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交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绿电交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篇1

关键词:和谐社会: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7-0076-03

1引言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任务,国家建设部由此展开了做好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规划与行动计划的系统工程工作,促成了全国各地新农村规划与建设的热潮。

近年来,党中央又根据发展形势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及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发展思路,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居民的思想解放,激发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建设热情。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是进一步提出了深入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所谓“城乡统筹发展”,笔者认为主要是通过整合城乡空间资源,统筹域乡社会发展、城乡空间发展和城乡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和空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高效化,使城市反哺农村,从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促进和谐社会的构筑。因此,在此新形势和背景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进行分析探讨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项目概况

公田村位于湖南省邵东县东南部,距离邵东县城约32km:位于石株桥乡西北部,距石株桥乡约1km,交通较为方便。公田村隶属于湖南省邵东县石株桥乡管辖,共有315户人家,人口1065人。

全村产业经济以葡萄种植加工为主,辅以家畜养殖、木材加工和对外劳务输出,经济相对较为发达,地理位置,生态环境较好。公田村公共服务设施较为落后,布置有公田村村委会、文化室、图书室以及公田小学,但建设起点低。应改善和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增强村域商贸服务中心的吸引力和辐射力,重点培育其商贸职能。

3现状分析

11公田村自然条件较好。公田村位于平原区,村庄所属地域地势平缓,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境内年平均气温为17℃,自然条件比较适合于农作物的耕种和生长。

2)公田村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公田村共有908hm2的土地,其中耕地620hm2,林地270hm2,水域18hm2,多样土地类型,比较适合发展多元农业经济。

3)突出以种植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格局。2007年,全村生产总值为725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705万元,占全村生产总值的97%,是公田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其次为养殖业、加工业、劳务输出。公田村的人均收入在6808元左右。无论是总产值还是人均收入,在整个湖南省来说,居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公田村以“葡萄”为主的种植业颇具特色,是全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也是公田村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2007年其总产值达到450万元,占全村总产值的62‰种植业结构主要由“葡萄”种植构成,“葡萄”的发展仍有较大的潜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公田村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也因种植业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为新农村规划建设积蓄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条件。但总体上的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与沿海发达地区农村比较还十分落后,缺乏整体规划,这也是当前中部农村的突出特点,有一定的代表性。

4新农村规划设计思路

针对公田村发展现状和突出问题,在规划设计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4.1做好村庄整体空间规划布局,搞好土地利用规划

统筹规划村域空间。通过村域宏观层面的空间统筹综合利用,不仅可满足村民新建住宅的旺盛需求,有效节约村庄建设空间。

构筑丰富的村庄空间层次。在村庄内部空间利用方面,规划通过环境整治和空间梳理等多种手段,构建“街巷一院落一宅院”三级结构的村庄空间布局,形成层次丰富的多级空间。以村庄内部通道为基础,整理出相互贯通的网络状的街巷空间,与规划的公共建筑围合而成的空间共同构成公共空间序列;利用现有的住宅围合而成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使之成为连接街巷和宅院的过渡空间、人们日常交流最便捷的场所,形成邻里交往最频繁、最活跃的地方,即半公共半私密空间:通过对现状建筑质量的评定,对现状分布密集的低层村民住宅进行适当的拆除和综合利用,构建村民独户享用的宅院空间。各个住宅区由绿化景观带贯穿相连,形成完整的村庄空间系统,既丰富了村庄的空间层次,也极大地提高了村庄建设用地使用效率。

4.2做好产业规划,促进经济发展

按照“特色产业突出,多种产业并进”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葡萄”种植业,以及围绕“葡萄”进行的初级加工工业,逐步实现“葡萄”产品的产业化,树立起本地区的特色品牌。与此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畜禽养殖业:扩大劳务输出,尤其是高技能的劳务输出:发展服务业。

积极发展以当地资源为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业,创造出本地区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借以吸引游客和投资商,不断推进新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4.3做好村庄内部整治和生态规划,营造良好的内部生态环境

通过村庄内部整治可以使土地利用布局紧凑,建筑布局风格和谐共融,体现出村庄内部活力。通过中心区域共享与片区结合,形成相互支持,互动发展的新型农村社区。内部道路系统结合自然地形,层级明确,方便快捷。路面用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持质朴自然的乡村风貌。

做好生态规划和区划,塑造层次多元,和谐优美的景观风貌。通过不同层级的绿带、游园、特色乡土种植等由点、线到面的整体架构,体现人、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规划较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完善污水处理、给水、排水、电力电信、厨房卫生设施等基础设工条件,适应现代生活要求,同时确保村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村庄内建筑及户型多样组合,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合理,体现乡村特点,做到实用性、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相统一,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5规划设计要点

5.1功能结构布局规划

根据以上思路,公田村的功能布局形态呈总体分散局部集中式,功能结构为:“一心、四片”。“一心”即商贸服务中心:布置在公田村中心位置,依托现状村委会而设置,包括

办公、娱乐、医疗、教育、工贸、仓储服务等设施,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服务于公田村全村的商贸服务中心:“四片”即四个村民住宅片区。(见图1,图2)

5.2道路交通

规划本着充分利用现状,改造旧路和开辟新路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规划,对现有道路进行拓宽、延伸,提高路面质量,明确道路功能,严格控制道路红线,保证道路顺畅、便捷、安全。

村域内的道路网以联系各村的主要路为骨架,辅以各组内的次要路和宅前路为补充,形成“四横、二纵、方格网状”为主的道路网结构。

村庄道路以方格网状为主,道路分为四级,包括过境公路、一级路、二级路、三级路。过境公路:主要作用是解决村庄对外交通联系;一级路:是村域内的主要道路,作用是解决各组之间的交通联系,连接过境公路和二级路;二级路:是村域的次要道路,作用是连接各家各户的宅前路:三级路:是各组内通往各家的宅前路。过境公路、一、二、三级路的道路红线依次为14m、10m、7m、5m,车行道宽度分别为9m、6m、5.5m、3m。从而形成村庄内部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方便快捷村庄道路系统。

5.3生态绿化景观规划

公田村域内现状绿化用地较少,并且没有集中的公共绿地,未能给村民提供集体休憩、娱乐的场所。本次生态绿化景观规划采用采用点、线、面有机组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布置,规划在村委会南侧布置服务于全村居民的休闲广场:各个组内结合现状,在组内规划一定规模的开敞公共绿地,为村民提供休闲、游憩的绿化空间。

具体规划为“一轴、两带、多点嵌入”的绿化景观结构:“一轴”:沿河道与两旁过境交通道路布局景观轴带。“两带”:指由村内主干道的道路绿化构成的绿化轴带。

“多点嵌入”:指各组内的点状公共绿地,如小游园、休闲广场等。

在村庄内植物配置方面大乔木建议采用云杉、银杏、落叶松、绦柳、馒头柳、白榆、大青杨其中以云杉为主、乔木采用山桃、披枝榆、樱桃、李子。花灌木为连翘、榆叶梅、金达莱、珍珠梅、丁香、锦带花。草本植物白花三叶草、结缕草、荷兰菊、鸢尾、马蔺、美人蕉、波斯菊、蜀葵、宿根石竹、桔梗等等,以营造出鲜明的乡土地域特色,并自然形成村庄内部良好的绿化景观环境空间。

5.4公共基础设施规划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分为两级布置,其中,一级中心为公田村商贸服务中心,二级中心为各个组的片区级中心。公田村商贸服务中心位于村委会周围,是全村的中心位置。该中心主要承担行政管理、商业、金融、教育和医疗等职能,规划新设幼儿园、村民会所、休闲广场、卫生所等。

结合各村组的改造,在各村组新建篮球场及小型休闲广场,建设片区级中心,服务住区居民,形成村级――片区级两级服务系统,促进全村协调发展。

此外,在村庄给排水、燃气、污水处理利用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与建设。根据《村镇规划标准》基层村的标准,并参照城市居住区相关标准设置村庄相关的配套设施。本次规划对村庄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电力电信工程、环境卫生、综合防灾等进行规划设计,规划区内的给排水、电力电信管线覆盖率将达到1∞‰村内生活粪便、污水经沼气池处理,沼气池内的废液收集后用于肥田,各住户院内设雨水收集池。同时,联合管理部门,确保村庄整体环境整洁卫生,最大限度体现出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要求。

5.5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发展是村域经济的命脉,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次规划利用公田村现有的基础和优势,联合周边村组,扩大“葡萄”种植业规模,发展“葡萄”加工工业,形成“葡萄”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把公田村建成以“葡萄”产品远近闻名的特色村。

根据公田村产业的分布状况,可将公田村划分为6个生产区。分别是3个“葡萄”种植区、1个“水稻”种植区、1个林业种植区、1个工业区,见图3。

1)“葡萄”种植区:主要沿河道两侧,设立3个“葡萄”种植为主的种植区。

2)“水稻”种植区:以村西部为主的“水稻”种植区。

3)林业种植区以村南部为主的林业种植区。

4)“葡萄”加工区:以南部为主的工业区。

这六个区彼此相互联系,互相制约。

“葡萄”种植区为“葡萄”加工区提供原料,“葡萄”加工区的发展又可进一步带动“葡萄”种植规模的扩大,以维持“葡萄”的种植规模和产量。

在未来5年内,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葡萄”产品的产量的同时,通过设置专门的加工小区,重点发展“葡萄”产品的加工、储运和销售,形成特色鲜明的“葡萄”产业链条,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农民收入。

此外,公田村的畜禽养殖业已经有一定基础,今后继续以发展猪、牛、羊、鸡、鹅五畜为重点的特色养殖业及木材加工等小型加工业,重点加大技能型劳务输出以及境外输出的力度,提高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形成多种经济齐头并进的局面,提升村域经济的整体实力,促进新新农村的建设。

我国的农民目前生活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长效机制来确保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并使其跟上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因此,公田村在确保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方面采取以下措施:

1)增加企业和农户的联系,建立稳定的以工带农的发展模式。

2)提高农民素质,增强自身的经济活动能力。

3)扩大种植和养殖规模,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价值。

4)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并逐渐形成特色产业突出,多种产业发展的产业格局。

5)建立完善的社会扶助模式。采取政策支持、培训计划、企业扶助、社会动员、自身努力等多种方式。

由于公田村位于城郊,在强调促进农村农附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同时,未来新农村观光旅游业和服务业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必须予以重点考虑和扶植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促进新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规划发展的良好局面。

6结语

综上所述,本次规划是遵循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有明确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通过对邵东县公田村村建设与发展进行统一规划,从而创建高效、均等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村村民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从多个方面构筑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与发展空间,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2]湖南省村庄和集镇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试行)

绿电交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1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支柱产业;低碳农业;低碳工业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1]。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世界走向低碳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2009年末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更是把低碳经济的发展推向了高潮,未来的国际经济竞争就是碳排放权分配和利用的竞争。在全球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境况下,实现碳生产力价值的最大化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最有效途径。低碳经济要求实现低碳与经济的双赢,不能有低碳没经济,也不能有经济没低碳,实质上就是一个提高碳生产力的过程,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

河北作为能源消耗大省,积极寻求自身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已迫在眉睫。

一、河北省支柱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及潜力分析对于以农业、工业、新兴产业为主的河北省经济而言,从传统的制造业到新兴的新能源产业,从发展、优化低碳产业到建设低碳化城市,实现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通道,也是构建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

(一)河北省支柱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1.以污染减排为主线,重点治理大气环境和水污染近几年来,河北省以污染减排为主线,治理大气环境和水污染为重点,先后开展了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月等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其中2009年,河北省污染减排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化学需氧量及二氧化碳排放量逐渐消减(见表1)。

全省设区城市及省会石家庄市空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递增。

其中,秦皇岛、沧州、承德、衡水、邢台、保定、廊坊、张家口等8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比2008年新增了邢台、保定、张家口三个城市(见表2)。

同时,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也不断得到好转,全省七大水系三类和好于三类水质的断面比例达到42.4%,比2008年上升9.1个百分点;劣五类水质的断面比例比上年下降4.2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的平均浓度,比2008年下降26.2%;氨氮的平均浓度,比2008年下降15.9%。

2.加强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国际合作项目自2007年以来,河北省成立了“河北省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在部分领域开展了节能减排、清洁发展机制的国际合作项目。

目前,全省已有62个cdm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合同交易减排温室气体189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3.兴建农业低碳灌溉工程

河北农业低碳发展已走在前列。《河北省农业灌溉适应气候变化行动计划建议报告》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按照规划,河北省将在大中型水利工程难以覆盖的地方,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地兴建一批水窖、集雨池等积水灌溉工程;在山区每3~5亩旱作农田建一座简易水池、水囤、水窖或其他储水设施。预计到2015年,全省计划投资17.5亿元,新增旱作集雨补溉工程蓄水面积1000万立方米。此外,河北省还将实施“土壤水库”建设、极端天气气候应急体系等工程。

4.推广低碳城市,培养低碳文化河北省充分发挥逐步演进型和技术创新型的保定低碳城市以及技术创新型的曹妃甸生态城市的作用,培育社会形成低碳文化,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为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开辟了一条快捷的绿色通道,使河北迈向低碳经济时代的步伐越来越快。

作为国家积极发展战略之一的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区———曹妃甸工业区已经形成河北省特有的科学发展低碳经济文化品牌。河北省保定市近年来成为在环渤海经济区域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该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并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构成了建设低碳城市的良好基础。

2008年1月,保定市和上海市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中国首批启动的两个低碳城市。“低碳”理念深深地植入城市发展的思维中,河北保定提出了“中国电谷·低碳保定”的发展口号,积极实施“中国电谷”建设工程、“太阳能之城”建设工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办公大楼低碳化运行示范工程、低碳化社区示范工程、低碳化城市交通体系集成工程等六大工程,大力发展以新能源、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为主导的绿色产业,努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社会。

