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技术的定义(6篇)

来源:收集

航天技术的定义篇1

【关键词】违规航行;监管空白;完善法律法规;法制化管理

随着航空器、航海船舶及潜航器科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多样,出现部分产品的私人拥有化及平民化趋势。国家也相应施行空、海管理新政,低空空域逐步开放,海洋开放力度增大,现行的法律法规存在部分滞后,私人航行安全问题随之产生,因此,应出台相适应的法律法规规范航行行为,使其在健康有序的法律环境中安全、合法的应用。本文将从当前私人航空器航海船舶及潜航器的安全应用角度入手,呼吁社会从法律层面约束、规范航行行为,使其法制化发展,法制化管理,有效维护社会与民众的合法权利。

一、航海、潜航及航空行为的渊源

随着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私人航空器、航海船舶及潜航器技术得到长足进展。航海、潜航、航空有一字之差,涵盖范围亦是天壤之别,但却存在行为和操作概念的共通性。人类最早是从海洋活动逐步转向空天活动,从航海到潜航,再到航空。历史初期实施这三种行为的基本条件一致,都是针对达成行为目标应用新技术载具,即飞机、飞行器、水面船舶、水下潜艇等。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皆为无绝对参照物方式运行,应用地磁效应和天文导航辨别方向,运用相对计算模式估量当前运行长度和位置,无绝对意义上的支持及援助。三者的基本操作条件、行驶特点、管理方式具有沿袭性和通用性。

《联合国海洋公约》中对“海盗行为”一词的解释是:私人船舶或私人飞机的船员,机组人员或乘客,为私人目的,在公海上或在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地方,对另一船舶或飞机或对另一船舶或飞机上的人或财务,所从事的任何非法的暴力或扣留行为或任何掠夺。这个看似有趣但严谨的法律定义表明航海、潜航(是特指水面以下的航行)与航空具有法律监管层面上的共性。

技术操作的沿袭与通用,法律监管的共同点,使得航海、潜航和航空行为在管理模式上存在一定的重叠,监管不力、法律滞后是当下航行行为普遍存在的共同点。

二、航行违规行为的现状

(一)违规航行现象普遍存在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3年-2016年期间,仅京津翼三地就发生110起不明空情①,涉事无人机、直升机等私人航空器多为民用,未向民航部门申报任务及进行登记备案,没有获取通航许可系其违规航行的相同点。违规航行背后,所折射出来的飞行区域不明确、飞行空域不明晰、侵犯个人隐私、损害社会公共安全等安全问题,已成为亟待探讨和解决的社会难题。

(二)监管空白

当下违规航行事件中,无人机出现的频率居高不下。无人机也称无人飞控系统,由无人飞行设备及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站、数据传输系统、通讯系统、遥测系统、导航系统等相关的设备)组成②,是当前最为广泛应用的私人航空器,技术要求非常高,其高技术性也突显了终端应用与监管的必要性。

小型无人机一般属于民用领域,操作主体主要为商业公司和个人,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小型民用无人机的监管力度各不相同,美国的监管力度最为严格,联邦联空管理局(FAA)于2016年6月颁布了小型无人机法案,强化了小型无人机商用和民用的限制;澳洲、加拿大和英国的监管政策虽较宽松,但个人休闲用无人机亦需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进行飞行;我国则处于监管相对空白状态,目前主要依据《关于民用无人机的管理问题的暂行规定》进行适航管理。民用无人机飞行应当取得相应飞行证书,申请相关的飞行计划预案,但具体的管理部门和申办流程并不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职业资格管理目录中也没有将其列入相应飞行职业资格,飞行无门槛,零保障。

这致使我国无人机应用与监管存在严重误区及盲区,商用、民用无人机未经登记起飞现象大肆兴起。飞行申报流程不完善,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无人无部门对无人机、直升机等私人航空器进行严密监控管理,造成私人航空器想什么时候飞就什么时候飞,想在什么空域飞就在什么空域飞,完全没有经过培训的飞行员也能随意飞,这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三)现行法律滞后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多样,加上国家政策的改变,加速了航空器、航海船舶和潜航器的私人化,产品私人拥有数量增多,而缺乏配套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与约束,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

