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红臀的护理诊断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新生儿红臀的护理诊断范文篇1

关键词:褥疮肉芽组织脐血干细胞移植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154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01-0170-02

褥疮(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而发生组织坏死、变性的病理过程,也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我科于2010年3月收治了1例臀部坏死溃疡期褥疮患者,在多次换药效果欠佳的情况下采取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经过精心护理,达到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患者,女,75岁,因多次“脑出血”致左下肢无力,长期卧床,于2010年1月出现双侧臀部发红,继而出现水泡、破溃,未经诊治,破溃部位逐渐扩大、加深,出现渗液、出血及脓性分泌物,伴疼痛。曾就诊当地医院,予以清洗、换药,效果不佳。患者双侧臀部各见一约6cm×7cm的三度褥疮,深及骨骼,门诊以“臀部褥疮”收入院。入院后行局部换药,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以及两次人工皮覆盖手术,效果不佳,局部软组织条件较差,难以愈合。在患者及家属的同意下对患者实施脐血干细胞移植术。

1.2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术前十分钟肌肉注射哌替啶50mg,创面各注入0.5ml法舒地尔至肌层,将提取脐血干细胞0.5ml稀释至40ml,以进针2cm,注入1ml规格均匀注入,注射完成后以凡士林外敷后纱布覆盖之,术后患者在清醒的状态下返回病房。术后每日换药,行抗炎补液,对症支持治疗。

2结果

在干细胞移植术后一周左右,新生肉芽组织长出,两侧创面呈鲜红色,表明有新生血管形成,创面干燥、无分泌物。两周后两侧创面缩小为4cm×5cm,新生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一个月后褥疮面积为3cm×2cm,肉芽生长良好。两个月后创面结痂愈合。

3围手术期护理

3.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发病时间长,消耗量大量的人力、物力,久治不愈,家属对其失去信心。干细胞移植术是国内开展的新技术,病人及家属对手术方法及疗效心存顾虑,因此,术前护理人员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介绍有关知识、异体干细胞的来源及采集过程的安全性;手术可能达到的效果、手术过程、配合方法、注意事项及预期疗效,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3.2术前准备。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心电图;术前禁食、水,备皮等;创面大换药,给予抗感染、全身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3.3人脐血干细胞的准备。本例大褥疮患者脐带血的采集是在新生儿出生以后,取婴儿端3-8cm脐带储两把止血钳结扎、断脐,婴儿被抱走处理,贴近母端止血钳处消毒并将针头插入脐静脉,采集脐血。现取现用。脐带血采集时对产妇、新生儿无影响。

3.4术后护理。

3.4.1病情观察。责任护士每天随主管医生查房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创面有无分泌物、褥疮面大小,并做好记录。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注射部位疼痛、肿胀情况。

3.4.2加强基础护理。患者不能自主排尿,遵医嘱予以持续导尿,保持会的清洁并做好尿管的护理。保持床单位及病人皮肤的清洁干燥,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再次受压,防止褥疮加重。

3.4.3预防感染,定时开窗通风,避免受凉;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局部创面大换药每天一次,换药后用烤灯局部照射3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局部干燥。本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发热。

3.4.4加强营养。进食高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如新鲜牛奶、鱼、肉及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营养的供给,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补能力,促进肉芽生长及组织代谢,加速创面愈合。

4讨论

褥疮是很多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且很难治愈。近年来,干细胞的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制高点,干细胞具有可分化成各种不同细胞类型的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2],干细胞移植已被应用到各种组织,包括再生骨、神经组织、营养障碍和受损骨骼肌等。此次手术中应用的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潜能高、免疫原性低、支持造血功能强,并且取材方便,没有组织配型的问题,脐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的成功无疑为巨大褥疮提供了一条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新生儿红臀的护理诊断范文篇2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136

本文从产科角度分析新生儿窒息原因,探讨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措施,对214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宫内窘迫密切相关。加强孕期保健,预防并及时处理有关并发症,重视产前、产时电子监护及B超监测,及时处理胎儿窘迫,适时选择正确分娩方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5~2010年收治分娩新生儿12477例。

诊断标准: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按照Apgar评分方案。出生后1分钟评分,8~10分无窒息,4~7分轻度窒息,0~3分重度窒息,而5分钟≤6分重度窒息。

结果

214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见表1。

新生儿窒息与分娩方式的关系,见表2。

214例新生儿窒息中,剖宫产、顺产、阴道助产(臀助产、臀牵引、产钳助产)分别为118例、96例、8例,阴道助产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顺产和剖宫产(P<0.05)。阴道助产的新生儿重度窒息率明显高于顺产和剖宫产(P<0.05)。

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见表3。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第一位是脐带因素30.37%。脐带位于胎先露与骨盆壁之间,脐带血流受阻,可以引起胎儿窘迫甚至死亡,是威胁胎儿生命的严重合并症。当脐带受压时,胎儿正常的血氧供应受阻,胎儿血氧降低,二氧化碳积蓄出现代谢性及呼吸性酸中毒,导致胎儿在宫内呈不同程度的急性缺血缺氧,临床上表现为胎心改变,羊水不同程度污染,胎心监护出现变异减速,并可发展为迟发减速,进而出现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因此,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对孕妇加强宣教,重视胎动监测,产前尽可能行脐血流图及彩色多普勒或通过B型超声检查,有脐带异常者应对胎儿重点监护,尽可能行胎心电子监护,并选择正确分娩方式,尽快结束分娩。

第2位原因是羊水异常27.57%,羊水过少,是胎儿危险的信号。由于宫腔内羊水过少,胎儿自由空间减少,其缓冲作用减弱,宫缩时宫壁紧贴胎儿和压力直接作用于胎儿,使胎儿脐带或肢体受压,从而宫内缺氧,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增加。因此,一旦发现有羊水减少趋势或羊水减少,对孕足月者要除外胎儿畸形,加强产前各项检测,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在产程中进一步加强监测,短期内不能阴道分娩者应剖腹产终止妊娠,以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第3位是胎盘功能异常16.82%,胎盘功能减退主要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尤其是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及过期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所致。因此应重视产前检查,加强产前保健,重视对妊高征、过期妊娠、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的处理对降低新生儿窒息有积极意义。

33例阴道助产中,新生儿窒息3倒,占阴道助产的24.24%,明显高于剖宫产和顺产。阴道助产术主要用于第二产程中,是胎儿窘迫、第二产程延长、臀位尽快结束分娩的一种手术,一方面胎儿娩出前在宫内已有缺氧窒息,另一方面胎吸术时负压过大、吸引时间过长,致使胎头急骤变形、如胎吸反复滑脱,使对儿头吸引的负压反复骤变等因素。均易引起颅内小血管破裂出血、脑水肿、颅压升高以致发生窒息。臀牵引时堵会阴时间掌握不当、后出头困难、牵拉损伤均可使胎儿缺氧。因此,在产程在产程中不仅要严密观察胎心率的变化及胎头下降等情况,还要在综合判断后选择最佳的分娩方式。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3.

