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银行盈利模式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私人银行盈利模式范文1篇1

私募时代来了

中国私募股权时代已经渐行渐近。

当很多人对“私募基金”这一名词还不太熟悉的时候,众多私募巨头已经登陆中国。2007年3月,橡树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正式设立,是这家管理360亿美元资产的私募股权公司在全球的第九个办事处。而在橡树资本北京办公室的旁边,就是在中国运营多年的凯雷私募股权资本公司北京办事处。而在天津举行的“中国国际企业融资洽谈会”上,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资本规模达300-500亿美元的私募基金前来参会。

私募基金在中国频频出击,投资规模和数量增长迅速之快令人吃惊,与此同时,他们从中获得的回报也相当可观。2003年,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中国鼎晖向李宁公司投资1850万美元,2004年李宁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目前该部分股权价值达2亿美元,投资回报超过10倍。

很多人对私募基金的财大气粗感到诧异,其实只要了解到有多少过剩的资金等待寻找投资回报,就会理解私募基金给收购企业的条件只是为了通过交易增值获取收益。数目庞大的公司养老基金,公共养老基金,捐赠基金、基金会等机构投资者。银行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富裕家族、个人和其他非金融企业等,都是私募基金的资金来源。为了保证投资高收益,私募基金的管理者们对所投资企业的标准要求往往很高。

他们惊人的回报率被一些不太了解的国人称为“可怕的掠夺者”。其实,私募基金以专业的眼光寻找,评估具备投资价值的目标公司:看中后,或是独自并购目标公司,或联合其他企业并购目标公司。并购后,经对目标公司整合后,实现价值增值,然后卖出股权获利退出。在整个过程中,私募基金扮演着“价值发现者”和“整合者”的重要角色。

国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和IPO的重要融资手段。也就是说,私募是全球企业融资的第三种最重要的方式。

而中国呢?

“掠夺者”很美好

当前,仍有许多中国企业对于私募基金的运作还不清楚,甚至会担心引入私募基金后会失掉企业的控制权。这一“可怕的掠夺者”真的可怕吗?

事实上,与行业投资者相比,私募基金在企业控股权方面有灵活性。私募基金的管理者除了在董事会层面上参与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和财务管理外,一般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经营,私募基金并不具备成为潜在竞争者的野心。事实上,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盈利模式可以看出,其目的并不是控制企业的管理权,而是培育企业成长后实现成功退出,以获取长期资本增值收益。

中国企业要对私募基金有更充分的认识,这对企业的发展大有裨益。与借用信贷、发行债券,企业上市(IPO)等融资方式相比,私募基金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借用贷款是传统间接融资方式,虽不涉及企业股权,控制权的转移,但企业(融资者)也难从中得到专业服务,对改善治理结构改善没有帮助。发行债券是传统直接融资方式,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些专业服务,但对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助益不大。上市是成熟的直接融资方式,能为企业带来专业服务,有利于企业改善治理结构,但“门槛”太高,一般企业可望不可及。股权融资“门槛”则比上市融资低很多,而且,私募基金在退出过程中,也能与主板,创业板,产权交易市场等不同层次资本市场发生有机联系。

私募基金不仅具备增加资本金的好处,还可能给融资企业带来管理,技术,市场和其他需要的专业技能。私募基金背后具有大量的专业人才,对私募基金的投资人来说,他们是收益的保证,而对私募基金所投资的企业来说,他们可为企业在治理结构、业务方向,财务管理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如果投资者是大型知名企业或著名金融机构,他们的名望和资源在企业未来上市时还有利于提高上市的股价,改善二级市场的表现。实践证明,私募基金对企业成长具有相当高的有效性和增值性。

蒙牛在创立初期,除了通过原始投资者投资一些资金之外,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融资,要想抓住乳业的快速发展机会,在全国铺建生产和销售网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当时对于蒙牛而言,一家尚不知名的民营企业,又是“重品牌轻资产”的商业模式,银行贷款相当有限。于是,摩根士丹利、鼎晖,英联三家境外投资机构向蒙牛伸出了5亿的资本之手,犹如一场及时雨推动了蒙牛的茁壮成长。在短短五年时间,蒙牛便成为奶业翘楚。

在中国企业对外进行高达数十亿乃至上百亿美元的竞购案时,如果联合私募基金作为竞购伙伴,可以减少企业的并购风险。利用私募基金是企业并购常用的一种融资模式,如2002年11月,网通、新桥和软银亚洲联合收购亚洲环球电讯:有如2005年。GA、TPG和新桥联合投资联想,并助推后者收购IBM的PC资产。也有专家建议中国企业可以做长期的战略安排。比方说,先投资成为海外私募基金的股东,然后通过这些私募基金进行海外收购,这就可减少被收购方国家舆论的敌意,也可以进行一系列财务融资。

那些深受融资难困惑的中小企业,也有望通过私募基金来解决融资问题。与股市融资和银行贷款相比,私募股权投资更适合中小企业,因为一次融资平均规模和对企业的资格限制相对较低。银行贷款需考察企业资产规模等,而私募基金的投资原则和偏好有着本质不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成长性是私蓦投资最关心的考察点。此外,项目公司的商业模式,竞争壁垒等,也都是私募基金关注的重要内容。

无论是蒙牛还是哈药,都是从成长型企业通过私募基金的加入在几年间发展成大型企业集团。1+1>2的盈利目标是私募基金与企业合作的惟一目的。如果企业正处在成熟期,还需要资金发展壮大的话,私募基金可能是最好的融资渠道之一。

原来,“可怕的掠夺者”这样有用。

中国同行不能坐失良机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的历史,国内凡引进涉及资本交易的新事物,几乎都在经历了人们怀疑重重的目光之后,也才方能登堂入室,修成正果。股票市场的建立,发展即是一个鲜明例证。然而,近年在国内兴起的私募基金却是个例外。它刚进入国内就受到各方“追捧”,其中不乏各级地方大员和中央高官。

基于政府多次提出“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要求,发展私募基金,符合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取向。在发达国家,私募基金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美发达国家,私募基金每年投资额已占到GDP的4%至5%,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和IPO的重要融资手段。在我国,发展私募基金,正是“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题中应有之意。

无庸质疑,企业并购活动正在中国迅猛发展,有远见的国际私募基金已经进入中国,国际私募基金已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如高盛收购双汇、凯雷收购徐工等。

私人银行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9-0062-06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9.15

根据民生银行与麦肯锡联合的《2012中国私人银行市场报告》,至2015年中国可投资金融资产达100万美元(即650万人民币)或以上的人数近200万,年复合增长率20%,可投资资产在1亿人民币以上的超高净值人数将近13万,约为2012年近两倍,我国将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财富管理市场之一[1]。财富管理业已经成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社会保障能力,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商业银行转变盈利模式,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的着力点。

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财富管理的差异性、发展模式和策略、竞争力和社会贡献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Driga等(2009)梳理了不同机构间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差异性,发现银行、保险公司和基金等机构的目标客户以及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所不同[2]。德勤公司(2010)的研究报告分析金融危机对瑞士财富管理业务的影响,通过2004—2008年的数据实证研究,认为先进的管理模式是决定财富管理业务收益的关键因素[3]。Victor等(2009)则从投资规划、金融管理、税收规划、退休规划、保险规划、地产规划和风险管理等方面,为财富管理发展策略提供建议[4]。而Norbert等(2010)回顾了欧洲财富管理发展历史,认为金融危机后的财富管理发展、投资活动应采取新的策略[5]。

国内相关的研究中,叶央(2008)通过研究瑞士银行集团“一个企业”(OneFirm)的财富管理模式,认为通过其内部伙伴关系可增加集团跨客户、跨部门的业务,提升财富管理业务收入[6]。康志榕(2009)研究发现美国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年平均利润高达35%,并且增长快速,已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中间业务[7]。尚震宇(2012)研究认为我国2006—2010年14家上市银行绝大部分处于财富管理的综合效率无效状态[8]。俞炯玲(2011)则认为开展财富管理业务是商业银行打破同质化竞争、辅助产业资本走出去、实现自身战略转型的必由之路[9]。

上述研究仍缺乏对不同模式下的财富管理产品体系梳理,以及财富管理业务的具体收入贡献分析。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创新发展的实际需要,本文将在梳理两种典型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模式下对应的财富管理产品体系及收入贡献。

一、财富管理的业务模式

(一)摩根大通——独立实体模式

摩根大通的财富管理业务具有典型的实体独立特征,即在同一的银行集团(控股公司)下,设立多个独立的法人机构共同提供财富管理业务。

摩根大通将业务分成五大条线(见图1),而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则通过五大独立法人实体共同组成,包括富林明资产管理(JPMorganRobertFleming)、高桥资本管理(HighBridgeCapitalManagement)、私人财富管理(PrivateWealthManagement)、私人银行以及2008年收购贝尔斯登(BearStearns)成立的JP摩根证券(JPMorganSecurities)。

摩根大通为客户提供分层的资产管理业务。其中,私人财富管理、私人银行和JP摩根证券均向普通客户提供私人银行服务,私人财富管理还向高净值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财富管理服务;对于超高净值客户,则由私人银行为其提供综合化财富管理服务;JP摩根证券则主要服务原贝尔斯登的客户。法人分设模式有其显著优点:一是各个法人实体可以根据所面对的细分客户,进行独立产品设计、销售和维护客户,为相对明确的目标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二是财富管理产品设计部门与销售部门相对独立,各个实体可以依靠自身品牌进行营销,绩效考核也相对独立,有利于团队激励。其缺点是削弱了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

(二)汇丰银行——控股公司模式

汇丰在集团层面将业务分为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RetailBankingandWealthManagement)、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ing)、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GlobalBankingandMarkets)和全球私人银行业务(GlobalPrivateBanking)等四个业务条线,并通过多个实际控股机构共同提供财富管理业务。例如,根据所在国家的法律和监管要求,在全球设立卓誉投资管理(HALBISCapitalManagement)、信汇资产管理(SINOPIAAssetManagement)、汇丰投资(HSBCInvestments)和汇丰自营投资(HSBCPrincipalInvestment)等四大独立投资平台,每个平台都具有独特之处。其中,卓誉主要投资股票基金类产品,信汇资产则主要提供量化资产管理方案,汇丰投资以提供资产管理解决方案为主(包括客户资产的流动性管理以及投资方案);设立于香港的汇丰自营投资则主要提供私募基金服务。

(三)瑞士银行——内部整合模式

以财富管理闻名的瑞士银行集团,财富管理是其核心业务,其他业务均围绕财富管理客户展开。瑞银的财富管理采用典型的整合业务模式(IntegratedModel),下设瑞银投资银行(InvestmentBank)、瑞银美洲财富管理(WealthManagementAmericas)、瑞银全球资产管理(GlobalAssetManagement)和财富管理及瑞士银行(WealthManagement&SwissBank)等四个子公司(见图3)。瑞银集团通过设立投资产品及服务部(InvestmentProductandService,IPS),聚合投资银行、全球资产管理以及财富管理和瑞士银行的专家,通过子公司之间的客户介绍、产品交换和业务间的配送服务,实现为跨区销售便利,最终为财富管理客户提供完整的投资解决方案、产品和综合性金融服务。

IPS联接了直接参与财富管理业务的三大部门,一方面保持了各部门的独立性,能够从本部门业务的专业角度衡量产品的可行性和盈利性;另一方面又使三个部门面临同一业务目标,从而更好解决可能出现的部门利益冲突。从客户的角度来看,这一模式也有利于聚合客户个人的投资资金流,实现机构规模投资,为客户提供更有利的投资回报。

如图4所示,投资银行可将其发行的产品向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销售,后者再将产品销售给自己的客户。这种内部交易的方式,一方面有助于减少同质化产品开发,实现客户资源共享,提升集团层面财富管理服务的效率,方便客户获取全方位的财富管理服务;另一方面,也有助提升各子公司之间对业务成本效益的认识,更加掌握跨部门、跨客户的业务发展趋势,加深交叉销售的深度和广度,扩宽中间业务收入渠道。

二、财富管理业务范畴

(一)摩根大通资产管理业务范畴

摩根大通的资产管理业务为全球的企业、个人和金融机构管理资产,客户主要分为机构客户、零售客户和高净值私人银行客户,其管理的资产覆盖股票、固定收益产品、不动产、对冲基金、私有股权等。2012年,摩根大通为客户管理各类资产达到2.1万亿美元,而银行总资产为2.36万亿美元。

从机构角度看,摩根大通资产管理业务由摩根富林明投资管理、高桥资本管理、私人财富管理及私人银行四个实体组成。其中,摩根富林明投资管理面向客户为机构和零售投资者;高桥资本管理服务对象主要是机构投资者,为其提供对冲基金、私募股权等资产管理服务;私人财富管理及私人银行则针对个人客户和高净值客户提供综合化财富管理服务。

(二)瑞士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范畴

瑞士银行财富管理条线主要按地域和客户两个维度分层。在地域维度,财富管理与瑞士银行负责美洲之外的财富管理,近三分之一瑞士本土的家庭以及近一半的公司是瑞银财富管理客户;瑞银美洲财富管理的业务范围涵盖美国业务单元、加拿大业务以及在美国登记的国际业务。在客户维度,财富管理与瑞士银行和瑞银美洲财富管理均根据客户的可投资资产总额进行细分,主要分为超高净值客户、高净值客户和核心富裕客户三类。其中,财富管理与瑞士银行仅在瑞士本土为核心富裕客户提供服务(见表2)。2012年,瑞士银行财富管理服务可投资资产在一千万瑞士法郎以上的客户占55%(见图5),是最大的客户群。

