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安全应急预案范例(12篇)

来源:收集

网络舆情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篇1

关键词:电子政务;网络舆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3013805

人类步入21世纪,E时代也随之应运而生,E时代的诞生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推广而变得更有意义。网络的功能和网络信息内容急剧变化,网络已不局限于作为提供信息交流和信息服务的平台,而演化成了拥有强大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动员力的重要新闻传播工具,其自由与迅速的特点,使得网络舆论的形成空间和发展速度空前。当今社会处于网络舆论事件瞬时爆发的大时代背景下,这对社会心理、民众情绪产生了极大的干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同时也对政府对公众网络舆论的控制、协调和引导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注重网络舆论管理的科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尤其是突发舆论事件的应急处理,是政府制定管理机制的重点,这一重点逐渐受到,并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本文选择网络舆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为研究对象,从网络舆论的传播机理入手,探讨网络舆论和突发舆论事件管理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网络舆论应急管理研究回顾

国内外研究者对“舆论”的定义各有侧重,综合起来可将舆论简单定义为:“公众表达对公共事务的一种较为一致的看法。”突发舆论事件是现今互联网传播中值得关注的一大热点现象,其本身所具备的不可预测性、敏感性及影响力大的特点,通过网络的高速高效传播,使得其难以控制的特性也变得尤为突出。如何科学合理的管理网络突发舆论事件,国内外针对这一复杂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国外网络舆论管理的主要方式

网络作为一种电子媒介归属于传统的广播电视的范畴之列,目前包括美国、法国在内的国家都认定这一主流划分方式[1]。对网络舆论的管理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通过政府立法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以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性规范网络舆论;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对网络舆论进行控制筛选,对网络的信息传播实时追踪和监测;行业自身提高自律意识,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奖励网络公司的良好表现。如美国在1998年出台《网络免税法》,对自律较好的网络商给予两年免征新税的待遇。

可以认为,国外的网络舆论管理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方式,两者互相补充,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其对于网络舆论归属的划分界限并不十分明晰,将其置于传统媒介的管理体系之下,不能很好地应对网络高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缺乏一定的独立性。

(二)国内网络舆论管理的主要方式

国内对于网络舆论,特别是网络突发舆论事件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但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仍然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主要对网络舆论的特性及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方面进行了相关内容的探讨。

刘鹏飞、周培源[2]认为,互联网已经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舆论源头,通过网络曝光的热点事件接近2/3,重大突发事件在事发当天发酵的超过半数。互联网话题集聚能力明显增强,虚拟与现实社会互动的影响力提升,并且常常给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造成舆情应对压力。梅松[3]则指出了当前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即在网络运行方面,政府行政部门多头管理;在网络舆情预警方面,政府分析与判断缺乏针对性;在处置不良网络舆情方面,凸显法律法规不足;在整体协调方面,部门间联动机制不够。

总体来说,中国学术界和实践界都开展了对于网络舆论传播的多项研究,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已经从多角度展开。但就网络舆论有效管理问题还少有涉及,这一点国内外的研究都尚未取得显著的成果,尤其是网络舆论危机管理方面,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在如何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引导和管理的问题,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实际处理上,各项研究的视野显得较为单一狭窄。

二、网络舆论及网络突发事件的特点分析

对具有积极作用的网络舆论进行引导和对情绪化,偏激化的网络舆论进行有效的监管是必要的。显然,通过对网络舆论传播机理的分析,探讨网络舆论以及网络突发事件的传播特点,以此为基础,探讨在现有法律和技术的前提下构建网络公共舆论的管理体系也是可行的。

(一)网络舆论传播机理

网络公共舆论的传播机理是由引发网络公共舆论的网络新闻报道的传播者选择网络这一传播载体和一定的方式将新闻报道传播给受众,受众再通过传播的载体和方式进行反馈的一系列过程及涉及的实体组成的一整套传播机制。其涉及的实体主要有网络舆论传播的主体、受众、传播的内容、传播的载体和方式。而网络突发舆论事件的形成过程如下:在其形成之初,会有涉及面不广的小范围事件作为导火索,经过网络舆论的传播推动,不断放大并成为大众关注热点,最终演变为网络突发舆论事件。导火索事件,网络舆论的推波助澜以及最终形成的网络突发舆论事件构成完整的研究对象。

(二)网络舆论及网络突发事件的特点

1.突发性及传播放大性

由于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极快,一旦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特别是一些突发性的灾害新闻或重大事件,很快就会在网上呈现雪崩式的爆发状态,传播、扩散,形成舆论,产生影响。各类信息可以经由网络迅速扩散,极易造成舆情的瞬时爆发,尤其是虚假信息的传播,对社会心理、民众情绪产生极大的干扰,影响人们的理性判断能力,从而造成混乱,影响社会稳定。

网络突发舆论事件具备所有突发事件的共性,即其爆发的时间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例如,2012年11月发生的重庆市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的“不雅视频”事件,最先由资深调查记者纪许光于2012年11月20日通过新浪微博手机客户端这一事件,之前并未出现任何预兆。而在不到24小时之内,该条微博被广大微博用户和各大权威媒体竞相转载和评论达十万余次,同时这条新闻出现在各大报纸及网页新闻首条,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产生了较为强烈的社会反响。这也反映了突发事件的传播放大性特征,不仅限于同一种媒介形式,而是跨媒介多渠道地进行传播,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多种媒介渠道所用,迅速达到舆论传播各项指标的峰值;当错误的舆论通过网络无限放任地进行传播时,舆论危机随时可能出现,并进而引发社会公众的违规和过激行为,导致社会混乱。

2.内容的广泛性和发散性

网络舆情信息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和事件包罗万象,舆情表达和传播途径也出现多元化。公众对同一问题持有的看法和态度不同,以及利益、需求、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多样化。互联网打破了地域阻隔,使得西方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的渗透无处不在,体现不同价值观、意识形态的网络言论随处可见。

这些事件的发生及报道,很大程度上会给社会民众带来一定的思想引导作用,也能够激起很大一部分群体的认同及呼应。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将会给社会的安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极大的损失。如,2012年11月发生的“官员为情妇写离婚承诺书”事件,经初步核查,情况属实,山东省纪委已经立案调查,并表示会将调查结果及时公诸于众,而非刻意对事实本身进行回避或打压传播者,使得民众对于政府的信赖度又一次加深。相反,如果隐瞒事实,避而不谈,会激起民众的强烈反感和愤慨。而在2012年5月的河南南阳“平坟事件”中,政府不仅对事件采取消极回应态度,还动用非常规行政手段对媒体施加压力,要求删除相关报道,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3.组织群体性与个性化

舆论的主体是民众,舆论表达总是倾注了个人的情感、意志和认识等主观性的因素。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匿名状态下更容易摆脱角色关系的束缚,容易个性化。网民中的“群体极化”倾向更加突出[4]。网民舆论表达的个性化和群体极化特点并不矛盾,个性化特点在Blog上体现得更加明显,而群体极化在BBS上可能会更加突出[5]。例如,2012年3月初发生的“青岛植树事件”中,青岛政府启动了“增绿行动”,力图将这座海滨城市打造成森林城市,第一个月便种下了180万棵树。由于铲掉草坪种树、人行道上种树、植树密度过大、该植树的区域不植树等不当行为,使得市民们的抱怨情绪与日俱增,网友们针对此事发表了大量不满言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从这些言论中抽取了500条样本进行了倾向性分析,有36%的网友认为40亿株树过于奢侈,22%的网友认为青岛植树缺乏群众调研,认为“应理解地方政府难处”的网友占11%,期待地方政府能予以回应的占14%,剩下17%的网友则支持“植树存在较大猫腻”的观点。可以看出在海量的不满声音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

4.互动即时性与联动性

网络舆论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网民与政府、网络媒体的互动以及网民间的互动。另外,在网络环境下,舆论的传播和表达具有较高的时效性。通过网络媒体迅捷的报道,网民在获知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内就可以在网上发表言论。而正是通过这种即时的互动使得突发事件能在短时间内得到传播,迅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也对社会相关各界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这种网络突发舆论事件的联动性使得局部事件会波及整个区域,演变成区域甚至全局危机事件,会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就如同近两年发生的“权贵二代”豪车撞人事件中,牵扯出了大量政府行政机关“办案不力”,官员违纪,“酒驾”等各种不良社会现象。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网络舆论的迅速扩散,折射出所谓的有钱有权的父辈一代对于子女教育的缺失,其子女一代自身素质的严重缺乏,以及串通有关行政执法机构的极为严重的违纪行为,都使得广大民众对于政府的信赖感急剧下降。网络舆论的联动性、互动即时性要求政府在处理连带事件中应更加公正谨慎。

三、中国网络舆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网络传播的特性使得一些虚假信息可以经由网络迅速扩散,极易造成舆情的瞬时爆发,对社会心理、民众情绪产生极大的干扰,影响人们的理性判断能力,造成混乱,影响社会稳定。当前网络舆情事件应急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刻意回避和过度控制造成舆情泛滥

以往政府常常采用避而不谈、封锁消息的办法,淡化处理突发事件,其目的为防止信息扩散后增添后续“扫尾”工作的难度,同时也会引发社会的震荡,严重影响政府的形象,极大程度地削弱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6]。

(二)缺乏合理有效的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回应速度慢

由于中国现有的舆情监测体系的信息传递仍然由单一渠道进行。这种管理方式很容易造成政府还未来得及表明自己的态度,为积极引导舆论创造良好的环境,网络上已经在热“炒”了的尴尬局面[7]。由于网络舆情事件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在网络舆论爆发时,现存的自上而下的监测方式不能形成统一的应对机制,尤其在处理跨区域、跨部门的舆情事件时会造成政府回应缓慢,应对不力,工作极为被动的不良结果。另外,由于中国处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经验水平比较低,网络传播方面的软硬件条件都存在诸多不足,也使得当前许多事件的处理存在固有的缺陷和不妥之处。

(三)技术手段落后

在进行舆情监测时,其核心是内容分析和比较分析,分析中一手材料的掌握至关重要。由于网络上的信息大部分都是经过加工的二手资料,这就需要有专门从事信息分析的机构以及信息分析筛选技术。当前中国舆情监测的手段比较落后,很多舆情信息依靠网络管理员或者信息安全人员人工监测,这种方式显然不适应网络舆情监测的需要[6]。

(四)媒体不作为

一直以来,媒体以其强大的公众影响力引导着大众的价值观走向。而由于受到政府相关官员管制方面的约束,对于某些敏感的热点事件,总是不能在第一时间抢先报道。尤其是各大网站热点议论的“特殊话题”,它们大多映射了社会环境的阴暗面,会造成社会的负面影响,因此广大媒体纷纷采取回避、转移视线的做法。前面谈到了刻意回避和过度控制造成舆情泛滥,而媒体的“不作为”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舆情的泛滥起到纵容的作用,会产生更大的负面效果。

(五)网络公共舆论管理的法律法规缺失

纵观中国网络管理的法制发展历程,从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2005年《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06年《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到200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程序规则》等多部法律法规,对中国网络的经营、网络域名的注册和网络新闻的传播都作了一系列的规定,但是对网络公共舆论的管理方面缺少法律应对。

四、网络舆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对策

(一)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中心,及时进行信息疏导,保证真实信息公开

政府应保障信息流畅与公开,由统一的应急管理中心进行真实信息的疏通。鉴于突发舆论管理的多元性特征,综合多方面考虑,可以使用组织结构图中的矩阵式结构对部门进行设计。

矩阵式组织结构具有双道命令系统,两道系统的权力平衡是这一组织结构的关键。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打破了单一指令系统的概念,兼备职能式和项目式职能划分的互补型优点,加强了横向联系,专业设备和人员得到了充分利用,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弹性共享。同时具有较大的机动性,促进各种专业人员互相帮助,互相激发,相得益彰。

图1为网络应急管理中心组织结构体系,其中网络应急管理委员会由网络传播控制的核心管理部门担任,应急工作小组为职能部门,由具备协调资源职能的人员担任组长,各应急项目负责人分配任务,协同完成应急管理的相关任务。这种交叉式管理的模式要求负责具体项目的人员同时向横向和纵向的领导人员报告,加强了横向部门之间的联系,打破了单一指令的局限性,注重了多元效果的实现,有利于高效合理地处理突发舆情。

图1网络应急管理中心组织结构体系

(二)完善应急预案,及时响应突发事件

中国的舆情监测体系亟需改变,形成信息的双向传递与及时反馈,应由应急管理委员会建立一致的行动协调机制,在处理跨地区、跨部门的舆情事件时及时反应,快速行动。同时,清楚划分现有各网络管理部门的职责及相互关系,解决网络公共舆论管理过程中部门间职责不清带来的“管理真空”问题。建立相关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协同管理的平台。通过平台的搭建,使各个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某一网络舆论的传播现状,迅速做出反应,减少网络管理部门应对网络舆论的滞后性。

(三)舆情监测技术手段的提升

在应急管理委员会指挥下设立的应急工作小组中,应包含专门的舆情信息处,负责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定期按部门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类整理,针对各部门的情况,提供简单的舆情监测分析报告,及时向各职能部门进行反馈[8]。相关部门通过各自的分析报告,在第一时间内获得与本部门有关的最新网络舆情,并加以研究和判别,决定相应的应对方式。应急管理委员会还应建立网上突发事件的即时通报机制,当出现重大危机事件时,由应急管理委员会指挥组织舆论突发应急处理小组,并协同专家咨询机构等相关部门进行会商,为应急预案的实施提出快速决策依据。

(四)主流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回归

加强主流媒体网络建设,找回主流媒体“网络话语权”,用主流的声音影响舆论。发挥主流媒体的品牌效应,赢得受众的信任,改变过去的受众观,积极利用网络快速有效的交互式反馈机制反映和引导舆论;采用客观报道的态度进行网络新闻报道,以事实为依据,引导受众做出正确的判断。

(五)网络公共舆论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

制定出台网络公共舆论管理方面的专项法律。强化行政和法制的规范化管理,推进网络新闻立法进程;加强网络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强化行业自律。保证网络立法的全面有效性,在制裁网络不法行为的同时兼顾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信息网络的发展。

五、结语

网络舆论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极为深刻。对此,依据网络舆论的传播与作用机理,在现有法律和技术的支撑下,政府应继续加强对网络突发舆论事件的应急管理,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为进一步实现网络舆论全面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保障社会的安定和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燕道成,蔡骐.国外网络舆论管理及启示[J].当代传播,2007(2):59-62.