(1)现行的航空法律法规存在滞后

自2008年民航部门宣布在5-10年内逐步开放空域开始,低空空域开放成为航空改革趋势所在,在2014年召开的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上更确定了真高1000米以下空域实行试点开放,并力争2015年在全国推开。这意味我国自2015年已逐步开放低空管制,并允许私人飞机使用1000米以下空域。

低空空域一再开放,私人飞机、直升机等航空器允许有序自由飞行的空域有望达到地面垂直往上1000米,医疗卫生、抢险救灾、遥感测绘、私人飞行、低空旅游飞行等航空活动发展前景不可小觑。然而现行的《通用航空飞行管理条例》并未涉及低空空域开放的管理,现有管理条例及处罚条例略显粗糙与笼统,细节调控方面涉及不多,更缺乏与低空空域开放配套施行的法律法规,法律现状远远落后于现实需求。

(2)现行的航海法律法规存在滞后

20世纪的中国已经逐步进入世界造船强国之列,潜航器技术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现有产业结构中,中低吨位船舶制造已经呈现世界性优势,私人游艇制造业已具备压倒性优势。游艇行业的新技术突破也不断应用,已经成功开发和制造出半潜船和小、微型潜航器产品。在出口强势的同时,因国内休旅意愿对各种商、私船舶及潜航器需求也开始上涨,目前国内各地已有近百家已注册水面游艇俱乐部。水下潜航器的商业模式也已具备条件。专业驾驶、维护、服务等相关人员的就业缺口加大,配套保险业务空白,安全风险极大。虽然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出台了海洋管理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等,但是在新兴航海载具蓬勃发展的今天,现在的航海法律法规从方向到细节,都未触达新兴航海载具的管理,难以产生法律应有的威慑性与约束性。

三、航行行为亟待法制化管理

新兴技术一直对传统行业的既有定义或法律规定形成挑战。航空、航海、潜航是人类探知的梦想,是实现个体存在感的一种体现。但混合众多新技术的综合型产品,缺乏对其应有的界定和管控细节,例如水上飞机、水陆两栖车、水陆空三栖车、两栖无人机、三栖无人机等。航空、航海、潜航这三种应用的任意或全部混合,极大的突破了既有法律约束性及管控能力,它会迫使多政府部门及执法单位高成本的多齿轮联动管控,这些新技术的产物已经成为私人购买的商品或奢侈品,让具有特殊功能的这些商品保持静止是困难的,如何让高技术产业放手开疆拓土,并通过法制化管理办法让使用者体验到安全、真实的存在感,以及自觉规范良性运用,这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鲜明的矛盾,也成为高技术企业成功走向市场的一个重要短板。现在更有高技术的模型或无线玩具大行其道,在淘宝网已经可以买到。这种所谓的模型和玩具概念一旦被新技术放大效能,那么针对的法律层面则应该相应调整,这将是一项长期而富有意义及使命性的工作。

低空空域开放与全国海洋功能划区能推动航空器、航海船舶及潜航器科技产业链的创新,也是促成向消费型社会转型与就业的重要条件之一。而缺乏对应法律、法规是种严重阻碍。现有私人航空器、航海船舶及潜航器的审批程序、管理规定、适航标准、处罚标准等监管制度已经出现法律盲区,在国家安全风险事故和民间应用事故发生时,取证、界定、研判、处罚等方面都缺乏行之有效的管控机制。国家安全、公民人身财产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因此,对航行行为进行必要的法律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一)完善政府监管环节

首先,按照我国当前的飞行器管理制度,空域使用必须经过空管委的批准,飞行申请必须由单位提出,不接受个人申请。当前私人拥有飞行器数量增多,以个人名义申请飞行的诉求增多,政府应增设个人申请管理部门,加强全面监管力度。

