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对家长的利与弊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双减政策对家长的利与弊范文篇1

【关键词】财务报表舞弊审计对策

放眼近几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但是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各大集团公司中的财务报表却并不能如预期准确如实的反应实际情况。为了投资、利益回报,财务报表舞弊现象屡见不鲜。财务报表舞弊会对市场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持续的恶化势必会造成社会信誉危机。在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财务舞弊的审计工作应当被提起重视,重视审计对策,加强审计力度,以期实现相对健康的财务状况表现。针对财务报表舞弊的审计相关问题,需要我们对于财务报表舞弊出现的原因以及表现做出介绍,从而对症下药,找到相应有利的审计对策。

一、财务报表舞弊出现的原因以及产生的恶性影响

任何一个企业或者说会计主体,为了运营的需要必须向外界提供反映自身财务状况和经营的财务报表,专业的财务报表需要包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或者是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1]。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财务报表舞弊现象就是主观的对于报告中的数据进行欺骗性或者是错误的修改,以期实现欺骗报表使用者。在诸多的财务报表舞弊现象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夸大自身资产和收入,在对于自身负债上主观减少虚报等等。

(一)财务报表舞弊出现的原因

首先财务报表体现出的盈利状况不仅能够在资本市场效率方面体现出一个企业集团的未来发展前景,并且有时这个财务报表的情况还与领导层面的股权分红相关联,很多高级领导职位的管理人员为了自身利益,会通过财务报表的虚报,增加个人利益。在实际的财务报表中,如果公司主观有一种战略就是要去满足或者超过预期的盈利状况,这就在无形中会迫使管理人员去虚报财务状况,甚至会得到某种程度上的鼓励去进行舞弊行为。

其次现在上市公司为了在股票市场上得到更多的资金,会导致出现肆意编造财务信息的情况。像这种超额的经济利益驱使也是财务报表舞弊发生的诱因之一,通过财务报表的虚报可以获得更加长期的融资和额外的资本投资;进行股票价值的维持或增加;即便是不好的财务绩效也要通过虚假信息进行舞弊,从表面上解决财务困难[1]。

再次就是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问题。不管怎么说,财务报表是直接出自财务人员之手,出现舞弊现象,财务会计人员是直接的参与者,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总是不注重自身职业道德,再加上企业不去制定统一的会计职业准则,就会在法律意识薄弱的前提下为了迎合公司利益需求做出违法乱纪的舞弊现象。当然在此其中,也不缺少个人利益的趋势,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舞弊。

(二)财务报表舞弊造成的恶性影响

财务报表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参考作用,企业管理的决策层是依据财务报表来把握企业过程的成就与企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财务报表的数据预测对企业未来发展做出一个比较合理的预测和规划。因此财务报表舞弊的话,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在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下,进行财务报表舞弊操作,从长远来看会使得相关决策没有理论依据,并且严重弱化了财务报表本身所具有的职能。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管理当局决策失真。长此以往,企业基础管理与内控机制就会受到威胁,严重制约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除此之外,财务报表还影响三大相关方的决策。如果舞弊失实,就会对于很多相关的决策造成颠覆性的危害。相关方包含潜在的投资者,还有企业员工和政府调控部门。潜在的投资者根据企业财务报表的表现决定是否要投资该企业,公司内部员工也是通过企业财务报表看到自己的应有权益是否得以实现并据此与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对比,决定是否符合自己预期目标,而政府部门根据财务报表的情况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把握,从而制定合理的调控政策[2]。如果财务报表舞弊,三方就会做出错误甚至截然相反的决定,这样一来就会五行中破坏了市场秩序和环境,对于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背道而驰。

再有就是一种诚信体系建设的问题,财务报表舞弊必然不利于诚信体系建设。在会计行业中,参与者的诚信是本行业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虚假的财务信息或者说财务报表舞弊的行为会严重的破坏经济效率和效益,造成市场秩序破坏,出现诚信危机,对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极大的阻碍。

二、对于财务报表舞弊现象审计的相关有力对策

针对财务报表舞弊现象对于审计需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财务报表舞弊的审计程序需要规范

首先要求审计人员要加强舞弊迹象的识别。要加强审计参与人员的职业素养,能够准确识别出潜在或者存在的财务报表舞弊迹象。其次要能够准确科学的对于财务报表进行评价,对于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错报风险要及时纠正,因为相关数据之间与公司的发展存在着很大关系,影响着决策的准确性。再次对于审计的实施要有一定的计划性。要有一个特定的小组,小组的参与人员必须是经验丰富或者是技能出众的人员。审计中的相关程序和不当之处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时调整,以适应会计报表整体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水平[2]。最后审计一定要实施才能得到效果,尤其是进行风险再评估及修改审计计划,针对于此必须要对审计的范围进行扩大,甚至修改审计的程序,并且还要对于审计意见与结论进行合理保证。除此之外,要着重强调对于审计方法的优化,要通过专业的辨识进行合理审计。

(二)在进行审计的同时最终要的一点是需要了解所需要审计客户的经营状况

审计的目的就是对于企业运行状况提出意见和问题,因为要对客户的经济情况做好深入地剖析和探究,参与人员要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客户信息。不仅需要了解企业的所存在外在竞争情况和经济发展程度,而且还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绩效水平和实际的财务结构。只有深入地对企业进行了解,才能在实际的审计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于财务报表的舞弊迹象进行准确把握。使得参与审计的工作人员能在实施工作当中了解到所可能会碰到的困难和问题,以便提前找到应对策略,从而进一步加强财务报表舞弊的审计质量和水平[1]。

(三)在实际的操作中还需要做好实地调查,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多邀请业界经验丰富的专家

审计参与人员在进行拓宽范围同时能够提高发现财务报表舞弊的概率。在进行调查工作的时候,审计人员要做好外部和内部的双重调查。作为外部的要加强企业生产现场的调查,对于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有个比较详细的了解;作为内部的审计调查,要加强与内部工作人员的调查询问,以此来获得企业详尽并且准确的信息。

三、小结

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比较迅速,但是我们需要认清的是中国经济尚处于市场经济初期,对于财务报表舞弊现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同时也是更深层次道德信念的凸显。因此,对于财务报表舞弊审计的相关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问题,需要企业以及投资者还有政府三方做好三位一体的监督和相互之间的沟通协调。我们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加强舞弊现象的缩减,才能使市场经济秩序恢复平稳,使中国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季君.财务报表舞弊的审计对策[J].商.会计审计.

双减政策对家长的利与弊范文篇2

论文摘要:会计舞弊不仅是会计信息失真,而且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后果;新会计准则提出了公允价值的运用,由于公允价值难以形成统一、稳定的评价尺度(标准),因此很可能会成为利润操纵的手段之一;本文运用经济学的思想对公允价值模式下会计舞弊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公允价值模式迅速成为当前会计谈论的热点,而企业会计舞弊这个永恒的话题,在会计计量模式由历史价值转变为公允价值之后,本质并不会发生改变;但是由于公允价值难以形成统一的评价尺度,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会计舞弊的人手点之一。本文将对公允价值模式下会计舞弊行为进行博弈分析。

一、公允价值

所谓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对公允价值的含义表述有三个方面:其一,公允价值是以公平交易为前提;其二是交易主体必须是自愿交易,不是被迫的或清算的销售交易;其三,公允价值是一种计量属性,其本质是与市场公平交易相联系的而非其他主体对特定资产和负债的认定。根据世界主要国家或组织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的界定不仅包括资产和负债,而且包括金融领域及非金融领域,其组成要素有交易(公平交易、现行交易、当前交易、有序交易、非强迫或清算销售)、市场(资产或者负债的市场)、市场参与者(熟悉情况、不关联、自愿)、资产(销售)或负债(转移)、价格。就真实性而言。从理论上讲,公允价值显然比历史成本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计量对象的真实价值,但在进行实际测量时,真实性通常用会计数据的可验证或多次独立计量的均方差来衡量。事实上,由于交易双方及评价主体存在诸多方面(交易、评价主体的背景、学识、目的、观念等)的差异,以及同一物质的效用对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甚至对相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差异也是很大的,因此公允价值难以形成统一、稳定的评价尺度(标准)。

再者,财务会计强调以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为基础。反映真实,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由于公允价值本质上是一种效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观判断,因此其可靠性很难保证,而没有了可靠性,相关性也就失去了根基。如此一来,就很难保证公允价值使用的过程中,能够真正从主观上做到公允。

最后,公允价值有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公允价值极有可能再次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就拿非货币(即实物)交易来说,过去非货币交易产生的收益,只能计入资本公积金,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可直接计人当期收益,进入企业利润表。高价处置资产,是上市公司包装利润最常见的手法。如上市公司的一块资产(或股权)账面值200万元,却以400万元或更高的价格出售。以前需现金交易时,证监会还规定,至少必须50%的转让款到账才能计算收益,现在非货币交易也可以轻而易举地作利润了。资产置换双方都将各自的非货币资产高估,然后互相交易双方账面上都有利润,但是事实上,这些利润全是空利润。

因此,公允价值使用过程中难以确定评价尺度、主观性过强、很可能成为利润操作的工具是其推广与应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几个问题。

二、会计舞弊

(一)会计舞弊的危害性

所谓会计舞弊,是会计舞弊主体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利用职权之便,使用会计技巧,篡改账目,以达到谋取私利或欺骗他人(投资者、债权人、审计、银行和税务等)的一种有计划、有预谋的行为。

会计舞弊的危害性很大,至少表现在:(1)侵犯公司股东、债权人、顾客及雇员的合法权益,使其蒙受巨大经济损失;(2)舞弊所制造的错误信息将严重误导各类决策者,从而导致各个市场行为主体乃至国家相关决策机构制订出错误决策,严重破坏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破坏市场运行机制;(3)通过隐匿收入、虚列支出偷逃国家税款,导致国家税收流失;(4)使我国远未成熟的证券市场饱受虚假错误信息的冲击,严重误导证券投资者的行为,破坏市场游戏规则,加剧市场投机和市场波动,影响社会安定。

(二)会计舞弊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

根据美国舞弊审核师协会的研究,形成会计舞弊必须满足三个前提条件:(1)存在舞弊动机;(2)存在舞弊机会;(3)事后被发现的可能性很小。

会计舞弊作为一种违法的表现形态是自古就有的,可以说是随着会计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会计的发展而变化,而且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隐蔽化。会计舞弊的这种变化着的特征是与社会、经济、政治等制度相关联的。尤其在一个优胜劣汰、竞争激烈的社会氛围中,那种通过合法和非法手段去猎取财富、谋取地位的强烈动机,处处存在,伴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阴影一私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只有表现形式与程度的不同。但并不能得到消除,这种情形在会计上的表现就是制造会计舞弊。以达到满足私欲的目的。

舞弊主体通常是公司会计资料相关人员,有股东、经营者、员工、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也即会计信息的相关者。会计信息的相关者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既包括集体利益也包括个人利益;既包括直接利益也包括间接利益。会计信息的各生产者对利益的追求不完全相同且又不可避免,因此,会计舞弊主体动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八种动机:奖金动机、借款动机、纳税动机、隐瞒违法行为动机、股票发行和上市动机、配股动机、避免处罚动机以及炒作股票动机等。

会计舞弊主体的动机是产生会计舞弊的决定性因素,但有了动机,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产生会计舞弊。会计舞弊的产生还有赖于一定的外部条件。外部条件主要包括:法律政治环境;会计业务环境;人文环境等。本次新《会计准则》颁布提出的公允价值就是会计业务环境中很重要的变化,难以确定的评价尺度和过强的主观性可能使公允价值成为会计舞弊的应用点之一。

当然,具备了会计舞弊的三个前提条件是不够的,是否会发生会计舞弊还取决于会计相关信息者的判断和选择。这需要应用经济学的博弈理论来进行分析。

三、会计舞弊中利益相关者舞弊行为的博弈分析

在当前会计业务中,我们运用成本效益原则对会计舞弊行为进行博弈分析。首先分析舞弊成本,即会计舞弊行为需要付出的代价。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实施过程中所付出的物质成本,几乎为零;第二,实施过程中的作假难易程度,比如若使用历史成本法,则舞弊人员对账面成本的可操纵空间比较小,而若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则会由于公允价值不确定的评价标准和较强的主观性,使得舞弊人员更加容易按照自己的意图操纵资产的入账价值;第三,实施之后,作假行为查处后被有关部门追究可能会受到的制裁和惩罚,即依据法律规定的违法行为所应承受的代价,表现为吊销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停业、整顿、解散等处罚给国家和社会、个人造成的财产损失,应当以财产或其他经济形式给被损害人以补偿;第四,信誉上受到的损失,如被查出之后会背上欺诈、作假等罪名会给投资者、债权人等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的负面印象,为企业后期的发展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其他还有如行为人、责任者受到的各类法律责任的追究等。以上这些用成本C表示。其次,分析舞弊行为带来的效益。即通过舞弊谋取的各种不正当经济、政治利益,用P(P≥0)表示。舞弊行为一旦被严厉查处而受到惩罚的付出的全部应为-(C+P),假设用R表示舞弊行为被迫究率,则(0≤R≤1)。

对会计舞弊的期望收益,运用权数分析法。其关系分析如下:

会计舞弊的期望收益:

-(C+P)×R+P×(1-R)=(-2p·c)×R+C

如实作账的期望收益(谋取不正当利益为0):

0×R+0×(1-R)=0

则舞弊人员的会作出如下选择:

当期望收益(-2P—c)×R+C>0,则选择弄虚作假;

当期望收益(-2P-C)×R+C

当期望收益(-2P—C)×R+C=0,二者选一;首先要控制舞弊,就必须保证(2P—C)×R+C

《企业会计准则》赋予的C与R都较小。法律确定法定成本C过低,查处力度弱(R极低),就导致了会计行为主体较为普遍的非法律安排,造成领导者责任不到位,处罚标准不明,查处力度微弱。

首先,舞弊成本C过低。如《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以及其他人员都是会计责任主体,结果造成无人负责;犹如,其规定大多对企业、不对人进行处罚,造成监督机制不健全,行政权大于法律,执行系统效率低,权威小。再如,我国《会计法》“法律责任”一章中提到“情节严重”、“构成犯罪”、“重大损失”等词都未量化,也无具体的解释。所以,大多数相关会计人员心存侥幸,极易成功,即使查出来罚款,损失也不一定会影响经理人及会计人员的利益。即他们所预期的成本C比较小,因此,应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将法律责任量化或给予具体解释。加大其法律责任与执法力度,加大成本C的值。从而降低舞弊人员对会计舞弊的预期收益,选择放弃会计舞弊行为。