[2]刘鹏飞,周培源.2011年网络舆情走势与社会舆论格局[J].新闻记者,2012(01):3-9.

[3]梅松.当前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党政干部论坛,2011(7):19-21.

[4]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出版集团,2003:47-51.

[5]刘毅.网络言论传播与民众舆情表达[J].电影评介,2006(14):102-103.

[6]徐晓日.网络舆情事件的应急处理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9-93.

网络舆情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篇2

涉警网络舆情的内容是多样的,如公安执法执勤活动、警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对外宣传报道等;此外,涉警网络舆情易受到境外媒体的关注,并借机激化矛盾。对于公安工作而言,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其造成的现实影响具有多样的特点。真实的网络舆情对公安工作具有推动作用,而失实的网络舆情将会产生多种负面影响。首先,会损害公安部门的整体形象,破坏和谐互助的警民关系,阻碍公安工作的开展,甚至会引发,扰乱社会的稳定。如在海南东方市“3.23”群体性械斗事件中,大批村民烧镇政府机关和公安机关,并造成多辆农用车和卡车损毁,多家店铺被烧毁。[4]其次,涉警网络舆情在边境地区的影响更为恶劣。由于边境地区与邻国山水相依,日常联系密切,同时,部分公安工作具有涉外性的特点,政治敏感性强,负面网络舆情具有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可能性,影响到国家关系;再次,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如果某一舆情受到不良言论的引导,经过各方的“推波助澜”,将事件影响扩大化,将会影响到辖区内的民族关系。

2涉警网络舆情对公安工作的影响

在网络舆情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洛仑兹的“蝴蝶效应”逐渐显现,互联网上一位普通的网民的发帖、新闻媒体的简短报道都可能吸引几万甚至是几十万的公众跟帖、转载或评论,使消息本身发生质的变化,改变事件的既定走向,正如同“巴西的一只蝴蝶煽动一下翅膀,会扩展成北美洲的暴风雪”。涉警网络舆情亦是如此。当前,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攻坚期,亦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中坚力量,公安部门任务特殊,职责重大。一方面要开展日常的执法执勤活动,如出入境旅客检查、治安管理、缉毒、缉私、刑事案件侦查等;另一方面,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执行一些对抗性、矛盾性较为突出的任务,如行政执法、处突维稳等。所以,公安部门自然会成为网络舆论的焦点。正面的、真实的报道有利于宣传公安部门的工作、促进公安工作的开展,但是,负面的、失实的报道在网络上传播后,经过不法分子的鼓动、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歪曲,将会对公安工作造成恶劣影响。损害国家形象和公安部门形象仅是其中一方面,最严重的是引发,影响社会的安全稳定。如2012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发生的由缉私执法引起的,上千群众聚集,造成多名缉私民警受伤、多台警车受损。[5]公安部门的部分执法执勤活动,如采取强制措施、处置突发事件等,带有强烈的对抗性和冲突性,群众理解不够深入,相关消息经常被人为加工、夸大后上传到网络上,以博取同情和关注。经过传播、煽动后,引发边境群众群体上访、阻塞交通、围堵、聚集闹事等,从而影响警群关系,阻碍公安工作的开展。从上可以看出,公安机关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做好新时期公安工作的需要。[6]

3涉警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分析

3.1涉警舆情信息的来源近几年,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便利了网络信息的传播,除计算机外,手机已经成为新增网民的第一大来源,在2013年上半年的新增网民中,70.0%使用手机上网[7]。在此影响下,社交网络工具发展迅猛,网络论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传统媒体地位虽然下降,但是由其引发的网络舆情却屡见不鲜。这些网络工具具有信息多样、传递便捷、方式互动、成本低廉等特点,成为了信息传递和民意表达的主要途径。传统的新闻媒体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草根新闻”大行其道,并有占据主流新闻之势,信息传播的过程已经演变成由网民推动的大对话,有关公安部门的信息一旦在网上,就会迅速传播。涉警舆情信息也正源于此。

3.2监测的技术手段网络舆情监测,技术手段是保障。面对网络上庞大的信息量,单纯依靠人力是无法甄别的,只有利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测,才能控制不安定因素的发生,因此,网络舆情监测程序成为首选。涉警网络舆情监测程序应当满足以下几个要求:一是能够实现对境内外网络数据的智能采集、实时全面监测;二是能够对获取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主体分析、主题跟踪、热点分析和相关信息推介;三是根据分析的结果对事件进行预测,并给出处置建议;四是根据公安各部门的管辖范围自动发出预警信息;五是能够根据舆情事件的处置情况对信息进行补充收集和二次分析判断。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网络舆情监测软件种类多样,如谷尼、乐思、红麦、汇金等,其功能主要有数据采集、微博信息监测、自定义URL来源及采集频率、内容抽取识别、短信邮件舆情预警、热点话题和敏感话题识别、舆情主题跟踪等,基本上能满足需要。

3.3监测的组织管理流程网络舆情监测的组织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3.3.1网络舆情收集网络舆情收集是网络舆情监测的第一步,没有收集,监测便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收集首先要确定主题内容和舆情源,主要根据不同时期公安工作的形势、用户意图和网络舆情热点来确定,并拟定收集计划,由专人负责实施,力求做到全面、准确、具体,实现舆情的早发现、早关注、早控制。

3.3.2网络舆情分析分析是舆情监测的重要一环,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网络舆情事件处置的效果。分析可以采取程序自动分析和人力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程序自动分析的基础上,组织人力进行再次确认。分析的内容包括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网民的态度、造成的影响、发展的趋势、事件可能出现的结果五个方面。分析的方法可以采取时间序列分析和数据挖掘分析等。

3.3.3网络舆情预警网络舆情时效性强,有效的预警是网络舆情处置的前提,必须要做到及时、迅速。网络舆情预警首先需要判定舆情的级别。借鉴普通网络舆情预警的经验,涉警网络舆情的预警级别可分为四级:轻度舆情(Ⅰ级)、中度舆情(Ⅱ级)、重度舆情(Ⅲ级)、特重度舆情(Ⅳ级),分别对应的是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具体划分标准如表1所示。

3.3.4启动网络舆情处置预案针对不同网络舆情类型可能造成的影响,公安部门应当提前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力求详尽、具体,当网络舆情到达某个级别之后,及时启动,组织相应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实施处置。

3.3.5网络舆情处置涉警网络舆情的处置要遵循“顾全大局、遵循原则、积极应对、开放开明”的原则。处置网络舆情事件不能操之过急,要根据网络舆情的演进规律,采取科学的手段加以应对。面对质疑,要主动澄清,不隐瞒、不规避,争取群众的支持,压缩谣言的生存空间和不实信息的市场,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3.3.6网络舆情信息的补充收集与二次分析网络舆情事件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同时,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不可能做到绝对完整、绝对准确。所以,对于在舆情处置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应对,进行信息的补充收集和二次分析。

4涉警网络舆情监测机制构建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涉警网络舆情监测机制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公安部门持之以恒的努力,在构建过程中,要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4.1转变传统思想Web2.0时代条件下,信息的产生和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变,政府机构的公众舆论主导权弱化,信息的者和传播者往往是普通民众,以往居高临下式的宣传、指挥只能对某一特定事件产生效果,但对整个社会舆论而言,其效果却是杯水车薪。网络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大变革,信息一旦发出,网民群体通过跟帖、评论、转发、好友分享等方式将信息进行大范围的传播,“小事”经过网络传播变成“大事”,刻意的宣传、人为的加工可以将其变成“卖点”、“热点”、“焦点”甚至是“炸点”,网络舆论的力量不得不让公共管理部门心惊胆寒。所以,公安部门首先要转变传统思想,关注公众意见,重视舆论的作用。出现相关的网络舆情后,及时澄清事实,杜绝隐瞒情况、推诿责任现象的发生,避免普通舆情事件的“雪球”越滚越大,使其始终保持在可控状态。

4.2做好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工作一方面需要投入充足的物力和财力,保证网络舆情监测程序的设计研发、安装使用和维修升级;另一方面则需要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人才队伍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成效。网络舆情监测是一个技术性的工作,要求操作人员熟悉程序使用、具备舆情敏感性和舆情处置经验,这些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操作。所以,需要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定期培训制度,鼓励网络舆情监测人员参与培训,考取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如网络舆情分析师资格等,提高舆情监测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能力。

4.3建立相应的工作激励机制组织管理主要是针对网络舆情监测人员而言的,正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从管理层面来说,提高网络舆情监测队伍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客观上需要组织的扶持,建立配套机制,提供硬件设施;主观上,更需要监测人员加强自身的学习。为了鼓励监测人员自我提高,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通过定期考核、检查等形式,检验其工作的成效,并对先进个人予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5结束语

网络舆情安全应急预案范文1篇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进入了一个各类突发性事件发生概率更高、破坏力更大、影响力更强的阶段。为有效应对各类重特大突发性事件,我国相继出台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应急管理工作,也为企业做好突发性事件舆论应对工作提供了原则指导和法律依据。

建筑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备受社会舆论关注,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往往会引发媒体关注并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为此,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做好企业突发性事件舆论应对工作,既是企业自身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

突发性事件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指出,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结合建筑企业实际,突发事件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突发性、。按照发生原因和性质划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施工生产中发生的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工程质量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工程建设中发生的征地拆迁矛盾、经济纠纷或刑事案件;企业管理中发生的劳资纠纷、农民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职工队伍中发生的群体性恶性上访事件、重特大刑事案件、食物中毒、公共卫生等方面问题;政府部门追踪检查或通报批评的问题;其他负面新闻,等等。其中,除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因素外,其他突发性事件都有可能对企业构成舆论危机。突发性事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突然性。指对于突发事件是否发生、能否发生、什么时间发生及危害程度等都始料未及,难以准确把握。这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由难以控制的客观因素引发,如缅甸遭到强热带风暴袭击;二是由于人们的疏忽大意造成,如黑龙江新兴煤矿矿难事故;三是因人们自身存在的知觉盲区而爆发,如“甲流”蔓延。

破坏性。突发事件的危害结果往往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标志,既有直接的破坏,也有间接的长期的破坏,还体现在对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造成的破坏性冲击,如: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给幸存的灾民造成了难以平复的心理创伤。

紧迫性。紧迫性是指突发事件所反映的问题极端重要,关系到社会、组织或个人的安危,需紧急采取特别措施及时有效地处理。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越快、反应决策越准确,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就会越小。

持续性。就是突发事件的爆发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一般要经历潜伏期、爆发期、缓解期、消退期。持续性还表现为蔓延性和传导性,如果处理不当,一个突发事件会导致另一个突发事件的发生。

可控性。就是突发事件爆发后,总体上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我们积累了相关的知识,掌握突发事件爆发的一般规律,冷静分析,果断处理,就能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应对突发事件原则

