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篇1

2019上半年,我乡生态环保工作在上级环保部门支持和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下,各部门单位高度重视,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组织、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通过艰苦努力,我乡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回顾上半年的环保工作,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认识,强化宣传

一是召开会议进行宣传,乡党委召开了党政联席会议,在分析我乡环境保护工作现状的同时,认真学习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增强大家的环保认识,在此基础上,召开了全乡各村委会负责人,乡属各企业事业单位企业负责人会议。二是利用标语、广播、书画展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三是通过印发宣传资料进行宣传。

二、领导重视,机制健全

为确保全乡生态环保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一是结合本乡实际,制定了《**2019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对今年环保工作的任务和要求进行明确。二是健全班子。乡成立由乡长为组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各村以村主任、组长为主成立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小组,从上到下形成了较健全的管理网络。三是明确职责,根据上级要求和今年全乡环保工作任务,在明确分工的同时,坚持实行目标管理,狠抓落实,分别与有关负责人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并严格考核,使环保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注重实效,狠抓落实

桥边村是乡政府所在地,由于无专人清扫街道垃圾,无定点存放和处置垃圾的场地,整个街道卫生处于脏乱差的状态,严重影响乡容乡貌和居民生产生活。为了整治好街道及居民生活区环境卫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由乡党委、政府牵头,乡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办具体负责,首次在桥边村成立了环卫工作站,县政府出资1台流动垃圾车,并聘请了3人专门负责打扫、清运垃圾。至此桥边村街道脏乱差现象彻底改观。

四、夯实基础,把好关口

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法律保障

国家统计局经济数据显示,2014年末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在农村居住的人口仍占近一半。繁荣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密不可分。2015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乡村生态旅游使3000多万农民成为受益人群。2015年还将推进美丽乡村富民工程,选取重点扶持村与扶贫办共同开展乡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既要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又要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而面对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如何用法律保障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则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重点内容。

一、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意义及现状

1、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

中国美,农村必须美。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其中提到要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水平,加大美丽乡村推介力度,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乡村生态旅游连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能够直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各类产业融合发展,使单一农业向多元农业转变,使粗放经济向效益经济转变,能直接富民、快速富民。很多贫困村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摆脱了贫困,很多农村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实现了富裕。

2、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态势迅猛,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增幅都超过20%。据统计,2014年,全国共有乡村生态旅游经营户超过200万家,乡村生态旅游特色村10万个,接待游客12亿人次,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的1/3。乡村生态旅游营业收入达3200亿元,同比增长15%。乡村生态旅游正成为我国旅游消费中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带动性最强、受益面最广的领域。

二、我国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是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乡村生态旅游要具备长远发展眼光,在满足当前旅游者的需求基础上,更要保护乡村生态资源和环境。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分布广泛,缺乏整体规划和布局,更缺少有效的管理和监管,策划和管理人才缺乏,致使纷争和纠纷时常发生,难以吸引乡村生态旅游者对外宣传和多次光顾,这就对我们提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法律保障问题。我们应在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乡村生态旅游的各项规律法规制度,促进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真正通过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途径,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为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2、是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稳定有序发展的保障。

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势头迅猛,但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和监管,导致乡村生态旅游市场存在盲目无序开发、服务水平较低、市场秩序混乱等现象。其一,一些地方乡村生态旅游市场没有专门部门进行管理和规划,盲目、重复、过度开发现象屡禁不止,出现了农家游、农家乐等低层次重复建设,仅仅是通过采摘等内容来吸引旅游者,没有深入挖掘人文内涵,往往很难促成旅游者再次光顾。其二,一些地方乡村生态旅游配套服务不到位,卫生环境差,还存在所售农产品价格欺诈、特色农产品以次充好等现象。这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需要通过法律保障来进行整改,规范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行为,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创造稳定有序的环境。

三、我国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存在的问题

1、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体系不健全。

乡村生态旅游起步晚且发展快,目前我国现有的旅游法中并没有专门针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应法律规范或相关措施规定。现有的旅游法对旅游企业、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者等相关行为者权利义务进行规范,并未有具体涉及到乡村生态旅游等具体措施规定,尤其是涉及到乡村旅游规划、乡村环境保护条例、乡村旅游业服务标准等法规尚没出台。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意见,但此类意见多是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或扶持政策,极少涉及具体管理措施和办法的。由于乡村生态旅游缺乏政策法律保障,很多乡村生态旅游经营者行为得不到规范,出现了无证经营、环境卫生不达标、脏乱差的现象。因此,为了满足乡村生态旅游对法律的需求,应当尽快制定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相适应的旅游法律规范。

2、乡村生态旅游缺乏有效监管和执法。

乡村生态旅游的管理和监管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若没有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进行布局规划和管理往往会引起无效管理或混乱管理。乡村生态旅游管理体制不到位,相应地出现了执法不严、执法不力的现象和问题。目前就乡村生态旅游而言还没有专门的执法机构,从地方政府到相关管理部门并没有划分清晰各自责任归属,自然出现了执法空白区或执法不力现象。一是部分乡村生态旅游地区私搭乱建,影响整体景观,破坏自然风光;二是过度开发,浪费资源现象严重。换言之,目前各乡村生态旅游地区的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缺乏有效统一管理,没有形成统一集中执法管理。

3、乡村生态旅游法律意识淡薄。

乡村生态旅游的经营者、管理者依法经营和法律意识直接关系着乡村生态旅游健康稳定发展。由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和规模,盲目无序开发,破坏乡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到位,垃圾处理不及时,乡村生态旅游者找不到垃圾处理箱并为了便利随处破坏环境丢弃废弃物,使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环境被破坏问题、自然资源流失问题不降反增。乡村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通过法律途径对乡村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和治理。

四、我国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路径探析

1、建立健全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

建立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相关法律、法规,是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石。只有具备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才能引导和促进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和产业的合理有序开发和发展。面对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盲目无序开发、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破坏等问题,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应从加强整体规划设计、加大环境卫生监督,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及时制定有关的行政法规及实施条例,如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纲要及实施细则、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乡村生态旅游市场管理条例等,为乡村生态旅游的生态资源环境、乡村生态旅游人文环境保驾护航。

2、加强乡村生态旅游监管。

促进乡村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比以往加强乡村生态旅游监督和管理,这是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加大对乡村生态旅游的检查密度和处罚力度,美化乡村生态旅游经营环境。同时,还可以引入乡村生态旅游行业协会组织,多渠道多手段加强加大对乡村生态旅游中涉及到的游玩、购物、娱乐、饮食、住宿、交通等全方位监管,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维护乡村生态旅游市场秩序,规范开发者和经营者的行为,提升乡村生态旅游服务质量,达到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

3、加大乡村生态旅游执法力度。

除了加强乡村生态旅游监管以外,强有力的执法同等重要。乡村生态旅游只有拥有强有力的执法,才能保障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一,乡村生态旅游涉及多个部门、多个行业,相应的执法也应是跨部门、跨行业的,这就提出了联合执法、综合执法的要求,涉及到公安、交通、质监、林业、工商、环保等职能部门的联合执法。其二,乡村生态旅游执法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法律、政策、管理素质,同时要有高度责任意识,积极的生态环保意识,因为执法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乡村生态旅游地区的发展。其三,乡村生态旅游执法过程也要受到监督,既要提升执法力度,又要保证权益得到合理维护。

4、增强乡村生态旅游法律意识。

增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者、经营者和旅游者的法律意识是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建设的重要基础。增强乡村生态旅游法律意识要在具备法律保障体系基础上,分领域、分层次、分对象通过集中学习、考察、实践等方式进行乡村生态旅游法制教育,结合当地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真真正正去懂法、学法和用法,使乡村生态旅游从开发者、经营者到旅游者都做到尊法守法,合理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首先是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者要依法开发,保护乡村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有序合理开发;其次是乡村生态旅游经营者依法经营,热情诚信敬业;最后是乡村生态旅游者旅游过程中遵纪守法,爱护环境和资源,遇到问题依法进行协调和解或申诉。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朝气蓬勃,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只有拥有健全的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才能拥有稳定有序的乡村生态旅游市场和环境,才能保障乡村生态旅游健康、稳定、有序、可持续发展,才能为新农村建设增砖添瓦。因此,我们要加快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生态旅游的法律保障体系建设,真正实现乡村生态旅游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二艳.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的完善[J].人民论坛,2015(3)中:142-145.

[2]梁虞,吴小平.浅谈我国生态旅游法律制度[J].法制与经济,2012(2):53-54.

[3]马存利.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及法律保障[J].法制之声,2012(5):43-45.

[4]丁硕.浅议生态旅游的法律规制[J].法治与社会,2012(7)下:278-279.

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篇3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

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

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

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2]蒙睿.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观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7.

[3]邓明艳,曾菊新.武汉城市圈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研究[j].特区经济,2009.10.

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篇4

[关键词]农村环境环境现状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3)-12-177-1

0引言

本文分析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实践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我国农村环境的有效保护,解决农村环境出现的问题,举例:农村污染问题,环保问题,公共资源管理问题,如何加强乡镇对农村环境的管理,科学运用环境保护措施治理农业环境污染。

1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设新农村使农村居民的生活发生变化,不少大型企业转型于农村,找寻廉价的成本用地,乡镇政府没有明确安排,导致农村环境的破坏,大气污染与水污染较为严重,生态恶化,这种现象不仅是某些地区或乡村存在的问题,更是现在农村普遍现象,有些地方领导注意到地区环境的改变,加强了关注,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了农村环境,是由社会体系、经济体系、生态体系所构成的综合体系,城乡结合表现出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密不可分。城乡发展改革,经济体制迅速发展,农村商品化、现代化、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密度增长,忽视环境因素,导致环境的落后,环境功能减退,危害到农村健康发展。

首先,农村环境的自然资源被破坏,大气环境不能独立消化吸收,近几年来年农业生产与耕种发生了变化,为了产业能得到高利润,高回报的模式,人们根本不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和自然资源损坏。其次,农村建设城镇化规模,加大对工业的建设,解决了大量农村农民的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工业产业的结构布局不完善,污染物的排放,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再次,农村地位在管理中立法不严,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导致农民在法律面前保护意识淡薄,环境保护意识较低,举例:有些农村在秋收季节,焚烧秸秆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天空出现雾霾现象。能见度也就十几米左右,随着政府部门对环境认识提高,严禁了焚烧秸秆,有些居民不在乎环境的影响,在生活中养殖畜牧业,导致污染物排放、耕种时农药化肥不合理等诸多方面。

