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概念范例(12篇)

来源:收集

生物化学概念范文篇1

一般来说,学生掌握概念,要经过理解、记忆、应用三个过程。顺利地完成这些过程,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后者,正是现在许多学生所缺乏的。所以,教师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下面就此谈一些教学体会。

1教学生学会从形象事物中抽象出概念的思维方法

2教学生学会从宏观表象深入微观实质的认识方法

初中学生对“摸不着,看不见”的微观粒子感到很难理解,更难将微观粒子的运动与物质的宏观现象联系起来。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使学生在感知化学知识的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建立化学概念。例如,为了引出原子概念,证明分子的可分性,可在教学中增加电解水的演示实验。在实验中,学生看到两电极上产生气泡,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看到其复燃,点燃负极产生的气体,看到气体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教师结合图像进行直观分析:水分子可以再分,水分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子构成的,这些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我们称这些微粒为原子。最后进行总结:水电解得到氧气和氢气两种物质,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所以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这样可以使学生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分子、原子联系起来,在脑子里形成微观粒子的概念。

3教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字词,准确理解概念涵义

化学概念中有些字词,既是理解概念的关键点,也是与易混概念的区别点。教师应找出这些关键字词,教会学生认真剖析。

例如,下列定义中带点的字、词都属于能体现概念实质或特征的字和词。

学生学会分析概念中的关键字词便抓住了概念的特征,理解其意义,能帮助记忆和运用,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教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同一个概念

教学生学会分别从宏观、微观的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同一个概念,往往能使学生获得一种“立体感觉”。比如,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的理解:从宏观角度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而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从微观角度理解,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的是化学变化,而分子本身并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的是物理变化。这样就能更好地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又如,对质量守恒的理解:从宏观角度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都没有改变。由此而获得质量守恒概念的“立体感觉”,能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5教学生学会联系、对比不同概念形成知识结构

教材中的概念呈现是零散的,但实质上概念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生学会从纵向、横向等多个方面寻找概念间的联系,能使学生从各种角度形成知识结构。

5.1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引出不同的概念

5.2根据从属关系将物质分类

5.3在知识结构中呈现有对立关系的概念

5.4呈现有共生关系的概念

催化剂催化作用

5.5呈现有因果关系的概念

吸水性干燥剂附性吸附剂(脱色剂、除臭剂、滤毒剂)

5.6对比呈现易混淆的概念

6教学生学会运用概念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化学概念的目的,是通过概念学好其他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最大难点。一般可指导学生按以下三个步骤去解决实际问题:第一,认真阅读分析题目,找出有关概念;第二,确定运用概念;第三,结合概念分析、解决问题。

例如,初中化学教材第96页上的一道题:请判断“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增大了,因此这个反应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第一步:分析题目可知,本题所说的是物质变化前后的质量变化,与此有关的概念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

第二步:因为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所以这里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对本题可确定适用的概念是化学变化和质量守恒定律,与物理变化无关。

生物化学概念范文篇2

【关键词】化学基本概念;研究与探讨;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初中是学习化学的起步阶段,化学的概念贯穿在整个化学教学中,学习化学必须牢牢掌握化学概念。在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老师要能够灵活运用化学概念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针对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方式方法做出以下研究和探讨:

一、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形成化学概念

学生对于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主要障碍就是觉得比较抽象。进入到初中的学生,形象的思维大于抽象的思维,对学习抽象的化学基本概念,学生只能依靠感性教材的支撑。所以,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尽量利用各种可以直观的教学方式,比如:化学实验、模型、幻灯片、化学图表、多媒体以及录像等多种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帮助学生形成或者理解化学基本概念。有的化学概念单凭直观的感觉、观察与形象的思维就能形成具体的概念,例如:混合物与纯净物等。

二、深入剖析,加强理解

对于一些比较难以理解、含义比较复杂的化学基本概念,老师需要深入的进行剖析和讲解,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在教师的教学中,一般采用以下三种剖析的方法:(1)咬文嚼字来理解化学基本概念,老师通过分解化学概念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意义,挖掘化学基本概念的实质(2)对化学基本概念进行成分的划分,明确各个成分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3)强调化学概念的【关键词】,对化学基本概念进行精简,揭露化学基本概念的实质。

三、重视实验,深入理解

化学概念是由大量化学事实里概括出来的,在化学教学时,我们利用化学演示实验或者化学探究试验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充分认知到各种的实验现象,为形成科学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利用化学实验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积极主动的学习,使学习的分为更加生动活泼。例如:对于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着两个概念,我们能够采用生活中的一些实质的例子与教材的演示实验,比方说“水的蒸发”、“研碎胆矾”、“硫酸铜的反应”以及“氢氧化钠”、“石灰石和稀酸盐的化学反应”等这些实验,从以上的实力与实验中,我们能够总结出物理的变化与化学的变化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新的物质产生,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相反的,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就属于物理的变化。在化学教学中,我们需要设计和安排更加真实的化学实验。从现象中识别本质,让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化学基本概念。

四、加强习题训练,掌握化学概念

如果想让学生多所学的化学基本概念融会贯通,做到真正掌握住所学的知识,在学习了一个新的化学基本概念后,需要及时并且有针对性的布置一定量的习题让学生完成,通过习题来检测学生对学习到的化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的程度,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去对化学概念进一步巩固和复习。例如:在学习了“酸”、“碱”和“盐”这几个新的化学概念以后,为了避免学生产生混淆,老师可以举出大量的与“酸”、“碱”和“盐”有关的化学式,让学生去分辨,哪一个是“酸”,哪一个是“碱”,哪一个又是“盐”,再举出大量的关于“阳离子”还有“阴离子”,让学生去组合,并且让学生分辨出这种物质是“酸”还是“碱”或者是“盐”。

