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方向范例(12篇)

来源:网络

媒体融合方向范文篇1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教育;变革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保惠,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副教授,宁夏银川市750001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精进和广泛运用,web2.0网络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新媒体介入,新旧媒介的融合越来越多,媒介融合被许多学者称为媒介的必然归宿。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的。1983年,他在其《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的概念。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传播形态融合的主要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迈克·麦金教授认为,要从经济和运营的目的、新闻报道方式、社会关系三个方面理解媒介融合的定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认为,媒介融合包含媒介内容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终端的融合三个方面内容。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媒介手段逐渐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心,以卫星、电子技术等为传播途径,不同的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整合,各种媒介形态之间相互融合,媒介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

“媒介融合”在当下已经不是新鲜的概念,随着新技术带来的传媒迅猛发展以及传播格局发生的巨变,它既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结果,也是信息技术社会人类媒介生存的发展方向。在我国,由于高速发展的传播技术的驱动,媒介融合的趋势在2005年就初露端倪,进A2l世纪,伴随新技术的发展,在全球化媒介融合催逼下,我国大规模的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未来媒介市场的需要,新闻人才培养与教育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媒介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理念,呼唤新型新闻人才,这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挑战。

一、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对人才的新需求,媒介融合同样对我国新闻传播人才整体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的新闻人才

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单一媒体专业技能的界限亦被打破,具备跨媒体技能的多面手,即从事跨媒体采编的全能记者必然受到媒体界青睐。

媒介融合对新闻专业人才首先提出了技术挑战和需求,即数字技术和新闻专业技术的融合。新闻媒介界限的消融必然引发新闻报道方式的融合,记者不再为某一单一媒体服务,而是同时为集团内的多个媒体,纸媒、电视、网络甚至手机等多种平台信息数据库服务。这就要求记者不能再像过去仅仅是单纯的文字记者或者摄影记者等,而应该是技术全面的“多面手”,具有“全媒体”技术:如虚拟影像合成技术、数字合成技术、3G、web2.0、影视编导、节目策划、摄像技术、灯光技术、非线性编辑、特技制作技术、音视频编辑技术等,在数字传播条件下,全媒体记者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充分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的特点和优势,组合成具有立体感,新颖、活泼、独特的新闻报道形式,可以在多种媒介上,实现资源多载体共享,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当前我国能胜任这种多种多媒体报道工作的全能型新闻人才还极其匮乏,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新闻从业人员或在读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进行跨媒体技能的培训。

(二)具备完善的知识与技能结构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和多媒体融合的条件下,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只是在于采集与新闻信息,更需要加强整合各种内容产品,提升信息品质和价值,更加重视以聚合和互动为重点的全媒体整合,为受众提供全时段、全方位、全媒体的新闻信息服务。

这种全媒体时代的专业信息分析整合能力,需要具备完善的知识技能与结构的新闻传播人才。新闻传播需要具备新闻传播学、心理学、文学、社会学、美学、数字通讯技术等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编辑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已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具备策划、数字采编、非线性编辑、音视频形象表达等能力,单一的知识结构已经无法应对新闻生产方式的变化。

(三)具有对多种媒介平台综合管理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

这类人才除了具备传统的传媒管理人才的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还需要精通各类媒介的技术与运营模式,知道如何运用这些技术使新闻内容效果最大化、信息价值最大化。面对媒介融合所带来的高度细化小众化市场,站在媒介品牌打造的高度,以整合传播思维能力,全方位挖掘信息和受众价值,通过组合产品、整合媒介使已经分散的受众重新聚合。因此,懂新闻、懂技术而且深谙管理、营销、金融投资等经管知识,是这种人才的必备素质。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深入,中国传媒业越来越需要大量完全意义上的优质传媒职业经理人来为媒体服务,他们是既懂新闻业务又擅长经营管理的人才。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的应对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确立2015年在全国全面实现电信广电及互联网三网融合。三网融合带来了又一轮媒介融合潮流,新闻教育必须直面这种媒介融合背景下所带来的新闻传播教育变革问题。媒介融合在推进媒介人才能力融合的基础上形成新闻传播教育融合,形成科学性、人文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统一。

(一)教育理念的更新

信息技术的更新给人类带来的不仅是一种新的传播工具,而且是传播领域内一场深刻的观念革命。媒介融合的趋势凸现新闻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的紧迫和重要。因此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不仅仅是对教学课程设置的调整、教学与实习模式的拓新,更关键的还在于“大传播、全媒体”意识的树立和实践。当前新闻传播教育必须明确的是:当代的新闻传播教育不仅仅等同于新闻传播教学,更不能简单为新闻学或新闻业务教学。新闻教育院校应当敏锐的认识到新闻业的变化,及时对自己的教育理念、目标等做出新的调整,“融合”使新闻传播教育转向以创新思维教育、复合技能培训为目标的协作型学习模式。现在的新闻传播教育更需要观念创新、体制创新与并重的教育观念,即融合学院教育、社会教育(实践教育)和自我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观念,这三个方面的融合就是媒介融合时代我们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方向与创新途径。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新闻教育的理念要变,但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教育不变。

(二)课程体系的变革

一是通识教育与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并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大部分新闻学院大约75%的课程属于通识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新闻教育目标已经从传统的培养新闻记者的职业方向转向重视各个学科的融合,重视媒介人的社会、经济、历史、政治和哲学的背景。在媒介融合时代,相比较于公民记者新闻专业人才存在的价值是,在海量的芜杂的信息中甄别挑选新闻的眼光、发表观点的角度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价值,这要求记者具有人文精神和批判力,而通识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与批判力的路径。

我国传统的新闻学教育所采用的课程体系多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视实务,通识教育的选修课程比例十分小,面对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媒介融合日益加剧的现实,传统新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已经难以满足媒介融合的变革需求,新的课程体系应立足于多学科综合教育,包括人文学科教育、社会学科教育、自然学科教育等。在基础课的设置上,要真正贯彻厚基础原则,使学生打好各类基础。新闻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新闻人才,理应是文理兼通的全才。只有涵盖上述内容的课程体系,才可满足通识教育和新闻专业教育并重的要求。

二是新闻实务类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媒介融合趋势下,传统新闻实务类课程与之不适应的主要问题是:过分强调专业细分,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专业的业务技能进行割裂培养,这显然不符合培养全媒体记者的要求。因此,在新闻学科课程设置需要打破传统实务类课程设置的条块分割,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整合的趋势,整合新闻业务课程,突出“全媒体”技能,使各个专业方向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新闻实务类课程应逐步地向媒介融合过渡,在媒介融合教育方面,美国很多新闻院校已从研修阶段进入实验阶段。据2003年对美国300所新闻院校的调查,约有50%的院校已经根据媒介融合对课程作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如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从2005年开设了一个媒体整合的新专业。当前我国新闻教育改革中也可尝试开设媒介融合学或融合新闻学专业,将其纳入到新闻传播学的一级学科之下。另外需要创建新的课程,例如关于媒介融合的理论课程,关于融合新闻、数字新闻、手机新闻等实践性为主的课程;其次,需充实一些传统的课程,例如新闻采访课,应加大网络采访、手机采访等新技能的培训;新闻报道课应加强多媒体写作方面的教学内容。新闻专业学生需要精通一门传统新闻技能,比如新闻写作、摄影、编辑等,再选择一些高级的媒介融合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全面掌握各类媒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综合性的传媒集团对人才的需求。

三是整合校园媒体,打造媒介“融合新闻”的实习平台。美国新闻人才的培养基地——密苏里新闻学院一直以自办商业报纸、电台、电视台为荣。在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课堂和报社编辑部、教授办公室整合在一起。“密苏里模式”所倡导的注重实践的教育理念,对我国新闻院校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主要采用建立实践基地来完成实践环节,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普遍存在经费紧张、容纳学生有限等诸多困难,这使得学生专业实践质量大打折扣。在此情况下可大力开发利用整合校园媒体,可将课程教学与校园媒体建设相结合,即将校媒作为专业的实践基地。大力建设利用新闻专业实验室资源,打造具有实战功能的媒介融合平台,将校内新闻传播资源整合为可供学生实践的“传媒集团”。目前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的学生自办校园媒体类型已经从单一报纸发展到网络电视台、网站、网络电台,初步形成了多媒体实践平台。因此提倡学校整合校园媒体,建立一支专业教师参与、统一管理的采编队伍,实现人力和设备资源共享,为学生搭建“融合新闻”的实践平台,让学生熟悉当下媒体运作流程,学生分批到校园平台进行实践,形成系统和循序渐进的训练,为具备多种传播技能打下基础。

纵观当今全媒体的发展形势,面对全媒体时代的市场需求,我国的新闻教育改革需要创建适应全球化和媒介融合发展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我们在师资队伍、实验中心、教材建设等方面加强建设和变革。媒介融合时代呼唤媒介融合性人才,这才是新闻教育适应未来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付晓燕.媒介融合下的美国新闻业和新闻变革[J]新闻与写作.2009(8)

[2]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01

媒体融合方向范文篇2

【摘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创新已经深度融入到社会各行各业。对于媒体行业来说,传媒行业格局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正在呈现相互融合发展之势。面对大形势、大趋势,传统媒体必须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形成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观念与新认识。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媒体融合互联网思维

2015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至此,“互联网+”战略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创新已深度融入到社会各行各业。对于新闻媒体行业来说,包括新闻产品、传播终端以及受众的心理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互联网生成的舆论以及影响舆论的能力逐渐增强,新闻内容呈现的方式也日趋多元化。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提速、拼时效渐成常态、信息碎片化趋势明显,传媒行业格局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正呈相互融合发展之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迈向“互联网+”是媒体融合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因此传统媒体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

一、互联网思维与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并不是一个新词。早在198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伊索尔·索勒·普尔出版的《自由的科技》一书中就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这一概念,其意是指多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①如今,新旧媒介的融合已经是“新常态”,媒介融合不仅有市场需求,也有媒体行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互联网思维是一个

关键词。何谓“互联网思维”?普遍认为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这一概念的是李彦宏,此后这一概念逐渐被社会关注与讨论。近年来,“互联网思维”观念已被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人所认可,对“互联网思维”的解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互联网思维是在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对用户、产品、企业乃至整个商业生态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提倡“用户至上”,追求“极致的产品与服务、强大的社会化媒体运营”。②亦有学者表示,互联网思维是一种系统性的商业思维,适用于所有企业,它不仅仅涉及企业的营销和服务,也影响到企业的产品设计和创新,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组织构架和企业文化。③在笔者看来,互联网思维其实是科技发展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民主化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更关注的是用户的体验、人的价值以及受众的反馈与表达,倡导“用户至上”,是对用户、产品、企业乃至整个商业生态圈的重新审视。

二、“互联网+”为媒介融合带来全新发展姿态

“互联网+”思维能够为媒体融合赋予更多新元素,媒体融合应该沿着“互联网+”的思维延续下去。

1、变革与颠覆:新思维打造新平台

互联网技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虚拟空间,其所具有的交互性、即时性、共享性以及个性化等特征给媒介带来全面的革新。传统媒体时期所形成的“分立化”的传播体系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与挤压,融合与变革、创新与革命已成为传媒行业“底色”。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主动探索与进军新媒体领域,积极认识与掌握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及其传播特点,学习和借鉴新媒体信息加工与传播方式,实现新媒体背景下的融合发展显得极其重要。此外,还要学好、用好互联网思维,实现传播理念的精准化、分众化,要在传播理念、传播思维以及传播方式上推陈出新,积极顺应全新时代的传播要求,满足受众及社会的信息需求。

2、潮流与趋势:联合、整合、融合的多平台化

信息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颠覆传统的传播方式。顺应互联网潮流,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成为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互联网与媒体的融合主要表现在信息源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以及接收终端的融合。传统媒体拥抱互联网,促使媒体的边界以及外延不断拓展与延伸。因此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不仅要在信息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积极实现融合与创新,还要通过运用新技术发展手机客户端、手机网站等新应用、新业态,以新技术促进媒体融合发展。当前,联合、整合、融合的多平台化已成为媒体融合与发展的现实选择与必然趋势。

3、助推与升级:移动互联将成融合发展主战场

2015年2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了FDD-LTE牌照,至此,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拥有TDD制式4G牌照,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则同时拥有TDD和FDD制式4G牌照。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运营商对4G网络的大力推广,将让国内移动互联网步入全新4G时代。4G时代的开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凸显必将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注入巨大的能量。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来获取需要的信息、实现信息的传递也成为现代人的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移动互联网凭借其技术优势可以促进媒体及其信息内容的深度融合,进而实现媒介融合的纵深化,以此来满足用户对信息内容以及社会关系的需求。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已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助推器,为传统媒体在新时代的发展和转型提供新机遇。

三、媒体融合发展需强化互联网思维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全民传播时代,媒体传播生态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因此,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要积极学习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话语体系、管理、经营模式,强化互联网思维,以此来推动传统媒体改革与创新,巩固与壮大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及其影响力。具体来说:

1、树立融合发展理念,转变思维方式

随着网络和数字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介给媒体的格局带来重大的调整与变革,融合发展已成为媒体发展的基本要求与方向。传统媒体也都通过创办网站、开微博、微信、创建客户端等方式积极促进“融合”,实现互动与并行发展,但整体来说传统媒体的优势还有待挖掘。因此,传统媒体要想突破媒体融合的“瓶颈”,关键还是在于思维方式的转变,要树立融合发展理念,用好“互联网思维”。媒介融合不仅要在内容、技术支撑、用户洞察方面下功夫,还应积极与互联网接轨,在互联网规则框架内进行资源有效配置,实现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此外,还要加强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调整,努力在内容、技术、终端、人才队伍上实现共享融通,在内容、渠道、市场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2、注重内容与技术的有效结合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媒体走进了“数与网”的时代,信息传播的空间不断拓宽和传播速度不断提高,传播手段与信息内容也不断丰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理念、内容、渠道、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各有其优势和特点。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其优势体现在新闻内容的采集、加工与生产,而对于新媒体来说,则更多的体现在即时性、多向、开放、海量传播以及注重用户体验等方面。媒体融合时代,媒体要将技术与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注重技术与信息内容的结合。内容产品是媒体融合的根本,高品质的内容产品及服务仍对媒体的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媒体未来生存发展的基础。媒体未来融合发展,应以优质内容资源为基础,并对其进行深度挖掘、整合及再创造,实现内容传播的互动化,以及传播方式由大众传播向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的分众传播方式的转变。渠道是媒体融合的基础,媒体机构要以互联网为基础,架构多媒体融合传播渠道,形成立体化的传播效应以及“一体化”的传播生态圈。

3、重视用户体验,培养“沉浸”式的用户依赖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即注重用户需求,以用户为导向,专注于提升用户的体验。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有所突破,必须从各个方面把握受众、服务受众以此来赢得受众。公众的媒介需求不仅表现在媒体提供的信息产品及服务上,更多的体现在其提供的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在体验。传统媒体以互联网思维转型升级,就是要学会真正体会互联网所具有的特质以及以此带来的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等精神,努力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时代受众的体验、习惯以及偏好等各方面的变化,真正实现从“传播者本位”向“受众本位”的思想转变,以优质的新闻资讯及娱乐产品赢得受众、聚合受众,做到“实时、个性、定制、互动”。重视受众的需求和意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此外,还应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作用,最大程度地让受众参与到传播活动中。围绕用户这个核心,从理念、内容、方式、管理等各个方面展开,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上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

参考文献

①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7)

②吴楠,《融合大时代,报业媒体如何建构互联网思维》[J].《东南传播》,2014(12)

③陈雪频,《定义互联网思维》[J]《.上海国资》,2014(2)

媒体融合方向范文1篇3

关键词:媒介融合全媒体出版纸媒转型

自互联网出现以后,纸媒出版业生产方式的转型明显加速,数字化、网络化已成必然趋势,即把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多种形式的传播转变为一种共同的语言进行“发行”的方式。与传统的纸媒相比,其传播的速度和灵活性获得了大大的提高。①因特网所特有的开放性、互动性和海量的信息使传统的纸媒出版业无法安之若素,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全球的纸媒出版业都试图在网络上开拓版图,欲求发挥纸质与网络媒体的合力,纸媒出版业通过网络形式正在不断地扩张自身的影响力。并且由于各种媒体形式的不断涌现和变化,媒体在内容、渠道和功能等各个层面的融合,使得“全媒体”这个概念开始出现于纸媒出版领域。然而,传统的纸媒出版如何才能更好地转型升级为全媒体出版模式,取得更大的收益呢?

传统纸媒的转型目标分析

转型意在满足更多样的分众化需求,因此需要依托目前的传统纸媒体系,开发网络传播平台和新型传播终端,以实现立体化、全方位、多渠道的全媒体传播网络。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集成多种载体形式、内容形式以及技术平台。载体形式上可分为纸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网络、电信和卫星通信等多种传播媒体形式;内容形式上包括视觉、听觉、形象、触觉等用来接受信息的全部感官;各类技术支持平台上包括纸质、声像、因特网、3G网络、手机的相关网络和流媒体技术等各种传统、网络和电信方面。

“出版”产品包容一切个体媒介特性。任意形式的媒体都是全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每一类形式的媒体都要能够包容,在融合运用全媒体时,对各类媒体的特性和优势都要充分运用。一方面要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纸媒产品的形象与表现方式,另一方面要在大型的媒介整合平台上,综合利用多种媒介传播手段实现内容的相互推销和资源共享。②扩大传播覆盖面。全媒体涉及当前所有传播媒体,能够将人们所能够注意的空间进行相互的整合和填充。因此,纸媒出版转型之后要做到能够针对不同的需求进行细化服务,对于相关的需求提供最佳的媒体和渠道,以实现最为理想的效果。

转型后纸媒营销策略的整合分析

全媒体出版阶段已经完全超越了纸质媒体网络阶段的各自独立的模式,纸媒、网络和影视等的互动将为扩大出版物的影响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与网络等其他媒体进行融合。通过融合,可以在时效性上实现由定时更新、及时更新、实时更新到全时更新的变化,在表现模式上可以实现纸媒、影音、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同时发行。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将单一的单向传播模式进行改变,对读者的反馈意见和参与意识加以重视,形成“出版产品”与读者的积极互动,以扩大营销的精准性,提高营销的效果。

在互动的方式上,纸媒首先可以推出大量网络互动活动和互动板块,培养网站和社区的网络人气:一方面,将纸媒出版物和纸媒出版集团的影响力通过相关的活动和一些特色网络板块转移到门户网站;另一方面,网站对于相关信息要及时回应,大量提供类似于相关出版物的信息以及使用多种媒体的表现形式来弥补纸媒在时间上的不足。通过这种与读者的无缝对接和全媒体的表现形式,可以使出版物和网络的人气上升,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随之提升。与此同时推出短信平台,将会吸引大批读者踊跃参与其中,短信平台将会极大地加强信息反馈的实时性,完全可以实现与读者全方位、全时段的互动。③

无疑,数字时代的来临已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尤为显著的是生活中人们每日接触的大众传媒和基本通信手段。以后的信息发出端,无法得知信息的使用者面前的信息呈现方式(纸质、电子文档、影音还是其他),其最终的体现方式将取决于使用者的意图。出版物的传播模式和营销模式将由出版业单向模式转换为个性化的互动模式。

媒介融合与纸媒出版流程再造分析

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媒介之间的合作,使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数字媒体组织之间,因为资源的共享与开发利用而逐步形成战略文化联盟。这种融合在纸媒与网络媒体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媒介之间的融合改变了纸媒出版的流程,首先,就作者资源的寻求以及组稿而言,传统纸媒编辑已经开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运营商所提供的原创作品资源,例如盛大旗下的起点中文网;其次,就编辑工作而言,已经不再仅仅是对于纸版的行为,编辑的对象范围明显需要扩大,一方面要实现传统方式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要以数字的形式、音频资料的形式、视频资料的形式同步“出版”基于同一内容资源的互联网读物、手机读物、手持阅读器等终端数字设备读物;再次,就印刷而言,媒介的融合已经改变了传统纸媒出版流程,将其划定在了一小部分业务范围之内,由于全媒体开发的新产品所具有的数字属性,其载体形式已经完全改变,相应的复制方式也变得简单易行,而且低碳环保;最后,就发行而言,多种传播渠道的融合极大地提高了这一环节的效率,由于网络传播平台和营销平台的使用,发行的成本费用明显降低,营销的目标受众更加清晰、明了,用户的反馈更容易被获取,消费行为也因此而变得更为多元化,相应的,受众满意度也会明显提升。

由以上分析可知,为了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环境,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广播、电视媒体、移动媒体的优势,以实现纸媒出版的升级,纸媒出版体系内部的流程必须进行再造,即围绕内容资源的开发,架构融合多种媒体制作的模块,共同从选题策划开始,合作打造全媒体出版产品,建立统一的业务管理系统,对选题开发、多媒体产品制作、成本收益计算、质量以及销售营销进行集中的管理与监控,以实现媒介融合下纸媒出版的科学管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部门调整,更好地整合人、财、物以及信息流,实现媒介之间的共享与互赢。④全媒体出版的经营模式分析

媒介融合处在一种自身不断发展的状态中,从最初报业集团之间晨报、日报与晚报之间采编系统的融合,到技术开发商利用网络平台融合纸媒出版资源,共同打造精品文化与消费高峰,整个融合的过程逐步深入,这种资本上的媒介组织合并或是合作,最终将朝向“全媒体出版”方向发展。这种新的出版方式将是媒介融合的终极目标,其经营模式可以细分为以下两种:

全媒体运作,多渠道同步出版。针对一些有思想深度、文化底蕴浓厚、开发价值高、市场需求旺盛的选题,可采用全媒体运作、多渠道同步出版的经营模式,通过各媒介进行信息,利用全媒体展开整合营销,从而使版权价值最大化,实现传统作品内容的电子版权、无线权、影视改编权等统一开发经营,打造以纸媒产品为基础,整合影视、版权、无线等多种资源的全媒体出版运作体系。⑤跨媒体经营,按需出版。全媒体出版的运作方式,并不意味着每一种内容资源都需要所有媒体共同参与开发制作,更多情况下,它的形式体现为跨媒体经营、按需出版。因为受众对于某些信息资源的载体形式选择是有一定偏好的,而且特定的资源本身也有最好的表现形式,可能是书、报、刊,也可能是电影、电视、互动性的网站,所以全媒体出版企业无须浪费人、财、物去开发所有的内容特征,只需要通过尽可能多的媒介传播渠道,使营销信息广泛化、受众消费方便化。⑥纸媒转型的路径分析

媒介融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所有的媒介在统一的行政指令干预下短时间内就完成全媒体出版的转型升级,按照其演变的进程,其转型路径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媒介之间的战术性合作。不同媒介都有着自身的运作方式,例如:新闻的采编系统与图书的选题策划系统就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内容产品本身的生命周期也明显不同。因此,二者之间以及与其他媒介的互动合作在初级阶段都始于自发的战术性合作,主要集中在宣传促销层面,即针对某一内容资源的开发,充分利用多种媒介的传播渠道为其充分造势,将其迅速地推向市场,并借助多种媒体的文化再造功能,延伸内容产品的视角,为读者开拓更广泛的消费空间。

媒介组织之间的重构与融合。合作共赢的案例随着媒介融合的进一步深入,变得越来越多,而媒介自身也开始意识到了范围经济所带来的可观利润。如何能够更优化地进行内容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配置成为降低媒介经营成本的关键性问题,借鉴国外已有的成功经验可知,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媒介之间的并购联合与重组来完成。因为只有形成大型的传媒集团,进行跨媒介、跨行业、跨地区经营,才能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增加边际成本收益,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媒介之间业务形态的融合。组织结构的重组与融合是纸媒转型升级的一个基础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要真正实现范围经济效益,需要彻底地融合与改造各种媒介的自有业务形态。例如:对于内容资源的采集、形式的设计、价值创新点的选取、传播渠道的融合、营销策划方案的整体设计等环节,都需要各种媒介的工作人员共同参与、讨论和制定,最终要形成一个集合多媒介优势,分时分步骤协同打造全媒体出版产品的方案。⑦

结语

媒介融合,纸媒出版业与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业态之间开始了互动与共赢,实现了各种内容资源、技术资源、传播渠道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因此增加了成本的边际效益,体现了范围经济的价值。通过融合,纸媒出版的著作权得到了增值,品牌得到了增值,企业文化也同样得到了增值。纸媒出版业自身也通过与其他媒介的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达到了升级,并逐步向“全媒体出版”转型。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媒介融合怎样改变与促进纸媒出版业的发展,都要明确一点,即出版物要传播的是内容,而非载体本身。故不论其出版形式如何改变,是印刷形式的、网络形式的、移动形式的还是其他任何形式的,其核心价值总是不变的,其根本目的仍然是要使出版物发挥其公共服务的社会价值。(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指导项目,项目名称为“黑龙江省出版产业模式的数字化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1554150)

注释:

①文森特・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②沈菲菲:《媒介融合对我国出版产业价值链构建的影响》,《新闻世界》,2010(8)。

③郜书锴:《全媒体时代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浙江:浙江大学,2010年。

④陈伟军:《媒介融合视野中的新闻出版强国建设》,《中国出版》,2010(11)。

⑤周利荣:《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整合模式分析》,《出版发行研究》,2010(10)。

⑥魏玉山:《关于数字出版领域几个概念的思考》,《出版发行研究》,2010(10)。

⑦许颖:《互动・整合・大融合――媒介融合的三个层次》,《国际新闻界》,2006(7)。

⑧尹章池:《关于出版媒介融合的综合性研究》,《编辑之友》,2009(5)。

媒体融合方向范文篇4

【关键词】协同论;媒体融合;构建

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传播改变了信息的传播形式,移动客户端的兴起,对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带来一定冲击,通过网络包容性、共享性的信息协调,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一定挑战。因此,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迎合时展,传统媒体需要改变以往的发展模式,通过媒体统合机制的创新,改变单一的信息传播形式,并在网络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发挥协同论的引导优势,以便充分展现网络协同发展的目的,为媒体产业的运行及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一、概念分析

(一)协同论

所谓协同论,作为系统理论发展中较为重要的组成,其经历了经典系统论、现代系统论的发展阶段,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中,协同论形成了自组织理论形式。结合协同理念,主要是指系统中各个部门的系统合作,通过自组织理论方案的确定,展现协同的处理价值。对于协同论,主要是在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协同中,根据内部协作的特点,通过时间、空间以及功能的内部协同,以展现自组织过程的协调价值[1]。

(二)媒体融合

对于媒体融合而言,将互联网技术作为核心,通过报业、电视以及杂志等传统媒体的分析,将其与网络资源进行融合,形成资源共享以及信息集中处理的目的。媒体融合的必要性如下:第一,在系统论支持下,媒介融合中通过信息资源使用,可以在信息交融的处理背景下,产生一种全新的生产形式,以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目的。第二,媒体融合作为一种重构机制,通过新媒体与旧媒体的融合,可以改变单纯的信息传播方式,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资源的使用提供支持。