(二)河北省支柱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和潜力对于河北省而言,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决定其具备了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的有利条件,发展低碳经济将给河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发展清洁能源,河北得天独厚发展低碳经济,河北省有着巨大的优势和潜力。据统计,河北省二氧化碳年均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7%左右,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巨大;同时河北也是清洁能源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具有优越的能源资源禀赋,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资源都很丰富。

2.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为构建河北低碳经济区提供了支撑处在环渤海经济带腹地的河北省,以京津冀

环渤海经济圈为依托构建河北低碳经济区,能够与京津两地形成中国最大的绿色发展区域,具有获得国家战略支持的良好前景。河北省作为环绕京津的京畿重地,在今后绿色首都的建设中仍将是最受关注的一个区域。[2]二、河北省构建低碳经济所应关注的重点产业近年来,畜牧、蔬菜、果品业三大农业支柱产业,钢铁、食品、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医药、建材、纺织等七大工业主导产业,以及旅游、现代物流、电子信息三大新兴支柱产业,是河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是加速构建低碳城市化、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3]。但同时这三大产业也是河北省主要的碳源,对我省发展低碳经济具较大的挑战性。

(一)农业支柱产业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有关统计表明,农业耕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人类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8%。农业作为河北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是个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同时又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农业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因而,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农业,这对河北省农业的发展来说将会是严峻的挑战和机遇。

(二)工业主导产业

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的主要部门,并且其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这一特征加重了我国经济的高碳化,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1993—2005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约70%。工业是河北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其中,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随着河北省经济的较快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能源需求将不断增长,因此,构建经济、清洁、安全的低碳城市面临着重大挑战。

(三)新兴支柱产业

我国物流业虽然经过30多年连续高速增长,总量达到了一定规模,但粗放式运作模式的格局较为分散。我国物流费用支出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仍高于国外平均水平。此形势势必要求传统物流向现代化物流转变,降低物流业的能耗量,从而有力地促进低碳物流业经济发展。

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以其无污染、高收益等特征著称,被公认为前景辉煌的战略型新兴产业,但是如果开发和管理不善,旅游业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在当前中央提出建设低碳化城市和我省全力开启低碳时代的背景下,发展低碳旅游经济对河北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广节能降耗低碳景区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绿色通道。

三、河北省支柱产业低碳经济发展建议(一)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在低碳经济的理论指导下,发展低碳农业,来应对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方面大力发展碳汇林业。碳汇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据统计,我国每增加1%的森林覆盖率,森林就能够从大气中吸收0.6~7.1亿吨碳。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林业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加强我省碳汇林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引进与发展“沼气产业化”。在沼气技术理论的指导下,将农村各种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进行循环利用、深度利用有机废弃物;进行系列开发、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畜禽废弃物。发展“沼气产业化”,不仅是实现节能减排,解决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行之路。

(二)调整工业结构,发展低碳工业当前,中国正处于把握经济增长机遇和进行低碳转型的选择之中。工业作为河北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行业,随着河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能源需求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我们把握以下几点:(1)应缩短依附于交通、能源、汽车、化工、钢铁、建材等高碳产业发展的产业链条,使产业链条的上、中、下游产业低碳化;

(2)应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重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产业和产品低碳化。

同时,我省应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以加快淘汰低产能、遏制“三高”行业的过快增长,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支持节能降耗的重大示范项目;(3)政府也应给予有关税收、财政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设立用于激励低碳项目的投资和建设的专项资金;(4)通过国际协商与合作机制,增强低碳技术的引进与创新;(5)争取获得与亚洲银行、世界银行、国际碳基金等金融组织合作,为省内发展低碳经济打开国家技术与融资渠道。

(三)大力发展低碳新兴产业

发展低碳旅游,打造我省“低碳型旅游景区”,美化我省旅游景区环境,实现旅游酒店节能减排任务,实现交通运载工具的低碳变革,扩大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信息化旅游的比重。规范旅游机构的旅游行为,制定与参与低碳旅游路线,引导游客保护景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实现绿色与低碳旅游。同时,还需要政府宣传低碳生活新观念,使之深入人心,以使游览者和景区居民“独善其身”进而带动他人加入低碳行列。

发展低碳物流,大力发展铁路运输、推行共同配送流程、推广绿色包装、推动废旧物流设施设备的循环利用、建立工业和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倡导“信息化物流”[4],推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推进信息化物流过程中,政府部门也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以优化我省物流系统,达到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大力进行清洁能源开发,包括风力发电项目、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城市垃圾焚烧和填埋气甲烷回收发电、煤矿煤气层甲烷气的回收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及供热等。加快建设唐山新能源汽车、张承千万千瓦级风电、保定中国电谷、宁晋晶龙等新能源产业基地,以应对减缓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

四、河北省支柱产业低碳经济发展应注意的问题当前,我国多省都已开展起了低碳经济的建设工作,河北省作为我国经济大省理应走在前列。

但是建设低碳经济绝非是贴标签活动,而是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在构建低碳经济的过程中,需注重科学规划和布局,注意以下两点:(一)防止随波逐流的做法,挑选适合我省的项目和技术,逐步加以推广与完善发展低碳经济的目的主要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社会友好型社会,不能因为政策倡导而不顾河北省基本情况,盲目跟随其他省份随波逐流。必须遵循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潮流和趋势,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我省基本情况。

河北省是清洁能源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可以大力发展风力发电项目、太阳能光伏供热及发电项目、生物质能发电项目、煤矿煤气层甲烷气的回收利用等项目。在偏远农村地区推广用光伏发电系统和沼气、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照明;在城市推广普及供热与太阳能一体化建筑。

(二)防止急功近利的做法,充分认识建设低碳城市化的艰巨性低碳经济是一种处于探索中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没有现成的可借鉴模型。根据河北省情,应侧重从宏观(政府政策)、中观(产业、实验园区、城市)、微观(企业)三个层次着手,应加强引导,有重点、有阶段、循序渐进地推动我省低碳化可持续发展。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积极开展低碳经济试点项目,培育和建设具有低碳产业、低碳城市、低碳经济实验园区,重点在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领域开展低碳经济试点。[5]同时,建设以绿色为主调的建筑,充分利用地热与太阳能等再生资源;设计绿色道路规划,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低碳交通体系,推广和宣传以公交车为主私家车为辅的交通模式。

绿电交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篇3

关键词:生态体系;小城镇发展;东平镇;崇明

引言

近年来,与生态相关的城市规划理论成为当代城市规划专业领域讨论和研究的热点。崇明作为上海市以生态为发展特色的区域,在规划建设上已做了不少先驱性的尝试,崇明三岛规划为崇明各城镇的发展确立了生态保护的大定位,有着国家政策、知识经济、生态产业发展的多重机遇,是上海乃至国内生态城镇建设的示范性区域。

作为拥有崇明多个优势自然生态资源的东平镇在这样的生态定位下进行了生态型发展的城镇总体规划,利用政策优势及资源优势树立起本镇的生态体系构架,力求实现生态与城镇建设的协同发展。本文以崇明东平镇生态城镇建设为例,看生态如何与小城镇建设结合,形成有具体实践意义的生态建设规划。

1、生态发展分析

东平镇地处崇明北部农场地区,农林种植用地占整个镇域的大部分面积,其历来以农业种植为主且远离城市工业污染,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水净土洁、空气清新,是崇明岛域生态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优势与机遇

优势――生态优势明显

崇明岛的优势自然资源大多位于崇明北部地区,在东平镇内部及周边地区分布,使得东平镇有着良好生态的维系以及自然生态有利条件。

生态资源优势――水资源、滩涂湿地发达,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农业优势――土壤质量好,现状农田林地分布广泛,传统农业发达

机遇――生态保护的大背景、三岛规划的生态大方向

中央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举措。另一方面,随着沪崇越江通道的建成,使崇明与上海的联系大大增强,为崇明各小城镇带来了发展机遇。

劣势与挑战

劣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资源未合理利用

从现状社会经济来看,东平镇仍与上海的平均水平有所差距。农业仍然是主要经济来源,附加值不高,依靠目前的农业水平难以带动东平镇的经济;而东平镇现状工业以光明食品集团公司工厂为主,生态的保护对产业要求较高,传统工业不能满足生态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从环境与旅游资源分析,自然资源虽丰富,但景点开发未成体系、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全,造成旅游业并未带来很大经济效益。

挑战――生态要保护,经济也要发展

近期崇启大桥和隧道等交通的建设为崇明所带来的发展将使这种经济社会的劣势转化为后发优势。利用周边地区的建设经验,引进更高效更生态的生产力,加强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业,对于经济落后的东平镇来说至关重要。最终达到“生态要保护、经济也要发展”的目标。

2、生态发展目标

从现状发展条件和资源配置来看,东平镇的生态建设是整个东平镇发展的突破口。在对2010欧盟绿色首都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玛尔摩西港新市镇、芬兰Eco-viikki生态都市等生态城镇建设案例进行分析后,东平镇紧扣自身自然环境特点,制定了建立城镇空间、产业空间与自然空间和谐共荣发展的三个发展目标:

生态产业发展目标――建立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经济体系

生态城镇建设目标――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

生态环境发展目标――建立山水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

3、生态经济区域划分

在上一轮崇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从东平镇现有空间布局和区域环境特征出发,对生态空间进行划分,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空间组织形态。东平镇应以崇北、崇中、崇东分区定位为参考,建设生态镇区。

根据东平镇生态环境和城镇建设特点,东平镇以总体规划的区域划分为基础,确定了五类生态建设目标,即工业生态经济区,农业生态经济区,城镇、商贸生态经济区,旅游生态经济区,自然涵养区。

分区一览表

4、城镇发展生态体系的构建

4.1生态产业体系的建设

1、生态工业

从经济总量上来讲东平镇的第二产业依然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主要分布在长江、前进两处农场。中大型企业的农产品加工类占一半,其余为锁业和电子仪表制造,均为无污染的清洁型产业,规划应注重这些支柱产业的生态化发展,优化工业结构、严格产业准入。充分利用崇明绿色经济的市场优势,优先发展以东平镇前进农场的光明集团为首的环保产业,促进食品、粮食、药材等产业的生态化发展,而抑止机械制造等,延伸产业链条。

同时督促企业引用先进的节能降耗环保型技术与设备,促进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重视发展新材料、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这也是未来东平镇可进进发展的产业。

2、生态农业

基于现状农业发展,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改革农业传统的灌溉方式,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推广滴灌、渗灌等先进技术;建设以“瀛丰五斗”等有机产品品牌的新产品基地,发展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业。运用生物技术,提高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研究和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从原本传统基础型农业转型为现代都市型有机农业。形成主导产业明显,品牌效应显著,产品质量安全,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色农业。

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壮大一批对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如前进社区的光明集团等;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建立多样化的生态农业模式。以传统种养业生产为主到以工厂化深加工生产为主,从以生产物质产品导向到以提供社会和生态服务导向的转型。

3、生态旅游业

崇明对上海旅游市场主要吸引力在于其绿色生态优势,倡导和推行生态旅游战略,东平镇可围绕建设生态旅游岛这一目标,进一步发展生态休闲旅游。2004年利用举办旅游节的契机,成功举办了“环岛驾车游”、“森林嘉年华”、“上海旅游节花车在崇明巡游”、“全国蟋蟀争霸赛”等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突出生态旅游理念。

引导绿色、生态、环保、健康的旅游产业,提倡生态优先的开发模式,以发展生态旅游为其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如森林公园、湿地、农家乐休闲度假(观光农业)、民俗节日、森林公园综合休闲区、循环生态农业示范区、森林旅游节、渔家欢乐节、文化旅游节、环岛自行车赛等等。同时积极利用北湖风景区优势和辐射作用,为其补充配套服务并结合观光农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点。

4、现代服务业

随着东平镇生态镇的建设展开,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城市综合实力的提高,今后东平镇的现代服务业应以绿色旅游产业服务为主,并适时发展顺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商贸、会展、物流的生产业,以及生态旅游服务、休闲、保健、文化等旅游服务业。

4.2生态人居体系的建设

1、建设生态社区

首先注重的是集镇的合理规划布局。建设区以一、二类居住用地为主,重点培育东平集镇和前进、东风两个农场场部,构成“一个集镇、两个社区”的城镇体系结构,北沿公路一线将成为东平镇主要的空间结构轴线。集镇区周边原则上不安排大中型工业项目,禁止重污染的工业项目,严格控制二类工业。

其次是建设生态住宅。充分利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同时保证建筑防寒隔热性能,节省能源。整治老住宅小区雨污管道,真正做到雨污分流。增加社区绿地面积,形成与东平镇自然资源匹配的生态城区环境。

2、优化生态交通网络

充分体现全岛生态化、捷运化等生态交通体系要求,建成包括干道、支道等组成的交通网络,倡导优先公共交通,建设公共交通专用道,形成以“一个集镇-两个社区-多个景点”的重要枢纽为核心、联系崇明中心城及重点地区的基本网络。实施相应的公交优惠政策,增加公共交通吸引力。

提出保障步行交通的策略,保护合理的步行空间,为市民日常出行创造安全、舒适的交通条件;并建立全镇区的自行车及行人慢行系统,使之联通,并加强慢行系统周边的生态景观设计,使人行及景观自然融合。

3、完善公共设施

生活服务设施――东平集镇公共服务体系概括来说即一个镇域公共中心、一个社区级公共中心,另有一条特色商业景观带丰富整个公共服务体系。采用公共服务中心串联公园绿地的做法,体现当地生态风貌和环境特色。并在各居住区级绿化用地中,增加市民活动设施,发展和完善现有体育运动场地体系。

旅游服务设施――根据已有的景点分布,适当布置餐饮、住宿、休闲购物等旅游服务点,重点发展北湖片区及前进社区服务点,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要,建设统一电力、供水、排污等市政管道,加强监管。

4、美化城镇生态环境

采用点状、块状和带状绿地相结合的布局手法,形成以长江集镇的绿化与景观为核心,与规划一河和规划二河滨河绿廊结合,既作为内部社区公园的联系纽带,同时作为集镇内部绿化体系与生态机制沟通的渠道,并在东平集镇沿沪崇苏高速公路、北新公路和北沿公路围合而成的生态保护绿环的基础上形成网络,将生态控制用地与城区人工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有机的、充满活力的城区绿色系统。

