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普查报告范例(12篇)

来源:收集

文物普查报告范文篇1

【导语】每个人都会面临大大小小的考试,有可能这一辈子都会逃脱不了考试的命运。

参加2017年广东高中会考的考生可点击进入《广东省教育厅》进行广东高中会考报名。

点击进入>>>广东高中会考报名网站:广东省教育厅

报名方式:

广东高中会考网上报名时考生直接通过互联网登录《广东省教育厅》网站,广东高中会考报名平台(gdhed.edu.cn/)进行报名。

注意事项:

1、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由各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报名报考。

2、普通高中往届生(离校未取得合格证的学生及已取得合格证需要提高等级的学生)均回原学校用原会考报名号报考。

3、职技类学生由所在学校进行报考。

4、社会类考生(非以上三类考生),到户口所在区考试中心会考办进行报名及报考,具体时间由相应区考试中心确定。

会考科目:

会考的文化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共计11科;实践科目为:物理、化学、通用技术、生物的实验操作。

文物普查报告范文篇2

【导语】每个人都会面临大大小小的考试,有可能这一辈子都会逃脱不了考试的命运。

参加2017年广东梅州高中会考的考生可点击进入《梅州市教育局》进行梅州高中会考报名。

点击进入>>>梅州高中会考报名网站:梅州市教育局

报名方式:

梅州高中会考网上报名时考生直接通过互联网登录《梅州市教育局》网站,梅州高中会考报名平台(mzedu.gov.cn/)进行报名。

注意事项:

1、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由各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报名报考。

2、普通高中往届生(离校未取得合格证的学生及已取得合格证需要提高等级的学生)均回原学校用原会考报名号报考。

3、职技类学生由所在学校进行报考。

4、社会类考生(非以上三类考生),到户口所在区考试中心会考办进行报名及报考,具体时间由相应区考试中心确定。

会考科目:

会考的文化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共计11科;实践科目为:物理、化学、通用技术、生物的实验操作。

文物普查报告范文1篇3

【导语】每个人都会面临大大小小的考试,有可能这一辈子都会逃脱不了考试的命运。

参加2017年江苏扬州高中会考的考生可点击进入《扬州教育网》进行扬州高中会考报名。

点击进入>>>扬州高中会考报名网站:扬州教育网

报名方式:

扬州高中会考网上报名时考生直接通过互联网登录《扬州教育网》网站,扬州高中会考报名平台(jyj.yangzhou.gov.cn/)进行报名。

注意事项:

1、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由各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报名报考。

2、普通高中往届生(离校未取得合格证的学生及已取得合格证需要提高等级的学生)均回原学校用原会考报名号报考。

3、职技类学生由所在学校进行报考。

4、社会类考生(非以上三类考生),到户口所在区考试中心会考办进行报名及报考,具体时间由相应区考试中心确定。

会考科目:

会考的文化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共计11科;实践科目为:物理、化学、通用技术、生物的实验操作。

文物普查报告范文1篇4

【导语】每个人都会面临大大小小的考试,有可能这一辈子都会逃脱不了考试的命运。

参加2017年宁夏高中会考的考生可点击进入《宁夏教育考试院》进行宁夏高中会考报名。

点击进入>>>宁夏高中会考报名网站:宁夏教育考试院

报名方式:

宁夏高中会考网上报名时考生直接通过互联网登录《宁夏教育考试院》网站,宁夏高中会考报名平台(nxks.nx.edu.cn/)进行报名。

注意事项:

1、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由各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报名报考。

2、普通高中往届生(离校未取得合格证的学生及已取得合格证需要提高等级的学生)均回原学校用原会考报名号报考。

3、职技类学生由所在学校进行报考。

4、社会类考生(非以上三类考生),到户口所在区考试中心会考办进行报名及报考,具体时间由相应区考试中心确定。

会考科目:

会考的文化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共计11科;实践科目为:物理、化学、通用技术、生物的实验操作。

文物普查报告范文篇5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遗产;成都武侯祠;三国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以及相关文化产业的开发正逐渐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博物馆开展与主题内容相关的文化遗产调查,对于博物馆业务工作的拓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有效的调查工作需要观念、方法上的调整和准备,现结合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全国三国文化遗产考察项目情况,粗谈一些感想和思考。

一、博物馆文化遗产调查的基本问题

博物馆开展文化遗产调查涉及到文化遗产调查体系本身的特点,以及博物馆应该如何调整视角和认知,真正以组织者、参与者的身份融入到这个体系中来。

(一)博物馆调查与文化遗产的认知

博物馆开展文化遗产调查同其他调查工作一样,主要涉及主体、对象、目的三大要素。博物馆是调查主体,主体的性质对调查对象和目的起决定作用:大型综合性博物馆涉及面比较广,往往会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开展相应专门调查;而专门性博物馆研究方向比较专一,会对特定类型文化遗产进行细致调查。这其中涉及两个问题:

一是当前博物馆开展文化遗产调查工作普遍重视文化遗产的发现,资料的整合、研究等,但博物馆不仅是研究、保管机构,同时也带有展示宣传和社会教育的功能。如何让调查收集到的文化遗产生动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这方面的思路和方法还很欠缺。