在瑞银财富管理产品体系中,按属性可分为委托和咨询两类(见表3)。委托类产品根据风险属性不同又可分为稳定型、参与性和机会性产品。以稳定型产品为例,稳定型产品面向风险偏好较低的客户,其投资标的主要配置股票和债券资产。稳定型产品包括绝对收益类产品和特殊投资组合产品两类,前者主要投资于基金、结构化产品和衍生产品等,后者主要投资于另类投资品和房地产基金等。

(三)汇丰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范畴

作为2010年由《欧洲货币》杂志评出的“最佳环球财富管理者”,汇丰银行财富管理业务主要包括卓越理财(Premier)、运筹理财(Advance)和明智理财等三项特色的服务。在香港,三项业务门槛分别为100万港元、20万港元和1万港元;对于企业客户,“全面理财总值”不低于100万港币的归为“商贸理财”;“全面理财总值”介于50万至100万港币的归为“商业”理财客户;“全面理财平均总值”介于25至50万港币的归入“理财易”商户。在集团层面,可投资资产超过400万美元的客户则由私人银行提供财富管理服务。

在产品体系上,汇丰财富管理的产品主要由卓誉投资管理(HALBIS)和信汇资产管理(SINOPIA)开发提供。其中,卓誉投资管理提供的产品涵盖新兴市场类、固定收益和绝对收益类产品;信汇资产管理则主要提供股票类、固定收益类、绝对收益类、承诺型及机构化等产品。

三、财富管理业务收入贡献

(一)摩根大通财富管理收入贡献

摩根大通财富管理的盈利模式依托产品驱动,围绕产品营销获取佣金手续费收入,其基本模式是按交易收取手续费。2012年,摩根大通通过资产管理业务线为机构客户、高净值客户及零售客户提供服务实现的利润总额达99.46亿美元,占其全年总利润的9.41%(见表4)。整体上,资产管理业务对摩根大通银行的利润贡献度大约在10%~15%之间(见图6);从业务结构来看,以高净值客户为主的私人银行业务贡献最大,收入占财富管理总收入的54.36%(见表5)。

(二)瑞士银行财富管理收入贡献

2012年瑞银财富管理的三大业务部门管理客户资产2.174万亿瑞士法郎,虽比2007年3.189万亿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见表6),但近年来,瑞士银行逐渐将财富管理业务向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延伸,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优质客户有效支持了瑞银财富管理业务的复苏。瑞银财富业务主要依靠佣金收入,不同产品的手续费有所不同。

2011年,财富管理及瑞士银行贡献了集团85.90%的运营利润,并且在该业务模块中财富管理贡献了58.22%的利润,而零售和公司业务合计贡献41.78%的利润。在投资银行和公司中心业务大幅度下降的背景下,财富管理在瑞银中的作用更显重要。

(三)汇丰银行财富管理收入贡献

与摩根大通盈利模式有所不同,汇丰银行采取依照客户类型收取月费和按次计费相结合的模式,并对利用汇丰财富管理网络系统进行相关操作的客户也收取一定费用。

在汇丰银行的业务条线中,2012年,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贡献了46.37%的税前利润(见表8),占比比2010年的20.17%大幅度上升;全球私人银行贡献了4.89%,比2010年的5.53%也有所下降。在金融危机后,汇丰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也经历了痛苦的调整,在2011年出售拉丁美洲多地分支机构后,汇丰有意退出在亚洲多地的私人银行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主要原因是汇丰在部分亚洲国家个人理财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出现亏损。因此,汇丰银行在北美洲、亚洲等地积极出售附属子公司的动作不断,2012年便出售了汇丰在日本的私人银行业务给瑞士信贷集团。

商业银行对财富管理业务的调整可以从该业务的成本效率比率指标找到深层次的直接原因。在集团层面,成本效益比率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金融危机中,汇丰银行通过裁员收缩部分业务减少运营支出,将运营成本从2008年的490.99亿美元大幅下降至2009年的343.95亿美元。2012年由于受到美国和墨西哥等国洗钱指控的罚款及Libor操纵案等因素的影响,汇丰银行成本效益比上升。其中,私人银行和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比率(见表9),主要原因是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的运营收入比商业银行业务高96.14%,而运营支出却高出160.19%,直接导致财富管理的成本效益比率降低。

四、对我国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启示

(一)财富管理业务有利于转变盈利模式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是依赖存贷利差,约80%利润来自利息收入,存在严重的同质性,而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商业银行利润的40%以上来自非利息收入,其中财富管理成为维护客户、实现交叉销售的重要渠道,为商业银行带来直接的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同时也为其他业务的渗透提供了切入点。本文所考察的三家银行来看,财富管理已经成为重要的利润来源,并且相比自营交易业务,财富管理业务更为稳定。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进的背景下,财富管理业务将成为转变盈利模式,实现稳健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二)建立合理的财富管理组织架构

财富管理业务的一个最显著特点是需要多部门配合,其服务对象具有高度的差异性,本身又涵盖业务咨询、产品设计和实际投资等活动,需要来自不同部门和不同专业的团队协同配合。本文所考察的三家银行中,从机构角度看既有相对独立的模式,也有整合的“一个企业”模式;从客户细分上,既有严格的客户分离模式,也有共享客户的模式。但这些模式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在矩阵式组织框架下,由各专家团队制定不同的管理战略与策略,为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相比国内银行通常采用的总分行制模式,矩阵式的财富管理模式更符合财富管理业务的特点,更有利于提高银行内部资源利用效率。

(三)建立多样化的产品体系

高净值客户是银行财富管理业务主要客户,但这类型客户往往具有个性化的财富管理需求,其承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但对投资能力的要求也较高。上文中三种财富管理业务模式均建立了完善的产品体系,将细分的客户引导到不同服务部门,再根据与客户对应的产品服务流程为客户提供服务。相比之下,国内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在产品体系上,同质性非常强,在销售模式上,往往限于一次销售,交叉销售,纵向延伸式销售仍有待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发达的国家,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已经涵盖固定收益产品、私募股权、衍生品和房地产等,相应的服务覆盖投资咨询、房地产投资、信托服务以及资产管理等。因此,我国现阶段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完善的产品体系和个性化服务将极大增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竞争力。

(四)树立鲜明的财富管理品牌

卓越的财富管理是瑞士银行蜚声全球的品牌印象,卓越理财和运筹理财也成为汇丰鲜明财富管理品牌,摩根大通则凭借出色的投资能力吸引众多投资者。国内商业银行尽管也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但受制于产品服务的同质化,投资能力差异性不强,致使品牌建设成效并不显著。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在财富管理品牌建设上,应不仅仅是限于某种产品,而应将其内涵扩展至一种服务模式的创新,这种模式包含了客户的细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投资能力的提升,应深刻认识到财富管理将成为支撑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着力点。

(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财富管理最后的落脚点是银行的实际投资能力,而为满足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需求,银行需要把握未来市场机遇,平衡产品的盈利与风险;广泛投资于境内外的各类市场,良好风险管理能力将成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国外银行针对财富管理业务的特征,为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条例,并配以先进的IT系统建立灵活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目前,国内银行的财富管理风险管理仍然依赖于传统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难以根据其特点灵活高效进行监管。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应根据财富管理业务特征量身制定风险管理条例,确保稳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民生银行,麦肯锡.2012中国私人银行市场报告[R].2012.

[2]ImolaDriga,DorinaNita,IoanCucu.PrivateBankingandWealthManagementServicesOfferedbyBanks[J].AnnalsoftheUniversityofPetrosaniEconomics,2009,7:231-240.

[3]Deloitte.WinninginWealthManagement[R],2010.

[4]GVictorHallman,JerrySRosenbloom.PrivateWealthManagement:TheCompleteReferenceforthePersonalFinancialPlanner[M].NewYork:McGraw-HillCompanies,2009.

[5]NorbertMMindel,SarahESleight.WealthManagementintheNewEconomy[M].NewJersey:JohnWiley&Sons,2010.

[6]叶央.瑞银集团成功财富管理模式借鉴[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8(9):44-46.

[7]康志榕.兴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金融学院,2009.

私人银行盈利模式范文篇3

目前,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加大对网点建设的投资力度,争取尽快完成100家财富管理中心、1000家贵宾理财中心和2000家综合理财中心的建设,按照网点分类、功能分区、业务分流的标准,以及对公与对私服务有机融合的原则,提高网点的服务效率。

事实上,起源于欧洲时期的私人银行在西方发达国家,以其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的特点正日益得到各家商业银行的青睐,并得到迅猛发展。许多国际著名商业银行都把此业务当作拓展业务、扩大份额的市场切入点。近来,随着各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国际私人银行业务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新的私人银行业模式正在替代传统私人银行业,并成为市场发展的潮流。

据统计,美国的私人银行业务过去几年平均利润率高过35%,年平均盈利增长12%至15%。其中资产管理费占收入的45%,经纪费占20%,净利息收入仅占25%,远优于一般零售银行业务的盈利表现。由于管理这些富裕私人客户资金的利润丰厚,加上盈利主要来自较为稳定的费用收入,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不大,因此私人银行业领域的竞争日益加剧。为此,许多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信托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及证券经纪等,纷纷将私人银行业务的对象扩展至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客户,使私人银行业务呈现出“平民化”的趋势。

面对如此诱人的巨大“蛋糕”,国内商业银行自然不甘人后。以工行为例,该行在全面开展理财金账户服务升级的基础上,又在春节前启动了“理财金账户新春献礼”市场活动,为理财金账户客户提供了更多的贵宾专属产品和服务。

私人银行盈利模式范文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私募股权投资(PE)风险控制

一、引言

PE(PrivateEquity)在我国通常称为私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向具有风险辨别和承受能力的机构或个人募集资金,投资于非上市股权或者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最终以上市、并购或回购等方式出售所持股份实现增值退出的一种资金运作方式。在全球资本市场融资方式不断创新的今天,私募股权投资(PE)作为一种顺应资本全球化潮流的新型融资方式,已经在多行业、多领域内得到广泛的运用。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参与PE不仅可以拓展其业务领域,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更能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整体服务水平与盈利能力,深化战略转型,开辟新的投资通路。同时,商业银行在资金实力、客户资源、风险管理、人才储备等多个方面的天然优势,是其参与PE业务的有利后盾。但更重要的是,面对风险和收益并存的PE业务,在不成熟的市场机制和法规监管下,如何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业务模式,探讨相应的风险控制与管理对策才是我国商业银行参与PE的第一前提和理性选择。

二、中国PE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PE市场的发展历程

相较于国外PE行业的较早发展,我国在1984年才引进风险投资的概念,对私募股权投资的探索和发展也是从这之后开始的。直到2004年,第一起真正意义上的PE案例――美国新桥资本(NewbridgeCapital)以12.53亿元人民币收购深圳发展银行的17.89%的控股股权,从此揭开了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序幕。此后,我国PE市场逐渐活跃并在2008年达到了发展高峰。而在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外股市低迷,我国PE投资发展也受到重创,直接导致了2009年PE市场的低迷。直到2010年,我国PE市场才开始逐渐复苏,私募投资规模、投资金额、投资案例均有所增长。2011年以前,美元基金投资规模一直高于人民币基金,直到2012年人民币基金投资规模首次超过美元基金。但不可忽视的是,虽然近年来我国PE投资案例数量激增,但是交易总金额并没有太大的增长。我国本土PE投资机构在数年的发展中虽然初具形势,但是单笔投资规模小,较少涉及大型投资交易,金额较大的PE投资案例基本都有外资PE机构的参与或是独立完成。所以,当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较大的时候,他们首先仍会想到引进外资PE。

(二)中国商业银行参与PE的动机与优势

1、我国商业银行参与PE的动机

(1)传统盈利模式的突破。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以利差收入为主导,业绩增长依然靠规模和利差推动,但随着竞争格局的日趋加剧依靠这一模式来保持利润增长显然是不够的。而自我国发展PE以来,频频出现的超高收益率案例无不刺激我国商业银行纷纷试水,希望在PE业务上寻求新的盈利途径。虽然“高收益,高风险”这一恒久不变的财务原理预示着商业银行在通过PE获得利润增长的同时,也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PE业务因其特殊性使得收益与风险存在不对应的可能。PE业务将资本与企业家才能这两项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再次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正是这种协同效应使得商业银行在可控的风险下可获得较大的利润空间。

(2)激烈竞争下的业务拓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外资银行以专业人才、专业技术与丰富的从业经验,在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等多方面与国内银行展开激烈竞争,并将竞争优势放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客户服务相关业务上。而这些都是我国商业银行在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因此积极进军PE市场,是商业银行在面对外部竞争的情况下,争夺高端客户,优化业务水平的客观需要。

(3)互利共赢的市场需要。我国有着数量庞大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PE作为推动现代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方式,使得我国大量具有发展潜质的企业期待通过PE获得资本支持和管理优化。而商业银行所拥有的资金、项目、客户、信息等资源可以为PE发展提供支持,同时PE特有的投后管理和信息服务也可降低投资风险。所以说商业银行参与PE是资本市场调节下互利共赢的需要,二者在合作中共同发展。

2、我国商业银行参与PE的优势

(1)资金优势。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但其运用资产的范围却十分狭窄。大量资金闲置的情况造成了金融市场失衡局面:货币市场强大,外汇市场、资本市场弱小。若能把我国商业银行过剩的资金分流到其他金融市场,让市场充分发挥其功能,就可使闲置的社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国际上将商业银行资金部分用于PE投资已是较常见的做法,但在我国目前的政策法规对商业银行参与PE还有一定的限制。

