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概念范例(12篇)

来源:网络

农村公路概念范文篇1

[关键词]乡镇企业现代农业互动特征路径

我国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壮大了农村二、三产业,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目标是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乡镇企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具有共同的目标指向,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对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仅对乡镇企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互动关系的特征与良性互动的路径予以探讨。

一、乡镇企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互动的基本特征

1.对乡镇企业与现代农业概念的界定

(1)对乡镇企业定义的认识。近年来,乡镇企业这个名称在政府、学者,以及媒体的语境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这是否意味着它已经逐渐被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等名称所替代而即将淡出经济社会发展舞台。笔者认为,乡镇企业仍将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乡镇企业的前身是社队集体企业,1997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把乡镇企业定义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给乡镇企业下的定义是“在中国农村和小城镇兴办的、非全民所有制、从事商品生产或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这些比较权威的定义主要从所有制和地域范畴上来界定乡镇企业概念。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乡镇企业的改制,乡镇企业不再是原来乡村集体所有或农民投资的所有制范畴概念,有必要进行重新界定。这里我们从地域和要素依存的角度,把乡镇企业界定为在乡镇范围内开办的、以农业资源、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市场为依托、与农民利益联系较为直接稳定的生产经营实体。由地域与生产要素界定的乡镇企业概念,是城乡都可以存在和使用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概念难以替代的。

(2)对现代农业概念的理解。现代农业是一个相对于传统农业的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称为传统农业”。农业部部长杜青林给现代农业的定义为: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还有学者把现代农业形象的概括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我们比较赞同杜青林对现代农业的界定,因为它体现了现代农业建设目标、手段和途径的统一。

2.乡镇企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互动的基本特征

(1)互动主体的独立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不仅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工业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农业兴旺发达,才能为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国民经济其他行业和部门发展提供数量充足、质量上乘、品种齐全的原材料。因此,现代农业建设虽然可以借助乡镇企业的推动而加快发展步伐,但不能长期依赖乡镇企业,否则农业发展会因乡镇企业发展的波动而难以稳定。同时,乡镇企业发展也不能完全依靠农业。虽然乡镇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大部分来自农业和农村,但由于农业是天然的弱质产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往往会给乡镇企业的原料供给和产品销售带来困难。

(2)互动目的的互利性。乡镇企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互惠互利、平等发展,是二者互动的动力和纽带。乡镇企业只有真正围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活跃农村市场、方便农民生活等方面大力发展,才能得到农民的支持,获取生产要素,开拓农村市场;而现代农业建设也必须考虑乡镇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市场竞争力增强、积累能力提高和从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中受益,才能使不断壮大的乡镇企业有能力并愿意“以工带农”、“以工补农”。

(3)互动结果的风险性。乡镇企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的互动,既是一种互利关系,又是一个博弈过程。按道理讲,现代农业建设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要素供应和市场拓展条件,乡镇企业发展吸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培养和提高了农民的技术和管理能力,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和科技创新,二者完全可以实现正和博弈。但互动双方在市场趋利性驱动下,往往出现零和博弈甚至负和博弈的结果。如在“公司+农户”产业化经营的互动模式中,产业链条中农户或公司任何一方行为扭曲,都有可能造成公司破产、农户受损的负和博弈;也有可能出现公司卷资外逃、农户受损,或农户原料供应以劣充优、公司受损的零和博弈。

(4)互动过程的长期性。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乡镇企业发展到现在的水平和规模,是从最初的社办工业、社队企业到乡镇集体企业,再到个体户、家庭私营企业和联户企业,继而到股份合作制企业,再到现在的农村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等形式,它的根已经深深扎在“三农”的土壤里,今后将继续伴随着我国“三农”问题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而现代农业建设也是一个长期动态过程。世界农业的发展大体经过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和后现代农业三个阶段,我国目前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时期,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程还比较漫长。乡镇企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将经历由不协调到协调的反复调整和适应过程。