新生儿红臀的护理诊断范文1篇3

(1)保证课程学习需要:课程的学习还是以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操作练习为主要任务(如新生儿沐浴及体格测量等),所以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应优先保证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前提下进行其他训练。

(2)符合岗位工作需要: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护士仅仅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还不足以很好地完成护理工作,还应具备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因此,实验课应考虑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临床思维方法,并进行沟通技巧训练,包括健康宣教与操作指导等。(3)满足各种考证需要:根据学生的考证需要,合理安排理论及操作教学。掌握操作对理论学习也是有帮助的,比如臀红护理,经过实训后的学生对该知识有更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

2内容设置

(1)基本操作技能训练。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因此在儿科护理的实验课上,应当教会学生儿科最基本的操作,包括儿科常用设备的使用和常用护理操作。同时,在实训项目设置上必须兼顾教学大纲需要、学生考证需要。部分实训项目操作步骤多、耗时长,如新生儿沐浴、体格测量等,不适合以综合训练的形式开展,需要专门安排时间进行示教和练习;而另一部分操作相对简单、用时短,可通过综合训练的形式进行教学。

(2)必不可少的沟通技巧训练。护士在工作中不仅要正确执行医嘱、配合抢救,还要承担宣传健康知识、开展健康教育的工作,其中就包括护理技能的指导和健康知识宣教。在下面的病例讨论中也可以看出,我们在设计病例问题时充分考虑了对学生沟通能力的训练。马洁等的研究也认为,讲授配合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安全分析等方式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沟通技能。

(3)临床思维能力训练。要求针对病例的讨论问题有可操作性,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随着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分布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以病例为载体的选择题(A2、A3、A4)出现在试卷中。通过对病例的分析,发现存在的护理问题,引出相关的护理措施及操作,这样的思维流程不仅符合临床工作思维,也符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以消化系统病例为例:赵某某,男,1岁,因大便稀溏2天”入院。近两日食欲不佳,呕吐两次,小便明显减少。入院体检:体温:37.1℃,呼吸:32次/分,脉搏122次/分,体重9kg。皮肤干燥,弹性较差,前囟凹陷,唇色鲜红。腹平软,肠鸣音亢进。诊断为小儿腹泻伴中度脱水、代谢性酸中毒。讨论:①你按医嘱前去为患儿抽血查血清电解质和血气分析,患儿家长不理解为什么要给孩子抽血,请向他解释检查的目的和意义。②患儿家长因为患儿的液体滴了几个小时都没滴完,加上患儿时有哭闹,有些不耐烦,问你今天要输几瓶液,请你给他解释一下今天大概的补液总量及原因。③医生给患儿开了一些ORS(口服补液盐),请你向患儿家长说明它的用途及使用方法。④你给患儿检查时,发现他的肛周发红,请对他进行臀部皮肤护理。由病例及问题可以看出,讨论的内容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层面,还包括技能训练及临床思维训练。与消化系统相关的主要护理操作是臀红护理及预防,这一内容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所以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既是岗位要求,也是考证要求。通过对这个病例的讨论和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臀红护理及预防的具体操作流程,而且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记忆。

3教学实施

根据各班人数将学生按5人/小组进行分配,每4个小组配一位带教教师。

(1)集中讲解:在最初的20~30分钟内进行,内容包括章节重点的简单回顾、与本章节内容相关的设备知识及操作。对学生没有学过的操作进行示范或播放录像,说明本次综合实训课的病例问题及需要学生思考、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护理的综合实训课上,教师给学生展示氧疗的设备,包括鼻导管、面罩等,重点介绍儿科特有的头罩吸氧,并通过录像让学生学习婴儿被动操,说明该操对婴儿肺部保健的意义;在消化系统疾病患儿护理的综合实训课中,重点示范婴儿臀部护理,特别是臀红的预防和护理。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和病例任务演练。在完成集中示教后,学生分组练习,并按病例中的要求完成相应的操作任务或沟通工作,如指导患儿家长拍背的注意事项、给患儿进行相关护理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观察学生表现,实施评价。

(3)操作回示及教师点评。在最后的20分钟时间里,教师抽取各组学生展示练习及讨论结果,沟通对话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技能操作可在模型上进行。师生均可对操作的学生进行点评。

4教学体会

4.1精心设计,保证质量

由于教学计划的安排,各班的实验主讲教师并不固定,为了保证改革后各班的教学信息一致,教研室必须进行多次集体备课,对教学细节进行讨论,可在首次课后及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及时调整,以保证教学质量。新方案实施后,学生参加育婴师等考试的通过率均达90%以上。

4.2理实一体,相互联系

在以往单一的实训课中,操作与理论知识联系不紧密,病例讨论课也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讨论,不涉及操作内容。而改革后的综合实训课以病例为线索、以任务为引导,将理论学习贯穿于实践操作中,促使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复习。同时,以理论指导实践操作,学生明确了岗位工作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岗位情感,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3激发兴趣,促进学习

从教学实施情况看,学生对新增设的实训项目很有兴趣,特别是婴儿被动操、配奶等实用性强的内容,无论在学习还是练习时都认真投入,激发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由于教学内容与学生考证内容息息相关,学生也能自觉进行相关练习。同时,工作情境的设置也促进了学生的相互沟通,他们不仅在学习的过程中增进了交流,也在模拟环境中感受了护患之间的沟通,比单纯的技能训练更有挑战性。

5结语

新生儿红臀的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髋臼骨折;后柱骨折;臀上动脉;出血

[中图分类号]R68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7)04(c)-0176-03

[Abstract]Injuryofsuperiorglutealarteryisoftensecondarytoacetabularfracturesorposteriordislocationofhipjoint,whichcanbecloselyfollowedbyatraumaticpseudoaneurysmatlocal,hipswellingandecchymosiscanalsobefoundinaffectedpartsofthesecases,andvarioustreatmentmodalitiescanbechosen.Inthiscase,pseudoaneurysmwasformedaftersuperiorglutealarteryinjury,withnotypicalsigns,suchashipswellingandecchymosis,whichresultedinexcessiveintraoperativehemorrhage,andtheoperationfieldwassooncoveredbypouringblood,thebrokenendsofthevesselcouldn'tbereached,andgauzepackingdidn'twork.Aflexibledecisionwasmadetooccludethecommoniliacarterywithchildren'scatheter,whichcarriesapieceofguidewire,andthehemostaticeffectwassatisfying,thentheoperationwasproceededsuccessfully.Thismethodcanimprovethediagnosisratesofsuperiorglutealarteryinjury,whichissimpleandeffectivetoreplytheintranperativearterialhemorrhage,anditcandecreasetheriskofshock.

[Keywords]Acetabularfracture;Posteriorcolumnfracture;Superiorglutealartery;Hemorrhage

S着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业日益繁荣,交通拥堵等环境问题愈发凸显,交通安全问题亦不容忽视。髋臼骨折作为一种由高能量创伤所致的复杂骨折,多发生于交通事故中,有研究表明,虽然髋臼骨折在所有交通伤中所占比例不高,但交通伤却是髋臼骨折的最主要致病因素,占所有致伤因素的50%~80%,且患者多为机动车司机[1]。本病例中,患者即为私家车司机,驾车遭遇交通事故后,以“髋臼骨折(后柱骨折)”为诊断经急诊入院,由于骨折类型简单,AO分型为A2型,Judet-Letournel分型中为单纯的后柱骨折,受当时查体技术条件限制,无法明确是否存在动脉损伤,且患者入院后生命体征一直平稳,无相关动脉损伤体征,而术中发现臀上动脉损伤并大量出血,手术一度陷入被动。本课题组从该病例的诊疗出发,对驾驶员特殊髋臼受伤机制导致血管损伤的风险进行探讨,以达到对相似病例提高血管损伤诊出率、降低手术风险发生率的目的。

1病例资料

1.1研究对象

患者,男性,48岁,司机,2016年10月5日以“车祸致左髋部疼痛不敢活动1h”为主诉来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就诊,患者受伤时正驾车以时速约80km/h直线行驶,为躲避骑行路人,与桥墩正面相撞,驾驶室变形,正面安全气囊弹出,当即感左侧髋部疼痛不适,后由120救护车送来我院,门诊拍摄X线片后即以髋臼骨折(后柱骨折)为诊断收住入院,伤后生命体征平稳,无昏迷、呕吐等不适。否认重大外伤、手术史,无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等。

1.2初步诊断

患者驾车正面、高速撞向坚固障碍物,致使所驾车辆车头严重受损变形,驾驶舱空间骤减,仪表盘等向后入侵直接撞击患者左侧肢体,所受撞击力瞬间传导至左侧髋臼,从而导致髋臼骨折。患者入院后生命体征平稳,血压127/84mmHg(1mmHg=0.133kPa),心率100次/min;腹部及臀部皮肤无膨隆,触诊皮肤张力无明显升高,未触及波动感或皮下肿块;双侧下肢N动脉、足背动脉搏动良好;血常规检验结果显示血红蛋白123g/L;各项查体均未提示大出血,遂经DR、CT及三维重建等辅助检查后(图1A、B),初步诊断为髋臼骨折(后柱骨折)。