(2)客户资源优势。我国商业银行作为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在多年的发展中储备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机构客户覆盖社会不同行业和我国主要地区,与其他金融机构也建立了普遍的同业联系,因此整个银行体系和其客户资源对于PE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项目来源。商业银行可以有效利用这一优势,联合PE探索建立本土私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投资PE的新渠道,建立可持续的资金来源,延伸商业银行服务类型和品种的同时,利用和保留现有客户资源的同时,吸收新的客户群体。

(3)综合资源优势。首先,我国商业银行服务功能横跨间接融资市场和直接融资市场,建立了可混业服务的业务体系,形成了快速响应PE各种需求的综合经营优势,可为PE投资提供包括基金托管、投资项目推荐、投资过程服务在内的全面金融服务。其次,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后,商业银行在国内外一直有着良好的信誉评价,基于这一点,私募基金会在股权融资流程中可相应简化一些费时的调查环节,从而提高PE的整体运作效率,使企业可以尽早拿到其所须资金。最后,我国商业银行大多有政府支持,也就是说,相比较于其他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在对地方企业信息的掌握上更具有优先权。

二、中国商业银行参与PE的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参PE主要有三种模式:迂回“直投”模式、合作模式、间接模式。本文主要选取了这三种模式下的四种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PE业务时较为普遍选择的方式进行详细分析。

(一)借道境外规避政策障碍

2003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除另有规定的情况外,商业银行在中国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这一规定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使用自有资金或储户资金,直接投资PE基金的行为。2009年7月,银监会《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也使得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进入PE业务的途径被封锁。随后银监会在2008年又了《银行与信托公司业务合作指引》,阻碍了我国商业银行通过信托方式进军PE业务的方式。因此在种种限制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参与PE基金的运作主要是通过借道境外子公司的方式展开,即商业银行在境外设立其下属的直接投资机构,再由该机构在国内设立分支部门,直接投资于国内的非上市公司股权。由于这种投资方式成本较高,所以目前以这种方式参与PE投资的主要还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对于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来说,主要还是通过基金募资、基金托管以及投资顾问等业务参与PE投资。

(二)通过私人银行展开合作

虽然银监会文件给商业银行直接参与,或者通过与信托公司合作的方式进军PE市场设置了障碍,但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在PE并未纳入法律的限制范围中。因此,商业银行私人银行部拥有的高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资源,使其成为重要的基金募资第三方渠道。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在向高端客户推出PE业务的同时,可以通过收取募资服务费、基金认购费、基金管理费分成和业绩分成等获得额外的收益。此外,银行在帮助完成资金募资后,也可提供基金托管业务,从而延长原有客户资金存放于银行的时间,还可由此吸引其他的目标客户,同时收取一定程度的托管费和管理费。

(三)“托管+顾问”模式资源共享

在PE基金的投资运作阶段,商业银行主要参与了资金托管和投资顾问两个环节。目前我国大中型商业银行中,具备PE资金托管资格的有五大国有,以及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股份制银行,部分城商行也逐渐开展此类业务。托管业务覆盖了公司制基金、有限合伙型基金以及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基金等,业务的盈利来源则是托管费用。托管业务以间接方式参与PE,搭建起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将供需双方完美对接,有效的整合了金融资源。此外,部分商业银行还为托管基金提供了如融资、投资顾问等后续增值服务。在融资层面,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部可以开展募集资金的服务;在投资层面,商业银行则可为投资机构提供项目推荐和财务咨询等服务。

(四)贷款业务创新支持PE

除了帮助PE基金募资以外,商业银行业通过为PE投资提供贷款,从而收取一定的中介费用,或者为PE投资的项目进行贷款,让二者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模式的出现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部分企业在股权融资的时候为防止股权过多稀释进行一定额度的债权融资;二是部分企业在初创期不符合银行信贷发放的要求,而在其获得PE投资后,资产规模、成长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从而获得银行贷款。投资与贷款结合模式的基础是企业融资需求,而借助银行平台,则相对降低了融资成本。PE投资支持下的企业质量得到一定程度保障,对银行而言无疑使信贷风险相对可控;而企业经历了投资机构的尽职调查后,银行在评估方面的成本也相应降低。在贷款模式上的另一个创新是贷款与选择权的结合,即选择权贷款。这是商业银行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合作,将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业务相结合,为获取企业股权估值溢价收益而给企业提供的一种灵活的结构化融资产品。

三、中国商业银行参与PE所面临的风险以及风险控制

(一)我国商业银行参与PE所面临的风险

相较于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PE是一项风险相对较高的新型业务。而随着政策的变化,商业银行参与PE随时会出现障碍甚至被叫停。何况至今尚未有一部成熟有关PE的法律法规出台,导致各部门只在各自部门职责范围内出台各自规定,无法做到协调和统一,这种监管分散的情况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的监管风险。其次就是PE基金自身、基金投资者以及基金持有股权的公司之间也会产生利益冲突,从而损害投资者利益。而目前商业银行在PE投资方面推出的理财产品,其目标客户主要还是承受能力较差的中小投资者,而这种配置灵活,透明度低的新产品本身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一旦投资失败可能为银行带来资金风险与声誉风险。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与PE的合作模式造成了信贷业务与股权投资业务的交叉与关联,这也为银行进一步的风险控制增加了难度和挑战。此外,商业银行与其他机构类投资者相比还是一个信贷机构,其信贷资金来源广泛,金融衍生工具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开展PE业务,若没有有效的风险控制,会更容易将PE的风险传递出去,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力。

(二)我国商业银行参与PE的风险控制

我国商业银行在参与PE业务的同时,要从以下方面来防范风险:

1、建立防火墙隔离制度

商业银行在开展PE业务的同时,应建立独立部门负责私募股权的投资和管理,同时在银行的各个业务和关联机构之间建立风险阻隔机制有效防范利益冲突和危机传染。例如通过设立“资金防火墙”禁止以关联交易的方式在商业银行内任意调配资金,以限制资金在商业银行内部不同业务区域内的任意流动;通过在一些大型商业银行或已具备一定私募股权基金业务经验的股份制银行中设立“法人防火墙”,即以独立的子公司实现PE业务的独立管理和运行,从而对基金资金实行封闭式管理。

2、加强PE基金伙伴选择与合作过程中的管理

商业银行必须熟悉PE的经营模式与运营特点。同时着重培养一支专业开展PE业务的团队,利用团队对于市场的熟悉与业内行情的把握帮助投资者及时判断投资形式、认清潜在风险、分析投资策略、掌握投资的阶段性并具体的分析投资过程中每一环节。商业银行还必须有专业团队来尽职调查、评估、选择PE管理机构及其产品,保证合作产品在设计、可行性、收益风险等方面符合银行自身的需求与形象特质。

3、加强PE产品推介或销售中的风险管理

首先,要保证提供的PE产品在风险和收益特质上满足并适合优质客户的需求,并客观充分地揭示产品所包含的风险以及在最差情形下可能遭受的损失,确保推介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及合法性。其次,必须谨慎挑选推介对象,选择具有投资实力以及风险承受能力、对未来的投资资金无流动性需求并且具备一定的股权投资知识或经验的客户开展PE业务。最后,还应该从全面的资产配置组合的角度为客户提出投资建议,合理的设定客户的收入预期,并根据经济形式对资产组合适当调整。

4、加强销售人员的内控管理与专业素质的培养

商业银行有关部门人员具备PE基金的相关知识并对其操作流程以及创业投资的市场环境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在向客户介绍PE业务的同时,必须区分其所在机构销售的产品和由其所在机构自担风险的产品,明确说明商业银行对于自身推介的,符合产品说明书范围的投资风险不承担责任,还要充分提示销售产品的信息,为客户做出是否购买银行产品或服务的判断提供依据,从而保证客户具备投资该类产品的相关知识与风险承受能力。

5、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控制风险的关系

商业银行在进行业务拓展与创新的同时,也不能触及法律、政策的底线或者盲目追求利润将客户存款用做风险投资,否则任何收益都将是短暂的。商业银行只有在准确识别相关风险的基础上,加强风险防控,建立良好的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体制,才能保障该项业务健康有序发展,从而推动银行业务的扩张和深化。

6、银行业联合建立PE基金评价体系

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可通过建立一个动态的PE基金评价体系,对各类合作的PE开展持续定期跟踪,科学完善有关信息,从而区别基金的良莠,选择优秀的基金,以提高业务合作效率,提示和规避风险。此PE基金评价体系应至少包括基金的历史运作情况、管理公司及投资管理团队情况、经营情况、投资管理能力、基金管理人职业操守、内部控制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并设立既定且量化的评价标准。

四、结束语

目前看来,《商业银行法》为银行利用自有资金直接参与PE投资设置的障碍在短期内仍无法逾越,因此商业银行在未来中国的PE市场仍将继续“曲线”参与,并有望探索更多创新模式。虽然目前我国政府对于银行业涉水PE市场的态度还很模糊,“银行+风险投资”模式的金融创新是否能够有与之相匹配的金融风险防范手段作为保障也仍在初步尝试中。但无论如何,商业银行参与PE在未来将是一个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梁伟超,方芳.私募股权投资的风险应对策略[J].技术与市场,2011,06:353-354

[2]胡涛.商业银行参与私募股权投资的模式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1,15:13-14

[3]杨蕾.商业银行参与PE业务的模式与策略[J].会计之友,2011,27:64-65

[4]高正平.中国商业银行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分析[J].银行家,2010,03:69-71

[5]孙玉美.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现状与发展初探[J].特区经济,2010,05:107-108

[6]李卢霞,万芊,李圆.商业银行参与PE业务的现状、问题及策略建议[J].金融论坛,2010,02:35-41

[7]李佳音.我国商业银行参与PE基金的前景分析[J].中国金融,2010,17:51-52

[8]周艺,李昊.商业银行参与PE业务的动因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19:1

私人银行盈利模式范文篇5

此前的30分钟他正醉心于那个被无数“80后”称为“仙剑奇侠传”的游戏江湖中。而就在他重新坐定的那一刻,紧张、一丝不苟的神情迅速化解了刚才的惬意。作为一名私募基金经理,他每天的必修课就是在晚间浏览最新的上市公司公告。

实际上,就在同一时间与韩江岩做功课的还有众多私募人士与投行人士,而他们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兴业银行(601166.SH)2008年年报上。韩江岩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坦陈:“之所以如此重视银行股,是因为国内银行业在经历全球金融风暴后将首次接受外界全面的审视,兴业将开启银行系年报的序幕。”然而,这个夜晚让他和许多同行们都感到郁闷。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定于2009年3月17日披露2008年年度报告。鉴于公司董事会认为年度报告中有关事项尚待进一步论证,年度报告无法如期完成,公司已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变更至2009年4月28日披露。”上交所晚间信息如此显示。

要命的净利差

但是与郁闷的韩江岩相比,各机构却在数小时后纷纷发表了研究报告。

高盛亚洲作为持乐观态度的机构,对即将公布年报的交通银行(601328.SH;03328.HK)股票评级从“抛售”提高至“中性”。随后其分析师又在回复本报记者的邮件中调高了13家A股上市银行的目标价。

瑞银则在报告中将中国银行(601988SH;03988.HK)目标价从2.32港元微幅上调至2.46港元。

然而与外资投行的乐观不同,国内私募界与投行人士仍趋于谨慎。

按照韩江岩的观点:“相对于1月份企业存贷款严重背离的现象,2月份的数据出现了明显好转,迅猛增加的企业贷款已经开始进入实体经济,进行部分信用创造。信贷规模增长驱使各银行短期经营好转,但对于长期投资价值不具有实质性意义。”韩江岩强调:“2009~2010年国内银行业依然会面临盈利能力不断下降的周期。”

的确,自2008年3季度以来国内银行业经营已然显现由盛转衰的信号。尽管此前监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税后净利润同比增长30%,在大规模计提拨备的情况下,资本回报率仍高达17.1%。但4季度国内银行的各项经营指标进一步下滑,全年盈利增速也由中期的69%和前3季度的53%继续放缓至33%(记者注:其中4季度单季利润环比大幅下降58%)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中金公司行业分析师在解读时认为盈利下降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银监会对拨备覆盖率130%、150%(记者注:监管部门此前要求五大国有银行拨备覆盖率要达到130%,中小银行这一指标则应达到150%。)的要求令各银行在4季度大幅计提坏账准备金,预计额度为915亿元人民币,而前三季合计计提仅1000亿元左右。

其二,2008年9月以来,中国突然转入降息周期,短短3个月时间里,存贷款基准利率大幅下降216bp。这令以存贷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净息差压力。

其三,2008年3季度后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给企业带来较大损失,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出现一轮快速上升,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4季度单季新增近100亿元不良贷款。

对此,平安证券一位金融分析师在MSN上与记者交谈时进一步予以佐证。

按照他的说法,从2009年1~2月份的数据来观察,2009年银行业的状况会比2008年更艰难。主要原因是,从2008年11月份以来启动的信贷高速增长,银行业的净利差在直线下降。从平均水平测算,2008年11月份在2.5~2.6之间,12月份在2.3~2.4之间;2009年1月份处于2.0~2.1之间,2月份则降至1.8~1.9之间,这个净利差的下滑速度相当之快。而中国银行业的收入结构多元化有限,主要还是净利差收入模式。

“因此,银行业的盈利压力会在2009年加大,信贷的高速增长还不足以弥补净利差下滑带来的利差收入减少。”该分析师如此强调。

高增长预埋后遗症

事实上,信贷的高速增长近期以来一直为业内人士语及最多的话题。长城证券的研究员胡艳妮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前几个月所发放的贷款中有相当一部分投向了政府相关的项目,未来如政府项目告一段落,银行信贷增长更多取决于实体经济的复苏情况。如果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未能带动私人部门的投资,经济能否最终复苏尚需观察,而实体经济的复苏决定着企业未来经营状况和进一步的信贷需求。