二、实现乡镇企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良性互动的路径

在农村这块土地上生长和发展的乡镇企业和现代农业,在地缘、人缘、资缘上存在着天然联系。二者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共生共长。

1.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发展乡镇企业

(1)发展农产品加工型乡镇企业,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国内外大量事实和经验表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提高农业的产出率效果十分显著,而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在90%左右,我国只有45%左右(粗加工以上);发达国家农产品深加工(二次以上加工)占80%,我国只有30%左右;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3:1,我国仅为1.1∶1。这种差距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潜力巨大,而乡镇企业具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天然优势。乡镇企业应充分利用这种优势,通过“龙头企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中介组织+农户”的形式,将小农户与大产业、小生产与大市场进行有效对接,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农业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发展科技型乡镇企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乡镇企业应不断适应国内外科技发展要求,真正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制定技术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引进规划,创造条件投入资金建立自己的技术研究与创新中心,大力开发新产品,使用新技术,创出新品牌,并把技术研究开发、技术设备引进与落后技术改造相结合,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在增强乡镇企业科技创新实力的同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带动现代、高效、环保农业发展。

(3)发展生态型乡镇企业,带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土地、节约材料;二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积极治理污染项目,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企业内循环、产业内循环和区域内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三是积极参与乡村旅游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建设,带动优质、生态、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

(4)发展为农服务型乡镇企业,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保障。乡镇企业不仅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民生活的、适合农村特点的连锁配送服务业,还要大力发展面向农业生产的各类服务业。特别要积极发展面向“三农”的商贸、物流、金融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机械和农产品的储藏、运输、保鲜、包装等产业,与此同时建立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队伍,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物资、设备和人才保障。

(5)发展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促进农业集约经营。建设现代农业要求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产业经营一体化,上述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土地的规模经营。乡镇企业通过吸纳从农业中分离出的富余劳动力,为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经营创造了条件。目前乡镇企业共安排了1.4亿左右的农民就业,其中就地就业的占70%以上,在乡镇企业就业农民的收入已占农民现金收入的34%。但目前农村4.8亿劳动力中仍有1亿左右的富余劳动力,加上每年新增劳动力700万人~800万人,共近2亿劳动力需要安置,这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发展乡镇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因此,今后大力扶持农村能人和外出务工回乡人员创办企业,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仍然是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要任务。

2.围绕乡镇企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乡镇企业发展奠定基础。农业中农、林、牧、副、渔等的比例关系是否协调,不仅影响农业自身的发展,也会影响乡镇企业的布局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行种养加、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不仅能为乡镇企业提供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原材料,而且也会为乡镇企业争创优质产品、名牌产品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农业的快速发展,使从事农业的收入迅速增加,既有可能增加对乡镇企业的资金投入,又减少了农业对乡镇企业的依赖和抽取,从而进一步增加乡镇企业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能力,实现规模经营,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2)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为提高乡镇企业竞争能力创造条件。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利用是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目前促进农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加大科技在农业中的运用力度,促进农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发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乘数效应,提高物化劳动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减少活劳动的消耗量,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农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就会使以农产品为原料、以农村劳动力为活劳动投入的乡镇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从而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占有率。

(3)加强农业投入与政策支持,为乡镇企业提供发展机遇。乡镇企业的发展有赖于产品市场的扩大和消费群体的增加,有赖于社会的广泛信任和认可。农村人口是我国数量最多、消费需求潜力最大的群体。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国家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强,发展环境的优化,必将使农民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农业投入与政策支持的力度的加大,将会进一步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更好的投资机遇、市场机遇和发展机遇。

农村公路概念范文

__镇位于__城南16公里处,幅员面积123.6平方公里,全镇辖11个行政村,52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7216人、4588户,其中农业人口9471人、2687户。有耕地面积7235亩,其中农田3482亩,属川东北有名的农业古镇、茶叶特镇、工业重镇、商贸名镇、经济文化强镇,素有“万亩茶乡”、“中国富硒茶之都第一镇”之称。