首先,领导重视是做好突发性事件舆论应对的关键所在。企业领导要切实担负起第一管理者的责任,高度重视突发性事件舆论应对工作,把它纳入企业日常管理工作范畴,提出具体要求、作出安排部署、加强指导帮助、狠抓责任落实,构筑坚实有效的突发性事件舆论应对屏障。企业领导要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通过各种新闻形式,积极主动、富有创意地开展工作,纠正各种传闻和各种疑问,及时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其次,建立应急预案是做好突发性事件舆论应对的制度保障。凡事预则立,要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把突发性事件舆论应对工作纳入企业风险管理范畴,建立防范机制,健全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梳理出企业舆论危机应对的主要内容,制订企业突发性事件舆论危机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召开突发性事件舆论危机应对培训、研讨、交流和论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危机的处置能力。

再次,正确引导舆论是做好突发性事件舆论应对的基本要求。在突发性舆论事件中,媒体和受众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成为社会公益和权利表述的代表。只有提供客观、真实的材料,积极引导舆论,才能改变公众对事件的看法。同时,还要及时准确地向员工通报情况,不欺上瞒下,保证提供正面一致的解释说明,才能消除内部与外部由突发性事件直接引发的信任危机。要及时准确权威信息,做到信息准确、客观披露、沟通及时、态度诚恳,努力变被动为主动,及时准确地引导新闻舆论,最大限度地减小事件危害,尽快平息事态,促进事物向良性方面发展。

突发事件应对方法

——发挥区域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建筑施工企业尤其像中国中铁那样庞大的中央企业,下属成员企业几十个,目前在建项目上万个,仅就国内建筑市场来说,工程项目遍及全国各地,且施工区域相互交融,或联合承建,这种发展规模,体现了各成员企业竞争实力的增强和市场份额的扩大,但隐含突发性事件及其舆论应对的风险也随之增大。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各成员企业在舆论应对中,深受因地域限制反应不及时、情况不熟工作难以开展、资源有限公关成本高等不利因素制约,压力很大。

为此,必须统一领导,分级处置。发生一般性突发事件,项目部及事发单位应及时向上一级报告,按照上级要求应对处置;发生较大突发事件,二级公司宣传部门有关人员必须迅速到位,指导事发单位进行现场舆论应对处置工作;发生重特大突发事件,必须迅速报告中国中铁股份公司有关领导及党委宣传部,股份公司和二级公司宣传部相关人员必须迅速到位,指导事发单位开展现场舆论应对处置工作。事发单位要主动加强区域联系,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做好应对处置工作。

同时,还要主动沟通,引导舆论。当事单位要积极取得地方政府和社会媒体尤其是中央和省部级主流媒体支持,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新闻渠道畅通。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要主动出击,积极与主流媒体沟通交流,新闻,引导舆论,控制舆论,不说谎、不诡辩、不掩饰,及时给社会大众全面、真实的信息,维护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信誉。

——重视网络媒体,关注相关

报道

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传播速度非常快,能在很短时间内引起新闻媒介和公众的普遍关注,对企业的社会信誉带来极大的冲击。对此,除了利用各种手段加以应对之外,企业首先应该考虑如何建立高效有序的沟通体系,对知名的门户网站以合作、沟通的方式,尽量减少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过于开放式的尖锐的负面引导,有步骤地释放一些正面的声音。

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要加强对网上热点问题的监控,通过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技术平台,及时捕捉敏感信息,掌握社会动态。特别是发生突发性事件后,及时进行网上舆情跟踪分析,随时为领导了解情况、提供舆论引导的决策服务。

第一时间向社会信息。谣言止于公开,信任源于透明。在第一时间信息,既可以占领舆论制高点,又可以占领道义的制高点,树立企业以人为本、高度负责的良好形象。

及时回应虚假信息和社会关切。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动态过程。除了第一时间信息外,还要对信息披露后出现的质疑、谣言、社会普遍关切的问题及时给予积极回应。

网络舆情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篇4

一、找准着力点,实施“大防控”,实现治安防控联动化

古书院矿在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以“天网”工程为依托,共投资400余万元建成了矿区视频监控系统和监控指挥中心,安装了113个视频监控探头和4个智能卡口系统,全天侯对企业的办公区、工业区、居民区和易发案地段等进行监控,大大提高了治安防范的科技含量,为治安防控安上了“千里眼”。以“地网”整合为基础,构建起了以“管防控一体、人技物配套、点线面结合、专兼群联防”为主要特征的“五张防控网”。一是采取固定与流动、机动和徒步相结合的方式,屯警街面,加强巡逻,筑牢了街面治安防控网;二是实行公安保卫、社区居委、物业治安“三位一体”的联防联控模式,专群结合,联防互动,筑牢了社区治安防控网;三是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公安督导、单位负责”的原则,加强指导,落实责任,筑牢了单位治安防控网;四是在矿区学校专门设立“校园警务室”,加强执勤保卫和交通疏导,筑牢了校园治安防控网;五是积极加强与周边农村的协调、与周边公安机关的协作,筑牢了周边治安防控网,为治安防控扎紧“篱笆墙”。以“三个管控”为重点,强化对重点人员的管控,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管控严”;强化对民爆物品的管控,狠抓民爆物品的运输、存储、使用、领退等各环节的管理,确保了“不流失、不流入、不炸响”;强化对重点场所的管控,突出对供水、供电、供气等重点部位的管理,实现了“无破坏、无案件、无事故”的目标,为治安防控加上“保险锁”。

二、抢占制高点,汇集“大情报”,实现舆情汇集信息化

按照“预防在先、发现在早、控制得住、化解得了”的要求,古书院矿建立了信息畅通、反应灵敏、快速传递、正确研判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在信息汇集上,通过企业保卫科、办、社区居委会、退管中心、人力资源部、纪委、宣传部等部门,将信息收集的触角延伸到了各个领域、各个单位和各个群体,及时全面了解生产经营、改革改制、社情民意、舆论导向等方面的信息。在分析研判上,古书院矿实行每月研判、季度研判、专题研判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初步判别、深入分析、综合研判、及时处理的程序,针对信息的重要程度,对信息进行黄色、橙色、红色三级预警,分别作出应急处理。比如,通过各种渠道,在获取退休职工矽肺病、计生影响升级、员工转岗分流等可能引发的动态信息后,及时研究制定应对方案,发挥综治职能部门整体联动作用,深入群众做好思想稳定工作,避免了集体访、越级访的发生。

三、把握关键点,开展“大调解”,实现矛盾排查网络化

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上,古书院矿重点采取了两大网络排查法和三级联动化解法。两大网络指基层区队矛盾排查网络和居民社区矛盾排查网络,基层区队矛盾排查网络由各基层单位科队长、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单位民调员为成员;居民小区矛盾排查网络由居民片区长任组长,楼长、单元长为成员,全矿共建立49个民调小组总计563名民调员。民调小组通过定期排查与集中排查,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重大节日期间实施“日排查、零报告”制度,及时发现苗头性矛盾纠纷,做到了有效预防。在三级联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古书院矿成立了专门的“民调厅”,创新拓展民事纠纷调解、职能部门调解、公安保卫调解相结合的“三级联动”调解法,采取“首接负责、矛盾甄别、归口调处、合力攻坚、跟进回访”“五步走”的方式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保证矛盾纠纷有人问、有人管、有人调。

四、突出支撑点,实施“大快反”,实现应急处置高效化

古书院矿在突发事件、事故灾害的应急应对上,建立健全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功能齐全、动作高效的应急处置“大快反”格局。一是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古书院矿应急快速反应处置实施办法》,成立了指挥部,明确工作职责,完善了包括重大火灾事故、重大交通事故、等在内的19项专项应急处置预案和治安警戒、物资保障、通讯保障、应急队伍保障等专项保障预案。二是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一次,矿区施工工地因劳务纠纷,农民工张某爬上15层楼高的塔吊,扬言得不到妥善解决就要跳楼。矿指挥部立即下达指令,快速集结相关部门,及时做好治安警戒,迅速疏导围观群众,积极与当事人进行对话,15分钟后攀爬塔吊人员安全返回地面,使一场可能引发的恶性事件得到避免,进一步检验了应急队伍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五、寻求切入点,进行“大接访”,实现诉求表达畅通化

古书院矿认真坚持部门走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稳民心、顺民心、暖民心,维护了矿区的和谐稳定。在部门走访方面,公安保卫对重点人口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人力资源部开展了部门负责人接访活动,团委对弱势群体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及时疏导心理,开展人文关怀,稳定了民心。在主动约访方面,古书院矿办按照诉求人填写的约访通知单,与矿领导及时沟通,共同约定接待时间,不让群众跑冤枉路,对群众提出的诉求不回避,不推诿,不敷衍,受到了员工群众的认可。在带案下访方面,古书院矿职能部门变上访为下访,主动深入基层,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加强教育引导,有效避免了各类集体访和越级访的发生。

六、对照基准点,实施“大评估”,实现风险防范科学化

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古书院矿将涉及企业改革、项目建设、员工分流、重大工程招投标等列入法律风险防范的重点,从合法性、合理性、恰当性、关联性、科学性五个方面进行评估,主动参与和落实对重大决策、重大工程项目的先期预测、研判工作,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各类风险的发生。为加快企业转型发展,古书院矿大力开展资源整合工作,积极推进北厂工业园区建设,努力推动多经产业回归主业。为保证决策科学合理、项目稳步推进,矿事前组织了专业人员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项目论证、科学评估和风险评价,并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走访等形式,在员工家属中进行了广泛的意见征集,真正使矿党政的重要决策、重大项目建设符合法律规定,得到上级认可,受到员工认同。

网络舆情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篇5

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北京开放大学平谷分校北京101200

[摘要]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及时准确地掌握社会舆情动态,科学引导网络舆论,推进问题的解决,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严峻挑战。本文论述了突发公共事件中地方政府的定位和职责,分析了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地方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

关键词]地方政府;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总数已达6.68亿人,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如今的网络舆情环境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公民通过网络表达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看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这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一、突发公共事件与网络舆情危机

(一)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

国务院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规定,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网络舆情危机是地方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经常遭遇的一种新形式危机。突发公共事件总是会引发媒体与公众的强烈关注,许多身在事件现场的网民会在微博、微信、论坛、贴吧上发出图片和视频,不断拼接事件全貌,催生各类舆情,数不尽的媒体和网络跟着推波助澜遥相呼应,舆论危机也紧随而至。纵观近年来的突发事件,不乏一些案例中,舆论危机比之突发事件本身的杀伤力有过之而无不及。客观来讲,对于数量庞大的中国网民来说,如果正常的信息渠道不畅通,那么,不产生网络流言是不可能的,不发生混乱的流言和引发舆论危机和社会危机的谣言也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我们不能对这种完全可以避免的危害社会安全和稳定的舆情危机置之不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尊重基于基本人性的传播学规律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二)突发公共事件中地方政府的定位和职责

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是需要注意分清不同层级政府的属性、角色和关系。政府角色具有三重维度,包括基层政府,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角色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抗击非典危机的实践表明,不同层级政府的行为和策略攸关政府应急管理的效果。起初阶段北京政府应对非典危机的行为和策略是消极被动的,思想的不重视导致“SARS”的大面积传播,信息的瞒报贻误了最佳的应对时机,也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后来中央政府通过“开会”、“视察”、“讲话”等形式,不断向地方政府和社会传递信号,逐渐形成对于北京政府的压力,特别是通过直接实行政府问责,调整相关负责人的职务等手段,使这一压力达到顶峰,从而彻底改变了北京政府应对非典危机的行为和策略。这说明地方政府(事发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行为和策略直接决定应急管理的绩效;而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行为和策略又受到中央政府的“压力”影响。总之,无论发生任何问题,各级政府及各部门都应当坚持为民负责的原则,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二、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态度不够真诚,错过最佳应对时机

突发事件处置,如果没有真诚坦率的态度,就不能在官方与民间搭建起心理层面的认同。网络社会信息传播是多途径的,封锁消息的做法不仅是愚蠢的,其结果也往往是事与愿违,使事情变得更为复杂。人们就可能会按照自己有关事件的片面消息对事件进行解说,这就等于为不同的事件有不同版本的舆论提供了条件。关于事件的不同版本的解说在网络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流传之后,最后会很快地朝向极端的方向发展,这时要再控制舆论已经不再可能了。由于网络舆情往往会涉及有关部门的负面形象,因此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容易存在隐瞒、躲避的心理,错失最佳应对时机,往往引起公众和媒体更大的猜测和质疑。

在2011年甬温线动车事故中,面对惨烈的伤亡,铁道部方面仅有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出来回应舆论,引致公众不满。面对重大灾难事故,没有顶格回应,这种态度和做法违背了危机处置、舆情应对的基本法则。如果政府再不能就其发生的危机与公众进行合适的沟通,不能告诉社会它面对灾难局面正在采取什么补救措施,不能很好地表现它对所发生事故的态度,这无疑将会给政府的信誉带来致命的损害。