综合规划万平河、长江路南部等水系景观要素,从严控制滨水建筑。突出水在镇区空间环境中的作用,融镇区于风景之中,新建建筑在高度、体量、形式上高与崇明生态风貌相协调,保护空间视廓和视觉环境。

同时,结合农村集聚化进程,合理规划农村居住点建设,完善城镇生态景观。

4.3自然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

水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保护饮用水源地,完善水环境基础设施,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建设生态公益林和水土保持林。

大气环境整治――积极推动重点污染企业的能源转化,发展民用燃气、公用燃气事业,鼓励工矿企业使用天然气,工业污染源控制,严格审批和限制建设高耗能工业项目,不断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鼓励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

声环境整治――降低城区社会活动强度,控制社会生活噪声源;制定城镇道路对使用喇叭进行规定;新建交通主干道尽量避开已有的噪声敏感区,过境车辆绕城通过。

固体废弃物整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提倡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方式,从源头减少垃圾发生量。采取“分散收集、集中清运、集中处置”方法,统一清运和集中处置,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大力开发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进一步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建设完善工业固废处置体系,实现工业固废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的全过程管理。

清洁能源的使用――积极开发太阳能发电和其它清洁能源发电,在建设中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力度和利用水平。

5、结语

绿电交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

(1.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辽宁沈阳110179;

2.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1000)

【摘要】本文简述北方燃煤电厂建设过程中绿化模式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以电厂绿化设计为研究对象,研究电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筛选适宜的绿化景观设计模式。

关键词燃煤电厂;生态环境;绿化设计

Studyonlandscapedesignofnortherncoal-firedpowerplantgreening

YuGuang-yan1,LiuXing-yu2

(1.LiaoningElectricPowerSurveyandDesignInstituteShenyangLiaoning110179;

2.Liaoningjianzhuvocational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11000)

【Abstract】Effectofgreeningmodeonecologicalenvironmentintheprocessesofthenortherncoal-firedpowerplantconstruction,Studyontheecologicalproblemsintheconstructionofthepowerplants,Screeningthesuitablemodeloflandscapedesign.

【Keywords】Coal-firedpowerplant;Ecologicalenvironment;Greendesign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而燃煤电厂作为工业中的重污染企业,日益收到关注。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选择适宜的燃煤电厂绿化景观设计模式,对改善区域环境和提高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绿化景观设计是电厂总体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电厂文明的标志,对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2.燃煤电厂规划建设现状

2.1厂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电厂设计系统的厂区绿化规划设计仅局限于初步设计阶段的绿化规划,施工图设计阶段还没有绿化设计这一设计环节或深度要求,该阶段绿化设计往往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绿化公司实施,这不利于设计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也不能适应厂区环境系统对厂区绿化设计高标准的要求。电厂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建设场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电厂建成后所造成的污染两方面。

2.1.1电厂建设对土壤的影响。电厂建设引起地面的粗糙化,建、构筑物的建设使土壤流失,建筑垃圾及渣料沉积,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甚至产生毒害。

2.1.2电厂建设对大气的影响。电厂运行产生大量的CO?2和废气、尘埃,增加空气中的悬浮物及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2.2绿化设计存在的难点。

电厂绿化设计主要在厂区范围内进行,去除建、构筑物及道路用地,可进行绿化空间十分有限,如何高效、高质的进行绿化设计成为现实难题。

2.2.1场地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城区逐渐扩大,原来位于城郊、偏远地带的电厂也已被其他企业或居住用地所包围,电厂占地范围已经成型,绿化用地只能局限于厂区围墙内,而随着装机总量扩容,附属设施容量也相应增加,绿化用地将被进一步挤压,形成不规则点带状,为绿化设计增加难度。

2.2.2地下设施复杂。

电厂地下管(沟)线常常要穿越场内非建区,而绿化设计时,栽植乔木时易与其发生冲突。

3.燃煤电厂绿化模式

3.1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3.1.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纳入总体设计之中。

电厂绿化设计应根据电厂规划容量、生产特点、总平面、及管线布置、环境保护美化厂区的要求以及当地的自然条件、绿化状况,因地制宜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期实施,形成点线面结合,使厂区绿化与周围城市或乡镇绿化系统相协调,又能自成体系的绿化格局。电厂中的建筑是工业建筑,有别于民用建筑,绿化规划设计时更应注意这点,不能等同于民用建筑的小区绿化或公共绿化,更应体现工业建筑绿化规划设计“实用、经济、美观”的特点,应于电厂建筑群体和环境相协调,合理规划设计。

3.1.2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厂区绿化规划设计的目的是改善厂区环境,有优美的环境才能有益于工人的身心健康,才能提高生产效率,达到为生产服务的目的。在绿化布局时,应充分了解电厂生产的特点,使得绿化规划设计的适应性和实用性更加突出。电厂建设时,宜根据总平面规划设计的要求,合理保留原有绿地和树木,为厂区绿化规划设计所用,特别是改扩建电厂的绿化规划设计,这点尤其重要。绿化布置应在不增加建设用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厂前区、生产区、生产管理区的场地和道路进行绿化。

3.1.3植物选择应有针对性和选择性。

(1)电厂与大多数工厂一样,厂区的空气、水质、土壤等条件比较差,甚至有着不同程度的污染,所以,厂区绿化规划设计时应选择有着多种防护功能且能适应局部不良环境条件的植物,首选当地成熟乡土植物树种,也可以选择经过长期考验已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外来植物品种,以改善电厂厂区环境质量,例如:皂角、国槐、臭椿等。为适应厂区绿化布置中复杂的功能要求和环境条件,绿化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其多样性。多种植物的相互配合栽植,有利于全面有效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有利于对光照、湿地、温度、土壤肥力和酸碱性等方面的生态条件的充分利用,有利于多种环境污染因子的有效防治,有利于植物自身的生长,有利于更近似自然群落融合一体的较稳定的植物群落的形成,丰富了环境绿化景观。

(2)为达到空间立体效果,还应考虑立体绿化,特别是建构筑物表面等的厂区再生空间的绿化,如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和棚架绿化等。再生空间绿化所形成的空中花园、绿色围墙等立体绿化体系丰富了厂区视觉景观,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绿化效率,从而改善电厂环境质量。

3.2分区绿化景观设计。

3.2.1厂前区的绿化。

(1)厂前区位于电厂主入口附近,一般常与办公楼等行政、技术和后勤部门相结合,属于装饰性和文化表现性较强的地方,代表着电厂的形象,体现了电厂的风貌,是厂区绿化的重点区域之一。如果厂前区相对较宽敞,可采用对称式设计手法,通过配置模纹花带、草坪、雕塑和水景等,孤植、对植或行植高大乔木,在重点体现装饰性的基础上发挥文化宣传性作用;适当点缀建筑小品,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手法,采用规则式和混合式相结合的布局,营造恬静、清洁、舒适和优美的环境,同时以相对开敞的空间满足人车交通和造景需要。

(2)通常厂前区主入口都会正对企业的行政,办公楼与大门之间应留有足够空间,作为小广场,实现人流车流相对集中的入口(动态景观)到办公区域(静态景观)的过渡;同时还可以通过合理的道路设计,将人车分流,快速疏导到其他位置。广场设计应简洁明快,线条清晰,软硬景观相结合。植物配置上,不宜使用过高的树木,强调低矮植物的色彩搭配,如果面颊较大可以考虑使用草坪与造型绿化模纹的搭配。清新明快、大气优雅的景观造型让人印象深刻。

(3)厂区主要出入口如进厂大门周围的绿化要与大门建筑的体形和色彩相协调,并有利于车辆和行人出入,不遮挡交通视线;大门至办公楼的主道路两侧宜选植冠大荫浓、生长快、耐修剪的乔木作遮荫树,再配以修剪整齐的灌木绿篱、色彩丰富鲜艳的宿根花卉,既起到引导视线、组织人流和车流的作用,又给人以整齐美观、明快开朗的印象;主办公楼前可以利用草坪营造楼前广场,配以建筑雕塑、花坛和喷泉等小品或灌木绿篱或花卉,形成开敞的集中绿化的重要空间。

3.2.2办公区的绿化。

(1)办公区建设应以营造出优美、舒适、和谐、健康的生活办公环境为目的,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单位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在绿化设计过程中要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目标,注重意境创造、植物配置、空间的合理利用以及小品的设计等方面,充分发挥植物的景观功能、游憩功能、保健功能、防护功能和文化功能。对意境创造、植物配置、空间利用、小品设置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使行政办公区园林绿化实现平面上的系统性,空间上的层次性、时间上的相关性,最终达到生态效益、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在设计过程中要因地制宜,考虑本单位特色,将园林绿化设计的理念、目标、原则和设计要点与实际相结合。

(2)植物配置时要注意色彩搭配,季相变化、特色植物以及植树与种草的比例,充分考虑该地区土壤特点,色彩搭配、植物四季季相更替、特色植物以及植树与种草的分配,以使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景致,同时形成稳定、自然的生态植物群落,注意树种选择和植物配置。植物选择往往以常绿植物为主调的基础上,考虑观叶、观花植物的点缀来烘托整个办公区的活跃气氛,使色彩更加丰富,力求避免沉闷单调。采用低矮、观色植物如金叶女贞黄色。玉簪亮绿色、紫叶小檗红色等构置成不同图案的模纹图案,以增加叶色的变化。采用观花植物如连翘、丁香、榆叶梅、黄刺玫、八仙花、木槿等植物花色的季相变化来达到动态的色彩变化之目的。

(3)办公区前一般以硬化广场为主,因此可充分利用植物、水体的不同组合为点缀,打破沉闷的硬化空间,增加活泼,和谐气氛。根据场地大小合理设置水体,在水体中配置喷头,形成喷泉,同时呈现几种水流状态,如跌水、石缝流水、漩涡状流水。水池部分驳岸则采用湖石,给人欢快之感。适当布置景观小品,小品的设计能够起到烘托文化氛围的作用,以花架、置石、花箱、休闲桌椅为主,适当置于绿地中,给人提供游憩休息的地方,又增加景观情趣,更好地体现景观效果。

3.2.3生产区的绿化。

(1)生产车间是电厂的主体建筑物,该区域的绿化应以满足功能上的要求为主。高温车间周围的绿化,宜充分利用其周围空地,广泛栽植高大的落叶乔木和灌木,以构成浓荫蔽日、色彩淡雅、环境幽静、便于消除疲劳的环境空间;而对产生污染物和噪音等有害物质的生产车间,宜选择生长迅速、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多行密植,形成多层次的混植绿化带;在有防火要求的区域,应不种或少种针叶类及含油脂的树种。对于污染较重的车间应针对性选择树种结合防护带的配置原理进行设计,车间墙基可采用2~3种低矮花灌木分层种植成自然流畅的波浪状,以灌木带的曲线打破建筑墙体的简单直线;离车间建筑适当距离的位置种植乔木,考虑车间良好的采光性和通风性。

(2)主厂房是电厂的主体建筑,是厂区绿化的又一重点区域,主厂房固定端绿化宜与主要出入口大门附近的绿化相协调配合;汽机房外侧管廓应结合地下设施布置情况进行绿化,并满足带电安全间距的要求,宜选择低矮、根系浅的灌木和花草进行绿化;炉后及烟囱外侧的绿化应结合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布置;分期建设的主厂房脱开布置时,宜在主厂房之间进行绿化。

(3)煤场盛行风向上风侧,应设置半通透的防风防尘隔离林带,防风防尘隔离林带宜与盛行风向垂直;煤场与主厂房之间宜设置隔离林;储煤场、干灰作业场、碎煤机室等有散发粉尘的场所,宜选择抗二氧化硫性强、具有滞尘效果的常绿乔木。

(4)屋外配电装置内的空地应培植覆盖地被植物草坪为主绿化,也可适量种植灌木和花卉;化学水处理车间周围、酸碱罐区盛行风向下风侧应进行绿化,并选用抗酸碱性强的植物;空压机室、实验室等对空气清洁度要求较高的建筑附近不应种植散布花絮、绒毛等污染空气的树木。

(5)工艺装置或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罐组与周围消防车道之间,不宜种植绿篱或茂密的灌木丛;在可燃液体罐组防火堤内,种植生长高度不超过15cm、含水分多、绿期长的草皮,可选择结缕草、假俭草、黑麦草等草坪草。

3.2.4道路绿化

厂区道路承担着厂内全部交通任务,车型多、任务重而运量频繁,路旁的建筑设施和管线系统分布密度大,都是工厂道路绿化困难且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的原因。道路绿化要满足庇荫、防尘、减噪、交通运输安全和美观等要求。既要保证绿化对天空、地面和地下的管线系统不造成影响和损坏,留出足够的水平净空和竖直距离,同时也要保障树木有合理的生长空间。一般道路在两侧对称栽树效果较好,乔木以7~10m间距为宜,树冠底部离地不少于4m;为了保证行车和行人及生产安全,在道路交叉口附近不应布置妨碍行车视线的高大树木;树木与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的最小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林带和道路应选用没有花粉、花絮飞扬的树木整齐栽植;人行道除了铺设必要的硬铺地材质,其余均宜种植草坪和花灌木,以免裸露土壤,达到保持水土、减少尘土飞扬、净化空气、优美环境的目的;要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和色彩美,有层次地布置好乔木、花灌木、绿篱和宿根花卉。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应结合厂区内部防护林建设,高矮错落、疏密配合,发挥其防护功能;同时应最大限度为行人和车辆提供遮荫需要,形成富有特色既壮观又美丽的绿色长廊。

4.结语

燃煤电厂绿化景观设计作为厂区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减弱噪音、保持水土和划分区域等功能,总体规划设计布置时应重视绿化景观设计模式。由于燃煤电厂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复杂性,导致在进行厂区绿化设计时,需要进行更详细的分析,根据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绿化景观设计模式实施方案,掌握其原则,明确其作用,分区绿化,突出重点,采用点线面结合手法,避免误区。

参考文献

[1]苏维,许晓利,肖斌.豫西地区火电厂绿化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19.