二是博物馆开展文化遗产调查往往在对象上有所选择,针对某种类型的文化遗产开展具体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尽可能去把握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分类。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把文化遗产界定为“文物”、“建筑群”、“遗址”三个类别;2003年又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相当于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类别对文化遗产的内涵进行了补充,使得对文化遗产的界定基本形成了“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两大类别,这种分类长时间内主导了国内文化遗产研究的走向。此外,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文化景观”的概念,指向文化与自然相融合所形成的一类遗产类型。这种类型不能简单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来定义,亦被普遍认可为文化遗产的一个独立类别。

这样的定义和分类方式在国内研究中得到了一些解释和延伸。有的学者将其综合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三类;也有人认为在“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之外,“文化线路”、“产业遗产”、“文献遗产”也应该是文化遗产学的研究范围。文化遗产所处的环境、风貌以及人类生活方式和文化生态也受到关注,被认为是研究文化遗产本体必不可忽略的关联因素。

相应地,针对这些分类研究也出现了质疑的声音和不同见解。有学者认为文化遗产的内涵不断地被扩展,反而使其本质越发受到忽略,让人难以真正解读。这确实是一个现实问题。一方面,文化遗产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很多地方为了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开发甚至建造了不少“假遗产”,或是在文化遗产调查中概念不清,没有认定文化遗产的明确标准;另一方面,文化遗产自身繁杂的分类中常有重复、混淆现象出现,如大家普遍认可的“文化景观”一类,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却独立于“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而单独出现。面对这些问题,有学者认为鉴别文化遗产的关键是要把握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并以“历史性”、“艺术性”、“科学性”、“纪念性”加以概括;也有学者认为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分类的标准,并以不同层级标准为纲重新提出了遗产分类的初步设想。

从这些情况来看,目前我们对文化遗产界定标准的认识还很模糊;对文化遗产的分类建议也很多,但明确的、受到普遍认可的分类体系尚未出现。因此,博物馆开展文化遗产调查,必须要有一个自己的认知,确定要调查的目标范围。

(二)文化遗产调查与考古调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博物馆由于本身特性以及学科发展状况,其开展的文化遗产调查工作基本还是属于考古调查。文化遗产调查与考古调查有明显的共性。在调查对象上,遗迹、遗址等文化z产范畴也是考古调查和考古学研究的核心对象;在调查性质上,二者都是在资料整合基础上进行研究,并且在观察已有资料之外,都有一个发现新事物的过程;在调查程序和方法上,文化遗产调查实质就是参照了已发展得比较成熟的考古调查体系而展开。

文化遗产调查也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首先,文化遗产涵盖的领域广,文化遗产调查在方法上必须是多学科的综合运用。在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考古学、建筑学等学科的方法用的更多些;而诸如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则在民间艺术、民间工艺、传说故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次,文化遗产调查不仅关注遗产本体,同时也关注其产生的背景和当下的处境;在调查目的上不仅重视研究遗产本身,也关注保护和传承、整合和开发。再次,文化遗产调查特别是以博物馆为主体的调查,还要思考如何将文化遗产的特点和魅力展示给普通大众的问题,让看似“高冷”的学术以亲切的形式走向社会。此外,考古调查始终是以物为核心的,而文化遗产调查面对的对象时常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这不仅指艺术、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非遗形式的文化形态,是附着在或者是根源于某种物质文化形态的,每一种物质文化形态都伴随着相应的非物质文化形态,“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之间并没有绝对的隔阂。

文化遗产调查与考古调查在某些热点问题研究上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两个体系相互影响和融合,代表并引领着学术研究视野的开拓和方法的发展。如“文化线路”研究,在文化线路的调查中,考古学区域文化研究、聚落考古研究的方法和成果都极为关键。再如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调查、村寨调查以及口述史调查,这些调查所展现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变迁,把历史从“高堂”拉回到了普通大众之中,让历史重新成为所有普通人共同创造和拥有的历史。

(三)文化遗产调查的基本理念

文化遗产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也可以说是一门基础综合性学科,考古学、艺术史、技术史、理化学科、建筑学、地理学、博物馆学、规划学等不同学科在文化遗产研究、展示、利用等方面起到不同的作用。在自身尚未形成明确规范的调查方法体系之时,必须参照、借鉴发展得较为成熟的其他相关学科调查方法,针对调查对象的具体类型,获取较为可靠的信息。

文化遗产调查必须重视信息(数据库)的真实性、全面性。这其实本质上还是一个调查方法的问题。这些信息是否真实、能否做到尽量全面,关系着其价值能否真正实现。这就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调查者必须针对调查对象的性质和类型,科学利用相关学科调查方法;二是调查者即便无法做到对多学科知识的精通,但也要保持广阔的视野和多学科的学术敏感性,针对调查对象组建调查团队,尽可能全面地搜集信息和展示信息。

二、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全国三国文化遗产考察的思考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主持的全国三国文化遗产考察项目,是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对三国文化遗产进行完整梳理。四川地区的调查是本项目的重点内容,也是项目的先行尝试,目前已基本完成省内绝大多数地区的相关调查,完成了成都地区、巴中地区、泸州地区三国文化遗产点位资料整合,形成了《成都地区三国文化遗产调查报告(讨论稿)》。期间,我们对调查工作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总结,在观念、方法和很多细节问题上都有不少收获。

(一)何为“三国文化遗产”

调查立项之前,我们就面临两个概念上的问题:“哪些是三国文化遗产”和“调查哪些三国文化遗产”。最初我们并没有先行提出一个准确的“三国文化遗产”的概念,而是通过一些类型上的区分和选择表明对调查对象大致的取向。这中间大致有三个关键的点:“三国”、“三国文化”和“文化遗产”,涉及到的是时代、主体和认证三个方面。

