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文化的认识范例(3篇)

来源:

孝道文化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孝道文化孝文化现代价值

一、孝道文化的现代价值

孝道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民族精神,凝聚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伦理关系,是几千年来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精神文化因子。从家庭亲族开始,逐步地扩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终扩展为爱人民、爱社会、爱国家。同时,孝道文化也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从孝心开始,逐步养成道德的自觉意识。

(一)孝道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百善孝为先”、人无德则不可立,国无德则难以兴。孝道文化,是支撑千年中国社会不断延续、发展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信仰和终极的人文关怀,更是我们道德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不竭动力。

市场经济的发达生产力在不断创造物质财富丰富人们的生活,扩展人作为主体在精神领域存在空间的同时,商业资本也在不断改变和侵蚀着现代人性和精神的自由。“资本”在对现代人的精神生活的支配中,造成了人们在效率生活中的迟钝,在物化生活中的傲慢,在享乐观念下的粗暴和对金钱世界狂热追逐中的冷漠,社会在整体上开始失去了精神文明的深度。另一方面,植根于民族精神深处的孝道文化和观念也在情感认同和良知道义的基础上,促使人们回溯过往,寻求传统孝道带给人们在心灵上的温暖和人际关系上的和谐;促使人们在经济时代下对真正的幸福做出更深层次的反思。“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从遵循孝敬父母的孝道伦理开始,形成一种尊老、敬老、爱老、养老的社会道德风尚,构建一个以孝道丰富滋养个人境界,回归人的价值本性的世界。这将有利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社会道德素养。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险;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者也。”①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空前团结,国共两党从民族大义出发,联合抗日,组成了强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地华侨华人寻根祭祖。在山西省的洪洞县的洪洞大槐树已经发展成了“根祖文化”,九州大地乃至四海大槐树的后裔在每年举办的“寻根祭祖节”时为了一个共同的“根”和经久不衰的精神纷至杳来。赤子之心,孝子之情不言而喻。从古至今,中华民族都把报效国家视作对祖先的大孝行溶于血液、沉埋于心。所以,孝道文化无论是对推进精神文化建设还是对民族凝聚力的形成都具有不可估量的精神助推力量。

(二)孝道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从伦理学意义上来说,伦理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和谐社会,“是社会的多元利益主体通过道德的认同和行为选择的协调而形成的一种有利于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的社会良好的道德关系和精神氛围”②以孝道伦理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无不贯穿着一个“和”字,“和谐”是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共同理想和精神追求。《论语》中认为:“弟子,入者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把家庭和谐与社会、国家的和谐紧密连接起来。孝道不仅是调节家庭关系的道德功用,更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剂良药。一个和谐的社会往往发端于家庭,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孝道文化则是连接家庭与社会的~带,从家庭的和谐推广到整个社会的和谐。进一步讲,当“孝道”从一种文化价值心理变成一种习惯后,便具有了完善人的道德教化功能。《孝经》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以孝为起点,推孝为忠,转孝立信,修身立本,孝道成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逻辑起点,并以此为发端形成了中国人仁爱敦厚、温文尔雅、爱好和平的人格特质。以孝治家,立家以和,家和万事兴;以孝治国,实行王道,不战而普天之下皆为王土。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是以孝道文化为根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在社会发生巨大结构转换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先贤们对于孝道文化在塑造完美人格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的认识,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应不断得到强调。

(三)“老大中国”与“少年中国”需要孝道

老龄化问题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性问题,一个“老大中国”的时代已经来临。最新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3.71亿,占总人口的25.3%,2050年将达到4.83亿,占总人口的34.1%,届时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老年人”③。如何解决现代社会的老龄化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议题。而家庭养老在中国有着成熟的机制和体制,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归根到底,家庭养老所依赖的道德基础是孝道文化。养老问题所解决的不但是老人的温饱问题,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陪伴“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充分认识孝道文化的道德导向作用,建立既能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医疗护理,又能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现代社会综合养老保障体系。

除此之外,新生代的“少年中国”更需要孝文化。一方面,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小,结构趋向单一,核心家庭沟通频繁,代沟加深。因此,必须回溯本源探索“孝道”的真实含义,积极倡导以“善”和“爱”为核心构建新型的孝道文化。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孝道文化的宣传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而且,“教”字本就有对人进行“孝道”教育的含义,老大中国”的幸福和“少年中国”的未来都需要我们传承孝道文化。

