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科普小知识范例(3篇)

来源:

美术科普小知识范文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但如何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实施“艺术普及教育”这一教育理念是本文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了如何将艺术普教以学科为基础纳入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提示出高等教育的艺术普教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方向,对高等教育创新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现代化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素质教育”日益备受关注,作为素质教育之重要组成部分一艺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我们这里所言的艺术教育并非艺术院校的专业艺术技法训练或纯抽象的艺术理论学习,是旨在普及艺术知识,提高人文素养的综合艺术教育从原始社会的岩画、彩陶到现代化今天纷繁复杂的多样化艺术形式,艺术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而发展,现代人也普遍意识到,艺术经验对于丰富人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与人性中最深层面的意识紧密联系,艺术能给人以勇气和希望,能给人以精神慰藉,艺术也保证了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们相互之间得以心灵的沟通,艺术还能够保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和延续。所以说一个没有艺术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体制也是不健全的,同样高等教育也需要艺术教育。在这里,我想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谈谈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且思考如何以学科为基础将艺术普及教育纳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当中。

一、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控制,我国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一直作为“副科”可有可无地存在,担任中小学艺术课程的教师也大多数是“兼职”,并不是经过专业艺术训练和理论学习的专业艺术教师,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很不合理,只是以简单的摹写或自由发挥来应付儿童对艺术的本性渴求,更谈不上系统的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等学习。此外,大多数中小学校艺术课的课时很少,经费严重不足,许多学校每周只有一到二节甚至干脆砍掉艺术课。

高等教育中的艺术普及教育又怎样呢?事实上,刚入学的大学生对艺术史和美学理论知之甚少,对于高雅艺术普遍兴趣不高,甚至于不知如何欣赏,学校也将重点集中在科技教育各课程的教学上,忽视或轻视人文素质教育,“人为地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文理分家,这势必严重地妨碍、制约、损害、摧残乃至扼杀人的本性、人的创造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极不有利于贯彻中央《决定》的精神”。众所周知,这种文理分裂,会造成学生综合素质的严重失衡,最终如同自然生态一样,失衡会使各个物种急剧退化甚至于导致生物链的断裂,教育的失衡就会导致各学科之间丧失多元化之间的相互支持。

随着我国加入了WTO,中国已进入了世界一体化竞争当中,实际上,经济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与世界先进的教育体制接轨,但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科学实践当中缺乏冲动性的创造能力、外向性的表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协调能力。究其深层面的原因在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对于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而艺术教育又是人文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我国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就在《论大学教育》的演讲中指出:“所谓‘人’,就是对于世界社会有他自己的认识、看法,对已往及现在的所有有价值的东西——文学、美术、音乐等都能欣赏,具备这些条件者就是一个‘人”’。众所周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不仅是位杰出的艺术家,而且还是想像力、创造力极为丰富的科学家,他承认是艺术为其科学创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现代人也普遍意识到“艺术活动通过其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悦性,既能有效地激发人的热情,也能有效地诱发人的创造性”。“艺术活动所积淀于人们心中的艺术修养和正在进行的艺术活动,则能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为人们灵感的产生提供契机和准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当代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曾多次著文阐述科学与美的相互关系,他说。在分子等微观世界里,分子结构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排列构成的,科学与美密不可分。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文素质教育的倡导者杨叔子先生也多次呼吁,科技教育必须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科技创新人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则利,相离则弊”。

二、将艺术普教以学科为基础纳入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提高艺术素养,开拓人文思想领域,由此担负起艺术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格局中重任,这一教育理念已得到有关教育专家的共识,目前,众多高等院校也已逐渐开设艺术教育课程,但由于没有先前经验作参考,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就实施这一教育理念的最终效果而言,收效甚微。总结起来原因有二:一、学生自身基础薄弱;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之中坚的艺术普教,注定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因此,它既不同于一般艺术院校的纯技法教学,又不同于抽象的美学理论训练,由于本身既是感性的又是精神的东西,其性质规定了对于它的学习必须经过感性的理性认识,方能登堂入室。可以设想,如果用数学的教学方法去教艺术课程,从理论到教条,弄不好就会把一种丰富多彩、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变成干巴巴的东西,但又不能用教化学的教学方法去具体对待艺术课程,弄不好又会走入纯技法训练的死胡同,最终落得空有技法而无思想的“匠人”。因此,在这一新的学科领域的拓展中,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明确确立艺术教育的教育目的。艺术教育是一种终生教育,可以培养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终生受益,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视觉文化意识,使能更充分地体验周围文化世界的多样性,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能够将艺术与历史、文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并以此为基础辐射其他学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第二,整合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由于当代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大多并未具备多少艺术素养,基础相当薄弱,另一方面,目前高等院校普遍课程任务比较重,不可能让出太多的课时给艺术教育课程,因此,必须整合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使大多数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效益地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一般情况下,艺术教育的课程包括艺术史、艺术欣赏与评论、美学理论、艺术实践与创作等四大部分,为了适应高等院校艺术普教的需求,可以适当调整其课程结构,使艺术教育的四大组成部分有机整合,合理分配至大学四个学年当中。大学一、二年级可侧重于艺术实践和艺术欣赏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之初,从艺术的感性认识人手,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大学三、四年级可侧重于美学理论与艺术评论的课程教学,使学生能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的高度,并能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艺术史的课程教学可作为艺术普教的重点贯穿整个学校教育期间。