三国文化遗产首先指向的是三国时期的文化现象和遗存,这一部分遗存有较为可靠的给定年代,有纪年材料和相关考古学研究成果支持,如大邑县董场乡三国画像砖墓。同时,有一些遗存年代上并不属于三国时期,但明显同三国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如民间多有建造的武侯祠、张爷庙一类的祠庙文化现象。新津先主寺是纪念刘备的祠宇,早在清代初年就已存在,康乾两朝相继进行维修,新中国成立后被改建为电影院和学校,1990年代恢复为先主寺,现仅存先主殿和钟楼两处清代建筑。青白江武庙是纪念关羽的祠庙,始建年代不详,清嘉庆年间迁建于现址,现存建筑时代多为清代,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有一些遗存我们无法给定其较为具体的年代,但有文献记载、传说传承和故事流传。双流牧马山遗址,其名的来源由“蜀先主于此置籍田,牧马于此江中,俗因名牧马川。”根据《太平寰宇记》卷八十五等记载可知,相传为蜀汉屯兵养马之地,现建有“诸葛亮屯兵牧马山”雕塑。金堂火烧坡地势险要,周围农田密布,无遗迹可寻,当地百姓传说蜀军与魏军在此发生战斗,蜀军用火药和硫磺在坡上燃烧打击敌军,故得名“火烧坡”。还有一些文化现象明显是近现代开始出现,但其内容是源于并附着在当地浓厚的三国文化氛围之中的。此外,在调查对象的选择中我们还发现有一保存现状的问题,保存尚好或仅仅稍有破坏的暂且不谈,很多建筑、遗物、古迹破坏严重、另作他用、迁建甚至现已不存,还有一些为近年所重建。

以上所提都是从时代和文化现象两方面出发调查主体所能囊括的范围,明显是调查所不能完全涉及的,必须要有所取舍,这就涉及到认证的问题。借用有学者以“普遍价值”、“国家主体”、“世界遗产”和“专家认证”来概括现代世界遗产体系之说,调查组从价值评判、文化主体、历史遗产等角度,通过内部讨论和专家论证去选择调查对象。一个点位有没有历史性,它反映的文化主体与三国文化是否契合,其现状有没有研究、保护和展示的价值,本质就是评判这些文化现象和遗存同文化遗产的“关联性”:文化遗产是文化现象的一部分,但并不是所有文化现象都能称作文化遗产。调查中我们发现,真正属于三国时期的遗存是非常少的,更多的是以同三国文化具有某种关联性的现象而存在。为了更好地把握“关联性”的尺度,我们在调查表设计上对于调查对象的类别、本身性质和年代都给予了说明的空间。这样的论证方式或许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从调查表上也能看出我们在调查分类上还存在盲点,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度不够等。

(二)调查记录体系

我们的调查记录主要借鉴了考古记录的方法,以文字记录、测绘记录和图像记录为主,同时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了调整和改变。首先,调查中我们搜集了大量的口述史资料,除了文字记录以外,还经常性使用了影音记录的手段。其次,我们也认识到文化遗产所处的现代环境的重要性,包括地形、地貌、遗址相对高度、水流、土壤、植物、动物、交通、气候、矿产资源等内容,这些都和古代环境有所联系,也是现代考古学、民族学、环境学所关注的因素。此外,在关注文化遗产本体和其所处自然环境的同时,我们对文化遗产分布区域、分布特征以及文化遗产与当地人群关系也进行了调查,核心是文化遗产产生、发展和现存的人文环境。这一方面是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遗产信息,另一方面也出于保护文化遗产的考虑,去了解文化遗产的现实处境、它们的发展有什么压力、它们面对现代社会的冲击是否在内部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概括来讲,我们的记录内容主要便是“遗产本体”、“遗产背景”、“遗产生境”三个板块。

(三)调查报告

四川省境内的三国文化遗产考察已进入尾声,并已形成了《成都地区三国文化遗产调查报告(讨论稿)》,这份报告主要由“成都地区各点位调查详情”、“三国时期出土文物资料整理”、“调查情况综述”三部分组成。

将调查所得信息展示出来,是调查报告的基本要求。包括两个要点:一、信息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报告中的内容相当于原始资料,将为不同领域研究者所用,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地、不添加任何主观评判地放进去,这一点在口述史材料整理再现以及调查材料整合等方面尤为重要。二、科学的信息整合和原始资料保存。调查所得的所有材料必须经过一定程序的整合之后放入报告,目的是使报告更有层次感,如考古发掘之后的器物类型学研究和每个发掘单位独立的记录材料整理总结。文化遗产调查所得的资料非常繁杂,分属多个学科,同一批资料亦可为多个学科所用,在调查报告无法兼顾之时,原始资料保存则意义重大。