其次,查处力度弱,舞弊被查处的概率R过低。究其行为动机。主要是舞弊人员以身试法所获取的利益远大于付出的代价,代价越小,谋利越高,作假行为发生的概率就越大。如果一个企业如实做账而另一个企业作假,如实做的获益很小,作假账的则获益很多(因被追究风险小。但潜在利益巨大),这必然助长作假之风蔓延。因此。国家和企业都应该采取相应行动,适当使用杀鸡吓猴的做法。加大作假人员对舞弊成功的概率P的预期值。使得其相信P值较大,从而减少其对会计舞弊的预期收益。从而选择放弃会计舞弊行为。

四、结论

在公允价值模式下,加强会计舞弊的监管。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细节问题作出尽可能详尽的规定和说明。例如,准则中应该明确指出何时采用公允价值,确定公允价值的标准是什么,在采用公允价值后因账面价值调整而形成的差额如何处理等等。因为只有这样详尽、具体的会计规范,尽力统一公允价值的评价标准,减少公允价值的主观性。才可以减少操纵利润的可能,加大会计舞弊的操作难度。即加大作假成本。

2强化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如优化董事会结构,完善其监督功能。董事会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重要因素,对于监督公司管理当局防止会计信息舞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又如保证监事会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首先,要改善监事会成员的来源结构,增加一些独立性高的监事,尽可能将监事会的经费与报酬交由股东大会决定;其次,要提高监事会成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性,增加监事的责任感和执业水平;最后,要在实际操作中明确落实监事职权的保障,并加强对玩忽职守的监事的惩戒和独立董事赔偿机制的建设,再如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即加大作假难度。

3加大对监管者工作业绩的奖惩力度,可促使监管者尽职尽责,积极实施严监管。具体的做法如: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即国家以及企业投入成本以及成立的可能性。由处罚力度、处罚严格程度和检查力度所决定的会计监管环境是制约企业会计行为的关键因素,它决定企业会计舞弊的成本,并制约着企业的会计行为选择;监管者所受奖惩的大小和监管成本的高低影响着监管力度,而企业根据监管者的监管力度,选择实施会计舞弊的概率。因此,加大监管力度才能加大舞弊人员预期收益,使其选择放弃舞弊。

4加强对企业会计舞弊的惩处力度,加大会计舞弊被查出的损失,可以促使企业实施会计合规行为。抑制企业会计舞弊现象。即同时加大舞弊行为被迫究率P,以及舞弊成本C。根据博弈理论,即使企业会计舞弊被查出的损失足够大,但如果监管乏力,对舞弊者而言也只是不可置信的威胁,企业必然要继续舞弊。因此,单纯加强对企业会计舞弊的惩处力度、加大企业会计舞弊被查出的损失,而不改变监管者的期望得益,虽然在短期内使企业会计舞弊现象有所收敛,但长期内却导致监管者降低监管力度,对抑制会计舞弊现象无效。我们在治理企业会计舞弊时不能只单纯加强监管者的监管而忽略对会计舞弊者的惩处。企业是否实施会计舞弊以及监管者是否尽职尽责查处会计舞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采取对一方的惩罚来诱其行为。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治理企业会计舞弊的政策,只片面强调加强对会计舞弊者的惩处力,但惩处不严,检查不力,而且还忽视了降低会计信息的监管成本与明确监管者的职责,更少对监管者失职行为的处罚,这恐怕就是我国会计舞弊现象不减反增的症结所在。

会计舞弊行为,其具体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极为复杂,要治理,就不能单纯靠一种措施,而必须注意对多种治理措施的综合运用。为此,应该以会计法制建设为核心。尤其对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细节问题作出尽可能详尽的规定和说明;辅以深入细致的监管行为,并铺开多种形式的奖惩制度;进一步规范经济秩序。加强对企业会计舞弊的惩处力度;结合加强惩治腐败,以促进会计行为的好转。总之,会计舞弊的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相互协调,才能为我国的经济的顺利发展创造良好的会计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建刚,朱金一,公允价值的内涵、本质、计量追求与运用关键[J]财贸研究,2007,(4)

[2]赵磊,翟春风,公允价值的理论缺陷及应用难点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8)

双减政策对家长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波动;国际贸易;影响;分析

现代经济中,全球效应明显,不同国家由于政治、经济等综合国力水平不同,在国际贸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货币汇率的变动也存在经济性和政治性的变动特征。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而确立的各国货币汇率作为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是体现国内外经济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处理国际经济关系最有效的手段。汇率波动不仅会改变一个国家贸易收支状况,还会改变国内外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从而对一国的经济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因此,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分析我国国际贸易地位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一、人民币汇率研究

汇率也称为汇价,是两个国家不同币种之间兑换的比率,也是货币价格比较的一种形式,人民币汇率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会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波动。人民币汇率上升或下降对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汇率上升说明国家经济实力提升,总体经济水平发展良好,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汇率下降则会造成国内资本的外流,但同时,可以扩大出口,抑制进口,增加外币购买力,扩大国际贸易顺差。因此,人民币汇率变动是我国经济国情的集中反映,汇率上升、下降各有利弊。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说,人民币升值或贬值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从政治影响角度来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较大,集中反应了我国综合国力发展对国际局势的影响。人民币贬值主要是因为中美货币政策导致利差收缩,目前来看,人民币贬值弊大于利,影响出口贸易,资产外流速度增快。人民币持续贬值的主要原因是中美利差收缩,资本跨境流动导致人民币汇率出现不同程度波动。从以往经验分析,人民币贬值产生较大经济压力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和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在1997、1998年间,东南亚国家经济均受到较大冲击,人民币大幅贬值,制约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2008年发生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在危机过后出现贬值,对此,国家下调基准利率,旨在收缩中美利差。人民币贬值期间,国家相继出台货币政策,积极收缩中美利差,因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保持相对稳定。近年来,国际贸易的发展使人民币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经济增长速率有放慢的趋势,外部需求不足,多持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贬值压力大。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国际货物贸易的影响分析

(一)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影响

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主要有两大优势,吸引外商投资和缓解外债压力。人民币汇率上升说明国内经济环境良好,吸引外商投资,推动国内生产消费水平增长,解决就业问题,并且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转变。对于经济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引进外商投资,通过贸易与服务业的发展,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协调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人民币升值,在偿还外债本金和利息时份额有所减少,减轻我国外债负担。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后一方面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但是相应的投资者在完成同等规模的投资中需要支付更多的本国货币量,投资成本增加,不利于企业利润积累,因而外国直接投资减少,人民币币值增值过快,可能导致部分外商撤资。人民币升值,购买国外同样同量商品所要支付的货币总量减少,出口企业赚取的国内外商品差价额则减少,一些出口企业会因为利益亏损导致缩小规模或直接倒闭,这就产生大量失业人员,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二)人民币汇率下降的有利作用

人民币贬值可以作为一种经济调控手段,促进贸易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我国企业获得机遇与挑战的同时也面临资金风险,国际经济环境具有不稳定性,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均会受到严重打击。根据我国贸易进出口和国内物价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有恶化趋势,人民币长期持续升值,是一种不合适的异常经济现象,因而需要利用人民币贬值刺激出口。通过人民币贬值,可以间接提高外币购买力,使同等数量的外币能够购买更多中国产品,刺激国内经济的发展与国内经济贸易。人民币贬值,相应的外币升值,中国产品在出口贸易中更具优势,因而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下降,吸引购买,出口量增大;与此同时,国内产品价格下降,国外产品价格上升,我国进口产品减少使贸易顺差增加,从而进一步提高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内市场竞争力。

(三)人民币汇率下降的不利影响

人民币汇率下降即人民币贬值,也会引发一些贸易纠纷、造成经济摩擦,不利于国家经济安全与稳定。人民币贬值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本国产品出口,但并不是放缓解决外部需求问题的主要方法。人民币贬值以后,企业依靠运营成本减低获得存活”几率。但这种情况不能维持较长时间,对于一些失去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通过人民币贬值降低生产成本不能使企业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动力,仅是延缓企业退出竞争市场的时间。总体来说,人民币贬值不是经济发展手段,而是经济调节手段,具有时间性和阶段性,长期实行人民币贬值政策将影响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不利于市场金融稳定发展。人民币汇率下降是本币汇率变动的自由性选择,其弊端或益处具有双向性,不可一概而论。

三、人民币贬值对我国国际金融贸易的影响分析

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反对货币竞争性贬值,人民币贬值过快,不仅影响国际金融市场,还可能带来一些政治上的摩擦。中美货币利差短期内难以避免,人民币贬值幅度控制不当,可能会加快资本外流,引发国际市场经济恐慌。人民币过度贬值会使投资者信心不足,影响国内股市走势。发生较大幅度的人民币贬值,也会使企业债务负担加重,海外偿债压力大,企业发展受制约。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发展中,本币贬值会使国际化水平下降,不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同时,我国国际金融市场管理与发展制度尚需要完善,国际游资在资本市场活跃,趋利性和流动性强,不利于金融市场正常秩序的维护,容易引发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

四、建议与措施

人民币汇率下降,总体上弊大于利,需要采取宏观调控,控制人民币贬值,打破贬值预期。因而对外可通过公共媒体传达人民币汇率稳定信息,关于我国推行的一篮子”货币政策不需要再过度强调,否则会产生人民币汇率下降的误导。保持人民币与美元较稳定的中间差价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对岸市场汇率。要保持对岸市场汇率相对稳定需要采取必要的市场干预手段,控制人民币贬值预期误导。另外,我国需要监督跨境资本流动情况,实行资本开放的同时就不能再采用独立的货币政策。根据人民币贬值形式,要保持汇率稳定,需要关注资本开放阶段项目执行情况。监督管理资本流出,有利于降低国际资本对国内经济的打压风险,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起监测统计体系,提高跨境资金外流预警水平,鼓励外资直接投资,打击资本非法外逃和虚假贸易。人民币汇率波动是市场经济变动的反映,必要时候,国家需要采用经济调控政策控制人民币的持续贬值,保证经济发展稳定。人民币汇率变动产生的影响有利有弊,需要正确、客观看待,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改革政策,层次性、阶段性的实行货币政策,使人民币汇率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同时在国内经济发展中积极鼓励本土企业发展,同时政府予以宏观政策鼓励和支持,拉动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减少外贸进口依赖度,使国内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中提高市场竞争力,占据更大的国际市场,进一步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五、结语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政治经济一体化,货币汇率成为国家经济变量变化的宏观参考要素,人民币贬值对企业进出口贸易和产业经济格局发展影响显著。这种影响作用具有双面性,有利有弊、利弊参半,主要需要在本币贬值时,积极实行货币改革与汇率改革,通过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调整产业结构、控制和规避金融风险,维护国内、国际市场经济秩序。

【参考文献】

[1]周宇.论汇率贬值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基于主要国际货币比较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6(4)

[2]陈卫东,王有鑫.人民币贬值背景下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渠道、规模、趋势及风险防范[J].国际金融研究,2016(4)

[3]郑慧敏.人民币贬值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分析[J].金融经济,2015(8)

双减政策对家长的利与弊范文篇4

一、中国高额持有美国国债成因

(一)我国外汇储备总量增大

虽然各个学者针对于我国所持美国国国债意见不一,但在一个问题上基本达成共识,即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数额的变化和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基本一致。我国基本保持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给不断增加。2001年-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以年均超过2,000亿美元的速度积累。同样的,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速度也在迅猛增长。据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2001年末时中国持有美国国债仅为786亿美元,而2008年末已达7274亿美元。截止至2012年年末,中国外汇储备达3.31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详见表1。面对如此巨大的外汇储备额,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也就不足为奇了。

表1我国近几年来外汇储备与所持有美国国债

单位:亿美元

注:美国国债持有量以当年年末数值计

资料来源:中国数据统计年鉴

(二)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必要手段

近几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相较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受危机影响小,致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了积极的遏止政策。与此同时,中国大量增持了美国国债。根据美国财政部各月公布的数字,截止至2008年12月末,中国2008年一年共增持美国国债2186亿美元,此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的对华政策起到约束作用。同时,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国债,使美元回流,促进全球美元资金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维持美元汇率稳定与世界经济稳定的责任,对世界经济稳定作出了贡献,促进了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展现了大国救世的态度。

(三)中美经济贸易关系

2010年,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加速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贸易往来,中美经贸关系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2012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近5000亿美元,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两国之间贸易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中国高度依赖美国这一出口市场,而美国也不得不从中国进口大量廉价的商品,弥补财政赤字,获得融资支持。因此,有专家学者指出:中美经济发展模式造就了中美金融恐怖平衡”关系,中国在未来20年里仍会保持制造业出口的经济模式,大量储备美国国债,以满足跨国公司进行内外贸易的经常性兑换需求。因此,尽管高额持有美国国债是一把双刃剑,中国却难以选择大幅度减持,只能选择在保持高额的美国国债持有量的基础上,适量减持。

(四)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现阶段,人民币未实现国际化,在国际当中的流通能力远不如美元,虽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美元以失去其霸主地位,但美元在国际结算与流通中,仍占据主导地位,70%的国际结算与交易等仍使用美元。历史经验也表明,主流货币的更替演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尽管现阶段美元面临大量的问题与挑战,但非美元货币的崛起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高额储备美元,则我国谋求人民币国际化的非货币收益之一,其有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信誉,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货币基础。

二、在现实背景下,适度减持美国国债的原因

(一)美国负债率逐年攀升

美国利用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特殊地位,向国际市场发行国债,吸引资本回流,来弥补经常项目的巨额赤字,长期以来,便形成了典型的债务推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即高消费、高负债、低储蓄”。这种增长模式的直接结果是使美国演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美国政府不断扩大国债规模,政府批准的国债上限也不断提高,美国国债呈现出无节制地增长的趋势。

近年来,外国央行尤其是亚洲国家央行一直是美国债券的大买家,其持有的债券规模占美国市场流通国债的逾四分之一。中国和日本是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两个国家。但由与美国国债的安全性与保值性问题,截止至2013年5月1日,外国央行持有的美国国债减少了33亿美元,现共持有3.0万亿美元。美国高额的负债率,使美国国债的安全性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中国不能总是无条件的增持美国国债,如果美国赤字率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中国再选择大量抛售美国国债,则将会导致金融市场震荡,使整个金融市场陷入全面混乱。

