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意义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低丘缓坡;开发利用

低丘缓坡在浙江省指的是广大低山丘陵区集中连片分布的,坡度25°以下且面积大于2hm2的缓坡地,主要包括荒草地、裸土地、废弃园地、低效林地等多种土地后备开发资源。通常集中分布在盆地底部河谷平原与周围山地之间的过渡地带。

浙江省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耕地资源相对匮乏,人均耕地仅0.55亩,人均占有耕地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义乌市人多地少,土地利用率高,用地供给紧张,耕地资源、后备土地资源匮乏,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大,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综合开发利用低丘缓坡,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主要途径,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合理需求的有效手段,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义乌市面临着部级、省级两大综合改革试点的良好机遇,正处于大平台、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建设的关键期,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低丘缓坡,拓展土地开发利用空间,挖掘土地开发利用潜力,努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合理需求。由此,开展低丘缓坡宜建地块开发利用工作意义显得尤其重大。

1义乌概况

义乌市地处浙江省中部,金华市境之东北。义乌位于金衢盆地东部。市域面积1105平方千米,现辖6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计722个行政村,60个居委会。2009年末户籍人口73.0183万人,暂住人口122.5万人,常住人口120万人。

地貌以丘陵为主,丘陵占34.40%,河谷平原占23.73%,低中山地占23.48%,岗地占18.39%。在地面坡度构成中,小于3度的平坡地分布在河谷平原;3-6度的平缓坡地74.17%分布在岗地,20.48%分布于山间谷地;6-15度的缓坡地67.50%分布在低丘岗地;15-25度的斜坡地64.05%分布于丘陵岗地;大于25度陡坡地则主要分布在高丘和低中山的山区。

2低丘缓坡开发现状与可行性分析

义乌市拥有土地资源总量110500公顷(1656801.20亩),其中平坡地20712.7公顷,平缓坡地24396.8公顷,缓坡地9505.9公顷,斜坡地10888.5公顷,陡坡地4494.9公顷。其中平缓坡地和缓坡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30.69%。低丘缓坡总资源(通常包括丘陵岗地缓坡和平缓坡地)27475.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4.88%。

低丘缓坡是义乌市重要优势资源,历届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低丘缓坡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建国后,通过兴办各种农场,进行丘陵岗地开发利用;改革开放后,由政府主导,又进行了红黄壤改造、造田造地、小流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兴办工业园区等一系列丘陵岗地开发活动。

义乌市在低丘缓坡开发利用方面可行性分析如下:

(1)经济社会条件比较发达。义乌市是浙江省经济较发达县市之一,特别是近几年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精神文明和各项事业取得明显进步。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19.5亿元,比上年增长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6亿元,分别增长2.4%和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89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41元,分别增长8.5%和7.4%。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54亿元,比年初增加206.4亿元。良好的经济条件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开发资金来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区域分布相对集中,连片性好,交通比较便利。从分布区域看低丘缓坡相对集中,全市低丘缓坡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陈镇、苏溪镇、赤岸镇和江东街道,四个镇合计占全市低丘缓坡资源的59.62%,而其他地区特别是主城区的稠城、稠江、北苑等街道,虽然人口众多,低丘缓坡资源却相对较少。镇(街道)之间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差异很大。低丘缓坡集中区域离城市、镇建成区都比较近,交通比较便利,有利于节省低丘缓坡的开发成本。

(3)低丘缓坡地流转利用模式不断创新。随着国家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政策的出台,义乌市林业产业发展的总投入中,民间资本成为林业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林业托管合作”模式等一批林地流转利用模式不断创新,缓解了长期困扰林业生产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这种模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发展优势,专业公司解决了个人投资者不懂技术的困难,并实行林地配套设施共享、统一管理使营林成本大大降低。

4合理开发将带来巨大的效益

(1)社会效益。义乌市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够扩大农业资源基础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空间,提高区域经济人口容量,扩大就业。根据典型地区经验测算,利用低丘缓坡进行开发建设,可节约一定的耕地,按平均0.04hm2/人计算,每节约2hm2耕地可减少失业农民45人。每增加1hm2工业用地,平均可以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135-150人。

(2)经济效益。义乌市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直接提高土地的经济产出能力。义乌市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可以减少耕地占用,减少农转非的费用支出。

(3)生态效益。义乌市在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同时,也是在进行土地改良和生态环境建设。利用低丘缓坡资源进行城镇建设,可以利用坡地地形的独特环境景观,增加城市建筑设计的活力,使城市景观丰富多彩,提高人居环境的品质。

3低丘缓坡开发的现实意义

义乌市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这使得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用地之间矛盾变得更加尖锐。加强低丘缓坡的开发利用,实现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对于加快推进我市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创建新农村建设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义乌市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而全市低丘缓坡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低丘缓坡占了国土面积的24.88%。因此,通过对低丘缓坡资源可供建设用地的可行性分析,制定低丘缓坡开发建设用地规划,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山地资源和低丘缓坡资源,是贯彻落实好省政府84号文件,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合理需求的有效手段,是缓解土地供需紧张矛盾,拓展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的需要。

3.1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阶段,旧村改造、村庄整理在广大农村蓬勃兴起,这就对建设用地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市许多农村地处低丘缓坡,科学合理利用农村周边的低丘缓坡资源,可有效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3.2加快城镇化步伐的需要

目前,我国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根据义乌实际,要坚持把城镇化建设同加快工业化步伐结合起来,坚持把城镇化建设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城镇化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特别是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只有工业和服务业真正发展起来,才能增强城镇吸纳就业,集聚人口的能力。通过低丘缓坡重点开发区块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快义乌主城区和两个副城区建设,带动二、三产业发展。城镇化的重点在于减少农民,通过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将农村劳动力向当地低丘缓坡开发区块的工业、服务业转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3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的需要

低丘缓坡是重要的森林资源,在义乌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十分突出。要以确保全市生态安全为前提,依据“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林则林”的原则,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要突出以低丘缓坡保持林地规划为基础,实施低丘缓坡林地生态化经营,开展森林观光旅游,加强低丘缓坡开发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发挥低丘缓坡综合生态效益。

4低丘缓坡宜建地块开发利用规划

4.1规划对象

根据义乌的实际情况,本次规划中的规划对象为:

(1)海拔300米以下,坡度在25度以下(包括部分25度以上地块),无地质灾害隐患;

(2)林相单一,长势较差,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退化,生态价值不大的地带;

(3)在城乡规划建设区附近,适宜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开发、农村新社区建设或休闲旅游项目开发地块;

(4)以商品林地为主;

(5)尽量避免水源保护区。

4.2基本思路

义乌人多地少,作为浙中城市群中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城市,土地供需矛盾尤为突出,低丘缓坡资源开发利用更显重要。今后一个时期义乌市低丘缓坡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思路是:要因地制宜利用低丘缓坡资源,对集镇、中心村和其他非撤并村庄周边的低丘缓坡,适宜开发建设的,可确定为建设用地,并依法纳入市域总体规划、建制镇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林木生长茂盛的成片林地,要保持林地现状。位于省级以上重点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含自然保护小区)、重要水源保护区、省级以上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有古树名木和珍贵树种分布的林地,坡度在25度以上的低丘缓坡一般不得规划开发为建设用地。

4.3规划原则

低丘缓坡宜建地块规划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结合义乌生态市建设要求,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做到开发利用低丘缓坡的同时,森林覆盖率不下降,森林资源总量不下降。

(2)坚持依法依规开发利用。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要遵守土地、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征占用林地涉及农民经济补偿的,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合法、合理,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3)坚持有序有度开发利用。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产业带建设、耕地保护和城乡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实施,统筹安排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地块和时序,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4)坚持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要根据低丘缓坡的自然属性和区位条件,合理确定开发用途,做到“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建则建”;节约集约利用低丘缓坡资源,科学安排建设项目,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保护好耕地和生态环境。

4.4规划目标

4.4.1规划战略目标通过规划,充分发挥低丘缓坡资源优势,切实保护、开发、利用好我市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加快推进低丘缓坡宜建地块开发利用工作,缓解我市土地供需紧张矛盾,实现全市耕地占补平衡,保持森林覆盖率的相对稳定,实现林业产业生态化经营,提高林业综合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4.4.2规划的具体目标加快推进低丘缓坡宜建地块开发利用工作,缓解全市用地紧张矛盾。全市低丘缓坡宜建地块总面积达7758.99公顷。规划期内开发建设用地5790.99公顷。

确保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9.85%以上。

4.5宜建低丘缓坡地类构成

全市低丘缓坡总资源面积27475.5公顷,通过内业预判、外业调查和评估分析,全市低丘缓坡宜建地块总面积7758.99公顷,占全市低丘缓坡总资源的28.24%。

本次规划调查的宜建低丘缓坡包含了多种地类,分别是林地、园地、耕地、水域、建设用地及其他用地等等。规划宜建总用地7758.99公顷,其中林地3288.83公顷,占42.39%;园地1192.204公顷,占15.37%;耕地2519.075公顷,占32.47%。各乡镇街道详细地类构成见表1。

4.6宜建低丘缓坡开发利用方向规划

本规划所指低丘缓坡宜建地块开发利用,包括低丘缓坡的工业、住宅、休闲、旅游开发、农家乐、新农村建设等的综合开发利用。

全市低丘缓坡宜建地块面积共计7758.99公顷,其中宜开发为工业的面积为1021.44公顷,约占13.16%;宜开发生态住宅的面积为3464.218公顷,约占44.65%;宜转为新农村建设用地的面积共计1378.273公顷,约占17.76%;宜休闲旅游开发的面积共计1731.64公顷,约占22.32%;宜开发农家乐的面积为163.42公顷,约占2.11%。宜开发工业、住宅、新农村建设的地块总面积5863.93公顷,占全市低丘缓坡宜建地块总面积的75.58%,这些地块需转化用地性质为建设用地。各乡镇综合利用方向详见表2。

4.7开发利用保障措施

(1)认真编制低丘缓坡宜建地块规划。

(2)明确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政策。

(3)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合力推进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

5结语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的要求,2010年2月义乌市委、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义乌市低丘缓坡开发利用领导小组。2010年2月-5月为规划编制阶段。2010年5月召开了《义乌市低丘缓坡宜建地块开发利用规划(2010-2022》专家论证会,对本规划高度评价,一致认为通过评审。认为该规划符合相关文件精神,合理界定了低丘缓坡宜建地块范围,明确了宜建地块的开发利用方向,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体现了较强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符合义乌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该规划坚持:“保护、开发、利用”相协调和因地制宜原则,并于当地的相关规划相衔接,为规划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义乌市土地资源现状、利用特点、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土地适宜性,在对低丘缓坡土地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及科学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低丘缓坡土地利用战略布局及建设用地开发等方面的总体设想,对义乌市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本规划编制完成后,后宅街道岩南村新农村建设、佛堂镇盘塘工业区块开发、上溪镇寺口陈工业区块开发、廿三里街道里兆村休闲旅游开发等一大批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地块都已经完成规划编制,开发建设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6〕20号,2006.

[2]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8]84号,2008.

[3]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义乌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2)

[4]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义乌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2006-2022)

[5]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义乌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07-2022)

[6]义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义政发〔2010〕15号,2010.

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意义范文

【关键字】新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能源短缺;可再生能源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oursociety,thepaceofnewruralconstructioninChinahasgraduallyaccelerated,andnewruralconstruction,thebuildingofthenewenergyasthemainfactorsrelatedto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rural,theoriginalthereareenergyshortages,thetheconstructionofnewformsofenergyslowandtheourcountry'sthedevelopmentofthenationaleconomy,thecontradictionbetweenthetheenvironmentalprotectionaswellasthenewruralconstructionincreasinglyofthehighlightsthe.Inthispaper,thenewruralconstructioninChina'senergysituation,theutilizationofnewenergyproblemsandthecountermeasures.