镇域210国道、襄渝铁路Ⅰ、Ⅱ纵贯全境,村级道路村村通达,交通十分便利。场镇城市规划建设4平方公里,承载人口达3万余人,主要街道5条。

根据万农委〔2015〕4号文件精神,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兴业、家富、人和、村美”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突出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产村相融,整体把握三种形式(新建、改造、保护),全面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治理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努力开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新局面。

1、坚持农民主体,让农民做主,让农民受益,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2、坚持产业先行,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促进新村与产业互相融合;

3、坚持美化环境,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确保现代生活与田园风光互相促进;

4、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突出山区特色,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窝窝店村位于镇南7公里处,210国道襄渝一、二线横穿全村,交通方便,全村总面积7平方公里,规划面积为2.61公顷,其中耕地516亩,现有四个社共220户,720人。按调整村社布局,重点建设中心村,通过自然村缩减、搬迁、合并推进农村人口相对聚集的原则,重点规划窝窝店,现集中住204户,666人,组织动员6户19人到场镇或县城购房居住。

1.按照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标准,具体规划建设项目为:

(1)集中彻底解决窝窝店人畜饮水工程

水源选择老屋基河沟,需安装主水管道3.6km,建水池2个,规划蓄水110立方米,安装入户204户,工程概算投资共40万元。

(2)规划硬化村道公路0.8km,自210国道窝窝店接口至茗海茶场,按群众“一事一议”,年内完成建设任务概算投入43万元。

(3)规划茶叶产业发展1100亩,其中低改200亩、中改600亩,建高产茶园300亩,投入24万元。实现人均产业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

(4)增加体育文化设施投入,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电子微信通工程,概算投入10万元。年内组织文化体育活动6次。

(5)配合后河漫水桥建设,规划建设引桥堡坎1900立方米。概算投入42万元。

(6)聚居点综合体区域内补植树201株,概算投入7万元。

(7)规划农村危房改造3户(王玖章等)。

(8)规划沿后河86户分或合建化粪池,改变原粪便直排,概算投入9.3万元。

(9)规划建设压榨式垃圾中转站1个(市环保局项目支持),新建垃圾池4个,概算投入8000元。

(10)规划实施“五改”42户,概算投入7.4万元。

以上规划年内实施项目10个,概算总投入183.5万元(不含压榨式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1.基本情况

枣树坪村共8个社,432户,1307人,其中已经到市、镇集中居住的达230户,规划到村范围内集中居住的达45户。

2.工程规划实施项目、投资规模及完成时间

(1)工程规划实施项目

①实施“五改”,提高村民生活条件,提升文明程度,实现农村环境生态化。

a.改灶:45户,实行客厅与厨房分设,改造灶台、厨案、橱柜,推广节能、节材灶炉,实现厨房卫生整洁、节能高效。概算投入27万元。

b.改圈:20户,实现住房与畜圈分离,改变人畜混居。概算投入10万元。

c.改厕:45户,采用水冲式厕所,排至化粪池,村庄内铺设污水管道,做到雨、污分流。概算投入22.5万元。

d.改水:45户,以实现集中供水、自来水入户为主要目标,解决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安装PE主管4000km,水池2个110立方米,入户安装45户,概算投入31万元。

e.改路:按照50万元/公里的标准硬化村道路4.9公里、硬化社道路500米(市交通局项目支持)。概算投入270万元,其中群众筹资22万元。

f.投资15万元新建村委活动室一幢,建筑面积120平方米。

以上合计实施项目6个,总概算投入375.5万元,其中已落实项目支持245万元。

根据万委农领〔2015〕4号文件,拟规划在龙须坝新农村聚居点建设农村廉租房10套,面积1200平方米,概算投入1360元/平方米(含土地征用及建设成本),共计163200元。

1.成立__镇2015年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

组长:赵呈华(__镇党委书记)、张永(__镇镇长)