五、运用化学概念解决问题

加强对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将化学概念的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知道学生讲学过的概念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能够加深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假如利用化学概念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变化,将化学概念应用与计算中,就能够把化学概念运用到实验中。例如:学生观察木炭的燃烧与蜡烛的燃烧的现象,老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分析木炭的燃烧形成的是一种物质,而蜡烛的燃烧形成的两种物质在本质上有区别,从而使学生培养正确理解化合反映与氧化反应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还有关于原子、分子、元素这几个概念,需要分析对比,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去分析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这样既能让学生正确学习和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维和学习。

六、从正面与反面这两个方面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从正面讲清楚之后,需要再从反面讲,这样能够让学生加深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不至于产生混淆。例如:在解释了“氧化物”这种化合物的概念的组成是两种元素的时候,假如其中一个元素是氧元素,那么这种由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氧化物”。可是接下来就要提出一个问题:“氧化物“必须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那么,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不是一定是“氧化物”呢?如果不是,又是为什么呢?这样,就能够开启学生积极思考,反复推敲,引导学生怎么去抓住化学概念中的【关键词】“两种元素组成”来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于“氧化物”这一化学概念的理解,避免产生化学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同时,也为了今后化学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学习基础。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化学概念的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认知思维的特点和能力,尽量能够做到通俗易懂,利用化学实验与生活实际来进行分析从而形成化学概念,并且引导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去理解和深入记忆化学基本概念,通过对化学实验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获取感性上的认识,才能够在学生的感知基础的培养上,进行逻辑的推理,形成清晰的、正确的化学基本概念,这样就可以不断加强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认识,达到提高学生运用化学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万兆.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与学的探讨[J].文理导航,2012(9)

生物化学概念范文1篇3

关键词:课堂教学策略;例证—概念法;概念—例证法;电解质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166-01

教学策略用来指教学活动的顺序和师生连续性的实质交流;只为实现预期效果所采取的一系列有用的教学行为。概念教学的策略一般有例证—概念法和概念—例证法。

概念—例证法是指在概念教学中先给出概念的定义,然后例举概念的例证加以阐释说明的方法。该方法是概念教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美国的心理学家埃根(P.Eggen,1997)认为,概念—例证教学策略包括以下四个步骤:第一,给概念下定义;第二,阐明定义中的术语,以使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第三,提供能阐明概念本质的正例和反例;第四,提供另外一些范例,让学生自己练习区分哪些是正例,哪些是反例,并说明理由,或者让学生自己举出概念的正例和反例。

例证—概念法是指在概念教学中先提供与概念有关的若干正例和反例,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正例和反例的比较,归纳概括出概念的本质特征的方法。

高一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关于电解质概念的教学,充分利用例证—概念法和概念—例证法的概念教学策略,会使课堂教学更轻松,效果更好。具体设计如下:

一、运用“例证—概念法”

步骤一,提供与电解质概念有关的若干正例和反例:

[实验探究]提供下列物品:(1)直流电源,导线,电灯泡,烧杯,开关,(2)铜片,石墨,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蔗糖固体,蔗糖溶液,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溶液,无水酒精。做导电性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

步骤二,引导学生通过对正例和反例的比较,归纳概括出电解质概念的本质特征:

[分析]以上的铜片,石墨,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溶液能导电,而氯化钠固体,蔗糖固体,蔗糖溶液,氢氧化钠固体及无水酒精不导电。

[归纳概括]像氯化钠、氢氧化钠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就叫做电解质。像蔗糖、酒精等,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就叫做非电解质。

二、运用“概念—例证法”

步骤三,给电解质概念下定义: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步骤四,阐明定义中的术语,以使学生正确理解电解质概念的本质特征;

[教师讲解、分析]1.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单质和溶液虽然能导电,但不属于电解质;即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2.电解质一定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条件下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如蔗糖、酒精等;

3.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二者满足其一就是电解质;

4.电解质一定是自身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而溶于水后能导电,但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化合物,不是电解质,是非电解质。(注:由于新课程教学大纲不要求学生分析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因此不必讲解,必要时可提一提)

步骤五,提供能阐明电解质概念本质的正例和反例。

呈现正、反例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概念的一些关键属性。这样,学生获得了概念以及假设概念的定义,就能有的放矢地并能最大限度地排除他们在探索概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盲目胜。学生的发现也有了较为明确的指向性和较大的受控性,因此,他们有可能在规定时间内获得预期学习效果。

[教师举例]

[问题1]铜、石墨、盐酸能导电,是电解质吗?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吗?它们是非电解质吗?

[问题2]蔗糖、酒精溶于水导电吗?蔗糖、酒精是电解质吗?是非电解质吗?

[问题3]SO2、CO2、NH3、SO3等是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它们是电解质吗?

[学生分析]通过分析,知道电解质及非电解质概念的本质。

步骤六,提供另外一些范例,让学生自己练习区分哪些是电解质,哪些不是电解质,并说明理由。

[教师提供练习题]下列哪些物质属于电解质?哪些物质属于非电解质?哪些物质既属于电解质又属于非电解质?