Keywords:ruralareas;economicdevelopment;environmentalprotection;energyshortage;renewableenergy

中图分类号:P7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在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生管理”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能源的建设不但关系到新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是以上要求具体实施的主要步骤,因此,加大对农村的新能源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我国农村的能源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农村的消费结构也不断的取得优化,农村的能源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得到了巨大的改观。农村使用的能源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了优化,从薪柴秸秆过渡到煤炭,进而到液化气、天然气的使用,电力和可再生能源,例如风能、太阳能、沼气等。近几年,我国的农村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于农村地区的能源短缺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但是,对于能源的利用率低、新型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和能源的不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低的问题。农村能源存在的问题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有许多消极的作用,甚至影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我国农村新型能源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二都分布在农村,农村能源的建设和农村的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农村能源发展的好与坏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农村的固有特点:人口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等情况,我国的农村的能源建设有着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对原有能源的利用率很低,能源浪费严重

在农村能源问题中,最突出的是能源的利用率不高的情况,尽管我国近几年一再强调并且加强农村的节能减排工作,但是收效甚微。由于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不高,对于能源的节约意识比较薄弱,在能源的利用上也达不到科学合理的使用。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农村乡镇企业和各级单位部门的生产生活的耗能比国有工商业企业要高出一倍以上。而农村传统的使用炉具直接燃烧秸秆、薪柴等原始的生物能,能源的转化率较低。

2.2.农村新型能源发展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缓慢

为了保证农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农村面貌的改变相对较小,在农村总体健康、稳定的社会关系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新型能源的利用是最主要的部分之一,而新型能源建设中的一些配套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资金的短缺,规划的不合理,农民的心理障碍、技术的不过关等问题而建设缓慢,形成了农村新型能源发展的滞后的主要原因。

2.3.农村的新型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不完善

解决农村的能源问题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加快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进程。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要合理的规划和利用原有的能源,还要大力的推进新型能源的建设,尽管政府对于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建立方面,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但是问题依旧十分突出。无论是政府机关、普通农民还是企事业单位,能源的意识普遍不高,造成了能源的低效利用、浪费以及新能源建设的困难。在农村,关于新型能源建设的各种体系和管理条理不清,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机制还处于形成时期,相关建设的资金技术投入不足。这些问题就造成了农村新型能源的建设问题。

2.4.技术人才缺乏,技术开发比较落后

在新型农村的建设中,从事能源工作的人数较少,严重缺乏专业的科技队伍,新型能源技术在农村的推广比较困难,新型能源的项目,也由于技术比较落后和资金的投放不到位,而难以实施,而针对于农村的新型能源的开发和使用都是在农村已有的资源中就地取材,农民就地使用开发成果,但是在农村的新型能源的建设中与之相对应的技术、人才、物资器材、基础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

2.5.农村的新型能源推广利用困难

对于新型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更新的速度比较慢,开发的规模较小,在生物质能的利用上,农村还是以传统的薪柴、秸秆的直接燃烧为主,生物质气化、炭化技术还处在试用阶段,粪便资源的利用主要是直接作为了农作物的肥料,用作沼气的开发,在总利用量中所占比例比较小,太阳能的使用比较广泛,但是尚没有在全国农村总推广,地热能的应用技术目前还处于在个别的地区的试点阶段。

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意义范文篇3

一、“校史资源观”的提出及意义

不管是有形的校史资源,还是无形的校史资源,均为一种客观存在。人们对这些客观存在的认知、看法、态度等便成为“校史资源观”。观点乃是一种主观认识,它的出现总是源于客观主体之间的一定矛盾和主体的急切需要。现实学校需要发挥校史资源的作用,但在对待学校历史资源的态度上,往往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立场,一种是“虚无论”,一种是“占有论”;虽然也会出现介于二者之间的某种立场,但“虚无”和“占有”之间的矛盾,直接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校史资源?这便导致了“观点”的产生和争辩。而在“校史资源观”的提出意义上,当有以下要点。

1校史资源观是对科学历史观内涵的补充

之所以提出“校史资源观”,而不是简单地说研究利用校史资源,是因为研究、利用只是一种态度和行为本身,这种态度和行为未必是客观的、系统的和有意义的,而在特定观点尤其是正确观点指导下的研究利用却相反。科学历史观讲究客观、全面、唯真、唯实,在现实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校史资源观也应当体现科学历史观的精髓,以使作为“历史”构成成分的“校史”的研究利用也能粘附科学历史观的要义。学校虽是社会组员中高度“圆融”的细胞,但其目前的校史资源研究利用,仍有其自觉与不自觉的偏执性,随意将校史资源当做“小姑娘”一样去“打扮”。因此,郑重地提出“校史资源观”当为合宜之举。

2校史资源观作用于学校现时教育

首先,从教育观点构成的角度看,校史资源观像教师观、学生观等诸多观点一样,是学校主体观点的组成部分,反映了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尤其是育人价值取向,其正确与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育人结果。人们热衷于把子女送入名校求学,即说明名校的校史资源尤其是其长期以来形成的校园文化积淀,对于学校发展的良性影响,名校隐含的校史资源观无形中发挥着作用。其次,从课程构成的角度看,校史资源不仅本身就可作为学校教育的隐性课程,而且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可对许多现时课程的开发起到补充、深化、润色作用。如果能够在课程的开设、运作过程中,确立正确的校史资源观,定会为新的教育改革活动注入活力。同时,教师在利用校史资源对教材的整合及使用中,可以锻炼能力,有利于专业化成长。

3校史资源观服务于学校未来发展

正如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可以直接影响学校发展一样,校史资源观也可以直接作用于学校的现时发展。同时,一旦学校确立了正确的校史资源观,并在其引导之下致力于学校建设,且取得优异成果,那么该种校史资源观也将会穿透历史的时空,在将来发挥其潜在的影响力,且可能代代相传,不断铸就办学业绩。因为校史资源观是建立在校史资源这种客体层面上的“主体精神”,它有着穿越时空的生命力。校史资源有可能因为自然或社会因素遭到破坏,校史资源观却会因为有“人的永存性”而长久流传。

二、校史资源观的正确确立

校史资源观不可能脱离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总要带上社会性和时代性特质。因此,校史资源观的确立应在科学发展观宏观理论的指导下,注意务实求真、统筹兼顾和适当利用。具体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1客观性

校史资源观内涵的客观性,是指在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坚持“唯真、唯实”的原则,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相统一。首先,要用唯物的眼光看待校史资源,既注意发掘整理其中的亮点,以便从正面提取精华,用来鼓舞人,激励人,又注意发掘整理其中的“暗点”,以便从反面吸取教训,用来警醒人、鞭策人。有的学校一路激昂,凯歌高奏,总结出成功的经验,便于将其发扬光大,有些学校路途崎岖,屡遭踬踣,总结出受挫的教训,便于匡偏纠错,力促学校从今迈入正常发展的轨道。总之,要讲求一个“真”字,不忽视成绩,也不回避问题,尤其要注意从学校历史问题中挖掘出解决现时问题的策略与智慧,服务于学校发展。其次,要用区别对待的态度利用校史资源。除了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教训要适当兼顾外,还要根据现实学校发展及育人目标的确定,有选择地加以科学的提炼。既不忽视从校史资源中提炼反映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精神的办学理念等重点元素,也不忽视从校史资源中抓取反映特定时代教育往事的琐细枝节,以产生“洪钟大吕”振聋发聩、平凡细节发人深思的效果。由此可见,不重视校史资源的“虚无论”和囫囵吞枣的校史资源“占有论”都不是客观对待校史资源的观点。

2系统性

校史资源观内涵的系统性,是指在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坚持“全面”的观点和“层次”的观点,避免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首先,校史资源的一体性特征决定了在开发校史资源时必须进行通盘考虑,讲求全面性。不能雾里看花,只抓亮点;不能断章取义,敷衍成“趣”;不能因难生畏,割舍要义;不能道听途说,不明就里。现时一些学校的教职工乃至一些校长对本校校史资源要么茫然无知,要么知之甚少,要么曲解舛讹,既与对校史资源的重视程度有关,也与先前开发整理的片面性有关。其次,在利用上要讲求层次性。在利用校史资源对所有师生开展校史校情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师入校时间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育,体现出受教人员的层次性;要根据师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现时所需,选择校史资源中的有效性内容,有的放矢地教育,体现出施教内容的层次性;要根据校史资源的范畴类别和现存形式,使用多种手段对师生进行教育,体现出施教方式的层次性;要根据已开展教育的效果,拾遗补缺,逐步提高,力争教育效果的螺旋式上升的态势,体现出推进过程的层次性。

3适用性

校史资源观内涵的适用性。是指在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坚持“为我所用”的观点。校史资源的最大适用意义在于正面的鼓舞激励和反面的警醒鞭策,

在影响人、教育人方面发挥效益。因此,校史资源的适用性首先对师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要坚持开发利用“四个有利于”的思想: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学校传统教育和优良校风教育,有利于开展“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教育活动,有利于增强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有利于学校品牌的宣传。在内容选用上,应注意由校史资源到现念的“顺向联系”,不能“唯‘史’独尊”,忽略了校史的时代意义;应注意由现念到校史资源的“逆向联系”,不能“数典忘祖”,忽略了现时思想的历史渊源。重视校史资源的思想性和育人特质,是开发利用校史资源的初始态度,也是永久态度。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开发利用校史资源,建设符合国家规定、具有地方特色和校本特点的教育资源体系,不失为学校的良好选择。因为校史资源的校本性、亲切性、说服力,决定了校史资源对于课程开发的可能性和适用性。课程开发的作用对象是师生,而所谓校史资源“为我所用”,还包括校史资源能够唤起毕业学子对母校的追忆情怀、热爱感情、帮助心理,还包括校史资源能够吸引其他社会成员对学校的关注意识、恋慕情意及支持心态。

三、校史资源观的实际运用

校史资源观内涵上的客观性、系统性、适用性为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原则依据,适用性是前提,系统性是保障,客观性是灵魂。所以,校史资源观在实际运用上当在考虑“需要什么”的基础上,重点考虑“怎样获得”和“怎样运用”的问题。

1校史资源的获取方式

在思想意识上,要确立正确的校史资源观,把校史资源当做可贵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在组织领导上,要把对校史资源熟稔的同志包括一些老同志组织起来、团结起来,进行适当的投入,保障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产出。在具体运转机制上,应建立校史资源开发利用的讨论制度、查访制度、研究制度、收集制度、展示制度等,依照规制,保证各环节的正常进行。讨论:主要是制订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查访:主要是校史资源的散佚收复;研究:主要是校史资源的真伪辨析;收集:主要是校史资源的合理归类,展示:主要是校史资源的成果彰显。

2校史资源的恰当运用

建立校史资源宣传的有效载体。可根据学校现实条件,建设朴素大方、内容翔实、形式生动的校史馆,集中展示学校的特殊历史、办学得失、经验教训及各种实物,使校史馆成为校史校情教育的基地,成为校本课程开设的平台,成为呼朋引伴、会聚雅意的温馨园地。可编制图文并茂、线索清晰的校史年鉴,突出办学传统、育人精神、师生风采等。可适时举办主题鲜明、主体突出的校庆活动,展母校今昔风采,抒母校炽热情怀,鼓励在校学生奋发向上,感染毕业学子反哺施恩,吸引各界人士倾力助学。可在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站中开辟空间,追溯学校历史名人,歌咏其德行,挖掘其精神,传达其魅力。可成立离退休教师校史宣讲团,向在职教师和各届学生传递校史信息。可利用社会媒体平台,刊发通讯报道,以学校现实成就的宣传为契机,寻觅取得非凡成绩的近因和远因,等等。

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意义范文篇4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网络信息资源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重视。网络信息资源因其特有的特点,在各种课程资源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如何将网络信息资源合理应用到政治课教学中去,赋予政治课教学新的活力,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成为广大政治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和主要特点

1.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

网络信息资源是通过网络可以传播、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具体说来,就是以电子数据形式记录,以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各种形式表现,在计算机硬盘、光盘和各种网络通讯介质中存储,并通过网络通信在计算机终端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

2.网络信息资源的主要特点。

(1)形式多样。网络信息资源有文字、图像、动画、音频、视频、软件和数据库等多种表现形式,直观、形象、生动。

(2)内容丰富。网络信息资源数量庞大,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社会生活领域,而且不断更新,具有无限性,几乎所有的政治课教学内容都能找到相应的资源。

(3)时效性强。网络信息资源更新快,紧密联系社会现实,时效性强,符合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教学要求。

(4)收集便捷。网络信息资源收集便捷,且具有海量储存、传递、接收的特点。

(5)应用自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应用网络信息资源,也可提供网址让学生上网学习或下载资源学习,资源应用的自主性强。

