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技术问题及对策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线上教学技术问题及对策范文

关键词:管理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科;实证领域;规范性研究;技能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264-03

管理经济学是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类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其内容框架是围绕着企业决策行为展开的。近年来,公共管理类专业也逐步引入开设了这门课程,目的是将企业管理决策的思维和方法引入到公共部门管理之中,培养学生在“公域”内理性思考和理性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公共部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更新。

目前,国内多数管理经济学教材基本上是为企业决策量身定做的,教学内容和案例选择都带有浓厚的“商业化”色彩。如果直接沿用这些“企业版”的管理经济学教材,学生往往会产生很多困惑和认识上的误区,例如认为管理经济学仅仅是微观经济学在公共领域的一个“翻版”,两者没有太大的区别。笔者认为,要廓清误解和困惑,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就需要回到这门课程教学的“原点”――厘清这门课程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明确这门课程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中的位置。只有在澄清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言及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实现管理经济学的思维框架、分析工具和决策技术与公共管理实践的对接。否则,这门课程就易于孤立于整个公共管理学科课程体系之外,弱化了其存在的意义。

一、承继与分野: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者关系的定位

厘清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是理解管理经济学、搞好课程教学的一把“钥匙”。从学生认知的角度讲,弄清楚这个问题相当于从总体上把握管理经济学的脉络。从教学内容上看,管理经济学涵盖需求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决策、长期投资决策等内容,这些知识板块与微观经济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如果我们透过内容架构,对两门课程的目标、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研究焦点和分析工具进行检视,就会更全面准确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以在两门课程中均属于教学重点的需求理论为例,比较这两门课程在涉及这个问题上的耦合区和分歧点。下页图1中实线部分是属于微观经济学中涉及需求理论的知识内容,虚线部分是属于管理经济学的知识内容。图中可以看到,同微观经济学一样,管理经济学也承继了新古典主义方法论,以“理性的经济人”作为假设前提,以消费者理性选择模型来刻画消费者的行为,研究焦点都是资源最优配置问题,均采用了边际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方法。但是,微观经济学的终极目的是诠释和细化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所以侧重于市场均衡分析――市场力量能否推动相互联系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同时达到均衡,需求理论仅仅是市场均衡分析的一个构成要件。而管理经济学是为企业和公共部门决策服务的,所以侧重于需求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在理论推导出需求曲线以后,就需要运用回归技术,利用既往数据或者市场调查数据拟合出经验性的需求曲线,以此作为预测和决策的依据。正如管理经济学学者曼斯菲尔德指出的:管理经济学试图把纯理论分析问题和日常决策联系起来,前者为经济理论家兴趣所在,而后者则是管理者所必须面对的。

此外,两门课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也是迥异的。在下页图1中,我们不难发现,从严格意义上讲,微观经济学和管理经济学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微观经济学试图描述市场经济如何运行,而不涉及怎么运行的问题,属于实证领域(解决“为什么”、“是什么”两个问题);管理经济学则主要是规范性研究,解决“应该怎样”的问题,具体说,就是建立一系列规则和方法以“告诉”企业和公共部门“应该”怎样决策,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管理经济学要采用了线性规划、博弈论等等这些数学工具了。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同属于新古典经济学体系,在基本方法论上是一致的,并且,管理经济学“借用”了微观经济学很多分析方法。两者的根本分野之处是课程目的和所研究问题的性质上,其他的差异都是由此衍生而来的。具体到教学过程,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认为可以在管理经济学知识内容正式讲授之前,选择某个学生熟悉的教学内容,采用图示方法,与微观经济学进行对比较,通过对比可以帮助学生对管理经济学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也减少对教材中大量数学内容的“恐惧感”。

二、技能型教育:管理经济学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合理定位

在不同学科背景下,管理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是有所差异的。因此,合理的定位对于公共管理“视野”下管理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定位合理既可以帮助教师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以公共管理学科在英国的形成史为例来观察管理经济学的课程定位。20世纪20年代,公共行政学科已经在英国诞生,其课程设置以政治学、法律、社会分析等社会科学课程为主,课程目标是培养行政官员。1979年撒切尔内阁发起“新公共管理运动”,这个运动触发了英国公共部门管理范式的转变。政府开始要求公务员具有私人部门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技术,例如重视公共服务的市场需求和顾客反馈,重视成本核算等等;要求公务员更像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的公共管理者,而不是行政官员。这一需求的转变导致英国大学中公共行政专业发生嬗变,传统的以社会科学为主的课程组合开始转向以经营和管理科学为基础的课程组合,管理经济学、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的进入标志着新学科――公共管理学科的逐步形成。由此可见,管理经济学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定位应当是为未来的政府公务员提供管理、决策方面的技能性教育。更进一步讲,管理经济为公共管理学科“贡献”的是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试举例如下。

例1,根据需求理论,我们知道商品需求量和这种商品的价格、消费者收入、替代品的价格等因素存在着数量上的关系,但是经济理论并没有告诉我们需求函数的具体形式,通常设定为线性形式仅仅是为了理论上的方便,这样的需求函数是无法进入实际操作层面的。如果公共部门要对香烟征税就需要知道香烟的价格弹性,以此做出征税决策;公共电力部门制订长期生产能力计划就需要预测出用户对电力的需求量。这些都离不开需求函数的经验估计。管理经济学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通过既有数据拟合出需求曲线,这具体地涉及到数据采集(消费者调查或者市场试验)、模型设定、数据拟合、模型识别、模型检验、残差分析、参数的经济学解释等知识点。经过这样的程序就能得到比较可靠的需求曲线供决策参考使用。当然,这样的工具也可以用于成本函数的估计。

例2,现代公共管理强调公共责任机制,以绩效评估强化公共部门对公众和国家权利机关的双重责任。管理经济学中的线性规划技术正是进行绩效评价、优化资源的强有力工具。这个工具帮助管理者怎样以最佳的方式在各项经济活动中分配有限的资源,以便最充分地发挥资源的效能去获取最佳绩效。1985年荷兰的Rijkswaterstatt利用线性规划技术制定了全国水管理政策,年均节省开支1500万美元;1989年SanFrancisco警署利用线性规划技术制定巡逻时间表来安排警员工作,年均节省开支1100万美元。可见,对于具体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线性规划技术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无论从公共部门管理的的实际需求、学科的形成史,还是课程的自身特色来讲,管理经济学都应该定位在技能性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的教育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应当围绕着这个定位展开。这样的课程定位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认为,在技能性教育的定位下,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精讲理论性内容和用于理论推导的技能方法,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微观经济学中相对应的部分,突出“实用性”的分析方法和工具的教学,例如计量经济学方法、线性规划技术。实际上,这两种方法已经成为国外公共管理领域主流性的管理工具,这应当引起中国公共管理学术界足够的重视。

三、特色化与实用性:案例选择的两个基点

案例教学法是近年来公共管理学界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管理经济学而言,案例教学使学生象征性地步入特定决策者位置,体会、熟悉乃至掌握公共部门决策的对象、程序和方法。某种意义上讲,案例教学法是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通过“案例示范”使学生掌握各知识点,即决策的方法和技术,也能够使学生积累未来解决类似问题时可以诉诸的经验。目前,在各类管理经济学教材中虽然包含了很多案例,但是其中大多数以企业部门决策为对象,即使涉及到公共部门,也不完全是以公共部门的管理决策作为分析对象。例如,涉及到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行为时,多数教材均将这个话题延伸到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及政府管制问题上,以诸如中国电信这样的企业作为案例来研究企业行为以及政府管制行为。实际上,这部分内容和这种案例更多地属于政府管制经济学或者公共政策分析的范畴,与管理经济学所研究的公共部门管理没有太大的关联性。

笔者认为,鉴于管理经济学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定位是技能型教育,相应的案例选择就应契合学科、专业背景和培养目标,突出案例的“公共管理”的特色以及实用性。具体地讲,案例的选择要结合公共管理学科各专业的特色,多采用相对应公共部门的管理事件和场景作为案例。例如,讲授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预测经济变量时,“企业版”管理经济学可以采用企业销售量的预测来作为案例,在财经类高校开设公共管理专业中,就应该采用诸如预算支出或税收收入这样的财量的预测作为案例。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时间序列预测法,又体会了财政部门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实用性是案例选择的另外一个基点,这个基点要求所选择的案例应具备可操作性,学生在未来管理实践中可以“复制”从案例中学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例如最优化技术这部分教学中,照搬微观经济学的案例,以既定量货币在衣服和实物之间如何最优配置作为案例,显然不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如果选择基础设施,例如高速公路最优规模如何决定作为案例,则更贴近公共部门决策的实际。

相对于传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学者平时重视收集、整理和编写案例教材,建立内容丰富的案例教学库。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的第一要务,目前国内有关公共部门采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如计量经济学、线性规划等技术来进行管理的案例尚不多见,已有的案例比较粗糙。笔者认为在把握特色化和实用性的基础上,可以引进一些国外的案例,国外案例相对成熟,可操作性强,而且对中国公共部门管理的改革,例如预算管理改革,也具有借鉴示范意义。

四、结语

1951年美国学者乔尔・迪安教授著作的出版标志管理经济学的诞生。今天的管理经济学已经吸收经济学、管理学、决策学等学科的精粹,发展成为一门对企业和公共部门管理具有基本方法论意义的学科,涵盖了管理决策中几乎方方面面的问题。中国公共部门管理改革正方兴未艾,其成效既取决管理思想的变革,也有赖于管理方法上的“量变”。有鉴于此,改进管理经济学在公共管理各专业中的教学方法,突出技能教学,编写精当的案例,必将培养出新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加速中国公共部门管理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埃德温・曼斯费尔德.管理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17.

[3]宁骚.公共管理类学科的案例研究、案例教学与案例写作[J].公共管理科学,2006,(1):34-35.

线上教学技术问题及对策范文1篇2

[关键词]Web2.0;高校;教学案例;评析;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杨琳(1982—),女,山西运城人。实验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E-mail:。

一、问题提出

Blog(博客)、Wikis(维客)、Facebook(脸谱)及SecondLife(第二人生)等Web2.0工具以其良好的交互性及丰富的用户参与性,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国内外的教育研究者纷纷开始思考这些Web2.0工具的教育应用潜质,希望在利用Web2.0工具改变我们的交流方式的同时,深入分析如何利用这些Web2.0技术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探究、知识建构及共享。美国的一个官方调研发现,56%的年轻人利用社会网络站点、MySpace及Facebook等Web2.0工具开展创作活动。[1]Attwell认为,这些Web2.0技术已经成为年轻人主要的交流方式,如果我们的高校教师还不能与时俱进,那么师生之间的沟通将产生障碍,教学效果也便可想而知。[2]

本文以Blog、Wikis、Facebook及SecondLife等四种在美国高校教学中常用的主流Web2.0工具为研究对象,针对每种Web2.0工具选取一个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案例的选择覆盖不同学科,以保证案例的代表性及可推广性。在对每个具体案例进行描述之后,对案例的特色及需要改善的内容进行评析。在评析结果基础上,借鉴美国这些先进的教学经验,提出基于Web2.0教学案例的应用策略,应用于广州大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应用问卷调查及F检验等数据收集与统计方法,分析数据与验证策略的应用效果。

二、美国高校基于Web2.0的教学案例评析

(一)美国高校教学应用Blog的案例评析

马萨诸塞州北安多弗的梅里马克学院在电子商务班的“信息系统”课程中引入了Blog工具。[3]该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在Blog中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对课堂中的讨论进行反思。