(二)缺乏统筹,推脱责任

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往往缺乏统筹意识。以8.12天津港事爆炸事件为例,事件发生后,历次新闻会参会人员均有变化,新闻会信源不统一,官方回应层级不统一。首场新闻会未见分管主政官员出席,也没有安监部门出席。此后的新闻会上,虽然安监部门有所回应,但按照应急管理原则应该出席的分管市领导却迟迟未见露面。导致网上质疑“副市长哪去了”的声音更趋强势。由此可见,天津政府应对舆情危机欠缺总体统筹。

另一方面,权威性行政主官缺席使得同级部门在说明信息方面不敢发声、不敢担责、对于可能涉及“兄弟单位”的信息披露,也是小心翼翼。如此一来,诸事要“商量”情况要“了解”就成了会的常态。此外,由于没有统筹授权,每个部门“说什么,怎么说”都在仔细掂量,政府各部门没有有效的信息交互。危机涉及的单位存在“家丑不可外扬、自身问题尽可能内部解决”的认识误区,相互推诿,生怕承担责任,对公众的质疑表现出敷衍推脱的态度。这种做法显然违背了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三)缺乏应对技巧,处理不恰当

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真相在公众之间难以被澄清,而某些负面因素常常被随意放大。有关政府的负面舆论总是比正面舆论更容易激起公众的响应,大量的非理性的发泄性言论由此产生。负面舆论出现之时,我们惯常的做法不是第一时间通报消息,让民众知道真相,而是封锁消息。政府不能真诚公布信息,满足并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在危机面前,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更缺乏应对经验,让许多事情的真相得不到媒体的正面引导,引起不明真相事实的网民在网上高度关注甚至炒作,从而放大了负面影响。

纵观历年来的突发事件,可以看出政府部门在对于攸关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事件,缺乏科学的传播策略和舆情应对技巧,信息披露不够彻底、及时,漠视网民的知情权。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没有足够的准备而是仓促上阵。其结果只能是自说自话,一问三不知,搪塞推诿。这不仅导致了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的被动局面也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

三、地方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一)及时赢得话语权和主导权

面对突发事件,地方政府要尽量在第一时间新闻,赢得话语权,先入为主,掌握主导权。危机管理专家诺曼奥古斯丁主张:“说真话,立刻说。”同时要重视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主动与网络媒体建立联系,特别是在权威网站上及时将突发事件中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公开,确保正面的、权威的信息始终占有主导权。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加强对重点网站的跟踪、监控,为应对舆情创造条件。要发挥政府主流网络媒体的作用,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要加大对本地主流网站的扶持力度,使其尽快发挥应有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真正成为能对本地网络舆论起主导作用的权威网站;要努力加强正面舆论引导,用正面声音占领网络阵地,用正确舆论引导广大网民,充分发挥重点新闻网站舆论引导作用和政府网站权威信息“资源库”的作用。①

(二)建立健全舆情应对机制

地方政府应积极探索网络舆情传播的内在规律,建立健全舆情应对机制,提升网络舆情危机的化解能力。要建立舆情监控制度,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向。要强化正面疏导,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制度。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对涉及本地且可能造成突发舆情的事件及时预警,掌握舆论发展的动态。对网民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批评性网络舆情,做到及时纠错、公开答复,争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正视听。对于不当炒作、不利于社会稳定事件的,依法妥善处置。要利用公众媒体,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争取传统媒体的支持和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客观地信息,避免出现不利的舆论导向,在危机处理中争取到公众的理解、合作与支持。

(三)提升基层干部应对舆情的能力

作为一个新时期的领导干部面对舆情时,首先应该摆正位置,真正把民众利益当成政府施政的方向。同时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念,既不畏惧网络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也不忽视网络的优势和作用,积极地引导网络舆情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②日益开放透明的舆论环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仅面对舆论压力要有承受能力,更要提升应对能力。增强地方政府公务员的应急执行能力,不仅要使信息公开成为常态,更要学会主动研判网络舆情。因此,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党员干部增强对网络舆情的政治敏锐性,自觉培养适应网络舆论监督下开展工作的能力。要在公务员培训中加入应对舆情的课程,特别是根据新媒体特点,定期开展舆情培训,创新舆情管理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通过专门培训,提高公务员运用互联网的能力,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提高网络舆情的敏锐性和洞察力,确保政府在应对舆情中掌握话语权、占得主动权。

总之,应对舆情危机,政府首先要有真诚坦率的态度,做到透明、公开,让民众与政府产生心理层面的认同。其次,及时的应急处置是平复舆情发展的工作根基,“做了才能说”是回应质疑的真理。再次,动态的信息是处置舆情的基本工作要求。网络时代,我们政府应对舆论的能力必须适应现代网络社会发展的新趋势。面对汹涌的网络民意,只有主动揭示真相,坦然承认和认真改进政府管理的缺失,才能争取主动,赢得民心。

参考文献

[1]袁维海.突发事件管理中的政府信息公开[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1期。

[2]潘小娟,白少飞.中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思考[J].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2期。

[3]张玉强.网络舆情危机与政府形象提升模式研究[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0年05期。

[4]王宏伟.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政府治理丛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朱敬婷(1980年—)、女、山东省即墨市、北京开放大学平谷分校讲师、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地方治理与危机管理。

注释

网络舆情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一、网络公共事件及特征

所谓网络公共事件,是指围绕现实中的某个社会事件产生,在网络空间引起网民讨论并进而形成强大网络舆论,影响党和政府决策或造成重大现实影响的公共事件。2009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了诸如云南躲猫猫”事件、杭州飙车案”、我爸是李刚”事件、郭美美事件”和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微笑门”事件,这些事件刚发生时只是一般的、局部的现象,但由于在互联网络上的快速传播,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继而迅速发展成为网络公共事件,不仅给社会心理投下了阴影,还带来了不少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构成了一种新型的公共安全危机。政府相关部门如果应对不及时、不主动、不科学,小事就可能变成大事,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给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带来危害。所以,网络公共事件已经成为对各级政府社会的响应能力和应急能力的重大挑战,也成为对政府官员网络媒介素养和网络媒介水平的重要考验。因此,深入研究网络公共事件的机理和规律,对地方政府高效处置、有效应对网络公共事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公共事件具有传统公共事件的一般特性,如:突发性,即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都难以预料;紧迫性,即稍有拖延就可能进一步升级恶化;公共性,即需要公共权力介入,调动和整合公共资源等等。但是,为区别于传统公共事件,对于网络公共事件的一些重要特点更需准确把握。

⒈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和传播的快捷性。互联网对网民的完全开放,拓展了所有人的公共空间,给了所有人发表意见和表达情感的机会。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微博客网站,所有网民都有条件在网上发声,社会各阶层都习惯于在网络上喊话”。截止2011年底,我国网民总数已达5.13亿,仅新浪微博网友每天微博就已超过8600万条。规模庞大的用户群体使网络舆论热点传播速度呈几何级增长,一些社会事件一旦上网曝光,网络舆论就成为事件发展的最重要推手。一般来讲,热点事件发生后,2至3小时后就会出现有关网帖,6小时后就可被多家网站转载,24小时后在网上的跟帖和讨论就会达到高峰。随着3G时代的到来,使手机上网更加便捷。

⒉网络公共事件主要集中在政治与民生领域。近几年来,网络公共事件复杂多样,基本上都集中在政治与民生领域,2008-2010年在国内发生的148起重大网络公共事件中,涉及官员腐败与政府管理、警民对抗以及医患纠纷、城市拆迁、环境污染等民生问题的事件占47%。躲猫猫”反映的是牢头狱霸的胡作非为和司法部门的不作为;邓玉娇案反映的是官员腐败问题;河南灵宝跨省抓捕反映的是政府部门的乱作为;杭州飙车案反映的是贫富差距;执法钓鱼”讨论的是对执法合法性问题的关注;郭美美炫富事件引爆了慈善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最终引发了公众对社会的信任危机。总之,网络公共事件已经从虚拟走向了现实,且主要集中在政治与民生领域。

⒊网络公共事件容易出现群体极端化倾向。互联网上普遍存在的电子邮件服务、电子广告栏、在线聊天和网络博客等都支持用户以匿名的方式参与其中,借助这种传播主体的隐蔽性,网民可以毫无顾忌地宣泄极端化的观点和情绪,形成负面情绪溢出”效应。任何一个独立的事件都有可能被网民或网络媒体进行有罪推定”,进而激化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对立情绪,如仇官、仇富等。匿名状态容易降低人们对群体规范的遵从性,进而发生大规模的网络集群的集合行为。

⒋在网络公共事件产生、演变的过程中,往往真相裹挟着谣言。这些谣言的扩散传播增加了政府处置这类公共事件的难度。网络谣言及虚假信息有极强的诱惑性。有的抓住网民的猎奇心理,利用网民的仇官、仇富心态,编造一些千奇百怪的离奇真实故事”、花边新闻”、干部丑闻”;更有一些别有用心之徒,打着关心民众的幌子,编造和传播一些让人恐惧和不安的消息,以此达到挑起事端、扰乱社会的目的。可以说,每一次谣言的出现都会伴随着网上不同程度的炒作,因而应对和治理网络谣言已经成为提高网上舆论引导能力的重中之重。

⒌微博发展迅猛,加剧了网络公共事件的生成、演变和规模效应。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应用已成为网络社交的新平台。它以独有的技术优势、足够的社会实践和推动民主前进的潜质,对公共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微博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微博的海量信息和字数局限性,造成微博只有现场没有真相,只有片段没有整体,网民对突发事件的传播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只是一种猎奇。因此,如何对潮水一般汹涌澎湃的微舆情”进行应对和管理是互联网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二、地方政府应对网络公共事件面临的挑战

目前,地方政府互联网建设和发展步伐正在加快,但是,面对国际、国内网上舆论形势的新变化,面对互联网快速发展产生的新技术和新应用方式,网络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和管理将面临许多新课题、新挑战、新要求。

⒈网络舆情研判面临新课题。当前,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直接催生了网络舆情,而且使网络舆情更加复杂和多变,其原因既有基于网络传播的技术平台因素,又有当下的网络管理尚未提供给网民传播信息尺度规范的因素。在层出不穷的网络公共事件和某些看似躺着也中枪”的偶然遭遇中,触及到了现阶段资源配置、利益分配、廉政、城乡融合、公众参与等社会深层次问题。网络舆情已经成为考察民意焦点指向、确定政府工作重点的一个风向标,网络诱致突发事件成为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实践当中的一个难题。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地方政府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研判的重要性,在风起于青萍之末之时”,无动于衷,最终使小事变成大事,有限责任变成无限责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反映了党和国家对网络舆情研究的重视。因此,充分认识网络舆情的重要性,重视网络舆情的收集分析、监测研判、回应沟通和危机管理,提升地方政府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的能力,已经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重要课题。

⒉网络公共事件应对面临严峻挑战。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和发展关键期,同时也是问题凸显期和矛盾多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联合在京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对中国210起重大舆论事件的研究表明,网络舆论在近七成(67%)的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互联网的强大分众聚合功能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动员和组织方式,也为各种政治、社会势力在网上勾联、聚集、组织、动员提供了便利,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给建设和谐社会、促进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稳定带来了新的变数和挑战。同时,互联网已经成为网络谣言产生的密集区。近年来,随着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多以及微博、社区网站、手机短信等新兴传播工具的大量使用,网络谣言渐呈多发态势,由网络谣言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和严重的后果。从2011年网上热点分布情况看,网上关注点从过去关注大城市、东部发达地区明显转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因此,如何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回应网民关注的问题,及时进行权威信息,有效应对网上突发事件和网络谣言,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

⒊依法管理互联网亟待加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提高了我国地方政府信息化的水平,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其中日益突出的是网络安全问题。如网络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严重危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网络欺诈、网络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等严重威胁了网络运行安全,网络窃密等严重威胁了国家安全和利益。然而,我国在依法管理互联网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法律法规不健全,二是技术手段跟不上互联网发展步伐,三是管理人员力量不足。以吉林省为例:全省9市(州)和长白山开发区管委会,仅有5个地区成立了专门的互联网管理机构,全省网宣部门的专门管理人员不超过50人。因此,如何加强互联网管理地方性法规建设,完善互联网管理专门机构建设,建立起运转高效、体制机制健全的互联网管理体系,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

⒋驾驭新兴媒体能力急需提高。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年底我国网民人数已超过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在信息形态方面,网络信息传播正从以文字形式为主向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态延伸;在应用领域方面,互联网正从信息传播和娱乐消费为主向商务服务领域延伸,互联网开始逐步进入国民经济的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在服务模式方面,互联网正在从提供信息服务向提供平台服务延伸;在传播手段方面,传统互联网正在向移动互联网延伸。同时,互联网媒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网上舆情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特征日益明显,网上舆论形势复杂。因此,如何推动文明上网、文明办网,提高网民素养,理性表达意见和利益诉求,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切实提高驾驭新兴媒体的能力,有效应对各种互联网新技术管理提出的挑战,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

