格迅速攀升,由于两头在外的产业格局,硅原料缺乏对我国的影响尤为严重。尽管晶硅组件的价格持续下降,光伏发电成本逐步向自由市场化靠拢。

2.3我国光伏应用市场仍未完全打开,相关的扶植政策相对保守

太阳能电池虽然优点很多,但制造成本较高,发电成本远高于不计环保成本的燃煤火力发电成本,为促进行业发展,我国近年来也颁布了诸如“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等扶植政策,政府仍然认为急速成长的光伏市场处于试验性阶段,有关工程项目的目的仍然是用于示范。总体来说对光伏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显得相对保守。

2.4创新能力不强及人才壁垒

光伏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领域,需要半导体、化工、机械等领域的相关人才,面对快速发展的光伏产业,会对专业人才有很大的需求,但目前来看专业人才的自身技术及管理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3光伏产业的发展对策

3.1资源整合,规范行业秩序

强化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与行业管理工作,避免低水平项目的重复建设,防止行业内的无序恶性竞争,推动企业间的合作和联合,扩大生产规模,增强技术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引导产业有序、可持续发展。加大新建及扩建项目的审批力度,合理控制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增长速度和质量,选择少量多晶硅材料生产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减少条件不成熟项目的盲目启动现象,加快太阳能电池及其材料制造设备的开发速度,尽快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3.2加大对产业的指导与扶持力度

加大政府对太阳能电池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太阳能产业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完善生产工艺、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降低制造及应用成本,为大规模应用可再生资源,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减少一次性资源的消耗。扩展融资渠道,推进骨干企业进入股票市场融资的进程,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国际竞争力。

3.3加快多晶硅材料的产业化

加大对多晶硅产业技术研发科技创新、工艺完善、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尽快突破千吨级多晶硅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形成节能、低耗、环保、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多晶硅材料生产体系,抓住有利时机发展壮大我国的多晶硅产业,提高我国多晶硅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3.4完善政府补贴政策,开发国内市场

评估光伏发电的潜能,扩大其目前的光伏发展计划,并采取新措施支持中国光伏市场的发展。新措施应结合更多的市场机制,有清晰的执行细节和评估程序。有理由相信,上网电价补贴方法能够帮助我国光伏市场实现健康成长。

3.5加快培育新兴市场

未来光伏市场占有率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进入美国市场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这个市场的增长前景和市场法律法规的稳定还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面对未知的欧洲市场环境,加快培养新兴市场对于我国光伏产业未来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3.6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加强技术创新投入,加强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设备、原材料先进技术的研发,鼓励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针对国内产业的薄弱环节,优选部分项目予以重点支持。鼓励太阳能电池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培育一批技术创新型企业和研发中心,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3.7加强国际合作

环境保护和清洁能源是全球合作的主要领域之一。作为光伏制造大国,中国在利用自身的光伏制造能力为国内光伏市场提供安全的设备供给的同时,也能够从国际合作中获得其他益处。在国际合作中往往遇到诸多壁垒,例如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潜在的贸易欺诈问题等。中国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和相关制度的建立,引导国内外企业及机构进行健康、公正、公平的合作与交流,保护贸易双方的合理利益,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翟书斌,张全红.发展经济学[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0.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范文篇11

关键词:光伏发电;并网;大电网;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M61文献标识码:A0.引言

伴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发电技术的改革。光伏发电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发电技术,具备高效、无污染的特性,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技术的复杂性以及稳定性并未被很多企业所了解,这就造成在分配电能以及运输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科学的解决措施,不断促进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

1.光伏发电系统的构成以及并网特点

1.1光伏发电系统的概述

光伏发电在原理上不同于其他的发电技术,该技术主要依靠太阳光照射光伏元件,进而在光生伏打效应作用下,使得电荷发生聚集现象,继而产生电动势,最终实现转换成电能的全过程。通常光伏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元素组成:太阳能电池方阵、控制器、直流配电柜、逆变器、交流配电柜等,如图1所示。

其中不同的组成部分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在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和太阳能电池方阵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太阳能电池方阵主要依靠串联的方式,将太阳能电池组件组成在一起,从而使得电压足够大,符合输出的要求。光伏发电技术主要特点是变化较快,主要是由于容易受到温度以及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外界的光照以及温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就会直接影响光伏发电的效率,同时,该技术输出的电是直流电,只有将直流电转变为交频电流才可以正常使用。

