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发展报告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生态旅游发展报告范文

根据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资源中心所提供的数据资料显示,截止到2012年,此中心共收集到1833家企业的4095份可持续发展报告,共涉及包括电力、电信等31个行业,其中旅游业仅有4家。自2006年以来,陕西共有30家企业相继了59份展示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社会环境报告。随着政府、社会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重视和消费者对旅游资源环境要求意识的加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自愿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企业自愿可持续发展报告仍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走。

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在我国是一个相对新鲜的事物,它是指一个企业自愿的、公开的,主要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向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方展示本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谋求企业和社会最大利益均衡的非财务信息报告。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背景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科技革命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人类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大增强。但同时,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极度透支的基础上的,使社会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成为日益尖锐的三大社会矛盾。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迫于政府的压力和自身的发展需要,开始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非财务报告——环境报告。而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是在环境报告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环境问题的发展而发展,反映了人类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生态水平的进步。

21世纪以来,我国各地由破坏生态环境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不胜枚举,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深刻的教训。尤其去年入冬以来,我国各地的严重雾霾天气更是极度影响到了人民的正常生活,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污染排放的增加。据有关资料披露,我国每年废气排放量达11万亿立方米,废水排放量达365亿吨,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量达6亿吨。据估计,我国每年由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而且还呈现出逐步递增之势。其次是大气自净能力的衰减。在一定程度上,自然界本身具有再生和自我调节能力,能够及时将环境中垃圾吸收、净化和转换。但自然界本身的这种能力也会饱和,根本无力承受人类如此大规模的环境破坏。

在当今人类社会温饱问题还没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人类把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目标无可厚非。但是,在现代工业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其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此背景下,企业更应该做好节能环保的表率,定时定期披露企业关于环境方面的信息,展示企业为保护环境做出的努力。

在我国,推动企业自愿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因素比较复杂。其主要因素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源、人口、环境与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四大基本难题。

其二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迅猛发展。近几年来,经过社会、媒体的大力宣传,企业意识到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对公司的声誉、形象、社会地位以及持续发展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开始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社会责任方面的问题。同时政府对企业非财务报告方面的信息需求也日益高涨。因此,当前很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在财务报告的同时,还其他形式的非财务报告,例如:企业环境报告,企业环境白皮书,企业公民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这些报告虽然名称各异,但内容大同小异,都涉及到了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或者几个方面,因此统称为可持续发展报告。

其三为国有企业的示范效应。根据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资源中心的资料显示,国家电网公司、中铝在2005年分别企业责任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之后,中远集团、宝钢集团、中国移动等大型国有企业也在2006年以来积极可持续发展报告。这些报告引起了巨大反响,国家电网的报告还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中央的肯定,舆论的支持更加强化了国有企业的示范效应。

二、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发展现状分析

在绝大多数国家,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属于自愿披露的内容。国外不少大公司会采用“年度社会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等形式专门定期披露公司社会责任信息,而我国在这方面目前还没有相关规定。

经过将近十年的发展,我国企业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在介绍、借鉴、继承并局部创新的基础上缓慢发展,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还不成熟,与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从1993年开始,每三年一次对全球企业的企业责任报告进行调查哪。2005年的第5次调查涉及全球16个国家(无中国)的1600多家企业,这些被调查的企业都是该国前100强的企业。从数量上来看,独立可持续发展报告数量最多的两个国家是日本和英国。调查显示,在过去三年,各个国家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企业数量都呈现出逐步递增的趋势。

虽然这次的调查报告不涉及我国企业,但是,随着我国和其它国家贸易的加强,国外贸易额的增加,寻求海外市场的扩大,以及跨国公司不断对我国市场的依赖,这些因素都将促使我国可持续发展报告状况的改善。

2008年1月到11月期间,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就达121份,的数量已接近此前历年报告的总和。2010年,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数量和质量还在继续提升,数量增长较往年趋于平稳。

现阶段,企业有责任为社会环境改善作出自己的贡献,可持续发展报告已成为企业的普遍共识,同时也成为社会监督企业履行自己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的参考依据。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必要性

自二战以来,旅游业以持续的增长速度而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产业,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旺盛的活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长期以来,旅游业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就是广义的环境。众所周知,旅游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十分紧密,一方面,它依赖于环境,从环境。中获益;另一方面,它的发展又影响着环境,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破坏着环境。旅游业发展给人类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破坏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旅游业的发展为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破坏。许多地区的有关部门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深入的调查论证和实地评估,匆忙的开发造成当地旅游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因此,在旅游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他人和后代享受旅游资源留有余地。

如何保证旅游企业和环境的和谐共生是学者一直以来研究的焦点所在。我国的旅游企业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以后逐渐成熟,其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在不断的增加,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理念应运而生。

根据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资源中心的显示,自2009年以来,共有包括中国国旅、中青旅等在内的4家旅游企业了9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其中中青旅从2009年开始每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旅游业中社会责任报告最早的一家企业。相对其他行业来说,旅游业报告的企业为本行业的领头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较强,全面地体现了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积极的举措和成就,更为中国整个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

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运行安全对策

1.旅游业经营方式需转变。未来的旅游业,除需要继续实现商业上的成功外,也应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出应有的贡献。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旅游业生态化发展之路。旅游业生态化就是依据产业经济学、生态学原理,运用产业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管理和经营旅游业,使旅游业生态系统内达到合理优化耦合,以实现旅游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和废弃物多层利用的产业生态体系。

通过实行旅游业生态管理,旅游企业可以大幅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降低旅游产业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减少旅游消耗和碳排,实现旅游业的低碳发展。

未来消费者对适应新需求、新生活方式的环保类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旅游企业寻求以更加透明化环保化的经营方式满足消费者的这一需求,在取得业绩增长的同时也注重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发挥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能效。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在报告中过多的披露了正面的和积极的信息,而对于具有潜在负面影响的或者不好的信息缺乏披露,使得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流于形式,成为一种广告和公关手段,极大削弱了信息的可信度。报告的质量有待提高,实质性信息的缺失仍是使多数报告的作用被局限于公关的层面主要原因,未能有效发挥和利益相关方沟通的重要作用。

3.要重视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我国企业利用报表提供环境数据的企业少之又少,很难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同时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环境信息管理。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对环境会计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的环境特点,将环境数据运用于可持续发展报告。

4.提高旅游企业会计人员环境保护的意识。从企业层面来看,会计人员在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推进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计界对非财务业绩(尤其是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重视日趋重要。此外,会计公司也应开始开发有关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专业服务。

生态旅游发展报告范文篇2

一、电视与旅游文化传播的关系

对于旅游文化传播来讲,电视这一媒介与其他的大众媒介相比,更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感染力。电视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形声并茂、声画同步,可以传递更多、更直接的信息,电视能够把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生动、形象、逼真、立体地展示给受众,让受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种对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产品栩栩如生的可视化展示,会对受众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正是电视传媒的优势。旅游地宜人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人文景观通过电视媒介广泛地传播,可以让受众直观地、感性地领略到旅游地的魅力。

根据笔者2005年7月10日至10月6日,在海南省内的海口和三亚等旅游景点、海口机场和海口市内的酒店随机对245名外地来海南旅游者投放自编问卷调查,显示人们主要以电视、网络作为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也最关注电视上的旅游信息。而对报纸和网络上的信息关注相对比较少,接受信息方式的不同使得旅游者对传播内容的!择性就有所不同。

图1:受众获取旅游文化信息的渠道和关注的旅游信息形式

由图1所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人们获取旅游信息与旅游文化的主要渠道为电视(39.9%),也最关注电视上(48%)的旅游信息。其次是网络(27%),对网络上信息的关注度为40.8%,而报纸排在第三位,只有21.5%的人!择了报纸,关注报纸上的旅游信息与文化的比例也只有24.7%,比电视分别低了18.4%与23.3%,!择书的人更少,只有13.1%。

电视媒介通过精美的画面图像和动听的声音来传递信息,这些信息能全面和直接地刺激受众的视觉和听觉系统,使受众能直接感受到信息的丰富性和形象性。就这点来说,电视媒介在为旅游者构建旅游文化的媒介图景方面最为有效,是海南的阳光、沙滩、白云、碧海、椰风海韵等热带海洋风光能够得以很好传播的原因之一。

二、旅游文化电视传播的形式

电视的旅游文化传播形式主要有电视旅游新闻、电视旅游广告、电视旅游节目、影视剧等几种。

旅游新闻是电视对旅游业以及与旅游相关的各种旅游文化活动进行报道。旅游新闻报道是传播旅游文化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比如中央电视台报道海南举办亚洲博鳌论坛的新闻,不仅报道了博鳌论坛会议的新信息,而且利用图像形式把博鳌甚至海南的自然生态风光、民族风情都再现在全国的观众面前。这种形式虽然以资讯的形式进行传播,但也同样在传递旅游文化。

电视旅游广告是指在电视上开展的关于旅游地的商业宣传促销。旅游电视广告虽然是一种商业促销,但是它对旅游地的人文景观文化和自然生态文化的对外传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1999年年底云南以世博会为契机,开始连续不断地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旅游广告,广告将昆明这个旅游城市的自然与人文文化向游客展现无余。

电视旅游节目。迅猛发展的旅游业为旅游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电视旅游节目越来越受到电视台的重视,各电视台相继推出大量的旅游节目。电视节目可以从旅游文化中挖掘一些有品位的内容,使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和视听享受。高质量的旅游节目不仅可以增添整套节目的文化含量,而且可以增添整套节目的形式美感。

电视旅游节目包括旅游娱乐节目、旅游服务性节目和旅游专题节目。

旅游娱乐节目是观众参与程度高、娱乐性强的电视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就是很典型的一档旅游娱乐节目。海南旅游卫视的《玩转地球》,也是旅游娱乐节目,在让观众参与娱乐的情况下,也给观众介绍各地的旅游知识,增长了人们的见识,很受欢迎。旅游服务性节目的主要目的是为观众介绍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和风景,以及美食等,具有很强的服务性,信息量大。旅游专题节目是指旅游电视专题片,很多旅游电视专题片不只是提供给电视台,许多旅游风景名胜区都出售旅游电视专题片的音像制品,有时一些车站、码头、机场的电子大屏幕也循环播放旅游电视专题片,旅游电视专题片就是把当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风土人情以电视纪实的手法拍摄成宣传片,可以说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电视文化,充满着诗情画意,看后让人享受一次精神之旅。

本世纪初,海南电视台曾经拍摄了大量的“海之南”形象系列片,其中包括海南热带水果系列、海南热带风光系列、海南热带植物系列、海南海洋资源系列、海南海底风光系列。这些形象系列片,每天都以不同的时间分别插播在海南电视台3个频道的节目和电视剧的空隙之中。海南电视台旅游部还开辟了《请到天涯海角来》栏目,向观众逐市县分门别类介绍海南的热带风光和人文风情,当时,在电视上传播着两句口号“山好、水好、空气好,要想身体好,请到海南岛”、“净土、花海、水果香,海南岛是中国人的热带花园”。最有影响力的是在2002年1月28日将海南旅游卫视全新改组为全国首家省级专业卫星频道旅游卫视,设有《中国有个海南岛》、《椰岛任我游》、《请到天涯海角来》等一系列的电视旅游专题栏目,把海南的旅游推向全国,也把海南的旅游文化推向全国。在海南电视台《阳光无限》栏目中,设有《周游天下》,以介绍海南岛外和国外风土人情、自然生态状况、人文景观等为主的旅游栏目。但是近年来,这些与海南有关的电视旅游节目现在都已经停了。旅游卫视目前传播旅游文化的电视旅游节目有《玩转地球》、《美庐天下游》、《世界游》等,旅游新闻有《中国旅游报道》等。作为上星的面向全国甚至国外观众传送节目的旅游卫视,视野要开阔,必然要做全国的甚至全球化的旅游节目。所以,在旅游卫视上,海南的旅游文化反映得很少了。目前,能够传播海南旅游文化的电视旅游专题片只有海南三亚电视台旅游生活频道保留的《走近三亚旅游圈》和海口电视台的《海南故事》,前者每周一期10分钟,主要以专题片的形式介绍三亚的旅游景点;后者每一期!取一个人文景观和文化点来解读海南的人文历史文化。

