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发展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生态环境发展范文

一、区域生态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生态资源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往往都离不开自然资源,也称为“劳动对象”。人类利用的资源可分为直接资源产物和间接自然资源产物,直接资源是树木、矿产、土地、石油等;间接资源包括钢铁、棉纱等。对于人类有需求的资源,必定出现人类的生产活动,无论是自然的直接资源或是间接资源在人们生活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资源,人类的经济发展绝对离不开自然资源。

(二)生态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每个地域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地域的经济基础,我国就存在许多的生态条件,也导致了我国各个地区经济的分化问题,各个地域的生态资源状况决定了当地投资的侧重点以及发展点,生态资源很大程度上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生态环境被破坏,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会成为空谈。

二、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我国对区域生态的宏观调控以及各地政府生态制度。我国应该加强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宏观调控,出台更多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把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成果投入到保护生态环境中去,社会应该不断完善、健全经济管理制度,加强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大降低对生态的危害。各个地方政府应该制定一个符合当地需求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对于一些资源要进行有效的再利用,做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经济保护宏观上需要国家与政府相互帮助才能有效完成,而且二者要相互监督,达到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区域政府应该用经济调控手段以及先进科技保护生态环境。现如今的生态问题,最主要的罪魁祸首就是各个企业,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破坏了区域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更是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对环境的破坏应该间接成为各个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这些问题却是由社会来背负。所以,政府应该针对一些高污染企业,进行对企业成本调控,让生态成为企业的内部成本。对于一些破坏生态平衡的企业,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提高企业赋税,作为生态环境补偿。

(三)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要想保证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好的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当地政府应该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不仅是需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同时也需要与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使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在生态环境承受之内,生态环境能够有效净化。而且生态环境协调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企业不应该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自身的长远发展。

(四)加强区域保护生态环境微观化,提高对企业的监督力度。想要从根本上缓解区域生态问题,政府应该将区域环境保护微观化,对各个企业进行严格管理及监控。把环境破坏列入法律的范畴之中,对于环境问题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法律政策落实到各个企业之中,让企业每个生产环节都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问题,加强企业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于每个企业的生产侧重点不同,使得企业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不同,当地政府应该结合当地情况,制定一个符合当地发展的生态保护政策与标准,对于生态资源的撷取要适度,鼓励当地人民对企业的监督,让企业的生产过程更加透明化。

(五)提高区域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对区域生态的破坏不仅是企业这一部分,社会公众也有推卸不了的责任,人们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成果的同时,环境保护意识却没有丝毫提高。各个区域政府应该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公众应该做到环境保护从我做起,在享受自然给我们带来美好生活的同时,做到对自然的保护,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

三、结语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态自然所提供的资源,人类社会发展不应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之上,要真正地做到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国家及政府应该加大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法律力度,利用人类最新的科技成果投入到自然保护中去,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作者:喻敏霞单位: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发展范文1篇2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积极参与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的生动实践,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成为自治区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是一座因矿而建、因矿而兴的典型资源型城市,目前正处于开采上升期,但总体水平低,技术含量不高,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不高,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矛盾已经集中显现。由于过去资源开发时重开采,轻治理,给城市带来极大的环保压力,也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未来乌拉特后旗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产、消费、贸易和投资等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一、草原生态保护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乌拉特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北与蒙古国接壤,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195.25公里,共有人口6.1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的少数民族边境旗。乌拉特后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最丰富的的旗(县)之一。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8大类46个品种矿山118处矿点。各类矿产资源分布广、品质高、储量大,仅有色金属矿藏量就约占全区的50%以上,全市的80%以上。

(一)资源开发给后旗带来经济发展,但同时也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1、草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荒漠化是乌拉特后旗草原上的一道难题。气候影响、人为破坏和严重超载,使得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现有草场全部退化,其中中度以上退化草场达1300多万亩,占可利用草场42%,牲畜可食性牧草由过去的180多种减为80余种,草场载畜量仅为29万只绵羊单位。生态恶化使传统畜牧业失去了最根本的基础,对畜牧业的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

2、自然灾害频繁

由于受大陆性干旱气候影响,牧区干旱少雨、日照强烈、年蒸发量约3300毫米,而降雨量约100毫米,大风沙尘频繁发生,使本就脆危的草原更加恶化衰竭,使发展形成很大的压力。植被的退化,导致沙尘暴加剧。随着植被的退化,地表加剧,1988年―2004年的17年间,后旗大风总天数1663天,平均年大风天数为104天;17年来,沙尘暴共发生197次,平均年沙尘暴数为12.3次。特别是1999年至2003年的5年间,大风总数竟达561天,平均年大风天数112.5天,沙尘暴总次数达66次,平均年沙尘暴数为15.2次。由于沙暴频繁发生,给农牧民生产、生活及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影响和破坏。

3、工业污染严重造成生态危机

废石、废水、废气等工业结构性污染严重,生态恢复困难,成为制约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前,由于资源开发利用理念落后、监督管理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乌拉特后旗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也曾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盲目无序和急功近利的阶段,而由此引发的矿山环境污染及地质灾害等问题日益突出,且严重影响着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矛盾层出不穷。

因为废料、废水、废气和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和到处深度不一的大沙坑等地质灾害给后旗带来诸多不良影响。据专家推算,土地资源一旦被破坏,要想恢复原貌,时间上至少要10年左右,还必须有大量的经济投入。因此,在矿业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过程中,主动地寻求经济增长方式的新途径,积极进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从而实现环境与发展的“双赢”目标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4、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难度逐年增大

由于生态系统长期遭到破坏,引发的自然灾害也逐年增多、加重。再加上人为破坏没有得到有效制止,致使本身就沙化、退化严重的草原变更是颓废荒芜。天然野生防沙抗旱植物逐年减少,由过去200多种降至80余种,梭梭林面积也由125万亩缩减为90万亩,而且日前的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退化速度,减弱了其本身具有的固沙防护作用,加剧了这里脆弱的生态环境的沙化和退化,使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给生态建设带来极大困难。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利润率低无力投入环保

2014年乌拉特后旗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是3.57:80.24:16.19。GDP的构成过分依赖于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畸形。这种畸形结构主要以出卖资源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率低,即使企业有心做环保,但也苦于资金短缺。为了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绝不能过分依赖矿产资源,因为过度依靠矿产资源发展的经济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

首先是由于产业结构单一,替代产业发育不良。资源型经济最初是因为资源开发而兴建和发展起来的,对资源具有较高的依赖程度。资源型经济产业结构形成的特殊机制导致第二产业结构中的主体能源、原材料、工业与配套产业成为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从而造成产业结构单一,替代产业发育不良。这种状况极容易造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其次是由于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条过短。从后旗总体上看,产业链不长,拉伸不够,延长矿业加工的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开发。目前后旗大多数矿山企业都处在采选阶段,个别企业是冶炼企业,从事本旗矿产品的制造业目前还没有。如果产业链做好了,后旗的经济增长速度会更快,因为链条拉伸实际上是增加了经济总量。

第三是产业技术结构水平不高。由于大多数资源型经济的主导产业只涉及到初级矿产品,因此技术装备趋于落后和老化,主要工业部门和生产技术结构基本处于中下等水平。

(三)过度依赖资源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于资源储量的快速下降,资源型经济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乌拉特后旗曾经是个穷旗,而近10年来后旗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不断扩大开采品种和开采规模,经济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但是因为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储量也是恒定的,按照现有的开采能力测算,可供开发的的资源年限已经大大缩短。后旗铜储量原先预计可开采70年左右,现在可能是30年左右,照此开采模式发展下去,可能会更短。主要是由于企业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往往在市场价格好的时候,不断扩大采选规模,造成短期行为,缩短矿体开采年限,造成资源枯竭,后续财源出现空缺,不利于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甚至会造成“矿竭城衰”的局面。

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高,再加上一些企业的设备老化,企业技术员工文化素质不高,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率很低。比如采矿方面,由于设备落后和技术落后,对资源的开采率不高,选矿方面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不高。这种简单而且低水平的生产程序对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对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不高或不重视。致使许多尾矿堆积在原厂,这样不但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尾矿不代表是废料,通过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可以进行再选,其次还可把尾矿当做其他工业用料。但因为废物利用成本高、工艺水平要求高、利润低,导致好多企业不愿做。

(四)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机制不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不到位

企业是转型的主体,只有企业对转型的认识上升到高度,转型才能顺利进行。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企业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保护意识,但由于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费用非常可观,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企业不可避免的存在侥幸心理。再加上实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还不健全。使得企业对于开采过程中自然资源的保护等方面无暇顾及或者是故意回避,从而出现造成采富弃贫等现象,造成一定的自然资源浪费和破坏。

二、草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对策思考

生态与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态建设能够维护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能够促进生态建设。如何做到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扰动和破坏,达到既开发了矿产资源,又保护好绿水青山,实现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美丽与发展双赢呢?