展示信息的同时,调查报告也是初步学术研究的结晶。一是调查报告本身,报告内容的编排很有讲究。在我们的报告讨论稿中,成都地区三国文化遗产各点位调查详情是以成都市目前行政区划为标准、分地区编排的,这一块也是我们现在讨论修改的重心。在地域因素之外,还可以参考的因素很多,比如时代(三国时期、其他历史时期)、遗产类型(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国文化遗产调查表中所列类型框架)、关联性(有文献、传说等历史渊源、口述史调查、三国人物纪念场所、根源于三国文化的文化现象和非遗形式)、文化线路(古交通路线、河道、大型战争)、古行政区划等。考虑的因素不同,报告内容的编排也不同,而如何把这些因素融合在一起,就必须要在这些因素中分出不同的层级,哪些是首要参考的标准、哪些是第二级别和再次级参考标准,这些都需要合理的解释。二是调查报告的研究部分,我们在报告讨论稿中综述了成都地区三国文化遗产的现状和价值,对区域保护机制的建立提出了设想和建议,此外还对画像石和钱币等文物资料进行了专门梳理。在报告的修改讨论中,我们认为报告目前对成都地区三国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分布特征把握还不够充分,报告展示的宏观印象尚待清晰。

(四)口述史材料的收集

在四川省内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口述史材料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很多点位特别是川南地区的点位规模基本偏小、缺乏考古发掘的条件且少有文献记载,但这些点位多数同当地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联系紧密,百姓口耳相传。如宜宾江安县境内的“安远寨、孟获坟”、“古校场”、“大营盘、二营盘、三营盘”,这些点位都在同一村落,现存情况均较差,仅剩空旷的高台,周围为农田、树林,仅有少量文献记载,也多为内容传奇的故事。在调查没有发现任何遗物和遗迹的情况下,当地不同的村民却都能绘声绘色地向我们讲述每一个高台的名称来历,描绘着当时的图景。当地对诸葛亮有广泛的崇拜,逢庙则名诸葛庙,遇井必称诸葛井,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民间氛围和文化景象。这些情况也让我们对类似口述材料的记录和整理面临着多重的考验。

首先,限于讲述者自身文化水平问题,一些当地村民的讲述逻辑十分混杂,没有前因后果,其语言为当地农村方言,让我们在听后的记录以及整理时对其语气、核心内容的把握都十分困难。

其次,v述者的文化程度、个人阅历、对具体问题的个人见解以及讲述者之间的互相影响都让调查工作充满了不确定性。一些讲述者在两次不同的讲述中可能讲出截然不同的故事;还有的讲述者在讲述过程中经过旁人的插话或提醒,当即就否定掉之前所讲内容而重新开始。这些情况下我们必须反复确认其所讲及来源,并不断调整采访的时间、地点、环境以及对话方式。

还有,由于文献资料极为匮乏,在调查中除去口述材料之外,我们获得的更多是图像资料,如调查点位及当地环境的老照片。在这些图像和口述历史的相互对应中我们极易陷入以图证史的经典陷阱:程式是滞后的,意义是飘忽的。我们所见的图像,并不一定就是当时的产物,可能是当时人借助了前人已有的程式;我们所见更多的看似与三国文化有关的文化现象,如诸葛亮崇拜、三国特色产业等,可能也早已不是古风传承的表现,而仅仅是现代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的侧影。当然,在处理口述、文字和图像的关系方面也已经出现了实验性的范例,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文物普查报告范文篇6

实践科目为:物理、化学、通用技术、生物的实验操作。

文化科目的会考方式分为考试、考查两种,采用“3+3+4”的形式,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作为必考科目,在其余科目中考生可任选3门作为考试科目,余下4门作为考查科目,要求考生在第一次报名时就选定考试和考查科目。实践操作科目均为考查科目。

考试科目的成绩报告分为4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考查科目的成绩报告只分2个等级即及格、不及格。

文物普查报告范文篇7

被告人林柏青,男,44岁,捕前系广东省湛江市淇兴实业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

1998年10月5日,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在查办案件中发现林柏青走私犯罪线索,将材料移交湛江市公安局。1999年2月25日,湛江市公安局对林柏青立案侦查,同年3月31日侦查终结,移送湛江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1999年4月16日,湛江市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林柏青犯走私普通货物罪、行贿罪向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起诉书认定案件事实如下:

1998年3月底,被告人林柏青与樊连胜(另案处理)在湛江市广州湾宾馆谈生意时,樊对林说,有2.6万吨的小麦和3万吨的油菜籽从加拿大进口,两批货物如按正常手续报关,没有钱赚,希望林柏青能帮忙疏通海关,以“少报多进”的方式交关税才能赚到钱,林柏青表示同意。4月初,林柏青与樊连胜商定,两批走私货物办成,樊连胜给林柏青等人100万元人民币,给海关的有关人员200万元人民币。被告人林柏青通过杨衢青(另案处理)去打通海关关长曹秀康的关系。杨衢青按林柏青许诺的条件向曹秀康提出,进口小麦2.6万吨只报6千吨,少报2万吨进关;进口油菜籽3万吨只报3千吨,少报2.7万吨进关,事后两批货物给曹秀康200万元人民币。1998年4月份的一天,林柏青通过杨衢青找到曹秀康,当面与曹商量,曹同意林柏青“少报多进”。

1998年4月24日,1998年5月6日二批走私货物从加拿大装运至湛江港。林柏青提供湛兴实业公司的银行账号为樊连胜代收以上货物货款,同时,委托湛江中旅报关行,并告知该报关行的负责人金文庆(另案处理)按林柏青的要求找到中国湛江外轮公司的劳亚兴(另案处理)等人伪造进口货物舱单,金文庆持伪造的舱单进行报关。当6千吨小麦已报关被提走后,海关不放行未报关的2万吨小麦,而林柏青通过杨衢青将200万元人民币的银行存折交到曹秀康手上后,未报关的2万吨小麦和2.7万吨油菜籽才被提运走。两批货物走私得逞后,林柏青分得人民币15万元;杨衢青分得人民币40万元;金文庆分得人民币45万元及美金1万元;劳亚兴分得美金1万元。