(6)良莠不齐。由于网络管理机制、控制机制等不完善,各种虚假信息、劣质信息充斥网络,使本来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真伪并存,这在客观上也给我们有效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在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内驱力。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展和学生践行的土壤,就只能成为毫无生气的一潭死水。网络信息资源鲜活丰富、形式多样,符合学生求活、求新的心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如我在上七年级《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一课时,上网下载了歌曲《走进新时代》视频,在导入时播放,很好地渲染了课堂气氛,然后又适时提问歌词中“站起来”指什么?“富起来”又是指什么?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积极思考、交流,从而感受到了社会主义祖国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很自然地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爱党教育,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2.有利于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理解。

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中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能力和素质。网络信息资源中的文字、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资源,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用之创设生活化情境,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有利于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理论认为,教学活动的实质是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互动过程。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新鲜、生动、多样的网络信息资源,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生活、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思考,使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发言,众生争鸣,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同时,教师也可指导学生直接利用网络或从网络上下载资料开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样,课堂就能真正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生就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

政治课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新观点特别感兴趣,但教材资料存在固有的滞后性,不可能呈现最新发生的热点、焦点问题,而网络信息资源更新快,正确加以利用可以使政治课教学内容更有时代性、更有吸引力。如在执教八年级《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时,我展示了一组在汶川大地震中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感人照片,牢牢地吸引了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在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注意问题

1.认真筛选,选好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纷繁复杂,且良莠不齐、真伪并存,教师要明确运用目的,合理筛选,确保所用的网络信息资源科学正确,针对性强,给学生以启发、教育。要坚决反对“拿来主义”的态度和信手拈来使用的做法,避免把与教学无关、没有教育价值甚至有悖于道德和法律要求的资源引入课堂,误导学生。此外,教师也要注意对资源进行必要的加工,使之更符合需要、更有效。

2.合理应用,用好网络信息资源。

首先,要做到适时应用,遵循“需用则用”的原则和学生认知规律,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讲究应用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找准最佳时机,有的放矢,适时而用。其次,要做到适量应用,把握好“度”,不求多而求精,反对多多益善、想用就用的“滥用主义”。最后,要做到适当应用,充分用好网络信息资源,努力达到预期效果,防止“为用而用”的形式主义情况出现。

3.兼顾教材和网络,合理选用教材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

无论教材资源还是网络信息资源,最终都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尽管网络信息资源具有诸多优势,但教材资源不是一无是处的。因此,我们在应用网络信息资源优化教学时,不能全盘否定教材资源,而是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选用,适当取舍,兼顾教材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以最佳结合方式达成教学目标。

4.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网络信息资源应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方面,教师要用好网络信息资源,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终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主动思考和交流,在积极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意义范文篇5

1996年,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KnowledgeBasedEconomy)的概念。有学者认为,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点可归纳为:

(1)知识和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

(2)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价值。

(3)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中的主导或支柱产业。

(4)地域、部门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对信息和知识的产生、传播、使用能力上的差异。

知识经济对教育领域也发起了全球性的冲击,新的教育革命是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的国家,都要面临的挑战。要在这次冲击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着眼未来,立足现实,找住机遇,创造自己的优势,我国教育领域要高度重视这场革命,及时把握住刚刚开始的历史机遇,及早研究对策,做好思想、人才和技术上的准备,以赢得未来教育的主动权。强调:“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人是知识的创造主体,也是知识创造的目的。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其社会投资主要是人才的投资。人才的质量将成为一个企业、部门乃至一个国家成功的关键。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微软公司的崛起、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都说明了知识与拥有知识的人才的力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学校必须培养更多具有创造思想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能力、思考能力、创新的意识和创造的能力。这就是要求学校必须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二、深刻理解教育技术内涵,抢占当代教育的制高点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山头,谁就在新世纪中处于有利的位置。”(见1998年5月16日《中国高教育报》“制高点专题新闻”发刊词《勇立潮头》)因此,学校必须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和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何谓“制高点”?站立其中,可以纵观全貌,总揽全局,控制大局。教育技术之所以成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是因为它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抢占了这个制高点,可以带动教育领域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材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教学理论都将产生深刻的变化。

“制高点”者,兵家必争之地也。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这就意味着,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必争之地。在战争中,没有勇气抢占制高点的将军是个懦弱的将军,在教育战线,没有勇气抢占制高点的领导和教师是不称职的。

抢占制高点是一场攻坚战。在战争中抢占制高点要有一支英勇的尖刀班、先锋队。在抢占教育改革制高点中,这个尖刀班、先锋队就是全国1000多所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开展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以及开展各项教育技术应用实验的学校,还有各级教育技术专业队伍和广大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教师。因此,每一位教育部门的领导、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专业工作者,都应具有勇立潮头,敢当尖兵的气概,都要意识到自己作为抢占现代教育制高点的尖兵、先锋队所担负的时代责任感。

在战争中,要抢占制高点是要流血牺牲、付出代价的。在教育改革中攻占制高点,不会丢掉性命,牺牲的仅是旧的观念、旧的方法,但输入的是新鲜的血液。

抢占制高点是要有策略、要讲战术的。所以攻占教育改革的制高点也要注意运用策略和方法,要加强学习,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每个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尤其是要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

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1994年曾对教育技术作出新的定义。这一定义对推动我国教育技术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促进作用。但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为了更好地结合我国的国情,深刻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正确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我们认为必须强调:教育技术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在这里,我们强调:

1.教育技术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

2.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3.教育技术是以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与工作的对象,并以优化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为目标,因此,教育技术既要重视“教”,更要重视“学的“过程”和“资源”的研究开发。

4.教育技术是以系统科学方法作为方法论基础。教育技术的工作内容包括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

要抢占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要使教育技术真正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造性人才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其关键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新模式

创造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归宿。

创造思维是指以解决问题为前提,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心理活动过程。创造思维有两个层次,一是科学创造层次,如科学家、发明家提出新的学说、发明新的产品等。二是个体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发展层次,对于中小学生,其创造性并不是要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要完成一项具确“特殊意义的产品(一种理论。思想或一种成品),而是指对学习者个体自我潜在智能有意义的开发和发展。这种层次的创造思维能力是第一层次的基础。

创造能力是指实现创造思维所提出的新思想并形成社会或物质产品的能力。创造能力的形成,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在信息社会中,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目标,就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求异、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个性的知识结构的品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处理、交流应用的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习者观察、思考、比较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发有助于创造教学的软件资源,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开展教学试验,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开展专题研究,探讨创造教育的规律。其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是核心。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要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作指导

(2)要真正发挥教育技术优势

(3)要转变教学过程要素的关系

(4)要改变教学进程结构

(5)要认真进行

教学设计

(一)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墓础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总是受到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与学理论的支配。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输的方式传授书本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对学生能力和情操的培养。在学习理论上,受行为主义理论的支配,只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环境刺激作出被动反应者,忽视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的发挥。把学生作为知识的灌输对象。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首先是要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新型教学模式首先必须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怎样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这就必须要深刻认识和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在教育中注重“三个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三个发展就是指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全体发展是强调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是强调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整体素质,防止片面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个性发展是要“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挖掘和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通常可用四个L来表达:

(1)学会认知(1earningtoknow),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来培育学生学会运用认知工具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学会建构知识,也就是要学会继续学习的本领;注重培养学生认知方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

(2)学会做事(1earningtodo),既要学会实践,更要学会创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要重视建造可供学生参与的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实践,通过做来获得知识和能力。

(3)学会合作(learningtolivetogether),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就是学会合作生活,合作学习,从过去的集中教学方式到个别学习方式,到现在提倡的协商学习(也称合作学习)。

(4)学会生存(1earningtobe),学会生活、学会自身的发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重视发展性教学,建立“知识。能力一情操”三维课堂教学目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用于传授知识,还注重能力和高尚情操的培养。

四大支柱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素质教育思想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出发点,但同时我们还必须遵循学习者学习的心理规律。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要注意学习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积极把认知学习理论引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践中。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生动的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许多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和表达观点的有力工具。因此,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起许多国家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

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

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

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

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

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

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

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5)强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

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求异和洞察能力。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把学生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这种隔绝对意义学习构成了一种障碍。利用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的课程相干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情境包含有多种形式,包括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原理性和探究性的情境。尤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局域网络和互联网络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不仅是告知学生…这是什么,”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辨,理解它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比较事物的相似性和特异性,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2)利用大容量存储技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利用图形化交互界面技术,建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新型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应关注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时,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和讲解教案上,而是应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我们可以利

用CD一ROM光盘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共享资源,让学生学习如何从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从局域网络或互联网络中获取信息、得到多种学习材料,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探究并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如何从资源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如何进行问题探究,并利用资源材料解决问题。

(3)利用信息组织结构的超链接技术,建造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从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结果等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并在多思路的比较中,形成创造性的思路。

(4)建立模拟实验环境,计算机技术可以设计许多仿真实验,通过输入必要的参数,或者通过学生交互操作,进行模拟实验,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观察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

(5)利用网络传输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协商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系统这类系统,通过资源共享方式,使全体学生共同观察一个典型事物,通过教师的调控,教师可以监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师生之间可以互相通话、教师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彼此之间进行交流,表述观点。对同学的学习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互联网络对远程资源的查询、分析和利用,利用网络、进行通信、交流,培养信息应用能力。

(6)利用各种工具、平台,让学生利用平台创造作品。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汉字输入、表格处理、图形变换等方式让学生把所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输入计算机中,用文字、表格、图形等方式,把对观察和思考、协商、讨论的意见作出归纳、概括,进行意义建构,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物理问题的探讨。利用作图、作曲工具,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用集成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组织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的教学过程,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过程,通过“访问”和“表达”,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具有创造意识、平等意识、积极参与和探索的精神。

(三)努力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教学过程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内容)和媒体四个基本要素。建构有利于创造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要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组织者;

(2)学生地位的转变,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

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意义范文篇6

20*年沼气建设,对我县来讲,是第一年实施,没有任何经验,但是各个项目乡镇、项目村、县农委都能认真履行责任状规定的义务,想方设法,克服种种困难,脚踏实地地一户户地去抓落实,基本完成了项目任务,在两年的实施过程中,各项目村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与做法,涌现了一批沼气建设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同时,农村能源建设队伍得到了锻炼,项目的管理经验逐步成熟,特别是全县8个乡镇9个项目村近1500户建池农户,他们从这次沼气国债项目实施中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今后项目的落实,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正面宣传材料等等。这些经验我们都需认真总结,在下一年的项目实施中予以推广。

不过,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比如,有些项目乡镇、项目村思想认识不到位,对需要花钱而没有收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项目建设进度缓慢、项目乡镇、项目村、县能源办只图任务的完成,降低了建池标准,没有达到“一池三改”的目的以及建后跟踪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妥善解决好,一定会影响当前的项目建设,同时还会对今后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希望各项目乡镇、项目村、县农委都要认真对待工作中存在问题,认真做好整改和完善工作。

二、采取有力措施,迅速落实20*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任务

(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农村能源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明确提出要“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同时还强调要:“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国家对20*年农村户用沼气安排了25亿元,20*年还将增加10亿元,总投资达到35亿元。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能源工作如此高度重视,可以说是农村能源工作的春天到来了。我们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深刻理解、抓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1、大力普及农村沼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期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愿意,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当前来说,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寻求让农民增收、生活富裕、农村面貌改变的抓手。国家举债建设农村沼气,就是因为农村沼气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要抓手。

建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农户每年可增收节支1000元左右,其中所产生的清洁能源可供4口之家一年80%的能源,节约开支500左右;年提供有机肥料约20吨,施用沼肥可防治或抑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年节约化肥、农药开支200元左右;沼肥还可改善农产品的品质,生产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沼气建设是农民增收的新起点,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着力点,是农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结合点,是一件利国利民大好事。

2、大力普及农村沼气,是改善农村公共卫生环境状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新农村建设涵盖精神文明建设,体现和谐社会要求。农村的脏乱差是由于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这些问题不解决,既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容易导致疾病、疫病发生。小小沼气既是燃料库、肥料库,又是卫生池,它改变了农村庭院、街道粪水横流的卫生状况,使村容村貌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根本变化。普及农村沼气,可以在短期内低成本地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把妇女从烟熏火燎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解决了养殖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改善了人居环境和农民精神面貌,促进了农村社会文明进步。

