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与新闻学范例(3篇)

来源:

广播电视与新闻学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

近几年,我国各种新兴媒体不断涌现,而各媒体之间的融合也在逐渐加强,由此可见,媒介融合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媒介融合让网络技术、大数据、数字传播等新兴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由于手机、平板电脑等新闻传播媒介的出现,电视新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电视新闻的传播有着内容滞后性、共享不及时性及消息传播速度慢等不足之处,非常不利于电视新闻在当前社会的发展,因此,不断创新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成为必然选择。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是国外学者提出的。媒介融合是指通过不同媒体或媒介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实现了新闻传播的一体性。媒介融合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不同媒介在新闻传播方式和内容中所产生的相互作用;从狭义上来说,是指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各种途径的交流、融合。

二、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现状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内容非常复杂,每天要在大量的新闻中选出最为合适的内容进行报道,筛选工作量非常庞大。首先新闻编辑应当明确自身职责和目的,筛选的新闻必须具有正面、积极向上、真善美等特点,对于一些含有负面、消极、偏激内容的新闻一律不予选用。其次,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对观众的喜好及社会动态有一个全面把握,选择人们喜闻乐见的电视新闻素材,提高新闻的收视率。最后,新闻编辑应当迎合媒介融合趋势,创新新闻传播的内容、形式、途径,促进电视新闻的个性化定制,这样能引起观众的好奇心与注意力,提高电视新闻的用户黏性,为电视新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在当前时代处于劣势。首先,传统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形式非常单一,仅在电视上进行传播。其次,传统广播电视新闻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多元化、碎片化、快速化新闻阅读需求。最后,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的创新性与高效性不足,无法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也就容易造成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没落。

三、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策略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当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创新新闻传播途径,为新闻行业的发展开拓良好的未来。当前是各种信息技术与新媒体不断涌现的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利用各种手段,创新新闻采集、制作、编辑工作。

1.提高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视程度。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程度,必须提高对编辑工作的重视程度。一个优秀的广播电视编辑人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对编辑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自身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应当了解当前社会民众的需求,新闻编辑可以深入到社会中收集群众对新闻的看法与喜好,这样在新闻收集工作中能够有一个大致方向,迎合观众的想法。除了满足群众需求还要提高新闻质量,注重对新闻人物的形象塑造。在新闻标题的选择上,也应当进行适当改变。选择合适的标题,能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对电视新闻宣传有良好作用。新闻工作者在采集新闻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新闻的时效性与真实性,还要提高新闻的观赏性。

2.构建信息化数字新闻平台。媒介融合时代各种科学技术和信息手段不断涌现,新闻工作者可以依托这些技术与手段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效率、拓展传播形式。电视新闻工作者建立信息化数字新闻平台,能够实现新闻与各种媒介资源的融合,既提高了新闻信息的共享性,又提高了新闻信息的质量。这一平台体现了新闻内容的多样性,破除了传统电视新闻的局限,为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最为常见的信息平台有微博、微信、知乎等。以新浪微博为例,新浪微博所拥有的网民基数非常庞大,新闻编辑可以在认证账号中新闻信息。微博有着良好的互动性,新闻编辑信息后,可以在微博上了解网友的看法与观点,积极与其进行互动,对网友提出的合理意见,新闻编辑可以采纳并改进工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3.提高新闻质量,创新新闻采集与制作方法。互联网与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创新新闻采集制作方法提供了可能性。在新闻创新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内容、形式、质量的统一。首先,不同板块的新闻应当进行合理的配置。例如民生与社会板块一定要占据较大篇幅。其次,新闻编辑人员要选择不同的新闻传播方式,扩大新闻的影响力。最后,在报道国家大事时,编辑人员一定要坚持新闻的严肃性和原则性。

4.提高编辑技能。媒介融合背景下,不仅广播电视新闻需要进行创新与转型,电视新闻编辑也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加强知识储备,紧跟时代潮流,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其一,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要通过培训与自主学习提高自己的新媒体技术水平。其二,编辑人员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与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海量信息,如何有效并快速地筛选出正确信息,是对编辑人员的一个极大考验。

