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专业就业前景范例(3篇)

来源:

政法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内容摘要:旅游景区行政管理是旅游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我国旅游景区资源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委托理论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公共资源型景区的行政管理模式,促进我国旅游景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旅游景区行政管理管理模式

旅游景区行政管理是旅游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公共行政管理和旅游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观点,旅游景区行政管理可以初步理解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人民政府,通过其授权的相关旅游职能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方针、遵循旅游景区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对本国、本地区的旅游景区进行总体管理和综合调控的过程。简言之,就是旅游行政部门对旅游景区的总体管理。

张听竹对风景名胜区的政府规制研究中指出,应取消地方政府对公共资源类景区的直接管理,使旅游景区变成一个小级别的行政单位,把资源保护的职能内生化,将旅游景区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收费权一体化,而刘秉升却认为旅游景区作为旅游经营单位,从事企业化经营,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加强管理的力度,尤其是法制管理、规划管理及技术管理。张凌云认为当前我国旅游景区实行行政事业性管理必须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方式,推行企业化管理。wWW.133229.CoM张吉林在研究我国西部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时认为采用特许经营权委托的方式可能更有利于政府和企业目标的实现。

旅游景区资源特征分析

(一)景区资源垄断性特征

旅游景区位置的独特性、资源特点的唯一性、景区资产的不可分割性、游客观光体验的差异性,决定了景区的不可替代性和自然垄断性。这种自然垄断性意味着对景区经营者收费必须实施经济管制,否则,景区经营者可能滥用其垄断地位,为获取垄断利润而制定较高价格,从而损害公众利益的实现。

(二)景区资源公共物品特征

经济学研究表明,公共物品在不具有排它性的同时,根据其有无竞争性又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拥挤性”,即公有资源消费者的数目从零增加到某一个可能大的正数,即拥挤点时,公有资源消费就显得十分拥挤。在没有超过拥挤点的范围内,可以增加额外的消费而不会产生竞争,即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当超过拥挤点之后,增加更多的消费者将减少所有消费者的效用,增加额外消费者的边际成本趋于无穷大。按照以上理论,风景名胜资源无疑属于准公共物品。

(三)景区资源外部性特征

景区资源外部性表现为旅游者的消费不仅可以给景区带来收益,而且景区所在地居民也都能从中获利。因为旅游产品不仅可以给游客带来休闲和娱乐,提高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而且带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增加了就业机会与隐性收入,从而提高了当地的整体社会福利,旅游地整体形象的推广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会使旅游目的地的企业从形象推广中获得收益。

(四)景区资源信息不对称性

信息不对称性是指经济效益的双方对商品价格与质量的有关信息了解程度不一致。在选择出行旅游时,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对象,旅游者在获得关于产品的信息方面处于劣势,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与需求者显然在信息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竞争秩序的紊乱,甚至会出现“劣品驱逐良品”的现象。景区资源只有通过政府正确信息的才能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及社会公平。

基于委托理论的旅游景区行政管理模式

(一)委托理论概述

委托理论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通过深入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发展起来的。委托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人。委托关系也广泛地存在于旅游业中,但是在旅游业中的研究和应用却几乎空白。

委托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实际上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普遍存在委托关系。为了使人的行为符合委托人的效用函数,委托人一方面对其人进行激励;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经理人市场”的监督作用。

(二)委托管理模式

如果说公共型景区资源特征是旅游行政管理委托模式的必要性,那么旅游景区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则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实际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依据委托理论,旅游景区资源行政管理过程中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委托关系(如图1)。

旅游景区实施委托模式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国家所颁布的有关旅游区(点)经营管理上的主要法律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以及《旅游景区(点)的质量等级规划与评定》等。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旅游景区(点)的经营,促进了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但是,也应看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区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作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其所面临的制约性因素也相继发生了变化,一些条例在立法的高度和操作性上都已无法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此外,有很多是以“暂行条例”、“暂行规定”、“暂行办法”等形式存在。这种法律的不成熟和不稳定大大削弱了旅游法律的权威性,使其对旅游活动的管理、规范、指导和保障作用等功能被大大削弱。因此,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对现有的旅游法规、规章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对不同归口管理单位的法律法规进行整合至关重要;同时,应加强旅游行政执法的力度,统一处理旅游违法行为;此外,还可借鉴国际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立法经验,促进旅游法制建设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二)合理规划旅游景区