三、提高地方政府应对网络公共事件能力的对策

网络公共事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表明中国社会的公民参与的自觉性、自主性与积极性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对政府和社会来说,它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它不仅会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引发强烈的社会动荡,甚至会动摇政权的合法性基础。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网络公共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地方政府应对网络公共事件的能力。

1.提高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的能力。首先,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以增加投入加强科技研发和技术手段建设,网宣、公安、电信、新闻出版、广电等互联网管理部门要整合资源,规划、建设覆盖论坛、博客、微博、新闻栏目等新兴媒体的互联网信息内容监测指挥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监测效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客观、严谨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要建立起网络舆情的搜集——筛选机制,从网络的信息海洋中提取出所预设的目标舆情或热点舆情,用于进一步的分析和干预,再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做出正确的舆论方向引导,使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从即时处置型向事先预警型转变。舆情监测系统由舆情站、舆情监测点、舆情信息员三个层次构成。舆情信息员可以运用短信、电子邮箱、在线输入等方式上报舆情信息,舆情监测点对这些上报的舆情要加以整理,分析手中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再以舆情专报的形式向舆情站反馈,舆情站可以利用舆情智能分析技术对网络舆情做整体分析,及时掌握有关舆情动态并提出预警。同时,还要建立舆情即时通报制度。舆情监测部门要将网上舆情动态以专报的形式每天收集整理,及时报送。对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非法聚集活动、重大灾难等信息,网上突发事件信息以及网上出现的特别重大敏感的信息更是要一事一报。通过建立舆情即时通报制度,使各级领导干部能及时掌握国际、国内的舆情动态,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处置随时可能发生的舆情危机。

其次,要建立起科学的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在网络舆情监测的基础上,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展中的各类舆情事件的波及范围、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形成一种价值和趋向判断,最后形成相应的舆情报告的过程。舆情研判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重视网络舆情的定性与定量研判。网络舆情定性分析的特点是以个案为研究对象,强调对舆情的基本面的概括和对舆情走势的预测,主要包括网络舆情的时空研判、民意研判和社会研判三项指数,这三项指标紧密联系,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舆情事件进行综合考察。网络舆情的定量研究是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对危机传播中的网络舆情进行汇集分析,建立相关指标体系,比如手机舆情热点话题发现”技术、网络信息处理领域的话题检测与跟踪技术、政务舆情研判与应对的指标体系,包括政府响应、信息透明、政府公信力、动态反映、行政问责、网络技巧和善后处理等分项指标,据此,一方面,可以对政府舆情进行及时研判,制定预案防止应对失误;另一方面,可以对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估。

二是要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网络舆情的形成依赖于三个基本条件:作为意见表达平台的互联网、作为舆论主体的网民、作为舆论对象的中介性的社会事件,通过对这些网络舆情构成要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网络舆情研判的指标体系与模型,最终为政府的危机治理提供支持。同时,针对公共危机的生命周期,将舆情研判的工作方式固化、细化为预警机制、响应机制、机制、反馈机制等。

三是要加强网络舆情研判体制建设。任何危机都有其特定的生命发展周期,在不同的危机事件中,在不同的危机发展阶段,网络舆情的内容和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其体制建设要以情报学的信息检测、汇集作为技术、数据支撑,以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为主导,结合心理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加强网络舆情体制建设。

最后,要加强网络舆情预警研究。面对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建立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重点监测、认真分析、慎重处置网络舆情,力争将网络舆情带来的风险化解在潜伏阶段,不使其演变成为重大危机。在这方面,吉林省从2011年开始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尝试,基本建立起了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协同配合的舆情预警机制。概括称之为五个一工作体系”,即建立一套舆情信息收集报送工作系统,一个舆情分析研判机制,一组舆情引导信息平台,一个舆情引导应急工作机制,一支舆情引导专门工作队伍。

2.重点抓好网络公共事件中网络谣言传播的应对工作。首先,要抓小、抓早、抓苗头,防止网络谣言引发社会事件。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从维护稳定大局、创新社会管理高度,重视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应对工作,及时权威信息,正确引导网上舆论,防止网络谣言引发社会事件。

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将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工作常态化。应对网络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群众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谣言传播所造成的危害。

最后,要制订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传播的应急预案。各级政府要邀请相关专家、抽调职能部门专业人员,集思广益,制定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不断修订公共事件谣言传播的应急预案,使其更加科学、完善、切实和有效。

3.妥善处理网络公共事件,明确网络公共事件处置流程。首先,要密切关注涉及地方政府的重大敏感信息。包括:涉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重大时政、经济信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食品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重大敏感信息;涉及企业产品质量、企业形象等重要信息;涉及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倾向性、苗头性信息。

其次,建立网络公共事件应急响应分级制度。在出现网络公共事件或发现网络谣言后,根据预警级别和相应级别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将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制止网络谣言工作常态化。

再次,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其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在网上及时进行权威信息;负责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重大决策和部署主动征求网民意见;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突发事件及处理结果的网上通报;澄清虚假信息和不完整信息,驳斥网络谣言,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听取网民意见与建议,并就媒体和公众关心的相关问题及时进行网上答复等。

最后,要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在政府的省级层面,协调联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推进合署办公,比照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作模式,分别由省公安厅网安总队、省通信管理局负责同志兼任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二是由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召集省直互联网管理和应急各相关部门,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的形式,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最大限度地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三是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建设RTX网上工作交流平台,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日常联系沟通和信息传输,形成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的合力。

4.加强互联网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依法管理互联网。首先,要加强互联网管理机构建设。设置专职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国家有关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方针、政策,指导、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对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牵头处置互联网信息内容引发的突发事件等。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也要按照上述两个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机构建设,明确专门机构、确定专门人员、落实工作责任。

其次,要加强应对网络谣言专门队伍建设。各级宣传、网管、公安、通信等互联网管理相关部门要注重吸纳和培养高水平的网络理论和管理人才、高素质的一线网络评论人才、掌握尖端网络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建设一支应对网络谣言的专门队伍。同时,进一步加强由核心网评员、重点网评员和普通网评员组成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加强网络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组建由各领域专家构成的专家库,为应对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谣言提供人才支撑。

最后,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治谣、止谣。公安司法机关要建立完善的查实、惩治网络谣言传播者和造谣者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立法、执法部门在监管、净化网络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依照我国现有的与互联网管理相关的法律规定,对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或发表诽谤、传播其他有害信息危害公共安全、影响社会稳定者,要依法惩处,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5.提高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驾驭新媒体的能力。近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公共事件中的表现不佳,为此,要加强对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的培训,使各级领导干部适应网络虚拟社会新形势的要求,提高应对网络媒体及处理网上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建立一个常态化、全覆盖的培训体系。通过培训和学习,全面提高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和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提高领导干部驾驭新媒体的能力,使其在网络的常态宣传和应急处置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未柠,窦含章.微时代危处理[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2]杜俊飞.政府网络危机[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3]谢耘耕.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网络舆情安全应急预案范文1篇7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舆情传播;舆情控制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047-02

近年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社会转型期矛盾、新媒介力量汇聚等急剧加速,使得高校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传媒手段日益丰富,高校要在有限时间内迅速做出正确决策面对着巨大压力。现阶段,传统的宣传说教和舆论控制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网络环境下多元复杂的高校舆情变化。科学运用舆情监控,积极开展舆情引导,加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管理与控制显得刻不容缓。

一、高校突发事件与舆情管理的内涵

高校突发性事件,是指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在较短时间内骤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师生员工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扰乱正常的教学、工作、科研、生活秩序乃至影响到社会稳定的公共性紧急事件[1]。近年来发生的具有网络影响的高校突发性事件层出不穷,诸如学生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教育考试安全事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等等。舆情,是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范围内,社会民众对关系自身利益或自己关注的公共事件、现象的发展和变化,对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所产生的情绪、态度、意见、观点等的总和[2]。在越来越开放的“网舆”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舆情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微信、微博、博客等都是高校网络舆情的表现形式。这类新媒体快速传播的特点对高校处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快速反应能力、准确判断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提出了挑战。从典型负面案例中不难发现,一些高校面对突发事件的舆情管理与控制能力还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

第一,危机意识缺乏,舆情管理理念陈旧。当突发事件出现时,一些高校或部门往往采取消极做法,甚至用以“堵”封锁消息或者出现“失语”状态。

第二,舆论引导工作缺失,管理队伍能力不足。未真正建立舆情监控部门、缺乏专职从事舆情分析、收集与研判的工作人员,舆情收集的技术手段不够先进,这些都是大多数高校现阶段遇到的瓶颈问题。

第三,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突发事件处置机制不完善。一些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置往往由宣传部和保卫处主要完成,未能明确各部门应对突发事件的职责、责任人和牵头人,加上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信息获取、利用仍停留在初级阶段,致使各职能部门缺乏整体联动、协同合作的渠道。

二、网络时代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特性

(一)高校突发事件主体的特殊性

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场所。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高校属于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旦引发高校突发事件,往往会成为国家、社会公众、媒体、甚至每个家庭的关注焦点。高校群体中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思想开放、热情且好奇心强。但是他们社会阅历疏浅,抵抗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表言论的平台,在网络舆论扩散发展的过程中,良莠不齐的片面信息被广泛散布,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迷惑进而产生一些偏激行为。高校若不能及时正确地处理突发事件,相关舆情很容易演变为社会热点话题,高校由此置于社会各界人士的批评中。

(二)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高校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事先没有任何征兆突然发生,因而具有不可预测性。突发事件发生前,很少有人能察觉或预料到事件先兆。而校园突发事件大多来源于潜在矛盾的慢慢积累,内部矛盾由量变到质变。一旦爆发,在整个高校突发事件爆发的过程中,无论是爆发成因、爆发形式及应对处置都呈现出复杂性。爆发初期因为突发事件诱发因素的不确定性,很难找寻事件爆发的原因,无形中就增加了事件处置的难度。在高校突发事件的高峰期,对事件如何进一步发展无法预测,也导致了高校管理者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时无章可循,错过了最佳处理时机。

(三)高校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的不可控性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使得高校舆情传播呈现出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特点,舆情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扩展到网络社会的各个角落,在短短数小时甚至数分钟内便可能将突发事件传播、发酵为具有重大舆论影响的事件。学生“人人持有摄像机,个个拥有麦克风”,个体就可以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得知最新或正在发生的突发事件情况,并且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也导致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不仅在校园里产生强烈影响,还能通过网络平台从一所高校迅速扩散到其他高校甚至整个社会。

(四)高校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的破坏性

信息社会,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学生群体极易受外界环境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与外在因素产生过激行为,造成高校突发事件的“放大”和“辐射”效应。加之网民的心理特征和W络社会的聚焦效应,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常常被衍化和丰富。蔓延的舆情发展,不仅会扰乱严重影响正常的高校教学秩序,对学生思想和心理造成高度恐慌,还会对事发高校的声誉造成极大的损害,甚至造成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强烈冲击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经济发展。

三、高校突发事件舆情管理与控制的实施路径

从高校突发事件发展过程来看,一般经历“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解决期”四个阶段。在突发事件的舆情管理中,高校若能建立预警机制、预防机制、控制机制以及善后处理机制,往往能将事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最大范围内的不利影响。

(一)构建舆情预警机制,完善舆情监控体系

网络舆情的发生,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有效的预警可以把可能引起突发事件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发生所带来的危害。建立一套突发事件预警的管理机制,不仅能有效应对短期集中出现的突发事件,也能够形成长效应对机制。其中,收集舆情信息,监测舆情动态,是舆情预警的关键任务。具体而言,高校可以通过三种现代技术提高舆情管理的能力:

第一,人工浏览。这是发现和搜集舆情的基本方法。包括浏览各种新闻媒介的信息和具有社交功能的即时通讯软件和社交网站的信息,敏锐捕捉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

第二,网络搜索。这是一种比人工浏览效率更高的舆情信息获取方法。舆情收集人员可以全天实时信息搜集,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进行检索,从索引数据库中找到可以匹配该关键词的网页,并以关键词的相关性、更新时间、热度等为参数将检索结果呈现出来,开展危机预警信息收集。

第三,监测服务外包。即将舆情监测工作以服务外包的形式,通过与专业舆情监测机构签订合约,由其提供监测本地区、本部门的网络舆情的专业服务。这样可以密切关注网络舆情“风向标”,第一时间掌握舆情危机,牢牢掌握了网络舆情的主动权。