副组长:吕碧贤(__镇副镇长)、周彩平(__镇人大主席)、刘正海(__镇纪委书记)

成员:梁忍(__镇党委委员、纪委委员)、颜邦义(村规办主任)、董琴(财政所负责人)、兰金安(国土所负责人)、马明明(党政办负责人)、王守刚(窝窝店村支部书记)、甘万平(枣树坪村支部书记)、张益树(龙须坝村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颜邦义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2.落实责任

确保2015年新农村建设工程各项任务完成。年初与涉及村支部、村委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将任务逐级分解。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由刘正海牵头负责;新农村聚居点改造工程由梁忍牵头负责;农村廉租房建设工程由吕碧贤牵头负责。所有规划建设工程必须确保在2015年10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3.坚持科学规划

强化规划先行和规划水平决定建设水平的理念,建立健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科学规划机制,确保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优化资源配置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围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把投向相近、目标相似的涉农资金进行统筹投入,综合打造,成片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项目要与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统筹打捆推进,并向贫困村、边远村倾斜。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杠杆作用。建立奖补机制,引导村组和农户盘活土地、房产等闲置资源。

农村公路概念范文1篇3

本文仅就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对象进行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审计对象概述

审计对象是审计行为的客体,即审计监督的目的物。

理论界对审计对象内涵的认识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指被审计单位;二是指被审计的具体事物;三是指被审计单位的有关具体事物。其中第二种观点,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具体事物,又可细分为三种不同解释:①审计对象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传统财务审计的实践要求,随着审计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局限性十分明显;②审计对象是通过一定载体反映的,涉及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和资源财产的经济活动,这种观点将审计范围大大扩展,但内容不够具体、明确,与实际工作的感性认识存在一定的距离;③审计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所体现出的经济信息。这种观点将审计处理对象―经济信息与审计监督及控制对象―经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既满足了审计领域扩大对审计对象表述的要求,同时又符合审计人员的感性认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审计对象一般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以及作为提供这些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及其他资料。审计对象是对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内容、范围所作的理论概括,审计对象的外延表现为审计实体(即被审计单位是谁),审计对象的内涵表现为审计内容或审计内容在范围上的限定(即审计什么)。

根据我国《宪法》第九十一条和第一百零九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相关规定,我国国家审计对象的实体(即被审计单位)是指所有作为会计单位的中央和地方的各级财政部门、中央银行和国有金融机构、行政机关、国家的事业组织、国有企业、基本建设单位等;国家审计对象的主要内容包括上述部门的财政预算、信贷、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损益)和决算,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益。

二、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对象

绩效审计对象是绩效审计行为的客体。上述有关我国国家审计对象的法律条文是按照财务审计的思路确定的,从审计对象概念的外延(审计实体)角度看,该法律规定,既适用于财务审计,也适用于绩效审计,但相对于财务审计,绩效审计的被审计单位,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从审计对象概念的内涵(审计内容、范围)角度看,绩效审计较之则要丰富的多,包括各项方针政策、各项活动、各个项目,不局限于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等资金方面。

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对象是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客体,即农村公共投资项目所体现的经济活动及其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对象是对农村公共投资项目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内容、范围所作的理论概括。

(一)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被审计单位

由于绩效审计不仅要关注被审计单位内部的绩效,还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绩效的外部性问题,加之农村公共投资项目通常会涉及资金分配、再分配、管理、使用、监督和项目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等单位,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对象通常会超过一个单位,即从审计对象概念的外延而言,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被审计单位常常涉及多个。