二、关于孝道文化传承的几点思考

(一)对于孝文化“日渐式微”的理性认识

对待传统孝道文化的传承要客观理性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孝文化是核心文化,对于日嚣尘上的“啃老族”,“遗老族”,我们不应该感到惊讶及陌生,要保持一个理性地认识,准备迎接挑战,现代社会经济和社会结构都处在转型阶段,我们要认识到出现“啃老族”“遗老族”现象这背后的原因。第一,传统孝道文化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传统农业社会下,尊敬长者,孝敬老人,主要是由于老者口传身授,不管是经验,技术,年龄都远远大于小辈者,这个时候,年轻人怀着崇拜与尊敬的态度去生活工作。现在社会,年龄不是权威的象征,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也在下降。第二,个人的观念意识淡薄,家庭的学校教育与幼儿教育放在了家庭重心的位置上,老人的社会保障得不到重视,还有些青年人是事业型家庭,往往和老人两地分居,老人长期得不到子女的照顾与陪伴。很难像传统农业社会在家里给老人尽孝道。很多年轻人认为,工作竞争比较激烈,如果赡养老人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势必影响自己的工作,也会影响子女的教育和成长。这种偏颇的思想在年轻人心里渗透已久。

(二)关于德法相济,引孝入法

道德与法律虽然不能完全等同起来,但道德与法律是永远分不开的。孝道文化不只具有道德层面的意义,也有法律层面的意义。古代中国社会虽然存在家国同构的价值取向,但是“孝”与“忠”不论是在其学理进路还是现实逻辑上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并且,传统孝道文化所蕴含的是人在独立人格上的不平等与政治等级上的绝对服从。

在历来重视伦理道德的中国,在大力推行依法治国的今天,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不可避免的走到了一起。以德为主以法辅之,德治的首要要求就是从家庭美德入手,从对孝道的恪守和力行进而延伸到社会、国家层面。当社会发展进入彼此不熟悉,人员流动加大,信任缺失而冷漠的“陌生人社会”,孝道为核心的道德他律作用随之弱化,人的独立人格的觉醒也使对法制的推崇应运而生,但社会的“冷漠”和信任的缺失并不是经济发展促使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的必然结果。在对老人跌倒无人敢扶的争论与冲突中,也显示出了人们对于“陌生人社会”冷漠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独立人格觉醒后对道德良知与公共美德的无限向往。以孝道文化为基础与出发点的以德治国的核心,是通过“孝”来增强社会成员间的感情基础,推“孝道”而成仁人之心,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和自律意识,营造出公平、友善、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把温情的道德与冷峻的法律结合起来,不断推进中国社会的法治建设。

v观历史,孝道文化不管是之前还是现在,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要认真思考反省出现的问题,要与时俱进的对待孝道文化。进一步弘扬孝道文化核心内涵,摒弃孝道在实际生活中的形式化和庸俗化倾向。

注释:

①杜晓平、张群生、梁玉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语言精粹》,2003年。

②唐凯麟:《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道义基础和精神力量》,《光明日报》,2005-5-10。

③智研咨询集团:《2016-2022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16年。

参考文献:

[1]杜晓平,张群生,梁玉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语言精粹[M].2003.

[2]唐凯麟.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道义基础和精神力量[N].光明日报,2005-5-10.