3、大力普及农村沼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我县20*年国债沼气项目的实施表明:在建沼气池的同时,改厕、改厨、改圈,使土地和生物质能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把农村的“三废”(秸秆、粪便、垃圾)变成了“三料”(燃料、饲料、肥料),实现了社会要生态,农民要致富的目标,促进了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富民工程,通过综合利用,既解决了农村的能源和农民增收问题,又解决了农村的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问题,在提高农产品品质、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发展农村沼气,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技质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社会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4、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生产高速增长,能源紧张将成为必然。《根据国家发改委20*年-2022年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我国农村地区能源消耗将占全国能源总消耗的43%。据有关专家测算,如果不开发新的能源利用方式,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的增量将全部被农村地区能源消耗的增量所占用。由此可见,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是国家能源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问题。大力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缓解能源危机,改善农村生活能源结构,增加农村优质能源供应,缓解农村能源供应紧张状况,而且还能使农业走上生态、经济良性发展的道路。当前,面对经济加速增长的新形势和能源全面紧张的新情况,新的科学发展观已经赋予农村能源建设新的内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能源建设,是因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和安全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充分认识农村沼气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这项利国利民大事做好。

(二)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

20*年我省争取到农村沼气国债项目资金8659.6万元,项目涉及到65个县,建设任务1*245口沼气池。涉及到我县有10个乡镇20个村1800户,国家补助项目资金144万元,建设任务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建设标准高、管理要求严,监管力度大。各项目乡、镇、村务必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建设任务按期完成。

1、迅速落实20*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任务。20*年国债项目今天开始正式启动,各项目单位要抓紧启动实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是一项建设到户的工程,必须一个村一个村抓落实,一户一户抓落实,确保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在落实中,要注意维护项目计划的严肃性,不得随意改变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和规模等。

2、乡、镇政府和项目村要切实负起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的责任。各项目乡、镇要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的实施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要将农村沼气建设列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放在心上,摆上位子,抓在手里,定期研究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层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切实负起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的责任。确保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建设任务。否则会影响到我县下一年的项目申报工作。乡、镇要尽最大的可能挤出资金支持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同时要为农业综合服务站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要让他们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确保项目实施运行正常。项目村也要根据自身条件对农户实行一定的补助,以减少农户的投入,提高建池积极性。

3、要加强宣传,营造农村能源建设的良好氛围。目前大多数农户对沼气还了解的不多,而且有些农户劳动力外出打工,加之国家补助有限,还需自己出一部分资金,这就为100%的落实项目计划带来难度,所以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广泛宣传农村能源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二是在项目村的村务公开栏、墙面用标语营造氛围;三是要主动上门,做过细的思想工作,为那些想建沼气而又有这样那样困难的农户出谋划策,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抓好试点示范,推进生态家园示范村建设。建设生态家园示范村是当前今后的工作重点。我县已有9个村沼气用户1500户,但大多数都达不到生态示范村要求。我们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利用20*年沼气项目建设几个高标准的示范村和示范户。让农民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景象,让他们学有榜样,干有方向。生态家园示范村的选点要准,标准要高,要有超前意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加快实施。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能源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肩负着重大的责任,特别是农委、能源办的同志必须加强队伍建设与管理能力建设。加强对农村能源队伍的培训工作,特别要加强项目申报、管理、实施方面的业务学习,同时要学习新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管理和技术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村能源队伍。

6、严格执行各项规定,搞好项目建设。各项目乡、镇要严格执行项目投资计划,确保投资计划100%落实;农委、能源办要严格执行项目建设财务管理制度,确保项目资金使用规范,运行安全,100%到位,并要严格执行项目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质量优良,建池成功率100%。

7、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确保项目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抓好沼气建设的后续服务,既是保证沼气池正常使用的需要,也是发挥沼气建设综合效益的需要,更是农村能源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开拓思路,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以专业化、市场化、物业化为主的各种有效服务形式。一是要充分发挥农村能源系统现有推广服务机构的指导作用;二是要建立村级农民沼气协会、沼气生产工协会等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加快建立健全县、乡、村沼气维修服务网络,尽快达到专业化施工、物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确保建后管理到位,服务到位。

8、加强部门协作,共同推进农村沼气项目建设。农村沼气建设是公益性很强的基地设施建设,必须加强部门协作,注重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各乡镇要将农村沼气建设与退耕还林还草、小流域综合治理、扶贫功坚、改水改厕、菜篮子工程、生态农业、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分散的项目资金捆绑起来,统筹规划,形成合力。

9、广泛开展综合利用,让农民从沼气发展中得到实惠。要彻底转变“就能源抓能源”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必须坚持“一池三改”,必须坚持按照规模化、产业化的思路建设沼气。要把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真正重视起来,落实下去,积极开展沼液喂猪、浸种、喷施农作物、果树、蔬菜和沼渣施肥等方面的试验示范工作,引导农民不断延伸技术和产业链条,不断探索和总结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提高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

10、加强项目督查检查,确保计划落实、资金安全、质量优良。项目质量是项目的生命,我们要十分重视项目建设质量,要通过加强项目检查、督查等手段,保证工程建设的数量和质量。县农村能源主管部门要进村入户予以技术指导,对建设质量和技术服务等进行跟踪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县政府也将组织检查组,对项目的落实等情况进行督查。

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意义范文1篇7

[关键词]遵义红色课程资源开发原则

[四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红色课程资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种类学校开展课程和教学信息的来源,是对各级各类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的的重要素材。遵义的红色文化课程资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凝聚和积淀,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遵义红色课程资源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因此,开发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开发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基于遵义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特点,笔者认为,开发与利用应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目标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

对遵义的红色课程资源开发,要明确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根据需要选择红色文化课程资源,不能随便滥用。遵义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红军领导革人在紧要关头作出的历史选择,铭记了中国领导人的光辉实践,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一道绚丽多彩的风景,成为弥足珍贵的红色文化课程资源。业已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与强大动力,是对当代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素材,对塑造青少年学生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以上内容,遵义红色文化课程资源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两个方面作用:一是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等老一辈革命家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忠于党、忠于革命,报效祖国、献身革命、国家利益至上,形成了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为青少年提供了正确的人价值导向。二是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优秀的文化根基。遵义红色文化承载着革命军人匡正勇胜、勇往直前、艰苦奋斗、献身革命的气节,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印证,其精神价值在客观上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优秀的文化根基。

由于遵义红色课程资源具有原生性、零碎性和教育意义潜在性的特点,大多潜在于历史长河中,在开发和利用时不能停留在肤浅的层次上。如果仅限于参观历史景观,拍摄一些参观照片,抄写一些反映历史文字,不能从相关的资源情景中发掘其内涵。只能是形式上的革命传统教育,不能在学生心灵深处扎根。因此,“不能随意将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当作课程内容不加提炼地搬进课程”,不然的话,“使人们永远在为一些已经过时的经典付出代价”。[1]据此,必须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进行筛选、加工、提取有教育价值的因素,把隐含在红色课程资源中的教育价值挖掘出来,以保证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教育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按照育人性和发展性标准筛选,继承和发扬优良革命传统;二是把遵义红色文化与井冈山红色文化、江西红色文化等著名红色文化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共性,挖掘普遍性,形成规律性认识;三是通过了解红色文化故事、传说领悟其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四是以时代精神和全球文化视野重新审视红色文化;五是总结遵义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研究成果,为编写遵义红色文化课程资源读本打基础,实现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

遵义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在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文化基础上创造的崭新文化形态,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构成了20世纪以来中华文化发展的主流和前进方向。“红色资源”则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和建设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及其载体。[2]红色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因此,其理论性在于:一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研究方向。二是基于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独特性,探讨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其规律,探讨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探讨红色文化课程资源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提升国民素质的关系。

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根本性在于社会化的效用性和对于人类的稀缺性。深厚的遵义红色文化资源同样是稀缺而有用的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资源基础。各种形态的革命精神和分布在各地的革命根据地、革命遗址、文物和博物馆等载体,都蕴含着厚重的先进文化,折射出先辈的理想信念,孕育着丰富的革命精神。遵义红色课程资源的实践性在于:一是组织青少年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缅怀革命英雄,学习他们的高尚品质,体会人生价值观,感悟其思想信仰,体会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形成遵义红色文化精神内核“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民主团结,务求必胜”。[2]二是把红色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开设红色课程资源网页,利用广播开展红色文化宣传和教育,开展红色文化演讲,演唱红色歌曲,还可开展红色绘画、摄影和演出红色剧目等。三是开展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如红色文化调查,组织青年志愿者到红色革命地区支教、演出等活动。

三、时代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原则

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要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相联系。应把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遵义红色文化探索出现的新面貌和新变化,特别是具有一定前瞻性红色文化资源,展现在青少年眼前。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课程资源,及时反映新成果。在实施课程过程中运用现代化手段,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的教育魄力。

开放性原则要求视野放开,不要仅仅局限于旅游参观和教材上仅有的红色课程资源,要以开放的心态吸收红色文化资源成果,尽可能开发和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红色课程资源。包括红色课程资源类型的开放性,如红色文化记载、革命遗址、红色纪念馆等。空间的开放性,遍及遵义各县(市、区)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可根据性质、特点进行归类。途径的开放性,探索遵义红色课程资源,不论采取何种途径和方式,只要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都应开发和利用。坚持开放性原则强调:一是留给学生思维空间。让红色课程资源成为一种信息源,给定思考范围,或出一定思考题目,让学生去思考、拓展。二是学习行为开放性,让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充分释放自己的天资和能量,发挥自我教育效用,实现教育的最大实效。三是学校红色课程资源对外开放,实现学校与社区互利互惠,红色课程资源共享。

四、主体性与个性化原则相统一的原则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发本地区的红色课程资源,感悟家乡的红色文化传统,把开发红色课程资源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开发红色课程资源的主要目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所言学生“他所获得的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世界”,“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自己的教育”。[3]面对具体形象、丰富多彩的红色课程,教师只能是引导者,帮助学生获取信息,指导学生筛选信息,并从信息中归纳出正确的认识。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掌握一些搜集整理资料探究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提高警惕认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与感悟,领悟红色课程资源所蕴含的丰富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

贯彻这一原则的关键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地开发红色文化课程资源,教师引导是主要的,否则就会混乱,形成肤浅认识,甚至产生反教育作用。教师在指导开发红色文化课程资源过程中,要把价值导向与自主构建结合起来,进行蕴含的教育目标与方向的引导活动。

个体化原则强调个体差异性。在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由于各个学校、学科和教师的特殊性,可开发与利用的红色课程资源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强求一致,应从实际出发,发挥红色地域优势,强化学生特色,区分学科特性,展示教师风格,扬长避短,扬长补短,突出个性。红色文化课程资源本身就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活动,没有个性,就会失去创造性,应避免流于形式主义和机械主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五、针对性与经济性相统一的原则

红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针对不同的课程目标应该开发与利用相应的课程资源。一般来说,每一种课程资源对于特定的课程目标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不同的课程目标就需要开发与利用不同的课程资源。但是,由于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多质性,而同一红色课程资源又可以服务于不同的课程目标,因此,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前提下,认真分析研究与课程目标相关的各种各类红色文化课程资源,把握其性质特点,保证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有效性。

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要有针对性,并且省时高效,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经费、时间和空间等方面要坚持经济性原则。如借用已经开发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可以节省经费。如收集整理红色故事,可到图书馆查阅红色文化资料,收集红色旅游景区解说词,编写红色文化故事集,节省经费。尽量利用校园周边容易获得的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就地取材,节省师生的时间和精力,避免空间消耗。同时,从红色文化故事和传说中弘扬其蕴含的人生哲理及其教育意义,展示历史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王建军.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理念、效果与局限[J]课程・教材・教法2000(5)

[2]穆旭.会议精神铸名城红盾闪耀立新功[J]中国工商管理2011(13)

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意义范文篇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

所谓执政资源,是指一个国家的执政党为了提高执政效能、维护自己的执政地位,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所依赖的各种资源的总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是其变革、革命和执政力量的基础和动力来源。为了研究的方便,笔者将执政资源划分为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意识形态资源和社会资源。

