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范文篇1

摘要心理暗示是人类固有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它是在没有明显对抗的条件下,采用较为隐蔽而又含蓄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接受一定的意见。在体育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心理暗示,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暗示教学效果

一、前言

心理暗示,是指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它是在无对抗的态度下,使人按照一定的方式或不加评判的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的心理效应。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不同的暗示心理,以明显或不明显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并通过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流,达到无意识的心理倾向,从而产生教育和激励的效果,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具体在体育教学中就是指教师采用言语、手势、表情、动作等对学生正在进行的行为进行含蓄、间接提示,使他们在暗示中自觉地按照教师的意图或规范的标准进行修正,在整个暗示和修正过程中无痕迹地进行。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法培育学生积极良好的心态,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心理暗示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暗示可调动学生潜在的能力和无意识活动的能动性,增强思维、情感、意志、注意、记忆等功能,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暗示在教育教学中一旦掌握不好,就会发生消极的偏离性暗示,导致错误的一面。

二、心理暗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语言暗示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也是沟通人类心灵的钥匙。语义深蕴富于隐喻的语言更具有暗示性。通过合理的暗示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趣,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状态。在武术的教学中,教师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暗示,如“加油、试试、勇敢、不错”等褒奖式语言加以鼓励,就可以杜绝恐惧心理的产生,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状态。在耐力跑练习中,我把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从发令开始到结束没有任何语言提醒,结果发现本组中偷懒的同学较多,成绩普遍较差。第二组开始前,我先给他们定了目标,而且在跑的过程中不断的用激励性的语言不断进行激励,结果第二组同学完全发扬了拼搏精神,成绩明显好于第一组。

(二)教师的示范对学生也具有重要的心理暗示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示范准确、轻松、优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掌握动作的信心。体育教师的技能水平越高,表象暗示越丰富,则学生对技术的理解越深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满足学生求知欲和学习欲望的程度是呈正比的。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对学生产生榜样作用的暗示效应。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品德的楷模,教师的思想品德、处世方法以及个性特点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意识、无意识地产生感染和启迪作用。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只有在正确、高尚动机引导下所产生的教学和教育行为,才可能起到表率作用。体育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以身作则,这种暗示效应在体育课堂上处处体现,它将启迪学生如何对待人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三)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指通过主观想象某种特殊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自我暗示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这两种情况。有些学生感到动作练习完成的不如别人好,就不想再练该动作了,这是不可取的消极自我暗示。教师要指导学生消除消极的自我暗示,进行自我激励,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很多同学掌握正确动作较难,此时就要引导学生每次在做动作前应先把完整的动作技术在脑海中想一遍,然后暗示自己“一定行、一定能掌握、一定会成功”等积极暗示,增强学生的信心,更快的掌握动作技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教师的眼神、表情和手势也具有暗示作用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眼神,表情和手势是无声的语言,有时能起到有声语言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对一个自尊心很强或一个胆怯的学生来说,教师用责备的目光看他一眼,比点名批评几句效果好。在练习中教师检查学生的技术掌握情况时,对做得好的学生用赞许的目光给予肯定,学生就会受到鼓励,而对一个未能掌握好技术动作的学生,教师若用热情期待的目光示意,就能争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总之,各种各样的暗示影响着体育课堂教学的开展,形成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只要体育教师能够正确对待、认真设计、不懈努力,就能把各种各样的心理暗示为课堂教学服务,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丕.学校教育心理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范文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构建和谐课堂

课堂上,如果教师能成功做到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朋友,那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有趣,教师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尽最大的努力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

二、准确把握教材的作用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分看重教材,认为把教材的内容教给学生就算完成任务。其实教材只不过是一个案例,教师应该好好使用案例去教学生。然而很多教师不用心去研究教材,导致其对教材的理解不够准确,缺乏对教材的独特见解,在课堂教学时只知道照本宣科。同时,有些教师只知道单纯地把知识教给学生,不向学生作解释,使得学生不懂得所学知识的含义。这种对教材的错误使用方法使得教师无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认真剖析教材内容,抓住教材的重点。以便在上课时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转变教师角色

在课堂上,真正的主角应该是学生。而现实生活中,课堂往往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其实语文教学应该是以教会学生如何读书、如何理解课文内容为主要目的,而不是教师把自己的经验灌输给学生。很多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很快就帮助学生掌握住了课文

的重点。这使得学生没有时间独立思考,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发现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自己越来越难以理解课文。因此,教师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学习课文,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加深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只要做好引导者,引导学生向一个正确的方向讨论即可。

总之,有效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贯彻执行课程标准的

各项理念。对初中生来说,初中时期正是培养自己语文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建立高效课堂,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尽最大的努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语文的技巧。让学生通过感悟语文来感悟人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范文篇3

一、积累语言文字,把握文本内容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生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的第一步,应该在于对具体语言材料的积累、感悟上,把握文本的内容。薛老师进行了如下安排:

师:读完《哪吒闹海》这一个故事,我们可以用几句话把它清清楚楚地说出来,这叫概述。不管多么复杂的一件事,都可以用三句话概述。哪三句话呢?第一句:哪吒为何闹海?第二句:如何闹海?第三句话:闹了又如何?请你根据这三个问题,概述一下这个故事。(生练习概述)

师:谁有这个本事?

生: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兴风作浪,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师插话:第一句。)他来到海边,一摆浑天绫,搅得水晶宫都摇晃起来;(师插话:这里用分号,继续。)他一扔乾坤圈,一下子就把夜叉给砸死了;(师插话:还是用分号,继续。)他一抖浑天绫,就将三太子逼出了原形。(师插话:这里用句号。这是第二句。)从此,老百姓又过上了太平日子。(师插话:这是第三句。)

:谁还有本事说得不一样?

生:哪吒决心治一治胡作非为的东海龙王,(师插话:是父子。)哪吒决心治一治胡作非为的东海龙王父子。(师插话:第一句简洁明了。)便带着乾坤圈和浑天绫来到大海边,他就是那么轻轻一摆、一扔、一抖,便打死了夜叉和龙王的三太子。(师插话:了不起!将“三闹”用三个“一”概括,的确有本事!这是第二句。)从此,东海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老百姓又过上了太平日子。(师插话:第三句。)

师:有个小建议,两次用到了“胡作非为”,重复了,可以换一个词语。

生:从此,东海龙王再也不敢兴风作浪了。

师:这样就完美了!

师:这三句话,为何闹?是原因;如何闹?是经过;闹了又如何?是结果。把原因、经过、结果说清楚,就把这个故事说得清清楚楚了。

目前,不少语文课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分析、理解、体验式课堂教学仍占据主流。这样的课堂,学生自己思考、发现得少,对文本语言及语言策略的学习更少。其实,学生都能读懂教材大致内容,老师可以多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薛老师通过示范,让学生明白了童话主要内容的语言结构,掌握了抓住“原因、经过、结果”三要素完成内容的概述策略。对学生今后的语言文字运用有明显的帮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话语构建,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水平,实现了真正的语文教学。

二、咀嚼语言文字,探索文本意蕴

叶圣陶先生说:“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不很了解,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语文学习也是如此。培养学生咀嚼语言文字的意识,就能从寻常的字眼中,读出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感受文章的意蕴。且看《哪吒闹海》的教学片段。

师:你看“举起斧头便砍”,他有没有跟人家说话?有没有跟人家讲道理?

生:没有!