[2]王一洁.浅谈电厂总图设计对环境的影响及绿化改造[J].建筑科技与管理,2010,8.

[3]李文斌.火电厂建设项目环评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环境保护2000.7.

[4]傅飞.浅谈发电厂厂区绿化规划设计[J].中华民居2012.10.

[文章编号]1006-7619(2014)08-06-457

绿电交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篇5

关键词:校园环境;景观分析

Abstract:Basedonthepreviousstudies,Isummarizethelandscapeelementsoftheuniversitycampusenvironmentandthecampuslandscapecharacteristics.Ichosethemostrepresentativethreeplotsofthe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southgreenspaceofthemainbuilding,frontsquareofDanQingbuildingandfrontsquareofWenBobuilding,analysislandscapeandputforwardtheirexistingproblemsofthethreeplots.Basedondesignprinciple,plantlandscapedesign,theembodimentofthehistoriccontext,I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suggestions.

KeyWords:campusenvironment;landscapeanalysis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大学校园环境景观概述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大学校园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特点,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大学校园也为学习和生活在其中的教师和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环境。大学校园创造了一个传授知识的空间,创造了一个供人们互相交流与学习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师生们可以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而较少地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1.1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要素

从广义上来说,大学校园也属于“园林”的范畴,也是由建筑、园路、植物、山水这四大要素构成。

麦克哈格曾经说过,校园环境景观是由建筑、广场、树木、小品等基本物质构成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校园环境景观是通过这些物质构成要素的组合表现出来的,校园形象就是这些部分形象外化的有机构成,并且综合了校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形成的完整的校园环境景观环境系统。它们是校园内比较固定的物质存在物,是通过人们的视觉可以感受到的[1]。

锣伯特·鲍威尔说过,校园景观的要素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和动态要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因素、地形地貌因素、水体因素、植物因素等;人工因素包括校园内的道路、广场、小品等构筑物:动态因素包括人的活动、人与景观间相互作用等[2]。

1.2大学校园景观特点

当今的大学校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半开放的公共空间,社会上的人群也可以进入校园,当然校园里的教师和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要使用者。校园里的广场为人们提供了交往交流的场所。

大学校园景观应当具有自己的特点,应当具有可识别性,使广大师生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

大学校园景观应当体现历史文脉的传承,虽然其在构成形式上采用的是现代式的,但其中应当有历史文脉元素的体现。

大学校园占地面积一般较大,其功能分区也比较明显,所以结合其功能分区,在总体风格统一的情况下,其环境景观的建设也应当具有其各自的特点,从而体现校园环境景观的多样性。

从景观声学的角度考虑,通过大学校园景观的营建,设计师应当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美国芝加哥建筑派的领军人物路易斯·沙利文在1907年总结设计原则时所过“形式服从功能”。大学的主要功能是教书育人,而要满足这个主要功能,其校园环境必须是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无能其环境景观的形式是什么样的,这个前提是必须满足的。

2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环境景观

东北林业大学地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与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马家沟河相毗邻,占地面积约100hm2。全校以主楼为中心,大致划分为教学区、运动场区、宿舍区、产业园区。校园作为教学、科研与文化交流的载体,良好的环境规划将有助于知识的创新与共享,有助于文化的体验。

2.1东北林业大学主楼南侧绿地

2.1.1东北林业大学主楼南侧绿地概述

东北林业大学主楼是伴随着东北林业大学1952年建校而建成的,主楼及其南侧绿地是当年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主楼南侧绿地东西长约118m,南北宽约54m,占地0.64hm2,因为当时学生人数不多,所以其空间的规模是能够满足当时的功能需求的。经过60多年来的不断建设和完善,主楼南侧这块绿地已经成为东北林业大学较好的建筑外环境之一。这块绿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北、东、西三侧有建筑环绕,阻挡了冬季的寒风,其南侧没有建筑物遮挡,能够接受充足的日照(如图1和图2)。

此块绿地是由主楼围合而成的庭院式的景观,其主要作用是为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学院、土木学院、林学院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小型的交流和活动的场所,是建筑空间的延伸。此空间主要以软质景观为主,形成了大面积的草坪。结合着道路系统,乔木和灌木的种植形式采用了规则式,乔木种类以杜松为主,灌木种类以榆叶梅和修剪的水腊为主,林下地被以玉簪为主,植物景观的层次较复杂(如图3)。道路系统的规划采用了几何规则式,因为整个绿地空间规模不大,几何规则式的路网能够更加合理便捷地联系主楼的各个出入口以及与南侧春华路的联系。虽然主楼南侧绿地从总体上来说其建筑外环境景观的营建是比较成功的,但是通过笔者对这块绿地5年来的观察以及实地的测绘,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如图1)。

2.1.2围合绿地的建筑外立面过于单调

此绿地空间是由东北林业大学的主楼围合而成。主楼由南斯拉夫建筑师设计,其北侧为机电学院,东侧为土木学院,西侧为林学院。主楼立面的开窗形式均采用长条形,有重复但是缺乏变化,有节奏但是缺乏韵律,不符合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法则(如图2)。处在这个空间当中的人们,除去植物景观,其北、东、西三面的主要景观是主楼的建筑外立面,这样看来,建筑外立面的景观显得就有些单调了。此绿地空间只有南面的景观层次比较丰富,以大型的乔木樟子松和杜松形成近景,并且构成了一个景框,在乔木后面是春华路上的主题雕塑及其附属的喷泉,此为中景,再有就是掩映在树丛中的文管楼,构成远景(如图3)。

2.1.3缺乏可供长时间停留的交流空间

由于主楼南侧绿地空间尺度较小,大空间的边界效应得到了减弱,教师和学生们的交流活动从而从空间的边缘发展到了空间的中心地带。作为设计师,应当充分考虑环境心理学的这一效应。主楼南侧绿地却恰恰相反,在空间的边缘地带设置了较多的座椅以及相应的小空间,而在中心草坪却没有这样的交流空间的创造,人们只能通过其它方式来创造这样的空间(如图4)。通过实地调研和观察,笔者发现,在较大规模的交流活动中,人们比较喜欢通过搭建简易的帐篷来创造所需的空间,如果是三两人之间的交流,人们会直接选择有树荫的地方席地而坐,来开展他们之间的交流活动(如图4)。

整个主楼南侧绿地除了座椅,没有其它的园林构筑物或者园林小品。在相对较宽敞的围合空间中,设置花坛、主体雕塑或者是小型的水景,有助于交流活动的开展,而主楼南侧绿地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2.1.4主楼南侧绿地植物配置杂乱、色彩单一并且缺少立体绿化

简约,追求整体的统一性与局部的个性体现,是围合的庭院空间植物配置的原则。由于建筑与地形的原因,冬季主楼南侧空间的风速较大,其主要乔木杜松受风害影响较严重,绝大多数杜松的树冠均偏向一侧,这就从视觉上给人造成了一种凌乱的感觉,但是樟子松的生长状况较为良好。灌木种类较繁杂,以圆锥八仙花、水腊、东北连翘和连翘为主,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感,在植物种植设计上也缺乏美感和层次性(如图4)。林下地被植物种类单一,主要为玉簪,没有变化,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且草坪的面积较大,在绿地总面积中占的比例过大。

主楼南侧绿地以深色叶树种为主,几乎没有彩色叶树种,四季植物景观色彩十分单一,没有能充分体现北国冰城——哈尔滨的特色,地域植物景观特色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

主楼南侧绿地几乎没有立体绿化。园冶中说“园墙隐约于萝间”,通过笔者的实地调研发现,新加坡的各个大学,比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它们校园的立体绿化就做得比较成功,这当然也与新加坡的当地气候因素有关。良好的立体绿化,不但可以美化环境,增加植物景观的空间层次,还可以软化建筑外立面给人们带来的生硬的感觉。立体绿化有着良好的生态效应,增加空气的湿度等,而主楼南侧绿地恰恰缺少这一点。

2.2丹青楼前广场

2.2.1丹青楼前广场概述

几乎所有的校园里都存在某种形式的中心广场或集会场所。就像每一个传统村庄或小城镇都有其公共绿地或城市广场一样,每一座校园都需要有一个朋友聚会、乐队表演、开办展览、举行集会的地方,人们来这里观看他人表演或只是在课余放松一下。广场提供了整合校园文化与校园空间结构的机会。可能的情况下,还应布置纪念性的植物造景和其他识别性强的空间造型[3]。

东北林业大学丹青楼前广场建于2002年,其北侧为科学会堂和锅炉房,西侧为丹青楼,东侧为东北林业大学综合办公楼,南侧为研究生院。广场空间及其周围的建筑是伴随着东北林业大学自筹经费建设“211”工程大学的进程而应运而生的(如图5)。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是继主楼之后的又一个新的教学空间,并且伴随着丹青楼和研究生楼这两座主要教学楼的建成,东北林业大学的教学中心也由主楼转移到了此处,这也是为了满足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而扩充教学空间及其相应的功能需求。丹青楼前广场平面构图形式优美,并且在上下课的人流高峰期能够很好地疏散人群,满足了广场的基本功能要求,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2.2.2丹青楼、研究生楼主要出入口与广场之间缺少一个缓冲空间

丹青楼和研究生楼自从建成之后,就成为了东北林业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的主要场地,在上下课期间其人流量是相当大的,而丹青楼和研究生楼的主要出入口直接与外侧的环行的车行道相接,其间缺少一个供缓冲的功能空间,这样上下课的学生的人行流线与部分教师的车行流线直接相交织。从丹青楼或者研究生楼走出来的人们,没有空间可以提供给他们,可以让他们有机会互相交流或者是在此等候其他人,他们只能随着人流走向广场空间(如图6)。

2.2.3丹青楼前广场缺少具有文化内涵的设计

毫无疑问,丹青楼前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空间已经成为了东北林业大学教学活动的中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继主楼之后的又一个标志性的空间,应当体现东北林业大学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是丹青楼前广场采用几何式的平面构图形式,列植黑皮油松和白桦,运用了大面积的人工草坪,而没有将能够体现学校历史文化特点的元素符号运用于其间,这样的广场空间是不具有可识别性的,置身其间的人们会觉得这与其他大学的广场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如图5)。

在2012年学校60周年校庆之际,在广场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了两块景观石,并且建了一个大型的电子屏幕在广场中央。两块景观石的材质、颜色、形态、大小完全不协调,并且没能体现东北林业大学的历史文化内涵(如图7)。电子屏幕显得十分突兀,与原有的广场环境格格不入。

2.2.4缺少舒适宜人的休息空间

丹青楼前广场东西长约123m,南北宽约96m,占地1.2hm2,是主楼南侧绿地面积的2倍。在这样一个大的空间环境中,设计师们没有考虑到人们的需求,只设置了少量的座椅,并且绝大多数座椅的周围缺少高大乔木的遮阴(如图8),只是在南侧综合办公楼和研究生楼之间,有一片白桦林,并且有玉簪作为地被植物,白桦林下的座椅较舒适,因而其利用率也较高,并且到了秋季,白桦树叶变成了橘黄色,在建筑白色立面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动人,这也已经成为了东北林业大学著名的景点之一。

2.3文博楼前广场

2.3.1文博楼前广场概述

文博楼及其所在的新校区是2012年东北林业大学60周年校庆时建成的,文博楼现在主要作为外国语学院的教学楼,未来规划为全校所有设计类专业提供专业教室(如图9)。

2.3.2文博楼前广场空间缺少停车空间

文博楼作为新的教学楼,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又一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这样的一个广场空间中,没有设计固定的停车位,设计师们是欠考虑的。通过笔者的实地调查,现在的车辆都是随意地停靠在广场前(如图10)。随意停靠的车辆,无疑给优美的校园环境增加了混乱感,也给过往的教师和学生们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2.3.3广场周边植物配置过于简单、缺乏层次

在紧靠广场的条状绿地上只铺设了一层草坪地被,距广场有一定距离的绿地上稀稀疏疏地种植了几棵水曲柳(如图11和图12)。这样的广场景观,在夏季将会是十分炎热的,没有阴凉的可供片刻休息的地方,在冬季,广场上的寒风将会十分刺骨,人们没有可以躲避的场所空间。

3关于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的意见与建议

3.1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们的需求,做到景观设计“以人为本”

上海意格(Ager)国际总裁马晓暐先生曾经说过,景观设计要从使用者的角度考虑出发。大学校园的主要使用者是教师和学生,他们在校园里需要有一个同他人交流的交往空间、他们在校园里走累了,需要在林荫下有一个供他们片刻休息的空间。这些使用者们的需求,都是设计师在做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3.2校园环境景观应当注重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的建设

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城市“园林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校园作为半开放的公共空间,在植物景观的建设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外在有利条件,设计师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尽可能地丰富植物景观的层次,以乡土植物为主,构建整个校园的基调植物景观,并且适当地应用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种类,设置在关键的景观节点。大学校园里,植物群落与植物群落之间互相影响,共同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小气候环境,这为多层次植物景观的创造提供了可能。

3.3注重历史文脉在现代大学校园环境景观中的塑造

任何一个大学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文化特点与历史渊源,在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的建设中,应当充分考虑这一点,应当在各个造园要素中体现自己大学的独特之处,让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具有可识别性,让生活在其中的师生们有归属感。

作者简介:

张磊,1989年生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电子邮箱:,电话:15146616802,通讯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26号东北林业大学。

许大为,1962年生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通讯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兴路26号东北林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麦克哈格著,苗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绿电交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篇6

关键词:乡规划镇区中心村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背景

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各省市对新疆对口支援,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这些都为阿湖乡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阿湖乡目前无总体规划,乡域与乡政府驻地建设缺乏整体指导。缺乏总体规划,指导城乡建设缺乏依据,易造成乡域内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分布不均衡或重复建设,影响产业发展,不能充分发挥乡镇对人口与经济的聚集作用。因此,迫切需要编制阿湖乡总体规划。

