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修复的意义(6篇)

来源:收集

水生态修复的意义篇1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2年6月期间接受口腔修复3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接受全面检查,然后结合检查情况施行修复。结果患者口腔问题经过修复后基本上得到排除,324例患者接受活动义齿修复,占总人数85.26%;每位患者平均缺失6.4颗,牙齿共修复2083颗缺失牙齿;56例接受义齿固定修复,占总人数14.74%。在本次所有活动义齿修复里有39例为全口义齿,占总人数10.26%;36例为上半口义齿修复,占总人数9.47%;20例下半口义齿,占总人数5.26%;9例赝复体,占总人数2.37%。在所有固定义齿里修复牙单位共43个,男21例,29个牙单位;女13例,19个牙单位。结论口腔修复问题对老年患者生活水平及质量存在重要意义,临床医生应该综合各方面因素,探讨并施行最佳方案。

关键词:老年患者;口腔修复;临床治疗;探讨研究

整形美容医学美学美容MedicalAestheticsandCosmetology2013年5月第5期No.5May.20132013年5月第5期No.5May.2013医学美学美容MedicalAestheticsandCosmetology整形美容中图分类号:R7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45-02口腔疾病是影响高龄患者生活水平及质量的重要因素,患者由于年龄较大普遍存在牙齿缺失或损坏情况,为了保持良好的咀嚼及语言功能,应该及时进行口腔修复,另外口腔修复对患者维持面貌及健康心理状态都存在重要意义[1]。老年患者口腔涉及范围及因素都较为广泛,经常出现若干种疾病共存现象,而且由于年龄问题伴有骨质疏松、牙槽骨收缩、神经肌肉机能削弱等情况,口腔修复整体难度系数非常高。本文选择2012年4月-2012年6月期间接受口腔修复3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现报告如下。

1基础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2年6月期间接受口腔修复380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其中男性206例,女性178例;年龄在54-86岁之间,平均值为63.24岁。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前均进行认真的口腔检查,同时拍摄患者的全口或局部牙片,与颞下颌关节有关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关节侧位片拍摄。对每一位老年患者的性别、年龄、牙位的缺失情况、牙位的余留情况、食物嵌塞情况、颞下颌关节、咬合关系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修复治疗后统计分析工作的进行[2]。同时对患有口腔疾病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松动牙齿的拔除,根据残冠、残根情况采取保存或拔除治疗,对牙周病、龋病、牙髓病等给予相应治疗。

2结果

本次患者口腔问题经过修复后基本上得到排除,324例(85.26%)患者接受活动义齿修复,每位患者平均缺失6.4颗,牙齿共修复2083颗缺失牙齿;56例(14.74%)接受义齿固定修复。在本次所有活动义齿修复里有39例(10.26%)为全口义齿,36例(9.47%)为上半口义齿修复,20例(5.26%)下半口义齿,9例(2.37%)赝复体。在所有固定义齿里修复牙单位共43个,男21例,29个牙单位;女13例,19个牙单位。

201例(52.89%)患者上下牙齿列间仍然存在牙合关系,按照原牙合关系进行修复;84例(22.10%)牙合抬升;81例(21.32%)患者上下颌骨之间不存在牙合接触关系。98例(25.79%)患者牙齿被食物嵌塞,部分还同时存在缺牙现象。

3讨论

伴随着年龄的持续增长,身体各项生理机能逐渐削弱,患者将会处于在心理、生理都较为脆弱的阶段,而口腔也会因为身体综合素质的普遍降低无法抵御各种疾病的入侵。引发口腔疾病的因素非常广泛,例如楔形缺损、龋病、缺牙数量过多、余留牙不稳固、颌曲线不佳、牙齿磨耗不均等[3]。过去我国经济水平偏低,整体卫生质量不好,因此大部分老年人会忽略口腔保养及卫生,极易引发牙龈炎、牙周炎等疾病,而且在免疫力降低前提下,口腔黏膜略为单薄,唾液腺量分泌量偏低,为黏膜病提供发生及发展空间。老年口腔修复主治医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能够熟练运用各项专业技能,在治疗时兼顾所有影响因素,争取做到防治结合,确保老年患者口腔及身心健康[4]。另外还应不断总结临床实践经验,充实自身知识体系,为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创造理想治疗环境。

