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危化品管理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病理科危化品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急危重症;途中转运;安全护理;防范

急诊科的患者病情危急,急危重症患者往往需要在急诊科接受急救、复苏等早期处理后再转运到其余科室、病房或手术室,若得不到有效的安全护理,很容易导致病情加重[1]。本次研究就53例急危重症转运途中采用针对性安全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我科2014年1月~2015年11月进行转运的急危重症患者9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全部为经急诊处理后送往专科治疗。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3例,男29例,女24例,年龄在34~67岁,平均(48.5±12.3)岁,其中心血管疾病32例,呼吸系统疾病11例,颅脑损伤疾病10例。对照组患者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在31~65岁,平均(46.9±12.7)岁,其中心血管疾病27例,呼吸系统疾病9例,颅脑损伤疾病9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转运途中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安全护理措施,先结合临床经验分析急危重症患者转运途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护理措施。

安全隐患分析:①转运前未做好对患者全身状况的评估。急诊科工作繁忙,护理工作繁重,医护人员急于将患者送往专科治疗,不少患者病情尚不稳定时就急于转运。②转运途中的急救条件限制。由于转运的患者涉及到各个科室,病情严重且病种多样,患者在转运途中随时可能出现病情严重情况,即使按照要求配备急救物品,但是在转运途中也很难对患者进行急救,控制病情,如:转运途中光线差,静脉穿刺失败率高[2]。③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过关。转运途中护理人员对于病情观察能力不强、抢救搬运技术问题等均可能导致转运失败。急危重症患者在转运途中若出现病情变化,而护理人员未能及时发现的,如:穿刺部位出现液体外渗、心跳突然加快、管道脱落等,若未能及时发现将会延误最佳抢救时机,危及患者生命。抢救搬运技术不熟练、搬运措施不当也会引起转运失败,如:对于骨折患者未采用硬板床,对于颅脑损伤患者未将其头部偏向一侧等,这些问题都会加剧患者的病情。④转运制度不完善问题。转运时若急诊科医护人员未与接收科室医护人员协调妥当,接收科室未及时准备好床单位、监护设备等,当患者转到时无法及时接受治疗和监护就会影响病情。

针对性安全护理措施:①转运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首先对威胁到患者生命的首要问题做出评估,例如:患者意识是否清醒、气道是否通畅、是否能自主呼吸等,然后采取针对性急救措施稳定患者病情,初步抢救成功后对患者进行全身身体状况的评估,例如:骨折患者的包扎固定是否良好,待能转运后立即转运,并以详细的身体状况信息确保转运途中的高效监测护理,确保安全转运。②重视急救物品的管理。严格按照要求做到转运途中急救物品的齐全,并定点放置由专人管理,使用后立即补充,确保急救物品处于齐全状态。同时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增加针对性急救物品,例如:便携式呼吸机、氧气、气管插管、手电筒等[3]。③加强对急救搬运技术的培训。定期组织开展急救搬运技术的专题培训课程,并逐步在科室内形成惯例,定期开展内部培训,如:以小组形式进行竞赛,确保每个医务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搬运技术,能熟练使用各种急救设备,懂得不同患者的转运途中的现场急救措施,掌握不同患者转运时的注意事项等,将患者成功的转运到接收科室。④完善转运制度。在转运前10min与接收科室打电话汇报需要转运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需要准备的床单位、监护设备等,让接收科室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患者成功转运到专科科室后,转运人员与专科科室护士一起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并将患者病情、用药情况、检查项目、配备血量、进出液体量等信息做好交接班,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交接单上填写清楚,一式两份,交由双方科室签名后与患者病历一起保存。⑤实行PDCA转运质量管理方式,急诊科每月就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大家一起分析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分析目前的转运模式中各个方面存在的漏洞,并就具体的转运病例进行针对性研究探讨,逐步改进转运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转运质量。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转运途中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以及医疗纠纷发生率。

1.4数据处理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转运途中出现4例意外事件,均及时发现,得到针对性处理,未耽误最佳抢救时机,发生率为7.55%;对照组出现10例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2.22%;经卡方检验,P

观察组出现1例医疗纠纷,发生率为1.89%;对照组出现4例医疗纠纷,发生率为8.89%,经统计学分析,P

3讨论

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是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更专业的监测、治疗和护理,不是简单的患者转运过程,转运中的急救能力也十分重要,其直接关系到转运的成功与否。做好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有助于让患者在转运全程得到最好的监测和护理,避免意外事件发生,在成功转运到专科科室后立即得到最好的治疗,并且以完整的交接信息使得专科医护人员准确掌握患者的病情,并立即给予有效的治疗和护理[4,5]。

本研究通过加强对转运前的全身性病情评估,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转运,有效避免转运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意外事件;通过加强急救物品的管理和对搬运急救技术的培训,全面提高急诊科转运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时俱进的学习新知识,消除转运中的安全隐患;通过完善的转运制度使患者一到专科病房立即接受最佳治疗、监测、护理;通过PDCA循环不断改进转运模式,确保转运安全。结果显示:采用针对性安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转运途中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综上,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途中采取针对性安全护理十分必要,对于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月娇,张梅青,高龙海,等.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途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6):63-65.

[2]琚金梅,陈兰,王芬,等.急危重症患者在转运途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7):1177-1178.

[3]方有红.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率中的实践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5(19):168-169.

病理科危化品管理范文篇2

病理实验室的工作环境一直受到多种化学品的影响,其中以甲醛、二甲苯和DAB影响最重,要想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就先要了解这些化学品对病理实验室环境危害的程度。

2化学品安全存放要求

化学品存放应以2011年国务院修订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为依据,根据不同化学品的性质与特点建立相应的存放模式,同时对每种化学品建立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让操作者更容易、更直观的了解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安全防护、泄漏处理等情况。

2.1一般化学品存放要求

化学品区域要独立,不能和其他物品混放,其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并在存放区域醒目位置设置明显标志。化学品应存放于阴凉、通风、干燥处,避免日晒,还应隔绝火、热、电源,并注意防水。

2.2特殊化学品存放要求

2.2.1易燃易爆危险品

病理实验室常见易燃易爆危险品有乙醇、二甲苯、甲醛,该类化学品存放必须有独立的危险品仓库,坚决不能整箱堆置存放,必须拆箱分类存放于专用的化学品防爆柜中,并于防爆柜外部醒目位置张贴其相应的MSDS,并配备灭火装置。该类危险品的存储温度不能超过30℃,应在存储位置悬挂温度计由专人进行监控并记录。平时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存储量适量即可,不提倡过多储存。

2.2.2腐蚀化学品

病理实验室常见腐蚀化学品有盐酸、硝酸,对于该类物质的存放应放置于专门的强酸、强碱储存柜中,并于箱体外侧张贴MSDS。该类储存柜采用进口的聚丙烯(PP)材料,耐酸碱强度高,也易于清洗,很多从事实验室防护设备的公司均有出售。该类物质必须与碱类物质、易燃易爆物品分开存放,不能混存,因该类腐蚀性化学品易挥发,以免发生反应造成危险。