二、媒体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闻传播理论被弱化

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及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不再只是局限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作为全新的信息传播途径,人们在该平台上存在着灵活的话语权,而且,网络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形成价值取向,以展现新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价值,但是,在这种媒体舆论环境下,舆论引导者会偏向公共领域意见,导致受众接收的信息与自认为的舆论方向存在偏差。而且,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信息不断更新,传统媒体在主流舆论引导下难以在短时间内被人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舆论的影响力,无法使主流舆论符合人们的信息获取需求。所以,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新闻编辑人员需要认识到新闻传播理论被弱化的问题,结合时代的发展及需求,在新闻编辑中融入新媒体技术,以提高新闻编辑的有效性,为新闻信息的传播及舆论引导提供参考[2]。

(二)缺少对新媒体的认识

在媒体融合中,存在着对新媒体认识不足的问题,部分媒体将融媒体简单地理解成为“全媒体”,在实际的新闻整合中,使用笔录、录音等设备采集音频,之后利用不同媒介进行信息数据的编辑处理,旨在通过一次采访完成多次编辑及任务,以实现信息全覆盖的目的。这种现象只是在本质上将网络作为新的信息传播工具,降低了媒体融合的资源使用价值。因此,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媒体融合中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媒体产业需要将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核心,通过人们获取信息途径的分析,构建完善性的媒体融合发展机制,并将信息传输作为重点,提高媒体信息资源的使用效果,为协同论视角下媒体融合产业的创新提供支持。

(三)评估监管机制不完善

通过对媒体融合工作的分析,在不断发展中取得了成效,但是,在整个市场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乱象问题。第一,在媒体融合中,由于缺少媒体融合评价指标及评价体系,导致媒体融合的评价制度相对落后,无法实现媒体融合,为产业的运行以及信息资源的调整带来限制。第二,受到媒体融合及市场监管的限制,无法明确产业融合方向,从而为媒体融合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限制。因此,媒体融合中,应该及时发现评估监管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通过信息评估、信息监管体系的完善,保证媒体融合的有效性,以实现媒体产业的创新发展目的。

三、协同论视角下媒体融合的优化策略

(一)强调资源共享,保障信息分类处理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为了充分发挥协同论视角下的媒体融合优势,需要将网络平台的建设作为重点,通过媒体融合信息的协同处理,保证资源共享,以实现媒体产业稳步发展的目的。第一,在传统纸质媒体中,各个部门呈现出各司其职的现象,在新媒体产业运行中,由于建设了新部门,导致传统报业无法与信息媒体进行融合,影响媒体资源的利用价值。因此,在媒体融合中,应该改变这种发展模式,通过信息资源的采集、互联网通信资源的运用等,强调信息资源的共享及交流,如,在媒体融合中,可以建立网民信息传播平台,结合媒体产业的运行特点,扩大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使媒体融合中的各项信息处于动态化的交流状态,以增强信息资源的采集效果,充分满足媒体融合的产业发展需求。第二,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通过有选择性资源的配置以及资源的共享,可以避免传统媒体资源匮乏的问题,增强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可以降低信息采集成本,展现协同论视角下的媒体融合价值。

(二)加强协调统一,发挥用户驱动价值

根据协同论思想,在平台与用户协调、统一中,需要将用户驱动作为重点,通过针对性媒体融合方法的落实,增强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以满足网络信息资源的传播需求。通常情况下,媒体融合中的平台与用户协调统一中需要做到:第一,实现受众向用户的转变。根据媒体融合的特点,其作为一种多样化的信息融合方式,在经营结构完善中,需要全面渗透经营理念,通过纸质媒体以及新媒体的融合,展现现代媒体的社会精神及人文关怀理念,以提高信息资源的传播效果,满足新媒体产业的运行及持续发展需求。第二,在互联网信息背景下,新闻手机客户端呈现出多样变化,如果在媒体融合中只是单纯的将传统媒体受众转移到新媒体信息受众,会影响产业融合的效果,无法挥发信息自主使用的价值,影响人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自主选择权[3]。

(三)创新媒体融合,构建融媒体信息系统

结合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媒体融合中,为了提高信息资源的整合效果,媒体产业需要进行资源融合,并构建信息化的管理系统。通常情况下,在媒体融合的信息系统构建中,应该做到:首先,构建流程控制模块。在这一模块设计中主要系统包括:第一,智能创意选题系统。在媒体融合中,通过互联网全网监测,可以及时获取社会热点,智能创意选题模块会根据社会热点问题,利用平台作品的内容,进行相关信息的传播,并在模块策划中创新选题内容,展现智能创意选题策划的价值。第二,融媒体新闻采集模块。在这一系统中,会通过采集中心、资源中心以及展示中心等,对相关新闻进行在线文字视频的编辑,并向基层人员开放信息获取渠道,展现信息资源共享的价值。其次,数据监测分析模块。在这一模块系统构建中,需要对传播及舆情大数据进行分析。例如,在传播分析中,系统会根据媒体融合的相关内容,对稿件的质量以及转载量、点赞量等进行数据统计,逐渐形成动态化的维度监测系统,之后按照该种数据进行资源宣传,从而实现媒体融合的数据整合目的。在对舆情大数据分析中,系统会将数据处理作为重点,通过舆情判断以及数据报告的分析,精准掌握舆论动向并主动发声。

结语

总而言之,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媒体融合中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媒体产业需要将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核心,通过人们获取信息途径的分析,构建完善性的媒体融合发展机制,以信息传输的有效性,为协同论视角下媒体融合产业的创新提供支持。通常情况下,在媒体融合构建中,需要强调资源共享,通过信息资源的协调、媒体融合方式的创新以及信息监管方案的完善等,发挥协同论视角下媒体融合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陆小华.媒体融合运作体系构建方法与实现路径——以新华社全球视频智媒体平台与相关运作体系为研究样本[J].现代传播,2019,41(10):1-11.

[2]关琮严.区域协同与生态融合:“空心化”困局中地市媒体融合发展路径[J].中国记者,2022(9):86-91.

媒体融合方向范文

论文摘要:在媒介整合时代下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大致沿袭三条路径:即分别作为专业课程、专业方向和教育理念来加以建设现有的新闻教育体系。但是由于对媒介融合实质存在认知误区,三种路径在现实发展中都存着问题。作为专业课程上唯技术至上的课程取向,在专业方向上对通识课程设置认知模糊,在专业理念上对新闻教育目标缺乏大局意识,都导致现实改革处于瓶颈状态。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教育实质上是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传播理念融合,是知识性课程与技术性课程的融合,是对专业人才和社会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

1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的冲击

1.1关于媒介融合

媒体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是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平台传播给受众。在新闻生产流程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与融合使新闻媒体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一体化的数字内容生产平台的建构、一个采编团队同时面对多种媒体终端的内容整合,要求新闻组织与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能胜任媒介融合带来的新的任务。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布赖恩布鲁克斯(BriansBrooks)06年6月在人大讲座时,曾介绍说:媒体融合的“核心思想就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以及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记者必须跨平台承担不同媒体交给的工作,98%的工作将和今天要做的极大不同。”

1.2媒介融合呼唤新闻教育的改革

过去的十年,媒介融合已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在中西方的传媒界实践中也已经相当普遍。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动下,各类型媒介会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媒体融合的深度发展为传媒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而新闻教育也必须正视这一挑战作出相应变革。媒介整合影响了整个新闻业制作流程,对传统新闻媒体的生存竞争提出了新的问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整合传播,促使了以前占据独立市场份额的各个媒介开始从独立经营中转向多种媒介的联合运作,尤其是在新闻信息采集上的联运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力、资金和设备的投入,从而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其次在整合传播的过程,技术因素的力量越来越得到突显。新媒体不仅作为一种媒介载体,更是成为一种崭新的表达方式。新媒体发展中技术的更新换代,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

1.3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现状

中国的不少高校正逐步开始顺应媒介融合的时代环境,进行新闻教育的相关改革和调整,既体现在教育观念上,也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概况来说,现阶段的新闻教育改革呈现出三个层次。

1.3.1把媒介融合做为一种专业课程体系来建设。通过开设具有实验意义的数字传播课程来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如《多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新闻编辑》等,在课程体系上将新增加的课程作为原有课程的补充。

1.3.2把媒介融合作为一种专业方向来建设。不单独开设具体的数字传播课程,而将新媒体概念渗透于各个专业的课程中,尝试“大传播”意义上的“媒介融合”,并重点借助“网络传播实验室”、“新兴媒体实验室”等教研一体化实验室,让学生在新技术运用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

密苏里大学呼应业界的需求,紧跟技术发展潮流,于2005年9月开设了一个新的“媒体融合”的专业,在“交叉”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新闻传播技能的全面训练,以培养适应媒体融合的新型新闻人才。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推出的“融合新闻学”(convergencejournalism)专业,已成为这一领域的引领者。

在中国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介融合的专业建设也悄然起步。2007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获批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方向),并于2007年秋季开始招生,这是国内高校首次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2008年4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媒介融合系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约定互为姊妹学院,共同举办“新媒体发展与媒介融合”国际学术研讨会,推进双方的师生互访,互相承认学分。

1.3.3把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加以应用。即整个学院以媒体融合为基础,将媒体融合嵌入到新闻理论演变中,将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实习实践都按照媒介融合的趋势和技术特点进行调整,探讨多元化互动新媒体教育模式。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调整学院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尝试在本科推出6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知识基础,同时可根据兴趣、发展潜力选择专业课程包。同时,在此前提下,也积极利用学校学科优势,加强与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合作互补,试行联合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具有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融合。在实践层面,人民大学尝试将学生的实习真正融入到新闻业界的生产流程中,搭建真正具有实战功能的媒介融合平台。

纵观这三个层次的改革,核心点其实体现在了对专业技术的重视。然而单纯对技术的重视并不足以应对媒介融合的发展。媒介融合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的挑战,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体现在受众心理、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层面的转变。所以,深刻理解媒介融合的实质,正确认识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改变,才能够使新闻教育从根本上适应融合媒介的时代背景。

2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认知误区

2.1对媒介融合对新闻实践影响的认识误区——停留在了对新闻制作者与制作方式上,忽视了受传者的影响

媒介融合带给新闻传播行业的改变不仅是体现在业务流程、行业规则、媒介形态上,它改变的不仅仅是制作者,更重要的是受传者对媒体选择和利用的方式。单一的从制作者层面理解媒介融合,尝试着通过培训全能记者的方式来适应媒介形态的变化,并不足以应变纷复繁杂的现实状况。更重要的是从受传者的角度来分析媒介融合的影响。媒介融合对受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受众对新闻的获取和理解方式上。

2.1.1改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公众日益摆脱被动接受新闻或信息的状态。尤其是年轻人,乐于回应、参与媒体报道,甚至创建个人的媒体。

而且在年轻人中,拥有这种新媒介技能的人群在增加。专业媒体的记者必须正视这一现实,而且学会从这种方式中获取自身工作的养分。如从网上论坛,在线视频中寻找报道的灵感和故事。

2.1.2改变了受众理解信息的方式。在传统新闻业为主导的新闻时代,人们对新闻的认知和信赖是基于对理论、数据的臣服,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选择和体验新闻更多是出于情感判断。传统新闻学去强调以理服人,摆事实讲道理,用社会学解决理念传播、影响力问题,但今天它的效能却在极大减损。现在95%以上的社会判断、社会信任建立在情感判断基础之上,要让人们在情感体验当中产生向心力和认同感,动之以情,这是在媒介融合时代必须学会的一种传播手段。

2.2对融合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认知误区——唯技术至上的专业取向

早期在新闻学框架中的新闻教育注重采写编评的技能课程。在新闻学向传播学过渡的过程中,特别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注重新媒体的技能培养又成了新的学科取向,提出培养“全能型人才”、“跨媒体记者”的新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核心就是体现在了对技术的重视上,尝试打破早期的专业类别划分,让学生打包学习不同的专业方向的知识。实际上全媒体记者的核心并不是单纯的专业质技能的掌握,媒介融合教学目的也不是要求报道者同时掌握所有媒体形式的专业技能。而是要求报道者能够在团队中正确理解自己的角色,将受传者和传播者的身份进行互动,根据现实情况选择合适的报道方式和报道技巧,以适应当前的媒体环境的变化。单纯的“唯技术至上论”会导致新闻信息的重复传播,深度信息的缺乏,减损有效传播的的效率。

2.3对融合新闻教育课程设置的认知误区——对融合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认知模糊

2.3.1融合新闻课程设置上停留在了对多个不同媒介的专业技术知识的融合。

媒体融合方向范文篇6

关键词:媒介融合;内容融合;主体;形式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2-0055-03

依据国务院《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时间表,我国历时三年的三网融合试点阶段目前已接近尾声。2013年,三网融合推广阶段的工作将全面铺开。然而网络融合仅仅为我国未来媒介行业发展提供了硬件平台,拆除了部分壁垒,如何更有效地满足广大消费者不断增长的对于信息的即时即地需求,如何使媒体机构在渠道无限增多的新媒介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则是将网络融合向更高层次推进需考虑的问题,亦是耗时多年、投资巨大的三网融合战略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这一方面依赖于网络融合在深度与广度上进一步推进,进一步打破行业壁垒,另一方面则依靠探索更为合理的媒介内容融合形式,使媒介内容能更有效地服务目标受众,提高内容的传播力,将所谓“内容为王”真正落到实处。