经湛江海关对未报关申报的小麦、油菜籽进行估价,被告人林柏青等人共偷逃应缴税款6041万元。

二、判决

1999年5月28日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该案,审理认为:被告人林柏青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伙同他人以“少报多进”的方法走私小麦和油菜籽的行为已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走私货物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其为达到以“少报多进”方式走私货物,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时任湛江海关关长曹秀康200万元人民币的行为又构成行贿罪,情节特别严重,依法应数罪并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一百五十一条第四款、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三百九十条第一款、第五十七条、第六十九条、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四款、第六十四条之规定,于1999年8月25日判决:

一、被告人林柏青犯走私普通货物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文物普查报告范文篇8

【导语】每个人都会面临大大小小的考试,有可能这一辈子都会逃脱不了考试的命运。

参加2017年天津大港高中会考的考生可点击进入《天津招考资讯网》进行大港高中会考报名。

点击进入>>>大港高中会考报名网站:天津招考资讯网

报名方式:

大港高中会考网上报名时考生直接通过互联网登录《天津招考资讯网》网站,大港高中会考报名平台(zhaokao.net/)进行报名。

注意事项:

1、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由各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报名报考。

2、普通高中往届生(离校未取得合格证的学生及已取得合格证需要提高等级的学生)均回原学校用原会考报名号报考。

3、职技类学生由所在学校进行报考。

4、社会类考生(非以上三类考生),到户口所在区考试中心会考办进行报名及报考,具体时间由相应区考试中心确定。

会考科目:

会考的文化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共计11科;实践科目为:物理、化学、通用技术、生物的实验操作。

文物普查报告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国发[20****]9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9)文件精神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赣府发[20****]12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发掘、整合文物资源,推进具有****区域特色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建设,为加快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历史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区域、文化特征、生存环境、保存状况,为准确判断我市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合理、准确划定文物保护范围,完善文物档案管理,促进文物保护机构建设,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整体水平,培养锻炼文物保护队伍,增强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核定公布一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遴选申报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打好基础。

三、工作内容

1、普查范围:我市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革命文物、红军标语、乡土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和其他六大类文物以及历史街区、古村镇等。

2、普点:

(1)对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进一步了解这些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及环境的基本情况,尤其是量化指标、保存状况;

(2)着力发现新的不可移动文物,特别是革命文物、畲族文物、道教文物以及古遗址、古墓葬等文物;

(3)对革命文物应根据新的文史资料和名人传记进行发掘;

(4)对近现代其他名人故居和有代表性的建筑进行登记和保护;

(5)对以往文物普查工作中漏查的洞穴遗址、水下文物、古代矿冶遗址和近现代工业遗产、商业老字号等进行普查登记。

以上普点要按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的技术标准,包括文物的认定标准、分类标准、定名标准、年代标准、计量标准,认真填写《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

3、登录内容:登记每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名称、位置、地理坐标、年代、类别、数量和文物特征等基本情况;文物本体的保存情况和损毁原因;文物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现状以及文物的所有权属和使用管理情况等信息、资料。调查中应同时测绘文物的总平面图、环境区位图、拍摄文物照片、采集文物标本和其它相关资料。

在此基础上,做好****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信息、资料和采集、存储与汇总,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并编制《****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和《****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报告》。

四、实施步骤

****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从2008年1月开始,到2011年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2008年1月—2月。任务是组建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制定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组建普查队伍,对普查人员进行培训开展普查试点工作。

2、第二阶段:2008年2月—2009年12月,任务是以我市区域为基本单元,实地展开文物调查和信息数据登录工作,普查数据资料边采集、边整理、边审核、边建档。

(1)根据国家文物局下达的规范标准和技术标准对我市不可移动文物进行现场勘查、测量、标本采集、绘图、拍照、录像等,并认真做好文物数据和相关资料的采集、登记工作。

(2)及时整理、录入调查资料的信息数据,要经普查队负责人负责审定,保证资料、信息和各项原始数据真实完整。

(3)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一些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要组织专家进行重点复查,形成一些专题性的普查成果,提升这次文物普查的质量。

(4)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月向鹰潭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普查电子数据、资料和普查进展情况报告。

3、第三阶段:2010年1月—2011年12月,任务是进行调查资料的整理、汇总、数据库建设和公布普查成果。

(1)对数据、资料汇总和验收,并报鹰潭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形成普查成果。

——建立不可移动文物编码系统。

——建立不可移动文物分布电子地图系统。

——建立不可移动文物信息管理系统。

——编制文物普查档案。

——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编制普查工作报告。

五、普查数据和资料管理

普查数据和资料由普查队调查、登录、队长审定,市人民政府管理。

(1)普查队在田野实地调查中,应根据有关规范和标准,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认真调查,如实准确填写《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的各项内容,确保基础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2)报经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同意后公布普查数据。

六、普查的组织和职责。

为加强文物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长由市政府方洪海副市长担任,市政府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

市文物普查办公室调集文博系统的专业人员和相关单位人员组成普查专业队伍,由市文广电局、市博物馆负责组织和实施,进行田野实地调查及相关资料、信息的登录工作。

市发改局要把文物普查纳入相应年度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市民政局要与市文广电局、市博物馆密切配合,认真做好周坊烈士纪念馆、夏润珍烈士墓以及烈士纪念亭的普查、鉴定工作,促进烈士褒扬事业的健康发展。