一、科学发展观对党政治资源的开发与优化

政治资源,主要是指社会公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政治主张、政治行为等的认同和支持,以及中国共产党具有对公众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等;此外也包括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组织优势、人才聚集优势、良好作风优势等。这些能量综合起来,使中国共产党具有比其他社会组织更强大的政治能量,并能对社会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政治能量的大小,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执政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执掌政权后,其政治能量转化为执政的政治资源,并通过政治资源借助公共权力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利用制度的权威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号召力。

任何一个政党,它必须与政治领域形成一定的互动,因为政党与国家政权问题总是紧密相连的,掌握和影响国家政权,是政党政治最重要的政治资源,也是政党进行社会整合的重要资源。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要实现自身的长期执政就必须实现对国家政权的有效掌控。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取得政权的中国共产党要在资源极度贫弱的境况下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建构有效的权威体系,以使党控制社会主要和大部分资源。但在执政党控制着社会主要和大部分资源时,政治运行机制就容易出现以执政党及其组织系统为主导的集权式的政治运行方式。国家政权及其组织系统从属于执政党及其组织系统,出现以党代政。社会组织极其薄弱,并从属于政党及其组织系统。政治运行大都靠对执政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来得以实现的。执政党可以控制整个社会政治,政治生活按照执政党的意图在运行。1953年,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党开始逐渐强调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直接领导,党政关系开始出现一体化的趋势,其结果不仅削弱了党执政的合法性,也使党执政的政治资源受到损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多次论述了如何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问题。他严肃批评了以往执政党领导中的一些“怪现象”,同时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1997年,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改变自身的治国方略,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新方略。2002年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并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概括,从而使我们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资源开发与优化奠定了基础。

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我们党多年的执政经验上,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新时期政治发展的指导理念,要求政治制度价值取向指向广大人民的公共利益,它明确了党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价值取向、基本要求和创新要求。要求党在控制、推动、参与公共权力运作的过程中,通过规范自己的活动方式,努力将自己的权力收缩在合理的边界之内,不再直接指挥或替代公共权力的运作,而是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对公共权力的运作进行引导。这种执政方式强调党组织与政权机关职能上的分工,以消除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重视人民通过行使选举权实现当家作主的愿望,提倡依法治国,把法律作为运作公共权力的主要手段,主张对重大问题进行科学、民主决策,形成党的主张,并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它具体表现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三个方面。

第一,科学执政,就是党要按照科学的思想、理论和科学的制度、方法来执政,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更加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从党执政的制度上讲,就是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通过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和主动有效的惩治腐败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第二,民主执政,就是党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它要求党执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执政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第三,依法执政,就是党要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更具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重要环节,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执政的过程必然大大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依法执政表象上是依“法律”执政,实质上是依“人民的意志”执政。

总之,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提出,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政治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政治制度价值取向指向广大人民的公共利益;要求党在运作国家公共权力的过程中,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目的和归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而使广大人民民利和各项权利依法得到保障,相应地要求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把握自身执政规律,真正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这不仅有效地推动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同时也大大优化了党执政的政治资源。

二、科学发展观对党经济资源的开发与优化

经济资源,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的经济能量及其来源。在竞争性政党体制下,各国政党都在突出经济因素以赢得选民支持,而在获得执政地位之后就会通过组织政府来进行政策制定进而贯彻推行自己的经济主张。此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总量的变化对政党执政地位的影响也同样毫不掩饰地体现在选民选票数量和政党支持率上,因为选民越来越凭借政党在经济问题上所取得的业绩来作为投票选择的依据。可见,在竞争性政党体制下,经济资源对政党执政地位的取得或者维持有着直接的作用。在我国,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具有与其他执政党不同的特点。“建党在先”、“以党建国”这一历史逻辑,决定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唯一的执政党,而且是领导党。但一方

面,也具有与其他执政党共同的特点,如以大多数人民信任、拥护、支持作为自己合法执政的基础,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否实现对经济资源的有效整合,并以此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直接关系到党执政合法性的构建和党执政地位的巩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执政的经济资源无论在总量还是相对量上的匮乏都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共产党对经济资源开发成功与否意味着发展现代化的第一个障碍物能否成功跨越。经过3年的经济恢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逐步恢复了旧中国遭到惨重破坏的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得到提高。遗憾的是,这样的开发规划并没有在接下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顺利地贯彻下去。“”和化运动是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严重失误,它忽视了经济资源的自身特点和生成周期、无视资源开发的客观规律,不仅没有将中国人民带人共产主义理想王国,反而使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的十年内乱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党对经济资源的开发行为基本停滞并让路于“全面夺权”的政治斗争,从而使党对经济资源开发出现了严重的挫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此“经济问题就是最大的政治问题”,“发展是硬道理”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在党执政资源系统中,经济资源开发的优先地位不容动摇,在其身上投人的人力、物力、精力、关注度都是其他资源开发无法比拟的,从而使我国的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得到实惠也越来越多。但在党对经济资源开发取得巨大成功,经济发展成为了党执政合法性的最佳贡献者的同时,也必须意识到党开始要为经济资源开发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贫富分化问题”、“并发症”、“代价”等等问题来买单,30年经济增长的浮华以及沸腾的实验之后,党需要弥补经济资源开发中的种种不足,使我国的经济步人科学发展阶段。科学发展观正是党在新时期应对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种种问题而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党经济资源的开发与优化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党经济资源的开发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发展,党执政的经济资源就会受到削弱,社会矛盾就会增多,党执政的风险就会加大,因此,必须把发展放在党执政资源开发的首位。

第二,科学发展观突出了党经济资源的最终目标和归宿,即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彻底改变“以物为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人为物役”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要求确立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利益的价值理念,使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三,科学发展观规定了党开发经济资源的基本要求,即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从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有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使党的经济资源可以得到持续的开发。

第四,科学发展观指明了党经济资源开发的根本方法,即统筹兼顾。就要统筹安排和处理好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等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三、科学发展观对党意识形态资源的开发与优化

意识形态资源,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精神文化上的能量及其来源。意识形态是当代执政党传播影响的重要工具,也是执政党实现社会控制和社会整合的一个最基本手段。因为对执政党来说,要使党的组织和行为得到民众的认同和支持,不是靠政党的强制力控制,而是它的产生和运作符合社会民众的需求。但是一个政党所面临的不是一个原始的自然村落,它面对的甚至是一个超大型的社会,因而再好的政党纲领、再有利于民众的路线方针政策,都需要在广大的社会层面上散布,把自己所追求的价值理想,即意识形态在社会上广为宣传,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也有利于党对社会的有效整合。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一样,都需要利用自己的意识形态影响社会公众,以形成一定的精神文化力量。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意识形态与国家权力相结合,上升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同时又通过国家宣传机器进行意识形态宣传、灌输,尽可能使社会公众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理想、信仰、信念、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法律意识和社会心理等。这样,就构筑起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精神文化方面的支撑,也就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意识形态资源。新中国成立以后,党通过灌输式的宣传和全方位的思想控制来发挥意识形态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强大塑造力量。意识形态资源在党全力开发的情况下也大量释放效能,成为了党执政合法性获取的最重要基础和来源之一,不仅从思想上整合“一盘散沙”式的中国社会,通过对共同信念和奋斗方向的阐明、描述,激励着人们为之而统一行动。而且在执政资源系统内部还发挥着重要的转换功能,也就是说,党执政资源系统内部经济资源的缺失可以依靠意识形态资源来弥补和转化。此时,意识形态的效应之所以强大与整个社会呈同质化、整体化的特征,社会分化程度低以及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低有极大关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与秩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以意识形态或者政治文化领域为突破口的。随着一场检验真理标准的意识形态讨论在全国展开,党对意识形态资源的开发从变异中得以恢复和发展,也正是这种变化把中国带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使人们价值观日趋多样和复杂。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使得主流意识形态面临诸多方面的冲击,也对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诠释空问和解释力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提出及其所致力构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对这种挑战的回应,也是为进一步开发党的意识形态资源所作出的积极努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意识形态资源的开发方式由控制灌输转变为更加灵活和科学的方式。1950年,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观念形态的东西,不是大炮打得进去的,要缓进,要用十年到十五年的时间来做这个工作。这句话说明意识形态对社会的整合事实上不应该采取强制的办法,而应该是人们通过认可并主动接受并达到完全信服的一种必然的结果。尤其是社会利益的分化,形成了独立的利益个体,其独立思考和独立发展的能力大大增强,法律逐步健全进而对个人权利的有效保障也激发了人们维权意识的觉醒,要求当意识形态资源的开发更加灵活和科学的方式,通过教育、宣传和讲解等民主的方式,使各种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有特定的表达平台和通畅表达渠道,这恰恰可以真正说服人、影响人、凝聚人心。

第二,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发挥党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效应。包容多样,就是要树立多样共生的意识,不断扩大核心价值体系的包容度和影响力。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这种认同和达成共识的过程既是党的意识形态在

人民中不断散布的过程,也是党的意识形态资源进一步开发的过程。

四、科学发展观对党社会资源的开发与优化

党执政的社会资源是指党可以调动和利用的一切积极的社会因素和社会条件,包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社会环境。在政党的执政资源中,“社会”一词不是指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类社会的共同体”,而是强调与政治国家相对应并且相对分离的非政治领域。从空间上看,它独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是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它类似于人们通常所谓的公民社会。社会资源位居资源系统的最,作用力相对减弱,但是,有效的开发、合理的使用,尤其在其生存空问日益扩大的当下,对政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迅速摆脱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境地,动员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社会资源实施全面垄断,国家政权对社会实行全面控制,国家对全社会的经济资源实行集中计划配置和管理。这一方面造成了社会分化程度低,社会组织结构简单,另一方面,把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结果,不仅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挫伤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传统同质性、整体性社会的解体,推动了国家和社会的相对分离。同时,市场经济也促进了社会内各阶层的分化,使利益主体取向多元化、异质化,使利益团体多样化。由于社会内部各利益主体拥有的资源和自身条件的差异,他们在市场作用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必然导致其在资源占有和分配中产生差别,他们通过市场这个舞台获取资源的方式、途径以及最终占有资源份额各不相同,资源占有不均等必然导致社会地位变化。同时与传统体制和市场相伴“权力寻租”现象对社会资源的分配依然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样在市场与非市场的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各个利益主体占有和利益实现过程中产生差别,从而形成了他们在财富、收入等各个方面的变化。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使了原来同质、整体性的社会内部的分化,另一方面也使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问题。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正视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举措的提出,既是为应对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出现问题的重大举措,也为党社会资源的开发指明了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党社会资源的开发要与国家民主化、法治化形成互动效应。一方面要积极塑造公民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和法治意识,以使他们可以通过多方式、多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实现政治参与。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第二,党社会资源的开发要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从而增强人民对党的认同和支持。

第三,党社会资源的开发要在全社会形成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四,党社会资源的开发要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从而进一步增强社会的活力。

第五,党社会资源的开发要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从而使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

第六,党社会资源的开发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进一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意义范文1篇9

【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室内资源室外资源

【中图分类号】G42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58-01

随着我国进行的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小学科学作为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知识与一体,包罗万象。其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启蒙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加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科学课程的教学资源不仅仅局限在教材,因为教材的篇幅有限,所容纳的知识内容也有限。而生活是无限的,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内容也是无限的。那么,教学中怎样科学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呢?

