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范例(3篇)

来源:其他

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范文

摘要: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中医继承与发展的需要。分析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证候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功血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证候;规范化;思路与方法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妇科的疑难重症。祖国医学古籍中没有功血的病名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无排卵型功血可隶属于“崩漏”范畴,排卵型月经失调相当于中医学的“月经过多、月经先期、经问期出血、经期延长、月经先后不定期”等。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对功血采取“止血”和“调经”治疗,效果显著,历代医家在此方面论述颇多,但至今有关功血证候、证型、诊断及疗效标准等缺乏科学性、规范化、标准化。本文在总结功血中医证候研究现况的基础上,尚就研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略抒己见,提出功血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抛砖引玉。

1功血中医证候研究现状

功血的病机主要是冲任受损,不能制约经血。在脏责之肾虚,又与脾虚或肝郁有关。在气血主要与气虚、血瘀或血热有关。但对于具体证型证候的认识,各医家有不同的看法。

有以传统病机为基础进行辨证论治的。潘老中医将崩漏分为脾肾两虚、气血两虚、肝郁气滞血瘀阻络3型辨证治疗;谢娜将崩漏分血热、气虚、血瘀3型辨证;刘小青将崩漏分为血热旺盛、瘀血阻滞、脾气虚弱、肝肾亏虚4型;姬淑琴将崩漏分血热、肾虚、脾虚、血瘀4型;朱长丽将崩漏分为脾气不足、冲任不固型,肾阴亏虚型,肾阳虚弱、冲任不固型,血热内扰、迫血妄行型,瘀血内停、阻滞胞宫型5型;茅正义将崩漏分为脾不统血、阴虚火旺、瘀血内阻、肝气郁结、湿热蕴结5型进行辨证治疗。

有结合西医病理生理进行辨证施治的。卢翠敏治疗无排卵型功血以西医的病理生理为基础进行辨证施治:出血期采用活血化瘀,固冲止血以塞其流,血止后(经后期)重在滋阴填精,养血固冲,促进卵泡发育,7-8天后(相当于排卵期)在滋肾填精的基础上加一些话血化瘀,温肾通络之品,以促进肾阳的转化,诱发排卵经前期(相当于BBT高温相)则重在补肾助阳,佐以疏肝理气,为月经来潮奠定基础,更年期以滋肾调肝,健脾养血,调理冲任来延缓卵巢功能衰退,使其平稳过渡到绝经期。

有以年龄为基础再进行辨证分期施治的。宋斌认为青春期崩漏为肝肾不足、脾气虚弱、瘀滞胞脉3型;伊琴华则分为血热、脾气虚、脾肾两虚3型辨证论治。傅元彩治疗育龄期崩漏,分血热、气虚、血瘀冲任3型论治;王少峰认为育此期妇女处于工作及家庭的重担下,忧思过度,肝郁气滞,横逆克脾,致脾气虚弱,或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致脾虚统摄无权,血不归经,形成崩漏,拟以益气养血,健脾补肾治之;杨晓海将此期崩漏分虚实两大型,并且制定虚、实证基本方,在基本方基础上进行辨证加减治疗。于晓妹以血热内扰、阴虚阳搏、气血虚弱、瘀阻胞宫四型治疗更年期崩漏。夏泽芳提出更年期崩漏的4个治法:滋肾养阴、清热固冲,疏肝解郁、凉血调冲,清热除湿、化瘀止血,补中益气、举陷固冲;邢玉霞用益肾化瘀法治疗更年期崩漏,分阳虚瘀浊、阴虚瘀热两大证型论治;虞亚菊将此期崩漏分气阴两虚、肾虚血瘀、肝郁气滞3型。

文献对于排卵型功血辨证治疗报道尚少。武保乡分肾虚型(偏阳虚、偏阴虚)、肝郁型、肾虚肝郁型、气滞血瘀型、肾虚痰湿型、气血两虚型。

即使是同一证型,众医家对其证候的描述也不尽相同。以功血肾虚血瘀型表现的出血证候为例,王忠民描述为出血量时多时少,经色紫黯或有块,质黏稠;李秀华等,描述的出血证候为量多或淋漓不尽、色红或色黯、有瘀块;黄爱云等记录肾虚血瘀型的出血证候为阴道出血时多时少,淋漓不断,伴少腹疼痛,排出血块后痛减。