说到媒介的内容融合,一般来讲融合的实施主体本身也是内容的生产者,多为报社、电视台、音乐与影视制作公司、游戏公司等依靠媒介产品生产实现盈利的媒介机构与内容生产企业,其实施内容融合的目的在于保护其原有存量市场进而开拓增量市场。然而除了传统的媒体行业、媒介内容生产企业主导下的内容融合,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自身是否会带动媒介内容自行走向融合?是否存在“第三方”独立市场主体主导的内容融合形式?这是本文想要探讨的话题。

一、文献综述与理论界定

讨论媒介的内容融合,首先不能脱离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这一大理论体系。之所以称之为理论体系,是因为媒介融合作为一个较为前沿的理论问题,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研究视角和理论内涵,目前对其在学理上的概念界定尚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统一的认识。1978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尼古拉·尼葛洛庞帝(NicolasNegroponte)教授用三个交叉的圆环展示了计算机产业、出版印刷产业和广播电影产业趋于重迭的聚合过程[1]。这一图示第一次昭示了包括传媒业在内的不同产业间的融合趋势。最早将融合(Convergence)这一名词应用于传播学领域,并提出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概念的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I·浦尔(I.Pool)教授,他曾将各种媒体的多功能一体化趋势阐释为媒介融合[2]。

之后随着融合(Convergence)概念的不断泛化,其在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里的具体所指也越来越模糊,开始有学者系统梳理媒介融合的理论内涵与概念边界。美国西北大学教授里奇·高登曾在2003年将融合概念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主要界定为如下几个方面:媒体科技融合(ConvergenceinMediaTechnology)、媒体所有权融合(ConvergenceofOwnership)、媒体间战术性融合(ConvergenceofMediaTactics)、媒介组织结构性融合(StructuralConvergenceofMediaOrganization)、信息采集融合(ConvergenceofInformationGathering)以及新闻叙事形态融合(ConvergenceofNewsStory-telling)[3]。按照高登的分类,其媒体间战术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和新闻叙事形态融合三方面属于本文讨论的内容融合的范畴。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迈克尔·麦金(MikeMcKean)教授则认为:“媒介融合的定义至少要有三条线索:第一个是经济和运营目的。传媒组织融合不同的媒介平台来传播新闻,主要是试图赚取更多利润。第二个是新闻报道方式。媒介组织融合不同的报道方式制作新闻产品,是为了追求最佳传播效果。第三个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公众与媒介之间新的社会关系——要加强专业记者与公众的互动,使二者的报道相结合。[4]”本文讨论的媒介内容融合的概念涵盖了麦金教授论述中第二点的全部和第三点的部分论述。国内对于媒介融合理论较早进行系统梳理研究的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王菲,在其专著《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中将媒介融合的系统形态归纳为基于数字化“技术融合”推动而产生的“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三个基本领域的纵向、横向、交叉融合,以及这三个基本领域与“生产融合”、“应用融合”的互为作用[5]。这里明确提出了内容融合属于媒介融合系统形态的三个基本领域之一。另一位为廓清媒介融合概念作出贡献的学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蔡雯教授,她曾在2009年以文献综述的形式系统而全面地梳理了自媒介融合概念产生以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的研究,通过将已有研究的立足点和研究旨趣归纳为微观、中观、宏观、大传媒业四种类型,总结指出媒介融合概念必然包含三个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即“媒介内容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终端的融合”[6]。蔡雯教授在全面综合各种不同视角的媒介融合研究之后,认为媒介内容融合是任何研究视角都无法回避的核心讨论内容。无论依据哪种概念阐释,内容融合都是目前已成型的媒介融合形态中较为上游且十分重要的一环。按照王菲副教授给出的定义,内容融合是指“由内容融合性生产所带来的内容生产融合、内容形态融合和内容应用融合所构成的内容生产形态。[5]”这一定义强调内容融合是一种以内容生产为导向的生产形态,内容融合得以产生的必备条件是内容的融合性生产。同样,对内容生产的强调在蔡雯教授对媒介内容融合的定义中同样得到体现,蔡教授认为所谓内容融合,是指“分属于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生产,依托数字技术形成了跨平台和跨媒体的使用,利用数字化终端,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内容融合产品。[6]”该定义更加清晰明确地指出了媒介内容融合的实施主体是分属不同形态的内容生产。

二、传统内容融合的实现模式

媒介内容融合现象得以出现的初始逻辑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发展使得原本属于稀缺资源的传播渠道变得极为丰富,以前依靠把持相对独立的信息传播渠道盈利的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因此不得不充分开发自身的内容优势,通过将自己生产的信息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尽可能多地填充各种传播渠道以获取更多受众。最早打破渠道藩篱、进行内容多渠道传播的案例来自报业的数字化实践。

早在1987年,美国《圣何塞信使报》(SanJoseMercuryNews)便将报纸的内容上传互联网,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家所谓网络报纸。之后,报业、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机构纷纷开始了自己数字化进程;而宽带技术和IPTV等新技术的发展,又将影视制作公司、游戏制作公司等内容生产企业拉进了这一进程中。渠道束缚的打破,使得文字、声音、影像、动画、游戏等原先分属不同媒介生产机构的内容形式得以逐渐融合,内容融合的大幕真正得以拉开。传统媒介机构的内容生产能力无法满足规模不断扩大的市场信息需求,即使通过与行业间其它媒介组织进行内容融合,亦难以应付新媒介环境下“内容为王”的市场要求,而拥有更多差异化的精品内容又成了各媒介机构与媒介集团间竞争的关键所在,于是出现了一些专事内容生产的企业组织,形成了所谓内容产业(ContentIndustry)。这些与传统媒介机构分离开来的内容生产组织目前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为数众多的民营电视内容制作公司,如光线传媒、海润影视等等。由于内容产业本身不拥有传播渠道,而其内容产品又可以供任何形式的渠道使用,因此在形式层面,其可以生产出融合度更高的内容产品,以光线传媒为例,该公司不仅生产制作娱乐资讯类电视节目,还承办演艺活动、承接广告业务、制作发行影视剧等。目前这类所谓“传媒公司”生产的内容产品涵盖范围仍在不断扩大、融合程度不断提高。

三、非内容生产主体推动下的内容融合

除了媒介组织与独立内容产业在不断推动着媒介的内容融合以外,科学技术发展与市场需求扩大这两股社会进步的根本驱动力量还使得媒介本身正在按照自身的某种结构性逻辑不断走向融合,而这一融合过程是不需要内容的生产性主体参与的。具体来说,就是存在着各色各样的“第三方”力量正在推动着媒介内容继续朝着更深入、更广泛、更无限、更具想象力的方向走向融合。

所谓“第三方”,是相对于两个直接进行媒介内容生产的市场主体之间的融合而言的,是媒介融合大趋势下促进内容走向整合与统一的独立力量。这种独立力量不属于媒介机构,也不属于内容产业,不进行任何面向受众的媒介产品生产,如果将其参与市场活动并盈利视作是某种广义服务性生产的话,那么其生产的产品就是两个字——融合。

(一)“第三方”1.0:终端环节的媒体内容整合软件

目前各种形式的媒介内容在技术层面皆可实现数字化观赏阅读,国内外较有影响的媒体,无论是各类报纸、杂志,还是广播、电视,其内容大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统一了的数字化媒介形式,也就为不直接进行内容生产的“第三方”软件制作者进行媒介内容整合提供了可能。而信息获取终端操作系统的寡头化趋势,更为内容整合软件的开发进一步提供了便利——同一品牌的软件,只需开发出iOS,Android以及Windows三个系统版本,即可大体覆盖各类终端设备的内容使用需要。现存的媒体内容整合软件种类繁多,相比于PC,其更为广泛地应用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例如集成报纸杂志内容的WorldNewspapers,ZinioReader等,集成音频播客内容的Stitcher,BeyondPod等,集成新闻图片内容的iDaily等,以及抓取社会化媒体(SocialMedia)内容并逐渐模糊内容呈现形式的新一代内容整合软件Flipboard和ZAKER等等。

媒体内容整合软件得以出现并逐渐获得人们青睐主要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首先是随着传播渠道的剧增,人们的信息需求也大大增加,原先一份报纸、一本杂志式的单源信息获取模式显然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掌握信息资源的热切需要,而通过Web浏览器逐家浏览各媒体网站则又费时费力,因此把各家媒体内容整合在一起供受众一站式取用,就成了解决信息需求问题的绝佳方案;其次,传播渠道的增多随之带来信息冗余的问题,虽然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不断增大,但每一个单独个人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总是有限的,整合软件在集成媒体内容的同时,大多还附带对内容进行分类以及有关内容概况介绍的元数据信息等,这就为受众在庞大的信息海洋中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提供了极大便利;再次,虽然目前在PC端也存在Pulse等软件的Web版以及微软推出的Montage等内容整合网站,但内容整合的主要应用领域还是移动终端,在移动状态下获取信息是这类软件另一大卖点,通过移动终端的内容整合软件,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大量媒介内容。

(二)“第三方”2.0:开放式内容平台

如果说终端环节的内容整合软件还只是针对单一内容形态(文本、音频、视频……)进行的内容源集成,那么开放式的内容平台就彻底消除了媒介内容形态方面的限制,将人类制造出的一切数字化媒介内容融合于同一空间。所谓开放式内容平台,其前身是各硬件或操作系统生产厂商提供的内容与下载渠道,例如苹果公司的AppStore、iTunesMusicStore(现已更名)、谷歌公司早先的AndroidMarket(已更名)以及亚马逊公司的Appstore、KindleSingles服务、InstantVideo服务等等。这些提供不同形态媒介内容(软件、音乐、图书、电影、电视剧……)的商店式渠道一方面为媒介内容的与传播提供了一个开放且平等的空间,使得个人和内容生产企业不用单独拥有自己的渠道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自己的内容产品提供给社会公众,并且平台方一般都提供了较为完备的版权保护与收益模式;另一方面,对于内容使用者而言,其内容获取过程变得更为简单——直接将书店、音像店、报刊亭等分布于城市不同位置的内容集散场所装到了自己的口袋里。

但上述的种种内容服务,都还只不过是根据媒介内容的不同形态,提供了相互独立的多条传输渠道,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2.0版“第三方”内容融合形式。随着近两年媒介融合概念在技术与学理层面的发展成熟,苹果、谷歌等内容商店提供商为了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开始将自己旗下原本相互独立的内容商店互相融合,于是真正意义的开放式内容平台初始形成。苹果公司早已将音乐、电影、书籍、游戏、软件等内容集成于其iTunesStore;谷歌也于2012年3月将其AndroidMarket升级为GooglePlay,将原先的Google音乐,GoogleEbookstore等服务都集成到了全新的GooglePlay内容平台。GooglePlay等开放式内容平台的出现,第一次真正实现了非内容生产企业推动下的媒介内容融合,至此,一切个人和企业生产制造的媒介内容,都可以忽略其具体媒介形态,统一以“媒介内容”这一融合形态呈现于同一平台。相比于媒介信息的传输渠道和形式形态,受众第一次完全彻底地消费信息内容本身——开放式内容平台的出现使得今后受众的内容消费可以跳过买报纸、买书、买光盘等“形态”一级购买,直接进行信息内容本身的购买与消费;同样,媒介内容的生产者因为拥有了统一的内容平台,可以不再考虑自己生产的究竟是图书,是报纸,是电影还是电视,这就消除了产业链中的形态壁垒,生产者无需考虑内容产品的呈现形态与传播渠道问题,只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提高信息内容质量本身即可。

(三)未来“第三方”3.0:兼容性更强的内容融合形式

截至目前,开放式内容平台产生的时间还并不长,其在欧美等国对内容生产与消费的影响虽已初见端倪,但同时业已暴露了自身发展的问题与壁垒。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平台与多样化终端设备的兼容性问题。既然以内容平台的形式存在,其推广普及势必要以对各种功能不同设备(电视机、机顶盒、个人电脑、游戏机……)的支持为基础。否则即使平台拥有再多的音乐、电影、书籍、游戏等内容资源,如果仅仅能够在手机、平板电脑或特定品牌型号的大屏幕设备上呈现,也是绝难满足受众的使用需要的。以苹果iTunesStore为例,iTunesStore中的内容仅仅支持苹果公司自己的产品,即iPhone、iPodTouch、iPad、苹果电脑、苹果电视等;GooglePlay的内容使用同样离不开安卓系统设备的支持。很显然,这样的硬件专营化策略是不符合媒介内容融合趋势的,因为市场需要的是内容使用渠道藩篱的打破,人们要以尽可能简便的方式满足尽可能多样的内容使用需要,这是内容融合平台得以形成的逻辑条件。证明硬件专营化策略不可行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谷歌NexusQ产品的失败,这款被谷歌命名为“全球第一款社交流媒体播放器”的产品,因其仅支持GooglePlay单一内容源而广受批评,很快便停止售卖。

未来的3.0版内容融合形式,可能还将拥有更多目前尚难预测的功能与特点,但至少有一项功能是必须具备的,那就是对各类不同类型终端设备的普遍支持。现存的几家内容平台寡头中,亚马逊公司提供的内容对各类设备的兼容性相对较好,但因其Kindle系列移动终端相对于苹果和其它各类安卓产品,毕竟属于小众,其内容平台在移动终端领域的应用远没有iTunesStore和GooglePlay广泛,因此严格意义上讲,现在还没有一家内容平台能够为受众提供各类设备、各种屏幕的“无缝”使用体验。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目前正在研发一项名为“UICreator”的项目,根据其网站对于该项目的概括介绍,该项目“是一个以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信息者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支撑技术平台,它支持信息机构面向包括智能电视机、双向互动机顶盒、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公共触摸屏、个人电脑与办公计算机、以及各类户外屏幕与环境媒体终端在内的各类信息服务终端的交互信息,以及基于广告和用户付费的互动业务运营”[7]。根据此段描述,UICreator似乎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广泛支持各类设备与屏幕的信息内容平台,并且加入了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等功能应用,具备了3.0版内容融合形式的某些特征。但由于该项目目前尚处于研发阶段,缺少实际应用与足够文献介绍,因此能否成为经得起市场考验的新一代“第三方”内容融合形式尚未可知。

媒介内容融合的推动主体与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融合理念的推广普及,主体与形式还将进一步呈现多样化趋势。多样化的推动主体中,以媒介机构和内容产业为代表的内容生产主体,将遵循市场与资本逻辑继续相互之间的内容融合,而不直接进行内容生产的所谓“第三方”力量也将沿着为人们带来更好使用体验这一媒介发展自身的规律与逻辑,推动着媒介内容融合演进发展。

参考文献:

宋朝勋.新闻传播学中Convergence一词溯源及其内涵[J].现代传播,2006(1).