一、对课程资源概念的理解

课程资源顾名思义是课程的原料。课程资源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给与了高度的重视。研究和探讨课程资源首先要研究和探讨课程问题,课程资源是课程的核心内容。最开始研究课程资源的是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泰勒是西方最著名的课程问题专家,泰勒通过对课程目标来源问题的研究从而探讨了组成课程资源的结构。而我国最开始提出和研究课程资源的专家是吴刚平教授。在新课改实施之初,教育理论工作者就提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个创新点,我们也把这一观点看成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课程资源的含义丰富,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去探讨。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的综合,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各种因素的构成。不管是狭义还是广义,课程资源都是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的大问题,尤其是对于小学科学这样具有无限外延的科学学科,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是具有非凡的意义。

二、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形式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源自于教材内容,是相对于教材内容而言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是课堂内和课堂外两个途径。课堂内资源主要是学生配备的实验室、图书馆、器材室,课堂外的资源包括环境因素,比如学校的植物园、科学角、科技景点等内容。学校内部的花草树木等都是属于课程资源的范畴。学校图书馆内的科技图书、科技资料的配备,都是资源的积攒。还可以利用学校的绿化地,开展科学实验,内容可以有动物、植物、气象等问题的研究。这些科技园地和科技景点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而充分利用。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都可以得到提高。

三、强化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措施

1、学校要给与支持和投入

众所周知,新课改后的小学科学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在教材内容中融入大量的实验内容,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并进行细致的观察,而且实验的过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建构过程,这是学生形成科学能力的途径,也是进行科学素养培养的途径。因此学校领导要给与大力的支持,像对待语文和数学课程教学那样重视小学科学的教学,尤其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工作。力争从学校的大局入手,给科学教师和科学教学以最大的财力和物资的支持。为教师订购科学教学资料和教学参考书籍,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准备资料和书籍,让师生有材料可用,有资料课参考,从而提高科学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2、积极开发教室外的课程资源

小学科学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科学意识的启蒙。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科学探究。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观察实验、标本制作,科技创新,植物种植,动物饲养,劳动技能,实用技术等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发动学生进行废物利用,将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进行简单加工,使之成为科学教学的主要资源。

比如为了学生对小动物进行细致和科学的观察,我们在学校的花园里引进了各种树木、植物,让学生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给人类带来的帮助等;在实验室里养一缸鱼,让学生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小蜗牛、蜻蜓、蝴蝶等小动物,都可以在校园安家,学生可以随同老师到这里观察这些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直观、生动、实际,是科学教学追求的高境界。

3、建立校内的动植物园

科学教材中有对动物进行观察的内容,所以可以在校园内建设一个小型的饲养场,养殖一些鸡、鸭等动物,随意给学生提供观察和研究的机会。苜蓿草、凤仙花、三叶草等的种植,给学生进行植物观察提供机会。这些内容都是科学教材中的内容,但是写在纸上的,而学生亲眼见到的知识,要比单纯依靠书本的教学要重要得多,真切的多。学生亲历了知识的建构过程,并形成了较强的学习能力,这就是完成了科学教学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生物之间的关系,养兔子和羊,它们的饲料是草,它们的粪便却是蚯蚓的饲料,蚯蚓可以净化土壤,发挥环保的作用,蚯蚓还可以作为鸡饲料。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和体会到,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得到培养。

4、深入社区寻找课程资源

社会生活是一切科学知识的大课堂,社区内也是进行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场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社区内进行实地的参观和考察,对经济、对环保、对工业等的发展作以深刻的了解。让学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拉近科学知识和学生心理的距离。

综上所述,开发课程资源是科学教学的都有特点,也是学科特色所在,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要认真对待自己肩负的使命不断推进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深化素质教育的开展,积极做好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探索科学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滕吉荣.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09(S1)

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意义范文篇10

内容提要:可再生能源是人类在面临资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困境时,利用技术创新改进动力供应与消费模式的探索。在法治社会中,这种探索必须依托彰显社会责任与公众义务的立法,并且需要与之匹配的社会心理与运行机制。这些条件都需要通过具体化的强制性规则清晰、准确、完整地表现出来,成为指导政府与社会具体行动的标准。许多国家为此将强制性规则作为立法的主体内容,而我国尚缺乏充分、系统的规定,直接影响立法目标的落实。强制性规则具有必要性、确定性、约束性、不利性和强制性等特点,构建强制性规则应当遵循利益均衡、定量控制、系统管理等原则。我国应通过出台高层政策、编制产业发展路线图、推崇地方制度创新等方式逐步完善强制性规则。

序言

可再生能源是当今国际社会为缓解传统能源供应紧张、降低环境污染、确保生态安全而开发利用的非化石能源,它以清洁、环保、可再生等优点逐步成为现代生产生活的动力源泉。目前,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大多数国家普遍制定了以可再生能源立法为基础的政策体系,诸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立法推广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我国于2006年1月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在此前后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划、标准等文件。不过,基于政府观念、配套措施以及执行机制等障碍,立法实施效果受到影响。wwW.133229.CoM[1][1]笔者认为,在我国现处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些障碍主要表现在: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主导的国家发展战略倚重经济绩效指标,相对忽视环境与生态问题,可再生能源尚未构成政府工作的主题;二是公众消费普遍追求高耗能的奢华享乐,可再生能源蕴涵的减量消费(节能意识及产品)无法博取普遍的社会响应;三是可再生能源技术具有高投入、慢产出的特点,风险与收益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企业的投资热情;四是我国绝大多数产业法属于“软法”,立法执行力缺乏刚性;五是运行机制存在管理部门及其职能设置分散、立法统一性权威受到制约的现象。

这些来自战略、意识、技术、规范及其运行机制等多方面的障碍决定了可再生能源立法推广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笔者认为,在消除这些障碍的诸多对策中,加强立法的强制性规则的适用无疑是一个突破口,理由有四:一是强制性规则能够将可再生能源法的“权利(力)—义务—责任”分解至各社会主体,促进“软法”的可操作性;二是强制性规则有助于强化义务主体的守法意识,提高全社会对可再生能源法的关注与重视程度;三是强制性规则是国外可再生能源法的基本构成要素,其促进立法目标实现的成效非常明显[2][2];四是强制性规则适合我国社会转型中“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的政策变迁路径,有利于促进地方性的制度创新。当然,强制性规则不是行政命令,也不是指令性计划。在现代法治语境下,国家应当秉承科学与民主精神构建强制性规则。为此,本文拟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比较研究国内外可再生能源法及其强制性规则,为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提供改进思路。

强制性规则的特点与构建原则

强制性规则是要求行为主体必须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规则,必须作为的规则是义务性规则,必须不作为的规则是禁止性规则。强制性规则与授权性规则、指导性规则相对应,不仅存在于公、私法中,更主要地存在于融合公法与私法为一体的社会本位的立法中[3][3],如劳动法、能源法、环保法,反映出国家在调整重要社会经济利益时与公民社会之间的互动。

(一)强制性规则的特点

作为约束行为自由的正式制度,强制性规则具有必要性、确定性、约束性、不利性和强制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判断规则能否具体执行且满足其设定目标的重要依据。

1.必要性是指规则指向的行为是特定时期必须予以禁止或者限制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一直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污染大、能耗利用率低,2001年的单位产值耗能比美国、日本高出2倍以上。[4][4]为此,原国家经贸委于1999年、2000年、2002年分三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要求相关项目限期退出市场。可见,强制性规则的必要性来自于政府对社会发展需求的认知。

2.确定性是指规则指向行为的下列要素是明确、清晰的:(1)主体确定,即主体不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公民,其资格均应独立、明确且可以具体指认;(2)时间确定,即规则效力不管是临时性、阶段性还是长期性,均应采用确定的时间概念表示;(3)地域确定,即规则在明确的地理界域内实施;(4)情境确定,即规则指向特定的社会经济领域;(5)行为确定,即规则指向的行为方案均是主体有能力实施的方案;(6)效果确定,即主体能够感知并预期履行规则与否的后果,包括问责机制。确定性是我国产业政策的普遍弱项,这是因为产业政策规定的强制性规则需要对产业运行规则进行创新,而创新经常受制于宪政结构与制度想象能力。

3.约束性是指规则阻碍主体依照自身意愿从事立法禁止或者限制的行为。规则的约束性是文本意义上的静态约束力,它不同于行为人的内心约束。不过,强制性规则的落实需要依托主体的道德自律。可再生能源法以新技术推广为基础,社会对新技术的接受更多取决于其心理准备。[5][5]为此,一些国家要求政府部门首先履行强制性规则,凸显政府的示范效应和象征意义。[6][6]例如,美国2005年的《能源政策法》要求所有政府建筑能耗在2006-2015年期间以2003年为基础每年降低2%[7][7];韩国政府要求公共机关车辆全部实行每天限制一个牌照号码尾数的汽车上路的“十部制”[8][8]。

4.不利性是指规则指向的行为客观上会造成主体成本增加或者利益减损。根据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政府承担财政支持义务需要增加补贴,企业承担技术改造义务需要增加投入,公众购买节能产品需要增加开支。为引导行为人主动寻找立法允许的利益空间,政府通常制定大量激励性规则并设置费用分摊机制,将不利性向趋利性转化。这种约束性向指导性的转变,折射出法律制度演变的内在逻辑。[9][9]

5.强制性是指行为主体不执行规则时的外在约束,包括否定行为的合法性、作出处罚或者责令作出补偿等。[10][10]规则的强制性并不完全来自国家,企业、行业协会、社区、媒体、公众等均能够辅助甚至降低国家的强制力。一项关于我国行政强制措施的立法分析表明,在1949-1999年期间的法律、法规与规章中,国务院各部委与直属机构设定的行政强制措施的文件数量(145件)远远超过设定强制措施的行政法规(71件)与法律数量(33件)。[11][11]这是规则设定权下移的表现。目前,业界呼吁制定《可再生能源法》配套规章、标准与专项规划的思路也受此现象影响。不过,强制性权力应当在立法、行政以及非政府组织间进行合理分配,防止过度集中在行政部门。[12][12]

(二)强制性规则的构建原则

重视强制性规则在可再生能源法的适用反映出可再生能源利益关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笔者认为,构建可再生能源法强制性规则应当遵循下列五方面原则:

1.维护多元利益原则。毋庸置疑,可再生能源法具有显著的公益取向,而公共利益是多元利益的结合,并且以私人利益为基础。在内容上,多元利益包括立法维护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安全等利益,因此,立法时应当整合利益结构,确保强制性规则之间的衔接,避免利益的倚重与褊狭。在主体上,多元利益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特殊利益集团(如农民、少数民族)以及公众等方面的利益。在可再生能源立法中,利益冲突尤其是公私融合的利益冲突是必需协调的矛盾。譬如,强制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至少涉及消费者、住宅区业主、建筑商以及政府等主体间利益冲突。构建强制性规则时,这些利益均需要予以考虑。

2.均衡利益原则。从政府规制角度看,受资源短缺影响,政府通常对多元利益按照权重关系实行序列化支持。其中,长期与短期利益、中央与地方利益、公共与私人利益、生态与经济利益构成基本的利益组合。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意义,这些利益组合应当强调长期、中央、公共以及生态维度利益的主导作用,但不能忽视另一维度的利益。行政法理论以“比例原则”(即最小损失原则)来衡量行政强制对公众权利的限制程度,这是一个抽象的平衡公私利益的标准,实践中则贯穿着各种利益集团的博弈。2007年12月,美国政府颁布新能源法案,提高了30年不变的汽车能耗标准;同期,联邦环境保护署拒绝加州自行制定本地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请求。这一事件背后是国会、总统、地方政府、汽车制造商与民众多方的利益冲突与妥协过程。[13][13]

3.定量指标控制原则。定量指标控制是一种数量的刚性约束,它便于界定个人或者组织的责任,将强制性义务落实在可控数量上。传统立法中,诉讼时效、责任年龄、表决比例是量化控制的惯例。随着专业分工与高科技的发展,量化指标开始广泛运用在社会经济领域并纳入合法性评价范畴,其中,规划指标与技术标准是最为重要的量化工具。可再生能源法涉及大量目标性与调控性指标,前者如《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可再生能源生产与消费的总量与结构指标,后者如《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实行办法》确定的生物质发电项目上网电价补贴标准。两类指标应当明确、可分解,并且统一于可再生能源法律体系中。[14][14]

4.系统管理原则。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技术转化为商品、生产推动消费、政府诱导公众的复杂过程,可以具体化为前生产、生产、市场化与消费四个阶段。[15][15]每个阶段都有强制性要求,譬如前生产阶段对技术研发的财政支出、生产阶段对技术标准的推广落实、市场化阶段的强制上网以及消费阶段的费用分摊,其内容涉及环保、科技、知识产权、物权、自然资源、企业、投资、金融、行政许可、税收、价格、建筑等方面立法。[16][16]可再生能源法确立的定价、补偿、交易、管理、服务等机制,必须与相关立法有机结合,发挥立法之间的联动与聚合功能。