市财政局负责普查经费预算审核和安排,及时拨付使用,做好监督、审计工作。

市国土局要配合文物普查专业队伍重点对矿冶遗址和与古人类遗址共存的古生物化石遗址的调查,同时提供航空照片、地形图、地理信息数据等测绘成果,为普查工作服务;发挥技术优势,组织做好文物普查中的测绘技术保障,重点配合文物部门抓好文物范围判识、定位及普查电子地图制作、文物普查信息系统开发及文物普查数字档案建设等工作。

市规划局、市建设局要积极配合文物部门做好城市和乡村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的普查工作,对列入保护名单的古建筑、古街区、历史文化名镇(村)等要优先编制保护规划,划定保护范围和建筑控制地带,并依法纳入城乡建设规划。

市交通局要加强交通、文物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做好全市桥梁、码头等交通设施的文物普查工作。

市水利局要积极配合做好江河湖泊、水利设施的文物普查工作,落实具体的保护措施。

市林业局和各基层林业单位要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林区内文物保护成果,加强林区内生态文化建设。

市民宗局要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传达到各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做好重点宣传,配合政府做好普查工作。

市人武部要积极配合文物部门做好本系统内的文物普查工作。

市经贸局要积极组织老字号企业对其有历史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历史建筑、生产设施,经营场所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保存现状,制定保护规划,并向当地文物主管部门报告。

市普查办要加强对老字号企业文物的调查和分析,对符合条件的要尽快予以登记并优先确定为相应等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市有线电视台、****报社要对普查做好相关宣传报道工作。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文物是国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因此,市各个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把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协调配合文化、文物部门开展文物实地普查工作,确保普查率达到100%。

(二)落实经费,提供保障。文物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承担。市财政要加大对文物普查的投入,将普查所需经费列入相应的年度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普查经费到位。加强普查经费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安全、有效。同时,加强普查设备的登记、使用与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广泛宣传,充分发动。要根据群众最了解当地历史、最熟悉本地情况的实际,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做好文物普查宣传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文物普查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广泛动员群众提供有价值的文物线索,使调查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物普查报告范文篇10

一、工作原则和工作要求

工作原则: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结合实际,合理预防;建立机制,逐漸落实;发现问题,立即上报;统一指挥,协调配合;解决问题,依法处理;评估情况,形成报告。

工作要求:各村(社区),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应急工作,逐级明确责任,做到措施到位、人员到位、管理到位,果断做好处置工作。普查期间,加强信息反馈工作,做到应急信息上报及时、准确、畅通。为快速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相关部门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应对突发事件。

二、适用范围

清查摸底、业务培训、现场登记、现场督导、事后质量抽查等脱贪攻坚普查工作各环节。

三、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根据我镇实际情,成立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突发事件应急响应

(一)普查工作开始前

1.各相关部门、各村(社区)要结合实际、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依法办事,高速、高效、有序开展工作。

2.镇脱贫办安排专人负责应急工作,准备好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应急值班人员联系方式,以备紧急情况时使用。

3.镇卫生院指定专人负责普查工作组人员体温检测,吉祥码打码工作。

4.加强普査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面对突发的紧急情况,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确保脱贫攻坚普査各环节工作安全有序。

5.为普查工作人员准备好必备安全防护用品、防疫用品和药品,组织好应急车辆。

(二)普查工作开展期间

1.落实定期测温及扫码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公共场所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2.在普查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后,立即启用应急报告制度,相关责任人应在第一时间报告镇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内容应包含“时间、地点、原因、事件详情、造成影响和损失情况、发展趋势、采用的应急处置措施”等要素,不得拖延隐瞒,并采用文字形式(纸质版或电子版)记录下来。

3.镇宣传部门要做好舆情监控工作,对有关普查工作的网络舆论(包括新闻网站、微博、论坛、微信等)进行定期监测,收集、整理、归类舆情信息,及时反馈预警,做好危机应对处理预案,确保普查工作不受干扰。

4.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应根据突发事件情况,确定其严重程度,结合我镇实际,立即研讨解决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立即向市普查办报告。并在市普查办指导下,协调各相关部门控制事态发展,时刻跟踪事件进度,评估事件影响,形成材料立即报市普查办。

5.各相关部门、各村(社区)在普査期间要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理办法、报告制度和值班制度,确定并公布值班人员及值班电话,保证值班人员在岗和值班电话的畅通。

五、突发事件主要种类

1.自然灾害:大范围降雨带来的洪水等地质灾害,对普查工作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或阻断普査的继续开展;

2.突发事故:重大交通事故、生产安全事故等突发性伤害事故使普査工作人员受到人身伤害;

3.网络安全:发生设备故障、通讯和网络大面积中断、普查出现负面舆情等;

4.信息泄露:清査摸底或普查信息出现泄露;

5.食品安全:出现大规模食物中毒情况;

6.公共卫生:突发肺炎疫情,普查对象患有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

7.入户受阻:因语言障碍、价值观不同或普查对象精神状态原因,普查工作人员和普査对象出现矛盾或矛盾激化导致普查受阻;

8.其他情况:普査表、移动终端等物资大量受损。

六、应急处置流程及措施

在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建立处置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遭遇发生突发事件,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力争把损失或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一)处置流程