孟建,赵元坷.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7).

Gordon,R.(2003).TheMeaningsandImplicationsofConvergence,in:KevinKawamoto(Ed.),DigitalJournalism:emergingmediaandthechanginghorizonsofjournalism,Lanham,MD:Rowman&LittlefieldPublishers,pp.

付晓燕.媒介融合下的美国新闻业和新闻教育变革——访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项目创始人迈克·麦金教授[J].新闻与写作,2009(8).

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媒体融合方向范文篇7

2015年11月1日至14日,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培训班在新加坡管理大学顺利举办。作为学员,笔者重点学习了新加坡媒体融合与转型发展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其为当下国内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考和新启示。

一、坚持“公信至上”,主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随着建国一代的老去,和李光耀权威时代的过去,选民政治下的新加坡要继续保持经济的开放繁荣、政治的稳定廉洁和族群的多元和谐,在公共传播政策上,与时俱进,采用大部制管理,树立互联网思维,主张亲民化沟通,应对日益复杂的信息治理挑战,成为新加坡传媒融合、转型与发展最重要的政策背景、条件和机遇。

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快速迭代、高效决策”的公共传播要求,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整合了新闻、通讯和三大功能。利用这种集中化的政府管理模式,来加强营造有利环境进行公共传播,以确保政府新闻资讯的传播通畅。

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新媒体,主动出击,大力拓展传播渠道。几乎每个政府部门、国会议员都有Facebook等社交媒体账号,包括总统、总理在内。各政府部门的行政传播处都把新媒体沟通当成整体公共传播的一部分,采用线上和线下渠道综合性的沟通方式。

总体而言,新加坡政府鼓励发展新媒体,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上给予的政策环境较为宽松,通过联合、整合媒体与政府的传播资源,形成融合之路,建构爱国、亲民、理性、高效的舆论生态。

新加坡传媒在融合转型上,与我国媒体面临的传播大形势是趋同的。该国两大媒体集团“报业控股”、“新传媒”的管理层均坦言,“真正的挑战在于下一代,他们单一依赖新媒体,不再使用融合或混合媒体方式。”因而,媒体融合只是一个过渡形态,既是对眼下注意力的收复,也是为今后的传媒竞争赢得主动。不过,相比国内媒体的促迫惶恐状态,新加坡媒体似乎并不着急,十分从容。

这与新加坡当地的传媒管理有关。新加坡政府坦言,他们是这个世界上非常有危机意识的政府,善于利用媒体的政治资源。政府、民间、国际三个舆论场之间可以畅通对话,而媒体也从一开始就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媒体管制的宽松有度,制度化、经常化的媒介共同机制,和媒体资深编辑负责制的负责任、精细化、专业化操守,共同造就了国际化的传播公信力。

公信力正是新加坡媒体在融合转型过程中的底气,延缓了注意力的媒介前移速度,报纸、广电等主业的注意力依然旺盛,盈利状况良好,可以为新媒体的发展和融合预留充足的资本和时间。

二、坚定“阵地意识”,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时代,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生产优质内容的方向不变,但生产的内容在变,生产的方式在变,传播的路径也在变。

新加坡融汇东西文化的敏感度和包容度,以及先进互联网技术的推广,极大促进了新加坡媒体为全球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媒体节目。与此同时,新加坡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寻求媒体产业合作空间,努力打造集媒体融资、媒体交易、媒体应用和媒体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亚洲媒体商业中心。

从新加坡的实践不难看出: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不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在信息社会和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在充分尊重和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对整个新闻传媒的管理机制、组织方式、发展模式等,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和转型,建立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国家治理体系相匹配的新型传媒体系。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全方位的革新,它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改版扩版和栏目调整,而是全方面向新媒体拓展,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进行自我改造。如何在这一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中“破茧而出”,已成为当下媒体业的时代命题。

在融合改革的过程中,媒体已无新旧之分,而关键是看有没有“产品的互联网化”这个基因。融合先是媒体集团内、区域内的跨界联合,然后是跨区域整合,这些都必须在资本纽带下,才能在一日千里的技术浪潮中,更高效地解决“技术的产品转化和落地”这个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新加坡报业控股可以拿出相当于年营收总额7.8%的1亿新元,设立新媒体基金的原因。

互联网时代,特别需要开放的思维、连接的思维、共赢的思维。融合发展绝不应该是关起门来搞融合,而要有借力发展的意识,不是什么都自己搞,也决不能搞大而全、小而全,要积极学习别人的经验,利用别人成熟的技术,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基于互联网技术,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较之传统媒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具有信息传播功能还具有信息互动交流功能。同时,互联网的商业营销功能也是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如移动媒体=内容媒体+关系媒体+服务媒体等。

“用户至上”是媒体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和核心。互联网衍生了大数据、线上线下营销等一些新的工具,让媒体内容和媒体人能够更好地接触客户。传统媒体拥抱互联网不仅是开一个网站、做一个App,开设微博、微信的官方账号,真正的互联网思维是要从思想深处重新审视媒体的价值,实现组织构架和工作流程的深刻变革,使整个组织能够更好地传递“用户至上”的互联网思维。

融合发展,根本目的是发扬传统的内容优势,借助新技术、新载体、新手段,创新新闻生产和信息传播方式,建设拥有广泛受众和强大社会动员能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我们在推进融合发展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向。不管媒体如何发展、舆论格局如何变化,我们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媒体、政治家办媒体,要时刻绷紧导向这根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使新闻传播工作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三、加持“创新驱动”,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

为顺应全球媒体技术变革的潮流,保持新加坡媒体产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新加坡媒体发展管理局于2008年推出《媒体融合计划》,作为2008至2013年新五年间新加坡媒体业的发展蓝图与战略。根据计划,新加坡媒体发展管理局共投入2.3亿新元用以推动媒体产业的全面发展,着力把新加坡打造成为“新亚洲媒体可信赖的全球之都”。在这个计划中,核心媒体主要由传统媒体和新兴数字媒体两部分组成。传统媒体包括广播电视、印刷出版、影视以及音乐;新兴数字媒体是指在线媒体、移动媒体和游戏产业。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提出了新闻和宣传领域创新的最终目标:“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这为建立媒体融合的运行机制提出了具体要求。

互联网具有去中心化、扁平化、自组织的特性,它重构社会结构,催生新的社会组织方式和组织形态的诞生。在此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的媒体融合也必然推动媒体传统组织结构脱胎换骨的变革,必然深刻影响媒体的营运理念和运行机制。因此,传统媒体必须推进转企改制,建立新型媒体集团,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基于互联网的媒体融合经营需要大量资本,传统媒体过去单一的资本结构和资金实力难以维持融合发展所需要的巨大资金和运营活力。因此,资本成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杠杆。以资本运作为核心的股权结构改革,特殊管理股制度以及降低国有股权比重,通过重组、控股、交易、转让、租赁等方式进行的资本运作,都是吸引其他类型的国有企业入股传媒企业,以资本壮大传媒的途径。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传统媒体必须学会掌握新思维、驾驭新载体、运用新手段,真正掌握融合发展的新本领。只有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一体发展,才能在巩固传统报道优势的基础上,以创新驱动力破解媒体融合梗阻。

当前,全方位、大规模、深层次的媒体融合作为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已经全面展开。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主要新闻单位积极通过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在变革中寻求创新突破,积极开拓媒体发展领域,把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努力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要求。

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实践证明,以改革创新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举措。

四、坚持“内容为王”,筑牢技术与人才的核心支撑

新加坡十分注重媒体精品内容打造和国内外优秀媒体人才培养。一方面,该国大胆引领媒体内容的创新,努力改善“新加坡制造”的媒体节目在国内外观众中的覆盖率和接受度。另一方面,该国媒体发展管理局与经济发展局、“联系新加坡”联盟、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新加坡教育局、新加坡人力部、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培养本地媒体业人才,吸引优秀海外人才,助推新加坡媒体产业共同投身媒体融合发展新浪潮。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理念、内容、渠道、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各有优势和特点。传统媒体具有新闻调查的职业权威性,理论积淀和人才储备比较充分,对网络传闻能起到验证作用等优势。新兴媒体则具有即时、多向、海量传播,注重用户体验,充分开放竞争等优势。媒体融合发展,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整体消亡,新媒体也不会赢者通吃、一家独大。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业务融合,就是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建立竞争与合作相融合、整合与分工相协调的新型的传媒体系。建立适应互联网传播的融合业务体系,使双方在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实现此长彼长的态势。

融合发展从哪里入手?该国报业控股成立“数码集团”和新传媒推进“第二屏幕策略”,都是以技术开发为依托、以信息服务为抓手来突破的,体现了鲜明的互联网思维和产品思维。

融合发展要取得成效、赢得主动,就要求内容(影响力)和服务(盈利力)两条腿走路,也就必然要求内容产品化,产品服务化。归结起来就是:服务是突破、新闻是目标、技术是支撑、专业是保障。

媒体融合时代更要坚持“内容为王”。高品质的内容以及基于这些内容的产品,仍然是媒体机构在新时代生存发展的根本,并在未来媒体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以往,传统媒体将内容平移到网络的做法并不可行。未来媒体内容的主流构成,将是适合互联网互动性、移动化和碎片化需求的短小精悍的内容。

现代传播体系的本质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引领下,以互联网为基础,以多种媒体为载体,架构多媒体融合传播信道,形成有效的立体传播效应。媒体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传播,能够使相同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交叉延伸传播。

基于互联网的媒体融合经营,必须对传统媒体部门进行重新规划设置,再造组织结构,将不同介质媒体融合成为共同体,建立整合多媒体资源的综合运营平台,在业务考核和人事考核上适应融合媒体的需要。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业务流程,通过机制创新与流程再造,建立崭新的“全媒体运行框架”,前方记者采访的新闻素材直接输入大数据库,面向多媒体传播,实现第一时间上网。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媒体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够满足发展需要的人才十分缺乏。从根本上讲,没有融合型人才就不可能有融合性发展,媒体融合的技术创新需要既懂新闻传播规律又懂新媒体发展规律,既懂传媒政策又懂市场运作的复合型人才,而在当前融合发展中普遍面临人才紧缺问题。

因此,建立先进的用人机制,将技术要素资本化是媒体融合经营的关键。在运行机制上必须重视知识资本所有者――知识性员工在创造价值过程中的特殊贡献,实现按知分配,使他们获得相应的回报。同时,积极实施骨干员工长期激励措施,使其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尽快实行传媒职业经理人制度,选拔一大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充实到传统媒体的经营团队中。

媒体融合方向范文篇8

关键词媒介间性;媒介融合;本体论;媒介边界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亨利・詹金斯(HenryJenkins)提出,媒介技术在分化,而文化在融合。新旧媒介融合发展是当下媒介现状的主旋律,随着融合进入纵深阶段,探索媒介融合的深层规律已成为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分析媒介间性(intermediality)理论在西方学术界的发展脉络,挖掘其在新旧媒介融合传播中的新价值,并将媒介间性视为重新理解和诠释媒介融合的一个理论维度,探讨其在当下重新获得新概念内涵的可能。

对于媒介间性概念的来源,学术界说法不一、争论颇多,最典型的现象就是它经常被当做一个新发明的概念。实际上,作为一个术语,媒介间性在西方学术界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在人文艺术多个领域形成丰富的理论传统,但其在传播学领域尚属新兴概念。《英汉大词典》对媒介间性intermediality的前缀“inter-”的解释为:1.表示相互;2.表示“在…中间”,“在…之间”,“在…内”,因此中文文献中的intermediality有两种译法:“互媒体性”和“媒介间性”,本文采用第二种译法。在概念内涵上,媒介间性与媒介融合有重合之处,两者都关注新旧媒介之间关系。不同的是,媒介融合侧重媒介技术维度的关系,而媒介间性则侧重媒介文化维度的关系。维尔纳・沃尔夫(WennerWolf)认为,广义的媒介间性涵盖了不同媒介间的任何关系,狭义的媒介间性则聚焦人类艺术作品中一种以上媒介参与的现象。

作为一个舶来品,媒介间性与媒介融合两个概念发生联系是一个新现象。自2010年始,为了更为清晰地阐释媒介间性的内涵,研究者们常常将媒介间性与媒介融合相提并论,这个做法回应了数字技术引发的媒介边界消解现象:一方面产生了融合的数字终端,另一方面则是同样的信息或内容在不同媒介之间穿梭游移。媒介融合关注前者,而媒介间性关注后者。在理论前提上,媒介融合被视为具有浓厚的技术中心论色彩,而媒介间性则被视为具有文化中心论背景,两者既有区别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媒介间性与媒介融合的关系浅析