5.国家责任和公众义务相结合原则。这是可再生能源法的基本原则。可再生能源的公益性要求国家与社会共同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任何一方缺位都会影响立法效应。日本《能源政策基本法》第9条规定:“国家、地方公共团体及事业者、国民及事业者、国民组织的民间团体,应当对能源的供需相互理解,相互协助,努力发挥各自的职能。”[17][17]这一规定同样适用于可再生能源义务的承担。

国外可再生能源法的强制性规则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制定有可再生能源法,起步较早的欧美等国通过强制性规则的制定与实施,揭示了立法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主要表现有:

1.突出可再生能源法在能源法中的战略地位,提高全社会对可再生能源的认知水平,为推行强制性规则塑造社会舆论与心理准备。欧盟于1997年《未来的能源:可再生能源白皮书》,将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政策的中心目标且提出战略措施,随后出台生物柴油、能源税收、电力市场自由化等指令,为成员国立法提出依据和方向。2005年起,欧盟重新开始评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提出加速能源替代步伐的新思路、新目标与新行动。[18][18]伴随政府计划、资金、项目的落实,启发公众意识的能源教育也在迅速展开。美国于2007年专门修订、《美国绿色能源教育法案》,以促进高等教育课程、高年级研究生培养以及绿色建筑科技的发展。德国2005年由forsa-institute开展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公众认为推广可再生能源是实现可持续能源政策的最佳途径,公众的普遍支持促使德国十万屋顶计划(即2003年底完成10万套光伏屋顶系统)提前完成。[19][19]

2.将可再生能源义务作为可再生能源法的主体内容,突出立法的义务本位。英国2002年制定的《可再生能源义务条例》是专门规定电力供应商如何履行义务的立法;日本《能源政策基本法》除立法宗旨与附则外,其余13项规则都是针对社会各界的义务性要求。此外,很多国家在可再生能源立法中冠以强制、促进或者普及等概念,强化政府诱导和社会回应之间的互动。这种双向约束不仅赋以伦理警示,更有实体与程序方面的行动指南。在此意义上,可再生能源法是典型的“义务型”立法。

3.在市场化原则下创新强制性制度,体现政府在能源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创新制度在内容上包括两方面:一是经营者履行义务方式的创新,二是政府配套措施的创新。前者包括总量规划、技术标准、配额、强制购电、绿色证书等制度,后者包括能源基金、价格补贴、能源教育、政府采购等制度。目前,美国、澳大利亚、丹麦采用配额制,德国、丹麦、芬兰采用强制购电制,英国采用发电招标制,美国多个州采用公共效益基金制度。[20][20]在两类创新制度中,政府都是积极倡导者和制度供给者,对制度运行承担主要责任。

4.坚持定量控制,将可再生能源义务限定在便于执行并适时调整的范围。定量控制指标主要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与结构指标,目标执行时限,能耗标准,价格补贴数额,税收减免额度,基金额度,费用分摊比例,设备技术参数,电力收费,投资规模,拨款限额以及处罚金额等。欧盟部长理事会2001年《关于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指令共同立场》,规定其25个成员国至2010年的可再生能源占全部能源消耗的12%,电量消费中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份额占22.1%,德国后一目标则为12.5%。之后,德国制定《可再生能源法》,确立能源收购制度,对水利、垃圾堆气体、矿井瓦斯、污水、生物质、地热、风力以及太阳能等资源发电分别确定具体收购价格和20年的收购期限。2004年,根据能源技术与市场发展需求,德国开始执行《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提高太阳能发电收购价格以补偿十万屋顶项目的损失,调低陆地风力发电的价格,限制高耗电企业的总补偿额。[21][21]

5.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问责制度。运行机制是可再生能源法的执行机构、职责及工作程序,它由一国宪政法治、行政效率与公共伦理所决定,在联邦制与单一制国家表现不尽相同。譬如,美国在联邦政府一级设立政监分离的能源部与能源监管委员会,联邦与州政府各自依照法律授权行使可再生能源产业管理权;日本则由经济产业部负责能源监管,并辅之以能源咨询委员会、新能源和工业发展组织等协调机构。[22][22]问责制度是违反强制性规则应当承担的责任及追究程序,各国规定千差万别。譬如,印度《太阳能(建筑物强制使用)法》要求每一幢新建筑物的所有人、承包人、承建人和发展商都有义务在需要热水的建筑物中安装太阳能辅助热水系统,违反者处以两年以下有期徒刑和1万卢比以下罚金。[23][23]与此相反,德国在推广十万屋顶计划时采用市场诱导方式,不安装太阳能设施的则无法获得政府补偿,但不涉及处罚制度。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强制性规则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可再生能源制度化的时间不长,现行立法缺乏充分的强制性规则及其运行机制,使得立法效能难以发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缺乏可再生能源优先发展与义务本位的理念支持,强制性规则主要表现为以促进、倡导为名的宣示性规范。以《可再生能源法》为例,立法确立的政府义务(如资源调查、规划、产业指导、基金支持)均是原则性内容,需要相关部门(如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出台具体配套文件。而后者受其认知能力、权责配置、利益预期等要件影响,回应或快或慢,内容或精或陋。显然,立法实施效果受制于政府效率和行政协调成本。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法》有过分迁就市场与私益之嫌,即过多强化政府的鼓励责任而降低社会成员的责任,譬如将住户安装太阳能利用系统的自由选择权优位于其社会责任的承担,这种安排与我国当前民众能源意识低下的现实不相符合,也有悖于立法初衷。[24][24]

2.缺乏在逻辑、目标与效力上相互统一的法律体系。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社会治理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改革开放以来,规则体系构建呈现“政策指方向、法律定框架、规章出细则”以及“中央讲原则、地方讲创新”的特点,中央政府各部门与地方政府实际上控制着大量规则拟定权。这样,规则位阶越低,执行力越强,但合法性程度越弱。如此往复,形成行政机关牵制立法机关、地方牵制中央的局面。可再生能源法律体系也是如此。

目前,除《可再生能源法》外,还有下列复杂繁多的可再生能源立法:一是专门规范可再生能源的国家规划、部门规章、技术标准、地方性法规与规章、司法判例以及国际协定等,这些规则构成可再生能源法律体系的主体,它们彼此间的统合程度直接影响《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效果;二是交叉规范可再生能源的立法,包括能源立法(如电力法、节能法)、能源资源立法(如水法、农业法、土地管理法)、环保立法以及循环经济类立法。可再生能源要纳入这些立法,必须处理好政策组合问题,譬如生物质燃料生产政策与农业增收、土地利用政策的组合,水电站建设政策与水资源分配、移民、动植物资源保护政策的组合;三是政府提供财税、物价、贸易、教育等支持性配套立法,这直接涉及政府增加预算的义务,也是当前可再生能源市场推广中企业呼声最多的要求;四是强化私权意识的立法,包括物权法、合同法、企业法以及限制公权力的部分行政法,这些立法都存在公私混合的调整区域,通常需要依托政策与司法审判来均衡其利益关系。基于这些错综复杂的立法,我国目前尚不能将《可再生能源法》设定的各项义务与相关立法有机对接。

3.分头监管体制削弱了强制性规则的效力。可再生能源是新技术对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产物,是一种改变社会动力来源的新产业、产品和服务。它本身尚未触动政府管理的基本构架,但是对政府系统内部的权力配置产生影响,导致权力的细化、让渡与整合。在权力变迁过程中,如果缺乏有效对接机制,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等现象难以避免。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监管体制呈现能源管理与资源管理相分离、重经济性管理轻社会性管理、城乡二元分管等问题。[25][25]这些问题直接反映为前述规则体系的不协调、不统一与不配合,因此,在规则制定(决策)环节加强政府权力配合是改进立法实施效果的关键。

结论与建议

综上,可再生能源是人类在面临资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困境时,利用技术创新改进动力供应与消费模式的探索。在法治社会中,这种探索必须依托彰显社会责任与公众义务的立法,并且需要与之匹配的社会心理与运行机制。这些条件都需要通过具体化的强制性规则清晰、准确、完整地表现出来,成为指导政府与社会具体行动的标准。我国是可再生能源立法起步较晚的发展中国家,普遍落后的能源意识与变化中的政府职能影响着规则的落实,可再生能源的立法目标注定需要一个曲折的过程才能逐步实现。从当前发展趋势看,我们可以尝试在下列方面改进强制性规则的实施环境,逐步接近立法预设的目标。

1.通过党的政策、法律或者国务院法规明确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产业中的优先地位,从政治、法律和社会舆论上引导全社会予以充分的关注,其现实意义将超越现行由部门规章细化规则的效果。国务院办公厅2007年12月下发全国范围的“限塑令”就是一个可以仿效的事例。[26][26]这种高层次的立法与政策可以迅速调动全社会资源,统一认识,快速落实。

2.中央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编写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路线图及其规划体系[27][27],统一可再生能源立法的政策依据,防止政出多门。编制路线图可以与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立法及其实施等工作有机协调。相关机构、部门可以建立工作协调会,通过沟通协作来消除分歧、赢得共识,这是我国府际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另外,政府决策需要吸收公众与非政府组织参与,以提高决策的民主性,这同时也是一种提高公众能源意识的教育方式。

3.加强可再生能源规范性文件的清理、汇总与体系化工作,逐步提高规划、部门规章与技术标准的法律效力。按照行政法学流行的观点,规划与技术标准等属于典型的“软法”,不具有显著的强制力[28][28],这种看法直接影响立法与执法者的工作思路。如前所言,《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的义务与责任是概括抽象的,更加具体的内容需要呈现在规划、技术标准以及部门规章里。为加强“软法”的约束力,《可再生能源法》可以采用附录或者规范援引方式,将“软法”纳入立法体系,使量化控制的技术性规范直接成为执法依据,这种做法在欧美立法中非常普遍。我国在税收立法中采取附录方式确定税目与税率的做法以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推行也是一种创新,其本质是法律规范的技术延展,效力隶属于立法本身。

4.强化规则创新与典型案例的示范意义。地方试点是规则创新的重要形式,我国各地可再生能源资源储备和拥有量不同,各地政府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实行制度创新是发挥地方积极性的客观要求。2006年,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建筑节能条例》,要求具备太阳能集热条件的新建12层以下住宅建筑,建设单位应当为全体住户配备太阳能热水系统,否则不能通过建筑节能专项验收。该项强制性规则明显悖于《可再生能源法》关于安装太阳能利用系统时私权优先保护的规定,但是却符合立法精神和地区民众利益。这种创新的示范意义是可再生能源立法构建中必须认可和推崇的。

注释:

[1]王明远:《“看得见的手”为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撑起一片亮丽的天空?——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分析》,《现代法学》2007年第6期。

[2]任东明、张正敏:《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新机制的建立》,《中国能源》2003年第10期。

[3]金彭年、吴德昌:《以强制性和禁止性规范为视角透视法律规避制度》,《法学家》2006年第3期。

[4]刘满平、朱霖:《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供给、消费的协调发展研究》,《中国能源》2006年第1期。

[5]aleksandrkalinin&aleksandrsheindlin:《新能源技术:发展与安全》,《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0年第3期。

[6]张梓太:《我国〈节约能源法〉修订的新思维——在理念与制度层面的生成与展开》,《法学》2007年第2期。

[7]马宏权、龙惟定、马素贞:《美国〈2005能源政策法案〉简介》,《暖通空调》2006年第9期。

[8]张友国:《韩日经济—能源—环境政策协调机制及启示》,《当代亚太》2007年第11期。

[9]倪正茂:《法的强制性新探》,《法学》1995年第12期。

[10]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11]胡建淼、金伟峰等:《中国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所设行政强制措施之现状及实证分析》,《法学论坛》2000年第6期。

[12]肖金明:《论强制规则》,《法学》2000年第11期。

[13]李北陵:《新能源法案:美国能源战略的“历史转折点”》,《中国石化》2008年第3期。

[14]任东明:《关于建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总量目标制度若干问题探讨》,《中国能源》2005年第4期。

[15]赵嫒、郝丽莎:《世界新能源政策框架及形成机制》,《资源科学》2005年第9期。

[16]杨解君:《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立法之新思维》,《法商研究》2008年第1期。

[17][23]何建坤:《国外可再生能源法律译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91、244~245页。

[18][27]李俊峰、时璟丽、王仲颖:《欧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可再生能源》2007年第3期。