2农村环境现状分析

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加快,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加快了对周边农村地区的延伸,在城市规划上比较重视,忽视了农村的重点,在规划上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使其一些地区或道路两侧的发展形成安置交错,这些地区在生活上对污染物的堆积没有相应措施的安排。

从社会学理论体系分析,有些地方的农村环境长时间得不到重视,政府人员和环保人员职责供给不完善。农村环境的分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来研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是因为过分的开发引进工业,重视经济业绩增长,没有考虑环境因素。工业化时代得到高度重视,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使其不少小城镇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其中垃圾围城现象普遍,生态恶化趋势加重

农村环境是由社会系统,自然系统,生态系统组合起来的综合系统,说明农村环境构成是复杂的,关系到社会、自然、生态三部分结合组成,复杂的环境系统遇到的问题是多层面、多目标、跨越学科的,在农村环境存在的状况是直接与关键的因素。乡镇是带动农村发展的枢纽,是农村产业结构的形成。现代乡镇的作用是农村商业化、产业化、现代化的源头,推进乡镇建设发展的,村村相通,提高乡镇的规模,人口的转变形式不断加大,经过发展忽视了环境要素,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停滞,布局不合理,用地相互交错,环境资源不合理的安排。在工业发展过程中污染源没有及时的控制,加上附近居民对环境知识的淡薄,加重生活污染,乡镇设施不够完善,使其在经济密集的区域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危害农村的环境。

3农村环境解决的措施

根据国家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阐明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好“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提高乡村领导对环保责任的重视,加强农村居民文化素质和环保知识,就目前来讲,由于地方政府重视经济业绩增长,以经济手段展示政绩,找寻经济增长,片面的经济增长不考虑环境的承受力量,就不符合持续发展要求,导致乡镇政府对环境的职能失去作用。有些地方环境部门与企业之间成立了保护作用,对地方环境污染,政府有时推卸责任,没能较好保护当地环境。所以,要想做好乡镇环境工作的保护,解决本质问题,就要从管理者的角度,提高乡村环境保护意识,强调对环保的责任。

加强对农民文化素质方面的培养,由于文化素质不高,体现出对环保知识的淡薄。缺少对环境的认识和在生活中对环境道德的疏忽。导致在农村生活的居民随意丢弃生活垃圾,生产废物,因此,需要加强对公民良好的教育、宣传,创建绿色行动,自觉的保护环境,发展绿色农村,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护生态自然环境,政府部门制定紧密的产业政策,宣传发展减少污染的行业和产品,乡镇企业通过职能,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整改,加强对产业结构调整,推荐生态化农业发展,利用循环经济理念,完成现代化农业生产。加强实行农村整治措施:生活垃圾,水环境污染,农业产业污染,中小企业污染,建筑垃圾,道路垃圾集体整治。

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篇5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五道五治;生态环境治理

一、乡村振兴战略与生态环境治理

(一)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4],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就是良好生态环境,人们必须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破坏农村生态环境不仅影响农民身心健康、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良性运行。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是现实所急所需、农民所思所盼,是生态好转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5]。

(二)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

乡村振兴及环境治理关键在生态宜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农村[6],核心是贯彻党的提出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总方针,那么“生态宜居”的内涵及要求是什么,又该如何发展呢?“生态宜居”不是强调单一化的“村容整洁”,而是对乡村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其内核是倡导绿色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一,要统筹规划,统一部署、系统治理,将山水林田湖草视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整体修复;第二,突出重点,加快补齐短板,农村的突出环境问题要加强治理,开展绿色农业行动;第三,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其市场化多元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第四,发挥多重效益,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让农村既呈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颜值”,又实现“金山银山”的价值。

二、长治市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长治市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

长治市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种类多、开采量大,煤、铁储量居全国前列,素称“煤铁之乡”。矿产资源带来了一定的经济红利和能源支持,但其生态恶化后果也严重制约着地区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1.农村面源污染严重,防治意识薄弱。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药重金属、农村禽畜粪便、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化肥等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7]。农村经济落后、环保设施不健全、生活垃圾处理困难,来源分散且处理成本较高,垃圾长期堆放易滋生细菌,污染大气和地下水源,使得农村面源污染更加严重,面源污染的历史累积短期内无法好转,已经污染的区域还将进一步加剧。2.农村工业污染突出,形势日益严峻。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地区废气、废水及各种工业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也随之增加。长期高强度煤炭开采使大量土地塌陷,沉陷区连片;煤尘飞扬,有害气体在空中弥漫;地下水破坏、饮用水供应不足;生态恶化、资源枯竭,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和残酷的矿区生态修复危机。

(二)长治市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成因。

1.自然原因。长治市地处黄土高原东南部,水土流失严重,植被遭到破坏,加之干旱、少雨、多风,土地荒漠化逐年扩大,生态环境失衡。多年来连续排放的工业“三废”加剧了空气、水体、土地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粮食大大减产,使本已脆弱的生态雪上加霜。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加剧生态环境污染。《长治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1.1亿吨,增长3.4%;发电量287.1亿千瓦时,增长5.1%;焦炭产量1329.9万吨[8]。工业布局不均,产品结构单一,工业污染不断向农村扩散。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各相关政府部门对生态脆弱性认识不足,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措施,使得生态环境治理困难重重。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受自身生活环境与传统观念影响,盲目种植农产品,只注重产量而忽视质量,大量滥用农药、化肥,也是农村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原因之一。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长治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一)“五道五治”专项整治行动。

“五道五治”是指在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沿线开展治违、治乱、治污、治路、治理行动,是长治市委、市政府于2016年年底以来在全市境内46条国、省道,3455条县、乡、村道,为解决道路环境问题、加强道路环境治理而开展的一场专项整治大行动[9]。长治市是晋煤外运主干线之一,国道、省道辐射广、沿线长,道路周围布满煤渣、尘土和地膜以及建筑垃圾、秸秆焚烧、废品堆放,甚至违章建筑和无证经营的破烂厂房,其“脏、乱、差”危害程度之深、影响之广,无不令人胆战心惊,环境问题迫在眉睫,严峻形势倒逼生态治理[10]。近一年的集中治理,共腾退土地2.26万亩,道路环境明显改善,该环境整治行动成效显著。

(二)以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从“五道五治”生态治理实践来看,乡村振兴是一个综合大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党的报告为思想统领,立足新时代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总要求,科学设计、系统规划、协同推进,促进城乡联动、服务共享、社会共治,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1.界定问题,治理核心问题。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治理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要充分结合不同地区发展实际情况,准确界定生态治理的核心问题,优先考虑生态文明建设,以此为着力点推动乡村振兴。2.明确主体,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农村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加大惩治力度。加强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建立完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机制,在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舆论工具动员力,引导干群互动、充分发扬民主、凝聚建设合力,使农业生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3.强调务实,严格执行任务。从地区实际出发,加强执行队伍建设,开展高效严格的治理工作。在“五道五治”行动中,主要采取市委市政府“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和“双督查”工作机制,并建立奖优罚劣激励机制,对不作为、慢作为的执行人员追责问责,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4.提高意识,主动自觉参与。农民是农村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也是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受益者,更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农民的枳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汄识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增强其对破坏生态坏境行为的自我约朿,自觉积极参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振兴。

四、结语

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篇6

关键词:生态乡村桂林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152-02

党的十首次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广西依据自身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为贯彻落实十精神,大力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力争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目标。桂林作为世界旅游名城,正在加强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生态乡村建设是其重要方面。但是,近些年来,因为部分基层政府盲目追求GDP和不合理地扩展城镇,导致当地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的破坏。当前,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加强生态乡村建设已迫在眉睫。本文采取个别访谈、实地走访、查询资料等多种方式,对桂林市生态乡村建设进行专题调研,既着力分析该市生态乡村建设给民众生活带来的变化,又深刻剖析当前生态乡村建设面临的困境和问题。通过相关分析,提出适应当前形势的对策,以期对顺利推进我国的生态乡村建设提供理论借鉴。

一、桂林市生态乡村建设现状

通过对桂林市部分典型乡村的实地调研,了解到:当前,基层政府在进一步巩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成果的基础上,认真贯彻和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开展“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精神,按照规划先行、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本着以民为本,对环境负责的理念,积极推进生态乡村建设工作。经过努力,各县(区)生态乡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通过生态乡村建设,农村交通、饮水、环保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民不用进城也能享受到城镇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农民就地城镇化。二是生态乡村建设带动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阳朔遇龙河生态示范区建成后,沿线19个自然村大部分老百姓通过开办农家乐、农家旅馆或进遇龙河漂流有限公司就业,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实现了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农村经济得到稳步发展。三是生态乡村建设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群众幸福生活指数,也为招商引资创造了发展的良好环境。如阳朔县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吸引了太平洋建设集团、深圳华侨城、美国世纪成功集团等一批知名大企业到阳朔洽谈合作事宜;又如龙胜县吸引了很多客商到龙脊梯田、龙胜温泉生态乡村示范区经商做旅游开发,做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二、当前生态乡村建设面临的困境

在开展生态乡村建设活动中,各县(区)都有各自不同的做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生态乡村建设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是农村群众对生态乡村的建设主动参与性不强,在政府积极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许多群众只是被动的参与,而未形成主动投身建设生态乡村的意识;另一方面是项目资金和工作协调不到位,许多基础设施建设未能持续开展;三是部分领导干部对“生态乡村”活动的深度、广度的理解需进一步拓展,一些地方还存在盲点和盲区,少数干部存在松懈情绪等。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参与主体意识不强。生态乡村建设是群众性的活动,农民群众世世代代居住在乡村,是生态乡村建设活动最直接的受益者,因此群众作为活动“主人翁”的意识显得尤其重要。然而,纵观之前清洁乡村的建设情况和目前正在进行的生态乡村建设活动的情况来看,虽然有众多的群众积极地投身到了乡村建设的活动中来,但总的来说依然是在被动的参与,还未形成主动参与的意识。如在探访部分老百姓时,调查组发现许多村民说不清“三化”是什么,不了解活动的意义;有的则认为这完全就是政府部门的事情,不是群众需要考虑的。大部分县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部分农民群众不仅没有做到“自扫门前雪”,而且整治工作只要涉及农户的东西开口就要钱,直接影响到了村庄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少数镇、村干部存在着畏难情绪和“等、靠、要”的思想,工作主动性不强。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度不高,没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因此,在开展了“清洁乡村”活动后,又进入了“生态乡村”环节,但环境卫生反弹现象仍然较为普遍。