第三,融合多学科,促进学科之间相互交流。艺术教育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如果说在艺术史的教学中撇开历史背景、宗教特征、审美心理等不谈,只是就艺术特征而讲解艺术发展史的话,那么课堂教学肯定了无生趣,学生也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所以艺术教育要用跨学科的方法来传授知识,这样,可以把关于艺术作品以及关于政治、宗教、哲学、经济学等知识和社会结构结合起来。例如研究中国山水画的兴起不单单只是研究山水画的绘画风格,还要深入了解魏晋“玄学”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以及士大夫个性情趣的审美取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特征等等,研究达芬奇的《最后晚餐》、《蒙娜丽莎》不单单是研究作品的视觉风格,这些作品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生活和时代,那是个发现和科学的时代,是探索空间观点的时代。画家在揭示直线透视系统的同时,也探索了空间。

所以对于艺术教育的教师而言,不仅仅要吸取文学、艺术、音乐、社会历史等知识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而且还要用社会学科的教育去传授学生研究、思维和决策的技巧。

第四,组织编写一套适合高等院校艺术普教的教材。组织编写一套教学内容上适合于当前高等院校的艺术普教的艺术教材对实施艺术普及教育理念非常重要,就目前已经出版的艺术普教的教材来说,一是不够系统,只局限于艺术史、绘画欣赏等部分,并且不能很好地融合文学、历史、政治、经济等学科,对于艺术知识的介绍只能限于粗略、简化而已。二是内容上过于专业化,只是将艺术院校专业教材的内容加以删节、缩略,教材的文字语言过于专业,不够通俗易懂,如此教材会大大降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对其阅读兴趣。如果把艺术史、作品欣赏结合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经历用故事情节串连在一起,肯定会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参与。三是过于注重艺术发展的连续性、时代性,忽略了不同艺术之间的比较性。例如大多数艺术史教材都是按时代顺序来叙述,这种形式的优点是保证了时代的连续性,但其缺点是没有注意到艺术之间的比较,无意间就削弱了对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的培养。

第五,探索形式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艺术教育在自身特点上不同于其他教育课程,它的教学载体丰富多样,不仅有文字的,还有视觉的、听觉的;不仅有具象的,还有抽象的;不仅有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有实践技法知识的传授;不仅可在课堂进行教学,也可走出户外,深入生活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只采用传统的口授教学方法,还应结合技法做示范教学、电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艺术教师应在教学软件的制作上下功夫,结合课程的需求设计出生动有趣的课程方案,引导学生对艺术课程教学的参与热情和互动热情。

随着艺术的发展,现代艺术也越来越关注人的自身,越来越与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将艺术教育与我们周围的日常生活相联系,教会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思考问题,这也是艺术教育的一个目标之一.

美术科普小知识范文

许多人认为音乐艺术只是一种特殊技能或娱乐工具,个人的音乐素养与其一生的发展无关,人们更青睐那些能直接给社会、个人带来财富的专业与技能,实际上除愉悦身心外,音乐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晋书•乐志上》就记载,“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其“五音”对人性情、品德的陶冶功能显而易见。柏拉图则强调了音乐艺术教育的作用:“音乐有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此而丑化。”上述对音乐艺术及音乐艺术教育价值的真知灼见早已被实践所证实,事实证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普通高校的音乐艺术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二、正本清源———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育的认识

包括对普通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本质、目的与任务等方面的认识。

(一)普通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性质审美教育

1、普通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对象———非音乐专业大学生《方案》规定普通高等学校音乐艺术教育的对象为非音乐专业大学生。这些学生音乐基础参差不齐,虽然有少数“特长生”,但大部分学生缺乏基本音乐艺术素养。如何针对他们确定教育目标?笔者认为应先认识什么是普通高校的音乐艺术教育。

