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范例(3篇)

来源:

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范文篇1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发展;措施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人们就会转而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对多元化的娱乐方式需求变得越来越多,这给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精神。广播电视事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跟得上时展的步伐。针对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培养,可以抓住创新的根源,促使编导事业蓬勃发展。

1创新思维培养的影响因素

广播电视编导工作人员,只有满足2种条件,才能培养出创新思维。这2个条件就是基础知识和大量思维培养训练。同时,这2点也是影响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在创新方面成败的重要因素。广播电视编导大部分情况下是进行集体模式的创作,这给成员发挥想象力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广播电视节目本身就缺乏创新,如果只在意创作结果,不在意创作过程,一味地追求收视率,再加上本身人员体制方面的问题,创新力不足也是正常的。

2创新思维培养的特征

当下,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要体现出节目的时代性、新颖性和开放性,这是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特征。其中,新颖性是最重要的一环。作为主要特征,重点体现在广播电视编导的理念、观点和表现手法上,这种“新”要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创新思维,可以从不同点、侧面、角度去挖掘题材,在挖掘题材的基础上扩大创作范围,随机应变、思考、创作;要不断努力符合时展要求,向其他优秀节目学习,学习节目的展现方式和表现手法,提炼出全新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引用到自己的节目中,最后总结出符合自己节目的新观点。创新不是单纯的改变创作模式和作品的内容,而是要运用创新的思维,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符合人类发展要求的全新作品。因此,新颖性是编导创新的重要特征。

3创新思维培养的措施

3.1做好节目定位,树立优良编辑意识

对于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定位,是十分重要的。节目的定位,是创造有生命力作品的基础,对于创新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注意观察平时的生活,艺术虽然高于生活,但更来源于生活。只有在生活这个知识储备丰富的地方,才能找到最佳素材。如果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作品就会脱离现实,变得游离。在培养编导工作人员创新思维时,最基础的就是找准节目定位。当然,搜集大量素材,树立编辑意识也很重要。

3.2经验与直觉相结合,运用新型编辑方法

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中,灵感和直觉是最不能缺少的,灵感是积累了大量信息后,大脑通过潜意识对信息进行加工,最后成为自己想要的信息。而直觉是思想认识新的飞跃和升华。将灵感和直觉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广播电视编导从业者对事件的全方位认识。当然,有意识地培养灵感和直觉,是至关重要的。将已有的经验理论当做实践基础,运用新型的编辑方法,激发广播电视编导从业者的创新激情,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人员的创新思维。

广播电视的艺术,反映的是社会要求和时代风貌。想要制作出有创新精神的作品,就要体现时代精神,跟紧时代步伐,尽可能满足时展的需求,这是创作者必须要满足的基础条件。在平时的创作中,很容易陷入单向惯性思维,这样只会导致创作思路狭窄,方向单一。虽然不排除会有积极影响产生,但更多的是消极影响。因此,若将逆向思维和顺向思维相结合,就更容易创造出好的作品。逆向思维和顺向思维结合得合理,就容易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现出创新,也更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4加强竞争、合作和奖惩机制

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想取胜,都离不开良性的竞争,良好的竞争可以使人不断激励自己、超越自己甚至超越他人。广播电视编导事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当然也离不开合理的竞争。同时,相互间的合作也是十分重要的。此外,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完善广播电视编导的评价机制也十分重要。完善机制,可以激发工作人员的创新思维,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把栏目收视率和社会影响等因素有机结合,综合评估,这样更能保证机制的公正、公平。

4结语

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范文

地理课程改革中强调学习方法的创新。因此,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成为我们实施地理课程标准的重要研究课题。地理学习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需要。由于现代教育理念的提升,地理教学的重心已由“教”地理转移到学地理上来了,因此以往只强调地理教学方法的倾向正在逐渐被扭转,而地理学习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地理学习方法具有自身特点与内容。它是学生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任务而采取的学习方法,体现了地理空间性、综合性、差异性以及人地相关性,同时包含着认知心理过程、地理思维方式、探究问题策略、具体学习措施等丰富内容。

地理学习方法应是自主的、灵活的、开放的、民主的。在实施地理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地理学习方法应吸取方法领域及其他学科领域的方法精髓,加以改进创造,为我所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结合地理教学实践,笔者仅从三方面阐述中学生地理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感知能力的培养

感知是学生对各种地理信息的接受与识别。感觉指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光、声、色、形、量等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而知觉则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如果对地理事物感觉到的个别特征越丰富,那么对它的整体感知就越完整。在创新学习中,知觉不应是许多感觉的简单堆积,而是将各种感觉进行有机综合,使知觉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比感觉更真实、更完整。