师:拿起斧头便砍,说明夜叉残忍无比,杀人不眨眼,不是好人!举枪便刺,好不好?

生:不好!

师:抡起拳头便打?

生:不好!

师:张口便骂?

生:不好!

师:像这种“什么便什么”的人,都不是好人!(众笑)

咀嚼语言文字,有助于把握语言的准确性。它是对语言文字正确理解和认识的最基本要素。咀嚼语言文字,有助于感受语言的形象性。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再现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薛老师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虚词“便”字咀嚼,不仅准确把握了“便”字的精髓,而且嚼出了夜叉残忍无比的可恶形象,体会到哪吒为民除害的英雄品质,甚至探究出“便”字丰富的意蕴和独特的表现力――“像这种‘什么便什么’的人,都不是好人”,无形中让学生掌握了这一特殊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

三、重构语言文字,凸显文本魅力

张庆先生这样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主要途径是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让他们在不断的吸纳、不断的倾诉、大量的实践、铢积寸累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薛老师本课教学的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寓语言文字运用于阅读教学之中。

师:怎样把一个故事讲得精彩呢?老师有一个法宝――把一句话变成三句话。有了这个本事,你就能把故事讲得栩栩如生了。我们一起来练一练吧!先看这一句:“夜叉从水底钻出来,只见一个娃娃在洗澡,举起斧头便砍。”怎么变成三句话呢?

生:(齐读)夜叉从水底钻出来。

师:(板书)只见――

生:只见一个白白胖胖的娃娃在洗澡。

师:“白白胖胖”,多好玩啊!这叫“形象”!夜叉看到后,(板书)就大喝一声――你敢到海里洗澡,看我把你收拾了!

生:你敢在这里洗澡,一定是活得不耐烦了!

师:这句话说得真好!因为哪吒把水晶宫搅得不得安宁,天翻地覆,这不是找死吗?

生:夜叉大喝一声:”哪里来的小娃娃,居然在龙宫前洗澡,你不想活了?还把我们的水晶宫搞得摇晃起来。”

生:夜叉大喝一声,哪里来的小娃娃,竟然敢在水晶宫门前撒野?你活得不耐烦了!

师:大喝一声:“呔!”加一个“呔”字,就有声有色了!

生:夜叉大喝一声:“呔,你个小娃娃,把我们的龙宫搅得天翻地覆,我看你是不想活了!“

师:(板书)哪吒转身一看,只见――

生:哪吒转身一看,只见一个相貌丑陋的怪物,穿着三角裤衩,凶神恶煞地向他冲过来,举起斧头便砍。

师:看看课文中的插图,青面獠牙的一个怪物。哪吒怕不怕?

生:一点儿都不怕!

师:于是,(板书)就笑着说――

生:哪里来的怪物,想要我的命啊,门都没有!

生:哈哈,红毛怪物,你也会说人话?

师:人物一开口,故事就生动啦!现在,将刚才这几句话连贯地讲一讲。

生:夜叉从水底钻出来,只见一个白白胖胖的娃娃在洗澡,便大喝一声:“呔,你这个臭娃娃,居然敢在龙王的地盘上撒野,看我不把你收拾了。”哪吒转身一看,只见一个红毛的怪物凶神恶煞地盯着他,便笑着说:“哈,哈,你想打我?还嫩了点。”夜叉一听便火冒三丈,暴跳如雷,举起斧头便向他砍去。

师:一句话讲成三句话!这就叫具体、生动、形象!如果一个故事,把每一句都变成三句话,好听不好听?

生:(齐)好听!

《课标》指出:“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将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材料、语言形式迁移到新的语境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追求。薛老师提示三处短语:“只见……”“就大喝一声……”“哪吒转身一看,只见……”引导学生想象夜叉的外貌、语言、神态,讲述故事,将一句话变成三句,使故事变得具体生动起来,使学生的语言变得精彩纷呈。

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范文篇4

笔者多年从事高年级语文教学,深感语文教育的责任重大,来不得半点的懈怠,必须想方设法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文教学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做到较为完美的统一,进而使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如何使最难处理的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较为完美的统一,并让语文知识和技能与生活统一起来,笔者以为,若如此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滋养生命

语文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编写有着原则性的制约,要求教材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所以我们的教材则重在对现实、人类、自然的关注,便于学生理解、尊重多样文化,进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材的选文也显得文质兼美,具有典型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各种类别配置运用,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教材也非常注意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引导。综观苏编高中语文教材,基本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原则性要求,而且追求其主观形式的创新。

结合几年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笔者认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内涵尤为重要。如何去把握我们所从事的语文教育的内涵呢?首先必须研读新的发展时期语文课程标准的含义。语文课程标准尤其是2011年版的标准颁布后,人们对语文教育的内涵解读得越为深刻。虽然时下人们没有或者暂时也根本不可能有极为周全的诠释,但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业已渐渐深刻起来。过去我们总以为我们的教材无非只是个字词篇句,语法、修辞、逻辑等各项知识显现的典范,或者说也只是个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但我们只要细细品味,应当不难发现我们的教材从不同的角度去引领学生去运用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生活需要。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指学生的言语生活,又指学生的精神生活、情感生活、心灵生活。因此,语文教育最起码要在引领学生的整体生命活动方面去努力,让学生通过语文教育使其现在、未来和终生的生命色彩更加斑斓。当我们从教者真心体悟到语文教育的这一较为深刻的内涵时,学生则可通过语文运用知识技能去生活。

二、发展语言

语文教学的理想目标是什么?数十年来,其说法多样,而且语文教育的目标一度还受政治风云的影响,不难看出在这数十年间,人们一会儿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一会儿强调语文的思想性,甚至把语文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对立起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们充分地认识到一味强调工具性或一味强调思想性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迷失了本性,隐匿了本体。应当说语文教育的理想目标是让学生发展言语,滋养心灵,感受文化,其宗旨可简括为成言立人。

如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成言立人呢?笔者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尝试接受美学原理进行实践。在实践中,笔者感到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把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权交给学生,还给学生的阅读权意味着让学生能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将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文学文本进行顺应或同化,使得文学文本真正产生现实意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交予学生阅读权,不但要让学生去自主阅读教材文本,还要让学生去广览文学作品。有人进行过这样大胆的尝试,高中阶段的语文仅花了一学年全部教完,而余下的时间全部是自编阅读材料,让学生去阅读,虽然主管部门以及单位领导和同事都不认可,但事实胜于雄辩,据报道称:他的学生信服,他的学生高考语文成绩好!由此亦可折射出他的学生接受了如此之多的文学作品的熏陶,在未来的成言立人的道路上亦可胜人一筹。

语文教学中我们又将如何去发展学生的语言呢?结合省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笔者以为要多让我们的学生去补白。拿小说来说,许多名作名篇都有许多耐人寻味、含而不露的描写,作者委婉隐晦地将其表达出来,但其思想感情总未溢于言表。我们能否将学生引入文章当中,充分强调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去张开思维的双翅,把这些作者未曾溢于言表的补充出来。当然可让学生填补的还不仅仅是这些,要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我们必须充分点拨学生去找到文学作品中的空白点和意义未定点。