影视剧也是传播旅游文化的重要方式。一些旅游景区或历史文化名城往往就是借助于影视剧,以艺术化的手法展示自己的旅游特色,人们在观赏影视剧时,同时也为片中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所吸引,从而激发起旅游的欲望,传播了旅游文化。2003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剧《没有冬天的海岛》,不仅为观众展现了迷人的海南风光,而且全面地展示了海南自从上世纪80年代建省以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十万人闯海南”后历尽艰辛的创业历程,可以说是绘制了一幅海南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绚丽画卷,为推介海南的旅游文化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海南四季常青,风光独具,是一座天然摄影棚,因此来海南拍摄影视剧的人很多。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30集电视连续剧《屋顶上的绿宝石》就是在海南拍摄的。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隆重推出的《热带风暴》也再现了海南的自然生态文化和人文景观文化。

三、旅游文化电视传播的问题探讨

从整体情况来看,通过电视来传播的海南旅游文化还是不够。根据问题,我们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电视对旅游资讯传播的数量还相对欠缺,方式单一。海南的电视旅游报道,根据旅游淡旺季节的不同,表现两个方面的特征:旅游黄金周期间,以报道游客的出游信息以及旅游业相关的动态信息为主;在旅游淡季时,就以举办活动提供事件性的信息为主,报道事件性新闻。近年来,电视关于海南旅游文化的报道分析,对节假日黄金周和海南举办的与旅游有关的大型活动报道主要以宏观报道多,对具体景点报道得比较少。

根据前面的调查,在旅游文化传播形式中,受众!择最多的是景点介绍,占50.2%(如图2所示)。根据传播学的“受众使用和满足”理论,受众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了解信息时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使用。旅游者接触大众传播媒介或者是为了了解出行旅游的信息,或者是为了工作之余的娱乐需要,或者是为了增长自己的旅游知识需要等。就这样来说,景点介绍应该是最有效的信息形式,其次是新闻报道。

图2:受众对媒体信息形式!择

而且,在海南电视栏目中没有集中的资讯板块,观众要了解海南的旅游景点变化,或者想了解海南的旅游新闻,没有固定的时间段,要把所有的新闻看完才行,受众要了解完整的旅游资讯很困难。所以,海南旅游文化电视传播应该设立推介旅游文化的专门栏目,或者开设专门的板块,让受众比较便利地了解海南旅游景点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

目前海南旅游电视节目很少,不利于海南旅游文化的传播。随着原来海南电视台和旅游卫视关于宣传旅游文化的栏目被取消,现在只有海口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每周一期的《海南故事》、海南三亚电视台旅游生活频道保留的《走近三亚旅游圈》。而覆盖面比较广的海南电视台却已经没有这方面的栏目,这是和海南这样一个大省不相符合的。海南电视台和旅游卫视应当开设能够推介海南旅游文化特色的电视节目。

海南在电视上的形象展示广告比较少,海南在每年的宣传计划中可以考虑到中央电视台和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省份的电视台适当投入一些形象广告。选取海南旅游业中标志性的图景,用非常简明的广告语言和富有冲击力的画面来打动旅游者,在旅游者的心目中形成能代表海南旅游的媒介图景,构建起心目中的旅游天堂。

海南具有影视剧拍摄的天然风光。海南可以适当建立面向全国的集旅游和影视拍摄制作于一体的影视基地,吸引海内外的影视制作机构来海南进行创作。这样,既可带动旅游文化的传播,又可带动旅游的发展。

生态旅游发展报告范文篇3

“1+3+3”的杭州旅游大数据中心

杭州旅游大数据中心依托信息技术应用和大数据集成,构建以游客、旅游企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为主体的旅游产业数据采集、整合和分析体系,推动利用大数据来完善政府管理、改善旅游企业运营、帮助旅游者消费决策。建设内容可简单概括为1个数据平台、3个支撑体系(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和3大应用服务(政府决策、企业运营、公众服务)平台,简称“1+3+3”结构体系。

搭平台、推应用、发信息,全方位利用好旅游大数据资源

整合多源数据搭建旅游大数据平台

为切实整合好旅游大数据资源,杭州市旅游委员会(以下简称“杭州市旅委”)先后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银联、百度、阿里云等单位合作,横向整合市交通、气象、环保等部门的涉旅数据,形成以游客的行前预订、行中行为和行后反馈为主线,面向产业主体、多元结构的动态数据采集体系。通过数据库的建库和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信息服务层(展现层)等平台整体架构的构建,实现多源数据的接收整合、挖掘分析、形象展示,以支撑政府、企业和公众为中心的精准营销、营运优化、信息查询等应用场景。

围绕开放共享推进旅游大数据应用

针对不同访问权限下的数据查询、下载和整合需求,杭州市旅委首先构建数据平台的分级开放体系,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提供数据信息服务,实现旅游客流、旅游消费和旅游服务数据共享。其次,推出适配手机的大数据移动客流监测APP版本,实现钱江新城、武林广场以及西湖音乐喷泉等重点区域的实时客流与历史客流查询,并具备客流警戒值的自动预警推送功能,推进旅游日常监管调度及应急指挥向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迈进。最后,以官方微信平台“在杭州”为载体,推出面向公众的钱江新城灯光秀、断桥和苏堤等重点区域的实时拥挤度查询模块,实现游客对重点区域客流信息以及历史数据的实时查询,引导游客合理规划游玩路线。

围绕产业引导常态化旅游大数据信息

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机器学习算法等多种数据挖掘算法库,杭州市旅委着力在游客画像、客源分析、消费行为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挖掘,先后了2016杭州春节旅游大数据报告、“五一”旅游大数据报告、国庆“黄金周”旅游大数据报告和杭州旅游大数据分析月报等多项报告,借此推动杭州旅游创新发展、跨越前行的新经验向外推广,以此强化对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的超前引导。

示范效应、品质提升显著,数据中心成为全域旅游的重要支撑

示范显著,创新经验广泛推广

经过两年的建设,杭州市旅委在旅游大数据集成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吸引了中央和地方等媒体单位的广泛关注,并先后接待了河北省旅游局、成都市旅游局、绍兴市旅游委、丽水市旅游委和开化县旅游局等单位的学习交流,受到了各兄弟城市的一致好评。

为支持桐庐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杭州市旅委还将杭州大数据的工作经验复制到桐庐,帮助桐庐县旅委建设桐庐旅游大数据平台。在2016年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议上,桐庐旅游大数据平台向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做了专题汇报,得到了国家旅游局领导和与会嘉宾的高度认可,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

“平急”结合,促进政府科学管理

数据中心是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必要条件之一,杭州旅游大数据中心已成为杭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要支撑。“平时”作为产业运行分析平台,精确刻画“游客从哪里来?”、“游客怎么来?”、“游客去哪里玩?”“游客怎么玩?”的游客在杭州游览的动态特征,提升产业发展的引领能力和整合能力;“急时”作为旅游应急协调平台,开展重点区域客流实时监测、趋势预测,提高各类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主动服务,旅游品质显著提升

生态旅游发展报告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生产性实训基地;高校旅行社;大学生和高校教师旅游市场;调查报告分析

一、高校生产性旅游实训基地——高校旅行社

(1)高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综观当前国内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刚刚起步,只要把企业真实的设备、工具、环境、任务搬到校园实训室,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训任务,生产出一定的“产品”,实训的过程与实际工作的操作过程完全一致,即实训室已经具有产品加工、生产的功能,就可以认定为是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因此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是要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要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三是要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只有达到上述三个目的,才是真正的生产性实训。(2)高校生产性旅游实训基地——高校旅行社的经营模式。采用加盟经营模式,主要是指高校旅游专业和旅游企业双方共同经营生产性实训基地——高校旅行社,为旅游管理专业提供实训。旅行社建立有外联、计调和财务等部门,通过引进先进的旅行社信息管理系统,为师生旅游服务,从而提高学生导游服务和旅行社管理能力。高校旅行社职能是:一是安排游客的旅游线路,处理游览景点的关系利益分配,提高服务质量;二是搞好市场宣传促销,加强和校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的横向联系。

二、高校旅行社的目标市场调查报告分析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分析

1.大学生旅游市场占有较大份额。大学生旅游观念的变化促进旅游发展的强大动力。学生旅游对素质教育的意义重大,符合学生特色的旅游路线倍受社会、家庭、学校的青睐。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通知要求,2012年4月1日起,凡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管理的游览参观点,将全面落实青少年门票价格减免优惠政策;再加上寒暑假等假日交通优惠政策为学生出游也提供了极大便利。当今全国高校数量已达2000多所,在校生人数超过2000万人,大学生规模居世界第一;未来五年中国高校学生将以每年10%速率扩招。按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2010年国内旅游总人数为21亿人,学生出游人数占出游总人数的14.7%,学生人均花费为449.3元/人,如果学生每年出游1次,学生旅游的收入是:21×14.7%×449.3=1386.9亿多元,约占2010年国内旅游总收入(1.26万亿元)的1/9。从以上一系列数据来看,大学生旅游市场已占有相当比例,初具规模。为了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我们有必要对有关大学生旅游需求的调查报告进行分析。

2.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分析。(1)2010年首份《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分析。这项调查由中国青年报社与高校传媒联盟大学生旅游实践营共同实施,调查范围涵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10所著名高校953名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出游意愿强烈,出游频率活跃,七成被调查者平均每年出游频率在5次以内;48.7%的被调查者是从网上获取旅游讯息,通过旅行社获取讯息的,每10个被调查者中只有1人;在3天以内短途旅游中,52.8%的被调查者每次花费100元~500元,在3天以上的长途旅游中,每次花费超过1000元的被调查者占到29.8%,其中15.4%的被调查者每次花费超过2000元。(2)2011年大学生旅游现状的调查报告分析。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旅游市场需求调查》(原始数据来源: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http:///report/1036509.aspx),做以下相关调查报告分析:第一,出游态度。大学生对于外出旅游持高度认可的态度,接近80%接受调查学生认为旅游可以丰富大学生活,增长见闻;但调查的问卷里仍有被调查者认为旅游影响学习,增加经济负担,数量虽然不多,但旅游给大学生带来的经济压力还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

第二,出游目的。排在前二位的分别是开阔视野,体验不同的文化生活;放松身心,释放压力,娱乐休闲。调查结果显示:现今大学生对于多彩世界的渴求,对于新奇,刺激生活的体验,是当代大学生所普遍追求的生活方式,旅游正成为了这种追求的最好载体;压力较大,旅游的目的是放松心情。

第三,出游时间选择。大学生时间的充裕性决定了其旅游时间的自由程度。绝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在法定长假或寒暑假旅行。出游停留时间:对于旅途时间的长短选择,有44%的被访者表示愿意出游二三天,40.88%选择4~7天,而只有12.58%选择了一周以上两周以内。大学生习惯性选择短途旅行。

第四,出游空间选择。将空间选择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目的地距离选择,一是目的地类型选择。就目的地距离选择而言,一半以上的接受调查大学生愿意在国内寻找旅游吸引物,所在城市及其周边旅游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就旅游景点类型而言,依次为自然风光、主题乐园、历史遗迹、民俗风情、都市景观等,比较少的是探险及购物类的旅游目的地。目的地距离选择:国内游所选比例最高,占66.04%;所在城市及其周边占26.42%;省内占6.29%;国外占1.26%。目的地类型选择:自然风光景区所占比例最高,占91.82%。