混乱的牙合关系是导致口腔疾病的重要因素,在施行口腔修复时,应该将患者自身实际情况及所有的口腔疾病历史纳入考虑范围内,并按照其治疗意愿或需求制定具有较强可行性的方案,注意该方案应该同时满足医患双方的潜在需求。另外应该特别注意老年患者牙根问题,存在牙周炎及无根尖周炎残冠残根若想拔除需谨慎考虑,而且不能对修复治疗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松动系数高于Ⅱ度,基本上无法消除根分歧与根尖周病变,应该及时拔去已经没有存在价值的残冠残根。活动义齿修复是老年患者治疗口腔疾病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方式,一些义齿价格低廉且可局部摘除,患者可以逐渐适应并在未来适当时机进行全口义齿修复。但是这种方式的机械性不理想,佩戴不舒适用且口腔卫生不易进行。而固定义齿的体积比较小,不会对口腔卫生产生影响,佩戴舒适、语言沟通流畅,没有取戴需求,所以患者只存在较少缺牙现象、缺牙间距小、余留牙处于健康状态的老年患者,可以优先选择固定义齿修复,咀嚼便易舒适[5]。

本次作为研究对象的380例老年患者在接受口腔修复后基本上能够缓解存在的一系列疾病得到排除,324例患者接受活动义齿修复,占总人数85.26%;每位患者平均缺失6.4颗,牙齿共修复2083颗缺失牙齿;56例接受义齿固定修复,占总人数14.74%。在本次所有活动义齿修复里有39例为全口义齿,占总人数10.26%;36例为上半口义齿修复,占总人数9.47%;20例下半口义齿,占总人数5.26%;9例赝复体,占总人数2.37%。在所有固定义齿里修复牙单位共43个,男21例,29个牙单位;女13例,19个牙单位。

201例患者上下牙齿列间仍然存在牙合关系,按照原牙合关系进行修复,这部分患者占总人数52.89%;84例牙合抬升,占总人数22.10%;81例患者上下颌骨之间不存在牙合接触关系,占总人数21.32%。98例患者牙齿被食物嵌塞,部分还同时存在缺牙现象,该部分患者占总人数25.79%。

水生态修复的意义篇2

选择适当的镶牙方法假牙(义齿)按固位方式不同,通常分为固定义齿和活动义齿两种。活动义齿有部分和全口两种,部分活动义齿是单个或多个牙齿缺失后的一种活动的修复体,全口义齿是全部牙齿缺失后的一种修复体。牙齿缺失后的老年人要根据牙齿缺失情况和牙周组织的健康程度来确定镶什么样的假牙。

部分活动义齿的特点是:依靠不锈钢丝的卡环挂在临近或其他牙齿上,除假牙外,一般有一个较大的基托,依靠卡环和基托将整个义齿较稳定地安放到缺牙的部位,以恢复失牙的形态和功能。其优点是:可自由取戴,易于清洁,美观大方,制作一般较为简单,不需要过多磨除临近的牙齿,对临近牙齿无明显损伤,应用范围广泛,即便多个牙齿缺失也可用来修复。缺点是:体积一般较大,初戴时常常觉得不方便,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才能习惯。此外,这种义齿一般不能承受较大压力,咀嚼功能较差。

固定义齿又叫固定桥,其特点是:由桥体和两端的金属和塑料冠构成,没有基托和卡环,利用两端的冠套直接粘固在两侧临近的牙齿上,不能自由取戴。优点是:稳固、牢实、舒适,体积小,能很好地担负咀嚼和发音等功能,特别是戴上后舒适。缺点是:一般需要将两端临近的牙齿磨除较厚的一层,义齿的冠套才便于安放,因此对临牙的损伤过大,且义齿的全部咀嚼压力要由临牙来承担,若缺失牙齿过多或临牙不健康,则无法做这种形式的修复。因此,若缺失牙齿数目少,临牙健康状况好,一般可以做固定桥修复。否则,应做活动义齿修复。

正确使用和保护假牙一副假牙尽管制作质量好,若使用和保护不当,就会缩短其使用年限。所以正确使用和保护假牙是很重要的,对活动假牙的保护尤其应倍加注意。正确使用和保护假牙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取戴活动假牙时,应顺着一定方向,不能用强力推压或咬压方法戴入,以免损伤基牙、牙龈或使假牙人为拆断或损坏。

二是初戴假牙后如果感到疼痛和不适,不要勉强戴,也不要自行修理,要及时找牙医修改。

三是假牙初戴后一般需要修1~2次,如果较长时间不戴假牙,牙齿就会移位,牙槽骨也会吸收变形,再戴不易就位,这样就要做较大修改,甚至重做。

四是初戴假牙的老人应先吃软食,戴几天适应后再吃硬食,逐渐增加咀嚼负担。尤其是口腔条件差、适应能力弱而又有不良咬颌习惯的老年人,不宜过早地咀嚼硬性食物。吃粘性食物时,要防止被粘掉误咽下。

五是平时饭后应将假牙取下来,用清水洗刷干净,以免食物残渣沉积在假牙的组织面刺激黏膜。

六是睡觉前应将假牙取下,让被压迫的牙槽黏膜和临牙得到休息,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口腔组织的健康。