三、多维互动

语文课程重视学生的交流沟通是学科的应有之义,学生通过交流沟通,可以更多地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进而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健康成长,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语文课程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从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看,学生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的关键是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而无论是交流和沟通,还是吸收,都离不开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的多维互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学生的互动能力逐步增强,随着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不断提高,高中学生的互动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必须努力让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广泛参与互动。语文学习的互动对象是广泛的,学生与编者互动,可以增进我们的学生对教材编者意图的理解和认同,增进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和决心。学生与教材互动,我们的省编语文教材,文质优美,但就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言,我们可以让学生研究性地与教材互动,比如让学生就每篇课文去选择问题进行研究,让学生在解决某一个问题时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查阅、鉴别、整理和分析进而明确自己所选择的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价值。当然,我们更可以让学生去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利用同伴之间的协作,既可以节省研究的时间,又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而学生更乐于与同伴之间发生协作的关系。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课堂教学中的多维互动既能成就精彩,又能较为理想地生成精彩。

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范文1篇5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课堂评价

语篇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材料,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和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主要途径。然而在教学中,许多教师难以把握语篇教学的真正目的,缺乏教与学的过程,只重视词句的讲解,而忽略了语篇所带来的信息和它所具有的内涵。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从整体上把握语篇的内容和功能,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高效扎实的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训练学生,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并进行积极有效的课堂评价,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语篇教学。如何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及时进行口头语言评价,打好语篇教学的基础

教师要根据语篇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语言、问题、补充介绍有关教材内容的背景等来创设情境,激起学生阅读全篇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去读全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运用口头语言进行评价。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把握口头语言评价的及时性。小学阶段学生渴望在课堂上得到老师及同学的肯定与认可,表现欲很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及时把握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对于学生的发言及时地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把握口头语言评价的准确性。教师进行口头语言评价要注意评价的准确性,切不可滥用口头语言进行评价。

(三)把握口头语言评价的多样性。口头语言要注意多样性,切忌单一、枯燥的评价出现。

教师在进行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同时要牢牢把握住口头语言评价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展现生活的情境,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习兴趣倍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及时评价,更多地看到学生的可取之出,并对好的学习结果及时地给予口头语言评价,以激发和保护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语篇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重视体态语言评价,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整体感知,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

语篇教学中要求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教师要以语篇为单位组织整体教学,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无论生词问题还是理解问题,都应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独立思考、想象,进而激起他们的表达动机,整体性地解读语篇,做到读懂、读通、读好、读深、读活。这个教学过程较为枯燥,如果教师正确地运用体态语言评价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语言评价教师要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

(一)眼神。教师目光要亲切自然,眼神应随着学习内容的逐步深入而递进。教师一个或是赞许或是期待或是点拨或是信任的眼神,或是平和中带有激情,或是疑惑中还夹有信任,都会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

(二)肢体语言。温柔的手势、夸张的动作,这些都会促使学生进行自我修正,提高练习信心。如翘起大拇指或用手指打成“OK”。

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体态语言评价,能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活跃课堂气氛,更让学生的行为与教师的期待形成一个不断进取的良性循环,这种情感气氛的良性循环对教学无疑是非常有利的。在进行语篇教学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的体态语言评价。比如全班同学的鼓掌、赞扬等都可以运用到课堂上。

三、及时采用小组评价法,通过合作、竞争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

英语语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小组评价法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以集体的力量去竞争的目的,对于形成学生的集体观念和伙伴合作学习的习惯是很有效的。如何让这种评价方式更有效地服务于语篇教学呢?

在语篇教学和分组教学中,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就向学生明确提出小组活动的目标。譬如让学生分组讨论,用所学的句子组成一段对话,组长负责组织学生讨论和分配每个学生的角色,并进行练习,然后全班进行评价交流。其次,根据预定目标对各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可由教师指出,也可以由学生个体或组与组之间相互讨论后作出。最后,让学生运用评价结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发展能力。如可以根据各小组的回答,把每一组创编最好的地方组合起来进行练习,使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进行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过程中还应注意课堂评价的差异性。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在评价上也要研究学生的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如进行知识技能评价时,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重在评价其学习结果和质量;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重在评价其学习态度和过程,力争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努力发展学生个性,真正做到评价为教学服务。

总之,课堂评价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而有效的课堂评价将大大提高语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力;《语篇教学思想与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课程?偊b教材?偊b教法》第8期2006.

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办学特色应试教育自主学习运用能力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特别是近来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层次不同,学生水平不同,所以它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手段也应该有所不同。特别是英语教学,独立学院不应该照搬公办高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而应该探索一条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要把学生的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放在首位。

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征和他们的就业目标进行认真分析是制订其英语教学计划的依据。由于各种各样已经社会化的考试使英语教育的应试倾向比其他学科更为明显,这使许多独立学院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的感到迷茫。独立学院的学生在高中阶段英语一般都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高考前中学教师灌输的全是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学习方法,使他们对教师有强烈的依赖心理,自主学习意识非常淡薄。进入大学后,当他们发现这里的学习条件和中学有所不同,没有了高考的压力,他们突然感到学习的宽松和自由。在这个关键转折期,应加强对他们的正面引导,帮助他们认清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造就他们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否则,他们就会抱着混个文凭的想法,放任自己,整天上网、游戏、谈恋爱,导致荒废学业。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英语教师。本着教书育人的目的,英语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学习效果不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使学生能感受到大学老师有效的教学和人文关怀,让他们看到希望并学有所获。英语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他们教给学生的不单是课本,而是以英语为基本技能的人生。要让他们体验遨游知识殿堂的喜悦,探索自由精神的快乐。不应让一个又一个乏味的考试使他们再次忍受应试教育的煎熬,使他们变成考试机器,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厌倦。

另一方面,独立学院也应该制订切合实际,能让学生能真正掌握英语运用能力的教学计划。由于现在就业率被视为独立学院办学成败的一项重要指标,加上社会很多用人单位对英语四、六级合格证的盲目强调,导致许多独立院校在英语过级率上相互攀比,甚至和名牌高校攀比。许多学校给英语教师下达了英语过级指标,英语教学要围绕过级开展,使得许多学生把通过考试作为学习的最终目的,英语学习变成了为考试而学习,英语教学也变成了应试教学。从学生的角度看,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通过某一考试,他们从一开始就错误地采取通过做习题和试卷来学英语。学生学到的不是鲜活的语言素材,而是枯燥无味的习题练习;学生训练的不是如何使用语言的能力,而是如何猜题,如何应付考试的本领。其结果是一部分爱学习的学生从一进校就开始做试卷、背英语四级词典,另一部分不爱学习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对应试学习又没有兴趣,所以干脆放弃,考试时就指望作弊。一旦通过了考试,目的达到了,英语学习就结束了。当他们就业需要使用英语时,除了一张过级证书,什么都不会。

过于效仿公办高校的办学模式,过于强调英语过级率,而忽视了独立学院学生的特征,忽视了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效果不好主要原因。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学生能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是目前各独立学院需要思考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这里就如何改进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几点看法。

一、转变观念,准确定位

独立学院应该有长远的办学目标,应该把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上。独立学院的很多学生英语基础都比较差,但不会应试并不等于不会应用。他们绝大部分头脑灵活,动手能力强,如果树立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训练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他们是有可能学好英语的。独立学院可根据各专业的实际需要,制定应用型英语教学计划,使英语教学紧扣语言技能的培养,用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代替英语过级考试,并作为考核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准。有些专业需要加大英语听说教学的力度,如国际贸易,计算机,旅游,法律等,而有些专业不必过分强调英语,如建筑,艺术等。一所学校办得是否成功,不单是看它的英语过级率,而更重要的是看它的就业成功率。长远来说,学生的就业成功率不仅仅是一份过级证书能解决的,而是要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胜任这份工作,最终事业有成。