第五,价格敏感程度。出游费用来源最多的是家人,占73.58%。可支配费用(生活费用中扣除衣、食、交通、通讯、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必要日常生活开销):每学期有1500元左右的占比例最高为21.38%。可以看出大学生愿意支出的出游费用就不会太充裕,将近半数的学生愿意接受的旅游支出(3天)范围为1000元以下,大学生对价格十分敏感,在购买旅游产品时,主要考虑其性价比;资金仍然是制约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原因。

第六,出游率。出游率集中在0~3次,其次是4~6次。

第七,旅游信息来源。大学生信息来源比较广泛,各种媒体方式都有涉及,如报纸或杂志(26.42%)、互联网(71.07%)、旅游宣传册和画报(22.64%),另外的信息来源是朋友熟人的介绍(61.01%)。可见对于大学生最好的宣传方式莫过于网络。

第八,旅游方式。选择自助游人数占问卷总人数的71%之多,其次是学生社团或班级组织的团队游(24%),到旅行社报团(5%)。这说明:如今大学生崇尚自由,不喜欢被团队束缚;学生消费能力不高,无法支付较高的团费和购物;当前全包价旅游服务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大家更倾向于零包价的旅游产品;传统全包价旅游产品在未来发展前景有待观察。

第九,对旅行社选择。大学生在选择旅行社时,其中最关注的是出游过程中的服务态度(32.08%),关注程度较小的是旅行社品牌(5.03%)。在服务质量方面,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住宿和餐饮(47.4%),其次是购物和娱乐(24.8%)。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还不够强,因此导游在安全提示方面应多做些工作,同时旅行社在安排住宿和餐饮时应考虑适合的档次。

(二)高校教师旅游需求调查报告分析

截至2010年,全国高等学校共有教职员工多达147万余人(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目前,高校教师旅游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调查报告分析:根据以下调查报告:长沙市12所高校教师旅游客源调查报告(共发放了1100份的问卷)、广州大学生城十所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实际调查、携程“2011年旅游者出游意愿调查报告”(全国各地数千名网友参加调查)、旅游网络消费者需求特征问卷调查http:///report/1038525.aspx,对高校教师旅游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等方面进行分类调查,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进行具体分析:第一,学历结构。有较高的文化背景。教师的高文化素质形成了教师的相对较强旅游消费需求和特殊的旅游消费倾向。

第二,旅游态度。认为旅游比较重要占30.91%、重要占18.18%和非常重要占10.91%,总共超过半数。旅游目的:主要是休闲娱乐和观光旅游。

第三,人均月收入调查——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目前国内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就国内和其他行业比较,具有相对较高和稳定的薪金收入水平,使教师具有在较大的旅游消费潜力。4000~5000元的占36%;5000元以上占32%;3000~4000元占29%;2000~3000元以下占3%。旅游预算:计划每人支出5000~10000元的比例(29%)最高。半数消费者会增加旅游支出,尤其是计划人均消费万元以上的比例明显提高。52%的游客将增加旅游预算;44%保持稳定;4%计划减少支出。

第四,出游时间选择。高校教师拥有充裕的闲暇时间。根据目前我国高校法定或学校规定的假期安排,每年寒暑假有将近70天的时间,周末有60天的时间,以及黄金周假期等。出游时段比较集中。有占53.34%的教师认为最合适出游时间是暑假,暑假是高校教师真正的旅游黄金时间。认为“五一”和“十一”是合适的出游时间的人分别为14.37%和9.66%;愿意寒假出游的人就少得多,比例仅占8.91%;说明教师在旅游时间的安排上可以理性地避开两个黄金旅游周的高峰,将近2个月的暑假为教师出游提供了充裕的时间。

第五,出游障碍。没时间和价格高成为阻碍教师出游的最大障碍,认为“没时间”的有38.18%,由此知道老师的闲暇时间不多,在假期要再学习,或做科研或是到外面讲课、参加会议以及受邀参与一些项目等。认为“价格太高”的教师比例为36.08%,这说明旅游产品价格对于老师而言觉得还稍微偏高。此外还有认为安全没有保障(14.48%)、要照顾子女(10.60%)等其他原因。

第六,旅游目的地选择。高校教师表现出较明显的偏好性集群。有30.48%的教师希望到自然风景区旅游,体现了对自然景观的偏爱;有17.81%的教师选择去异域风情旅游地,由此可知国际旅游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少数民族聚居区也以其独特的民俗、美丽神奇的文化吸引了众多教师(13.78%)。而人文色彩较浓的景区也很吸引教师,15.94%选择去历史悠久的古都旅游;乡村旅游开始受到关注,已有8.85%选择。相比之下,现代化都市和宗教朝圣地就显得不那么受青睐,分别只有6.80%和6.26%。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旅游吸引物居首位,占40%;旅游产品价格占25.45%;安全占12.73%;时间长短占10.91%;交通住宿和距离远近均占5.45%。

第七,旅游信息获取渠道。42.23%的高校教师认为获取旅游信息最佳途径为媒体(包括:广播或电视、报纸或杂志占和网络),因为这样的信息可靠,准确。13.21%的高校教师是通过相关书籍,通过旅行社的占11.84%,经朋友推荐的占7.36%。

第八,旅游消费方式选择。在选择旅游消费方式上,更多的高校教师选择跟家人旅游,占67.74%;其次是选择个人游的,占14.21%;而只有8.36%的高校老师选择跟旅游团。

第九,旅游费用结构。餐饮和住宿占较大比例。住宿方式选择:更愿意选择特色旅馆占54.55%;旅游购物选择:喜欢购买当地特色产品,占67.27%。

三、高校旅行社的调查报告分析

为了开拓具有巨大潜力的高校师生旅游市场,建设高校旅行社,对我校旅游学院159名师生做一个关于高校旅行社的调查,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普通旅行社存在的问题。一是旅行社制定计划时没有将师生的需求充分考虑,导致师生游兴不足;二是自费项目在合同中没有体现,购物次数增加未经旅游者的同意,引起游客不满;三是对高校群体消费的宣传力度不够,而且相关信息缺乏针对性。

高校旅行社和普通旅行社对比

建设高校旅行社的优势:依次是必要性、便利、贴近、实惠。对高校旅行社建立的优势调查表明:普遍认为有必要建立高校旅行社。由于高校旅行社设在校内,和学生联系密切,因此服务速度快,学生旅行更加便利。高校旅行社由学生自己来经营,更了解学生自身的需求,更能考虑到学生的经济能力状况,量体裁衣,做出适合的服务产品,设计出了各种富有个性的贴近学生品味的旅游产品,物美价廉,旅游费用更实惠。

(2)建设高校旅行社的必要性:觉得非常有必要的所占比例最大。

(3)对高校旅行社的态度:若成立以高校为平台,提供住宿饮食,专业导游,自定线路,价格相对低廉,融入校园文化的高校旅行社,态度是选择的比例最大。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高校师生的旅游需求分析和对高校旅行社的认识,我们大致可以得出结论:(1)大学生消费水平偏低,可承受的旅游消费大概在1000元左右以下,高价位的旅游产品在大学生群体中不畅销,同时大学生对旅游旅游产品的质量要求高;高校教师计划每人支出5000~10000元的比例(29%)最高。半数消费者会增加旅游支出,尤其是计划人均消费万元以上的比例明显提高。(2)大学生旅游目的排在前二位的分别是开阔视野,体验不同的文化生活;放松身心,释放压力,娱乐休闲。高校教师表现出较明显的偏好性集群。有30.48%的教师希望到自然风景区旅游,体现了对自然景观的偏爱;有17.81%的教师选择去异域风情旅游地,由此可知国际旅游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大学生选择自助游人数占71%之多,其次是学生社团或班级组织的团队游,如今大学生崇尚自由,不喜欢被团队束缚;在选择旅游消费方式上,更多的高校教师选择跟家人旅游,占67.74%。(4)消息来源主要来身边朋友的介绍,以及旅游门户网站的宣传;大学生信息来源所占比例最高的是互联网(71.07%)另外的信息来源是朋友熟人的介绍(61.01%)。43.23%的高校教师认为获取旅游信息最佳途径为通过相关旅游指南的书籍和网络,因为这样信息可靠,准确。(5)绝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在法定长假或寒暑假旅行;有占53.34%的教师认为最合适出游时间是暑假,暑假是高校教师真正的旅游黄金时间。与暑假相比,愿意寒假出游的人就少得多,比例仅占8.91%。(6)对高校旅行社建立的优势调查表明:依次是必要性、便利、贴近、实惠;建设高校旅行社觉得非常有必要的所占比例最大;对高校旅行社的态度是选择的比例最大。

参考文献

[1]彭丹,吴凯,陈薇.长沙市12所高校教师旅游客源调查报告[J].调查与分析.2005(8):51~53

[2]李军,李力.广州大学生城十所高校教师旅游消费行为实际调查[J].商场现代化.2008

[3]湖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09旅游管理2班大学生旅游消费课题组.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2011

[4]gin桑.旅游网络消费者需求特征问卷调查.问卷星http://

——专业在线问卷调查平台.2012

[5]雪中寒梅.当代大学生的旅游市场需求调查.问卷星http://——专业在线问卷调查平台.2012

[6]陈启婷.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问卷.问卷星http://——专业在线问卷调查平台.2011

[7]江娟,钟晶灵.我国大学生旅游市场的SWOT分析[J].企业导报.2010(4)

[8]2011年旅游者出游意愿调查报告.携程旅行网

生态旅游发展报告范文1篇5

关键词:宁波节事旅游优化发展策略

20世纪80年代以来,节事旅游在我国迅速兴起。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节事旅游能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近年来宁波充分自身优势,节事旅游现出稳步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全国、长三角地区及省内各城市竞相发展节庆业所形成的态势,给宁波节事旅游发展也带来了巨大挑战。

笔者通过研读有关文献资料,并通过网络进行了宁波节事旅游公众认知问卷调查,发现宁波节事旅游仍存在主题不明确、形式单一、同质化竞争等诸多问题,对旅游目的地环境和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认为宁波可在节事旅游发展方面采取如下优化策略。

一、通过资源整合塑造品牌节事旅游产品体系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2年)》将宁波的城市性质明确为: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2)》提出要通过“都市、文化、海洋、生态”四张牌战略统领宁波产品体系。宁波可以依托自身优势,重点采用整合提炼型开发模式,整合特色资源,优化时空格局,塑造主题明确的品牌节事体系。

(一)节事体系主题化

宁波是全国较早提出“城市营销”的理念,从“东方大港、河姆文化、儒商摇篮、佛教圣地、名人故里”到“东方商埠、时尚水都”,再到后来的“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宁波的旅游形象正日渐为海内外游客所熟知和向往。笔者认为可以据此对宁波节事旅游资源进行提炼,整合主题节事旅游产品。

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者认为宁波节事旅游最应体现的特征依次为:海洋、文化、生态、都市。在宁波节事旅游开发过程中,可以突出“海洋”与“港口”两大主题,以“中国海洋旅游年”为契机,做好“象山中国开渔节”与“宁波国际港口旅游节”两大节事品牌,充分挖掘宁波海洋休闲度假、休闲渔业、水上运动、海洋美食等旅游资源。