(一)加强草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系统工程。只有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办事,才能探索出一条有利于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路子。

1、实施生态移民工程。2001年――2009年,乌拉特后旗累计投入项目资金1亿多元,重点实施了退牧还草、生态移民、林业生态建设等工程,共转移牧民2315户7715人(牧区还有牧民1315户4900人),恢复草原902万亩。经过几年的建设和保护,后旗草场植被覆盖率由过去的9.24%提高到了12.44%,项目区草群盖度由原来的9.4%提高到15.2%,草群高度由平均10.2厘米提高到13.8厘米,牧草产量达到每亩9.4公斤,比非项目区每亩提高产量3.67公斤。

生态移民是减少人畜、恢复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对水资源严重缺乏,生存环境极度恶化的地区人口,有计划地向资源富集地转移,减少人口对草原的利用强度,使植被得以有效恢复。同时,拓宽就业渠道,使之移得出、有生路、稳得住、能致富。

2、按照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的要求用好用足国家生态保护政策。由于乌拉特后旗处于全国生态环境治理格局中的重点源头地位,因此要紧紧抓住发展机遇,认真组织,科学规划,制定严密的相关措施,保证各项工程顺利实施,进而形成天然绿色生态屏障。一是认真实施退牧休牧还林还草战略,破除唯畜是牧的传统意识,妥善解决好“退”与“还”的关系。要因地制宜,科学规范,根据不同的土质条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学选择适宜栽培的植物品种,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尤其推广肉苁蓉等野生经济作物的人工栽培技术,确保退下来的真正种得起,绿得快,有成效,杜绝退而不还。二是依据现有法律法规,制定行之有效的生态建设工程管理办法,强化法制监督,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管理水平和建设质量。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坚决遏制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二)拓展延伸资源优势,推动资源产业由原始输出型向综合利用型转变,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一是发展精深加工业,拉长资源产业链条。要加快矿山行业整合,充分开发利用矿业资源,提高矿业综合效益。全面延伸铜、铁、铅、锌、钼、硫酸、石油等产业链条,构筑多元化发展的产业体系。

二是提高主体资源利用效率。以东升庙硫铁矿为例,其储量为:硫2.38亿吨、铜3万吨、铅46万吨、锌408万吨。但除对铜、锌进行冶炼开发外,其他稀贵金属提取利用率还不高。要坚持研发与引进并举的方针,采取企校、企研挂钩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加大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力度。延长矿山开采期,要加强对矿产资源的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整治矿业开发秩序,遏制主矿区周围各种私挖滥采行为;坚持“弃小、汰劣、扬大”的方针,关闭一批生产布局不合理、安全生产不达标、生产技术水平低、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的采、选、冶企业。

三是开发可再生资源产业,拓展经济增长空间。后旗风力、太阳能资源丰沛,要充分利用其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四是采用高新技术、生态技术和循环经济理念,对资源型经济的发展方式、现有企业的生产方式进行改造,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之路。把追求“绿色GDP”作为发展的永恒主题,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道路,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初级矿产品包括砂石料等在内的“原字号”产品外运,努力实现资源100%就地加工增值,引导和鼓励企业对尾矿渣、工业废渣、废水、废气进行回收利用,实现经济循环式发展,努力变废为宝。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抓好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在矿业发展中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互动双赢。比如说齐华矿业公司,它是后旗循环经济主动延伸延伸产业链条做得最好的企业,公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企业产业链条,多种业态并举,企业已成为内蒙古乃至我国西部地区最大规模的化学合成喷浆造粒复合肥生产企业。它的主要产业链以硫为主,通过将硫金矿制成酸,然后制成农业生产用的复合肥,在生产复合肥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利用工业废料新建合成氨和磷石膏项目,通过自制原料大大降低了成产成本,同时盘活了流动资金,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加强对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监管

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是矿山企业无可推卸的责任义务。矿山开采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表沉陷治理、水资源保护、土地复垦、水土保持、矿区造林绿化、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矿区居民环境条件改善、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为确保采矿权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义务,具体做法:采矿权人必须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并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实行“企业所有、政府监管、专户储存、专款专用”。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明确企业是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责任主体。采矿权人按照边开采、边治理的要求,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这里山西经验可供借鉴:山西将煤炭企业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的20%-30%直接用于造林绿化,推进城乡生态化,确保每年完成营造林400万亩以上,到2022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26%,实现“绿化山西”建设目标。

建立环境监理制度,加强对矿山开采活动的环境监理,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推进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法制化建设。提高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法制化水平。

(四)可以尝试建立资源可持续发展基金

资源基金设立的目的,是对环境补偿成本、资源耗竭成本、安全生产成本、企业发展成本以及职工福利成本缺失的一种补偿,建立稳定的财政政策援助渠道,从而解决资源开发补偿和衰退产业援助的长效机制问题。基金的来源主要是缴纳矿山生态补偿保证金。可以尝试设定如下模式:

矿山生态补偿保证金的来源模型设定:

1、国家层面:建立生态补偿转移支付专项基金

(1)在国民经济中,按生态环境损失提取所需比例。具体标准以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生态环境成本约占GDP5%-10%的比例来提取。

(2)强化转移支付制度,明确规定国家向生态脆弱区的转移支付的年递增比例、份额。

2、企业层面:征收矿山生态环境保证金

设计了两种征收方式:

(1)从量计征:

保证金的收缴总额=采矿许可证登记面积×单位面积缴纳标准×影响系数(根据矿种、开采方式和矿山地质地貌、水文、植被来确定)

(2)从价计征:

保证金的收缴总额=矿产品的销售收入×补偿费费率×开采回采系数

补偿费费率石油、天然气、煤炭、煤成气1%,金属矿产2%-4%

开采回采系数=核定开采回采率÷实际开采回采率(开采回采率指采矿过程中采出的矿石或金属量与该采区拥有的矿石或金属储量的百分比。开采回采率越高,说明采出的矿石越多,丢失在矿井里的矿石越少,矿山的资源开发利用效益越好。)

确定了一个征收测算模型:

保证金的测算模型构建如下:

C=C1+C2(1)C1=■Pi×SiS=■Si

式中:C―总治理成本;S―治理区面积;C1―总的治理费用;C2―其他费用;Pi―第i种治理模式的单位治理费用;Si―第i种治理模式的治理面积;N―治理模式总数。

各种治理模式的单位治理费用可通过对矿区进行实地调研,统计分析其恢复治理到上述治理标准所需的单位治理费用。

其他费用是指没有发生在恢复治理阶段的费用。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其他费用的各项除拆迁补偿费之外都可通过工程费用得到,工程费用一般占到治理总支出的95%,由此说明其他费用可通过工程费用和治理费用间接得到。而拆迁补偿是企业与户主之间的经济关系,在测算治理成本时可不考虑。

通过以上分析,公式(1)可改进为以下形式:

C=C1+C1×r1×r2=(1+r1×r2)■Pi×Si(2)

式中:r1―工程费用占治理总费用的百分比;r2―其他费用占工程费用的百分比;其余参数同上。

工程费用占治理总费用的比例和其他费用占工程费用的比例随技术改进、社会经济发展等变化,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r1和r2。

实证研究:以乌后旗紫金矿业为例

(一)紫金矿业地质环境破坏状况。紫金矿业开采结束后,造成地质环境破坏总面积219.823hm2。

(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选择。通过土地适宜性评价,1.5米以下非常年积水区属于二级耕地,积水区水质无污染。根据环境恢复治理基本模式,确定治理耕地75.656hm2、防护林带51.557hm2、畜产养殖83.63hm2和湿地公园8.98hm2。

(三)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测算。经过数据处理得到治理费用,畜产养殖1.765万元/hm2、防护林带2.017万元/hm2、耕地5.038万元/hm2、湿地公园0.864万元/hm2。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中,其他费用中各项费用与工程费直接的数值关系,转换得到其他费用占工程费用的13.92%,工程费用占治理总费用的95%。根据公式(2)计算得到紫金矿业应缴纳保证金7252.256万元。

结论:

明确了保证金的征收标准,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标准,总结了基本的治理模式;初步构建了保证金的测算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模型的可操作性。

生态环境发展范文篇3

在贵州省各市级行政单元中,遵义市的经济水平相对较好,其人均GDP仅低于黔中区。近年来,遵义市经济虽有了快速发展,但因各大乡镇企业加大了工矿业发展力度,再加上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该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笔者拟通过构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生态质量评价指数来对该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估,数据来源于2001~2010年国家统计年鉴、贵州省经济“十一五”规划以及最新《贵州省环境状况公报》。

(一)遵义市经济发展状况评估1.遵义市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从宏观经济变量来看,“十一五”期间遵义市经济产业发展协调度有所优化,见表1。虽然遵义市的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但在产业结构方面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现象,大部分地区都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效益不高,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下,见表2。尽管2010年遵义市第二产业约占GDP的比重为41.8%,但投入和产出不协调,仍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此外,自“十一五”以来,虽然遵义市已初步形成了以白酒、能源、材料、“两烟”、装备制造、名优特色食品、制药、化工、竹及竹加工、新兴产业等十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但新兴产业起步晚,发展缓慢。第二产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水平,对遵义市资源开发、消耗和供需都有巨大影响。产业结构只是从宏观上体现了遵义市经济发展状况,为更客观评价其经济发展状况,需构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2.遵义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本研究遵循“可操作性、可测性、可行性、综合性”的基本原则,从遵义市经济发展实际状况出发,在要素层方面选取了生活质量、经济效益、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经济总量五个指标层,在指标层方面共选取了12项指标,分别为基尼系数(B1)、农民人均收入/元(B2)、资金禀赋系数(B3)、波动系数(B4)、工业产值增长水平/%(B5)、GDP增长率/%(B6)、二元结构水平(B7)、霍夫曼系数(B8)、工业结构系数(B9)、经济密度/元.km2(B10)、财政收入/万元(B11)、人均GDP/元(B12),用以构建遵义市经济水平评价体系。(1)权重赋值信息源矩阵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合理、可信,本研究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权重赋值。[4](P88~94)该方法是直接根据客观环境中的信息进行权重赋值,所以需要掌握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对总体经济水平的贡献量,权重与贡献量呈正相关。要获得不同指标的贡献量,就需要对各时间或空间经济发展因子原始数据建立矩阵,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各指标中提取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对交互指标的贡献进行定量描述,最终在识别贡献量大小的基础上,对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从而让权重取值尽可能地客观、合理,有可比性。[5](P63~68)遵义市共有13个县级(县、市、区)行政单元,各行政单元的经济水平评价指标原始数据不同,根据指标的原始数据。