(二)健全舆情研判机制,加强舆情信息分析

在获取了各种潜在引发高校突发事件的信息后,高校必须运用科学的舆情研判方法,对舆情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准确及时地作出舆情预警并提供应对策略。在进行舆情信息分析时,可以构建多部门组成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对突发事件的舆情甄别与分级风险进行评估。一般而言,管理者可以减少对安全信息的关注,对潜在信息采取一般关注,但加强对于高度敏感信息的关注,对发现的预警性问题,要及时报告学校主要负责人;重大舆情需要召开舆情研判会,并在第一时间向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宣传等部门通报。对舆情层级、扩散速度和预期后果进行实时分析、跟进研判、评估影响后,要提早做好突发事件网络舆论预防工作。简而言之,舆情研判分析就是要对舆情信息进行科学筛选、量化统计和分析研判,为舆情危机应对提供决策支持[3]。

(三)制定舆情应对机制,转变舆情管理思维

在突发事件爆发后,要把造成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这就要求高校相关舆情管理部门转变思想,第一时间内启动紧急应对系统,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主动应对解决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其中,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是加强网络舆情控制工作的首要条件。突发事件发生后,各高校要根据突发事件舆情特征及本校实际,形成有效应对机制,建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队伍,为高校处理突发事件舆情提供政策依据与保障体系。具体可由分管校领导、党委宣传部、学生处、保卫处等相关部门协调处理网络舆情过程中遇到应急问题;由各院系负责党务工作的I导、辅导员做好学生网络舆情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由主要学生干部、教职工党员等组成网络舆情监督队伍,为舆情信息收集和网上正面舆论制造打开广阔渠道。突发事件应对中,高校需要得到师生、社会、媒体以及外部协作单位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这就还要注意及时准确地披露信息,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利用网络媒介平台有效沟通,主动从“维稳”走向“促和”,避免突发事件的加速恶化。

总而言之,网络时代,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控制中面临着巨大挑战。在现今高校突发事件频发的情况下,高校只有深刻领会舆情管理的重要性,明确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特点,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预警、研判、应对机制,才能科学有效地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带来的危机,从而促进高校校园的和谐发展与学生个体的自由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武超群.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网络舆情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篇8

1.1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联动性在现代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中,新媒体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辐射范围越来越广,事件爆发后,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牵动社会的神经。网络时代中的信息传播往往会引发联动效应,使得时间的波及范围变大,事件很可能演变成更广泛的区域危机。比如重庆的“万州事件”,这其实是因临时工冒充公务员殴打进城务工人员,而引发的一起警车被烧、政府大楼被砸的严重。但是这个“临时工”的词语却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触动了社会的神经,让网民联想到很多由“临时工”引发的事件,比如说“临时工”城管殴打人民,“临时工”公务员上班玩游戏等,引发了大幅度的连锁反应。

1.2网民的非理性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人们自我形成了的独立的“自媒体”,但是这种媒体传播有时缺乏准确的信息和必要的把关,导致信息交流和传播失真,也有各种传言和不失信息混杂在其中。新媒体时代的微博、短信、QQ、网上论坛等不同于传统的传播媒体,他们不具有明确的媒体主办单位和主管部门的媒体,他们通常是独立的自然人,也没有明确的权威机构,所以它的传播存在着非理性。新媒体从现代通信手段的便利性突破了官方媒体的界域,形成了“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通讯社,”的媒体格局,而且新媒体传播时间的便利性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时限,形成了“人人是记者,处处是现场,随时可直播”的快速传播信息的格局。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方法和机会,但这同时也意味着表达和评论的不足和缺失,主要表现在非专业的特点。在“每个人都可以”,“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可以发表意见”的情况下,有时会导致“集体非理性”,甚至有时会产生“多数的暴政”,并引起了社会的“不满”,引发更大的舆论事件,破坏既定的社会秩序。

1.3新媒体传播缺乏监管新媒体传播的典型特点就是进一步解放了公众的话语权,实现了更多的言论自由。从宪法所规定的言论自由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进行保护,同时明确在在行使这一权利的时候,不能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新媒体传播同样不能例外,监督也要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但是我国在新媒体网络传播的法律监管方面,却并没有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只是在宪法、民法、刑法以及网络传播的规范中有所体现。所以对于对于网络侵权的救济,也只能适用《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规定。在一些微博、朋友圈散步谣言,语言暴力攻击、一些不实的信息,法律目前对这些内容尚无具体的规定,在此类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只能引用《侵权责任法》中的笼统规定,强制信息者删除不实信息,难以对其实行必要的惩治措施,所以无法对网民的行为进行约束。所以说就我们国家目前的法律来看,虽然这些规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受害人的相关权益,但是由于规定的过于笼统和不规范、不完善,仍然对蝴蝶效应起不到控制作用。

2预防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现象的对策

2.1完善法律法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认为,建立法律法规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对策探讨杨萍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大同037000摘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就是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现象,在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民众便会通过口耳相传或通过散发传单等方式,推动事件的快速传播。在新媒体时代,由于信息传播的门槛降低,所以传播方式也变得灵活起来,如果在其中任何一环信息出现偏差,那么对最终的传播效果将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对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现象进行了解释,然后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最后就如何预防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新媒体;传播;蝴蝶效应;对策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4)127-0083-02作者简介:杨萍,工作单位:山西大同大学,研究方向:新闻学来规范网络行为,对明显的,有意对他人人身侵害的网络行为要通过法律来进行规范。新媒体作为一个平台,也需要在法律的管制下才能健康发展,在这一网络平台上报道的突发事件同样要受到法律的保护制约。为了维护国家及社会的安全及和谐稳定,国家在《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均对网络信息的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比如说那些利用互联网传播造谣、诽谤,妄图颠覆国家政权、社会主义制度的有害信息、是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及声誉、传播扰乱证券、期货交易等经济金融秩序的有害信息、对他人合法权利造成损害的行为等均属于违法。其中对于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微博有更加详细的规定,如果微博上的不实信息被转发超过500次,就可对信息者进行量刑。这些法律法规已经对网民的网络活动进行了明确规范,当然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才能够更好的实现规范网络秩序,预防新媒体传播中“蝴蝶效应的发生”,控制不失信息的传播,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2.2建立网络突发事件舆情机制大力推进网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确保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社会舆论汇集和深度舆论汇总分析工作,为上级领导第一时间掌握民情,果断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凡事预则立,一件小小的网络事件,都有可能升级为大型的舆情事件,所以我们应该像处置现实社会中的突发事件一样,快速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由于新媒体的传播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微博),所以一些不实信息一经传播就会以迅雷掩耳之势传遍网络,所以仅仅靠人工进行搜集和浏览,仍然无法及时、准确、全面的把握微博舆论中敏感内容,对其加以控制就更加的困难。所以我们应该针对网络文本中的观点和情感进行识别、分析,辨别出那些带有较强烈的特定感彩的内容,并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防止突发事件蔓延和不实信息的传递,同时更应该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新媒体重大事件应急预案”,积极构建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将蝴蝶效应扼杀在摇篮之中,维护网络世界的安全和秩序。

网络舆情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舆情评估分级响应舆情危机处置

目前受社会转型影响,我国各地突发事件不断,由此带来的网络舆情危机此起彼伏,对社会发展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影响,然而受公共管理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一些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这一新现象时却相当被动,如何妥善应对网络舆情考量着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从实现“善治”、维护社会和谐的角度来说,地方政府必须提高对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努力形成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主动参与共同推进的舆论应对引导工作新格局,建立健全适应现代舆论环境、传播手段、传播格局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务必尽早发现舆情,及时响应和处置,有效疏导与控制,从而为地方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网络舆情呈现的最新趋势

近年来,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微博、手机即时通信等成为备受广大公众追捧的舆论新阵地,从而使网络舆情呈现如下新特点:

传播更为迅速。与传统媒体单向线性传播不同,网络舆情传播具有非线性、爆炸式的特点,2010年微博的兴起更是推动了网络信息传播形式的巨大改变。微博短短百字的发文限制大大降低了公众的准入门槛,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或手机随时随地将所见、所想第一时间上传至网络,而粉丝加粉丝“一键式”的互相转发,更使网上信息呈几何级的速度裂变传播。

内容更趋多元化。近几年,更多公众的参与使得网络舆论话题日趋宽泛、内容更加多元化。目前,网络舆论的主题从国家政策、军事外交、文化娱乐、企业生产到百姓生活,无所不包。既有积极向上的言论、合理的利益诉求,也有消极、庸俗化的言论和情绪表达,各种价值理念、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似乎都可以在网上形成一个小舆论场。

影响力日趋增大。近几年,网络强大的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凸显,像“天价香烟”事件的反腐舆论监督、“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的爱心传递,都彰显了网络巨大的民意力量。CNNIC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达5.38亿。5.38亿网民形成的巨大的舆论场,或信息,或评论,或质疑,必将深刻影响我国的社会生态,加速中国社会的法治化进程。

危害性更为严重。网络在给人们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不免泥沙俱下,“碘盐防辐射”、“军车进京”这些在网上迅速传播的虚假谣言,极大误导了公众,引发了社会性恐慌。而那些极端、非理性的信息,更是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迅速性和匿名性,在某些网络推手、反动分子的恶意推动下大量传播,形成“网络暴力”,杀伤力巨大,给政府工作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危害。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网络舆情巨大的影响力和危害性给各级政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级地方政府除了直面这一新挑战,别无选择。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地方政府领导对网络的了解还处于起步阶段,面对网络舆情,缺乏完备的预警和应对机制,治理方法也很不科学。

缺乏危机意识,治理观念滞后。作为一种新型公共安全危机,网络舆情必须引起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从调研中我们却发现,目前不少地方政府的工作方法还停留在“老套路”上,思想观念并未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而转变。要么根本就未意识到网络对现实世界和政府管理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要么对自己的社会治理能力过分自信,通过照搬照套“老办法”、“老手段”来应对网络社会中遇到的新问题。滞后的思想观念致使许多地方政府面对网络突发事件常常不知所措,陷入被动。以华南虎事件为例,在这一事件中,处置观念的滞后使得当地政府在众多网民的质询和拷问下形象大失。因此,地方政府必须意识到网络时代的到来无法回避,与其消极应付不如积极面对,而要做到有效应对,必须首先树立危机意识,转变治理理念。

缺乏完备的应对机制,治理方法不科学。截至目前,不少地方政府还未把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其发展演变规律,尚未建立完备的应对机制,治理方法很不科学,具体表现如下:一是缺乏应急预案。完备的应急预案是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前提,但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地方政府目前尚无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已有的预案也多为原则性规定,缺乏实际操作意义。应急方案的缺乏使得许多地方政府一旦遭遇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便陷入茫然境地,找不准工作的切入点,无法对症下药;二是缺乏监测预警机制。敏捷的监测预警机制是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基础。互联网信息量巨大,必须使用有效的监测系统才能实现对海量信息的迅速收集和处理,但是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尚未建成这一系统,导致舆情危机事件发生后,难以及时获取深层次、高质量的舆情信息,造成了处置工作的被动;三是缺乏系统化应对机制。系统化的应对机制是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保证。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尚无差异化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简单粗暴地以“封”、“堵”、“删”等手段对付一切网络言论,这往往致使网民情绪更加激化,甚至引发恶性公共事件。

建立分级响应与处置机制,科学应对网络舆情

和谐的网络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地方政府必须提高对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建立科学的分级响应与处置机制,有效应对网络舆情,既充分发挥网络在民意表达中的积极作用,促进政府工作,又有效规避其负面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第一,建立网络舆情日常监测机制,准确把握网络舆情。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日常监测机制是地方政府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基础。地方政府必须首先依托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员,建立一套由相关部门共同组成、高效运作的网络舆情日常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进行四个环节的工作:一是舆情规划,根据地方政府对舆情信息的需求,确定需采集的舆情信息内容;二是舆情收集,采用自动信息采集和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网络舆情信息收集。重点关注网络社区/论坛/BBS、博客、微博等网络舆情的主要载体,特别要监测本地论坛、百度贴吧等网民较为活跃的场所;三是舆情分析,将收集到的舆情信息按主题自动分类、聚类,根据新闻评论的数量、发言的密集度识别热点话题,利用关键字布控和语义分析识别敏感话题,分析舆情信息的倾向性,生成舆情信息简报;四是舆情报送,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舆情分析结果,以便各部门及时采取处置措施,避免群体非理的发生。

第二,分级评估网络舆情,有效开展全方位舆情应对。分级评估网络舆情,开展全方位舆情应对是地方政府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关键。地方政府要对报送的舆情认真会商、研判,根据舆情性质、影响程度、涉及范围等因素,将其划归为网络民意、负面舆情、重大舆情三种预警等级,针对不同情况,启动不同的应对机制,实施差异化的处置方案,有效开展全方位舆情应对。(如图1所示)