1.有效激发学生在学习中使用Blog的动机

教师鼓励学生们自己去寻找最适合的Blog工具,而不是强制要求使用某个Blog工具。这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主动探究的意识;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对比和分析各种Blog工具的过程中,掌握Blog工具在教育教学中的主要功能。这对于教师将Blog工具引入课程教学起到良好的先导作用。

2.培养学生不断反思的意识

教师要求学生每周在个人Blog中对该周的课程学习进行总结,主要包括对个人感兴趣主题的深入思考及对课程教学难点的再认识。通过这种有规律的不断反思,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认识,又可以培养学生课后利用Blog反思的意识,并将这样的学习习惯迁移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这些反思日志也构成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电子档案袋,有利于教师对其学习成果进行过程性评价。

3.提高学生知识共享的意识与能力

学生们在教师提供的大量案例中选取其中四个,并在Blog中对案例进行分析。学生要浏览其他同学在Blog中的案例分析,并对之进行评论。这样,虽然每个同学只阅读了四个案例,但可以在其他同学的Blog中看到其他案例的分析,这对培养学生知识共享的意识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在个人Blog中援引其他同学的内容可以得到附加分,是促进学生之间知识共享的外部因素。这种外部因素可以在Blog融入教学的初期使用,要真正利用Blog达到知识共享与个人提升的目的,还需要提高学生撰写Blog日志的水平。

(二)美国高校教学应用Wikis的案例评析

在美国布兰迪斯大学的“人机交互”课程教学中,利用Wikis开展“人机交互”的小组设计项目。[4]

1.丰富的脚手架页面设计,为学生创设最邻近发展区

由于Wikis是一种开放的、自组织的社区,如果教师不加任何引导地将其引入课堂教学,必然导致教学主题的偏离及教学目标的模糊。因此,我们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探究意识的同时,仍要重视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有利的引导与协助。本案例中,脚手架页面的设计便是利用支架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支持。支架式教学是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概念框架。[5]

2.基于Wikis的在线协作与面对面混合学习模式

2007年,Basbson调研小组、Sloan-C和Edubentures联合发表调研报告《混合学习在美国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报告中指出混合学习和在线学习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很好的发展前景。[6]因此,不论网络技术如何发展,在线学习工具如何更新,在线学习始终无法完全替代课堂教学。尤其在学习内容的探究性及发散性较强时,教师的集中指导与交流更是必不可少的。本案例中,学生的任务是进行设计项目的研究,在基于Wikis开展在线协作的同时,学习小组定期在课堂中向教师及其他学生汇报小组项目研究的进展,这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把握每个小组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另一方面也为组间的交流创造了机会。

3.协作小组的合理划分

本案例中,学生小组的规模从2人到4人不等,而根据对学习过程中Wikis页面的平均编辑者人数及页面被编辑的平均次数统计发现,人数较多的小组利用Wikis进行协作的频率及质量相对较高。因此,在基于Wikis的教学分组中,完全由学生自愿分组的方式需要适当调整。有良好组织结构的分组学习效果将远胜于单个个体或任意分组的效果。[7]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规模确定小组人数,根据协作学习的一般规律,每个小组的人数控制在4~6人为宜,一方面小组成员人数足以完成任务,另一方面又便于组内明确分工,避免出现“搭便车”的现象。

4.重视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评价

本案例中,教师通过统计每个学生创建的页面被浏览及编辑的次数及每个学生浏览及编辑他人页面的次数,对学生利用Wikis参与协作学习的程度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协作学习评价中重小组成果评价、轻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的积极性。

(三)美国高校教学应用Facebook的案例评析

Facebook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网络网站,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JacobSchroeder在“有机化学实验”课中引入Facebook。[8]Facebook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是辅助教学,即作为学生课后的交流空间。

1.与原有系统同时并用的推广方式

案例中的学校已有开展课后交流的平台,教师并没有强制性地替换原有的系统,而是采取学生自愿选择的方式,在课程教学中推广基于Facebook的沟通与交流。这样的方式可以避免由于强制性更换平台引起学生的不满,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此类教学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2.教师对学生间交互的策略性引导

本案例中,教师对学生基于Facebook的交流有一些具体要求,如学生可以利用Facebook讨论课程作业,但是不能直接询问作业的答案;只能就实验过程中的某个问题向教师或其他同学寻求帮助;学生回复问题时,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只能解释问题解决的办法或者建议。这样就避免了很多学生到Facebook抄袭他人作业的行为,有效地引导学生的课后交流。

3.建构学生使用Facebook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案例中,教师未能制定学生使用Facebook的评价指标体系,没有对学生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导致学生使用Facebook进行交流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使用Facebook等社会网络软件时,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中包含三个部分的内容:(1)Facebook的使用强度,包括拥有好友人数、在站点花费的时间等;[9](2)用Facebook向其他同学发问及回帖的数量;(3)用Facebook与老师交流的程度。

(四)美国高校教学应用SecondLife的案例评析

SecondLife是一种典型的虚拟世界工具,虚拟世界环境可以作为基于问题的学习活动的平台,供学习者开展虚拟的讨论与共享等活动。[10]2009年秋季,美国东南部一所大学在非母语英语课程中的“听说”课中使用SecondLife开展基于任务的交流。[11]

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SecondLife的应用方式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针对性地选择虚拟世界的应用方式。由于该课程是非英语母语课程的听说部分,因此,教师主要利用了SecondLife的语音聊天功能。M.C.Mayrath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要应用SecondLife开展教学活动,必须明确告知学生该学习活动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关系,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活动。[12]

2.基于任务驱动的在线交流,提升学生的协作及决策能力

本案例中,学生利用SecondLife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基于任务驱动的。围绕指定主题的讨论任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SecondLife的语音聊天及化身的体态语等;拼图任务,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利用SecondLife进行在线听说及沟通协作的能力;决策任务使学生不但达到了教学目标中认知与技能的部分,更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以提升,培养学生的决策意识与能力。

3.注重形成性评价,有力引导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线学习活动评价,往往由于学习过程记录的不便等原因影响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与公正性。本案例中使用Camtasia对学生在SecondLife的活动进行准确记录,教师通过观察Camtasia记录的内容,对学生执行学习任务的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三、基于Web2.0的教学应用策略与效果

通过对美国高校中开展的基于Web2.0的教学案例进行评析,借鉴美国这些先进的教学经验,从而提出基于Web2.0的教学应用策略,并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效果验证。

(一)基于Web2.0的教学应用策略

基于Web2.0的教学应用策略包括:教学准备阶段策略、教学实施阶段策略及教学评价阶段策略,其路线图如图1所示。

1.基于Web2.0的教学准备阶段策略

(1)确定学习目标,选用某种Web2.0工具

本文以Blog、Wikis、Facebook及SecondLife等四种在美国高校教学中常用的主流Web2.0工具为研究对象。各种Web2.0工具具有多种不同的教育功能,选择哪种Web2.0工具,主要应用Web2.0工具的哪些教育功能是需要首先明确的问题。根据上述案例评析,学习目标是确定这些问题的主要依据。比如,学习目标是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与反思的能力,则选择更适合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的Blog工具,且主要应用其撰写反思日志的功能;如果学习目标是提高学生与多种知识背景的学习者开展广泛交流的能力,则选择Facebook等SNS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在广州大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学习目标之一是提高学员利用Web2.0工具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因此,在培训中选用的Web2.0工具以Wikis为主,利用Wikis的协同创作功能。如图2所示,学员利用Wikis对共同的学习任务“学习主题一:如何开展信息化探究性学习?”进行认领、编辑、修改及完善。

(2)培训相应的Web2.0工具的学习应用

在教学中使用Web2.0工具必然涉及工具的选择及基本应用的培训。这些任务要尽量在教学准备阶段完成,如果在主体教学过程中开展这些活动,势必大大影响教学效率。教师要在教学准备阶段选定Web2.0工具,并选择培训材料,面向学生开展Web2.0工具应用培训。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将在教学中应用Wikis工具,就需要在新学期开始之前,将要应用的Wikis工具确定下来,并制作班级的Wikis页面,在页面中展示该Wikis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教学中将如何使用Wikis工具等,以便学习者能够提前做好准备,高效地开展基于Wikis的学习。

2.基于Web2.0的教学实施阶段策略

(1)应用Web2.0工具建构学生学习共同体,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Web2.0工具的主要教育功能是良好的交互及丰富的用户参与性等,应用Web2.0工具促进学生间的协作与交流,是基于Web2.0教学策略中的重点内容。根据社会建构主义及群体动力学等理论,群体间的协作与交流更能够促进学习者知识的建构与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应用Web2.0工具为学生创建不同学习主题的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在共同愿景的引导下,遵守共同体学习规则,利用多种学习资源,开展共同体学习活动,在共同的协作与探究中实现认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技能等方面的提升。

在广州大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学员应用Web2.0工具建构教师学习共同体。如,在“信息化教学问题解决”这一培训主题中,Web2.0工具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过程中发挥以下作用:在问题分析阶段学员借助概念图等工具对问题进行分解,形成一系列子问题,并分析子问题之间的关联关系等;教师学习共同体进行信息搜集时,在Delicious等社会性书签中追踪(Follow)与自己有共同关注的其他人的收藏,以提高信息查询的针对性及准确率,或者通过订阅与问题相关的网站、Blog等,实现信息的定向推送;教师学习共同体进行信息共享时,学员利用Blog、Wiki等工具进行信息的与共享;教师学习共同体进行协作交流时,利用Blog、SNS的评论、转载功能,Wiki的讨论与共同编辑功能来实现,培训教师对学员的社会网络关系的建构、协作交流有效性等进行监控与指导;教师学习共同体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时,利用Blog、Wiki及SNS等呈现该解决方案;学习反思阶段可有效利用Blog、Wiki及SNS等。

(2)加强教师在基于Web2.0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基于Web2.0的教学大多数都是采用“课堂教学+基于Web2.0的在线协作”的混合模式。其中基于Web2.0的在线协作基本都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的,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过程。但是,这些学习过程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很容易影响学习的效率,甚至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如,学生在开展基于Web2.0的协作学习时,往往会出现个别学习者大包大揽学习任务,而其他学习者“搭便车”的现象。教师需要指导学习者分解协作学习任务,根据分解后的学习任务开展协作、交流,并应用Web2.0工具呈现学习结果。教师尤其要向学习者明确小组中每位成员的表现都将影响小组的学习成果,引导小组进行合理分工,掌握小组成员对小组任务的贡献度等。在广州大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学员应用Web2.0工具建构学习共同体,教师则以“共同体推动者”的角色参与到共同体中,对共同体学习活动的开展进行监控与指导,提高学习活动的效果。

3.基于Web2.0的教学评价阶段策略

(1)建构基于Web2.0的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

如果基于Web2.0的教学评价,只通过成果评价及考试/测验等方式对学习者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况进行评价,势必会导致学生应用Web2.0工具的积极性不高,不能真正开展基于Web2.0的学习。因此,要将学习者在Web2.0环境中的学习活动及学习过程纳入学习的评价体系中,并赋予合理的权重,以促使学习者关注教学内容等显性知识的同时,更关注与他人交流、协作中所包含的隐性知识,关注协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等的提升。Web2.0工具可以完整地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如学生Blog学习日志的数量、评论他人日志的数量及内容、学生对小组Wiki页面编辑的次数、每次编辑的内容是否有实质贡献等。这些学习过程相对学习结果而言,更能反映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在开展基于Web2.0的教学时,要加强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关注,对学习者进行持续的评价。在广州大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将学员利用SNS、RSS、社会书签等Web2.0工具建立社会网络关系、参与共同体活动、完成个人任务等作为形成性评价的指标项,对学员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2)开展基于Web2.0的总结性评价与反思