①KCl②KOH③HNO3④H2O⑤NaHCO3⑥Fe⑦Ca(OH)2⑧Na2O⑨CO2⑩食醋

[学生练习]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的掌握这一概念。并在课后安排一些相关的联系题,使这一步骤进一步完善。

生物化学概念范文篇4

【关键词】化学;概念;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是搞好基本概念教学的关键。化学概念的建立要经过两个阶段三大步。两个阶段是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三大步是感性――理性――感性。同学们靠着感觉器官形成了反映现实事物的感觉、知觉和表象,这些都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并没有区别事物或现象个别的与一般的、偶然的与必然的、现象与本质的属性;经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改造制作”功夫,来揭示事物合乎规律的内在联系,并提炼出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认识运动,是由感性认识通过抽象思维过渡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过程,已形成的概念,要和感性认识即时结合,使同学们对概念的认识更深刻,收到理性和感性相互映照的效果。对此,笔者就化学概念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从实验入手,形成概念

化学概念是化学现象的抽象和概括,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比较、概括形成的概念容易理解且记忆深刻。例如,在绪言中讲“化学变化”时,先做了四个演示实验,其中通过碱式碳酸铜的分解实验,让学生观察绿色粉末变成黑色,管壁上有水珠出现,同时有气泡产生,一直加热到无气泡产生时,学生就会注意到原来的物质变了,说明反应后生成了新的物质,从而得出了“化学变化”的概念。

又如,在讲“催化剂”的概念时,我将书中三个实验改在同一实验中进行,我采用了丫型试管,在一端放氯酸钾,在另一端加入二氧化锰,先加热二氧化锰发现无氧气放出,再加热氯酸钾,待氯酸钾熔化后,将试管转动,使二氧化锰滑入氯酸钾中,就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这样学生就形象直观地形成了催化剂的概念;然后,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将得到的二氧化锰和反应前二氧化锰通过称量,比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在概念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关键词

教师在教学概念时,要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剖析概念,准确把握、理解概念。如在学习“分子”这个概念时,我抓住“(1)物理化学性质;(2)一种微粒”这两个词提问,1.能保持其物质性质吗,为什么?2.能不能说唯一或最小呢?以此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学习“固体溶解度”概念时,应把握(1)一定温度;(2)100克溶剂;(3)饱和状态;(4)质量这四个基本要素。

三、对新旧概念归类比较,加强记忆

在概念教学中,如果只注重某一概念本身,忽视不同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对概念学习混淆不清,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我常用比较的方法,区分关键性,使学生弄清概念的异同,建立系统的概念。

例如,在讲授“酸碱指示剂”时,教师结合教材恰到好处地介绍波义耳发现石蕊指示剂的过程,从而说明“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让学生感受科学家执著、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坚韧的意志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之潜移默化地成为鼓励学生奋发学习的强大动力。这样,化学史的教育过程也就是学生情感体验积极内化的过程。再如,在讲授碳酸钙的有关知识时告诉学生,我国许多地方有像《西游记》里描述的“洞天福地”那样神奇美妙的溶洞。洞中不仅有钟乳石、石笋、石柱,还有大厅、小室、石床、石凳以及小桥流水,洞顶洞壁有蛇、龙、虎、豹、人物、云彩等形象,既美观又奇特。“制造”这种美丽溶洞的“主角”是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学生知道了这一奥秘,便会不失时机地寻找机会欣赏大自然所赐予的这一和谐美。再如,水的三态变化。水在温度这一“魔杖”驱使下,遇热化成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珠或凝结成冰晶。使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记忆。

四、把握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该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具有该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把握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概念教学中非常重要。如果加深扩大,就会加重学生负担;如果简单缩小,就达不到教学目的,完不成教学任务,例如“化学变化”这个概念,它的内涵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它的外延就是各种类型的一切化学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在质上不能加码,量上不能扩大,要根据大纲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精选实例,讲练结合,掌握并应用概念

概念教学的成功在于会应用概念指导思维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而决不能停留在只记忆条文不会应用的困境中,因此概念讲解完后,及时引导学生运用定义去分析不同的实例,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扩大概念的应用。例如讲“溶液”概念时,我提问“凡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吗?”接着列举出“水、纯酒精”等实例,让学生自己判断,通过讨论进一步确认溶液的组成是混合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元素。在学习这个概念之前,学生已经知道同类原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而不同类原子的根本性区别正在于核内所含质子数不同。世界上的物质形形,构成物质的原子多种多样。有的原子核电荷数是6,有的原子核电荷数为8等等。这样,我们可以根据核电荷数相同对原子进行归类。这时,给出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一类原子的总称。然后和前面所学的物质氧气、二氧化锰、氯酸钾相联系,对概念的形成起加深、强化作用。

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复习阶段应选用合适的复习方法。常用的复习方法有:(1)归纳法,如:可将性质相同的物质归纳在一起,从而简化记忆。CaC03、Ag2C03、BaCO3、BaS04、AgCl等都具有相同的颜色――白色,相同的溶解性――难溶;H2、C、CO等都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和还原性等。对于易混淆的知识可进行对比归纳:干冰和冰、纯碱和烧碱、熟石灰和生石灰、硫酸与氢硫酸等,名称虽相似,组成却不同;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概念虽相似,化学性质却迥然各异等。对于知识点的复习可进行相关归纳,即将与某一知识相关的知识链连接起来,便形成了若干知识网,在这一过程中也使发散思维得到了锻炼,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培养了他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要做好概念的巩固和应用

初步建立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联系还是很不牢固的,经常受遗忘规律的支配。要发展概念,首先就得巩固已形成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抽出时间,对所学概念进行总结复习,强化记忆,为运用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物化学概念范文篇5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而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主必要的。

一、充分运用语文知识,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提炼出概念中的选项要求点

为了深刻理解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为学生指明在运用这个概念时有几个必需的选项要求点。

例如,在讲“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与“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中心词“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选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修饰限制成分)提炼出两个选项要求点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也就是要判断某物质是否是单质的选项要求点必须满足两点:①一种元素;②纯净物。要判断某物质是否是化合物必需满足的选项要求点是①多种元素;②纯净物。否则学生就容易将概念的运用出错。例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错误之因就是不满足以上选项要求点中的第二点(因为它们虽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但不是纯净物)。