其次,应将各类私人航空器、航海船舶和潜航器纳入同等“注册制”,建立相对应的分类管控标准、飞航管理补充法规、飞行细则,以及善后办法。让每一个私人航空器、航海船舶和潜航器都有“迹”可循,才能精准找到涉事责任方,法律惩罚机制能有效启动,才能有效规避违规航行行为,以及规避可能引发的国家安全风险和安全事故。

(二)普及航行安全教育培训

随着私人航空器、航海船舶和潜航器的私人化与平民化,无“证”航行的现象随之增多。许多企业为扩大市场份额,增加产品销售量,会在产品内页附上简易操作手册,甚至标榜产品简易上手,能轻松完成航行。这给众多消费者带来误导,很多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没有拿到驾照即上手操作,造成多起安全事故。

国家应普及航行安全教育培训,加大对航行安全培训的政策扶持力度,在立法层加强对“无证”航行处罚力度,对“无证”航行进行阶梯式处罚,双管齐下,消除“无证”航行带来的安全隐患。

(三)完善配套法律法规

从立法层面完善相关法律,是解决当前违规航行行为的关键。依据国家施行的新政策,对航空低空开放标准需要进行相应的法律法规调整,出台与航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立法位阶,明确规定私人航空器、航海船舶和潜航器的审批程序、管理规定、适航标准、处罚标准,明确航行时间及航行条件,不同程度的违规航行行为面临不同惩罚,从立法根本上解决核心问题,是航行行为法制化管理的关键。

(四)完善产品质量认证机制

私人航空器、航海船舶和潜航器市场利好,但许多产品缺乏统一的技术质量标准,国家尚未出台权威的研发、制造和设计等认证管控细则,所以产品主体设计、程序控制水准不一,产品性能与适航性难以保证,民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难以保证。完善产品质量认证机制,形成产品生产、供应、售后完整产业链的系统把控,并纳入法律追责制度,严格依法执行,促进其全面法制化管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法律层面规范私人航空器、航海船舶及潜航器的传统技术应用与新兴组合技术应用,消除行业发展的重大隐患,已经成为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坚持以法律先行为基础,引入良好规范应用思路,引导、规范、管理私人航海、潜航和私人航空行为,才能保障国内相关行业积极、有序、健康、安全、高效的发展。

注释

①黑飞”无人机空中肇事被告人被判处刑罚[N].中国国防报,2016年-06-2.

②2015年小型民用无人机行业研究报告[N].艾瑞咨询行业报告,2015年版.

航天技术的定义篇2

航母入列

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出席交接入列仪式并登舰视察,一同出席并宣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

2012年11月。舰载战斗机歼15在航母“辽宁舰”上成功着舰、起飞。军事专家认为:“只有当‘辽宁舰’成功完成了舰载战斗机的起降试飞,它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否则只能算是一个海上移动平台。”

2012年11月25日12时48分,随“辽宁舰”参与歼15舰载战斗机起降训练的歼15飞机研制现场总指挥、中航工业沈飞集团董事长罗阳在航母上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1岁。他用生命换来歼15的完美升空,却未来得及参加庆功晚宴。他是在航母上倒下的国防科技战士,也是为我国航母事业牺牲的第一人。

解读航空母舰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是现代海军水面战斗舰艇中作战能力最强的舰种,素有“海上巨无霸”和“海上巨兽”的美誉。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服役,标志着中国军事科技前进了一大步,具有里程碑式的战略意义,将为世界和平提供更坚实有力的海上盾牌。

中国航母服役两个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歼15便在实舰上完成降落和起飞,这样的速度让很多人瞠目结舌。起飞指挥员帅气、干净、有力的起飞手势,受到网友的热情追捧和模仿,体现了人民对祖国日益强大的自豪之情。

中国军事科技的快速进步,离不开以罗阳为代表的“与时间赛跑?的中国科技工作者。他们秉持报国的志向,坚持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兢兢业业,攻坚克难,长年超负荷工作。为祖国作出了突出贡献。

适用话题信念、科技强国、敬业奉献、与时间赛跑……

“北斗”亚太成网

2012年10月25日,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随着它在太空棋盘上的最后落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亚太网络正式形成。