(二)遵义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是环境管理、人类开发活动、自然条件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区域自然条件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种类的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不同生态系统下,适应人类生存的程度,人类开发利用方式也有较大差异,由此带给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就不尽相同。[7](P21~27)在选取评价指标时,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可靠性。本研究的要素层选取了环境污染、资源占有量、环境破坏、地貌、气候5项。并从要素层中提炼出了11个评价指标(D1~D11):水污染负荷、大气污染模数、水土流失占比、石漠化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均耕地面积、喀斯特面积占比、山地面积占比、年均降水量、气温高于10℃活动积温。由于前5项主成分的Ed值达到了91.291%,大于一般标准(>85%),所以主因子取前5项,计算特征向量并得到主因子荷载矩阵,再采用EOF法求出因子荷载矩阵。最后根据回归方程,并作归一化处理求得各指标的标准权重,见表6。最后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求出指标隶属度,并应用评价指数计算模型计算出遵义市生态质量评价指数。通过表7,可以看出遵义市大多数年份的生态质量评价指数在0.5以上,表明其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良好,在今后的发展中,遵义市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优势。

二、遵义市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度

在对遵义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将构建协调发展度、协调度模型来对遵义市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度进行分析。

(一)协调发展度与协调度模型本研究选用了离散系数表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离散系数表示的是组间数据的离散(或变异)程度,比较的是多组数据的变异度。由于观察值在数值含义、单位方面的不同,所以比较不同观察值的大小无实际意义,但是变异系数表示的是没有单位的比值,所以可对不同单位的观察值离散程度进行比较。离散系数(C)为标准差(S)与均数(X)的比值,代入标准差计算公式得出离散系数计算公式。

(二)遵义市协调发展度与协调度分析将计算出的经济发展评价指数、生态环境评价指数代入协调度(CV)、协调发展度(H)计算模型中,即可计算出遵义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的CV、H及综合评价指数,见表8。

三、结论

生态环境发展范文篇4

关键字:农业生态旅游;环境问题;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DF4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农业生态旅游是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旅游类型。现代社会,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加大,人们越来越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自然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生态旅游应运而生,这种旅游模式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对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当今世界有两个问题特别凸显,一个是人口膨胀和粮食不足,另一个就是世界性的生态灾难。在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下形成的旅游业发展模式,虽然促进了旅游产值的快速增长,但是也导致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紧张关系,迫使人们寻找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思路,农村生态旅游业应运而生。然而,当前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也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业生态旅游对当地土地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农村生态旅游的开发,导致大量旅游者进入到目的地,大量游客对土壤的踩压,使生态旅游区的土壤面积增加,土壤板结程度也增加,水分渗透减少,土壤厚度变薄,导致水土流失增加。同时,生态旅游开发区及周边的经济活动,致使一些自然景观及植被受到破坏,生态平衡失调,生物群落的层次和数量大盆减少。

其次,农业生态旅游对当地植物资源影响大。农村生态旅游区游客量多,其中有不少游客随手采摘鲜花、枝叶、木苗等,破坏了植物生长,对植被造成广泛而不雅观的损害,甚至导致某些植物死亡;受到游客和交通工具的不断踩压,很多植物的物种结构发生变化,植被种类趋于减少;更有甚者,有些游客由于用火不慎还会引起山林、植被火灾。

第三,农业生态旅游对当地动物资源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目前兴起的农村生态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参与,但生态旅游本身对动物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影响了一些动物的生活和生存,对动物资源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例如,当游客蜂拥到墨西哥太平洋沿岸,观看月夜沙滩上乌龟下蛋时,生态旅游开发商为了让游客看清楚乌龟下蛋的过程便会打出耀眼的灯光,然而,这种做法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环境,致使乌龟无法辩出到海岸的方向,也就下不了蛋。另外,由于农村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大量游客活动频繁,致使一些捕食害虫的动物数量减少,虫害加重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第四,农业生态旅游对当地自然景观及环境的影响。农村生态旅游者的目的就是要让城市的人融入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农村的山、水、野生动植物以及风情民俗。然而,现在很多农村生态旅游区,为了赚游客更多的钱,在原本自然的生态环境中加入了太多人为的建筑及娱乐设备,造成了许多自然景观和环境的破坏,这是有违农村生态旅游的初衷的。

第五,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对人文社会资源也有很大影响。大量游客带进的尘土、呼出的气体、排出的汗液以及照相机的闪光灯的闪烁等对古迹文物都会造成危害。很多古建筑里的壁画的颜色是与湿度和二氧化碳有着直接的关系的,如果游客人数太多,空气的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将明显上升,再加上照相机闪光灯的影响,这些都会对壁画造成损害。

第六,农业生态旅游对其他环境的影响。进行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必然会有大量游客涌入,游客多了便极易造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特别是目前游客中,有一部分人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生态旅游意识,忽略生态旅游的环境保护。农业生态旅游中存在的比较明显的问题还有旅游垃圾的问题,大气污染的问题、水体污染的问题等。另外,由于部分游客素质低,游客对景物任意刻画、涂抹,在景物上写“某某某到此一游”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农业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对策

如前所述,农业生态旅游环境问题已经不容忽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应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走出一条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新路。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充分运用法律手段

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风景名胜、人文景观的保护,并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政策,另外,我国还颁布了许多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环保法制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和问题。主要表现为某些法律条文不具体、不明确,一些干部法制观念淡薄,不按法律办事而凭个人意志办事,出现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另外,我国还缺少一部真正针对农业生态旅游的环境保护法规。所以,我们应该加大环境保护法律建设力度,切实的使生态环境保护落到实处。

2.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全社会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激发人们关心和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自觉性,以经济利益为诱因,激发生态旅游社区居民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以宣传教育为手段,增强生态旅游者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3.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科学、合理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只有建立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既促进生态旅游业发展,又保护旅游区的生态环境,所以,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前,应认真组织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切实做好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和评价工作,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促进和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农业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也得到合理、协调和均衡地发展。

4.控制农业生态旅游区接待游客的数量

游客容量标志着一个旅游景点对游客数量的承受能力,确定正确的游客容量是农业生态旅游区进行生态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若果一个旅游景点接待游客的数量超过了该地的最大承受量,那么本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活动的质盘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害。所以,各农业生态旅游景点可采用市场调控、限童售票或预约等手段在时间上对游客和旅游活动进行分散,从而合理的控制游客数量。

三、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景

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它对资金投入要求较少,但是,它的效益也是有限的,对旅游经济的促进作用甚微。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就需要有关部门做好传统农业生态旅游的转型工作。

首先,农业生态旅游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选定农业生态旅游基地时,生态环境条件的优劣应将作为第一要素综合考虑,需要在加强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同时,积极争取多渠道的财力投入,逐步实现其规模化效益。充分开发利用本地的特色景观和特色产品,通过必要的投资,建立集风景游览、采摘、野餐、娱乐、体验农家生活等为一体的综合型观光场所开展以品尝和休闲为主要内容的经营活动。

其次,农业生态旅游内容要推陈出新。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向,不仅拓宽了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满足了人们追求淳朴、享受自然的需求,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参与农业生态旅游的游客数量也逐渐增多,游客年龄范围特别广,这样游客对农业旅游内容的需求也就更加多样化。因此,农业生态旅游区可根据当地栽种作物的特点,开辟新奇独特的景观。

再次,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化发展。实现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化,对地区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但是,产业化的实现并不是简单容易的,它需要多方力量的配合,尤其是政府部门的支持。所以,地区政府一定要重视当地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在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上给予适当倾斜,为其营造优越的发展环境。另外,政府部门还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态旅游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总结:

综上所述,农业生态旅游具有正负双重效应,如果农业生态旅游健康发展,不仅能够满足游客放松心情、享受自然的需要,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环境建设。如果农业生态旅游误入歧途,那不仅会给当地环境造成灾难,还会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游客要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各地政府以及旅游开发商也要加强合作,采取有效手段合理规划当地的农业生态旅游,实现农业生态旅游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发展范文篇5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1引言

绿色生态是人类探索的永恒命题,绿色建筑设计是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城镇化是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到2008年底,全国共有建制镇两万多个,城镇人口约6.07亿人,城镇化水平约为45.7%。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当前农村城镇化发展迅速,极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城镇化建设而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以惊人的速度摆到了国人的面前。在农村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人们更注重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伴随着城镇化建设而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以惊人的速度摆到了国人的面前,土地资源环境恶化、水污染光污染日益增长、空气质量粉尘颗粒指标不如从前、地域人口膨胀等等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因此,城镇化的发展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进行,建设绿色建筑改善生态环境,使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2城镇化发展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的原因分析