二、制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大纲

独立学院的学生的特征是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习惯不好,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制定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大纲。由于有限的课堂教学无法在把学生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全部教给他们,特别是语言技能的训练,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无法完成,所以为学生设计一套自主学习的方法很有必要。英语教师应该帮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包括:

1、指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2、制定有效的学习策略

3、帮助学生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所学的英语技能

6、指导学生自我评估学习效果

在新生进校后,英语教师要尽力安排时间采取一对一的指导模式,和本班的每个学生进行一次学习计划和方法的谈话,使每一位学生都清楚自己的现状以及要努力的方向。

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评估,不能仅仅以某一考试来确定,应设计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法。是否能用英语熟练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是否能读懂和翻译各类英语应用文,应作为对学生英语水平评估的主要标准。

三、打好基本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独立学院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帮助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是英语教学的关键。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要把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加以落实,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后自学相互呼应,相互补充。英语学习是一种能力和技能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听说、读写和翻译实践;学生只有在大量的语言实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掌握英语。作为一名向导和顾问,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教学只是重要的实践场合之一,大量的工夫应该花在课堂之外。英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后加强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英语听说技能加强训练,反复模仿,反复操练,做到学一点,练一点,用一点,使他们学会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自学英语。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为兴趣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投入,投入决定效果。兴趣的培养是建立在语言运用的基础上的,当学生发现他们能用所学的英语和外国人沟通时,当他们发现他们能听懂英文广播或看懂英文电视节目时,当他们发现他们能用英语发电子邮件时,当他们发现他们能看懂简单的英文产品说明书时,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就会应运而生。所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应该从实际运用入手。如果学生整天忙于过级考试,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将会被消磨殆尽。

四、加强专业特色英语词汇教学

在打好英语基础的同时,应适当增加专业英语词汇的学习,使学生就业时更具竞争力。目前应试教育的现状是,许多学生考过四级后就放弃了英语学习,因此造就了大批手拿英语四、六级证书而不会使用英语的应试族。只有充分强调学生学习英语的实用意识和运用能力,让他们了解他们所学专业英语的语法特点,词汇特点及专业英语的各种文体中常用的符号,公式及其他,理解专业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术语的翻译,了解常见国外科技文献及其检索,了解各类英文文摘阅读方法,才能真正做到学为所用。

五、教师要首先转变观念

英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指导者和协助者。英语课不是一门语言知识课,而是一门培养运用能力的实践课。英语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而应认真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会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这就对我们的英语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要不断更新知识,即时掌握最新的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要做到这一点,英语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因为许多英语教师接受的也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他们使用的教学方法也都是他们原来师长的翻版。如何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征,以实际运用能力为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我们英语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随着各独立学院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开设,如何抓好课外的英语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研究的重点。

六、学生应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在英语学习上,学生应该以务实的态度来学习英语。切忌眼光短浅,只求应试。那种得过且过的学习态度伤害的是学生自己。学生应该摆正掌握英语应用能力和考试过级的关系。事实证明,一个能真正掌握英语应用能力的学生,通过英语四、六级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而那些只顾做题、考试,忽视语言应用的学生,由于缺乏语感,常常是屡考屡败。

综上所叙,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它的独特性和实用性。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也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努力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扎扎实实地操练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千方百计地落实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在应试教育泛滥的今天,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要走自己的创新之路,努力把英语教学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体现教学观念的独特,教学方法的独创和教学质量的独优。让英语学习“费时多,效果差”的现象在独立学院消失,使我们的学生能在独立学院体验全新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充分享受学有所用的快乐。

参考文献

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范文篇7

[论文摘要]怀特海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智慧地运用知识的人。文章试图从怀特海的教育理念出发,对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现状进行审视和反思,找出症结及其出路所在。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怀特海教育改革

一、引言

中国大学英语教育经过多年改革,依然存在着学用脱节、费时低效的弊端。面对大学英语教育的种种问题,不少人认为应试教学是关键,矛头多指向教育部门把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和衡量英语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甚至成为衡量高校领导业绩的标杆。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育的根本问题不在于四、六级考试,也不在于教学设备和师资水平有限,而是没有对英语教育的目标进行准确定位。20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对大学教育的目的有过精辟的论述,我们重温他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将有助于我们对于大学英语教育的认识和改革。

二、怀特海的教育思想概要

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NorthWhitehead,1861~1947)是英国杰出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和教育理论家,是“过程哲学”的创始人。他一生著述丰富,探索和研究的题目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怀特海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主要是在英美两国的大学讲学,长期的教学教育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并在欧美教育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怀特海的教育思想比较集中地体现在《教育的目的》(TheAimsofEducation)一书中。关于教育的目的,怀特海谈到:“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他极力主张教育的内容应为“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同时他还强调要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反对传统教育向学生传授死的知识和“无活力的概念”,在怀特海看来,这是教育的关键所在。他强调说:“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而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

出于这个原因,怀特海旗帜鲜明地反对应试教育,他说:“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判断力,以及控制复杂情况的能力,使他们在特殊情况下应用理论知识对前景作出展望——所有这些能力不是靠一条体现在各科目考试中的固定规则所能传授的”“我们讨厌这种考试的理由是十分明确而又具有实际意义的,因为它扼杀了文化的精髓。”

然而,要想打破僵化的应试教育,使教育成为“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怀特海承认:“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你可以肯定,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人写出一本具有真正教育价值的教科书,就会有某位评论家说这本教材很难用。这种教材当然不容易教。倘若容易,就应该将它付之一炬,因为它不可能有教育的价值。在教育中就像在其他领域中一样,那条宽广却又危险的路通往一个糟糕的地方。”

总之,怀特海为教育改革指出一条既光明又曲折的道路,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当我们借助于怀特海的教育思想来审视我国当前的大学英语教育,可以比较清楚地窥见其中的主要弊端和症结所在,进而看到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方向。

三、大学英语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智慧

怀特海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在于产生活的智慧。而“智慧就是掌握知识的方式”。也就是说,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怀特海所主张的关注对学生智慧的培养这一教育思想可以成为我们进行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纲领。

目前,在高校外语教学中,无论是从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活动以及测试内容等方面无处不在地体现着重知识输入而轻知识运用的现象。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英语知识点的教学占去了大部分时间,而英语运用能力的训练却得不到足够的保障。加之英语四、六级考试造成的应试教学,使我们的教育重心放在了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和做题技巧上,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变成了主要以记忆和背诵为主。这就导致我们培养了一大批在大学毕业时依然“听不懂别人,表达不了自己”的“既聋又哑”的学生。可以说,大学英语的应试教育从根本上背离了英语教育的应有目的和性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误,甚至是中国大学英语教育的最大失误。

众所周知,“没有谁可以仅仅靠坐在房间里记忆规则就能轻松自如地掌握英语的”,因为“输入是不会自动转化为输出的”。怀特海告诫我们:“知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的应用,在于人们对它的积极的掌握,即存在于智慧之中。”因此,我们应该正本清源,改变被本末倒置了的培养目标,把大学英语教育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智慧上。让处在大学时期接受教育的学生“站立起来并环顾四周”,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掌握英语知识。把目前以应考为目的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转变成教师与学生进行知识探索的过程,使英语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基础英语学习和结合专业的英语学习融合起来,让学生获得活的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发展智慧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既很好地掌握某些知识,又能出色地做某些事情”的学生,而不是现在只会用英语来做题的学生。也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大学英语教育的使命——“大学的目标是把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变为成人的力量”。