孝道文化的认识范文

一、孝文化产生的情感基础

由动物“反哺本能”发展进化而来的人类敬母爱母之情是孝产生的情感基础。人类敬母爱母之情是孝观念的最初萌芽。这种感情与动物“反哺本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包含感性和理性双重因素;后者只包含感性因素。动物“反哺本能”行为,自古以来,史籍中记载了很多。《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这种“反哺本能”行为,纯粹受感性支配,不会也不可能包含理性因素,这是由动物的本身特征决定的。对照而言,人类诞生以后,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为了生存,早期人类与大自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群居生活是他们取得生存权力的根本,群居生活构成原始群。原始群是松散组织,没有婚姻和家庭,两性关系杂乱。随着社会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血缘婚姻对人类体质产生的不良影响,限制血缘集团内部通婚成为当时的社会主题,血缘内婚向氏族外婚转变已成为必然。血缘内婚和血缘外婚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母系血缘关系是社会主流,起着支撑作用,子女知母不知父。《吕氏春秋?恃君览》记载:“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这就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典型特征。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子女都随母亲生活,母亲承担抚养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母权制下的子女对母亲有强烈的依存感和感恩报德之情,这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子女对母亲的感恩与动物的“反哺本能”有着本质区别。其一,动物没有理性情感,人类则相反,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特征决定的。其二,对母亲的感恩包含母权崇拜心理因素,在母系氏族社会的妇女,特别是老年妇女往往是氏族社会生产的指挥者或领导者。她们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受到大家特别的尊重。在她们死后,进行了与众不同的安葬,将生前使用的装饰品随葬。这种区别正是氏族成员对他们的氏族首领或年长者爱戴的一种反映。其三,对母亲的感恩包含生命崇拜心理因素。尽管动物“报恩”与原始社会对母亲感恩之情有本质区别,但从两者的情感出发点和行为相似性来看,是一脉相承的。人类敬母爱母之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它是孝产生的情感基础。

二、孝文化产生的认识基础

早期人类由对象意识向自我意识的转变是孝产生的认识基础。对象意识是指向自我以外的客体的意识;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关于自身的认识,是作为主体我的自我对作为客体我的自我的存在活动及其过程的有意识的反映。这种由对象意识到自我意识的转向,是思维中一个了不起的进步。早期人类对于人和自然的关系的了解基本上还停留在“自然崇拜”阶段,表现出对自然恩赐的顶礼膜拜、祈求及对自然灾变的不解、恐惧、屈从、敬畏。在对象意识占主导认识中,对大自然的关注大于对人事的关注。在长期生活中,早期人类发现大自然的力量变幻莫测,捉摸不定;对大自然虔诚膜拜者又总是受到遭难。他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确定的人间现象和具体人事,对象意识开始向自我意识转变。对大自然和神灵崇拜的同时,开始关注对生命本身的崇拜。孝的产生与人类生命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人类对生命本身的崇拜和对生命本源的探索,表现在思想意思和现实行为上就是敬祖观念和祭祀活动。《礼记》载:“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孝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不忘本”,对已去的先人追养和祭奠,祭祖是对生命赐予者的情感上的缅怀和纪念,同时也使人伦关系在情感上得以延续。《论语?学而》中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者,丧必尽其礼,恭敬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者,祭必尽其诚,虔诚静穆地追祭历代的祖先;民德归厚,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即老百姓的道德就会趋向敦厚了。《论语》中记载:孟懿子曾向孔子请教孝的学问,孔子回答说“无违。”樊迟问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主张在祖先或父母去世后,一定要按照礼的要求和标准来祭祀他们。孝是维系亲缘的一股浓浓的亲情,是血浓于水的不变真情。对祖先的崇拜和祭奠,是古代人类对生命本源的迷茫和探索的表现形式,它也充分说明孝的正式产生与父权制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对生命的本源的探索乃人类对象意识向自我意识转变的结果,它是孝产生的认识基础。

三、孝文化的制度保障

孝道文化的认识范文篇3

[关键词]传统孝道基本观念双重情怀

[中图分类号388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539(2016)05-0099-04

中华传统孝道虽然长期与封建统治密不可分,以封建孝道为其主要的历史形态,但两者毕竟不是一回事。它有比封建孝道更为久远的历史,更为多样的形态,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为深刻的意义。中华传统孝道虽然一直为儒家大力倡导和精心阐发,以儒家孝道为其主要的理论形态,但并不限于儒家,它有比儒家孝道更为广阔的思想来源和思想内容。中华传统孝道之所以如此可大可久,就在于它不是中国历史上某一个时期的为人处世之道,也不是一派一家的思想准则,而是根植于更深厚久远的中国历史,存在于更广泛的民众生活之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正确弘扬中华传统孝道,首先必须进行“分层次,别共殊”的理论分析,否则就难以根据时代需要予以合理取舍,而不免迷离于依违两可之间。