1.3术前准备

完善相关术前检查,请麻醉科会诊,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前谈话,并签署各项同意书,术前备去白悬浮红细胞4U、病毒灭活血浆400mL。于2016年10月13日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摆漂浮,常规消毒、铺单后,记录血压118/78mmHg,心率80次/min,手术开始。

1.4术中出血

以Kocher-Langenbeck入路切开皮肤,逐层分离皮下组织,显露至深部时,术野内出现少量瘀血块,助手以吸引器对其进行触碰并吸引后,创腔内突然搏动性涌出大量新鲜血液,吸引器不能及时清理视野,未能寻及损伤的血管,急将大量纱布抖开后逐片加压填塞于创腔内,并在维持创腔压力下简单缝合创口。此时记录血压123/80mmHg,心率103次/min。

1.5应对方法

考虑出血为臀上动脉损伤所致,急请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及普外科电话会诊,均支持在纱布填塞压迫止血无效的情况下,放置动脉止血球囊,以临时阻断腹主动脉或髂总动脉,由于创伤手术室不常规备有专业动脉止血球囊,而由血管外科送来需要额外时间,遂建议使用儿童8号导尿管(自带导丝)阻断患侧髂总动脉。鉴于创口加压缝合已超过30min,创区未见明显渗血,寄希望于血管损伤较小,以通过压迫达到止血目的,遂拆除缝线,逐片取出纱布后,创腔内依然搏动性出血,急再次以纱布填塞,并加压缝合创口。此时记录血压100/78mmHg,心率120次/min。压迫止血无效,患者随时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

1.6替代方法

手术室备有儿童用8号导尿管(自带导丝),取出导尿管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以淞偈弊瓒匣疾圜淖芏脉使用。取左侧腹膜外入路,在腹股沟韧带处暴露股动脉,在此处插入8号导尿管上行约10cm,往球囊内注入生理盐水3mL后将导尿管缓慢回抽至有卡顿感,导尿管球囊装置放置成功(图2A)。拆开后侧创口缝线,取出纱布,见出血已止,但未能在创腔内找到损伤的血管断端。沿腹膜外入路中所暴露的股动脉上行至臀上动脉分支处,用7#丝线将臀上动脉分支缝扎;抽出球囊内生理盐水,并缓慢取出导尿管,穿刺口用7/0无损伤线缝合一针,吻合端及臀上动脉断端无渗血,逐层闭合创口(图2B、C)。经Kocher-Langenbeck入路复位骨折,并放置内固定,常规闭合创口,留置引流管。手术结束,此时记录血压120/81mmHg,心率100次/min,患者返回病房继续对症治疗(图2D、E)。该例患者术中及术后共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18U、病毒灭活血浆1000mL。术后第12天予以拆线,创口甲级愈合,患者于2016年10月26日出院,共住院21d。

2讨论

2.1血管解剖特点

由于臀上动脉解剖位置特殊,致使其成为髋部创伤中最易受损的动脉之一。隆腾飞等[2]在基于三维CT的大宗病例研究基础上得出结论:臀上动脉出盆点到坐骨大切迹起点的距离为2cm左右,男女性患者的臀上动脉盆外部分主干均位于髂结节与坐骨棘连线的后方,且臀上动脉盆外部分主干与髂结节与坐骨棘连线间成近似平行关系。髋臼后柱骨折的骨折线指向坐骨大切迹,恰好通过臀上动脉出盆腔处。

2.2血管损伤的原因

臀上动脉损伤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创伤性损伤,二是医源性损伤。前者多由于创伤发生时,骨折移位造成,多于伤后形成臀部皮下血肿[3],直接穿刺伤或髋关节后脱位也可以造成臀上动脉损伤,Babu等[4]报道了1例罕见无骨折钝性损伤合并臀上动脉损伤的病例。后者多为经Kocher-Langenbeck入路复位骨折时误伤臀上动脉所致,如刀尖损伤[5]。本课题组所涉及的病例于术中可见陈旧瘀血块,表明臀上动脉在车祸发生时即已受损,由于早期的少量出血不断积压在损伤血管周围,由此带来的压力逐渐与动脉断端射血压达到平衡,进而在创区形成了一个局限性的创伤性动脉瘤;对瘀血块的处理破坏了该区暂时性的平衡,导致术中大出血。

2.3血管损伤的诊断

动脉损伤出血病例多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血红蛋白降低等,对臀上动脉损伤患者进行专科查体时可见臀部皮下血肿,触诊皮肤张力高,部分病例可于血肿区听诊到动脉搏动,B超是诊断血肿的廉价、有效手段。术前CTA检查能明确血管损伤情况,可基本取代传统的动脉血管造影[6]。

2.4血管损伤的处置

如查体显示血管损伤,则手术应选择漂浮,以便于术中改变,术前请血管外科会诊,预置髂总动脉止血球囊,周东生等[7]对臀上动脉损伤形成臀部血肿的病例,建议经对侧股动脉放入Forgart导管,导管上行约25cm至腹主动脉处时,向球囊内注入8~10mL生理盐水,可以有效临时阻断血流,为处理动脉损伤提供时机。Siebler等[8]亦支持于手术开始前放置髂总动脉止血球囊,虽然这样一来,少数患者会出现血栓,但经手术取栓后并无其他副作用。术中突发臀上动脉损伤时,除使用专业动脉止血球囊外,也可以像本病例中一样,使用含导丝的8号导尿管临时阻断髂总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在处理血管损伤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它可以在明确诊断的同时进行治疗,但在应对术中突发动脉出血时不是首选方案[9-10]。

司机工作环境特殊,受伤机制特别,该例车祸发生时,外力作用于患者膝部后直接经股骨传递至髋臼后柱,在该力的作用下,髋臼后柱骨折块向后方即臀上动脉所在方向移位,造成臀上动脉损伤。髋臼骨折多发生于车祸中,且司机为主要发病群体,虽然在各临床病例报道中以后壁骨折、后柱伴后壁骨折、后壁加后半横行骨折为主,单纯后柱骨折发病率并不高[11-13],但是,只要发生髋臼后柱骨折,特别是骨折块近心端向后方移位超过2cm时,就应高度警惕臀上动脉损伤可能。

[参考文献]

[1]鲍哲明,蔡筑韵,石长贵,等.髋臼骨折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0,3(2):158-162.

新生儿红臀的护理诊断范文1篇5

【关键词】产伤性;锁骨;骨折

【中图分类号】R722.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43-01优生优育是一项基本国策,更是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历年来产科质量一直长抓不懈。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的开展及助产技术的提高,各类新生儿锁骨骨折却时有发生,已成为现产科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新生儿锁骨症状、体征常不明显,临床常被忽视,大多数骨折愈合良好,但个别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引起重视。现对我科的18例锁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讨论其产科因素和防治措施。

1临床资料

2009.2―2010.10总产妇为3850例,年龄20―38岁,孕周33―42周,顺产2150例,剖宫产1690例,肩难产6例,产钳1例,臀位分娩3例,总发生锁骨骨折18例。其中顺产14例,剖宫产2例,肩难产2例。

2方法

新生儿出生后由专业医师管理,出生24小时内和出院时常规全身查体并结合骨折表现:患儿有不明原因的哭闹,患侧上肢活动受限,查体患侧锁骨局部肿胀、淤血,皮肤较健侧饱满,锁骨形态线条不清或不连贯,有骨擦感,拥抱反射消失,可疑者进一步x线检查。

3结果

3.1骨折与分娩情况,立表如下:自然分娩剖宫产肩难产产钳助娩臀位分娩例数21501690613骨折例数142200骨折发生0.6%0.12%33%0%0%

3.2新生儿出生体重与骨折的关系:本组发生锁骨骨折的新生儿仅一例为3100克,余均≥3500克,高出生体重骨折占骨折总数的93%。3850例新生儿出生体重≥3500克的人数为1250例,骨折占其15%。

3.3骨折的诊断经过:16例在住院期间诊断,其中13例为产后24小时内查体诊断,3例在住院时查体诊断,2例在产后42天检查时发现,本组骨折中有一例伴臂从神经损伤并有严重后遗症。