2、普通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性质———以音乐知识文化和音乐欣赏为基本内容的审美教育《世界振兴音乐教育宣言》将音乐艺术教育表述为:音乐艺术教育包括“音乐方面的教育”和“通过音乐进行教育”两方面含义。“音乐方面的教育”主要指“侧重于阐释音乐本体内构方面包括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结构和曲式等表现元素,以及音乐各类演绎技术方面的教育行为与实践,这是音乐教育内涵中专业性教育的一个目标指向”,是“一个音乐理性知识与技能的科学获知过程”;而“通过音乐进行教育”则指“侧重于发掘音乐外延效用方面包括情感体验、精神愉悦、审美感悟等方面的教育行为与实践”。对于普通高等学校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其音乐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肯定不能等同于音乐专业的学生,不能侧重于“专业性教育的目标”。《方案》将公共艺术课“课程目标”规定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这与上述音乐艺术教育内涵中“以审美性教育目标为指向”的“通过音乐进行教育”相一致。然而,“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中,‘音乐方面的教育’和‘通过音乐进行教育’是一个相互渗透并相互作用的教学理念,是全部音乐教育形式中的两个各有侧重的教育指向,而不能看做是两种教育方式”。既然在教育实践中音乐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审美性教育不能割裂开来却又各有侧重,笔者以为,普通高校的音乐艺术教育,其本质应该是一种以音乐知识文化和音乐欣赏为基本内容的审美教育。

(二)普通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特点

不同于专业音乐教育及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面向的是中小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不成熟,知识结构也不很全面,他们对新事物缺乏理解与批判精神,对于知识仍是以接受与理解为主”。而大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更加丰富,知识结构、心理特点更加成熟、稳定,对人生、社会有自己的判断,对事物更具批判与创新精神。因此,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必定有自己的特点:

1、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思维、情感等心理特征决定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内容要具有更深的文化内涵。

2、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和能力,教学内容更具多元性,要使他们“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

3、大学生的思考、判断能力决定高校音乐艺术教育要在音乐鉴赏中着重培养大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批判创新精神,而非停留在表面的情感体验层面,更非单一的情绪宣泄。

4、大学生在知识内化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促使学科互相融合的能力更强,学习中更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和知识的融合。

5、高校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基础比较中小学生来说更加参差不齐,学习中个体差异更为明显;而大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更渴望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渴望体现自我价值。

(三)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目的、任务

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对象主要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大部分喜爱音乐却又缺少与他们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水平相适应的音乐艺术基本素养,他们的音乐兴趣主要表现在对流行音乐的偏爱上。如有些大学生尽管会唱不少流行歌曲,但在音乐上却存在不少盲区,可以称之为“音盲”。“所谓‘音乐盲区’,顾名思义,就是音乐艺术方面的空白点。如果一个人在音乐上的空白点太多,对音乐的熟悉了解程度不能达到一定的标准,我们就称之为‘音盲’”。毋庸置疑,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承担着为他们“脱盲”的任务。“因此,笔者以为,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目标不仅应以《方案》为指导,同时可参照音乐脱盲标准来确定,即“具备基本的音乐审美感受能力、具备基本的音乐表现能力、了解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拥有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以及拥有一定的音乐学习动力”。对此,笔直的解读是:

1、培养基本的音乐审美感受能力。普通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使大学生具有基本的音乐审美感受能力,使之在音乐艺术教育中充分享受音乐之美感,从而培养他们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

2、学习、训练基本的音乐表现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的基本要求首先是能自然完整地进行歌唱,至于识谱能力、器乐演奏、音乐创作等方面则因人而异。

3、了解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除要了解音乐自身的文化,如音乐发展历史,音乐理论知识等外,还要了解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文化,如文学、历史、美术、建筑等知识,能充分感受到音乐人文精神的内涵;同时要根据音乐多元性特点,“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在充分体现民族音乐的主体性地位的同时,坚持关注多元化的世界民族音乐。”

4、拥有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提高音乐审美品位,形成正确的音乐价值观。大学生心理发展尚不稳定,喜欢追逐新异事物,他们中喜欢流行通俗音乐的居多,却缺乏欣赏高雅音乐、经典音乐的素养。为此,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必须提供学生欣赏积极、健康、高雅作品的机会,在音乐教育中引导学生分清作品的好次与良莠,着重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批判能力,逐步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品位,形成正确的音乐价值观。

