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范例(3篇)

来源:其他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范文篇1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探索;先进文化

中图分类号:D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186-02

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就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样才能更好地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就是说,才能更好地执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成长和发展的历史,正是探索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史。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是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也有其内因与外因。内因概括起来有二:一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二是中国革命的内在需要。外因的作用概括起来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马克思是先进文化的传人。

1.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政党是阶级的政治代表,列宁说:“党是阶级的先进部队,是阶级的领导者和组织。”“在多数情况下,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近代以来,任何新生阶级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出现本阶级的政治代表,西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出现,说明了这一客观规律。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共产党的产生,也不例外,无产阶级是近代工业的产物,中国无产阶级是随着近代中国新式企业的出现而产生的。从19世纪四五十年代起,它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产生、壮大起来。1894年,中国近代产业工人已有约10万人以上。到1919年前,已增至200万人左右。随着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中国的工人运动也不断发展,由自发阶段向自觉阶段过渡。工人阶级的壮大,政党的出现成为历史的必然,这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内因。而先进文化的向导也成为历史的必然。

2.中国革命的内在需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的内在需要。我们知道,中国的民主革命,从一般意义上说,开始于中国社会性质及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之初。从那时起,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梁起超领导的运动,都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起过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农民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阶级局限,使这两次运动均以失败告终。更有完全意义的孙中山所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最后也是失败。那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不断激化又是必然和不可避免的,它将推动革命向前发展。谁有能力提出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革命纲领,谁能推动革命,成为革命的领导者,中国的无产阶级,其在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地位,决定了它革命的坚决性和彻底性,因此,它(通过其政治代表)能够提出这样的革命纲领,成为革命的领导者。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是应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需要向前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这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内因之一。我们纵观几次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原因,不难看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革命理论的向导作用。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并在这种革命理论的指引下,领导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3.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1917年十月俄国爆发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的胜利,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摆脱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树立了榜样,给中国进步的思想界带来了希望,这种希望就是先进文化——马列主义的向导作用,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就是沿着布尔什维克党的路子走出来的。

4.马列主义是先进文化代表。十月革命后,一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很快便接受并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的杰出代表就是。他在1918年11月发表的《庶民的胜利》的著名演说,以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1919年元旦发表的(新纪元)等文章中,热情洋溢地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及其伟大意义,“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是他的预言,这预言激励着共产党人为之而奋斗。由于马克思主义这种外来的先进的文化的开始传播,、陈独秀、、等一些激进民主主义者,便逐步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者。以后,新文化运动进一步发展为以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的思想解放运动。宣传社会主义思潮和革命思想的社团、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如《新青年》杂志逐渐成为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有较大影响的刊物。《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也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马克思主义这种先进文化的传播,一大批革命知识分子成长起来,开始形成了一支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队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可以说,马列主义是先进文化代表对我党的成立起到不可估量的外因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发展是探索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程

文化是20世纪人类社会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在新世纪里,文化更是成为世界各国政治家、思想家和各门学科学者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同样作为中国政治家和思想家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对这个问题很关注。她除了宣传马列主义这种先进文化之外,还大力探索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可以说,她的历史是探索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史。

1.中国共产党是优秀文化遗产的集大成者。中华文化是惟一历经从人类文化的源起、生长、发展、壮大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她有许多优秀成果,人们把她统称为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在历史上曾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在人类文明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中国共产党没有丢掉这份丰厚的文化遗产,而是把它发扬光大。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特质“德”,中国共产党把她运用到干部的考核和任用标准上,并对“德”赋予新的内容。还有其他许多方面,多得举不胜举。

2.中国共产党是人类新文化创造者。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先进文化发展必然产物,更是中国新文化的创造者和保卫者,也是人类新文化的创造者和保卫者。“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人民掌握了马列主义的新文化,产生了由共产党所领导的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形成了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思想,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伟大代表。在几十年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坚持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形形式式的反动派、复古派、殖民派等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坚持和捍卫了“五四”运动的文化方向,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思想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社会风气,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发展繁荣科学教育文化事业。中国共产党在怎样代表先进文化的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特别是“”中在思想文化领域通过“大批判”来实行“全面”,结果恰恰是阻碍以至破坏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认真总结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经验教训。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调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使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到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在这新阶段里,中国共产党也结合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创造了邓小平理论这种新的先进文化。并用邓论作为向导,抵制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捍卫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思想、邓小平理论已经越过国界,带有世界性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解体后,这种指导作用的榜样性越来越明显,已成为人类先进文化的伟大代表——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这样说,它不仅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文化代表,而且是人类先进伟大代表。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范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现代化道路特色探索

