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特点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移动互联网特点范文篇1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使移动用户也能通过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采用国际先进移动信息技术,整合了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将大量信息及各种各样的业务引入到移动互联网之中,搭建了一个适合业务和管理需要的移动信息化应用平台,提供全方位、标准化、一站式的移动业务服务。目前质监的移动办公系统、移动执法系统、移动巡查系统、移动监管系统等都是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质监业务的互联互通,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有以下特性:

(1)高便携性:除了睡眠时间,移动设备一般都以远高于PC的使用时间伴随在其主人身边。这个特点决定了,使用移动设备上网,可以带来PC上网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即沟通与资讯的获取远比PC设备方便。

(2)隐私性:移动设备用户的隐私性远高于PC端用户的要求。不需要考虑通讯运营商与设备商在技术上如何实现它,高隐私性决定了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的特点——数据共享时即保障认证客户的有效性,也要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3)应用轻便:除了长篇大论,休闲沟通外,能够用语音通话的就用语音通话解决。移动设备通讯的基本功能代表了移动设备方便、快捷的特点。基于这些特性,我们在进行“智慧质监”建设时,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将需要了解的质监业务信息上传到网络服务器,并由网络服务器保存管理,把质监业务从纸质文档上解放出来;再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将需要了解的质监业务信息的交流地点从办公室解放出来,实现异地办公、异地执法,提高工作效率。

2智能质监,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能够将所有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可以凭借高端服务器、海量存储、云操作系统、信息安全技术打造领先的云基础架构,实现质监云、质量安全云等行业云应用,可实现资源集约化、数据一体化、管理服务化,全面提升质监工作效率,为质监信息化领域带来便捷与安全保障。近年来,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食品安全已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采用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安全解决方案,为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经营企业以及消费者提供综合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在搭建的数据采集平台基础上通过云计算中的SaaS服务模式为质监管理部门、经营企业、消费者提供全程可视、可跟踪、可溯源的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可基于云计算技术和云服务模式进行质监信息资源整合,将IT平台、数据资源以及运维人员整合,形成高效的质监云平台,提供智能化的分析数据。

移动互联网特点范文篇2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MI);关键技术

【引言】: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如果将互联网比作是一场比赛,那么移动互联网就是下半场,而且规则与上半场并不相同。适应新的规则,方可占得先机,生存下来;因循守旧,不适应新规则,就会被淘汰。

截止到2015年12月,中国移动互联网在网活跃智能终端数量达到8.99亿,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6.20亿。全球专业市场调研机构预测,中国广告商2016年将向移动广告投入221亿美元,仅次于美国,超过欧洲、东南亚成为推动全球移动广告产业增长的推动者。随着中国网络环境、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移动社会生活形态的影响将继续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1、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的互联网与最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激情碰撞,一个创新无限、活力无限的移动互联网新世界就此诞生。移动互联网第一次把互联网放到人们的手中,实现24小时随身在线的生活。信息社会许给人类最大的承诺――随时随地随身查找资讯、处理工作、保持沟通、进行娱乐,从梦想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正如中国移动一句广告语所说的那样――“移动改变生活”,移动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翻天覆地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在购物、用餐、出行、工作时,都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查看信息、查找位置、分享感受、协同工作……数以亿计的用户登录移动互联网,在上面停留数十分钟乃至十多个小时,他们在上面生活、工作、交易、交友……这些崭新的人类行为,如同魔术师的手杖,变幻出数不清的商业机会,使得移动互联网成为当前推动产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最强有力的技术力量。

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正在席卷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新闻阅读、视频节目、电商购物、公交出行等热门应用都出现在移动终端上,在苹果和安卓商店的下载已达到数百亿次,而移动用户规模更是超过了PC用户。这让企业级用户意识到移动应用的必要性,纷纷开始规划和摸索进入移动互联网,客观上加快了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在建设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各个国家由于国情、文化的不同,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上也各有千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些移动运营商采取了较好的商业模式,成功地整合了价值链环节,取得了一定的用户市场规模。

曾几何时,移动互联网还仅仅被人们视作互联网的一个分支。事实上,传统互联网和电信业巨头采取的种种战略转型举措早已深刻说明,移动互联网不单是一种时髦应用,更是一股席卷ICT领域的破坏式的创新浪潮。移动互联网时代摧毁沾沾自喜的领先者、淘汰麻木不仁的守旧者的速度,比当年互联网兴起时对落后者的淘汰速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2、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分析

目前,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传统的移动互联网络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研究的深入,一些运动子网络,以一种相对稳定的方式得到信息,所以,对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进行研究是必然趋势。在新形势下,研究高新移动互联网络技术是现在的主要任务。因此,现阶段研究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2.1建立健全移动互联网路由协议的算法和理论

在对移动互联网中的运动主体组成形式和运动行为方式进行研究时,需要分析路由协议的网络扩展需求,以实现络路由技术和理论的改进。同时,为了保证动态变化网络在有基础支撑网的环境条件下,建立健全移动互联网路由协议的算法和理论显得至关重要。对移动网络运动主体进行动态研究,不仅包括对主机的研究,还包括对限定子网络的研究,但是,能够实现对移动网络运动主体进行动态研究的前提是这些主置相对比较稳定。高速变化的拓扑关系会对网络流量分布和路由策略实施带来影响。同时,移动网络的运动主体组成形式和运动行为方式也会对路由协议的处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不仅要对子网络的动态拓扑路由进行管理,还应该对移动网络主机运动进行处理。

2.2建立移动互联网体系结构的描述理论和方法

由于新型移动互联网具有动态分布、大规模变化和拓扑频率高等特点,因而需要结合运动主体组成形式和运动行为方式对移动网络的系统结构、运动模型和分配策略等进行管理,从而保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建立移动互联网体系结构对其理论和方法进行描述时,一般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建立移动互联网体系结构的描述理论和方法一定要保证将网络拓扑动态复杂高速变化的特点体现出来,使得其能够与移动网络运动主体拓扑复杂性相符合。第二,要充分考虑网络动态变化特点,对网络动态变化的路由协议具有较好的启发式。第三,在拓扑描述方式上新的理论应对传统网络前缀有一定的兼容性。

结论

总而言之,在分析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现状的技术上,对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未来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旨在对移动互联网络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现有互联网络的理与协议只能满足固定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而无法满足新型移动互联网络技术发展的需求。因而需要提出应研究新的互联网路由理论与协议,以满足现代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需要。因此现阶段研究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要存活并成功,必须贴近用户,有解决用户某一个重要需求的关键亮点,而且做得精致。如果能抓对移动互联网的特质,不断开发出好的产品,为用户提供清晰的核心价值,企业就有机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加强移动互联网技术更新保障互联网安全发展[J].杨波.中国新通信.2015(21)

[2]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与对策思考[J].杜跃进,李挺.信息通信技术.2013(04)

[3]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应用热点之研究论述[J].贾浩.电脑迷.2016(09)

[4]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性问题的影响因素及措施分析[J].李立.中国新通信.2015(11)

移动互联网特点范文

关键词: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设计策略

一、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以信息为核心的新的社会形态,正如约翰·奈斯比特所称的“信恩化社会”,因此信息的传播和服务在社会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将远远大于工业化社会和电气化社会。一个基于信息和服务的时代即将来临。而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是云计算,云计算不但会影响整个IT产业,这种崭新的计算机服务方式必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化变革。

云计算的本质应当是IT服务方式的变革,是IT服务本身的规模化生产,主要是统一组织和灵活调用各种ICT资源,实现大规模计算的信息处理方式。云计算将引导计算机的服务(包含计算、处理、储存、网络等)作为一种商品来提供社会化的服务,这将显著降低企业、政府、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成本,改善信息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节能减排。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然而由于移动服务的便捷性和相对隐私性,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互联网企业、移动通信行业、软硬件制造商以及终端设备厂商等全球信息产业竞争的焦点。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传统互联网的继续,更多的是颠覆和改变。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为549.7亿元,增长率为96.4%。移动互联网快速增长的主要特征,引起了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平台和创新设计应用的巨大需求。

二、天生的一对

2009年7月ABIReseach研究报告提出“移动云计算”的概念,提到云计算不久将成为移动世界中的一股爆破力量,最终会成为移动应用的主导运行方式,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这俩大IT产业热门的融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由于移动手持终端较小,计算能力、功能和使用方式等方面受到许多限制,而云计算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因此移动互联网更需要云计算。而移动互联网能够最大化地反应个人云计算的便利,为云计算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是云计算和移动通信将传统物联网逐步过渡到了移动互联网并延伸至物联网的阶段,所以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是天生的一对,移动互联网在云计算的辅佐下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移动互联网产品发展更将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三、总的设计理念

中国美术学院现代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赵阳谈及云计算对PC时代的影响时说,工业设计的精髓在于人与产品的关系,是行为的设计,而产品的表现方式只是手段。所以本人认为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主要任务应当是服务人群,主要工作应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模式。而对于人的行为和心理模式的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机资源,云计算正好为此提供充分的条件,必将促进互联网产品更好、更陕地发展。

移动互联网产品既不同于实体产品,也与传统的互联网产品具有明显差别。它所依托的移动互联网具有的即时性、移动性和快捷性等特点,就要求移动互联网产品必须能够充分应用这些特点,将移动互联网的优势体现出来,借助云计算的力量来推动其发展。