图1网络舆情分级处置与应对示意图

一是建立网络民意回应机制,切实解决舆情热点问题。面对网络民意,建立快速回应机制。完善网络民意的审核、答复和转办机制,促使各部门积极回应各自工作领域中网民关心的议题,通过积极的沟通对话,提高民众的政府认可,释缓民间不满情绪。这一环节的工作需做到两个方面:回复网民制度化和解决问题常态化。

回复网民制度化。构建回复问题的制度化机制,从受理内容、回复原则、回复程序等方面规范网民留言批示件网上回复工作规则和流程。积极回应网民问题,根据不同情况,做好处置和答复工作:咨询类问题,及时回帖,耐心解释政府政策;建议类问题,认真分析论证,科学合理采纳;投诉类问题,严格核实,妥善做好化解处置工作。通过积极的、制度化的沟通对话,提高民众的政府满意度,有效促进政府工作。

解决问题常态化。构建解决问题的常态化机制,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解决网民反映的突出问题。规范网民问题的受理、转办、反馈等工作流程,做到统一受理,分级负责,归口办理。情况复杂,需多个部门参与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在网上说明并在规定时限内办毕。对于网上群众反映的食品安全、官员腐败等突出问题,一经查实,务必坚决处理相关责任人,做到“网上问事、网下问人”。同时,明确专人进行督办,定期通报网络社情民意办理处置情况,真正形成长效机制和问责机制。

二是建立负面舆情引导机制,正确引导网络舆论。针对负面舆情,建立调控引导机制。利用正确的舆论宣传造势推动事物朝正方向发展,规避负面舆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一环节的工作须做到三个发挥:

发挥主场优势,及时澄清事实。首先要迅速启动网络新闻发言制度,开展与网络媒体的联系协调,系统化有节奏地经核实的权威信息,阐释政府政策,回应质疑,消除误解,化解矛盾;其次要充分发挥自属主流网站作用。主动设置网络议题,集中以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就事件最新发展作真实,尽可能地把网民都吸引到自属网站上来,确保舆论的主流按网站设计的方向前进。

发挥权威媒体作用,孤立非主流言论。最大限度地争取传统媒体的支持。报纸、广播、电视传播信息虽不如网络快捷,但其权威性却不容动摇。传统媒体的这一优势使其可以在很多方面影响和规范网络信息传播。地方政府可通过在传统媒体发新闻通稿等形式,扩大正面声音的作用范围,消解噪音、杂音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大限度地争取大型门户网站的支持。一般来讲,发生热点事件时,网民通常选择第一时间登录公信力强、影响力大、转载率高的大型门户网站查询相关信息,因此,地方政府应积极与搜狐、新浪等网站建立联系,在这些大型门户网站上搭建权威平台,使网民能够及时查询到权威、准确的信息资料,而不被错误信息所干扰。

发挥舆论领袖作用,增强网上权威声音的力量。拉扎斯菲尔德的二级传播理论指出,当网上各种信息糅合在一起、各种观点激荡时,舆论领袖将成为核心人物,从而对网上舆论起到控制性作用。面对负面舆情,地方政府需注重发挥舆论领袖的作用,努力增强正面控制力。首先要安排知名官员、学者与网民交流,利用权威引导舆论。通过意见权威的理性分析、阐述,澄清虚假不完整信息,引导舆论朝着理性、可控方向发展;其次要在“公民报道者”和“网络意见领袖”中发展“盟友”,通过摆事实讲道路说服对方,使其实现“舆论反转”;最后,挑选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人才,充实到网络评论队伍中,围绕网上热点难点问题,适时发表政策解读文章与正面评论,主动引导网上舆论。

三是建立重大舆情快速反应机制,科学化解舆论危机。应对重大舆情,建立联动应急机制。面对舆情危机事件,地方政府必须及时形成统一高效的决策机制,顺畅有序的危机协调机制,务实有力的危机执行机制,务必及时化解危机,维护社会稳定。这一环节的工作需做到两个有效:有效处理和有效评估。

有效处理即迅速启动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参照危机处理预案成立领导小组、事件监控小组、调查处理小组和新闻小组,各司其责,做好各种走向的应对准备,力争迅速控制事态。同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实施抑制。以“关键词过滤”技术屏蔽敏感词组,通过“删帖”、“锁贴”、“沉贴”的方式冷却、降温热贴,延迟审核和网站新帖等。对网上信息的删除、整理等工作要选择在上网的峰谷时段,避免在高峰期进行,以防事态扩大,引发新的舆论热点。此法虽有争议,但却是目前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利用正确的舆论宣传规避不利影响。坚持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处置与新闻舆论引导同时布置、同时落实。启用“舆论领袖”等负面舆情引导机制对公众进行正确引导,必要时可以深入挖掘事件背景,澄清是非,使舆论危机转化为舆论讨论。同时,对处置事件的行动做出及时解释说明。努力解释事件的具体情况和发展状况,争取将处理原因、处理结果等及时通过相关部门、权威媒体、地方网站向公众,使公众获知事件真相,感知政府的努力和诚意;遵照“合法、合理、合情、有效”的原则处理相关责任人。第一时间查实负面信息所涉事件和相关责任人,及时进行处理。别有用心地对党和社会主义政权进行攻击的敌对分子或故意散布网络谣言引发社会恐慌者要予以严厉打击,对不明真相的人民群众予以耐心教育引导,既要遵守法律,又要考虑社会观感;强化对危机淡化期的信息跟踪和反馈。24小时不间断地对事件进行跟踪和反馈,不间断地对重点网站、重点论坛等进行主题检测和专题聚焦,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利用技术手段继续对事件进行调控,防止事件死灰复燃,真正确保事件平息。

网络舆情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篇10

分析研判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宣传部门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和要求,xxxx处高度重视,围绕xxxx工作,特别是春节两会等重点时期,进一步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一季度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情况

一季度,为切实做好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对全市xxxx宣传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局成立新闻宣传舆情应对工作组,由分管局长负责展开相关工作,制定了相关应急预案和工作方案,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确保“两会”期间涉及应急安全方面舆情平稳,网上网下未有负面信息。

一是做好舆情监控。

密切关注xxxx、xxxx方面舆情信息,与市委网信办、市委宣传部保持沟通联系,每天收集整理相关信息报送局领导,累计报送10条《舆情参考》供领导参考,春节、“两会”期间舆情平稳。

二是做好官网监控。

按照市政府“两会”期间网站运行要求,xxxx处安排了处内值班,全员24小时值班监控网络,随时与市委网信办,市政府技术监管部门和市信息中心保持联系,每天报送运行情况,累计更新官网链接信息30余条,报送市委、市政府工作信息6条,“两会”期间官网运行安全正常。

三是做好社会宣传。

两会期间,xxxx,xxxx等多家网络新媒体“xxxx工作”简讯,阅读量约400余万人次。调度有林区县落实春季森林防火宣传方案。xxxx公众号每天安全应急常识等信息共36条。xx地铁持续宣传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和提高消防安全意识的宣传片。利用高速公路出入口xxxx块、社区xxxx块宣传屏4次大风降温预警提示信息,累计受众约xxx多万人次。组织应急安全教育进社区活动,培训宣讲防灾减灾、应急避险常识,受到社区干部群众欢迎。

二、党员干部网络安全教育情况

一是强化学习。

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网上学习中央省市关于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文件,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党员干部对网络安全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二是强化培训。

利用以会代训等方式,开展网络知识、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培训,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时刻绷紧网络安全弦,共同织牢网络

“安全网”。确保网络与网络信息的可靠、保密、完整、高效。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中做了一定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对网络宣传工作人员的培训不够,适应网络新形势的能力还不够强;二是信息报送还不够及时、全面,主动与上级部门对接、请教、请示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四、存在的风险点

一是对本单位管理的门户网站、新媒体平台等舆论阵地的建设与管理管控如果不到位,有可能出现、传播不实言论的情况,造成负面影响。

网络舆情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篇11

关键词高校舆情网络环境预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5.02.002

CollegePublicOpinionMonitoringModeundertheNetworkEnvironment

XIYunpeng,HUYe

(Hu'nanUniversityofTechnology,Zhuzhou,Hu'nan412007)

AbstractAtpresent,thedevelopmentofnetworkinformationtechnologyhasledtotheemergenceofnewuniversitymonitoringpublicopinionofthesituationandcharacteristicsofpublicopiniononhowtoeffectivelymonitorandguidethegrowingsocialworkersanduniversitystudentshaveconcernandattention.Fromtheaspectsofpublicopinioninstitutionsuniversities,teambuilding,workprogrammodeandonlinemediautilizationofuniversitymonitoringpublicopinionexplored.

Keywordscollegepublicopinion;networkenvironment;warningmode

互联网及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对高校大学生政治态度、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职业选择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智能终端的普及对高校青年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的影响越来越亟需关注。高校学生作为一个接受知识的群体有着独特的学习和生活氛围,这就决定了他们具有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和辨别是非能力相对薄弱的特点,他们有激情,易冲动的特点使得高校学生难以对迅速扩散的舆情做出冷静正确的判断。相反,如果失去正确的引导,学生的介入往往会让高校舆情变得更加复杂。

1高校舆情概念及其研究目的

所谓的“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人们对于社会中各种现象和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对于“舆情”,目前尚无公认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舆情包括主体、客体和载体等三个要素,舆情主体包括个人或者社会群体,舆情客体包括各种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活动等,载体则是连接主体和客体的要素。

高校舆情是指高校师生对于他们所关心的或者与之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要研究高校舆情,就必须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规律和舆情规律,从而有效监控和正确引导舆情,具体来说,高校舆情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了解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对当前的热点问题或者与其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所持有的态度和意见。其次,就是要研究高校舆情的特征和规律,要对高校舆情的特点进行分析,剖析各个要点,对于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从而掌握其变化规律及其影响程度。另外,要及时监控和引导高校舆情,采用多种科学合理的途径,及时获取舆情、分析舆情、判断舆情和引导舆情。

2高校舆情监控模式

由于高校学生的一些特点,高校舆情信息在整个的产生、发展过程中的演变有其内在规律。而对高校舆情的研究,就是要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而让学生的身心健康良性发展。高校舆情监控离不开高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重视,也离不开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高校应该要根据当前时代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有效监控和正确引导高校舆情。高校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建设舆情监控模式,包括设置相应机构,建立舆情监控队伍,建立相关管理程序制度,形成沟通渠道及保证渠道的畅通等,只有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学合理的高校舆情监控模式,才能真正做好高校舆情管理,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2.1舆情信息工作机构的层级管理模式

高校要实施舆情监控,就必须要及时掌握学校的舆情信息,而舆情信息的获取需要从各个层次中获得,具体来说,要建立一个舆情信息管理系统,这个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划分为学校、学院、系、社团和班级五个层级。高校领导应该要重视舆情信息中心的建设,要由宣传部门的领导来牵头组建,由党政工团、学生会、信息专家等组成。

高校的舆情信息管理系统中,学院的舆情信息站是指各个学院的舆情信息管理组织,系舆情信息站是指各个专业系中党政工团和学生会参与的信息管理组织,社团舆情信息站是由各个社团或者学生自发组织的收集舆情信息的群众团体。在高校的舆情信息管理系统中要设立绿色通道,从而确保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上报到学校的舆情信息中心。

2.2舆情队伍建设模式

高校的舆情信息的主体是学生,真正要做好舆情信息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涉及高校的各个方面。因此,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舆情队伍,就必须全方位着手。在这个舆情队伍中,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学校领导应该要领导舆情队伍,宣传部门、学工部门、团学会和学生社团要紧密配合。

教学系统和行政系统中的各个部门都要参与其中,特别是教学系统中的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和心理教育教师都应该主动关注大学生的舆情,并且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引导舆情;学校的保卫科也应该要根据学校或者主管部门的安排,及时收集舆情信息,并对其进行预警或者应急处理等工作。

高校的教师和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他们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状态了解最多,对于学生面对敏感问题的反应也都十分清楚,因此,教师们应该要做好学生的舆情引导工作,要对学生进行教育,也要及时向舆情信息组织反映相关问题。

而大学生的群体组织,包括学生会和社团组织,也应该在高校舆情信息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学生会下属的宣传组织要在各类活动中宣传正面舆情,传递正能量;其次,各种社团应该要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以利用相关舆情或者社会热点问题来进行舆情引导。

2.3舆情信息工作的程序控制模式

高校进行舆情监控工作的时候,必须要建立良好的舆情机制,制定正确的工作程序,实施良好的运行方法,根据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将高校舆情信息工作分为六个环节。