七是可摘的活动假牙不戴时应泡在冷水中,以防止变形。不要用酒精和热水浸泡假牙,更不能用沸水煮假牙。否则,将使塑料变涩、变形,且易于老化、断折。

八是如果假牙脏了,可用牙膏将污斑刷掉。洗刷时,要顺着牙缝的方向轻刷,不要使用太硬的刷子横刷,以免假牙磨损,出现纹痕,影响假牙的美观和坚固性。

高血压病患者的日常调养

高血压病的形成原因有工作压力大、膳食结构不合理、生活不规律、烟酒过度、遗传等,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一定要从日常生活调养入手。

调整心态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心情郁闷时要转移一下注意力,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松弛自己的情绪。最忌情绪激动、暴怒,以防止发生脑溢血。

控制饮食应节制日常饮食,少吃脂肪、甜食、盐,多食蔬菜、水果。饮食以清淡为主,最好以清蒸、水煮等烹调方式来代替油煎及炒炸等。忌暴饮暴食。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6克(盐能使水分潴留、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切忌大便干燥(高血压病人用力解大便时容易发生脑出血、心绞痛)。

节制性生活要适度,青壮年患者尽量控制或减少,老年患者更应注意,以防发生意外。

戒烟戒酒烟碱(尼古丁)可收缩微细血管,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喝酒尤其是喝烈性酒对身体有害无益。

劳逸结合如从事高度紧张的工作,要掌握好对情绪的调节,注意劳逸结合,争取多休息,不适宜从事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负重、长跑、搬运重物应予禁止。但轻体力劳动是可以的,长期卧床并无好处。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睡前用温水浸泡脚,避免看紧张恐怖的电影、电视。

水生态修复的意义篇3

【关键词】口腔修复;综合治疗;美容

口腔修复是口腔疾病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是重要的口腔治疗环节,对整个治疗过程的专业性要求很高。本文结合笔者口腔修复治疗的临床工作经验和患者常见的口腔修复情况,从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探讨了口腔修复各环节的综合治疗方案,为口腔修复在治疗水平和美学修复水平的综合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1口腔修复的治疗护理

患者牙体缺损和牙列缺失需要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口腔修复前应根据患者口腔实际状况及相关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笔者根据临床工作中口腔修复治疗的实际经验探讨口腔修复治疗的综合方案。

1.1修复前口腔处理工作经过口腔环境的全面检查和诊断后,根据治疗方案对患者口腔进行修复前处理工作,首先应去除患者口腔内的不良修复体。将患者口腔中对口腔组织有负面影响、丧失原有功能且无法进行整改的修复体去除1。

拔出无法保留的牙齿。天然牙及经根管治疗的牙根利于义齿的稳固和支持,并能防止牙槽骨的吸收,另外牙周膜具有良好的本体感受和生理辨别能力,能传输受力信号和辨别食物体积大小、方向,但对于以下情况需要拔除:牙槽骨吸收达到根长2/3以上,牙松动达3度;残根、残冠大面积缺损达龈下,无法利用牙冠延长术或正畸牵引等获得生物学宽度要求;残根、残冠缺损虽位于龈上或齐龈,但牙根短,无法利用桩核修复或无法用于覆盖基牙;严重干扰修复进行的错位牙、移位倾斜牙、阻生牙;位于正常曲线或颌弓之外的牙齿,影响到颞下颌关节运动,对修复无帮助并且有妨碍,且影响咀嚼功能;对于个别孤立牙的去留应根据孤立牙的牙体、牙周健康情况,牙冠的形态、位置、部位、慎重地予以考虑2。

修复前牙周治疗。修复前对牙周进行清洁治疗、系统治疗、手术治疗。牙齿清洁是清除牙齿的牙结石及牙菌斑;对于牙周炎患者应进行牙周的系统治疗;对于外伤或龋齿等导致的患牙边缘位于龈下很深要求暴露边缘或者重新建立生物学宽度的情况需要进行牙冠延长术;对于露龈笑、牙龈线不协调等要求进行美观修复时需要进行牙龈美学手术。

龋齿患者根据其牙髓状况针对性进行根管治疗和充填治疗。患者口腔黏膜组织存在炎症、溃疡等问题的,应进行修复前治疗,义齿性口齿眼患者应彻底停戴旧义齿,并消除患者炎症。

调磨患者长牙、不均匀磨耗牙尖、边缘嵴和创伤性咬合。

1.2修复前外科处理修复前进行合理的口腔外科处理,保证口腔软组织良好的形态结构是镶牙成功的关键。对患者口腔组织萎缩、增生及尖锐的骨尖、明显的骨突、骨嵴形成过大的组织倒凹,增生的软组织、松软黏膜组织等,进行外科处理。