2存在问题

综上可见,功血的中医诊疗经验十分丰富,给功血证候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但诸多文献中存在着辨证分型个案多,整体证治规范少;遣方用药多,系统评价少;回颈性研究多。前瞻性论述少等问题,大多数医家的辨证标准也是以古代医家对于类似功血的疾病的论述或专家材定的标准为依托,再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和经验综合而成,缺乏在群体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数理统计推断,加上对功血证候本质的认识深度参差不齐,导致证候分型名称不规范、证候标准不同的局面。证候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证侯不规范将导致证型不规,证证型辨识的偏倚使理法方药的运用随机性强,不利掌握,不利推广,疗效的确定性亦受影响。统一规范的证候分类标准的缺乏还使科研成果缺乏可比性和可重复性,无法对治疗成果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不利于中医的继承与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医证侯规范的逐步开展,功血的证候研究在此方面也做了一部分工作,但由于缺乏严谨设计、样本量偏小、未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质量控制以及地域、人为因素的影响,调查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倚,结论的可靠性尚未斟酌。

总之,正如菠昌全所说“证候候传统定义虽然是基本清楚的,但具体证候的宏观或定性的标准自古至今都不十分规范,这也是证候研究难以突破的瓶颈所在”。

3功血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思路与方法

3.1病证结合是证候规范化的前提病是对疾病总体规律和特点的概括与抽象,证是疾病某一发展阶段的内在规律。证是建立在病的基础上的,有病才有证,辨病与辨证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中医整体论治特色,辨证也只有在辨病的前提下才更具稳定性,可操作性以及可重复性。宋代名医朱肱在《南阳活人书》中提到诊治疾病必须“名定而实辨”,“因名识病,因病识证,如暗得明,胸中晓然,反复疑虑,而处病不差矣”。

就功血而言,中医以“崩漏”、“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等症状为病名,内涵不够确切严格,缺乏明确的病因、病性、病位和病理变化规律,不便于证候规范化研究,如果在青春期、绝经期无排卵型功血,排卵型功血等西医诊断基础上进行证候规范化研究,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则可以去繁就简,使功血证候规范化更具可操作性。

3.2古今医家经验是功血证候规范化的基础祖国医学历经数千年发展,历代医家在功血证治方面留下的经验和体会是弥足珍贵的财富,祖国医学的发展也是始于继承,从历代中医药古藉文献中搜集关于功血中医证候的丰富资料,通过系统归纳和整理,总结前人在功血中医证候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可以使我们全面了解历代功血中医辨证体系的基本结构,使证候的规范化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然而,中医又是一门与时俱进的科学,随着时代的进展,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现代专家在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指导下,对功血证候的认识既有专业深度,又有时间广度,贴合现代功血证候的变化规律,因此在整理古今功血证候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专家经验调查,通过汲取前人研究成果,咨询

相关领域专家及课题内部反复讨论,初步制定功血中医证侯规范。

3.3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研究是功血证候规范化的重要手段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经过文献整理和专家调查初步建立功血证候基础上,进行功血中医证候的临床调研,以实践检验并完善功血证候。但是症状作为患者的主观感受,是不易量化的软指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医生的临床辨证具有极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研究方法的引进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严格设计证候流行病学伺卷调查和生活质量量表调查,对调查对象、样本数量、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和数据的统计分析进行合理安排,测试问卷的信度、效度和灵敏度,制定严格的可实施的统一的标准操作规程,然后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大规模的功血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应用数理统计学中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功血的中医主证、次证、兼证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类,寻找出其证候因素和特征,完成功血证候的横断面调查。另外,还应对功血的证候随病情发展,年龄增长而演变的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具体步骤包括:①运用循证医学/EBM和临床流行病学/DME设计方法进行回顾性和前瞻性群体水平的研究;②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收集的全信息进行盲法的统计处理和分析;③运用“界点”理论研究病的证的分布及其诊断指标;④建立病的临床基础证及相关型的诊断和评价标准;⑤把研究结果和以中医体系为本的理性分析密切地、有机地、科学地结合。这就使功血中医证候研究更具时代性,也使功血证候更具普遍性和适用性。