2.建设资金相对不足。作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桂林近几年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完善配套的旅游设施,相对于旅游发展,农村生态环境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滞后。目前,农村的污水处理厂、排污沟、垃圾填埋场、垃圾池、垃圾箱等均未得到全面建设和保障,农村垃圾仍未得到有效处理。生态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由于许多村庄缺乏规划性建设,农村电线路乱搭,民房建筑风格各异,村容村貌与周边生态环境极不协调,要逐步完善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一是上级资金投入不足。虽然在“美丽广西”系列活动中,自治区出台了配套的政策和直接的专项资金扶持,但这对广大农村来说还只是杯水车薪。二是社会投资引入难,生态乡村建设许多是公益性项目,没有回报,因而难以引入大量的资金,即使农业、旅游业等产业项目也因回报周期较长,回报率不高,不能有效吸引工商资本的投入。三是资金筹集渠道拓展难。桂林市广大农村大多集体经济较薄弱,合作社不发达,农民收入低,相对发达地区的多渠道融资明显不足。

3.对生态乡村建设的理解不够。在生态乡村活动的开展中,许多群众甚至较多干部认为村屯绿化就是种树,饮水净化就是通水,道路硬化就是修路。其实,这些工作相关部门一直在做,而且都是常规工作。但是,在许多乡镇和乡村,开展生态乡村活动仅仅只片面地停留在种树修路上,而忽略结合乡村环境改善、乡村历史文化传承和民族特色升华去整体谋划和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乡村规划缺少通盘考虑,没有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元素,照搬城市规划,存在“千村一面”现象,没有鲜明突出的乡村特色;二是农村生态农业发展缓慢。虽然近几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出台了一系列农业产业调整政策,但由于缺乏支柱产业的支撑,农业竞争力总体不强,加之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土壤板结酸化,生态农业发展面临危机。三是农村产业发展规模过小,产业优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目前桂林市传统农业分散经营的模式,难以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现状。农民增收渠道不宽,收入不稳,新农村主导产业难以培育,经济发展后劲乏力,经济的制约也影响生态乡村建设的全面持续开展。

三、生态乡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1.强化思想认识,调动群众自觉。生态乡村建设既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更是广大群众主体性的集中展现。在生态乡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推动群众解放思想,调动群众积极主动的参与。一是逐步改造群众落后的思想观念。必须要意识到,广大农民长久以来对农村环境有着根深蒂固的认知,认为农村脏、乱、差很正常,最多就是扫扫自家屋舍,没有维护整体环境的自觉意识,也没有太强烈的要改变这一错误认知的思想,所以要转变农村群众的思想意识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步一步地潜移默化影响,领导干部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二是拓展生态乡村活动的宽度和广度。要改变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不能把生态乡村建设仅仅局限于种种树通通水修修路那么片面,而要整合资源、整合力量,结合乡村产业发展、扶贫攻坚、村屯建设去整体规划,结合人居环境、乡村历史文化传承和民族特色升华去整体推进。三是加强宣传引导,重点宣传生态乡村建设知识、主要内容、重要意义,让农民了解、支持、参与生态乡村建设,树立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的理念。还要宣传不维护生态环境,不保护地球家园对未来生活、身体健康等方面的恶劣影响,让群众自觉意识到建设生态乡村的重要意义。四是注重完善推动工作持续开展的相关制度。活动的开展是否顺利,效果是否长久,有没有一套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关键。制定的制度必须切实管用,高效可行,因地制宜,而不是空洞的无用的条文,要引导群众按制度执行。例如激励机制必须让群众看得见实惠、尝得到甜头,享受到成果,从而主动参与到生态乡村建设中来。五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注重加强生态知识的培训,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例如可分批次选拔农村优秀青年到各级职校或高等学校进行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农村现有教学资源对农民进行培训,改善农民知识结构,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科技农业和生态农业转变。

2.拓展融资渠道,创新发展举措。当前桂林市的生态乡村建设主要依赖于上级资金投入,而未能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因此,除了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外,还应多在资金的筹措上想办法,下功夫。第一,应积极做好引资配套政策的设计,积极吸纳社会资金的投资,使他们有参与产业发展的兴趣;第二,要积极激发出农民的创业积极性,让农民手里的钱“活”起来,使其愿意投入到生态乡村建设中去,并成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分子;第三,要积极培育村级集体经济,通过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实现自我造血,并最终用于本地的其它建设投资;第四,好钢用在刀刃上,一定要专款专用,绝不可使有限的资金被用作他途,要让有限的资金投入发挥最大的效应。

3.注重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发展。创建生态乡村需要有科学规划作指导,要把“是不是科学合理、有没有地方特色、受不受群众欢迎”作为衡量标准,促进规划的科学化,保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在规划理念上要有长远计划,不做短平快之举,要在全市总体规划和各县规划下,做好乡村建设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在规划设计上要多征求本地专家、乡镇干部和当地村民的意见,使做出的规划能够和当地水土相服,防止像所说的“涂脂抹粉”工程;在规划执行上:必须防止任意改动原有规划设计,特别是中心村建设的规划更要审慎对待;在规划衔接上:必须按照衔接配套的要求,修编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农村社会发展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农村住房改造建设规划等,努力实现各项规划的无缝对接,确保村庄布局规划和整治建设规划能落地、可实施。

总之,桂林市生态乡村建设只是全国生态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而且各地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经济状况千差万别,因此,推进生态乡村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因地制宜地在实践中努力探索,不断积累经验,破除困境和问题,走出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乡村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姜伦培.城市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探索[J].南方经济,2004(1)

[2]吴爱华,李明贤.新型农村金融创新方法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

(作者单位: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广西桂林541003)

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

作者:张秀玉李国良单位: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现状分析

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河北省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仍然比较落后。从总体上来说,农村面貌没有根本改变。就环保而言,由于城市和农村的主导产业和人口密度、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城乡面临不同的环境问题,农村主要面临的是农业生产和生活所引起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乡镇工业污染、地膜白色污染和农药、化肥污染等环境问题。除城乡环境问题的差异之外,不仅城乡环保的制度与政策存在差异,城乡环保资金投入也存在差异,导致城乡环保的成效存在巨大差异,农村的各项环境指标要远远低于城市水平。课题组认为括我省在处理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上,存在工业向农业、城市向农村转嫁外部成本的现象,环保这一公共产品的提供存在严重的城乡差异,主要表现为农村环保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损害了社会公平。改变这种差异,明确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环保责任,完善环保供给,建设良好的农村环境,正是本课题的初衷。近年来,河北省在农村环保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2009年7月,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北省落实“以奖促治”政策加快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1年7月1日起,施行国内首部推进污染减排地方性法规———《河北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立法建立“生态补偿金制度”等。根据《意见》精神,省环保厅制定了《河北省实施“百乡千村”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优先选择位于环境敏感和重点区域100个乡(镇)的1000个行政村作为试点,以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从2009年开始,连续三年,集中实施“百乡千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按照计划,试点村庄村民饮用水合格率要大于90%;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大于70%[2]。到2011年,试点任务全部完成,1000个试点村庄全部达到规划整治的示范建设要求,并逐步扩大试点效应,在全省建成了一批部级和省级环境优美乡(城)镇和生态村[3]。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有必要全面地对河北省农村环保现状进行分析。本课题组拟通过河北省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现状进行比较来分析河北省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在指标体系方面,本课题采用的是世界经济合作和开发组织(OECD)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提出的环境指标的“P-S-R”概念模型,即“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在“P-S-R”框架内,某一类环境问题,可以由三个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指标类型来表达:压力指标反映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负荷;状态指标表征环境质量、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状况;响应指标表征人类面临环境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城乡环境压力指标的比较压力指标反映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的负荷。在比较环境压力的城乡差异时,课题组选取了人口数、人均收入水平、文盲率等指标(见附表)[4]。对环境的压力从附表的数据看来,城镇与农村人口数相差并不悬殊,这是由于统计口径不同造成的。然而人口的多寡并不意味着对环境压力的大小。由于城乡分属不同的功能区域,城市人口集中,以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农村人口相对分散,以发展农副业为主,因此,城乡面临的是不同的环境压力。在关注城市人口激增给环境带来更大压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农村人口给环境带来的压力。河北省的耕地面积由于水土流失、荒漠化、污染、城市扩张占地等原因逐年减少,2010年,人均常用耕地减少到了0.09hm2(数据来源:省经济信息中心青年经济问题研究小组研究报告)。耕地面积的减少,必然促使农民或使用能带来更高产量的耕作方式(如地膜等),或施用更多的化肥和农药以取得更高的产量,这些都会给农村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对环境的压力从附表的数据来看,河北省城镇居民2010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263.4元,农村居民同期的数据为5958元。农村居民的人均年纯收入的增加,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农业政策和农村税费政策的调整带来的农业进步,另一方面,是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被视为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典型,但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在为农民带来更多收入的同时也给农村环境带来了更为巨大的压力。另有数据显示,按照我国2008年底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贫困标准,河北省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3.1%,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农村人口。在落后偏远地区,由于收入水平很低,在生活能源选择方面无法采取沼气、天然气等环保能源,依然使用木柴、秸秆、木炭、煤炭等非环保能源,而这又成为农村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环境的压力分析自1986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来,河北省的义务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够均衡,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具体体现在政府的财政投入、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教师收入水平、教学质量、学校布局还有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等各方面[4]。同时,文盲率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乡居民文化教育水平的差异。河北省总人口2.61%的文盲大部分集中在农村地区。另据统计,截至201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其中,河北省网民规模达到2197万人,同比增长19.3%,互联网普及率为31.2%,从城乡互联网的普及率来看,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44.6%,在农村仅为15%[5]。农村互联网发展速度慢于城镇发展速度,互联网在城乡的差距在拉大,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有扩大趋势。文化教育水平和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虽然无法准确量化,但是文化教育水平确实影响到居民环保的知识和意识,农民耕种方式的选择,各种农药化肥的使用和发展乡镇企业的思路。在一些文化教育水平落后、与外界信息沟通水平低下的农村地区,甚至还在不停地毁林开荒,滥用农药化肥,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在上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河北省农村面临的环境压力正日益增大,而且农村的广大环境是城市环境之源,应对农村环境面临的压力给予足够重视。城乡环境状态指标的比较农村环境污染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由现代化农业生产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等造成的各类污染,简称农业污染型;二是由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简称生活污染型;三是由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简称工业污染型。随意焚烧秸秆也成为我省农村空气的一个重要污染源。据统计,2006年河北省秸秆数量在4500万吨左右,其中生活能源仅占比例为22.5%,而每年直接焚烧掉的就有2亿吨,不仅造成能源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还严重地污染了空气[8]。饮用水质量2010年,河北省七大水系总体为中度污染,Ⅰ-Ⅲ类水质比例为47.2%,比2009年提高4.8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高了18.1个百分点[9]。该省各城市地区都在积极实施城市水体改造,城市水体质量不断改善,城市自来水基本普及,饮用水质量不断提高。相比较而言,农村地区的饮用水质量普遍较差。2007年2月河北省水利工作会议确定,将解决2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其中,70%以上的人口要通过推行联村集中供水解决。根据《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我国将用10年时间解决1.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河北省要解决农村196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10],任务十分艰巨。据2011年的报道,河北鲍邱河10余年因工业污染从清河变死水[11],像这样的个案不在少数。绿地面积和水土流失状况据统计,2009年河北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全省城市公园绿地面积17000hm2,比上年提高2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2m2,比上年增加1.7m[12],说明河北省城市绿地有较大增长。相比而言,该省农村地区的情况不容乐观。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广大农村地区。河北省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过渡地带的荒漠化敏感区,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局部地区土地生产力低下、瘠薄甚至荒芜[13]。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自然植被破坏、风沙肆虐、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荒漠化现象严重。据统计,2008年河北省共有荒漠化土地2719588.31hm2,占河北省国土总面积的14.49%,居全国第八位。其中,耕地中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831994.76hm2,占全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67.36%,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21.66%;林地荒漠化土地和草地荒漠化土地分别占全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16.38%和4.73%,与全省总林地、总草地面积相比,分别占5.95%和22.74%[14]。虽然“十一五”期间,河北省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完成了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等造林项目,加大了集中连片、规模化治理力度,局部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缓解,但是形势仍不容乐观。农村地区水土流失、绿地面积的减少,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使耕地减少、土壤沙化、地力快速下降,淤积江河湖泊,形成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环境污染与诱发症在该省城市环境质量日益提高,城市居民健康状况日益改善的时候,一些农村地区,尤其是部分农村地区长期使用含氟(砷)量高的煤炭,引发人们氟(砷)中毒,而得的地方病可预防而不可治,严重侵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另外,农村由于污水灌溉和堆置固体废弃物,大量承受了工业污染的转移,导致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以及延伸的食品污染。1998年河北省污灌面积约1.598×l04hm2(主要是指利用城市下水道污水、工业废水、排污河污水及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纯污灌区和间歇利用地表水灌溉的,并且有一定灌溉设施如水泵、灌渠等的灌区),占当年全省总耕地面积的2.46%[15]。还有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被占用或毁损的农田面积不断增长。农村环境污染已经给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农村有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土壤已经受到严重污染,浅层地下水造成污染,对粮食作物及蔬菜的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的影响,对当地居民健康已经产生危害;2007年河北医科大学对污灌区的疾病死亡率进行调查,分析近期污水灌溉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变化。通过调查及分析,污灌区的全死因标化死亡率为:525.78/10万,净灌区标化死亡率为453.14/10万,污灌区标化死亡率比净灌区高[15];与清灌区对比,污灌区的恶性肿瘤引起的死亡率都要高。这也成为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不得不可虑的重要省情之一。