由于Web2.0工具强调的是交互与用户参与,因此基于Web2.0的教学过程必然是动态的、不断调整的。在基于Web2.0的教学过程中,总结性教学评价不是教学过程的终结,而是新一轮教学的起点。教师根据教学评价的结果,对学习目标进行调整。随着学习目标的调整与变更、Web2.0工具的选用,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引导、学习共同体的建构等,都会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基于Web2.0的教学评价相对传统的教学评价,更强调评价反馈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影响。

(二)基于Web2.0的教学应用效果

将基于Web2.0的教学策略应用于广州大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应用问卷调查及F检验等数据收集与统计方法,分析数据与验证策略的应用效果。对广州大学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教师共发放“基于Web2.0的教学策略应用效果调查问卷”35份,回收有效问卷35份,有效回收率100%。通过F检验对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得分率Fi>0.5,也就是说在广州大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应用基于Web2.0的教学策略,有效地提高了广州大学教师以下能力。(1)基于Web2.0反思学习过程的意识与能力。参训学员具有应用Web2.0工具进行反思学习的意识,能够应用Web2.0工具记录学习过程,并能够应用评价量表对基于Web2.0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2)基于Web2.0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能力。学员认识到了应用Web2.0工具协同进行项目设计的重要性,能够应用Web2.0工具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并应用Web2.0工具与他人协同进行项目设计。(3)基于Web2.0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能力。学员能够应用Web2.0工具学习主题,遵守基于Web2.0学习共同体的行为规则,并应用Web2.0工具有效利用共同体的资源。(4)基于Web2.0完成协作任务的能力。学员能够应用Web2.0工具分解共同体的协作学习任务,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应用Web2.0工具充分地参与共同体的学习活动,并应用Web2.0工具表达、呈现协作学习成果。(5)基于Web2.0的形成性评价的意识与能力。学员具有应用Web2.0工具开展形成性评价的意识,能够应用Web2.0工具对他人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并根据形成性评价结果对基于Web2.0的学习过程进行反馈完善。

四、结语

Web2.0工具以其良好的交互性及丰富的用户参与性,近年来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对美国高校教学中应用Blog、Wikis、Facebook及SecondLife的四种教学案例进行评析,并在案例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eb2.0的教学应用策略,即教学准备阶段策略、教学实施阶段策略及教学评价阶段策略,并将这些策略应用于广州大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广州大学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为了进一步开展基于Web2.0的教学应用研究,在后续的研究中将选取多种类型的试验对象开展效果验证,并对基于Web2.0的学习活动进行详细的量化研究,从而更准确、客观地分析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线上教学技术问题及对策范文

冲破困境改造新思路

智慧校园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方式,实现让教师和学生能够与工作和学习、生活一体化的环境。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将教学和管理等学习方式进行融合。实现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的服务,当然校园的信息技术发展也不例外,如今校园的信息化技术也在时刻跟随着社会的步伐,信息技术的使用给学校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智能化教学已经不再新鲜,学校智能化才是追赶的方向。为促进学校人才的培养和服务好学生的一切生活实施,开展教学管理等服务带来了便捷的服务。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加强学校的条件提升,南京医科大学开展了智慧校园建设,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在原有的基础上,打造出更加智慧和谐的校园文化。

从20世纪90年末,信息技术走进校园,学校开始建设网络应用系统。并广泛服务于教育各个领域,各大学校陆续建立起自己的信息化系统,从此学校进入信息化建设的开端。

南京医科大学同大多数高校一样,南京医科大学推进实施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2年)》,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核心理念和坚持“应用导向、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顺应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趋势,创新移动化教学模式,为师生打造方便顺畅的移动校园体验,进一步强化了教育信息化,力争把学校建成一所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医科大学。

由于南京医科大学的无线网络建设时间较早,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当时看来先进的产品,现在已经落后了,如今市场上的先进产品,随着大量可移动智能终端的激增,移动教学、移动学习的普及,以及各种与时俱进的移动应用出台,与各大高校一样,南京医科大学早期的无线安全、认证架构未能考虑到当下存在的多用户、多设备的技术特点,因此无法实现学校对如客户端无感知认证、账号与设备的绑定等技术需求。

南京医科大学之前的无线网络只针对教学楼部署了无线网络,而未能对学生宿舍区域提供信号覆盖,并且早期无线技术在接入性能方面也比较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高密度的用户接入,在未来也不足以支撑如校内视频、数据访问及校外数据访问等应用并行的带宽要求…诸多问题的出现,使南京医科大学决定部署全新的无线网络解决方案,全面升级无线网络,打造智慧化校园。

实现无死角全面覆盖

整个信息化建设由此展开,从起初的基础建设分布到后来的智慧升级。实现数据互通共享、教学资源使用等服务。智慧校园走入教室、宿舍、食堂的每一个角落。

南京医科大学通过高性能Aruba802.11ac无线接入点,为24栋宿舍楼、8处校内餐厅及部分教室进行无线覆盖,提供高速稳定的无线连接,保证每个师生的上网带宽。

根据学校万名师生移动设备的接入需求,南京医科大学经过严格的筛选测试及行业各产品对比分析,最终使用Aruba的802.11ac方案来实现对该校两个校区(五台校区和江宁校区)占地超过1000亩的24栋宿舍楼、8处校内餐厅及部分教室进行无线覆盖。无线网络整体架构采用瘦AP工作模式,由Aruba7240无线控制器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

部署完成后,学生宿舍内、校内餐厅以及教室内区域达到完全覆盖,信号强度≥-75db。Aruba采用最新的802.11ac方案能够满足超过1万名师生对无线网络的正常使用,完全解决了在规模庞大的校区内实现高密度接入和覆盖的难题,真正做到了无死角、无盲区、全网具备无线终端在线漫游能力,达到不掉线、无需重新认证,彻底解决了假信号现象,合理分配了流量。

灵活的认证及接入控制

学校致力于建设高效、安全、智能的移动教学网络,旨在为全校师生提供灵活的校园网接入服务,Aruba基于角色和设备类型的ClearPass安全策略管理系统,帮助学校实现了对教师、学生、访客三类不同群体的接入控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出于成本与管理便捷性方面的考虑,学校希望充分利用现有的SAM计费系统,计划对访问校内网的终端采取免费方式,访问互联网的终端采用采取收费方式,并希望实现用户可以在按时长或包月两种计费方式做自主选择。借助于Aruba强大的用户认证和策略控制体系,南京医科大学校园无线网络可以与现有计费系统及用户数据库无缝整合,实现了基于用户身份、设备类型等多因素结合的接入策略控制。

通过部署业界顶头领先的ArubaAirWave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南京医科大学实现了对基础网络环境的统一管理,可以让网络和信息中心人员实时获得所有远端接入点和控制器的状态信息。为智能、安全的校园网络接入服务策略奠定基础。

与现有无线网络无缝整合

由于信息化建设初期网络建设布局不统一,各部门的业务系统不同,采用不同厂商的产品,使用不同的技术平台,导致了各类信息资源分散,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彼此间无法共享、交互。造成系统中存在大量重复数据、冗余数据、垃圾数据等诸多问题。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智慧校园建设采用“统一设计、分步实施”的方法,Aruba的工程师建议从网络最小改动原则入手,即不针对现有的网络进行任何架构改造,而是直接将连接现有无线校园网的光纤或者VLAN终结到相同校区Aruba7240控制器上,由Aruba7240控制器结合新增的ClearPass的认证服务器提供WebPortal认证功能,并根据认证服务器返回的用户属性确定每个用户的角色以及各自的网络访问权限。这样会将所有流经此端口的用户流量均被Aruba7240无线控制器内置的状态防火墙识别,并根据基于用户的权限策略进行访问控制。

线上教学技术问题及对策范文篇4

关键词: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综合布线课程

随着我国对职业类学校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为了解决中职学生学历偏低、就业薪资偏少、就业发展后劲缺乏等一系列问题,也为了满足中职学生对接受更高等级教育的需求问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模式相应诞生,即中高职衔接。教育部关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重大教育政策及名词解释中,对中高职衔接的解释为: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

当前中高职衔接大体有三种模式:“五年一贯制”“3+2”“3+3”。其中“五年一贯制”和“3+2”模式主要服务小众学生,不具备普遍适用性,因此,研究中高衔接的重点应该是“3+3”分段式中高职衔接模式。中高职衔接教育最核心的内容是中高职课程如何实现无缝对接。

一、我国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现状

当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因为中国文化习俗及历史原因,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各成系统,内部衔接脱节,很多中职毕业生无法顺利升到高职院校继续深造。

笔者认为,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之所以断层和脱节,原因多种多样,但根本问题是中高职教育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系统,其中最突出的是课程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课程设置脱节严重。由于中职类学校和高职类学校生源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导致课程设置完全不同,加上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统筹中高职衔接,导致中高职院校各自为战,课程设置严重脱节。

第二,课程内容重复。由于中高职课程设置脱节,其带来的后果之一必然是中高职院校在相近或相同专业中课程设置重复。

第三,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中职院校以初中学生为培养对象、以技能培养为教育目标设置课程,高职院校则大部分以高中毕业生为培养对象,主要围绕知识能力培养制订教学计划。中高职院校各自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对象设置课程,导致两类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上出现重复,甚至专业技能课倒挂的现象。

二、综合布线课程衔接现状

随着时代的变迁,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布线》成为信息及计算机类专业的必修课,中职类学校和高职院校普遍开设该课程,在技能大赛中也有相关项目的全国类比赛。在苏州市区的中职和高职类学校中,大多数都开设了该课程,每年均有十几所学校参加技能大赛综合布线项目,甚至同一所高职类院校同时参加中职组和高职组综合布线比赛。从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来看,综合布线课程衔接的主要问题是课程内容重复、教学模式不连贯等问题。

就教学大纲来看,网上可搜索到的中职综合布线教学大纲非常多,而高职综合布线教学大纲非常稀缺,即使搜到的,也与中职教学大纲重复,甚至教学目的完全一样。课程框架结构设置也类似,课程教学内容重叠,只是在技术要求上略有不同。而在技能大赛上,中高职类比赛题目也极为类似,只是在信息点数量及光纤类技能点上略有不同。

就教科书来看,中职类综合布线教材已经普遍采用模块化设计,如由罗忠和谢世森主编的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课程改革新教材《综合布线》,全书除了课前准备概述外,共分为九个项目,分别讲述了规划设计、布线施工、测试验收、维护诊断等内容。而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系列规划教材?综合布线技术》仍然按照传统的模式教授。

两种教学设计思想模式的不同导致教学方法不同,教学知识点重复讲授,教学模式不连贯,学生重复听讲相同的知识点,学习兴趣下降,更造成学习资源的浪费。

三、结论

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既有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不配套、不合理的现象,也有教学模式不完善、教学环境不适应需要等问题。想要解决当前存在的衔接问题,应该将中高职院校一体化考量,结合各方面力量,制订与中高职教育相匹配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完整的课程体系。

就综合布线课程来说,建立完善的衔接课程体系应该以综合布线系统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为依据,结合当前行业标准规范,对综合布线理论知识、施工专业技能、测试验收专业技能、管理维护专业技能、案例分析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中分离出适应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形成配套模块,将对理论要求不高、技能要求不强的模块放在中职类学校开展,而将理论要求较高、技能要求偏高的模块放在高职类学校开展。