(二)美国长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为了拯救金融体系、刺激经济复苏而采取了大规模金融救助政策和超常规的财政刺激方案,并宣布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在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经济复苏的同时,也使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与公共债务进一步急剧攀升,同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疑带来了美元的贬值,使得各国持有美国国债市场价值大大缩水。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使得购买美元资产面临着更大的到期本金的汇兑损失风险,严重阻碍了中国央行的政策的顺利进行与实施。我国外储投资损益很少有人知道,国家外汇管理局也从未公开过损益表。但根据有关专家评估,将每年外汇储备增量以当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测算换汇成本,再以升值后不同的汇率水平测算汇率成本。截止至2010年年末,2003年以来,每年增加的外汇储备已经发生的汇率损失约达2711亿美元。若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到6,2003年以来增加储备的汇率损失约5786亿美元。因此,从经济因素来说,美元有贬值的趋势,这是中国要减持美国国债的根本原因。

(三)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

2011年美国两党的债务上限之争和标准普尔评级机构将美国信用评级由AAA下调到AA+,使得美国主权债务问题再次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至AA+之后,美国国债收益率呈现出非正常、不稳定的波动走势。我国作为美国国债的第一大持有国,面对信用级别的下降,偿还风险的增大,必须权衡利弊,选择减持美国国债。当然也不可贸然大量抛售,仍必须保持一定的美国国债持有量,同时密切关注美国巨额债务的可持续性及财政整顿的政策走向。

三、政策性建议

现阶段,我国外汇储备结构较为单一,中国应做好国际金融市场可能崩盘的准备,丰富储备资产构成品种。因此,进行储备结构调整,促进外汇储备多元化,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一)非美元金融产品投资

当前值得关注的其他国际硬通货主要有欧元资产、英镑与日元资产等。但这些资产均不适合大规模持有。数据显示,目前十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虽仅为1.70%,却仍高于英国、德国和瑞士的国债收益率,且欧债危机不断显现,其安全系数低于美国国债。日元虽然相对稳定,但0.5%的国债收益率于美债相比,水平更是低出两倍以上。但现阶段,我国为努力推动外汇储备资产配置的多元化,已开始增持欧元债券和日本债券,2012年底,中国持有日元量由18万亿日元升至20万亿日元,成为日本债券最大海外持有国。

(二)战略性资源投资

21世纪的世界大战”将是能源大战,因此资源储备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我国必须高度重视资源储备的战略性意义。积极扩大高科技产品进口范围,弥补国内制造业的空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加强对战略能源等资产的投资,如增加对黄金、石油、稀土等重要战略资源的购买,储备重要稀缺资源,为国家安全和增强国际话语权做准备。

(三)其他金融产品投资

除了实物投资以外,我国还可以通过改变资产组合方式,实现外汇储备收益与实物资产价格挂钩。如利用金融手段,投资于商品基金、金融衍生品、资源行业股票、债券等多种金融投资方式,这样既可以最大程度上起到对冲作用,减少货币损失,又可以实现资产增值。

四、结论

中国高额持有美国国债的情形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因此面对现实情况,应在保持一定美国国债持有量的基础之上,适量减持美国国债。制定长远的利益战略,高度重视美国国债可能带来的风险,促进外汇投资方式的多样化,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化高额持有美国国债的经济优势为政治优势,加速我国的和平崛起。

参考文献:

[1]袁冬梅,刘建江.中国高额持有美国国债的经济根源与现实动因[J].当代经济研究,2012(12).

[2]梁杰.美债违约几成定局金融灾难可能降临美债危机将绑架世界经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7-28(02).

.中国新时代,2012(167).

[4]周辉,高婧达.对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思考[J].2011(04).

[5]陈妍妍.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利弊分析[J].当代论坛,2011(10).

[6]路妍,陈宇.美国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3(01).

[7]欧阳晓红.美债绑架中国外储多元化考量[N].经济观察报,2011-8-15(20).

双减政策对家长的利与弊范文篇5

关键词:盈余管理财务舞弊

一、盈余管理与财务舞弊

一个人的利益决定着其行为,经济利益是产生盈余管理和财务舞弊的根本原因。关于盈余管理,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本文认为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性词,并不违法,而财务舞弊是一个严重违法的行为。盈余管理和财务舞弊之间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守法和违法的关系。但是盈余管理和财务舞弊的目的和出发点一致,都是为了满足特定财务信息的需要,所以很容易让人混淆两者的概念。盈余管理是一把双刃剑,对于盈余管理,不应一味打击,而应引导,但是对于财务舞弊行为,一定要严厉打击。

二、经常出现盈余管理和财务舞弊的情况

一般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时、配股时、连续两年亏损而被证券交易所ST时、计算企业的税费时、逃避债务时、往往存在盈余管理的情况,甚至存在财务舞弊的情况,另外,公司可能利用关联交易粉饰财务报表。

1.筹资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时,有好多法定条件,如连续三年盈利、净资产比例不低于30%等等,企业管理当局往往会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存货成本计价方法等之中选择最能计算出自己所需要会计信息的政策或方法,为公司争取上市的机会,如果管理当局是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进行上述行为,则是盈余管理;但是有些企业越过了会计准则的界线,甚至制造虚假财务信息,骗取上市资格,比如胜景山河财务造假事件。但是由于会计准则还不完善以及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所以有时很难区分盈余管理和财务舞弊,这也是好多专家学者反对盈余管理的原因。同样,在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被ST时,为了保护珍贵的壳资源,可能会采取盈余管理的方法,甚至是财务舞弊的办法,以免出现连续亏损三年的情况。配股利用方法同上,在这不再详细介绍。

2.避税

出于为企业利益角度考虑,好多企业运用盈余管理合理避税,由于公司管理层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选择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和税法体系不完善,使得合理避税成为可能,但是也有一些企业为了少缴税,利用各种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修饰,人为降低利润,提高成本,最后偷税漏税。例如,据《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从2005年到2012年房地产企业欠缴3.8万亿土地增值税,引起房地产行业的轩然大波。

3.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有合法和违法之分。在我国,好多企业之间有关联关系,许多企业利用关联交易来粉饰业绩和利益输送,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一家上市的子公司,本来连续两年亏损,今年业绩也不好,但是通过与母公司以不合理的价格交易,使公司本年盈利,保住上市公司的壳资源。被大股东操纵的一家上市公司,可能通过关联交易把利益输送到自己控制的另一家公司。例如,施正荣通过关联交易秘密掏空尚德。

长期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利,但会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而财务舞弊则会改变企业的盈利状况。由于会计信息不对称,现实情况是,无论企业隐藏信息还是隐匿行为,都不容易被发现,相反,如实提供会计信息的企业由于各种原因生存难以为继,而相反财务舞弊的企业会得到种种好处,这样就会造成一个效应,部分企业会失去诚信,不再如实提供信息,长期以来,会造成全面的诚信缺失,对社会的公平公正产生恶劣影响。

三、针对盈余管理和财务舞弊的建议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了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还要加强公司管理层的职业道德建设,让公司的管理层及会计人员树立真真正正好的财务报表是根据公司实实在在的业务做出来的,公司管理人员应该想办法让公司真正盈利,只有这样,公司才能长久。盈余管理只能做一些简单的调整,而财务舞弊是根本不可取的。

2.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加大对财务舞弊的惩罚针对目前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减少公司的一些选择性。我国现已的一些惩办财务报告舞弊的法规和规定有些过轻过宽,刚性明显不足,而且昭示造假行为预期“本钱”的上限。其次,有了法律之后,重在执行,否则再好的法律规则也毫无意义。

3.加强审计、提高审计质量

对于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注册会计师应当严格认真审查,看其是否存在财务舞弊的行为。由于目前上市公司的审计主要是公司出钱请会计师来做,会计师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对于企业舞弊行为故意不予揭示,甚至可能帮助企业舞弊。所以应加大对会计师和事务所在这方面的处罚。

4.从各方面加大公司在IPO时、配股时、被ST时、交税时以及其他有可能出现盈余管理和财务舞弊时的监督

例如,在公司准备上市时,会有保荐人保荐,证监会也会对企业进行考核监督,加大明知其存在违法行为仍然保荐的惩罚,例如,胜景山河造假时,两名保荐人保荐资格被取消。

5.增加税务局税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好多房地产企业欠缴企业所得税,其中有一点就是税务人员专业水平有限

参考文献:

[1]勒文俊.防范盈余管理演变为会计舞弊的探讨[J].财会研究.2011年10月上

[2]孙红梅.论公司盈余管理[J].山东商业会计.2006.01

双减政策对家长的利与弊范文篇6

关键词:双林公司;汽车零部件;财务分析

一、引言

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整车行业的顶端,可以说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整车消费市场与服务维修市场的迅猛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不但发展迅速,而且发展趋势良好,不断转型升级,向专业化方向转变。本文主要通过对浙江省宁波市模具的龙头企业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财务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双林公司存在家族式管理弊端、偿还能力下降以及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增长趋势减缓等问题。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相应的改进建议:双林公司应该淡化家族制、合理把握股权集中度以便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

二、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汽车市场在普及化消费需求的带动下迅速成长,成为了吸引全球汽车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快速发展的汽车产业为本土零部件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成长空间,汽车零部件出口额增长较快,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加入WTO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更是迅猛扩大,2001至2010年汽车零部件工业产值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5.07%,高于汽车工业总产值21.17%的年均增速。然而,我国零部件工业产值占汽车工业总产值比重只有3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70%。这与我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制造产品更多地集中在低附加值产品领域有很大关系,因为在关键零部件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工艺水平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我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制造的产品还难以达到跨国汽车企业对整车匹配的较高要求。

三、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的现状分析

1.公司简介。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属于股份制企业,成立于1987年,总部设在宁波,是以经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公司。目前,公司厂区占地面积600余亩,现有员工3000余人,并在全国各地设立了12个生产基地及4个代表处。

2.企业基本情况调查及分析。(1)企业股权分析。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典型的家族式企业,公司控股股东为双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本公司股份58.75%。双林汽车实际控制人是邬建斌家庭成员,包括邬建斌、邬维静、邬晓静,分别拥有90%,5%,5%的控制权,并由邬建斌出任公司的董事长一职。除了双林集团持有的58.75%外,在双林汽车的十大股东中,只有邬建斌的股份超过1%,达到了6.42%,其余股东都不足1%。邬氏家族通过双林集团和邬建斌直接持有的股份比例高达65.17%。(2)企业财务分析。浙江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上半年财务状况:2014年1-6月份业绩稳中有升,实现营业收入722,671,536.22元,同比增长27.83%,营业利润为74,028,486.50元,同比增长8.08%,利润总额为76,716,411.71元,同比增长9.08%,实现净利润(归属母公司)64,342,199.77元,同比增长11.43%。

而从2011年到2013年期间,分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得出,虽然双林股份的总资产从184,329万元上升到203,856万元,上升幅度为10.59%;但是负债也由81,971万元上升至98,397万元,上升幅度为20.03%;同时,所有者权益也上升了4.49%。通过计算发现双林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上升了39%。由此可见,公司总资产规模的上升主要是由负债增加引起,也就是说,公司在这几年间增加了对外借款,减少了自己的资金持有量。负债的较大幅度上升以及所有者权益小幅的上升,直接导致了公司财务风险加大,资金成本升高,财务费用增加,财务杠杆效应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发现,代表短期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从2011年的2.27%下降至2013年的1.33%,且一直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不仅如此,现金比率从2011年的95.46%跌至2013年的37.21%,下降幅度竟然高达61%。不能不说,这与双林公司资本的支出逐年增加以及流动负债的大幅度增加有着直接关系,且不仅不利于公司调度资金,还会加大资产风险。

此外,除了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比率和盈利能力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双林公司的股东权益比率从2011年的67.2%下跌至2013年的54.42%。作为长期偿债能力保证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股东权益比率指标的降低说明双林公司资产中由投资者投资所形成的资产增加幅度减少,偿还债务的保证能力降低。其实,该项指标一直以来颇受投资者的关注,因为它能够显示一个企业对债权人的保护程度,指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的信心。同时,虽然资产或所有者权益是对企业债务的最终保障,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企业很少靠出售资产或者股权来偿还债务,企业平时的盈利才是偿还本金和利息最稳定也是最可靠的的来源,因此,企业盈利能力也是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过分析发现,受汽车产业格局变化及汽车零配件行业竞争日渐激烈的影响,双林的盈利能力有一定的下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代表公司资本经营能力的主要指标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从2011年的16.23%下降至2013年的10.64%,下降幅度达到34.44%,这表示公司投入资本经营而取得利润的能力、资本的增值能力和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均在下降。其次,代表商品经营能力的销售净利率2011年到2013年期间从14.58%下跌至8%,下降幅度达到41.15%。除此之外,三项期间费用比率一直在12%以上,其中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在2012和2013年都有较大的支出,尤其是财务费用。数据显示,2013年双林公司的财务费用为1450.49万,增幅高达65.54%,且主要用于短期借款;而管理费用的增加则主要是因为工资及研发费用的增加。最后,双林公司所享受的所得税、增值税税收优惠在2011年、2012年两年间已陆续到期。而从2013年开始,双林公司获得的财政补贴支持较前两年有大幅度下降,从而对该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加权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润增长幅度的减缓、期间费用的逐年增加以及政府补助减少是净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

除了盈利能力,双林公司的成长能力同样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都有所下降。虽然双林公司每年净利润都为正数,但净利润增长率从31.83%的正增长变成了现在-8.14%的负增长,而且年度之间的差异较大。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从2011年的25.75%下降了约13%,虽然销售规模仍在增加,但是收入增长的速度有较大幅度减缓。同时,总资产增长率从2011年的16.13%下跌至2013年的23.37%。一般来说,判断一个企业在销售方面是否有良好的成长性,必须分析销售增长是否具有效益性。但从2011年到2013年的数据来看,2013年双林公司营业收入的增加主要依赖于资产的相应增加,也就是说收入增长率低于资产增长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销售增长不具有效益性,公司在销售方面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相比较于其他几项能力的降低,双林的营运能力则相对稳定。一方面,虽然近几年双林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略有下降趋势,平均账期也从2011年的72.89天上升到了2013年的91.04天,但在存货管理方面,双林公司的周转天数从101天缩减为了96天。另一方面,作为衡量企业营运效率的主要指标总资产周转率虽然从2011年开始有略微下降,但仍一直保持在72.25%以上,对于企业的营运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资产使用效率也变化不大。