4小结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证候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内外环境各系统之间相互关系发生紊乱所产生的综合反映,是反映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病因、病性、病位、病势等病理要素的综合性诊断概念聆。证是立法遣方用药的依据,法随证立,方依法制。制法、处方、用药的着眼点全在于证候。正如叶桂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云:“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此为三大关键,一有草率,不堪司命。然三者之中,识证尤为紧要”。中医证候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重中之重,是中医学术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医学最终过渡到客观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必由之路。

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范文

基础医学病例研究教学作用基础医学教育是医学生学习医学课程的必经过程,基础医学包括生理、解剖、病理、药理及微生物和寄生虫学等。这些课程量大且内容多,知识抽象,特别是刚入校的职业学校医学生,学习困难大,死记硬背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这种方式的长期发展就会导致学生对医学学习失去兴趣,也失去探索医学奥秘的动力。长此下去,不但影响临床课程的进一步掌握,更会导致将来开展临床工作后,在医疗实践工作中照搬生套,没有建设性开展医疗工作的能力。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在基础医学学科中开展病例研究教学模式。病例研究是近些年被广大教师应用的教学方法,病例教学就是通过设置典型病例,在该病例中将临床症状以常见方式展现,通过分析临床病例来和基础医学理论相联接。通过分析、推理和判断,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在病例分析中穿插理论教学知识点,使学生在头脑中把相应的知识点通过临床症状建立联系,产生深刻印象,建立大脑反射模式,形成病例判断分析程序,为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和习惯。病例研究教学模式将病例教学法更深入开展,加重病例教学在课堂中的比重,侧重学生病例研究能力,通过研究病例来消化基础医学理论,让学生形成立体的基础医学理论模式。

一、以往病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病例教学方法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展,但是教师应用起来参差不齐。现在编写的中职及高职教材都强调将知识点活化运用,往往都要求引用病例在教材中,特别是一些职业学校的教材,病例更是占教材内容相当篇幅。但实际教学应用中,教师往往习惯于以往的教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主导应试教学,强化学生掌握常规固定知识点。病例只是部分学生在课后随意阅读的内容,毫无实践应用价值。有时教师也受教学学时限制,无法开展病例教学,更谈不上病例的深入研究。例如,中职病理教学,教材要求学时72学时,72学时中既要完成基础病理学内容,又要完成病理生理学内容,每堂课内容知识点遍布,教师总感觉一直在讲,学生一直在听,但每每下课时都是仓促收尾。更深一步存在的问题,就是现在的中职基础医学教学注重知识点的细化掌握,考试内容固定死板,学生必须掌握教材的条条内容,才能完成考试。这种现状造成的结果,就是教师无法抛开期末考试成绩来开展病例研究。

二、病例研究教学模式实践开展状况

病例教学中,病例是教学的核心,学校倡导基础医学教学以病例研究为主导。病例研究在教学中的开展首先要求病例设置要科学、合理。我校要求基础医学解剖、生理、病理学科建立专业病例库,每节教学内容完全围绕病例研究来开展。建立病例库要求专业教师将知识点梳理后,寻找、选择、设计病例,让知识点潜藏在病例中,让学生通过浅显易懂的临床症状,深入追寻其内在原由根理,从而通过自主探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完成医学教学目标。病例库的建立激发教师到临床工作中寻找典型病例,将典型病例与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结合,对典型病例进行适当的编撰,并紧扣病例设置问题,对病例灵活应用。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每个知识点用病例串联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个或若干个典型的具体病例,经过精心设计、推敲,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展开分析研究,既融合知识性,又要有一定趣味性,让学生的兴奋点能紧紧的围绕在学习中,从而让学生学会概括知识要点,便于深刻理解和把握。

病例研究方法在我校实践开展效果显著的原因,除了专业设置课程病例库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考试内容完全以病例形式设置。学校自2002年成立无纸化考试系统后,无纸化考试覆盖基础医学全部学科。题库最早建立中,病例题比例只占10%~25%,近几年通过病例研究教学后,病例题量已经提高到总题量的80%~90%。教师在开展教学中将病例研究结合到考试应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关注力,也将教师对教学的研究集中到病例的采集、设计、应用中。