4讨论

4.1骨折的发生率:本组骨折的发生率为0.49%,与10年前相比〔0.15%〕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这是因为可能与专业医师仔细查体,技术水平提升诊断率增高有关,也可能与经济水平提升营养充分巨大儿增多有关。

4.2骨折的高危因素及预防:骨折与锁骨特有的解剖特点有关,锁骨有2个生理弯曲,内半段向前突外半段向后凸,略呈“S”状,内2/3较粗,中外1/3较细,故此处易发生锁骨骨折。

骨折的发生很难预料,巨大儿、肩难产、产程异常是发生骨折的高危因素,尤其是高出生体重,应此应正确估计产道与胎儿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及早行剖宫。重视对难产的处理:调节有效宫缩,手法转胎儿的同时,要掌握胎儿的娩出时机,不要盲目吸羊水,羊水吸尽后宫腔压力减小,促进子宫收缩,切口缩小,不利于胎儿娩出。

顺产时熟练掌握分娩机制,不断提高助产技术,在胎儿通过骨盆时应避免过度压前肩抬后肩,以免胎肩受母体耻骨联合压迫造成骨折。总之医护人员在产程的任何环节都要加强责任心,防止各类医疗争议的产生。

4.3骨折的处理:骨折一般确诊后无须特殊处理,应注意哺乳姿势和,采用环抱势或健侧卧位哺乳,洗澡护理时尽可能减少肢体的活动,不须局部固定,做好随访。少数文献报道可用绷带在上臂与胸部包扎固定“8”字固定,7-10天拆除。参考文献

[1]林晓玲.张方林.李红.倪羽华产伤性锁骨骨折22例分析《海峡预防医学杂志》08.第14卷第3期

[2]梁少霞.潘秀英.15例新生儿产伤性锁骨骨折的原因与护理措施《中国实用护理杂志》06.第21期

新生儿红臀的护理诊断范文篇6

因为是病毒引起的疾病,没有特效药,对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儿,根本没有必要住院治疗,去了也没有真正的药物可用,痊愈主要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消灭病毒.现将2008年5月至6月我县中心幼儿园发生的83起手足口病患儿门诊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3例患儿均符合HFMD诊疗指南(2008年版)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9例,女性54例,年龄在3-5岁之间。

1.2临床表现56例患儿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在37.8-39.2,其中52例患儿的体温主要分布在38度左右。62例患儿出现口腔小疱疹或溃疡,多位于舌、颊粘膜、软、硬腭处;83例患儿均出现皮疹,皮疹有鲜红色斑疹转化为疱疹,分布于手足部,以手掌、足底两侧缘多见,臀部少见。

1.3实验室检查83例患儿都进行了血常规监测,结果如下:血常规中白细胞正常的79例,四例略偏高,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79人相对增加。

1.4治疗方法因此次发病的83例幼儿均无严重并发症,故门诊带药后均居家隔离治疗,给与抗病毒颗粒口服,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有口腔溃疡嘱回家生理盐水漱口,局部喷西瓜霜;皮肤有疱疹者,局部涂抹阿昔洛韦软膏,抓破后使用红霉素软膏涂抹,发热者予以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冰块外敷等,超过38.5给予泰诺林或美林口服,嘱其父母多给患儿饮水。血象增高者加用抗生素口服。

2防护措施

2.1经过请示,中心幼儿园停园20日,园内每日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勤开窗通风,园内被褥洗干净后,阳光下暴晒2小时以上,园内餐具开水煮沸后放消毒柜消毒。

2.2居家治疗的幼儿回家后,疾控中心人员每日前往幼儿家中对房屋空气、玩具进行消毒,测体温,观察病情变化。嘱其父母勤开窗通风,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忌吃生冷食物,孩子的衣物和被子每日在阳光下爆晒2小时,不得私自外出,患儿分泌物、大便经过含氯消毒液消毒2小时再倒进厕所冲走,患儿在家隔离7-10天,待体温降至正常、皮疹基本消退、水疱结痂脱落作为解除隔离的三个标准。该幼儿园未发病的幼儿尽量不要外出,每日由专人电话咨询有无发病情况。

2.3口腔护理本组患儿62例出现口腔溃疡,患儿因发热、溃疡、疼痛而影响食欲,应给予营养丰富的流食、半流食、易消化的食物,不能食过咸、过酸的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口腔溃疡的刺激,能漱口的患儿进食前后给予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漱口。

2.4皮肤护理本组患儿83例均出现皮疹,一旦抓破疱液,可引起病毒扩散。因此要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剪短指甲,皮疹已抓破者,涂抹抗生素软膏。

2.5心理护理做好健康教育,让家长了解病情及治疗目的,取得配合,尽早令患儿恢复健康。

3结果

经过7-10天的隔离治疗,患儿皮疹逐渐消退,口腔粘膜基本愈合,食欲恢复,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4讨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密切接触传播为主,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品等均可引起感染,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儿在相对密闭的环境生活,患病幼儿和病毒携带者通过接触互相传播,进而酿成幼儿之间相互感染。夏秋季为发病高峰,由于本病的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故常引起大流行。

本病目前认为没有公认的特效治疗手段,主要是给予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同时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本病一般呈自限性,预后良好,但少数可发生严重并发症,治疗不及时会出现死亡,本组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可能与及时就诊及时治疗有关.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保护易感人群;同时重视预防、消毒隔离措施,通过新的检测技术和手段及早发现病人,及时治疗,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居室经常通风,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去密集、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5结论

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发现,对手足口病的诊断并不难,目前虽然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几乎可以完全康复。

参考文献

[1]曾甲庆,李明健,叶启先等213例手足口病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09,3(3);244-245.

新生儿红臀的护理诊断范文篇7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是由于体内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等黄染现象,主要为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光照疗法(简称光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主要作用是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1]。笔者通过对2007年1月-12月份新生儿黄疸光疗的临床观察,总结存在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了医患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12月共收治155例新生儿黄疸,其血清总胆红素值均超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2]且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是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其中足月儿110例,早产儿31例,早产低体重儿10例,足月小样儿4例。

1.2方法将光疗箱清洁,箱内湿化器水箱加蒸馏水到2/3满,接通电源,使箱温升至患儿适中温度,一般夏天30℃左右,冬天31-32℃左右,根据新生儿病情随时调节,相对湿度55%-65%[1],将患儿双眼佩戴黑色的眼罩(自制,用纯棉黑布制成,类型为眼睛状),以防损伤视网膜,全身裸露,用尿布遮盖阴部(男婴尤其要注意阴囊的保护),放入预热的光疗箱中,记录开始照射时间。

1.3结果通过对155例新生儿黄疸采用光疗,重视存在护理问题并加以总结,及时整改不足之处,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未发生一例护患纠纷,均治愈出院。

2存在护理问题

2.1环境的改变新生儿光疗时因全身裸露,失去了安全感,加上灯光刺激及温度的变化,改变了原来的环境,表现为剧烈苦恼,烦躁不安,出汗等。

2.2皮肤损伤的危险新生儿皮肤娇嫩,如保护措施不当,皮肤易损伤。足月儿指甲超过指端,活动时容易划破面部及前胸部的皮肤;双足反复与床平面有机玻璃摩擦,可使外踝皮肤擦伤;光疗时患儿处于一个高温环境,如不及时更换尿布,容易引起红臀;光疗时间长,加上新生儿皮肤娇嫩,眼罩处皮肤易损伤。

2.3体温改变光疗时荧光灯产热较多,而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成熟,易受环境的影响,在高温中易发热,体温可达38-39℃,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红、哭闹、躁动不安等表现。

2.4体液不足因光疗时患儿不显性失水比正常小儿高2-3倍,如不及时补充水分,严重者会引起脱水。

2.5哺乳方式改变光疗时新生儿与母亲分离,哺乳方式改变,新生儿室采用奶瓶喂养,有些新生儿不习惯用奶瓶,引起哭闹不安。

2.6知识缺乏

2.6.1护士自身知识缺乏少数护士对影响光疗疗效的因素认识不足,如灯管灰尘,机箱湿化器的清洁处理不到位,灯管的使用寿命,新生儿皮肤扑粉或涂油剂等,均能影响光疗的效果。