(二)时间安排序列化

从节事活动的持续时间来看,控制在1-2周较为适宜,既不至于太短而影响游客量,又不至于太长引起公众的厌倦和反感。从季节分配来看,不仅要考虑不同季节的资源特色,还要考虑游客的活动规律,将节事旅游活动均衡分布在一年四季的各个时段之中,但要注意诸如“杖锡樱花节”、“慈溪杨梅节”、“奉化水蜜桃节”等节事活动由于本身所依托资源的时段性。节事活动策划者还应合理安排到每一节事旅游项目的时间衔接,争取为旅游者创设舒适的旅游体验。

(三)空间布局协同化

为进一步提高节事旅游活动的市场效应和影响半径,应充分发挥众多节事活动的空间协同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依托宁波旅游“一核一廊两翼五圈”总体空间战略格局,对宁波区域内的节事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见表1)。通过宁波五大旅游圈的节事旅游资源整合,促成各节事活动举办地的旅游资源共享、客源市场互流,产品开发互补从而各具特色,并向区域内外其它旅游目的地渗透和扩展,最终推动宁波节事旅游产业的繁荣。

二、以绩效为导向完善节事运作模式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运作模式比较符合宁波当前实际,这种模式显现出来的优越性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各方面所认同。宁波市各级政府及其职能机构作为节事旅游活动重要的主办方,应合理调整职能,培育专业化市场主体,促进节宁波事旅游市场专业化分工;应充分调动社会各力量开展节事活动,包括节事策划公司、节事管理公司、节事活动服务公司、行业协会、志愿者等。尝试将节事旅游活动的举办采用市场竞争的方式,通过向企业出售冠名权,提供广告宣传等方式筹措节事运作资金。

三、改进活动形式从而提高民众参与程度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42.25%的被调查者认为宁波节事旅游应在活动形式方面加以改进。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地居民与客源市场的旅游需求,提高宁波节事旅游活动中民众的参与程度,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宁波节事旅游活动主办方要积极开通渠道,营造对话环境,引发本地群众和各界学者专家献计献策和主动参与,筹备期间借助宁波晚报、东南商报开通报章专栏、设置电话热线、网络论坛、微博等交流通道,甚至可采取有奖征询方式,广泛征求各界对旅游节事主题、内容、举办形式以及旅游节事广告语、吉祥物和纪念品的建议,调动民众的参与热情。

(二)提高活动体验价值

为提高节事旅游产品的体验价值,首先可以增加可见、可听、可触、可品、可闻、的感官要素,突出节事旅游产品感官特征,增强游客直接的切身感受。其次,可以增加游客互动环节,设计趣味游戏、竞技运动、团队竞赛或其他体验活动,促进交流,增进友谊,为游客创设愉快的旅游体验。

(三)传统现代相得益彰

宁波节事旅游开发要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并与现代商业元素有机融合。现代游客的文化意识与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不能单纯考虑传统文化的根源和继承,还应适应社会意识与消费观念的巨大变化,针对目标消费群体的旅游偏好进行积极创新。中华慈孝节可以开发微电影、连环画等文化衍生产品,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关注。余姚河姆渡文化节迄今已举办两届,可考虑开发高质量的常态化主题表演,用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彰显七千年河姆渡文化。

四、采用多元化节事宣传促销手段

节事旅游产品具有一定的时段性,对宣传促销工作的要求较高。发展节事旅游,要与潜在消费者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宁波节庆旅游要想进一步扩大影响,推进国际化进程,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采用多元化节事宣传促销手段。

(一)多种渠道传播信息

旅游节事主办方在选择广告媒体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节事宣传的内容与目的,客源市场的信息渠道,广告媒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广告成本等。要保证充裕的促销经费,综合运用互联网、电视广播、主题歌曲、杂志报刊、宣传手册、手机短信等各种媒介旅游信息。问卷调查表明,对于获取宁波节事旅游的信息渠道,公众对于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最高。

宁波国际服装节、中国开游节等节事旅游活动已经开设了专门的网站,还有一部分节事旅游信息散见于政府网或旅游局网站,未能得到及时更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民众的节事认知水平。宁波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澳大利亚在网络建设方面的经验,建立即时互动的在线旅游咨询及信息服务网站,完善旅游者信息数据库,以针对不同旅游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宁波还可在腾讯、新浪等网站开设品牌节事官方微博,及时节事活动最新动态,增加与社会公众与潜在旅游者的良性互动,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提高城市和节事活动知名度。

(二)分时重点宣传促销

按照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节事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应当主要把握三个阶段,即前期的宣传造势、中期的宣传爆发和后期的宣传回溯阶段(见表2)。

旅游节事准备初期,可通过新闻会、新闻报道向社会公众宣传旅游节事的主题、理念、宗旨与意义。旅游节事准备中期,主办者应主动参加旅游推介会,利用宣传手册,主题影片、现场咨询等途径促销。旅游节事举办前夕,在加大宣传力度和密度的基础上,借助旅行社、饭店等渠道对主要客源市场进行推广,并采取旅游节事倒计时策略,吸引社会各界关注。

旅游节事举办期间,通过各种媒体报道旅游节事盛况,激发潜在旅游需求。节事组织者可邀请国内外新闻媒体机构的主持人、记者、撰稿人前来参加节事旅游活动,使他们在对节事旅游活动产生内心认同的基础上,撰写发表有关报道,在电视电台播出有关新闻。

旅游节事举办过后,利用旅游节事产生的轰动影响,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本次节事旅游进行评论,持续展开事实性和评论性的报道。主办方可对各媒体、报道、宣传做详细的归纳整理,制作旅游节事的声像光盘。

(三)区域合作联合促销

在开展旅游节事活动时应注意区域合作,将有限的资源合理使用,通过共享品牌价值、共建销售队伍、共创营销网络等方式减轻单位个体压力,在互为目的地的基础上,共同开拓旅游客源市场。宁波可以尝试由若干地区合作举办旅游节事活动,联合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吸引旅游者,进一步突出旅游节事活动所在地的整体形象。在此基础上,宁波还应按照“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上海节事业的优势,加强与上海节事产业的的交流合作,形成甬沪节事业的联动机制,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五、加强节事旅游产业人才培养

宁波应充分发挥万里学院、宁波城市学院等高等院校在节事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提高节事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与理论水平。通过与院校紧密合作,促进节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实践教学、科研活动、兼职服务等方式,增加在校学生参与、服务宁波节事活动的机会,提高在校学生参与节事业的服务能力和动手能力。此外,还应加强节事从业人员培训,鼓励节事企业选派国内外有关高校和企业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宁波节事从业人员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苏勇军.宁波市海洋旅游节庆品牌塑造研究[J].渔业经济研究.2009(5):24-27.

[2]董观志、杨凤影.区域节庆旅游资源的整合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13).

[3]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5.

[4]马爽.山西省节事旅游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1.

[5]仲冰心.你有自己的节庆门户吗?-从澳大利亚节庆网看全方位服务[J].中国会展,2005(9):61.

生态旅游发展报告范文篇6

【关键词】生态旅游品牌内涵品牌构建

在全球面临巨大的环境污染压力的背景下,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觉醒,绿色运动、绿色消费等以绿色、健康为主题的环保运动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便是绿色旅游消费的实践活动之一,亦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目前在我国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它的兴起与发展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生态旅游”概念的兴起与发展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1995年4月,在西班牙召开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两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同年,党中央、国务院把“可持续发展”列为国家的基本战略,号召全国人民积极参与到这一伟大实践中来;2002年党的十六大也提出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自此,在国内全面展开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论传播以及战略实践应用。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旅游市场显示出人们对生态旅游强大的需求量。Patrick・Carson和Julia・Moulden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85%的工业化国家居民认为与环境相关的问题是公众普遍关注的首要问题。在旅游市场上,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从未带来“市场的变绿”,即旅游者越来越注重旅游环境的质量,旅游观念向回归自然、自我体验转变。生态旅游正是基于其强调以自然生态环境为本,注重对旅游环境资源的保护,符合这一转变后的旅游观念而受到旅游者的追捧。因此,自二十世纪末,生态旅游便迅速兴起。

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及发展。目前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已有上百种之多。“生态旅游”(ecotourism),这一名词诞生于1983年,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首次提出,并将其定义为:去往相对原始的地区或未被污染的自然区域的旅行活动,其目的是研究、欣赏和品味自然风光、野生动植物及当地文化遗迹。1991年,BooE・PlanningforEcotourism则提出生态旅游是指去往相对原始的自然区域,以欣赏、研究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为目标,并能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旅游者提供环境教育,从而有利于自然保护的旅游活动。

由此可见,生态旅游的内涵一直随着其市场开发的深入在不断被拓展和丰富着。在中国,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是开发丰富的旅游市场,更是在传播环保理念、推进环保行动。它涉及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生物资源的保护利用,甚至关系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市区域的自然风貌和人文风土迥然各异,具有极其鲜明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复杂性等天然的旅游环境优势,在此情况下,如何保障我国生态旅游快速健康发展,是当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生态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

关于生态旅游的内涵界定,中外学术界历来莫衷一是,但综合各方观点,可以把目前关于生态旅游的内涵系统地归纳为五种学说,即“保护中心说”、“负责任说”、“回归自然说”、“原始荒野说”、“居民利益中心说”。

保护中心说的实质就是观光旅游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其核心内容是强调对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要求旅行者在旅游过程中,注重保护自然、资源、文化。从旅游需求的角度来讲,这样的界定有本末倒置之嫌,旅游者不但感受不到生态旅游的真正快乐所在,也是为旅游强加内容,更显辛苦与多余之感。

负责任说是在保护中心说的基础上,变本加厉地认为生态旅游的行为本身是每个有能力的公民应履行的环境维护义务与责任,是与其遵守法律、法规等同样的对环境负责任的一种旅游活动。这样的理解其实是极大的偏离了生态旅游最本质的“旅游”目的,其与公民责任义务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性。

回归自然说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回归大自然,凡是走进自然怀抱的旅游都被叫做生态旅游,泛化了生态旅游的界限,将其与其他户外旅游混淆,造成大众对生态旅游的认知和识别的混乱。近年来,旅游经营者借助这样的认识将生态旅游的标签随意使用,这也正是造成生态旅游不规范的根源所在。

原始荒野说是在回归自然说的基础上,更极端地认为生态旅游便是到人迹罕至的原始荒漠区域,例如大沙漠、荒野、戈壁、雪原、原始森林、孤岛等。生态的内涵是会涉及到较原始、原生态的地域及生物,但其核心内涵并非如此极端,这样的定义太过空泛和夸大,不具普遍性和科学性。

居民利益中心说是指生态旅游包含了旅游、环保与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其中以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为核心价值取向。毋庸置疑,从旅游业的经济本质内涵来讲,所有的旅游活动都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因此,旅游业作为地方创收的必要形式是无可厚非的,但生态旅游有其不同与传统旅游模式的特殊之处,如果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开发其独特价值,那便可说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也无二致。

综上,生态旅游是指城市或者其他集中居住区的人们为了暂时摆脱长期生活的相对拥挤嘈杂、污染严重的城市环境,追求健康、理想的生存环境,在户外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休闲娱乐,体验返璞归真的自然之旅,同时实现了从认识、了解到享受并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旅游创新形式之一。优美独特的生态环境是旅行者追求良好的生态旅游地最理想的空间,因此,生态旅游区的品牌文化内涵要素应指各种优越的自然、人文环境资源,主要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质、广袤的自然原野、高浓度的空气负离子、丰富的植物树种配置、没有噪声的环境以及原生态的地方文化特色等。

“1-3-l”模型在生态旅游品牌构建中的运用

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品牌已经从一种所有权象征演变成为了左右消费者思想、行为、决策的文化符号。人们在面对同类型的产品时,其品牌的独特内涵与影响力最终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一个产品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并长期占领所属市场,就必须要在品牌构建上下功夫。