二、定位与指导思想

通过上位规划、调研及与相关人员座谈分析,确定阿湖乡定位为以粮食、特色林果种植为主的农业小城镇。

指导思想:坚持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理确定城镇规模,节约用地,保护基本农田,重视环境保护;从现有实际出发,把城镇建设成“规模合适、宜居”的小城镇。

三、现状分析

阿图什市位于我国西部边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中部,现为克州州政府所在地。阿湖乡位于阿图什市西北部,博古孜河中游,距市区9千米,东与新疆建设兵团农三师红旗一场为界,南至博古孜塔格山与市区相接,西与上阿图什乡相连,北接吐古买提乡。阿湖乡乡域范围内共有1镇,即阿湖乡镇区,为乡政府所在地;共6个行政村。2011年底全乡总人口为1.75万人。

交通线与农田对城镇发展诱导作用明显。乡域人口的集中与分散与交通便利程度、农田分布有正相关的关系。尤喀克买里村、托万买里村、阿热买里村和阿其克村交通相对便利,农田较多;兰干村交通便利,但农田较少,人口分布较少;托格拉克村处于交通线的末端,且所处区域农田发展不利,以牧业为主,人口分布较少。

阿湖乡农业优势明显,阿湖乡是农业乡,种植业以小麦、玉米为主;特色林果业主要为红枣、核桃、葡萄及其他果园;养殖业以牛羊为主,主要为托格拉克村。部分村庄已开始发展设施农业等,如兰干村;工业发展缓慢,阿湖乡工业发展缓慢,现状有部分面粉厂、砖厂、轧花厂,规模较小产值较低,分布较散;第三产业处于初级阶段,阿湖乡的第三产业大多集中在镇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四、总体规划

1、空间利用分区规划:根据乡域空间利用现状,结合乡域产业布局,划定乡域空间利用分区分为乡村建设区、农田保护区、生态环境修复区、重要基础设施控制区、水资源保护区、园林保护区、牧区保护区七大类。

2、镇村体系规划:规划期内将乡域城镇的规模结构分为三个等级。镇区:人口规模2500人,阿湖镇区将成为全乡政治、经济、文化、流通中心,为全乡农业生产提供公共服务;中心村:为阿其克村,2000-3000人,借助交通优势,为周围区域提供公共设施服务;基层村:500-1000人,为阿热买里村、托万买里村、尤喀克买里村、托格拉克村、兰干村。主要发展特色林果种植和畜牧业。

3、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按镇区、中心村、基层村三个等级,明确行政管理、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保健、商业金融、集贸市场等6类公共设施的配置原则和相应规模要求,提出主要公共设施的规划配套建设指标。

4、道路交通发展规划:规划确定提高乡域内主干道路等级,阿湖镇区至乡道370道路由村道提升为乡道。建设公路客运站一座,位于镇区西侧。规划阿湖镇区至尤喀克买里村、托万买里村阿热买里村和托格拉克村村道以及尤拉克买里村、阿其克村与阿湖乡域内乡道的连接,加强乡域内道路的通行能力。

5、基础设施规划:完善供水系统,建设镇区污水处理厂,对阿尔塞变电站进行扩容及设备改造,对现有线路进行改造,提高供电质量,提高电话普及率,镇区集中供热,镇区燃气管网由阿图什市天然气门站接入,完善基础设施。根据《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在镇区设置环卫站(经二路西侧)和垃圾收集点,在每个村庄根据建设用地的规模配置垃圾收集点,并推广垃圾袋装化,新建垃圾填埋场,位于镇区以东。

6、防灾规划:消防供水管网与镇区供水管网合用,在主要道路交叉点上的供水管网上设置消火栓。在村委会、幼儿园等公共场所,布置消防器材,定期维护。阿湖乡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防,建筑抗震设防按照8度进行设防,政府、水厂、变电所、邮电局、车站、医院、消防站、中小学等生命线工程及重要设施均按9度设防。阿湖镇区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标准设防,各村防洪标准按10年一遇标准设防。规划博古孜河、阿托河道、阿湖水库、托格拉克水库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防。阿湖乡南北两侧有山体,沿山前建设山前防洪堤。

7、历史文化保护:阿湖乡有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处、自治州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文物建筑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活动,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确保保护建筑不受损坏。

8、镇区规划:阿湖镇区是阿湖乡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流通中心,宜居小城镇。镇区发展方向以现状建成区为基础,适当扩大用地规模,总用地面积50.0公顷。规划形成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和绿地共七大类用地。道路规划充分考虑现状,以现状路网为基础,协调好改造与规划路网的关系,合理设置交通设施。规划中心绿地位于镇区纬二路、经三路交汇处,是整个绿网格局的中心点,维系整个绿地系统的发展与平衡,也是展示城镇新形象的窗口和镇区对外交流空间、主要景点及集散场所。绿地内可以布置景观小品、休憩设施、健身设施等。在集贸市场、集中供热站、环卫站、农业服务设施用地与相邻其他用地之间设置10-20米宽的防护绿地,减少对城镇的污染和影响。在镇区周围建设30米宽的防护林,并与农田林网相结合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规划小型普通消防站1处,位于镇区西部,作为镇区的消防指挥中心。消防站的责任区为镇区及周边村庄。

五、规划实施措施

总体规划是一项战略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各级政府建设和管理镇区的重要依据。规划一经批准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要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和镇区规划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执行。利用财务机制,引进开发和建设资金来达到建设城镇公共设施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的目的,引导规划实施。合理节约用地,利用市场经济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如有偿出让、收取费用等手段,促进规划实施。规划批准实施以后,要进行广泛宣传。

参考文献:

[1]雷诚,赵民.“乡规划”体系建构及运作的若干探讨-如何落实《城乡规划法》中的“乡规划”.城市规划,2009,2:9-14

[2]王勇,李广斌,王传海.基于空间生产的苏南乡村空间转型及规划应对.规划师,2012,4:110-114

[3]李玲.浅谈小城镇规划与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广西城镇建设.2007,3:77-79

绿电交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篇7

“低碳生活”是国家所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经济”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向。作为华中地区重要的省会城市,合肥近年来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那么作为城市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设施,应该如何发展以符合“低碳时代”的需要,本文拟选择公共设施中的路边停车位设计进行初步的研究。

车时代给我们的移动带来了方便,生活的半径变大了很多。“车轮”上的社会经济也飞速发展起来。但是汽车的迅速普及也带来了种种的不利因素。过多的车辆涌向大街、交通高峰期的拥堵、以及停车场所的缺乏等成了大家都很头疼的事情。停车的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绿化带与停车位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竞争并发展着。

首先,新型生态停车位的设计定位是沿着道路两侧的绿色停车带。

为了满足私家车在市区停靠的需求,现有的停车位多数是在原有马路的基础上,在马路沿绿化带一侧绘制一定宽度的停车线,采用沿街泊车的方式停靠。还有一些城市根据新近规划的市政景观设计,采用绿化带局部断开的方式。“挖”空部分区域用于停车。以上两种是现有国内市政道路停车位设计的主要方式。分析这两种停车位的设计源头,主要原因还是中国道路的现状。我国的道路多数是在自行车时代设计出来并沿用至今,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如今巨大的交通流量,更没有考虑到私家车的巨大保有量。随着城市的扩建,老城区的马路从双向车道扩充到四车道,再从四车道扩充到六车道、八车道。绿化带变得越来越窄,停车位也占据了最内侧的道路,这样一来不仅视觉上我们的马路色彩越来越“灰色”,而且带来交通隐患也随之增加。

停车位的设计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低碳”的概念,首先在能源上要考虑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经过对太阳能的吸收、储存、转化、释放,高效的利用清洁环保的太阳能,对停靠在此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考虑利用噪音吸收装置,将繁杂的道路噪音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与利用。除此以为,可以通过内置的“管状”水箱,外置的雨水收集装置创造定期喷射“水雾”的效果,以降低温度、控制浮尘、净化空气。其次是从视觉上考虑美化、绿化环境的问题。光秃秃的街道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苍凉、绿化上的缺失,还带来的无法遮蔽噪音、无法产生舒服的阴影降低阳光辐射等一系列负面问题。

第二,新型生态停车位的结构设计从“上下左右”进行深入。

路边停车位要解决绿化与车辆两者对空间需求的矛盾,采用抬升绿化至顶部,底层架空的思路。在停车位的“上下左右”四个方面下功夫。

造型结构的“上”指的是停车位顶部的处理。原有的绿地进行了抬升,已经不适合使用根系相对发达的灌木,灌木依然保留在停车位的侧面。可以采用盆栽的花圃,组团排列在顶部空间,填补绿量的损失。在需要设立太阳能充电车位的场合,顶部还需保留太阳能电板的布置空间,这是需要采用盆栽花卉与太阳能电板间隔排列的方式。考虑到私家车中最高的SUV高度一般都在2米以下,因此停车位高度最低点设计为2.15米。细部结构方面,针对雨雪天气等户外特点,采用镂空构架的方式以降低承重。这种做法可以有效的适应户外环境,同时也降低了后期维护与保养的费用。常规道路绿化的浇灌车经过简单的出水口改良,就可以适应新型生态停车位中植物养护需要。悠悠的花草、清凉的顶棚、细细的水雾,为行人和私家车带来了丝丝的清爽。

造型结构的“下”指的是停车位地面区域的布置。新型生态停车位既不能全部占用道路面积,也不能完全占据绿化带的空间,应该两者兼而有之。停车位的一部分占据了原有绿化带空间(约0.8-1.5米),一部分占据了道路空间(约1.0-1.5米)。考虑到增加绿量,地面依然采用目前生态停车位中常见的“生态植草砖”,沥青道路(马路)部分的地面不作材质上的处理,仅通过地面划线或者地面色彩的改变来进行区分。

造型结构的“左右”,指的是停车位从地面至顶部的支撑结构。考虑到侧方位停车,车辆进入与离开停车位的实际。“左右”的支撑结构不能够影响到车辆的正常活动,应该采用单侧(绿化带一侧)的支撑结构。安装太阳能电板的停车位,在“左右”侧面的合适区域还需要安装充电、放电装置,以及计时收费装置。

总体来说,新型生态停车位在技术上的可行性是完全具备的。有几点需要特别指出:顶棚侧面不应延伸出绿化带的范围,即不应该影响到正常的道路行车,应该从道路边缘的正投影线后退0.3米以上,以确保安全。绿化带的乔木间距一般在6-10米,两棵乔木之间可以设置一个停车位。对于新建道路,采用两个停车位之间布置一棵乔木较为适合。停车位的长度一般控制在6米之内。使用材料主要是不同规格的金属材料、太阳能板等。雾化效果的水箱可以设置在内径较大的金属管内,也可以和雨水收集装置一起外置在顶部空间。

第三,新型生态停车位的造型设计从“徽派建筑风格”中吸取。

停车位隶属于公共设施设计的范畴,应该符合地域文化的特点。作为安徽省会城市的合肥,正是“徽文化”的代表城市。那么“徽风皖韵”中的哪些元素可以吸收到停车位的设计中呢?“白墙黑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首先在整体造型上给人“清简静雅”的特点。作为城市景观配景地位的停车位,自然应该采用简单、清新的造型风格,整体造型简单而不单调,色彩内敛而不死板。徽派建筑在细部构件上的精雕细琢,以及很多的设计符号与图案也可以引用在停车位中,例如木雕、砖雕的各种纹样,熟悉的纹样会带来较高的认同感。

第四,新型生态停车位的适用范围。

低碳与节约空间是新型生态停车位的主要特点。由于采用沿路侧方位停车,并没有采用侧转90度停车与立体停车的方式,道路停车的数量并没有增加。因此适合采用本停车位的范围应该是道路并不宽阔、交通流量比较大,且无法使用最内侧车道设置停车的道路,以及需要设置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道路。新型生态停车位较之常规的停车位可以有效的减少3-5个平方的占地面积,同时保证道路绿量没有明显的降低。由于采用低碳的清洁能源以及雾化效果,停车位不仅能够满足电动车临时充电的需要,同时雾化作用也为道路景观增加了新亮点,进而带来了清新的环境。

绿电交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1篇8

关键词:道路;特色;绿化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可以改善和提高居民的生存生活环境质量,塑造美好的城市形象,而且可以推动城市旅游业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给整个城市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像淄博市这样一个处于内陆的老工业城市。

本文阐述了淄博市柳泉路绿化的现状,在绿化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1淄博市道路绿化的现状和特色分析

淄博市是一个组群式城市,对于这样一个组群式城市来说加强城区间的道路绿化是优化城市结构、突出城市特色的有效途径。

1.1淄博市柳泉路的现状

柳泉路位于淄博市张店区,横跨南北将张店城区分为东西两部分。南接淄博市主干道张博路(张店-博山)北延到桓台,即柳泉北路,是淄博市城区最繁忙的道路,同时也是贯穿淄博南北的主干道。柳泉路始建于1986年,因使用年限较长,路面破损严重,高低不平,影响车辆运行和城市面貌。2002年,淄博市投资3500万元重修城区柳泉路,并于2003年扩延柳泉北路,使之变成了一条亮丽的景观大道。

位于城区的一段是柳泉路的主体部分,它采用“三板四带式”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间采用国槐作为行道树,这是86版的柳泉路所采用的,02版的柳泉路在改造中考虑到地区与文化因素将其保留。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的分车带绿化中采用了色块式处理,种植小龙伯,金叶女贞及常春藤,而以常春藤居多。柳泉北路由于各种原因,近期绿化工程才刚刚完工,我有幸参加了这个工程。北路郊区段采用“二板三带式”,八车道;而接近桓台城区段采用“三板四带式”,八车道。

1.1.1张店城区段

城区段的绿化已经于2002年完工,城区段的绿化主要以保留为主。保留了原来的行道树以及主要的绿化块。而后加入了较流行的模纹,种植扶芳藤,金叶女贞及小龙伯,组成色块的形式。