2.6.2家长知识缺乏由于医务人员的宣教不够,与家长交流不到位,家长对新生儿黄疸缺乏认识,对疾病的原因、治疗、方法、治疗过程、预后等不了解,以致于多次到病房询问病情,如解释工作不到位,往往会引起医患矛盾。

3护理对策

3.1与患儿家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向其详细介绍光疗的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取得其信任和配合,通过良好的有效沟通,155例中无1例发生医患纠纷;

3.2满足新生儿的需要针对环境改变、哭闹不安,护士应能判断哭闹不安的原因,首先应满足生理需要:如尿湿、饥饿、箱温是否过高或过低,有无发热或腹胀等不适;其次是满足安全需要;光疗时无依无靠,失去了安全感;再次是满足爱的需要。采用通过听觉和触觉给予安慰,用温和的语言与其说话,并给予躯体的抚触,使患儿感到安全、舒适。对于哭闹剧烈,精神极度疲乏,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可减轻黄疸,减少体力消耗。

3.3皮肤护理入箱前皮肤清洁,剪短指甲,双手戴小手套,注意松紧适度,能容纳一指为宜,不能影响血液循环,定期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双脚套上袜子,减少与有机玻璃的摩擦,防止皮肤损伤。光疗期间因过热,容易引起红臀,应及时观察患儿尿布有无潮湿及大便污染;用温水清洗臀部及会阴部皮肤,防止发生红臀,如发生红臀,可用面棒蘸少量糊状思密达均匀涂抹于臀红部位皮肤上,自然待干,3-4次/d[3]做好脐部皮肤护理,预防皮肤感染。禁止在患儿身上涂粉剂或油剂,以免影响光疗效果。

3.4加强巡视和观察

3.4.1观察眼罩有无脱落及眼罩处皮肤有无擦伤,注意观察输液部位皮肤有无外渗及针尖滑脱情况,并及时处理。

3.4.2严密观察体温的变化随时观察光疗箱的使用效果,发生报警信号及及时查找原因,妥善处理,保持患儿体温36-37℃,及时根据体温调节光疗箱的温度,防受凉或发热。由于裸露散热增加,特别是早产儿易致体温过低。足月儿夏天光疗时,也可因热量过高而发热。曾有1例患儿,体温36.5℃,进入光疗箱时,由于当班护士粗心大意,未注意光疗箱玻璃窗的通风,再加上夏季室内温度比较高,新生儿的体温升高至39℃,另一护士巡视时及时发现,汇报医生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故光疗时应每1小时测量体温1次并作好记录或根据病情、体温情况随时测量,根据体温调节光疗箱温度,同时应保持通风,早产儿需置于暖箱内,以补充额外的热量需求。体温超过38.5℃,应停止光疗。

3.4.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组织儿科护士认真学习专科护理知识,掌握光疗护理基本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指导于临床,要密切观察黄疸的部位、程度以及变化,光疗前后及过程中注意检测血胆红素的变化,以判断疗效。并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的改变,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肌张力的变化,以判断有无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观察患儿皮肤有无发汗、干燥、皮疹,有无呼吸暂停、嗜睡、腹泻、呕吐、惊厥等,以及患儿大小便的性状、色、次数和量,如有异常,应报告医生做出相应的处理。

3.5合理喂养光疗期间应保持水分及营养的供给,护士应调整喂养方式,少量多餐,间歇喂养,保持奶量摄入,每2餐喂奶间隙要给水,多喂些糖水,夏天需防止患儿哭闹,大量出汗引起的脱水、发热、酸中毒。不能口服者,按医嘱给予静脉补液,喂奶后让患儿侧卧,防止误吸造成窒息。

3.6蓝光箱的消毒与处理使用期间每日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箱内、外,用清水擦拭1边。湿化器水箱用蒸馏水每天更换1次,以免细菌滋生。机箱下面的空气净化垫每日清洗1次。

3.7保持灯光及反射板的清洁,并定时更换灯光,如有灰尘会影响光疗效果,每天应清洁灯下及反射板,灯光使用1000h必须更换[1]。在光疗箱旁边悬挂一本登记本,以记录光疗照射时间。

3.8出箱一般采用12-24h才能使血清胆红素下降,光疗时间按医嘱执行。一般血清胆红素

4小结

通过密切观察变化,改进工作方法,满足新生儿需要,合理喂养,做好皮肤护理,能减轻患儿焦虑,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9-100.

新生儿红臀的护理诊断范文篇8

王军,主任医师,教授。通讯作者。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足口病的治疗药物及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00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观察其疗效及预后。

结果:手足口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治疗效果良好。

结论:手足口病的治疗主要抗病毒及对症支持处理,抗生素并非是主要治疗药物。

关键词:手足口病治疗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225-02

手足口病是儿科近几年的常见传染病,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患儿。大多数患儿发病时症状轻微,表现为手、足、口腔、臀部疱疹或者皮疹,多数患儿伴有发热。少数患儿病情进展较快,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或者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本院对2013年6月至10月收治的无并发症的手足口病患者的治疗进行研究分析,取得以下结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手足口病高发季节为每年的5-10月,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至10月收治的300例无并发症的手足口病患儿,其中男性174例,女性126例。年龄组在1月-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0±1.3岁。

1.2诊断标准。所有患儿诊断均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呕吐、腹泻、肌颤。均伴有手、足、口腔、臀部多个部位或者某个部位的疱疹或皮疹。

1.3临床特点。所有患儿均为急性起病,发热为其突出特点,口腔黏膜出疹较早,起初为疱疹,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和口腔内侧,有的为溃疡样表现。患儿多有流涎或者口腔内疼痛样表现。严重时不能进食或者哭闹不安。手、足皮疹主要为疱疹,疱疹内部液体较少,周围有红晕。也有的为点状红斑。臀部及会位多为丘疹,以肛周部位较多。皮疹及疱疹多在4天后开始干燥结痂,5-7天皮疹消退。

2治疗方法

2.1生活护理。患儿要隔离治疗,多休息,多饮水,避免强力骚抓,避免水中过度浸泡皮肤,禁食酸性食物,清淡饮食,避免食物过热刺激口腔内疱疹引起剧烈疼痛。

2.2药物治疗。患儿给予热度宁及病毒唑静脉输液,每天一次。给予阿昔洛韦软膏涂抹手足或者臀部疱疹。口腔内给予喷锡类散,减轻疼痛及促进黏膜收敛。配合口服匹多莫德免疫调节剂。患儿口腔内疱疹,不能进食情况下,给予补充电解质,补充小儿复方氨基酸,以增强抵抗力及加强营养支持。给予维生素C输液,以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疱疹及局部黏膜的愈合。

2.3抗生素的应用。在患儿高热持续时间较长或者疱疹较多较大时,可以选择给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患儿机体免疫力差的患儿也考虑加用抗生素。笔者就此抗生素应用问题,做了对照研究。本人将300例患儿随机分为165名治疗组及135名对照组,治疗组加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照组不用抗生素类药物,其余治疗均相同。发现在病情相同的情况及条件下,抗生素并没有在热退时间、疱疹愈合时间、病程缩短时间上与对照组有差异。但是能减少手足口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

2.4其它治疗。给予退热水凝胶物理降温,必要时口服布洛芬及时退热。患儿并发呕吐时加用西咪替丁或者奥美拉唑保护胃黏膜,减轻呕吐情况。出现腹泻患儿给予口服蒙脱石散,腹泻病情严重时,注意保持电解质,防止脱水。

2.5观察指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印发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疗效观察指标主要为发热、皮疹、咳嗽、咳痰、咽喉疼痛、消化道症状及肺部体征。

3结果

本院该300例患儿经过4-14天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未出现并发症,所有患儿出院时间无发热,皮疹或者疱疹结痂,无咳嗽及咽喉疼痛,无腹泻。全部治愈出院。