四、双林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

1.家族式管理的弊端。作为邬氏家族企业的双林公司,邬氏成员不仅拥有大多股份,而且掌握了全部的控制权。一家独大的状况使得邬氏家族在公司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同时对公司的经营决策起着决定性作用,而这将会带来以下弊端:(1)对其余的中小股东而言,毫无话语权也就抑制了他们参与公司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一家独大的模式,也容易侵害其余中小股东的应得利益;(2)对投资者而言,他们会认为双林公司中家族影响过大,公司极有可能更注重自身利益,而漠视投资者利益,从而减弱他们投资的信心和积极性;(3)对公司而言,如果一个公司做出的重大经营决策一直靠的是经营者的主观经验和常识,而非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就极易导致企业战略决策上的失败;(4)在管理上,企业核心管理成员不是邬氏家族成员就是亲属故交一类,这种“唯亲是举”的做法显然不利于人才的提拔与成长,不仅降低了人才竞争机制效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企业发展动力的不足。

2.偿债能力下降。一个企业如果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则有可能会面临倒闭,因此,偿债能力也应当作为企业经营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内部因素主要有:流动资产结构、流动负债结构以及企业的融资能力。而流动比率则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相比。双林公司的应付股利和应交税费的增加导致流动比率降低,偿付能力降低,短期流动性风险加大。偿还能力的下降还将使双林公司在今后的生产经营中可能会面临现金不足、短期债务偿还能力欠缺的问题。同时,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和股东权益比率不同程度的下降,又将使双林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减少,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下降。

3.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增长趋势减缓。在宏观经济波动中,汽车业增速趋缓使得零部件公司业绩下降,双林股份的盈利能力下降也在意料之中。汽车零部件产品的价格与整车价格有较大关联性,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整车制造商。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国内汽车产量逐年增加,虽然这两年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整车市场的竞争依旧十分激烈。一般而言,新车型刚上市时价格较高,以后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作为汽车产业链顶端的汽车整车制造商对零部件厂商具有较强的谈判实力,因此可以将降价部分传导给上游的汽车零部件厂商。汽车行业虽然也会遭受成本冲击,但由于产业链较长,各级供应商能够消化掉部分成本的上涨,表现在毛利率的变化上就是整车厂商毛利率较高,损失不是很大;而零部件企业毛利率相对较低,损失较大。

对于双林公司内部而言,在加权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和收入增长率等各项指标的降低,三项期间费用比重上升,主营业务成本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主营业务利润率下降主要是由产品价格下降和费用的增加引起的。虽然产品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经济,无法由公司决定。但是费用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短期借款利息以及研发费、人工费增加造成的,如果不加以解决,日渐增长的费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利润。

由以上数据可知,双林公司的销售增长不具有效益性,可持续发展不强。对于一个销售汽车配件占据94.32%收入的公司来说,销售增长的可持续发展不强无疑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在销售利润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只有更大的销售规模才能保持现有利润或更高利润。

五、对双林公司未来发展的建议

1.淡化家族制,把握股权集中度。首先,双林公司有必要进行股份制改造,合理确定股权结构。在避免股权过于分散,难以决策的基础上,合理降低邬氏家族的股权和控制权,使股权结构相对集中,这能够使各股东之间的权利相互制衡,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其次,淡化家族制,完善双林公司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使企业管理由家族化转型为企业现代制度社会化。双林公司可以适当降低邬氏家族成员在公司中担任重要岗位的比例,引进人才,完善人才竞争机制,更好地推动公司发展。在管理上可选择委托“管理团队”来管理家族企业,建立“管理团队”既可以使能力不足的家族成员主动放弃管理权又能使企业管理结构呈现多元化。同时,还有必要设立监督机制,监督权可以交给社会机构,如审计事务所等。总之,由管理团队来管理和社会机构来监督的家族企业,才有长远的发展可能和潜力。最后,尽量做到产权和经营权分离,避免“一言堂”的做法。双林公司可以在集权的基础上适当分权,将经营权交给更多有能力的人,让企业规范化,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集思广益,尽最大可能减少决策失误。

双减政策对家长的利与弊范文1篇7

一、对调查企业的样本企业数据的整理报告

(一)农产品出口企业的问卷调查反馈情况

1.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本次调研向农产品企业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41份。样本企业出口额8.21亿美元,占当年全省农产品出口的27.1%;涉及企业员工总数13262人,其基本情况的调查统计如下:

样本企业中,国有企业3家,民营企业15家,外资和合资企业23家,分别占样本企业的7.3%、36.6%和56.1%。

流通型企业2家,生产型企业39家,分别占95.1%和4.9%。

自营出口类型28家,加工贸易型12家,型1家,分别占68.3%、29.3%和2.4%。

涉及的主要产品为杂粮类4家,水海产品16家,水果蔬菜类4家,干坚果类5家,其它类12家,均为加工类企业。

企业出口规模划分:年出口额2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4家,年出口额1000万美元以上,20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15家,年出口1000万美元以下的12家,占比分别为34.1%、36.6%和29.3%。

2.出口综合情况调查

因汇率变动影响企业销售净利润总计7.2亿元,影响现金流量1.99亿元,影响当年出口26.51亿元(折美元3.46亿美元,按2007年平均汇率7.656计算)。

受人民币升值影响,41户企业中,7户在2007年已亏损,占样本企业的17%;如果人民币再升值,预计2008年1~6月的利润“一栏中,有13户企业预计会亏损”,占样本企业的31.7%。

3.对人民币升值的态度与行为调查

在对人民币升值的态度方面,选择“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开拓销售渠道影响”弊大于利的29家,占71%;选择“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出口调整贸易结构影响”利大于弊的26家,占63.4%;选择“人民币升值对企业产品升级换代影响”利大于弊的只有8家,仅占19.5%;选择“人民币升值对传统产品企业的影响”弊大于利的31家,占76%;选择“人民币升值对基础薄弱的农产品企业及产业的影响”弊大于利的多达35家,占85.4%。

企业行为调查方面,对“企业是否会趁人民币升值扩大海外投资的”,选择会的只有4家,不会29家,没考虑的8家;对“哪种汇率调整企业更能接受”,64%的企业选择“一次性调整相对稳定”;对“人民币继续升值,企业是否考虑放弃对外贸易业务”,选择不放弃的16户,占到24.4%,选择放弃的23户,占56%。

(二)机电产品出口样本企业调查问卷的情况反映

1.企业基本情况

本次对机电产品出口调查的样本企业共计66户。其中:企业性质方面,民营企业30户,外资及外资合作企业27户,国有企业9户,分别占被调查企业的45.4%、41%和13.6%;出口形式方面,自营出口36户,加工贸易出口12户,分别占样本企业的54.5%和18.26%;出口产品种类方面,成套装备出口的28户,单机出口的22户,零部件出口的10户;企业类型方面,63家为生产型企业、样本企业2007年出口额51.19亿美元,出口额占全省机电产品出口值的57.23%。其中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出口额分别占样本企业出口额的5.1%、87.2%和7.7%。

2.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出口的综合影响(见下表1、表2、表3)

3.其他因素对出口的影响

在汇率、产品价格、反倾销及其他因素中,31户企业选择汇率因素,23户企业选择产品价格,1户企业选择反倾销,2户企业选择其他项。选择汇率因素和产品价格因素的分别占到47%和35%。其中,选择汇率因素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占到近50%。

在“2007年包括汇率在内的各项因素对出口销售成本的变化影响程度”一栏中,27户企业选择了汇率因素,4户企业选择了退税率调整,26户企业选择了原材料价格变动,5户企业选择了人工成本调整。其中在选择汇率因素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占到15户,占比达到56%。

在选择“原材料价格变动”因素的企业中,外资合资企业占比达到62%(16户),其次为民营企业(5户)占比达到19%,国有企业排位再次。

4.对人民币升值的态度与行为调查

在对人民币升值的态度方面,选择“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开拓国外销售渠道”弊大于利的企业38户,占58%;选择“人民币升值对外资进出口企业在华追加投资或进行再投资的影响”弊大于利的企业20户,利大于弊的11户,其它为“没影响”或未予填列;选择“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企业调整贸易结构的影响”利大于弊的11户,弊大于利的18户,无影响的13户;“选择人民币升值对反倾销等贸易摩擦的影响”利大于弊的企业26户,弊大于利的4户,无影响的12户,其余未填列;选择“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的影响”中的利大于弊的25户,弊大于利的16户,无影响的13户;选择“人民币升值对传统产品企业及产业的影响”中的利大于弊的10户,选择弊大于利的31户,选择无影响的10户。民营企业选择弊大于利的企业占填列企业的61%。

企业行为调查方面,选择“会趁人民币升值扩大海外投资”的8户,不会的14户,没考虑的34户。没考虑占填列企业总数的61%;选择“缓慢渐进,小步慢跑升值”的企业49户,占比78%。选择“一次性调整,相对稳定”的14户;选择人民币兑美元继续升值,企业会放弃外贸业务的16户,占被调查样本企业的24%,其中民营企业12户,占被调查的民营样本企业数的40%。外资合资企业4户,占被调查的外资合资样本企业的14%。选择不会放弃外贸业务的46户,占被调查样本企业的70%。其中9户国有样本企业有8户企业选择不放弃。民营企业60%选择了不放弃;在16户选择“放弃”的企业,选择汇率升至6.9:1时放弃的3户,选择6.5:1时放弃的10户,其中6户为民营企业,4户为外资企业,选择6.0:1时放弃的2户。民营和外资企业各1户。

(三)对钢材出口企业调研情况的综述

1.2008年上半年,钢材出口价格一涨再涨,钢铁企业对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的反映相对平淡。近几年,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开始贬值,到2007年,美元进入了快速贬值期。美元的贬值刺激各国对钢材等主要商品的进口。2008年6月,随着国内CPI上涨和国际铁矿砂的进口价格再涨,钢材主要品种的出口价格再创新高,且出口的盈利水平明显高于国内销售的盈利水平。热轧卷板、冷轧板的出口价格均超过1000美元/吨,价格增长同比超过30%以上。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出口积极性高涨,对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的状况不再更多地关注。

2.人民币汇率升值使依赖原料进口的钢铁企业成为汇兑的受益者。随着国内铁矿资源的减少,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对铁矿原料进口的依赖性加大。辽宁省进口的铁矿砂逐年增加,到2007年已超过1500万吨。由此,本钢集团和鞍钢集团等钢铁企业成为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受益者。

3.企业反映,当前在出口中,他们最关心的是贸易政策的稳定性,包括对部分出口产品是否可能再加征出口关税,是否会进行数量限制。同时,他们更多关心的是国际钢材价格的走势,特别是出口价格高位运行带来的经营风险。贸易摩擦的增多,也是钢铁企业关注点。

综上所述,钢铁企业对人民币汇率升值之所以反映比较平淡,主要是因为当前国际市场钢材价格高位运行,出口利润率明显高于国内市场,企业出口效益突出所致。

二、我省汇率制度改革以及当前汇率变动对我国国际贸易影响的分析

(一)出口增速逐渐受到抑制,进口增速趋向逐年提高

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是基于以下4方面的表现:

一是出口的增幅变化。2005年至2008年前7个月,辽宁省的出口同比分别增长了20.8%、20%、24.72%和18.5%。虽然2007年在人民币汇率累计升值了13.39%的情况下,辽宁的出口增幅不降反升,表面上看,背离了汇率水平变动与贸易发展之间变量关系的常理。但如果深入分析,出口受到抑制这一现实仍然存在。2007年,辽宁出口实际高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机电产品和钢材出口的高速增长,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了34.3%,钢材出口同比增长31.5%,两项对辽宁出口增幅的拉动就达到了12个百分点。相比下之,辽宁省的原材料和资源类产品负增长在持续加大;纺织品服装类产品和农产品出口的增幅继续回落,分别比2006年下降了2.1个百分点和7.9个百分点。虽然机电产品出口实现了高增长,但其当年的增幅较2006年增幅还是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因此,仅是机电产品和钢材产品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高增长所拉动的地区贸易增长,并不能说明出口受到抑制这一现实状况的不存在。2008年辽宁省出口增长受到了极大的抑制,今年前8个月,辽宁出口虽然同比增长了18.5%,但纺织品出口的增速继续在下滑,机电产品出口的增幅仅达到22%,同比减少了13.2个百分点。农产品的出口增长仅实现了11%,增幅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可见汇率升值强度的增加对我省出口的抑制能量仍在持续增大。

二是从样本企业反馈的数据分析。由于人民币汇率的持续上升,到2007年影响辽宁省农产品样本企业的出口3.46亿美元,影响机电类样本企业的出口16.11亿美元。预计2008年1~6月影响辽宁省农产品样本企业的出口6.34亿美元,影响机电类样本企业的出口28.6亿美元。这些数据从侧面证明了辽宁省今年出口增长之所以困难重重与人民币汇率升值有直接关系这样一个现实。

三是随着3年来人民币汇率的逐步升值,对出口的抑制效能还在不断加大。近10年,中国的出口像一辆高速飞奔的火车,在外向型经济和汇率高估作用的推动下,以从未有过的高速度行驶。这种高速行驶所产生的巨大惯性,并不会在汇率制度改革一出台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初期就会嘎然刹住。汇率的传导机制也决定了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下降将经历一个过程。样本企业的数据证实了这样一个原理。机电产品类企业提供的数据表明,从20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升值,其对出口的影响也在逐年加深。每年减少出口依次为6.44亿美元、7.02亿美元、16.1亿美元。预计2008年1~6月将达到28.6亿美元。而那些中小型农产品出口企业,不仅仅要面临着汇率持续升值对经营的冲击,还有更多的困难迎面而来。

四是进口增速在逐年提高,但进口产品的结构并没有明显变化。2005年至2008年7月,辽宁省的进口增速分别达到13.2%、14.2%、20.32%和34.1%。进口增速逐年提高。2008年前8个月的进口增幅不仅大幅提高,且超过出口增幅15.6个百分点。可见人民币汇率对贸易的传导机制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效能。然而,这种进口贸易高速增长的动力,并非主要来自政策制定者设想的重大装备和技术进口的扩大上,进口产品的基本结构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二)美元大幅度贬值,使出口统计掩盖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贸易冲击强度的真实性