(二)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内容、范围

1.从农村公共投资概念的外延角度认识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内容、范围

农村公共投资是政府等公共部门为了公共利益对农村经济活动中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资源和要素进行的投资。由于农村公共物品所包括的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农民生活、农业生产乃至农村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对农村公共投资的分类标准也存在不同的认识。根据农村公共物品在消费过程中的性质不同,农村公共投资可以分为纯公共物品投资及准公共物品投资;根据公共物品的最终用途(功能)不同,农村公共投资可以分为生产服务性投资及生活服务性投资。上述分类都有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实际意义,本文采纳从我国农村公共物品投资实践出发考察农村公共投资分类,在具体调查研究中,不对完整意义上的全部农村公共投资进行一个详细列表或具体分类,而是选择一些农民感受相对较深、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较大、公共财政支出较多的农村公共投资进行研究。以此为依据,本文将农村公共投资界定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农村教育投资、农村公用事业投资和其他公共投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是指具有满足农民公共需要特征的、服务于农村社会生产流通和农民生活的各种硬件建设和服务的总称;农村教育投资是指一定时期内农村教育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农村公用事业投资是指一定时期为满足农村公用事业发展需要所进行的各类投资;其他公共投资,是指除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农村教育投资、农村公用事业投资之外的一切农村公共投资。

综合上述观点,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内容包含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审计、农村教育投资审计、农村公用事业投资审计及农村其他公共投资审计等,这是从农村公共投资概念的外延来认识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对象(审计的内容、范围)。

2.从农村公共投资项目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环节角度认识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内容、范围

农村公共投资项目实施、运行涉及多个单位、多个环节,根据绩效审计的特点及要求,农村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包括投资项目前期决策绩效审计、项目过程管理绩效审计及项目投资综合效益审计。项目前期决策绩效审计包括投资项目立项决策程序审计、项目可行性研究审计、设计概算审计、项目资金来源及落实情况审计等;项目过程管理绩效审计主要包括项目法人制审查、项目招投标审计、征地拆迁补偿审计、施工过程审计、工程监理审计等;项目投资综合效益审计包括投资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投资项目社会效益评价及投资项目环境效益评价等。

农村公路概念范文1篇4

[关键词]农村;电影;抗战;农民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农村数字电影的类型化制作”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YJC760026)。

中国农村电影被重视与较大规模发展并不是始于新中国建立之后,而是始于抗战时期。特定的抗战历史背景使得农村电影的制作与理论研讨都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并予以严肃地实践与思考,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实现了时代所赋予农村电影的职责与使命。农民虽然从来不是电影市场的主流目标观众,却是中国国情绝不能被忽视的观众。

一、农民第一次较大范围地观看电影、农民被电影业重视是发生在抗日战争的特殊历史时期1937年卢沟桥事变导致了抗战的全面爆发,中国电影格局被战争与政治切割成四个区域,其中大后方、根据地和沦陷区的电影面貌变化剧烈。特殊的历史背景导致了大后方电影暂时脱离了商业电影的制作模式,电影的娱乐性与商业性退居其次,宣传教育、新闻传播的功能被推到前台,转向制作以抗战为主题的故事片与纪录片,国防电影、抗战电影应时而生。

(一)抗战宣传与服兵役是抗战电影的时代主题

淞沪战争失利后,国民政府暂居武汉时期,即1938年1月29日,中华全国电影抗敌协会成立,并展开了较大规模的关于“国防电影之建立”的讨论。电影界精英人士如费穆、史东山、阳翰笙、袁牧之、杨村人等都纷纷撰文发表了意见,论及抗战电影的制作与发行。尽管意见不尽相同,但大家的共识是电影应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任务,即激发民众爱国热情、抗战斗志与必胜的信念。于是,电影撇开了娱乐化的目标,伦理化的诉求,开始围绕宣传与服兵役的主题量身定制。作为当时惟一的影像大众传播工具,电影制作种类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故事片与新闻纪录片的数量比例相差巨大,故事片只占新闻纪录片的1/6。