2.1城镇管理不规范。绿色建筑意识薄弱

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改善生活的巨大动力,政府对城镇的管理依旧盲目、不规范,人们对绿色建筑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薄弱。城镇的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环保经费等供给也不足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距离同时能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生态化城镇走向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城镇化的走向,在缺少资本、人力和正确的指导以及适当发展途径的情况下,缺少建设环保机构。在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时候,以掠夺式的方式利用土地和森林资源,忽略了城镇化对城镇生态环境造成的土地肥力下降、森林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被损、缺水干旱以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2.2城镇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分析

从经济上来讲,环境问题实质上就是发展问题,即城镇化的外部性、农村经济发展不足或发展不当的问题。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使到许多土地资源的环境恶化。用地规模急剧扩大,人均占地面积大幅度增加。城镇化迅猛发展,很多城镇新增建设用地80%为扩展周围用地,60%以上面积为良田沃土。一些绿化地域也被乱砍乱伐,原有的绿化土地被破坏造成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除此之外,农村居民落后的生活方式和外部城市的污染转嫁也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城镇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人口的集中产生的大量而集中的有机排泄物和其它废弃物,不能完全而有效的进入生态环境系统,致使生态环境系统原有的能量输入与输出关系发生改变,从而造成了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农田生态系统的有机投入物减少,另一个是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和废气物的集中造成了城镇环境的有机物污染。“三农”问题的解决却进展缓慢,农民的生活越来越艰难,据统计,200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8%,与世界发达国家70%和80%的转化率相比具有明显的差距。

2.3城镇化导致城镇生态环境恶化的政治原因分析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许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都没有落实。国家政府对城镇的管理不规范。他们重视城镇的规划建设忽视环保管理的工作。他们不仅仅缺乏地方性管理法规,政府对城镇环境不太妥当的管理行为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政府领导环境和资源保护意识差,为追求任期内的经济政绩,对环保执法进行行政干预,甚至存在越权审批的不良现象。政府在加快城镇化的进程的同时,没有寻求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可行方法,忽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理念,缺乏建设绿色建筑的思想。

3城镇化发展中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思考

尽管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各种不利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但是只要国家政府当今加强意识,寻找改善方案,依然能够挽救恶化的生态环境,保证城镇化进程可持续进行。本文就提出绿色建筑这一思想,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城镇化进程。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通过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利用了环境因素,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使物质、能源实现秩序地循环转化,获得一种无污染、高效及低能的生态平衡系统。这种理念不仅仅为人们提供健康的建筑环境、避免向外界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节约资源,并向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空间、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能耗,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无害的空间,实现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下则详细介绍绿色建筑对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种走势:

3.1进行城镇化的同时,实现绿色建筑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生态建筑设计最主要的理念是要坚持建筑和自然的结合。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考虑城镇土地的自身优势,配合绿化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方面的因素,对城镇化建设的土地规划要求目的明确,使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发展相协调。建设中所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材料要坚持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的原则,确保对人体无害。在进行城镇化建设的施工之前建筑师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使到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城镇化进程对城镇的生态环境冲击最小。在发展城镇化过程、建设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要时刻留意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状况,做到选址规划绿色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综合措施有效节能、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

3.2城镇化发展,建设绿色建筑,体现生态发展色彩

城镇化的地域具有特色的地方色彩,绿化环境占有优势。发展城镇化的时候,可以紧密结合城镇当地的实际环境情况以及发展需求,采用一系列先进材料、有机可再生的城镇特色资源。城镇化进程中基于住宅周围自然和文化环境、生态、体系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科学与技术、合理安排、组织建设和系统和其他相关的因素,在为用户提供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大大减少能耗、水耗以及废水处理等运营成本。走向多元化,环境、科学和技术含量高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让生活中的自然生态平衡系统与自然采取易用性和健康成长,利用空间的现代手段的综合的运用使它成为有机的统一。绿色建筑设计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同时是城镇化的建筑具有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强有力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为人民生活拥有一个舒适的环境,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好循环的系统。

4结束语

追求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建筑是在保证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经之路。因此,在建立明确的城镇发展的过程中,保持经济稳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坚持使用“绿色建筑”是顺应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我们无需刻意追求完全绿色化建筑,保护生态环境,但要时刻秉承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发展范文篇6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今年2月中旬以来,白洋淀任丘、安新境内发生大面积鱼类死亡,引起上级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经专业部门检测,造成鱼类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还是污染问题。前几天我到淀区去看了,去年入淀雨水减少,而目前淀区水位却比去年同期上升(去年同期水位是6.5米,今年是7.07米),主要是进了大量污水。近日媒体上的报导我也看了,其中《中国青年报》报导说“不再干涸的白洋淀成了‘酱缸’”,中国新闻网载文问“白洋淀污染究竟害了谁?”如果大家看了这些报导,到了现场,我想一定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用“触目惊心”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可以说是为我们重重地敲响了警钟。多年来,为解决白洋淀污染问题,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污染问题仍很严重,主要原因是“天灾”、“人祸”。“天灾”就是自然条件的变化,多年来的持续干旱导致白洋淀自然降水补给减少;“人祸”就是人为的因素,致使大量污水排入白洋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在《政府工作报告》及今年的工作落实方案中就对“保护两翼”做了部署,近期又针对白洋淀污染问题采取了措施,特别是3月17日以来,我们动员有关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全面打响综合整治战役。可以说,这既是主动仗,也是被动仗。反思白洋淀污染问题,我感到仅此还不够,我们要在全市范围内打一场更大的战役,就是要广泛动员起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和谐发展”。

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生命”,也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经济发展了,环境质量却下来了;环境不优美,生活何谈高质量?所以中央把保护环境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所以反复强调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什么是科学发展观?通俗地说就是不能以牺牲我们生存发展的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就是要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已提出两年了,在白洋淀污染这个问题上,就值得各级各部门好好反思,我们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做得怎么样?在保护生态环境上做得怎么样?在和谐发展上做得怎么样?白洋淀污染问题之所以受到省的关注、中央的关注、各级新闻媒体的关注,是因为它是“华北明珠”、“华北之肾”,它不仅是安新的、的,也是全省的、全国的。进一步说,我市地处京津周边,是京津的生态屏障,全市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全市自身的和谐发展,也关系到京津和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退一步讲,即使中央不提出科学发展的理念,即使上级领导、新闻媒体不高度关注,即使没有发生死鱼的问题,我们的污染要不要治理、环境要不要保护?我们能不能牺牲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环境来谋求一时、一地的经济发展?我们不能!因为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什么叫历史责任?我体会就是三句话:第一,这个责任是我们必须要负起来的,责无旁贷;第二,这是一个长期的责任,需要我们做长期的艰苦努力来承担;第三,这是我们必须做好的工作,只能做好,不许失败。现在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要勇于承担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责任,勇于承担未来发展的责任,不仅要为我们自己负责,还要为国家民族负责、为子孙后代负责。因此,白洋淀污染非治理不可,全市生态环境保护非得加强不可。

二、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当前,我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从自然因素看,有缺水严重、生态脆弱、环境容量相对较小的问题;从经济因素看,有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工艺落后、环保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从人的因素看,有环保意识差和监管不严、不力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精心维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任务非常艰巨。

今后一个时期,总的工作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群众健康、保障环境安全为根本出发点,突出抓好污染防治、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强环境依法监管,推进工作重心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移,努力从源头上遏制生态恶化趋势,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具体工作中,要在“治”、“减”、“建”、“管”四个字上下功夫。

治,就是要治理现有污染源,突出抓好重点流域、区域、行业污染防治。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对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排查,按照白洋淀治污的做法,切实加大综合整治力度。一要继续抓好重污染区域、重污染行业的整治,在前期关闭142家企业的基础上,对全市所有超标排污企业采取关停措施,严厉查处企业治污设施停运、偷排偷放等违法行为。二要加强对重点流域、重点污染源水质和废气的自动监测,对造纸、医药、纺织、印染、化工、钢铁、食品、酿造、皮革、电镀等10个重污染行业日排水量100吨或日排化学需氧量30公斤以上的企业实行全天候监控。三要加快市、县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特别是县城污水处理厂,一定要想方设法尽快建起来,同时要合理调度利用污水,提高资源化水平。四要做好西大洋水库、王快水库和一亩泉水源地及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防网箱养鱼反弹,消除污染隐患,确保全市人民饮水安全。

减,就是要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突出抓好结构调整、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一要把治理整顿与加快区域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引导中小企业进入工业集中区,加速企业的整合、规范,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对国家明令禁止或限期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生产工艺和产品,实行强制淘汰制度,坚决予以关停取缔。二要围绕发展集约型、增长绿色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搞好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加快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和技术改造步伐。三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对污染严重的、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计。同时,大力发展标准化无公害农业,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市区集中供热建设步伐,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减少市区空气污染源,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建,就是要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突出抓好生态林业、文明生态村建设和环保城镇创建活动。一要抓好造林绿化。林业部门和各县(市、区)负责,围绕建设“三大生态屏障和两大产业基地”,重点抓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太行山绿化、“三北”防护林、优质果品基地等项目的实施,确保完成人工造林40万亩、封山育林40万亩,义务植树1500万株的年度任务。二要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各县(市、区)要对照文明生态村建设17项环保指标要求,查漏补缺,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凡环保指标不达标的,都不能被评为文明生态村。三是积极推进环境优美小城镇、生态示范区和4个县级市的“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