1.3口腔修复治疗牙体缺损修复治疗:牙体缺损一般采用充填方式进行治疗,对于牙体缺损严重的患者应进一步采取嵌体、全冠等修复治疗。

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可根据患者实际状况采取固定义齿、种植义齿、覆盖义齿治疗。对于全部牙齿缺失患者,可先后进行下颌种植体支持的覆盖义齿、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义齿、普通总义齿治疗,上颌采取普通总义齿、种植体支持的覆盖义齿、固定义齿治疗。

1.4修复治疗整体计划口腔修复和护理的整个过程需要很强的计划性和有序衔接,包括修复前的准备、修复需要的条件、修复体的类型、修复的预后等:

首先应明确患者具体要求及治疗目的。对患者治疗要求和目的进行合理性分析,严格根据口腔修复和护理原则进行分析,对治疗要求不合理的患者耐心说服;采集患者病史及临床资料,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分析,尽量选择符合患者状况的治疗方式;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之后,应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针对患者口腔状况及可以采取的修复方式、各种修复方式的实际状况、进行口腔修复之前及之后的工作、可能发生的意外、修复费用等方面进行充分的沟通。

确定并告知患者修复治疗中使用的修复材料类型、治疗过程、就诊次数及相关要求,让患者对整个修复治疗过程有详细的了解,为实际修复治疗中患者和医生的良好配合打下基础。

2口腔修复美容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口腔修复治疗中的美学要求也不断提高,口腔修复治疗应在医患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兼顾口腔形态生物力学原则和形态美、社会美原则,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口腔美学修复。

2.1口腔保健牙龈炎和牙周炎患者需要进行口腔保健,常见的口腔保健采用超声波洁牙。用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色泽并磨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的再沉积。但因龈上牙石常常与浅的龈下牙石相连,口腔保健过程应同时去除龈沟内,即约是龈缘下3mm内的牙石,对再深层的龈下牙石,则需以后做龈下刮治3。

2.2口腔美容手术常用的牙齿矫正手段是“正畸治疗”,治疗中应正确移动牙齿,用力均匀,保证牙骨及软组织不受影响。

洁牙是一种很好的牙齿保健手段,亦是治疗牙周病的首要措施,通过定期的洁牙,不但可以彻底清除牙齿上的菌斑和结石,令牙周组织保持健康,防治牙周病,而且,洁牙时容易发现细小的不易觉察的牙病,从而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4。

进行牙齿美白,将化学氧化性漂白药物放在牙齿表面或内部,与牙齿发生化学反应使牙齿本身的颜色变白,或用物体粘附在牙齿表面遮盖牙齿本色,使患者口腔更美观。

总之,口腔修复是口腔医学和医学美学相结合的治疗过程,不仅通过专业的口腔修复诊治技术修复和增进患者口腔健康,还注重为患者带来良好的治疗体验,维护患者口腔健美,口腔修复治疗应在医患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兼顾口腔形态生物力学原则和形态美、社会美原则,制定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在提升治疗水平的同时,带给患者更好的口腔修复体验。

参考文献

[1]万新明.美容牙医学在口腔修复门诊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4):52.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4.048.

[2]任琼芬.口腔修复医师应具备的美学知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11):262.

水生态修复的意义篇4

论文摘要:阐述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的关系,介绍了生态水利规划的基本原则: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生态系统自设计与自我恢复原则;景观尺度与整体修复原则;反馈和调整设计原则。

1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水利工程对经济与社会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类整治河道修筑堤坝等活动人为的改变了河流的多样性、连续性和流动性,使水域的流速、水深、水温、自水流边界、水文规律等自然条件发生重大改变。这些改变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未来的水利工程在权衡社会经济需求与生态系统健康需求这二者关系方面,似应强调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2生态水利工程

从学科发展角度看,现在的水利工程学的学科基础主要是工程力学和水文学,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对象是水文系统,往往忽视生命系统的现状和未来风险等问题。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应吸收生态学理论及方法,促进水利工程学与生态学的交叉融合,用以改进和完善水利工程的规划及设计理论,形成水利工程学新的学科分支——生态水利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学作为水利工程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需求的原理与技术方法的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是:对于新建工程,是指进行传统水利建设的同时(如治河、防洪工程),兼顾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对于已建工程,则是对于被严重干扰河流重点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水利工程将与传统治污技术、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及环境立法和资源管理一起,成为河流生态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

3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原则

3.1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在河流综合治理中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需求,也要兼顾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生态水利工程既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生态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必须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以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工程设施必须在设计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能够承受洪水、侵蚀、风暴、冰冻、干旱等自然力荷载。按照河流地貌学原理进行河流纵、横断面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河流泥沙输移、淤积及河流侵蚀、冲刷等河流特征,动态地研究河势变化规律,保证河流修复工程的耐久性。