参考文献:

线上教学技术问题及对策范文篇5

未来五年全球的基础教育将会面临什么形势?有哪些趋势和技术将会驱动教育的变革?有哪些挑战是可以解决或者是难以克服的?新媒体联盟地平线研究项目从2002年开始,一直致力于回答这些问题。通过连续13年的研究和探索,其每年的“地平线报告”目前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针对新兴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在教育中如何应用所开展的最持久的跟踪探究。

2015地平线项目基础教育领域专家组甄选了18个方面的主题,来预测未来五年全球范围内将对基础教育变化产生影响的关键趋势、重要挑战和重要技术进展,由此形成了《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5基础教育版》(简称2015年地平线报告)。该报告旨在帮助全球基础教育机构能够在利用技术提高、支持或拓展教学、学习以及创新研究等方面做出合理选择,更好地开展教育技术的发展规划。

一、驱动学校应用教育技术的重要趋势

专家组成员认为,达六火趋势极有可能驱动未来五年内的技术规划和决策制定。它们按照影响时间的长远被分为三类:“长期趋势”通常已经在影响决策制定,在未来5年或更多年内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中期趋势”将很可能在未来3~5年内继续成为决策制定的影响因素;“短期趋势”当下正在推动教育技术的采用,在未来1~2年内也很可能继续保持重要影响,此后会逐渐丧失影响力。

(一)长期趋势

1.重塑学校运行机制

随着学习更具有流动性、更加以学生为中心,一些教师和管理者认为学习安排应该更加灵活,这样真正的学习才能发生,独立学习才有足够的空间。彻底改造传统的课堂范式、重新规划所有的学校经验,通过创新学习方法影响并驱动这项运动是大趋势。这一趋势很大程度上回应了常规课程安排过度结构化的特点。在过去几年里,有些学校已经在探索跨学科教学模式,或通过调整上课的开始时间来更新他们的组织结构。此外,不断增多的在线课程和虚拟学校使学生可以自定步调学习。

2.探索深度学习策略

美国“卓越教育联盟”对深度学习进行了界定,即以创新方式向学生传递丰富的核心学习内容,引导他们有效学习并能将其所学付诸应用。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基于挑战的学习都属于深度学习,这类学习有助于学生在校内外获得更多主动学习的经历。深度学习将标准化测试与掌握沟通、协作、自我导向性学习等技能相联接,其目的是通过各种方式来评估学生的表现而不仅仅是着眼于考试分数。

(二)中期趋势

1.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社会建构学习的观点,是指学生或教师共同开展“个体对个体”或“个体对小组”的活动。合作学习包含的活动通常围绕四个原则: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交互和实践;以小组方式开展学习;开发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在改善学生特别是弱势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方面,合作学习模式不断显示出其有效性。随着在线和移动工具的激增,学生们随时随地开展合作的可能性也不断增加。

2.学生从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

全球不同地方的学校正在发生一个转变,即学习者尝试通过开展创造性活动而不是消费学习内容来进行学科探索。现在有大量的数字工具可用于支持基础教育领域发生的这种转变,支持学习者作为创作者采用多种形式展示自身所掌握的内容。由于学生变成全球资源更为积极的创造者和者,知识产权将成为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新兴的教学制度也在鼓励教师应用数字工具来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性和制作技能。这一趋势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正在成为创造者。

(三)近期趋势

1.加强混合式学习的应用

混合学习涉及在线传送内容和开展学校教学的正式整合,目前在基础教育学校的应用正在攀升。在很多情况下,混合学习为其他方式铺设了道路。当混合学习得到有效设计和实施时,教师们也被解放出来从而能更多地关注小组学习中需要帮助的学生。随着学习分析、自适应学习技术和先进的数字平台相结合,将会不断推动混合学习的发展,并日益发挥它的优势。

2.提升科技与艺术(STEAM)学习

STEAM教育是对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课程和项目定义的延伸,这里的A代表了“艺术”。教育专家认为,STEM教育有必要再整合如艺术、设计和人文科学,使得课程体系更加均衡。已经有数据证明这些看起来不同科目的整合正在提升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比如艺术学习经验有助于培养创新性思维、适应性和其他问题解决技能,而这些都是掌握STEM能力的关键。

二、影响学校应用教育技术的重要挑战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项目组把既能把握,又知道解决之道的挑战定义为“可解决的挑战”。把那些或多或少能理解,但是解决方法尚不清晰的挑战定义为“有难度的挑战”。把那些复杂到几乎无法对其进行辨析,并且在找到应对方案之前,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数据来分析的挑战定义为“严峻的挑战”。

(一)可解决的挑战

1.提供实景学习机会

实景学习,是指可以让学生接触到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和工作场景的学习机会。学校和当地的社团组织互动合作,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未来走出校园所要面对的情景。“实景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学或职场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可以为多项重要的教学策略提供有效的支撑。通过职业培训、学徒、模拟以及基于成长档案的评估等办法,可以让学习者融入一个他们可以获得终身学习技能的环境,这当中蕴含着巨大潜能。

2.将技术融入教师教育

数字化作为一个核心技能在每个专业和职业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数字化素养在不远的将来必将成为教师的职业标准。但是,尽管数字化能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基于数字化进行教师职前或在职培训目前还不是十分普遍。美国西北大学政策研究所的研究者分析了众多阻碍技术和教学有效融合的原因,发现了最主要的两个障碍:第一,缺少系统的培训;第二,教师对于技术在教学中的价值所持有的消极态度。(二)有难度的挑战

1.推进个性化学习

个性化学习是指为了满足学生个别的、特殊的学习需求、兴趣、愿望或者是文化背景而实施的一系列教育项目、学习设计、教学方法以及学科支持策略。技术的进步已经可以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那么对于学校的挑战就是如何把那些“整齐划一”的考核和管理标准,彻底改变为关注个性化的设计。此外,目前个性化教学最大的障碍就是如何把纷繁复杂的方法和技术转变为一套精简的策略,以便在整个学校实施和推广。

2.重塑教师专业角色

随着移动技术、新教学模式、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之间的不断整合,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将不断得到发展壮大。随着这样的趋势逐渐明朗,全世界范围内的学校都开始重新思考教师的主要职责问题。在理想的情况下,教师的角色将转变为导师,学生则是一群或者个别需要获得特殊帮助和针对性指导的学习者。然而当下的教师职前培训,并没有有效且充分地整合这样的互动方式,以及最基本的应用技术。

(三)严峻的挑战

1.教学创新的推广

现有学校的运行机制仍因循自上而下的方式来改变,并且现有的激励机制也很少鼓励在教学与学习领域采取创新的方法和实践。因此,大规模和可持续地实施教学创新难上加难。要成功地推广教学创新,首先就需要破除那些制约性的政策,其次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能力超群的领导,最后是强有力的实践评估。这些都是教学创新推广所面临的问题。

2.复合思维的教学

“复合思维”是指理解事物复杂性的能力,一种需要理解如何协同工作来解决问题的技能,也是一个可与“计算思维”进行互换的概念。在学校开设编程课程,将计算机编程知识与人的创新与问题解决能力相结合,有助于发展人的复合思维。当今世界许多学校正在试图把编程融入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大纲中,作为在青少年中推广复合思维的一种切实举措。

三、教育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进展

在新媒体联盟的地平线报告项目中,教育技术在广义上被定义为“可用于改善教学、学习和创造性探究的工具和资源”。项目组专家将技术按照进入主流应用所需要的时限分为三类:在未来一年内采用的近期技术;在三到五年内采用的中期技术;在四到五年内才能进入教育主流应用的远期技术。报告取舍某项技术的核心指标主要取决于其与基础教育的教学、学习和创造性探究所具有的潜在相关性。

(一)采纳阶段:1年以内

1.自带设备

“自带设备”(BYOD),也叫“自带技术”(BYOT),包括人们在工作和学习环境中携带的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个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台式电脑在工作场所的结合,改变了工作和学习活动的特点,使工作和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发生。对学校而言,BYOD不仅仅指设备,还有用户下载到设备上的个性化内容。从世界范围看,BYOD正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2.创客空间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使用3D打印机、机器人、基于网络的3D建模程序,创意、设计和工程等领域正成为教育要考虑的首要内容。将创客空间用于教育领域的倡导者们认为此举可以让学习者通过亲自动手设计、建构和迭代,参与到创造性的高阶问题解决当中。学校领导正在探索将创客空间加入到正常的学习环境中,鼓励学生和教师完成自己的创意,自始至终体现设计思维。

(二)采纳阶段:未来2-3年

1.3D打印

“3D打印”是一种从三维数字形式立体构造物理对象的快速成型技术。3D打印在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借助它能够更加真实地感知事物,对于创造那些学校没有的物体和概念更是如此。在数学课上,3D打印能够帮助学生看到更为立体化的图形和数学模型;在历史课上古文物的复制品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做中学体验。3D打印在学校中的应用,最显著的进步便来自运用该工具的潜能以创造更多实景学习的机会。

2.自适应学习技术

自适应学习技术指学习者参加在线学习活动时,学习软件或在线平台能根据学习者需求不断进行调整。自适应学习技术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收集和分析个体用户的数据,据此调整教学资源;二是利用聚合的大样本用户数据,为课程设计和改编提供参考。自适应学习技术旨在为每位在校的学生定制学习体验,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项技术。

(三)采纳阶段:未来4-5年

1.数字徽章

徽章是一种以微证书的形式对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授予证书的认可方式。它不是对传统意义上学习的评估,而是基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所学技能进行评估的手段。数字徽章通常被看作“游戏化”机制在教学中的应用,用于跟踪、捕捉及展示学习过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学习。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感觉徽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有更为具体的描述,也是对学习者的一种奖励,这是分数所无法实现的。

线上教学技术问题及对策范文1篇6

关键词:闯关式;翻转课堂;Web前端技术;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164-02

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实现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的颠倒[1]。在翻转式教学中,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讨论、协助完成[2]。课堂活动环节是学生进行知识内化的阶段,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但是,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如何通过教学视频提高学习的效率,而对知识内化阶段的课堂活动关注有所不足。笔者认为,翻转式教学的最大挑战并不在于如何制作视频,如何进行有效的“线上”活动,而是如何创造鼓舞人心、面对面的课堂学习[3]。针对高职学生,如何在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旺盛的学习劲头,并保持可持续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寻知识,从而真正熟练地掌握相关技能值得进行深刻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从翻转课堂内涵和闯关式学习理念及设计策略出发,通过对闯关式学习理念应用到翻转课堂中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闯关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以《Web前端应用开发》课程为载体,对此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设计和实施,按照“阶段闯关、指导练习、分组练习与企业专家点评”等方式进行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挑战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度。以期更好地促进翻转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为教学实践者提供借鉴。以下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成效特色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教学分析

从近几年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可知,网页前端开发技术在行业中越来越体现其重要性和蓬勃的发展势头。《Web前端技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该方面能力的支撑课程,生命力强、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地位重要。针对该课程设计翻转课堂教学实施模式;开展具体“翻转内容”的研究;建设“闯关式翻转课堂”相关教学资源,包括知识点及情境设计、学习指导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效果测评设计等相关教学、学习资源。通过“闯关式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实施,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使学生受益。

二、教学策略

根据教学内容和高职学生特点,设计《Web前端技术》教学策略如图1所示:

1.课前,通过微课平台学习任务,让学生提前完成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学习并提交反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

2.课内,使用闯关式教学策略,结合多种信息化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夯实专业基础的目标与效果。

3.课后,通过微信平台,让课堂学习延续到课后的移动学习中,利用碎片时间,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三、教学过程