目前流行的品牌构建理论有,美国学者KevinLaneKeller提出的“CBBE模型”(Customer―BasedBrandEquity),奥美广告公司的“360度品牌管理”(BrandStewardship)思想,萨奇广告全球CEOKevinRoberts提出的“至爱品牌”(LoveMarks)思想,窦均林副教授结合上述品牌构建思想与品牌构建众要素提出的品牌构建“1-3-1”模型等。下面将以呼伦贝尔草原生态旅游开发为例,从品牌构建“1-3-1”模型的五要素出发,分析生态旅游品牌的构建。

生态旅游品牌的产品基础―生态旅游资源。通过适当的产品命名、一系列的VI系统设置以及选定最符合产品气质的形象代言人等途径首先建立品牌目标。品牌目标包括核心产品价值以及预期品质两方面内容。同一个旅游地点,除了核心旅游资源的体验,不同旅游者对其预期品质的追求是不同的,生态旅游品牌目标的确立要一方面丰富旅游资源的核心产品价值,另一方面努力满足每一个旅游者的预期品质体验。以呼伦贝尔草原生态旅游品牌目标的确立为例,其核心产品需求是体验中国保存最完好的草原生态资源,其预期品质包含了感受天堂草原的广袤、纯净、物产丰富之美,还有当地极具特色的地方风俗、美食、历史等人文情感的诉求。

设置独特的区域生态旅游视觉识别系统。虽然一看到美丽的草原、奔驰的骏马都会联想到呼伦贝尔草原,但其作为一项生态旅游的品牌项目并没有设置统一的视觉标示系统。例如设计草原的形象LOGO,再经相关政府部门认可并统一推广运用;设立草原旅游形象大使,例如歌唱家腾格尔,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篮球明星巴特尔,凤凰传奇等都兼具健康的形象气质以及草原出身的身份特征,非常符合草原生态旅游品牌构建的形象要求。

生态旅游品牌传播推广策略―广告、营销活动、公关等。通过传统的电视、广播、杂志、报纸四大媒体投放有针对性的广告。在中央电视台及各大卫视频道投放介绍呼伦贝尔草原的宣传片,广播、杂志、报纸以事件报道和人物访谈的形式间接推广;借助互联网设置呼伦贝尔草原生态旅游微博账号,进行专业的运营维护,形成固定的草原旅游参与、分享区域,定期组织线上互动活动,并结合线下旅游行动展开;不定期开展各大城市的户外广告投放,大型户外LED屏广告投放,以呼伦贝尔草原为主题的数字互动橱窗展示等极具创意的户外互动活动体验。与政府部门合作,在草原旅游的旺季六月推出,草原生态旅游月,设计一系列的营销策划活动,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最大程度的进行传播推广。

品牌的树立是一个漫长而系统的过程,目前国内生态旅游的品牌化发展之路尚处在起步阶段,各个品牌构建要素还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国外的生态旅游研究与开发都较早于国内,因此,我们还需在探索自身发展道路的同时借鉴国外优秀的发展经验。

生态旅游发展报告范文篇7

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活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促进了国内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旅游产品的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旅游产品的推广,越来越多地借助媒体广告来扩大影响力,吸引客源。旅游产品通过广告形式进行宣传与推广,成为旅游产业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旅游广告逐渐从普通的商品广告中脱颖而出,成为专门的广告分类。因此,针对我国目前旅游市场的特点和现状,研究媒体广告在旅游推广中的应用,是旅游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1.1旅游广告的含义

旅游广告作为旅游企业投资的、推动旅游产品销售的一种重要手段。旅游广告主要是指由旅游企业出资,通过各种媒介进行有关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和旅游信息的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劝服性的、非人员的(non-personal)信息传播活动。旅游广告就是通过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广泛宣传和推广旅游产品,有效地推动旅游产品的销售,从而帮助旅游企业获得经济利益。

旅游广告要求广告制作人掌握广告宣传的特点与方法,并紧密结合旅游产品的特点和特性,通过有形的视觉效果或劝服性的宣传途径,以迎合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为目的,有效地把旅游产品推广出去。在形象地表现旅游产品的同时,如何突出旅游产品中隐含的无形服务的价值,如何展现旅游产品中的文化渊源和形象内涵,如何诱发起受众的旅游需求并促进其最终采取行动,应成为旅游广告人重点考虑的内容。

1.2旅游广告的研究现状

与旅游市场迅速发展不平衡的是旅游广告的应用与研究薄弱,国内外对旅游广告的理论研究处于泛论阶段,学者和研究人员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上尚未形成共识。有关旅游广告研究的专题研究和书籍很少,《advertisingintourismandleisureindustry》(morga&pritchard,1998)是目前得到较为广泛认可与传播的旅游广告的专著,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的《旅游广告实务》是我国旅游广告专著之一,但该书仅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进行阐述,没有从中提炼出具有实操意义的方法或策略。《旅游学刊》以及学院的学报也曾经发表过一些针对个案研究的相关文章。总体而言,旅游广告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仍不成熟,对旅游广告的理论研究,一方面是来自对大众传播理论研究的借鉴与参考,另一方面主要是在旅游地形象研究中的延伸,但这两者在对旅游广告的应用研究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理论的研究不深入,对实际的指导意义不强。

二、旅游广告的主要特点

作为一种分类广告,旅游广告具有一般商业广告的各种特点,如有偿性、时效性、目的性、指向性与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等特点。此外,由于旅游产品的在生产、销售、推广及消费中的特点,又决定了旅游广告还具有有别于一般商业广告的其他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旅游产品的高卷入性要求广告传播的高互动性(interactivity)

传播学上的“互动性”是发生在双方或者多方之间的智能的、复杂的、多向的、动态的特性。heeter指出,互动的核心概念就是“信息的控制”,也就是信息接受方对信息的控制。steuer(1992)提出“媒体互动性的水平分类界定”,提出媒体互动性的两个最主要的定义方法:人际互动(human-humaninteraction)和人信互动(human-messageinteraction)。人际互动是指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双向沟通,也就是传播的高互动性。根据人际互动和人信互动这两个纬度,chang-hoancho等人将广告的互动性归纳为:人们通过与广告信息和广告主互动的形式对广告活动的参与程度。广告互动的本质就是受众对广告信息的控制程度。chang-hoancho等通过实验测定,首次提出广告互动性与消费卷入程度的关系,产品购买的卷入程度越高,消费者与广告主进行信息交流的要求越高,沟通也越顺畅,广告的互动性越强。

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其著名的《市场营销管理》中指出,“较为复杂和花钱多的决策往往凝结着购买者的反复衡量,而且还包含许多购买决策的参与者”。毫无疑问,旅游产品是高卷入性的产品,尤其是当前我国旅游消费还远没有成为人们日常生的必需品。旅游者在旅游决策之前,需要经过反复地信息收集、整理、比较、筛选和决策,出行前也要进行诸多准备。此外,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和跨文化性,以及异地性所带来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会增强旅游者对目的地的信息、旅游企业以及有过相关体验的其他旅游者信息交流的需求。旅游广告主如针对这种消费心理,能提供高互动性的传播与信息交流平台,帮助旅游者加深对其旅游产品的认知和记忆,更好地帮助旅游者做出旅游决策,享受旅游体验。

2.2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决定广告信息高度的立体化

旅游产品既包括旅游地有形的各种景点特色和接待设施,更主要的是以接待设施为载体的无形的服务,涉及到旅游组织者和旅游地的接待部门以及方方面面服务的人员。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产品广告推广中信息量含量极高,要求广告主能够提供立体化的信息资源,既包括旅游地的景区、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接待设施的横向信息,还必须通过不同形式的纵向信息,向旅游者提供诸如旅游常识、景区优势特色、审美鉴赏、历史文化、应变求生等相关知识,丰富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的知识,帮助旅游者更好地达到旅游审美和愉悦的效果。此外,旅游广告以“信息”的面目出现,也起到模糊广告界限的作用,能够更好地拉近旅游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

2.3旅游产品产销的时空统一性决定广告表现形式的多元化

旅游产品本质特征是生产与销售在时空上具有统一性。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即是旅游者消费产品的过程,旅游者实质上是参与了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和控制旅游者的参与行动,是旅游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所以,在旅游活动开始前、进行中以及结束后对旅游者的导向、教育以及审美、文化的熏陶,也是旅游企业进行旅游广告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除了提供立体化的旅游信息外,旅游广告主还要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公益活动等各种形式,多元化、多层次地整合具体的旅游产品广告,才能达到对旅游者进行市场培养和推广旅游产品的目的。

2.4旅游消费的性质决定广告信息鲜明的个性化(individualization)

旅游消费是一种体验型的消费,由于受到旅游者、旅游服务人员以及目的地居民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影响,旅游体验受情感因素影响较强。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与旅游体验的个性化,决定了旅游广告的诉求具有较强的个性化。旅游企业必须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不同的广告受众,采取相应的广告策略和形式,充分体现旅游产品自身的、与众不同的特色,以更好地吸引旅游者。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旅游广告信息的碎片化(segmentation)、个性化和针对性将更加鲜明,广告制作与也将更加向“个性定制”发展。

2.5旅游体验的异地性决定广告诉求丰富的多面性

旅游活动是旅游者离开惯常环境进行异地的活动审美和愉悦体验。旅游活动的异地性会影响旅游者的旅游知觉,异地文化、民俗民风、生活习俗、生疏环境等会给旅游者带来一定的陌生感、不安全感和奇异感。这就要求旅游广告在推广旅游产品时,要把激发旅游者的旅游欲望和消除旅游者对异地文化的戒备和排斥,作为广告诉求的重点。广告的诉求必须结合情感号召与理性介绍,一方面利用人们求美求奇的心理,制作能诱发旅游者旅游欲望的情感广告;另一方面,多渠道多途径地向旅游者提供理性的出游相关信息,帮助旅游者消除出行的疑虑和担忧,应对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丰富的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广告宣传,从而更有效地推广旅游产品和旅游地形象。

三、旅游广告在旅游产品推广中的应用分析

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旅游活动增多,旅游市场竞争加大,媒体广告在旅游推广中作用日益增强。根据不同的广告媒体的特点与优劣势,应针对不同目的、内容、规格、受众对其进行选择。目前,旅游广告对媒体的选择和运用及其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3.1报纸广告是旅游线路、旅游交通等产品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报纸广告的受众面主要集中在城市集镇,读者群稳定,主要受众正是旅游产品主要的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报纸具有消息性、时效性的特点,更新快,传播速度快,更容易获得受众的信赖感。报纸广告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形式,广告信息容量大,广告费用较低,能够更全面、准确、详细的对旅游产品进行广告宣传,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保存性。目前的广告主主要是旅行社用以旅游项目、旅游线路及旅游交通的广告,以及旅游行业的通告。但由于报纸广告印刷与版面的限制,广告的表现力不够强,内容不够丰富,受众的目的性不够明确,不适合旅游产品形象性的整合宣传。

3.2电视广告是旅游地形象宣传推广的重要表现形式。

电视广告色彩绚丽,声情并茂,形象生动地表现产品,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电视广告通过运用不同的拍摄手法和广告创意,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情节性的片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和记忆,是旅游地形象宣传的最佳表现形式。目前,在旅游推广中较多地运用电视广告的是对旅游目的地进行概括性的形象宣传,通过一般片长在30~60秒左右的电视广告片,从视觉上生动地展现旅游地形象和旅游概念。如在诸多省级电视台的“登泰山,保平安”,“人间天堂、山东烟台”,“梦西子,中国杭州”等旅游地形象广告。