4讨论

手足口病是发生于婴幼儿及托幼机构的急性传染病,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减少传播路径及传播范围,是病中之重。手足口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以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EV71为主的出疹性传染病。其传播可经过呼吸道及消化道,因为其毒血症时间较长,传染期较长(3-5周),短期可造成大范围流行。病情变化快,发病率及死亡率高,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存质量及生命安全。成为近几年家长及社会和政府都关注的焦点。在严格管理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前提下,手足口病中的抗生素的应用也逐渐成为医务人员及家长关注的问题。有文献报道,手足口病患儿白细胞升高者应加用抗生素治疗[2]。也有临床报道用与不用抗生素在手足口病的住院时间、治愈率、好转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指出,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临床不提倡使用抗生素,在继发感染时可以给予抗生素治疗。本院就抗生素使用上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即便对于血常规中WBC升高的手足口病患儿,给予抗病毒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效果良好,出院时复查WBC恢复正常。故在无并发症的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上主要抗病毒及对症处理。及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者口服退热药物,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工作。及时补充维生素及电解质等液体,防止出现脱水、高热、惊厥等中毒症状。密切观察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有无并发症。

手足口病无明确的特效药物,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但是近几年流行及传播较多。死亡率增高,据统计,大约每3年有1次大流行[4]。所以托幼机构的及时发现及预防很重要,临床医生的及时诊断及治疗更为重要。尽量减轻其并发症,减少其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S].2010-04

[2]于海燕.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5):768-769

[3]熊海英,潘富林,聂梅,等.247例手足口病应用抗生素治疗的临床回顾性分析[J].临床

新生儿红臀的护理诊断范文

【关键词】高锰酸钾溶液;臀红;疗效观察

臀红又称为尿布性皮炎[1],是臀部皮肤长期受潮湿尿布刺激所致,亦可因尿布冲洗不净、留有残皂或粪便刺激而引起皮肤炎性改变。临床表现:臀红分布于外生殖器、会阴及臀部,轻度臀红仅表现为皮肤潮红或伴有皮疹,中到重度可有皮肤糜烂及脱皮,极易发生继发性感染。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杀菌作用较过氧化氢强,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小儿会阴部炎症多年[2]。我科自2009年5月~2011年5月共收治了存在臀红的小儿169例,其中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普通病例存在臀红的小儿84例,应用了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9年5月-2011年5月在我科住院存在符合儿科护理学的诊断标准的臀红的小儿共169例,其中男75例,女94例,按住院时间,将2009年5月~2010年5月住院的8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2010年6月~2011年5月住院的84例患儿作为实验组。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实验组坐浴液为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取3000ml3842℃温开水,加入0.6g高锰酸钾粉,待完全溶解后,患儿先用温水洗净臀部,由责任护士协助患儿坐浴10min,2次/d。对照组患儿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后,用炉甘石洗剂外涂局部皮肤,3d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对比疗效。

1.3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1.4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局部红斑消失,红色丘疹消失,水疱、疼痛、糜烂症状消失;有效:局部红斑减轻,红色丘疹及水疱明显减少,糜烂皮肤明显愈合,潮湿、疼痛消失;无效:局部红斑减轻不明显,红色丘疹未消失,糜烂面、潮湿、疼痛仍存在[2]。

2结果

大部分患儿在用药2-3天后症状消失或减轻,皮疹明显消退,两组有效率、皮疹消退及痊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

表一两组疗效比较

转贴于

由表二可知两组皮疹消退及痊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高锰酸钾的作用机理:高锰酸钾为强氧化剂,遇有机物即放出新生态氧抑制细菌繁殖,高锰酸钾在发生氧化作用的同时,还原生成二氧化锰[4],后者与蛋白质结合而形成蛋白盐类复合物,此复合物和高锰离子都具有收敛作用[5]。不同浓度的溶液其作用不同,用1:5000稀释液坐浴浸泡,可止痒止痛、防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及收敛的功效。因此,高锰酸钾溶液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散,具有杀菌消炎作用,可清洁创面,减少渗出,增加局部供氧,促进局部组织再生,对皮疹渗液有收敛作用。

治疗时注意4个方面:一是水温,38℃-42℃为宜,治疗前用手腕内侧试水温,以不烫手为宜,防止烫伤。二是高锰酸钾有强氧化作用,遇有机物即放出新生态氧而有杀灭细菌作用,杀菌力极强,但极易为有机物所减弱,故作用表浅而不持久,因此,溶液必须现配现用。配制高锰酸钾水溶液时应先将水温调至合适温度后再溶解高锰酸钾,避免长时间而引起高锰酸钾氧化降低疗效。三是高锰酸钾粉必须待完全溶解后方可使用,避开被未完全溶解的高锰酸钾粉灼伤皮肤。四是交代家长要保持患儿会阴部清洁卫生,每次便后清洗臀部,避免在会阴区使用刺激性肥皂、泡沫浴、粉末、喷剂等,这些物体易导致反复炎症和细菌感染,尽量让孩子穿满裆裤,尤其是女婴[6]。

本研究中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法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提高,高锰酸钾溶液局部坐浴法操作简便,副作用少,而且采用坐浴疗法可增加患儿舒适感,减少对创面的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环,达到保护创面,减轻疼痛的目的[7]。由于与水的接触,可使患儿肌肤充分得到抚触,护士还可与患儿进行肢体与语言的交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

[1]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280

[2]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9

[3]卢惠卿,洪穗花,莫港英,高锰酸钾溶液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09,20(5):160-161

[4]陈新谦,全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92

[5]张家荣,李玉华.尿布性皮炎的治疗及临床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2000,18(13):4-5.

杜才珍.高锰酸钾溶液处理会阴切口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4):143

[6]王威,詹雪芬,黄晓春.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婴儿尿路感染的护理[J].护理学报,2009,16(4A):65-66.

新生儿红臀的护理诊断范文篇10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毒性心肌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7562(2010)04-0416-02

doi:10.3969/j.issn.1671-7562.2010.04.034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其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1]。HFMD是主要由柯萨奇病毒CoxA16及肠病毒Ev71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多发生于夏秋季(5~7月为高发期),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发病为主,能通过空气、唾液、粪便传播疾病,病程较短,多于1周左右痊愈。因柯萨奇病毒CoxA16易并发心肌炎[2],HFMD若合并病毒性心肌炎则病程长、病情重,甚至危及生命。我科2009年4月至2009年7月收治313例HFMD患儿,其中合并病毒性心肌炎48例,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8例HFMD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均符合诊断标准,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最大7岁,最小6个月,平均2.6岁。

1.2临床表现

患儿起病急,发热,体温多为37.5~38.5℃,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继而破溃形成小溃疡,状如口疮,有明显灼痛,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绕以炎性红晕,内液较少,3~5d后液体吸收萎缩,干燥脱皮。可伴有咳嗽、乏力、喜叹气、心悸、食欲下降、腹泻及肝脾大等。部分患儿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并发心肌炎患儿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哭闹明显,年长儿诉胸痛、胸闷、气短,查体心率快、心音低钝。

1.3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

入院后检查患儿心肌酶谱、心电图。其中心肌酶谱异常32例,心电图ST-T异常、房室传导阻滞或室性心律失常5例,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同时异常11例。

1.4治疗及转归

治疗原则:早期保护心肌、促进损伤心肌细胞迅速恢复正常功能。治疗以抗病毒、营养心肌、调节免疫减轻心肌细胞损害为主,结合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大量维生素C、能量合剂及1,6-二磷酸果糖[3]、丹参滴注液,肌肉注射干扰素,辅以双黄连口服液、辅酶Q10、维生素E口服,补充热量、液体及电解质,同时针对本病临床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例患儿因合并脑损害转外院治疗,其余47例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23d。

2护理

2.1卧床休息

急性期卧床休息,减少心搏出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有利于心肌功能恢复。婴幼儿对医院环境不适应,对治疗不配合,常以哭闹表现自己的不适,应协助家长多哄逗患儿,消除其对护士的陌生感,同时向患儿的家长讲解卧床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配合。持续高热的患儿及时给予降温,鼓励患儿多饮水,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