“北斗”正式运行后和GPS一样,可以向服务区内的所有用户免费提供定位服务,定位精度为10米,测速精度为0.2米/秒,这个与GPS不相上下。此外,“北斗”还可以为电力传输、通信、金融等系统提供授时服务并具有短报文通信能力。

解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互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于打破国外垄断、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科技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斗”的研制团队是一支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队伍。在这支100余人的团队中,最年轻的总设计师只有42岁,最年轻的副总设计师才38岁,最年轻的主任设计师仅31岁,35岁以下的人员占70%以上。这个年轻的团队先后攻克了12项关键技术,突破了40多项专业技术,填补了数十项技术空白,为“北斗”的建设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这样评价他们:“你们是李云龙式的科研团队,敢于亮剑,亮剑必胜!”

适用话题有志不在年高、自力更生、挑战、勇气……

CIT400高速列车领跑世界

2012年8月29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等十余家单位联合研制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CIT400)通过验收,其最高试验检测速度达到400千米/小时,可以以350千米/小时的速度进行持续运营,总体技术指标代表世界高速检测列车最高水平。

解读“十一五”期间,我国已建成5000千米以上的高速铁路,居世界前列;到2022年,将建成16000千米的高速铁路,届时我国高速铁路的总里程将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和高速列车技术的研究经过近20年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从1990年至2007年。经历了全国铁路5次大提速和对德、日、法高速列车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第二阶段从2008年至今,是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阶段,CIT400高速列车便是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

中国高速列车技术经历了“技术引进、联合设计”“消化吸收、集成创新”“系统提升、全面创新”三个阶段,科研人员坚持“博采众长、自主创新、勇攀高峰、勇创一流”,解决了动车组研制、检测设备开发、综合系统集成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取得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填补了中国高速铁路技术的空白,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适用话题引进与创新、博采众长、勇攀高峰、勇创一流、跨越式发展……

“神九”“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2012年6月24日,中国载人航天史迎来一个新的历史时刻。12时55分,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捕获、缓冲、拉回、锁紧,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在航天员的精准操控下。“神九”与“天宫一号”成功上演了一出美妙的手控交会对接“大戏”。

此次手控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开创了中国人太空“开飞船”的历史,表明我国继突破天地往返、出舱活动技术之后,又完整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意味着我国具备了以不同对接方式向在轨飞行器进行人员输送和物资补给的能力,具备了建设空间站的基本能力。我国向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解读航天事业是中国人的骄傲。“神九”与“天宫一号”顺利完成手控交会对接任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科技水平,让国人为之自豪,让世界为之瞩目。我国对人类探索及利用太空迈出的坚实脚步,让世界看到了崛起的中国给世界作出的突出贡献,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

适用话题激动一刻、中国骄傲、自豪……

“蛟龙”号成功下潜7062米

2012年5月,“向阳红09”自江阴起航奔赴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执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任条。其间,“蛟龙”号共完成6次下潜任务,其中3次超过7000米,6月27日的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开展了坐底、定深定高航行、近底巡航和海底微地形地貌精细测算等作业,取得了地质、生物、沉积物样品和水样,并获得大量珍贵的海底影像资料。

解读在“蛟龙”号诞生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拥有载人深潜器,其中下潜最深的为日本深潜器(6527米)。“蛟龙”号的最大工作设计深度为7000米,具备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可疑物探测与捕获、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理论上它的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99.8%的海洋区域。不过,目前“蛟龙”号只是“初试水”,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接下来水下时长以及稳定性的考验还在等待我们。所以,我国尽管在深潜器方面取得一定的进步,但绝不能沾沾自喜,深潜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

航天技术的定义篇3

过去的痛苦即是快乐。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航空vs航天

先来解释一下航空航天专业究竟指的是什么。其实,航空和航天有很大区别。航空技术主要是研制军用飞机、民用飞机及吸气发动机,航天技术主要是研制无人航天器、载人航天器、运载火箭和导弹武器,最能集中体现两者成果的是航天器和航空器。