对于媒介融合与媒介间性之间的关系存在多种说法,有人认为媒介间性是媒介融合的补充,即“补充说”;有人认为媒介间性不仅是一个学术概念,而且是一种理论和方法论,其解释力在传播研究中超越后者,即“超越说”。对于媒介融合与媒介间性的理论倾向,还分别存在“技术中心论”与“文化中心论”的说法。

“补充说”认为,媒介融合关注的是传统媒体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自身进化,而媒介间性关注媒体间相互作用力所产生的传播效应,可以与媒介融合形成补充关系。每一种新媒体与旧媒体之间都存在密切的联系,而这种相互关系以具有强大冲击力的新媒体的作用为中心,具有各种媒体在震荡的媒体环境中寻求新的平衡关系的特点。而“超越说”则认为,媒介融合理论充满技术乌托邦色彩,在当下新旧媒介并存的环境中存在局限,其根本缺陷在于掩盖了媒介数字化变革中内在的结构性变化与社会性变化,通过强化同质性的过程,媒介融合模糊了媒介变革中的区隔性,所有的现象被同一个概念覆盖。而媒介间性则更多将注意力放在传播环境的特殊性中,因此能够超越媒介融合的缺陷。芬兰学者尤哈・海尔克曼认为,“媒介间性比媒介融合提供了更为有用和有效的方法,用以分析媒介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影响与后果。媒介间性的概念更加注重于变幻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中媒介形式的持续性和媒介的结合与再结合(articulationandre-articulation)”。

由于历史背景与理论传统的差异,媒介融合与媒介间性代表着不同的媒介观。尤哈・海尔克曼(JuhaHerkman)提出,媒介融合是技术中心论,而媒介间性是文化中心论(表1)。

媒介融合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伴随媒介数字化而兴起的概念,一般被认为由美国未来学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olasNegroponte)提出。此后,媒介融合成为一个兼容并包的概念,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成为传播学与媒介产业研究中的热门术语。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伊索尔・索勒・普尔(IthielDeSolaPool)在《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提出,技术驱动的整合一直是媒介融合概念的主要面向。由此,媒介融合披上了技术决定论色彩。不同于前者,媒介间性发端于人文艺术领域,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成为文学、文化、戏剧电影等研究领域的热门术语,因此披上了文化决定论色彩。

在历史上,媒介间性与媒介融合有过多重交叉,但其重心与媒体融合倒是恰恰相反:媒介融合强调的是技术视野下的媒介共性,媒介间性强调的是文化视野下的媒介边界。而在宏观意义上,媒介融合与媒介间性并不矛盾,可以共同指向未来“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由此,媒介间性可以成为重新理解与诠释媒介融合的另一个维度。

二、媒介间性概念起源与发展

(一)媒介间性的起源

媒介间性的源头曾被视作一种艺术创作思潮。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媒介间性起源于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来源于激浪艺术家迪克・黑根斯(DickHiggins)的跨媒介(intermedia)创作理念及相关论著。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对于媒介间性的讨论集中在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艺术中,聚焦于文本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作为学术术语,媒介间性出现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其跨学科之旅中,媒介间性首先受到电影研究热烈拥抱,戏剧研究也对其展开正式讨论,由于其概念背景原因,文学研究是否已全面接受此概念则尚不明确。

在文学领域,媒介间性被视为二十世纪末期英国文学研究中的一种跨媒介转向(intermedialturn),在这个范式中,研究者倡导于以文学为中心,用媒介间性概念探讨文学与多种媒介之间的多重交叉关系。而文化研究对于媒介间性的系统性分析始于对数字化和互联网的讨论,主要聚焦在它对于文本的影响。通过媒介间性概念,文本间性的概念被扩展,应用到数字互联网文本形式的分析中。而在艺术研究领域,媒介间性被认为是二十世纪艺术与媒介研究的主流,其概念历史贯穿整个二十世纪,学者倾向于将媒介间性视为一种更为宽泛的思潮,所有后现代艺术和媒介均席卷其中。

对媒介间性的讨论是二十世纪末期欧美人文艺术研究领域的一个理论转型现象,其背景是媒介数字化浪潮对文学和艺术生产领域形成全面影响,是学术界对于媒介技术变迁驱动文学艺术生产转型的回应。而现在,以往对于媒介间性的定义开始面临挑战,越演越烈的“后媒介”环境将为媒介间性带来新的理论空间,同时媒介的商业化、全球化、数字化趋势,更使其作为一种跨学科理论愈发凸显出来。

(二)本体与融合:作为艺术(文本)生产方式的媒介间性

媒介间性与戏剧电影研究颇有渊源,许多研究者推崇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认为媒介在艺术(或文本)生产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媒介,这种媒介将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区别开来。克里斯托弗.B.巴姆(ChristopherB.Balme)曾总结三种“媒介间性”研究的范畴:1.一个创作主题从一种媒介转移到另外一种媒介;2.媒介间性作为文本间性的一种特殊形态;3.在不同的媒介中,对某一种特定媒介的美学传统进行再创造(re-creation)。另外,研究者对于媒介间性的讨论充满本体论色彩,延斯・施勒特(JensSchrOter)认为,媒介间性意味着对媒介的重新界定,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媒介发生联系时才能界定此媒介的本体,单独对一个特定的媒介下定义是不可能的,除非拿它与其他媒介相比较。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定义模糊是常出现的问题之一。尤哈・海尔克曼认为,媒介间性理论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论,通过媒介相互之间的作用和联系来界定某种特定的媒介,“预设不同媒介之间存在这么一种关系(媒介间性,笔者注),媒介身份才能通过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被认可和被阐释。对媒介身份的重要思考是媒介间性研究方法的关键所在。”对某种媒介进行界定时,媒介间性会将媒介置于某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对媒介的定义来自于媒介与其他媒介作为比较研究时产生的意义,有利于研究者沿着历史脉络梳理某种媒介在不同社会情境或媒介环境中与其他媒介的关系,进而探索媒介身份及价值回归。例如,在对电视媒介的阐释中,学者菲利普・奥斯兰德(PhilipAuslander)曾通过电视与其他媒介进行对比得出结论,认为电视是电影、戏剧、广播等媒介的融合形式。“电视不仅仅是简单地改变了现有的媒介形式(戏剧、电影、广播),而是改变和融合它们,把它们变成不一样的东西。”

在此范式中,媒介“边界”(boundary/border)的穿透是媒介间性概念的基本范畴,而近十年间,随着电子媒介的迅速发展,媒介与艺术的边界逐渐模糊,以往媒介间性概念中的媒介“边界”穿透的标准不再适用。在2010左右,媒介间性研究出现新的趋势,媒介“边界”讨论再次出现热潮。尤尔根.E.米勒(JnrgenE.Mtiller)论述认为,媒介间性是对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杂交”(mediahybridity)的延展,麦克卢汉暗示媒介之间有固定的边界,而媒介“杂交”概念对于跨媒介研究来说非常狭隘,而媒介间性包含了跨媒介过程的社会功能层面,该层面与媒介地图中的文化技术互动相联系。劳斯・埃勒斯特罗姆(LarseEllestrOm)认为,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交叉,而非相互隔绝的,“我们有充分理由认为媒介间性是已经建立的媒介边界被穿透的结果,实际上,媒介边界并不天然存在,但是为了解释媒介间性,我们需要讨论边界。”上述在本体论意义上对媒介边界的讨论丰富了媒介间性的内涵,对于如何解释融合背景下新旧媒介之间边界消失的现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它或许暗示着,媒介间性研究的重心将是技术融合之后新旧媒介在内容生产与传播领域的新现象。

(三)意义与融合:作为文本间性延展的媒介间性

在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媒介间性被视为文本间性在媒介范畴内的延展或创新。在这个范式之中,研究者首先反对抛弃文本、或背离以文本为中心去研究“文本一媒介”的关系。维尔纳・沃尔夫(WernerWolf)认为,媒介间性的概念不是一个理论上的假想物,而是来自文学与媒介的关系,“在历史上和当代现实中有实质上的根基,上千年来被我们称之为文学的东西,与其他媒介发生了多重交叉关系。”其次,研究者还将媒介间性视为一个可与文本间性相对应、相比较的概念。“文本间性认为所有的文本都和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都是有迹可循的,对于媒介间性来说,媒介来也是如此。”“(媒介间性)在广泛的意义上,也是我们这里所认可的,是文本间性之与媒介的对等概念,它涵盖了不同媒介间的任何关系。”

文本间性概念指向媒介维度,最早可见于约翰・菲斯克(JohnFisk)对文本间性的阐释,他将大众文化文本的文本间性分为水平和垂直两个纬度。文化学者米克・莱赫托宁(MikkoLehtonen)认为,垂直文本间性因文本与传播媒介发生联系,因而与媒介间性概念联系更为紧密。“在文本间性的概念中,所有的文本在阅读中都不可避免地与其他文本发生联系,文本知识被读者所拥有。媒介间性的概念转而表明,这些其他的文本、以及文本知识,并非一定或必须来自于相同的媒介。”因此,他将媒介间性定义为“超越媒介边界的文本间性”(图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对文本间性的讨论,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上,都在试图阐释跨媒介理论。尤其是在九十年代,媒介间性实际上顺着巴赫金的对话概念与克斯提娃的文本间性理论,为这两者提供了基础条件(Irina0.Rajewsky,2005)。在国内,媒介间性亦被认为源自巴赫金或克里斯提娃,也是因为其与文本间性长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实际上,这种说法遭遇到广泛批评,克里斯托弗.B.巴姆批评文本间性限制了媒介间性的空间,或者使得媒介间性泛化。尤哈・海尔克曼(JuhaHerkman)批评这种思路是特定领域的学者为保持学科纯粹性的思路,媒介间性应与文本间性这些概念区别开来,如果可以被作为一种不同媒介间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关系而被广泛理解,它将会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概念。杨霜也认为,媒介间性与文本间性有着共通的思维角度,同样具有反权威、反逻辑、去除中心、消融界限的特征,但如果涉及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研究,互媒体性(媒介间性的另外一种译法,笔者注)比文本间性涵盖的内容与形式更为多样,影响力也更为强大。

(四)融合与文化:作为媒介认同机制的媒介间性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媒介间性研究开始关注新旧媒介边界消失之后发生的文化融合现象,如信息的穿梭游移、意见的冲突协商,意义的逐渐趋同。亨利・詹金斯曾提出的融合文化(convergenceculture)概念,将媒介融合视为一个文化转向、一个消费者驱动的机制。消费者移民式穿梭于各种媒介,通过互动与集体智慧建构自己的神话,构成媒介文化的新面貌。“没有一个人能够知道一切,每一个人知道一点,如果我们能倾泻我们的信息、合并我们的技能,我们就可以将碎片放在一起。”媒介融合中的文化转向促使我们思考,在一个重大媒介事件中,哪些媒介或传播主体能起到沟通、协调和整合的作用?

传播学领域中的媒介间性研究往往聚焦于此。例如,尤哈・海尔克曼曾研究2006-2008年芬兰政治选举,结论是芬兰政治传播领域传统媒体仍占主导地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隔阂依旧,以至于无法形成融合文化。“并非像融合概念所说的‘走到一起’,传播与媒介在格式、标准等方面的多样性甚于以往,更有历史、社会、美学和体制等方面的因素使得对单个媒介的认同顽固持续着。”杨霜以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事件为例,分析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渠道互补、内容分享和内容对立”的关系,认为传统媒体对事件的报道具有“安全倾向”,网络媒体具有“危险倾向”,而“第三方机构”(研究机构的学者群体、民间社团组织)“成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效结合的‘互媒体’实践的重要平台,成为借助网络媒体互动优势提升传统媒体信息质量的有效手段,最终为促进科学传播与民意和谐互动做出贡献。”在现有相关研究中,每一种媒介均被视为独特的媒介形式或内容生产方式,研究者在此基础上考察其在传播领域的角色关系、相互作用和影响力。如在关于芬兰政治选举的研究中,尤哈・海尔克曼采用访谈法界定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在竞选中的角色与特征,并根据四种媒介的特性推论新旧媒介之间的关系。与此类似,杨霜也在媒介间性研究中提及四种媒介的不同功能,借此推断新旧媒介危机事件传播中优势互补的状态。

孟建提出,媒介融合的“数字终端”转向实现了数字技术对媒介边界的消解。“媒介与媒介之间的传统界限化为乌有,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内容得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共享,媒介与媒介之间的融合,不再只是必要,而成为了必然。”在边界消失之后,媒介间性研究关注的是信息在不同媒介间逐渐调适、实现受众认同的过程与机制,其核心为新旧媒介融合传播可以推动媒介向心力,强调媒介的凝聚力与社会整合功能。与媒介融合不同,媒介间性对新旧媒介互动关系的研究深入到信息聚合、意义整合、文化融合的层次,尤其关注集体意识的凝聚和群体身份认同。

三、媒介间性是重新理解媒介融合的另一个理论维度

尽管同时发端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媒介融合与媒介间性却在数字化浪潮中形成了不同路径。媒介融合一词在大众视野中频频出现,而媒介间性则稍显冷僻。当下,两者殊途同归,共同指向新旧媒介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媒介间性既非媒介融合理论的补充也非超越,而是重新理解媒介融合另外一个维度。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关系,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传统媒体建设新兴媒体,二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动发展,三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现在正进入第三个阶段。融合已成为当下媒介关系的主流方向,而文化融合是新旧媒介之间融合关系进入复杂阶段的时候发生的。随着新旧媒介融合走向纵深阶段,以技术决定论为导向的媒介融合在解释新现象时难免乏力,尤其是在文化层面,未来媒介将在内容生产、传播结构、价值观念领域发生一系列深刻变革,这并非媒介融合一词所能完全解释,而媒介间性作为另外一种维度,重新理解与阐释媒介融合带来的变化。