管,就是要依法严格环境监管,突出抓好环境评价、环境准入、环境执法和环境污染应急管理工作。一要坚决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计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等专项规划,全面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十一五”各专项规划评审要请环保部门参加。二要强化新建项目环境管理,发改、环保部门负责,对于所有新上建设项目,要坚持“四个不批”(属于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的不批,污染严重且不能有效治理的不批,污染物排放超过总量控制指标要求的不批,区域发展规划和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外的不批),坚决防止新的污染项目上马。三要严惩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按照“四不放过”要求(即违法情节没有查清的不放过,整改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的不放过、对责任人没有处理到位的不放过、对该移送没有移送的不放过),坚决查处,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和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四要针对重大环境隐患,制定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监控和预警体系建设,开展应急演练,推进企业治污设施、应急处理设施和环境污染事故应对措施“三落实”。

三、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和谐发展,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务必要抓紧抓好。

第一,要严明责任。各级党委、政府不仅要抓一方发展,还要保一方净土。环境保护工作,要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抓,其他领导要齐心配合。要把目标落实到事上,把事落实到人头。要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今后的目标考核不仅要考核经济增长指标,而且要考核环境指标。要严格责任管理,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于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造成严重后果的,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绝不手软。

第二,要形成合力。环境保护不仅是环保部门的事,它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也是一个系统工程。环保部门要按照“统一法规、统一规划、统一监督管理”的要求,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监察,经济综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农、林、水等部门要大力开展生态农业的建设,建设、规划、城管等部门要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等等。要通过各级各部门分工协作,形成齐抓共管推进工作落实的强大合力。

生态环境发展范文篇7

(一)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1.生态环境对产业发展的影响(1)生态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环境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活动的基本条件,三大产业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生态环境为各种经济活动的进行提供必要的空间和物质条件。比如,环境中的矿藏、河流、森林等要素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的自然基础,可发展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特征的产业结构。(2)脆弱的生态环境制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一个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水热失衡、土地贫瘠、山高路陡,将会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工业的发展。贵州喀斯特山区环境的脆弱性极易造成经济的脆弱性。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通过约束农业资源对农业经济的严重制约,进而制约工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也是贵州在产业发展道路上艰难跋涉、收效不显著的根本原因。

2.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合理的产业发展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地处黔西南的晴隆县,山高、路陡、谷深,石漠化在贵州最为严重。在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的状态下,结合当地气候具有发展多元化畜牧业的优势,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扶贫开发项目,大力发展种草养羊,带动农民致富,创造了一种在喀斯特地区生态治理和经济效益显著的“晴隆模式”,成为南方喀斯特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功典范。(2)不合理的产业发展阻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民有家庭放养牛羊的传统习惯,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一大来源。但是,牛羊养殖业基本上是在对天然草地进行掠夺式的利用下开展的。无节制地放牧使草地缺乏恢复再生的时间和物质投入,退化严重,草地植被破坏后很快沙化,出现水土流失,使草地及周围变得既不能农又不能牧。

(二)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化整合

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整合是利用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变化规律,通过发展生态产业、生态产业化等途径和手段达到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和谐统一,实现两者之间协调发展。这可以简单地解释为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双方互相促进,互相优化,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其实质是缓解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具体来说,可以理解为双方不互相抵触,即产业发展不能超出生态环境的阈值范围,不能造成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

贵州喀斯特山区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整合的现实路径

(一)发展生态农业,促进贵州喀斯特山区农业绿色化发展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发绿色农产品首先应使农业类型由耕地型农业逐步转向非耕地型农业继而向非农业产业型农业演进。农业结构模式则由过去单一的粮—猪型结构因地制宜地向农果林、农林牧等多种模式发展。一要以基本农田建设为手段,建设粮食生产基地,通过现代农业科技和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退耕还林创造条件。二要在确保粮食总量增长、粮食完全自给的前提下,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烟、油、茶、玉米、马铃薯等经济作物的比重和质量,还要多种植蔬菜、花卉苗木等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实现农业的优质高效。三是在退耕地上发展效益型林业,扩大经、药、果林比重,根据林地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发展药材及其他名、特优产品,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其次,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产品作为支撑,表现在物质形态上就是绿色产品。因此,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要发挥贵州特有的生物资源优势,开发绿色农产品,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各地的实践,喀斯特山地尤其是退耕还林中已梯化的耕地,适宜种植核桃、板栗、油桐、花椒、杜仲、金银花、刺梨、黑梅、杨梅、竹类、棕类、生漆、乌桕、油茶、苦丁茶、观赏苗木、绿化苗木等,并努力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生产,增加农民致富的门路。

2.转变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走农业生态化道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山区,目前已初步探索出猪、粮、果、沼(气)等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贵州毕节高原岩溶山地开发扶贫与生态农业建设模式、贵州晴隆岩溶山地人工种草养畜建设模式、荔波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等,并在生态建设实践中出现了诸多典型。如喀斯特地貌约占82.65%的荔波县在生态示范区建设中,通过旅游扶贫开发、自然保护区建设、景区保护建设、生态移民、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农村能源改造、现代农业发展基地建设等措施,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龙里县依托生态农业科技成果,结合当地的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将生态村建设与喀斯特山区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双赢。毕节试验区在循环农业理念的指导下走出了一条“绿肥—畜禽—沼气—沼肥—种植”一体化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农民种绿肥喂猪,猪粪制成沼气,沼气用来做饭、点灯,剩下的沼液、沼渣可以给橘树等各种农作物当肥料,既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又方便生活,节省了肥料,还提高了种植效益和养殖效益。

3.运用生态农业技术,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贵州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应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运用。一要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减轻农药化肥对环境的污染。二要加大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集成的力度,利用好农作物秸秆等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将畜牧业、种植业等农业生产和生活科学地结合起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行畜禽粪便和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的目的。三是充分利用农村新型能源。积极推广太阳能、秸秆气等清洁能源,积极开展新型太阳能热水器和地源热泵系统产业化,加快对太阳能、风能、小水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4.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从长远看,提高农民素质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喀斯特山区社会经济落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应通过报纸、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媒体,以及科技讲座、技术培训、农业教育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提高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还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广大农民进行各层次的技术培训,使各农户都能掌握一套生态种植、养殖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技术,通过农户的自觉行为有效遏制有害物质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实现产业优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和统一。

(二)发展生态工业,促进贵州喀斯特山区工业低碳化发展

生态工业的理论基础是循环经济。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喀斯特山区的一些建设项目启动,工业污染明显加剧,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贵州要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1.加强对新建工业项目的调控,发展循环经济型企业政府部门应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对新建项目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节约型社会以及清洁生产的要求,加强调控和引导,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项目核准,财政支持、优惠和信贷供应等政策杠杆,引进和鼓励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低消耗、轻污染、有利于贵州资源综合开发的行业,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行业,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对于污染严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企业,实行关停和转产,对可以通过技术改造达到生态建设目标的重点企业,实行限期整改。与此同时,国土、环保、财政、税收等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紧密配合,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促使企业建设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经济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

2.推进清洁生产,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工业低碳化要求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发展模式,建立“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以最低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付出,达到最大的综合效益。为此,在喀斯特山区生态工业建设的过程中,企业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通过原料替代、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加强管理,扩大规模,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对原料、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处置的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污染控制指标,变末端治理保护为过程治理保护,实现资源、能源的最有效使用和“三废”减量最大化。作为贵州喀斯特最为集中的毕节地区是矿产资源大区,具有煤、铁、锌、磷等矿产资源优势。该区为发展生态工业,坚持升级改造、优化组合,打造一批规模大、技术新、效益好的强势工业企业。同时,对煤及煤化工进行了专门的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规划,实施煤电化一体化,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减排,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促进工业的低碳化发展。

3.加强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试点基地建设在“十一五”期间,贵州省以贵阳市循环经济型生态试点城市和全省14个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试点基地为重点,对区域范围现有的煤、磷、铝以及铁合金等高耗能、高污染重点企业进行改造,初步形成了一批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企业和基地。远期到2022年为重点建设、跨越发展阶段,将建成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基础、基础设施建设主体、生态保障体系基础、人力资源开发基础和制度创新建设基础,力争煤、磷、铝、铁合金等重点行业资源利用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将贵州煤、磷、铝以及铁合金等资源比较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

4.积极发展喀斯特产业,推动生态产业化发展一方面,推动喀斯特产业发展。喀斯特地区岩石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石材加工产业,有条件的县,如罗甸、兴义等,观赏石产业已崭露头角。在充分研究喀斯特石山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应开发利用好喀斯特石山的生态功能,包括利用喀斯特洞穴冬暖夏凉的特点,作鲜活产品储藏库,气调库,贮存水果、蔬菜延迟供应市场,用洞穴作酒窖,养殖食用菌等。喀斯特地区地下水丰富,矿泉、冷泉、热泉、深井地下水的水质优良,有利于发展瓶装水产业。另一方面,促进建设工程性项目的生态产业化。在贵州喀斯特山区,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把维护生态环境同开发利用资源结合起来,寓生态建设于产业发展之中。例如,纳雍县在防护林工程建设中,以防护林为主体,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科学布局,多林种,多树种合理配置,乔灌草并重,发展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防护林体系。10年累计完成“长防林”工程总面积73.7万亩,按林种分,营造防护林47.8万亩,占64.9%,用材林18.4万亩,占25%,经济林7.5万亩,占10.1%。