根据大连海关提供的情况,我国目前海关出口统计的计算方法是按照出口企业报关单的外币币种与当日美元与其币种的汇率,直接折算成美元加以统计。2007年美元对欧元、英镑和日元分别贬值了17.7%、12.3%、6.1%,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升值或贬值都将对出口统计发生影响。在我国,虽然贸易结算货币中,美元依然占较大的比重。但是欧元、日元、英镑等可兑换货币在出口结算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特别是近几年,在人民币兑换美元大幅度升值和美元不断贬值过程中,出口企业为规避汇率风险、在出口成交中积极寻求以美元以外的其他货币为结汇货币。一些企业还常常在出口成交中通过用美元与欧元等其他外汇“混合组价”方式来减少汇率风险。我们通过对一些外贸公司以及一些出口国际市场需求较旺产品的企业的调查发现,欧元、日元等外汇的结汇量有明显上升。因此,在我国海关的出口统计中,这些对美元升值的外汇折算成美元时,由于美元对这些货币的贬值,会增加我国以美元为统一计量单位的海关出口统计额,形成出口统计中的“虚高”现象。

另外,近两年美元大幅度贬值也会形成我国海关出口统计的“虚高”现象。随着美元的贬值,其作为国际贸易支付手段的支付能力随之下降。在这种条件下,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就会由于这一因素的变化而提高,也就是说在一定的产品交易价格中,购买者必须以支付更多的美元来补偿美元贬值对出口产品的“价值”损失,这也会使我国海关出口统计表现出“虚高”。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海关出口统计的虚高,虽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还不能作出定量的分析,但它在某种程度上会掩盖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国出口产生的冲击强度的真实性的实质是存在的。

(三)不同产业对当前人民币汇率水平承受力的差异性

企业对人民币汇率升值承受力的差异性是由复杂且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般而言,企业承受力的强弱除了受行业特点、国际市场供需关系、进出口占经营的比例、风险防范与化解能力等因素影响外,根本的还是市场占有率和产品价格(成本)的相对优势这两个要素。出口价格是产品成本的价值转移,而在价格的相对优势中,企业的技术含量是形成相对利润的最主要的竞争力来源。这种竞争力又恰恰是企业应对汇率升值的最主要支撑点。通过对样本企业的调查,可以发现,在外部环境相同条件下,企业产品成本中包含的技术价值转移程度越高,对汇率升值的承受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在辽宁,农产品出口对汇率升值的承受力为最弱。辽宁省农产品的出口结构是以原材料加简单整理和粗加工为主要特征。在价格的组价中,主要是原辅材料价格加上人工成本,技术价值低。因此,薄利和高度依赖市场价格走势是其产业当前最重要的出口竞争力所在,因而对汇率升值的承受力也最弱。2007年,全省以加工贸易方式开展的大量鳕鱼加工,因汇率问题使成本无法接受而全部退出市场。辽宁省水海产品出口的重点地区丹东市水海产品出口企业也因承受不了人民币汇率的一升再升而出现全地区性的负增长。

与之相反,我省的机电产品出口企业虽然也在承受着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较大压力,一些企业的出口也有萎缩,但总体上仍维持着较好的经营规模。有的企业甚至还实现了高增长。这种承受力的差异性,可以通过样本企业反馈情况的对比反映出来:一是机电类样本企业在选择各种因素对出口销售成本的影响时,只有27户企业选择了“汇率因素”,仅占样本企业的40%。而农产品样本企业选择此项的占31家,占比达到了76%,与机电产品类样本企业的选择比重多出了36%。二是机电产品类企业在选择人民币继续升值,将会放弃外贸业务的只占样本企业数的26.2%;而农产品类的样本企业选择此项的企业比重占样本企业的71%,差异性更加明显。三是同属机电类产品出口企业,由于技术价值含量的高低,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承受力也有差异。如电讯设备零件、电动机虽属机电产品类,但由于大多为传统的出口产品,其新技术开发的价值含量较低,在人民币升值的冲击和人工成本上升的双重夹击下,出口出现下滑。相反,沈阳机床厂的组合数控机床,由于拥有德国的专利技术,在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的状况下,出口仍然连续3年持续增长。预计2008年的出口增长将超过60%;大连造船厂由于拥有制造海上活动式钻井平台新技术,2007年的出口增长超过了80%。由此可见,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各行业、各类别乃至行业内部之间的企业承受能力的差异性更加凸现。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下去,这种差异性将继续分化。

钢铁行业同样存在着对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承受力的差异问题。但是,此次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对钢铁行业承受力的考量处于特殊状况下。在国际钢材市场需求旺盛,价格逐年上涨和美元大幅度贬值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冲击几乎被抵消。加上人民币升值对其进口带来的汇兑收益,其产业对汇率升值承受力的考量也就难以把握。应当说,这只是特定时期、特殊环境下产生的暂时现象。如果对钢铁行业出口进行深入分析,钢铁企业乃至行业内企业之间对汇率升值的承受力的差异性依然存在。2007年,我省以建筑钢材为主导出口产品的北台钢铁集团,就是在汇率升值以及关税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出口出现了负增长。这与出口热轧卷板、冷轧板、船板、彩涂板以及重轨等深加工产品的鞍钢集团、本钢集团依然保持出口高速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多数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出口成本已到临界点

从辽宁省的农产品出口企业状态分析,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出口企业以中、小型民营企业占主体地位;二是出口企业处于资本积累偏弱,企业净资本积累偏少,设备加工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状态;三是大多数出口产品尚处于简单加工、挑选整理或粗加工的工艺水平,仍属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四是对农业产业和劳动力就业涉及面广,与农民增收和地区就业关联度较大;五是与其他行业相比,整个产业的开放度仍有较大差距,其产业竞争力甚至比纺织服装行业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还要弱;六是整个产业正处于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的兴旺时期,投资者、经营者和广大农民对通过扩大出口,积累资本,增加财富的期望值较高,寻求发展的愿望迫切。由于多数农产品出口企业具有以上几个主要特征,汇率变动水平与产品国际竞争力两个变量紧密关联的常理就决定了这些企业的竞争力受汇率升值的影响就会更加直接,更加紧密。

(1)样本企业反馈情况

首先看汇率升值对出口利润的影响。自2005年7月至2007年,因汇率升值使样本企业减少销售净利润7.24亿元,按户均计算,平均每户累计减少净利润1750万元。经统计,全部样本企业区间全部出口在16亿美元左右,样本企业每美元出口则平均减少净利润0.46元,按2007年人民币汇率计算,每美元出口减少的利润相当于利润额的6.01%。这种描述,至少可以说农产品样本出口企业在其他条件均不变的条件下,出口农产品的每美元必须有超过6.01%的平均利润率,否则将可能产生亏损。如果考虑到企业利润总额与净利润之间的应交税金,出口每美元的平均利润率必须更高。应当说,对于大多数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发展状况看,要达到这样的平均利润水平是并不容易的。我们在与企业交流时,企业普遍认为,5%的利润率已是很理想的订单了。

其次,在调查问卷中,有19户企业预计如果人民币再升值,将在2008年产生出口亏损,占到样本企业的46%。这样的比例明显偏高,说明相当一部分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在汇率升值中被吃净。

再次,在问卷中有56%企业选择了“人民币继续升值,将考虑放弃对外贸易业务”这种无奈的消极态度,其中81%的企业把人民币汇率选定在6.5:1的水平上。

最后,由于利润的下降,引起了企业现金流的下降,虽然不到2亿元,并不算多,但对于这种发展水平的企业,户均减少500万元的现金流,必然衍生出融资困难这一实际问题。而现金流和信贷支持又恰恰是农产品出口企业经营中最大的瓶颈。收购资金不足,现金流不足,足以把企业拖垮。

(2)通过企业了解到的现实情况

如前所述,2008年,辽宁省的农产品出口正陷入10年来不曾遇到过的困境。不仅表现在前8个月出口增长乏力,除了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的因素外,资金不足、出口检验、人工成本上升以及水、电、运费涨价过快等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至。出口企业悲观情绪,盲然不知所措的惶恐情绪正在蔓延。甚至是那些近几年来在地方财政支持下,一直加速成长的企业也因汇率和由此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出口出现下滑。企业反映,汇率升到这个水平,有单的作不了,差不多够得上的,因不知汇率还会升到什么水平而又不敢接。虽然企业也想通过金融工具进行汇率避险,无奈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太苛刻。除此之外,资金不足的矛盾日趋突出,收购和生产资金不足,而银行(市、县级)偏紧的信贷政策使企业寻贷无门。这两大因素,已经成为目前多数中小农产品出口企业甚至一些骨干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

通过以上分析,基本可以将目前相当一部分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发展状况做出描述:农产品出口企业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影响下,利润空间已十分有限,出口换汇成本已到临界点。特别是进入2008年以来,随着人民币在上半年的再次快速升值,汇率问题给农产品出口企业正常健康的贸易发展已带来了实质性的冲击。加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困扰,越来越多的中小型农产品出口企业开始面临着重大决策调整与企业生存方式的抉择。

(五)仅靠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难以解决贸易顺差问题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平衡,集中表现在贸易顺差的持续增长上。巨额的贸易顺差不仅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带来了压力,而且也对我国对外贸易事业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带来了矛盾。中国的贸易顺差形成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有其深层次的历史原因。中国多年来实行的鼓励出口战略,建立起巨大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为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正是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在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伴生出这种失衡现象。准确地说,近10年来,在我国对外贸易由快速发展逐步走向过快发展的过程中,人民币汇率的低估和地方政府千方百计推动出口的行政干预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特别是地方政府过多关心出口增长与GDP增长这一政府“政绩”的关系,轻视、不注意进口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长远发展的关系的基本态度,使进出口失衡进一步加剧。笔者认为,进行贸易政策调整和汇率政策的调整是必要的,但不应当过高地依赖用人民币持续大幅度升值的手段来解决。

(六)短期内的人民币持续大幅度升值,无法解决出口产品结构调整这一重大课题

按照一般的贸易与产业发展理论分析,一国的出口产品结构是由该国的产业结构决定的;产业结构水平和生产力水平是贸易结构与发展水平的基础。国内的粗放型产业结构特点,决定了我国出口产品的主要结构特征: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土地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领域。为了改变这种结构,多年前,我国就提出了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外经贸发展战略,并通过品牌扶持,财政政策促进等多种有效措施加以推动。这一战略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高速增长,使其占出口的比重连年提高。但是,其出口产品的主导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究其原因,根本性的问题还是决定我国当前出口产品结构的经济结构。另外,几十年来积累起来的发展定式思维,习惯性的增长方式,特别是地方领导对增长“业绩”的渴求,巨大的经济集团的利润再分配,既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本积累过程与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及国际环境等诸多条件的约束,也客观上决定了这一转变和升级过程是一个艰难、复杂和需要时间的历史过程。汇改3年以来,还没有数据能充分地证明转变调整出口产品结构这一改革目标取得了哪些明显的成效。笔者认为,把汇率政策作为调整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工具,并采取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的强力手段来达到快速调整出口产品结构这一重大战略性目标,是不现实的。

三、汇率政策与企业应对措施的思考

(一)对外贸易政策调整应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人民币汇率政策应在增加浮动的基础上保持基本稳定

当前,我国的出口企业不仅仅是面临着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带来的压力。国内CPI的上涨,用工成本的上升,贸易政策的从紧调整等多种不利因素,同时制约出口企业发展,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甚至建国以来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虽然这些政策的不断约束可以抑制出口,并推动进口,从而使外汇顺差减少,缓解我国国际收支的不均衡,减轻人民币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但这样下去,会使出口企业生产受到破坏,使我国经济社会的细胞受到大的损害。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现状的制约,一旦我国出口市场丢失过多,企业生产与经营受到的打击过重,我国对外贸易未来的发展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仍然坚持人民币持续单边升值不仅仅是不利,而是有害。另外,我国的GDP增长的结构决定了我国经济增长对出口增长的依赖性,如果出口过快下滑,会增加我国的经济滞胀风险。这不仅仅是我国对外贸易是否能实现科学稳定发展的问题,也是我国经济能否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现阶段人民币汇率政策应在增加浮动特性的基础上保持基本稳定。这正如中国古人治水之策,可疏而不可堵。

(二)发挥政策导向和聚集作用,加快创新体系的建设

对加快我国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当前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国家在政策上,不仅是一般号召或给予支持。通过加强贸易政策、汇率政策、产业政策和财政税收政策的相互协调,切实形成协调一致、分工合作的有效机制。通过政策聚集作用,像当年扶持出口那样扶持企业创新项目,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产品升级的主体。对此,为了节约推动工作的政策“成本”,可以先采取有选择、有条件的示范试验。虽然提出这样的思路,或许会使人有“远水不解近渴”之感,但在目前维持人民币强度升值的价值基础已发生明显变化的形势下,发出这样明确而有实际动作的信号,不仅对减轻人民币汇率持续再升值的压力,坚定企业做强出口贸易的信心有着现实意义,而且对中国经济的今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提高竞争力是出口企业增加承受力的根本之路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无论是何种企业,在什么情况下都会面临市场环境对企业承受力和竞争力的考验。企业的承受力面临的是生存问题,而竞争力则是发展问题。承受力是竞争力的基础,竞争力则是承受力的条件。对我国出口企业而言,2005年汇改以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今年以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全球和国际市场需求下降、贸易摩擦增加,而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资金成本上升以及宏观调控政策偏紧的相互共同作用,进一步放大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出口企业要应对这种环境,仅仅采用金融工具避险,进一步压缩经营成本等一般性的技术手段已远远不够。企业要应对市场和政策环境风险,增加其承受力,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是最根本的出路。这应突出以下两点:

一是面对压力挑战,企业合纵连横是必须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中国产业最具竞争力的发展模式。而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是以资源最优化组合和进一步细化分工合作为主要发展特征。这种资源组合不仅包括企业以重组、兼并、互相参股等方式的资本组合,而且还包含了经营管理模式、营销决策、重要资源以及劳动力调配的组合。通过这种组合,形成行业集中度高、优势资源互补、加长产业链和避免相互竞争,迅速扩大经营规模,增加企业应对市场竞争风险和政策环境风险的回旋余地,从而以最大便利获取自己的资源,降低企业整体价值链的成本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客观上会迫使企业实现企业间这种合纵连横的战略选择,而且中国对外贸易未来的发展也要求出口企业必须作出这种选择。