三、病例研究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以往的课堂教学活动,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形成的灌输式教学,枯燥被动的学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2009年,基础医学等科目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率高达35%。2010年,我校在2010级护理班基础医学教学中的病理科目中开展病例研究教学法,为对比教学效果,应用两种教学方法在同一年级专业学生中开展教学,最后通过学生的卷面得分情况,来探究开展病例研究教学模式在医学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2010级护理10个中专班分成两组,5个班仍是采用传统理论讲授法进行教学,另5个班则教师授课全程以病例研究为主导。病例研究贯穿课堂始终,教师在教学中侧重教授学生研究能力,通过研究病例来理解基础理论知识点。期末考试应用相同试题考试,采用病例教学法的教学班不及格率为11%,而另5个班的不及格率则为32%。通过对比,应用病例研究教学模式来开展基础医学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成绩。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强化知识的应用能力,更能实现培养有创造力的实用型医学人才的目标。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开展,病例研究教学模式在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医学基础学科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四、病例研究教学模式可增强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基础医学教学中不断强调的一个重点,就是与临床医学相结合,学生学习基础医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到临床实践中,通过掌握的基础医学理论解决临床医疗实践中遇到的复杂问题。病例研究教学模式对开展基础医学教学的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可以促进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开展教学中,不再只局限于传授书本上的规则和理论,而是将各章节的难点和重点,精心设计在病例中,创造出让学生身临其感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找到因果关系。我校通过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应用病例研究教学模式,使基础医学教师不断增加了临床实践愿望。3年来,共有6名教师到本市三甲医院临床实践,在实践中教师通过经历的临床病例,把基础医学理论教学内容进一步巩固、活化,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五、病例研究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普遍反映,医学是一门难学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教学的意识差,通过病例研究教学模式的开展,学生在课堂中要分析讨论病例,这就促使学生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查资料、查参考书籍,等等,这些方式都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这种学习学生印象深、记得牢,而且也会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1\]董青生,冯驰,杨溢.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结合病例教学在临床生化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初步应用.华西医学,2013,(03).

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范文篇3

【关键词】中医儿科学;特色优势;发展策略

中医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术继承和发扬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中医学包括中医儿科学的大量学术积累,其中蕴藏着大量的真知灼见,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传承,因此,我们要发展中医儿科,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弘扬本学科学术精华,特别是在中医儿科临床上,充分发挥本学科有特色、优势的治法、病种,扩大学科服务范围,继而谋求加快学科学术发展的速度,这是本学科学术进步和事业发展的中心任务。

1发挥学科特色优势是面向临床的主要任务

在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儿科并存的格局下,医疗市场行业竞争激烈。中国和世界各国中医儿科的临床工作发展很不平衡,一些单位的中医儿科迅速发展,也有一些单位的工作在萎缩。凡是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共同的经验都是发挥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因此,能否发挥好中医儿科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就成了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

关于中医儿科的特色优势病种,我们在2007年曾组织了中国城乡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院、不同职称级别、中医中西医不同专业儿科工作者的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与西医相比,大多认为中医儿科(某些情况下的中西医结合)在下列病种(证)或其某个阶段具有治疗优势。(1)新生儿疾病:胎怯(早产儿和足月小样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腹泻、新生儿脐部疾患等。(2)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与其他类型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3)消化系统疾病:鹅口疮、口炎、胃食管返流及反流性食管炎、胃炎、消化性溃疡、厌食、小儿腹泻等。(4)营养性疾病:消化不良、营养障碍、营养性贫血等。(5)循环系统疾病:病毒性心肌炎等。(6)泌尿系统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血尿、泌尿道感染、遗尿症等。(7)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小儿癫痫、脑性瘫痪、惊厥等。(8)心理行为障碍性疾病:多发性抽搐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9)内分泌疾病:性早熟。(10)免疫、变态反应、结缔组织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紫癜、湿疹、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幼年类风湿病等。(11)感染性疾病: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毒性脑炎、百日咳、急性感染性多神经根炎等。同时,中医特色疗法,如推拿疗法、针灸疗法、中药外治疗法等,在儿科疾病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效果。