举个直观的例子,所有航空器都是在稠密大气层中飞行的,其工作高度有限。现代飞机最大飞行高度也就是距离地面30多千米。即使以后飞机上升高度提高,它也离不开稠密大气层。而航天器冲出稠密大气层后,要在近于真空的宇宙空间以类似自然天体的运动规律飞行,其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至少也在100千米以上。对在运行中的航天器来讲,还要研究太空飞行环境。还有,动力装置不同。航空器都应用吸气发动机提供推力,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作氧化剂,本身只携带燃烧剂。而航天器其发射和运行都应用火箭发动机提供推力,既带燃烧剂又带氧化剂。吸气发动机离开空气就无法工作,而火箭发动机离开空气则阻力减小有效推力更大。除此之外,在飞行速度、工作时限、升降方式等多方面,航天器和航空器都有差异。所以,航空航天类既是一个整体,两者又要独立对待。

前景篇

航空航天事业对国家,无论从军事国防还是经济国力上讲,都有着中流砥柱的地位。

从军事意义上讲,在现代战争中,空战已经占据着主导地位。像军用飞机、导弹、航母这些衡量着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的重要指标,和国家的航空航天技术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

从经济意义上讲,航空航天事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因为航空航天产品往往综合了许多高、精、尖的先进技术。在这些技术上的突破不仅仅对航空航天事业是意义重大的,更重要的是对国家科技实力的提升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另外,航空航天中像民用机这样对经济产生直接影响的行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力也是十分巨大的,如大型客机。

就我国现状而言,航空航天水平还很落后,尤其是航空业,战斗机主要还是依靠国外进口发动机。航空航天科技工业极具发展前景,对人才的需求会持续旺盛,在最新的调查中,航空航天专业已经成为最被看好的专业之一。

学习篇

航空航天类专业主要包括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与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4个专业。第一个专业做的是飞行器的总体设计,包括外形和结构设计;第二个做的是飞行器动力装置和动力装置控制系统,属于核心技术;第三个在于“制造”,对飞行器的零件加工与成型工艺、装配工艺独成一门;第四个是学习民用领域的热能利用、空调、供暖等系统设计,到了研究生阶段还要深入学习航空航天环境模拟与控制系统设计、航空航天生理和生命保障。但要注意的是,航空航天并不局限于这几个专业,它更包含像信息、能源、制造等的技术综合。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简单地讲,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最主要指的就是对飞机、导弹等飞行器的设计。这个广泛的概念既包括飞行器整体的设计,也包括飞机的结构设计与研究。可想而知,这样的工作肯定不像网上的军事迷个性化地画一些飞机设计图那样简单有趣,而是需要在十分深厚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综合一切实际因素进行最优化设计的十分复杂繁琐的工作。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飞行器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航空航天飞行器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参与飞行器总体和部件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需要学生对数学、物理、力学等有比较浓厚的兴趣。

飞行器动力工程这个专业从广义上讲就是能源动力工程,而对于航空航天飞行器来讲,就是飞机和火箭上的发动机。航空发动机是提供飞行器所需的动力装置,被称为“飞机的心脏”。对于一架飞机而言,往往发动机的成本占了飞机总成本的一半,而发动机的制造技术又是飞机制造中难点中的难点。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关飞行器动力装置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机械工程设计、实验测试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飞行器动力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实验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学生应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外语、计算机等必备工具。

飞行器制造与工程能够设计出来的东西往往不一定能够制造出来。因此,许多关键技术的制约瓶颈不是在设计能力上,而是在制造能力上。制造能力越强,可设计的空间就越大,技术水平就越高。制造技术不仅仅制约着飞机制造行业,更影响着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也就是标志着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的制造能力。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制造工程基本理论和飞行器制造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飞行器制造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对飞机机械原理感兴趣,希望做一名飞机设计师,这个专业就适合你了。

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钟来访的客人。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航空、航天环境模拟及控制、生命保障系统设计与研究能力,能在航空航天领域从事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设计,在民用领域从事热能用、空调、供暖等系统设计的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航空航天生理、空间环境工程、热控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人机系统工程等基础理论,掌握从事航空航天环境模拟、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设计与研究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体来讲,航空航天专业普遍对力学和数学、物理的要求非常高,这些课程往往比较难。更因为是工科,因此学生的课程学习会非常繁重。也就是说,如果考生的数学、物理基础不好的话,很难学好这些专业。