二是再造出口企业价值创新。创新是微利时代获取较好利润的法宝。首先,创新的内涵不仅包括技术、产品的创新,也包括了管理模式、营销决策、经营理念等多方面的创新。企业必须要由成本战略转向技术和服务战略,注重技术创新和更完善服务的提供,并加快实现从“原产地加工”到“原产地设计生产”,再到品牌经营的升级。其次,有实力的出口企业应抓住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有利时机,到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生产加工基地,进行跨国资源配置,开辟多元化市场。生产初级产品和常规产品的出口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中、西部资源、劳动力成本以及当地政府政策的成本优势,通过资本重组、兼并、产品生产转移等方式,扩大企业的发展空间。再次,出口企业必须实现“我生产什么”到“我有什么核心技术”的价值观念转变。在商品经济越来越发达的当代,生产什么并不是价值转移并实现价值增值最有力的企业竞争力,而拥有什么核心技术,采取什么“创新”则是创造企业发展空间的核心价值。当然,基于我国出口企业组织结构多层次、产品多元性,且中、低端产品过多的现实特点,要真正实现这种价值创新还需要走过一段艰难的路程。但是人民币汇率升值这一实际压力,已告诉我们的企业家,只有加快企业“价值”创新的建设步伐,才是最有效的应对之举。

课题组组长:林国军辽宁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

课题组副组长:姚建华辽宁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

课题组成员:王觉东北财经大学

张华辽宁省对外贸易学校

姜明群中化辽宁公司

葛伟辽宁佳益五矿股份有限公司

段敬东辽宁时代集团公司

郭鹏任辽宁对外贸易会计学会沈阳分会

双减政策对家长的利与弊范文1篇8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管理方式

[作者简介]陈小花(1980-),女,广东河源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东广州510665)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077-02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对辅导员双重身份给予了确认,对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应该转变观念,积极探索辅导员管理的新途径,保证高校学生培养质量的要求,顺应高校辅导员自身成长的诉求。

一、当前高校辅导员主要管理方式

(一)职能型管理

“职能型管理的特点是按专业分工设置管理职能部门,各部门在其他业务范围内有权向下级命令,每一级组织服从上级的指挥及听从几个职能部门的指挥。其优点是能充分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功能,缺点是容易出现多头领导,政出多门,破坏统一指挥原则。”①我国部分高校辅导员目前的管理方式,就属于职能型管理方式,即学校和院系对辅导员进行双重领导,辅导员编制在各个院系,院系分党委对辅导员进行直接管理和领导,学生处只负责宏观上的指导。②

这样的管理方式优势有两个:一是工作效果可以得到保障。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般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同步效应,大量效果是在实施教育之后要有一定量的积累,并且在“诱因”的激发下才会呈现显著变化。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工作部和院系对辅导员队伍的长期、有效的管理,使这支队伍保持相对稳定,掌握学生的规律,使得各项工作的效果基本得到保障。二是工作效率相对比较高。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学生工作部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奖助贷、违纪、就业以及学生的突况等一系列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各院系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而辅导员肩负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兼管理与服务于一体,凡涉及学生的事务性的工作都与辅导员有关。因此,将辅导员归口于学生工作部和院系管理,可以使辅导员工作效率相对比较高。

职能型管理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是辅导员教师身份管理缺失。因辅导员的业务指导部门是学生工作部,而日常工作安排、人事关系、年终考核、组织关系又受院系负责的双管体制限制。学生工作部作为校行政管理部门,是非教学部门,在教师的课时、科研、职称管理方面出现无人理、无人管的状况,容易造成高校辅导员职能不清,管理混乱,辅导员作为教师身份在教师的群体中难以找到其恰当的位置。二是对辅导员的“重用不重养”。学生工作部和院系的双重管理,均是强调辅导员业务工作落实的情况,辅导员职称上硬件要求的课时、论文、职务职别的评定却不属于学生工作部和院系的管理范围,这就造成了辅导员管理中存在着“重用不重养”的状况。

(二)直线职能型管理

直线职能型管理方式是现实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吸取了直线制和职能制的长处,避免了其短处。以直线指挥系统为主,同时利用职能部门的参谋作用。领导集中,职责清楚,秩序井然,工作效率高,既保证了组织的统一指挥,又有利于专业化的管理。目前我国个别高校的辅导员管理是使用这种管理方式,即学生工作部和二级学院对辅导员双重管理,编制归学生处管理,各学院对辅导员只进行日常工作的领导。学生工作部对全校辅导员队伍进行统筹规划、统一领导、统一安排。

直线型管理方式的利处体现在对辅导员最简单、最便捷的管理。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是直接面对学生的基层德育工作者。长期以来,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必须深入学生工作的第一线,生活在学生身边,面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而高校学生的管理顾名思义归学生工作部和各院系管理,因此由学生工作部和院系对辅导员进行管理,在辅导员的工作业务管理上最简单,也最便捷。

直线型管理方式的弊处体现在学生处行政部门不能给予教师身份的认可,忽视本职工作、影响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导致定位偏差和辅导员职业认同差,辅导员或只做思想政治工作,或只管具体事务,出现“只重一头”的现象。

二、辅导员队伍扁平式管理新方式的探索

目前,辅导员队伍管理采用的职能型和直线职能型两种管理方式,这是高等教育发展初期阶段性的产物。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它的弊端日益凸显,尤其是不能充分体现辅导员双重身份的功能,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在多部门管理之下,工作千头万绪,不仅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学生活动指导工作、行政事务工作,还要承担一些思政课的教学工作,更要时刻准备着处理学生中的突发事件。整日疲于奔命应付繁杂事务的辅导员容易在身份认同上出现窘境,对自身的价值产生怀疑,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呼唤管理方式的设计应该更加注重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扁平式科学管理的探索和推行势在必行。

(一)扁平式管理方式的内涵

扁平式管理,亦称扁平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意在减少管理层级、提升管理效率。扁平化管理强调以工作流程为中心、企业信息的充分交流以及企业资源与权力的适当授权。扁平式管理得以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使用,一是分权管理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二是企业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该管理结构的主要优点是“管理层次少、管理人员人少,有利于节约管理费用,也缩短了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距离,利于改善和加强纵横沟通;也有利于促使下属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同时,由于纵向沟通距离缩短,有利于加快信息传递,提高效率。但由于管理幅度加大,可能加重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对各级管理人员和下属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应提高,否则容易出现失控的现象。”③

(二)扁平式管理的运用链条

目前非扁平式学生工作管理的链条是校领导(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或副校长)——校级党委职能部门、校行政职能部门、校团委、二级学院领导——辅导员。在这个行政链条中对辅导员具有直接、间接业务指导或有工作指派关系的部门一般有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校办、党办、学生工作部、财务处、校团委、后勤部门(公寓管理中心、校医院)等。这种分散的业务领导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使辅导员处于被多头管理的境地。此外,这种管理链条直接强调的是对辅导员“用”的管理,而未能涉及辅导员“养”的管理,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扁平式管理即管理层次减少而管理幅度增加,成立由校党委直接负责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委员会,职能部门包括学生工作部、二级院系、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等。行政系统管理辅导员的业务、培训和日常事务等;党委系统管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工作职责、人事调动等;党政协调管理辅导员的准入制度、培训制度、业绩评价、职称职务升迁等相关制度、队伍建设等。学校党委和行政管政策、管方向、管宏观,各二级院系管条件、管待遇、管工作。这样可以避免辅导员队伍被多头管理,忽视身份、只用不养的情况。

(三)高校辅导员扁平式管理的目标

根据管理学的原理,目标管理是确保执行力、实现管理成效的方法。借鉴扁平式管理在企业的运用,结合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可以设定以下目标:一是有位才有为,实现双重身份的培养。高校要通过完善制度保障,积极为辅导员创造“有位”的环境,进一步激发辅导员的“有为”,保持队伍的战斗力。二是有为才有专,实现双线成长与培养。结合辅导员的双重身份,让辅导员在教师和干部身份上得到双线的成长,双线的认可,双线的“有为”,继而鼓励每位辅导员都在双向成长中侧重的专长领域,并把辅导员工作当成一直追求的事业,从根本上解决辅导员的职业定位问题。三是有专又有职,实现职业化、专家化培养。强调对辅导员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辅导员的身份、角色进行科学的管理,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评价体系,重视辅导员个人发展,培养专家型、职业化的辅导员。

(四)高校辅导员扁平式管理的原则

目前,针对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对辅导员队伍进行管理时,应注重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和日常事务工作相结合。但管理作为一个行为,应该设定一定的基本原则,为管理的实施提供一定准则,让执行有章可循。我们认为应该设定以下几点原则:

1.“严”,制定科学的准入标准。选聘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要的基石。高校辅导员人员选聘时在教师身份方面应要求具备学科的专业水平、通识文化水平、一定的教学水平和育人的教养能力、伦理和心理方面的人格等。在干部身份方面应要求高校辅导员原则上应该是中共党员,道德品质高尚,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本职工作,作风正派,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等。

2.“实”,构建规范的管理体系。作为委员会成员的教务处、社科部对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直接的管理,明确辅导员的教学职责,对辅导员进行岗前培训、教学安排、工作量统计、考核等,规范辅导员的教学管理。在日常学生工作事务管理方面,作为委员会成员的学生工作部、二级院系对辅导员进行直接的管理,要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对学生日常事务工作进行统一安排、统一统筹、统一管理。制定相应科学的考核、激励体系,并就其日常管理工作、学风建设、就业服务、心理咨询等相应工作的管理要求。

3.“高”,探索辅导员队伍的优化。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加强整体规划统筹考虑,要研究推进辅导员双重身份的交叉融合,提高教学水平,为辅导员提供更多的参与公共理论课与思想教育理论课的任教实践机会;同时增强辅导员的业务水平,确实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办事能力;还要创作条件,提升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实现辅导员队伍的整体优化。

4.“专”,提升辅导员业务水平。委员会要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培训,一方面,要制定倾斜政策,充分利用全国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的优势,加快辅导员学历、学位层次。另外,还要将辅导员的学历、学位提高纳入全校师资培训计划,享受与专业教师同等的政策优惠。另一方面,重点培养骨干,实施辅导员名师工程。积极树立辅导员队伍的品牌形象。首先,对辅导员中的骨干分子进行重点培养,强化辅导员基本功的提升,包括教学技能、开展主题教育班会能力、谈心技能,科研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其次,加强辅导员实践学习的培训。让辅导员走出去,到学生工作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国内重点高校挂职锻炼,增长见识,拓展工作思路。再次,提高辅导员的理论素质。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安排辅导员参加国内外脱产进修学习、参加专题会议等。

高校辅导员的双重身份的特殊性,赋予了其管理方式也应该有其特殊性,我们应结合两者特点,构建一种“用”“养”相结合的扁平式管理新方式,实现辅导员双重身份的科学管理。

[注释]

①蒋丽君.管理学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61.

双减政策对家长的利与弊范文篇9

【关键词】会计舞弊;审计质量;事务所组织形式;博弈论

近年来,从财政部、中国证监会以及证券交易所等监管机构的处罚公告中不难看出,我国独立审计普遍缺乏风险与忧患意识。为一时之利,不惜与被审计单位合谋造假,欺骗投资者。由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脱钩改制后大多选择了有限责任公司制,业界认为该组织形式是我国审计质量普遍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向社会承担无限责任,其职业道德和执业质量就丧失了最根本的约束和保障机制。本文基于中国证监会等监管机构的处罚公告,利用描述性统计和博弈论方法,研究会计舞弊公司独立审计质量与事务所组织形式的现状及治理对策,以期对提高我国独立审计质量有所裨益。

一、文献回顾

(一)审计质量的研究回顾与评述

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国内外资本市场发生了大量的会计舞弊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审计中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国外关于审计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定价、审计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以及审计报告等方面,多采用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这为本文研究会计舞弊公司审计质量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借鉴。但是,国外的研究存在其局限性:这些研究多是在英、美等少数成熟的资本市场和完善的法律框架背景下展开的,限制了这些研究结论的说服力和适用性。因此,针对我国会计舞弊公司的审计质量问题还有待于相关研究者结合国情进行深入研究,比如考虑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特点以及法律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独立审计质量问题实质上是独立审计的有效性问题。对此,我国会计学者将政府监管层、独立审计机构、企业管理部门等作为决策者,引入审计收益、审计成本、舞弊处罚、舞弊得益、监管责任等影响因素进行博弈分析,博弈论在研究审计质量方面得到多层次、多角度的应用。但是,我国目前关于审计质量的研究中,尚未针对会计舞弊公司这种特定主体的审计质量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认为有必要结合我国会计舞弊公司的实际情况,不断从新的角度去探索审计质量问题。

(二)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研究回顾与评述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制、普通合伙制和特殊普通合伙制三种形式。国外审计学者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并无专门研究,对于组织形式的研究主要是从法律层面进行考察,主要包括区分过失和非过失的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制度、投资者损害分配的不同制度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不同水平对审计市场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审计师努力程度和社会财富等方面。

自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实施脱钩改制后,国内一些学者对事务所组织形式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领域多涉及事务所组织形式的影响因素和不同组织形式与审计定价等方面。另外,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相关档案研究较少,而且具有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更是90%以上为有限责任公司制,不利于大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为此,本研究选择采用描述性统计与博弈论的方法,对会计舞弊公司审计质量与事务所组织形式进行研究。

二、基于处罚公告的描述性统计

审计质量是指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审计服务满足客户需要的程度。具体表现为审计工作和审计报告的质量。对于审计委托人而言,要求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约定书的规定,执行审计业务;对于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来说,保证审计质量就是要求使用审计报告不会导致其决策失误,使自己的正当利益蒙受损失。近几年来,中国企业会计舞弊现象严重,尽管政府一直在不懈地进行治理,却收效甚微。事实上,披露会计信息活动的关键主体是企业和独立审计机构,企业生产会计信息,独立审计机构为其作审计鉴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取决于两者的行为选择。

(一)舞弊样本的选择

本文主要查找了所有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财政部2005―2009年的处罚公告和违规记录。整理时,按被处罚公司的数量提取数据,剔除了因临时公告舞弊以及年报或半年报披露不及时而受处罚的样本。最终得到2005―2009年因年度财务报告舞弊而被证监会、上证所、深交所和财政部公开处罚的197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舞弊样本。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1.会计舞弊手段统计分析