目前,在旅游景区的经营过程中,由于旅游资源大多属于公共资源,大部分经营者、管理者都只追求其经济利益,规划缺乏长远性,过度开发、先开发后治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摒弃以往的资源导向的开发战略,转向创新规划开发。创新规划开发即景区必须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对内部资源进行筛选加工。因此,国家相关旅游行政部门特别是各地方政府旅游局首先应对旅游规划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在规划编制单位由旅游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开招标,规划编制完成后力求认真实施,使其在开发经营景区的过程中注重景区的长远发展,加强对景区资源的长远保护,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结合起来,以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景区的开发经营过程中要顾及到周围社区的发展,实现共赢局面。

(三)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景区景点多头管理是我国目前旅游景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顽疾,而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就是旅游景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问题。因此,政府作为国家的最高管理者应该继续推行产权制度改革,不仅要实现政企分开,把一部分职能转让给有能力、有责任的企业和承包商,从宏观上给予企业一定的指导;而且政府应根据景区资源隶属不同的行政管理主体的现状,基于委托理论,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作为国家旅游资源归口管理的唯一法人,集中行使景区的行政管理权,原有归口部门对其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和委托管理。这样一来,旅游管理部门就有了明确的权限和职能,企业有了明确的责任,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和热情。

(四)改善景区投资环境以扩宽资金来源

虽然近年来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相继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单靠政府单方面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致使许多景区景点的开发项目得不到资金支持。因此,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和引导投资成为摆在地方旅游管理部门眼前的迫切问题。首先,要积极促成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由于中国旅游企业以中小型为主,因此个体私营经济在发展旅游业、完善旅游各个领域供给方面具有特殊意义。但是目前大多自有资本运作时,不能享受外资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政策。此外,在费改税之后,部分收费项目模糊,因企业而定,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企业通常要承担比其他企业重的费用负担。部分地区的相关部门巧立名目,对景区内的企业乱摊派,这就需要旅游主管部门对乱收费现象予以制止,提高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增加企业投资的信心。其次,增大银行贷款力度。旅游管理机构应该本着发展旅游业的目的对旅游项目进行细化财务分析,做可行性研究和宣传,以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努力增大银行的贷款规模;再次,采用景区资源归口管理单位、企业和当地社区各出一部分资金的办法成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由旅游管理部门负责基金的具体运作,景区资源归口管理单位、企业和当地社区给予一定的监督以保证资金的实际用途。

(五)注重交叉地带景区的开发与管理

目前,处在交叉地带的许多景区景点,由于在行政划分上同时属于多个地区管理,导致出现了实际上的无人管理,或只从自己受益的角度规划与开发,注重局部利益,没有形成大旅游的观念。鉴于全国都存在许多处在交叉地带的旅游资源,建议在这些区域打破行政界限成立高于行政划分之上的专门的旅游发展组织,负责交叉地带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地方不再对其进行直接管理,而是托管形式。该组织直属上一级旅游局并对其负责,但在景区的规划与开发过程中地方各级相关部门要给予一定的配合和支持,争取发挥特有资源的优势,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共赢局面。

(六)加强景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虽然目前旅游从业人员日渐增多,但其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层次不齐。根据《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2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首先制订旅游人才建设整体规划。其次,从委托理论出发,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指定地点的集中培训,提升区域整体服务质量。此外,加强对旅游教育的管理,包括控制和调整旅游教育整体结构;强化旅游人才素质教育;加强旅游学科和课程建设等。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政法专业就业前景范文篇2

关键词情境教学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旅游专业

《旅游政策与法规》作为我国导游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也是一门旅游专业学生必修课,是导游人员以国家的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正确处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出现问题的重要手段和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不管是考取导游资格证的人员,还是在校的旅游专业学生,《旅游政策与法规》都是一门较为枯燥、难以识记、难以理解的课程,并且在实际应用中颇为困难。[1]然而其在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又极为有用且实用,那我们就要寻找到一种实践性强和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解决这一难题。而情境教学法恰恰是一种实践性强和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到《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中必将以理论引导实践,激发学生课堂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何为情境教学法?它又能给《旅游政策与法规》的学习带来哪些好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呢?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旅游政策与法规》课堂中,就是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实际旅游专业实践等等方式方法,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旅游案例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让学生在具体的旅游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

在《旅游政策与法规》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方法的路径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生活展现情境,图画再现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