河北省城乡环境响应指标的差异

在应对城乡环境问题、提供环境保护这一公共产品的时候,河北省与全国情况类似,采取的还是“城市中心主义”的做法,无论是在环境保护的制度与政策上,还是在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上,城市和农村还存在较大的差异。重视程度有差异按照国家环境“九五”、“十五”规划的要求,河北省非常重视城市的环境保护问题。早在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就提出要到2000年使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建成若干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示范城市和示范地区,到2010年建成一批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和地区,并将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到2000年的环保主要任务之一。“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优化城市工业布局,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省“十一五”环境规划也将城市污水处理、城市垃圾处理、工业污染防治、热煤电厂脱硫等列为环保重点工程。省“十二五”环境规划纲要也指出,要实施城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研究制定城市粉尘污染防治管理条例,实行城市空气质量分级管理。重点开展火电行业和机动车尾气氮氧化物防治,减少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可见,目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仍然在广大城市地区,农村环保工作仍然薄弱。保护的制度与政策差异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河北省建立起了城市垃圾处理办法、城市水质日报、城市空气日报等一系列具体制度,城市的环境质量正逐年改善。但是由于河北省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制度和政策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目前,该省的农村环境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系呈现以下特点: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这些问题本课题将专文论述。资金投入差异长期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一直带有重工轻农倾向。相对环保领域,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具体到河北省情况,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河北省“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总投入为1600亿元,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约350亿元,现有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约400亿元,新建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约500亿元,生态环境保护投资约330亿元,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投资约20亿元。直接用于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只占很小一部分,与农村广阔的地域面积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恶化现状不成比例。针对河北省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课题组建议将环境保护重点逐步转移,由以城市为重点转化为城市与农村并重,在个别地区以农村为重点,最终将以城市环境保护为重点的环境治理模式逐步向农村转移,促进城乡环境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环境协调发展。农村地域广阔、类型多样,涉及的领域极其宽泛,农村环境保护需要更广泛的公共政策和技术来支撑。

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篇8

(曲靖师范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曲靖655011)

(DepartmentofBiologicRecourcesandEnvironmentalscienceofQujingNormalUniversity,Qujing655011,China)

摘要:对于云南这样一个乡村旅游资源禀赋较好、条件优越的省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发展中也遇到同其它旅游形式一样的问题,如环境污染、传统文化消失、旅游产品雷同等现代性问题。后现代旅游是对现代旅游的合理继承和扬弃。它实现了从商业化向个人生命体验的回归。它以环境为背景或是更加关注环境,本身就具备可持续的特性。作为一种意识、思潮的后现代主义与作为“绿色生态经济”和“体验经济”相结合产物的乡村旅游有着天然的联系和共性,它们都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责任。用后现代的视角来审视乡村旅游,既能够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后现代主义的内涵。

Abstract:RegionaltourismisaveryimportantpartofYunnan.Buttherealsoappearsmanymodernproblems,suchasenvironmentalpollutions,traditionalculturedisappearing,similarityoftouristproducts.Postmoderntourismisareasonableinheritanceandsublationofmoderntourism.Itrealizesthereturningfromcommercializationtoindividuallifeexperience.Itmorecarestheenvironment,soitownsthesustainablefeaturesoriginally.Thereisnaturalconnectionbetweenpostmodernismandruraltourism.Theytakeharmonybetweenmanandnatureasthecoreidea,andtakeprotectingenvironmentastheirduty.Soresearchingruraltourismwiththeideasofpost-modernityisverynecessarybecauseitcanrealiz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andenrichtheconnotationofthepostmodernismatthesametime.

关键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旅游;云南;乡村旅游

Keywords:modernism;post-modernism;postmoderntourism;Yunnan;ruraltourism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158-03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项目(2010C022)。

作者简介:张玲(1974-),女,云南曲靖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

0引言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替代性产业,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在中国的农村地区,90年代中期以后蓬勃发展起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然而,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旅游产品没有特色、环境污染、传统文化消失、旅游地贫富分化加剧等问题。[1]随着后现代主义影响的不断扩大,促使后现代旅游意识的萌芽,它必将对旅游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乡村旅游亦是如此。

1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现代(modern)来源于拉丁语汇“modo”一词,意思是“就是现在”。现代主义,在基础建设的生产意义上,是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的,这是经历了大规模的技术革新和大约一个世纪以前开始的工业革命的第二波浪潮的时代。[2]现代主义以个人主义为中心。[3]现代主义的长期弊端——由于经济成功所造成的生态压力如今已无法逆转。[4]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的用法和概念都是动态的,有三个相互关联的“后现代”,即“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性(Post-modernity)”,“后现代化(Post-modernization)”。后现代主义,是一种伴随性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组,它改变着我们体验社会存在的方式。[5]后现代主义将改变现代性的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不再让人类隶属于机器。不再让社会的、道德的、审美的、生态的考虑服从于经济利益,它将超越于现代的两种经济制度之上。后现代精神是建构主义的、乐观的、合规范的。它不是抛弃现代主义的积极的一面,而是试图取代其消极的一面。后现代可能意味着人类将有能力摆脱当今世界的暴力、贫穷、生态恶化、压迫和非正义主义。[3]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是两个时代、两种思潮、两种理念、两种方法,它们既矛盾,又兼容。

2现代旅游与后现代旅游

现代旅游是现代主义的产物。现代性的理性主义、工具主义、福特主义的力量渗透进了社会的各个角落,旅游逐步现代化、商品化、雷同化(左晓斯,2005)。

后现代旅游的核心意识是从商业化的旅游向生命体验的回归。变以经历欲、享乐欲的满足为主的现代旅游为体验性、探索性、求知性为基本诉求的新型旅游(白光润,2007)。

后现代主义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旅游发展具有理论借鉴和启示意义。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后现代主义以环境为背景,或者说更关注环境。后现代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论的提出,为后现代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方向。后现代旅游强调远离传统的大众打包式的旅游发展方向,试图通过对个性旅游、小众旅游的探讨来改变人们过去改造自然为人类娱乐服务的粗暴方式,更注重人们在日常的时空里实现和享受旅游的过程,避免对环境任意的改造和破坏。由于后现代旅游活动强调在日常的时空中进行,进一步增强了人们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同时更多新颖的、可选择的旅游形式的出现开始挑战过去的大众旅游,如责任旅游(responsibletourism)、绿色旅游、适当旅游(appropriatetourism)、品质旅游(goodtourism)和生态旅游等。[6]

3乡村旅游与后现代主义的耦合

后现代旅游建立在现代旅游的基础之上,是对现代旅游不合理成分的扬弃,同时也是对现代旅游的继承性发展。后现代旅游是在对现代旅游中表现出来的功利性严厉批判后提出来的一种新旅游观,是以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人为本的随心所欲的心态来重构旅游本质(侯满平2009)。后现代旅游研究是围绕着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的,寻找既能增加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又能减少对环境影响和破坏的方法。而乡村旅游作为“绿色生态经济”和“体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秉承“回归乡村”、“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既满足了现代都市人追求心灵回归的心理需求,又为农村地区脱贫致富、和谐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同时还促进了城乡文化交流,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由此可见,后现代旅游与乡村旅游无论从方式上还是理念上,都有着天然的联系和共性,它们都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责任。用后现代的视角来审视乡村旅游,既能够使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后现代主义的内涵。