对地理事物的感知有多种途径,可以通过有关地理的文字、音响、图像、实物、景观等等。人的感觉主要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地理研究的对象是地球上千姿百态的地理事物,它们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与鉴赏性,因而调动学生的视觉,利用图像“冲击”感的效果来实施地理学习是完全可行的途径。同时,地理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性学科,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通过动觉来进行地理学习的内容与活动比比皆是,小到动手制作乒乓球地球仪,大到外出旅行考察,生动活泼的地理学习方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美国马里兰州洛克威尔市特定诊断研究会,对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学生进行学习方式测试,得出的结果是动觉的学习,即通过移动、触摸、行动来学习占37%;视觉的学习,即通过图片等来学习占29%;听觉的学习,即通过声音、音乐等来学习占34%。可见感知学习法的重要。如以动觉为主导型增强感知的有动手制作型、观察观测型、视听阅读型、游戏娱乐型、参观调查型、实验操作性、规划设计型、竞赛演讲型、论文撰写型、旅游探险型等。例如,动手制作型,这类活动主要是以制成某一种有关地理的实物为标志的。包括地理标本的采制,如岩石、矿物、土壤等标本;地理模型的塑造,如地形模型;地图的绘制,如学校平面图;地理教具的制作,如幻灯片、投影片以及多媒体学件制作;地理摄影等。

二、理解能力的培养

地理理解能力主要包含对地理概念、特征、成因、规律的理解。因地理内容的分类不同,所以培养理解能力的途径也有所不同。

地理概念是认识各种地理事物的基础,区分不同地理事物的依据,也是进行地理思维的“细胞”。可以说,地理概念的理解是地理原理性知识学习的基本前提,即先对地理概念中的“地理术语”、“地理名词”、“地理名称(地名)”等基本单元进行领会,然后发展到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的学习。如学习我国矿产资源特征,首先就要有“地质条件”、“贫矿”、“富矿”、“伴生矿”等名词概念的基础;要分析喀斯特地貌的成因,首先就要搞清楚什么是“喀斯特地貌”、“石灰岩”;要掌握煤、石油的地理分布规律,就必须先弄懂“沉积盆地”、“湖盆”、“大陆架”等概念。可见,离开了这些基础概念,上述的学习就会产生障碍。

地理特征与地理概念具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它能为地理概念的正确形成提供认知“台阶”,如理解了我国水资源特征的内容,自然也就会形成“中国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在某种情况下,两者很难分清你我,有的地理特征其本身就可视为地理概念。理解地理特征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明确地理特征的内涵,运用地图发现地理特征,在比较中概括地理特征,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总结地理特征,运用地理特征解释地理现象和实际问题。

地理成因是地理原理范畴的核心知识。任何地理事象的分布与成因都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成因的探讨往往有助于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针对教材中出现的有关成因的知识点,从成因入手能收到较好效果,引导学生从抽象到形象,从复杂到分解,化深为浅,从易到难,坚持探讨必有收获。一旦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掌握了地理事象的本质,实现一次深化和飞跃,他们的知识就基本完整了,就能从较高层次理解知识点,而且再也不用抽象死记硬背。加强对地理成因的理解,有利于改变地理学习只见“地”不讲“理”的状况,有利于学生弘扬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图》课程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是教学生以创造性思维方式去进行形象思维的过程,这一教学过程应特别注意开拓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正确、快速地读懂机械工程图样。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两方面来着手。

一、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思维方式之一,它是由形象―表象―新的形象三部分构成的反映系统。客观事物所具有的形象,被人们感觉后在头脑中保存下来的痕迹称之为表象,这是人们认识的感性阶段;人们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重组、改造而创造出新的形象,是人们认识的理性阶段,而这个阶段是通过想象来完成的,所以想象是形象思维中最实在的因素,想象的发展必然能促进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机械制图是研究形体表述的学科,形体的种类、结构非常丰富,变化无穷,但任何存在实体都具有特定的结构特征,对大量的形体实体,学生不可能都亲自看过、接触过,必须凭借想象,在头脑中再现或创造出这些没有感知过的表象。通过想象,学生才具有感受自己直接生活经验中没有遇到过的表象的能力,否则没有这些表象的建立,机械制图课的学习就很困难。比如三投影面体系,就是原理性的抽象概念,如果不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对它的清晰而富有内容的想象形象,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就会非常模糊。所以,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事物的形象支柱,是机械制图课学习的必要前提。那么,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