四、产品设计策略

移动互联网因为云计算的发展而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移动互联网也需要更多、更加丰富的创新设计来实现与传统互联网的无缝对接,而移动互联网先天的优势也将因为云计算的推广而逐渐显现出来。产品的设计策略是在战略的层面来确定抽象的产品目标,用于指导产品后续的研发和设计,而在云计算时代,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设计策略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个人云计算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只有充分利用云计算的信息共享、集中处理和动态资源调配等特点才能完全发挥出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服务特色。云计算重新定义了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厂商和用户都在转型,均从产品转向服务,移动互联网产品不仅仅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和创新,而且要将资源的整合上升到云的层面,实现终端与云端的协调和匹配。例如谷歌公司最近推出的谷歌眼镜,它具有和智能手机几乎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导航以及处理文字信息和邮件等。它不仅仅是使用方式和功能组合的创新,更多是将系统的整合上升到云的层面,实现了整合性设计的优势。

2.移动互联网应借鉴互联网现有的优秀服务产品,利用云端科技数据处理技术,逐步移植到移动互联网的环境当中。移动视听、移动搜索、移动SNS、移动网购、移动支付、移动商务等应用现在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具有巨大潜力的热门应用,这些无不嫁接于现在的互联网,给人们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小米科技CEO雷军在会上详细阐述了新款小米手机所具备的NFC近场通信功能,可利用手机刷卡开门、交换名片、付款等一系列新兴应用,为手机移动支付奠定了基础。

3.应当由传统的人机交互设计向“物联”交互设计靠拢,物联网的发展将有可能通过云端将信息交换和通信拓展到物体与物体之间。移动互联网将信息生产从PC拓展到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而物联网将信息生产从人拓展到了物,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结合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海尔集团U-home系列家居系统,通过移动终端来控制家电、门锁、窗帘、安防等家居产品,实现人与产品的对话和信息交流,并且剧将其整合到了云端,创造了更加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4.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开发不应只局限于实际应用产品的研发,不能忽略隐藏于产品之后的数据分析与应用。信息社会对于海量信息的存储和处理能力成为信息服务的关键,云计算为数据资产提供了来源的途径和保障。例如通过云端后面的数据分析知道人们在下雨的时候更喜欢吃蛋糕,而气温一旦上升,三明治的销量也会随之上涨,通过这些隐藏的联系,IBM帮助欧洲面包店将利润提升了20%左右。

5.移动互联网产品应注重向情境设计转型。云计算时代需要更加丰富的情境性设计,来促进人们在信息社会的感官欲望和精神需求。云计算促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模式由物质生产向“非物质生产”进一步转变,对硬件的缩减将带动低碳经济的发展。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情趣化功能需求将会更加突出,产品的优先级依次为趣味性、功能性、交互设计、UI设计。微信从最开始只有免费短信的功能,到后来增加的语音短信、摇一摇、查看附近的人、朋友圈、视频通话、对讲机等创新的情感化应用,才取得了过亿用户,达铸就目前业界领先的地位,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种生活方式的代表。

五、总结

移动互联网特点范文篇4

关键词:可移动互联网;发展;技术;电子商务

移动通信已经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它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让信息传递的更加迅速,而且各种可移动数字化商品以及各种手持商品也进入人们的生活里,成为了信息传递不可缺少的环节,经过这些商品可以把数字通信和移动计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特别是这几年,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更深程度的作用到人们生活中,经过无线通信方法,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里从网上获得需要的信息,有利于交流。而且因为更多的职业要求以及生活需求,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融合的技术不断进入人们的视线内。数据化以及宽带化和多样化也是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发展潮流。而且作为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衍生物之一,电子商务运用互联网帮助它服务广大用户。

一、技术发展现状

通过移动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步入新的发展时期,而且以此为前提移动电子商务不断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术。跟以往的有线互联网比较,移动电子商务更加合理化,具有新的互联网经济,对电子市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为电子商务给予正确的信息帮助,还可以网上交易商品。和有线互联网比较,它没有时间、空间阻碍,而且就专业行业以及特别的行业能够给予专业的信息帮助。也正是因为这种信息帮助的特别性,它的顾客总数比较少,但是它给予的信息水平非常高,它的信息费用也有价值性。移动电子商务把这种信息帮助作为完成它自身作用的条件。而且移动电子商务给予的信息帮助方式是经过交互式帮助来完成网上商品交易,这个是最常见的方法。

就现在来说,很多社会服务行业以及经济行业都有作用移动互联网设备,不但如此,人们的生活也不断受到互联网电子商务的作用。国民经济也因为这种新的商务交易形式而发生改变,拥有新的动力,更有活力。而且网上购物以及商品交易因为电子信息化以及网络技术的作用,时空限制消失了,而且网络企业经营也顺畅。经过这种移动互联网的商务经营模式,让网上实体交易互补,提供了各行各业的商务交流,同时也使得交流不再局限。除此之外,移动互联网的进步也拉动了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而且移动电子商务发展也使得社会服务行业进一步发展。而且电子商务经营这种技术的普及,使得消费领域也发生改变,顾客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形式发生改变,购物更加便利,与此同时,服务领域的人员经过电子商务以及移动互联网,可以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出来,使得交流更加便利,推近顾客和服务人员的距离,完成长期帮助的作用。

二、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终端和移动智能化是电子商务以及移动互联网以后发展的方向。在它的技术进步中,电子商务方法和移动互联网都朝着智能化以及移动化进步。移动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技术在智能检测系统的帮助下智能性以及准确性更强,而且可以智能信息加工以及信息辨析,进而能够让整个技术行业得以进步,它的技术系统不管怎样运行,功能都非常发达,拥有很强的智能化特点,推动整个技术行业的进展。运用高端技术来信息再加工,而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得出技术优点,帮助技术更好的长期进步。

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商务信息量不断变多,信息变得更加复杂。在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电子商务的长期发展的信息量也在逐渐变多。经过技术的逐渐普及,技术的实用性更多,也使得电子商务的流动量变多,信息增加率提高。而且互联网和电子技术自身就具有很多信息,这些信息使得工作的对象可以移动,服务的需求也更加及时,经过信息的收集以及选择使得服务更个体化,信息和个体更紧密,个体可以利用私密的信息来进行相关的工作,使得服务更加便利,使得移动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技术的长期发展更加顺利,与此同时,信息也变得更加复杂,信息间的联系更加具体的呈现。

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商务朝着宽带化、智能化以及应用化进展。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的长期发展,两个不断向宽带化进步。移动互联网负载的信息量不断增加,高清图片文字信息、视频多媒体信息等,都需要移动互联网朝着更高水平的宽带、更加稳定的传递系统发展。把技术和宽带网联系在一起,经过宽带方式使得互联网的运用更便利更确切,使得电子商务更高效的为人们服务。与此同时也朝着数据化改变,使得数据和技术联系在一起,运用数据体现网络和电子技术,使得数据可以为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给予更好的发展机遇。

两个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的向应用性发展,经过对移动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探究使得两个的优点更加快捷的发挥出来,而且第一发展技术优点,将好的、便利的、发达的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联系在一起,使得技术和电子商务更加可操作以及运用,拉动移动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长期发展。

三、结束语

在以后的进展过程中,移动互联网技术应该不断增加新的东西,而且电子商务也应该不断技术创新,来扩大两者的进步空间,与此同时也应该把信息化东西放进技术发展中,不断提高智能终端的发展步伐,把服务和信息一同带进新的平台内,进而使得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一同发展,来促进社会经济的整体进步,并且身为社会新的技术产业拉动其他新的产业一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英.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信息导报,2001,(11):50-51.

移动互联网特点范文篇5

本文为2014年金华市社科联课题。

摘要: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会展服务的结合,促成了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的快速发展。作为传统会展服务非常重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移动互联网的无国界特征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域性特点导致了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尤其是在商标权、专利权和域名权方面。以及随之而来的网页设计的保护问题等等都是有待研究的课题。本文对上述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会展;会展服务;会展业;知识产权

1、会展与会展服务概况

一般来说,会展是指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集体性的商业或非商业活动的简称。会议、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展示会等都是会展活动的基本形式,世界博览会为最典型的会展活动[1]。会展服务又称会展经济,是一种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或展销,以获取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2]。

会展服务的发展始自于18世纪中叶在英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自此之后,会展服务在全球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成为了一个新兴的行业[2]。德国是世界上会展服务最发达的国家,拥有众多的会展中心、展览公司以及规范严密的行业协会和组织[3]。

近年来,我国会展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会展产业形态已经基本形成,涌现出“广交会”、“厦洽会”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知名品牌展会。我国已成为亚洲的会展大国,并正逐步成为亚洲地区的区域性“会展中心”[4]。

2、会展服务与知识产权保护

所谓的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法上,通常指的是版权、商标、专利、商业秘密、商品装潢、商业标记等民事权利。

作为现代服务业范畴的会展行业,其知识产权保护最早可以追溯到1873年的“维也纳国际发明展”。当时,展会举办国奥地利制定了一项特殊法律,向展会展出的各国发明、商标和外观设计提供特殊的临时保护。会展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由此起步。截止于今天,全球会展行业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已经形成了以商标、专利等为主的较为完整的保护体系[5]。

在会展行业中,侵犯知识产权的方式一般有仿冒他人专利、商标、软件、展台设计和图片等等。后来延伸出来的还有仿冒展会品牌、展会名称、展会标志、展会主题、展会商业运营模式、软件等方式,包括侵犯展会的设计理念、展台搭建设计、展览会的LOGO及名称等[6]。