2.2消毒隔离

医院开设发热和疱疹专科门诊,将确诊患儿及时隔离,安置在空气流通、清洁、温度、湿度适宜的病房内,限制患儿及家属出入,固定陪护人员;病房紫外线消毒2次・d-1,1h・次-1,加强床边隔离,各种用具如餐具、玩具等给予消毒处理,呕吐物及粪便用含氯消毒液处理,避免继发感染。合并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可直接损害心肌加重病情。本组无一例院内感染发生。

2.3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特别是患儿的精神状态、意识、面色、心音改变以及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定期查心肌酶谱。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如发现异常及时给予干预,并通知医生,配合药物治疗,加强基础护理。对重度心肌损害的患儿做好各种抢救准备。在治疗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的过程中,患儿需要接受18d左右的静脉给药。选择相对较粗的血管,静脉留置针注射,避免反复穿刺造成患儿痛苦及抵触情绪,不利于患儿的休息。同时根据患儿年龄及病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2.4心理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家长因担心愈后,常常忧虑、烦躁、恐惧。家长不良情绪会影响患儿的情绪,对患儿的身体恢复造成不利影响。根据患儿的性格特点,多与患儿、家长沟通,消除患儿及其家长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保持患儿情绪稳定,避免哭闹,积极配合治疗。

2.5皮肤护理

保证患儿衣服、被褥清洁,衣服要宽松、柔软,床铺平整干燥,尽量减少对皮肤的各种刺激。患儿手、足、臀部有疱疹,一旦疱疹抓破,疱液易引起病毒播散,对新入院患儿剪断指甲;足底疱疹较多的患儿,减少走动;给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勤换尿布,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指导家长给患儿洗澡时动作轻柔,勿反复擦洗疱疹部位的皮肤。

2.6口腔护理

保持患儿口腔清洁,用0.9%氯化钠棉球擦拭口腔2次・d-1,嘱患儿勤漱口,多饮水,3岁以上患儿协助刷牙2次・d-1,口腔糜烂处涂西瓜霜、龙胆紫等,并吃温凉食物。

2.7饮食护理

给患儿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鱼粥、蒸鸡蛋等,限制钠盐摄入,鼓励患儿多饮水,患儿因口腔疱疹疼痛,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清凉解暑的食物,如绿豆、莲子羹等,多食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并做到少量多餐,忌暴饮暴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急性期患儿卧床休息,肠蠕动慢,易发生便秘,给进食润肠水果如香蕉、蔬菜等;发热患儿给进食清淡、易消化、温凉食物。

2.8呼吸道护理

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给氧气吸入,每2h测脉搏1次,注意脉率和脉律。

2.9健康教育

患儿病情稳定后鼓励其适量活动,注意劳逸结合,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积极预防病毒性感冒。我科对出院的患儿建立随访卡跟踪,嘱患儿出院后仍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感冒,按时服药[4]。

3讨论

HFMD多由柯萨奇病毒CoxA16和肠病毒Ev71引起,病毒经血流入心肌,破坏了心肌细胞膜的稳定性,使心肌酶释放入血。肌酸激酶同工酶是心肌特异性同工酶,当心肌细胞受损时大量释放入血,故其对判断心肌损害有高度特异性,可提示心肌炎的诊断和病情轻重[5]。我科通过对313例HFMD患儿的治疗、护理,发现心肌受损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心肌越易受损,切不可认为HFMD是自限性疾病而轻率对待,应于入院后24h内做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心肌损害,早期对心肌进行保护性治疗。对HFMD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我们除常规抗病毒治疗外,还用大剂量维生素C、能量合剂等营养心肌的药物,结果大多数患儿的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恢复正常,提示心肌酶、心电图的改变多为一过性的,心肌损害的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69-71.[2]朱录清,董伟,程静.手足口病33例临床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9,17(4):271-272.

[3]邓群利.大剂量维生素C与1,6-二磷酸果糖辅助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3):102-103.

新生儿红臀的护理诊断范文篇11

1临床资料

1.1病例介绍

新生儿男,于夜间10:55掉入取暖火盆,被火焰烧伤头、颈、胸、双上肢、后躯、双下肢,伤后被立即送往当地市医院就治,由于治疗条件有限,于次日11:00转入我院。入院时创面敷料及包裹被褥湿透。除面部、下腹部、双侧小腿为正常皮肤外,余均为烫伤创面,烫伤总面积60%,新生儿额头部毛发烧焦,面部肿胀明显,头、颈、胸、双上肢创面布满大小不等的水泡,双下肢表皮基本完整,创基红润,大腿后侧表皮脱落,后躯表皮脱落,创基发白,臀部创面创基红白相间;双手烧伤创面发红,表皮完整,双手手指末梢血液循环尚可;双足背表皮脱落,肿胀明显,双足末梢血液循环尚可。全身创面渗出较多,鼻毛无烧焦,咽部无充血,发音未见异常。入院诊断:烧伤60%Ⅱ~Ⅲ度全身多处。

1.2治疗方法及结果

将新生儿收入ICU进行救治,给予补液、抗休克及抗感染治疗,特级专人护理,配方奶粉喂养,创面清创包扎。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严密监控病情。入院后20h,静脉输注血浆140ml,晶体液275ml,糖分200ml,按“晶体-胶体-水分”交替输液泵泵入,20~37ml/h,前8h泵入总量的一半,后12h泵入总量的另一半。进食配方奶65ml,排尿12次,总量50ml,为清亮尿液,大便5次,为墨绿色。入院后第3天,全身皮肤轻度黄染,查血清胆红素为129.5μmol/L,儿科会诊确定为生理性黄疸。入院后第21天,除背部正中肩胛平面余2%肉芽创面,其余创面均愈合。于入院后第23天在全麻下行背部烧伤创面清创自体皮移植术。术中取头皮,厚度为0.2~0.25mm的表皮皮片移植于背部创面。手术过程顺利。住院35d后出院。出院后第6个月复诊时,见新生儿生长发育正常,烧伤愈合创面处无瘢痕增生,少部分区域色素沉着,头部供皮区处头发生长正常,背部创面植皮区处无瘢痕增生,有色素沉着。

2护理

2.1休克期的监护

新生儿入院后,立即置于烧伤红外线治疗仪下保暖;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鼻导管低流量吸氧,0.5~1L/min;立即留置尿管,严密观察新生儿每小时尿量和颜色,用输液泵持续输液,使尿量维持在1ml/(kg?h),根据尿量调节输液泵的速度,15~37ml/h。使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入院时新生儿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反应差,不哭不闹,吮吸力弱,偶有呕吐,创面周围颜色暗红,肿胀明显,全身皮温低,肛温36.0℃,脉搏123次/min,呼吸34次/min,血氧饱和度85%,体重2.5kg。入院5h内面色渐变红润,哭声变大,手脚变暖,体温36.5℃,血氧饱和度升至95%,停止吸氧,备用。新生儿入院后20h,体温36.2~36.9℃,心率120~153次/min、呼吸30~35次/min、血压65~80/49~60mmHg(1mmHg=0.133kPa)、血氧饱和度90%~95%。入院后第3天,新生儿精神明显好转,生命体征平稳,哭闹有力,进食好,每次配方奶40~60ml,每日500~600ml,每日尿量350~400ml,大便3~4次/d,为黄色软便,全身烧伤创面肿胀明显减退,双侧耳廓、双手、双足创面渗出较少,后躯及双下肢烧伤创面有中等量渗出。

2.2创面的护理

2.2.1创面处理首次处理创面是在新生儿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入院后5h进行的。用外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及头发,将新生儿放在无菌烧伤纱垫下,用一次性无菌备皮刮刀刮掉头发。去除部分已脱落的表皮,采用软聚硅酮泡沫敷料直接覆盖创面,头、胸、后躯、臀部外覆无菌纱布,用网套进行固定;双上肢、双下肢、大腿、双手、双足外覆无菌纱布,用绷带进行包扎;颈部不用外敷料。前3d全身创面渗出较多,每日换药,局部有污染时随时换药;随着渗液的减少,3d后隔日换药。入院后第7天,臀部、双上肢、双足等全部创面的30%已逐渐愈合;对于背部、双下肢等未愈合创面,在清洗后改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均匀涂于患处,再用软聚硅酮泡沫敷料覆盖创面。入院后第21天,除背部正中肩胛平面还有2%的肉芽创面外,其余创面全部愈合。