又如在初中教材中,酸的概念是“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其中的“全部”二字便是这个概念的关键了,也就是电离时阳离子有且只有氢离子的。就此可提炼出两个关于酸的选项要求点:①化合物②电离时阳离子有且只有氢离子。有些化合物如NaHSO4,它在水溶液中电离是既有阳离子氢离子的产生,又有另一种阳离子钠离子的产生,NaHSO4电离时阳离子并非“全部”都是氢离子,所以它不能叫做酸。因此在讲酸和碱的时,均要突出概念中的选项要求点,以区别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

二、剖析概念,加深理解

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如“固体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的句子比较大,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克;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固体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三、利用句子形式结构,分段讲清概念

如初中化学中反应基本类型的概念与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可利用句子形式结构,分段讲清概念。用分成反应物与生物(两段)来定义的。

类型反应物生成物

分解反应一种多种

化合反应多种一种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一单质,一化合物

复化解反应两种化合相互交换成分两种化合物

碱性氧化物氧化物与酸反应盐和水

酸性氧化物氧化物与碱反应盐和水

也可给学生诙谐地说成“左眼要看反应物,右眼要看生成物”。不讲清学生就容易只看半截概念而出错。如有这样判断题“生成物只有一种化学反应是化合反应”学生很容易认为是对的。但本人用上了上述方法教学----“左眼要看反应物,右眼要看生成物”,学生是不会出错的。因为按上述方法教学时,对学生已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了。

四、正反两面,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有时从下面讲完之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

生物化学概念范文篇6

四川省中江县广福中学618100

【摘要】针对化学概念教学的主要问题,本文根据自身教学经验,结合教学和化学概念的学习,深入地探讨了如何搞好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问题,从教学层面突出强调化学概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概念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是整个中学化学知识的基础,准确理解概念、原理对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多,且比较抽象,是初中学生难以掌握的内容之一,这些概念和原理是否准确理解、是否熟练掌握对学好初中化学关系很大,是形成正确实验技能、计算技能的依据,是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而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比较差,且对概念、原理学习不重视,认为掌握概念就是死记硬背。学法不当,效果不好,这部分内容是考试易失分的知识之一。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概念原理教学的有效性,是初中化学教师应该探讨的课题。在教学中我有以下具体做法。

1.通过化学实验来感性认识并形成概念原理

化学概念是反映化学物质及其所产生变化的本质特征的思维方式。若要形成一定概念,便要在充分发挥学生思维主动性的前提下,抓住化学概念的关键部分,使学生充分在思维深处形成概念意识,而不只是通过讲述性教学,简单地将书本概念强加给学生,造成学生的应用能力不强,不会在所学概念的基础上做好化学习题。

例如,在学习”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概念时,除了做教材中的实验外,还可以补充一个对比实验,即用手撕碎一张纸和点燃一张纸的两个小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撕纸的过程中纸由大变小了,纸的形状变了,但纸还是纸,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在纸燃烧的过程中,纸由白色变成灰黑色的灰,在这一变化中纸燃烧生成了不同于纸的灰,有了其他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让学生从这两个对比实验验中感性认识并形成了两种不同”变化”的概念。所以,在化学概念教学上,须遵循初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和人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首先在课堂上,做好相应的演示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前提下,启发学生针对实验现象进行深层次思考,形成相应的化学概念,并在实验课当中鼓励学生勤于动手进行操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更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形成了相应的化学概念。

2.注重化学概念中遣词用语的精确性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概念的字、词使用十分严密,不能根据自身想象随意增加或减少字词,否则会引起整个概念的变化,比如”酸”这个概念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其中的关键是”全部”,必须进行强调,并可以根据自身经验,举出像KHS04等电离时也会产生其他物离子的物质,所以KHS0d不属于酸,这样便从正面和侧面都加深了对于”酸”这个概念的理解。

由于刚开始接触化学学科,所以有些化学概念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无法理解其内部含义,对于这类化学概念,教师要在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解的前提下,对概念进行认真地分析和解剖。如”分子”的概念是”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这个概念虽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其内涵十分深刻,教师需要根据概念,对其进行解剖一是它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即只有同种物质分子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二是分子只是其中的一种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和离子也可以构成物质微粒,三是分子作为一种微观粒子,它是用肉眼看不到的。所以,对于化学概念,为了提高学生了解的准确性,需要首先分析其字词,并通过以上分析,更好地注意到化学概念字、词在使用方面的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概念的理解。

3.加强联系和对比,理解和记忆概念原理

化学概念和原理之间既有本质区别又有联系,学习时不要孤立地、机械地单一记忆,应将不同的概念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内在联系。

例如,辨析”分子”与”原子”,不同点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原子可构成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辨析”元素”与”原子”,元素是描述物质宏观组成的,而原子是描述物质微观构成的。使用时要注意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4.从正反两方面剖析概念原理,避免混淆

在概念原理教学中,在讲授某些对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时,需要运用较多的例子。举反例或分析概念的逆命题是否成立都是很有效的方法。在划分类别的界限中,正例和反例都是不可缺少的,正例传递的信息最有利于学生从事例中概括出共同研究的特征,而反例传递的信息最有利于学生辨别差异,适当运用反例,可帮助学生排除概念学习中无关特征的干扰,有助于加深对概念本质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接着提出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语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

在学习每个基本概念时,教师都应进行认真剖析,在剖析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概念。

5.加强针对性练习,使学生巩固并应用化学概念

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只有通过适当练习,才能达到巩固、深化概念原理的目的。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的概念原理,教师要设计一些针对性练习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再讲评,对学生掌握、深化基本概念是行之有效的。应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释一些实际问题,是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在习题训练中会应用化学概念原理,从而真正理解、掌握。为使学生运用知识达到触类旁遁的效果,这类习题可以自行编制,但应循序渐进,适当设疑,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又能巩固化学概念。

例如,学完”溶解度”概念后,可以设计如下针对性练习.