3、移动互联网与会展服务

互联网会展服务,又称虚拟会展,指的是利用网络的虚拟空间进行展览和贸易活动,利用各种虚拟技术、实现立体互动,从而达到用户体验和交易的目的。

在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国外的互联网会展服务已经十分发达。著名的有德国的汉诺威展,它利用虚拟计算机技术,在网上建立了三维立体的展示系统,并且增加了互动环节。不仅参展商数量众多,而且交易量巨大。世界虚拟展会的“FairNFair”3D虚拟展会平台在2009年正式成立,宣告全球会展服务进入3D时代。2010年,我国上海的世博会在国内首先使用了3D技术,在网上同步展出[7]。

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的融合,使得人们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等)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不断获取信息。截止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5亿,占比达81%,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8]。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会展行业带来转型突破的机会。一方面,移动应用的开发使用,改变了人们创建、使用和共享信息的方式;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络信息呈现碎片化、即时化、场景化等特点,使主办方、参展商和观众等通过手中的智能设备,随时随地参与会展活动,提高会展信息化水平[9]。

4、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与知识产权

传统会展服务往互联网方面的发展,首先是在PC端。PC端的会展服务,是第一代的互联网会展服务。随着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也随之兴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将来,以智能终端为渠道的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将会成为主流。

对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来说,其涉及的知识产权比起传统会展服务更为复杂。商标、专利、版权、网址、域名等方面都有移动互联网的特质。

4.1在版权方面

传统会展服务在会展过程中产生和涉及到了大量的智慧成果,如参展展品、使用软件展台设计、广告手册、广告创意、宣传标语、图片、产品外观设计、产品说明书等等。这些智慧成果在移动互联网上,也是版权所保护的对象。所不同的是,这些智慧成果以网页的形式展示给移动互联网用户,而网页在物理上,则体现为数字代码,是数字产品一种。以代码形式存在的数字产品,也应受到版权法的保护。

所以,对于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的参展展品、使用软件、展台设计、广告手册、广告创意、宣传标语、图片、产品外观设计、产品说明书来说,在版权方面受到保护的对象,不仅是图片、文字、设计或创意,还有代码形式存在的数字产品。

除了上述列举的集中受保护的对象以外,还有网页的设计和创意,也是版权所保护的对象。随着移动互联网会展的快速发展,对于网页设计和创意的保护,将会成为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所保护的重点。

另外,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点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版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也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虽然伯尔尼公约已经在大多数国家成为法律的一部分,但也仍然存在着在非缔约的国家或地区便不受法律保护的情况。而互联网具有无国界的特点,所以对于版权的保护来说,在非伯尔尼公约的缔约国就会显得比较困难。

4.2在商标权和专利权方面

商标权和专利权的保护,是传统会展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传统会展服务来说,商标权和专利权的保护,包括对于参展商品或服务、展会本身商标权的保护,对参展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保护。

而对于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与传统会展服务来说,不同的是,那些用于展示网页上商标标识所使用的数字代码,受到版权法的保护;用于展示在网页上的专利或专利产品所使用的数字代码,也受到版权法的保护。

还有,如前所述,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而商标权和专利权也是知识产权的一部分,所以也存在着地域性的特点。在一个国家受到保护的商标权或专利权,在另一个国家并不能同样受到保护。在这一点上,商标权和专利权显著区别于版权。

虽然在商标权和专利权方面,全世界多数国家缔结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但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并没有制定统一的工业产权法。《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只是确立了几项原则,如国民待遇原则,优先权原则和独立性原则。参加《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并不意味着在一个参加缔约的国家或地区受到保护的商标权或专利权,也能在其他缔约国或地区受到法律的保护。在这一点上,不同于伯尔尼公约。所以,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由于移动互联网存在着无国界的特点,因而在商标权和专利权的保护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4.3在域名方面

传统会展服务是在具体的场馆里,是实实在在的物理空间,而互联网是虚拟的空间。对于移动互联网这样的虚拟空间来说,域名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是区别网站的根据。

2007年4月上海国际车展的域名为autoshanghai.com.cn,2007上海汽车零部件工业展览会的域名为“auto-shanghai.com.cn”。由于域名的类似,导致300多家的参展商搞错了展会,损失巨大。

上述案例说明了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中域名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在知识产权法中,网址或者域名是否属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在学术界存在争议。

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AIPPI)1992年东京大会认为,知识产权可分为“创作性成果权利”与“识别性标记权利”两大类。相应地,知识产权的客体就可以分为创作性成果和识别性标记两大类。显然,域名就属于识别性标记。识别性标记为知识产权所保护,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标记体现了创造性劳动,另一方面是制止不正当竞争的需要[10]。

在我国知识产权法上,域名是否为一种知识产权,并没有确定的结论。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域名的争议通常与商标权关联在一起,所以一般法院在处理时,将其作为知识产权的争议。

在于移动互联网会展的域名来说,由于其也存在无国界的特点,所以在保护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困难。目前在国际上,对于域名的保护并无统一的国际公约。域名的保护还是国内法上的问题。而每个国家的法律状况差别是相当大的。

5、结语

从以上分析来看,移动互联网会展的知识产权保护,其区别于传统会展服务,有以下几项特点。

首先是,其参展展品、使用软件、展台设计、广告手册、广告创意、宣传标语、图片、产品外观设计、产品说明书等智慧成果,除了以传统的方式展现以外,还以数字代码为形式展现在网页上。这些数字代码也是版权保护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移动互联网会展的知识产权保护对象延伸至了智慧成果所赖以表现在网页上的数字代码,还有商标标识、专利和专利产品所赖以表现在网页上的数字代码。这些数字代码都是版权保护的对象。

其次是,移动互联网会展的网页设计和创意也是版权保护的对象。

再次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域性特点,加上移动互联网的无国界特征,导致移动互联网会展的知识产权保护,包括版权、商标权和专利权,在实践中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尤其是商标权和专利权。这个方面亟需国际间加强合作。特别是在统一工业产权法方面,国际社会需要付出重大的努力。如同人们已经在版权领域所做的那样。

最后是,域名权作为一项新的权利,对于移动互联网会展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是否属于知识产权的一部分,如何在实践中保护好域名权,都是相当重要的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认为,考虑到域名权的重要性,以及其与商标权或者企业名称权的重大关联,应当将其视为识别性的知识产权而加以保护。

参考文献:

[1]会展词条,载于百度百科-会展,2015年1月5日访问.

[2]吴易明.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状况、特点及对中国的借鉴[N].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32).

[3]商鸣鸣.德国会展业的发展及启示《改革与开放》[J]2005-5.

[4]钱琳伊.浅谈我国会展业的特征与发展趋势《商业时代·学术评论》[J].2006-13.

[5]《会展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新领域——商业模式》,林绪强,《商场现代化》2008年11月(中旬刊)总第557期。

[6]《会展标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探析》,唐剑锋,《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

[7]《国内虚拟会展研究文献综述》于静娜,《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29期.

[8]移动互联网词条,载于百度百科-移动互联网,2015年1月5日访问.

[9]黎菲.智慧会展移动应用服务研究《特区经济SpecialZoneEconomy》[J].2013-4.

移动互联网特点范文篇6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行为;营销策略

1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特征

随着移动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移动端网民数量不断增长,网民连接网络的设备逐渐向移动终端集中。据统计,手机支付、手机网购、手机旅行预订用户规模在2015年上半年,分别达到2.76亿元、2.70亿元和1.6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6.9%、14.5%和25.0%。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参与内容的创造和传播。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无处不在的信息服务,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终端分享全媒体信息服务。第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日益多元化,业务种类更加丰富,服务更为个性,服务质量更高。第三,参与主体的多样性。

2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行为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评价和处理等所期望能够满足其需求的产品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此行为对企业的发展和生存有着重要影响。不管是产品设计和改进,或者制定企业营销策略,还都要以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为依据。我们可以借鉴前互联网时代和传统互联网时代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现状。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又有了一些新的特征。

第一,随时随地。相比PC端的网络购物,移动终端的购物会更加随意轻松,购买产品基本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基于位置的服务(LBS)让消费者实现更精确的搜索,更便利地获取信息。只要智能手机在手,消费者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上网浏览产品并进行比价,最后下单完成购物。

第二,更具个性化。由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其独有的价值之一在于移动设备既具有个人生活又具有信息传播媒介两方面的属性,相比传统信息传播媒介形态,手机更加能够显示其私人所有的特性,基本上是一台手机对应一个用户,而且多数用户手机24小时不离身。手机网民几乎无时无刻不都在对外界自己的个人信息。

第三,上网时间“碎片化”。因为手机基本都是随身携带,用户常常会使用手机在上班和下班的路上,甚至在床上、睡觉之前等碎片时间完进行页面浏览、产品比价、迅速下单、社会化推荐、收藏产品等活动,因此移动终端购物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社交化、本地化、移动化。社交化媒体使得每个网民都是独立的信息源和传播媒介;本地化的LBS技术使消费者的搜索更精准;移动化使消费者能够充分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移动端作为一种随时随地可以接入网络的工具,使得网络信息与消费行为变得更为密切。甚至用户获取消费信息的过程不再是主动搜索,而是“行为关系匹配―兴趣偏好契合―随需求而变化―智能接收”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行为模式:基于兴趣的广泛浏览,与品牌形成互动―用户在互联网使用行为中表达/暴露消费需求―智能地自动接收企业个性化响应,做出购买决策―消费决策形成并付诸行动:购买、体验―消费者在互联网分享消费体验信息,并主动参与信息扩散,即IERAS模式。