航天技术的定义篇4

历史上,远洋航海技术的兴起,导致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开辟和近代科学的一系列成就,开始了一个“全球文明”的时代。当今载人航天技术的兴起,则使人类走出了地球摇篮而到达浩瀚无边的太空,开始了“太空文明”的新时代。距地面100千米以上的太空是继陆地、海洋和大气层之外人类的第四个生存环境,那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它比地球上可利用的资源要多得多,其中包括太阳能、强辐射、高洁净、高真空、微重力、高远位置,以及月球、火星、小行星上的地球稀有矿藏等,开发它们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不断努力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其活动范围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空间,再从大气层空间到太空的逐步发展过程。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扩展,都是一次伟大的飞跃,增强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

为了开发太空资源,人类现已研制和发射了两大类航天器――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1957年10月4日,人类在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谁曾想到50多年后的今天卫星会有如此广泛的用途,它已成为当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为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这近60年的发展程度超越了过去几百年的发展。

航天是人类对未知的探索

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由于载人航天器可以由航天员直接操作,所以它可以开展复杂、多变的科研工作,进一步提高航天活动的效益,大大扩展航天器的功能和用途,对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有巨大推动作用。例如,利用人的敏锐观察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机动灵活能力,可更有效地进行“观天看地”活动,它远胜于遥感卫星的能力;利用人所具有的灵活操作能力,可完成航天器在空间的装配、拆卸、检测、维修、更换部件、实验操作和对接控制等复杂任务;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随机应变能力,可避免和减少航天器发生事故,排除故障,化险为夷;利用人的智能与高度思维能力,可在太空进行有效载荷的实验研究,无论是航天医学和生物学实验,还是生产、制造药物与器件,大都离不开人的照料与操作,并要求有人来随时观察、记录、分析与处理数据,修改程序,处理意外情况和进行样品的补给等。

简言之,航天员在太空的主要作用可归纳为5个:飞行监控、装配维修、研究探索、太空生产、相互支持和照料。另外,航天器上有人,还可实现人与自动化的结合,相互取长补短,这比单纯自动化在工作效率、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会取得明显改善。

载人航天技术持续的开拓性和高度的综合性,决定了它的发展方向新颖,思路开阔,涉及学科、专业广泛,从而使它有高层次、多途径和全方位的渗透性,对各种技术领域的前沿研究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其“裂变反应”比比皆是。载人航天技术与其他科技互相渗透后又可产生不少新的交叉学科,扩大了其应用范围。例如,形成了空间生物学、空间材料工艺学等新的边缘学科。其应用效益不能单纯以产品销售收益来衡量,而应主要体现在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开拓出新技术、高效益产业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等方面。

所以,中国在航天技术、综合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于1992年9月21日正式开始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该工程对中国的国计民生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例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和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因为发展载人航天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水平、发达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科技等诸多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它已经成楹饬恳桓龉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现已先后把11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这一壮举也像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拥有“两弹一星”一样,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注视,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国际地位,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全民族的凝聚力。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带动了中国科技的全面、快速发展。因为中国载人航天技术集中体现国家现代科技多个领域的发展程度,同时又给现代科技各个领域提出新的发展需求,从而大大促进整个科技的发展,并为培养和造就航天科技人才作贡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实施以来,在组织实施13次航天飞行任务、突破和掌握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的过程中,取得了近千项部级发明专利,推进了中国航天基础设施建设,使中国航天科技产业实现了跨越发展,并辐射带动了上述科学领域和工程技术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前期着重于高远位置资源的利用,各种人造卫星均是利用高远位置资源有效地为人类社会服务,而在微重力等其他太空资源的利用上考虑得不多。1992年开始发展的中国载人航天主要是利用微重力资源以及其他资源进行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改善地面生产工艺,为人类创造新的财富。中国航天员在载人航天器内微重力条件下进行的基础物理、空间天文、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和地球观测等许多学科的研究,也能取得不少在地球上很难甚至根本无法获得的科研成果。