下列有关KN03的溶解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生物化学概念范文

一、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一个心理障碍就是觉得抽象。进入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对抽象概念的学习,一般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持。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采取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如实验、模型、图表、幻灯、录像、多媒体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帮助形成或理解概念。有些概念仅凭直观感觉,通过直观观察和形象思维就可形成的具体概念,如混合物、纯净物等。

二、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又如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强调“参加化学反应”这几个字,这几个字告诉我们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化学变化而不适合物理变化,还有就是没有参加反应的反应物不能计算在内,所以计算时就要注意不是给你多少反应物就能得到多少生成物,一定要搞清楚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是多少。

三、重视实验、深化理解

化学基本概念是从大量的化学事实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教学时,我们通过演示实验或探究性实验的方式,使学生充分感知各种实验现象,为科学概念的形成奠定必要的认知基础。通过实验进行教学,学生学习更有兴趣,学得积极主动,学习气氛生动、活泼。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的引出,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以及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水的蒸发、胆矾的研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和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这些化学实验,从上述实例和实验中我们可总结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相反,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在教学中,我们要设计、安排更真实鲜明的化学实验,从现象中看本质,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化学概念。

四、习题训练,掌握概念

要想让学生对化学概念融会贯通、真正掌握,教学中在学习了一个新的化学概念之后,要及时、有针对性地布置给学生一定量的习题,来检验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掌握的程度,同时也是在引导学生对所学概念进一步复习巩固。如:在学生学习了“酸”、“碱”、“盐”这三个化学概念之后,为了防止学生混淆,我就列举出大量关于“酸”、“碱”、“盐”的化学式,让学生自己来辨析,哪个是“酸”、哪个是“碱”、哪个“盐”;再列举出大量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让学生自己组合,并让学生自己说出该物质是“酸”、是“碱”还是“盐”。

五、正反两面,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例如在讲了“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着提问:“氧化物都是化合物吗?”“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就一定都是氧化物吗?”这样,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概念教学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有意识的指导学生用学过的科学概念来解决和解释实际问题,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及时巩固和深化概念。如用有关概念来解释一些现象或变化,懂得有关概念在计算中的应用,能将有关概念运用于实验或生产中等等。例如,学生对比木炭燃烧和蜡烛燃烧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前者燃烧生成一种物质,而后者燃烧生成两种物质的本质区别,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分清化合反应氧化反应这两个概念。还有分子和原子,元素与原子等概念,通过分析对比,用学到的化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既有益于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又能启发学生积极地抽象思维活动。

生物化学概念范文篇8

一、教材分析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一节,包含“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两个知识点。其中,“新陈代谢的概念”是一个非常抽象、复杂的概念体系,涉及代谢的过程、性质、方向、实质、意义等概念要素,是对前面所学内容(酶、ATP、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等)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是根据新陈代谢的两个相反方向(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对不同生物的代谢特点进行分类归纳。整节内容除了化能合成作用外,其余都是初中生物学学习过的相关知识和本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另外,该节内容还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内环境的稳态等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目标定位

1.知识目标

1)从化学变化的性质的角度,明确细胞内的化学变化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说出物质代谢的内涵(一个交换,一个转变)和能量代谢的内涵(一个交换,一个转移)。

2)从代谢方向的角度,明确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领悟同化与异化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握新陈代谢的实质,领会新陈代谢的意义。

3)从代谢过程的角度,认识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发生在机体与环境之间以及细胞内部。其中,细胞内部的物质转变和能量转移是代谢核心。

4)根据典型事例将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加以分类归纳。

2.情感目标

1)结合同化与异化的对立统一关系等内容,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

2)结合代谢类型的有关知识,体会生物学的科学价值。

3.技能目标

1)以新陈代谢的概念体系为例,接受概念学习方法的训练;以代谢类型知识为载体,接受组织策略的训练。

2)剖析同化与异化的对立统一关系,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三、教学组织

鉴于上述分析,教学设计应紧紧围绕所设定的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历经概念的形成或同化过程,建立新陈代谢的概念,剖析新陈代谢的概念要素,并将其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概念体系;通过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概念,促进对概念的深刻理解,从而接受概念学习方法的训练。

1.新陈代谢概念的学与教。概念的获得,实质上就是要理解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学生获得概念有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条基本途径。所谓概念的形成,是通过分析大量的具体实例,概括出其共同的本质属性,概念获得途径为“具体―抽象”;所谓概念的同化,就是运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概念获得途径为“抽象―具体―抽象”。

概念的获得既然有概念形成和同化两种方式,那么概念的教学也可以采取相应的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先向学生呈现某个概念的具体实例,然后要求他们分析概括,归纳出相应的定义。另一种方法是先给学生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要求他们识别具体实例,分析这些实例是如何代表这一定义的,最后,根据具体实例,再次陈述和讨论这一定义。

新陈代谢是一个高度抽象和概括的概念,在学生认知结构中,没有用以同化的上位概念,但已习得了酶、ATP与新陈代谢的关系、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动物和人体的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细胞呼吸等具体的代谢知识,因此适合于采用概念形成的途径来获得概念。教学时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植物代谢和人体代谢的核心知识,从而进入概念形成过程。然后组织学生思考、讨论:

1)植物、动物和人体新陈代谢都包含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物质交换和能力交换发生在什么和什么之间?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变主要在哪里进行?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之间有何关系?并完成下列表格。

2)假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能否表现出生长现象?为什么?在人的一生中,体内的蛋白质在什么时期合成大于分解?在什么时期分解大于合成?临床上如何测定蛋白质代谢是否达到动态平衡?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把握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概念要点,并结合上面两幅代谢图解,确认哪些过程属于同化作用?哪些过程属于异化作用?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在物质和能量上有何联系?并完成下列表格。

4)不论是同化作用还是异化作用,其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主要在细胞内进行的,因此,新陈代谢的实质是什么?从而让学生领悟新陈代谢概念的本质属性是发生在细胞内的一系列高度有序的酶促反应,而酶的种类决定了代谢的方向。

5)假若生物体只进行同化作用而不能进行异化作用,或只进行异化作用不进行同化作用,或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生物体能否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由此可见,生物体进行新陈代谢有何意义?

6)最后,师生将新陈代谢概念的5个要素整合如下:

2.新陈代谢类型的学与教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是根据代谢两个相反的方向,对不同生物的代谢类型进行分类归纳,属于新陈代谢概念的外延部分。学生容易将自养型与异养型、光能自养型与化能自养型等相关概念混为一谈。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搞清分类的依据,以及如何进行分类。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先让学生建立起同化作用、异化作用、自养型、异养型等核心概念,再让他们运用组织策略自主地进行分门别类、归纳概括,教师只可适时指导,不可包办代替。

1)根据上面两幅代谢图解思考,植物和人体的同化作用方式有何不同?完成下列比较表,并让学生根据比较,尝试给自养型、异养型的概念下定义。下定义的过程,就是通过分析具体的实例,概括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比较分析、概括抽象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当学生建立起自养型和异养型的概念后,应及时地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概念,以促进对概念的深刻理解。教学实践表明,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概念,学生会感到更加亲切,学习概念的积极性就会倍增。事实上,运用概念于实际是一个概念具体化的过程,而概念的每一次具体化,都会使概念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就更完全、更深刻。

向学生呈现下列反应式,并判断光合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同化作用方式属于自养型还是异养型?二者的同化作用方式有何不同?并完成下列比较表:

红螺菌在没有有机物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光能,固定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在有有机物的条件下,它又可以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请判断其同化作用代谢类型。

生物化学概念范文篇9

生物概念是对生物及其生理现象和本质属性的认知,生物教学中很多原理、规律和方法都需要借助相关概念得以准确表述。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概念处于该课程的中心地位,包含对生物基本现象及其特征、本质的理解和解释,对于高中生物及相关学科具有基本的支撑作用。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是高中生物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课程中包括的专业概念十分广泛繁多,学生对其理解不充分就难以掌握生物基础知识和其间的联系,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导致生物教学无法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所以教师要针对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概念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使学生能精确掌握生物概念,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学生不重视理解,死记硬背;忽视概念的联系性,将不同概念孤立起来;没有分清主次,不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能对概念进行深入思考,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将概念教学方法有效运用到课堂当中,对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是十分必要的。

2.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应用

2.1导入生物概念

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生物基本概念很多,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学生难以对其加以区分和辨别。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概念的字面意思对其进行直接解释,使学生了解概念具体含义,但是对于很多难以直接表述的概念来说,教师平面直白的解释不能充分表达概念的内涵,例如蛋白质的概念仅仅是定义描述,所以教师需要运用导入策略,展示概念背景,使学生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同时,还可以导入实验,使学生形象地把握概念验证和概括的过程,学生亲自动手能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力,掌握其本质特征,使教学达到理想效果。例如,对酶的概念解释就可以运用这一策略。此外,还可以导入情景,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比如光合作用的概念就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来是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体系。

2.2生成生物概念

生物概念的生成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概念教学中引入实例,是刻画生物概念的重要手段。将生物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和认知水平。例如,在解释细菌的概念时,就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出现的乳酸菌、菌类食物等加以辅助解释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利用比较的方法,找出概念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其加以辨别能够深化记忆。高中生物中的很多概念容易混淆,所以必须将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找出不同和联系。相关概念例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体、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DNA与RNA等,对这些概念进行多方面的列表分析比较,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第三,利用比喻的方法将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理论来源于实践,恰当的比喻能便于学生理解分析。例如食物链的概念可以通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形象比喻解释生物之间的关系。

2.3巩固生物概念

首先,可以建立清晰的图示,构建概念图,这是加深概念巩固的主要方法,能引导学生分析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梳理出整体的概念体系,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其次,教师在分析解释了生物概念之后,应该将概念运用到练习当中,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设计相关习题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巩固概念的有效途径。再次,还可以运用简练押韵的语言,将概念总结并突出重点,形成口诀是加深学生记忆。这种方式能够增加学生的兴趣,也有助于学习记忆。

2.4强化生物概念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去了解知识,这是强化记忆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生活中观察到的生物现象与课堂知识联系起来,能过是他们更好的理解生物概念,学习相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种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强化概念的过程。其次,教师应该对生物概念进行准确的外延,使学生在领会概念实质的同时获取更多相关知识,将不同的理论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更易于理解的强化。再次,教师可以在概念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同一概念进行综合解释,例如新陈代谢概念,就可以利用分析法、图解法、对比法、实验法等多种方式,其中还会涉及到其他概念的引入,可以选择其他适当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导入、生成、巩固的策略,是强化概念的有效手段。

生物化学概念范文篇10

关键词: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从化学变化的感性认识出发,经过抽象而达到化学理性认识的过程。在教学中要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化学概念,不会灵活运用概念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倾向,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的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灵活的运用概念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那是更重要的。