“综合来看,前期贷款的迅猛增长态势在未来恐难持续。”胡艳妮直言她的判断。

的确按照央行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3.06万亿元,同比增长24.17%,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8273亿元。但人民币各项存款也增加了1.65万亿元,而且后者大幅超出前者。

对此,中金宏观组的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显得极为谨慎。按照他们的判断,宏观经济2009年不是底,产能过剩和海外需求的疲弱将抑制中国私营部门的投资需求,因此2010年的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下滑,这为银行业2010年以后的资产质量埋下隐忧。

此外,目前新建政府项目的盈利能力也值得怀疑,相应的新增项目贷款可能在2~3年后陆续暴露风险。根据2003年央行的一项调研,津、晋、冀、蒙等省市自治区1998~2002年国债配套项目贷款的不良率为2.4%,关注类贷款比率为18.2%;同期山西的国债项目贷款关注类占比达到14.6%,湖南岳阳类似的不良贷款和关注类贷款合计达到40%。

私人银行盈利模式范文1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银行“暴利”;民生改善;中间业务

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多元化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服务范围也随之扩大,对其经营运作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作为转型重点的中间业务,我国商业银行业的盈利模式应该依靠什么?是否应该在正确认识“暴利”现象的同时,反思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以民生改善为核心,促进受信赖的友好型银行的构建?商业银行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借鉴国外银行先进改革经验,不断探索具有自身特色、更加适合我国商业银行本身的盈利模式,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成为了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工作。

一、国内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现状分析

(一)传统盈利模式,单一化收入的不可持续性

我国商业银行一直以利差盈利模式和信贷规模盈利模式为主。同时,信贷业务的开展与外部经济环境也呈现高度相关性,在宏观经济的调控下,利率市场化的实施导致存贷款利差有缩小的趋势,并产生了明显的利率波动风险,使得商业银行的利润周期性波动,利润来源缺乏相应稳定性。相对来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领先,在金融创新方面也在不断取得进步,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跟随发达国家的前进方向,这在客观上对催生我国金融的创新体制有一定的作用。

(二)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发展缓慢

利差盈利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虽然一直在改革和创新,但是从未有质的突破。要不断完善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服务,就需要对金融产品的质量不断的提升。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就推出了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这些便成为了后来利润的主要来源,也迅速提高了银行的发展速度。与之相比,我国在这方面处于刚起步阶段,金融衍生产品相对缺乏。尽管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在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及私人银行业务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尝试,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认可,促进了银行业务多元化的发展。但千行一面,金融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难以根据各地区,和各银行的自身特色实现特色化综合性的供给。且新型金融产品开发不完善,自主创新力度不足,高附加值产品少,产品功能拓展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无法满足特殊金融产品消费群体。同时,银行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与改革,却忽略了金融产品的质量,导致了以销售低层次的中间业务为主,尽先压价的恶性竞争局面,直接制约了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能力。其次,我国银行业整体运行体制存在着弊端,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应有的服务和竞争意识,无法从根本的服务上优化盈利模式,提高自身竞争力。

(三)普通客户盈利空间挖掘不充分

目前,银行业的主要客户是各银行间争夺的主要阵地,从普通层次的客户群体得到的利润并不能完全吸引银行。忽视普通层次客户,并不是单纯的视角问题,更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所存在的问题。客户群微利分割模式不仅是要求我们将客户进行细分,而且要求我们从客户的长远价值考虑,反复挖掘普通层次客户的利润潜力。由于客户的长远价值可能没有途径在一定时间范围得以充分的体现,所以我国商业银行需要转变观念,加强对普通层次客户的盈利价值空间的重视与挖掘,使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得到更好地完善。

二、国内外银行盈利模式对比分析

目前,我国银行业的盈利模式结构相对单一,与西方发达国家完善的、多元化的盈利模式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的盈利收入来自于规模和利差。但发达国家的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据美国花旗银行提供的资料显示,存贷业务为其带来的收入只占利润的20%,真正给银行带来利润的则是企业信用等级评估、资产评估业务、资信调查、外汇期货、个人财务顾问业务、承兑、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权等中间业务,这部分的利润就占了80%。与之相比,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全部收益的比重都比较低,总额加起来还不到10%。从表面上看,中国商业银行由中间业务产生的产品也只是一些普通的收付业务、银行承兑汇票、跟单信用证等业务,品种及其单一。金融业成为当代经济的核心,投资理财业务、金融衍生业务在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带来的利润也越来越高。而我国商业银行这些业务刚处于起步阶段,更多的原因是国内金融体制束缚于分业监管以及法律法规,以及商业银行内部体制和结构的制约;并且,能够开展银行投资的中间业务仅仅只是财务顾问方面。所以改革创新银行投资业务是银行改善收入结构的突破口及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我国商业银行适应金融全球化和挑战混业经营挑战的关键性步骤。

三、促进银行盈利模式改革的相关建议

(一)推进商业银行治理结构

为促进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创新。要在充分考虑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情况下,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前提,建立健全良好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以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水平,为商业银行的创新和改革提供一个完善的发展环境。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应跟随着金融全球化全面的对外开放,在与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创新,不但影响着其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也影响着整个金融体系良好发展。

(二)规范收费体制,服务实体经济

对近7年来银行收费项目猛增至3000种,通过审查、评估,对隐形消费如咨询费、跨行收取手续费、手机银行信息费用、理财资产托管及保管费、管理费等项目合理取缔。同时,由于高额存贷款利差的存在,商业银行无暇顾及需要资金援助的民营中小企业,并存在着较强的贷款冲动,使得中小企业不断遭受高额的利率盘剥,加剧了中小企业贷款解危救困的负担和难度。因此,相关部门应成立多部门改革工作小组,设计符合国情,具有地方特色的改革总体方案,借鉴国外银行先进的改革经验。促使银监会对理财产品的收费进行明文规定,避免各大银行根据自身成本自主定价。降低各个银行间的收费标准差异。加强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合理减少中小微企业到民间借贷的风险,落实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三)坚持渐进式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坚持传统盈利模式

由于传统业务具有不可持续性,经济增长对间接融资体,具有高依存度,较高的利差水平可望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所以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坚持传统盈利模式,保持金融市场平稳较快增长。同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条件缺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要使我国商业银行达到国外银行其他业务收入占80%的程度还为时过早。金融监管模式的转变、资本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内部结构的转型,都是建立在一个长期累积的基础之上。这些因素在提供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不断影响着商业银行非传统业务的推进与扩展。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不放弃非传统业务发展的基础上,也要控制发展速度不能超前发展。目前情况下,最合理的方式应该是进行小规模的试点,通过试点的成功取得的相关经验渐进式发展。

(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促进民生改善

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的建设中,应树立社会责任理念,将银行自身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结合起来,(下转第156页页)(上接第153页)加强银行本身对于经济和社会责任的联系。这对于商业银行在拓展关键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将银行发展与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结合表现在:首先,银行在积极开发金融衍生产品的同时,增加相应的就业岗位,并对就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为各岗位提供高效率的执业人员;其次,对于职员的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还有住房公积金进行适度调整、完善,在保证银行稳健发展的同时,小范围的促进职员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同时,大力扶持社会经济落后领域的发展,关注中小微型企业、新农村、廉租房以及节能减排等因为资金短缺而滞后发展的薄弱环节。

参考文献:

[1]薛楠,华武,殷尹.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较与业务创新研究[J].金融会计,2005(7).

[2]张国柱.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4).

[3]颜婧宇.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探析[J].经济师,2011(8).

[4]杨旭,周群英.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探析[J].企业导报.2012(5).

[5]刘东庆.浅论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J].经济研究导刊,2012(3).

[6]郭彩霞.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比较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0).

[7]单心怡.关于中国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文献综述[J].时代经贸.2011(20).

私人银行盈利模式范文篇7

即将过去的2016年,虽然不良率在二三季度逐渐企稳,但银行业整体业绩再下一个台阶,加上日益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竞争的升级,银行业面临的挑战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逐渐加大的趋势。

在外部宏观环境和利率环境未见明显好转之际。

银行数量的不断增多使得竞争日趋激烈,倒逼中小银行的服务更加多样化和细致化,导致国有大行的传统业务受到分流;而互联网金融以及金融脱媒的不断深化,使得传统的银行业务模式受到了挑战,尤其是对一些中小型银行产生了一定的威胁。

这样的结果就是银行的传统业务盈利能力在不断下降。根据粗略的统计,各上市银行2016年的净利差和ROE均在下降,其中,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下降幅度均在2%-3%左右。

在传统业务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预计2017年银行盈利能力依然呈缓慢下滑之势,银行业未来新的盈利增长点究竟在哪?

表内外加杠杆受限

由于房地产等传统优质资产的质量和数量的下滑,银行争夺资产的竞争不断加剧,导致其议价能力持续下降。加上近期对房地产的监管不断加强,银监会反复强调房地产贷款的风险,未来银行房地产贷款的增速会逐渐下降。最新房地产数据显示,无论是房屋整体销售面积还是住宅销售面积均有所下降,这预示着无论是房地产开发贷款还是个人按揭贷款在未来均会有所下降。

此外,随着监管部门对银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强,尤其是对影子银行的严格监管,会使银行经历阵痛期。同时,银行表外资产的风险暴露也会进一步对银行经营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2017年银行会正式纳入广义MPA考核系统,这对中小银行和一些股份制银行的扩张构成较强的限制。

未来,监管部门会将重点放在如何引导相关银行进行不良核销以及不良资产证券化,而非对相应不良指标要求大幅下调。当前,一些银行杠杆比例过高,导致影子贷款比例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如兴业银行的证券投资比例为贷款的156%,远远超过63.1%的行业均值,一旦短期银根紧缩,极可能会产生流动性风险。

从公司层面来看,非金融公司的经营状况依然严峻,尤其是制造业和零售业等传统的贷款重头行业。公司的整体经营水平在下降,尤其是制造业,主要体现为盈利水平下滑,企业短期现金流呈现负增长,使得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不断下滑,同时制造业亏损企业数量的占比显著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现阶段中国企业的杠杆率已经超过GDP。目前,高企的企业杠杆率为银行的发展增加了诸多的不确定性,虽然国家启动了许多去杠杆的措施,如债转股、限制企业发债等,但这些措施只会减少少数企业的负债水平,对全社会负债水平的降低仍有待观察。如果银行现在盲目对相关产业大量贷款,可能会造成对未来不良贷款压力的重新聚集。

很多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因为吸收存款需要较长的时间,同时面临着传统大行的优势竞争,开展业务较为困难,导致它们将来可能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为了快速实现业务增长,这些银行过度依赖同业拆借进行期限错配发放贷款或者理财产品,像兴业银行等个别银行同业负债已经接近存款规模,资金来源风险逐渐加剧。如果央行调整短期利率或收紧短期货币供给,这些银行可能会面临短期流动性陷阱。

中国银行业监管会不断加强是大势所趋,当前最紧迫的措施是2017年MPA考核的正式生效,重点是表外理财有可能进一步纳入广义MPA考核范围。随着理财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股份制银行或城商行的理财规模已经超过贷款规模。银行的理财通道有80%以上来自于券商的资管通道,该通道不仅可以有效逃避贷款的规模以及不良贷款的监管,同时由于该部分资金不计提风险资产,使得银行可以对贷款进行放大杠杆的操作。

虽然不规范的表外理财短期可以增加银行的利润,但对于银行本身有着巨大的潜在风险,也使得监管当局无法准确衡量社会不良资产的总体规模和银行业实际的经营状况。由于理财产品在心理上有着刚性兑付的期望,使得中国的高利率水平一直居高不下,社会融资成本较高,这实际上是对货币政策的干扰。

由于大多数资产管理计划的多层嵌套,使得监管部门很难分辨具体的底层资产和评估相应的风险,虽然监管部门已出台“穿透式监管”措施,但要真正有效地穿透很难实现,因此,监管层会把更多精力放在数量的控制上。

实际上,这些资产管理计划以及信托计划除很大一部分投资在非标资产充当影子银行外,还有很大一部分通过躲避监管投资于资本市场,主要表现为定增以及股票投资。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看到项目方会加大杠杆倍数,银行方面会大幅低估资产风险。“宝万之争”里的资金来源就有加杠杆的银行资金隐匿其中。据报道,建设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以及浙商银行均参与了相关资管计划的设立,其中以浙商银行出资比例最大,达到133亿元。

根据银行方面的计算,其资金杠杆率只有2倍,也就是说一旦发生根据条款20%的损失,银行依然有40%的来自宝能方面的资金安全垫。但根据光大证券的分析,实际情况是宝能将杠杆倍数扩大到4.2倍,一旦万科A发生20%的损失,银行将失去全部的宝能资金的安全垫;而且,一旦产生损失而宝能又无法及时得到新的注入资金,会引发其他夹层资金的恐慌,从而进一步拉低万科A的价格,而使得银行无法有效退出,甚至有损银行的本金。

从这个角度分析,监管层未来会对新增存量的理财产品予以充分的把关,不仅从风险资产的计提,包括风险的确认和管理都将采取一定的手段,同时,监管部门会要求对理财产品的风险资产确认以及拨备计提进行常规化操作。最新出台的政策是对通道业务管理的进一步深化,未来监管部门还会对通道业务以及银行创新产品的风险监管进一步加强。

不过,由于现在诸多银行对理财产品及通道业务过分依赖,一旦严加把关会使得一些银行遭到重创,因此,监管部门会留有一些空间,给予相应的银行金融机构一定的缓冲期进行转型。

基建贷款高增长难现

在传统业务一蹶不振已无力支撑银行庞大的资产业务时,除了房地产按揭贷款以外,2016年基建贷款似乎有重新崛起之势,基建贷款能成为房地产开发贷款之后的新的业务增长点吗?