(三)发展喀斯特生态旅游业,促进贵州喀斯特山区旅游业生态化发展

1.切忌盲目开发,确保喀斯特生态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在贵州脆弱的喀斯特环境大背景下进行的旅游活动不同于普通环境下的旅游活动,其开发建设和发展都要受到喀斯特基本环境条件的影响。喀斯特环境存在的基本问题是制约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的限制因素。生态旅游开发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的经济活动,按照经济规律,并不是每个具有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地区都适宜开发生态旅游业。对于那些区位偏远,开发代价过大,收益不确定的地区应暂时不作开发考虑。在生态开发中,应充分考虑喀斯特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统筹考虑贵州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及资源状况,做好环境影响的评价,确定合理的生态容量,并设计合理的游览路线以确保贵州喀斯特资源、环境的持续利用。

2.坚持生态旅游开发与喀斯特山区扶贫相结合发展生态旅游业是贵州喀斯特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条现实途径。喀斯特山区自然环境优美,山村野趣浓厚,农事活动新奇,乡土文化丰富,对外地游客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具有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极大潜力。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生态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它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浓厚意趣,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又可达到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当地居民收入的目的。在耕地稀缺、水资源利用难度大、农业发展滞后的喀斯特农村地区,农业依然是当地群众赖以生存的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尤其值得推广。

生态环境发展范文篇8

【关键词】国际环境法;生态化发展;北部湾;环境法制

【作者简介】李乾睿,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88

【中图分类号】DF969: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2-0103-03

国际环境法是关于国际环境问题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是主要调整国家在国际环境领域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规章制度。“环境保护无国界”,研究国际环境法对我国生态化发展的影响并加以运用,实现国内生态化发展与保护人类共同利益的统一,这既是重要的实践问题,也具有广泛的理论意义。

开发北部湾是中国的国家战略。地理上的北部湾地区包括北部湾海域及其沿岸陆地,涉及广西、海南及广东等省区,并与越南接壤。北部湾地区处于中国与东盟的结合部,与东盟各国经济交往频繁,海陆交通便利,生态关系密切。北部湾的生态化发展不仅是7000万沿岸居民和13亿华夏儿女的福祉所在,更关乎东南亚的地缘政治和中国的区域战略。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北部湾的环境压力也日益严峻。在北部湾开发的历史进程中。要求我们必须用更宽广的视野应对环境压力,研究国际环境法的影响及运用,进而推进和实现北部湾的生态化发展。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影响:协调国内法制

国际环境法是国际法的分支,继承了传统国际法的一般规律,与国内的环境法律间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国家有义务遵守国际环境法的条约和习惯,国内环境法的规定不能和国际环境法现有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相冲突或者变更它们的内容。国家还应就国际环境法中的原则性规定作出具体的安排。

中国的法律实践倾向于直接将国际条约纳入国内法,使条约和法律在中国法制内有同等效力。《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公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公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这意味着国际环境条约的规定可以直接适用于北部湾地区的发展活动,并在地位上优于国内法。国家责任体系也可能直接影响北部湾发展的具体活动。国家责任是国家从事国际不法行为或损害行为所应承担的国际法律责任。国际义务的承担并不以国内法为标准。跨界损害责任也不以实施不法行为或者存在过错为要件。国家可能因其控制范围内的私人行为而承担国家责任,著名的“特雷尔冶炼厂案”即是一例。引起跨界损害的私人还可能承担基于国际法的民事责任。

北部湾海域潮差小,水循环能力不强。海水净化速度较慢,海洋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而诸如广西的港口重化工区、海南“西部工业走廊”以及广东湛江重工业基地等均是临海而建,稍有差错都可能影响北部湾的生态化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丰富的海洋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美的海洋环境,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

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广西沿海各市海洋开发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港口码头、滨海旅游、油气开采、临海工业等海洋开发活动的日趋频繁,注人海洋的污染源不断增加,给海洋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使得近岸海域污染、海洋生物资源衰减、重要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呈加快趋势。不仅影响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与生态化发展目标不相协调。因此,北部湾地区的发展必须在遵守国内法制的基础上。重视相关国际环境法原则及规则,严厉杜绝向他国或公域环境排污等国际不法行为,并积极避免跨界损害和工业事故的发生。

同时,国内立法应当与国际环境法相协调。以气候变化领域为例,中国修改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并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和一系列政策,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以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议定书的要求和国际环境立法趋势保持一致。国际环境法还影响着中国的环境立法理念与技术。诸如《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关于陆源污染、海岸工程污染和倾废污染的防治条款遵循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分类和精神,而《野生动物保护法》也吸纳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中禁止濒危物种贸易的内容。上述的协调与借鉴在北部湾地区的地方性立法中也是相似的。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运用:推动环境法治

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并确保其实施。是实现北部湾生态化发展的基本途径。法是由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是意志与客观规律相结合的产物。生态化发展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生态化发展,就必须协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约束它们的相互作用。在这一点上,法制具有难以比拟的优势。它能够实质性地约束市场运作和人的行为,配置各方利益。并能长期稳定地维持这种状态。运用国际环境法关于国际环境问题的原则、规则和制度指导健全法制、依法而治是实现北部湾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方法和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环境立法取得巨大发展,形成多层次立体式的环境法律体系。但现行国家环境立法是全局性、根本性和普遍性的。还存在过于原则和抽象、与实际脱节以及执行力度不足等问题。比如在海洋环境保护立法方面。虽然国家于1982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并在1999年进行了修订,但法律的一些规定比较原则,操作性不够强,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由于各地的发展和环境状况差异,使得国家层面立法难以作出详尽具体又适用一切情况的规定。这就需要发挥地方环境立法的灵活性和相对独立性,以国家立法为依据和指导,结合地方实际作出具体和补充性的规定。广西一直较为重视生态环境的立法工作,出台多份环境条例、管理办法及上位法的实施细则。如今年1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青秀山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扩展了早前的市级青秀山保护条例的保护范围。确立“保护优先、利用服从保护”的原则。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青秀山保护条例》的出台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立法模式:通过提高法律文件层级。协调不同行政区域和不同实施机构问的关系,赋予更大的管理和处罚权限,增加规则的权威性和稳定性。目前,北部湾地区的许多环境法律文件尚停留在“通知”或“办法”的层面上,比如《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和《北仑河口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限制了法制效能的发挥。为此,应当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效能,进一步完善北部湾经济区的地方环境法制,并推动依法而治。

国际环境法的实施动力:生态文明理念

人类自从脱离蒙昧状态,历经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更高级的追求和实践;生态文明,是一条科学发展道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生态文明,是一种社会经济模式,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生态文明,是一个美好生活境界,人民享受良好生态,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环境理念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性观念与认识体系,是环境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理念对环境法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是遵守和执行环境法律的思想基础。环境理念还能够弥补法律滞后和抽象的局限,填补法律的空白。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抛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模式和对地球可以自由地任意攫取的思想。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理念要发挥作用,关键在于环境理念教育。环境理念是否被接受的根本固然在于其是否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然而这种理念接受的程度和范围以及能否成为行为指导和社会风尚。则取决于传播程度和教育实施状况。环境理念教育包括提高认识、陶冶感情和养成习惯等方面。以科学的环境理论知识为指导,系统阐明生态文明理念内涵,传授可持续发展伦理的原则和规范,是环境理念教育的基本环节。只有认识和领会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容以及相应的环境伦理规范,才能用以指导自己在环境活动中的思想,约束自己的言行;陶冶环境情感也是环境理念教育的必要内容,应当通过艺术作品、实地采风等多种形式,培养对北部湾美好环境的热爱之情。把抽象外在的生态文明理念潜移默化为个人内在的心理好恶;环境理念教育的直接归宿,应当是养成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习惯,自觉自愿地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国际环境法的不断发展:泛北环境合作

沿海沿边是北部湾地区发展的优势。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地球上的水域都是相通的,而大气环流会扩散空气污染。特别是在边境地区,一方的环境污染或破坏必然祸及相邻。北部湾不能是跨界污染的源头,也不应成为跨界污染的受害者。这就需要充分运用国际环境法特别是其中关于海洋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以及危险废物管理的内容,维护中国的及环境权利,为北部湾的生态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国际环境法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但仍然缺少统一的协调以及纠纷解决机构。国际环境法是各国之间协调意志的合作结晶,也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克服各国的政治、司法制度差异而有效实施。因此,要保护北部湾的生态环境就必须加强与泛北部湾国家的环境合作,探索协调机制,建立通报和响应系统,并为可能的环境争端提供解决途径。

生态环境发展范文篇9

环境监测作为我国近几年来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逐渐发展成为了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环境监测是考核并且评价各级政府改善地区环境的质量、治理环境污染的依据条件。针对于我国政府对环境的治理体系以及能力的现代化,环境监测需要不断地去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手段方法,以便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一、環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一)对排污许可证制的监管作用

近几年来,国务院办公厅下达了《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实施方案》的指令,对于相关企事业排放污染物的许可证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强化作用,作出了系统性、整体性的安排。随着这项方案的颁发,环境监测机构为环境管理制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发放排污的许可证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企事业单位必须要严格执行《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实施方案》中的相关排污许可证规定的事项,对于排污物的种类、排放量、浓度的大小都要进行严格的把控监测管理。在环境监测的基础之上,核算出污染物的排放数量,为环境管理机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分配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环境监测机构对于企事业单位是否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排放量,要进行日常地监测监管和相关的考核,定期向相关的部门进行上报,并根据相应的数据,对相关企业做出一个大体的评估。