2.2.3剧毒或致毒化学品

对于该类物质病理实验室比较少见,如氧化汞等。该类物质从安全角度考虑作者不建议病理实验室存放,本院是由药剂科联系专门机构进行存放,使用时由专人送至病理实验室,用多少取多少,用完后送回专门存放点存放。

3化学品的使用

化学品在使用时根据需要量领用,不能随意领用。在领用时要严格遵守双签名的原则,由科室负责人和化学品管理员审核签名后领用,并将使用情况详细记录于化学品使用记录表。使用过程中未使用完的试剂放置于托盘中,同时根据试剂在MSDS中的理化特性贴上相应的化学品标示。对于配制的试剂要配备相应的存放容器,并在容器醒目位置贴上标示注明其试剂名称,配制日期和有效期。对于过期试剂或失效试剂按照废弃液体处理流程处置。

4化学品防护原则及措施

4.1防护原则

病理实验室针对化学品防护要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无论是病理实验室规划设计还是个人防护物品配置都要从人的角度考虑,因为这关系到工作场所的环境保护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不可忽视。

4.2防护措施

病理实验室的防护措施要从两方面来阐述:病理实验室的整体规划设计和个人防护措施。

4.2.1病理实验室规划设计

病理实验室整体规划设计要严格区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并建立相应的缓冲带,同时要制定标本接受流程、取材工作流程和制片工作流程,将工作制度化和标准化。对于污染较大的区域要适当的增加空间,这样有利于稀释空气中挥发的有毒化学物质。对于空气污染区域要配置相应的空气净化系统,以降低空气中毒性化学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如在取材室要安装配有标准排风系统的取材台,而制片技术室要安装通风柜,使包埋、染色等易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的操作能在通风柜中进行。对于易挥发的有毒化学物质要密封保存并加强相关区域的通风,一般要求室内与外界空气的更换次数不少于2次/h,某些特殊的室内(如取材室、标本储存室)通风至少要换进空气6次/h,有条件的单位可以使用环保试剂替代,不过相对成本会提高。取材后的标本应储存于独立的标本存放室内并配备冰柜,可有效的降低取材室的甲醛浓度。工作区的温度控制也要有相应的要求,根据P2实验室工作温度一般控制在18~27℃,温度过高,会加剧挥发性化学品的挥发。

4.2.2个人防护

(1)要加强个人的防护意识,对病理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危险意识不能松动。

(2)在防护物品配备方面要齐全。在接触化学品的过程中,口罩、帽子、手套、防护衣是必备品,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配备防护眼镜、活性炭口罩、防酸手套以及独立洗眼台。

(3)员工必须定期体检,可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要加强监督,由病理科负责人组建监督小组,针对科室内部人员工作中的防护问题进行自我内部监督。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南京组建的病理质量控制委员会对于很多单位工作环境中甲醛、二甲苯严重超标等不符合规范的情况进行监督,这种监督效果往往要好于科室内部的自我监督,南京的组建经验值得在很多地方推广。

5化学品泄漏处置

病理实验室在工作中,有时会出现化学品倾覆的事情发生,导致化学品暴露在外部。当少量泄漏时,操作人员穿好防护物品,并用干布或吸水纸吸干已暴露的化学品后置于黄色垃圾袋中,交废物运送处由专门机构集中处理。泄漏物较多时,要根据化学品处置流程与原则将泄漏处置分为初期应对、抢险救援和后期处理三个阶段,并根据这三个阶段建立规范化的化学品泄漏处置流程。本院目前使用的化学品泄漏处置流程见图7。

6化学品废弃处置

病理实验室的化学性废弃物比较多,这些废弃物如甲醛、二甲苯等有毒有害物质不能直接通过下水道进行排放。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医院的相关责任部门不具备该类废弃化学品的处理资质和能力,这就带来了如何处理这些废弃化学品的问题。目前,病理实验室产生的化学性废弃物主要来自组织固定、组织脱水、制片染色这三个环节,由于接触环节人员较多,作者建议指定专人负责病理实验室化学性废弃物的处置。在处置过程中废弃液体放置于专门的密闭有盖的化学桶中,且最大存放量不能超过该桶的2/3。在化学桶外侧要贴上标签,注明科室和试剂成分。在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化学废弃品不能混合放在同一个桶中,因为目前很多处理机构只能处理单一类型的化学品。当化学桶达到最高存储容量时,由医疗废物收集人员从病理实验室将其收集,用专用收集车送至专门机构作无害化处理。

7总结

病理科危化品管理范文

【关键词】传染病医院医院废物管理

医疗废物是因医用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为控制医院传染病的流行,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及防止废弃物流入社会造成危害,我们传染病医院根据卫生部《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由院感科监督指导。指派专人管理,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储存,运送,集中处置管理。

一医疗废物的分类

由于我院是传染病专科医院,卫生部对传染医院的医疗废物有严格的要求,病区所产生的垃圾都属医用垃圾(包括病区病人的生活垃圾)。因此,医院所有人员,特别是医生和护士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用废物,有责任把医用废物正确分类放置,将不同的废物分类放入相应容器内,由专职工作人员(如护士,病区保洁员等),在废物产生地即对废物进行分类包装。所有以用垃圾都应放入黄色的废物袋中,并在装满3/4时负责封袋,粘帖危险标识,填写科室、类别和出科日期。我院按照医疗废物储存污染管理规定,建造标准的医疗废物储存室。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二医疗废物的危害

医疗废物所造成的危害有含感染性微生物,致畸致突变物质,有毒的危险性化学制品或药物,放射性物品和锐器等造成的危害,比较突出的是医疗废物造成的健康危害。感染性废物中的病原体可能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肌肤上的伤口,通过黏膜等途径进入人体,另外体液也是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所以在医院内,医生,护士、医疗互辅助人员、从事洗涤、废物处理及运输工作人员都是处于潜在的危险之中,均属高危人群。一旦锐器被HIV、HBV、HCV污染,被刺者就有可能发生相关传染病的感染,所以医疗废物是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之一,要加强管理。

三加强培训专人管理

病理科危化品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品管圈;高危药品管理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是指工作性质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的基层工作人员本着自动自发的精神组圈,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运用科学统计及品管手法,启发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结合群体智慧,持续改进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改善品质,。①