首先,要及时发现舆情。高校舆情监控机构必须要建立一套快速发现和掌握舆情的机制,各级舆情信息站都必须以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有效地发现舆情苗头,准确把握舆情的动向,快速对舆情进行判断并及时向上级组织汇报。

其次,舆情的收集和整理。舆情的收集和整理是舆情引导的基础,只有全面、真实地掌握舆情信息,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才能及时发现舆情动向,并做出预警。因而,高校舆情监控机构要建立有效的舆情收集和整理平台,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舆情信息并进行有效的过滤和存储。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QQ是舆情收集的渠道,高校舆情监控机构必须对这些网络交流平台进行监控,从而掌握舆情信息。

再次,舆情的分析和甄别。对于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要进行分类,提取出信息关键点,并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挖掘数据和信息,从而生成和重组舆情信息,进行做出预测。舆情的分析和甄别是舆情预警环节的基础。

第四,舆情预警和应急预案。高校舆情监控机构在收到对舆情的分析报告之后制定出应急预案,舆情监控机构将应急预案通报相关部门,为相关部门的最终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应该要特别注意学生的舆情动态,防止非理的发生。

第五,舆情报送。高校舆情报送包括校内报送和向上级报送。及时的报送是防止突发事件发生的重要方式和关键环节,只有及时报送舆情,才能及时制定预警和应急预案,确保决策者做正确的决策。

第六,舆情引导教育。舆情引导教育是高校舆情监控的关键,由于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因此,教育始终是学校的根本,舆情有其特殊的地方,“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及时有效的疏导才是化解校园的不二法门。因此,当突发舆情出现之际,高校各部门要在舆情中心的部署下及时有效地进行引导教育,把疏导放在首要位置。

2.4网络媒体的利用和监控模式

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将人们都连接到了一起。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利用网络来监控和引导舆情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首先,利用高校校园媒体来把控舆论。校园媒体是高校舆论的主要舆论武器,其对于整个校园的舆情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的校园媒体不仅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更应成为高校舆情宣传的重要阵地。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校园媒体还理所当然地承担着引导舆情,把握舆情,提升校园管理者舆论引导力,营造和谐校园舆论氛围的责任。因此,高校舆情监控组织应该要加强对校园媒体的管理,特别是新兴校园媒体,如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校园网、高校BBS、贴吧等,这些新兴媒体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有些甚至还会影响社会舆论。所以,高校毕业建立专门的舆情监控机构,密切关注校园媒体,对于非理性言论要及时发现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其次,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对大学生运用的各种网络信息工具进行了解,掌握这些信息载体的特点和运行规律,从而收集相关的舆情信息。比如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网络论坛,能够及时反映高校学生的情绪动态和思想动向;相关新闻网站的新闻及其跟帖;高校学生的微博和博客,是学生反映情感动向的重要平台。这些网络信息工具,是学生舆情信息的载体,必须引起高校舆情监控机构的重视。对于这些网络舆情的研究、管理和监控,是高校舆情监控机构的重点,也是重要课题。高校舆情监控机构应该要利用这些网络信息工具,宣传正能量,引导学生良性的网络互动,控制舆论导向。

3结束语

网络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给不理的爆发与蔓延提供了渠道和平台。当前,各种社会时有发生,高校作为重要的教育机构更为全社会所广泛关注。高校学生是一群正在成长的青年,他们的内心敏感,价值观尚不稳定,情绪起伏波动大,容易偏激和冲动,这些特点容易导致非理的发生,加强对高校舆情的监控与引导就显得尤为紧迫。因此,高校的舆情监控机构应该要调节舆论内容,掌控舆论导向,实现高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有效沟通,从而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葛晨光.高校舆情及其引导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8(2):78-80.

网络舆情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篇12

关键词:党委网络舆情管理研究

在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随着网络政治的演进以及电子政府的全面推进,由于互联网具有自动互动的特性,从而成为各基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以及思想碰撞的舆论渠道。一些虚假、有害的信息和错误的观点也充斥其中,扰乱了网络舆论功能的正常运行。如果缺乏有效的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容易为各种势力所利用,危害社会国家。因此,必须着力加强对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有效监控管理,从而保证网络舆情环境的和谐稳定。

1网络舆情的概念

目前,国内关于网络舆情的定义比较赞同曾润喜博士的观点,其将网络舆情看做是由各种事件刺激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以及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可见,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范围内,网民围绕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变化,作为主体的网络民众对事件表达社会政治态度的一种反映。此外,网络舆情还表示在网络中出现的各种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现象、问题,网民对其所表达的信念、态度以及意见和情绪等交错表现的总和。

2当前一些党政机关应对网络舆情的误区

虽然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但是其出现和发展作为一般双刃剑也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由于各级党委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主体不到位以及管理机制不完善,从而造成网络舆论监督法律法规也不完善。此外,缺乏科学管理机制和存在偏颇心理的网络舆情在应对网络舆情能力上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思想认识滞后

第一,没有很强的主体意识。按理说,网络舆情的管理主体应当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但是自从网络快速发展以来网络舆情的管理仅停留在行业和网民自律的基础上。从网民年龄结构来看,年轻网民占据了绝大多数,但是他们容易在情绪上走极端;从文化层次来看,大多数网民处于高中以及大专以下,文化层次较低以及隐蔽的发言者身份,从而对其缺乏有效的监督。网民对于事件的评论也并非完全客观全面,并且难免会带有强烈的感彩,因此,仅仅以来行业自律或网民道德修养对网络舆情进行管理没有太好的效果。第二,没有很强的责任意识。有些地方党委政府在处理舆情危机事件的时候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无法从党和国家的利益出发,从而隐瞒事实真相并放任舆情发展,不仅导致局部问题全局化以及简单问题复杂化,更导致人体问题公众化以及一般问题热点化,从而不仅损害了党委政府的形象,更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三,没有很强的危机意识。由于有些地方党委政府认为网络舆情不但没有价值,又没有影响力,从而忽视网络舆情而缺乏危机意识,对于网络舆情仅仅进行事后围堵而忽视了事前控制。

2.2应对能力滞后

第一,学习主动性不强。有的领导对于网络以及网络的各种功能根本不了解,从而置身于网络之外;第二,缺乏能力。对于网络舆情和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有些党委还不能够适应,从而很难有效的引导、控制和解决问题。

2.3机制体制滞后

第一,由于工作方法陈旧落后,从而无法正确引导舆论。采用传统的捂、堵、删的方法而降低了党委和政府的公信力;第二,部门之间由于缺乏完善的应对机制而缺乏沟通。由于部门之间衔接不够且渠道不畅通,从而无法形成整体联动模式。

2.4法律法规滞后

近些年来,为了给清理网络不良的舆论提供法律依据,我国制订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互联网管理法律法规,但是目前还没有出台一部明文规定的法制,因此,关于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在总体上不适应互联网的普及进程。

3加强党委对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思考

3.1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舆情意识

第一,消除传统认识误区。由于网络舆情具有主体多元化、影响广泛性以及聚焦持续性等明显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在化解危机的时候,各级党委已经不能够在沿用惯性思维。为了有效提高各级党委民主决策以及科学决策的执政能力,网络舆情作为党委发现问题的“显微镜”,反映民声的“民意库”以及体察民情的“晴雨表”,党委政府必须站在提高党的执行能力的高度认识网络的深刻影响,从而把握网络的发展趋势。第二,树立牢固的民本意识。为了正确有效的引导舆论,各级党委在处理网络舆情的时候除了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外,还要具有开放明朗以及包容理性的心态和理念,此外,面对网民还要真诚的“敢说话,说真话,会说话”。第三,摒弃封堵思想。由于网络打破了时间、空间以及属地的限制,因此,各级党委在面对网络舆情的时候既然无法封堵,那就不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面对。为了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控制,各级党委政府应当采取多疏少堵和及时准确权威信息的方式。

3.2抓队伍建设,推动舆情引导力量整合化

注重发挥各方优势,有效整合各方资源,舆情引导力量不断加强。一是组建网络舆情处置工作联络员队伍。选聘政治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熟悉网络知识的干部作为网络舆情处置工作联络员,负责网络舆情的收集、编辑和报送工作,较好解决虚拟社会应对能力脆弱问题。采取以会代训形式,不断提高联络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确保及时发现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掌握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最佳“黄金时间”。二是建立网络舆情阅评制度,组建网络舆情阅评员队伍,加强网络信息分析,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三是建立网络舆情研判引导队伍,完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制度。

3.3加强学习培训,提升应对能力

为了在应对网络舆情的时候,提高党委的话语权而占得主动权,必须充分提高其科学运用网络的能力,对此可以组织党委进行学习、培训以及讲座和现场进行模拟等。一要直面网民、收集民意;二要主动参与,良性互动;三要及时,信息公开;四是落实互联网舆情处置的干部问责。对于互联网舆情的处置要落实干部问责,一方面可以让干部对网络舆情反映的问题予以重视,从而更好的提高其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对于社会矛盾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化解;另一方面也将各级干部的工作状态置于网络舆论的监督之下,使互联网成为干部廉洁自律的一面镜子,从而提高社会的公共监督效果。

3.4推进和完善互联网管理机制建设,做好舆情导控

要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推进和完善互联网管理机制建设。进一步构建具有综合管理职能的有效机制,实现对互联网管理效能的提升。

第一,为了在发生危机的时候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主动权,应当建立包括总体应急预案、分项应急预案以及活动应急预案在内的网络舆情应急预案体系。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危机划分为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四级,在化解危机的时候根据危机的等级调动与之相对应的资源和力量。第二,为了满足人们对公共信息的需求,通过建立新闻发言人和新闻通报制度适时组织网上信息。此外,为了最大限度的防范舆论危机的传播,一定要增强把握和引导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抢占舆论引导先机和主动。第三,在部门之间建立协同工作机制。采用党委和政府部门同时参与的“双轨统一分级管理制”,为了形成合力共同参与舆论引导工作,可以通过沟通和职责互补来确定一个协调结构,对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进行协调。

3.5完善网络法律体系,加强舆情监管

首先,针对网络舆论监督侵权和犯罪立法,应当相对完整、系统全面并自成体系;其次,要求与原有的其他法律法规相互协调和互为补充,对现有法律资源进行综合整理后明晰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责任、监督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加快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此外还包括对论坛版主实行实名认证制度等,以明确法律责任。

3.6重视网络“意见领袖”作用

目前很多大型论坛都注意培养论坛的“意见领袖”,将其代表性的言论置顶和加精,利用他们的威望来强化舆论效果。因此党委也可以借鉴此方法,通过恰当的方式与网络“意见领袖”进行沟通,引导他们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理解政府解决种种复杂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实际操作,从而达到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的目的。

3.7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将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作为网络法制建设的重要补充,通过二者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第一,为了形成网络空间自律规范,建立以网络礼仪、业界伦理守则以及ISP行为守则为主的自律规范体系;第二,加强网络主体道德修养,培养网络主体道德自律精神;第三,为了对网络内容和行为加强监督,通过推广和落实网络实名制逐步做到以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身份登记入网;第四,鼓励全社会积极的参与网络道德建设。

4结论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社会,确保社会的安定、稳定,是党和政府目前最关心的头等大事,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舆论是社会的推手,是复杂社会的催化因素;网络舆情在某种情况下是社会风云变化的绸缪未雨,甚至是社会的“晴雨表”。在网络环境下,网络舆情对社会影响巨大,随着“网络政治”的演进和阳光政府、电子政府的全面推进,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在新形势下如何利用网络征集民意、收集舆情以及做出决策解决问题是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考验。

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舆情意识,绷紧网络舆情作用这根弦。要抓好网络监控队伍的建设,加强学习培训,提升他们应对舆情变化能力,推动舆情引导力量整合化。同时,必须完善网络法律体系,加强舆情监管,保证舆情监控执行的顺畅。要推进和完善互联网管理机制建设,做好舆情导控。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对网络“意见领袖”作用,我们也应该时刻予以重视。最后,不可忽视的是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确保网络成为党和群众、政府和群众紧密联系的平台,使网络舆情真正成为民情民意上传、党和政府了解民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和危机的重要纽带,保障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建华.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策略[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2]张荣臣,谢英芬.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党员干部读本[M].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年3月第一版.

[3]中央纪委宣传教育室.反腐倡廉10大热点问题[M].中国方正出版社,2011年3月第一版.

[4]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问题面对面(2008)[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

[5]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二十讲[M].新华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6]邸彦彪,李向春.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其导控[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1(1).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线上教学技术问题及对策范例(12篇)

    - 阅0

    线上教学技术问题及对策范文关键词:管理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科;实证领域;规范性研究;技能型教育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264-03管理经济学.....

    电工基础实习报告范例(12篇)

    - 阅0

    电工基础实习报告范文篇1关键词:电路实验;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TM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3)08-0000-01《电路分析基础》是我校电子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教学.....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