总体看,中国经济现在处于较大的压力区间,虽然经济压力在国家基建大规模投放的力度下会有所缓解,但在后工业化时期,当整体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符合经济水平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的边际效益将逐步降低,这时,经济应该转向内需和自生式的发展,政府在经济中的边际效益也会减弱。

基建效用的减弱表明基建并不会大规模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出于风险和经营指标的考量,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并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扩张,而银行更多会转向投资收益或中间业务进行创收。

数据显示,基建对中国经济的拉动效果已经出现下滑。从美国的历史经验来看,在“二战”结束后,罗斯福采用大规模政府投资的方式拉动经济增长取得了显著效果,但随着上世纪50年代末美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基建对于经济的影响基本为零,因为基础设施已经能充分支持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

从中国现有的基础设施情况来看,中国的道路、公用设施等基建水平已经超越了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未来进行基建要向更精、更准、更科学的领域迈进,因此,对项目的选择会更加挑剔,导致这一波基建投放落地速度有所减缓。

从具体指标来看,中国2014年的公路里程数达到423万公里,其中包括7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长的高速公路网。同时,超过95%的中国乡村已经被柏油马路覆盖。根据世行公布的国家基础设施(包括航运、基建、公共设施服务等)指数,2014年,中国综合得分为3.53分,排名28位,超过很多中等发达国家。

此外,整体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的放缓,表明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力度有所减缓,加上由于风险资产的进一步暴露导致银行的惜贷,融资难再抬头。虽然9月的信贷和社会融资有所上涨,但这和银行的季末贷款冲高有关,并不能表明银行贷款有实质性上升。

尤为重要的是,支撑银行贷款的三大支柱行业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在2016年下半年和2017年都很难为银行带来根本性的转变。出于风险考量,银行会谨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而房地产受到调控政策的影响,很难再现2016年一枝独秀的盛景;制造业的供给侧改革也面临较大挑战,预计供给侧改革要在未来3到5年才能显现成果。如果下行压力不减,国家明显拉升基建,银行可能会再度面临另一个“四万亿”的艰难抉择。

目前,中国各地的经济压力和不良压力不尽相同,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经济压力相对较大,预计未来东北和西北地区的不良贷款会进一步暴露,对主要业务集中在东北的银行构成较大的经营风险。

综上所述,中国银行业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在于以传统业务为依托,利用自身的客户优势和资金优势发展其他轻资产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投资类业务、信用卡业务和咨询财务顾问等业务为主要方向。银行利润增长空间主要集中在中间业务收入和新的投资业务收入。

当前,世界经济整体承压,各国纷纷加入货币量化宽松的行列,即使美国加息预期加强,但加息道路依然不平坦,更多的是承诺性的加息而非实质性的加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银行的多元化配资能力和管理能力提出了进一步的挑战,中国银行业未来会进一步向美国靠拢,走大金控和多元化的配置路线。从这个角度看,管理层提倡的债转股可能会为银行带来新的投资契机和投资标的。

对传统的四大银行而言,它们主要面临不良贷款和转型困难的挑战,未来会形成统一性的金融集团并开展混业经营。由于四大行的资金和客户优势,更容易开展大规模的新品种配置;而对中小银行而言,它们主要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较为严峻的监管条件下以及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下开展新的业务,美国的一些中小银行以及中国的一些优秀城商行已经提供了前车之鉴。

市场化业务渐成型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下行和融资脱媒的加剧,传统的银行业务不断受到挑战,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进一步证明了独立投资银行在风险抵抗能力方面仍然较为单薄。同时,由于投资银行本身就存在用风险博得收益的情况,因此,当大规模金融危机来临时,投资银行很可能存在短期流动性风险集中爆发的情况。国外银行业最新发展情况表明,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合作趋势正席卷全球。

以美国为例,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纷纷进行架构重组,将其纳入到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之中。而美林等一些其他投行则被收购,形成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一体化的格局。借鉴国外经验,未来中国商业银行也会逐渐涉足投资银行业务,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或将成为大行盈利新的亮点。

从现实情况分析,各大银行也在纷纷布局全金融牌照,而且坊间不断传出监管层要实施大监管的信息。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增多,投资银行的业务品种也在不断扩展,未来的利润空间也会逐渐增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参与其中的动力。

随着中国经济“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市场对投资银行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加大。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海外并购投资总额为1030亿美元,2016年前三季度新增956亿美元,且绝大多数的兼并都是由外资投行主导的。通过上述数据的对比可以发现,未来中国投资银行的发展仍具有广阔的前景。

比如,工商银行的投资银行收益占到非息收入的20%左右,建设银行也通过自己的基建和政府项目优势,发展子基金来创造营业收入。

除了投资银行业务外,市场投资业务也是银行对冲系统风险的重要手段。通过最新的上市银行的主要财务报表可以看出,各大银行的投资收入基本都成为在经济逆周期中的重要利润增长点。而一些大的外资银行,投资收入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期银行盈利能力的高低。数据显示,摩根大通等银行上半年业绩表现较好的银行,其交易性收入和非息收入占比在2016年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这说明投资收益具有逆周期性和抗风险性。通过实施有效的投资收益策略,银行业可以有效地对冲掉业绩增长与经济发展高相关性的负面影响。

虽然中间业务和零售业务并非中国银行业的创新业务,但多年来一直是其发展的软肋。在存贷款等传统业务高增长无法持续的前提下,银行现在大力发展零售业务是较好的契机,而私人银行业务和信用卡业务是未来零售银行发展的主要动力。

随着私人财富的日渐增长,未来中国人将会越来越重视资产的自我管理和委托管理,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将加入到财务自由的行列,资产的管理会成为未来高收入群体的主要理财方式。私人银行业务较好的扩展前景将给零售业务的发展增加活性,从而提升银行中间业务的盈利能力。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最新报告,预计到2022年,中国的资产管理市场总规模会达到174万亿元,其中剔除通道业务之后的规模约为149万亿元。从中国资管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从资金来源来看,中国资管资金主要来自零售散户,机构占比只有将近40%,低于全球60%的水平。但随着中国养老金制度的不断完善,养老资金会进一步扩大。随着私人银行规模的膨胀,银行对于委外的需求不断提升,未来机构资金占比将进一步提高。其次,私人银行的未来资金投向将会进一步改变,投资品种也会更加丰富多样,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更多的衍生品工具会逐渐上市,这会进一步加大主动管理资产市场的规模。最后,从资产管理行业内部来看,银行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主要基于银行庞大的客户资源和其他业务强大的协同效应。

而从资产管理的内需性看,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居民投资风格也在发生较大幅度的改变。根据日本的经验,当日本社会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时,日本居民的金融资产规模会不断上涨,这主要由于养老金和居民储蓄的理财上升。从资产类型看,保险及退休金和可投资现金增长率较大,为银行私人银行资金委外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日本政府提供的数据,日本老龄人口从1994年14%的占比提高到2016年27%的占比,保险及退休金的年复合增速约在2.13%,现金与存款的年复合增速约在2.04%。

光大证券对中国居民的收入与支出进行动态的平均调整后,发现整体趋势线向上,表明居民部门可投资资产的上升,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中国银行业的理财业务和市场上的投资机构如此兴盛的根本原因。

通过对中国名义GDP增速进行的年化收益计算,计算采用了与可投资收入一致的年限,即从2002年到2016年,结果显示,GDP复合年增长率在14%左右,而中国居民可投资资产余额年复合增速在12%。据此基本可以判断,中国居民可投资资产与GDP的增速基本一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对全球经济的监测和预测,中国未来经济增速会维持在6%左右,这会为未来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打开更大的空间。

而从私人银行更关注的高净值客户来看,根据凯杰世界财富报告(2016版)的定义,高净值人群定义为年可投资额在100万美元。从2009年到2015年,中国的高净值财富人群人数年复合增长率在13.8%,增速为世界第一。截至2015年年末达到103万人,远超过亚洲地区9.2%的增速和世界7%的平均增速,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从财富总量上来看,中国富人的资产总量达到5.3万亿元,同比增速16.9%,增速依然为世界第一,规模已经达到工商银行全部资产的23%。因此,未来中国的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将对这一领域提高重视程度,为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和银行业务的市场化提供良好的契机。

从世界上和中国的资产管理市场资金来源对比看,全球资管市场中大概有8%来自于私人银行,而中国这一市场中只有5%来自私人银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以直接融资为主,即使是间接融资比较突出的国家,其直接融资比例也远远高于中国。

因此,作为以间接融资为主的中国来说,由于银行占有的资金比例远远高于世界大多数国家,银行占有的客户资源是垄断性的,未来私人银行会成为银行业一个新的有效的利润增长点。

而信用卡业务将会一直扮演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支柱的角色。根据对主要上市银行信用卡业务收入进行的分析,在绝大部分上市银行中,信用卡都是作为非利息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尤其是很多股份制银行,更是将信用卡业务放在了中间业务收入的最前沿。截至2016年上半年,光大银行银行卡业务占非息收入已经达到46%以上,浦发银行银行卡业务更是实现了同比10%以上的增长,占非息收入的比重达到36%以上,这进一步体现了信用卡业务在银行收入中的地位。

银行卡作为一项完全轻资产的业务,不仅可以让银行更轻,更高效,还可以实现个人业务的协同发展,而且信用卡的收费途径是多元化的。通过对比上市银行的信用卡或者个人贷款的不良比率发现,除个别银行外,个人贷款尤其是信用卡贷款的不良率均低于整体贷款的不良率。其中,绝大多数银行的个人贷款不良率均维持在1.2%到1.3%的区间,表明个人贷款资质相对优良,基本未出现次贷的情况。

在目前银行传统业务受到冲击的大环境下,存贷利差不断缩小,且中短期内看不到利差增厚的可能。而银行卡业务的高利润率和轻资产的特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利差下行所带来的收入压力。

从银行业整体来看,信用卡业务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对比中美的居民消费杠杆(消费贷款与可支配收入)可知,美国2016年消费贷款与可支配收入余额呈上升趋势,截至2016年7月,这一比例达到26%。这一数据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由于预期改变以及居民部门债务大规模爆发相比,居民消费杠杆有所下降。而中国经济由于近几年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且仍未出现转机,加上近期房地产市场调控更为经济整体的发展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居民消费杠杆一直在低位徘徊。

私人银行盈利模式范文篇8

关键词:私募股权基金;股权直接投资;盈利模式

1私募股权基金简介

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equityfund,以下简称pe)包括了:发展资本(developmentfinance)、夹层资本(mezzaninefinance)、管理层收购或杠杆收购(mbo\lbo)、重组(restructuring)和合伙制投资基金(peip)等。

pe是相对于纯粹通过股市买卖上市股票赚取价差的上市股权基金的概念。早期的pe只投资于未上市公司股票,其后逐渐延伸到包括透过私下交易方式购买上市股票的投资行为,有些pe甚至也经由股市买进上市股票作为并购投资的部分手段。由于国外pe一般采取有限合伙的组织形式,基金管理人作为普通合伙人,投资人作为有限合伙人。在这种有限合伙的形式下,其股权是不公开交易的。

pe的其他翻译还有私募资本投资、产业投资基金、股权私募融资、股权直接投资等。私募股权投资的特点为:

(1)通过自己的管理和控制使得所投资的公司增值,是相对长期的投资,是实质性的增值,而非证券投资的纯粹的资本运作。

(2)资金来源广泛,如富有的个人、风险基金、杠杆收购基金、战略投资者、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有低利率的资金来源,得益于财务杠杆,一方面可以以小搏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本报酬率。

(3)投资回报率高,pe获取回报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公开发行上市、售出或购并。根据汤姆逊金融服务公司(thomasfinancial)的统计,截至2006年6月,相比标普500指数6.6%的年回报率,私募股权投资的年回报率高达22.5%;过去10年,两者年回报率之比是6.6%对11.4%。

2股权直接投资意义重大

2.1创新才露“尖尖角”

50家证券公司2006年报显示,2006年实现净利润高达180.53亿元。但是亮丽的成绩却掩盖不住严峻的现实:证券公司整体并未摆脱靠行情吃饭的宿命,尤其是小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成为其脱贫的唯一法宝。年报分类数据显示,50家证券公司经纪、自营两项收入合计318.39亿元,占总收入的75%。证券公司的创新业务虽有发展,但对总利润贡献仍微乎其微。从2004年8月证监会正式启动创新类试点证券公司以来,虽然创新类证券公司数量已经增加至19家,但证券公司的创新业务仍主要集中在集合理财、权证创设及资产证券化等方面。

由于已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证券公司数量有限,权证创设也是在配合股权分置改革的阶段性产物,只有集合理财开展的规模比较大。不过,集合理财虽然属于创新业务,但其与以前的委托理财有些相似。如果在市场行情出现巨大波动时控制不善,不仅不能盈利,反而会导致损失。

统计显示,除中信证券外的18家创新类证券公司新兴的受托资产管理业务2006年共实现收入8亿元,仅占总收入的2.5%。不过,包括权证创设收入的投资收益一项达到35亿元,虽然仅占8.3%,但同比却增长了133%。另外,18家创新类证券公司在财务顾问、股改和研究所等其他业务上也收入了2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5%。因此,进一步加大业务创新、建立多元化、稳定的盈利模式,是证券公司面临的紧迫任务。

2.2股权直接投资深具影响

股权直接投资是眼下繁荣的中国证券市场盛宴中的顶级盛宴。监管层将在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的前提下,支持证券公司进行产品、服务和组织创新,并将支持符合条件的公司开展融资融券、直接投资等业务的个案试点。