1.信息报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所在村及相关责任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将突发事件种类、具体情况,影响程度立即上报领导小组,并联系公安、消防、医疗、卫生、救援、网络、交通等对应事件的相关部门。

2.先期处置。突发事件发生后,应优先保障普査工作人员和普查对象的人身财产安全,对现场进行保护或封锁,隔离相关人员,避免灾害、疫情、泄密、群众矛盾等不可控因素产生二次影响。

3.指挥协调。突发事件发生后,在先期处置的基础上,相关责任部门会同脱贫办在领导小组统一调度下,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的响应措施进行处置。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由该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业务主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予以协助。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并做好记录。

(二)处置措施

1.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所在乡镇及相关责任部门应在确保应急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组织营救和救治,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普查工作人员。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交通、公安等有关部门要保证紧急情况下抢险救援车辆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对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电、供气等公共设施,短时间难以恢复的,重新规划普查工作计划。

文物普查报告范文

一、普查的意义和目标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开展文物普查,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将有利于科学制定我区文化遗产保护的长远规划,有利于培养锻炼文物保护队伍,增强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对于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充分发挥文物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对于整合国土资源和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文物普查,总体评价我区不可移动文物现有的生存状态及发展趋势,为建立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供依据;为建立我区不可移动文物档案标准化、动态管理创造基础条件;为建立具有现代化科学素养的专业队伍,提高工作人员科学知识、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创造条件;协调文物管理部门和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关系,提升我区文物保护的科学水平,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普查的范围和内容

此次文物普查的范围是我区行政区域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六大类文物。

普查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同时对已登记的13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

普查登录的内容是:每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名称、位置、地理坐标、年代、类别、数量和文物特征等基本情况;文物本体的保存情况和损毁原因;文物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现状以及文物的所有权属和使用管理情况等信息、资料。调查中应同时测绘文物线图、摄制文物照片、采集文物标本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一并进行登录。

三、普查的组织

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的原则,确定普查的组织方式。

(一)组织机构

成立*区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文化局,办公室主任由孟广喜兼任。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1、落实市普查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全区的普查工作,负责普查的日常工作和具体协调;

2、制定普查方案,组织实施各阶段工作;

3、举办普查人员培训班;

4、对各街镇乡的文物普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和质量抽查;

5、组织普查档案的建档备案工作,建立普查文物数据库;

6、完成普查工作总结,向市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提交普查工作报告;

7、编制普查经费预算。

(二)普查队伍

1、由区文化局抽调有关人员组成区文物普查队,对我区已登记的13处不可移动文物和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复查,按普查的技术标准和需求登录全面内容。

指导、配合文化站深入农村、社区,做好文物线索的收集整理工作,了解工作进度,对普查进行督促检查和质量抽查、收集各普查组的所有资料,做好整理及建档工作。

2、各街镇乡成立由文化站干部为骨干的文物普查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企业、学校、部队等单位的文物普查工作,以召开座谈会,走访知情人、老年人等形式收集文物线索,配合区普查队进行田野调查,做好相关资料、信息的登录工作,报区普查队存档。

(三)部门职责

1、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积极组织动员本部门、本系统的有关单位,配合文物行政部门做好普查工作。

提出本部门参加文物普查的工作方案和措施,通知本系统各单位执行。协助文物部门研究解决普查中涉及本系统的重要问题。

2、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提供本系统管辖范围内的文物线索,配合普查队、组进行调查登记。协同做好普查文物的安全和保护工作。普查中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保护。

3、公安、建设、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普查文物安全。凡涉及普查文物的建设活动,包括工业、交通和水利设施等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均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此次普查的有关规定。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采取有损文物安全的行动。

四、普查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按市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文物普查方案和工作计划组织实施。

(一)统一标准

普查实施标准化管理,执行由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统一的普查规范及技术标准。规范和技术标准包括:

1、《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及其著录说明。

2、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的技术标准,包括文物的认定标准、分类标准、定名标准、年代标准、计量标准。

3、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信息、资料的采集、存储、汇总、建立档案和数据库的规范。

(二)突出重点

1、以全面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对于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主要调查其文物本体的现状和文物的周边环境状况。

2、在全面调查、登录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的基础上,应重视乡土建筑和建筑群的调查登录。重视具有典型价值的近代工业建筑、金融商贸建筑、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建筑、水利设施

3、林业设施、交通道路设施、军事设施等行业性质文化遗产,以及各种风格、流派、形式的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的调查登录。

(三)全区汇总

普查以区为基本普查单元。田野调查的组织,文物信息、资料的采集、汇总、上传,普查档案的建立,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编制等均以区为单位。

五、普查的时间与实施步骤

(一)普查的时间和标准时点

*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从去年4月开始(已先期部署),到明年12月结束。普查分三个阶段进行。

普查标准时点为去年9月30日。

(二)我区普查的步骤

1、第一阶段:至去年5月前,主要任务是成立普查领导小组,制定普查方案,部署全区文物普查工作,测算普查经费,组建普查队伍,组织培训等。

2、第二阶段:去年5月至去年12月,主要任务是以区普查队和各普查组为单位实地展开文物调查和信息数据登录工作,普查数据资料边采集、边整理、边审核、边建档。

(1)普查队、各组根据国家文物局下发的普查规范和技术标准对所负责地域内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现场勘查、测量、标本采集、绘图、拍照、录像等,认真做好文物数据和相关资料的采集和登记工作。