图二柳泉路城区段

城区的柳泉路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也有独到的地方,公交车是一个城市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公交车站牌的设计,看似问题虽小但它却是和市民息息相关的,如何才能给乘车者创造一个即安全、高效而又舒适的乘车环境,柳泉路在设计时采用了一个新的思路在。在有站牌的地方把人行道向路外侧凹,这样让公交车进入非机动车道停车,即方便了乘客,又不防碍交通,一举两得。在道路附属物的设计上,柳泉路采用的是:组合式四面灯箱,灯箱位于柳泉路的(兴学街至联通路)快车道与慢车道之间绿化隔离带区(上部灯箱画面尺寸1.25m*2m*2面,下部灯箱画面尺寸0.6m*1.6m*2面);路灯采用帆船样式;在绿化带周边用铁篱笆将其围住,防止路人践踏。

1.1.2郊区段

道路绿化树种的多样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从局部地段考虑,如何多样化,主要靠设计人员根据当地的局部小气候条件、建筑、地形、面积以及周围环境,作出具有不同特色的设图四柳泉北路施工图

计;二是从全市考虑如何在不同路段栽植不同的树种。郊区段位于张店与桓台交界处,2005年3月1日郊区段绿化工程全面启动,在此之前,桓台建委已经对绿化地进行了统一的土方工程。(图纸如下)此路段各种树木采用规则式种植,中央绿化带宽16m种植银杏,株距为3.0m;路两侧的绿化带宽32m,由路牙石向里延伸依次种植红瑞木(株距1.5m),蜀桧(株距1.5m),紫叶李(株距1.5m),雪松(株距3.0m),法桐(株距2.5m),同时路两边采用倾斜地形。每100米一个模纹。

1.1.3桓台近郊段(柳泉北路)

此路段由于地形较复杂,所以采用了自然式的绿化方法。在整地后采用了造坡的方法,由路牙石向里依次种植白三叶草,模纹(扶芳藤,红花麦李,风花月季),花灌木(红瑞木,连翘,棣棠,锦带,百日红,腊梅),小乔木(紫荆,紫叶李,西府海棠,五角枫),大乔木(雪松,银杏,云杉,柿树,山楂)。

此路段的施工也已经结束,绿化后的道路具有以下特点:

(1)四季常绿,花开不断。春季有迎春,连翘,棣棠,紫荆,紫叶李等竞相开放;夏季月季与百日红点缀了绿色;秋季可观五角枫红叶于柿树的硕果累累;冬季腊梅飘香四溢。

(2)创造生境,即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小环境,为花卉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立地条件。设计了一个护城河以增加空气湿度和降低花境内的温度。同时护城河把花境设计成一个半弧形的结构,并种植了一排垂柳,为耐阴植物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生长空间;

(3)景观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几年前,淄博市尚未出现“商业中心”的概念,随着政府对城市功能区划的明确定位,社会资金便产生了明确的流向,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大量社会资金流进“商业中心”,商业中心已

经在城市中显现。有关人士认为,目前,政府柳泉路两侧的规划是高层建筑集中区,是一个“粗线条”的规划,社会投资也是自发的行为,与商业中心相似的道理,政府有必要对柳泉路的功能进行细化、定位,通过市场吸引社会资金,加快城市的发展。同时,柳泉路又是一条景观大道,它正成为淄博市又一个城市亮点,为淄博市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加上了重重的砝码。我相信随着柳泉路的全面竣工柳泉路一定会成为一条真正的商务景观大道。

1.2淄博市张桓路的现状

张桓路与寿济路、中心大街路相接,为南北走向。南与张店中心路相接,北至桓台,是张店与桓台相连的重要道路。它绿化带中间有济青高速公路,将绿带分为两部分。在设计中,北部以较小的花灌木为主配合模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后面种植高大的雪松,形成壮观的景观衬景。南部的绿化带形式多样,相互穿插,为混合式园林布置。内有樱花,海棠,银杏,紫叶李,龙柏等。既有空间景观效果,又满足了季相变化的需要。西侧绿化带宽为50米,采用空间分割的做法,以整齐的云杉,雪松,银杏作为背景树,将绿地划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独立空间由曲线联结形成统一的构图。在每个空间里采用自然式种植手法,用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观花与观叶搭配,突出景观特色。同时强调视觉和嗅觉的相互统一。其背景用雪松与银杏相搭配,前面用白花和红花丁香相配合。旁边的隔离带下层以扶芳藤,红瑞木为主,上层为紫叶李,樱花,榆叶梅可以闻香和观花,增添了道路的美感。

1.3淄博市寿济路的现状

寿济路呈东西走向,位于桓台县城南端。分别于柳泉路、张桓路相交,是东西方向上的主干道。寿济路宽为64米,背景为银杏,金丝楸,柿树。前面以各种模纹和花灌木为主景,线条流畅,花纹精致。在立面上配合飘逸的紫薇和树形优美的石榴等进行配置。模纹采用月季、扶芳藤和不同色调的绣线菊共同组成。它南侧的绿化带以银杏,雪松,柿树,金丝楸为主,体现道路的通畅。同时也考虑到了人性化,在绿化带内为行人空留休息场所,是街头游园与绿化带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的绿化带风格与张桓路的绿化带风格一致。下层以花灌木模纹为主,几个色块颜色对比度强。上层的乔木为海棠,樱花,紫薇,紫叶李,石榴,山楂。兼顾了春,夏,秋的景观效果。行道树为金丝楸与银杏,树形挺拔,叶形奇特。

淄博市道路绿化在设计上既考虑了各条路的特色,又在变化中有统一,整条道路设计一气呵成,绿化线型流畅,节奏感强,富有韵律变化,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融淄博市特色与时代特征于一体,结合了周围的环境景观,充分体现了植物景观的多样性、文化性和时代性。

1.4淄博市道路绿化特色分析

淄博市在道路绿化上有了新的突破,坚持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针、阔树木合理配置的绿化方式,搞好新建道路的绿化,与道路建设同步实施。并进行原有道路绿化的改造,不断扩大绿化带的比例,提高景观档次。根据土生为主,引进为辅的原则,积极开展行道树种多样化尝试,争取形成一路一树,一路一景的道路绿化特色。利用过街天桥、电线杆装饰和活动花坛等绿化方式,进行空间道路绿化,提高道路绿化的绿量和景观水平。推行不等式路边绿化模式,有目的的合并道边绿化面积,狭窄的一侧种植多行行道树,宽阔的一侧可进行游园和风景林带建设,也可把道边有限的绿化面积集中到道路中间,进行建设大型分车带。

通过以上多种绿化手段,实现淄博市城区道路的多层次美化绿化,使道路绿化达到面积大、品种多、特色鲜明的效果。

2淄博市道路绿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淄博市城市道路绿化存在诸多问题,如忽视植物生长与周边环境矛盾,道路绿化与道路交通功能的脱节,不经过长时间的驯化,盲目的引进外来树种等。

2.1忽视了植物生长与周边环境的矛盾

淄博市发展以工业为主工矿企业较多,因此地上线路与地下管道非常复杂。如张店东一路近邻新华制药厂与大成农药长,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上盲目栽植大型乔灌木,结果使植株生长势减弱,甚至因根系无法伸展,吸取不到所需养分而死亡;在有架空电线的下面盲目栽植法桐、垂柳等大型乔木,因产生树线矛盾不得不疏枝,影响了美化效果,更严重的是大风季节,因疏枝不及时,造成线路中断,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并且在农药厂附近种植抗性不强的树种,导致树种死亡。

2.2绿化效果与道路功能的脱节

在柳泉北路与赵家北路的交叉口处种植了过多过密的乔木,使开车的司机无法看到另一条路的来往车辆,导致交叉口的事故发生率非常高。在环岛上,桓台县政府为了突出政绩,将环岛修得过大,而在绿化时又讲过多的树种种植在了上面,只在乎其外在效果,在大雾天气车辆造成堵塞起不到疏散交通的作用。

2.3未经长期的驯化与实践,盲目选用外来的植物品种

在绿化中不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周边的自然因素以及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只顾眼前效果,不考虑长远利益。选用未经引种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结果因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逐渐死亡。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绿化的整体效果。如在柳泉北路引进了东北连翘等花灌木,由于当地气温较高,植物过早发芽,根系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分与养分,导致植物抽死。

3淄博市的道路绿化问题解决方案

3.1设计前认真调查道路的周边环境

淄博市的化工厂较多调查时应注意到道路周边工厂分布情况,排放的有害气体情况、地上线路与地下排污管道的分布情况。对于不同的有害气体选用有抗性的树种,如抗二氧化硫的刺槐,银杏,白蜡,杜仲;抗乙烯的悬铃木等。在有地上线路或地下管道的地方种植花灌木或耐修剪的小乔木,避免矛盾的发生。这一点新建的柳泉北路做的较好,由于是城市的主干道,尾气污染较严重,所以在选取树种时选用了抗性强的蜀桧,雪松,法桐,银杏。

3.2设计时,使绿化效果与道路功能达到统一

中心环岛以及十字路口地处道路交叉点,目的是疏导交通,要求绿化高度在0.7米以下,为使司机和行人能准确地观察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可采用小乔木和灌木、花、草结合的方式进行各种几何图案或变形设计。例如,张店新村路的环岛就采用了简洁的设计,种植模纹为主,不求色彩鲜艳,但很实用。

3.3充分利用乡土树种

乡土树种是对于外来树中而言,是指那些栽培历史悠久、土生土长的树种。由于历史的原因,淄博市的乡土树种比较丰富,常绿的主要是雪松、大叶黄杨、侧柏;落叶乔木主要是法桐、毛白杨、国槐等;花木类以红叶李、樱花为主;灌木类主要有大叶黄杨、金叶女贞、扶芳藤、红叶小檗等。以上这些乡土树种在近期的道路绿化(如柳泉北路,桓台南外环)及道路再绿化(如张周路)工程中大量使用。

结束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园林绿化作为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道路绿化的建设更为人们所重视,提高城市道路绿化有利于整个城市的发展,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何渝生.汽车噪声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年

[2]曲格平.中国的环境与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

[3]郑西平.北京市道路绿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探讨.中国园林,2001年01期

绿电交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篇9

【关键词】市政道路;市政综合管线;绿化;布置;把控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道路是城市的大动脉、综合管线是现代城市神经系统、绿化工程是城市的外装;这三项建设的好坏是城市建设、对外展示窗口、发展经济、创造宜居环境、最易改变和提升小区品质的除主体结构外重要元素,要合理综合把控施工质量,也是极其复杂的息息相关系统工程。市政道路与市政综合管线布置以及绿化工程需要互相配合施工才能够提高整体施工质量,因此,在综合布置施工的过程中,把控好施工的结合点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城市地下管线特点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一个十分广阔且正在不断发展扩大的工程领域。而地下管线的综合布置,是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们具有如下的特点:

1、种类繁多

常见的有给水、污水、雨水、电力、通讯、热力、燃气七种,随着城市的发展,又拓展出了中水、网络、智能化、电视、煤制气等新的管线。

2、给水管――自来水公司,污水、雨水管――市政公司,电力管――电业局,通讯管――网通,智能化-智能一体化,有线电视管――电视台,热力管――热力公司,燃气管――燃气公司,这些管线的权属单位各不相同,管线的建设、维护管理均由相关单位负责。

3、更新快

近年来,城市发展迅速,向外扩张,城市基础设施得以重视,往往新区道路各种管线都预先敷设。老城区则不断进行扩容、翻新、积水点排水管网改造等一系列维护工作,所以,城市管线像是有生命的,不断衰老,也不断生长,时时刻刻,没有停歇。

三、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城市道路系统的布置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需要考虑城市用地功能布局;要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应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工程量;从城市整体环境来看,要做到道路系统布置与城市面貌相一致;道路系统的布置需要结合人防工程等。另外,道路系统的布置要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绿化施工作业面要求。

城市中各种管线一般都沿着道路敷设,各种管线工程用途是不一样的,所以性能和要求也不一样。比如煤气管道要防爆,须远离建筑物;通信管道,本身占地不大,但是需要大的检修入孔;排水管道一般埋设比较深,所以施工用地较多。当集中管线平行敷设时,之间要有一定的水平距离和竖向间距,不能影响相邻管线的工作和安全。所以,道路系统的布置要考虑用地面积,以保证管线的敷设(包含施工作业面),绿化的种植等。

四、市政道路综合管线以及绿化布置要点

管线综合的主要步骤如下:

1、进行管线综合布置首先应当收集完整的现状和规划资料以及工程所在地的常用管材与价格。设计人员应当在进行设计之前向业主提交所需的资料清单,而建设方应根据清单尽可能的将全部资料提供给设计单位。现状资料主要包括:现状管线的物探资料、现状管线的竣工资料和现状管线的设计资料。规划资料主要包括规划管线的种类、管径和走向等。

2、要求道路专业提供道路布置平面图、纵断面图及横断面图,桥梁专业提供桥梁布置平面图和横断面图。然后根据道路与桥梁条件以及现状和规划情况,进行综合管线横断面的布置,确定各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

3、根据道路和桥梁布置图以及已确定的综合管线横断受现状管道以及出水口标高限制,管线交叉时较难调整,所以应首先确定其高程位置。雨、污水管道管顶覆土应不小于0.7m即可,但是为了使给水、煤气、热力、电力以及弱电等管线可以敷设于雨、污水管道上方,同时保证道路两侧小区雨水可以顺利接入,一般雨水管顶覆土需要控制在1.5m以上,而污水管道通常埋深较大,若为起始管段,满足与雨水管道的最小净距即可。

4、根据综合管线横断面图和规划、现状资料,在排水施工平面图上绘制其他管线的平面位置,标注其管径(或沟断面尺寸)和走向,并且将所有的管线交叉点进行编号。

5、根据排水管道的高程、各工程管线覆土要求和相交管线之间的净距要求,计算并确定其他管线的高程位置。并将交叉点的信息填入管线综合竖向布置表中。一般市政管线之间的最小垂直净距为0.15m,其中电力管沟与其他管线最小垂直净距为0.5m。但是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新老管线较多,现场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但对于电力管线与燃气管线应将最小净距争取控制在0.5m外。