1.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想象是在人的头脑中进行表象的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所以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表象,要进行丰富生动的想象是不可能的。想象的水平取决于表象的丰富程度,表象贫乏的学生是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的。

表象是人们对过去感知过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所以,丰富表象必须有充足的感知。这就要求学生有更多的形体感知机会,比如可以通过参观学习、观察机器部件、切制泥型、观察模型等方法增加学生表象的贮存量,提高学生头脑中已有表象的质量。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直观教具、实际零件等,对学生建立鲜明、完整、稳定的形体表象是十分重要的。

2.培养学生表象组合能力。

想象虽是一种自由度较大的思维活动,但它仍是可以自觉引导的有基本规律可循的思维活动方式。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能储备若干基本几何体的形象,在此基础上丰富扩大想象,对若干基本几何体进行切割、叠加、综合得到复杂形体。如支座是由一个长方体底板(底板上经过切割)和一个一端呈半圆柱底座所组成,再经过叠加、切割。在这些训练中,引导学生首先分辨出类似于基本体的表象,并以此为主要特征,再组合出能区别于其它形体的有鲜明形体特征的表象来。通过训练,学生在想象中能抓住表象的主要特征,进行表象组合,从而培养想象能力。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思维的产物是新颖的。有关的研究表明:任何一个创造性思维的全过程,都要经过从发散思维到收敛思维,再从收敛思维到发散思维的,多次循环,直到问题解决。

发散思维在于提出尽可能多的新设想,收敛思维在于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案。发散思维是收敛思维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收敛思维能力――即找出一个唯一正确答案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怎样培养这一能力呢?

1.素材供给。

“任何存在实体都具有特定的结构特征,不管它的结构是否具有无限可分性还是表现为何种具体的形态,没有结构属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任何事物都不能超越自己的结构而存在”。在学生了解掌握三视图形成及投影规律之后,为使学生掌握课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我提供足够的教学模型及机器零件实体,师生共同分析其组合形式,每个组合体是由基本几何体演变而成,调动学生的表象储备开始积极思维,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了几何体结构特征的形象思维素材。

2.验证假设,交流初探学习成果。

在学生建立了几何体的形象思维素材之后,学习截交线与相贯线、图样画法时,我出示了一些选择题、判断题,引导激发学生积极,得到若干个表象假设,构思出了多种方案的其他视图,让思维独到的学生在黑板上作出自己的作法判断,我与学生共同交流初次探试的成果,全班同学共同评议。在全体同学对该作法认同之后,我设问:是否还有其他方案,将同学中的不同作法公布出来,请学生相互点评,加以圈点,以扩展学生的思维范围。经过这样反复探寻,我不断寻找新的方案,从而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视野。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我在黑板上逐步画出学生思索出的可能方案。此时学生的思维更加积极活跃,并达到一定的深度。这一过程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发散思维活动中去。

3.引导――走出误区。

激发的结果使学生思维活跃,但在进一步发散思维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将会出现判断失误,由此可见,仅凭过去的一点表象积累不足以解决这一问题,思维会陷入困境。这时,教师就应该起到“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根据图形特征、空间形体,及时给学生指出科学的思维路向。根据学习认知理论的“顿悟”学说,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完形趋向律”,即若某一思维图形作得不够完备出现“缺口”,那么,人会竭力完善“缺口”。在学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学习情境中存在的缺口,所谓学习中的“顿悟”,就是对缺口的突然觉察。因此,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在解决问题时,应当专注于整个问题结构的研究,从整体上考虑问题,而不是进行支离破碎的零散思维,找到缺口,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鼓励并引导学生敢于“发散”、善于“发散”、勇于突破,就能有所创新。尽管学生创造出的或许是人们早已熟知的东西,但随着这种创造性思维量的不断增加,学生低层次的创造性思维必将向高层次跃迁。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运用想象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同时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学生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师能以身作则,勇于探索,不断充实自己,更新知识,才能承担培养学生能力的大任。

参考文献:

[1]李继宏.论教师的职业品格[J].全球教育展望,2010,(2).

[2]于世华.情境探究思维心理过程分析[J].江苏教育研究,2009,(11A).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科技奇思妙想的创意范例(3篇)

    - 阅0

    科技奇思妙想的创意范文[关键词]迈克尔·科迪《基因传奇》人文主义科学宗教[中图分类号]I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085-01刘小祎(1983-),女,吉林长春人,吉林.....

    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范例(3篇)

    - 阅0

    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范文篇11贸易安全概念解释及《国际贸易法》的缺陷所谓的贸易安全,国际法意义上指的是当一国的对外贸易面临来自国内外不利因素的冲击时,通过参与国际竞争.....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