认识舞弊上市公司的舞弊手段是分析其特征的重点之一,只有充分认识常见的舞弊手段,注册会计师才能在审计工作中关注舞弊的预警信号,时刻保持警惕以察觉企业的会计舞弊行为。表1列出了2005―2009年度受处罚的197家舞弊样本进行舞弊采用的主要手段。由于会计舞弊上市公司往往采用多种舞弊手段,即同时进行多种方式的会计造假,最终达到为特定个人或利益集团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目的。从表中可以发现,半数以上的舞弊样本采用了隐瞒或不及时披露重大事项的舞弊手段,近一半的舞弊样本通过虚构或者掩饰交易或事项来达到舞弊的目的。并且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进行舞弊的手段呈下降的趋势,利用不恰当的关联交易的舞弊手段似乎越来越受企业的“欢迎”。

2.审计意见分布情况统计分析

面对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频频曝光的事实,关于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差、独立审计质量不高、专业素质低的讨伐声也越来越高。审计意见是一种浓缩的信息,是资本市场博弈均衡的结果。注册会计师应该能够合理保证揭露出企业的各类会计舞弊行为。但是,在审计实务中,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缺失和其自身审计质量的低下等限制因素,在审计意见出具时难免“避重就轻”。从表2可以看出,在本文所收集的所有发生会计舞弊的上市公司中,只有平均29%的公司被审计师识别出来,并出具了非标审计意见;另外,除2007和2008年略高于20%外,因会计舞弊行为而被审计师出具非标意见的公司占舞弊公司的比重都低于20%,这个比例是相当低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注册会计师并没有很好地完成独立审计查错揭弊的审计目标。

在统计分析了样本中所有会计舞弊公司审计意见类型的基础上,本文针对2008年年报舞弊的45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详细整理出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统计分析发现:注册会计师在对舞弊上市公司的独立审计中,没有很好发挥经济警察的作用。2008年样本公司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舞弊的上市公司出具的审计意见中,无保留意见(包括标准无保留意见和无保留意见加强调事项段)有17条,占总体意见的37.8%。其中标准无保留意见有12条,占了总体意见的26.7%;无保留意见加强调事项段有5条,占了总体意见的11.1%。舞弊性财务报告必定不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而注册会计师仍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或者将无保留意见加强调事项段这种审计意见类型,通过对解释性说明段的运用,将本应出具的其他类型审计意见变通为带解释性说明段的无保留审计意见,帮助被审计单位达到“意见购买”的目的。这无疑增加了对审计意见进行操纵的可能性,为审计合谋提供了潜在空间。上述分析数据说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可靠性差,不但没有阻止舞弊性财务报告的发生,减少对投资者造成损失,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为虎作伥,谋取私利,欺骗投资者的效果。

3.处罚类型组合的统计分析

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财政部等部门均负有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义务,除了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实时监控外,还有依法对违反证券市场监管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的权利。从2005―2009年因年度财务报告舞弊而被证监会、上证所、深交所和财政部公开处罚的197家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来看,各类监管机构对财务报告舞弊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处罚类型主要有责令改正、罚款、警告、警告并罚款、公开谴责、限制其账户交易权限等。由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各有特点,因此证监会、证券交易所以及财政部对各个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处罚类型也不尽相同,对样本公司处罚类型组合情况如表4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以“罚款、警告并罚款、警告”的处罚类型组合较多,其中罚款主要是针对舞弊上市公司而言的,警告并罚款以及警告是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而言的。从罚款额度上看对上市公司的最高处罚金额为60万元;对上市公司董事长或者总经理的罚款金额最高为30万元;以10万元居多,共有52家,占26.4%;对其他管理人员如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等的处罚以3万元和5万元为主,共139家,占总体样本的70.56%。与上市公司因出具舞弊性财务报告获得的收益相比,这些罚款简直是凤毛麟角。舞弊的收益远远大于舞弊的成本,在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上市公司难免会选择舞弊达到粉饰业绩的目的。

处罚公告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不容乐观,这充分说明注册会计师在对舞弊上市公司的审计中,独立性差、审计质量不高,甚至为虎作伥,谋取私利。与之相对应,监管机构的处罚力度偏低,舞弊的收益远远大于舞弊的成本。

三、会计舞弊公司审计质量与事务所组织形式的博弈分析

从博弈的角度,每个理性经济个体的行为动机和目的都是使自身的预期效用最大化。企业之所以进行会计舞弊,以及事务所之所以愿意与之串谋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都是因为这些行为能为他们带来预期的经济利益。本文拟建立决定会计信息质量的两个主体――被审计单位和不同组织形式的事务所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他们在当前环境条件约束下的理性选择过程,以期从中找出企业会计舞弊的根本原因,进而探讨有效的治理方案,推广能够最优保证审计质量的事务所组织形式。

会计舞弊公司的审计质量与事务所组织形式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作为”,即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串通作弊,共同造假;二是“不作为”,即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舞弊行为听之任之,不予制止和披露,甚至包庇纵容,或者变通审计意见,出具不实的审计报告。在进行博弈分析时,有必要建立一项基本假设:被审计单位和不同组织形式的事务所是理性的经济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且风险中立。

我国具有上市公司审计资格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90%以上为有限责任公司制。有限责任公司制事务所因为其公司性质,几乎赦免了合伙人承担的法律责任,合伙人只需承担与其投入事务所注册资本相应的责任,责任极为有限。因此,有限责任公司制事务所的合伙人通常会接受被审计单位激进的会计要求,甚至串通舞弊。因为接受被审计单位激进的会计要求实施舞弊而导致的审计失败,不会使负责审计的合伙人受到较高的经济惩罚,至多为合伙人按照其认缴的出资比例投入事务所的注册资本。因此,有限责任公司制事务所的合伙人与被审计单位进行博弈时,与被审计单位达成一致的可能性较高,达成一致的博弈结果的谨慎性较低。从而使得审计质量得不到保障,极易导致会计舞弊的出现。

特殊普通合伙制事务所是适应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发展要求的一种组织形式。采用特殊普通合伙制组织形式的会计师事务所,其合伙人在执业活动中因普通过失造成会计师事务所债务的,所有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在犯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况下,该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其他合伙人以其在会计师事务所中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在这种情况下,特殊普通合伙制事务所的合伙人通常不会接受被审计单位激进的要求,以避免遭受极高的经济惩罚。因此,特殊普通合伙制事务所与有限责任公司制事务所相比,其与被审计单位进行博弈时,与被审计单位达成一致的可能性较低,达成一致的博弈结果的谨慎性较高。若采用这一组织形式,则意味着会计师事务所若发生审计舞弊现象,将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此将督促事务所提供更公正的审计报告,从而使得审计质量可以得到相应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会计舞弊的出现。

本研究首先构造了一个事务所的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两方博弈的情境,分别模拟有限责任公司制事务所和特殊普通合伙制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进行财务报表争议事项的博弈,然后比较两种情境下双方达成一致的可能性和博弈结果的谨慎性。假设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就资产的报告价格R进行博弈。审计人员的收入为固定值G,资产的实际价值对于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都是未知的,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都只知道资产实际价值T的概率分布F(x),资产实际价值的期望值为E(T(F(x)))。

(一)有限责任公司制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的博弈分析

假如审计人员接受了被审计单位提交的资产报告价格,情况有两种:第一种情况,资产报告价格R高于资产的实际价格T(F(x)),被审计单位的收入为获得资产的报告价格,审计人员受到的惩罚为固定值C,C

假如审计人员没有接受被审计单位提交的资产报告价格,被审计单位获得的收入为资产的实际价值T,审计人员不受到任何惩罚,但双方的下一轮不继续进行博弈,审计人员下一轮将没有固定的收入G。这样就得到有限责任公司制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的博弈矩阵如表5。

在这个博弈矩阵中,审计人员会尽量选择接受被审计单位提交的资产报告价格。因为审计人员若不接受,下一轮的收入将为0,此时审计人员不接受被审计单位提交的资产报告价格的概率接近于0,而审计人员在接受被审计单位提交的资产报告价格时,会选择尽量接受较低的资产报告价格R,希望概率q2尽可能大,以获得较高的收入G;而被审计单位会尽量提交较高的资产报告价格,以获得较高的报告价值R,希望概率q1尽可能大。此时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的博弈目标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审计人员处于极为弱势的一方。因为审计人员没有选择权,这时双方博弈的纳什均衡点为资产报告价格R大于资产的实际价值T(F(x)),审计人员接受资产的报告价格,被审计单位获得收入R,审计人员获得收入G-C,概率q1趋于1。

(二)特殊普通合伙制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的博弈分析

假如审计人员接受了被审计单位提交的资产报告价格,情况有三种:第一种情况,资产报告价格R高于资产的实际价格T(F(x)),同时高于资产实际价值的期望值E(T(F(x))),被审计单位的收入为资产的报告价格R,审计人员受到的惩罚为2(R-T(F(x))),下一轮双方继续进行博弈;第二种情况,资产的报告价格R小于等于资产的实际价格T(F(x)),同时高于资产实际价值的期望值E(T(F(x))),被审计单位获得的收入为资产的报告价格R,审计人员受到的惩罚为(R-T(F(x))),下一轮双方继续进行博弈;第三种情况,资产的报告价格R小于等于资产的实际价值T(F(x)),被审计单位获得的收入为资产的报告价格R,审计人员不受到任何惩罚。

假如审计人员没有接受被审计单位提交的资产的报告价格,被审计单位获得资产的实际价值T,审计人员不受到任何惩罚,但双方的下一轮不继续进行博弈,审计人员下一轮将没有固定的收入G。这样就得到特殊普通合伙制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的博弈矩阵如表6。

在这个博弈矩阵中,审计人员也会尽量选择接受被审计单位提交的资产报告价格,因为审计人员若不接受,下一轮的收入将为0,但审计人员不接受概率p大于0,因为如果审计人员接受的资产报告价格大于资产的实际价值,审计人员受到的惩罚均大于G,相当于此轮收到的收入为0,且受到罚款2(R-T(F(x)))-G或(R-T(F(x)))-G,此时审计人员希望接受的资产报告价格小于T(F(x))和E(T(F(x))),这样可以获得最高的收入为G;而被审计单位会尽量提交较高的资产报告价格,以获得较高的报告价值R,希望概率q11尽可能大,此时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的博弈目标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审计人员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因为,审计人员的选择权只有接受或不接受,审计人员假如接受的资产报告价格过高,罚款值也会更高,但假如审计人员不接受被审计单位提交的资产的报告价格,下一轮收入将为0,可能遭受更大的损失,这时双方的博弈不存在纳什均衡点,但是博弈结果对被审计单位更为有利,资产报告价格R大于资产的实际价值T(F(x))但不大于资产实际价值的期望值E(T(F(x)))的可能性较大,审计人员接受资产的报告价格,被审计单位获得收入R,审计人员获得收入G-T(F(x))或G,概率q12>q2>q11。

为了降低上述博弈分析中存在的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合谋舞弊的可能性,我国财政部于2010年1月29日公布了《关于征求〈财政部关于推动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暂行规定〉意见的函》,指出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尽快向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转制。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大部分采用有限责任公司制,一旦发生审计舞弊现象,只需以出资额来承担责任,并不需要对舞弊产生的后果负完全责任。推动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将增加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责任和风险意识,大大减少会计舞弊现象。特殊普通合伙制是新的合伙企业法专为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设定的一种组织形式,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特殊普通合伙制已成为会计师事务所的主流组织形式。

结语

从现状来看,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并没有很好地完成独立审计查错揭弊的审计目标,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为虎作伥,谋取私利,欺骗投资者的效果。由于舞弊的收益远远大于舞弊的成本,在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上市公司和事务所难免会选择串通舞弊达到双方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因此,应大力倡导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尽快向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转制,加大对与会计舞弊公司合谋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及监管力度,增加事务所因与被审计单位合谋而导致审计失败的风险成本,完善对弄虚作假的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及未保持应有职业关注的注册会计师的处罚机制。这些措施的同步实施,将有效提高会计舞弊公司的独立审计质量,进而通过公正客观的独立审计促使被审计单位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推动市场行为主体走向合理的均衡,实现资本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若干意见的通知[S].2009.

[2]孙坤.独立审计质量保证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刘颖斐,余育苗.应对审计失败问题的独立审计博弈策略改进[J].审计研究,2006(1):65-70.

[4]任夏仪.独立审计质量缺失及其改进的博弈分析[J].会计与审计,2006(3):253-254.

[5]陈韶君.上市公司与独立审计联盟寻租博弈分析[J].特区经济,2006(6):113-114.

[6]朱建红,石绍炳.资本市场、独立审计与诚信奖励――基于三方博弈的模型分析[J].技术经济,2006(9):90-94.

[7]FrancisJ,ReicheltK,WangD.Thepricingofnationalandcity-specificreputationsforindustryexpertiseintheUSauditmarket[J].TheAccountingReview,2005.Vol.

80,Issue.1:113-136.