[19][21]mischabechberger&danyelreiche:《德国推进可再生能源良治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6年增刊。

[20]任东明、张正敏:《论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机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5期。

[22]潘小娟:《外国能源管理机构设置及运行机制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3期。

[24]李艳芳、刘向宁:《我国〈可再生能源法〉与其他相关立法的协调》,《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6期。

[25]李艳芳:《我国可再生能源管理体制研究》,《法商研究》2008年第6期。

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意义范文篇1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天人合一;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有着深厚的哲学底蕴,“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人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注重思考和探索自然规律,强调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因此,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之时,“天人合一”思想更显出它的内在价值,对中国当代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与“人类中心主义”

(一)可持续发展本身的哲学问题:

可持续不仅是口号;可持续不仅是资源环境问题;可持续是技术更是哲学。

(二)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话题:

首先,“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观点:人与社会关系中,人是主体;人与自然伦理关系中,人是目的;利益是人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其次,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目的是征服与主宰自然;思维方式是主客二分;后果是导致资源、环境问题。

再次,对“批判”的思考:自然与存在物是否具有自为的价值和自身的利益。自为价值包括两方面:价值是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主体的需要;不与主体发生关系的客体,其价值就是无。自身的利益同样包括两方面:利益是关系范畴;环境与自然界不存在意识。

第四,结论:主体性是客观存在,对它的强调是有限的;自然界仅仅存在相对于人类主体的价值;生命与自然界具有规律,而不具有利益的尺度。

最后,人类仅仅是价值意义的中心。我们可得出结论,即“人类中心”与“非人类中心”仅仅是字面上的意义;实质上最后的落脚点都是人类的利益。

二、可持续发展与人和自然的和谐

(一)“人”的意义的扩展:

人的意义是在改造自然中获得的;人的意义的扩展是在协调环境中实现的;完整意义上的人在于自律和自身道德性的控制。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战略和现代思想,但其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很久前:比如: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可持续性思想就是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最早源头之一。其涵盖: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思想;尊重生命、仁民爱物;主张对自然资源顺时利用,反对灭绝种群的思想;放眼未来,造福子孙的思想。

(二)关于“天人合一”的话题:

1、“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

“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中国传统自然哲学,特别是道、无、一、气、阴阳、五行等理论,这些理论是“天人合一”思想形成的依据和支点。物质起源于“无”,产生于“一”,生命依赖于“气”。道是物质运行的规律,存在于客观世界,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我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自身与自然界的一致”,反对将人类和自然对立起来,天没有意志、感觉,当然没有思想、情感和目的,人类的兴衰、治乱、吉凶以及祸福都是自己造成的,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应与自然为敌。中国古代哲学多提倡“中和”,少提倡“斗争”和“征服”。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特色是有机的整体的看待宇宙,不仅认为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认为天地运动直接与人有关,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因此,“天人合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对实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明确定义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其基本点是:人类应当坚持与自然相协调的方式,追求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不应凭借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杀鸡取卵”的方式谋求发展,造成资源枯竭,生态恶化。同时,当代人在追求发展和消费时,应当承认和努力做到使子孙后代和自己有公平的机会,绝不能剥夺或破坏后代人或相邻地区本应享有的同等权利。

可持续发展就是以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为前提,以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首位,为此,它充分体现了以人类永续生存为核心,以社会全面发展为目的,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3、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始终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控制,资源保护和管理不断加强,环境生态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方面面临的矛盾、挑战和压力。

我国经济整体素质仍然不高。人口总量庞大,素质较低,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资源短缺,人均资源明显不足。在资源短缺的同时,资源破坏和浪费又非常突出,进一步加剧资源不足的矛盾。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

以上说明,我国在发展过程中,违背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导致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使发展能够持久,不给我们及子孙后代带来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发展道路,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天人合一”思想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面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天人合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对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启发作用。

(一)“天人合一”思想在适应自然上的作用

人类“为人独尊”造成了很多危害,比如:人类往往丧失对自然界异己性的认识,把自己封闭在事物的有性之中。可持续发展是对某种过程的维护。首先,我们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只能改变自然现状。其次,我们不能在整体上改变自然,而只能局部控制自然,自然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最后,我们不能宏观驾驭自然,只能微观影响自然。我们仍然必须适应自然,在适应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天人合一”思想在社会发展上的作用

我们应采取预防与治理结合,开采与节约并重的方式,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促使社会全面发展。

(三)“天人合一”思想在开发自身资源上的作用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并且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更显不足。因此,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大量合格人才,使经济发展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一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后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坚持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合理开发和使用各种自然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深刻理解和借鉴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去粗取精,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意义范文篇12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趋势和新特点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党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向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这包含3个内涵:一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是人与人的和谐。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与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共识:一个和谐社会,既要造福当代,使人们不断得到利益,也要顾及后代,使后代有发展的空间、资源和物质基础。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重中之重

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中,人和自然的和谐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因为它是维护地球生命结构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在辩证发展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一方面是自然力作用于人,另一方面是人反作用于自然。人的生产活动就是对自然的利用,这种生产活动总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自然,其后果固然有影响自然界生态平衡的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改变地理环境的能力将日益增强,然而,这种趋势也积累着巨大的隐患。人与自然本是一个不可须臾分离的有机整体,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要求。优美环境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目标。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与环境优化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如果经济繁荣了,环境却恶化了,恶化了的环境就会制约经济的发展,繁荣的经济就不能持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长久的环境优化比暂时的经济繁荣更重要。环境优化是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基础,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的。人类破坏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改善自然就是发展人类自己。

3我国当前的生态透支状况

据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中18%的GDP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而获得的,这种代价至今仍存在于我们的经济发展之中。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与全球荒漠化直接有关的指标———大陆度,同现在相比将提高3.3%。测算结果发现,我国年平均气温预计比现在增加0.6~1.4℃,海平面将上升10多㎝。这些生态环境的变化将产生严重的后果:年平均陆地总蒸发量比现在增加45~50亿m3;冬小麦播种期将比现在平均延迟1.5~3d;旱地每年平均增加0.47~0.5万km2;生物多样性上,受威胁的植物物种将由目前的15%~20%增加到17%~22%;人均水资源由目前的2600m3下降到1850m3。依赖于18%的生态透支增长起来的GDP让人们忧心。对于这样的一个结果,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政绩,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是需要负主要责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实施1年多来,并没有取得期望的效果,未经环保部门审查就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仍屡屡出现。甚至一些官员为了“帽子”、“票子”,不惜违背经济规律,盲目上项目、办企业、搞投资,在一些严重污染环境或埋下生态破坏隐患的建设项目中,出现“先上车,后买票”现象;一些原本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或服务业方面很有优势的省市,却要向“重型化”转型;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区,却把大量耗水的冶金和化学工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而那些不顾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增长的做法也没有受到严肃追究。再看看下面两组数据:①2004年,全国共出动整治违法排污执法人员131万人次,检查企业60万家,取缔关闭违法排污企业6462家,限期治理6755家。②2004年山西、河南、四川等12个省发生暴力抗法事件上百起,环境执法受阻事件4400余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环境执法已经成为当今整治环境的“软肋”,这也正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不力,社会公众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结果。在我国,资源的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能源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25%、20%。有消息说,目前长江流域有90%的污水直排长江中,污水排放量达3t/s,年均污水排放量256亿t,直接威胁长江两岸人民的身体健康。2005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预言:中国膨胀的人口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将使环境遭到破坏,促使民族生存空间收缩。全国22个省市需要迁出1.86亿人,除去自我能够接纳3000万人外,将有1.5亿人沦为生态移民。

4我国生态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之一

对于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大自然已经开始了它的报复:气候在变暖,冰川在消融,热带雨林在锐减,荒漠化在扩展,沙尘暴在增多,物种在减少,资源短缺,酸雨侵蚀铜铁桥梁,大气、淡水遭到严重污染……如果我们不及时醒悟,大自然的报复将会更加可怕。2005年2月19日,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一些地方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随着人口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还会更加突出。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符合中国国情、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而生态建设则是实现人和自然协调的重要措施,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

5政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生态责任

实现人口数量和规模的“零增长”,实现物质和能量消耗速度的“零增长”,实现生态和环境恶化速度的“零增长”,这3个“零增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和我国政府要为之努力的目标。因此,从这个立场来讲,政府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5.1树立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生态意识是环境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生态知识及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等的认知和维护心理,每个人应该培养的最基本也是最容易养成的环境意识。他要求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行为都要以维护大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为标准,进而对整个生态系统进行积极的维护和不破坏的行为。良好的生态意识是发展生态文明的依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动力来源。在树立公众环保意识方面,政府应做到:首先,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提高GDP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坚决遏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政府要为公众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营造出提高公民生态保护意识的良好社会氛围。其次,政府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方式,包括新闻媒介、网络、公益广告等方式来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普及环境科学和环保法律知识,从而提高人们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倡导“保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为耻”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再次,政府还应该努力建立和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激励机制,一方面对保护环境有突出贡献的组织、企业、个人等进行表彰,另一方面对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行为做出严厉的惩罚,以此来促使整个社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让环境保护不再是一句空话。第四,要在全社会培育和提高环保生态意识,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的生态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5.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培养公众的生态责任,确保“代内公平”,保证“代际公平”今天,世界范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政治家、科学家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乎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如今正好赶上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已经给我国的生态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就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观而言,主张公平分配,不仅要保证“代内公平”,更重要的是要保证“代际公平”。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政府应该强调公民的生态责任,培养公民的生态责任感,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对保护环境、宣传可持续发展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这种责任感一旦树立起来,我国的生态建设将会得到每一个公民的大力支持和拥护,我国的生态法制建设也会得到公众的理解。

5.3加强生态法制建设,以法律的形式规范社会行为在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法制建设逐步推进的今天,政府首先要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进程的轨道,以法治为主的综合治理,应该说是当前环境问题解决的最优方案。环境保护部门应该不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一方面,执法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在环境执法时做到勇于执法、敢于执法、严格执法、依法执法;另一方面,在制度制定时充分地考虑到“制度防恶”,从源头上杜绝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产生。同时增进公民的环境守法意识。对于人民群众环境守法意识的养成和提高,政府部门应该不断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对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的实体化和具体化,让人们对切身利益的保护同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增进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关注和行动,进而将环境守法转化为一种自觉行为。

5.4大力发展生态科技,推行绿色产品,从生产和消费领域调节人们的生态行为a)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对资源开发要统筹规划,实现综合勘察、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加强资源开采管理,健全资源勘察开发准入条件,改进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加强对冶金、有色、电力、煤炭、化工、建材等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重点行业的管理。b)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钢铁、有色、电力、煤炭、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的消耗管理,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c)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积极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粉煤灰、煤矸石、废轮胎、废电子产品、废旧机电产品、包装废弃物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支持机械等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利用体系。d)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一是紧紧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制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规划,加快发展生态科技,集中解决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重大装备、新的工艺流程。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产品物耗低、能耗少,而且能生成新物质、新能源,潜力无限,效益巨大,应加快发展。三是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面广量大的传统工业是高消耗、高排放的主体,应制定规划,分步实施,下决心用新技术、新工艺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促使其升级换代,步入循环经济轨道。四是加大资源再生技术的开发。产品深度开发和资源再生利用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政府要加大投入,组织攻关,力求尽快有所突破。e)在推行绿色产品,倡导绿色消费方面,政府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在公民心中树立起“绿色”观念,引导他们自觉地选择绿色产品,进行绿色消费。首先,要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其次,要教育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再次,要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5.5确立环境保护目标,认真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计划2005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环境保护的目标———到2010年,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和农村饮水水质、全国地表水水质和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有所好转,草原退化趋势有所控制,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修复面积有所增加,矿山环境明显改善,地下水超采及污染趋势减缓,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的生态功能基本稳定,村镇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到2022年,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根据环保目标,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环境的实际状况,认真制定环保计划,研究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方案,确保2010、2022年我国环保目标的实现。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范例(12篇)

    - 阅0

    医养结合的发展趋势范文1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战略基于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五年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特点,再结合我国长期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可明确高等中医药教育、.....

    媒体融合方向范例(12篇)

    - 阅0

    媒体融合方向范文篇1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教育;变革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保惠,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副教授,宁夏银川市750001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精进和广泛运用.....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