中华传统孝道是以孝悌为核心的观念系统、规则系统和意义系统,是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的统一,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包括孝理、孝德、孝心、孝教、孝行、孝星(行孝的典范人物)等一系列内外互动、相互贯通的环节和因素,展现出一个以孝心为中心的精神世界、一个以孝行为中心的社会景观。传统孝道之“孝悌”内含仁、义、礼、智、信、恭、宽、惠、敏、忠、诚、勇、和、爱、敬、喜、忧、畏、惧、顺、从、廉等一系列复杂的思想、道德、心理和社会内涵。作为百善之首和行仁之本,它几乎可以将一切被中国传统文化视为优秀品质的特性、能力和素质涵盖其中或与之密切相连。其主要内容是“尊天、祭祖、尊贤、事亲”,或者说,“亲亲、尊尊、长长”,其基本规则就是以敬事亲、以义事亲、以礼事亲,并以一套仪式(礼乐)予以表现和表达;其基本精神是知恩图报、慎终追远、报本返始,以此作为人生的责任和义务、目的和意义。

传统孝道根源于血缘亲情,却又不限于此,而是以相互类比和移情的方式将父子关系推演到天人关系、神人关系、君臣关系、师徒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等,横向扩展为社会等级秩序及其内圣外王之道,纵向升华为人伦天理及其价值秩序。如果说通过视父如君、视父如天的类比和移情方式,使传统孝道之“亲亲”获得其价值理据,从而使人们得以尊其所亲,那么通过视天如父、视君如父的类比和移情方式,则使传统孝道之“尊尊”获得其情感强度,从而使人们得以亲其所尊。通过这种相互类比和移情的方式,中华传统孝道逐步克服了盛行于夏商周三代的“亲而不尊”与“尊而不亲”之间的价值距离和情感疏离,实现了“亲亲”与“尊尊”在价值和情感上的统一,确立了传统孝道的价值情感等级秩序及其思想行为规则。

中华传统孝道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既不断沿袭又不断损益。既体现在各种正式的制度和规范上,也体现在各种风俗习惯中,不仅形成了一套具有复杂内涵的人生理念和伦理规范,而且也表达了一套充满生命气息的基本观念。传统孝道的基本观念主要包括一体相通、尊卑等级、感应报应、互惠和对等等,集中表达了一种“生命连续体”的观念,而非一种“生命轮回”的观念。

第一,一体相通的观念。传统孝道之所以强调要尊天祭祖、尊贤事亲,乃是因为它认为天人一体、神人一体、祖我一体、生死一体。在传统孝道看来,由父母到祖先、由近宗到远祖、由祖宗到鬼神、由鬼神到天地,这是一个不能割断的息息相通的生命连续体。离开这种连续体,人们将失去其在宇宙和社会历史中的位置、身份和人生意义。

第二,尊卑等级的观念。传统孝道以亲子关系尤其是父子关系为范型,将天地万物纳入一个统一的价值等级秩序,即“天地君亲师”的价值等级,确立了孝道的价值依据。

第三,感应报应的观念。传统孝道认为,天人之间、神人之间、祖我之间、生死之间是能够相互感应的。人们对天地、鬼神和祖宗尽孝不过是获得和表达这种感应的方式;如果不尽孝,那就无法获得和表达这种感应,就会遭到天地、鬼神和祖宗的报应。报应的观念其实也属于感应的观念,但又有其特别的内涵,它强调的足当人们与天地、鬼神和祖宗之间不能正常相互感应时发生的一种消极后果,多是天地、鬼神和祖宗对人们的一种惩罚性反应,如诅咒、降灾等。

第四,互惠的观念。传统孝道认为,天人之间、神人之间、祖我之间、生死之间是互利互惠、相互帮助、相互交换的。生人礼敬鬼神,鬼神也就会庇护生人;后代祭祀先祖,祖宗就会保佑后代;父母养其子女之“小”,子女养其父母之“老”;既然三年免于父母之怀,那么也就要为父母守三年之丧;如此等等。

第五,对等的观念。传统孝道认为,天人之间、神人之间、祖我之间、生死之间虽然具有尊卑等级关系,彼此却是对等的,每一方都有对对方的责任和义务及相应的德性和品质。所谓“天公地道”“鬼神灵验”“心诚则灵”“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说的就是上述两方要获得对方的“感应”或“奉献”,就必须具备相应的德性和品质。例如,假如“鬼神”不“灵验”,那么就不能要求人对其“虔诚”;反过来说,假如人不“虔诚”,就不能要求“鬼神”“显灵”。因此,中国老百姓会选择那些“灵验的鬼神”加以朝拜,而对那些“不灵验的鬼神”则置之不理。