四、结语

广播电视与新闻学范文篇2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理念更新的依据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理念更新的理论依据。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其教育理念的更新应秉承现阶段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一直占主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回归到它的本意――促进个人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即高等教育不仅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价值,促进个人发展乃是其固有的基本价值之一。“高等教育正是在对每一个人施加影响,满足每一个个人的求知欲望,帮助实现每一个个人的目标的过程中和基础上,体现着其他的价值与功能。由于教育是发展人的一种特殊手段,离开了人自身的发展,教育就无从反映和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本身也就不会存在。因此,在高等教育价值体系中,最为基础的是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也即高等教育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现阶段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全面反映社会需要、学生个人需要和知识传承创新需要。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应是:在三种价值取向统整的基础上更强调学生个体的价值。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理念更新的现实依据。从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看,进入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理念须改单一的“统一与标准化”理念为“层次化与多样化”的理念。面向2022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又明确把创新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目标之一。从广播电视业的深刻变革看,目前广播电视媒体正面临着媒介融合、三网融合、制播分离等变革,这些变革将使广播电视业的理念、体制、组织机构、工作方式等各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对广播电视新闻人才提出新要求。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理念的更新要满足这些新语境对人才的新需求,从而解决人才培养与现实需要脱节的问题。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新理念确立的逻辑框架

教育理念是一系列观念融合而成的观念体系,又是为解决当前问题而确立的工具。新语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理念应在遵循现阶段高等教育以学生需要为基础的“三位一体”价值观的前提下,结合目前新语境提出的人才培养新需求来更新。首先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分长远需要和短期需要。长远需要是使学生成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人,应在学生身上体现教育的本质和本科教育的本质,使学生达到本科教育应有的目标,为后续发展打好基础;短期发展需要是使学生具有与社会接轨的能力,毕业步入社会后能顺利地找到相应的职业,应体现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特色,使学生具有其他专业不可替代的能力。其次,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抽象层面是满足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层面是满足广播电视业变革的需要。再次,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一是急需能够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创新人才,二是急需能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化传播人才。实质上,这些需要不是割裂的,彼此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如创新人才不仅国家需要,而且学生个人和广播电视媒体都需要。应该说,新语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理念的确立,需考虑的因素更多,因而更难把握。但不管怎样,更新的教育理念能体现现阶段高等教育“三位一体”的价值观,并能满足新语境下人才培养的新需求,能切实解决当前的问题,应不失为较科学的教育理念。

新语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新理念

基于教育本质和本科教育本质的思考: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理念。雅斯贝尔斯认为:“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杜威说:“教育的真谛不但是使新生一代适应当前的环境,还要养成他们继续不停地适应那向着未来而迅速发展的广大世界和日新月异的民主社会。”回顾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的发展,专业教育很长时间处于大学的主导地位,过分追求专业化的极端行为会对人的发展带来危害。“专业化教育也许会促进对某一专门知识的理解,但它最终会削弱、限制一个人心智的发展,而这恰恰是大学最重要的目标。”限制一个人的心智,也就限制了向未来发展的潜能,是对教育本质的违背。而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全面的学识、理性的智慧,有利于学生个人全面可持续发展。

但是实施通识教育并不是否定专业教育。教育部高教司杨志坚博士在其博士论文《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中论证了本科教育的本质是专业教育。所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通识教育可为专业教育打基础;另一方面,专业教育可使通识教育深入并进一步内化为专业方面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通识教育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只有达到两者的有机融合,才能使双方共同推进;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只有在通识教育的沃土上才能有更大更持久的生长空间,从而较好地实现专业教育的价值。

基于专业特色的思考:“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特色”的核心竞争力理念。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不同于其他专业特别是新闻传播类专业独特的能力。要找到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特色,还得从问题的本体――广播电视新闻学科本身来探求。从广义上看,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整个广播电视媒体;从狭义上看,是广播电视媒体的新闻类节目;而从当今媒体的变革看,电视媒体已成为第一媒体。可见电视媒体的新闻类节目是本专业服务的重中之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培养的学生要能服务好电视媒体,实现电视媒体新闻节目的信息传播功能是关键。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电视媒介与其他媒介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同时输出的双重信息的传播。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已进入视觉传播时代,而且在新闻传播进入公民新闻时代的今天,视频采集的容易要求记者具有更专业的采集能力,电视媒体应保持并发扬对直接信息――画面重视的传统。同时克服间接信息传播不足的弱点,通过巧用新闻解释权加大间接信息传播的深度。中国传媒大学高晓虹教授认为:当下新闻的竞争,与其说是新闻源的竞争,不如说是对新闻解释权的竞争,如何分析、解释、判断就成为媒体竞争的焦点。而且,在电视媒体的直播已成常态的今天,电视记者的解释能力与其他媒体记者明显不同的是,电视媒体的声画合一、即时性等要求电视记者具有在新闻现场面向镜头快速解释的能力。