转贴于

四、大学英语教材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在校大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将来走向职场储备知识,从而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由于他们的学习过程有着专业特点,为了使他们学到更加实用的英语、且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未来的大学英语教材的设计与开发就应朝着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的方向去努力。

目前在供非英语专业学生所使用的英语教材中,不管哪个年级、学科或专业,“一刀切”地让学生学习那些多以应对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目的来编写的教材,其内容偏重于叙事性、纯语言文学类方面的英语材料,而能提供给不同专业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的、与专业相关的英语教材就相对少得多。如果大学英语教育能真正秉着“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实现英语教育实用化的目标,我们就不应该只设计与编写那种“共核式”的、所有专业都适用的教科书。我们的教材编写不是为了“受教育者做好准备,去迎战生活中的各种直接经历”,这种脱离了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的英语学习不能不说是对大学教师和学生们的时间和资源的严重浪费。

怀特海深刻指出:“教育若无用,它又何成其为教育?难道教育是一种不加以利用的才智?教育当然应该有用。”因此,如何使学生学到对未来工作和生活有用的英语,对大学英语教材进行深入的改革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只有编写出能够满足不同专业学生需求的英语教材,才会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用化。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能与社会接轨和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的实用型人才。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们未来的就业竞争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也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五、大学英语教育应体现一种人文关怀

怀特海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让学生感受到因学习而获得成功所产生的愉悦感。他认为“智力发展离不开兴趣。兴趣是专注和领悟的先决条件”“快乐是刺激生命有机体合适的自我发展的自然方式。”他劝告教师不要以枯燥的方式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这样会使学生感到厌恶。他的这些教育思想都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育以灌输知识为教育之要,基本没有摆脱被怀特海批评为“往行李箱里装物品”的教学模式,我们把学生当成记忆知识的机器,甚至于不顾他们个体的差异,也不管他们是否对英语学习感兴趣,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即四、六级考试的标准。有的学生为了达到这一标准,不得不拿出他们70%的大学时光去苦战英语,以通过四、六级考试。这种现状说明了我们对学生人文关怀的欠缺。

对此,有些学者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如吴向东教授谈道:“有关职能部门应取消大学生统一参加四、六级考试的硬性规定,改为自愿参加;同时应增加测试的级别,比如增加一、二、三、五级测试。”又如,我国著名英语教育专家刘润清教授建议把四、六级考试社会化,学生是否参与这一考试完全是个人行为,与所在学校无关,他们只需通过自己学校的毕业考试即可。这样一来学生就不必为应付四、六级考试而影响英语学习。笔者认为,以上这些建议都在不同层面上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打破统一的、缺乏多样性的英语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尽力为学生提供立体化、网络化、个性化的英语教学平台。例如,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构建一个开放、可实行个性化学习的英语教学空间。学生可随时随地按照自己的水平和需要开展学习,他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取不同程度的英语学习材料,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进度,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的学习模式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个充满人文情怀的教学目标。

六、大学英语教师应成为启迪学生智慧的人

怀特海明确指出:“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使青年人和老年人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大学确实传授知识,但它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传授知识”“大学的恰当的作用是用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去掌握知识。”教师的作用“就是在生活中唤起智慧和美”。显然,在怀特海的眼中,大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而且是培养智慧的场所。大学教师应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成为启迪学生智慧的人。因此,大学英语教师不但应该教会学生英语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这是未来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值得关注的重心,也是大学英语教师肩负的双重责任。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不断加强语言学知识,同时也要深入研究如何教会学生“用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去掌握知识”。这样才能使英语教学同时成为智慧教学,从而使学生受益终身。

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范文1篇8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不仅是语言文字,还是一门具体的运用工具,是进行交流的一项载体。所以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一门基础工具,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散发学生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较普遍的现象是未能将着力点放在基础工具上,语言文字教学上,因而成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大困扰。现在,我们已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光有认识还不够,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必须加强语言文字教学。关注语文教学如何回归到它的工具性、基础性上来,如何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从语言教学为主这方面来。我们要认识到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还负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培训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其他学科也有这些任务,是各学科共有的任务。“特有任务”和“共有任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二者关系处理得当有利于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要敢于摆脱限制教学效率提高的以灌输为主的课堂模式,精讲巧练,讲练评结合,着力于建立语言文字教学的新模式,新模式的建立其目标应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工具。必须真正地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二、重视基础,探索总结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规律

任何科目的教学都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语文教学一样如此,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探索语文教学的规律是实现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法。布鲁姆强调,基础教学的任何学科,基础知识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语言基础知识包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字词的音、形、义、标点符号,词法和句法即汉语语言的构造形式及其规律,修辞和语言逻辑等。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更自觉更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所以,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的孤立的机械地进行,只有充分利用课文――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融,只能令学生讨厌,引导学生钻进死胡同。语言文字教学的另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汉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方法。而有不同的语境中又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方法。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如“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强调侧重点不同;反问与陈述句等强调语气不同;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兼语句;礼貌用语的训练等。我们汉语绝大多数的字既表形又表音、表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些字的音义就有变化。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上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语境。语境是语言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中语言因素的挖掘,分析和语言训练的主要内容。此外,语言能力如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组织与表达能力等,都是语言教学的生要内容。加强语言教学,加强语言因素分析,到底应提取哪些因素,如何梳理归类,语文教学中关于语言能力水平的序列和层次如何理解和分类,这些都有待探讨。虽然大纲提出了大方向,但何理解,如何落实到每一课时中去,如何使大纲的要法语再细化更易操作,便有待同行的探讨。

三、改进教法,加强语言文字的实用训练

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讲,而是有赖于学生实地操作训练,在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因此,必须改变过去由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要真正体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叶老早就提出:“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重吟诵,重语感,重表达,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提倡多读多写等等。这其中的精髓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感受,在练中掌握技能。而在我们的实践中,但凡效果较好的语文课,加强诵读和语言训练是个重要原因。我们应继承并发展这些至今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

众所周知,课文只是语文教学所凭借的“例子”。教材不过是个例子。但是如何借用这些例子,不同的教学指导想想和教学观念,不同的教学习惯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倘若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联系现实,便会大谈作品时代背景,讲资本主义国家里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并联系当今社会现实中类似现象等等;倘若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与评价,便会在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小女孩形象上大做文章,尽情抒发;倘若当作语言工具的理解与运用的一个示例,就应当着力于课文的语言因素,让学生感知,理解人物,体会每次幻想的内容。任何学科,任何课文教学都受到严格的时空限制。语文课的效率就具体体现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所教内容的理解,掌握的程度上。而内容的选取又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每一课的教学是语文整体教学任务这一长链中的一个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在哪儿?一个“例子”应选取什么内容交给学生,这是我们认真对待的。因而,我们只有在继承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新教法,才能有效地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此外,语文课也要在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结合审美教育。也就是说,要因文悟道。寓文为鉴赏、审美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对某些范文作分析评鉴,让学生感受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但必须强调,这些都成在语言教学过程之中进行,应是潜移默化的,不是孤立的,更非牵强的,或随意延伸的。

参考文献:

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语文特点;高效课堂;熏陶感染;实践应用

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把握好语文学科的特点,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展现语文学科的魅力,进而使学生在高效课堂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本文就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入手,对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进行概述。