从以上中医儿科特色优势病种来看,涵盖了儿科临床常见的多数疾病。中医儿科不仅在许多儿科慢性病中具有整体调节、扶正祛邪的特色,而且在急性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治疗中有很大优势。中医儿科临床优势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C)的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在儿科急性感染性疾病中,细菌感染性疾病呈下降趋势,病毒感染性疾病呈上升趋势。我国近年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为病毒感染,急性支气管炎75%为病毒感染,肺炎中约50%为病毒感染。近几年造成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流感H1N1等,都属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已经有许多的临床研究资料证实,中医药治疗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较西药治疗更加有效、安全。例如:我们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小儿肺炎中医证治规律研究”经过四中心、360例、随机、盲法、对照临床研究,清肺口服液试验组痊愈显效率89.62%,利巴韦林对照组痊愈显效率73.92%,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01)。我们承担的另一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肺炎疗效评价方法研究”结果,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儿童清肺口服液的中药治疗方案,与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液的西药治疗方案相比,不仅中药组的终点(10d)疾病疗效评价优于西药组,而且多数评价指标(咳嗽、痰壅、发热、恶寒、紫绀、面色、口渴、食欲食量、舌象、脉率)中药组的起效时间早于西药组。

二是脾系疾病。脾系疾病是儿科临床发病率仅次于肺系疾病的常见疾病。脾系疾病包括消化道疾病和营养性疾病。中医药治疗消化道疾病如泄泻、积滞、厌食、功能性腹痛等,在调整消化道功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因矿物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缺乏所致疾病,如锌缺乏症、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疳证等,不仅不少中药中含有一定量的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增加了摄入量,更重要的是中药的调脾助运等作用,促进了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降低了不良反应。一批行之有效的中医临床诊疗操作技术在不断扩大应用,如推拿治疗小儿泄泻、便秘、腹痛,董氏指压手法治疗婴儿吐乳症技术等,这些简便有效诊疗技术的临床推广,扩大了中医特色疗法在中国城市社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世界各国的普遍应用。

其他如中医药调补先后天治疗新生儿疾病,调整阴阳治疗小儿心理行为障碍性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脏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观点在慢性复发性疾病中的应用等等,都是发扬儿科中医药治疗优势的例证。

中医儿科优势病种及特色疗法的临床应用,满足了现代社会对于儿童预防保健的需求,适应了现代临床疾病谱的变化,顺应了现代人对于医疗安全性的重视,减少了抗生素、激素等化学药物的滥用,在各国医疗保健事业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2加速学科学术发展是面向未来的主要任务

在历史跨入21世纪之时,我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还应当清醒地看到虽然中医儿科学的现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但是,与西医儿科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学科的发展速度相比,则显得相对滞后。我们必须加快学科学术发展速度,这才是面向未来、能够获得本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术发展都需要依靠科学研究,中医儿科学的未来发展也必需依靠本学科科学研究的开展。中医儿科学科研的领域需要不断扩大、科研水平需要不断提高,才能推动学科的快速发展。

建立规范是学科学术发展的基础。所谓规范,库恩《科学革命结构》说:“她包括了一门学科的研究方法、总体框架以及最基本的概念、理论和定律。”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儿科学在规范化、标准化方面所做的工作还很不够。中医儿科学科需要建立的规范,必须是能符合本学科学术特点和规范化要求的各种规范。例如:切合中医药学本义的中医儿科学名词术语规范,有中医药特色的诊断辨证标准,能反映中医药优势又能得到学术界公认的疗效评价标准,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临床研究规范,利于中成药开发又符合新药研究原则的制剂工艺和质量标准等。这些规范的产生,要通过科学研究来实现。在临床研究和数理统计分析基础上形成规范,是最佳的研究方法。但是,临床研究成本高、耗时费力。近年来,在儿科规范化工作中已普遍采用了文献研究、专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特别是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的方法,能集中本学科权威专家的意见,是一种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的研究方法,在《儿科常见病中医诊疗指南》的研究中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今后将会在中医儿科学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中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求“制定并与中医药有关的国际行业标准”,我们儿科专业委员会今后在这方面将承担起与儿科有关的任务。