因此,新语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是培养学生用更专业的音视频采编技能,在新闻报道中快速进行解释的能力。这样的能力,是新闻学科之外的财经、政法、体育等专业和新闻学科之内的新闻学等相近专业学生难以具备的,从而可以有效抵制这些替代品的威胁,彰显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基于广播电视行业变革需要的思考:“以视听媒体为主的有限度”的融合化理念。媒介融合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提出了培养融合人才的要求,但是目前存在的误区是把融合型人才等同于全能型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认为,培养“全知记者”是新闻教育的误区,是一种南辕北辙的做法。国外已有的经验一定程度说明了把学生培养成全能型人才没有必要也不现实。笔者认为,全能型记者是媒介融合要求的理想状态,在目前的中国不太现实。从学生的学习看,大学本科四年,由于实习和就业等原因,在校学习实际只有三年,这样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出的真正胜任全能要求的记者应该是极少的;从媒介工作实际看,除非在特殊情况下,一般还是以团队形式作战。因此,在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中,把全能型记者作为理想目标,实际目标是在基本掌握所有媒体的技能的基础上,侧重于传统广电媒体和相关的视听新媒体的学习,进行有限度的能力拓展,这才是大学四年较现实的做法。

基于市场和学生个体需求的思考:“满足广播电视及泛媒体需求”的多样化理念。从社会的需求看,仅仅培养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需要的采写编播人才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广播电视媒体行业内部,新技术不断促使多样化传播媒介和途径的产生,目前与广播电视有关的各种新媒体表现出对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的新需求;另一方面新闻媒体以外的行业,其公关宣传等泛媒体岗位,随着与外界沟通的需要和自己媒介素养的提高,对传媒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社会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的需要已从较单一的传统媒体需求扩大到泛媒体多种岗位的多样化需求。

从学生个体的需要看,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带来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的结构性失业,敲响了多样化人才培养的警钟。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需要给学生尽可能大的空间,让学生不受局限地成长为各具特色的人才,以缓解就业的压力。

基于提升国家形象需要的思考:侧重于“中国问题的国际表达”的国际化理念。随着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问题越来越具有国际性,国际问题也越来越直接影响到中国。如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来提升国家形象成为新闻媒体的重要课题。虽然高端国际传播专门人才主要由重点新闻院校的国际传播专业硕士和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院校培养,但这并不意味着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不需要国际视野。无论是国内传播人才还是国际传播人才,都需要有国际化的视野,懂得如何做好“中国问题的国际表达”和“国际问题的中国表达”。目前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专门国际报道的几率较小,但随着更多省级电视媒体走出国门和大量广播电视网站的完善,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国际化意识和能力也提出相应要求,只不过重点在“中国问题的国际表达”。

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思考:“培养创新的潜能”的创新理念。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广播电视行业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广播电视业相对其他行业来说,变化日新月异,对人才的创新要求更高,遍观广电媒体竞争成败的案例,可以发现,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媒体在市场上的生存状态和竞争地位,而媒体要创新,关键在于人才的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在学校系统的教育,但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还没有完全定型,确切地说是培养了一种创新的潜能,一种基本素质,而真正成型则是在社会实践中,高校如果培养好学生创新的潜能,就给予了学生创新的源泉,会使学生不断创新进取,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文为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重点课题立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0A030)

注释:

胡建华:《高等教育价值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研究》,2005(11)。

李福华:《高等教育哲学基础新探――兼评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4)。

雅斯贝尔斯[德]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4页。

杜威[美]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强:《大学理念再思考》,省略/article/20060721/3200917.shtml。

高晓虹:《电视传播理念的创新思考》,《编辑学刊》,2010(1)。

潘启雯、解巍:《专家认为培养“全知记者”是新闻教育的误区》,《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12-10。

广播电视与新闻学范文

一、我国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现状

1.广播电视新闻策划。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是指电视新闻策划人依据新闻的基本规律和电视纪实的特性,对事件信息进行创意分析,制定新闻报道的策略,构思、设计新闻报道的方式和方法以及技巧,以取得最佳的报道效果。策划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创作重要的方案依据,决定了电视新闻节目质量优劣。因此,编导在策划过程中应遵循“三个坚持”原则,即坚持新闻客观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观众需求第一。广播电视策划工作是一把双刃剑,既给新闻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业界和受众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我国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现状。

新闻类节目是电视媒体最重要的节目类型,被称为“广电第一语言。”我国电视台的设置是“四级办电视”,各级电视媒体竞争分级化,形成全国性新闻与地方性新闻两大竞争领域。从目前电视新闻节目的现状看,中央与省级电视台实现了卫星转播,不断加大新闻节目的投入,展开收视率的激烈竞争。部分省市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收视率超过央视新闻节目,一改央视电视新闻一家独大的局面,逐渐形成了央视、省级与境外卫视、省市级地方台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当前的电视新闻节目策划,无论是央视还是省市电视台,内容、形式和受众定位都各有千秋,注重创意、内涵的规划和报道深度的挖掘,为观众展现了一个了解国内外即时讯息的重要窗口,体现了电视新闻策划人的良好素质。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少数策划人急功近利,为了取得竞争优势或某种狭隘的利益,人为编造新闻和安排新闻事件,甚至片面追求卖点而恶意炒作事件,在受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不利于正确舆论氛围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事实上,新闻节目的真正卖点在于策划人的创新思维。