一、发挥语文熏陶感染的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可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熏陶感染的特点,要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语文素养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1.美的熏陶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部分。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抓住其熏陶感染的特点,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受语文文本中所蕴含的美,要确保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最终,为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了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有效地展现语文学科的价值,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跟随着作者的笔调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美丽的桂林山水图,随后,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相关图片,目的是让学生在对比中获得美的熏陶。

2.情感的感染

随着课改的深入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项已被纳入了教学课程教学目标之中,是语文教学价值的重要体现。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价值,要借助恰当的方式和方法来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做好语文教学,要搭建平台,促使学生在高效课堂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难忘的一课》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也为了让学生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问题思考的方法,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①为什么作者说这堂普通的语文课令人难忘?②文本中多次提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③文本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试着解答上述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锻炼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发挥语文实践应用的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认识到语文实践特点的重要性,要借助恰当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而确保语文学科目标的最大化实现。

1.交流能力的提高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交流能力的提高不仅是语文教学价值的体现,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与人交流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搭建自主交流的平台,要鼓励学生开口说,要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与人交流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晏子使楚》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为了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走进语文课堂,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将文本改编成了课本剧,引导学生按照下面的对话情境进行表演。片段如下:

场景一:楚王:听说齐王派来的使者,叫什么“晏子”,身材矮小。

大臣:是的,陛下。

楚王:哈哈,吩咐下去,在城门口开一个五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洞门进入。

场景二:侍从:请……(指着洞口让晏子进)

晏子: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晏子看看洞口,思虑着说)

……

引导学生按照这个场景去表达,并在自主阅读文本后揣摩晏子和楚王的性格特点和说话语调。这样的情境表演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提高学习效率,而且通过情境的表演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能得到提高,进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2.写作能力的培养

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也是重点,更是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形式。那么,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改善作文教学呢?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呢?在笔者看来,除了多练习之后就是要学会观察、学会积累。所谓观察就是看自己身边的人、事、物,从他们身上找到写作的素材,进而,为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打好基础。所谓的积累就是积累写作技巧、方法的应用特点,积累一些优秀文章中的好词好句等等,目的就是要给自己的文章增加亮点,这样才能吸引读者。所以,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写作教学质量,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要把握好语文学科的特点,要借助恰当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养的过程中获得和谐的发展。

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范文篇10

一、文言文教学如何在“文”与“言”之间寻找一种合理的契合

“文”与“言”的分离是目前文言文教学的一个很大的困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么重“言”轻“文”,非常注重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识点的落实,搞机械枯燥的字词句篇的串讲训练;要么重“文”轻“言”,忽视文体特点凌空蹈虚地架空分析文章。

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文”与“言”的和谐,既依据文体特点。重视文言文字词基础知识的落实。又符合教学要求,在具体的文章语境中动态积累字词,进而达成教学目标.通过经典文章的学习传承古典文化。就成了文言文教学摆脱困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高中阶段应区别于初中阶段。在高中阶段。我们必须摆脱那种只见词语含义和用法而无视词语本身就带有民族文化特质的浅薄教学方式。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工具书摆满书店的书架,丰富的文化资源充满网络,如果文言文阅读只是“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那么任何一个有一定学习能力的高中生自己就能完全掌握,教师还有什么作用?

曹明海教授在《语文教育文化学》里指出:“语文教育的内容是以汉字为中介传递给学生的,如果在语文教学中不能理解和把握汉字的文化特征和意蕴,只将其作为简单的信息来处理,那么汉字丰富的内涵、灵动的精神就会在教学中枯萎、流失,对字意了解不深,对文意的理解也只能限于浮光掠影,甚至走向误读。”这种思想尤其为文言文教学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途径,就是把语言和语言自身承载的文化特质及精神结合起来教。问题是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化素养。尤其是语言哲学素养。

二、语文教学如何避免“泛人文化”的倾向

新课标中的一条基本理念。就是关注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的确,应试教育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极为不利,这一点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在具体实施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泛人文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愈演愈烈。

“泛人文化”教学的特征就是一味强调挖掘文本的人文思想内涵,而忽视了品味文本的语言魅力,忽视了语文工具性本身所包含的人文性。忽视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自身规律。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实施人文教育必须遵循自身规律,而“泛人文化”教学对语文教学是有害的。

这也是在这次活动中欧阳代娜老师特殊强调的。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早在1963年发表的《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一文中就指出:“撇开语言文字训练进行语文教学,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泛人文化”教学与空洞说教并无两样,其脱离文本、远离语言文字的做法是对语文教学规律的背叛。语文教学要坚守“文”与“道”的统一,要牢牢坚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研读文本,这也是新课标中着重强调的要点之一。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虽然重视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但是并没有脱离文本,而是从文中词句出发,引导学生从孔子和四个弟子的对话中把握孔子的思想。比如在分析孔子对子路的态度时,抓住了孔子的动作——“哂”,深入分析“哂”的原因和深层含义,进而把握孔子思想中“礼”的深刻内涵;在分析孔子对曾皙之志的态度时,抓住了孔子“喟然”而叹这一细节,分析他的心理,进而联系当时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孔子思想中“仁”的核心,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三、如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新课程把课堂教学看作建构过程,主张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欲望。当语文学习过程变成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时。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研读课文充分发表己见,对问题作出多样化的回答,课堂教学可能会出现多个发展方向。此时,教师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教学必然成为一个生成的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在对曾皙之志的理解这一问题上讨论很热烈,大家各抒己见,课堂教学掀起了高潮.所以预定的教学环节——分角色朗读课文无法完成。我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对此环节做了及时调整,充分保护了学生探讨问题的积极性,课堂在学生的热烈讨论中结束,激发了学生们课后继续深入学习研究孔子的思想的欲望。我想,较之打断学生的发言,机械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这种及时的调整更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后现代课程观把教学活动视作复杂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许多时候,学生的学习是在无序的涨落中、在一些看似随机的、偶然的突变中实现的。我们不能把课堂教学简单地看作线性的、有因必有果的事件,而必须充分考虑它众多的不确定因素,更不能以为有了预设就万事大吉。那种置学生的需求、困惑和情绪于不顾的课堂教学,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

在一些生成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教学的过程展开得很充分,出现了“节外生枝”的现象,以致课堂教学预定的任务不能完成。怎样看待这种现象?首先.在这样的课堂里,没有达成的往往是预期的认知目标,而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目标已经有所超越。所以这样的课应该得到肯定。

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范文篇11

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较普遍的现象是未能将着力点放在基础工具上,语言文字教学上,因而成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大因扰。理在,我们已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光有认识还不够,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必须加强语言文字教学。语文教学如何回归到它的工具性,基础性上来,如何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从语言教学为主这方面来?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难题。以下就谈谈个人的几点浅见。

首先,应是教学观念上要真正转变、更新。

我们要认识到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还负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培训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其他学科也有这些任务,是各学科共有的任务。“特有任务”和“共有任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二者关系处理得当有利于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要敢于摆脱困扰教学效率提高的以灌输为主的课文内容分析主红,精讲巧练,讲练评结合,着为于语言文字教学的新模式,新模式的建立其目标应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工具。必须真正地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第二,要研究和梳理语言文字教学的基本内容,探索和总结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布鲁姆强调,基础教学的任何学科,基础知识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语言基础知识凶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字词的音、形、义、标点符号,词法和句法即汉语语言的构造形式及其规律,修辞和语言逻辑等。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更自觉更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所以,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的孤立的机械地进行,只有充分利用课文——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融,只能令学生讨厌,引导学生钻进死胡同。