4云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4.1云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云南乡村旅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乡村旅游也得到较快发展。

4.1.1云南乡村旅游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全省范围内16个地州市都不同程度地形成多种乡村旅游形式。从数量规模看,全省有近10000家“农家乐”,500多家乡村度假村,70余个特色村。2009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3402万人,总收入达58.04亿元,直接从业人数17万人,间接从业人数38万人。从发展水平看,全省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与当地旅游产业发展规模相对应。从空间分布看,全省乡村旅游呈现“环城”、“临景”、“沿路”三大分布特征。

4.1.2云南乡村旅游初步形成几种模式云南省已经形成五种乡村旅游驱动模式:一是资源导向型(临景型)发展模式;二是区位驱动(环城型)发展模式;三是交通依托型(沿路型)发展模式;四是产业带动型(特色型)发展模式;五是企业再造型(企业型)发展模式。

4.1.3云南乡村旅游呈现多种产品类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包括村落古镇景观型、民族民间文化型、自然生态环境型、农事家耕生产型、特色物产经济型五种类型。[7]

4.1.4云南乡村旅游形式不断丰富,兼融多种市场需求云南省已形成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以近郊农家乐、农业生态园、乡村度假村、特色工艺村、人类学民族村、田野生态景观乡村点为代表的旅游形式,[8]能够多方面、全方位地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4.2云南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云南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乡村旅游组织经营分散。二是旅游产品开发水平较低。三是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四是乡村旅游缺乏品牌意识。[7]

5后现代旅游背景下云南乡村旅游发展思路

5.1以后现代思维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合理定位乡村旅游产业地位现代主义更多的是追求当今的利益和价值,将收入、财富、物质的繁荣视为发展旅游的核心,而后现代主义则从人的终极意义和价值思考人类的经济活动,强调对未来利益的关注。在云南乡村旅游发展中,应以非经济主义观点为指导进行科学规划。在调查清楚省内乡村旅游资源赋存状况和分布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引导农民开展乡村旅游活动,以旅游为载体,实现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一方面针对当前云南省农村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削弱、环境建设落后和旅游配套设施缺失的现象,通过科学规划,催化乡村旅游系统要素的相互融合,规避乡村旅游系统的发展风险,维持乡村旅游系统的稳定运行;另一方面,在开展旅游活动过程中要突出农味,结合地方资源特色和农业生产习惯来开展农村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商务会议、民俗文化、科技教育、康体疗养等各种类型的专项旅游活动。[8]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要明确农业产业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好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的关系,合理定位旅游产业,避免因盲目发展乡村旅游而导致影响农业生产,危害粮食安全等后果。

5.2深度开发,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促进乡村旅游升级发展,成为云南优势产业现代旅游向后现代旅游转换,也就是旅游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换,不仅包括产业产出总量的增长、由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变、产业结构由低集中度、低加工度向高集中度、高加工度发展,还包括产品升级、营销升级、生态环境升级方面。通过大力发展云南乡村旅游,把乡村旅游培育成繁荣和壮大云南省农村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培育种类丰富、档次适中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把乡村旅游发展成云南省旅游业的新力军;通过打造乡村旅游基地和乡村旅游品牌,形成乡村旅游消费市场热点。[7]

5.3打造多样化、特色化乡村旅游产品,以适应后现代旅游需求后现代反对整齐划一、单调雷同,强调个性化、特色化。后现代旅游需求是多样化的,高层次的。单一的、初级的乡村旅游产品是无法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因此,云南乡村旅游产品必须努力实现升级。云南乡村旅游产品升级发展的目标是:培育乡村旅游商品加工业(开发系列化乡村产品、建立特色化乡村商品卖场、保护乡村民间艺人和技艺、扶持和培育乡村旅游商品品牌);做精三大乡村旅游特色精品(旅游小镇休闲产品、人类学村寨体验产品、大地艺术田园产品);做强四大乡村旅游基础产品(城郊农家休闲产品、农业科技展示产品、边地风情体验产品、自然风光游览产品);做响六大乡村旅游节庆(罗平菜花节、元江水果节、斗南花卉节、富民养生节、大理兰花节、昭通洋芋节)。构建适合多样化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全面推动云南省乡村旅游产品升级。[7]

5.4坚持后现代的环境伦理观,实现云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主义的主体性和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主张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取代对自然的一味征服。旅游资源和环境都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一旦被破坏就难以恢复。因此,必须树立新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建立环保旅游理念。云南乡村旅游要充分认识和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趋利避害,针对不同的关系类型采取有效的乡村旅游开发策略,完全可以在不伤害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比如,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全过程中,对重大建设项目认真做好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评价;对民族村寨进行精心策划、维护和建设;加强生态建设,解决好能源问题;强化村寨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对游客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坚持保护与开发互利共赢原则,乡村旅游要充分注意生态与聚落环境的承载力。对暂不具备开发条件而又具有发展潜力的旅游资源实行优先保护、战略储备,切忌盲目建设。对具备条件开发的区域,不因为惧怕旅游可能带来的破坏而受到束缚,应该集中精力优先发展,获取的经济利益反哺环境保护。杜绝绝对保护和绝对开发,避免因为环境而失去开发良机,或因为开发破坏环境,力争保护与开发互利共赢。坚持社区与环境融合共进原则。[8]

5.5塑造云南乡村旅游后现代形象后现代旅游形象应当是鲜明的、多元的、独特的,通过这一形象的打造和宣传,以增强旅游吸引力。乡村旅游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离不开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这一大的背景,离不开对当地区域文化、乡村文化的挖掘,离不开区域旅游开发总体形象的带动,区域总体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形象塑造的基点,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针对乡村旅游的乡土性、地方性等特征,并结合对云南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农耕文明等旅游资源特色等因素综合分析,将云南乡村旅游的形象概括为“七彩乡村,印象云南”。[8]通过产品、项目设计、各类节庆活动策划,打造这一鲜明的乡村旅游形象,实现云南乡村旅游资源价值的升值和旅游竞争力的提升。

6结语

乡村旅游是云南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环境良优越,依托于云南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云南乡村旅游发展具有稳定的客源市场,巨大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后现代大旅游时代到来之时,乡村旅游的后现展已是大势所趋。同时,云南旅游已进入二次创业阶段。作为云南省旅游二次创业的生力军及“四个一批”旅游重大项目之一,云南乡村旅游必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潘顺安.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

[2]克里斯加勒特,扎奥丁萨德尔.视读后现代主义[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6,11,13.

[3]D.R.Griffin.Spiritualityandsociety.[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22,128.

[4]CharlesJencks.CriticalModernismwhereispost-modernismgoing?[M]Beijing:PekingUniversityPress,2011:19,21-23,34.

[5]Soja,E.PostmodernGeographies[J].LondonandNewYork,1989:27.

[6]潘秋玲,丁蕾.后现代社会下的旅游新趋势[J].人文地理,2007,5:24-28.

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篇9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

由于我国特殊地理国情,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较为明显,而且城乡经济发展极不协调,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农村发展的滞后,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的淡薄,小农经济意识越来越农,导致农村人居环境的恶化不断加剧。

1我国农村环境现状

建设部于2005年5月组织开展了《村庄人居环境调查》,对全国9个省市的43个县(市)、60个乡镇的74个村庄的供水、排水、农民住宅、供电、通讯、环境、交通、防灾、供气与供暖、规划与安全等13类,共105个项目进行了入村入户调查。调查显示;40%的村庄没有自来水,其中75%的村庄在粪坑或厕所旁打井取水;40%的村庄道路雨天“出行难”;40%的村庄存在路面比室内地平高的情形;50%的村庄夜里进不去;60%的村庄没有村民聚会的公共活动场所;90%的村庄使用传统旱厕;90%的村庄垃圾随意堆放,没有专人管理;

2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

2.1农村水污染严重,水环境状况不断恶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生产和生活用水受到严重污染。我国农村饮用水符合农村饮水卫生准则的比例为66%,还有34%的人口饮用水达不到准则的要求。

2.2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威胁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人居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并不仅仅是恶性肿瘤,还包括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病、皮肤病、胎儿畸形和死胎等等。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25%的疾病和死亡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全世界每年死亡的4900万人中3/4是由于环境恶化所致,其中儿童是环境恶化的最大受害者。

2.3生态破坏导致生态移民的出现,影响农村稳定

据世界环境监测中心报告,自21世纪起,腾格里沙漠先后吞噬了数万亩农田、近百个村庄,当地群众成了“生态难民”。内蒙古自治区将在未来10年内被迫生态移民20万,山西省将在未来5年内被迫生态移民40万。

2.4农民意识的落后,受传统文化和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等历史原因的影响

我们现在很多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还缺乏生态环境和生态消费方面的知识,加上受传统文化和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等历史原因的影响,特别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教育贫乏,加上农民居住的分散性、生产方式的封闭性、社会交往与联系的局限性,造成了小生产者的观念和心理在我国农民思想中普遍存在。

2.5“现代”农业生产手段的不当使用

农药、化肥、地膜等“现代”农业生产手段的不当使用,带来了农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3人居环境优化对策

3.1政府帮扶

各级政府为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首先根据公共产品外溢性对农村公共产品作分类,确定提供方式。对只有外部收益没有内部收益的纯公共产品,由政府承担;对既有社会收益,又有农民个人受益的准公共产品,需要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政府和农民个人共同承担;对外溢性较小的低级公共产品,由政府出面组织,由农民集体提供。

3.2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3.2.1合理规划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学提出了从乡村景观资源识别、利用、开发角度出发,规划划分人类对不同乡村景观类型的干扰程度和干扰方式,通过进行乡村景观的合理规划、整治和建设,提高人类行为与乡村景观环境的相容性,进而推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

3.2.2尊重乡村传统

尊重乡村传统的聚落成员之间形成的相似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在村庄撤并过程中注重保护村庄可识别性和村民的心理归属感。

综合考虑村庄的发展条件、发展潜力和地质条件等各种因素,确定现有村庄的空间布局。按照“改造城中村、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建设中心村”的思路,优化村庄布局,明确中心村和基层村的布点。

3.3城镇体系总体规划,防灾减灾规划同步进行

与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相衔接,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与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生态环境等专项规划相配套,努力改善村庄的交通条件和水环境质量。同时与防洪防台等自然灾害防治规划相衔接,提高村庄防灾抗险能力。

3.4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安排给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医疗、文化、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建设研究教育等社会公共设施建设。城市近郊区,可以依托城市解决;远离城市有条件的地区,距离相近的乡镇可以联合建设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提高共建共享水平。在设施配置上重点向中心村倾斜,完善中心村的功能,强化中心村对基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4结语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农业大国,农村村镇人居环境的建设对于整个社会人居环境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面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叶齐茂等.村庄人居环境调查[D].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李锦顺.城乡社会断裂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05(1).