伴随着新的《证券法》、《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的出台,pe的设立已经有法可依。在税收方面,修订后的《合伙企业法》已经明确了合伙企业的征税原则,即合伙企业的所得税按照由合伙人分别缴纳所得税的原则,这就避免了双重征税,有利于促进pe的发展。

股权直接投资可以为证券公司开辟新的盈利模式,有利于发展与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也是投资银行本质的回归。证券公司现在需要抓住机遇加快创新,做大做强。尤其是面对国外投行的大举进入,要尽快打造出能与国际投行相抗衡的本土证券公司。否则,就会沦落成像我国台湾、香港市场那样,成为外国投行的“天下”。

外资投行主要利润来源中,承销费仅占一小部分比例,大部分的收入来自股权的投资收益,如高盛60%的收益都来自于此。以高盛、美林等为代表的国际投行在中国伺机而动,参与了许多pre-ipo的投资,收益丰厚。放开股权直接投资后,国内证券公司将同国外投行一起分享股权投资的高溢价收益。

证券公司从事股权直接投资有利于取得参与非上市企业公开发行股票的承销权,可以给公司有关部门创造更多的业务机会。通过投资国有企业和其他行业各个成长阶段的企业,有利于加快行业兼并收购的整合进程,有助于推动国内的一大批新兴跨国企业的崛起和全球扩张;此外,可以加快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改革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打破国内的传统国企垄断、行政垄断,并成为中国整体市场经济转轨和深化改革的重要外力。

3两种模式之比较

中信证券在2007年1月24日公告,宣布董事会通过议案将与胜达国际集团(sico)合资开展股权直接投资业务,主要投资于境内拟上市公司的股权。双方合资的承诺资金额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各方将出资5亿元人民币,各占50%比例。国泰君安、申银万国、招商证券、国金证券、广大证券、东方证券等多家证券公司都在积极备战股权直接投资,筹备各自的方案。

各家证券公司拟定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将股权直接投资业务并入证券公司的业务体系,成为后者的一个组成部分。证券公司是直接投资业务的主体,既可以直接运用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开展业务,更可以专项资产管理形式募集资金,开展股权直接投资业务。二是证券公司设立专门的机构,通过子公司来开展股权直接投资业务,如中信、招商、光大等。

两种模式的比较:

2007年1月底,证监会证券公司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直接投资监管法规已经下发到各交易所和几大证券公司处征求意见,创新类证券公司股权直接投资试点有望获批。证券公司的资本金规模和风险控制能力是此次证监会遴选试点的主要标准,中金、中信和中银是最有希望获得首批试点资格的三家证券公司。

4未雨绸缪迎接证券市场的盛宴

从国外专业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和投资银行运作pe的经验来看,股权直接投资对人才和制度的要求极高。中国pe还面临着外汇管制、贷款、人才等方面的诸多限制。中国pe品牌的法律地位、与社会各阶层的连接、与银行的关系都很脆弱。目前证券公司开展股权直接投资业务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4.1澄清观念

股权投资基金不受金融法规和条例的监管,只受民法和一般企业法规的监管。根据美国的经验,美国对pe没有特殊的监管,pe是在相关法律的豁免条款下生存的。监管部门监管的是各种投资于私募股权基金的行为主体,如果投资的行为主体是银行,则受银监会的监管;如果是保险资金,受保险监管部门监管。所以中国对股权直接投资的监管也应当效仿国外,不必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而只需明确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各自的监管内容。

4.2加快人才储备

人力资本是pe的制胜法宝。该行业对人才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思路敏捷,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如很快对交易的结构做出评价和判断,具备非常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该类人士需要兼具投资银行、法律和金融财务等方方面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国内证券公司人力资本滞后,缺乏这类专业人才,因此加大内部培训和外部引进需齐头并进。

4.3严格风险防范

证券公司从事股权直接投资极易导致利益冲突、风险失控。所以证券公司需要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各部门间设立严格的防火墙,防止利用内部信息为己牟利。自有资金的投入,一旦失误,将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证券公司应当借鉴国外pe的成熟经验,熟悉pe的运行机制和原理,形成一套独特的项目筛选、价值评估、企业管理与控制的运作流程和制度体系,建立全面的风险控制制度。另外可以考虑引进国际知名的pe和投行,进行合资,共同开拓国内市场。

4.4放宽资金限制

流动性过剩是目前国内突出的问题,因此发展股权直接投资应主要用好国内资金,目前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和邮政投资pe已经先后个案获批,今后应当从法律上放宽限制,允许更多的机构投资者涉足该领域。

国内融资体制改革的滞后,借贷市场基础薄弱,缺少债务融资渠道的支持使得国内大型杠杆并购交易稀少。债务融资对并购交易举足轻重,因为在杠杆并购中,并购方通过债务融资增加股本投入。债务是以被收购企业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做抵押,发达市场中,债务总额一般为投资者自有资金的三倍,由各商业金融机构提供融资。但国内贷款机构不愿意向无法提供大量实物担保的债务人提供贷款,中国破产法滞后是一个制约因素。因此,加快相关法律建设,银行逐步建立项目融资和评估体系的建设刻不容缓。

4.5品牌的长期树立

私募股权投资吸引众多资金的秘方是良好的业绩和知名的品牌,只有经过历练的国际知名投行和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才会振臂一挥,应者云集。国内证券公司最初开展股权直接投资可能会出现募集资金达不到预期规模的情况,而只能依靠自有资本运作,但证券公司本身的资金实力又有限。所以,如何在短期内塑造自身的金字招牌是证券公司面临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巴曙松,杨如彦,刘孝红,董政茂.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的比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卢岚.我国证券公司融资模式探讨[j].财经科学,2004,(1).

私人银行盈利模式范文篇9

【关键词】财富管理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盈利模式

一、财富管理概述

(一)财富管理的概念

财富管理(WealthManagement)是指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分析客户财务状况发掘其财富管理需求,为其定制财富管理计划目标,提供有关现金、信用、保险、投资组合等相关管理及系列金融服务的综合过程。

财富管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个人理财。后者偏向于简单产品销售行为,前者则需要更多的理财知识技能进行售前、售中、售后等一系列的理财增值服务。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也是有区别的。简单地说,私人银行是财富管理的更高阶段,门槛更高,享受的服务更多、更优。

本文中研究的财富管理,是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个人理财而言的,实际上涵盖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两个层面。

(二)财富管理的特点

从客户的角度分析,财富管理具有安全性、增值性、差异性等特点。安全性是财富管理的一项基本需求,增值性是资金逐利的本性,这些都是财富管理的核心。另外还有差异性,客户的需求是多元化的。

从财富管理机构的角度分析,财富管理具有客户群体的广泛化和多层化、服务的专业化、产品的多样化等特点。

财富管理业务的最显著特点在于需要多部门协同,因为其服务对象具有高度的差异性,本身又涵盖业务咨询、方案设计等活动,需要来自不同部门和不同专业的团队协同配合。

二、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简介

在全球财富市场中,中国财富市场的崛起是一个重要的趋势。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发展的空间十分广阔。首先,居民财富迅猛增长,构成了对财富管理的巨大需求。其次,理财观念加速转变,为财富管理市场带来更多的机会。第三,混业经营趋势正在显现,为商业银行研发一站式财富管理服务解决方案、更好地满足富裕阶层理财需求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3月6日,证监会表示,正在研究银行在风险隔离的基础上申请(证券)牌照的情况。第四,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也意味着人们为未来生活提供保险、积累财富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

所以,自2007年中国银行率先推出私人银行业务以来,我国银行财富管理业务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近年来,业务规模迅猛增长,产品种类日趋丰富,组织架构日益健全,人才队伍也在加速成长。

虽然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虽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的多方面问题。从外部环境制约的角度来看,国内实行分业经营体制。分业经营导致理财业务产品只能局限于一个市场而缺乏综合性,这严重制约了理财业务发展的空间。当前这种情况有所缓解。从国内商业银行内部的角度来看,总分制的组织体系难以适应财富管理综合性强的要求;另外,既全面掌握银行、资本市场业务知识,同时又通晓客户心理懂得营销技巧的高素质、复合型理财人员严重不足。

三、外国财富管理机构的运行模式

下面简单介绍几家欧美的成熟财富管理机构的运作经验。对其财富管理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作模式、盈利方式等方面上。

1997年,瑞士联合银行(UBS)与瑞士银行公司(SBC)合并形成瑞银集团(UBSAG)。瑞银集团的核心业务就是财富管理,也因财富管理而闻名。由于其他业务均围绕财富管理展开,相应地,瑞银的财富管理采用典型的整合业务模式。

首先,统一的品牌。1998年,瑞银集团放弃SBC品牌,统一使用UBS品牌。1999年由于收购又形成了多品牌并存的局面。2005年6月,瑞银集团正式宣布,所有业务采用统一的UBS品牌。

其次,整合的业务模式。各业务单元围绕客户紧密协作、有机联动。公司架构上,集团通过投资产品及服务部,聚合服务不同地区客户的四家子公司的专家,并协调子公司之间的客户介绍、产品交换等服务。运营保障上,由总公司或不同的子公司分别提供IT系统、风险管理、产品、咨询、证券类服务等支持,最后由财富管理部门的客户经理直接面对客户。这种业务模式的优势是,从客户的角度来说提升了客户服务体验,从公司的角度来说有效促进了内部资源整合。

与瑞银集团不同,摩根大通是在同一的集团控股公司下,设立多个独立的法人机构共同提供财富管理服务。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各法人实体可以根据所面对的细分客户,进行独立的产品设计,提供差异化服务;绩效考核也相对独立,有利于团队激励。其缺点是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相对较弱。摩根大通的盈利模式是根据交易获取手续费收入。

花旗的模式与摩根大通类似。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花旗提出了包含向服务收费模式转型、整合投资平台、发挥各部门的协同能力等内容的计划。

四、金融危机后财富管理行业的新动向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财富管理市场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动向。这些新趋向、新形势可能对我国商业银行财富管理的发展形成挑战和压力。

首先,新兴市场受到国外成熟的财富管理机构的重视。金融危机后,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陷入困境而新兴市场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全球财富市场的格局也随之演变。

其次,财富管理的盈利模式正逐渐转变。传统的佣金制收费方式存在一个显见的缺点,即财富管理机构与客户之间的利益冲突。如果按客户的资产和享受的服务来收费,则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缺点。目前,相当部分的机构开始引入收费制,虽然收费的数额还不大,但在盈利中的占比正缓慢上升。

再次,金融危机后,品牌的作用日益显现,这预示着那些品牌卓著、声誉良好的机构将获得更多的客户和发展机会,行业整合态势渐显端倪。

五、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建议

(一)选择适当的组织体系

财富管理业务有其内在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商业银行构建一种既能够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又能有效促进资源整合的运营保障机制,而不能依靠各自为政的业务单元来发展财富管理业务。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从总体上看,其财富管理业务均是在零售银行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开办的,因而应重点参考瑞银等全能银行的模式。但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在客户资源、渠道分布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具体发展模式和策略上应有所区别。

国有大型银行可以选择综合性银行模式。四大国有银行具有庞大的客户资源、良好的品牌形象、广泛的渠道网点、较为领先的系统优势,可在产品、服务、渠道、团队、系统、流程等各方面投入资源,全面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提高本行市场竞争力。

至于中小型商业银行,则应选择战略合作模式。包括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在内的中小型商业银行,由于资源有限,应扬长避短,加强同集团内或外部机构的合作。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应重点发展产品、系统、团队等领域,同时依托所属金融控股集团,整合利用集团内证券、基金、信托、资产管理等业务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广泛的产品与服务。在这一点上,他们甚至比大型商业银行更有优势。

(二)加强人才队伍和研究能力建设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相较其他财富管理机构的最主要的渠道优势将日趋减弱。同时,专业人才日益成为财富管理行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并且,盈利模式从根据交易收取佣金向根据建议而收费的转变,也提高了对商业银行研究能力的要求。总之,国内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才能适应综合化的财富管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胜,胡玲燕.财富管理:全球趋势,中国前景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J].南方金融,2013,(3).

[2]刘维泉.欧美商业银行财富管理典型模式研究及其启示[J].海南金融,2013,(9).

[3]招商银行.贝恩咨询.201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R].2013.

[4]叶央.瑞银集团成功财富管理模式借鉴[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8,(9).

[5]李刚.国际领先银行财富管理的经营实践[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7.