对于生态水利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分析,应遵循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原则。由于对生态演替的过程和结果事先难以把握,生态水利工程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风险。这就需要在规划设计中进行方案比选,更要重视生态系统的长期定点监测和评估。另外,充分利用河流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规律,是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合理技术路线。

3.2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一个地区的生境空间异质性越高,就意味着创造了多样的小生境,能够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反之,如果非生物环境变得单调,生物群落多样性必然会下降,生物群落的性质、密度和比例等都会发生变化,造成生态系统某种程度的退化。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治河工程的建设,造成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及河流非连续化,使河流生境在不同程度上单一化,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退化。生态水利工程的目标是恢复或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但是并不意味着主要靠人工直接种植岸边植被或者引进鱼类、鸟类和其他生物物种,生态水利工程的重点应该是尽可能提高河流形态的异质性,使其符合自然河流的地貌学原理,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创造条件。

在确定河流生态修复目标以后,就应该对于河流进行生物调查、地貌历史和现状进行勘查和评估,建立河流地貌数据库和生物资源数据库。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水文、河流地貌和生物调查的有力工具。关键的工作步骤是在以上两种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确定环境因子与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必要时建立某种数学模型。河流环境因子包括河流河势、蜿蜒度、横断面形状及材料、流速、水位、水质、水温、泥沙、营养盐的迁移转化、水文周期变化等。研究的内容包括:调查单个生物因子的基本需求,评估各种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和制约条件,对于“关键种”或标志性生物的环境因子进行分类和评估。在众多的环境因子中,识别那些对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河流地貌学设计和生物栖息地的设计。

3.3生态系统自设计、自我恢复原则

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自组织的机理是物种的自然选择,也就是说某些与生态系统友好的物种,能够经受自然选择的考验,寻找到相应的能源和合适的环境条件。

将自组织原理应用于生态水利工程时,生态工程设计与传统水工设计有本质的区别。像设计大坝这样的人工建筑物是一种确定性的设计,建筑物的几何特征、材料强度都是在人的控制之中,建筑物最终可以具备人们所期望的功能。河流修复工程设计与此不同,生态工程设计是一种“指导性”的设计,或者说是辅设计。依靠生态系统自设计、自组织功能,可以由自然界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合理的结构,从而完成设计和实现设计。成功的生态工程经验表明,人工与自然力的贡献各占一半。

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的特征是对于自然河流实施控制。而设计生态水利工程时,要求工程师必须放弃控制自然界的动机,树立新的工程理念。因为依靠人力和技术控制自然界是不可能的。人们要善于利用生态系统自组织、自设计这个宝贵财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强调的是,地球上没有两条相同的河流,每一条河流的特点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每一项生态水利工程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每一条河流的自然属性和美学价值,寻求最佳的生态工程方案。

自设计理论的适用性还取决于具体条件。包括水量、水质、土壤、地貌、水文特征等生态因子,也取决于生物的种类、密度、生物生产力、群落稳定性等多种因素。在利用自设计理论时,需要注意充分利用乡土种。引进外来物种时要持慎重态度,防止生物入侵。

3.4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

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和管理应该在大景观尺度、长期的和保持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在小尺度、短时期和零星局部的范围内进行。在大景观尺度上开展的河流生态修复效率要高。小范围的生态修复不但效率低,而且成功率也低。整体性是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掌握生态系统各个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综合的系统方法,而不是仅仅考虑河道水文系统的修复问题,也不仅仅是修复单一动物或修复河岸植被。

景观则是指生态学中的景观尺度。景观尺度包括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为什么在景观的大尺度上进行河流修复规划?首先,水域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其子系统包括生物系统、广义水文系统和人造工程设施系统。广义水文系统又与生物系统交织在一起,形成自然河流生态系统。而人类活动和工程设施作为生境的组成部分,形成对于水域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水域生态系统受到胁迫时,需要对于各种胁迫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整体研究。其次,必须重视水域生境的易变性、流动性和随机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生物种群的基本生存条件。水域生态系统是随着降雨、水文变化及潮流等条件在时间与空间中扩展或收缩的动态系统。再者,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随时进行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一条河流的生态修复活动不可能是孤立的,还需要与相邻的流域的生态修复活动进行协调。最后,河流生态修复的时间尺度也十分重要。河流系统的演进是一个动态过程。每一个河流生态系统都有它自己的历史。河流生态修复是靠时间做工作的。有研究指出,湿地重建或修复需要大约15~20a的时间。因此对于河流生态修复项目要有长期准备,同时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管理。

3.5反馈调整式设计原则

生态系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河流修复工程需要时间。从长时间尺度看,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需要数百万年时间。进化的趋势是结构复杂性、生物群落多样性、系统有序性及内部稳定性都有所增加和提高,同时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有所增强。从较短的时间尺度看,生态系统的演替,即一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被另一种生态系统所代替也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期望河流修复能够短期奏效往往是不现实的。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是模仿成熟的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力求最终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在河流工程项目执行以后,就开始了一个自然生态演替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并不一定按照设计预期的目标发展,可能出现多种可能性。