[3]陆新元.农村环境保护与“三农”问题[J].环境保护,2005(9).

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篇10

乡村分广义乡村与狭义乡村,广义的指城市以外的所有区域,狭义的仅指农村居民点。乡村地理学家HughClOut认为乡村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田园特征;乡村社会地理学家GarethLewis认为乡村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能够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1],本文的研究对象针对广义的乡村。学界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定义持不同态度。城乡规划学与建筑学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所有地表空间的综合;生态环境学的观点是,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地相互作用、以建设平衡生态系统为目标的纷繁复杂的生态巨系统;风水伦理学的观点则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工景观与自然万物的冲突与融合;社会学、1.乡村人居环境内涵乡村分广义乡村与狭义乡村,广义的指城市以外的所有区域,狭义的仅指农村居民点。乡村地理学家HughClOut认为乡村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田园特征;乡村社会地理学家GarethLewis认为乡村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能够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1],本文的研究对象针对广义的乡村。学界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定义持不同态度。城乡规划学与建筑学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所有地表空间的综合;生态环境学的观点是,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地相互作用、以建设平衡生态系统为目标的纷繁复杂的生态巨系统;风水伦理学的观点则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工景观与自然万物的冲突与融合;社会学、人类学认为乡村人居环境以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为基础,以人为主体,关注人的需求的满足;形态学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生产方式与生活状态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契合,人工与自然的协调。综上,乡村人居环境的内涵为:以乡村居民为主体,在乡村(包括乡镇、村庄和聚居点)地域范围内进行居住、耕作、交通、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日常生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地过程中形成人与自然、物质与非物质结构相结合的有机体,满足乡村居民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2]。

2.国外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

2.1乡村地理学研究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始于乡村地理学。该研究阶段主要研究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1826年杜能提出古典农业区位理论,运用经济学分析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间距离,得出在空间上农业生产方式显同心圆式圈层结构。1841年德国科尔首次系统阐述聚落的形成,对大都市、集镇和村落等类型的聚落进行比较分析,论述了聚落分布与地理环境及交通线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地形对村落区位的影响[3]。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创立中心地理论,为乡村地理学和空间聚落研究做出突出贡献。20世纪60年代起,学界更加专注乡村社区演变与重构、开敞空间保护、乡村矛盾冲突等问题。

2.2乡村发展研究

20世纪中期,人口由城市转向乡村,乡村发展模式在利益驱动下发生巨变,景观和空间形态改变,欧洲国家乡村问题突出,乡村经济振兴需谋求新的出路,工业化、城市化作用于乡村,带来褒贬不一的影响。该时期研究重点拓展到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生态学等更广阔的学科领域。汉森提出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经济支持,尤其是教育、技术的投资,进行迁移援助计划的申请,从而转移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4]。托马斯分析了英国农村的交通问题,认为应该建立政府基金,负责大部分农村的服务资金,用于建设城乡交通网络[5]。布恩斯探讨了城市化、工业化和商业化对乡村聚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公共政策[6]。在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乡村作为工业拓展空间被大规模占用,城乡差异逐渐缩小,但是传统的乡村空间形态改变,社会结构面临重组,聚落内部出现“空心化”,村落出现无序或蔓延现象,大规模的工业化促使乡村资源大量开发利用,超过乡村环境承载力,生态系统破坏。此外,学者认为乡村发展必须注重城乡互动,指出政策制度对于乡村发展所起到的作用[7]。

2.3乡村转型研究

近二十年,西方国家普遍进入后城市化时代,城郊乡村开始依托城市主体谋求与城市的融合发展,但总体环境却因居住空间拓展、社会阶层混杂、生态空间占用而恶化。而距城市较远的偏远地区乡村依然贫穷,交通不通畅,自然文化遗产不受应有的重视而屡遭破坏,随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变迁进程缓慢。1996年在《伊斯坦布尔宣言》中,联合国“人居环境中心”明确提出要突出可持续的人居环境发展观,强调必须使城市、城镇和乡村不同层次的人居环境均实现可持续发展。2004年联合国于世界人居日,再次明确提出城乡关联发展。这一时期的乡村转型研究关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乡村功能和乡村空间的转型,倡导开放性的乡村空间。

3.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研究

我国真正的系统研究乡村人居环境起于20世纪90年代,集中反映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地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上。

3.1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研究

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者针对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环境巨系统开展探究。吴良镛最先提出中国人居环境研究理论,建立起人居环境研究基本理论框架,为中国人居环境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8]。雷振东、刘加平等注重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关注村落发展模式[9],注重探索乡村建筑设计模式,推广生土建筑。李昌浩等主要研究人居环境中的建筑设计,侧重于微观住宅设计的节能系统、生态系统建设,在实际的农村住区建设中采用新理念、运用新技术。赵万民针对重庆地区山地人居环境建设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重点研究山地人居环境[10];赵炜根据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过程,提出山地人居环境的总体发展思路[11]。

3.2地理学研究

从地理学层面来看,乡村人居环境偏向于类型研究、乡村聚落区位分析等宏观研究。乡村聚落重构、乡村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整治等问题成为研究重点。自然地理学者从地形、地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研究乡村环境演变,如甘枝茂等研究了陕北黄土沟壑的乡村聚落土壤水土流失情况,提出防治措施[12]。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学者更关注乡村土地利用状况、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自然环境保护的互作用。王成新等总结村落“空心化”的发展阶段,从规划设计、管理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探讨解决措施。

3.3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更加关注乡村政治、社会变迁及文化转型。周世亮通过实证研究村庄政治文化变迁,分析中国城镇化对中国乡村政治文化的影响[14];陈玉平重点研究乡村转型对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15]。朱康对关于乡村文化转型的认识,提到乡村城市化的问题,认为乡村社会分化是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同时城市社会规范深入乡村,在矛盾和冲突中,实现城乡整合,伴随着文化镇痛[16]。然而,乡村文化演变过程在空间上的特征和具体行为研究仍不深入。

4.目前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4.1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框架,各学科割裂、创新性不足。

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尤其集中于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等学科。但乡村人居环境理论仍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框架,学科间缺乏通力合作,沟通不足,割裂明显,各领域研究较为片面。深入乡村内部,对乡村行为主体与乡村人居环境之间的行为影响研究、乡村聚落发展模式的探索实践比较欠缺,研究的内容宏观,对于解决问题适用性不强,研究成果生搬硬套,较少考虑不同地域的需求。

4.2研究方法传统,资料来源有限,实时研究技术运用不广泛。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目前的研究方法单一,多为经验性研究,累计积累素材进行阶段性整理和总结,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空间分析技术(RS-GIS)和实时动态监控等技术手段未得到普及,造成科研成果滞后,不能及时反映乡村发展问题。调研资料来源有限,影响科研进度、精确性和科学性,不利于掌握乡村聚落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5.对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相关建议

5.1强调学科交叉渗透,着重进行基础理论建构

乡村人居环境理论对学科的综合性要求日益增加,学科交叉明显,因此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如加强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在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的运用,使乡村人居环境基础理论研究更深入。

5.2重视乡村人居环境的本土化资源整合、重构与优化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应坚持因地制宜,以乡村本土环境为基础,将乡村本土的资源进行整合,从乡村实际出发,探索运用乡村自身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塑造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有效可行途径。研究课题应更加关注乡村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解决限制乡村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提出乡村发展时序和关键途径,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对应的人居环境建设对策,使乡村人居环境实现本土化资源整合、重构与优化。

5.3注重乡村居民的生存感受与传统文化传承,强调可持续

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1篇11

关键词:环境污染;坏境危害;治理措施

一、惠州市农村环境污染的来源

惠州市地处珠三角东部,全市17个办事处,51个乡镇,农业人口136万人,耕地面积约150万亩,其中重污染企业有:汝湖镇6个(电镀、养殖废物处置、食品),横沥镇:1个(水泥),永湖镇4个(造纸、废物处置、化工),梁化镇3个(养殖、纺织、食品),白花镇12个(水泥等),永汉镇8个(造纸、水泥、纺织等),从这10个选取的乡镇来说,基本能代表全市乡镇的发展水平,从调查结果看,当前我市广大农村因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自律行为,农村污染局面日益恶化,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农村生活、生产环境现状令人担忧。经对我市部分农村地区的实地走查和分析,我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生活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

我市农村生活废气物造成的污染主要包括三方面:

1、农村生活中的垃圾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但令人遗憾的是环境卫生不但没有改观,反而污染更为严重。垃圾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是可以就地化解、循环使用的,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塑料和电子等产品产生的难以降解的废品占比例越来越大。塑料包装、变质食品、腐烂植物、废弃物、废电池、破旧衣物,甚至死亡家畜等垃圾在腐败过程中经渗透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白色污染”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极易导致一些流行性疾病的发生与传播,直接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

2、农村建设中遗留的污染物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大部分农村地区改良或修建了道路、桥梁、房屋等基础设施,将大批落后的、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和工业生产设施转移到农村,各种废旧建筑材料等垃圾随意堆放,时垃圾收集房基本未配套,生活垃圾绝大部分未能实现无害化处理,造成某些乡镇特别是中远郊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多在生活区、生产区、农田、河边等处堆积。

3、落后的能源利用方式

在农村,能源利用主要是焚烧木材和煤炭,每年一到收后种前,农民往往利用秸秆焚烧煮水煮,一火点燃,漫天遍野,烟雾弥漫,浮尘滚滚,不仅对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破坏了土壤结构,同时污染了农村和市区的空气和环境,产出的大量烟尘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这并伴随着森林面积的不断减少,给我市大气环境质量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土壤有机质减少,局部土壤条件恶化。我市约有10.8%土地受到水土流失危害,土壤有机质以每年2%的速度下降。