(二)防治机动车污染的作用

机动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导致近几年城市出现严重雾霾的主导因素。对于防治机动车污染这一重大举措上,也是推动地区空气质量逐步改善的重要措施。这就需要环境监管部门对于公安交管部门、环境监察部门对于机动车尾气检查的这一方面要加强联合执法的作用。

对于本区域机动车或者是非道路移动的机械,执法部门要对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情况作出相应的检查。对于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机动车辆,环保监察部门应该依据环保的相关法规进行相应的罚款,情况严重的机动车辆由公安交管部门采取扣留行驶证的措施。在目前,为了防止机动车尾气排放量的增加,我国省市等的环保机构专门建立了机动车监控部门,方便有关部门对于机动车尾气的检测和管理。

(三)在核与辐射管理中的安全作用

作为环境安全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核与辐射检测,我国在核与辐射的安全管理方面加强了监管力度。在我国省市的地区,在核电地区专门建立了核与辐射环境管理监测机构,对核电站的放射强度进行监管,以及进行相关的应急检测。

除了检测核电的放射性强度的指标之外,还要对大气。土壤、水分、植被等采样进行相关的检测,看其中是否含有人工放射性核素。因此,环境监测在核与辐射管理中起到了一个安全保护屏障的作用。

二、环境监测措施的发展与加强

(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全面提升

作为环境工作生命线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健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国家全面建设环境质量的监测网。所有被监测的站点的原始监测数据都应该第一时间传达到环境监测总站点,实现监测与考核并存的理想要求。

与此同时,国家应该积极建立国家与省级环保部门组成的两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模式。

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面,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完善环境的监测监管的制度,对于内部质量要强化控制,积极推进质量管理的第三方监督的模式,积极设立相关的专家督查评测的机制。对于那些监测数据严重作假并且构成犯罪的工作人员,相关管理人员要依法移交到公安司法管理部门进行相关的处置,要严重惩治不规范监测的督管人员。

除此之外,环境监测中的对于环境危害的监控范围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监测需要根据环境危害的范围的规模做出相应的判断,对于危险信号的预警,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地进行相关的处理。对于环境危害较大的区域会发出预测警报,并作出及时地处理,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提供第一时间的依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全面提升,为实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防治提供了准确的科学监测数据。

(二)构建完善的部级监测网络

部级环境监测网络包括环境各要素监测业务网络、环境管理监测网络以及国家监测信息网络通过构建部级的监测网络,可以提升环境监测工作向着整体化、精准化、全面化的大方向上进行相应的发展。

构建一个完善的部级监测网络可以更好的掌握环境质量的信息情况,对于治理环境污染、保证环境质量情况以及及时发现环境出现的相关问题上起到了一个十分积极的作用。构建一个完善的部级网络,也可以在其发展的基础上,提升环境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只有通过深入地改进相关的检测网络体系,才能加强监测分析的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手段,可以从根本上完善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整体水平。

结语

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讲,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生的摩擦问题还是十分突出的,导致生态环境与人们的需求的差异较大。因此,为了人们对于环境建设的合理需求,环保系统应该积极建设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将环境监测对于环境管理的防治功能发挥到作用的最大化。

生态环境发展范文

【关键词】原生态环境;课程;大自然;幼儿

一、宽松的游戏环境,促进课程衍生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自然环境是影响幼儿环境感知的重要因素,自然中的游戏塑造出不同的个性与特质。在自然环境下的游戏,更能彰显幼儿的个性,在宽松又自由的环境下,幼儿游戏时发生的“争议”也越来越多。恰巧今年园所重修,教室前面有了一大片的草地,本来这是幼儿午后散步的最佳场所,可不知不觉竟被幼儿玩出了一番天地。这天的游戏时间,航航的一个小举动引发了幼儿的“争议”,原来是航航偷偷拔了一棵小草。大家有的说这是不对的,不能乱拔花草;有的说这是杂草可以拔掉的。讨论一会就变成了争吵,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到了老师身上。老师轻轻地问航航:“航航你为什么要拔草呢?”“我只是想看看草在泥土里是什么样子的。”老师顺应了幼儿的需求,将航航拔的草带回了教室。利用这棵被拔下来的小草,让幼儿更直观地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讲解关于植物的一些知识,并来到大自然中告诉幼儿哪些是需要拔除的杂草,哪些是需要被保护的小草,开展了“拔草记”的活动。在宽松自由的原生态环境中,教师在“放任”的同时关注幼儿并捕捉幼儿游戏时发生的问题,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游戏内容,鼓励幼儿积极主动探索。这些做法与幼儿的兴趣需要完美衔接,促进了课程的动态衍生。

二、自助的游戏环境,支持课程发展

经过拔草之后,幼儿对植物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被幼儿拔下来的杂草也就自然而然变成了幼儿的观察对象。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小草没过多久就枯萎了,那还怎么观察呢?“我们把它放在袋子里,就能看了。”“还是放在瓶子里吧。”“把草再种一次吧,要看再。”幼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分别选取教室现有的材料开始行动。分为三组开始尝试,一组将草放进袋子里观察,一组将草放在瓶子里观察,最后一组搬来小花盆,将小草又种了下去。几天之后,袋子瓶子里的小草都枯萎了,花盆里的小草经过孩子们几次的折腾也萎靡不振了,三组孩子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混龄游戏的时候,大班的哥哥姐姐来到枝丫馆,看到了愁眉苦脸的弟弟妹妹们,哥哥姐姐立刻来帮忙了,只见他们一会拿来泥工板,一会拿来透明胶,突发奇想地用杂草制作成了植物标本,这样幼儿就能长时间观察小草了。上文幼儿的想法在教师眼里显然都是不现实的,但是教师没有武断地否定幼儿的想法,而是鼓励幼儿进行尝试,并在背后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当经历失败时,老师通过背后的支持,默默推动活动进程。教师始终给予孩子探索的机会,与自然接触,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交流,提供自主式的游戏环境,支持课程的发展。

三、既定的游戏环境,推动课程延续

《指南》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这说明在既定的游戏环境中,幼儿与周围环境互动,既满足了他们操作摆弄、探究学习的需要,又获得了经验。继前两次与大草坪的亲密接触以后,幼儿越发喜爱这片乐土,一草一木皆是他们的游戏材料,与大自然之间的联系也是越来越多。冬天的到来让幼儿关心起了大草坪上的大树们,就“它们会不会冷?”这个话题,幼儿之间又展开了讨论,最后决定要给大树穿上厚衣服。于是新的活动又产生了,幼儿积极踊跃地从家里带来了帽子、围巾和手套,给大树穿起了厚衣服。活动结束之后,幼儿似乎又觉得有些不妥,纷纷寻求教师的意见。“那谁知道植物到底是怎样过冬的呢?”教师抛出了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我看见外面的树枝上涂了白白的颜料。”新发现又引起了幼儿的好奇心,原来大树过冬要涂白白的颜料呀!经过教师与幼儿的商量,第二天,教师请来了绿化公司的绿化人员和家长,亲子活动“我为小树穿新衣”的活动就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突发的“新事件”由幼儿自发生成,非预期性的体验让幼儿欢呼雀跃,未知的目标使幼儿犹如在迷幻森林中探索,在既定的游戏环境中,教师的语言、行为默默推动着课程的延续,家长、社会资源已经成了孩子们的课程伙伴,孩子在互动与探索中成长得更多。这样多样的环境,既让孩子有机会参与成人设计的活动,也让孩子有机会自己设计活动,全身心投入到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自发产生活动。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对幼儿进行积极的感化和熏陶,可以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幼儿。在原生态的游戏环境中,幼儿通过直接感知、直接经验来学习,进而促进了课程的衍生、发展及延续。

【参考文献】

[1]王玮,沈中伟,王吉吉.幼儿园户外环境特征元素对儿童认知游戏行为的承载[J].学前教育研究,2017,(2).

生态环境发展范文篇11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环境问题;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7-

1概述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因素计划(IHDP)共同的核心内容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作为当代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受到高度重视。有关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多集中于经济高速发展的热点地区,如苏锡常地区、北上广地区等以及一些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如黄土丘陵区、西北干旱区等。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二元对立的格局逐渐被打破,一方面使得农业用地急剧减少、工业用地向郊区聚集,用地结构出现调整、更加合理化与科学化,商业用地、交通用地和绿地面积同步增加;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空气质量下降、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匮乏、城市热岛效应等,这些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快速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理应正确地掌握土地利用方式,分析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因地制宜地采取实际行动,处理好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改善生态环境,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合理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配置,努力达到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将土地资源的利用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与解决环境问题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土地利用的文献资料和实践现状的梳理,发现土地利用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探寻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策略。

2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和交通用地等所占比例不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不同,需要区别对待城乡生态环境问题。

2.1农业用地结构单一,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产业化经营

我国大多数地区农产品结构单一,粮食生产南方以水稻种植为主,北方以小麦玉米为主。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等用地面积相对较少,林副渔三产业的农业产值较低,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农业种植中家庭经营占主导,耕地规模化利用的比例过低;先进科学种植技术的匮乏导致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生产效益不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灾抗风险能力差。农业发展模式的单一化造成用地结构单一,无法带来规模效应。