当前,旅游专题片、旅游专题节目、旅游电视杂志等是比较流行的电视广告形式。这种广告通过节目主持人或参与者的亲身体验,向受众展现旅游地的“食住行游娱购”,形象地将游记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模糊传统电视广告劝服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旅游广告的互动效果。在这一方面比较突出的是香港康泰旅行社的“康泰旅游电视杂志”和香港永安旅游的“永安旅游电视杂志”。现在从中央电视台到各地的地方电视台,都纷纷推出各种形式的旅游节目或电视广告。但是电视广告的保存性较差,加上制作、费用昂贵,受众目标市场不明确等因素,旅游企业应慎重考虑。结合旅游产品的级别、档次和在市场中的前景考虑广告的制作与投入,以及选择广告媒体的级别等。

3.3互联网是最佳的旅游广告形式和发展趋势。

1967年,美国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首次使用了“新媒体”(newmedia)一词,由此机激发了新媒体广告的研究和流行。新媒体主要是指以网络技术、光纤技术为基础开发的具有双向沟通的国际互联网、图文电视、卫星电视等。互联网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新媒体,在国际上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新媒体的传播具有双向性、信息立体化、表现形式多样化以及信息传播的无边界性、多向分散性的特点,是传统大众传播媒介所不能具备的优势(rafaeliandsudweeks,1997;morrisandogan,1996;pavlik,1996)。新媒体的互动性已经成为b-c(businesstocustomer)市场概念的最好执行者(peppersandrogers,1993)。而这种新型的传播媒体天生具备的优势,恰恰符合了旅游广告传播的突出特点,因此,互联网必将成为旅游广告应用的最佳媒体及未来发展趋势。

1994年美国at&t公司在hotwired上了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广告,从而揭开了广告的新篇章,网络广告作为一种广告形式迅速发展,遍及世界各国。网络广告的传播模式及时互动、双向沟通,“一对一”交流、用户驱动等性质和特点,使网络广告在形式上和上都逐渐模糊了信息与广告的界限,更进一步地实现了广告主与广告受众的互动,向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立体化的、直接的信息,有效地满足了不同受众不同的需要和习惯,实现了广告的个性化和碎片化。网络广告的这些优势和特点,完全符合了旅游广告信息和旅游市场教育的诸多要求,必将成为旅游广告的最佳形式。

此外,网络中存在各种虚拟社区。虚拟社区是一个通过网络以在线的方式供人们围绕某种兴趣或需求集中进行交流的虚拟空间,具有共征性、能动性和分散性地特点(陈刚等,2002)。相比与传统媒体,虚拟社区为旅游广告的提供了梦寐以求的受众资源。网络社区的人们一般都有着共同的兴趣或相似的需求,交流平等,信息传播方式近似人际传播,信息交流不存在绝对的权威或功利形式的传播者,更容易在人们之间形成信赖感,从而大幅度地增加了信息的说服力。虚拟社区的共征性能提高广告的针对性和广告信息对目标受众的到达程度,使广告主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及时更顺畅,有利于旅游企业建立更为详细的客户资料数据库,了解旅游者心理,把握市场动向。

总而言之,网络广告的特点及优势是传统传播媒介所难以比拟的。针对旅游产品和旅游广告的特点,网络将成为旅游企业广告宣传的最佳媒体,旅游网络广告结合不同形式的旅游介绍、旅游常识、游记等辅助信息,将使旅游广告更加丰满更加立体化。显然,当前互联网发展的瓶颈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络广告的发展;但是,随着网络建设和网络信用平台等相关设施和政策的完善,网络广告将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广告媒体,成为旅游推广的最佳选择。

3.4杂志是旅游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宣传的得力媒体。

杂志广告虽与报纸广告同为平面广告,但其在设计、制作、印刷和上,比报纸广告更加讲究艺术性和专业性,有较强的表现力,能够更加突出所宣传的产品。杂志广告的受众明确,有比较明显的指向性和专业性,具有保存价值。杂志广告通过广告创意将产品图片与版面设计、广告文案结合起来,形象地展现旅游产品的概貌,对旅游产品进行全貌性、形象性的宣传。目前广泛使用杂志广告的旅游产品,主要是对旅游饭店、旅游景点等旅游产品具像的形象宣传。但是,由于杂志广告的传播范围有限,广告成本较高,时效性不强,不适合进行重复性高、时效性强的旅游信息的,对于进行旅游地的整合形象宣传有一定的局限。

3.5其他广告形式是旅游企业形象宣传的辅助形式。

除了报纸、杂志、电视和互联网进行规模化的旅游广告宣传外,旅游企业也运用不同的手段不同的载体其他的企业形象宣传,主要包括旅游企业派发的旅游宣传单张、旅游企业宣传册、旅游产品介绍册、旅游交通工具上的流动广告、户外广告、旅游地图,以及旅游企业的其他隐形广告,如旅游企业的公共关系活动、企业现场活动等等。

旅游交通工具上的流动广告主要是指喷绘在旅游交通工具上广告,如旅游车、游轮上的车身、船体广告等。交通广告具有流动性,广告暴光时间长,价格较低廉,制作相对简单,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同时也增加了交通工具的识别程度,在旅游广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交通工具本身的限制,广告的表现力不强,内容简单,只能作为旅游企业的名称、标志、口号等视觉识别系统的表现形式之一,难以作为独立的广告形式。

户外广告是由旅游企业出资的、具有较长的时间性和一定表现力的一种广告形式,多用于旅游景点的宣传。户外广告的地域性明显,影响力较小,不可移动,一般处在旅游景点的附近。主要形式有标牌广告、灯箱广告、标语广告等。

旅游地图是沟通旅游者与旅游地的平面信息载体,虽然目前旅游企业、旅游单位对旅游地图的重视不足,旅游地图的价值仍未得到开发,但是旅游地图作为一种直接沟通媒介,具有美学、科学的价值,恰当的运用旅游地图旅游广告,将为旅游企业的形象宣传和旅游产品的推广提供良好的空间。

四、有效选择传播媒介进行旅游广告的策略

综上所述,结合旅游推广和旅游广告独有的特点,旅游广告的媒体选择与广告的目的、内容和广告的受众有紧密的关系。旅游广告主在进行旅游宣传时,充分考虑所推广的产品的性质、特点和广告的规格、受众特点、覆盖范围等,选择和运用相适应的广告媒体。目前,按照旅游广告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旅游地形象的概念性宣传、旅游企业的形象广告、旅游产品产销信息广告以及其他的广告内容。针对不同的广告内容,制定适当的广告策略,选择和运用相适应的有效的广告手段,才能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4.1旅游地形象概念广告

旅游地形象的概念性宣传主要是针对某一旅游目的地而进行的、具有整体性、系统性、有组织的宣传,其宣传并不针对个别具体的旅游产品,而是从宏观的、规划的角度,体现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概括和旅游概念,塑造旅游地的品牌。此类宣传应主要采取电视广告的形式,渲染旅游目的地的美感与文化价值所在,再配以网络广告,大型户外广告等形式,通过多方面的广告宣传,向受众传达统一的品牌信息、内涵和口号。旅游地形象概念性宣传单位往往不是单一的旅游企业或几个旅游企业,而是以旅游地的行政管理单位牵头的、大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其广告投资额度大,时效较长,多以系列广告为主,配合当地旅游主题等活动所进行的长效宣传和推广。最为突出的是上海市为申请2010年“世界博览会”,拍摄的电视宣传片,加上多方面的宣传攻势,为上海申办博览会营造一个具有明确主题和内容的形象宣传。

4.2旅游企业的品牌广告

旅游企业主要是经营或生产旅游产品的企业,如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公司等,旅游企业的品牌广告主要是展现企业的服务形象,通过不同形式的视觉表现向消费者展示旅游企业的服务定位和服务水平,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旅游企业的品牌广告在宣传时应尽量模糊企业广告的界限,选择信息容量大、双向沟通功能强、广告劝服蔽、广告投资额度不大的媒体。旅游企业在进行企业形象宣传时,可以网络广告为主,在网络上不仅对企业的品牌和形象进行宣传,同时提供双向沟通渠道,开设网上论坛、网上预订,建立网络投诉机制等,更实际地体现旅游企业服务周到、服务人性化的特点。此外,旅游企业的电视广告、杂志广告,印发的企业宣传册、宣传单张等都是旅游企业形象宣传的有力手段,从视觉上到行动上为企业与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沟通渠道。目前旅游企业形象宣传上做得比较突出的有深圳华侨城、中国大酒店、上海金茂大酒店等。

4.3旅游产品的营销广告

旅游产品的营销广告在性质上与普通商品的营销广告类似,作为旅游线路、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游纪念品等产品营销的推广手段。旅游企业对此类广告的投资额度相对较小,频率较高,更新快,个性化不强,多见诸于报纸、杂志以及宣传单张等经济性较强的宣传媒介。

4.4旅游企业的其他广告

除了以上主要的几种旅游广告内容,旅游企业还可以对企业的服务内容、范围、方式以及产品的销售,通过举行短期促销、联合促销、公关活动、现场活动、事件新闻信息等方式进行显性或隐性的宣传,以这种受众感同身受的参与、互动形式,更有效地推动旅游企业的品牌建设和旅游产品的销售。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态势下,按根据游产业和旅游产品所具有的特点,新形势对旅游广告的推广形式和媒体信息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发展方向。旅游企业在旅游广告时,应结合旅游推广的目的和内容,充分考虑不同媒体在广告宣传上的优劣势,正确选择旅游广告媒体,整合不同的广告形式和广告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推动旅游地或旅游企业品牌建设和旅游产品的销售。同时,立体化、多元化的信息也能够达到对旅游市场的教育与培养的目的,更好地帮助旅游者做出旅游决策选择,获得旅游审美和愉悦身心的体验。在理论研究上,旅游广告的特点与应用研究,是进行旅游广告效果测定的基础,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假设基础。

参考文献

[1].chang-hoancho,johnd.leckenby(1998),"interactivityasameasureofadvertisingeffectiveness",

[2].chang-hoancho,johnd.leckenby(1998),"howadvertisingworksonthe/lixue/">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8].陈刚等,新媒体与广告,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8

[19].郭贤智,旅游广告媒体及其对旅游的影响,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

[20].江东林,消费者行为学,首都外经贸出版社,2001.6

[21].李蕾蕾,旅游景点形象定位初探,旅游学刊,1995.3,p.29

[22].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1998

[23].刘翔,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浅析,2000.6

[24].欧阳在三,旅游业怎样做广告,旅游学刊(双月刊),1996.5

[25].袁勘省,旅游地图的实践理论和几个问题的研究,西北大学学刊,1996.6

生态旅游发展报告范文

《河南日报》于2005年1月1日彻底改扩版,提出了“政经大报,权威媒体,高端互动,关注民生”的口号,并增加了旅游、汽车、地产、健康、IT专版。从专版开办的那一天起,它就担负起了双重使命,一是作为政经新闻的有效补充,为读者提供有意义的信息,实现党报改扩版之后提出的“关注民生”的既定目标。二是积极拓展市场空间,增加党报的广告收入。为了辅助党报成功地改扩版,从专刊开办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决定将专刊做成品牌。随着中国社会阶层分层的逐步加剧,社会各阶层的经济差距日益明显,不同人群之间的世界观、消费能力、关注热点及审美趣味的差别也越来越明显。与此相适应的,以市场细分为目标的媒体将更能赢得读者群,更容易获得竞争优势。

专刊品牌的延伸发展有利于大报品牌的提升与维护,谁的产品名气大,叫得响,谁就能赢得读者的青睐。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将专刊做成品牌化呢?