双减政策对家长的利与弊范文篇10

为什么呢?所谓弊,对计划生育来说,就是每个家庭忍受独生子女,以及与独生子女有关的一些不良后果。就单个家庭利益来讲,有两个孩子,比一个孩子要好一些。当然,也有许多家长只需要养一个孩子就满足了。父母有两个孩子,就不容易对单个孩子产生溺爱。孩子长大了,父母老了,就不会因为一个孩子离家太远而感到孤独。

从抚养老人来讲,中华文明,以孝为先。可是,一个孩子往往难以做到“忠孝两全”。任何一个人,在发展事业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力不从心,很难做到既照顾好父母,又把事业做好。如果考虑到三代同堂(有的四代)的情况,养一个孩子的问题更加突出。一对年轻的夫妇,如果各自有父母,父母还有父母,那么行孝的力度就更成问题。

我们打开微信,许多朋友在春节的时候,都不知不觉地拍了全家照秀幸福。一对爷爷奶奶,周围一群孩子,老人就会笑得乐开花。如果老人身边没有这么多子孙,总是一种遗憾和孤独。多一个孩子,也可以减少一些不幸家庭因为不幸的原因失独而痛苦。

另外,能够给每个家庭生二胎的选择,至于自己要不要,本来也是一种对人的尊重,可以提高老百姓的整体幸福度。生二胎不仅对每个家庭有利,到了现阶段,生二胎对整体社会也有利。中国人口已经长期进入低生育状态。为了维系一个人口群体(国家人口)的正常发展(指长期不增长),一个妇女的平均生育率是2.2,而中国目前的妇女平均生育率已经达不到1.5。也就是说,就算现在放开二胎,如果不考虑今后从外国进口人口,中国已经进入长期人口下降的通道。

中国人均GDP,在2014年是7500美元,离全面小康水平还有一半的距离,离进入世界发达水平的距离,还要25年的时间。可我们现在已经出现严重的人口老化现象。现在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比例的提高速度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劳动力明显出现了短缺,适龄劳动力人口的绝对数量从2011年开始下降,尽管短期内可以通过推迟退休年龄的做法来加大劳动力的供应量,但是,老年人的劳动生产率,毕竟没办法与年轻人比。

然而,中国目前面对的最大人口问题还不是老龄化和劳力短缺,而是结构扭曲和逆淘汰。有钱的、受教育多的家庭,政府工作人员家庭,都严格生一个孩子。农村人口、私有企业主多数生两三个。这是造成中国两极分化严重的一个因素之一。城乡差别,人口生育差别,导致教育差别。教育差别,进一步拉大城乡差别,使中国的二元社会,越来越明显。那些受好教育的城里人,更有希望赚更多的钱,而生孩子的欲望更低。那些受教育少的乡下人,孩子多,收入少,就业难,只能出去继续当农民工二代。

这种隔代遗传的富、贫、贵、贱,不是我们希望的社会常态,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客观事实。独生政策的长期推行,是这种无法弥补的社会富、贱传播最可怕的推手。

农村为什么难发展,就是因为管理的缺位,也是因为计划生育不对称推行所造成的逆淘汰效应。要知道,逆淘汰,城里人并不是得利者,而农村人肯定是受损者。这是一种没有赢家的逆淘汰现象。

双减政策对家长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博弈分析;会计信息披露;博弈动机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

博弈是关于决策主体的对策行为相互影响时的决策选择及这种选择的均衡性问题。博弈论最早是于1937年美国数学家约翰・冯・纽曼提出的。1944年冯・纽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系统的博弈理论的基本完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博弈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所要提供的就是财务报表以及上面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于是会计信息的披露对于企业、监管部门、投资者、债权人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现代企业的运行机制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着多重利益博弈。如何处理好这些利益博弈,对于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会计信息披露的博弈主体

博弈主体包括:政府、债权人、所有者、经营者和其他与企业相关的个体等几个大主体。政府最关心税收征缴;债权人最关注其债权是否能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所有者关心的是自己投入的资产能否得到保值增值;经营者关心经营业绩的增加是否给自己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关心股票价值和企业业绩。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驱动,围绕企业应当怎样披露会计信息这个问题博弈各方出现了利益冲突,由此产生不同的行为选择。

1、政府部门肩负调节社会经济运作、管理国民经济、保障公众利益的重任,它要求企业真实、充分、公允地披露会计信息,及时足额缴纳税收,以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2、从债权人角度分析,它们关注的是能否按期收回贷款,也要求真实的会计信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并尽早采取对策,以减少贷款风险。

3、所有者以及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它们最需要经营者披露真实、充分的会计信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竞争能力、盈利能力和利润分配情况,以决定是否对企业进行投资。

4、经营者是会计信息的披露者,其地位与其他利益主体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信息优势。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经营者“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即经营者从其自身利益考虑,操纵信息披露质量以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要求。

二、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博弈分析

1、分析假设。作为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企业的所有者有两种选择:一是对经营者提供的信息进行监督、检查;二是不监督,不检查。而作为经营者也有两种选择:一是披露会计信息;二是为操纵会计信息虚假披露。

2、博弈分析。按照假设给出描述所有者和经营者利得博弈分析表1。(表1)

其中:L为所有者对经营者实施监督的成本,C为经营者舞弊后要付出的代价,R为经营者舞弊为其带来收益;(假定只要所有者实施监督,企业的舞弊就会被发现,且C>L)。并且所有者监督的概率是q,不监督的概率为1-q;同时,经营者真实披露的概率是p,虚假披露的概率是1-p。则经营者的期望为:

E(m)=q×[-C×(1-p)+0×p]+(1-q)[(1-p)×R+0×q]=R(1-p)-(C+R)q(1-p)

当经营者期望收益E(m)为零,则Q=R/(C+R),此时为经营者是否真实公允提供会计信息的临界点。它表明当所有者对经营者监管的概率小于Q,经营者将有利可图,从而操纵会计信息(舞弊);相反,若大于Q,实施舞弊造假的经营者收益为负数,即当经营者造假成功收益较小时,作为理性的经营者将会选择真实公允地进行会计信息披露。因此,它客观上要求所有者加大对经营者的监督力度才能使其放弃舞弊的企图,以维护自身利益。

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

1、分析假设。(1)模型中是两家规模、效益等各方面都基本相同的公司A和B;(2)A和B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在有限范围内追求利益最大化;(3)信息可以自由流通。A可以选择守信(披露的信息符合质量标准)和不守信,B也如此。(表2)故有四种组合(假设E3>E4>E1>E2):

策略一:双方都守信,双方各得利润E1;

策略二:A守信,得到利润E2,B不守信,得到利润E3;

策略三:A不守信,得到利润E3,B守信,得到利润E2;

策略四:双方都不守信,双方各得利润E4。

2、博弈分析。该模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1)开始双方都守信。此时,双方都得到利润E1。此情况将一直延续到有一方选择不守信。然后,他将永远选择不守信。一方面是由于不守信得到的额外收益;另一方面是由于只能用新的不守信行为来掩饰过去的不守信行为。此时,不守信得到“E3-E2”的超额利润,而守信方只能得到E2的利润。利润差的存在导致守信方也选择不守信。最后,双方都不守信,各自得到利润E4。

(2)双方一开始就都选择不守信。这是达到了纳什均衡,都得到E4的利润。该博弈处于稳定状态,并一直持续下去。

四、其他博弈

除了上述的博弈之外,对于会计信息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博弈还有很多。

1、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政府要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就必须利用反映各个微观主体的经济信息,而会计报表是获取这些信息最主要的来源。另外,它还要对企业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进行必要的调整,来课征企业税收等。因而,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利益上的博弈。

2、企业管理当局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博弈。注册会计师是会计信息博弈中的裁判员、监督员,起着维护博弈秩序的作用,因此研究注册会计师与企业管理当局之间的博弈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委托人与被审计单位是分离的,审计关系由委托人、被审计单位和注册会计师三方关系人所组成。因而,委托人与注册会计师、管理当局与注册会计师之间都存在博弈。

五、总结

博弈论在会计上的应用无疑会给会计领域带来新的研究方法,而最近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给了博弈论的更大的研究空间。但根据上述对博弈主体及各博弈主体的行为选择策略分析,还存在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博弈主体不到位。政府机构是博弈的参与人,它有自身的“效用函数”,其效用主要体现在制度制定的垄断权和控制权。这是不符合博弈规则的。二是缺乏一个充分博弈的过程。我国会计制度的制定无论从空间上还是从时间上都缺乏一个充分博弈的过程,理想的会计制度应能充分兼顾各方利益,成为博弈各方自觉自律的行为。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J].上海三联书店,1996.

[2]吴联生.企业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的责任违约安排[J].经济研究,2001,2.

[3]杜兴邦.会计信息产权的逻辑及其博弈[J].会计研究,2002,2.

双减政策对家长的利与弊范文篇12

[论文摘要]2006年下半年至最近一段时间,大家讨论的热点就是人民币的快速升值。我们老百姓也从方方面面感受到人民币升值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那么,未来的人民币走向将如何呢?政府将出台怎样的货币政策?是加速人民币升值步伐还是保持人民币升值态势但是步调稳健呢?人民币升值到底是怎样好事还是坏事呢?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一、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

笔者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利有弊,的确是专家们所说的“双刃剑”。采购进口产品或者出国留学、旅游的人以及拥有投资性房产的人从中受益不少。深切体会到我们的“人民币”支付能力增强的好处。对国家经济方面而言,人民币升值改善了贸易条件、抑制了通货膨胀、消化过剩的外汇储备、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干扰及减少了和别国的贸易摩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偿还外债的压力。回首2006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一片红火,这似乎是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最为显著的影响。但是升值并不意味着一片繁荣。由于房价大涨,无房族购买力相对降低而买不起房子。从投资者来看,股市房市吸引力增强但是风险也加大。对于出口企业,人民币升值将使我国工农业产品出口价格大幅提高,出口产品将失去价格竞争力,导致企业衰退,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失业率上升。

2006年,我国外有国际政治压力和内有外部经济失衡的矛盾突出,国家推出了人民币逐渐升值的政策,是为了改善外贸顺差过大和国内资金过剩的现状。最近统计显示,我国2006年的外贸顺差高达1774亿美元,比2005年的1018亿美元增长了74%的规模。而今年的外贸顺差还有望进一步增长。一边是人民币持续升值,一边是顺差有增无减,国内热钱越来越多。人们在担心热钱疯狂投机导致股市泡沫和房低产泡沫的出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教授曾经深刻的指出:人民币升值的将带来加重通货紧缩,经济增速下降,就业率下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大,外商直接投资下降,货币政策失控等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币汇率必然有一个上升的过程,但是毫无疑问,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而言是一柄双刃剑,有利和不利影响一俱共存,综合起来的总体效应是利是弊,皆看调整的“时机”、“幅度”和“频率”。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未雨绸缪,从理论上分析在人民币升值的状态下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探讨如何削减人民币升值给贸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实务对策的角度研究人民币升值的化解之道,积极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创造条件。

二、人民币升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调整外贸高度顺差

通过削弱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上的竞争力,以达到刺激进口降低出口来解决外部失衡的状况。在升值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我们通过相关政策的调整,替代人民币升值的效应。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弱化人民币升值的负面效应。众所周知,汇率是货币资金的对外价格,利率是货币资金的对内价格。如果本币汇率上涨,则持有本币多的人在赚钱,持有外汇多的人吃亏,因此会影响企业出口创汇的意愿。如果利率下跌,则持有本币多的人吃亏。运用这一机理,在人民币汇率上调的情况下,出口企业的损失可调节利率杠杆来弥补。也就是说,作为出口型的企业,本币的升值,意味着财务环境恶化,外币收入转化为本币收入后减少,为了保证他们获得合理的利润,要使用利率手段增加拥有外币的收益,减少运用本币的成本,可谓堤外损失堤内补。操作的手法有:一方面,上调外汇存款利率,增加持有外汇的收益,使之相对于人民币存款更具有吸引力,变相提高外汇对本币的兑换价格,增强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针对外向型企业,提供人民币的优惠贷款,考虑允许外向型企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发行债券直接融资,降低外向型企业的财务成本和运营成本,创造低成本的融资环境。尤其是我国很多出口企业是中小型企业,要对冲人民币升值的负面效应,尤为重要的是解决他们的融资困境,降低融資成本,在出口中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事实上,在过去的2006年,国家出台的一些政策的调整和推进为也在为减少贸易顺差做准备。这些政策主要包括:一是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税率的调整;二是汇率政策的调整,即人民币升值;三是“两税并轨”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取消针对FDI的优惠政策有益于间接减少贸易顺差等等。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其后续的政策效应还将在新的一年中陆续释放。对于未来,要更好解决贸易顺差,资金过剩的状况,我们认为,扩大内需是最好的解决途径。需求决定一切,内需对贸易平衡的影响,远大于汇率的作用。比如财政方面通过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增加财政投入,来降低民众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私人储蓄,并转化为实际需求。对于个人的需求要给予政策上的引导。比如当前个人的投资需求旺盛,过剩的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和股市,存在引发资产泡沫的危险,我们就要严厉打击游资炒作,限制非法流入股市或者楼市的外资同时加大QDII步伐,甚至可以允许内地个人和机构不须通过QDII安排或银行代客境外理财服务,把自有外汇汇到境外,进行投资理财,既迎合了民众的投资需求又引导资本流出减少顺差,从而获得双赢。

三、不断完善汇率定价新“机制”

2005年7月21日,我国政府宣布汇改,2006年,人民币不断升值。但是,升值并不是汇改的目的,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目的并非“升值”,而是要以汇改为契机,在市场供求关系的基础上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建立起由市场力量对汇率进行定价的新“机制”。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转眼已经五年了,也越来越深刻地融入国际经济关系的大家庭中。对人民币升值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应将其放在更深层次的背景上考察。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符合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要求,符合我国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全面考虑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所有正反两方面影响及其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程中的重大意义后,我们要以务实的态度,考虑各种可能性,深入研究人民币升值的可替代性,考察它的对冲机制和机理,以更灵活适度的政策措施配合汇率政策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谋求更大利益。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引导企业加强结构调整,平稳度过改革调整期。银行和外汇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加强外汇管理,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企业要积极推进结构调整步伐,转换经营机制,提高适应汇率浮动和应对汇率变动的能力,相信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会使我们更加适应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使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可喜的是,政府已将“减顺差”作为2007年中国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

四、结论

综上,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总体上利大于弊。

从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来看:人民币升值,会抑制出口,增加进口,从而可能出现贸易逆差,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引进外资,并加速资本外流。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加速资本外流;人民币升值,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人民币的升值,会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尤其是对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人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容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会给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从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影响来看: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平衡国内物价,方便百姓生活,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人民币升值,可以减少外汇占款,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有利于偿还外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贸易,尤其对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对工业化所需的石油、矿石、钢材等关键性原材料进口起到平衡作用,减轻价格压力;人民币升值,能有效解决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压力。近几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处于顺差状态。长期的贸易顺差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改变中国对外经济、对外均衡的问题。所以,人民币升值,不仅可以改变对外均衡的问题,而且还能降低贸易纠纷、高额成本、征税等方面的成本,更加注重国外对我国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改变以低廉价格水平参与竞争的局面,不独立地脱离世界,而是更好地融入全球一体化。

在未来的几年内,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人民币继续升值是一个必然趋势。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坚定不移地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并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来调节人民币的供求,释放升值压力,同时要加快推进汇率制度的改革,并且制定和实施具有可操作性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中银香港集团.中国金融货币形势分析[R].2005年3月.

2、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报告[R].2005年4月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公共交通数字化范例(12篇)

    - 阅0

    公共交通数字化范文篇1(本刊讯)随着“好运北京”体育测试赛作为奥运前夕的大演练逐步开始,国内批奥运智能化场馆也将在逐步开始的奥运测试赛中得到“检阅”。记者从相关部门.....

    关于教育双减政策的看法范例(12篇)

    - 阅0

    关于教育双减政策的看法范文一、我国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共享的现状与优势分析1、我国职业院校合作人才共享的现状我国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更加重视高素质应用型人.....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