1.课前传承知识。课前,教师预先录制微课视频,提前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线上学习、进阶练习,并以评论、问答等方式和教师交互,完成课前预习。

2.课堂内化知识。教师根据学生线上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任务单,每阶段任务分别采用“闯关+指导练习+分组练习与企业点评”的教学方式完成。其中,初级任务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采用闯关式教学方式,将枯燥的知识学习过程结合游戏闯关理念,激励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夯实专业基础;教师实时掌握学情,及时解决问题。在闯关过程中,学生的任务是主题发言、闯关、实际操作、提问交流,教师的任务是课堂引导、组织、点评。针对学生做得不完善的地方,教师及时进行讲解与补充。闯关通过在线测试平台进行,闯关的结果由平台产生统计分析报表。高级任务侧重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有指导练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习信心;通过学生分组实践与企业方对作品评分及点评,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沟通素养,与企业要求进一步接轨。任务采用真实企业项目贯穿始终,在任务提出、任务实施和任务评价阶段均有企业参与,有利于帮助学生融入企业氛围,进入职业角色,企业专家指导评分,达到校企合作目标。课程最后,教师总结归纳闯关口诀,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引起共鸣便于记忆。

3.课后拓展提升。学生下课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移动学习,课后继续通过在线测试对课堂学习进行巩固和提升,系统自动生成成绩,便于学生对照自查。教师通过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教学效果的数据跟踪与分析,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

四、成效特色

信息化教学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体现了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1.教学手段创新。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使用信息化手段,采用闯关式教学策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夯实专业基础的目标与效果。采用真实企业项目贯穿始终,在任务提出、任务实施和任务评价阶段均有企业参与;采用教师指导练习,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习信心的效果;采用学生分组练习与作品点评,达到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效果与目标,总结归纳突破常规,用闯关口诀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引起共鸣便于记忆。

2.学习手段创新。学生课前可通过微课平台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在线学习,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强化了学习效果。课后通过微信平台让课堂学习延续到课后的移动学习中,借助移动终端的通用和便捷,使课后学习不再受时空限制,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3.学习效果检测手段创新。课前通过微课平台进阶测试及时监测获取学生完成情况;课中通过在线测试平台实时统计分析学生任务完成状态,并由企业专家参与学生作品的评分及点评;课后通过微信平台跟踪测评。无论课前还是课堂中,教师都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此为翻转课堂的设计需求。教师需要在熟练掌握信息化技术手段和闯关式学习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将各种闯关式学习设计策略融入到翻转课堂教学的设计因素,实现两者完美的融合。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

线上教学技术问题及对策范文篇7

【关键词】基于项目的学习;信息技术;工作过程导向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5-0063-03

基于项目的学习(PBL)与工作过程导向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多次体系转型:从知识点主线到工具主线,再到主题活动主线,现在逐渐过渡到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引入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新理念,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和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有了新的研究课题和实践领域。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观,主要应用于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中。根据德国职业教育专家劳耐尔教授的观点,工作过程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劳动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比如,制作旅游计划,编辑电子报刊或者编写程序等。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经过提炼加工转化成学习领域,也就是对应的一门课程,并表现为一个或者若干项目的方式。每门课程再由若干个“学习情境”组成,学习情境是学习的情形和环境,往往以任务的方式出现,构成整个项目的组成部分。这种课程设计理念和流程同样适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以初中信息技术“一起来攒机――电脑组装工作过程”为例,在计算机系统认知部分,项目定为“一起来攒电脑”。由学生三四人组成一个虚拟电脑公司,学生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报价(由教师提供,分为办公电脑、商务电脑、游戏电脑等几个类别和低中高几个价位),通过并列式的知识章节学习,并配合对应的小项目和任务,结合网络查询,电子市场实地考察,分门别类对各个软硬件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并最终提供一份电脑组装清单或者品牌机建议,还要包括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建议清单和说明,最后各电脑公司进行汇报展示,由教师及其他同学模拟客户进行验收。

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项目课程的研究现状

(1)主要在职业教育和大专院校,中小学应用的研究还比较少,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否适合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还存在争议。

(2)PBL教学实践应用案例较少,配套的项目课程等资源,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尤其是小学。

2.信息技术课程项目设计实践的困难

(1)课程理念难以改变

知识点主线、工具论和主题活动主线的课程观依然占据主流,彼此独立、互相缺少内在联系的序列“活动”,还顽强地占领着课程内容,严重削弱了信息技术的课程地位,甚至有人提出信息技术课程有无独立的不可替代的内涵,以及信息技术课程是否有独立存在的必要。

(2)实践中,很多教师将项目和问题、案例、任务、主题活动等相混淆

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这两种教学模式目前应用都比较广泛。二者的英文缩写都是PBL,都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都属于探究式学习。但是项目和问题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项目”是基于工作过程且来自真实世界中的综合的跨学科的学习内容,它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问题”更加侧重于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建构,是基于学科的。

以广东省小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一册(上)第5课《我画我家》为例。掌握画图软件的“直线”工具、“颜色填充”工具以及相关技巧。问题设计:引入神笔马良的故事,引出课题――我画我家。再以孩子们熟知的贝贝拜访马良为引子,出示各种造型的房子。发出质疑:同学们想不想和马良一样具有这样神奇的本领呢?通过闯关游戏,掌握相关工具和技能。项目设计:设计“植物大战僵尸”情境,用画图软件画出的栅栏来保护好葵花。学生需要进行思考,通过增加栅栏、警示牌及上色等操作来阻止入侵者,最终完成作品。不同点:前者以问题为出发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多以游戏或者案例方式呈现;后者以作品为出发点,通过作品制作来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和“活动”“主题活动”“任务”也有明显区别,后者概念侧重于表达任务或活动设计的本身,“项目”的内涵显然要丰富得多,超越了“为任务而任务”或“为活动而活动”的简单思维,上升到课程建设的层次。

(3)教学项目设计能力不足,优质师资缺乏

课程设计与开发是个系统工程,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开发更是如此,需要融会贯通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应用等各个领域。

项目设计三原则

设计一个科学、有趣并易于教学实施及评价的信息技术课程项目并不容易,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1.项目内容的真实性――源于生活

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应该来源于生活或者工作中的真实过程。但在实际项目设计中,围绕知识技能点的传授而杜撰出来的项目比比皆是。

比如,信息技术第二册(下)第3课《计算旅游城市的平均气温》,主要学习Excel计算平均值。教师的教学情境是这样设计的:贝贝一家的旅游计划是下周去北京游玩,于是用了Excel表格统计了北京最近五年来三月份的平均气温,然后求平均值。这个子项目的设计明显脱离生活实际,因为旅游者只关心后面几天的温度,最近五年三月份的平均气温只对气象学家有统计意义。

2.项目内容的典型性――高于生活

项目的设计与选取要能体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和工作过程,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应具备真正的从事某项“工作”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某次“工作”的能力。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适用于教育教学及生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要关注热点和学生兴趣,宜小不宜大;同一项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可以选择不同主题;项目设计要适当留白,可分为封闭项目、半开放项目和开放项目,供不同层次的同学进阶使用。

项目设计三策略

除了原则,项目设计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1.学科整合策略

(1)整合其他学科:把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的项目和任务中,而不是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以保持学科的独立内涵。比如用Word来制作电子报刊,就需要语文的写作、美术的美工、音视频剪辑等其他学科知识;LOGO、Scratch、GOC等程序设计课程与数学相结合等。

(2)整合社会问题:将科技、环保、旅游、自然、人文等问题,通过设计适当的情境来融入整个项目,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要紧密关注学生的兴趣,但不媚俗;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但不拔高,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下将每门课程O计为一个整体项目。例如: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上):我爱我家,绘制美好家园;第二册(上):环保你我他,制作电子小报;第三册(下):小猫历险记――益智游戏制作;七年级上:小小分析家,数据来说话,做理财记录和分析;八年级上:校园主题海报等。

(3)整合内部模块:按照目前的课程体系,将所有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

比如,深圳市龙华区每年开展的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现场比赛,就要求学生每组三人,分工协作,根据主题(一般是科技、环保、人文等学生关心的话题),综合运用文字录入与图文混排、绘画绘图、图形图像处理、音视频处理等各类软件,参照电子出版物的有关标准,在一个半小时内根据现场指定的主题,利用网络搜索和提供的电子素材,合作完成一份电子报刊的设计制作,通过比赛引导项目设计及教学。

2.结构化策略

项目课程一般采用积木式结构。项目名称确定后,就需要进行分解,细化成一个个项目单元(子项目),以便组织教学。子项目之间有二种基本关系:递进式与并列式。

递进式是各个子项目有前后顺序,只有完成了前面的子项目,才能进入下一个子项目的学习,重在流程的设计与管理。

以广东省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下)“小猫奇遇记――益智游戏或益智故事制作工作过程”为例,本册主要学习Scratch软件。项目定为“小猫奇遇记”,并提供一些学生制作的Scratch项目作品;在教学实施中组织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启发下先自定主题,形式可以是益智闯关游戏,也可以是童话故事。小组成员根据游戏或者故事脚本,通过递进式的多个小项目或任务,最终制作出一个相对完整的作品,并进行集中的展示和评比。

并列式指的是各个子项目是并行关系,相互之间没有前后逻辑,但共同作为项目的有机组成部分。项目课程之间也可以采用类似的结构。

3.统筹考虑的弹性策略

(1)处理好与其他课程模式的关系。项目课程存在“泛化”现象,并不是所有课程内容都适合设计成项目。

(2)教学实施与评价保障情况。项目教学需要较长的连续的时间,需要考虑学校是否开展翻转课堂等新的课堂教学方式;考虑学校能否开展单双周连堂上课,两周集中一次较长时间完成子项目;考虑学校是否具备开展项目教学和小组教学的设备设施,尤其是使用了岛状或者内U型的实训室布局;考虑学校是否有能力对项目进行检测;考虑该内容是否设计前置知识,在项目前是否学习了基础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考虑后再进行项目设计,并有足够的弹性建议。

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设计是一个跨学科的复杂的研究课题,本文尝试把职业教育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理念引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并提供了一些设计原则与策略。我们认为项目课程和项目教学法同样适合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及教学,目前碰到的困难主要是开发技术上的问题。因此制定出有整体设计的中小学信息技术系列项目课程,并进行实践检验与效果分析,这些还需要去做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

参考文献

刘景福.基于项目的学习(PBL)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2(4).

钟柏昌,李艺,魏婷.工作主线: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新进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10):26-29.

范晓云.信息技术项目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2008(08):36-37.

高志军,陶玉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9(12):92-95.

刘晓峰,高洪卓.如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效开展项目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7):45-47.