要有鲜明的品牌理念,锁定特有的目标读者。品牌化不能停留在别人能做我也能做的水平上,不是跟着别人走,而是抢在别人前头走。别人不能做的我能做,别人做不好的,我能做得好。就是争不到第一,也要避开强势,做只有自己唯一能做的。党报的最大优势就是与党委、政府部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在第一时间里拿到这些部门最权威、最可信的新闻。当一些媒体刊登猜测性或不确切的新闻时,党报依据自己的优势,权威报道,以正视听,这是别的媒体无法做到的。党报对政府的政策也往往领会得快,领会得深,能站在一定高度做好深度报道,这也是党报特有的强势。所以,党报的优势就是权威与公信力。党报也就只能在这方面塑造自己唯一能塑造的独特品牌。党报的目标读者群就是各级政府与大企业的领导者与决策者,公务员与各个层面的管理者、投资者、经营者、研究者,以及兼顾其他一些层次的读者。鉴于党报特有的读者群和优势,就在确定自己的品牌理念时要独特,让竞争对手难以模仿,要有足够的促销力度,要能打动读者与客户。

品牌的差异化运营。党报专刊的品牌定位一定要准确,创出自己的品牌,扎根于读者与经销商、广告客户的“心智”中。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是有限度的。读者与广告商在同质报纸中只认同一两种,所以一定要研究竞争对手在读者、客户中的位置,然后找准自己的位置。品牌战略,就是要重视自己独特的定位,要不断创造差异性,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做别人不能做或做不到,自己能做得好的。要不断创造差异性,不断抢占先机,就可能永远处于领跑的位置。而自己步步领先,竞争对手就永难超越。有这样的决心与创新精神,才能培育出多个有个性的品牌。比如说党报开办的旅游、汽车、健康等专刊,都市报也有这些专版,我们就要寻找自己的定位,要有自己的独特品牌理念和个性追求。唯有独特和个性,才有品牌可言。

创新内容,精设栏目。一个报纸的内容、版式和品质的不断创新,是打造媒体品牌的基础。就像是产品的使用价值和内在品质吸引消费者一样,报纸只有在内容与版式上吸引读者与广告客户,才有打造强势媒体的可能。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有了良好的品质才能建设良好的品牌。内容与版式的不断创新,是党报提升品质的有效方法,也是这类媒体打造细分市场强势品牌的第一步。我们党报开办的旅游版,就是一个例证。在2005年之前,《大河报》已有了《天下旅游》专刊,他们利用都市报的特点,与旅行社和游客之间形成了固定的联系。尤其是他们的《大河直通车》在业界已有了影响。作为党报,如何在内容与栏目设置上与他们区别开来,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利用党报在政府之间高度的影响力和政策解读的权威性,我们将旅游版的内容定位为:高端市场。务求以主流新闻争取高端读者市场,以旅游访谈、焦点关注等形式,将省政府关于旅游的动向,做全做透做细,真正使省委机关报的优势得到有效的发挥。但同时,我们还要为高端读者提供良好的旅游出行服务。旅游版又设置了《自驾自游周末行》、《航班折扣信息》、《景区主题图》、《新闻速递》等栏目,使决策者和公务员及管理层的读者们既能了解全省旅游大趋势,也能获得快捷的旅游信息。

整合营销。整合营销是一种先进的理念,是指以目标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利用多种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全方位地传播、服务和影响受众,从而树立起统一的品牌形象。从整合营销的角度来看,报纸既是有形承载信息的纸张,又包含着无形的服务形式。这种无形的服务又分两种,一是向受众提供新闻和其他信息服务,二是向广告主提供媒介传播能力和影响力。所以专刊的品牌建设与品牌推广,不仅仅是着眼于版面本身,还应该以满足现实和潜在的新闻受众和广告客户的广告需求为出发点,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延伸到品牌涉及的方方面面,从而完成品牌的塑造和影响力的提升。

品牌的塑造不容易,媒体成为品牌之后要充分地利用,并做好品牌延伸工作,延伸品牌包括自身内涵的提升和面向社会外延的扩展。内涵的提升包括从内容到形式、从看得见的新闻文字稿到版面设计、印刷质量等有形的形象,在各个环节上形成有别于他人的独特风格,全方位地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外延扩展就是充分发挥媒体已形成的品牌优势,利用它的声誉和已在读者中形成的认知度,与政府部门、兄弟媒体、中介机构、企业、广告公司等合作,并渗透到会展、培训、咨询等社会上的活动中去。

比如2006年8月4日,河南省政府召开了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作出了加快发展伏牛山生态游的决策。这是河南省继发展沿黄“三点一线”文化旅游的决策之后,对河南旅游发展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谋划“十一五”全省旅游产业大格局、促进旅游业全面发展的战略措施。作为党报,旅游工作室意识到这是一次绝好的创收机会,提前策划好“关于集中推出生态伏牛发展报告”方案,下发到伏牛山沿线的14个县和景区内,由于方案鼓动性强,策划到位,8月4日当天,《河南日报》集中推出了7个版,并制作了统一的标志,为生态伏牛的炒作猛烧了一把火。在这次会议报道中,《河南日报》在同城媒体中反应最快,报道最集中,形式最新颖,为河南日报社创收60多万元,受到了省有关领导和各县市的好评。同时创造了一个版面加强与目标客户沟通的良好平台,也使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不断得到辐射,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生态旅游发展报告范文篇9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这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当今世界,产业融合和互动发展已经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方式。文化产业,内涵是文化、外在形态是产业,产业融合是其本质特征之一。这既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中共哈尔滨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积极探索和拓展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加速融合的机遇期,打破产业壁垒,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让文化产业焕发出蓬勃生机活力。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化与科技历来如影随形,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给文化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发展样式带来革命性变化,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飞跃。第一次工业革命,直接影响了新艺术运动的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迎来电气时代,电影、广播和电视业应运而生;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为思想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正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主要途径。两者的融合,首先是用现代科技特别是高科技成果提升传统的文化产业;其次是推动文化内容和科学技术的融合,创造新的文化业态。当前,文化建设正步入大数据时代,文化科技融合前景可观。应加强统筹协调,做好文化与科技融合规划,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优惠政策,形成有利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良好政策环境;加快文化科技人才培养,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使文化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文化与旅游融合,是拓展文化产业发展载体的基本模式。文化和旅游之间具有天然的互通性,从本质上讲,旅游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渠道。两者相互包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这就要求我们突破旧有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借助其他产业平台,开辟一个符合自身规律的发展模式。文化与旅游融合,一方面,破除产业发展壁垒、形成产业要素资源共享整体优势、构建产业良性循环体系、促进产业融合、催生新的产业业态;另一方面,通过整合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可以催生大型企业集团,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最大整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共同发展。实践证明,文化旅游产业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应从深度和广度上促进文化旅游相互融合,整合我市特色文化资源和自然禀赋资源,充分发挥文化的灵魂作用和旅游的载体作用,将文化有机融入旅游产品开发制作、经营管理和旅游服务之中。高起点开拓文化消费市场,不断丰富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丰富产业赢利点,促进文化消费升级,实现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双轮驱动。

文化与金融融合,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有力支撑。党的十报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指出,要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规模扩张,优化产业结构,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文化只有借助资本的力量,才能产生裂变和聚合效应。发达国家所有成功的文化项目背后都有强大的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的支撑。如美国文化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形成了政府、银行、企业、捐助、外资等多方投资主体向文化产业投资的渠道。英国、韩国和我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针对各自特点对文化产业采取了不同的金融支持政策。上海创立了百亿元的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还与8家银行签订百亿授信,通过对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互通,帮助文化企业解决融资贷款难题。实践证明,文化产业发展为推进金融产业开辟广阔空间,金融产业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大金融的介入。应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业全面对接,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善提升文化产业金融服务,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从而实现现代金融业和文化产业的比翼齐飞。

作者单位:中共哈尔滨市委讲师团

生态旅游发展报告范文篇10

【关键词】旅游媒体互动性立体化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8-0194-02

一旅游广告的含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广告在传递旅游信息,沟通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作用,旅游广告逐渐从普通的商品广告中脱颖而出,成为专门的广告分类。旅游广告是由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旅游组织或旅游企业出面用付费的方式选择和制作相关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等信息,并由媒体向社会的一种宣传方式。旅游广告通过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广泛宣传和推广旅游产品,有效地推动旅游产品的销售,从而帮助旅游企业获得经济利益,成为旅游产品市场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旅游广告的特点

由于旅游产品在生产、消费、推广中的特点,决定了旅游广告与其他一般商业广告有所区别,主要存在以下三点。

1.旅游产品的高卷入性要求广告的高互动性

旅游活动涉及方方面面,尤其是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和跨文化性,会增强旅游者对目的地信息交流的需求。旅游者在旅游决策之前,需要经过反复的信息收集、整理、比较、筛选,最后再作出决策,出行前也要进行很多的准备工作。旅游广告主就需要能够针对这种消费心理,提供高互动性的传播与信息交流平台,帮助旅游者加深对其旅游产品的认知和记忆,更好地帮助旅游者作出旅游决策,享受旅游体验。

2.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决定旅游产品的立体化

旅游产品既包括旅游地有形的各种景点和接待设施,还包括各种无性的服务,涉及旅游组织者和旅游地的接待部门以及方方面面的服务人员。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产品广告推广中信息含量极高,要求广告能为观众提供各种立体化的信息资源,既包括景区、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方面的信息,还要提供各种旅游常识、历史文化、应变求生等相关知识,丰富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的知识,帮助旅游者更好地达到旅游审美和愉悦的效果。

3.旅游产品时空的统一性决定旅游广告的多元化

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旅游者消费产品的过程,旅游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统一的。因此,要想使旅游活动顺利进行,就要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和控制旅游者的参与行动。这也就是说,旅游企业进行旅游广告重点考虑的重点之一就是在旅游活动开始前、进行中以及结束后对旅游者的导向、教育以及审美、文化的熏陶。

三旅游广告主要媒介的应用分析

传统广告媒介主要有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广告媒介――网络。由于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广告的宣传上各有优缺点。

1.报纸广告

报纸是一种印刷媒体,是最主要的广告媒体之一。在旅游广告业中,报纸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报纸广告有很多优点,广告量大,文字说明详细、及时、可信度高、可选择性较强,本地市场覆盖面大,可以重复阅读和保存,费用也较低,报纸广告以其自身的优势,备受广告主的青睐。但报纸广告也有一些缺点,如受广告印刷和版面的限制,没有声音和动画,表现力不强,内容不丰富。

2.电视广告

电视广告是利用电视来传播旅游广告信息,是最有影响力的一种广告媒体。它集声音、图像、色彩、动画四种功能于一体,可以直观、真实、生动地反映旅游景区的特点,特别是具有一定的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艺术性的旅游广告,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具有良好的宣传效果。但旅游电视广告也存在电视广告共同的问题,如屏幕驻留时间短,制作技巧和播放费用较高等。

3.户外广告

户外广告通常包括标牌广告、候车亭广告、车身广告、路面广告、灯箱广告等,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广告媒体。户外广告画面醒目,制作精美,宣传时间比较长,容易吸引路人的眼球,使游客和潜在的旅游者在旅游观光、购物或日常生活中反复观看,从而留下一定的印象。但户外广告宣传的内容十分有限,由于版面的限制,只能将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表现出来,不能详细地展开说明。

4.杂志广告

杂志广告与报纸广告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它能够更加突出所宣传的产品。由于杂志有自己特定的读者,使旅游杂志广告容易对准目标市场。同时,杂志广告的印刷比较精美,有一定的艺术性和专业性,有利于旅游品牌的宣传。但是,由于杂志广告的传播范围有限,广告制作成本较高,版面受限制,出版周期较长,时效性不强,这对旅游广告的宣传有一定的限制。

5.网络广告

网络广告具有双向性、传播立体化、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受众的自主性比较高等众多优点,完全符合广告业的各项要求。现在的网络广告主要通过旅游目的地的网站、各种旅游综合网站、旅游企业或较大的广告窗口,其传播的广泛性与时效性优于其他广告媒体。但由于当前网络的发展还有一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也制约了旅游网络广告的发展。