2000年,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nstituteforsafemedicationpractices,ISMP)将可造成病人伤害的最高风险药品列为高危药品,并正式提出高危药品(high―alertmedication)概念。②定义为:是出现差错的情况可能不常见,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WHO对高危药品的管理视为医疗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③2008年公布的高危药品目录有19类。④而临床上的护理人员是用药发生差错的高危人群,是各种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怎样进行高危药品的管理、发挥高危药品有效、安全的临床作用、保障用药安全,是优质护理服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针对神经内科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于2012年10月-2013年5月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理论及方法对高危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初见成效,现将具体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1.1成立品管圈神经内科共有护理人员19名,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31岁;工作年限:5年内9名,5~10年4名.11―20年3名,20年以上3名;学历:中专2名,大专7名,本科10名;职称:护士8名,护师6名,主管护师4名,副主任护师1名。全科人员均为Qcc成员,选出圈长(由责任组长担任)、辅导员(由护士长担任)各1名。

1.2确定本圈主题:高危药品在神经内科的规范化管理与应用。

选题原因:神经内科重病者多,大,用药种类复杂,高危药品使用频繁。如使用失误轻则影响治疗.耽误病情.重则造成病人生命危险,严重影响医疗护理安全。

1.3明确品管圈成员责任

圈长负责对品管圈的活动统筹安排;辅导员负责对品管圈活动的指导与监督;圈员参与活动中每个步骤的实施。

2活动步骤:

运用PDCA品管模式对高危药品进行管理。

2.1P(Paly)计划阶段:

2.1.1现状调查自行设计了高危药品认知度问卷,对本科室成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高危药品概念、目录、储存条件、适应症、不良反应、常用剂量、使用途径、护理注意事项的认知。

2.1.2明确高危药品目录对神经内科现行用药进行筛选,参考ISMP公布的高危药物目录,最终确定本科室的11种高危药品,主要有: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抗凝药,胰岛素,抗心律失常及改变心肌力药物,造影剂,全静脉营养液,镇静药。

2.1.3通过全体圈员集思广益,从人员因素、设备因素、管理因素三方面找出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见表1所示:

2.2D(do)执行阶段:

2.2.1进行科内药品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高危药品概念、种类、常用剂量、极量、用法、禁忌、注意事项、严重不良反应等相关药理知识。

2.2.2通过品管活动,成立科室高危药品管理小组,设立专人负责(高年资主管护师),全体圈员参与管理。

2.2.3规范化放置:1、设置高危药品专用存放柜,不得与其他药品混放,必要时可以加锁;2、专柜外贴有醒目标识,用黑色警示牌提醒;外观相似度高的药品分开标识,如10%的氯化钾(10mL)、10%氯化钠(10mL)和硫酸镁注射液(10ml),氯化钾用红色,浓氯化钠用黄色,硫酸镁用蓝色,放专柜阴凉处,控制温度0-30度,湿度45%-75%,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

2.2.4高危药品配置、使用时实行双人核对,严格执行给药原则,保证患者姓名、药品名称、剂量、用药途径、时间准确无误,做好风险防范和差错预防。

2.2.5加强高危药品效期的管理,按照失效期的先后顺序放置,做到药品先进先出。

2.2.6固定高危药品储备基数,随用随补充,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2.2.7提高处理问题医嘱的能力。对有疑问的医嘱及时与医生核对并修改。

2.2.8患者在使用高危药品时,在输液架上悬挂醒目标志,按医嘱要求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加强巡视,床头交接班,严密观察用药反应。

2.2.9制定高危药品风险告知流程,对患者实施安全用药的健康宣教。

2.3.10强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

C(check)检查阶段:

品管圈圈长每月全面检查高危药品专柜一次,同时进行不定期抽查。分层对圈员进行相关知识的考核。

A(action)处理阶段:

建立高危药品管理组织及制度,设置质控人员,将高危药品管理纳入本科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中,高危药品规范化存放率要达到100%、护士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掌握,查对制度执行率100%。

3评价方法

①将品管活动前后高危药品管理质量考核成绩进行对比。考核内容包括:高危药品管理质量、数量、存放状况、药品保管环境、药品效期管理、交接本登记情况及抢救车、毒麻限剧药品管理等,总分100分。

3.1统计学方法

数值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Y2检验,P

4结果

4.1实施前后高危药品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比较

实施前药品管理质量考核评分为(85.07士4.95),实施后为(92.59±2.65),两者比较,t=4.35,P

5.讨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对本科室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不但提高了高危药品管理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益也带来了增长,有效降低了由于高危药品使用不当而带来的严重医疗事故。增加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通过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实施.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为防止严重的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相信在全科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肯定会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完美,把病人的用药风险降低到最小。

参考文献:

[1]卢芳燕,江南,赵锐神.推行护理品管圈活动的困难因素调查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l,10(8):664―666.

[2]张幸国,吴永佩.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实践与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9):600-602.

病理科危化品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因素分析;治疗方法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尤其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易患的常见病,在治疗中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手段,此类疾病仍占据着病死率的榜首。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的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心脑血管疾病虽然发病急,但是稍加注意还是能发现其早期征兆的。心脑血管疾病在发病前,有许多早期征兆,但由于表现较轻,常被人们误认为是身体衰老的正常表现而被忽略。这就造成很多人平常看似非常健康,可却突然发病的悲剧。如果经常发现以下症状,证明你可能患上心脑血管疾病了,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无力、心悸、气短、胸闷、后背牵引型疼痛、头痛、肢体麻木、记忆力减退、嗜睡、精力不足及头晕等。

一、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

(一)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肥胖等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糖尿病现已被视为冠心病的等危症。代谢综合征的提出,使心血管、内分泌,神经,肾病等学科相互渗透,融为一体。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演变和进展到临床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均有一系列病理、生理和生化过程的参与,包括血管内皮功能、血小板功能、血栓形成、脂质代谢、炎症反应、血压调节、胰岛素敏感性等,因此认识到,除了以上传统的危险因素外,还有一些新的危险因素应该受到重视和积极治疗。

(二)综合干预

心血管病的干预冶疗观念正在发生转变,过去一直强调对单一可控制危险因素的干预治疗,而今众多临床证据以及治疗指南均强调应进行总体心血管危险的评估与管理。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具有协同作用,导致心血管危险性远远高于单一危险因素作用的简单相加。日本的降脂干预临床研究((J-LIT),在糖尿病、吸烟、有冠心病家族史、HDL-C降低等危险因素中,每增加一项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成倍增加。

糖尿病引起心血管损害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吸烟史;高血压史;血脂水平;血糖水平及糖尿病年限;体重指数;体力活动;家族史。目前认为,独立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时,具有危险叠加作用。具有一项危险因素时,冠心病的相对危险为9%;两项时为25%;三项时为77%;四项时为143%,即患冠心病相对危险性增长了16倍。目前认为,无论是高血压、糖尿病还是冠心病患者,都要平衡饮食、戒烟限酒、减肥、适量运动、心理平衡,均应常规给予ACEI或ARB、他汀类、阿司匹林,有适应证的患者,要给予同时服用P受体阻断剂。这是因为他们都具有相似的病理生理和神经内分泌以及心血管重构过程。