(二)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

这主要包括农业生产中的废气物、家畜禽粪便和秸秆焚烧产生的大气污染。

1、农业生产中的污染主要是来自农药、化肥的使用和焚烧秸杆等。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温饱即足,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农民的环境意识不高,为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广大农民盲目地提高化肥、农药施用强度,使耕地和地下水受到了大面积污染。有害物质带入河流污染农灌水,使蔬菜有机磷农药、亚硝酸盐、重金属含量都明显超标。而研究表明化肥的流失量大,土壤吸收率一般保持在50%,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也对植物、土壤的残留影响很大,尤其是剧毒农药和生产激素不但破坏了农产品品质,使农产品残留问题突出,大家吃了这些蔬菜会产生致癌、致畸形和致突变的后果,不仅影响我们这一代人,还会影响女性,影响我们的下一代和再下一代,而且在大气、土壤、水体间残留短期内难以消减。

2、随着我市农业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畜禽养殖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养殖多为无序分散状况,而且数量较多,大量畜禽粪尿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当地环境特别是地下水污染。这成为了现已成为农村一大新的污染源。我市的畜禽养殖场区大多建于村民居所附近或村庄周围,养殖管理方法不科学,量畜禽粪尿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部分甚至堆放于村民住所附近,气温较高时极易滋生蚊蝇,也会诱发疾病,下雨天气时,粪便受雨水冲刷,对周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污染,其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我市农村大部分畜禽养殖点养殖条件简陋,布局不合理,没有采用有效地通风和密封设施,加之畜禽粪便乱堆乱放,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据统计,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年粪尿产生量达23.81万吨,年粪尿还田总量21.11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88.6%,但这种利用是原始的、低层次的,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

3、田间旷野焚烧秸秆。农民传统上用秸秆烧火做饭、养畜、积肥还田。近年来,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秸秆产量增长迅速,综合利用技术却跟不上。农民收割之后焚烧秸秆,成为我市多年来较为普遍的现象。经过近几年的治理整顿,大面积焚烧现象已明显减少,但以各种方式小面积的焚烧现象在我市农村地区仍然比较普遍。农民便在田间焚烧秸秆,产出的大量烟尘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并加大了温室效应。

(三)农村乡镇企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

乡镇企业是我市农村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形式,乡镇企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和丰富物质供给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但乡镇企业的发展无一例外的伴随着对当地资源和环境的超量和无偿“开采”,工业生产的“三废”却又成为污染农村自然环境的又一污染源头。乡镇企业多处于村镇、农田附近,这些企业往往规模小,设备迂腐简陋,工艺技巧落后,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都很高,污染较为严重,归总起来乡镇企业污染主要是“三废”对环境的作用。

1、乡镇企业排放废气。由于乡镇企业设备不够健全,加之技术落后,一般会直接排放废气于空气中。城镇废水、生活垃圾和废渣处理的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地点多数在城郊农村,这些设施产生的废气、渗滤液、污泥在周围环境消纳。由于不重视对农村二次污染控制,城市垃圾和污泥的不适当利用在一些地方已经造成污染,引起厂民纠纷。很多地方出现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位置难寻,对附近村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

2、我市农村乡镇企业,大部分规模较小,生产方式和技术落后,大部分乡镇企业无法对污水的排放做净化和再处理,污水直接排放出去。这样含有大量有害元素的污水,特别是造纸制药等行业排放的含有强酸强碱化合物、重金属等的污水就直接进入了河流、土壤等,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影响很大。同时,农民的环保意识差,加上处所领导为搞活农村经济又给污染企业做掩护,从而导致农村环境污染越加严重。

3、乡镇企业建设,生产过程中随意放置的固体垃圾,特别是水泥厂、造纸厂、化工厂以及冶炼厂等,其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基本上未经安全处理就直接堆放或填埋,有些危险废渣直接应用到农田或农业作坊,所生产的产品被城乡居民使用。有些进入农田,间接进入粮食、蔬菜和水果中。废旧电器拆解造成重金属、毒性有机物污染在一些地方有加重趋势。而这些方面的污染在很多地方没有引起重视,个别地方甚至作为资源循环的经验进行推广,其危害是加倍的。对环境造成了潜在威胁。

二、惠州市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造成我市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农民环保知识匮乏,环境保护能力低下

我市农民受传统观念和习俗的影响,加之自身文化层次水平的限制,农民在环境知识、环境问题及环境政策、法规,环境权益的认知水平偏低。对处理生活废弃物方式的不科学和不重视,加之传统生活区和生产区一体化使得我省农村环境污染具备了发生的源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农产品质量,对科学用药、平衡施肥知之甚少,不能根据作物生长规律、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测土配法施肥,只是一味单纯地加大剂量滥施农药,盲目施肥,结果不仅造成化肥农药利用率不高,而且对环境污染严重。

(二)农村环境立法不健全、环境管理机构不完善

农村环保法制不健全,使我市环境保护缺乏有利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全国农村环境保护的立法不完善,使得某些环境执法活动无法可依。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初步形成了一个以1989年通过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里面诸多法规虽然都有涉及农业环境保护,在一开始对农村环保工作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一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二、环境管理体制不健全,监督力度不足,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目前我市环保部门还没有健全农业环境监测的专门机构,设备落后和业务经费短缺,对农业环境还没有常规监测。多数农产品既无一套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也缺乏产品质量检测标准,更缺乏必要的检测监督手段。加上专职人员环保法律意识淡薄,基层的干部和农民为改变落后的现状,一味提高本地区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甚至乡、镇领导认为只要经济上去了,自然一切都会搞好的,对农村环境管理和保护往往放置末尾。这种观念以至于使农村环境破坏与污染日益加重。

(三)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我市在环境保护建设中,占大面积的农村环境治理与保护方面的财政投入,远远低于城市环境管理治理的投入。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具体到环保领域,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由于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造成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环境污染从城市转嫁到农村,而农村却没有足够的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以及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使得农村污染治理基础滞后,难以形成治污市场,从而使污染加剧。

(四)农民对环境的需求不高

我市的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生活条件也相对较差,农民的素质普遍较低。农民为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只是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往往忽视了对环境的要求和生态保护,以任意消耗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破坏人类生态条件为代价,忽视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我们深入农村调研时,指着门前、路边的垃圾、到处乱扔的塑料袋,问村民:“你们就看着这样脏,也不管吗?”村民的答复几乎都是“我们农村就是这样子的”。滥施滥用农药化肥、滥捕滥杀野生动物,随意丢弃生产生活废弃物等行为,农村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土壤、河流、湖泊和地下水被污染,再加上农村垃圾没有进行专门处理,农村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农民长时期的习惯式的劳动生产,并没有意识到生活质量、身体质量与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这样就缺乏了对环境保护的主动性,没有积累下环境保护治理经验,使得农村环境污染处于一种放任自由的状态。

三、治理惠州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环境保护是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且也关系到我市的整体发展与繁荣,一旦农民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污染,农村经济发展就会严重受到制约。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治理农村环境污染。

(一)建立和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

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研究制订经济发展规划时,要研究生态环境建设;在经济开发和项目建设时,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有关法律法规,在项目设计中充分考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评估报告;工程验收时,要同时检查生态环境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加大城镇污染治理力度

防治乡镇企业的污染,就要按照环境功能区划、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原则,科学规划村镇工业布局,集中控制并治理污染物;取缔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乡镇企业建设,生产过程中随意放置的固体垃圾,特别是水泥厂、造纸厂、化工厂以及冶炼厂等,其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基本上未经安全处理就直接堆放或填埋,对环境造成了潜在威胁。必须坚决制止剧毒污染物、强致癌物和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实施,建议对城镇生活垃圾的处理,结合环境条件和人员密集情况,由政府统一规划,分片收集,集中处理。对较分散的农村,则大力推广农村沼气技术,将人畜废弃物和其他有机废弃物通过沼气池来消化。对人口较多城镇和生活污水直接流入东江、西枝江的城镇,则要求其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三)科学编制城镇环保规划以控制污染源

建议每个城镇在编制城镇建设规划的同时,编制好与城镇其他专业规划平行的环保规划。而且还必须有具体的工程项目作为支撑。城镇环保规划编制还要遵循“居民进区、工业进园”的原则,对城镇进行环境功能分区,统筹考虑城镇工业发展方向、城镇建设规模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严防重污染行业企业向农村转移。同时,应加强对城镇环保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实施监督。要进一步优化城镇的经济布局。处于城市饮用水源上游的汝湖、横沥、泰美、矮陂、观音阁、芦洲、马安、水口、小金口等地,建议实行限制开发,禁止审批电镀、造纸、线路板、制革、漂染、化工等水污染型产业,保护饮用水安全。各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全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防治乡镇企业的污染,就要按照环境功能区划、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原则,科学规划村镇工业布局,集中控制并治理污染物;取缔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必须坚决制止剧毒污染物、强致癌物和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实施,对现存严重污染环境的生产项目要依法实施关停或限期整理,严格控制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禁止向农业生产基地超标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倾倒处置工业固体废物和城镇生活垃圾,控制工业、生活“三废”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乡镇企业的加工生产要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淘汰陈旧设备,最大限度提高物质产品转化率,减少污染排放。防止城市工业污染向乡镇转移,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监督,使乡镇企业的发展起点要高,加大对乡镇企业污染的经济处罚力度,使其能够自觉维护生产环境,进行污染治理。

(四)加强环保能力建设

建议在工业企业比较多的乡镇,设置镇环保所,作为市、县(区)环保局的派出机构,强化对城镇和农村环境的直接监管。要提高环境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建议凡是污染源都要尽快建立环境污染应急事件快速反应系统,配置应急监测和监控设备,切实提高处理环境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关键是要把广大农民群众发动起来。利用信息公开化,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广泛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环保宣传和科普教育,如:结合科技扶贫、文艺下乡和每年的环保日活动,联合妇联、工会、科协和一些社会团体,大力开展环保知识下乡活动。让广大农民了解我市农村存在的环境污染状况和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引导农民树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的理念;同时借助社会舆论的宣传,在全体农民中广泛开展保护环境的公德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培养人们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使人们自觉保护自己生存的环境。此外,政府可以组织力量编写贴近我市农村生活,通俗易懂的环保宣传手册和宣传画,教育广大农民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环境保护,不乱扔垃圾、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