综上所述,面对我国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态势,结合旅游产业和旅游产品所具有的特点,旅游广告的推广形式和媒体信息要满足新的要求。旅游广告主在进行旅游宣传时,要综合考虑所推广的产品的性质、特点、受众特点,覆盖范围等,充分考虑不同媒体的优点和缺点,正确选择适当的广告媒体,制定适当的广告策略,才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从而推动旅游产品的销售。

参考文献

[1]彭蕾.浅析旅游广告的表现形式及其现状的思考[J].商务营销,2010(1)

生态旅游发展报告范文1篇11

关键词:绿色旅游;生态旅游;低碳旅游

1.绿色旅游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深入化的发展阶段,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日益严重。这样给自然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此时人们开始认识到破坏自然的危害性以及和自然和平共处的重要性。因此“绿色革命”1的提法随之出现了,所谓的绿色革命就是希望能够建立一种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和平共处的“绿色文明”2,。而“绿色旅游”的概念也由此提出,绿色旅游是一种提倡绿色消费理念、倡导绿色消费行为、坚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种旅游方式。

绿色旅游的概念有广义旅游与狭义旅游的概念之分。狭义的是指远离喧嚣和污染、亲近大自然、获得健康的精神乐趣的一种时尚旅游,这种时尚旅游是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为前提的,狭义的绿色旅游通常指的是乡村旅游,也就是发生偏远地区的一种旅游活动。广义的绿色旅游是指旅游业提供的在能够亲近环境的同时还能具有环保功能的各种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总称。

绿色旅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是用一种对社会和环境负责任的态度,在科学合理开发资源的同时并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它概念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的概念有相似之处,绿色旅游是用一种绿色的概念融入进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了人与周围自然环境和平共处的一种思想和理念。因此,绿色旅游也即是说包括旅游经营者、旅游管理者、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的参与的各个环节都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以实现旅游的健康、绿色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了解绿色旅游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绿色旅游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绿色旅游是一种在整个旅游活动中都要贯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第二,绿色旅游充分体现了人类与周围自然环境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一种思想;第三,绿色旅游是一种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2.生态旅游

CeballosLascurain(1983年)最早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CeballosLascurain的观点认为:“生态旅游就是旅游者到干扰和污染相对其他地方较少、较低的自然地区,专门为了了解、欣赏和学习这些地方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当地存在的文化而进行的一种旅游活动。”在CeballosLascurain提出生态旅游概念以后,国内外很多学者和专家就生态旅游的概念做了不同的表达和阐述,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还没有达到一个统一的认知。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对生态旅游做了界定:生态旅游是指具有保护自然环境与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一种旅游活动。生态游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生态游还有一种得到广泛认同和应用的定义:旅游活动要尽可能的降低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在确保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同时要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旅游活动。

3.低碳旅游

2009年5月份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一份《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报告首次提出了“低碳旅游”的概念。《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显示如下数据:旅游业的碳排放量占世界总碳排放量的百分之五,旅游业中的运输业的碳排放量占到百分之二,另外百分之三的碳排放量是纯旅游业产生的。2009年11月份在深圳举办的“2009旅游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低碳旅游”作为一个概念明确被提出。

随着低碳旅游的概念提出,国内外很多学者和专家对低碳旅游的概念内涵做了相关的阐述,比如:蔡萌、汪宇明(2010年)认为低,低碳旅游就是通过采用采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倡导低碳消费方式等手段,为了使旅游者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质量,并确保旅游业的三大经济效益的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的、绿色的旅游发展模式。魏小安则认为,低碳旅游即是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尽可能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种旅游方式。

总结一下旅游业界对低碳旅游概念的相关表述,本文将低碳旅游的概念定义为:

低碳旅游,即是一种降低碳排放量的旅游,是在旅游活动中计算碳排放量并且采取行动降低碳排放量的旅游,是一种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环保旅游。

4.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概念辨析

从近些年旅游业的发展和研究倾向可以看出,旅游业界共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旅游的研究与探讨。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探讨和研究都在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低碳旅游也是如此,它和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的主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这并不代表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的概念内涵是一样的,我们不能把三者混为一谈,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概念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1)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三者有着许多相同点,通过对三者概念相同之处的研究,一是有利于我们把研究成果加以深化发展,二是有利于促进三者的研究上相互借鉴经验。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相同之处表现为:

第一,指导思想相同。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都是在可持续思想的指导下而产生的旅游发展模式。

第二,对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的要求相同。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都要求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要有极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环保理念的指导下作出环境保护的行动。

第三,本质和目标相同。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都是环境保护的旅游,都是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

(2)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三者概念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象与范围不同。从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概念上看,绿色游与生态游都是有载体的旅游方式,要么是以自然资源为载体,要么是以特定的文化资源为载体,而低碳旅游则不同,低碳旅游没有特定的资源类型的限制,任何类型的旅游资源都可以进行低碳化建设。因此,低碳旅游的概念要比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概念范围宽泛。很多学者和专家都探讨过生态旅游是绿色旅游的一种,由此可见,在范围上来说低碳旅游包括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而生态旅游又是绿色旅游的一种。

第二,是否可以量化不同。低碳旅游是一种计算碳排放量的旅游,是一种可以量化的旅游,而绿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却不可以量化,这是一个较大的不同之处。

通过计算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采取措施降低碳排放量的旅游即是低碳旅游,低碳旅游为旅游业实现低碳化发展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而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只是作为一种旅游发展模式的界定,绿色旅游在旅游发展模式界定的同时也提供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和可以量化的措施。显然,低碳旅游才能承担旅游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托,也可以说低碳旅游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佳定位模式和发展模式。(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注解

①绿色革命是指在环境学科、生态学科等基本学科理论的指导下,人类适应并与环境和谐发展所创造的一切文化和活动。

②绿色文明是一种能够使人类持续感觉到幸福感的文明。

参考文献

[1]Ceballos-LascurainH.TheFutureofEcotourism[J].MexicoJournal,1987(2):13~14

生态旅游发展报告范文篇12

一、三月份旅游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据统计,2013年3月份全县接待旅游人次达53.5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093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04.35%和83.6%。

二、着力推进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县发展生态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第一季度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3月底对全县发展生态化6个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和12个农家乐项目开展了督查协调,着力推进重点项目落实到位。

三、主动对接南苏区振兴工作

1、积极对接。3月底赴北京国家旅游局对接苏区振兴工作,向国家旅游局领导全面汇报了自《国务院关于支持南等原中央地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同时根据《国家旅游局支持南等原中央苏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梳理了几点建议恳请国家旅游局给予项目和资金扶持。

2、及时汇报。按照南苏区振兴工作月报制的要求,认真及时地向市旅游局报送了《3月份红色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作情况。向县振兴办报送《南苏区振兴发展(旅游项目)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月报表》和《3月份南苏区振兴发展县旅游产业项目进展情况工作小结》。

四、全力抓好旅游招商工作

1、邀请客商考察。根据“招商月”工作要求,共邀请陪同7批次客商到我县考察旅游等产业项目,如接待了锦江之星饭店管理有限公司崔刚总监在城南考察建设星级酒店项目,星盛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学军实地考察湖江夏浒项目,信源集团齐优俊董事长考察建设城市综合体项目。

2、积极参加推介会活动。组织参加了县投资环境推介会和县投资环境推介会,在会上及时推介并发放了《县旅游项目招商推介资料册》、《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精品项目招商推介资料册》和《县旅游指南》等宣传资料,重点介绍了等旅游项目,全力推介我县旅游产业项目,吸引客商投资。

3、跟踪项目落实。客家旅游集团投资狮子岩景区项目已达成初步合作框架协议;炜地建设公司在湖江投资建设桃花湖畔文化休闲旅游度假村项目已签订项目开发意向合同书。

五、扎实开展旅游宣传活动

1、抓好载体宣传。借助市旅游局大力扶持各县市投放旅游广告时机,积极争取在大、等路段高炮广告宣传牌投放我县旅游宣传广告,充分打响我县“世界客家摇篮·休闲养生福地”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县旅游知名度。

2、抓好媒体宣传。邀请六套《蜘蛛游记》栏目组在桃花岛、夏浒古村、樱花公园拍摄了《桃花的记忆》(上下集)、《多彩县·醉美樱花》三集电视宣传片,节目已分别在3月27日、3月28日、4月1日晚8:40播出,通过省级媒体宣传进一步提升县旅游景区在全省的知名度。

3、抓好活动宣传。一是组织参加了省旅游局在北京举办的“美丽中国·秀美”宣传周活动,在活动现场发放了《县旅游指南》、《县招商项目手册》等宣传资料,并通过图片展向游客展示我县的秀美山水和客家风情,引起了许多游客的兴趣。二是协助举办“樱花浪漫时”旅游活动,在南客家名人(樱花锦绣)公园开展了旅游宣传咨询活动,发放了《县旅游线路推荐》、《县旅游指南》等宣传资料,热情为前来咨询的游客解疑答惑,受到了游客的极大欢迎。

六、切实做好“三送”工作

1、认真宣讲十及“两会”精神。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收听收看了“两会”实况,采取集中宣讲、入户宣讲、书写悬挂横幅标语、刊出板栏窗橱、发放宣传资料等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宣讲党的十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把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工作任务上来,立足实际,推进工作。

2、协助做好防汛、防火工作。一是三月上旬充分利用渡口人员集中的优势,派发森林防火宣传资料,讲解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和火灾的危害性,使林区群众做到人人知防火、人人能防火。同时协助村委会在高温天干多风时期,加大了严禁野外用火巡查力度。二是三月下旬组织三送工作组人员协同村干部全面摸排了夏浒村地质灾害隐患点,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了警示牌。同时及时向村民告知了暴雨、冰雹等天气预报,提醒村民提前做好防灾措施。

3、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实事。一是积极与教育局沟通协调,已争取到在夏浒小学配建一个投资12万元的营养食堂,将解决夏浒小学近一百二十余名学生中午就餐的问题;二是积极联系电力部门,将夏浒新村原50千伏变压器升级为150千伏变压器,解决了夏浒新村10个村民小组用电近520人的用电需求;三是积极协助做好春耕备耕,对主要的水沟水渠水圳进行清淤除杂修固工作,为春耕生产做准备;四是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赠送了一台打印机给夏浒村委会,方便村委会资料印制;五是办好事实事。为夏浒景区义务讲解员、原村支部书记戚齐杰赠送一辆自行车,慰问了夏浒村交通事故受伤者戚树民,对村内渡口码头进行清淤冲洗,确保了村民出行安全。

七、认真开展“品质旅游,伴您远行”活动

制定了“品质旅游,伴您远行”活动方案,在人流量较大的街头、县内景区(点)开展了“品质旅游,伴您远行”宣传咨询活动,通过展板宣传、发放旅游宣传资料、现场答疑等形式重点向广大市民宣传如何选择旅行社、如何签订旅游合同以及如何进行旅游投诉维权等,受到市民的好评与肯定。同时,还向县内涉旅企业发放了《“品质旅游伴您远行”优质服务倡议书》大力倡导向游客提供优质旅游服务。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节能与环保管理制度范例(3篇)

    - 阅0

    节能与环保管理制度范文篇1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问题管理优化方案设计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健全,离不开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应用,为此我们要确保会计监督的强化,以促进行政单位.....

    移动医疗现状范例(12篇)

    - 阅0

    移动医疗现状范文篇1我们看到很多国外的医院和诊所或自建或采购移动医疗工具,包括梅奥诊所的院内病人管理工具以及出院后的移动端病人跟踪,以及ClevelandClinicInnovations与.....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