2.2农民重用地、轻养地,耕地总体质量不断下降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得农民摒弃传统的种植技术,农田所需肥料由化肥所代替。加上农药施用量的超标,造成土壤成分和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变,比如土地有机质含量不高、肥力下降;中低产田较多、高产田少等。农民受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所限,土地保护意识不强,在使用过程中重用地,忽视对土地的培肥提质,使得耕地质量持续下降。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形、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土地质量令人担忧。

2.3农村居民点规划不合理,用地效率不高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中规定:“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小于150m2”,虽然我国农村居民点人均面积基本上符合这一标准,但是村落建设以分散式为主,集中建设占少数;农村房屋以平房居多,庭院较大,房前屋后有一些抛荒的土地,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低下,新农村建设需要重新规划。

2.4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环境质量令人堪忧

相比城市,农村的空气质量较高,然而受到经济条件和传统生活习惯的制约,多数地区的农村环境状况令人堪忧。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造成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方面的设施简陋,生存环境差。大部分房屋都是由当地农民自行修建,结构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甚至有些年代已久、年年失修的危房。居民点道路、水利、排污等基础设施缺乏,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生活污水乱排乱倒,畜禽养殖户不顾他人利益,简单排污、方便化处理,不仅占用了土地面积,更危害了土地的肥力,影响了农村长远发展。有些村庄目前还存在露天粪坑,严重影响农村景观,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接踵而至。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务工,村内房屋闲置、杂草丛生,耕地无人经营管理,造成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低下。

2.5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呈水质性紧缺

土地利用方式直接与水资源挂钩,用地结构的不合理使得水资源有效利用率持续下降,水体受污染程度较高。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乱排,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危害水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过高,规模化养殖污水达标率低等加剧了水资源水质性紧缺的程度。部分农村居民任意地改厕建厕,造成内外部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即使是在一些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村民的饮水安全系数低,自来水普及率不高。

2.6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时有发生

在山区地带,山地多,降雨量丰富,每年雨季时暴雨和强降水对土地造成威胁,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且伴随着山洪、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较低。平原、丘陵地带也同样需要保证植被覆盖率,不能随意占用林地,无规则地将低坡园林地开发为耕地,森林覆盖率关系到水土流失发生率,关系到土地可利用面积,无故占用林地、砍伐树木的行为要受到严惩。

2.7城市经济效益占主导,环境问题增多

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带来第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也使得城市人口持续增加,环境承载力负担加重。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使得私家车数量飙升,机动车尾气超标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工业粉尘、建筑建筑扬尘等可吸入颗粒物增多,对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许多城市居民为了避免工业中心、商业中心的环境威胁,开始向城郊地带迁移,导致城郊地带的环境压力增大,房地产开发商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将原本用于绿地建设的面积也改成住房用地,大大加剧环境恶化的程度。

3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

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需要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力量的共同作用,需要全社会的监督管理,人们自觉遵守土地利用规范,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逐步、分阶段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3.1培育和提高公民生态环境意识

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缺乏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治污的关键在于人,人类活动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好坏起着支配作用,影响土地功能效用最大化。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质量,要从培育和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着手。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的宣传向城乡居民普及环境科学基础知识,使每个公民能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遵守生态规律,增强公民对土地生态系统的认识,促进公民转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停滞不前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自觉养成生态保护行为,将生态文明意识寓于日常生活之中,避免一些可以预期的土地利用不当的活动。

3.2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生态规划

由上述土地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看出,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某一部门的经济活动需要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安排好资源利用与地域组织,不能以牺牲其他部门的经济利益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前提。土地规划部门尽量做到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整体功能原则和生态价值原则。由于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存在明显差异,不能照搬照套其他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功能、不同基础状况进行土地分区和用途管制,健全完善土地利用规范管理条例。要将某一区域视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尊重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和生态伦理,寻求代内、代际以及物种之间的公平。根据生态环境状况,适时调整各项用地面积比例和空间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生态产业,保证经济效益不能脱离生态效益的轨道。

3.3加强土地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的管理水平

土地利用的长效发展离不开土地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使用完善的科学的土地利用评估体系,用适当的市场价格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制定与农地相配套的优惠政策和补偿措施,实现城乡土地的统一合理化,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尤其是要加强对土地管理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力度,严惩那些不顾生态效应只为个人利益的违法用地现象,对土地实行动态管理。

总的来说,按照不同地域的土地承载能力、自然状况和经济社会条件,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选择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方式,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注重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发展范文1篇12

保持货币币值稳定,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健、快速增长是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终极目标。而货币政策影响并制约着金融生态环境,如果能够合理调控货币政策并投放货币,社会经济就能够实现快速增长,从而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反过来说,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根据政策制定和实施时的金融生态环境而确定,因此说金融生态环境也影响着货币政策的制定及其有效性。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目标是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及创新型的和谐社会的建立。在这一过程中,一系列货币、财政等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必不可少的。各类金融机构是保持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参与者,将金融市场和各种市场主体连接了起来,其运行状况对企业、居民等对市场信号的反应程度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同时货币政策也间接地受到影响。要想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就必须在宏观上保证具有适度的社会整体层面的行政影响,有健全的社会法律制度以明晰金融产权,并构建起兼有国有、民资和外资、全国性和地方性、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在微观层面,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的信用评价等同样起着结构性作用。通过法律规范保证金融机构严格依据政策信号和市场变化对其经营策略进行调整,从而引导微观市场主体也能够依据政策和金融机构的价格、存量及放量等信号对自身行为进行恰当的调整,保持政策传输渠道的通畅性和政策传导效果的真实有效性,实现国家有效调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想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就必须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积极有效的完善,尤其是降低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进一步完善对小微企业的帮扶及对民间金融市场的改革,以使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得到切实的维护,确保国家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行。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形成银行不良贷款和造成企业违约的原因纷繁复杂,既包括行政干预不恰当、金融监管制度不健全等其他体制因素等,又受到经济周期及国际贸易等大环境影响。而不恰当的行政干预及金融监管制度不健全等原因是在不完善的金融生态外部环境下形成的。因此,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刻不容缓,必须尽快促进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积极作用的长效机制的形成,从而切实巩固金融稳定,从根本上解决金融安全稳定运行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促进金融业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服务。。金融资源吸引力是地区间金融资源的外在表现,其强弱与地区间金融资源的差异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说,地区经济整体投资与运行环境的竞争力受到金融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同时,金融生态环境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产生制约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环境优质地区更容易吸引区域间的资金。我国已经开始了对银行和地区的风险评级体系的建设,这将会促使金融机构和地区的风险评估的压力的形成,迫使风险较大的地区切实有效地改进其金融生态环境,培育本地区的市场经济氛围并不断改善地区经济运行环境。可以说,如果一个地区缺乏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资金就几乎不可能大量地流向该区域,区域的经济发展也就会受到极大的阻碍。因此,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要想提升本区域的金融竞争力,促进不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对本区域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具体体现为积极深化本地区企业的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建设,健全财务会计制度,以提升企业管理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资金有效使用及管理能力以及在市场经济中的抗风险能力等。如果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将会持续吸引资金聚集,使资金和人才等要素向本地区流进,鼓励创新,促进就业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转型与升级。地区经济的竞争力将会因此得到有效提升,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尤为适用。

1.完善金融生态所需的法律环境。金融生态的健康与平衡发展严重依赖于金融法制条件,金融法制条件对金融生态的有序性、平衡性等有着直接的影响,决定着金融生态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完善的金融法制环境是构建平衡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必要条件,其中包括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民间金融制度的建立及执法力度的加强等。如果没有健全完善的法律,那么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也就不能对金融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公民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诚信意识也很难树立起来。这些因素的缺乏将直接危及金融机构的稳健、持续经营。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关法律制度仍不够健全,尤其是民间金融制度的建立及运行。民间金融的形式是多样化的,不仅局限于民资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与企业间的债权融资,还包含了股权融资。近年来,私人股本及创业投资基金等新兴金融工具的兴起便极大促进了我国的创业企业及高成长企业的产业化。2.推进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经济和金融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目前,金融生态状况已经发展成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只有将改善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业务运营机制和优化银行及小贷公司的客户质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切实的改善。例如,在长期的发展中,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内部权责不明晰、组织能力较为低下,而且财务状况和诚信意识也亟待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商业银行通过努力促进了自身服务技术的提升,但面临着的信贷风险仍然会较大。因此,要想真正实现促进金融生态优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借助政府、银行和企业的共同合作平台,加快企业客户的市场化改革及信用体系建设,将优质的金融需求培育出来,并促进政府、银行、企业间良性互动局面的开创和形成。综上所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在可持续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将会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反,如果金融生态环境恶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阻碍。需要明确的是,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及优化具有长期性及全局性的特点,并不是短期通过较为集中的努力即可实现的事,也不是某个独立的部门或区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只有通过完善金融法制建设,政府加以引导,银行及企业在充分认识到金融生态大环境的优化及维持平衡对其个体具有重大影响的前提下,金融生态链的各组成部分才能有机地互成体系且不被阻隔,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使我国正在进行的各项金融改革收到成效,最终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夏达工作单位: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双减政策的背景及意义范例(12篇)

    - 阅0

    双减政策的背景及意义范文篇1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的迅速发展,各种矛盾和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成为中美关系中的突出问题,频繁见诸于媒体新闻。当前,中美经贸关系正逢美国国会贸.....

    生育率的影响范例(12篇)

    - 阅0

    生育率的影响范文关键词:水氮耦合;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干物质量;水分利用效率中图分类号:S512.107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7-0087-04水、氮是小麦高产的决定性因素,也是.....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