(五)加强城镇环保投入

建议各级政府把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保证其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全市13个中心镇和沿东江、西枝江所在镇及主要景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镇是城镇生态环境的重点,建议这些镇作为环保投入重点镇,力争在3―8年内都能完成生活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场的建设。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惠州市各级政府应该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和方式,增加适量的资金与人力投入,相应的政府领导也要积极响应为广大农村地区人口考虑,改善硬件设施和服务,让人们切实感受到领导的关怀。紧制定农村环境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的原则,以改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为重点,高起点建设农村人口居住点,改善生存条件,远离污染源。具体的方法有:可以建设一些小型的环保基础设施,例如像农村污水和垃圾排放处理系统。

(六)加强生态建设

为确保惠州建设成绿色生态惠州,建议还要进一步增强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意识,提高全民绿化、生态、文明意识。在引进新品种发展速生丰产林时,要严格杜绝先毁林再造林的现象发生。惠州市政府应该增加农业科技的投入,改善农业科学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真正做到科技兴农。积极引进环保技术,推动乡镇工业向生态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绿色生产,推进可再生资源与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低消耗、高效益的经济结构。不断加大对农业设施投入力度,改进种植技术,建设无公害草莓、蔬菜示范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启动“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推广规模养殖综合养殖技术。带动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不仅拉动了农民的收入,调动了农村调整种植结构积极性,也对传统种植作物带来的面源污染的减少产生积极作用,农业生态环境得到基本改善,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是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各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全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乡村生态环境现状范文1篇12

关键词:长阳乡村旅游资源;现状及问题;对策

乡村旅游亦称农业旅游,在东亚地区,将传统旅游称为观光的国家和地区则称为农业观光。所谓乡村旅游,学者们普遍认同的概念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经营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2004年在贵州举行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专家们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内容: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民俗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味和丰富性;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长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迎合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文化为灵魂的内涵,从而满足现代人体会特异文化的心里需求。加之长阳保护很好的原生态环境,可以发展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上的原生态型乡村旅游。这种独特的原生态型乡村旅游只有在保持其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和乡村特色文化的同时,才能保持市场优势,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层次上来讲,乡村旅游应该是一种在原生态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有自己文化特色、有一定民俗内涵的原生态旅游。

一、长阳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资源

长阳乡村旅游资源具有高品位的文化内涵,这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长阳是土家族的发源地,是土家人聚集最多的自治县。土家族自由特有的特色文化和民俗节庆,是长阳乡村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1、民俗风情文化。长阳的土家族在上千年的发展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哭丧、哭嫁等;还有特色的节庆活动,如赶年节、过月半等,这些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独特性、传承性和模式性的现象。

2、家庭生活文化。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其有别于具有“共性”特征的社会文化,显示出了个性文化的优势。长阳家庭文化丰富多彩而且是一种慢节奏的文化,具有文化性又带有休闲性。游客在长阳农村家庭生活文化的环境中,学习唱山歌、跳撒叶儿荷、听古老的传说等等,感受特色文化,缓解压力,增长见闻。同时,增强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使感情更加融洽,家庭更加和睦。

3、乡村艺术文化。长阳是土家族自治县,聚集了几千年的古老民族土家族,也遗存了上千年的民族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经久不息代代相传。现存的撒叶儿荷、长阳山歌、南曲、花鼓子、吹打乐等堪称土家族的文化瑰宝,其中撒叶儿荷已经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除此之外有几项也已经被列入省级遗产保护项目。除了这些洋溢着生命的“活文化”外,长阳也有很多流传至今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有“土家族第一女故事家”之称的孙家香等一些故事家。

4、居民建筑文化。由于独特的地形、气候、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长阳形成了自己的建筑――吊脚楼。几千年来,坐落在山中的一座座吊脚楼凸显了长阳建筑特色。这种特殊的建筑必将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二)独特的自然资源

长阳旅游资源赋存丰富,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境内山峰林立,千姿百态;山上草木繁茂,四季长青;江水清澈透明,绿水悠悠;正所谓“江作清罗带,山如比玉簪”。清江流经长阳148公里,清江梯级开发形成“一坝两库”,库容近40亿立方米,水面13.6万亩,县域以水域风光为主体,有名山、洞穴、岛屿、象形山石、生物景观等,形成了水清如镜、碧波涟漪,气候温润、林木葱翠,高山耸立、峰回峦接,飞瀑垂练、彩虹横空,溶洞天成、千姿百态,山水相映、幽深秀美的独特自然景观。

综上所述,长阳旅游资源有别于以往的以农村田园文化为主的乡村旅游资源,告别了吃农家饭住农家窝的时代,进入了一种别具一格的以独特文化为主题以特色建筑为依托的乡村旅游。

二、长阳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长阳在为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保护探索新的途经与模式的同时,不断地利用其自身自然资源的优势,逐渐走上了将其深厚的民族底蕴和旅游资源两者结合的模式,确定了以旅游资源为载体弘扬民族文化的旅游发展道路。为了全面分析研究长阳旅游发展的状况。笔者于2007年暑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长阳旅游现状做了调查。在本次调查中,共发放100份问卷,有效收回96份。有效收回率为96%。

(一)长阳旅游发展现状

1、长阳旅游发展迅速。近两年来,湖北省长阳县旅游发展经过一系列的大手笔重措施。已经步入了一个健康、良性并快速发展的时期。清江画廊秀绝天下的旖旎风光,浓郁迷人的巴土风情,秀美的山水风光,独特的土家文化,吸引了无数中外客人。通过图1来分析近年来长阳旅游的发展状况。由此可见,长阳旅游的发展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如此好的发展趋势将会托大长阳乡村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为长阳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预计在以后的几年,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将稳步上升。

2、长阳旅游开发的现状。在此次抽样调查中,首先考虑当地居民对长阳旅游开发的看法。是否给他们带来了经济上的或其他方面的利益。调查结果表明,认为长阳旅游开发得当的人群仅占总人数的60%。他们认为旅游开发并没有认真落实。经实地调查得知,现在只被考古学家利用。也没有给当地居民带来真正的利益,大部分的年轻人都以打工为生,没有把旅游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当地居民希望通过旅游开发带来可观的收入、发扬本土文化、改善本地环境、提高交通条件等。

(二)长阳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目前,长阳旅游的开发状况仍然表现出起步阶段的种种迹象:经营者对旅游的本质归属上不清楚,缺少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对传统文化的恢复和保护意识,把丰富的旅游资源作为资本进行大量开发利用。受旅游业长期以来形成的投资观念的影响,甚至存在着景点景观的建设轻环境营造的现象。2006年全县招商引资合同资金9.6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截至2007年9月份,全县招商引资合同资金12.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这种急功近利的情况,不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挖掘,更不利于长阳乡村旅游走特色之路。

长阳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中文化载体、轻文化内核,重有形文化、轻无形文化。通常忽视了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因此,长阳乡村旅游的开发工作一定要系统、深层次的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突出特色,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只有高立意、高起点才能在保护原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原生态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长阳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一)深挖内涵,忠于乡土

长阳乡村旅游产品必须创新,其切入点应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深层次挖掘。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是在欣赏自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系统地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结合当地实际,突出特色,用“特色”这个招牌树立形象。挖掘特色,打造精品,增强参与性和知识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不流于形式和趋同现代化,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味,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乡村旅游必须走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宝藏,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

(二)生态民俗,双重建设

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安排既有生态的又有文化的内容,建立合理的二元结构的复合式旅游产品。注重产品的多功能性,促进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长阳土家族节日文化多姿多彩,自年始至年终,几乎月月有节日,过赶年、六月六、女儿会等,体现了土家文化的特色,节日文化旅游应该是乡村旅游的重头戏,提高游客积极体验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在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以愚人岛、巴国古都、中华巴士圣山、柏元岛等为主要内容的清江画廊风景区的建设,从而构建一条以土家特色游轮为交通工具的旅游路线。游客坐游轮沿清江顺流直下游山玩水;感受旅游地的特色风俗文化;品味特色小吃和体验当地人的热情好客。这种把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相互结合的模式,能使游客的身心得到净化;同时,为使“清江画廊”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重视文化,突出乡村特色

具有几千年历史的长阳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重大的历史价值。从1998年以来,长阳共收集、整理、编印出版了14部200多万字的长阳民族文化资料,内容涉及民族民间文化的各个领域,如《孙家想故事集》、《长阳南曲》、《长阳对联大观》、《长阳地方名传奇》等。2002年和2003年又编辑出版了200多万字的《长阳巴土文化从书》。早些年的著作有杨发兴的《长阳发言志》,1996年出版了杨发兴、陈金祥的《彭秋潭诗注》,1999年出版了《长阳诗词民歌集萃》等。依据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长阳民族风俗文化,以及长阳土家族的服饰和手工艺品,在长阳分布凸显当地文化的多功能能博物馆。在博物馆划分出一个区域建立具有土家族建筑特色的民俗茶馆,一方面可以品茶,品尝当地美食;另一方面也为游客聚会、休闲和社会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场地。

(四)特色宣传,特色品牌

通过对外宣传,举办一系列的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来提升长阳对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长阳似画廊”为宣传口号。积极参与各种旅游节及旅游会展;适时举办具有特色的旅游活动。如:举行以张建横渡对清江画廊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土家歌王”擂台赛等来吸引更多的人参加;调动周边的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打造全国品牌。更深层次上,可以发扬本土文化,创建有品牌的长阳非物质文化乡村民俗游。

四、结语

对于乡村旅游而言,越是原生态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高质量、高层次的和最具有生命力的,最有吸引力和最有实力的乡村旅游要求自然天成的生态环境,和最具有淳朴乡土味、浓郁民族味的传统文化,而长阳恰好符合这些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它远离都市,受工业化、城市化影响较小,有着近乎原始而又俊美的自然环境,还有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这种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将会对国外的游客造成极大的吸引力,将成为中国最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有很大的乡村旅游开发价值。

参考文献:

1、何丽芳.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地震出版社,2007.

2、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

3、纪文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城环学院,2007.

4、尉国富.广西上林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广西地方志,2005(2).

5、周勇涛.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调查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5).

6、玉希贤.旅游规划的艺术[M].重庆出版社,2006.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双减政策的坏处范例(12篇)

    - 阅0

    双减政策的坏处范文篇1(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摘要:草原生态环境是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制定具体的保护政策是我.....

    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范例(12篇)

    - 阅0

    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范文1篇1关键词:电力供电所安全管理农村基层供电所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环节。抓好农村基层供电所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