二、常用药物治疗方法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给药前,要做好全面的评估,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了解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的目的和基础资料,并给予患者适当的药物指导。对于高危患者,要使得他们了解自己药物的配伍禁忌,使得患者了解自己的用药能力,并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着医生要求,科学合理的用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抗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物;强心苷药物;降血脂及抗血栓药物;抗心绞痛药物。

心血管疾病患者就是以老年人为主,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身体机能不断衰弱,容易受到各种病变因子的侵袭。心血管疾病复杂,且容易存在合并症。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药品不断被研制处理啊,药理的作用不断扩大。一般,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临床上,通常对病患以联合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以此提高防治的效果;以减小药品剂量来降低用药副作用发热发生率。若在临床上联用药不合理,则会使药物之间的药理起作用,配伍不当,对患者的生命有严重威胁。就以上心血管治病用药治疗的统计资料来看,心血管疾病应从以下几个小点来强化用药的合理性。

对患者进行科学地评估,精确地诊断:在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合理配药之前,必须是要对患者的病情危险系数进行科学地评估,明确诊断出患者的病情,在结合病患的其他方面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坚持用药的原则,给患者做安全用药指导:坚持合理用药,首先开始用药应以低剂量为先,以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其次若出现某种药物的疗效差,或者其耐药性强的,不应以加大剂量和加用别的药物进行治疗,而应换另一类药物,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最后,在使用药品时,选用24h均具有降压效果的药剂,以保证药品的长效性[4]。

在给药后,应为患者做好安全的用药指导。事先应认真核对药品,对其进行评估。对患者的相关基础资料及治疗目标均要详细了解,对一些高危的病患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准确识别出来;患者是否存在药物禁忌等方面必须做好调查了解,判定患者的自行用药能力以及其他的生理状况,如患者的听力、视力、记忆力、是否信赖药物以及其的精神状况等是否正常,以此避免患者误服药物等现象发生[5]。

掌握服药的昼夜节律:医学研究表明,心血管系统的昼夜节律较显著,一般人的血压,下午时段会升高,夜晚将降低,凌晨时候血压出现小高峰。特别是冠心病以及高血压,发作的时段一般在清晨,由此可见这些疾病并不是在一天中随机发作的。因此,在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方面,服用药物方面的时间选择上,应遵循昼夜节律来进行,这样才能获得更高的疗效。

参考文献:

病理科危化品管理范文

[关键词]病区药品;管理;存在问题;防范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63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97-02

目前为了确保患者能及时用药,科室常有一些特殊药品、高危药品、普通药品备用,而护士作为临床药品的保管者和直接使用者,风险暴露概率高[1]。因此如何对病区药品进行正确的管理是临床护理管理的重点与难点。

1病区药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病区药品管理制度不健全病区药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进行管理,但制定的病区药品使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药品管理员的相关职责不全面、不具体。虽设立有药品检查本和专人负责毒麻药,但由于实际工作中的各种原因和偶尔未及时检查药品并进行登记。

1.2药品未分类放置或放置不规范在病区储存的药品中,部分口服药物、针剂、高危药物、外用药全部放在一个大抽屉里,而无定位放置,造成标签与药品放置的名称不一致,并容易污染部分药物。部分药物如白蛋白、丙球、康舒宁、人纤维蛋白原等特殊药品应放入冰箱避光保存,如果护理人员未及时将药品贮藏至冰箱,导致相关药品药效降低或失效,从而延误患者的病情,影响患者的康复。

1.3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由于病区收治的病人都是急、危、重的患者,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需要时刻高度集中精神,一旦离开病人身边去整理药品时容易分心。部分护理人员有时把刚领回来近期过期的药品放入药柜,未做明显标识和做好交接班,甚至对领回来的药品未看有无失效以及有无变质就直接放入药柜。部分护理人员未按药品有效期的先后顺序用药,而造成药品过期。另外在派发口服药时没用两种方式身份核对,而且没落实发药到口,容易导致发错口服药而延误病情。

1.4高危药物管理不到位高危药品如10%KCL、浓氯化钠与一般药品放置同一个药柜,未单独存放;未用特殊颜色标签做药品警示标识,无法对临床护士安全用药起到警示作用[2]。

1.5未遵循“先进先出,近期先用”的原则常备药品补充过程中容易出现同一药品不同批次的生产时间、不同有效期的药品混淆放置。护理人员因工作繁忙,不能按照“先进先出、易变先出、近期先用”的原则进行取药用药,导致药品过期,使患者不能有效的用药。

2病区药品管理中的防范措施

2.1完善病区药品管理制度要制定药品管理质量评价标准,按照这个标准重新制定病区药品使用管理制度、急救药品管理制度。完善内容包括病区药品管理员职责、病区专科特殊药物使用指引、病区护士长每月检查、质控药品的细节等。

2.2规范化药品管理对药品实施规范化管理不仅提高护士工作效率,而且降低药品管理缺陷的发生率。运用5S管理药物:药品标识规范、清晰,定位放置,药柜清洁,药品不混放,药品按有效期摆放,遵循“先进先出,近期先用”的原则,能减少药物使用的安全隐患。

2.2.1急救药品单独设立专柜,其它药物根据身体各系统、药品的规格大小以及有无避光需求情况进行药柜分类,并做好相关的标识。

2.2.2科室根据需要设定口服药基数,实际数量要与基数相符;使用基数药时做好使用登记情况,并按要求每年12月更换。口服药物应存放于棕色玻璃瓶内,药瓶设有编号,若有水剂不能横放。

2.2.3药柜内针剂容量不能超过3/4;药物垫布清洁、无污染。

2.2.4静脉输液使用的玻璃瓶装溶液要竖放,领回来的大输液要及时放进柜内存放,不能临时存放在走廊等地方,这样容易导致药品过期。

2.2.5应用标识化管理方法高危药物如10%KCL、细胞毒性药物等应单独药柜存放,并在药柜的外面贴上红色标签和警惕字体。开启后的胰岛素药物放在铁盒子里面,外贴黄色标签并存放于冰箱,特殊药物及贵重药品应注明床号、姓名,单独存放。外用药按化学试剂、消毒类与其他用药分开,竖立放置。

2.2.6毒麻药实行五专管理专人、专柜、专册、专锁、专处方。每班交接班清点毒麻药,并在清点本上签名。使用前要告知家属签署“品、第一类使用知情同意书”;使用时将病人的身份证复印件留下归档,余量处理要执行和核对者签全名;使用后2个工作日内补充毒麻药物。

2.2.7冷藏药物医用冰箱无私人物品,每天检查一次并登记,每月有专人清洁一次,保持冰箱整洁,无积污、积水;冰箱有专用的温度计使温度维持在2-8℃,开启后的药物注明有效期;按药物说明书的温度要求放置药物,当室温不能达到药物存放温度要求时,要放入冰箱存放。

2.2.8根据病区情况制定口服药派发流程,并严格按照口服药派发流程执行。派药时带上口服药单,使用专用派药车、药托随护士走,实行发药到口,让患者按时服用。当病人不在时不派药,并留下提示卡,一旦病人回来及时派药,如果有未派发的药物要做好交接班。