1.2并网技术

在进行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过程中,需要满足一些基本的条件,逆变器输出的电流频率与电网电压的频率相同,同时两者的相位也必须相同,只有这样才可以完成并网过程。现阶段,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主要有两种形式:集中式和分散式。不同的并网方式原理以及特点不尽相同。其中集中式并网的特点:在电能产生时直接输出到大电网,进而在大电网中,根据实际的需求在合理分配,并网的方式还有一定的适用条件,通常而言,主要用于远距离的运输;分散式的并网技术主要的特点:在电能产生之后,可以直接将电能分配到用电符合上,当电能过多或者电能不足时,可以依靠大电网进行直接条件,该并网的方式在实际使用上也存在一定的使用方式,通常使用在城区的并网。

2.光伏发电并网大电网主要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光伏发电技术取得了快速进步,同时在实际并网大电网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在实际并网大电网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输出功率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造成电能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主要存在的问题分述如下。

2.1雷击的影响

由于光伏发电系统通常在室外,因此,就容易遭到雷击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在雷云的表面上存在很多的负电荷,这些负电荷就会与电缆以及支架之间产生感应,进而产生高电压,当遇到闪电穿过这个空间之后,就会由于电磁作用,产生较高的感应电流,而在一些光伏发电系统上如果没有避雷设施,就会由于安全距离较短,给光伏发电系统造成很大的破坏,甚至给大电网造成很大的破坏,影响了居民企业的正常用电,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2.2对大电网运行的影响

与传统的发电方式不同,光伏发电系统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因此,在对大电网的运行上产生的影响还应该深入研究。如虽然在单个接入点上的功率较小,还是这些接入点还具有一定的特点,如多且存在一定的分散性。然而当光伏发电系统在大规模的接入大电网之后,由于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且相互作用的方式还十分复杂,进而就会影响大电网的正常运行。

2.3控制电网运行方式改变

光伏发电系统在实际发电过程中,由于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样就在大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就会增加了电网符合预测的难度,增大了控制断面交换功率的难度。由于光伏发电系统在接入大电网时,存在很多的接入点,这些接入点的规模较小且十分分散,这样在实际电源协调控制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大的难度。因此,当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大电网过程中,就会消弱了对电网的控制力度。

2.4新型配电系统的规划

当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大电网后,就会对配电系统带来一定的影响,就会改变原来的功能,原来只是将电能进行分配,现在还会进行电能的收集、运输以及分配,是一种综合的电力交换装置,但是,光伏发电系统还会影响电网运行的质量,如给电压带来一定的波动、谐波污染等,因此,在进行新型配电系统的规划过程中,因而进行充分的考虑,应该在方法和思路上进行一定的创新,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系统会对母线的电压、电流等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影响配网系统的正常运行。

2.5对电网控制和保护设备的影响

当在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大电网过程中,就会给配网的控制和保护设备带来很大的影响,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发现模式,其原理以及发电过程上和传统的发电技术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进行并网大电网之后,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进而影响电网的保护装置,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3.提高光伏发电并网大电网效率对策

经过上文所写,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光伏发电系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实际并网大电网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并网大电网的正常运行,因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主要的解决措施分述如下。

3.1安装必要的防雷系统

为了防止光伏发电系统遭到雷击,因此,应该安装必要的防雷措施。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外部防雷保护和内部防雷保护。在外部防雷保护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如安装引地线、接地装置与接闪器。在内部防雷保护可以采取安装等电位系统、涌浪保护等,提高综合防雷效果。

3.2深入研究大电网与光伏发电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随着光伏发电并网大电网的不断进行,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相互影响,且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因此,还需要对大电网的性质进行深入的了解,由于微网的存在,就会给配网的安全稳定带来很大的影响。深入了解大电网与微网的本质,有利于提高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大电网的效率。