美术科普小知识范文篇3

2012-10-09

文汇网

全新职业体验取代传统学农

新学期开学,上海建平中学来了个学农活动大变脸——由全新的职业体验活动取而代之,时间也由原先的1周延长至2周。从去年开始,建平中学在起始年级尝试对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指导,这次他们决定把高二的学农活动改成职业体验,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各行各业的特点和要求。校长杨振峰希望学生通过体验不同的职业形态,能不断认识自己的志趣、潜能,并逐步明确自我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2012-10-17

文汇网

科普传播:你下单,我配送

以科普产品。联盟为平台,上海正力图打破科普产业“散、小、弱”的现状和“老土”的固定印象。一个连接生产与消费环节的科普产业链,由于科普产品e联盟的存在而运行自如。一个“你下单,我配送”的新兴科普传播模式,已经在沪上流行开来。

2012-10-23

人民网

中学生在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获一等奖

日前在以新概念无人机设计为主题的第五届“创新杯——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上,珠海一中两组学生作品在全国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其中梁明轩同学设计的“旋风豹共轴双桨无人机”获全国青少年组唯一的一等奖,该同学还将应大赛组委会邀约,出席在珠海航展上举办的颁奖典礼。

2012-10-25

中新网

北京中小学生大多不识北斗星:学校不考没必要

人们经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博学多才的人,但如今,北京市中小学天文教育状况堪忧,不少小学生别说“知天文”,连北斗七星都不识。今年起,北京市中小学科学课教师将陆续到天文馆“恶补”天文课,以提升中小学生的天文素养。

2012-10-28

中新网

“气象科普教育读本”有望将走进全国中小学课堂

国气象局将与教育部门合作,有步骤地在全国各地深入推进气象科普教育读本进课堂工作。国内首部小学生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教材(《安徽省小学生气象灾害防御教育读本》2008年9月进入安徽全省小学生课堂,发放90余万册。参与这本气象科普读本编写的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介绍,当前中小学正在使用的地理课本中虽然包含了大气环流等气象知识,但针对性的防灾减灾知识还有所欠缺。

2012-10-31

新民晚报网

公共安全科普宣传三年行动上午启动

10月31日上午,2012年上海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和市公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联会在市政府举行,会上了《上海市公共安全科普宣传三年行动计划》,3年内实施包括内容创制、活动培育和传媒拓展等3大工程。

观点

2012-10-10

科学网

高校理应担科普之责

担科普之责高校义不容辞。国民科学素质是基础,科学普及是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高校承担着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自然要以国家的需要为己任,勇敢担负起科学普及的重任。实际上科学普及也是高校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之一。所以科普也是高校之责任,而且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2012-10-15

科技网

留学低龄化趋势显著:家长失望国内教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已占全球总数的14%,位居世界第一。留学“低龄化”的趋势也日益显著,直接出国读中学的人数也大幅增长。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认为新一轮留学高潮和低龄留学热,源于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满意国内应试教育。虽然孩子年龄过小外出留学也有风险,但他们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2012-10-17

文汇报

饶毅:比起创新,我们更缺认真执著

在自然科学、也在各个行业,我们当然要继续鼓励、培养、支持创造性,但我们也应该强调、而且应该比较快做到认真和执著。高度的创造性,可能只是少数人能做好,我们应该有环境发挥他们的作用;而认真执著,是大多数人都不难努力就可以做到的。所以,也许我们国家目前情况下首先和普遍要追求的应该是认真执著。

2012-10-20

新民晚报网

老师先“会玩”学生才会“快乐学”

上海市“快乐学习”百校邀请活动日前正式启动。上海市特级校长、向阳小学校长洪雨露强调,让孩子快乐,就要让孩子学会玩、有时间和空间玩,更关键的是,老师首先要“会玩”,有丰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这也成为他在招聘教师时考虑的一个重要标准。

2012-10-24

中青网

让孩子接受规则融入集体,未尝不是一种成长

要规则还是要自由、要规矩还是要个性,并非水火不相容。如何让孩子顺利迈过进入社会的第一道门槛,家长和老师都值得反思。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互补的两端,协调融合,就会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与行为习惯,讲“规矩”与“发展个性”未必水火不容。张扬“个性”不是没有要求,当他处在一个集体当中的时候,就需要遵守相应的规则。这样的规则意识,就是要从小培养,长大后,孩子才会更好地学会与人相处。