二、广播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思维

1.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创新思维的特征。

在电视新闻节目创作过程中,策划人的创新思维主要表现在主题、形式、风格等方面,具有新颖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新颖性是创新思维的核心要素。事件报道的新视角、新观点、新理念、新表现手法等,能够令人耳目一新,在众多的电视新闻节目中独树一帜。资讯时代,新闻资源的来源具有多元化途径。每当事件发生,新闻记者的身影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不同的媒体针对同一事件,往往采用不同的策划手段和方式进行报道,大体表现出新闻时间点、深度报道、重大选题和独特视点等特点。从本质上说,广播电视新闻策划是为了取得新闻资源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和传播效果,对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件在叙事角度、思路、编排处理、写作风格等方面的策划。明确了新闻报道的策略、方式、步骤,就容易增强新闻节目的可视性,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因此,新闻节目要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新闻节目策划人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运用创新思维开展新闻节目的策划工作。

2.影响广播电视新闻策划创新思维的因素。

(1)创作方式。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是一个团队协同创作的结果,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是一种工业化生产的创作方式。这种方式对策划人的创新思维影响较大。如果将电视新闻节目视作一种商品,那么,它同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以低投入追求高产出、高效率,吸引观众和争夺收视率,表现出很强的功利性,将创作思维活动转变为市场的努力,从而使得策划人的创新思维受到制约。当然,市场化的创作方式对于新闻节目是利弊同在的。

(2)运作体制。

广播电视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一直以来承担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宣贯功能,通过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产生教化社会大众的作用。广播电视新闻的节目特性,框定了它的意识形态色彩。这对策划人的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发挥不无影响。

(3)创新机制。

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知识和创新思维的应用依赖科学的创新机制。否则,陈旧的观念、单一的知识和僵化的思维很难建构新的策划理念。随着广播电视新闻的快速发展,对新闻策划人的数量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对新闻策划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培养机制,难以鼓励和激发策划人的创新思维。

三、广播电视新闻策划中创新思维的应用

从目前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渠道看,主要有四种:新闻频道新闻、综合频道新闻、专业频道新闻和新闻通讯社新闻。内容提供商提供的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播放时间的编排也较为合理。但从策划的角度来讲,却不尽人意。电视新闻传播作为当前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要求题材具有时效性、可读性的同时,更要进行理性的思考,不仅要有客观报道,也要有主持人中肯的主观评价。这就是受众为什么喜欢白岩松的原因。这给新闻策划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因此,在新闻节目的策划中,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形式、观点,都需要运用发散性思维、辩证性思维、探询性思维、前瞻性思维等创新思维进行创作。这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1.题材创新。

观众的诉求与收视率的竞争,要求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策划人注意选题的新颖性,善于发现问题本质,选择内容新颖的题材,创新报道视角、采访、摄制和制作方式,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富有新意和创意的新闻节目,突破新闻节目的旧模式,使节目形式不断推陈出新,激发观众的收视兴趣。

2.动机创新。

一般而言,电视节目策划人对成就、权力、薪酬、友谊、刺激等的心理需要是其参与创新活动的动机。因此,从管理角度说,保护和创新策划人的正确动机是创新新闻节目的前提条件,宜采用独立制片制模式,适度地运用激励机制,给策划人创造集思广益、发挥才能和冒险的空间,满足策划人高层次需要,激发其创新思维,形成富有观点的个人风格。

参考文献:

[1]李云仙:《广播电视新闻策划漫议》[J].《声屏学刊》2001年第1期

[2]管艳:《“发现—提炼—升华”: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的三步曲》[J].《理论与创作》2009年第4期

[3]王永忠:《以新闻策划增强电视新闻宣传的有效性》[J].《声屏世界》2012年4期

[4]吴玉光:《电视新闻策划的创新》[J].《新闻窗》2011年第4期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农业农村审计工作总结范例(3篇)

    - 阅0

    农业农村审计工作总结范文关键词:农村财务审计;注册会计师;不足;优势作为拥有9亿农民的大国,农村问题向来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农村财务的混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

    社会保险基金法范例(3篇)

    - 阅0

    社会保险基金法范文一、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存在的缺陷(一)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当期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情况对于参保单位按月足额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收入,采用收.....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