2.3院内定期检查由护理部组成的药品管理小组和药剂科的临床药学人员每个季度定期检查各病区的药品管理情况,根据检查结果病区再自行整改。

2.4成立药品管理小组在护理部的指引下成立药品管理小组,由组长负责药品管理,每月检查所负责药品有无过期、破损,并负责督促质控好小组其他成员的药品管理,护士长每月定期监督药品的管理情况。

2.5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知识每年组织病区护理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规,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药品管理的专业技能。当科室应用新药时,也应组织病区护士学习新药的药理知识和注意事项,使护理人员能准确安全的用药。

3小结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药品管理问题层出不穷,因此药品的管理也是护理管理者应该重视的问题。我科在成立药品管理小组的基础上实行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完善药品的相关管理制度,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药品知识的全员培训,使他们人人有责任心,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用药意识,保证了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病理科危化品管理范文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急诊科共对186例危重患者实施了院内转运,其中男性102例,女性84例,年龄为20~86岁;其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44例,胸腹部刀刺伤25例,腰椎或四肢骨折20例,脑血管意外37例,消化道出血22例,急性胰腺炎2例,宫外孕患者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1例,慢性支气管炎、呼吸衰竭患者13例。其中鼻导管吸氧128例,需2个通路以上静脉输液者104例。

1.2结果182例患者达到了转运的目的,4例患者在转运途中死亡。其中3例因心脏骤停而死亡,1例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2转运的目的

进行CT、X线片、B超、急诊手术以及运送到病房进行下一步治疗。

3转运的护理

3.1转运前准备转运前进行正确病情评估,严密评估患者的神志、瞳孔、心律、体温、脉搏、血压、呼吸节律的变化、各导管固定情况和用药情况,应评估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潜在性安全隐患。并做好应急抢救准备,带好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利多卡因、可拉明、洛贝林等,并带好所需仪器、用物等。盲目的转送或不合适的转运都会造成转运的失败。医护人员应将转运途中的风险告知患者家属,征得家属同意签字,才能实施转运。转运途中至少2名医护人员,要求主管医生同往。负责转运的护士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和独立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转运前5min通知相关科室并交待需要的特殊准备,如呼吸机、监护仪、吸痰器、氧气表等,确保接收科室做好充分准备。并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连接是否紧密,并妥善固定,防止管道扭曲、滑脱,排空尿袋,检查各种转运中应用仪器蓄电池情况,保证电量充足。转运前清除患者气道内分泌物,呼吸困难或血饱和度较低患者预先气管插管,保持气道的通畅,备好人工便携式呼吸机,并检查氧气装置是否通畅。输液最好选用静脉留置针,以利固定,防止转运途中针头脱出。尽量避免使用氧气枕,因氧气枕的氧浓度与氧流量难以估计。护士在转运准备过程中,保持有条不紊,动作熟练,并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及家属有安全感,安静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3.2转运前患者的护理①神志清醒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做好心理护理,以取得患者的配合;②昏迷患者应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呕吐物的误吸;③对任何脊柱骨折的可疑者,不得任意搬动,应当用木板或门板搬运,搬运过程中使脊柱保持伸直位置。不要使伤者的躯干扭转、屈曲。颈椎损伤患者应取平卧位,下肢屈曲以减轻腹部压力;④各种导管的护理,妥善固定各种导管如胃肠减压、留置导尿管、心电监护导管、输液管等,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防止扭曲、移位、受压、脱出;⑤转运时抬起应床栏,最好以整床转运,烦躁不安的患者酌情使用保护具,防止发生意外,转运时始终保持头部在前,上下楼梯时保持头部高位;⑥注意保持静脉通路的顺畅,危重患者应选用静脉留置针,外伤失血严重患者应建立2~3条静脉通路,防止休克;⑦做好监测并准确记录各项生命体征,以便转运前后对照。

3.3转运途中的护理转运途中避免剧烈震荡,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面色、有无躁动并做好记录。随时与患者沟通,以便发现病情的变化。注意观察输液管有无阻塞,输液部位有无肿胀,并观察氧气的流量是否合适,各种引流管有无脱出、扭曲和受压。根据医嘱随时调整输液程度。

3.4做好与手术室或病房的交接工作建立危重患者转运交接制度,转运前填写患者与转运交接记录单,危重患者到手术室或病房是,转送护士应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护理情况、检查各导管是否畅通、皮肤情况并交接各种检查报告单、化验单、物品、药品、仪器等。待病房护士确认无误并接收后双方在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单上签全名。回科室后,做好各种物品和药品的补充,消毒使用过的仪器,保养车辆,使各种物品处于完整备用状态。

病理科危化品管理范文1篇8

【关键词】大型企业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监管思路

富士康科技集团在《财富》全球500强排名第43位(2012年),是专业从事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等3C产品研发制造,高科技企业。其深圳园区绝大部分位于龙华新区,企业用工规模为30-40万,有着庞大、复杂的内部组织架构,制造工艺繁杂职业危害因素多的特点,是龙华新区职业病防治、职业卫生监管的重点企业。作为明星企业“富士康”光环下,所有事件的放大效应,又让其成为我们职业卫生监管的重中之重。

为了做好富士康集团的职业病防治工作,龙华新区卫生监督所组织了十几名监督员在6月份对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职业卫生专项监督。落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在监督过程中逐步,形成以“抓培训、立标杆、建渠道”为核心的职富士康集团业职业病防治的工作思路:

1.抓培训

抓培训是充分利用好富士康科技集团现有的职防架构和人员,通过对其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强化企业职业病防治主体意识,着力提高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业病预防水平。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要通过对富士康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强化落实其作为职业病防治主体的责任。促使其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使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全面提高企业自身职业病防治水平。主要做好:危害源的管理、设备管理、工作场所管理和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水平。具体如下:

1.1抓源头和申报,把好原材料采购关,严把高毒物品的进入和使用。

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材料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富士康作为全球具有影响力的超大型企业,有义务并且有能力优先采用新材料和新设备。从源头上消除高毒、高危害的原料的使用。

1.2抓住关键控制点,控制好强噪声、辐射等涉及人数多、危害严重的职业危害因素。

根据近年来富士康在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噪声作业工作职业性听力损伤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职业性噪声性耳聋情况时发生。为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要求富士康方面重点控制好强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降噪减振措施,加强噪作业人员的防护,缩短噪声作业时间等综合手段,预防噪声导致的职业性损伤。

1.3开展工作场所检测以发现重点职业病危害,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定期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以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浓度,并以此为依据做好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管理和人员的防护及管理。发现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1.4、落实好劳动者健康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全面落实职业危害作业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有效地排除存在职业危害的劳动者从事职业危害作业,及时发现职业病损,早期进行有效的职业干预,保护职业人群,预防职业病事件的发生。