近代以来,复兴中华民族,实现社会现代化,成为无数志士仁人不懈追求的理想目标。许多政治力量和先进人士,都曾提出过现代化的构想,并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遗憾的是,都没能够成功。现代化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勇于理论创新和善于把握规律,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苏联模式”的突破和对自己道路的初步探索

现代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肩上。

建国后的头七年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探索期。在这七年内,恢复了国民经济,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镇压了反革命,进行了和其他民主改革,建立和巩固了各级人民政权,调整和发展了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地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前后一年半左右,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探索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先是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初步形成了一些极具价值的设想和思路。接着,党的明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及至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开展全党整风,还提出了一系列富于创造精神的新的方针和设想。这些方针和设想本来有可能使成为第二次伟大革命的起点,但是后来的曲折使这个理论的起点没能变成历史的现实。

从1957年反斗争扩大化到1966年“”爆发之前,是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发展期。“”十年是党探索社会主义的严重失误期。60年代前期,随着中苏关系恶化和中美关系因美国侵略战争的逐步升级处于尖锐对抗状态,这都影响党对整个世界形势的观察以及对时代和社会主义发展中一些问题的认识。这是一次完全陷入误区的探索。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开始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党对社会主义及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巨大飞跃,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的重要成果。

(一)关于生产力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提出。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既是中介手段又是奋斗目标。既破除了发展生产力只是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中介手段的观念,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的观点;又破除了用抽象原则和空想模式来裁判生活的概念,确立了用生产力标准来检验一切工作和衡量社会进步的观点。

(二)关于所有制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所有制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既破除了社会主义必须消灭一切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旧观念,确立了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新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了那种单一、纯粹的社会主义所有制观念;又破除了公有制经济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必须统一的旧观念,确立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分离的新思想。

(三)关于分配问题。与所有制的变化相适应,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破除了把社会主义的平等理解为收入的平均分配的旧观念,确立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新思想;破除了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的旧观念,确立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分配政策的新思想。

(四)关于经济运行机制问题。破除了计划管理必须通过指令性计划实行直接的计划分配的旧观念,确立了计划工作必须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基础上的新思想;破除了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旧观念,确立了不仅生产资料是商品,而且要建立生产要素市场的新观点。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认识和探索虽然经历了一番曲折,付出了沉重代价,但毕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认识上也产生了实质性的飞跃。社会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目前仅处于它的初级阶段。对于这个初级阶段的状况、矛盾、演变及其规律的认识,在许多方面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但不管怎样,这些已经取得的探索成果都将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时刻鼓舞和激励着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同时也会给未来的探索以智慧、力量和启迪。

参考文献:

[1]曾景忠.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化的探索.中共党史研究.1991(3)

[2]郑谦,汪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中共党史研究.1991(4)

[3]张静如.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3)

[4]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范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260-02

一、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存续的精神血脉,也是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更是民族兴盛的精神资源,对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民族精神体现了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对新时期文化建设的要求,也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只要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共同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品质,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任何民族精神都是民族文化的历史产物。”[1]因此,民族精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风貌和发展水平,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就是弘扬中国先进文化,同时还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证党的先进性。

第二,民族精神是我们党凝聚全民族力量的精神支柱。当西方用作为民族的凝聚力量,并质疑我们没有信仰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举起了民族精神的大旗。民族精神往往内化于民众的心理意识之中,由于共同生活和劳动,形成了共同的民族情感,并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量,这种力量推动着民族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尤其是当面对危机和灾难的时候,民族精神往往能迸发出精神支柱的力量。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可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不屈不挠、独立自主的意识,才使得我们这个民族在遭受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的时候,能够奋起抗争,万众一心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赢得民族的独立,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能够不依赖照搬别人,摆脱别人的支配和控制,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因此,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力量之源。

第三,民族精神是我们党进行开拓创新实现发展的推动力量。民族精神既有内在的稳定性,又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性,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赋予民族精神新的内涵,使之不断丰富和发展。人们往往能看到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作用,却忽视了它开拓创新的推动力量,今天我们党所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继承、创新和发展。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2]

二、发挥好近现代史教育对于培养民族精神的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自2005年《实施方案》颁布以来全国高等院校本科生必修的四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它主要讲授近现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所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从而使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情国史,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用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铸就而成,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也因中国近现代史而丰富饱满,永葆生机与活力。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简述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范例(12

    - 阅0

    简述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范文篇1关键字: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

    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范例(1

    - 阅0

    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范文篇1摘要心理暗示是人类固有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它是在没有明显对抗的条件下,采用较为隐蔽而又含蓄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人.....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