2012-11-01

光明网

科技教师培养要跟上

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教师周又红近日撰文谈到自己的希望:我很期待党的十胜利召开,同时,我也希望能加强对科技教师的培养,让我的工作后继有人。一方面,希望能有更多高校设置科技教师专业;另外一方面,现在评职称时,没有科技教师这个系列,只能根据原来的学科评职称,这也给一些青年科技教师的职业发展造成了困扰,我也希望这个问题能得到解决。

2012-11-05

中青网

搞教育千万不能急功近利

兰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晶认为:我们倡导的真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学校有所成长,老师们在学校也要生活得幸福,还要在职业上有所发展,有所成就。我们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它不是短时性的,而是长期性的。所以,我们倡导的“真教育”就是要用长远的眼光,从社会乃至整个民族对人才需求的眼光去考量。

思考

2012-10-16

人民网

家长为何患上教育焦虑症

当下,“教育焦虑症”几乎成了中国家长的流行病、常见病。这种“焦虑症”常常在孩子升学之前加重。现在,很多老师早已习惯了用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早已习惯了用“是否听老师的话”来评价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不仅小学生要“排排坐,吃果果”,一些著名中学甚至实行准军事化、半军事化管理,全校上下“天天围着分数转,月月为着分数干,年年盯着分数线”,哪里还有学生发展个性、张扬个性的氛围和空间?教育应当是尊重生命的活动,而不是压抑个性的过程。只有坚持这样的价值取向,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症”才会有治愈的希望。

2012-10-17

中国教育网

从“差生”获诺奖看我国教育观

诺贝尔奖近日揭晓,英国医学教授约翰·格登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可是又有谁知道,格登中学时生物成绩曾垫底,甚至被老师断言绝不可能成为科学家。每年诺贝尔奖颁发,我国社会都会集体焦虑,寻思什么时候我国也有本土科学家获奖。在笔者看来,何时我国能不用单一的标准评价、选拔学生,不扼杀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的空间,我国科学家离诺贝尔奖也就不远了。

2012-10-25

中国教育网

科学教育亟需突破应试瓶颈

科学教育急需突破应试瓶颈一一相关中外专家比较了各国科学教育的背景与发展之路,指出,美、加、英、法、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所谓“创新型国家”,都不仅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拥有较为完善的科学教育体系,培养出了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中国基础教育科学教育现存的诸多问题,限制了中国人才的培养质量。比如,有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老师也觉得值得探究,可是高考不考,或者只在考卷中占很少的比重,该不该去探究呢?

2012-11-06

北青网

别让“美国高考”仅仅触动国人的“分数情结”

很多中学生参加美国的SAT考试,往往是因为看中国外较为全面和成熟的素质教育,同时也是为了回避高考那套以分数来衡量素质高低的做法。可是,在SAT的话题上,仍有些人最关注的是分数的高低。其实,我们不要把眼光仅仅局限在海外大学的“入场券”上,而应看到考试体系背后的取向与价值,看到能给我们的素质提升带来终身受用的功效。

大家之言

2012-10-15

新民晚报网

邂逅一本书。走进物理学

美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杨振宁前天与沪上青少年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和科学心得,并鼓励青年人要在高速发展的“大时代”抓住各种机遇。杨振宁对他所在中学的图书馆记忆犹新。“有一天,我找到了一本名为《神秘的宇宙》的书。”杨振宁说,20世纪初的物理学家给了他们这一代人新的机会,而他们也抓住了这些机会有了一些成就。“现在青年人所在的世界,可以被称之为‘大时代’。大时代给每一个青年带来了许多机会,青年人要能够抓住这些机会,创建自己的美好未来。”

2012-10-22

科学网

著名材料科学家严东生院士:要给孩子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严东生:在中学和大学,我接受的都是启发式教育,从来不死读书。那时,课堂教学内容并不太多,主要是课外自学。特别是燕京大学,该校推行美国式的启发式教学。我记得我们上课时,讲的内容不太多,只是对知识要点做一些提示,随后便开出许多参考书目,建议学生课后选读。几年下来,阅读面就拓展了,我们读过的绝不限于教科书,还看了很多最新的科学文献。现在中小学生的课业太重,压力很大,每天完成作业量已经够呛,哪有时间自学、运动?所以在青少年教育问题上,我觉得要给孩子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异域传真