中医儿科学基础研究范围广泛。整体观点是中医学优势之一,要将儿童的孕育成长、保健预防、病因病机等,放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不同的天时、地理、环境的大自然整体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内环境整体中加以认识。对中医儿科基本理论中的若干问题不要再过多地进行理论论争,要重视通过科研来认识其科学内涵,辨析正误,吸收其合理的部分用于指导临床。辨证学研究的重点是辨证客观化,即如何将通过现代检测方法获得的疾病微观信息纳入中医儿科学辨证体系,以及如何将各种诊查方法所采集到的“证象”定性定量,从而形成客观的证候诊断标准。治疗学研究的重点,一是儿科常用治法的疗效机理研究,二是儿科药物剂型改革及多种疗法研究,三是有毒中药的毒理及减毒方法研究,四是各种治法的优化组合及其适应病证研究。要研究出更多疗效可靠、应用方便,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需要的儿科疗法和药剂。

临床研究的范围目前仍将侧重那些中医药有优势、儿科临床常见的病种。例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肺炎、手足口病等病毒性疾病,哮喘、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等免疫性疾病,腹泻、营养素缺乏症、肥胖症等脾胃病,多发性抽动症、癫痫、脑性瘫痪等神经精神疾病,高热、惊风、血症等急症,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硬肿症等新生儿疾病等。同时,在有条件的单位,要面向世界需求,开展中医药治疗儿科现代重点疾病的研究,如儿童艾滋病、各种新型流感等,争取在其中一些疾病取得突破。临床研究的重点在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要遵循现代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和临床科研方法,进行多中心协作攻关,力争探索出一些新的证治规律,研制出一批疗效更好、副作用小而使用更为方便快捷的新药,研究提出中医药治疗的有效、安全、经济的优化治疗方案并加以推广。临床研究的内容将深化,如从笼统的一方治一病发展为辨证立方、异病同治;对难治性疾病或其中某一证型、某一严重合并症等研制有针对性的方药;研究有效方药的剂型改革;研究有效方药的主要有效成分、有效单体并形成体现辨证论治特色的“创新中药”等。

实验研究将会更多地直接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提升中医儿科诊疗水平服务。要装备先进的仪器设备,逐步研制出儿科常见病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应用各种先进的研究方法,尤其是细胞、分子、基因、蛋白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次,揭示儿科有效中药及其他疗法的作用机理,为创新疗法、创新理论的建立奠定基础。

总之,中医儿科学科学研究的重点在临床,目的在于围绕临床疗效的提高,目标是学科创新性理论的产生,为中医儿科学事业发展,并最终实现学科现代化积累条件。

中医儿科学术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20世纪下半叶,中医儿科多层次、多形式人才培养的格局已经形成。今后,要根据学科发展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能力,培养更多的中医儿科专业人才。首先是为数众多的临床人才拓展中医儿科服务范围,直接为各国儿童的健康事业服务。同时,必须通过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造就一批具有宽广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掌握相关现代科学知识和前沿技术、科研能力强的智能结构型人才,通过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捕捉学科学术发展热点问题的能力,经过规范、先进、严谨的科学研究,创造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承担起推进中医儿科学科发展的重任。

在学科人才比较集中的单位和地区,要组织起一批实力强大的研究团队,团结合作,才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取得突破。研究方向的确定,应以儿科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药有优势的疾病、学科基础较好为原则,逐渐形成在中医儿科学科专业划分基础上的肺系疾病研究、脾系疾病研究、心肝疾病研究、肾系疾病研究、传染病研究、新生儿疾病研究等研究团队,扩大一批重点学科、重点专科、重点研究室、重点实验室等,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产生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上市公司盈利方式范例(12篇)

    - 阅0

    上市公司盈利方式范文1篇1论文关键词: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研究现状传统的理论和企业经营实践中的误区,使得我们对企业盈利模式认识不到位。难以有效地指导企业的发展战略,尤其是.....

    病理科危化品管理范例(12篇)

    - 阅0

    病理科危化品管理范文篇1关键词:急危重症;途中转运;安全护理;防范急诊科的患者病情危急,急危重症患者往往需要在急诊科接受急救、复苏等早期处理后再转运到其余科室、病房或手术.....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