2.2.2创面保护新生儿入院时背部及臀部创面较深,每1~2h更换1次,以俯卧位,左、右侧卧位为主,避免创面局部长期受压。在严密监护下,适当增加俯卧位时间,促进背部及臀部创面愈合。为了防止大小便污染双上肢及臀部创面,每次大便后及时清洗。为了预防尿路感染,3d休克期过后拔除尿管,用一次性婴幼儿尿液收集器接收尿液,避免了大小便对创面的污染。

2.2.3脐部护理大面积烧伤后机体抵抗力降低,脐部更易感染。用0.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脐根部及脐轮周围皮肤,2次/d。暴露脐部每天观察有无分泌物,保持脐部清洁、干燥,用一次性婴幼儿尿液收集器接收尿液同时也避免了尿液污染脐部。

2.3喂养

烧伤新生儿消耗大,必须及时补充足够的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创面修复。新生儿烧伤后的营养支持应以母乳喂养为主[2]。此新生儿出生后即烫伤,急诊转入,产妇体质虚弱,受到刺激无法跟随新生儿,只能对新生儿进行配方奶喂养。我们选用了市面上最好的新生儿配方奶粉,每日观察和记录新生儿的配方奶量及大小便的次数、量及性状,根据情况增减配方奶的量及次数。每日给新生儿添加2次白开水,每次10~30ml。更换在喂奶后半小时进行,防吐奶后窒息。每次喂奶后洗净奶瓶、奶嘴并煮沸消毒后放在消毒柜中备用。

2.4在暖箱中的护理

本例新生儿烧伤面积大,创面的治疗及观察均需要使用暖箱。新生儿病情稳定后,于入院5h处理完创面后,将其移至婴儿保暖箱进行保暖,初期暖箱温度调至33℃,随着新生儿体温、体重的变化及日龄的增加,暖箱温度也随之调整,维持在30~32℃,使新生儿皮温保持在36~37℃、肛温保持在36.5~37.5℃,湿度调至50%~60%。暖箱有湿化装置,为避免高湿度下细菌滋生,水槽内的水每日更换,并彻底清洗消毒水槽内的所有表面及凹陷处,再用清水冲净残留消毒液,待干燥后倒入灭菌注射用水[3]。每日对暖箱进行清洁,为了避免新生儿呼吸道受到消毒液的刺激,对使用中的新生儿暖箱,只用清水擦拭内外表面,并随时将沾污的奶液等用湿布擦净,保持箱内清洁;放置暖箱的病房,每日用紫外线消毒2次。患儿出箱后,对暖箱进行彻底终末消毒。每周更换保温箱1次,更换时将患儿移入另一个已消毒好的暖箱。

2.5手术植皮治疗的护理

入院后第21天,除背部正中肩胛平面有2%的肉芽创面外,其余创面全部愈合。肉芽组织呈苍白色、水肿,有少量分泌物。新生儿伤后已3周,背部未愈合部分为Ⅲ度创面,难以自愈,医生讨论决定行手术植皮治疗。因手术用头皮移植于背部创面,术前剃净头发并清洁。用温水清洗全身正常皮肤,调节室温至30~32℃,调节水温至38~40℃。将新生儿俯卧于护士的手掌根部及手臂上,托起下颌,避开创面进行清洗。清洗完后及时用纱垫擦干全身,放入暖箱,并更换创面敷料。术前4h禁配方奶及水。术前2h输液泵输注10%葡萄糖液,泵速为15ml/h。新生儿哭闹时给予无孔奶嘴及抚触。术后连续动态监测新生儿的体温、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至病情稳定。观察植皮区及供皮区的出血情况,保护好术区敷料防污染。术后第3天换药,背部植皮成活良好,烧伤创面基本封闭,头部供皮区干燥;新生儿精神状态良好,饮食、大小便情况正常。术后第7天换药,新生儿烧伤创面完全愈合,头部供皮区愈合,头发生长正常;精神状态好,饮食、大小便情况正常,体重4kg,各项常规化验指标正常。

新生儿红臀的护理诊断范文篇12

腹泻病是一种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

我县位于青海省南部高原果洛自治州,高寒半湿润气候,该县是纯牧业生产地区,在高原地区,因气候原因,主要居住人群是游牧的少数民族,由于生活习惯的影响,居住和饮食卫生条件差,且喂养史更不洁,故婴幼儿腹泻一年四季多发,是高原地区的多发病之一,来院救治时已是严重营养不良,中、重度脱水,甚至危机婴幼儿生命,故通过在临床中的多年经验,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在婴幼儿腹泻中起主导作用。

1评估患儿家长的文化程度对知识接受能力,选择合适教育方案,可介绍自学有关科普读物或由护理人员讲解。

2轻度腹泻的患儿多不住院,应教会家长做好家庭护理。

(1)向家长介绍患儿腹泻的原因及预后估计,使家长既重视又有自信心做好护理。

(2)指导饮食调整的意义和方法,讲解臀部皮肤护理意义,并示范臀部皮肤护理的方法,(频繁的腹泻,粪便刺激肛周皮肤可致臀红,故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拭干,扑上滑石粉或涂3%―5%的鞣酸软膏,保持会及臀部皮肤干燥,清洁,宜选用消,质地柔软,脱水性强的尿布,禁用不透气的塑料布或橡皮布,防止红臀发生,若已发生臀红,可采取暴露臀部或红外线灯照射臀部,注光照射时要有专人看护,避免烫伤,每次15-20分钟,然后局部涂柴草油或鞣酸软膏,重者可局部涂鱼肝油软膏或氧化锌软膏等。涂抹油类或药膏时,应用棉签在皮肤上轻轻滚动涂药,避免涂擦造成患儿疼痛和皮肤损伤。

(3)介绍预防脱水的方法,对在家进行口服补液的患儿,应向家长讲解并示范ORS液的配制,喂服方法注意事项,介绍家庭除用ORS液进行口服补液外,也可自制口服作为暂时护理、干预的措施,如糖水盐(配制方法为:白开水500ml加白糖10g加盐1.75g)服用方法为预防脱水,按20-40ML/KG,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米汤加盐溶液(配制方法为,米汤500ML加细盐1.75g煮沸后服用;服法同糖盐水。)

(4)指导家长学会观察病情的内容和方法,一旦病情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住院患儿多病情较重,应注意。

(1)向家长介绍患儿病情,治疗和护理的主要措施,解释用药后病情变化规律,解除患儿家长的心理疑虑。

(2)强调按医嘱,禁食患儿喂养,每次饮食量不定过多,医嘱禁食时不要擅自给患儿食物,以免加重消化,功能紊乱,使腹泻加重。

(3)讲解臀部皮肤护理的意义和方法,方法同前,使家长能够理解的配合。

(4)说明静脉输液的意义和可能出现的反应,介绍观察方法。

(5)做好出院指导,说明按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强调营养的补充及疾病预防。

4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指导合理喂养。

(1)如牦牛奶,乳品和乳制品的冲调方法,添加辅助食品的方法,断乳时间选择和方法等。

(2)强调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食物要新鲜,牦牛奶必须过滤煮沸后,才能给患儿吃,食具、乳具等应定时煮沸消毒,培养小儿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的良好卫生习惯。

(3)鼓励儿童进行户外活动,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积极预防和治疗营养性疾病。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逻辑中的推理形式范例(3篇)

    - 阅0

    逻辑中的推理形式范文关键词:逻辑真理;真理符合论中图分类号:B81文献标识码:A逻辑学离不开“真”这个概念。一般来说人们是从下述意义上使用“真”这个概念的:(一)前提或者命题真.....

    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范例(3篇)

    - 阅0

    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范文篇1“三大活动”个人剖析材料县委这次集中开展“三大活动”,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当前全县干部队伍,或多或少都存在“七化”的情况,县委准确把脉,加.....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