3.3对新型光伏发电配电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

现阶段,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其理论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在微网研究以及分布式电源配网规划的研究基础上,要对光伏发电技术以及并网的实际特点和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不断研究新型配网系统的方法和理论,进而提高光伏发电技术的电能输出方式以及并网技术,通常针对其中存在的对电压的影响,还要进行充分考虑,解决电压不断波动的影响以及谐波污染问题,在实际规划过程中,还应该对光伏发电的原理进行深入地研究,清楚地了解发电的全部过程,进而提高发电的稳定性,同时,在合理规划电网的前提下,不断保证光伏发电技术的经济性、环保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从而促进我国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

3.4提高对配电系统的电能的控制力度

由于光伏发电系统在进行实际发电过程中,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样就导致在实际功率输出时,产生较大的波动,这就会给用户带来很大的影响。如逆变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谐波,这样就导致配电系统的谐波也会增加。因此,应该提高对配电系统的电能的控制力度。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系统也在不断完善,而传统的发电方式存在很大的落后性,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还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而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出现,有效地提高了发电技术。但是在光伏发电并网大电网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提出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就十分必要,从而促进我国光伏发电系统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大鹏.光伏发电并网大电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通信世界,2014(1):39-40.

[2]姚致清,,赵倩,张群.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大型光伏并网系统仿真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6):27-33+6.

光伏行业存在的问题范文篇12

关键词:欧美;光伏产品;双反;对策

本文为边丽娜主持的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欧美债务危机对我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203340)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2月6日

引言

2012年11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终裁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实质性损害了美国相关产业,美国将对此类产品征收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公告,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11月8日,欧盟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立案公告,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电池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如今,“双反”已成为欧美国家进行自我保护的盾牌,使处在“寒冬”中的我国光伏产业雪上加霜。

一、欧美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的原因分析

(一)政治经济因素分析。自2010年开始,发端于希腊的欧洲债务危机,已由单一国家债务危机正演变为整个欧元区的债务危机,进而发展为制约并影响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场“债务风暴”。目前,欧元区各国正希望通过多方面合作和共同努力来摆脱困境,但步履蹒跚。同时,美国的国债上限、“财政悬崖”问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这足以使美国经济再次陷入全面衰退,也会给世界经济的下行造成巨大风险。美国财政悬崖实质上是强度财政紧缩,是美国2011年债务危机的“续集”。所以,受欧美债务危机的影响,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前景暗淡,导致欧美等国政府对光伏市场的补贴政策大幅削减,光伏市场容量迅速萎缩,产能过剩矛盾开始凸现,欧美本土很多光伏企业亏损倒闭,他们把这些问题都嫁祸于中国光伏企业。因此,为阻挡迅速发展的中国光伏企业抢占国际市场,美国及欧盟部分企业不断申请对中国光伏进行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从而保护本国的光伏产业。

当然,政治势力与产业利益也是相联系的。美国对华光伏企业征收高额的“双反”关税,也出于一定的政治目的。2012年是美国大选的关键一年,奥巴马企图通过强硬的对华贸易政策来为自己拉选票,国内产业低迷需要以中国作为暂时的替罪羊,给美国光伏产业的那些破产企业一个安慰。这是一场“政治秀”,是极不理智的、极其草率的贸易保护行为。因为美国裁定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反补贴税与反倾销税,刺激了欧洲市场,产生了连锁反应,欧盟委员会对白中国进口的光伏电池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二)法律层面分析。长期以来,欧美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产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时,均采用“替代国价格”方法计算倾销幅度、补贴幅度。这种做法具有极大的歧视性、不公平性、不合理性,经常导致我国本来没有倾销的产品被裁定存在倾销,或本来倾销幅度比较低的产品被裁定为高额的倾销幅度,征收比较高的反倾销税或反补贴税。2012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晶硅光伏电池做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终裁决定,裁定中国企业的反倾销税率为18.32%~249.96%,就是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作的事实视而不见,选取几乎没有光伏生产能力的泰国作为替代国,来计算中国光伏成本,以此裁定中国企业的所谓倾销行为。而据英利总裁助理兼法务总监陈卓介绍,由于泰国的产业基础薄弱,生产成本远高于中国,因此直接对裁决结果产生了不利影响。