3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策略

分析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目的在于发现消费者行为的规律,找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机会,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最终实现企业的价值。根据前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分析,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了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行为特征的营销策略。

第一,企业与用户互相感知,展示企业的产品和企业的品牌形象。只有当企业品牌能够感知消费者,同时也被消费者感知,才能形成互动对话。企业可以通过分别在移动互联网媒介上的各种方式的用户接触点,来展示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形象,制造被用户感知的机会,从而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与兴趣。具体来讲,企业可以建立微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为企业品牌注入独特的个性和感情,制作优质的互动内容,与粉丝进行有效互动。

第二,分析处理用户行为数据,发现消费求。企业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媒介收集用户信息,并做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对目标人群进行精确分类,对消费者可能会发生的消费行为做出预判,挖掘出潜在的消费者以及消费者的潜在需求。通过抓取用户手机中的cookies文件,可以清楚地知道消费者最近检索过哪些关键词,从而可以判断出消费者对哪些产品或服务有兴趣;通过用户的社交媒体账号中公开的资料,分析用户的兴趣偏好;通过对用户好友来源的数据分析,获知用户的社群活动偏好等。

第三,及时准确地响应用户的需求,智能推送与之相匹配信息。通过智能分析移动用户行为数据,每一位潜在用户的消费需求企业都应当有与之匹配的精准响应,还应该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向用户推送定制化的产品服务信息,以提醒消费者的潜在消费需求、吸引消费者的被动消费需求。精准响应加上智能推送是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营销的核心动作,是促成购买行为发生的关键环节。

4结语

移动互联网具有一些传统互联网的基因,但是它具有自己的特点,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行为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因此,我们只有全面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以及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企业才能做出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以实现营销目标,才可以真正地把握好属于移动互联网的黄金时代。

参考文献:

[1]肖立.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移动互联网特点范文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尤其是一些新型的网络技术的出现,人们越来越重视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应用。关注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网络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研究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现状,并详细的阐述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现状发展

目前,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传统的移动互联网络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研究的深入,一些运动子网络,以一种相对稳定的方式得到信息,所以,对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进行研究是必然趋势。在新形势下,研究高新移动互联网络技术是现在的主要任务。因此,现阶段研究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1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现状

1.1新型移动互联网络需要更为先进的理论与协议的支撑

传统互联网络技术是以数据通信作为最初设计,这种网络理论与协议都能符合互联网发展的需求。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络技术对网络协议适应性、可靠性和变化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互联网络理论与协议已经无法满足新型移动互联网络的需求。因此,新型移动互联网络需要更为先进的理论与协议的支撑。传统的路由协议的基础是以最长前缀匹配为原则,一旦运动主体发生位置变化,IP包就会出现错误投递。在此条件下,传统的路由协议与理论不能胜任移动网络数据传输的要求。

1.2移动互联网络自身特点需要新的路由协议与理论

现代新型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其接入方式、链路形式和通信与应用模式等与传统的固定网络模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移动互联网的拓扑结构一般更加稳定,并且承载的无线链路也比较多。一旦某一段子网络受到制约,就会形成更加稳定的运动主体。因此,移动互联网络自身特点需要新的路由协议与理论,而不能照搬传统的互联网协议和理论。

1.3移动互联网络协议与理论需要对运动网络动态连接的支持

为了有效地防止传统移动网络在路由效率、地址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不足,现代新型的移动互联网络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移动互联网络协议与理论需要对运动网络动态连接的支持。尤其是技术和隧道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地解决了终端运动问题,但是无法达到整个网络动态的要求。通过移动IP的应用,各运动子网中都设立了主机路由。由于移动IP的拓扑结构更加稳定,并且其只对传统互联网进行拓展,而不会影响现有的协议。但是,移动互联网的本质就是网络的动态变化,变革路由协议与理论是大势所趋。

1.4移动互联网络协议与理论的研究依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在对互联网络进行设计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主机集合与互联网之间的分组路由机制与理论、连接运动子网与主机集合到互联网的无线技术和主机集合的有线和无线传输技术等。但是,主机集合与互联网之间的分组路由机制与理论更加具有研究空间,并且有相关的技术支撑。然而,另外两种要素通过现代更加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因此,移动互联网络协议与理论的研究依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2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2.1建立健全移动互联网路由协议的算法和理论

在对移动互联网中的运动主体组成形式和运动行为方式进行研究时,需要分析路由协议的网络扩展需求,以实现络路由技术和理论的改进。同时,为了保证动态变化网络在有基础支撑网的环境条件下,建立健全移动互联网路由协议的算法和理论显得至关重要。对移动网络运动主体进行动态研究,不仅包括对主机的研究,还包括对限定子网络的研究,但是,能够实现对移动网络运动主体进行动态研究的前提是这些主置相对比较稳定。高速变化的拓扑关系会对网络流量分布和路由策略实施带来影响。同时,移动网络的运动主体组成形式和运动行为方式也会对路由协议的处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不仅要对子网络的动态拓扑路由进行管理,还应该对移动网络主机运动进行处理。当然,为了实现对路由协议的有效设计,应该根据移动动态变化网络的特点,对运动模型进行分析。同时,对移动网络运动主体结构进行研究,以得到动态环境下路由协议和理论设计的要求。

2.2建立移动互联网体系结构的描述理论和方法

由于新型移动互联网具有动态分布、大规模变化和拓扑频率高等特点,因而需要结合运动主体组成形式和运动行为方式对移动网络的系统结构、运动模型和分配策略等进行管理,从而保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建立移动互联网体系结构对其理论和方法进行描述时,一般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建立移动互联网体系结构的描述理论和方法一定要保证将网络拓扑动态复杂高速变化的特点体现出来,使得其能够与移动网络运动主体拓扑复杂性相符合。第二,要充分考虑网络动态变化特点,对网络动态变化的路由协议具有较好的启发式。第三,在拓扑描述方式上新的理论应对传统网络前缀有一定的兼容性。同时,新型的移动互联网体系结构具有一定的功能性特点。

3总结

总而言之,在分析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现状的技术上,对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未来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旨在对移动互联网络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现有互联网络的理论与协议只能满足固定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而无法满足新型移动互联网络技术发展的需求。因而需要提出应研究新的互联网路由理论与协议,以满足现代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需要。因此现阶段研究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以上是本人的粗浅之见,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及文字组织能力有限,文中如有不到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张宏科.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与未来[J].通信发展论坛,2013(10):5-8.

[2]李强.关于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的探讨[J].互联网,2014(24):75-77.

[3]周卫宁,刘友刚.移动互联网发展技术与安全问题[J].信息科技,2012(2):210-211.

[4]欧祥斌.浅谈会议电视系统及其发展现状[J].民营科技,2009(09).

移动互联网特点范文篇8

关键词:岗位群;专业群;移动互联网;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8228(2015)10-70-03

Abstract:MobileInternetistheextensionoftheInternet.ItrepresentsthedevelopingtrendanddirectionoftheInternet.AimingatthedemandandthetrendofmobileInternetindustry,thispapersummarizestherequirementsofvocationalabilityofthemobileInternetvocationgroupsbyanalyzingthemobileInternetindustrychain.Itstartswiththeideaofbuildingandsharingofspecialtygroups,focusesonthereformideasandmethodsofbuildingmobileInternetcurriculumsystemof"basiccourses+professionalcourses+practice"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Keywords:vocationgroups;professiongroup;mobileInternet;buildingofcurriculumsystem

0引言

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与产业职业岗位联系紧密,通常会以产业内部分工特征划分高职专业,以“产业”对应“专业群”,“岗位群”对应“专业”,“岗位工种”对应“专业方向”,如此定义专业群系统对应的外部关系,可以对专业群、专业和专业方向做出准确的界定、设置和建设,也为高职院校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1]。

我校原有计算机专业群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计算机类专业。自2009年开始,学校瞄准杭州市十大产业发展需求,陆续开设了数字媒体和网络商务方向,但各个专业方向各自为政的状况日益明显,在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学生跨界能力培养方面缺少协同,无法构建专业群集群优势。2013年为切合杭州市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需求,学校新开设了移动互联网专业,并以此为核心专业,全力构建移动互联网专业群,这也为原有的三个老专业注入了活力,让其重焕青春;2014年成功申报了杭州市重点实训基地-移动互联网实训基地。同时,学校于2014年实施计算机专业大类招生,为移动互联网专业群搭建了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平台。

1移动互联网产业链

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业态,最终目标就是满足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取并处理信息的需求,其技术基础是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全面融合。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广泛存在为终端层、软件层与应用层三个层级;移动终端层主要由部件和整机两大部分构成;移动软件层主要包括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移动数据库、移动安全软件、移动中间件;而移动应用层是发展变化最快、最能影响用户体验感受的,也是企业商家关注最多、着力发展的层级,其按类别可以分为语音增值类、效率/工具类、应用分发类、生活/休闲类、位置服务类和商务财经类共六大类业务(见图1)。

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主要有网络服务商、平台运营商、终端制造商、信息服务商、应用开发商等五类企业[2]。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中心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从初期2004年的以网络服务商为主导,到2009年以平台运营商为主导,2011年以终端制造商为主导,现在已经逐步发展为以信息服务商和应用开发商为主导。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应用为王的时代,参与人数最多的是应用开发者,因为对于移动互联网用户来说,真正关心的不是网络、平台和终端,而是应用。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超过6亿,手机上网使用率超过8成,与此同时我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智能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巨大的用户基数,使得移动互联网人才的社会需求井喷,未来5年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需求量将以年均25%以上的速度递增;仅就2014年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仅应用开发类人员的需求量就超过200万,但实际从业人员到岗率不到35%,用人缺口巨大。