(2)及时整理、录入调查资料和信息数据,普查队负责人负责审定,要保证资料、信息和各项原始数据真实完整。

(3)普查数据、资料定期上报。区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向市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普查电子数据、资料和普查进展情况报告。

(4)普查数据、资料的纸质文档在野外调查结束后,以区为单元妥善保管,以备核查。

3、第三阶段:今年1月至今年12月,主要任务是进行调查资料的整理、汇总、数据库建设并上报市领导小组审核。

六、普查数据和资料管理

普查数据和资料,由进行田野调查的普查组调查、登录,由普查队审定,市和区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分级管理。

普查队、组在田野实地调查中,应根据有关规范和标准,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认真调查,如实准确填写《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的各项内容,确保基础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科学性。任何地方、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资料和数据,如有上述情况发生,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普查资料和数据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履行保密义务,如发生泄密事件,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区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普查结果,负责建立本行政区的文物普查档案,并报市文物局。

七、普查的经费

文物普查工作四年经费总计*元,所需经费列入相应年度的区财政预算,按时拨付使用。区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按照国家财政制度规定,加强普查经费的管理,专款专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确保资金使用的规范、安全、有效;同时,要加强对普查设备的登记、使用与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文物普查报告范文

为贯彻落实《省物业管理条例》、《市物业管理办法》、《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及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对我市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检查反馈意见的精神,加强我市物业管理,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民生活居住环境,发挥物业管理行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决定对全市范围内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情况开展专项普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普查目的

通过专项普查,全面掌握全市各区物业管理机构建设情况和住宅物业管理发展现状,摸清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中房屋及其共用设施设备的基本情况,进一步了解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为今后加强物业分类指导,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实现物业全覆盖,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供重要依据。

二、普查范围

年12月1日前我市城区竣工验收合格交付业主使用的住宅小区(楼)。

三、普查内容

(一)各区物业管理机构建设情况:包括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三级物业管理机构的设置、职能及其人员到位、管理落实、经费保障等情况。

(二)住宅小区及房屋基本情况、附属设施及设备情况:包括项目规模、建成年代、房屋类型、房屋结构、物业用房、会所、体育(篮球、羽毛球等)场地、健身场地、车库以及监控设备等情况。

(三)住宅小区(楼)实行何种物业管理(物业企业专业化管理、企事业单位后勤式管理、业主自主管理、辖区居民委员会管理、其它管理等)。没有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楼)的基本情况,没有物业管理的原因等。

(四)专业化物业管理基本情况:包括物业公司基本情况、物业项目服务人员等情况。

(五)自行管理物业基本情况。

(六)业主、业主大会及业主委员会基本情况:包括业主入住情况、业主大会召开情况、业主委员会成立及成员组成等情况。

(七)物业服务费用及收缴情况:包括物业服务费、车位费等各类物业管理服务费用收费标准以及影响物业费收缴的主要问题等情况。

四、普查方法

此次专项普查工作按照项目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实行各区负责制,自下而上,层层把关,逐级上报,考评验收。

五、时间安排

普查工作的登记时间确定为年6月1日。从年6月1日正式启动至年8月31日结束,共分五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6月15日前)。市和区两级政府分别成立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物业普查方案、考评验收细则、印制普查表格、布置普查工作并组织市区普查人员进行培训,同时负责组织成立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普查考评验收组。

(二)普查阶段(6月16日至7月15日)。有物业管理的小区,由该小区的物业经理根据小区档案中的相关资料,并核实有关情况后填写基本情况调查表,区物业办人员深入小区进行指导帮助。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楼),由该辖区物业办根据小区(楼)档案中的相关资料,并核实有关情况后填写基本情况调查表。

(三)考评验收阶段(7月16日至7月31日)。各区政府组织人员深入物业项目,对照表格填写内容要求逐项进行审核后,将调查结果进行微机录入。期间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考评验收组对各区普查项目进行抽查验收,抽查率不低于30%。

(四)汇总上报阶段(8月1日至8月10日)。各区物业普查办公室根据普查结果,按照统一要求进行汇总、分析,撰写本区普查情况报告,上报市物业普查办公室。

(五)汇总分析阶段(8月11日至8月31日)。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区上报的普查数据进行审核、汇总、分析,写出普查报告,并对普查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为下步我市抓好物业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工作要求

此次专项普查工作涉及范围广、时间紧、任务重、要求标准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各区政府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集中力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普查工作。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市政府成立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具体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协调、考评验收和汇总等工作。各区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并将机构人员情况于6月12日前上报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辖区内住宅项目的普查实施、考评验收和汇总上报等工作。

(二)落实责任,保证质量

各区政府要根据全市统一要求和部署并结合辖区内物业管理项目数量制定普查进度安排并认真抓好落实。各项目负责人要如实填写基础表格,确保数据真实准确,物业企业负责人要严格把关。物业办要通过听取介绍、查阅资料、现场查看、走访业主以及开发建设单位等方法进行审核、验收,确保物业管理普查工作真实有效。

(三)认真分析,写好报告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社交媒体理论范例(12篇)

    - 阅0

    社交媒体理论范文篇1【关键词】网络媒体;主体间性;网络传播;政府形象塑造;优劣因素网络媒体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传媒形态之一。在传统媒体面对突发事件因为种种顾虑而缺席或反.....

    金融专业的就业前景范例(12篇)

    - 阅0

    金融专业的就业前景范文【关键词】普惠金融;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背景下,很多高校开始改革传统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的不足,着力解决传统金融重理论.....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