1.5及时解决劳动者关心、关注的职业及心理卫生问题

作为全球具有影响力的超大型企业,人数众多,员工来自五湖四海,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加上人员流动性大,员工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作为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特别关心、关注员工的心理及职业卫生问题,照顾员工心理诉求,创造更融洽和谐的劳资关系。

各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严格在合同书中注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在显要位置设立了职业危害因素公示栏,公示监测结果;在作业场所设立了各种警示标识;同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通过便捷有效的方式,及时告知受检人,让员工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2.树标杆

树标杆,是在日常监管中有意识的结合《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示范企业创建活动(“211”工程)工作方案》在富士康科技集团中帮扶创建4家职业卫生管理示范单位,对其他单位起到标杆示范作用。

富士康科技集团深圳龙华新区共有独立法人14个,组织架构和内部管理复杂,中间环节多。生产厂房110栋,以每栋5层,每层7500平方米计算,厂房面积逾400万平方米。生产工艺涵盖五金、塑胶、电子行业,职业危害因素众多。并且生产工艺复杂,随着产品的改变工艺,危害种类、接触人数不确定,监管部门难于清楚掌握富士康的职业危害范围。同时其产品多为时尚电子产品,客户有保密要求,增加监管难度。

通过职业卫生管理示范单位的创建将有效职业卫生监管效率,减低职业病的发生,推动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

3.建渠道

建立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与监管机构沟通渠道夯实职业病防治基础。富士康集团在我新区有近四十万的用工规模,主要园区分布在观澜和龙华办事处。所有职业卫生工作的对外接口都是由其富士康集团深圳总部人力资源处所属的卫生部负责,我们在监管的过程中均需与其联系后再开展工作。在这种沟通模式中其卫生部往往成为沟通的瓶颈。建立与富士康各事业处职业卫生负责人的直接畅顺沟通机制,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监管效率。

病理科危化品管理范文1篇9

关键词:管理;QC小组;护理质量

QC(QualityControl,质量管理)小组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80年代被引入我国制造业。国内对QC小组的定义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质量改进、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为目的而组织起来,并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1]”。现已应用到医疗、教育、服务等行业,是实现降本增效、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更是深化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2]。我科收治病种包括消化、血液、内分泌等,护理工作项目多、任务重,因而开展简洁有效的质量管理尤为重要。我们于2006年在病区开展QC小组活动,如今已取得良好效果。

QC作为群众性管理手段,尤其适用于已经拥有较完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机构,以进行小范围内质量的小规模、持续性巩固和改进。引入病区护理管理的关键点是寻找QC小组活动与护理质量管理的切合点,成效显著与否,取决于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3]。前期,对病区护理人员教育培训,加强质量意识教育;业务技术教育;统计工具、方法及其它科学方法的教育。只有全体护士质量管理意识得到了提高,才会形成稳定的质量观,融合成一个病区的质量精神,从而在最大范围内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使护士自觉地、自主地参与QC小组活动,促进质量管理效果的提高。

1实施方法

我们根据本病区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设立了重危病人、药品管理、护理文书、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训练5个管理小组。各小组由2~3人组成,1人任组长。每周自行组织,不定期对相关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护理缺陷后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进行纠正、指导、教育并记录。每月对缺陷事件的发生原因、造成的危害程度、可能发生的频率等进行根本因素分析,以确定事件的发生是因为个别护理人员的不规范操作、缺陷或过失,还是操作流程上的漏洞,甚至整个流程系统的缺陷,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随后跟踪监测改进实施情况,评价改进效果,将切实有效的改进方法上升为操作标准和工作规范,达到有效预防护理缺陷的目的。

2效果评价

QC小组自开展以来,病区护理质量管理较前更细化,规范化,各项管理措施更注重操作性和实用性;各级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主人翁意识也有了普遍提高;护理质量总体上升。

护理文书管理组根据护理部反映科室护理单的记录过于繁复,新上岗护士反映掌握护理单记录比较困难,对护理记录单的书写格式和规范进行重新规定,探索出简洁的记录格式,减少了不必要的书写,增加了记录的明确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同时,对新上岗护士强化记录单的重要作用,加强培训的力度,使其尽早掌握记录单的使用。

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组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老年病人容易遗漏或重复注射胰岛素,因此,根据医生为病人制定的治疗计划自行设计了“胰岛素注射卡”,实行每人一卡,病人注射时携带此卡,护士将卡与当天医嘱核对后才行注射,同时在医嘱本及注射卡上记录相应的注射时间、剂量,并签名。使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急性和慢性并发症得到了很好的预防。

由于我科收治的病人病因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情程度不一,治疗差异大,对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危病人管理组将护理工作量化、细化,建立了病人基础护理交接班本。在遇到比较复杂、不太常见的病例时,重危病人管理组立即查阅相关书籍,与经治医生、上级医生联系,开展相应的学习,及时做好业务培训。

药品管理组通过对消耗药品的使用跟踪记录,得到一个本病区最适宜的药品配备基数,既保证了药品的使用,又避免了领药过多带来的浪费。同时,他们针对药品更新速度快,组织全科护士对科室常用药、新药的不良反应和药品之间的配伍禁忌进行学习,并将在用药过程中观察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药剂科及相关部门,避免输液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护理训练组认真组织护士进行专科护理技能培训:对刚到科室的护士第一周进行各种抢救技术的培训与考核;第二周进行专科抢救预案的学习与考核;第三周进行专科疾病常规护理评估及健康教育培训及考核,有效地提高了新上岗护士的工作能力。对三年以上的护士进行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及考核,特别是临床上应知应会的基础操作要求人人掌握,强调静脉穿刺成功率。对五年以上的护士则要求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如心电监护、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等;全科护士形成“我要学、我要练”,自觉提高业务能力的自觉性。

用设计的“QC小组活动情况反馈表”对全病区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5.74%的护理人员认为QC小组活动很有效果,4.26%认为有一定效果;其中认为QC小组所起作用最大的排序中糖尿病人健康教育管理组和护理文书组均比较靠前;认为QC小组明显提高了全体护理人员质量意识的占92.52%;87.53%的护士认为QC小组活动实现了对工作人员的在岗继续教育,促进了各级护理人员对日常操作和工作流程的熟练运用;65.55%的护士赞同QC小组的存在形成了一种质量管理的文化氛围;94.21%的护士感到QC小组激发了全病区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热情。

3体会

3.1QC小组活动远较护理部检查和卫生机构的抽查频繁,形成经常性检查监督,使日常管理规范化,促成质量持续性改进,避免了突击检查带来的短时间高质量,使质量水平能稳定在较好的程度。

病理科危化品管理范文篇1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总结和分析急诊科发生的护理纠纷的原因。结果:急诊科护理纠纷的原因主要包括:规章制度不健全,护士法律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有效的沟通技能,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护理操作技术水平低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及价值观念提高,患者本身不配合,不切实际的期望值等。结论:规范工作程序及规章制度,强化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责任心,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掌握沟通技巧等,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是减少急诊科护理纠纷发生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纠纷;对策