2移动互联网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

我们对浙江省杭州市移动互联网行业企业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岗位调研,总结出适合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四类典型岗位群:终端软件开发岗位群、移动网站开发岗位群、移动互联网内容服务岗位群和商务运营管理岗位群,并在此基础上联合企业专家共同深入分析,总结各岗位群职业技能和素质要求,结论如表1所示。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校移动互联网专业群的培养定位是:以当前社会对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为主导,以培养移动互联网高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以移动互联网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学生具备适度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够从事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开发、移动网站开发、移动数字内容服务、移动商务运营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移动互联网人才职业素养要求

移动互联网行业作为一个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人才要求整体较高,除了要求有较强的技术能力,还要求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素质特征。

⑴勇于创新精神。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需要具备极强的创新能力,这也是一个新兴行业蓬勃生命力的根源所在。移动互联网行业随时都会有新产品、新应用问世;随之而来的新技术、新模式、新营销、新需求等崭新事物都是对过往的颠覆性创新,没有太多的内容可以借鉴,创造性就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⑵跨界复合能力。移动互联网结合了移动通信和传统互联网两个不同的行业,本身就是行业复合的结果,此外还在很多传统行业上进行了多样化的应用,因此从事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需要具备行业跨界、技能复合的能力,其个人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最好能具备多向思维,例如移动互联网商务运行人才需要具备跨行业、跨学科、跨媒介、跨渠道的行业跨界能力;而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最好既熟悉手机平台,又熟悉互联网编程,对C语言、Java等编程语言也有一定的了解,这就是所谓的技能复合能力。这两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⑶学习适应能力。互联网行业本身极富变化,是一个日新月异、快速迭代的快节奏行业,移动互联网更是将这种特性推向了极致。新应用借助移动互联网可以得到快速普及,也很可能在高强度的快速竞争中很快走向没落,客户需求和市场环境时刻都在极速变化,竞争对手无处不在,各类产品多如牛毛,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移动互联网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快速学习能力和行业适应能力,如此方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

⑷个性化实现能力。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张扬个性的舞台,获得认可的产品都只能是强调个性化、具备鲜明特征的产物;从产品对象、用户需求,到功能架构、界面设计,乃至操作习惯等各个方面,都是能更深入地接近终端用户的捷径所在。

4移动互联网专业群课程体系

根据以上移动互联网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分析以及移动互联网人才职业素养要求的分析,我们构建了我校移动互联网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它是以“基础素质课程+专业群平台课程+岗位群实践课程”为模式的课程体系。图2是移动互联网专业群课程体系结构。

图3-图6分别是专业群所对应的终端软件开发岗位群、移动网站开发岗位群、移动媒体制作岗位群以及移动商务运营岗位群等四个岗位群的课程组成[5]。

⑴终端软件开发方向。其岗位群实践课程如图3所示,专业基础部分是Java程序设计和移动互联网概论、移动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作为专业必修课,是为终端应用编程打基础的重要课程;移动互联网概论和移动操作系统是为了让学生熟悉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了解WindowsMobile、Symbian、Android、ios这些常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为后序的编程课程作好铺垫;Android程序设计基础以及后续的Android媒体编程和网络编程是本方向中最重要的课程,从面到点介绍了主流终端软件开发的方法和主要应用;最终以综合实训的方式来开发具体产品,关联并强化所学技能。

⑵移动网站开发方向。其岗位群实践课程如图4所示,该方向将移动网站的开发划分为前端技术和后台技术。前端技术以网站前端技术为入门,介绍了移动网站前端开发的基本方式,并辅以在移动网站开发过程中使用广泛的HTML5与CSS3、JavaScript技术。而C#程序设计、Ajax程序设计和移动WEB应用开发以较容易掌握的技术为切入点,介绍了动态网站搭建的主流技术。最后通过移动网站开发综合实训提高学生的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生产出具体的产品。

⑶移动媒体制作方向。其岗位群实践课程如图5所示,由于移动媒体以影视和动画为主,所以该方向的课程也围绕这种媒体的制作展开。美术基础和数字摄影技术作为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美术功底和构图能力;素材处理培养学生的影视、动画素材处理技能;三维模型制作、三维动画技术介绍了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视听语言、动画特效技术和影视后期处理培养学生处理视频的基本能力。最后通过移动媒体制作综合实训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⑷移动商务运营方向。其岗位群实践课程如图6所示,该方向选取了目前移动电子商务中最流行的微商作为主要的培养方向,以移动商务与网络营销实务、微店运营与推广作为核心课程,重点介绍了微店从建立到推广的整个过程;对微店装修从技术的角度介绍了微店设计的基本手法;搜索引擎营销作为移动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课程体系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创新创业实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最后通过与企业合作的移动电子商务综合实训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5结束语

本文针对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人才需求,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指引下,探索了传统计算机类专业群转型移动互联网专业群建设中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与方法,力求摸索出一条让计算机类专业重获生机的改革道路。基于岗位群的移动互联网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只是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人才培养的起点,项目化的实践教学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学生的兴趣培养及职业素养教育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为此,建议可以采用大类招生分阶段培养的模式[7],学生在完成基础素质课程和专业群平台课程学习后,根据兴趣特长和学习基础进行专业方向分流,进入岗位群核心课程和综合实训课程的学习,以达到差异化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霞.基于产业链的高职专业群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36-39

[2]李婷.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简析[J].现代电信科技,2013.6:9-12

[3]刘晓刚.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53:249-251

[4]顾卫杰.服务地方新兴产业发展的高职物联网专业群建设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5):130-131

[5]戴浩.高职院校移动互联网专业“云+端”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软件,2013.34(5):150-153

[6]罗健文.基于职业岗位群的计算机专业群建设[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3):75-76

移动互联网特点范文篇9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广告受众特征

近年来,由互联网延伸而来,结合新一代通信技术和无线网络而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带来了互联网发展的第二次浪潮。在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同样迅猛。以手机上网为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1月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此外,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继续提升,由69.3%上升至74.5%,其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当前,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移动上网应用出现创新热潮,同时,手机价格不断走低,“千元智能机”的出现大幅降低了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门槛,从而促成了普通手机用户向手机上网用户的转化。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将对广告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Google移动销售及战略主管杰森・斯派洛(IasonSpero)在2012年2月27日巴塞罗那移动世界大会(MWC)中,在未来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几点预测。斯派洛认为未来“超过10亿用户将把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作为最主要的互联网接入工具。移动服务在推动人们走进商店购物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得到证明。这其中,智能手机在驱动新的消费者行为方面将表现突出。广告传播方面,由于在相关性方面的优势,移动和平板电脑广告的投资回报率将获得提升。移动和社交网络的结合将催生消费者参与的全新方式。”这种趋势在我国已经具有较显著的呈现。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为549.7亿元,增长率为96.4%,受到智能终端和移动网民规模快速增长的影响,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嗅觉灵敏的广告商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媒介变革和技术进步带来的生活形态的改变,还看到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商业潜力。从目前移动互联网广告运用来看,游戏类植入广告、社交APPX动广告、LBS定位签到广告等,都具有了比较成熟的盈利模式和价值链。这些广告既区别于传统的单向广告传播,又区别于互联网海量和“超载”的广告传播,更加具有互动性、参与性、定制性特征。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广告受众在很多方面既具有互联网广告受众的特性,也呈现出许多自有的新特征。

所谓广告受众,有学者认为其内涵有两层,一是指通过媒介接触广告信息的群体,即广告的媒介受众;二是指广告的目标受众或广告的诉求对象,是指广告所针对的特定人群,也就是广告产品或服务的目标消费对象。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导致广告受众在人群属性、使用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是研究整个移动互联网广告受众总体上的一个概念。因此,本文所称的广告受众,主要是从第一个层面,即移动互联网广告的目标受众或广告的诉求对象。

丹尼斯・麦奎尔认为,真正的“传播革命”所要求的,不只是讯息传播方式的改变,或者受众注意力在不同媒介之间时间分布上的变迁,其最直接的驱动力,一如既往,是技术。而“传播革命”带来的受众变迁,不仅仅是技术变化带来的产物。麦奎尔认为受众本身就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这些因素包括:都市化集中程度;相对廉价且面向大众的传播技术(规模经济);有限的“软件”(媒介内容)供应;个人接收的高成本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广告受众使用移动终端接收广告信息,在技术使用层面区别于传统的PC广告,而这其中也包含了其他的综合因素,即移动互联网广告受众的“社会呈现”、生活方式以及其他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因素等等。

一、受众自主性

与传统广告相比,互联网广告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受众的主动参与。基于这种参与性,互联网广告发展出一套独特的商业模式――UGA(UserGenerateAdvertising),即由广大网友参与制作广告,把客户的产品理念和品牌内涵与网友的原创充分融合在一起,实现了网络媒体、作者与广告主的三方共赢。UGA广告模式利用了web2.0时代互动性、参与性、双向性的特点,赋予了受众参与广告创作的自,使受众从幕后走向了台前。