6、市政道路绿化工程质量事关政府形象和城市的市容市貌,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弥补和弱化建筑不足的措施;也可以把城市薄弱面进行遮蔽和修饰主要途径。市政绿化工程中涉及多个工种和行业,包含了建筑学、植物学、艺术学等知识,主要有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尤其施工环节对园林绿化质量的影响最大。因此,为了保证市政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实现景观效果必须要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建筑外绿化的主要布置是根据市政综合管线的走向和道路的走向以及土壤埋深情况布置骨干树、行道树、灌木和球类,在覆土深度足够的情况下布置大树、在土质复杂地方和浅薄区域尽量布置抗逆性强的灌木;在估计经常需要翻新的区域布置容易成活的树木或草坪;检修口周边应布置不妨碍检修抄作的苗木;在污水出口尽量布置吸污力强的树木。

五、城市道路与城市管线综合规划

1.城市管线综合布置一般原则

管线的布置需采用统一的城市坐标系统及标高系统,充分考虑管线内介质性质、建筑道路红线、路况、地形地貌、建筑物等情况。当综合布置地下管线产生矛盾时,应采取避让原则,如下:

(一)压力管让重力自流管;

(二)管径小的管线让管径大的管线;

(三)易弯曲的管线让不易弯曲的管线;

(四)临时性的管线让永久性的管线;

(五)工程量小的管线让工程量大的管线;

(六)新建的管线让现有的管线;

(七)检修次数少的和方便的管线,让检修次数多的和不方便的管线。

2.管线工程综合规划内容

城市管线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管线综合设计应当以批准的当地城镇(地区)总体规划和各项工程专项规划为依据。在设计之前,搜集道路规划红线范围以内与道路有关的规划管线的资料加以综合研究,既要避免设计位置和高程出现矛盾,又要预想到在施工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及维修中不冲突,避免发生损失。在道路布置时一定要全面了解各种管线的布置情况;要对主要管线资料现场核对落实,随时加强与城市规划部门,以及管线所属部门之间的联系配合,并对所综合的管线进行复核和检查,以保证设计质量。

3.综合管沟是协调施工矛盾的综合解决途径。

(一)综合管沟的优越性

现在,综合管沟的敷设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它的优越性愈益显著:

能避免因为埋设、维修管线而导致道路反复开挖,确保交通运输畅通;能有效集约化地利用市政道路下的空间资源,为以后城市的发展保留下宝贵空间;能根据远期规划容量设计与建设公共沟,从而能满足管线远期发展需要;

由于管线增设、扩容比较方便,管线可分阶段敷设,所以管线建设资金能够实施分期投资;

由于综合管沟内的管线间接地与地下水、土壤、道路结构的酸碱物质接触,能够减少腐蚀,延长管线的使用寿命;

综合管沟结构具有一定的坚固性,能够抵御住一定程度的冲击荷载作用,具有比较好的防灾性能,能保证水、电、煤、通讯等城市重要命脉的安全;

(二)综合管沟对于城市道路的意义

综合管沟虽然初期投资较大,但是,可以解决交通运输与道路反复开挖的矛盾,从而降低了路面的翻修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同时也增加了路面的完整性和工程管线的耐久性;避免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人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保证路容的完整和美观;由于架空线进入公共沟,改善了城市景观和提高城市的安全性,同时又避免了架空线与绿化矛盾,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由于避免了反复挖掘道路,提高了路面使用寿命;减少了道路的杆柱及各工程管线的检查井、室等,保证了城市的景观空间。

六、市政道路绿化布局要点

1、合理配置行道树

配置行道树首先选具有特色的优良绿化树种,弥补城市道路绿化树种单一的缺陷,也可种植一些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能代表市特色的树木。选择适地适树,容易成活、耐旱、耐寒、耐瘠薄、耐修剪,分支比较高、常绿等特点,考虑到市政管线布置后,土壤厚度不利于树木生长,土壤结构复杂,行道树养护难度较大等原因。例如,在街道两侧种柚类、香橼、石榴、杨梅、枇杷等既有行道树冠荫浓的特点,而且有与众不同的美感。

在进行城市道路改造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原有绿化树的保护。如原有绿化树影响城市道路改造时,无法维持原状,可对原绿化树进行移植;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名贵树种更应加以保留与保护。如今,人们对道路绿化要求提高,树木色彩与季节变化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和市民的高度重视,城市道路绿化部门开始尝试引种一些色彩与季节变化较明显的树种,随着季节的变化,行道树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形成特色景观,营造绚丽多彩的城市风貌。

2、合理布置分车带

分车带进行合理布置显得尤其重要,在对分车绿化带植物配置时应力求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中间分车绿化带应设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其高度在距相邻的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m~1.5m之间的范围,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种植绿化树,例如,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带上,不宜种植灌木丛,以免阻碍视线。在机动车不是很宽的道路段,多宜种植高大乔木,乔木不但造价低廉,而且管理方便,且护荫能力好,可有效保护路面,增加路面的使用年限,同时具有良好的通视效果。注意不要使两侧的乔木树冠在机动车上方搭接,或让其在道路界限外。

3、交通岛绿化:中心岛、导向岛需要配置主要控制高度,色彩明显,给交通带来引导和防眩光作用,多用灌木或草花地被进行搭配。

4、广场、停车场绿化,基本上与行道树差不多,主要是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的绿地构成,主要营造休闲遮荫效果,树冠要求丰满。

5、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绿化空间、提高容积率和绿化率

在对路侧绿化带布置时,要充分挖掘道路边缘、边角、边线及弯角地带的土地潜力,必要时进行拆迁,使绿化景观面积增加,路侧的绿化布置还应结合相邻用地的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保持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效果。对于较宽的绿化带可种植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花草树木使之有机结合,形成层次感、色彩感,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模式。在当今土地资源匮乏和空气质量较差的情况下,尽量营造森林城市,在道路上尽量种植不妨碍交通的高分支容易生长和抗逆性强的树木,可以局部遮盖道路,这样我们就感觉是在森林中穿越,给市民一种生态园林的感觉,河道溪流在不影响泄洪情况下可以倾斜种植,这样可以增加河道的悠闲自然感,总之,种种办法可以拓展绿化空间,提高城市绿化率和容积率。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道路与市政综合管线、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出三者之间的关联点,进而分析施工进行过程中需要把控的重点内容,设计施工的具体流程和方案,为市政绿化综合施工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新尧.城市道路管线综合设计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9)

[2]罗文斌.浅谈市政管线综合规划设计[J].广东科技.2011(04)

绿电交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

关键词:道路绿化;城市化;景观;乡镇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271-2

道路绿化是城乡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城乡环境空间的重要景观因素。道路绿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起到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等生态作用,给人们的出行创造出愉悦、舒适、卫生的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和观念发生了改变。当前社会越来越重视环境空间的质量,主张打造绿色生态的生活空间。道路作为环境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受到关注,道路绿化成为焦点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全国各个城市都将道路景观绿化作为提高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道路绿化发展起来,就是在乡镇,道路绿化也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道路绿化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具有着特殊的意义。

1城市道路绿化的发展现状

城市道路绿化起着美化市容市貌,减轻环境污染,为城市居民创造优美的工作、生活空间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和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我国城市绿化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出现了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层密植、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

当下,全国大多城市的道路绿化都有了很大改观。社会的进步,促进城市的发展,物质的充足,促进观念的改变,景观绿化得到了推广,全国各个城市都将道路绿化作为提高城市形象,展现城市风貌的重要手段。道路绿化是城市的窗口,在城市园林规划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提高对道路绿化的重视,人们将会得到高质量的生活环境,高质量的出行环境。与城市规划发展一样,乡镇规划也有了初步的发展,与之相应的乡镇道路绿化也有了初步发展,并且朝着城市化方向发展。

2乡镇道路绿化现状及其城市化改造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乡镇发展也很见成效,道路绿化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受到了重视。乡镇是城市之外人口集散较多的地方,也是商业和文化集中的地方,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乡镇规划尤为重要,道路绿化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同样得到重视和发展。然而现在大多乡镇道路绿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存在的是脏、乱、差、这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2.1下面就从天津静海县大邱庄黄山路整治改造说起,来分析一下当前乡镇道路绿化向城市化发展的趋势

2.1.1黄山路现状条件分析黄山路位于静海县大邱庄镇,全长1.4km,是大邱庄地区的商业文化集中的交通要道。自西向东分别相交于静王路、津团西路、香港路和长江道4条主要道路。目前的黄山路绿地率仅为27%。

2.1.2黄山路现状景观存在的问题绿化率低;硬质景观破损,需要更新改造;市政设施破旧(电线杆、灯杆、电话亭、变压器等);广告杂乱;建筑立面破损脏乱;存在部分违章建筑;绿化风格不一,缺乏整体性,缺乏层次性,植物品种单一,造型简单;缺少景观节点。

2.1.3黄山路景观绿化的城市化改造大邱庄位于天津静海县东部,团泊新城南区,全镇总面积40.5km2。大邱庄镇的主体产业是工业,工业占全镇经济总量的90%。大邱庄没有传统的田园风光,这里有的是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规划整齐的多层楼房、风格多样的花园别墅和高楼大厦,大邱庄是中国改变最早的村庄,它所走过的道路,不是每个村庄可以效仿的,但是大邱庄的发展毕竟指出了新农村的发展方向,它所走的正是一条农村城市化的发展道路。

黄山路是大邱庄的商业集中地,是交通要道,代表着大邱庄的形象,是大邱庄城市化发展的缩影。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新的规划整治方案着重从景观绿化、建筑界面、硬质景观、市政设施等六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力求将黄山路打造成大邱庄的新城市客厅,提高商业、生活环境质量。

2.2下面对黄山路的绿化设计来做重要的说明

此次绿化整治总体要求新增绿地6204m2,占总绿地的40%,需要提质的绿地9516m2,占总绿地的60%,适当增加街头绿地,对街头小公园进行改造,部分企业拆迁退绿,增加景观节点,合理配置植物,打造生态自然、错落有致、品种丰富,四季分明的景观效果。

2.2.1道路功能充分考虑交通分流和道路美观,分别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以及机动车道中央位置设计了绿化带和隔离护栏。沿线绿化带内、桥梁及沿线绿地的苗木配置、造型和整体线性都进行了认真的斟酌,达到了良好的美化效果。

2.2.2绿化原则遵循了整体化原则,统一考虑与之相关的绿植、建筑物、街道设施等,风格一致,整齐美观,避免简单的罗列和拼凑;因地制宜原则,适地适树,选择合适的树种,科学配置。生态原则,树种选择要适应生态环境,抗污染性强,无臭味、无飞絮、花叶优美的品种,美化环境,增加色彩,减少污染。

2.2.3植物配置道路绿化设计要结合当地特点选择适宜的园林植物。因树形、叶形、花色不同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道路绿化的植物选择直接关系到绿化的成败、绿化效果的快慢、绿化质量的高低、以及绿化效应的发挥和道路景观特色的形成。在遵循坚持功能与景观相结合、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原则下,通常考虑选择易成活、生长快、寿命长、根系深、适应性强、管理粗放、抗污染、耐干旱、抗风和抗病虫害的树种,其中以乡土树种为首选树种。行道树种应选择树干直、健壮、分枝点较高(一般在2.5m以上)、冠大荫浓的树种,以满通运输、形成绿荫效果等功能作用。根据景观功能要求,要是实现绿化四季长青,三季有花,需要多品种配合与多形式栽植,国槐、白蜡、泡桐、金银木、紫叶李、木槿、合欢、月季矮牵牛等二十多种植物在本方案中应用。乔木、灌木、花草、地被植物相配合,注意植物栽植的高低、疏密、比例、形状、色彩搭配,从而形成生动、活泼的自然氛围,显现出春、夏、秋、冬均有的相宜景色。

2.2.4改造效果此次道路绿化可弥补建筑在色彩、质感上的不足,通过绿色植物可协调、统一千变万化建筑物的色彩;装点道路空间,满足景观需求;通过道路绿化,如绿化隔离带、行道树、绿篱、花池等,组织交通,达到人车分流;街道中的行道树可以遮荫降温,道路绿化的植物还可降低噪音、遮挡灰尘、防风防火、增加空气湿度、防污染,起到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道路通过绿化,能够形成绿色的景观走廊。

3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3.1规划设计不合理

许多道路在完成绿化后,反复的重建;有的道路缺乏整体性,一条路上有多种种植方式,杂乱无章;有的人流和车流多的地方,停车位短缺,人行便道过窄,结果造成绿化人为的破坏;有的市政设施和绿植混杂一起,例如公交站台建在绿化带之后,不仅行走不便,对绿化的破坏也很大,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3.2绿化植物品种的选择不合理

绿化设计首先必须认真调研,充分考虑地理条件和地理位置。有些地方为追求景观风格,忽视本地土壤、气候等条件,盲目引进外来品种,造成树种不能存活,绿化带重复施工,浪费人力、物力。有些立交桥的绿化设计中没有考虑植物的喜阴性,结果植物不能成活,绿化效果差。另外乡镇道路远离城市,常穿过农田、山村,不具有城区内较密集的建筑物和复杂的各种管网,它的绿化有着自己的特点,在绿化中无需采用过多的名贵花木与鲜花,虽然说乡镇道路有向城市化发展的趋向,但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规划。

3.3道路绿化完成后养护管理不足

这是目前道路绿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乡镇道路绿化中表现更加突出。一方面是因为资金不足导致施工后养护不足,甚至停止养护。另外就是养护队伍知识不足,专业程度低,不了解植物习性,使用方法不当,造成资金、植物和人员的浪费。

综上,尽管目前道路景观绿化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整体上环境是越来越好。尤其是乡镇道路绿化也正在进行着城市化改造。创建好的道路绿化、营造优美的出行环境是现代化发展的结果,也是扩大改革开放的需要。道路绿化是一门艺术,不仅可以创造美感,还可以展现城乡空间的文化,现实实践中要综合考虑城乡环境特点,地理条件,植物形态等多个方面,合理规划,精心配置,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性和观赏性,创造丰富多彩、生动活力的城乡道路绿化景观。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等.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2]郭峥春.道路绿化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初探[J].山西建筑,2007,(34).