同样,由于欧盟也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此次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中,选取美国作为第三方的替代国,以衡量中国的光伏产品是否存在倾销。据了解,目前美国光伏企业的生产成本在全球来看都比较高,选择美国甚至还不如泰国,情况可能更加糟糕,这意味着未来中国企业必将面临高额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2012年12月25日,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对欧盟反倾销基本法关于市场经济待遇调查的规则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规则极大地降低了中国企业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几率,这是欧盟在反倾销市场经济待遇政策上的一次重大倒退。这一修改,对于正在进行的欧盟对华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案,势必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虽然在国际上存在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的惯例,但是应该注意到,近几年欧美等国对于反补贴调查规则的一些变化,这意味着,欧美已经改变了这一惯例,可以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从而导致了欧美相继对我国光伏产品提起了反补贴调查。

(三)产业发展与市场情况分析。我国光伏产业于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进入稳定发展时期,21世纪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成为了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7~2010年连续四年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我国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给美国造成了一定压力,这种最有可能成为替代传统能源的光伏发电,正如一些行业专家所认为的,在不远的将来,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欧美具有数十年的光伏技术研发优势,而我国光伏产业凭借着成本优势,已经对欧美光伏产业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和威胁,如果进一步重视光伏产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产品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凭借中国的良好人才和技术基础,中国很可能在制造技术上反超欧美,欧美今后的光伏产业发展会更加被动。为此,在目前中国光伏产业由现在的产量优势,趋向于发展技术和产量双优势的关键时期实行双反,企图将中国的光伏产业扼杀在摇篮里,至少延缓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步伐,这才是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的目的。

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光伏产业也成长为全球光伏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其九成以上的光伏产品都是出口欧美,形成了“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发展模式,硅材料的源头在国外,95%依靠进口;主要市场目前也在国外,95%的光伏产品销往国外,国内市场与生产能力相比,十分狭小,大约仅为产能的5%。正是因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在欧美国家,往往会对欧美国家的光伏产业产生很大的冲击,很容易造成进口国同类产业的损害。欧美光伏企业为了保护其利益,往往会寻求贸易救济措施,发起“双反’调查。

(四)产品成本优势分析。欧美国家认为,我国光伏企业利用数十亿美元的政府补贴,以远低于生产和运输成本的价格在欧美市场上倾销光伏产品,导致欧美国家光伏企业亏损倒闭。他们认为,这符合发起“双反”调查的条件。但是,这仅仅是表面现象。

众所周知,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光伏产业对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很多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这一产业提供补贴和扶持,包括欧美光伏企业。当然,我国也不例外。但是,我国政府补贴的方式与欧美补贴的方法不同,我国主要是提供大量的现金补贴,如打折的土地、电力用水费用以及优惠的贷款等,这意味着我国是在生产环节上给予企业一补贴;而欧美则是直接从安装环节上进行补贴,也就是直接补贴电价。正是因为我国政府对光伏企业提供补贴的方式与欧美存在差异,造成了误解与分歧。

中国光伏产品在欧美的低价销售,我们认为不是倾销,而是成本优势。我国晶硅光伏电池在竞争中具有价格优势,根本原因在于近年来光伏产业链在中国的集聚发展、中国光伏企业较高的管理水平、生产规模优势及具有前瞻性的商业策略。中国企业没有也无意通过低价进行竞争,“双反”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双输”,是两败俱伤。

二、欧美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的对策研究

近几年,受欧美债务危机和“双反”调查的影响,中国光伏产业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煎熬。所以,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欧美的“双反”,为我国光伏企业尽快找到突围之路,破解贸易壁垒,才是当下之重。

(一)注重市场的开拓,调整市场布局

1、注重发展国内市场。近段时间以来,由于我国光伏产业受产能阶段性失衡、欧美“双反”贸易调查所影响,扩大国内光伏市场,以确保作为最具民族竞争力之一的光伏产业平稳发展已成为当前最为紧迫的事情。相关部委也已出台相关措施,推动国内市场发展。2012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五大政策措施,更为中国光伏产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2、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在当前欧美出口市场十分疲软之际,我国光伏企业应积极拓展澳洲、东南亚和非洲等新兴光伏市场。例如,英利、晶龙(含晶澳)等河北光伏知名企业,正在积极开拓欧美之外的新兴市场。在保定英利集团的战略中,日本、东南亚、中国内地、大洋洲等亚太地区,将是一个即将崛起的太阳能新兴市场。2012年4月,英利集团已经在日本注册了分公司,7月,英利又在澳大利亚注册了全资控股的子公司“英利绿色能源澳大利亚公司”。我国光伏企业要在除欧美之外的新兴国家和地区开拓出一条新出路。