航天与每个人的生活都不遥远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促进了太空资源的开发,为人类造福。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知识等,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了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促进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岗位。这些新技术还广泛得到二次应用,或叫间接应用,即把用于中国载人航天器的热控制、环境控制、遥测遥控、太阳电池、航天服等技术分别用于地面通信、能源、医药、运输和消费品等相关的行业中,从而取得了很高的效益。

航天技术的定义篇5

[关键词]遥感;城市规划;应用

Abstract:UrbanRemoteSensingInformationisoneoftheurbanresources.Thispaper

describesthemethodsandsituationofapplicationoftheRemoteSensingInformationin

urbanplanningandmanagement,analysessomepracticalquestions,andpreviewsits

prospects.

Keywords:RemoteSensing;urbanplanning;application

一、引言

遥感技术(RemoteSensing)是一门建立在空间科学、电子技术、光学、计算机技术、信息论等新的技术科学以及地球科学理论基础上的综合性技术,为现代前沿科学技术之一,具有宏观、动态、综合、快速、多层次、多时相的优势。在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遥感技术伴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与完善,服务领域因之而不断扩展,受到普遍重视,显示出极其广泛的应用价值、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生命力。

城市遥感信息是城市重要的信息资源之一,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与管理方面的应用目标可以归纳为:快速实现城市范围国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多层次、全方位综合调查,系统地研究城市资源与环境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按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编制系列基础图件,客观、真实、系统地反映城市的建设成就和存在问题,为制定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规划以及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遥感资料的制图应用

1)航天遥感制图

所谓航天遥感是指以航天器为传感器承载平台的遥感技术。航天遥感实践中,针对具体应用需求,选择不同的传感器如:成像雷达、多光谱扫描仪等,通过卫星地面站获取合适的覆盖范围的最新的图像数据,利用遥感图像专业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辐射校正、增强、融合、镶嵌等处理,同时,借助应用区域现有较大比例尺的地形数据,对影像数据进行投影变换和几何精纠正,并从地形图上获得境界、城市、居民点、山脉、河流、湖泊以及铁路、公路等典型地貌地物信息和相应地名信息,进行相应的标注和整饰,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

当前,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法国SPOT5和美国IKNOS、QUICKBIRD卫星影像的地面分辨率分别达到2.5m、1m、0.61m,据估计,在未来两年内,更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将进入商业运行。这就使得卫星遥感技术突破了仅能进行定性分析的局限,而跨入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新境界。因此,航天遥感制图应用也更为活跃,展示出非常好的前景,不仅在国土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监测、城市规划监测、重点风景名胜区监测中有了典型应用,而且,国家863计划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主题重大课题还开展了利用分辨率为0.61m的QUICKBIRD卫星影像进行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更新研究。此外,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还可提供立体像对,可用于直接生成DEM数据,甚至可以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获取与更新测绘。

航天技术的定义篇6

关键词:XML;数据体制;统一标准化;航天测控网统一系统;综合服务应用平台

中图分类号:TN915.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12)18—0099—03

数据是航天测控系统处理和应用的核心[1]。随着我国航天测控事业的不断发展,整个航天测控系统将发展成为以中继卫星为中心的天基测控网,以陆地测站为中心的陆基测控网和以测量船站为中心的海基测控网三个相对独立的测控系统[2—3],而且各方用户对整个系统提供综合应用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现有传统的航天测控数据体制,采用约定字段数据包结构的数据处理和应用模式,使得的数据处理及应用都较受限制。为此,构建一个统一化、标准化的数据体制,实现整个测控系统数据的统一标准化处理和应用,将对我国航天测控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相关协议标准和应用技术的不断成熟,使XML逐渐成为一种处理应用系统间数据交换的标准[4—5]。

1现有传统航天测控数据体制分析

现有传统的航天测控系统采用约定字段数据包结构的数据体制,这种体制在数据处理和应用方面,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1.1数据处理方面