语言文字教学的另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汉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方法。而有不同的语境中又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方法。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如“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强调侧重点不同;反问与陈述句等强调语气不同;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兼语句;礼貌用语的训练等。我们汉语绝大多数的字既表形又表音、表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些字的音义就有变化。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上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语境。语境是语言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中语言因素的挖掘,分析和语言训练的主要内容。此外,语言能力如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组织与表达能力等,都是语言教学的生要内容。加强语言教学,加强语言因素分析,到底应提取哪些因素,如何梳理归类,语文教学中关于语言能力水平的序列和层次如何理解和分类,这些都有待探讨。虽然大纲提出了大方向,但何理解,如何落实到每一课时中去,如何使大纲的要法语再细化更易操作,便有待同行的探讨。

第三,要突出语言文字教学的前提下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德育、美育等的关系。

语文课是语言课,是语言工具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治政课,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语文课要在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结合审美教育。也就是说,要因文悟道。寓文为鉴赏、审美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对某些范文作分析评鉴,让学生感受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但必须强调,这些都成在语言教学过程之中进行,应是潜移默化的,不是孤立的,更非牵强的,或随意延伸的。

第四,要改进教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讲,而是有赖于学生实地操作训练,在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因此,必须改变过去由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要真正体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叶老早就提出:“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重吟诵,重语感,重表达,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提倡多读多写等等。这其中的精髓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感受,在练中掌握技能。而在我们的实践中,但凡效果较好的诘文课,加强诵读和语言训练是个重要原因。我们应继承并发展这些至今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

如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范文篇12

1、语法错误明显,教材校正不严肃。新版英语教科书存在明显的语法知识性错误的拼写。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53页,Part2Askandanswer中的第六句话“HanMeiknowslittleabouttheweatherinSydney,doesn’tshe?”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薄冰的《高等英语语法》中对主句含有否定词的反意疑问句的注释是:“当陈述句部分中出现一些含有否定意义的词,像few,little,hardly,never等动词时,附加疑问句部分用肯定形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得不把书上的句子改为“HanMeiknowslittleabouttheweatherinSydney,doesshe?”再如,2001年12月第一次印刷,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91页,第79课的Workbook上的第三段“飞盘”拼成了frisbee,而笔者历来教授学生的书写是frisby。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36课上的不规范用语就更是不胜枚举,像inmorning,Susannotagree,inmeetingallday等,倘若是运用在口语中还是可以理解的,但用在书面表达上,的确需要教师费番口舌。

2、教材容量扩大,要求提高,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新版教材增加了语言输入量,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高,具体体现在词汇量、练习与教学活动量、阅读量等的增加。依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为例,原教材的词汇量为211个,其中四会词177个,认读词34个,新教材总词汇量为330个(比原教材净增119个),其中四会词为234个(比原教材净增57个),编入常用短语61条;课文部分每单元由原来的4页增至5页,每单元最后一课的教学活动由原来的3个增至5??6个,而且对话长度都有所增加;练习部分每单元由原来的4页增至6页,每单元最后一课的练习量由原来的3??4个增至7??8个。如此繁重的教学内容,短短40分钟的课堂,如何能连听带说地操练多遍?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36课,我就分成两课来上。但是为了赶进度,又不得不快马加鞭地向前学,所以夹生饭、两极分化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3、知识点分散,缺乏系统性。新大纲强调学习语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淡化了学生对语法等知识点的掌握。但从第一册开始,新教材就融入更多的语法点、知识点,练习题中也多次出现陌生的语法项目。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111课,出现了动名词walking;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下)第120课,出现了现在分词looking,到底是先讲什么好,怎样讲好,没有确切的要求和方法。再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28课,出现了过去分词called,而动词的过去时要到本册的第8单元才正式学习,而且也仅仅是动词的过去式罢了。还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3课,出现了过去完成时态的句式havebeento(去过……),而过去完成时要到初三才学习。

4、新教材课本内容分配不均。新教材的知识容量大是相比较而言的,各个知识点在课本中的分配很不均衡,有的课文几乎空洞无物,而有的课文如果要按教学目标教学则需用上二至三节的课时。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25课几乎就是简单的现在进行时句型地简易操练,几分钟就完成了的内容划为一整节新授课来上;类似的还有这册书的第45课,此课就是接触简单的天气变化内容的预报,很短时间就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也把学习内容划为一整节新授课来上;然而学习本书的第46课,把温度变化的情景掌握好,把第一段文字分角色操练熟悉,一节课就显得讲解不足、仓促有余,蜻蜓点水一般,没有照顾好全体学生,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自然堪忧!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越学越费劲,越学越没信心,最终导致放弃学习。2000-200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我所任教班级的优秀率是36%,及格率是92%。2000-200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我所任教班级的优秀率是31%,及格率是86%。2000-200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我所任教班级的优秀率是26%,及格率是75%。

5、Workbook内容与学科检测的题目标准脱节,答案背离学生学习的大纲及内容。素日检测考试以阅读、选择、完形填空等题目类型为主,而课本的Workbook却很少有类似的考查题。此外,Workbook上的有些题目答案背离学生学习的大纲及内容,显得与新教材改革出新的目的有点相悖。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69页,第63课的Workbook第三大题第4小题“我可以过几天还你这本历史书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和延边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案第二册(下)第169页确定的答案为“MayIreturnthehistorybooktoyouafewdayslater”,笔者认为不妥,因为return这个单词学生还没有学习,所以笔者认为翻译成“MayIgivethehistorybookbacktoyouafewdayslater”最恰当。

6、课文例文与交际话题侧重于城市学生生活,与农村学生的活动空间和生活经验距离很大。譬如:发送电子邮件,磁卡电话的运用、交游、饮食等话题,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教师来讲就知之甚少,对学生来讲更是海市蜃楼。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1课,第一段(Practise)的要求是把课文所给的5幅图画表达的食物带入对话中操练句型,然而那些食品如果不是借助资料来对照,冷不丁地拿出来就连老师也困惑不解,因为这些东西就连老师也没见过,更谈不上吃过,又如何来辨别那是乳酪(cheese)还是汉堡包(hamburger)呢?

7、教材矫枉过正,把过去的诸多优秀篇目删掉了,实为美中不足!时代在变迁,人文在改变,把教材推到时代的舞台,使之接近受教育者的认知特点,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然而历史毕竟存在着某些永恒的东西,那就是人类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精神宝藏和文化遗产。譬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英语课本(八十年代本),编撰的《蝙蝠为何夜间出来》,《猴子和鳄鱼的故事》,《小高斯的故事》、《移动的“黑板”》、《难忘的一课》等文章,不仅具有丰富的语言知识,而且具有深刻的思想教育意义,都是非常优秀的篇章。笔者认为,哪怕在新教材的Workbook后再加上个阅读理解的栏目呢,将这些优秀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培养和知识完善不无补益!