一、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忽略概念形成的过程,那是对概念的定义进行生搬硬套的传授,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概念的本质,学生只是学习了一些词语,会背诵概念的词句,在做题时虽然也可以解答习题,但实际上学生只是用概念的规律对习题做出判断,那不是真正有意义的构建了概念,那应该叫做一种条件反射。当遇到一些概念的灵活与运用的问题和概念的外延的一些问题上就会显得很被动的。因此,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基本原理应是注重学生概念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可以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分析归纳,形成基本概念适的条件使学生自主建构意义形成概念。

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一个心理障碍就是觉得抽象。进入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对抽象概念的学习,一般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持。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采取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如实验、模型、图表、幻灯、录像、多媒体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帮助形成或理解概念。有些概念仅凭直观感觉,通过直观观察和形象思维就可形成的具体概念,如结晶、分解反应等。

二、重视实验、深化理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许多概念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因此,针对某些概念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经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是深化概念教学的有效手段。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的引出,课本中首先是由日常生活所见的实例和两个化学实验开始,一个是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另一个是碱式碳酸铜的加热分解。从上述实例和实验我们可总结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相反,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但是,这里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常会伴随着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虽然这些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这往往不是判断的唯一标准,因而应给予注意。

三、正反两面,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例如在讲了“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着提问:“氧化物都是化合物吗?”“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就一定都是氧化物吗?”这样,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及时总结注意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微妙联系

初学化学的学生往往对概念理解不深。形成的概念模糊,似懂非懂。因此做题时经常出现差错。在教学中可列举几组实例进行比较教学,在对比中明确它们的本质区别和联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抽象能力。如在“元素”和“原子”概念形成之后,比较分析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即元素是宏观概念,是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只论种类,不论个数。而原子是微观概念,是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在元素概念的运用中会更得心应手。

五、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掌握概念,不能停留在对概念的理解和给概念下定义、作注释的水平上,更重要的是广泛应用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加强概念教学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有意识的指导学生用学过的科学概念来解决和解释实际问题,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及时巩固和深化概念。如用有关概念来解释一些现象或变化,懂得有关概念在计算中的应用,能将有关概念运用于实验或生产中等等。如学生学习了盐酸、硫酸、硝酸、碳酸、醋酸等具体酸类后,从组成上、性质上进行分类,酸可以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两类,无机酸又可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学生经过这样的分析,不仅使概念得到应用,而且使概念得到了具体化、系统化,从而更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总之,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的核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化学概念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化学基本概念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准确理解与掌握概念,而且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掌握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思路以及应用概念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习对象的不同,基本概念的内容、难度不同,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方法和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只有不断的对出现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进行总结才能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宏华.化学教学中指导学习方法的体会[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4).

[2]杨梓文.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的探讨[J].化学教学,2007(7).

生物化学概念范文1篇11

【摘要】如果把生物教学活动比喻成修建大厦,那么概念教学就是修建大厦之前的奠基工程。基础打的是否牢固,直接影响未来大厦的质量和落成。因此,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我们一定要以新的教学理念重新定位和设计生物概念教学,努力提高概念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本文就是笔者结合高中生物概念教学实例所总结出的一些提高生物概念教学有效性的拙见。

关键词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直观化;抽象化

在生物学科的学习中,学生能否准确有效地把握基本概念直接影响接下来的知识吸收以及相关能力的培养。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并不重视概念教学,认为概念只要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就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其实是对概念教学的极大误读,直接影响学生的生物学习有效性。因此,作为生物教师,我们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概念教学理念,以更加科学的观念和方法开展生物学科的概念教学。

一、注意概念引入的直观化

我们都知道,生物概念是对生物现象、规律等进行的高度抽象化,概念的本质就决定了概念内容带有很强的抽象性,这对抽象思维能力尚不成熟的高中生来说自然会在理解上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概念抽象化的问题,在引入概念的时候,直观化的表述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可以以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直观的实物、实例等来引入相关的概念,这样会大大降低概念的抽象性,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例如,在讲到细胞的渗透作用时,教师就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腌制食品为实例进行引入,通过萝卜腌制以后表皮变皱,放进清水里又重新恢复饱满这样一个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现象给学生形象直观的表达出细胞的渗透作用的表现,这样有了一个直观生动的实例引入,学生在接下来的概念学习中就会变得更加轻松。

二、积极利用学生已有的概念经验

概念同化是高中阶段概念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利用学生原有的概念经验来学习新概念的一种方法。例如,在学习反馈概念之前,就可以利用之前学习过的血糖调节和甲状腺激素调节的相关概念来进行概念教学活动的铺垫,由于有了之前的相关概念作为铺垫,这样,在学习反馈概念这样一个抽象性更强的概念时就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困难,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概念理解和接受能力。

三、善于抓住概念的关键字词

在生物学科中,每一个概念都有一些关键的字词,这些字词往往可以精准地概括概念的主要内容、概念的本质等,因此,在学习生物概念的时候,注意抓住概念的关键字词也是学好生物概念的一个有效方式。例如,在讲解“植物的向性运动”的概念时,教师就要注意抓住这样几个

关键词,一是“植物体”,这个词表明了概念的对象是植物而不是动物,二是“单一方向”,可以杜绝多向的错误理解,三是“定向运动”,准确表明向性运动非任意方向的重要特征。通过抓关键字词来学习生物概念不仅可以轻松的把握概念的本质内涵,同时,对于强化和巩固学生的概念记忆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积极利用生物实验手段