在媒介融合背景之下,新旧媒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交叉重合性。劳斯・埃勒斯特罗姆(LarseEllestrOm)指出:“什么是媒介间性?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清楚什么是媒介,媒介间性在哪里为它们之间的‘鸿沟’搭建了桥梁。”媒介间性将媒介文化而非技术作为融合主体,考察新旧媒介在冲突中对话、在协商中共谋的动态,探索不同媒介共通之处,为搭建媒介之间的对话平台,促进媒介文化深度融合提供启示与方法。广义上,媒介间性涉及到对多种媒介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研究,与媒介融合不同,媒介间性探索新旧媒介互动传播的客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媒介的融合路径与格局提出建议。狭义上,媒介间性研究将每种媒介均视为具有独特内容生产体系与文化特征的个体,关注媒介在深度融合过程重构传播格局的过程,如:新旧媒介如何在重大事件传播中重新定位,进而形成传播合力;新旧媒介在互动过程中如何超越主体限制、融合不同社群的话语,形成更为广泛的共识;新旧媒介如何相互促进,转换固有角色,重塑媒介形象,形成更强大的公信力。在新旧媒介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媒介间性重点考察新旧媒介在冲突中对话、在协商中共谋的动态,以及新旧媒介弥合话语裂痕与观念鸿沟,合作共建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过程。因此,在融合大范畴之内,媒介间性能够超脱以往技术偏向的融合话语对新旧媒介关系的宽泛解释,同时区别于一直以来在文学艺术研究中的批判模式,通过对新形势下媒介生态与传播格局的参与观察形成新的理论空间。

媒体融合方向范文

【关键词】融媒时代;挑战;电视;存续之道

传媒业已经进入了媒介大融合的时代,传媒类型和方式也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新旧媒体的相互融合、传播手段发生的巨大变化都使得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无可比拟的凝聚力与整合力,报纸和网络融合的数字报纸、电视与网络融合的网络电视等形式相继呈现,这一切的变化都标志着融媒时代已经到来。随着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广电、通信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与应用,传统媒介的界限渐渐模糊,媒介融合使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技术支撑也促使媒介终端实现的功能逐步强大,同时,受众从以往的“单向接受”角色转变为按需订制娱乐、资讯服务。互联网等新媒体地位的迅速崛起,致使原有广电传统传输渠道将受到严重挑战,广电的垄断地位已被打破,新媒体正以日益丰富的信息娱乐元素满足消费者需求。因而,传统媒体的电视受众被逐渐分化流失,新媒体的出现与更新使传统媒体一次次遭受威胁和挑战,今后的发展之路举步维艰。

电视栏目是电视频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电视栏目的制作都要依托电视台,具体来说就是电视台中从策划、剪辑到最后播出的一系列过程。然而新媒体网络却呈现出与电视完全不一样的话语释放格局。以微博即时更新为代表的自媒体,几乎涵盖了当代生活的各个领域。首先,自媒体以网络通信技术为支撑,现场信息在第一时间就可以由自媒体进行传播,尤其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自媒体的时效性和现场感是传统媒体都无可匹敌的。其次,自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可以跳跃传统媒体进行新闻报道一系列冗长的制作过程,直接通过网络进行第一时间的消息传播,从而颠覆了传统媒体权威的能力。然而,虽然自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日益增大,但两者在更大程度上依然是相互依存甚至是互补的关系,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体现的尤为显著,自媒体新闻在经过传统媒体的报道后才会形成更大的舆论影响力,权威报道也只有通过专业机构规范的制作、持续的采写以及权威的机构,才会满足整个社会的信息需求过程。因此,团队制作与“自媒体”话语时代的较量最终会形成一种互补竞争,相互渗透的关系。

“三网融合”的推进将给国内电信广电两大相关行业企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媒介融合的挑战与格局也会给电视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挑战与机遇总是并存关系,面临媒介融合的大环境,电视媒体只要适时根据自身特点结构性的改变业务方式,积极与各方资源合作,凭借专业的制作资源与广泛的受众群体,电视媒体必将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赢得挑战。

第一,多样化的合作模式,内容与渠道相互独立。电视媒体以往内容自给自足、垄断自满的恶性循环体系将被生产、加工、营销等分别替代,电视台会面临与传媒公司、技术公司等多样化的“合作生产”局面,从而真正做到内容与渠道相互独立,从“多”到“精”的生产,从另一方面看,电视台、传媒公司、技术公司之间的合作在一定意义上也形成了资源共享,将单一的内容生产转变为最大程度上的资源整合,从而通过合作实现共赢。

第二,电视制作逐步向“家文化”栏目过渡。电视是中国现代“家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无论是从电视本身形态,还是从电视节目的内容均有重要的体现。通常电视会被放置在家里客厅的正中间,形成全家人围坐在沙发上一起观看的行为,可以说这本身就突显了一种凝聚家庭的功能。然而技术的革新与新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家文化”的生存空间,家庭成员的喜好与需求可以通过不同媒介手段获得实现,家庭群体以往的“聚集场域”最终将被逐步分散。同时,社会空间“堡垒化”现象,家庭结构的变迁等因素都会导致群体被分散。因此,针对技术革新与媒体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现象,电视媒体要从自身所具有的“家文化”特征入手,栏目制作要逐步向“家文化”类型过渡,如适合家庭成员一起观看并且参与的栏目都会重新将分散的群体实现同一空间中的凝聚。

第三,竞争的最高境界是合作。“三网融合”的推进将给国内电信广电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尤其对广电来说,三网融合彻底打破了广电的垄断局面,其业务与发展模式面临了较大的挑战与冲击。其实,“三网融合”对于广电系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将以往广电、电信、网络的竞争转换成为了一种三者之间的竞合关系,在建立竞争关系的同时还要实现双方的共同利益为目标,极大程度上实现了资源整合,合理的发挥了合作者的优势潜能。广电部门应积极与电信运营商合作,从而促进网络业务的发展,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做好内容产业并逐步向新媒体转型。“三网融合”的政策支持最终会促使单一媒介实现多功能体验,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业务交叉也会将以往的竞争变成最终的共赢。

现今的融媒时代为我们带来的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面对竞争时选择合作共赢的良性格局。随着“三网融合”的步伐加快,媒介融合将呈现更快的发展态势,这对于任何一个媒介来说即将面临的都是一次深刻的变革与挑战。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电视媒体应根据自身特点创造“团队制作”的发展空间,比如从以往单一制作电视节目转向为企业、学校等机构制作宣传片、文艺晚会全程策划等方向过渡,利用自身优势在媒介融合的冲击下主动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生存之道。媒介融合虽然使电视丧失了许多以往的传统优势,但激烈的竞争最终呈现在受众面前的却是精良的制作与高品质的电视节目,受众也将会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因此,传统电媒必须清晰认知自身特点,借助新技术的支持,积极与优势资源合作从而在融媒时代找寻到一条适合电视进行跨越式发展的存续之道。

【参考文献】

[1]Vincentf(著),任锦鸾(译).媒介融合―跨媒体的写作与制作.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6.1.

[2]郭镇之.全球传媒评论―新媒体与研究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

[3]蔡雯.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和理论.中国记者,2007.1.

[4]高钢,陈绚.关于媒体融合的几点思索.国际新闻界,2006.9.

[5]张晓阳.新旧媒体大融合对传统电视业的影响.传媒学术网,2005.11.

[6]胡正荣.媒介融合趋势给电视媒体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传媒学术网,2011.10.

[7]罗琪.融媒时代电视和网络的“杂交”.青年记者,2010.14.

[8]弓慧敏.媒介融合视野中电视媒体的未来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5.

媒体融合方向范文篇10

[关键词]融媒时代;传统媒体;改革创新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我们称之为融媒体。融媒时代,新兴的新媒体风起云涌,自媒体的自我营销、新闻生产的全民制造、新受众逼退旧传播,新媒体正在改变政治生态、市场生态。那么融媒体时代如何“叙事”、如何进行营销革命,是传统媒体必须直面的问题。可以说,在传统媒体面临严重挑战的关口,通过融媒体,我们就是要努力实现用一样东西换更多的钱,用更多的方法营销我们的产品,尤其是具有传统优势的新闻产品。

一、做加法,多加互联元素

掌握增量,留住存量,新老媒体必须要在融合中求创新,增强多元性。融媒体实际上是以扬优为手段,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从而为“我”所用,为“我”服务。融媒体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媒体,而是一个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优势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科学方法。

媒体深度融合,对于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而言,都是不断提升自我的契机。尤其是传统媒体要着重在增强灵动性上下功夫,通过汲取网络媒体的优势,打造多元化、动态化内容,实现在表现形式上的灵动和在传播途径上的多元化。同时,还要在媒体融合中坚守核心,确保竞争性。

融媒体对外是一个单位,一个声音,一个价格。但当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同时变为共同为一个项目活动服务的三种形式、手段和方法,价格上也会比任何一个单媒体要高得多,客户对这种活动的认可度也大大提高。

再以传统媒体最熟悉的报纸编采业务来说,记者的稿件在报纸上实现不了24小时滚动,可是报纸手机终端却能够轻而易举实现。比如黑龙江日报手机党报APP就把党报的声音实现了网上滚动。再比如广播新闻。广播的劣势之一在于其线性传播的单一性,只有声音,没在文字和图像,听众对广播信息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传播效果稍纵即逝,耳过不留,信息的储存性差,难以查询和记录,听众受节目顺序限制,只能被动接受既定的内容,选择性差。但是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龙江客户端、龙广听友网将电台节目搬到互联网、搬到手机终端,实现受众的菜单式点播,并有视听的多元加工,进一步提传统媒体优势。

二、做减法,让传统媒体轻装上阵

我们做新媒体,目的不是做工具,而是利用工具贩卖我们的产品。我们知道,新媒体带给传统媒体的机遇是新闻产品价值的最大化以及多次贩卖。那么贩卖的过程中,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精兵简政”是轻松闯市场的关键。

融媒时代,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就要减少一些不适应环节。比如传统媒体的内容需要经过层层审核,在内容口径标准协调上面临挑战。因此要重点突破采编发流程再造这个关键环节,要在管理体系上作出适当的调整,切实优化调整采编流程,减少不适应媒体融合的环节,实现“一种原料,各自加工,同步推广”,提高新闻信息传播效率。同时,我们也看到,虽然媒体融合日渐加深,传统媒体纷纷打造全媒战舰,但不少传统媒体业务与新媒体业务还是“两张皮”,互不相融。

而在具体的编采业务中,减法作为分解动作更有利于传统媒体新闻产品营销。互联时代,碎片化是重要特征。媒体产品的碎片化也是现实。但碎片化的意义不在于切碎,而在于重组,通过重组提高产品的价值,使传统媒体生产的新闻产品价值最大化。

比如传统媒体拥有大量的信息内容,只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中一次消费,浪费了产品的价值。我们可以把优质报道内容拆分打包,转换成文字版、音频版、视频版投放在APP、网站等平台。尤其是可以通过信息池的集中打造,然后一次生成、多次,让新闻产品能共享,能切割,也能重新锻造。因此,推动媒体深度融合,要敢于刀刃向内,要不断创新、不断自我革命,有善做减法,才能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真正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三、做互动,加强媒体合作与用户体验

媒体竞争越激烈,越要加强其他媒体的合作。融媒体时代尤其要侧重在向下、向上、横向三个层次谋求联动发展。

向下,即本土化,体现在精耕细作,加强与省内各地市媒体内容资源和渠道资源的聚合力度;向上,即去区域化,借梯登高,在内容、品牌、活动上找机会、找渠道和中央级媒体开展合作;横向,即进一步加深和全国报业的合作,加强内容资源的宽度和广度。

同时,传统媒体必须增加用户黏性,增强互动。特别是要关注用户留存,让这些用户持续使用,作出口碑。这需要传统媒体与受众更好的互动。

凯迪拉克的官方微信包含了可以支撑公众号持续运营的几个强大元素:互动、产品、体验。不但有品牌活动维系与粉丝的互动,并且有新产品功能带给粉丝而且是精准的目标粉丝直达心灵的产品交互体验。媒体做的是文化产品,在这中间也大有可为。

就新闻产品制作而言,传统媒体需要进一步利用微信时代、app时代的特质,做到即时新闻及时推送,重大报道深刻阅读,吸引优质客户的关注。就媒体品牌推广而言,传统媒体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增强用户黏性。而且,互动除了增加传统媒体影响力,增加用户体验与黏性外,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数据库的建立。在信息时代,手中掌握的数据库大小将直接彰显一个企业的实力。因此传统媒体充分重视用户信息的保留与沉淀,建设用户数据库,让积极参与互动的受众成为未来众多新媒体形态的核心用户层,都将是融媒时代重要的财富。

参考文献:

媒体融合方向范文篇11

关键词:媒介融合;体育新闻;传播特征;发展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得到了高速发展,越来越成为新闻传播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在网络普及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媒体,以便利、快捷、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的优势,成为备受人们青睐的信息获取途径。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体并没有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消亡,而是迎合时代的发展需要,与新媒体融合共生。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新闻的传播特征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1媒介融合概述

媒介融合是当前新闻传播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学者就认为,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会因时代的发展而受到各种新媒介的冲击,并且,这种困扰在未来也不会减弱,为了自身的发展前景,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必将与新的新闻传播媒介相互融合、相互合作。事实证明,美国学者的预测是正确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介不但没有消失,反而与新媒介共存,各自发挥优势和作用,吸引着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所以,媒介融合既不是传统媒介的消逝,也不是新媒介的独存,而是新旧媒介的和谐共生。