首先,生活展现情境的方法即是把学生带入社会实践中,带入到实际旅游景点,从这一景点的旅游问题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亲身体验的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旅游政策与法规》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如何解决现实问题,并且教师要做出客观的解释和评价,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第二种,图画再现情境法即是以图画作为展示旅游问题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旅游问题情境,实际上就是把旅游问题形象化,以此来进行案例的讲述和理论的引入及应用都是纪委核实的方式。第三种,表演体会情境即是以表演的形式再现旅游问题情境或者创设旅游问题情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进行情景模拟的内容。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则案例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或案例中,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案例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身临其境,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并且能够真实的运用《旅游政策与法规》的相关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第四种,语言描述情境。这一种方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能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案例中的旅游问题,让学生理解案例,寻找问题。运用直观手段和语言手段相结合,这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性作用。语言描绘提高了感知的效应,情境会更加鲜明,并且带着感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因感官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想要合理的运用情景教学法到《旅游政策与法规》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必须要认识到课前准备的重要性。俗语云:“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就是要做到充分的准备,如果在课前没有对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旅游案例做到充分的准备,那在课上的情景教学法也就毫无作用可言,就会流于形式。并且要掌握好情景教学法的三大环节:第一环节,课前充分准备,我们前面也谈到这一环节是必须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课前准备是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前提,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障。第二环节,课上积极思考、深化,这就是对学生在情景教学中提出了要求,打破了传统的教师“灌输式”教学法,师生互动甚至学生自我主导课堂才是情景教学法的意义所在。第三环节,课后及时评价、巩固,学生互评可以发现优点,提出疑问,在学生充分评析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点评,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估总结。[2]

情境教学法在《旅游政策与法规》课中的运用,对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其重要意义就在于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思考问题,多渠道地去解决问题。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3]而且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应变能力等职业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叶丽芳.《旅游政策与法规》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探索[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03:90.

政法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风险投资;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2

一、新时代背景下风险投资的现状

风险投资主要是指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一些高风险性的项目群,这些项目群往往都应用了相关的高科技成果。2010年各国的经济总体,在宏观经济的影响下,出现了回暖的良好状态,而中国在这样的良好的世界经济环境中,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显得持续而稳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风险投资的基金募集幅度呈跨越式不断增大。随着社会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许多新兴的企业都已逐步在调整自己的经济增长的结构。在国家对这些新兴企业的发展扶助的时代背景下,加上风险投资的渠道不断被拓宽,我国VC/PE投资异常活跃,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相关数据表明,进行投资的内地项目个数增多。此外,从单个的项目投资金额的角度来看现今的投资强度,可以发现投资强度已经处于近几年来的最高点。在实施企业融资多渠道政策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在境内、境外的资本市场的上市表现的非常活跃,目前我国风险投资项目的退出方式包括股权转让退出、清算项目退出、上市退出及其他的一些退出方式,而在这些退出的方式中,上市成为了风险投资机构选择的一种主要退出方式。

总的来说,风险投资的对象大多是一些中小型的企业,这些企业又大多数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新时代背景下的风险投资方式还是以股权性的投资为主,企业投资的目的,往往不是为了获得短暂的利息或者红利,二是期望在投资对象的市场评价较高时,能够通过股权转让或者上市等方式获得尽可能大的市场回报。现今进行的风险投资周期一般都相对较长,并且投资的风险性也较高。此外,虽然我国的风险投资在逐步走向专业化,但在专业人才这一块仍然有较大的空缺[1]。

二、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

1.投资主体单一,风险资金来源有限

现今,我国的一些风险投资机构都跟政府有些联系,有的是政府发起创办的,有的是有国有企业发起建立的,国有企业发起设立的风险投资机构还是主要以政府参股为主,因此就目前整体而言,风险投资的主题还较为单一,以政府主导风险投资为主。但是就风险投资的本质而言,风险投资并不是一种政府行为,它是一种商业行为,因此这种政府主导风险投资的单一投资主体的模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并不适合风险投资自身的性质与特点,因为这无疑会直接抑制住民间的投资主体的投资积极性。此外,我国的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绝大部分是政府的财政拨款以及银行科技开发贷款,一小部分是外资的投资基金,而民间资本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因此风险资金的来源渠道狭窄,知识风险资金有限。

2.风险资本退出渠道不畅通

新时代背景下的风险投资的出口有多种方式,但是不论是哪一种方式,都在法律保障和操作可行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停留在主要为国有的大中型企业服务的层面上,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民营中小企业基本很难顾及的上。目前,我国的风险资本退出渠道还较不畅通。一方面,多种不利于权予以资本流转的制度对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产权交易实际中还远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需求。目前许多高科技的企业还不能较为自由的转移产权。另一方面,我国还没有专门为风险企业提供有效畅通的退出途径的创业板市场。

3.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不完善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还相对滞后,再加上政府的行政干预和风险投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等多重原因,我国当下还还没有形成真正适合风险投资发展的一些体制机制。虽然目前针对风险投资也国内出台了一些相关法律,但是这些法律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与风险投资业又在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如只允许自然人合伙办企业。风险投资机构由于目前还是政府主导,因此行政色彩显得较为浓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相关法律法规不是有所缺乏,就是不完善。我国目前还欠缺风险投资资金的相关立法,资产委托管理也缺少相关的法律规范。由于目前风险投资的法律环境还不完善,一些非法的集资活动常常屡禁不止,此外,在税收方面,国家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者没有所得税优惠。不完善的市场环境与法律环境,严重限制了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4.专业的风险投资人才匮乏