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在生物概念教学中,往往也离不开实验活动,很多时候,生物概念用语言描述的方式很难说得清,学生很难理解的透彻,而一旦引入实验手段,所有难题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理”中,关于“自由组合”的涵义,很多学生总是不能准确的把握,即使教师费尽气力,一些学生依然懵懵懂懂。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教师可以采用模拟实验进行说明:准备两种长度的四双筷子,在每双筷子上用橡皮筋扎紧,用来表示复制过的染色体,用两组不同长度的筷子表示两对同源染色体,并在相同的位置做标记,表示等位基因。接下来,在黑板上模拟减数分裂的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把每组筷子分开,然后将不同组的筷子进行自由组合,这样筷子上的基因自然也会进行重新的组合,而在第二次分裂后,就不会再看见基因的重组现象了。通过这个简易的模拟实验,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自由组合”的涵义,比起语言讲解,这种实验的方式显然更有优势。

五、恰当引入多媒体工具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具在生物课堂上应用的越来越多,在生物概念教学中,恰当的引入多媒体工具,对概念教学的效果提升也会大有裨益,这是因为多媒体工具具有动画、图像、声音、文字等一体化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轻松地将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直观,既有效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又增加了概念学习的趣味性。例如,“基因的表达”这一概念,是从水分子的水平来阐述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的,由于这一过程属于微观的现象,在表述时带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在理解起来就显得非常困难,如果这时候能够引入多媒体工具,把这个现象以动画的形式演示出来,让学生可以直观地看见“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这样,学生就能够轻松地理解相关的概念。

六、适当设疑突破概念难点

疑问是思维活动的催化剂,在概念教学中,尤其是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概念,通过适当的问题设计可以有效突破概念中的思维难点,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概念内容,例如,在讲到“内环境”的概念时,很多学生容易把内环境中的血浆和血液混为一谈,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个难点提出问题“血液是由哪两个部分组成?”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立刻就能明白血细胞是不再属于内环境的,从而轻松有效地突破内环境概念中的这一难点。

总之,概念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所有的教学活动一样,概念教学的开展也需要讲求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就是要通过日常的学习和经验总结,不断地掌握和完善这些概念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努力通过科学高效的概念教学来为生物教学活动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刘祥君.高中生物概念的教学方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

[2]陈欣.概念模型在高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教学.2014年10期

生物化学概念范文

一、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抽出概念的本质属性,着重对概念的理解

要使学生真正形成正确的概念,必须通过他们自己的思维活动,把握住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五个方面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第一,概念的来源(为什么要引导这个概念);第二,抓住定义中的关键字词,深入分析,抽出概念的本质属性;第三,找出该概念的使用条件;第四,运用;第五,发掘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因此,教师最恰当的教学原则是紧紧抓住概念的各种属性,边分析、边诱导,引导学生从众多的属性中抽出该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而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给概念下定义时既要注意科学性,严密性的一面,又要照顾到概念的发展,灵活性的一面

教师在讲解概念时,语言是否科学,逻辑是否严密,都直接关系到概念的准确性。例如:氧化反应的定义,其中的“氧”不能用“氧气”,否则,这个概念就讲死了,因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也属于氧化反应,氧化铜中含有“氧”,而不是“氧气”,因此,教师讲解概念时,必须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三、沟通概念间的联系,分类对比概念间的异同,温故知新,新中悟旧,通过分类对比,引导学生织成概念网,形成知识体系

对比相似概念的异同,沟通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进而形成概念的知识体系,是加深对概念理解,巩固概念的有效方法。

分类比较是进一步巩固概念的方法。例如:酸、碱、盐及氧化物、化合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之间联系与区别,就可以得到反应物质组成的知识体系。

通过分类对比,引导学生组织、形成有一定体系的知识――概念网,是学生巩固概念的一种重要方法。

四、以概念拟题,以题带概念,互相穿插,注意概念的经常巩固和运用

对学生来说,仅仅在头脑中形成一定体系的概念网是不够的,着重在于应用,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方法,应用概念时,应以概念拟题,以题带概念,互相穿插。

我们可以从水和氯酸钾的组成去分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氯酸钾是由钾、氯、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以概念拟题,可以问学生:“水是氧化物,因为水中含有氧元素,因此,氯酸钾也是氧化物,这句话是否正确?”学生通过分析,得出含氧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原因是,氯酸钾虽含有氧元素,但氯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以题带概念,可以举出氧化镁、氧气、高锰酸钾、氯化钾等物质为例,要求学生找出属于氧化物的物质,学生通过上述四种物质的组成去分析,就会得出氧化镁是氧化物,至此,学生对氧化物这个概念理解就非常深刻了。

讲了的概念,应强化巩固和应用,出一点典型的题目,让学生循序而练。待概念掌握得比较扎实后,再加强综合练习,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概念的教学既是认识过程,又是学生智力开发、能力提高的过程

认识是没有止境的,概念的发展是人的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概念教学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螺旋上升的,不单是因为概念的历史发展具有阶段性,同时也因为教学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教师在概念教学时,应事先钻研教材中概念的系统和发展程序,制定形成和发展学生化学概念的计划,按教材中概念的系统分阶段提出具体要求,千万不要在一次教学中追求“讲深讲透”而违背概念发展的阶段性。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双减政策的弊端范例(12篇)

    - 阅0

    双减政策的弊端范文1篇1关键词:岗位轮换;人力资源;复合型人才岗位轮换又称轮岗,是指有计划地通过同一职能部门或不同部门之间的平行调动,提高中层领导的综合能力,达到为学校培养.....

    电力工业的主要特点范例(12篇)

    - 阅0

    电力工业的主要特点范文篇1“贵州走追赶型、调整型、跨越式、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是基于对全省实际和未来发展优势、机遇的准确把握,也有利于电网的长远发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