2、对使用新教材的建议:针对于新教材的优、劣特点,笔者认为在组织英语课程改革教材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新教材的词汇。在学习单词时,应把握好三个尺度:

①集中学习单元单词,分散学习目标,逐课消化掌握词汇。集中学习单词是“张思中英语教学法”的理论精髓,而且新教材的单元单词都集中在一块,所以我认为在学习新教材时先集中学习单元词汇,这是关键的一步。在集中识词时,可采用每生一词试读词汇法引入新词学习目标(完全可行,我们从小学就开设了外语课,音标关应该说问题不大),然后教师纠正并规范读音。这样不但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体会到成功和师爱,又传授了学习方法,“授之以渔”促进了学生自我学习技能的发展。按照《教育心理学》“首因效应”原理,应该说在领读单词以后,教师立刻让学生当堂课就掌握词汇是一种方法,但我不提倡这种做法,特别在使用单元词汇量过大的新教材组织教学时。我认为“首因效应”是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授单词时,可以采用实物教学法(Userealobjects)、卡片展示法(Usepicturesorcards)、教学课件授受法(CAI)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好教育教学的首因效应。但我更欣赏“张思中英语教学法”中“反复呈现”这条教学原则,而且“螺旋式前进,旋转式上升”的观念一直是人教社这几年编写新版教材的指导思想,就搭上《教育心理学》在谈到记忆方法和原则时也一再强调反复记忆的必要性,更何况《初中英语教材培训材料》第27页也明确指出“单词应分别呈现,不宜集中学习,一步到位”。所以,我认为在集中识词(所有同学只需会读词汇,仅有少数同学能够拼读部分词汇)的基础上,分课消化掌握词汇,小步化教学目标,即教师在上每一节新授课之前,先运用多种技巧让学生强化当堂课需要掌握的单词,如此类推,在单元知识学完后再进行一遍词汇集中巩固,这样以来,除了几个别的学生外,99%的学生能完成词汇学习目标(Learningaims)。

②掌握(Productive)黑体词汇,理解(receptive)常规白体词汇,了解Workbook练习题中出现的词汇。“深挖洞,广集粮”,扩充词汇,是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的前提。新教材词汇量大,全部掌握课本词汇学生倍感困难,只学黑体词汇显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所以许多教师抱怨新教材的词汇学习无处择手,不知掌握多少是好。我个人认为这是没有悉心领会教学大纲要求和为学生全面成长负责的消极表现。《初中英语教材培训材料》第27页要求“有目的的扩充学生词汇量,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小词典。培养学生独立查字典、独立猜词的能力。”因此我在教授新教材时,制定的词汇学习目标是“掌握黑体词汇,理解常规白体词汇,了解Workbook练习题中出现的词汇”,用“四会”分词法来区分目标就是,课本单词表上的黑体词汇需达到四会(听、说、读、写)目标,课本单词表上的白体词汇需达到三会(听、说、读)目标,Workbook上的生词汇达到二会(读、说)目标。实践证明这种新教材的词汇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由于新教材的知识环节编排具有“前瞻性、超前引入性和重复性”,所以我在初一教授的学生到初二以后对新版教材的词汇都记忆犹新,即使是在Workbook中呈现的词汇,在以后的新章节中再遇到这些词汇时,学生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③进行“词句文”教学。即把词汇放到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学习,把句子放到形象的短文中学习。现代英语教学法研究表明,在英语学习中创造学习情景,把词汇放到放到具体的句子中学习,把句子放到形象的短文中学习是促进学习者快速掌握语言的便捷途径。譬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第70课,出现了一个短语stop…from,这个短语是“阻止……做……”的意思,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造句,“我们必须阻止她看电视(WemuststopherfromwatchingTV)”,这就把词放到句子中去了,而且话题切近学生的生活。为了进一步明确我们的表达主题,我们可以在后面紧跟上一句“对她的眼睛有害(It’sbadforhereyes)”。如此句、景、情俱在,学生能学不会?

2、学习新教材的课文。学习新版英语教材,因为新版教材系统性高,所以应提倡整体法,先从课文的整体内容上着手,了解课文的主旨和文法,然后逐一学习语法与知识点。笔者认为在具体学习课文中应注意以下二个方面的内容:

①遵循短文阅读学习原则,运用问题教学法组织课文教学。问题教学法是快速学习短文的先进方法,它的主旨就是用几个概括课文大意或者关联教学知识点的问题来唤起学生的认知注意,在教师诱导下快速阅读短文以求寻找答案。该教学方法的步骤分为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三部分。在Pre-reading中主要任务是运用问题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注意和求知欲望(Talkingaboutthetopicofthepassageforbuildingupinterest/makepredictions)。第二步,在While-reading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速读(Fastreading)或现时阅读(Timedreading),通过小组讨论(Discussanswersingroups),师生双方要实现答案核对(Checkanswerswithstudentsofdifferentlevels),澄清知识疑团或悬念。在Post-reading部分,教师要把短文中涉及的语言点(LanguagePoints)或者语法(Grammar)明确出来,督促学生认知(Docommunicativeactivities)。

②调整使用新教材:既然新教材存在个别不足之处,那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敢于大刀阔斧地调整教材。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调整新教材的课文编排顺序。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Lesson9课,我觉得如果按照新教材的编排顺序,先讲对话再讲形容词的比较级的变化规则会对学生的接受知识造成感觉障碍,因为对话中出现了几个形容词的级别变化,如果停下来讲语法势必耽误了操练对话,如果不讲形容词的级别变化,学生又如何理解对话内容呢?于是,我把这两段调了个个,先讲形容词的比较级的变化,再讲第一段对话,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删节新教材中部分不合适的教学内容。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下)Lesson1课,单纯讲述第二段对话,不但笼统而且消耗时间(awasteoftime),就不如把句型“So+谓语+主语”与“So+主语+谓语”融入第一段看图说话中进行讲解,第二段对话便可一言带过。③自由组织新教材的教学内容。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Lesson54课,我把课文第一部分进行自由组合,变成小对话代替课本教学,因为课本仅仅提供了选项式的提纲,然后利用第一段内容进行练习巩固,促进知识记忆,而课文第二部分则把它当作家庭作业。这样组合,课堂教学显得条条有理。④主动订正语法错误。根据正规语法教学书,对课本错误大胆质疑并改正。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上)第43课,“HanMeiknowslittleabouttheweatherinSydney,doesn’tshe?”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符和变反意疑问句“前否后肯,前肯后否”的规则,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改正。

3、突出操作练习,简化语法教学,精讲多练。现行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淡化语法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的养成。反复操练是掌握与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具体体现在:①加强基础认知和基础技能地教育培养把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地教育培养,进一步加强听写方面的教学,夯实根基。②注重学生学习策略指导,指导好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阅读、听说技巧。③充分利用电教资源,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开放式教学,把学生的兴趣和语感放在突出的位置上。④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加大信息交流和自由会话的力度,促使学生从语境中感知信息,从语境中学会技能,从语境中升华语言交际功能。

4、利用新教材,搞好德育教育。新教材德育点丰富,寓德育思想、人文思想、社会动态、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通过与学习教材的灵活结合,潜移默化地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关心自然、关心生活的优良习惯和道德修养,是英语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书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7月。

②高密市教科院整理,《初中英语教材培训材料》(内部版),2001年9月。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高等学校劳动教育范例(3篇)

    - 阅0

    高等学校劳动教育范文劳动技术课程;劳动体验学习;生涯教育张德伟,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世界劳动教育的两大源流从教育史的角度来考察,自学校.....

    高等中医论文范例(3篇)

    - 阅0

    高等中医论文范文论文摘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高等中医药人才是新时期中医药教育的目标。文章通过分析现行中医教育制约人才成长的因素,提出从培养周期、课程体系、教材、教.....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