风险投资属于一种特殊的金融活动,它同时跨越了科技、金融这两个大的领域。许多人都认同“一流的团队比一流的项目更重要”,因此,专业的风险投资人才对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然而,专业的风险投资人才的匮乏正是我国目前风险投资事业中存在的又一大弊端。专业的高素质风险投资人才是我国风险投资的灵魂所在,专业人才的缺乏往往能够直接导致专业的管理技能的不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才的匮乏严重阻碍了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专业的风险投资人才应该是一种复合型的高级人才,他们应该是既具备专业的技术理论知识,又懂得相关的管理创新;不仅要精通产业的运作,还要精通资本的运营;既能熟悉了解风险投资事业中存在的一些奥妙,又能熟悉知晓风险资本运作的相关规则[2]。

三、完善我国风险投资的对策

1.实现风险投资主体多元化,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现阶段,由于我国的风险投资主体还比较单一,主要以政府主导为主,因此应该逐步高山这种风险投资主体的结构,改变现今政府主导的现状,积极的构建多元化的风险投资主体结构,改变政府主导风险投资的投资模式。要想实现风险投资主体结构多元化,一方面,必须大力支持一些大型的企业、集团与一些高科技的企业一起参与到风险投资中来,与此同时,还应该打破个人投资者与国外的风险投资者不能介于风险资本运营的限制,以此来拓宽风险投资资金的来源渠道。另一方面,还要大力发展以中小型民营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机构,激发民间主体投资的积极性,最终构建出由民营资本主导与政府主导的多元化风险投资格局。

2.构建畅通有效的资金进出机制

风险投资虽然风险高,但是其收益也高,而能够保证获取高收益并转移高风险的关键,还是在于有效畅通的退出机制。风险投资资本畅通有效的退出,不仅能让风险投资机构获得高额的回报,而且能促使风险投资顺畅的不断循环发展,可以说,没有畅通有效的退出渠道的创业投资是没有良好的发展保证与发展前途的。要想风险投资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厚茧畅通有效的资金进出机制。由于风险资本的退出方式有多种,而不同的退出方式其周期与收益都各不相同,因此,政府必须要清除掉退出渠道上存在的一些阻碍,例如改变清算条件,使清算的手续更简单快捷;完善清算的法律依据与产权交易市场,同时疏通并购的渠道等等。此外,还可以考虑利用已有的产权市场来进行过渡。

3.制定和完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

风险投资在完善的市场环境与法律环境中才能更健康的发展。在当前金融危机频发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应该适当的修改税收法律制度,同时加大对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力度,同时取消阻碍风险投资业健康发展的一些法律限制。此外,要建立其适应风险投资、支持风险投资发展的法律体系,完善与风险投资相配套的一些法律。同时,还要完善风险投资资本自由流通的市场环境。政府也应该对中介机构的一些行为进行规范。最后,应该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来制定并完善市场环境与法律环境。

4.建立培养机制,培养专业的风险投资人才

针对专业人才的缺失,首先要促进给内外的风险投资业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国内要不断的引进国外的一些风险投资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此外,还可以在各大高校开设一些风险投资课程,通过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强化统一培训,使国内的风险投资人才更为专业。国家也应该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做出努力,例如可以建立从低级到高级不同级别的风险投资置业认证机制,这样既可以对风险投资从业者的专业做到严格的把关,也可以促进从业者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在对专业人才的管理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发现其潜在的能力,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培养。最后,还应该加强对风险投资业中较高端的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建立相关的严格的有效选拔与考核机制。要从低到高、全面、全方位的建立风险投资人才储备体系[3]。

四、结语

总而言之,风险投资既能够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又能够促进国内高新产业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的经济等各方面的联系日益紧密,风险投资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应该了解新时代背景下风险投资的现状,不断加强风险事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我国风险投资的市场环境与法律环境。随着时代的变化及宏观经济等方面的影响,风险投资业虽然仍然存在一些阻碍,但是通过有效的解决,风险投资事业必定能够更加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敬.浅析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研究与探索,2011(5).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储蓄保险收益率范例(3篇)

    - 阅0

    储蓄保险收益率范文中国工商银行作为国内一流商业银行,在教育理财领域,同样有多款产品服务广大客户,为“祖国花朵”的茁壮成长提供专业金融支持。现在我们来一一了解不同涉及.....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范例(3篇

    - 阅0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范文关键词:网络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训中图分类号:TE8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21-00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