线上教学技术问题及对策范文篇8

近年来,高速动车组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铁路网已初具规模。截至2016年底,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达2.2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的60%多。我国“四纵四横”高铁网将进入全面收官阶段。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明确提到:到2025年中国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将达到3.8万公里。尤其是具有中国铁路自主知识产权的CRH系列和谐号动车组在系统集成、轻量化、高速转向架、交流传动、高速受流、高速制动、网络控制、人机工程、节能环保等技术方面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以CRH动车组为亮点的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对运输能力的释放,对时空距离的拉近,对旅客出行的便利,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标志着我国铁路技术装备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实现了现代化。

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和动车组保有量的“井喷式”增长势必导致铁路动车维保企业用人需求的大幅增加。近年来各铁路局动车组检修与维护岗位用人需求逐年增加,下表显示了近三年湖南省周边铁路局动车检修与维护岗位人才需求情况: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湖南省周边铁路局动车维保企业近三年的人才需求数量呈直线上升,可以预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逐年增加和动车组配属数量的不断增长,铁路车辆保障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还将大幅增长。近年来,国内众多铁路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地相继开办了“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以适应当前我国高铁建设事业飞速发展所带来的人才缺口。

面对当前铁路运输装备日益现代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安全、正点、舒适、快捷等期望值高的局面,势必要求铁路运输装备保障企业除了要有先进的维修保障制度和检修设备外,还要有与之相配套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队伍。然而,目前铁路职业技能人才结构不合理,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匾乏,文化专业素质不高,对新技术、新装备适应能力较差,与铁路现代化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和客运专线的逐步建成投产,更加凸现了这种矛盾。伴随着近年来客运专线建设和动车组上线运行数量的骤增,国内众多铁路高职院校相继开办“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然而,面对动车组这样新的技术装备和新的维修保障体制让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成为制约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教学缺乏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不完善;

2.实训设施投入不足,能够满足专业教学和实训需要的校(内)外实训资源严重匮乏;

3.实训项目设计与现场岗位脱节,操作性不强,没有体现出能力本位、岗位任务驱动性,难以发挥实践教学应有作用;

4.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和标准不明确、组织管理跟不上,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5.实践教学师资严重短缺,满足不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解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保证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校企建立更加稳固的长效合作关系,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建设优良的实训教学资源,关乎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发展;关系着动车组这种高技术含量装备的维修保障质量乃至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正点。

高职“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是顺应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飞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而开设的新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其他任何教学方式都无法取代其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在对湖南高职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改进和提高我省该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之对策。从高职实践教学实际出发,探索研究并建立与我省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职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策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依据、目标和内容

研究以现代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为依据;以我省高职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当前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主要研究目标;以湖南铁路高职院校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为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方法

研究从实际出发,通过对湖南省内3所铁路高职院校(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进行实地走访,摸清目前省内该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的具体状况,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借鉴国外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提出与我省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职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具体对策。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1.调查法:本研究为了解高职院校师生对当前省内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评价,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通过对所选学校的专业教学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来了解实践教学的具体状况。

2.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掌握我国当前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3.比较研究法:搜集并整理国外有关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吸取可借鉴的经验。

五、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调查问卷设计,高职实践教学内涵理论研究

相关课题组成员进行调查问卷设计、发放和回收y计工作;同时展开高职实践教学内涵理论的相关研究。

2.第二阶段:文献资料查阅、分析研究

通过对部分发达国家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典型模式中实践教学的介绍,总结归纳出国外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3.第三阶段:现场调研访谈

走访湖南铁路科技、湖南铁道两所省内高职校和广铁(集团)广州动车段、武汉动车检修基地、南宁动车所等现场用人单位。与院校教学院长、教务处长、专业负责人和广大师生进行深度访谈,广泛听取院校和企业对专业实践教学当前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的建议。

4.第四阶段:综合分析研究

基于前期调查问卷结果、现场访谈笔录、文献资料分析、相关理论研究等前期研究成果,对我省高职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

5.第五阶段: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成果总结推广

完成研究成果的总结,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发表;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线上教学技术问题及对策范文篇9

[关键词]高校;“321”模式;在线考试;考试平台;数字化学习;军事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1-0054-05

引言

中山大学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从2002年开始建设,在数字化校园“统一数据库、统一标准、统一开发平台、统一用户管理和统一门户”的“五个统一”建设理念的指导下,目前已拥有本科生、研究生和远程教育在线课程近2000门,师生用户数为4.5万人。随着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深入建设,教师一方面精心制作优质在线课程,不断积累和丰富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越来越多地依托数字化学习平台积极探索各类信息化教学应用,除了引导学生利用平台开展多种课堂延伸学习外,还有效尝试了将平台题库和在线考试功能引入教学评价环节,从而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率,保证了教学成果。

据系统管理日志记录,从2009年开始,我校教师用户就将数字化学习平台的题库功能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取代了传统的纸质考试手段,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经多次小规模在线考试实践后,2011年7月,我校又成功策划并组织实施了跨校区、大规模的在线考试。本文以中山大学军事理论课成功进行的跨校区、大规模在线考试为实例,从需求分析、组织架构到考前准备、考试实施和考试控制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介绍,总结经验并进行反思,提出了高校实施在线考试的“321”模式,以期为高校开展规模化在线考试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中山大学军事理论课在线课程建设与在线考试需求分析

1.在线课程建设历程

为落实好《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体艺[2007]1号)和《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教体艺[2007]7号)的文件精神,中山大学从2008年开始进行军事理论课网上教学试点。2009年9月,学校实行“三学期制”后,为节省课堂教学的课时数,教务处将军事课授课调整到第三学期,在此情况下,只有把军事课的部分内容进行网络教学,才能避免与其它课程的冲突。

我校军事课在线课程的建设共经历了3个阶段。2009年4月,军事课教研室的老师参加了由中山大学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举办的中山大学教育技术培训,学习了基于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在线课程建设综合知识并完成了考核作品;2010年7月,军事教研室的老师将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军训生提供了重点和难点内容在线辅助学习材料和交流空间,全面实施网络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2011年7月,军事教研室决定使用数字化学习平台的考试功能进行在线考试,取代传统的纸质考试和试卷人工批改。此次军事理论课的在线考核以人机对话的形式进行,开了广东高校军训的首例。

2.在线考试需求分析

军事课是高校一门公共必修课程,人数庞大,以中山大学为例,三个校区一年级新生人数在8000人左右。在考评阶段,课程出题、试卷印刷和组织人工改卷、成绩统计等都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何能提高工作效率”一直是教研室老师们思考和尝试寻求改变的问题。为此军事教研室决定尝试新的在线考试模式,即2010级学生的军事理论课考试分两天在三个校区同时进行,同批次、不同校区的考生同时参加,共计有38个学院的7973名学生,分27个批次进行在线考试。

二、采用“321”模式开展大规模在线考试

利用考试平台开展大规模在线考试是信息化技术手段渗透教学的一种新方式和新尝试。因涉及的考生人数众多,对跨部门的组织和协调、对校园网络硬件和考试系统软件的技术要求是一次大检验,对师生适应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能力也是一次考验。我们认为,“321”模式,即成立3层组织结构,建立2类技术支持保障队伍,基于1种在线考试平台,是目前行之有效的大规模在线考试模式。

1.成立3层组织架构

在线考试要涉及多个部门,领导力和协调力是关键。要由需求主体,即军事教研室,确定考试环境,如联系考试机房等;技术支持中心,即学校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负责网络保障和考试平台的技术支持等。因此,在线考试的实施需要成立组织架构(如表2所示)来领导并协调各项工作,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

2.建立2类技术保障队伍

在线考试的开展,需要从网络和考试平台层面建立2类技术支持和保障队伍,继而再细分为各校区现场支持小组和后台远程保障小组(如图1所示),形成以前端支持为主、后台远程统一保障为辅的模式,使得在线考试能够平稳运行。各小组应在职责范围内快速处理突发事件,若遇到无法处理的事件,则要及时上报上一级处理。同时,开展在线考试又是有风险的,而影响“在线考试”的诸多因素中,包含了客观的和主观的、全局的和局部的、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因素。问题的层级可分为用户端级、网络级(机房-校区-全校)、系统级(应用和数据库);影响度也可分为高(影响多个校区)、中(影响一个校区)、低(影响个人)等。因此,为了以防万一,还应考虑纸质试卷预案以作备用。

3.基于1种考试平台

基于考试需求,我们考虑使用学校的数字化学习平台进行在线考试。我校数字化学习平台当前的系统架构为双机模式,由1台应用服务器和1台数据库服务器构建,使用了SunFireE6900作为数据库服务器连接中山大学数据中心DELLEMCCX600存储阵列,分配了1TB的存储空间;平台安装版本是Blackboard7.3,使用了课程模块和门户模块,通过课程模块实现题库和考试功能,客户端的使用是基于B/S模式。

三、“321”模式下大规模在线考试的准备和实施过程

我们紧紧围绕为师生提供在线考试服务这一共同的目标进行部署,以学生的角度来设计在线考试使用流程,提供全方位的运维保障服务。

1.考试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学科层面,我们遵循保密原则,按题库标准格式提供试题内容,收集学生名单;在考试机房层面,我们检查机房电脑,确保操作系统正常运行并能顺畅上网;在网络技术支持层面,我们进场测试网络和防火墙的设置,如只允许访问考试平台等,以保障校园网络和各校区网络之间连接的顺畅。在考试平台层面,我们对学科老师提出的在线考试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考试平台的应对策略,如表3所示。

根据本次考试需求,我们按教学平台的建设标准,以校区/团为单位在平台上创建对应的课程,如表4所示。

在课程建设层面,通过教师角色或助教角色进行题库创建,分别创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两个题库,如表5所示;并按导入格式整理试题内容,保存为Unieode文本格式,

分别导入平台题库。

在创建试卷层面,我们按照组卷策略进行设置,由两部分的随机单元功能组成一套试卷,试卷名称为校区考试批次,如表6所示。

在课程栏目的设计与层面,课程的一级栏目设置由考试通知、考前需知、在线考试,讨论交流区和成绩等组成。其中,在“在线考试”栏目,按对应批次设置选择,自动呈现或隐藏包括校区、批次、考试时间和考试地点等在内的考试信息。

在考前,我们还组织了多次小范围的模拟测试,并召开了技术支持保障小组联席会议,提前熟悉过程,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讨论影响在线考试顺利进行的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调整并提出应对之策。我们认为在线考试的运维保障需要考虑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机房的电脑总数量,二是平台系统架构能支持最多同时在线的人数。根据学科的考试需求,我们统计出本次最大同时在线人数为900人;而在当前系统双机架构下,同时在线人数最多为500人,二者需要达到一个平衡,因此需要适当错开时间进行考试,以保障整个考试过程的顺利进行。

2.大规模在线考试的实施

在线考试过程中,考试的控制环节非常重要。我们以时间为“控制轴线”,通过“考试密码”的来精确控制考试,使其按统一规定时间进行。“现场支持小组”则时刻与后台总部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在考试过程中,我们碰到了诸如电脑故障无法使用、操作系统蓝屏、忘记账号密码、浏览器出错、甚至平台故障等考前已经预测到的问题,我们按预案进行了处理。在考试答题过程中,我们经常提醒考生要进行批量保存,以此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以便使考生重新登录考试平台后,能在之前保存的基础上继续答题,从而减轻考试风险。

考试结束后,我们使用考试平台的“成绩簿”功能进行大规模在线考试统计,如图4所示。部分提交不成功的考核,可辅以人工批改后再进行确定。学校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还及时对此次大规模在线考试进行了宣传报道,以期为下一步的推广使用工作打下基础。

四、采用“321”模式开展大规模在线考试的体会与展望

我们认为,“321”模式是高校开展大规模在线考试行之有效的模式之一。它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以下3方面的基础条件:(1)环境基础:具备相当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运行稳定,故障率低,出现问题后网络恢复能力强;(2)应用基础:有一定数字化学习使用基础,教师熟悉使用数字化学习平台,并已经把其作为教学中常用的辅助工具;广大学生也认同并使用数字化学习平台进行课程学习;(3)人员基础:要有一批肯积极尝试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教师队伍以及一支技术够硬、充分挖掘信息化应用的技术队伍。其中,网络环境是基础设施,要首先得到有力保障;而教师用户是实施主体,也是最核心的要素,主体愿意实施,加之得到相应的技术支持,就可以开展大规模在线考试。