意识到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都不是静止的,在时间与空间上常具有不确定性。除了自然系统的演替以外,人类系统的变化及干扰也导致了生态系统的调整。这种不确定性使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不同于传统工程的确定性设计方法,而是一种反馈调整式的设计方法。是按照“设计—执行(包括管理)—监测—评估—调整”这样一种流程以反复循环的方式进行的。在这个流程中,监测工作是基础。监测工作包括生物监测和水文观测。评估的内容是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状况及发展趋势。常用的方法是参照比较方法,一种是与自身河流系统的历史及项目初期状况比较,一种是与自然条件类似但未进行生态修复的河流比较。

在反馈调整式设计过程中,提倡科学家、管理者和当地居民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通过对话、协商,以寻求共同利益。提倡多学科的交流和融合,提高设计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董哲仁.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J].水利水电技术,2003,(7):1~5.

[2]董哲仁.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J].水利学报,2003,(1):1~6.

[3]董哲仁.河流形态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J].水利学报,2003,(11):1~7.

[4]MitschW.J.,JorgensenSE..EcologicalEngineeringandEcosystemRestoration[M].PublishedbyJohnWiley&Sons,Inc.,Hoboken,NewJersey,2004:134~137.

[5]董哲仁.荷兰围垦区生态重建的启示[J].中国水利,2003,(11A):45~47.

[6]O’NeillR.V.,D.L.DeAngelis,J.B.Waide,etal.AHierarchicalCon-ceptofEcosystems[M].PrincetonUniversityPress,Princeton,NJ.1986:153.

[7]GosselinkJ.G.LandscapeConservationinaforestedWetlandWater-shed[J].Bioscience,1990,40:588~600.

水生态修复的意义篇5

关键词:生态修复生态恢复生态演替生态工程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战略思指导下,水利部提出了“加强封育保护,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水土流失防治新思路。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启动后,各地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配套,积极开展封山禁牧、轮封轮牧,努力探索和总结生态修的技术和经验。生态修复已为水土保持工作者所熟知,但其学涵义及有关问题尚待明确和研究。现对生态修复的若干关概念、理论及有关问题作一讨论,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1生态修复相关的重要概念和理论

1.1环境与生态

广义上讲,环境是人以外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如现代人居环境即为广义的环境概念;狭义上讲,环境是影响有机体生长、发展和生存的外界物理条件的总和。生态系统简称生态,是有生命的主体(包括人类)与无生命的客体的总和。研究有机生命体与无机环境关系的科学称为生态学,研究生命体以外的无机环境的科学称为环境学。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离不开环境学和生态学,而后者尤为重要。

1.2生态环境与环境生态

生态包括环境,“生态环境”的说法是不科学和难以理解的,可以牵强地理解为与生命体最密切相关的环境。我国所谓的生态环境实际就是生态,准确地讲“生态环境建设”应为“生态建设”[1]。生态修复是对生态系统的修复,故不能称为生态环境修复。

环境虽然是无机的,但完全从无机角度理解环境是不完整的。特别是自然环境,本身是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的整体状况,只有应用生态学原理研究、认识和理解环境,才能更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这就是环境生态学。环境生态作为概念不易理解,但环境生态学无疑是科学的,他对生态修复理论和技术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1.3干扰与生态演替

自然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如火灾、水灾、泥石流、虫害、大风、人类活动等,改变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这些事件称之为干扰。干扰可分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干扰促使某一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旧的环境和物种破坏了,新的环境和物种又会产生,并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其相对稳定。在没有严重干扰的情况下,自然生态系统会定向地、有秩序地由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这称为生态内因演替。演替的结果,最终会出现一个相当稳定的生态系统状态,这称为顶极稳定状态。每一演替阶段有其特定生物群落特征,顶极稳定状态的群落称为顶极群落。干扰常使生态系统受损并改变,称为外因演替。生态系统正常演替总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而干扰使演替进程发生变化,严重时,如人类大规模活动,则使生态系统向相反方向演替,这称为逆序演替。生态修复就是使扰生态系统的逆序演替转向正常演替[2]。

1.4生态稳态与生态阈值

生态系统不是绝对平衡的,而是永恒地发生着演替,旧的平衡打破了,新的平衡就会产生,当演替到顶极状态时,在很长时间内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即稳态。生态系统动态平衡中的稳定状态,称为生态稳态。稳态生态有相当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在干扰作用下虽不断地振荡和变化,但只是量变;当干扰严重并超过其调控能力时,系统将发生质变、崩溃,而走向逆序演替,甚至不可逆演替。稳态生态抵抗干扰的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称为生态阈值[2]。只有研究生态稳态和生态阈值,才能确定修复生态系统的类型、区域、难易程度、时间周期,并确定合理的修复指标。