2012-9-27

教育周刊

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科学家类似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发现,婴幼儿的思维和学习方式与科学家极为相似。为了解答婴幼儿为何学习速度极快的问题,心理学教授艾莉森·高普妮克(AlisonGopnik)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如让幼童摆弄一套能亮灯和放出音乐的机器,观察他们如何想办法开动各种开关。通过使用一些极为简单的技巧,他们显示出对数据的处理方式,用数据来测试假设,从而得出结论。她在《科学》杂志上,称幼童每天的游戏就是在做科学探索,因此,鼓励幼儿学习的最佳方法不是灌输知识,而是为他们提供与科学相关的“安全、丰富的环境”。这项研究对近期认为学前教育应当更加“学术化”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2012-10-15

今日美国

女科学家现身说法,让女生爱上科学

据美国教育部统计,尽管女性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不逊于男性,但是在某些快速发展的行业,如计算机科学,女性则落后明显。美国一个由300家公司、大学、非营利组织设立的“女性与信息技术中心”目的就是扭转这一趋势。越来越多已经跻身于知名机构和高科技企业职位的女性现身说法,通过分享自身的成功经验鼓励女学生追随她们的足迹。她们的理念并不仅仅是帮助女性获得收入更高的工作,而是激励她们成为新技术的接受者和使用者。该项目自1999年启动以来,已有近600名女性志愿者与有意从事STEM职业的女大学生交流,提出职业建议。西雅图地区公立高中女生选修技术课程的比例从lO%上升到了50%。

2012-10-15

英国卫报

美国教授的教育理念进入英国小学课程

艾德·赫恩(EDHirsch)倡导的教育思想正在英国中小学教育领域中迅速传播。不仅学校以此设计课程,课程中心依据他的理论编写教师指南,英国将在2014实施的新小学课程也以其为核心。赫恩是一位美国教授,他在其撰写的《文化素养》一书中提出“核心知识”概念,认为每个美国孩子为了成长为合格的公民,必须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又进一步提出这些知识应该高度结构化。他成立了“核心知识基金会”,广泛传播其教育理念。英国学校事务官员尼克·吉布和教育大臣麦克·戈夫都对赫恩的思想表示认同和钦佩,智库Civitas也将赫恩的观点写入英国中小学实践指南,比照赫恩罗列的美国学生应会的知识点编写出了英国儿童应知的知识条目。尽管英国课程改革专家组建议,应给予教师更多的自来决定授课内容和方式,但教育部门坚持必须在课程中列出数学、英语和科学的核心知识。

2012-10-16

圣迭戈联合论坛报

球星助阵宣传STEM教育

NBA全明星队球员阿布杜尔·贾巴尔(Abdul-Jabbar)应邀成为美国加州校外STEM教育大使,他建立的基金会将鼓励青少年把梦想从成为超级球星和好莱坞名流向投身科学事业转变。在“大使”任期内,他将出席若干校外科技活动,宣传STEM对教育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广阔的就业前景。2011年美国商务部的报告称,STEM行业空缺职位的增长数量为非STEM行业的3倍之多,并将在未来10年内持续增加。加州中小学在新的“共同核心”国家课程的指导下,努力寻找STEM学科教学的新途径,以适应新课标倡导的批判性学习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

2012-10-16

SchoolNews

项目引路:推动学校的工程活动

“项目引路”(PLTW)是一家成立于1987年的非营利机构,开展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为美国全国的初高中提供STEM教育课程计划,为教师提供职业发展培训,同时拥有由教育者、学生、高等院校和专业人士参与的设计课程的网络机构。参与课程的学生能够进行以活动为基础、以项目为基础和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同时获得实践的课堂体验。该项目与雪佛龙公司在2011年建立合作,在路易斯安那州资助6个中小学在2年时间内开设技术课程,购买教学器材,培训技术课教师,受到了师生的欢迎。对于无意从事技术行业的学生来说,参与该项目课程有益于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也能从中获益。

调查

2012-11-02

中国教育网

仅有1,4%的学生用网过度

《2012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11月1日正式。此项涉及北京市8个区县118所中小学2861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仅有1,4%的学生存在用网过度现象,88%的学生属于正常使用,还有10,6%的学生趋于过度用网。

读书

2012-10-22

科学松鼠会

未来预告片与现实入场券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范例(3篇)

    - 阅0

    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范文篇1【关键词】信息技术实验室;网络平台;管理1、高职院校中信息技术实验室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增加。作为培养技能型人.....

    化学品采购流程范例(3篇)

    - 阅0

    化学品采购流程范文关键词:采购业务;流程再造20世纪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MichaelHammer)等管理学家们首次提出“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ingReengine.....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