2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新闻传播的特征

2.1竞技体育成为体育新闻传播的主体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竞技体育以其场面壮观、紧张、充满悬念等引人注目的特点,成为体育媒体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成为体育新闻传播的主要内容,其以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为载体,突破了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将竞技体育报道广泛传播。其通过电视或网络视频传播,完整呈现了激烈的对抗场面和紧张的对抗过程,凭借优质的画面效果,俘获了众多热爱体育人士的心。

2.2体育新闻传播的娱乐化倾向明显

面对媒体种类繁多、媒体数量与日俱增的竞争压力,如何在压力中站稳步伐,成为许多新闻传播媒体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随着现代生活娱乐化特征的凸显,新闻媒介为了提高自身的商业化运作力度,逐渐向新闻传播的娱乐化趋势发展。从本质上来说,体育就是一种娱乐项目,体育精神与娱乐精神相互融合,体育新闻报道的娱乐化,可以使体育赛事更加生动有趣,充满戏剧性,更受人们的喜爱。

2.3传播方式丰富多样,传播内容丰富多彩

由于社会上的人群年龄层次、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他们对于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的追求也不尽相同。新闻传播媒体是面向社会大众的,为了迎合不同人群的需要,其传播方式和内容也应该多样化。现代体育新闻传播媒介更加重视以简单明了的方式与观众互动交流,电视网络新闻传播视听节目将图片、文字、动画融于一体,克服了传统电视传播浅白表达的缺陷,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因而更受人群的喜爱。

3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3.1体育新闻传播与现代化技术紧密结合

体育新闻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不同时代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科技的发展水平。当今社会,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新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的表现形式朝着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传播方式层出不穷。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不仅能够提高体育新闻传播的速度和效率,还能使体育传播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3.2以传播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化

商业利益的主要来源是消费者,随着消费者地位的提高,新闻传播媒体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新闻传播也必须以受众为中心。传统的体育新闻传播媒介重视传播者的权威性,传播内容受传播者控制;在现代这个消费主义蔓延的社会,重视受众的观点和意见,关注并满足受众的需要,在新闻传播领域越来越成为共识,体育新闻传播媒介也正在秉持并倡导这一理念。

4结语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各种新闻传播媒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并渗入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世界各国普遍重视体育发展,中国也逐渐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体育及其相关的新闻传播不断发展,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对于体育娱乐和体育健身知识的需要。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体育新闻传播的方向也将与时俱进,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顾若兵,张卓.北京奥运新媒体的实践及对体育新闻传播的未来影响[J].体育与科学,2009(5).

[2]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媒介社会发展理论的阐释[J].新闻传播,2007(2).

媒体融合方向范文1篇12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学;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要密切关注媒介的业态变化和生态变化,培养符合当前媒介要求的实用性人才。2018年9月教育部和中共中央宣传部下发《教育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新闻传播专业建设……打造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目前,新媒体业态的行业环境和媒介特点对新闻人才的新要求和新理念、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新闻学专业细化及其专业方向的改变、媒体融合环境下的课程改革、师资力量的进一步强化改革、实习实践内容形式的改革和完善,以及学生就业方向和就业情况的研究,成为目前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点内容。目前,新闻学高等教育中旧有存在的理念陈旧、培养目标不能适应时代要求、课程体系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实训内容过少、师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凸显出来。为此,高等院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革刻不容缓。全球视野下媒体融合环境中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模式主要是适应媒介发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产学研三者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媒介融合的新闻传播环境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当下的媒介形态是媒体融合进一步密切,不同媒介形态之间互动和交融越发深刻,MediaCnvergenceo这个概念已经根植在了我国的媒介环境中。互联网时代全媒体平台、个性化传播、互动性传播等成为媒介生态的主流,进而出现了一系列传播新概念,如“大众人际传播”“受影响的旁观者”等;出现了一系列传播新形态,如碎片化的传播、移动终端的传播;出现了新闻制作的新理念,如中央厨房、融媒中心;出现了一系列新形态的传播问题,如信息茧房、回音室效应;出现了新的媒体传播平台,如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各类视频网站;出现了新的技术改革,如5G传输、AR技术、人工智能等。媒介融合过程中,出现了全新的传播形态模式和传播关系。首先,媒介形态由以往的电子媒介、网络媒介向全感觉媒介转变和发展,VR技术、区块链技术、物联网和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推进,以及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化、边界区分度越来越低,但是,各个媒介平台的动态化、移动化、碎片化的倾向越来越高。其次,新闻传播过程的互动性加强。由于互联网、社交软件和各类实时传播媒介平台的发展,新闻传播模式由单向度变成双向度甚至多维度传播,读者身份转变,从接收信息到制造信息,全民自媒体时代,受众在传播过程中从被动到主动,对媒介发展有了本质的影响和改变。新的媒介生态导致新闻传播者的业务内容、新闻传播舆论形态、以不同平台为主的媒体格局和传播理念都有改变。其中,新闻传播从业者的业务内容扩容,技术型、营销型、策划型、管理型人才,都是媒介融合过程中急需的传播业务人才。高校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紧跟时代变化,才能培养能满足新媒体业态下的行业需求的全媒型新闻人才。

二、新媒体业态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更新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以及怎样培养出适应新媒体业态环境的专业人才。我国传统的新闻学人才培养理念,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模式中,学习了很多经验和方法。但是,无论是西方新闻教育中的“绿眼罩人”或“卡方人”思想,都要落实到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中来。近二十年来,随着媒体业态的发展和新媒介的演进,我国有代表性的高校也形成了具有独到特色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如强调宽基础、综合性,注重文理交融的清华模式和强调厚基础、自主性,重心智训练的复旦模式等。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新闻学教育也在适应媒介发展、业态变化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在于培养适应我国新闻传播现状、能够承担当下新闻传播工作以及和国际新闻工作接轨的复合型人才、交叉型人才、全媒体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理念更新要加入新的理念、新的内容、新的教学方法、新的培养手段和新的实践措施,要适应全媒体化的行业需求,要更加突出技术性、兼容性和综合性的人才培养机制,要把媒介形态的变化和传播环境的变化纳入人才培养的视域,要能够和媒体密切合作,重视媒介实践对人才培养的巨大功用和研究其重要效果。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融合化、交叉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媒介的融合要求新闻传播工作者掌握以往各个类型媒介的综合的思维能力和技术能力,从新闻策划到制作播出,新闻从业者的业务范围极大拓宽,业务内容空前增加,和受众的互动程度以及对舆论和传播效果的把握准度,也需要逐步提高。所以,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即是由以往针对传统媒体培养单一型人才到现在针对媒介融合业态提出全媒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理念。

三、新媒体业态下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改革

新媒体业态下的新闻学专业课程改革,要在培养复合型全媒体人才的方向下,准确定位到课程体系中,把课程改革落实到位,同时以恰当的措施推进教学。首先,形成“低年级打好基础,培养阅读习惯形成学习能力,高年级强化技术,训练业务技能适应融媒特点”的课程体系。新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改革目标是培养有较强较扎实的新闻理论基础、过硬的业务理论素养,能够坚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同时又能够适应新媒体业态变化,具有全媒体新闻能力,掌握较强技术水平,可以综合处理新闻传播各项工作并掌握媒体演进趋势,有着自我技术更新能力的新闻学专业人才。课程改革过程中,在低年级的课程设置上,要重基础、重理论培养、重全面素质教育和学习能力教育;在高年级的课程设置上,要重技术、重业务训练、重新媒体类的课程、重学科交叉和专业细化的方向培养。同时,形成专业下的方向课程体系也尤为重要。媒介环境的现实要求复合型新闻人才具备多项技能,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高年级技术类方向性课程作用至关重要。其次,在新闻传播学课程改革中,增加技术性课程门类,强化技能训练内容,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突出训练学生的业务能力。新媒体的业态环境对新闻学的人才培养有了更加具象化的要求,对新闻从业者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当下图文并重、视频优先的媒介融合传播形态,云计算、人工智能、H5编辑形态等技术和方式的变革,要求新闻教育过程中,大幅度增加技术门类的课程和课程中的实践实训内容。同时,也要求高校改善实验实训环境,能够形成模拟仿真的媒介环境来完成一系列的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大数据技术、信息采集、信息综合处理、音视频编辑、网页设计、新媒体编辑等一系列新技术在内的实训环节,需要在教学改革中体现,需要在课程实验、实训中强化和完善。第三,在课程改革中增加新媒体类课程内容,完善培养新媒体和融媒体从业者能力的课程内容。新媒体和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维方式、培养手段、技术支撑都在不断演进,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互动化、碎片化、实时化等媒介传播特点要求新媒体类课程增加和完善,如数字新闻、互动新闻、移动新闻、社交新闻等课程内容,应该保质保量地增加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甚至可以形成一类新的学科方向。此外,融媒体对新闻传播从业者的能力要求空前多样化,不单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传统的采写编评等能力,还需要具备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策划、媒介营销、舆论控制、社交互动、全时报道等能力,同时对全方位的新闻技能也有较高要求,要求学校进行文字、图片、音视频、各类编辑、播报等全方面技能的课程培养。第四,建立跨学科课程改革思维模式,重视学科交叉、理念交叉的课程,形成跨学科、跨媒体的课程。新媒体业态下,需要构建以新闻学为基础和核心,同时注重结合时代特点、面向技术革新、跨行业跨门类的课程体系。复合型的人才需求,也提出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不仅仅落实在新闻学一个学科门类中,要求新闻学和大文科交叉,新闻学和理工科交叉,形成新闻+X的学科课程体系。跨学科的课程首先需要思维模式的转变,从文科的思维模式,转变成文理兼容的思维模式;其次需要跨学科的师资队伍,不同学术背景的教学研究人员扩充到新闻学专业的教学岗位中来;再次是多样复合的课程构建,全面培养媒体从业人员,从策划到采编,从设计到营销,从内容到技术,从制作到分析,全方位地课程体系建设,能够全面培养适合媒介融合要求的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第五,在全新课程体系下的专业方向调整和师资优化。我国新闻传播教育需要探索大门类小方向,专业方向细化的课程体系路径,媒介融合业态下,新闻传播学的专业方向可以细化为新闻学方向、网络和新媒体方向、广播电视方向、广告方向、传播方向、编辑方向、营销方向、出版方向等十余个专业方向,这些细化的专业方向在课程设置中有交叉也有不同。调整课程内容也需师资力量的优化,以往高校重研究的传统导致新闻传播学教育中的师资大多是学术型方向,需向实践型转变,目前我国有多所高校在进行媒介从业人员和高校学生的密切教学互动,甚至是从业者和高校教师深度融合的岗位互动。实践型师资力量的补充,有益于增强课程的应用性技能性培养。

四、强化业务实习和打造多元立体的实习实践平台

新媒体环境下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求突出联合培养的实践优势,提倡与业界的学科共建。培养学生的全媒体运营能力、新闻策划能力、采写编评能力、可视化报道能力、VR采访能力、大数据云数据整合能力等新技术的应用能力等,都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立体多元的实习实践平台,让学生进行充分到位的业务实习。各高校在新闻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用突出实践地位,增加实习学分,延长实习实践,落实实习内容等方式,加大业务实习力度。首先,配合媒介业态发展,建立校内综合业务实习平台,成立实验室、工作室。我国多所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建立校内的新闻、采集平台,或者承担校内新闻的部分业务工作,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如,中国传媒大学的白杨网,清华大学的《清新时报》,中山大学传媒设计学院的“谷河传媒”,南京大学的家书编辑部等,还有多所高校的校办电视台、广播电台,都可以成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实习的重要场所。其次,和媒介对接,建立联合业务实习平台。新媒介的业态环境在急遽变化,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媒介平台,传统媒介转型过程中,也在进行各种媒介融合和形态的变化。比如“中央厨房”、融媒中心等机构的建立,提倡“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移动优先”的理念。把高校的新闻学业务实习和媒体、平台对接,可以培养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思维、技能,强化能力训练,提高技能培养水平。第三,以赛促学。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新闻传播类的专业比赛,从比赛中提高业务能力和素养。同时,配合高校新闻学工作室、实验室的建设,让学生的作品得以在各个媒体比赛中体现,既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又能够配合当下的媒介环境锻炼提高学生的复合型新闻技能。除此之外,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考试方式也需要改革,提倡多元化考核,强调能力,突出技能性、全媒体性内容的考核,毕业论文的形式和内容也可向媒介作品倾斜,注重体现学生的全媒体复合新闻采编制作的能力。只有通过对媒体现状的深刻分析和认知,进行理念转变、课程体系重构、加强业务实习、改革考核方式等多种变革,才能真正行之有效地改进新媒体业态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媒体变革,培养更高质量的有高标准业务能力的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实现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专家型、复合型、全媒型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韦路,李佳瑞.中国特色新闻学教育的特色与路径:中美比较的视角[J].全球传媒学刊,2022(09).

[2]李华君.多元、交叉与协同:学科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J].新闻与写作,2022(07).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基因工程疫苗范例(3篇)

    - 阅0

    基因工程疫苗范文【关键词】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持久性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在我国大量生产及应用,经许多研究证实该疫苗具有良好的近期保护效果,但在我国广泛使用的时间不.....

    基因工程技术范例(3篇)

    - 阅0

    基因工程技术范文关键词:道路施工技术;要点及难点;影响因素;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1我国道路施工技术的重难点1.1我国公路施工技术要点分析1.1.1基础性工作的落实.....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