1.在线考试的优势

在线考试是基于成熟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来实现的,它有着很大的优势,包括题目更新和题库的积累与共享,可以随机抽题,并且在考后能马上获取考生成绩,能极大地缩短试卷批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自动获取答题并分析统计数据等,所有这些优势都是吸引教师尝试变革的主要因素所在。譬如,此次军事理论课考试所使用的学习平台就具有以下两点优势:(1)在课程层面的控制上,学科老师可通过“选择”轻松驾驭;(2)在题库管理上,提升了出题和维护题库的便利性和自主性,而随机抽题的实现也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大规模在线考试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平台教与学的使用率,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在线考试存在的问题

影响在线考试的因素很多,它受多个条件的制约:(1)实施在线考试牵涉面大,多个部门的协同度是一个首要的问题,要有组织力和实施力,还需要得到网络甚至电力方面的绝对保障,不容有失。(2)在试题保密性方面,若是保密级别很高的考试,需要物理上断网进行隔绝,这是网络安全技术上需要解决的问题,黑客有可能通过技术非法盗取信息内容。因此,要充分考虑在线考试的安全因素。(3)根据实际网络架构和考试系统支持能力的不同,考试平台对同时在线考试的人数均有所限制。(4)师生对技术支持的依赖性比较强,一部分师生对在线考试有一种难以克服的“不安全”心理。(5)存在考生相互抄袭、代考等问题。深入分析这些制约因素有助于我们研究对策加以应对。

3.反思及改进建议

针对上述在线考试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6点改进建议:(1)需要学校主管部门加大计算机中心机房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2)需要继续加强传统的监考手段,如考场禁止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禁用U盘和屏蔽无线网等:(3)需要在硬件层面进行投入和升级,改善设施,提高校园网络稳定性,进行系统负载均衡架构层面的升级,支持更多同时在线考试的人数,设置允许参加在线考试的IP段,在线考试带宽要配套专用;(4)需要在软件方面进行版本升级及开发更多功能插件或研发更加专业和专用的考试平台系统;(5)制订必要的在线考试实施规范和标准;(6)进行更大范围的应用推广和普及,克服在线考试可能带来的不利心理影响。这其中,离不开教学主管部门对信息化教学的大力支持。

我们建议,在当前阶段,特别是刚开始信息化考试的阶段,可采用“考试要求简单且相对影响面不大的考试策略”,如开卷考试或全部为客观题题型的考试,像军事课考试、各类知识竞赛、健康教育普及测验、期中考试等类别。从小规模简单题型的考试逐步过渡到更大规模和更多题型(包括主观题及多媒体类型题)的考试。我们认为,信息化考试手段更合适的定位是用于学生的自主测试,用于检验自我知识能力的掌握,可以支持学生随时随地,甚至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进行的在线测验和学习。

4.对开展大规模在线考试的展望

开展在线考试,可谓希望、压力和困难并存,对于组织实施者来说,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心还要有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信息化考试是推动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它的有效实施将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产生实质性的推动,同时也将对考试模式改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和更多学科共同挖掘教学需求,在在线考试应用实施层面、系统运维支持层面和教学需求深度研发等更多层面进行积极探索,充分整合利用高校现有资源,打造一种新型的无纸化考试平台,逐步构建高校的“在线考试中心”,提供更专业和专用的在线考试服务,使之常态化,从而让更多师生受益,使信息化教学落到实处,并形成规模效应。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学科题库和进行在线考试的研究”(编号:中山大学教研项目201111-108)成果。

线上教学技术问题及对策范文篇10

【关键词】校本培训;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4―0077―04

一引言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师教育,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按照传统意义上的职业要求进行学习,还必须掌握“扩展性专业特性”,包括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探讨;研究自己教学实践的技能,在教学研究中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并进行反复质疑和检验;在研究过程中与同伴进行交流和探讨,形成自主学习的共同体,进一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校本培训作为教师培训的一种模式,以其针对性强、经济易行、形式灵活多样、贴近教学实际、培训中提供了实践场所并能有效解决工学矛盾等优势日益受到教育培训机构、学校及教师的重视,成为教师全员参与培训的重要模式之一。但目前的校本培训由于培训内容不够系统、教师科研能力不足,缺乏教师共同体的支持和有效的管理与指导而导致培训不够系统、流于形式、自我封闭、低层次重复,往往培训结束后出现新的问题,教师又不知所措,培训收效甚微。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要求教师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培训提供了新的通道和途径。作为重要的资源呈现形式和人际交互方式,信息技术应用于校本培训,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人际的有效沟通,发挥网络学习和校本培训的优势,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二信息技术支持的校本培训研究设计

信息技术支持的校本培训就是依托开放、动态的网络课程与交互平台开展培训活动,倡导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理论学习、技术运用到理念提高、实践应用,再到创新发展,学习者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学习活动和研究过程。培训立足校本实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学习平台和交流环境,构建学习型组织,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支持服务,实现校本培训的网络化,从而使封闭的校本培训趋于开放化。

1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培训阶段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培训包括网络课程学习、课题研究和协同教研三个阶段(见图1)。

(1)网络课程学习阶段

传统的校本培训是由学校规划施行的,以学校发展为目的,但由于教师能力水平有限,导致课程体系不完善,校本培训更多的是一种内部经验的交流。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培训的网络课程是在对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由培训机构和大学研究人员对其量身定制的课程体系。课程模式依据成人学习的特点,着眼于教师自主学习的目标,从内容到方法、案例到点评、技术到应用,采取模块化建构,使教师培训课程从“分离模式”向“整合模式”演进[1],形成系统化的培训课程体系,克服了传统校本培训“重实践,轻理论”,“重经验分享,轻理论探索”的不足,促进教师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2)课题研究阶段

德勃拉•布莱兹有句名言:“学会教学―正如教学本身一样―是一种过程,一种形式和转化的阶段。在此期间,一个人做了什么,他就能够学到什么。”可见教师专业发展仅仅依靠专业知识的培训是无法完成的,还得依赖教学实践。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课题研究就是为促进这种转化搭建桥梁。对知识管理而言,隐性知识往往比显性知识更有使用价值、更能创造价值。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大量的隐性知识,这些具有个性化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往往很难通过直接学习获得,促进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变的过程就是促进教学知识向教学技能的迁移过程。这一过程必须通过教师个人和共同体之间对实践知识进行积极的探索和主动的运用才能实现。课题研究就是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方法,在实践研究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课题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新模式,将培训、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促进了知识向技能的迁移。

(3)协同教研阶段

学习型社会不仅要求教师有知识、有学问、有能力,而且要求其进行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要始终保持一种专业化学习的理念和精神,进行持续不断的学习。教师培训的目的不仅仅是给教师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学习和研究能力,授之以“渔”。协同教研就是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学习型组织,进行团队学习,共同发展。团队学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团队,而非个人,才是现代组织的基本学习单位[2]。这样的组织不再满足于“生存性学习”(survivallearning)或者“适应性学习”(adaptivelearning),而是将“适应性学习”(adaptivelearning)与“生成性学习”(generativelearning)相结合,不断扩展自己的能力。在这一阶段教师养成网络协作习惯,能够进行持续性学习,主动参与协作教学活动、分享经验、探讨教法,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研究创新者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专家、研究者也参与其中并进行必要的引导。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培训三个阶段并不是绝对的、终极的,阶段与阶段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间断的、分离的,而是在整体递进的趋势下相互融合、相互转化。参与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可以利用合作机会进行自我提高,教学实践的经验也给教师教育课程注入了新的资源[3],从而进一步丰富了网络课程内容,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教师教学技能。

2研究设计

(1)网络课程学习过程

虽然有的教师已经参加过相关的网络学习活动,但由于网络化校本培训的某些特殊性,必要时还需培训人员在开始之前对教师进行专门的网络学习技能培训。使教师掌握网络课程学习方法,能够利用业余时间集中或分散地开展基于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活动。

(2)课题研究过程

课题研究是通过对具体教学问题和教学情景多视角、多层次的观察和分析,综合应用众多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技术,以解决教学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过程如图2所示。

(3)协同教研过程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已经具备了开展课题研究、教学反思、校际协作交流和协作教学能力。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对教学实践提出新的质疑,发现新的研究问题,通过协作交流,不同学校同学科或同兴趣教师围绕新的共性问题开展协作教学研究。这种沟通途径和机制的建立,打破了以往的学科教研组的形式,形成了跨校际的教师群体之间的联动机制。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协作教学专题网站,共同设计网站内容、共建教学资源、协作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和进行协作教学评价等活动,探索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教师在群体任务、目标和成员的吸引带动下,进入合作学习、自主发展、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三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培训推进策略设计

策略是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是针对具体问题和特定情境而制定的程序、步骤、方法和技巧。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培训的推进策略是对教师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进行引导、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可执行的过程和方法。有效的推进策略能够激发教师的内在学习动机、强化教师的自我管理和调控意识,为教师学习提供积极的引导和帮助,是有效进行教师培训的重要保证。

1递减干预策略[4]

递减干预策略是指在教师进行网络课程学习和进行相应的讨论活动,以及在开展项目过程中,在初期进行大量的跟踪指导帮助与协助,随着教师能力的提升,以及交流机制的完善,逐步减少干预的次数与强度,由指导变为辅助,直至过渡到由教师独立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采用这一策略,可以使项目学校教师在专家的引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研究团队,培养研究精神,使培训具有可持续性。

2在线导学策略和答疑策略

在线导学是对教师的学习活动、学习过程和学习进展进行监控,并根据监控反馈,运用有效的方法,使教师能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遍历网络课程资源,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知识与技能。在线导学重在“引导”,其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培养教师的网络学习适应性;二是提高教师学习能力,使教师逐渐由导学教师的引导学习转向自我引导学习,实现自主学习[5];三是通过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互,给予人文关怀。辅导答疑是针对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出现的疑问和困难进行解答的支持服务,重在“解惑”,按照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论坛答疑、电子邮件答疑、聊天室答疑、常见问题查询系统及面对面集中指导。

3关键点培训策略

关键点培训策略是指研究人员、专家在项目学校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时的几个关键步骤进行干预培训,以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关键点培训的内容,是根据项目学校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时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区别于短期培训阶段。如在课题选题阶段,专家团队需要对如何进行课题选择、有哪些课题研究的方法、如何写课题计划书等问题进行培训;在课题实施初期,专家团队对如何选择研究方法及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对教师进行培训。

4同课同构、同课异构的联合教研策略

在协作教学过程中,课题研究小组逐步进入“自组织”发展状态,协作逐渐成为一种教师自觉行为,在竞争、合作与带动的群体约束作用下,松散型的校际协作小组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凝合力的教师协作共同体。采用同课同构、同课异构的联合教研策略,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有效挖掘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探索适用于不同类型学生的教学方式。具体的活动策略是要求不同学校、不同区域的教师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开展教材内容分析与研讨、同课异构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效果评价工具设计、教学方案实施及效果检验、教学案例网络研讨以及教研反思等活动。在此过程中利用专题学习网站生成系统共建教学网站,利用论坛、QQ群开展教学研讨。同课同构、同课异构的联合教研策略能够促进教师在交互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5反思性策略

美国学者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并提出教师成长公式“发展=经验+反思”,只有不断的总结经验,捕捉问题,改进行动,教师专业能力才会提升。因此,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倡导教师自主发展,专家逐渐由强干预过渡到弱干预,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聚焦到“专业自主”和提高“教师反思水平”上,鼓励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经验的反思,产生新的理解和新的行动。[6]