如果说网络的互动性为UGA广告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那么,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则为UGA插上了双翼。移动互联网弥补了以往用户拍摄视频、上传视频的不同步,减少了视频制作的成本和资源,大大便利了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制作和传播信息。在这种移动互联网媒体上的UGA模式中,广告受众制作、传播广告的模式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挥,使UGA模式得到了更大范围的应用。特别值得重视的是,由于手机和平板设备强大的视频性能,视频应用将成为移动互联网媒体的核心,具有巨大创意生产潜力,由此伴生的广告受众在未来的实践中将会表现出更多让人刮目相看的能力。

二、受众精准化

受众的精准化主要是指移动广告受众的进一步细分与新受众的创造。从社会群体的角度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和精神消费选择不断扩大,由此导致的生活方式及意识形态也呈现多样化趋向,从而使社会群体的细分愈加明显。从移动互联网终端的选择来看,以手机为例,智能手机品牌的选择在消费者中就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人群区隔。从人口统计学上的因素来看(如年龄、学历、性别、收入等),即使相同的消费阶层内部也可能由于态度观念的不同,呈现出逐步分化离散的状态。这种消费观念上的分化,导致了消费行为上的分化。就网络媒体而言,传统的PC互联网与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在受众细分上同样存在着差异。权威调研机构对互联网人群结构的调查显示,我国网民总体上不再由收入水平、教育水平、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占绝对,而是扩散到了不管收入、教育、经济水平都处于中低水平的人群和地区中,这与整个社会经济形势、消费风气、资源可接近性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传统的互联网已经成为多数家庭的必备品。但就移动互联网来说,不同的手机和移动终端对应的却是不同的消费习惯和品牌接触差异。此外,相对于普通电脑而言,手机的私人性更加突出。因此,互联网受众的大众化消费不再适用于移动互联网,受众的进一步细分也成为必然。

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技术特点也为广告受众的进一步精准化提供了可能。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使得对于网络用户的行为追踪更加便利。通过网民行为追踪以分析网民消费行为,建立网民数据库,并据此采取一对一的广告投放。这样一来,广告受众便细分到了某类人群,甚至一个移动上网终端对应一个受众来受众感兴趣的信息,广告的精准投放进一步得到了优化。

移动互联网广告受众细分的另一个表现是受众的“长尾化”。这主要表现在APP种类的千姿百态,涉及各种细分行业的细分领域。“长尾”本是经济学的一个术语,由《连线》杂志主编ChrisAnderson在2004年10月的《长尾》一文中最早提出。所谓长尾理论是指,只要产品的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即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产生与主流相匹敌的市场能量。长尾存在的两个前提是利基产品的存在和接触他们的成本的降低。对于移动互联网领域来说,小众市场需求的存在,APP开发和的便利促进了APP市场的长尾化。例如,随着上网用户日趋低龄化,儿童用户吸引众多公司纷纷进入儿童互联网行业;平板电脑的普及,使得儿童互联网企业也开始关注移动领域的应用,而一些APP开发商和互联网巨头也开始大规模进入儿童互联网领域。国内较大型的互联网企业如腾讯、360、百度、搜狐等纷纷以不同姿态进入儿童互联网市场,开发了儿童游戏、婴幼儿教育、儿童应用等不同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再如,作为消费主力的女性消费群体,随着手机支付功能的成熟,线上线下的互动大大便利了女性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消费,女性消费群体同样成为了广告主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广告宠儿。聚美优品、米奇网、美丽说、蘑菇街等女性消费品应用的风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此外,其他的如小资类的旅行类APP、婴幼儿保健类APP同样具有较好的市场和受众基础。

总而言之,移动互联网APP是一个有需求就会有存在的市场,过度的受众细分化实质上是作为新的受众而出现。因此,过分细分化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受众需要更加精准的用户行为分析,包括用户的网络浏览行为与模式、购买意图、以及消费心理等多个方面,进而更准确地圈定消费人群。

三、受众社交化

受众的社交化是指在社交媒体广告传播中,人们分享的东西虽是出于交友的目的,但在另一层次又帮助扩大了广告信息的传播。在移动终端的所有应用中,除通讯外,社交工具是使用频率最大,范围最广泛的。据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由于手机天生的通讯功能,2012年许多热门移动应用都具备社交功能;另一方面,搜索、网购、媒体等互联网应用正在融合社交因素,以丰富自身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创新服务和盈利模式。”移动互联网终端因使用方式的便利性、地点的随意性和时间的碎片性,使社交工具进一步成熟。而准确把握了社交传播规律的广告传播活动,借助社交媒体的分享和交友的诉求,进一步增强了广告信息的传播力度和受众之间的影响力。基于社交工具的广告传播,在传播广告信息的基础上,又融合了朋友交际的功能,使得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广告具有了受众即朋友的意味。广告主在创作广告时,将受众当做朋友,只有朋友愿意分享的东西,广告主才会投入其中。

移动互联网特点范文篇10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接入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b)-0009-02

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两项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新型的融合型网络,是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充分融合的产物。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PDA、车载终端等设备通过移动网访问互联网,随时随地的享受互联网提供的服务。

2011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在《移动互联网白皮书》中指出:“移动互联网是以移动网络作为接入网络的互联网及服务,包括三个要素: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应用服务[1]。”简而言之,移动终端是移动互联网的前提,接入网络是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而应用服务则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核心。本文详细描述了接入网络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接入网络技术现状

现有的无线接入网络主要有五类:卫星通信网络、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域网(WPAN)、蜂窝网络(2G网络、3G网络等)[2]。它们在带宽、覆盖、移动性支持能力和部署成本等方面各有利弊。

1.1卫星通信网络

1.1.1概述

简单来讲,卫星通信就是把卫星作为中继站,在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层大气中)的通信站点间进行通信。卫星和地球站就是卫星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通信新技术主要包括VSAT系统,即甚小口径终端;中低轨道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等。

1.1.2特点及应用

卫星通信具有通信区域大、距离远、频段宽、容量大的特点,即只要是在卫星发射电波覆盖范围内的任意两点间,都可以互相通信。其次,卫星通信的可靠性高、质量好、噪声小、可移动性强,即不容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但是,卫星通信存在传输时延大、回声大、费用高的问题[3]。

目前,卫星通信主要用于电视广播、远距离的越洋电话、军事通信、应急通信等。卫星通信作为一种特殊的通信技术,其基本定位必然是地面系统的有效支持、补充与延伸[4],对于农村及偏远地区的通信发挥重要的作用,使实现全球通信海陆空一体化的无缝覆盖成为可能。卫星通信的广播与多播等技术优势,结合现代Internet技术,在地面互联网络拥塞的状态下,可充分发挥以IP为基础的多媒体远距离传送与高速连接,将宽带高速数据业务进行有效地传送。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卫星通信与3G、4G技术的相互融合将成为卫星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

1.2无线城域网(WMAN)

1.2.1概述

无线城域网主要用于解决整个城市区域的接入问题,以微波等无线传输为介质,以无线方式为主要接入手段,提供同城数据高速传输,以及其它如图像、视频等多媒体通信业务和Internet接入服务[5]。而WiMax是受到较多关注的无线城域网通信技术。WiMax(World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即全球微波互联接入,是一项基于IEEE802.16标准的无线接入技术[6],它采用有线方式为企业、家庭提供“最后一英里”的无线接入。覆盖范围大于无线局域网,可以覆盖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范围。

1.2.2特点及应用

WiMax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面积大、接入速度快等特点。WiMax所能实现的50km的无线信号传输距离是无线局域网所不能比拟的,网络覆盖面积是3G发射塔的10倍[7],最高接入速度70M是3G所能提供的宽带速度的30倍。此外,WiMax具有高效、灵活、经济的组网方式,以及较为完备的Qos机制。支持移动和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的特点,使它集成了无线接入技术的移动性与灵活性以及DSL等传统宽带接入技术的高带宽特性,为用户提供了优良的最后一公里网络接入服务及广泛的多媒体通信服务。但是,WiMax技术目前无法支持用户在移动过程中无缝切换。性能与3G的主流标准相比,仍存在差距。

基于WiMax特点,它可以被用于远程医疗卫生、远程教育、物流、金融、交通等行业,提供一定条件下的高速数据通信服务。从业务应用来看,WiMax在逐步实现宽带业务的移动化,而3G实现的是移动业务的宽带化。越来越多的多媒体通信服务大量消耗现有的3G网络资源,使网络的建设投资远远超过了收入的增加。WiMAX可以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有效降低运营成本。WiMax不可能完全取代3G,但是WiMax在以IP为主的高速数据应用方面的优势使它成为了3G网络的补充手段,两种网络的融合程度会越来越高。

1.3无线局域网(WLAN)

1.3.1概述

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WLAN)是工作于2.5GHz或5GHz频段,以无线、或无线与有线相结合的方式构成的局域网。它利用射频技术及简单的存取架构取代传统电缆线,以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功能,是非常便利的数据传输系统。简而言之,无线局域网仍然是以有线局域网为基础的,它只是在有线局域网的基础上通过无线HUB、无线访问节点(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等设备构建了无线通信网络[8],是有线局域网的扩展和替换。