私人银行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

1、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主要推行存贷款利差的盈利模式。对中国商业银行而言,目前的非利息收入或中间业务收入,多数是在支付结算、银行卡业务中发生的手续费。反观国际银行,已经脱离了传统的结算手续费或银行卡佣金收入,转而延伸到共同基金、保险和投资银行业务领域。所以,商业银行未来非利息收入的来源,将会转变到金融创新、共同基金、保险等其他业务领域。

2、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1、资本约束的强化

资本监管一直是银行业监管的核心内容。《巴塞尔协议Ⅲ》体现了对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结合的精神。宏观审慎监管方面,不仅强调了资本留存缓冲和逆周期缓冲资本的重要性,而且明确了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额外资本要求。该标准已经于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并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分别于2013年底与2016年底前达到新资本监管标准。

2.2、同业竞争的加剧

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认为,行业市场结构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竞争、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四种类型,其市场竞争程度依次增强。银行业市场结构指银行业中银行的数量、规模和份额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的总和,集中体现了银行体系的竞争和垄断程度。一般而言,行业市场集中度与其竞争程度具有负相关关系。

随着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以及我国银行业的多维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思考改革,使得我国银行业同业竞争程度明显增加。从2003D2010年,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降低。同业竞争的加剧必然促使我国银行业必须改变现有依赖利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使其收入来源多元化。

2.3、利率市场化推进

自从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及外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接着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十二五”规划亦明确指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周小川也指出目前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加速推进,从而必将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

3、商业银行转型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一直习惯依赖于存贷款业务,但在面临我国信贷政策收紧、《巴塞尔协议III》实施临近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环境下,商业银行转型已经日益紧迫。我国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和利润增长方式已经受到种种挑战,因此积极推动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必然成为银行业转型的重要选择和方向。

3.1、不断深化资产管理业务范围和内涵

虽然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及银行相关制度建设进程尚滞后于国际资本市场,难以在短期内推出相关金融衍生产品,但金融产品创新必须及时跟进,保持与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步水平。商业银行发展资产管理业务只有立足于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同时摆脱目前对银行资产管理条条框框的约束,才能拓宽思路开拓产品创新领域,尤其是在资产管理业务中探索证券(债券)资产借贷等衍生业务可行性。在产业基金的资产管理业务中,我国商业银行应重点探索和总结产业基金投资项目管理与一般证券资产管理上的区别,以及相关的特殊要求;在信托资产的资产管理业务中,我国商业银行应将重点放在合格信托合作伙伴的选择上,同时理顺资产管理业务理财与银行自有资产管理业务间的关系;在银行私募基金的资产管理业务中,我国商业银行应严格监管市场准入与退出,同时慎重选择私募基金投资管理人和基金经理;在证券(债券)借贷业务中,我国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相关融资融券业务的信息和规定,探索作为金融中介机构进行证券(债券)借入与借出业务申请、交易撮合、借入方抵押担保监管、结算、盯市、到期证券(债券)返还等业务的可行性。

3.2、资产管理技术系统必须切合客户需求的实际

在我国,虽然很多商业银行拥有全功能银行系统,但实际上这只是银行交易系统,而不是客户服务管理系统。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尚需设计更实用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群要有不同的服务模式:对有特殊业务需求的银行高端客户,可以采用点对点服务IT技术联接模式;对大众化客户,我国银行可借鉴纽约梅隆银行WEB服务模式。我国商业银行应大力推广网上银行服务,推动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处理的标准化与高效化。

3.3、在资产管理业务引入受托人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要尽早引入受托人制度,学习纽约梅隆银行的经验改善资产管理治理结构。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业务中引入受托人模式,有利于促进对现有业务治理结构的改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也可参照企业年金业务模式建立受托人制度,帮助资产委托人设计选择、更换投资管理人或资产管理人的条件与机制,建立业绩评定标准,依托受托人的系统监控其投资行为,并对其投资业绩进行定期评价。我国商业银行要对委托资产的风险管理,保护资产委托人的权益。商业银行作为资产管理人,应积极建立日常的资产管理风险监控系统。银行要制定风险防范与预警措施,提高对委托资产应急处理的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银行要根据国家政策法规与金融市场情况,及时跟踪潜在风险,并根据风险程度变化适时调整,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点。银行要适当提取管理资产的风险准备金,以防在极端情况发生时可抵偿资产的损失。

3.4、健全考核机制

当前存在的“息转费”现象不仅给银行提供了收入结构调节的空间,造成收入结构不真实,还变相降低了信贷准入门槛,逃避信贷规模的总量调控,可能引发声誉风险。因此,建议各银行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市场成熟程度、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的竞争力等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考核指标,合理调整利润、中间业务收入等指标考核权重,从而形成与业务发展、客户需求相适应的中间业务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加强同业规范引导,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大型商业银行改革的回顾与展望.中国金融,2012(6).

私人银行盈利模式范文篇11

银信合作新规为“阳光私募”理财产品提供了发展契机

2010年8月10日,银监会出台了2010年第72号文件《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文简称《新规》),表明监管层对不同类型银行理财产品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融资类业务受阻

《新规》明确要求银信理财合作业务实行余额管理,即信托公司融资类业务余额占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余额的比例不得高于30%。单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端分析,截至2010年6月底,商业银行共发行1.7万元人民币理财产品,其中资金投向含信贷类资产的理财产品,占比达到57.4%,这一比例意味着信托行业整体的融资类业务量早已严重超标,短时期内无法继续推行。融资类业务受阻令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不得不将视野投向其他非融资类业务领域,其中资金投向为证券市场的“阳光私募”理财产品无疑最为抢眼。

投资类业务获得发展空间

《新规》并未对投资类业务做出过多限制。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大力发展投资类业务,在赚取中间收入的同时,也可为融资类业务腾挪额度,在合理控制风险的同时,更可为客户争取较高的收益,可谓一举多得。

首先,从盈利空间来看,传统的信贷类业务已经模式化,各家机构的盈利水平趋同,盈利空间逐步缩小。而证券市场类理财产品的发行不仅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还有机会参与业绩提成。

其次,根据《新规》中有关余额管理的规定,对于融资类业务超标的信托公司,每发行1亿元人民币的投资类产品,就可以消化3000余万元的“非合规”融资类业务,即向重新开展融资类业务迈进了一步。对于融资类业务未超标的信托公司,每发行1亿元的投资类产品,则意味着新创造了3000余元万的融资类额度。

再次,虽然银行系证券市场类理财产品同一般公募基金产品一样有亏损的可能,但银行系理财产品也有其特有的优势:商业银行可以运用专业技能先帮投资者把好第一道关,即选择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基金经理及私募公司担任投资顾问,为投资者争取高收益,同时设计完备的风险控制措施尽可能规避大幅亏损。

最后,从更深层次来看,即便不出台《新规》,商业银行也应主动改善理财业务发展不均衡、“向融资类业务一边倒”的状况。毕竟,大规模的理财资金以表外资产形式投入到信贷领域和实体经济,无论是对宏观经济调控、经济结构调整,还是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健康发展、商业银行经营安全、信托行业健康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商业银行“阳光私募”理财产品的基本操作模式

截至2009年末,依托于商业银行平台(不含销售模式)发行的“阳光私募”理财产品数量较少,中国光大银行发行的“阳光私募基金宝”,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行的“金种子优选投顾”,交通银行发行的“得利宝•至尊5号”等均属此类。商业银行“阳光私募”理财产品的基本运作模式包括管理型和结构化两类。

管理型模式

在管理型模式下,商业银行发售理财产品,所募集理财资金投资于信托公司发起设立的资金信托,该资金信托聘请商业银行认可的私募公司担任投资顾问提供操作建议,主要投向为二级证券市场。私募公司会以自有资金认购部分理财份额,并会在存续期内以业绩提成追加认购。该模式操作下的理财产品与一般基金产品并没有本质区别。

近来在这一模式基础上衍生出一些新模式,包括TOT模式和伞型模式。所谓TOT模式,一般是将信托资金平均分成3至5份,成立子信托,各配置一家私募公司担任投资顾问,业绩处于末位的私募公司可能被解聘。如果期初允许投资者自主选择投资哪支子信托,且在存续期内可自由变换子信托,那么就演变成了伞型模式。

结构化模式

结构化模式与管理型模式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在理财产品端,将客户按照风险承受度分成优先级和次级两类。所谓优先级,是指在进行资金清算时有优先受偿的权利;所谓次级,是指在向优先级客户分配完毕之后才能参与分配的权利。次级份额可由私募公司认购,也可由商业银行客户认购。理财产品端未对客户进行分类,但在产品出现亏损时,私募公司承诺以认购份额为限对其他客户进行补偿,这种模式可视为“类结构化”。有些产品,在理财端不分类,而是在信托端分为优先级和次级,理财资金全部认购优先级部分,这本质上也属于结构化模式产品。

“阳光私募”理财产品的优势:相对稳健

总体业绩跑赢大盘,且收益的波动性小于大盘

在多头市场中,由私募公司担任投资顾问的“阳光私募”产品业绩稍逊于大盘。在2007年股市疯狂上涨阶段以及2008年10月至2009年7月的第一轮复苏行情中,由私募公司担任投资顾问的“阳光私募”产品业绩整体落后于大盘。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沪深300指数涨幅超过5倍,其间存续的“阳光私募”理财产品净值平均涨幅不到4倍;2008年10月至2009年7月,沪深300指数涨幅约为1.1倍,其间存续的“阳光私募”理财产品净值平均涨幅不足60%。

但在空头占主导地位的市场中,“阳光私募”产品表现稳健。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沪深300指数下跌超过60%,而其间存续的“阳光私募”理财产品净值平均跌幅仅约为30%;2009年8月,沪深300指数跌幅约为24%,其间存续的“阳光私募”理财产品净值平均跌幅不足9%。“阳光私募”产品较小的下跌幅度很好地弥补了上涨时相对于大盘落后的幅度,因此,在2006年初至2009年末的四年间,“阳光私募”产品业绩总体跑赢大盘,且收益的波动性小于大盘。

私募基金经理经验丰富,投资风格稳健

公募基金经理的年轻化问题已经成为“委托人”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国内公募基金经理平均从业时间为8.61年,平均年龄约为35岁,且“80后”基金经理越来越多。而在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的美国,若想成为基金经理通常需要积累12年以上的证券投资从业经验,基金经理平均年龄超过40岁。优秀的基金经理不仅应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与信息分析处理能力,还应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避免自身在实际投资过程中因出现心理偏差(后悔、忧郁、急躁等情绪)而导致行为偏差和决策失误。这些职业素质需要丰富的从业经验作为积淀。我国的私募基金经理们普遍在20世纪90年代便开始从事与证券投资相关的工作,平均从业时间超过10年,投资经验丰富。据笔者调查的79位私募基金经理中,有19位具有公募基金经理工作经历,占比为24%;有21位具有证券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工作经历,占比为27%;有14位具有证券公司从业经历,占比为18%。有20位具有非金融机构、但与证券业相关的从业经历,占比为25%。所有基金经理都从事过至少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工作,阅历丰富。

从投资风格来看,与公募基金经理相比,私募基金经理整体表现稳健。2006年初至2009年末,“阳光私募”理财产品业绩表现总体落后于公募基金,但其业绩波动性小于公募基金。2007年末至2008年末,“阳光私募”理财产品总体跌幅显著小于公募基金跌幅;2009年初至2009年末,“阳光私募”理财产品总体业绩表现优于公募基金,且业绩波动性小于公募基金。“阳光私募”理财产品所受到的仓位限制较少,操作较公募基金灵活,当私募基金经理看淡后市时,可通过大幅减仓来规避股市下跌的风险。因此,总体来看,“阳光私募”产品业绩波动较为温和。若从业绩波动性角度度量风险,则可认为“阳光私募”理财产品的风险小于公募基金。

私募基金经理队伍稳定

理财产品存续期间更换基金经理对产品投资风格、投资业绩的持续性都将产生不利影响。跳槽是基金经理出现更换的最主要原因。私募基金经理队伍则相对稳定,因为大部分基金经理都是私募公司的创始人、合伙人,一般情况下,会与公司共同成长。

业绩提成令投资者与基金经理利益趋于一致

与公募基金仅收取固定管理费不同,私募公司一般会收取盈利部分的20%作为业绩提成;更有结构化产品,私募公司投入自有资金,与投资者共盈亏。私募公司同时也会向非合伙人/非股东基金经理提供各种激励机制,令其更好地为公司服务。这都使得投资者与私募公司、基金经理的利益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极大降低了基金经理的信用风险,减少了委托―成本。

对商业银行发行“阳光私募”理财产品的相关建议

建立投资顾问评估体系,优选投资顾问

投资顾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成败。虽然与公募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相比,私募公司及基金经理整体具备经验丰富、人员稳定及委托问题弱化等优势,且在业绩表现、业绩稳定性及投资风格的持续性等方面表现良好,但其间的个体差异也较为显著。通过对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两个时间区间内存续的收益最好与收益最差10只产品的收益率进行比较后发现,收益最好与收益最差的两组产品的收益率水平相差近2倍。私募公司及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投资风格是导致产品个体化差异的主要原因。鉴于私募公司及基金经理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化差异,因此无论是代销信托计划,还是发行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出于保护投资者、维护企业声誉的目的,都需要对投资顾问进行认真评估。

对投资顾问的评估应基于两个层面,其一是对私募公司的评估,包括企业资质、组织架构、业内声誉、投资理念及人才激励机制等;其二是对基金经理的评估,包括投资业绩、投资风格及职业操守等。

对投资顾问的评估还有另外一个作用。通过对不同投资风格的投资顾问进行组合,商业银行可以构造出不同的风险收益比,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商业银行亦可建议投资者通过配置不同风格的产品,构造满足自身风险收益需求的投资组合。

迎合理财客户偏好,积极引入结构化设计

结构化设计意味着一款产品可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稳健保守型的投资者可以购买优先级部分,享受固定收益,承担较低的风险;激进型的投资者可以购买次级部分,享受“杠杆”投资带来的浮动收益,承受较高的风险。商业银行的理财客户多为其自身的储蓄客户,收益不高但稳定的结构化产品更容易获得他们的青睐。但在引入结构化设计时,商业银行应控制好资金分层的比例,并应根据分层比例、总的资金规模和优先级客户预期收益进行止损和警戒设计。

重视风控团队建设,完善产品后督机制

产品设计、产品销售及产品监控是理财业务运行过程中密不可分的三个环节。不少商业银行会更看重产品设计和销售环节,而对产品的风险监控和后督管理重视不足。在证券市场类理财产品存续过程中,签署法律文本的完备性、理财份额净值的计算和确认、警戒线和止损线的监控、追加资金的落实、投资顾问业内声誉的变化、投资策略和投资风格是否与最初设计方案背离等都需要风险控制团队进行实时监控。