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培训实践及效果分析

根据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培训研究设计,采用网络培训方式,项目组利用Moodle课程管理系统、BBS、博客、专题网站动态生成系统和QQ群搭建了网络学习平台和交流环境(202.201.93.24)、开发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化教学两门系统的网络课程、制定了相关的培训保障措施,在兰州市电化教育中心的支持下,已经在兰州市10所项目学校开展了校本培训活动。通过两年的校本培训,项目组对培训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估。

1培训内容掌握情况较好

如果提供“优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学习者会主动浏览或遍历所有资源,从而获得优于f2f教学的效果[7]。从对网络课程各学习单元资源的访问情况看,大部分教师能够认真的浏览学习资源(学习单元的访问率在80%以上,如图4所示)。

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在线导学策略发挥了积极作用。学习单元后设计有学习评价活动,如测验、作业等,从网络课程上的电子学档的成绩看,90分以上的教师有11.5%,80分的教师有65.3%,在60分以上的教师占19.8%。

2教师教学方法多样化,能力迁移效果明显

对网络课程平台中的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培训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了全面的提升,使教师已掌握的教学方法更加系统化。在对24位教师前后课堂录像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教师在培训后能够尝试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进行教学。

3形成了教研团队、教师教学研究能力获得了提升

培训形成了跨区域的校际协作教研团队和学校内部的教学团队,教师研究能力获得提升,项目学校教师共申报省级课题10项。如兰州交大附小田艳琴老师利用专题学习网站建站系统建立“三月丁香”作文学习网站,从个人教学实验开始,逐步带动本校教师、兰化一小、银滩路小学教师参与协作教学,形成校际协作教学共同体。田艳琴老师和她的协作者也逐步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4培训模式获得教师认可

在对培训模式满意度调研中,针对“你认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培训是不是一种有效的培训模式”这一问题的态度是:58.2%的教师认为非常有效,28.4%的教师认为有效,11.5%基本有效,1.9%不清楚。教师认为通过参加培训,能够方便快捷的掌握信息化教学能力与知识,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电子学档可以看到教师在课程平台上认真学习、在论坛中积极讨论、在博客中深刻反思,通过课题研究实现了信息化教学知识向教学应用的迁移,提高了教学能力,协作教学专题网站也方便了教师间的协同教研。教师普遍认为这样的培训模式与以往培训方式相比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新的突破,贴合教学实践场所,能够学有所用。

五小结

目前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培训告一段落,培训获得了比较满意的培训效果,通过培训实现了专业知识向教学技能的有效迁移,当然培训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培训过程中的指导策略,运行模式,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使研究设计更具可操作性。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培训虽然取得了教师教学能力迁移的效果,但如何验证这种隐性能力效果还需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建伟.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框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

9-12.

[2]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1-11.

[3]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57-158.

[4]郭绍青.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的个案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9,(6):58-60.

[5]洪庆根.在线导学教师角色与职责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5):47-50.

[6]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33,13.

[7]黄荣怀,陈庚,张进宝,陈鹏,李松.关于技术促进学习的五定律[J].开放教育研究,2010,(1):11-18.

ResearchontheInformationTechnologySupportSchool-BasedTraining

GUOShao-qingSHIDa-wei

(CollegeofEducationalTechnologyandCommunication,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describedthethreestagesintheschool-basedtrainingsupportedbyInformationTechnology,andsowerethestudydesign,basedonthedesignoftrainingactivities,andanalyzedthetrainingeffectstoexplorethewaymigrationfromthetheoreticalknowledgetoteachingskillsfortheprofessionaldevelopment.

线上教学技术问题及对策范文篇11

关键词:高等数学信息技术定位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030-01

众所周知,高数在教学中存在着公式推导多、例题演算多的特点,且在教学过程中还涉及教师的临场发挥能力。这就意味着,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难以在传统高数教育中形成优势,相反还可能束缚住教师的教学思路。但从辩证的视角来看待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是信息技术在支撑数学教育的模式存在问题。若一味地按照英语和其他专业课程的PPT制作形式,自然会增大教师备课的工作量。为此,寻找出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数学教育模式定位,是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高数一般开设在大一阶段,分为微积分、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板块。其中,微积分教学不仅对于工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也同样如此。

1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积分和微分时习惯于强化自身的解题能力,而对于相关知识点在专业范畴中的应用却一知半解。如,在求导经济学中的弹性问题,学生也只能在给定的数据下进行公式演算。又如,在求导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剩余的量,许多学生也无法将其纳入到定积分的求解中来进行。

1.1实现直观体验方面

经济学中“消费者剩余”的求导,在几何上是求需求曲线与均衡价格、纵轴围成的面积。由于在现实中需求曲线不可能是直线,从而在非线性关系下的求导就需要依赖定积分的求解来实现。由此,信息技术可以前置性的引入专业课程知识,并以直观、形象的图示表现出来。

1.2衔接专业课程方面

当前各类高校都在实施课程改革,对于公共数学来说也面临着教改的需要。从与专业相融合的思路进行应用分析,实则是在建构起衔接专业课程的应用路径。正是因为学生在大一时还没有接触到专业课程,因此信息技术通过自身的可视性和可听性能建立起学生的感性认识。

2分析基础上的模式定位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数学教育模式可定位于以下两个方面。

2.1突出形象具体方面的定位

微积分在高等数学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微分教学的前置性知识积累――极限就表明,需要学生建立起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才能完成课程学习。但认知的过程仍需在循序渐进中来完成,信息技术在突出形象具体方面的特有功能,能弥补传统高数教学抽象、枯燥的特点。

2.2融入专业课程方面的定位

微分中的一阶导数在经济学中将求得边际,在物理学中则将求得加速度。然而,在传统教学下教师似乎不会提及这些内容,进而在专业课学习中,学生往往无法合理地运用高数知识来进行问题优化(如根据边际产量递减原理,来建构总产量曲线的趋势图),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快捷的特点,增加这些专业课程方面的知识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3定位驱动下的教育实践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数学教育实践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3.1理清信息技术的应用范畴

首先应抛弃将高数课程知识全部搬入PPT的传统形式,这一形式不仅将增大教师的备课强度,还将影响到教师教学的延展性。改变这一形式的归宿点就在于,需要理性思考信息技术的应用范畴。根据上文的讨论可知,应用范畴应包括突出形象具体和融入专业课程方面。

3.2准确把握高数知识的转换

高等数学知识是解决不同学科优化问题的钥匙,如在经济学中给定总产量函数,根据该图形做出边际产量曲线,这实则就是寻找总产量函数上自变量所对应的一阶导数(斜率)。可见,数学教师应能拓展自身的专业知识面,利用信息技术迎合所教专业学生的需要。唯有这样,才能提升数学教育效率。

3.3建立多部分协同研讨机制

诸多高校除文科类和艺术类系部不开设高数课程外,其他系部都会对大一学生开设高等数学课程。因此,为了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上述两个范畴,有必要建立多部分协同下的课程研讨机制。即可由教务处牵头,并由高数教学系部与专业课程所在系部进行课程研讨。

4小结

本文认为,数学教育模式可定位于突出形象具体、融入专业课程两个方面。实践路径则根据理清信息技术的应用范畴、准确把握高数知识的转换,以及建立多部分协同研讨机制来完成。

(潍坊科技学院,山东潍坊262700)

参考文献:

线上教学技术问题及对策范文篇12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特点主导作用存在问题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在实践教学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探索,形成了多种基本的实践教学模式和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1.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活动的特点

首先,在高职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体系必须相对于理论教学体系独立存在,但又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理论教学应当围绕实践教学展开,实践教学体系是整个教学体系的核心。在总的学时数不变的前提下,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教学时数比例应是1∶1。

其次,面向生产实际确定实践教学的实用性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特征,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归宿和目的,说到底职业教育是为企业培养人才的。这就要求毕业实习做到课题题目有针对性,比如可以与企业搞一些有针对性的设计。

再次,注重培养学生技能心理,实践教学活动要具有先进性和学生潜力的前瞻性。实践教学要采用最新的技术供学生操作演练,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适度超前为未来服务。

最后,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化。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单列课程,也可以结合理论课程作单元实训、综合实训或课程设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可以到生产一线去做,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

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突出特点,决定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各个实践要素要合理搭配、统筹兼顾,才能实现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2.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围绕职业能力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成为高职教育的主体与立教之本。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2.1注重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强调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了高职实践教学的主要特点,这完全符合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对制定实践教学体系具有指导意义。

2.2实践教学是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实现的渠道

实践教学体系不仅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而且需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出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2.3实践教学是实现专业知识提高与培养的途径

实践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印证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发现专业知识的不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互相促进。“在校实训,提高最大的是专业知识”,因此,提高专业知识仍然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

2.4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先导环节

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谋生本领,也就是满足就业的要求。在校内外实训过程中,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的就业和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归宿。当前,就业已经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通过创业教育推动就业是实践教学的必然选择。

3.目前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3.1.1实践教学中的教材问题。实践教学指导文件与教材普遍处于缺乏和水平不高的状态。具体表现为缺乏行业、企业参与教材编写的管理体制,教材编写存在闭门造车、重复、新知识和新技术含量低等问题。

3.1.2“双师”型教师师资问题。教师队伍不但应具有宽广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应具备丰富的工程技术实践经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存在的问题是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一个瓶颈问题,实践指导教师问题包括:数量不足、学历层次偏低、“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偏低、接触实践的机会偏少、社会兼职教师数量偏少等。

3.1.3校企联合没有落到实处,产学结合仍然是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许多高职院校“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形成”。产学研结合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是,现在许多高职院校的实际操作还存在着只及一点、不及其余的问题,结果往往关系不顺,合作各方相互掣肘,产学研结合形式上热闹,实际上效率很低。

3.1.4实验教学还处于依附于理论课程的地位与命运。这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格局,实践教学在客观上还是处于陪衬的地位,且所谓的实践教学大多依然徘徊于动作性的技能训练方面,这不利于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上述问题,影响高职教学质量,满足不了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3.2对策

3.2.1要深入研究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如学习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以能力为本位的“CBE”,世界劳工组织倡导的模块式技能培训“MES”式教学等,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并结合我国国情和职业教育的现状,大胆试验、总结、修正、改造、整合、创新。“能力本位”兼融“知识本位”,理论讲授、案例教学、模拟训练、实习、实战相统一。

3.2.2建设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必要条件。要以获取职业资格为目的的职业资格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融入一体。

3.2.3模拟企业环境训练。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训练项目与产业一一对应,模拟企业环境。良好的素质和能力需要在一定的职业环境中形成,现代企业所强调的职业能力、关键能力和职业道德,如岗位技能、敬业精神、合作能力、承受能力、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及创业能力与意识等,必须在生产和服务的职业环境中,通过一定的磨练才能获得。

3.2.4重视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教学体系之外利用假期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的实践环节,包括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企业调研、专题研究、案例分析和创业活动等。

参考文献:

[1]蔡京玖.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实训开发现代教育技术,2007,9.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电工基础实习报告范例(12篇)

    - 阅0

    电工基础实习报告范文篇1关键词:电路实验;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TM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3)08-0000-01《电路分析基础》是我校电子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教学.....

    解除债权债务关系范例(3篇)

    - 阅0

    解除债权债务关系范文篇1案例张某(女)与王某(男)系夫妻,为维持生活经营小卖部。从2002年起张某经常去李某处提货,有时付现钱,有时赊账,截止到2003年12月1日,共累计欠款5900.....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