因急诊科病人的特殊性、复杂性、危重性,使急诊科护理管理更要科学与规范化、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急诊护理工作函待解决的问题。急诊科的特殊性使其成为护理纠纷的多发地。现就急诊科的护理纠纷与防范讨论如下:

1急诊科的特点

1.1病人特点:病人多发病急骤、病情复杂危重、变化迅速,病人及家属焦急心理和急切得到诊治的心情,导致他们对医疗护理的要求比一般病人高。

1.2护理特点:急诊科护理首先要突出“急”、“准”、“好”。急诊护理工作除接诊病人、正确及时分诊、应急抢救护理,在短时间内写好急救护理文书,及时做好病人、家属的心理安慰,协调好各相关科室的协调工作。因此,急诊科护理工作不仅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具有多学科性,而且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抢救分秒必争,抢救药品、仪器设备及护理人员必须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2急诊科护理纠纷的易发原因

2.1急诊病人的特殊性、复杂性、危重性、急切性等特点易引起护理纠纷:在病情急危、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护理人员除了需要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外,还要具有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的思想素质和服务态度。否则就会慌中出乱,忙中出错,引起护理纠纷。

2.2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随着人们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的增强,病人及家属对医疗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综合水平都有的较高要求,而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服务理念尚未跟上时代潮流的新要求,势必导致护理纠纷。

2.3急诊病人及家属对医院的要求较一般病人高:因为急诊病人病情危重急迫,加上医疗市场的白热化竞争,病人及家属对医院的抢救设施、环境卫生、快速高效的应急措施、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等方面的要求都比一般病人的要求高,这些要求达不到,往往会引起纠纷。

3对应措施与防范

3.1转变观念,提高护理人员思想认识:首先要增强法律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急诊科护理人员要加强相关医疗护理的法律知识学习,明确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潜在法律问题,正确区分法律服务和道德义务、区分抢救行为和违法行为,自觉遵纪守法,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积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和依靠法律维护医院的权利,避免护理纠纷。

其次是强化风险意识,急诊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不一的各科疾病人群以及偶发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突发伤、批量伤员,其病情变化交织着多种因素,因此加强对护士风险意识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急诊工作具有高风险性。对一些高风险护理活动,要加强管理,制订措施,如:加强危重卧床病人的安全管理及预防褥疮管理,对自杀患者防止其再次自杀等,做好每个细节的工作,使风险因素降低最低限度。

再者要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医疗护理是一种服务,病人是一个特殊消费群体。针对目前急诊护理队伍年轻化,护士服务意识差,在工作经验不丰富、缺乏与病人及家属沟通的技巧,在急诊工作中容易引起护患关系紧张的特点,经常组织年轻护士学习,请一些经验丰富护士或护士长讲如何处理护患关系的技巧,讲清服务态度在急诊工作中的重要性。规范护士的服务行为,如对病人讲话语言不要生硬,不许对病人只打手势不说话等,让急诊科的每位护士从思想上、观念上和行为上做到处处为病人着想。经常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使护士体会到病人及家属就诊时焦急的心理和迫切得到诊治的心情,为病人提供多元化的服务,让病人及家属信任和理解护士,积极配合抢救,使护理工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这是防范纠纷的重要环节。

3.2加强护理管理:一是要建章立制。作为护理管理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预防管理,使每个环节达到管理标准。管理者根据急诊科的特点,制订各种工作制度和防范纠纷的对策,并组织护士学习。

二是要加强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护理文件书写是护理工作质量、护理人员工作态度及专业水平的客观反映,也是护士的基本功。重视病历书写,要求护士书写工整,病情描写确切,重点突出,及时记录。急症患者的抢救,护士执行口头医嘱,不能立即书写护理病历时,也应在正确及时地执行医嘱后,用备用纸作简要记录,记录项目包括入院时间、给药时间、特别处置时间、给药的剂量、患者的生命体征、特殊病情变化等,在力所能及的时间内记下必要的内容,为抢救补记护理病历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且与医生沟通,有效地避免医护文书不一致而引起的纠纷。

3.3加强业务技术管理:加强急诊科硬件设施的管理急诊室是抢救急、危重病人的场所。急救物品、器械时刻处于备用状态,如果管理不善,会引起护理纠纷。如抢救病人时,电动洗胃机压力不足、吸引器负压不足、氧气不够、药品不齐,均可耽误抢救时间造成纠纷。因此对一些抢救仪器、设施的管理要做到“四定”、“三及时”,既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保持、定期消毒、及时检查、及时补充、及时维修,以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将隐患降低到最低点。

加强护士业务能力的培养由于急诊护理的特点,对护士的业务水平有较高要求。因护士操作技术不过硬或业务知识缺乏、对急救护理不熟练、对病人观察病情缺乏预见性,都可造成纠纷。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有良好的服务态度,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提高整体的技术水平,培养他们成为全科业务的护理人员。这样可以预防或减少纠纷的发生。

3.4不断完善护理管理机制,提高护理质量。护士长要根据急诊工作的特点,合理安排科内护理人员,弹性排班,切实做到治疗高峰期,如09:00~11:00时间段也能保证护理服务质量。根据科室存在的隐患,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使护士有章可循,经常检查和督促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要让护士意识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是自我保护的一种行为,为患者提供温馨、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病理科危化品管理范文篇11

【关键词】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安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228-01

做好各种危重病人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工作,对病人的治疗、预后和康复都有一定重要性和必要性[1]。我院2011年1月以来,加强了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管理,减少了不良事件和意外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重症医学科每年院内安全转运的危重病人600人,期中:男346例,女254例;年龄16~90岁,平均45岁;内科病人80例,外科重大手术病人520例,病情稳定后转回病房594例,死亡6例,.