中华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声名远播的一个重要内容。究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传统孝道的基本观念内合人情之理,外合自然之理,集中表达了自然、社会与人生相互滋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绵绵不断的基本道理,将人们思考和践行的重点聚焦在天人一体、神人一体、祖我一体和社会人生的历史连续性方面。传统孝道内蕴天地、社会和人生有祖有孙、有上有下、有远有近、有大有小、有虚有实的基本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试图通过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由祖及神、由实及虚而不断扩大和升华其生命意义的差序格局和“内在而超越”的基本特征。传统孝道所表达的这种连续性是双向的,既包括向前展望,又包括向后溯源;既包括向外仰望天地,又包括向内反观自问;既包括晚辈对长辈的拳拳之心,又包括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既包括举止得体的孝行规范,又包括充盈敬爱的人情事理;既包括亲其所亲的专爱,又包括推己及人的泛爱。人生意义就在这瞻前顾后、远眺近观、内外互动的双向交流中获得安顿和满足,缓解和克服人生的短暂、渺小和虚无之感,将对死亡的恐惧升华为对祖先的哀思和对鬼神的寄托,并在天人一体、生死一体的连续感中获得一种人生的庄严感、博大感和永恒感。

我们可以从中华传统孝道的基本观念中感受到两种情怀:现实情怀和超越情怀。正如有学者说道:“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经过先秦儒家的扬弃,孝便逐渐成为既具形上意义又具社会道德规范意义的准则和价值理想。”所谓现实情怀,一般是指人们对现实问题的关注、认识和解决。人们的现实情怀根植于目前处境并为其所限,多受制于现实感受和事务性、功利性的考虑。孝道的现实情怀主要表现在对人们如何对待自己在世的父母等长辈这一现实问题的关注、认识和解决,简言之,是人们对生的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传统孝道强调孝的基本内涵就是“善事父母”,即以敬事亲、以义事亲、以礼事亲等。通俗地说,人们当怀着一颗感恩和敬仰之心以合理合法并让父母等长辈合意的方式去侍奉他们,善养其体,善养其心。曾子说:“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否则,就是不孝。孟子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何谓“善事父母”有不同的理解和规定。但都强调,身为人子人女要竭尽自己的努力,让其父母特别是已经年老的父母生活得安宁、幸福,有体面和尊严,能够尽享“天伦之乐”,为父母“养老送终”,千万不要使自己的父母陷入窘困和不义状态。传统孝道的这一现实情怀主要关注和解决的其实就是人们的“养老送终问题”。现在我们一般强调的也是传统孝道的这一现实情怀。

实际上,传统孝道并不限于其现实情怀,还有其超越情怀。就其人生意义而言,传统孝道的这一超越情怀比其现实情怀更为深刻,更为重要。所谓超越情怀,一般是指人们对人生的终极问题的关注、认识和解决,其关注的对象已经不为眼前事物和目前感受所限,也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事务性、功利性考虑。传统孝道的超越情怀主要表现在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天地崇拜、圣贤崇拜以及继志述事、延续香火等方面,内含历史情怀和未来情怀,超越现实,超越自我,出生入死,具有一种永恒感、尊严感和神秘感。实际上,传统孝道最早强调的不是善事父母,而是孝敬鬼神,后来才将“人事”(孝敬父母)作为关注的中心,实现了从神本到人本的转变,但依然保留了对已死祖先和鬼神的虔诚敬仰。传统孝道的核心观念或基本精神就是一种知本报恩、报本返初的回报情感和人生态度。子女之所以要孝敬父母,乃是因为父母是子女的本源;而父母的本源乃是其祖父母,由此上溯直至人类始祖;长辈死去,从人祖变成鬼神;天地是万物之本。因此,孝敬父母的终极依据不在于父母本身,而在于一种“本源崇拜”和“报本意识”。祖宗崇拜、鬼神崇拜和天地崇拜其实属于同一个序列。传统孝道对远祖近宗、天地鬼神的虔诚敬仰和深切关切不仅赋予孝敬父母更为深远的意义,而且也使人们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摆脱眼前的事务性、功利性考虑而获得一种神圣感、敬畏感和永恒感。