在以约定字段数据包为核心的数据处理中,数据的生产者需要按照约定的格式填写各个字段,建立完整的数据包并发送给数据的消费者。数据的消费者首先要按照约定的格式,从数据包中分解出各个数据字段,最终得到各个应用数据,然后才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6]。这种数据处理方式有几个明显的不足:一是数据处理的代码耦合度高,为针对不同任务而进行的软件维护设计将要求对软件代码的重新修改与测试,从而影响了软件的可重用性和模块化;二是不同数据处理单元之间的接口复杂,标准不统一。假设有n个模块要进行信息交互,则会存在Cn2个接口,这使得数据的交互和集成变得十分困难。

此外,传统数据体制对数据的处理不能有效区分实时与非实时数据,实际可用数据处理资源无法实现合理分配,传输带宽的弹性较小。

1.2数据应用方面

数据应用以数据处理为基础。一方面基于约定字段数据包结构的传统数据体制限制了系统对底层数据的处理方式和处理能力,从而影响了数据应用的可实现行和丰富性;另一方面,在传统的航天测控数据体制下,不同测控网之间的数据交互仅仅只解决了基本的数据链路和数据传输的问题,对数据网络层与应用层的设计与处理较少。同时,数据的传输与网络特性单一,使得系统对通信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力不从心,系统可统一应用的数据范围和综合性较受限制,不利于系统的适应性和拓展性发展。

2基于XML的航天测控数据体制

2.1XML的特点

XML是由W3C(WorldWideWebConsortium)的一种标准,是标准通用标记语言(StandardGeneralizedMarkupLanguage,SGML)的一个简化子集。它具有以下几个传统约定数据包结构数据不具有的显著特点[7—8]:

(1)数据的自描述性,适用于特定领域的数据处理和应用。

(2)结构化的数据模型,为数据显示和处理提供标准的处理方式。

(3)丰富的网络传输特性,可作为性能良好的通信协议。

(4)成熟的XML应用标准与处理技术,如XSL,DOM,SAX,WML,XLink和XPointer等为XML的应用拓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此外,航天测控网的IP化改造,也为XML的技术实现提供了硬件平台。

2.2基于XML的航天测控数据体制

航天测控数据处理按时间的要求不同可分为实时数据处理和非实时数据处理。实时数据处理要求处理速度快,时间短,方法简单,所使用的数据为流数据,大多不会重复使用。非实时数据处理流程多,方法精细、复杂,所使用的数据为积累数据,大多需要重复使用。

传统约定字段数据包结构的数据处理方式具有实时性强,效率高的特点,而基于XML的数据处理模型,标准统一,具有良好的传输与网络特性。基于此,对于测控网中要求实时处理的数据(大部分为单个测控网内部的设备数据),采用传统数据的处理机制;而对于非实时处理数据(一般包括单个测控网内部与测控网之间的交互数据),使用XML数据格式进行统一标准化的封装、处理和交互。为此,基于XML的航天测控数据体制的测控网信息交互框架如图1所示。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通知开会怎么写模板范文600字(精选

    - 阅0

    通知开会怎么写模板范文【篇1因参会人员有会议冲突,原定于___月___日上午11:00召开的会议管理制度宣讲会推迟至___月___日11:30在会议室(2)召开,请大家准时参会。注:《会议管.....

    铁路通知范文(精选5篇)

    - 阅0

    铁路通知范文【篇1辞职报告也称为辞职申请书,是个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时向单位领导或上级组织提请批准的一种申请书。本文给大家提供辞职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xx:您好!首.....

    派出所外出申请书,派出所外出申请书

    - 阅0

    派出所外出申请书汇总篇1我是xx警官学院xx级xx专业的学生,今年xx月份刚开学,按照学校的安排来到xx派出所实习,在这里度过了有意义的半年。如今,半年即将过去,在这里也学到了很多.....

    二十年后的故乡的作文范文(精选19

    - 阅0

    二十年后的故乡的作文范文4篇1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就是二十年,我在发达的城市中当了全国前五十强飞船设计公司的一员。过了20xx年,即将迎来20xx年。春节来临之际,我决定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