2护理方法

2.1.转运前的护理

2.1.1转运前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自我介绍,解释转运的目的及必要性,取得他们最大的配合。其取得配合。

2.1.2.转运前病情评估重症病人病情复杂、凶险、变化快,转运途中可能有不同程度并发症及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因此,护士在运送病人前准确地综合评估病人病情是安全转送的关键[2]。所有病人转运前当班护士必须对病情充分地了解和评估。根据评估的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

2.1.3对于有潜在危险性的病人,如重症颅脑外伤、大面积脑出血等病人,应尽量去除增加颅内压的因素,包括转运前吸净痰液、控制躁动,转运中抬高头部、妥善约束等,并带上便携式吸痰器;对于昏迷病人应备口咽通气管及人工呼吸皮囊、气管插管等用物,对于有气管切开者,应检查人工气道的固定情况,必要时加固,防插管脱落或移位。

2.1.4.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各处连接是否紧密,最好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确保转送途中保持有效的静脉通路。

2.1.5转运时所需物品、药品、仪器的准备根据病人的病情准备不同的抢救药品,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盐酸利多卡因、尼可刹米、洛贝林、地西泮、乳酸钠林格液等。同时备好心电监护仪、氧气袋、简易呼吸气囊、吸痰器等,必要时准备便携式呼吸机。

2.1.6加强与ICU的有效沟通及协调转运前应电话通知ICU做好相应的准备,告知病人的基本情况,包括病人初步诊断、目前生命体征、需要准备的药物及仪器,以减少等候时间,为病人诊断、治疗争取时间。

2.1.7转运过程的护理负责转运的护士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并具有独立工作和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若病人生命体征不平稳,转运途中至少需2名陪同人员,要求主管医生同往。

2.1.8接收科室准备。接收科室的准备也很重要。转运前应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做好相应的准备。如病人有人工气道且使用呼吸机,应提早通知,告知病人的基本情况。临出发前,再次确认接收方已做好相关准备,通知病人到达的时间或与检查科室联系确切时间,以保证随到随做。

2.2转运途中护理:

2.2转运中的护理。

2.2.1监测生命体征。

严密观察各种管道的情况。查看各管道是否在位,并妥善固定。按从头到脚的顺序逐一检查管道固定是否稳妥,并要求接头、三通管连接处拧紧。保持各种管道通畅、有效、防止扭曲、受压、滑脱。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转运途中要确保静脉输液通畅,以便抢救时用药。对于可暂时关闭的引流管道如尿管、部分腹部伤口引流管等进行夹闭,并将夹闭的管道及引流袋固定于患者腹部。

2.2.2转运时保持平车车速平稳,防止颠簸,保持头部在大轮端,可因大轮转速慢、稳而减轻震动。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始终在高处端,以免引起患者不适。冬天注意保暖,夏天、雨天为病人遮挡,盖好被子。对烦躁不安的病人,予以镇静、约束,以防病人发生坠落受伤。

2.2.3转运途中出现并发症的处理。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就地抢救,同时与有关科室联系,以便得到专科的救治。

2.2.4转运途中监测与记录,转运中应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与呼吸形态,同时应记录各项监测指标数值、意识活动状态、转运途中抢救和治疗经过等。

2.2.5认真做好交接班到达接收科室后,与相关人员认真做好交接工作。交接的内容包括病人的诊断、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氧流量、各种管道名称及植入深度、引流液的情况、特殊用药及皮肤情况等。

3讨论

3.1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管理的意义非常重大.危重病人的转运在治疗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操作得当,既能融洽病人救治过程中的医患关系,还可以减少法律纠纷.作为护理管理,要把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有文献报道,急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有11.6%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通过预见性护理程序可以明显减少坠床、脱管、病情恶化、心跳停跳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我们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痰液时及时抽吸,防止痰堵引起窒息.颅脑外伤病人转运时要有安全合适的,例如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有脑脊液耳漏者头偏向患侧,有颈椎损伤的病人带颈托固定.搬动血气胸患者时,须将胸腔闭式引流管钳闭,以防导管脱落、漏气或液体逆流.注意检查胃癌、肠癌术后患者身上的各种管道,保持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打折、扭曲.病人回到科室后由高级责任护士或护理组长对患者进行再次评估,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妥善固定好各种管道.

3.2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前及转运中预处理对高风险的危重病人进行转运前和转运中预处理是降低风险保障转运安全的重要措施。转运前对气道内分泌物及误吸物的清除,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较低患者应预先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出血部位的有效包扎止血及输血,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扩容,心衰病人的血管活性药物的微泵调整,颅内高压病人的脱水剂的使用,血气胸状态下的胸腔闭式引流,骨折部位的固定等;转运中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气道分泌物,调整呼吸机模式,稳定血压(如加快输液、血管活性药滴数),纠正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等)以及各种管道、夹板的稳固。通过这些预见性的处理,明显提高了危重患者转运安全系数。

4小结

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治疗和护理。院内转运可能导致病人生命体征的改变,甚至加重病情,引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转运病人必须采用合适、安全的护理方式,确保为病人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安全有效。成功地运送对降低危重病人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病理科危化品管理范文篇12

通过对药占比及抗菌药物占药品收入比例的统计通报,医务科、药剂科及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各科室“三合理”执行的检查情况进行点评通报,并结合医院实际制定的单病种临床路径,重点就疾病的诊断、诊疗方案、药物的选择、药物的作用机制、联合用药、用药的时机及时程、病原学的检测及药敏试验检查等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护理部通过对各护理单元的效率指标,如出、入院病人数、危重及抢救病人数、病人氧气吸入时数、监护仪使用时数、一级护理床日数、静脉输液频数等的分析,强调在抢救危重病人时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结合护理病历及特别护理记录单的检查,通报各项记录及时准确的情况,促进对护理文件书写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及时、准确完成护理文件书写。

设备、总务部门通报各病区科室设备及基础设施维修费用,指出在设备使用及保养、基础设施使用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注意事项和改进措施。财务物价部门通报全院经济指标运行以及各病区科室收费、退费、病人费用担保等情况,公示退费的构成,同时请科主任、护士长分析产生退费及病人担保费用增加的原因。

从效率、效益指标来看医院的运行质态明显

改善2011年上半年医院各项运行指标较去年同期有了较大进步,出院人次增长24.2%,平均住院天数减少4.17天,出院人均费用降低7.24%,住院病人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下降6.85%,抗菌药物占药品收入比例下降近6%,总门诊人次上升14.4%,门诊人均费用下降6.77%。从肺科其中一个病区的运行情况来看,效率和效益指标也取得了较大的改善,收治病人数增加,总收入减少,特别是药占比下降近9个百分点,检验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倍,CT、彩超收入均有增加。以上数据说明病人人均住院费用下降,医院有效收入增加,收入结构趋于合理。

从医疗质量改进的情况来看有了较大的变化

(1)各级医务人员提高了各项核心制度及诊疗规范执行重要性的认识。病历书写规范的执行使病历内涵质量有了明显提高。(2)更加重视“三合理”和临床路径的执行。从最近检查的情况来看,诊疗方案的制定、药物的选择及联合用药等更加规范。(3)重视了对病人病情的综合判断,重视了对各项辅助检查结果的判断和应用,重视了在诊疗过程中及时复查有关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以利对治疗效果的观察和判断,重视了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4)重视了对危重病人各项诊疗措施的落实,包括病危医嘱的开具、监护仪的使用以及及时做相关的检查。(5)医护人员均重视了诊疗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讨论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初中语文学习辅导范例(12篇)

    - 阅0

    初中语文学习辅导范文篇1关键词:训民正音制字原理元音辅音伴随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面交流与合作,社会对韩国语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长,所以韩国语教育得到迅速.....

    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范例(12篇)

    - 阅0

    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范文篇1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要点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1.高层建筑的施工特征分析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建筑产业得到飞速发展,施工.....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