绿电交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篇11

关键词:小区景观、中水回收、雨水收集及景观水处理、太阳能利用、屋顶绿化

引言:

近几年,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国建设部门对于节能环保措施越来越重视。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3月底表示,我国对达不到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将采取禁止投入使用等强制性措施进行限制;对超过节能设计标准或采用可再生能源的绿色建筑,将采取减免税收、费用,贴息贷款、财政补贴等措施进行鼓励。同时作为社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区环境及其节能环保措施的应用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因此,如何既保证社区的环境优美又能体现其环保性性,已成为房地产开发的焦点和难点。这就需要在结合国内外先进节能技术、施工工艺以及配套土木工程技术措施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试验,在广泛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寻找适合在社区应用的方式和方法。

地区气候特征

杭州市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逆向转换,天气系统、控制气团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形成春多雨、夏湿热、秋气爽、冬干冷的气候特征;加上良好的地貌特点,造就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为景观节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及好基础条件。

1中水回收

近年来,本市居民用水价格持续走高,而中水价格继续维持每立方米1元。这样,节能环保成为营造水景住宅的小区不得不面临的抉择。

目前“水景住宅”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完全借用天然江河湖泊的自然景色;第二种是将原有湖泊进行改造结合人工造景;第三种是纯粹的人造水景。目前绝大多数楼盘的小区水景是完全的人造景观。利用中水打造“水景”。北京大学景观设计中心主任俞孔坚博士认为,人造水景必须是生态的、环保的、节水的,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尊重人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的。杭州市住宅局下属的某小区的经济型水景包括一个人工湿地和一些贯穿小区的溪流。对于这些水的采用都是经过人工湿地自然过滤的废水再利用供给的中水,用于小区绿地的浇灌用水、人造水景的用水。这样做主要就是为了节水、节能,把大量的洗澡水、洗衣水、景观用水、使用过的循环水回收后集中人工湿地进行过滤再利用。生活污水经过人工湿地处理之后用于小区绿化、冲洗路面、浇灌屋顶植物,由此可降低小区管理成本。同时,由于中水的水质不能达到饮用水标准,应减少中水与人身体直接接触。利用中水来营造水景,要注意尽量建造观景为主的设施,少设置水与小区居民接触的旱喷泉、儿童戏水池等,既保证业主的身体健康又能够在节水节能的情况下,为小区景观增添亮色。

2雨水收集及景观水处理

我司开发的某小区是市推进建筑节能的示范工程,该小区在设计中有一个15000多平米的人工湖,为了保证环保性及经济性,该小区设计了雨水收集及景观水处理,已保证人工湖的用水量。雨水自房顶开始收集,把包括草坪绿地的雨水通过收集系统汇总后再过滤后进入湖水,营造天然生态活水湖,基本能保证在一年中不需要补充外来水,极大的降低了后期的物业管理成本。同时利用水体的天然自净功能,利用生物过滤法种植水生植物群落,形成生态人工湿地系统。运用湿地植物群落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植物群落构成为:以灯蕊草、菖蒲、芦苇为主的挺水植物;以凤眼莲、浮萍为主的漂浮植物;以金鱼藻为主的沉水植物;以荷花、睡莲为主的浮叶植物等。同时为保证水体内部循环利用原有天然冲沟,形成一个深达7米的湖泊,基本能保证在不用药物及设备的情况下,水质能达到景观用水标准。

3太阳能的利用

阳光是一种新型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阳能照明灯是以白天太阳光作为能源,利用太阳能电池给蓄电池充电,把太阳能转换化学能储存在蓄电池中,晚间使用时以蓄电池作为电源给节能灯提供能量,把蓄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变成光能,使照明灯工作。一套基本的太阳能照明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和光源,既可直接产生低压直流电,也可通过逆变器转换成220伏交流电,然后供给照明负载。与传统路灯相比,太阳能照明的优点明显。太阳能亮化照明技术具有一次性投资、无长期运行费用、安装方便、免维护、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不会对原有植被、环境造成破坏,同时也降低了各项费用,节约能源,可谓“一举多得”。但太阳能照明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如造价高、功率小,电池板对景观影响较大等,100W节能灯需要电池板面积2m之多,为了保证景观效果只能缩小电池板面积,从而造成亮度不够等情况。目前只能采用太阳能草地灯和路灯,与普通灯具交替使用,起到辅助照明的作用。随着太阳能技术的发展,转化率的提高,在其他能源价格日渐高涨的情况下,低费用、无污染的太阳能应用的前景会越来越广。

4屋顶绿化

一个绿化屋顶就是一台自然空调:通过实验证明和没有绿化的屋面相比,绿化屋顶可以降温,在酷热的夏天,当温度30度时,没有绿化的地面已达到不堪忍受的40----50度,而绿化屋顶基层10CM处,温度则为舒适的20度。在冬天,绿化屋顶象一个温暖罩保护着建筑物。屋顶绿化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改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改善众多道路的硬质铺装而取代的自然土地和植物的现状;改善过度砍伐自然森林,各种废气污染而形成的城市热岛效应,沙尘暴等对人类的危害;开拓人类绿化空间,建造田园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屋顶绿化不但能隔热,同时可以种植经济作物,如马齿苋、鱼腥草、车前草、豆角等,在丰收后,能带来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基本解决了屋顶绿化的费用问题。如某福利中心屋顶种植了绿化草地、灌木及乔木;通过合理的分层设计(如图所示),解决了屋顶隔热的问题同时美化了环境,利用中心区内生活污水经人工湿地处理后的出水,经太阳能光伏泵提升至屋顶,用于屋顶绿化滴灌用水,进一步降低了屋顶绿化的管理费用。可以说,屋顶种植已达到了三节一环保的目的(节能、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

5总结

绿电交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篇12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都有珠宝交易项目,有的甚至规模很大。如扬州“国际珠宝城”,诸暨“华东珠宝城”,莆田“上塘珠宝城”,深圳各区如罗湖、福田、布吉等也均有珠宝城。据了解,这些项目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人气不旺——门庭冷落,名气不大——知之者甚少,导致营业成交量底,总体经营难以为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主导思想单一,经营策略呆板,就珠宝论珠宝,没有生命力。

②缺乏文化内涵。物质层面没有精神层面做支持,单调乏味。

③建筑设计无特色。黄金珠宝本是人类生活中的奢侈品,她引领人类生活面向时尚,其建筑也应该是时尚的,有特色的。但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

如何避免上述迂境,是对建筑师创造力的巨大挑战。从以上分析可见,“人气”和“名气”是衡量珠宝城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设计创意:

设计创意主题为“宝藏旅游地”。打造以黄金珠宝为主题,集研发、展销、旅游、观光、休闲、购物、娱乐餐饮、博览和弘扬珠宝文化艺术为一体的国际一流黄金珠宝交易中心

②文化支持策略:开发珠宝文化,展示珠宝珍品,普及珠宝知识,弘扬珠宝艺术,用文化带动“名气”。

③双风格策略:建筑造型为珠宝风格+滨海风格。既有珠宝的隐喻,又象航行中的旗舰,与山海景观呼应,标志性强。

④开放空间策略:开发利用立体空间(如空中花园,顶层观光),对公众开放,形成地区性公共活动空间,使土地利用最大集约化。

⑤绿色建筑策略:符合环保、节能、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实现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

概况:

1.建设地点: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片区,为盐田区委旧址。建设用地范围由深盐路、沙盐路、官上路围合而成。地形坡向西高东低,高差约4米。总用地面积25069平方米。其中一期19150平方米,二期5919平方米。

2.用地条件分析:

交通:北侧深盐路红线宽35米,是西联罗湖、东联南澳,贯穿盐田的城市交通干道;东南侧沙盐路红线宽30米,是盐田沙头角片区生活性主干道;西南官上路宽18米,为城市支路。

景观:用地北侧及西南侧邻近梧桐山,东侧及东北侧近海。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周围旅游景区如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中英街、明思克号航母、大小梅沙海滨公园,三洲田东部华侨城、盐田港装卸区、盐田区政府广场等均是各具特色的著名景区,具有优良的旅游产业基础。

现状:一期用地现状为临时停车场及空地,二期用地有简易临时建筑。

3.项目定位:根据盐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打造世界一流的黄金珠宝交易中心。

总平面布局

本工程用地呈三角形状,东西两端切去城市公共绿地后呈弱五边形,分两期建设。总平面统一布局,分期实施。

根据用地形状和体现珠宝形态特征,以及有利于集约用地、紧凑布局的原则,总平面布局曾经构思了多个方案:①塔楼形体为三角形,尖顶朝北,裙房为平行四边形。②裙房不变,塔楼形体为三角形,尖顶朝南。③塔楼形体为双三角形错位连体,裙房为五边形。④塔楼形体为六边形,裙房为平行四边形。⑤塔楼平面为矩形,裙房为梯形加弧线形。⑥塔楼平面为五边形,裙房为梯形。以上方案经过综合分析,最终演进为塔楼为五边形(顶部切角),沿深盐路布置在一期用地的居中位置;裙房为平行四边形,沿沙盐路和官上路布置。裙房附有配楼,布置在裙房西南角。二期工程,建筑平面为“L”形,长边沿深盐路布置。此方案总体布局紧凑、功能分区明确,道路系统合理,立面造型表现力强。

交通分析:

1.道路交通设计:

①车行道:沿建筑四周布置车行道(兼消防通道)形成环状。车行出入口共三个。深盐路不允许开口。三个开口中一期工程二个,分别在沙盐路和官上路上;二期开口在官上路上。在一、二期之间从官上路上伸入一裙房职工和货运专用通道。此通道宽4米,在二期建成后与北侧环路连通形成双环系统。北侧和东南侧环路宽6米,西侧和西南侧环路宽4米,消防登高面布置在环路北侧。塔楼主入口是车辆必达之处,车辆由沙盐路进,向北绕裙房到达大门后进入地下室,或到西侧回车岛调头返回出口。

②停车场:停车分地上与地下两部分。地上利用环道外侧与用地红线间布置生态化停车场。地下室分一期、二期两块,今后用地道连通。一期地下室为二层,分别于北、东、南设三个地下车库出入口,其中北侧出入口为双向宽7米。其余两个为单向宽4.5米。二期工程两个出入口,分别宽7米和4.5米。

③人流组织:本工程整个基地为开放式,场地四周不设围墙门岗。从市政人行道进入本基地,除沿基地四周停车带边有绿篱阻隔外,其余开口部位均可进入。环路路面铺装与人行道铺装一致,并不设高差,以便兼用。

2.绿地与广场布置:

绿地与广场布置可归纳为“一环四场两顶”。“一环”即沿环路的环形绿化带;“四场”即用地东端城市绿化广场、西端城市绿化广场、南端裙房门前绿化广场和二期商务公寓东南角院绿化广场;“两顶”即裙房顶及公寓楼顶。裙房顶为公共开放空间,公寓楼顶布置太阳能板和供内部使用。

建筑设计

本工程共两组建筑。一期为一组,即黄金珠宝交易中心大厦。二期为一组,即商务公寓楼。

1.黄金珠宝大厦:由四层平面为平行四边形的裙房(及其配楼)和五边形塔楼组成。

①平面设计:一层平面:出入口较多,服务于三个方面:

a.塔楼:主出入口位于深盐路地块中央,次出入口(备用门)位于其西面裙房中。

b.裙房:出入口有:北侧、东侧、东南侧、南侧、西南侧、西北侧。其中东南侧和南侧是主门,西北侧是内部通道门。

c.裙房顶和塔楼顶:出入口有:东侧部分楼梯和观光电梯、西南侧兼通各楼层的露天自动扶梯、四层中庭螺旋楼梯。

一层平面划分两个防火分区,沿外墙布置5座楼梯,中心部位布置一座楼梯和四组自动扶梯通往二层,塔楼门厅大堂和核心筒独立使用,与裙房之间仅设备用门。

一层平面上空布置两个共享空间。四组自动扶梯穿行其间。利用现状地形高差,地面设计了三个标高,西部层高6米,中部层高7米,东部层高7.5米。在7米高的空间中,局部布置了一处两侧临空的曲线形夹层,使建筑空间有放有收富于变化。卫生间布置在西北角。

二层平面:与一层平面基本相同,出入口有西南侧自动扶梯和东端自动扶梯。二层上空也设两个共享空间,形状与一层略有不同。在塔楼大堂处楼板为空。

三层平面:除共享空间由两个变为一个,且形状有所改变外,其余部分与二层平面相同。

四层平面:在三层平面的基础上,南侧、西南侧缩小1至2跨,形成退层花园。并从该处另设自动扶梯通往五层屋顶花园。四层平面中间部位布置一中庭,以螺旋楼梯与屋顶花园连接。

五层平面(即空中花园):由屋顶花园、塔楼首层、裙房配楼三部分组成。考虑到向公众开放,与地面的交通的联系必须十分方便。设计中在东端布置了一座楼梯和两部观光电梯,南侧和西侧布置了二组楼电梯和自动扶梯。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广告调研的重要性范例(12篇)

    - 阅0

    广告调研的重要性范文当前我国幽默广告研究基本态势我国广告界对幽默广告及其效果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学术性研究尚未得到社会的充分重视,研究相对滞后,研究水平亟待提高。现.....

    铁路货运基本知识范例(12篇)

    - 阅0

    铁路货运基本知识范文1铁路在运输市场竞争中的优势1.1铁路在中长途运输中占有绝对优势客运方面:以200km和1500km为明显的转折点,200km范围内旅客首选铁路作为交通工具的占46......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