传统孝道的这一超越情怀不汉具有浓厚的历史意识,而且具有一种急切的未来意识。传统孝道不仅强调“慎终追远”“光宗耀祖”,而且强调“世代相传”“香火不灭”。这一未来意识使人们的注意力从“孝敬父母”转向“培育后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等所表达的就是传统孝道一直所注重的一种既面向过去又面向未来、确保世代相传的连续性意识。由此看来,传统孝道不仅强调子女应对父母等前辈的养育之恩予以深情回报,而且也包含父母对子孙后代的深刻关切。传统孝道表达的是一种代代相续的连续性意识及其相应的责任和情感,体现了天人一体、神人一体、祖我一体、生死一体的基本观念。可以说,传统孝道具有一种由己及人、由祖及神、由生及死既不断向外扩展又不断向上提升的双重情怀和人生境界。

传统孝道的上述两种情怀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的关系。传统孝道的超越情怀有助于人们淡化眼前的事务性、功利性考虑,克服人们在践行孝道时容易产生的狭隘性和形式化,理解孝道的更深刻久远的意义,促使人们担负起家族、历史乃至天地的重大责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使自己的人生获得一种庄严感、博大感和永恒感;传统孝道的现实情怀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人生责任和义务,促使人们将其超越情怀落实到孝道的具体实践中,克服其超越情怀的空疏和渺茫,引导子女真情实意地奉养父母等长辈,父母等长辈则真情实意地关怀子女的健康成长,促成和维系一种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在一系列孝行中真切理解人生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同时,传统孝道的现实情怀与超越情怀也有相互冲突的一面。人们专注于其现实情怀,就可能忽视其超越情怀,反之亦然。人们对孝道的理解和践行有时不免陷入顾此失彼的偏执之中,再加上被人曲意利用,很容易割裂乃至扭曲传统孝道的完整意义和人伦情怀。例如,传统孝道本来强调上下通达、生死一体、事死如生,所谓“尊天祭祖、善事父母”等,而偏执的结果却可能是重死轻生,如祭祖时战战兢兢,一丝不苟;奉养父母却马马虎虎,不情不愿,出现“死人胜过活人”“厚葬薄养”等乖谬之举;传统孝道本来具有深刻丰富的内涵,有时却被简化为子女对父母的“绝对顺从”或相互攀比的厚葬之风;如此等等。传统孝道失去其丰富内容和人文情怀,沦为一种表面招牌或一套僵化礼仪。其实,重老轻幼或者重幼轻老,重生轻死或重死轻生,重养轻敬或重敬轻养,都是对传统孝道的偏执化,都不符合传统孝道的基本精神。

人生的责任和义务何在?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何在?父母与子女如何相待?如何对待我们的祖先?如何对待天地万物?这些问题是每个时代、每个社会、每个人都需要不断认识和解决的基本问题。中华传统孝道在其漫长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对这些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解决方法,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也留下了沉痛的历史教训。尽管传统孝道的历史形态和理论形态有其褊狭孤陋之处和时代局限,但其基本精神确实耐人寻味,有许多可取之处,既非反对它的人所说的那样一无是处,也非赞成它的人所说的那样完美无缺。中华传统孝道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解决这些基本的人生问题仍是一种宝贵的历史资源和思想价值源泉。

当代中国社会继承传统孝道的基本要求就是将传统孝道的基本精神与现代文明精神、社会主义道德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继承和弘扬传统孝道所蕴含的亲情相敬相爱之理、推己及人的博爱胸怀和天人一体的生命意识,使之在培养人们的家庭美德和人生境界方面大放光彩。具体些说,当代中国人继承、改造和弘扬中华传统孝道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根据现代精神和方法合理阐释、转化和提升其基本观念及其超越情怀,汲取其历史智慧和人文情怀,剔除其迷信成分和时代陋习。比如,加强阐释其一体相通、互惠对等观念的现代意义,克服其尊卑等级观念的历史局限;将其天地崇拜观念转化和提升为一种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现代生态意识,将其祖先崇拜、圣贤崇拜转化为一种现代的历史意识和文化意识,强化和更新中华民族的自我认同。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关于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范例(3篇)

    - 阅0

    关于婴儿心理健康的维护范文[关键词]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初乳;新生儿;非母婴同室[中图分类号]R1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5(b)-0133-03母婴同室这一理念在国内最.....

    对中药学专业的了解范例(3篇)

    - 阅0

    对中药学专业的了解范文【关键词】临床药师;药学服务;胜任力;PBL;CBL;模式随着我国新医改的不断推进,转变药学服务模式、加强临床药师人才培养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点。药师的专业.....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