建立及时、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

私人银行盈利模式范文篇12

(一)长江村镇银行简介

湖北省英山县长江村镇银行是经中国银监会湖北监管局批准的、由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发起成立的县域金融服务机构,致力于为县域中的三农、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完整的金融服务,填补县域经济金融覆盖率上的空白。

2014年8月,长江村镇银行挂牌成立,作为英山县第一家试点村镇银行,在成立运营的近一年里,运行顺利,农村贷款业务规模逐年稳定增长,其背后的成功模式值得我们去探究、借鉴。

(二)英山县农业概况

英山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版图面积1449平方公里,辖3乡8镇,309个行政村,总人口40.5万,其农业生产气候条件适宜,物产丰富,是著名的“茶叶之乡”、“药材之乡”。

据英山农业局统计资料,截至2012年,全年茶园实有面积14166公顷,比上年增加170公顷,增长1.2%,全年实现茶叶产量28338吨,比上年增加1329吨,增长4.9%;年末药材实有面积10.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08千公顷,增长0.8%,药材产量30073吨,比上年增加1732吨,增长6.1%。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12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2.7%上升为45.8%,增加13.1个百分点。

可见英山县发展专业化、现代化农业,加快形成农业产业链急需大量金融资金支持,农村专业户的需求促进了“微小富业贷”的发展。

(三)“微小富业贷”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微小富业贷”系列作为涉农信贷产品,为全力支持“三农”的专属产品,专注服务农业产业,尤其是种植和养殖农业产业链上各环节,创新农户贷款方式,开展例如多户联保、龙头担保、产业融资等创新方式,切实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是创新“三农”区域特色产品领域的重点产品。其中包括微小富业贷-茶叶、微小富业贷-药材、微小富业贷-棚菜、微小富业贷-水产产品。其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微小富业贷”打破了传统的贷款方式,传统贷款款项不针对具体投资项目,而“微小富业贷”项目中含有微小富业贷-茶叶、微小富业贷-药材、微小富业贷-棚菜、微小富业贷-水产五种信贷产品,每个产品都针对农业生产的某一方面,具体且实际。

与普通商业银行不同,“微小富业贷”信贷项目是可以用集体土地上的房产甚至土地承包经营权作抵押的,抵押担保形式灵活多样,这都方便了农户贷款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也促进了“微小富业贷”规模的持续扩展。

二、研究现状

(一)理论研究

在我国,村镇银行最早出现于2007年,随着村镇银行的设立与发展,我国理论界也不断对其相关理论进行探讨,逐步在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市场定位、盈利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等多方面形成一些理论观点。

一些学者认为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根据担保对象的特征设置农业担保分支机构,制定相应的担保政策和完善风险控制机制是推进村镇银行和农村贷款市场长远发展的必要措施(邹力宏,姚滢,2008);一些学者则就利率市场化对村镇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作出论述,他们认为地区金融业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村镇银行盈利能力反而较差,但金融业市场化程度对于村镇银行的经营风险没有显著影响(曾刚,李广子,2010);但有部分学者通过分析2002―2005年恩施农村信用社的数据,得出农户小额信贷有利于提高农信社的盈利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朱乾宇,2007)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理论大多指出村镇银行的运行对农村金融的有力影响,但同时指出了村镇银行竞争力的薄弱性,但并未提出较详细的创新性改进建议以增强村镇银行的盈利能力。

(二)实证研究

在小额信贷的实证研究方面,部分学者对我国1994―2004年的时间序列和2004年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表明小额信贷能增加农民家庭收入,降低贫困(张立军,湛永,2006);部分学者基于Yaron模型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业绩评估指标的研究(周治富,郭梅亮,2011),大致概括出定量分析农村小额信贷效用评估的指标。纵观现有研究理论,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已形成基本的框架与共识,但研究仍较笼统,分化和展开不足;定量研究不足,缺乏系统化和实践性强的解决方案,尤其缺乏对发展村镇银行的绩效分析的深入研究。

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归纳总结,我们力图通过对英山县长江村镇银行“微小富业贷”这一成功案例进行实地调研,深入探究“微小富业贷”运行机制,对村镇银行以及贷款农户做出定量的绩效评析,从中总结村镇银行发展农村贷款的经验,提供可行性改进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农村贷款市场的长远发展。

三、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农民基本概况

通过对英山县梅岩村、莲花村、西汤河村三个村庄的调查,得出当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如下:

如图2所示,农村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布局如下:有36.36%的村民表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产品销售,可见种植业、养殖业等第一产业在当地农村经济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有31.82%的村民表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于自主经营,据了解,农民自主经营多为个体经营或私营业主,其中个体经营者大部分是进行小本商业买卖,部分私营业主采取合伙经营的方式,在依托原始农产品的基础上生产销售深加工农产品,形成初具规模的农业产业链;有27.27%的村民表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打工,这也比较符合当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这一趋势。

如图3所示,农民家庭年收入布局如下:有59.09%的村民表示家庭年收入在3至5万元之间,有22.73%的村民表示家庭年收入在1至3万元,有13.64%的村民表示家庭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仅有4.55%的村民表示家庭年收入不足1万元。由此可见,当地农民家庭年收入相差普遍不大且基本成正态分布,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均较少,中等收入者占80%以上,但总体收入水平偏低。

从家庭年存款来看:基于家庭年存款与家庭年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当地农民年存款普遍集中在1至3万元之间,约占64.76%,而影响家庭存款的主要支出包括子女教育费用、生活费用以及农业、工商业生产所需成本。

(二)发展“微小富业贷”的必要性

由上述可知,当地农民家庭存款普遍不高,因此在面临自然灾害、大病风险或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时急需资金支持,这时针对农民和农业所推出的“微小富业贷”就显得尤为必要。

发展“微小富业贷”能为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农业技术的改进提供资金保障,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避免陷入“贫困陷阱”。索洛增长模型旨在说明在一个经济中,资本存量的增长、劳动力的增长和技术进步如何在一个经济中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某国或某地区产品与服务的产出。基于索洛模型我们假设当地农民人均资本量为K,劳动力数量为L,技术水平为A,则由函数y=f(K,L,A)可知,当资本存量K增长时,同时带动技术的革新,从而实现总产出的增长。因此,基于农民实际情况应时推出的“微小富业贷”能为农民提供充足的资金,无疑能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福利水平的提高。

发展“微小富业贷”能够缓解农民担保难、贷款难、审批程序复杂等问题,优化农村贷款融资渠道,减轻农村资金短缺压力。长江村镇银行针对农民专门推出的“微小富业贷”创新采用允许农民用集体土地产权、土地承包权作为抵押担保物;同时按借贷天数最终结息;针对不同的农业采取不同的贷款项目,尽可能的符合农业生产周期,从而在简便快捷的基础上很好地解决了农民贷款问题。

(三)农民贷款情况

从农民是否有过贷款经历来看:有71.56%的村民有过贷款经历,仅有28.44%的村民没有贷款经历(其中尚且包含有贷款需求却无力申请贷款的农民),由此可见,农民贷款需求巨大。

如图4所示,从当地存在的主要贷款方式来看:有90.9%的人认为农村信用社是获取贷款的重要途径,有86.36%的人认为村镇银行是当地存在的主要贷款途径之一,有54.55%的人认为向亲戚朋友借钱(私人借贷)是一种很方便的贷款方式,有40.91%的人选择商业银行。可见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镇银行在农村贷款市场上认可度较高,作为新兴产物,村镇银行的高认可度与其担保物的放开、审批程序快捷、计算结息简单易懂等适合农民借贷的特点密切相关。同时,民间私人借贷也是农村中间广泛流传的贷款方式,在肯定其存在的合理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加以规范。

(四)影响农民贷款选择的因素

如图5,从金融机构自身及其产品的可信度、口碑来看:有77.28%的村民表示该选项是影响自身贷款选择的重要因素(表现为评分在4分以上),18.18%的村民表示会较多考虑金融机构及产品的可信度,从而更好地规避风险。

如图6,从办理贷款的相关手续繁琐程度和申请条件的限制对您选择贷款项目的影响程度来看:有54.55%的村民表示该选项是影响自身贷款选择的重要因素,有45.45%的村民对此持中立态度。可见村镇银行农业类贷款的审批简化和担保物放开有利于促进农村贷款需求。

如图7,从利率、偿还方式与机制等贷款细则对您选择贷款项目的影响程度来看:有77.27%的村民认为贷款利率、偿还期限等因素是影响贷款选择的重要因素,有18.18%的村民认为该因素比较重要。可见贷款成本及还款方式对于农民选择贷款项目具有重要影响。

四、“微小富业贷”绩效评估

(一)对当地农民生活福利水平的影响

根据调查问卷所收集的数据,如图8所示,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量“微小富业贷”对农民生活的改善程度以及增加的福利水平。

注:图5雷达图数字1-5衡量了农户福利水平的改善程度,数值越高表示改善程度越大;雷达图每个维度上数值表示不同福利水平提高程度的对应人数。

(1)相关金融知识增加、对贷款等金融产品有更多了解。如图9所示,在调查过程中,有50%的人认为贷款经历中等程度上增进了自身对相关金融知识的了解,同时也促进了对适合农村的金融理财产品的兴趣;有14.29%的农民认为贷款经历较高程度上增长了自身对金融知识的理解,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不容忽视仍有35.71%的农民表示贷款经历对此方面的影响不大,这一定程度上受村民的文化水平和接收新兴事物能力的限制(经问卷调查显示,约有40%的村民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而长江村镇银行“微小富业贷”业务在力求贷款明细规则简明易懂的同时,也可以加强开展农村贷款业务时的解说力度,或开展一系列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提升农民的相关金融知识水平。

(2)降低了民间私人借贷比例,进一步规范农村借贷市场,并降低了贷款坏账风险。根据问卷统计和调查采访,有60%以上的村民表示当产生资金缺口需要贷款时,首先会想到向亲戚朋友借款,这样比较方便快捷,且借贷期限伸缩性较大。但在享受这种便利的同时,也有45.6%的村民表示对私人借贷的法律效力约束较弱、借贷条款的伸缩性以及人情压力表示忧虑。因此,当针对农民推出“微小富业贷”时,其利息率较低、贷款过程简洁、风险低等优点使得农民转而投向村镇银行借贷,规范了农村借贷市场。

(3)促进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提高了收入和生活水平。由图10可见,有78.57%的村民表示贷款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评分为4或5分)缓解了农业生产中周期性资金短缺,促进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收入的增加,从而提高自身生活水平。21.43%的村民表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收入和生活水平。可见贷款的持续、方便供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村第一产业的高效稳固和现代化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二)对长江村镇银行的覆盖面评价

在对银行“微小富业贷”这一农村贷款项目进行绩效分析时,我们主要选取了2015年的部分贷款数据及贷款增长率来衡量贷款的运行状况和发展前景。

如表1所示,“微小富业贷”贷款总额从2015年3月份的69588千元增长至2015年4月份的98032千元,增长率高达40.87%。此外,“微小富业贷”的客户群受众范围也在不断增加,由2015年3月份的310户增长至2015年4月份的583户,增长率高达88.06%,可见“微小富业贷”在农户间的口碑很高,发展潜力巨大。

五、结论和改进建议

(一)基于“微小富业贷”的发展经验所提出的发展农村贷款的结论

(1)“微小富业贷”贷款项目基于自身的灵活性,针对不同农业产业类型发放有针对性的农业贷款,从而更好地契合农民的贷款需求和农业生产周期,促进农业的长远发展。为此,在发展农村贷款项目时,应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推进农业贷款项目的特色化和多元化。

(2)“微小富业贷”贷款项目勇于尝试和创新,在担保抵押方面支持农民抵押土地承包权、集体土地房屋产权等有形和无形产权,并推出基于抵押物100%的贷款,降低了农民的贷款准入门槛,缓解了农村贷款困难的问题。为此,村镇银行在开展农村贷款时应当基于理性的收益――成本分析后适当放宽贷款条件限制,运用激励机制鼓励农民及时还款从而降低不良贷款率,并简化贷款审批发放流程,加快资金的流通效率。

(二)发展“微小富业贷”及农村贷款市场的建议

(1)从政府的角度:政府应当采取适当的政策和一定的财政支付转移来促进农村贷款市场的发展,缓解农村金融市场空缺的巨大压力。给予村镇银行一定的政策支持(如央行对村镇银行放宽贴现业务)和适当的财政补贴,保证村镇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的盈利能力和长期经营,从而做到资金真正为农所用,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2)从村镇银行的角度: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推广下乡”活动,加强宣传和对贷款业务的解释力度,从而提高“微小富业贷”信贷产品知名度,刺激农民贷款需求。在调研访问中,有很大比例的农户,由于对“微小富业贷”政策不了解、对村镇银行抱有怀疑态度、周边人推荐度低等因素,基本上与该项贷款“绝缘”。作为涉农贷款占比贷款总额很大的长江村镇银行,从盈利角度出发,可以逐步放大放贷对象区间,扩大贷款在中低收入水平农户中的宣传力度,将“微小富业贷”打造成为重点贷款项目,吸引具备实力但前期资金不足的农户,扩大银行资产预期收益。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骨质疏松健康管理范例(3篇)

    - 阅0

    骨质疏松健康管理范文篇1[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8)2(b)-0169-04Effectofcomprehensivenursinginterventionontheknowledge,attitudeandpractic.....

    骨质疏松保守治疗方法范例(3篇)

    - 阅0

    骨质疏松保守治疗方法范文[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密盖息;骨质疏松;椎体骨折[中图分类号]R6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0(b)-029-03Efficacyofpercutaneousverte.....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