1.5人与自然共生理论

人与自然共生和和谐相处,是人类对“自然改造论”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不是其对立面,脱离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必然损害人自身。人与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互利互惠的共生现象。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共生的基础之上。F.Vester基于共生现象的研究,总结了人类系统与生物系统之间生物控制的8条规律。据此研究,生态学家提出了以最小能量输入和最小物质消耗以保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的生态设计原则。这也是生态修复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2国外的环境生态修复与生态恢复

修复的本意是对错误和缺陷进行纠正的作用或过程,修复最早从污染环境治理角度被定义为:借助外界作用力使某个受损的特定对象部分或全部恢复到原初状态的过程。环境生态修复起源于环境修复,生态恢复又受环境生态修复的影响。

2.1环境修复与环境生物修复

环境修复是对被污染的环境采取措施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到未污染前的状态。早期的环境修复主要采用工程技术手段,以后采用物理和化学手段。1972年美国尝试采用微生物生命代谢活动降解管线泄漏造成的汽油污染,1989年对E__onVal-dez油轮泄油造成污染的阿拉斯加海海面进行修复(阿拉斯加研究计划),从而出现了环境微生物修复技术,后来出现了环境植物修复技术,最终形成了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环境生物修复被定义为利用生物生命代谢活动降解被污染环境的污染物,并使之无毒化和无害化。

2.2环境生态修复

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H.T.Odum提出生态工程概念,受此启发,欧洲一些国家尝试应用研究,并形成所谓“生态工程工艺技术”,实际属于清洁生产的范畴。随着生态学与环境生态学的发展,90年代美、德等国家提出通过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来修复污染环境的概念,并通过选择特殊植物和微生物,人工辅助建造生态系统来降解污染物,这一技术被称为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该技术至今还不成熟,国外的环境生态修复也只是对轻度污染陆地的环境修复,最典型的事例就是通过湿地自调节能力防治污染。这与我国的生态自我修复有很大差别。

2.3生态恢复

20世纪20年代开始,德、美、英、澳等国家对矿山开采扰动受损土地进行恢复和利用,逐渐形成土地复垦技术,包括

水生态修复的意义篇6

生态修复是生态环境治理的一项新举措,最早开展于20世纪末,主要通过封禁治理等措施,充分调动生态系统的演替与自我恢复能力,逐步修复被扰动和损害的生态系统(土壤、植物和野生动物等),使其恢复到接近于它受干扰前的自然状态,即重建该系统干扰前的结构与功能有关的理化和生物学特征,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地区进行社会、生态、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是检验生态修复效果的关键,可以为进一步开展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指导与现实依据。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可依据区域特征和治理目标进行构造,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在时间上反映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速度和趋势,在空间上反映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一布局和结构,在数量上反映治理的规模,在层次上反映流域系统的功能和水平。这样的指标体系就不只是单指标的延伸,而是兼有描述、评价、解释和决策等功能的有机体系}2,。构造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客观性。评价指标选择以生态理论为基础,所选指标能够全面、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态修复的基本特征和整体水平。指标必须客观存在,能够真实反映该区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指标的名称和含义要客观而明确。

(2)主导性。不同地区的不同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所产生的效益也不尽相同。在进行评价时,应选择最为主要的治理措施及其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

(3)独立性。指标意义必须明确,且具有完全独立的内涵。各指标在统计上独众,相互之间关联度小。指标间不存在因果、矛盾、交义、重复关系。单个指标反映生态修复区域的一个方面,同一层指标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反映生态修复的特征和本质。

(4)可操作性。指标选取要同时兼顾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某些指标在当前阶段能够给予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生态学上的阐述,而在实际获得过程中很难实现,因此,指标的选取应充分考虑是否容易获得。评价指标必需的数据要容易获得、必需的计算方法容易操作,不运用计算复杂、采集困难的指标。

现有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

(1)指标不全面:目前的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中,所选指标大多只能反映生态修复的个别方面,不能涵盖全部内容。如治理程度、林草覆盖率、土壤侵蚀模数,侧重反映水土保持效益,忽视了生态效益的其它方面。

(2)指标停留在静态层面:目前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益的评价都是用若干指标分别进行的,即对在工程实施后单个评价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指标值的变化程度来衡量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施后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绝大多数研究采用治理程度、林草覆盖率、土壤侵蚀模数三个指标来反映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效益。尽管这三个指标可以直接而准确的反映修复区域的治理效果。但是,仅靠这三个指标为基准的效益评价并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修复区域生态系统的演替情况,不能保证生态系统今后一直保持良性发展。修复目标应该能够动态的衡量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征,关注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功能和特性。