1.3.2特点及应用

无线局域网具有布网便捷,网络规划调整可操作性强,网络易于扩展的特点。只需要一个或多个接入点设备,就可以搭建覆盖整个区域的网络,搭建网络所需的基础设施也不需要隐藏在地下或墙里,便于网络优化配置、改造和维护。只要在无线信号能够覆盖的范围内,用户都可以在任意位置接入网络,并随时改变位置,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移动性。由于无线局域网多采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以及其工作在S频段的特点,使其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不会对人体造成辐射伤害。但是任何障碍物都会成为电磁传播的阻碍,任何外部其他电信号都会成为局域网的干扰源。所以,无线局域网在性能、速率、安全性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无线局域网的最大传输速率为54Mbit/s[9],较适合应用于有限空间、小规模网络等,如机场贵宾厅、股票大厅。其次,对于难以进行有线网络布线的环境、需要暂时使用网络的环境、实时通信要求很高的特殊场合,如人迹罕至的边关、港口等都有较好的应用。无线局域网并不能作为一个完备的全网解决方案,但是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成熟应用,它可以与广域网结合为用户提供移动互联网应用,成为3G网络有益的补充。

1.4无线个域网(WPAN)

1.4.1概述

无线个域网(WirelessPersonalAreaNetwork,WPAN)是面向特定群体活动半径小、业务种类丰富、无缝连接的新兴无线通信技术,相对于无线广域网、无线城域网、无线局域网,它的覆盖范围更小,进而有效全面解决“最后几米电缆”的问题。目前,蓝牙(Bluetooth)是WPAN应用的主流技术,其它的还有家庭射频(HomeRF)、红外技术(IrDA)、射频识别(RFID)、超带宽(UWB)等。

1.4.2特点及应用

无线个域网具有低功耗、低成本、体积小等特点。设备与组网都简单方便、易于操作,且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的应用。WPAN所覆盖的范围一般在10m半径以内,是短距离、个人专用的无线网络。具有代表性的Bluetooth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可操作性都很强,因为其使用了2.4GHz频段在全球都是可以自由使用的有效频段。通过鉴权、加密等措施确保设备识别码在全球的唯一性和设备的安全性。但是WPAN的技术标准多样,都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创新。

WPAN主要应用于个人、家庭和办公设备的无线通信,它可以在小范围内将各种移动通信设备、固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终端设备、各种数字数据系统(例如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等)甚至各种家用电器,使用一种廉价的无线方法建立它们之间的信息传输[10]。WPAN可以使用户随时随地的进行设备间的无缝通讯,可以通过移动网络、局域网、城域网方便快捷的接入到互联网Internet。未来,WPAN和WLAN一起为用户提供完备的短距离无线通信环境。

1.5蜂窝网络

1.5.1概述

蜂窝网络是把移动电话的服务区分为一个个正六边形的小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基站,这样的结构酷似一个个“蜂窝”。蜂窝技术是移动通信的基础,所以把这种移动通信方式称为蜂窝移动通信。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站、基站子系统、网络子系统组成,采用蜂窝网络作为无线组网方式,通过无线信道将移动终端和网络设备进行连接,使用户在移动中进行语音、数据通信业务。

1.5.2特点及应用

宏蜂窝、微蜂窝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应用较多的蜂窝技术,宏蜂窝覆盖半径大,多在1~25km,但是存在盲区,小区半径缩小时会产生干扰。微蜂窝相对于宏蜂窝覆盖范围小,一般覆盖半径为30~300m,传输功率低、安装方便灵活,主要用于提高覆盖率和容量,作为宏蜂窝的补充和延伸,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网络覆盖。它的主要特征是终端的可移动性,并具有成熟的切换和漫游方案,频率复用技术、多址技术、移动性管理技术促进了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蜂窝网络从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到现在的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rdGeneration,3G),成为实现网络融合和业务融合的统一平台,也是公认的下一代网络的核心网架构。3G网络把语音通信和多媒体通信巧妙结合,能支持更多的用户,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如HSPA的速率已经达到7.2Mbit/s。但高成本、低带宽的问题越发凸显。

蜂窝系统或许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通信媒体。目前,3G网络可以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应用服务,除电信业务、承载业务在内的基本业务外,还可以提供如呼叫前转、呼叫等待、多方通话等补充业务。支持的增值服务应用包括网页浏览、图像、音乐、移动游戏、移动冲浪、视频会议、视频点播、各类信息服务等。

2接入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的接入网络技术能为用户提供丰富的通信接入手段以及无处不在的接入网络服务,但是各有利弊。例如,蜂窝网络覆盖的范围大,移动性管理技术成熟,但带宽低、建设成本高;相反,WLAN高带宽、低成本,但其覆盖范围有限。为解决此问题,需要充分利用不同网络技术的互补性,网络的融合将成为促进移动互联网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素,接入网络正在经历一个动态的转型过程,异构无线网络融合应运而生。

2.1定义

异构网络是一种网络的类型,是不同的计算机、手持终端等网络设备及相关系统组成,运行在不同的协议上,支持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异构无线网络融合是将现有的多种无线接入技术有机的进行结合,符合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4G网络)中多系统融合演进的设计思路和发展方向。

2.2特点及应用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技术具有成本低、风险低的优点,它是现有接入技术的融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降低建设运营成本。其次可以增加网络的覆盖范围,利用不同接入技术的特点使网络进行有效地延伸。对于用户来说,可以享受更加全面、丰富、便捷的移动互联网服务,是下一代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业界和学术界不断的在进行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应用研究,BARWAN计划提出并实现了多模移动终端在无线局域网和无线广域网之间的垂直切换方案。ETSI和3GPP对3G网络与WLAN之间的互连互通进行了深入的应用研究[2]。MOBYDICK对IPv6网络中WLAN和移动网络的融合应用进行了探讨。国内各运营商为缓解大量数据业务对3G网络的冲击,也开始进行网络的改造,主要是把3G+WLAN方式应用到网络中,例如将WLAN作为3G网络的一个无线接入网,通过网关连接到3G核心网[2],共享核心网络提供的计费认证功能及信令协议,实现WLAN和3G网络的互联互通,以促进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但是,异构无线网络融合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各种接入网络的互联互通问题、无缝切换等移动性管理问题,网络中各个功能实体的位置及网络架构也直接决定了网络的融合程度及实际应用效果。

3结语

移动互联网可以提供除传统互联网迷你主页之外的几乎所有业务,在韩国、日本等应用较好的国家,移动互联网的ARPU值可以达到10美元[11]。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相比台式电脑上网的3.80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手机视频用户规模激增,已经超过一亿人。手机微博用户涨幅明显,使用率提升5.3个百分点至43.8%[12]。种种数据表明,“无处不在的网络、无所不能的业务”已深入人心。

伴随着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移动互联网产业将飞跃式的发展,必将推进接入网络技术的融合演进,各种无线网络接入形式和应用成为研究和开发的热点。相信未来各种独立的无线网络将与整个有线Internet相互联,为用户提供覆盖范围更广,应用更丰富,服务更完善的下一代移动互联网服务。

参考文献

[1]移动互联网白皮书[R].北京: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2011.

[2]罗军舟,吴文甲,杨明.移动互联网:终端、网络与服务[J].计算机学报,2011(11):30-51.

[3]张更新.VSAT卫星通信[J].电信科学,1996(7):54-61.

[4]陈如明.卫星通信存在的问题、进展与发展前景[J].世界电信,2001(11):3-7.

[5]王骊波.宽带无线城域网的设计[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0(9):26-29.

[6]曾春亮,张宁,王旭莹.WiMAX/802.16原理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7]孙哲.无线城域网通信技术IEEE802.16协议架构及技术特点[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22):9-10.

[8]陈锦山.无线局域网的现状及前景展望[J].电子商务,2007(5):53-55.

[9]李妍.无线局域网技术探讨[J].电大理工,2011(6):36-37.

[10]蔡骏.无线个域网(WPAN)协议概述[J].广东通信技术,2002(12):21-23.

移动互联网特点范文1篇11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产业链;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移动通信和互联网应用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世界的运行方式,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产生了移动互联网。本文将对我国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进行分析。

一、移动互联网及其内涵

(一)移动互联网的定义。移动互联网是相对固定互联网而言的,通过该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无线智能终端(手机、PDA、平板电脑、车载GPS等)可以在移动状态下使用互联网的网络资源。这种移动产品的互联网化和互联网络产品的移动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大众生活。

(二)移动互联网业务类型。移动互联网业务类型按照面向用户需求划分,可以分为通信类业务、资讯类业务、娱乐类业务及互联网业务。由于各地的文化、需求层次不同,运营商在不同的区域内主推的业务也不尽相同。目前,以3G技术为依托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业务类型:

1、通信类业务。通信类业务主要包括话音业务、视频电话业务,以及利用手机终端进行即时通信的相关业务。

话音业务:无论手机终端如何发展,运营商提供的数据业务有多丰富,通话毕竟是手机的基础功能,话音业务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以下称3G)初期占据业务的大额比例,并且,3G时代的通话质量显著提高,失真率降低,有望接近于固定电话的音质。但随着数据业务的发展,语音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的比重会逐步下降。

视频电话业务:视频电话业务是3G时代最引人关注的业务之一。通过第三代移动通信终端的摄像装置以及网络高速的数据传输,电话两端的用户可以看见彼此的影像,从而实现对话双方的“面对面”实时交流。多个终端通过控制平台可以实现视音频互通业务,允许多个终端加入一个虚拟会议室,实现多点会议。

2、娱乐类业务。与第二代移动通信娱乐业务多半依靠文字类的短消息传递相比,3G娱乐类业务可以实现与有线宽带相同的流媒体应用,实现将连续的图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处理后放到网络服务器上,让用户可以轻松实现网络游戏、音乐下载、在线视频点播、电子阅读等娱乐功能。