3、继续开发欧美市场。光伏国外市场拓展面临美国和欧盟的“双反”,这一方面确实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壮大产生了消极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欧美光伏市场已经对中国光伏企业关闭。中国光伏企业只要使用美国承认完全市场地位的第三方国的原料进行生产,就能绕开关税壁垒,不会被征收‘双反’税。也就是说,我国光伏企业可以到欧美国家投资建厂。

(二)采取现实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诉讼应对技术

1、寻求政府层面的支持。我国光伏生产企业应当抱团以行业组织为平台,寻求政府层面的支持,理直气壮地向欧盟反倾销管理机构提出我国光伏企业的民企性质,说明我国光伏企业格局经过十几年发展已经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价格配置体系。同时,进一步阐明中国光伏企业在光伏制造上的成本价格优势,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优势,并非欧美等国所认为的,是由于政府补贴才使得中国光伏产品的价格低廉。

2、合理应对“替代国价格”问题。由于欧盟在总体上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因此此次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双反”调查中,选取美国作为第三方的替代国,以衡量中国的光伏产品是否存在倾销。但是,对于符合欧盟规定的五项标准的部分企业在反倾销调查当中给予“市场经济地位”。作为迄今最大额贸易纠纷,我国光伏企业应当在诉讼层面增强灵活性。此次调查显然是欧盟贸易保护主义的延伸,我国相关企业应勇敢选择应诉,并合理利用欧盟相应规则。2012年12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对欧盟反倾销基本法关于市场经济待遇调查的规则进行了修改,我国企业也应该合理利用这一规则,争取其制度例外中的市场证明规制,从而获得单独待遇,进而为企业自身税制获得优势。

3、充分利用WTO规则应对“双反”。我国作为WTO成员,可以享有WTO属下各项多边协定规定的权利和通过多边争端解决机制解决双边贸易争端的权利。对于欧美对我国光伏企业提起的“双反”案件,可以诉诸于WTO的争端解决机构解决争端。我们不能苛求“有必胜的把握”下,才决定进行WTO解决。WTO规则中存在很多含糊之处,有很多辩解的空间。另外,WTO争端解决并没有简单的输或赢。有时候在裁定上输了,但在时间上赢了,争取到了保护本国产业的时间。作为WTO成员,我们应该遵守规则、用好规则、影响规则,来维护我国光伏企业的合法权益。

总之,光伏企业应该勇敢应对欧盟发起的调查,并采取现实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诉讼应对技术,寻找法律和事实突破口,趋利避害,争取企业的合理利益。

(三)完善我国的补贴政策。尽管欧美“双反”包含了发起国的“非经济”及不合理因素,但与中国企业对世贸规则研究不透、法律法规存在缺陷也有着密切关系。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和光伏企业必须加强对世贸规则和各国反倾销、反补贴政策法规的研究,并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减少和规避贸易保护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尤其是改进我国的补贴政策。作为WTO的成员国,我国应该依据WTO反补贴规则制定国内对有关行业地区或部门的法律或法规,使补贴有依据,更加公平合理。我国目前还有多种不规范的补贴类型或方式,其中一些与WTO反补贴规则相悖,或与其他国家存在明显的差异。正是因为我国政府对光伏企业提供补贴的方式与欧美国家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了误解与分歧。所以,我国光伏产业应改变补贴方式,不必局限于资金上的补贴,可以运用税收抵免、分摊电价等补贴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1]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不会现太大波动[M],社科院黄皮书,2012,12,25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例(12篇)

    - 阅0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1篇1关键词:旅游文化课程;文化性;生态化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94-02随着旅游业在经济领域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它对社会文化.....

    处理情况报告范例(3篇)

    - 阅0

    处理情况报告范文篇1省分行巡察办:根据省分行党委的统一部署,依据《中国XX银行XX省分行巡查工作暂行办法》、《中国XX银行XX省分行巡查工作规划(2018-02022年)》的要求,我们赴省.....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