(3)指标缺乏普适性:目前关于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绝大部分都是以具体的特定生态修复区域为研究对象而展开的,针对不同修复区域的独有特征筛选的,建立的生态效益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区域局限性,不具备普遍适应性,难以推厂一到更为J’一泛的空间范围中。

评价指标与标准

1评价指标

评价体系由生态基础性、生态结构性和生态适应性三部分组成,生态基础性包含治理程度、上壤侵蚀模数、林草覆盖率三个指标;生态结构性包含乡土植物比例、群落结构层次、植物多度三个指标;生态适应性包含抗逆性、生长势、病虫害状况三个指标。评价体系共分二层,即口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指标结构如表4一l所示:杜评价标准评价结果用百分制表示,并分为优良、达标、未达标三个等级,即目标层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评价综合指数、准则层中三个模块以及指标层中各个指标得分都用百分数表示,百分数与生态修复等级划分存在对应关系,如表4一2所示:

生态修复评价方法与程序

当面临类型多样含义丰富的内容决策时都要进行比较、过程主观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因此,采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判断、评价、最后做出决策。此这些决策系统的各因素间难以完全采用定量的方式进行描述,此时必须将问题转化为定量问题。层次分析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方法。层次分析法作为系统分析的数学方法之一,可以充分兼顾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有步骤、有层次、全方位的解决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决策问题。

1评价建模方法

应用层次分析法首先要把待解决的问题清晰化、条理化、层次化,构造一个层次分明的结构模型。一般分为上面的目标层,下面的指标层和中间的准则层。同一层次指标隶属于上一层指标或影响上一层指标,同时又支配下层指标或受下层指标影响。上层为目标层,是评价的最终目标,通常只含有一个因素。下层为指标层,含有若干具体指标。中间为准则层,可分为一层或多层,当准则层指标过多时应进一步分解出子准则层。牡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专门对复杂多因素问题进行条理化、层次化,依据其本身的属性和相互关系构造出几个层次。主要分为四个步骤:¹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º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由各层判断矩阵计算出被比较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¼计算出总元素组合的权重,并对总体进行一致性检验。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设某层有n个因素,X一{xl,x2,……,xn},要比较它们对上层某一目标的影响程度,确定在该层中相对于某一准则所占的比重(即把n个因素对上层某一目标的影响程度排序)。比较时取卜9尺度。用aij表示第i个因素相对一于第j个因素的比较结果,则aji习/aij,A是成对比较矩阵,具有下列性质:aij>0,aji二l/aij,aii=l。层次分析法中所要构造的成对比较矩阵都是正互反矩阵。其中1一9的含义见表5一l2,4,6,8表示第i个因素相对于第j个因素的影响介于相邻等级之间。成对比较矩阵A若同时满足:aij>o,aji=l/aij,aii一1,则称为互反矩阵。例如,一个正互反矩阵z的构造如表5一2所示。以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为基础构造判断矩阵,再根据判断矩阵计算本层各指标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可以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问题,对于判断矩阵B,有以下公式:式中,A为B的最大特征值,w为相应于A的正规化特征向量。解决问题时常用求和法或求根法来计算特征值的近似值。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利用腼ax与n之差检验一致性,其一致性指标为Cl.,公式为:显然,n值的增加会加大判断误差,因此使用随机一致性比值CR.=Cl.瓜.L一般认为,当C.R.<0.10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接受,否则就需要进行调整,直到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为止。一致性检验通过后即可计算出各层次下各个指标的权重。

幻权重计算结果由于认知的差异性,不同专家构造的成对比较矩阵的数据也存在着差异。评价系统评价的结果必须具有较强说服力。本研究将专家构造的所有矩阵得到的权重汇总,计算出最终的权重向量。把不同专家构造矩阵得到的权重向量一一对应,去掉其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将剩下的权重取均值,这样得到一组权重,而该权重某一向量的所有权重的和可能不为1,因此我们还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完成之后得到的权重向量即可作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评价体系的权重向量。水上保持生态修复评价体系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确定较为合理。本文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指标层为具体可操作指标,包括治理程度、土壤侵蚀模数、林草覆盖率、乡土植物比例等9个指标。以评价目的为出发点,同时考虑各指标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山具有丰富水土保持工作经验的水保工作者构建矩阵,通过计算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结果如表5一3所示

2计算方法

(l)各层分值计算:¹准则层、目标层以下指标分值计算指标层各指标需进行无量纲化处理。_卜层指标可以在下层指标分值基础_卜结合权重,通过加权求和或求积得出。加权求和公式如下:º目标层分值计算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评价分值采用综合指数法得到。根据指标分值和权重逐层计算得出其分值,最后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评价得分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计算出的目标层得分即该区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综合效果。

结论与讨论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