3、资讯类业务。由于3G网络的大容量与高速率,运营商所提供的资讯类业务更多的是通过视频、音频来实现资讯内容的实时交互性传达。主要有:

新闻类资讯:用户可以视像的形式接收最新本地及世界新闻,第一时间获知世界大事。财经类资讯,让用户在了解财经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得到专业理财专家的建议。

便民类资讯:用户可以在手机屏幕上获取移动银行、电话簿、交通实况、电信黄页、票务预订、餐馆指南、机票信息、字典服务、城镇信息、FM收音信息、电子阅读等服务,满足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

4、互联网业务。移动互联网通常被认为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融合的一个典型运用。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电子邮件业务、聊天、社区论坛、网上银行、移动商场等业务。

(三)移动互联网业务特点。与以往的网络技术与业务相比,移动互联网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开放性。开放是移动互联网系统得以生存的基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稳定运行要尽可能地遵循统一标准,支持各种传输协议、加密协议,为了实现运营商、软件商、智能终端、银行、证券等各种应用系统的完美融合就必然要求移动互联网具有较好的开放性。

2、终端便携性。由于移动互联网终端普遍是移动终端或者无线终端,因此用户可以在移动状态下接入和使用移动互联网服务,这也带来了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即终端的移动性便于用户随身携带和随时使用,从而为形成具有移动互联网特色的用户使用行为提供了终端支撑。

3、终端和网络的局限性。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是承载在移动网络这个载体之上,而移动网络有无线资源稀缺性和无线环境突变性的特点,因此移动互联网业务会受到互联网网络能力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双重限制;与此同时,与固定桌面终端相比,移动终端能力会受到终端大小、屏幕显示能力、处理速度、电池容量等的限制,这些都是移动互联网所面临的局限性。

4、业务使用的私密性。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时,所使用的内容和服务更私密,如网络银行、手机支付业务等。

二、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分析

(一)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模式及其演变。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模式随着新技术革命和时代变迁也经历着演变的过程,主要演变过程为:以运营商为主导向以平台商为主导,并逐步演变成以服务提供商为主导的高度协调统一的产业链条,在产业链演变中,运营商的渠道垄断模式逐渐被瓦解。具体演变过程见图1: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变化示意图。(图1)

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主要由以下部门组成:运营商、CP内容提供商、SP服务供应商、终端商(含芯片商)、客户等。

(二)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分析

1、运营商。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的运营商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共三家。三大运营商是3G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和平台的提供者,肩负基础网络建设和升级改造、移动互联平台多方融合、资费拟定和收取、利益分配、信息安全监管等任务,因此在整个产业链中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未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不断地创新发展,运营商的主导优势有向内容和服务供应商、终端商转移的趋势,在某种程度上会弱化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但电信运营商不甘于成为流量管道,电信运营商将通过和产业链其他环节的合作力争重新获取产业链主导权。

2、CP/SP内容和服务供应商。内容和服务供应商负责根据用户需求开发和提供适合于手机用户使用的服务和软件平台或网站平台,是决定用户满意度和启动市场需求的关键环节,是移动通信产业链中的重要市场主体,也是未来决定整个产业链模式的重要力量。SP服务提供商逐渐脱离电信运营商的禁锢,寻求通过和上下游的合作关系使得自身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加。CP内容提供商在移动互联网从封闭型产业链逐渐走向开放的过程中不再受到禁锢,通过向用户界面的渗透,其也在争夺产业链的主导权。目前,移动运营商和网络信息服务企业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一部分价值链也越来越成为资本追逐的目标。

3、终端商。移动互联网对终端有以下要求:首先,对于硬件来说,需要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足够的储存空间、大屏幕以及长时间待机的能力;其次,配套操作系统需要提供基于互联网标准的统一开放的手机软件运行环境,提供一个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的终端的软件平台,改善用户的体验;再次,对于应用软件而言,该终端要能统一访问接口。终端厂商寻求通过“终端+应用”的模式快速地从终端转型至应用服务,开放的系统和应用加速了终端厂商的变革。

4、芯片商。芯片厂商作为整合产业链的心脏,作用不容小视,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芯片厂商主要包括网络设备的芯片提供商和终端的芯片提供商,这些芯片厂商具有先进的技术,具有很强的技术壁垒,可能依靠提业链的一体化战略进入移动互联网市场,并且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控制镶嵌其芯片的设备控制设备厂商,进一步加强其在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激增,终端市场将变得非常巨大,摩根斯坦利预测到2022年全世界智能终端需求量累计将达到100亿;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加上苹果的成功,让众多终端厂商和资本垂涎不止,国内如联想等知名高端企业都已杀入了终端市场。

5、客户。客户需求是未来市场的主宰力量,客户在消费移动互联网的同时会对该价值链上的一方提出个性化、多样化要求,客户的消费行为和习惯会严重影响价值链上的任何厂商,会对我国移动互联网价值链的演进和市场的倍数放大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结论

(一)产业链不同环节间的合作加强。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不仅仅是“各司其职”,各环节的厂商都试图整合产业链资源,掌控更多的环节,提供更多的服务,提高其在产业链的地位。移动互联网的开放又促使产业链不同环节间的合作加强。

(二)行业价值链中上下游资源的整合加速。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演变已经促使电信产业的转型并使该产业进一步拓展,未来的关键在于各方如何整合行业价值链中上下游资源,获得更多的产业链话语权。

(三)商业模式和产业链建设逐步完善。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在技术、业务、客户群方面都有了较快发展,但各方均能接受的配套商业运营模式和高度协调的产业链还没有完全形成,还需要各方共同推进和完善商业模式和产业链的建设。

(作者单位: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正茂.移动互联时代的蓝海[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2.

[2]摩根斯坦利.移动互联网报告[G].2010.1.

[3]2011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嘉宾在线访谈材料.

移动互联网特点范文1篇12

关键词:TD-LTE;移动互联网;高带宽;频谱利用率

当前,3G业务的逐步应用使移动互联网开始渗透和融合到社会、生活和产业的各个环节中,其用户和业务规模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截止2011年1月底,我国3G用户达到了5100万,其中TD-SCDMA用户达到了2263.3万,3G正在由起步发展迈入到快速增长期。

在考虑3G的同时,不得不提到LTE这一新技术。未来若干年,LTE和3G/2G将长期互补、共存发展。今后五年,3G增强型技术的告诉增长将带动移动互联网增长;LTE由试验阶段进入到商用阶段,在应用中逐步成熟、完善并走向规模应用。

1TD-LTE简介

LTE是英文LongTermEvolution的缩写。LTE也被通俗的称为3.9G,它以OFDM/MIMO技术为核心,在20MHz频谱宽带下能够提供下行326Mbit/s与上行86Mbit/s的峰值速率,被视作从3G向4G演进的主流技术。

LTE包括FDD和TDD两种模式,TD-LTE是TDD版的LTE技术。TDD和FDD的区别就在于TDD采用的是不对称频率,是用时间来进行双工的,而FDD则采用一对频率进行双工。作为中国TD-SCDMA网络的主要运营商,中国移动始终致力于推动TD-SCDMA后续演进技术——TD-LTE的发展,并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建设了全球第一个TD-LTE业务演示网络,充分展示了TD-LTE的良好性能。同时英国的Vodafone,日本的NTTDoCoMo,美国的At&t和Verizon都决定将LTE作为其下一代网络制式,可以看出LTE技术在未来市场的前景有多么的乐观。

2移动互联网

根据2009年摩根士丹利发表的互联网报告,在经过了大型机,微机,个人电脑,桌面互联网四个重大技术周期后,人们正处于半个世纪以来的第五个重大技术周期中,这个周期的焦点就是——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强调的是可以在移动中随时随地的接入互联网,并且使用其业务。它与无线互联网不同,它强调使用蜂窝移动通信网接入互联网,经常特指手机终端用移动通信网接入并使用互联网业务。

伴随着2007年苹果公司iPhone的上市和Google公司开源终端平台Android的推出,标志着全球移动互联网进入了一个用户发展迅猛,业务创新空前活跃的新的时代。从业务特征看,现阶段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业务应用偏好与固定互联网非常相似,他们正在由传统的WAP方式向完全体验的Web方式转变。,其中尤其以Web2.0业务为发展热点。另一方面,为适应和把握Web2.0时代互联网应用开发门槛越来越低的大趋势,参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竞争的各个巨头均开始API开放接口和SDK软件开发工具,并创造了应用软件在线商店模式,吸引和集聚广大的开发者利用其平台开发应用软件并通过在线商店进行,主导服务商与开发者按一定比例进行对软件下载所产生的收入进行分成。目前,苹果、Google、中国移动、诺基亚、Vodafone、法国电信、微软、Palm等均已建立或计划建立类似的在线应用软件商店。

我国移动互联网近年来保持高速发展势头,截止2009年6月,手机网民已达到1.55亿,半年增长近4000万,其规模接近2007年6月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总体水平。我国移动互联网也初步形成了开放发展的态势,形成了一批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服务企业。

将移动通信的网络能力与互联网的网络与应用能力进行整合是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从而创新出例如web2.0业务等适合移动终端的互联网业务。这也是它区别去固定互联网的发展方向。

3TD-LTE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例(12篇)

    - 阅0

    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文篇1【关键词】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是加强社.....

    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范例(3篇)

    - 阅0

    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范文摘要: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中医继承与发展的需要。分析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证候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功血中.....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