(二)观众由城市转向农村,农民与士兵是电影的主要观众群体

大家关于抗战电影的另一个共识是电影观众的变化与电影制作方式的调整。由于电影从都市转向广袤、分散的大后方,电影观众就不再以大都市的小市民为主,而更多面向小城镇居民、农民和士兵(作为一个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士兵的主要成员也是来自农村和小城镇的基层民众)。历史的语境与国情使得中国广袤的乡村成为战场的决胜地。为了配合抗战的艰难进程,电影制作者必须要迎合文化水平较低的士兵与农民观众的审美文化,号召民众参战、抗战,坚定抗战必胜。很自然地,电影制作的重要理论问题被置换为电影的通俗化、大众化、民族形式等问题。

二、“农村电影”的概念被提出,农村电影主要走纪实性、民族化与大众化的道路“农村电影”耳熟能详,却不是新中国的产物,而是在严酷的抗战背景下产生。为了鼓舞士气,争取广大的农民参战,也是明确区别于之前以上海为中心的都市电影,“农村电影”的概念被提出,并被认真研究与实践。为了让文化水平低的农民、士兵看懂电影,了解战况,农村电影必然要走纪实性、民族化与大众化的道路,因为农民与士兵的审美情趣决定了传统的民族风尚和通俗的电影语言成为电影制作遵循的原则。

(一)从“国防电影”到“农村电影”

随着抗战的进展,1940年冬,上承武汉“国防电影”的讨论,陪都重庆电影界40多人集会,开展了关于“中国电影路线”问题的讨论。其中,杨村人发表了《农村电影的制作问题》一文,倡导“通俗化”“大众化”的“农村影片”,主张在取材上最好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事情,属于“农民自己的故事”;在故事情节的编排上,也必须“使文化水准低下的农民,能够领会,能够欣赏从而发挥宣传教育的效能”;在影片的导演手法上,宜“浅易、通俗、避免‘都会影片’应用的摄影法”①。“农村电影”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并研究,着重于从农民观众的审美情趣出发改变电影的内容与语言,并且以为农民必然喜欢看关于他们自身的故事。

(二)抗战农村电影的创作实践

抗战电影的摄制主要是以重庆为主的大后方电影厂拍摄,主要有三家电影制片厂,分别是:中国电影制片厂,是战时国营的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中央电影摄制厂,规模略小;阎锡山投资创办的“西北电影厂”,建于1935年,迁至成都后被下令停办。三家电影厂在抗战期间拍摄的纪录片共有80多部,内容主要包括报道前线战绩、大后方各界团结抗战的社会活动与日本侵华罪行等三个方面。故事片的制作由于资金、器材来源困难,环境不安定,三家制片厂总共只生产了20部故事片,重要影片有《中华儿女》《八百壮士》《胜利进行曲》《孤城喋血》《火的洗礼》《老百姓万岁》《塞上风云》《保卫我们的土地》《好丈夫》《还我故乡》等,都从不同的角度为抗战呐喊。例如《中华儿女》是由一个序幕和四个短故事组成。序幕介绍祖国山河和名胜风景,四个短故事分别是《一个农民的觉醒》《老公务员之死》《抗战中的恋爱》《游击女战士》,它们的内容都是鼓励民众拿起武器抗战,歌颂积极投入抗战的英勇行为,也包括了对女性参加抗战的赞扬。

抗战电影的内容从战前市民题材转向战时士兵与农民的生活,政治立场鲜明,艺术表现手法朴素、简单,以适应大后方观众的接受习惯。著名电影导演史东山在创作《保卫我们的土地》时,“为了便于农民了解和接受,对影片的艺术形式下了很大工夫。他认为剧情要简单有力,内心表现不能太复杂,不能穿插无味的笑料,使农民当做玩意儿看;叙述剧情务须周详,表演的速度务须稍慢。所有这些,他都在影片中一一作了认真的实践。”②该影片关于一些场景和人物的描写不够真实,可能源于导演对表现农村生活的陌生,不过,它很好地表现出史东山的时代使命感、责任感与积极进取、探索的精神,是抗战电影创作的一个典型写照。

(三)抗战农村电影的创作路线

1940年关于“中国电影路线”问题的讨论,强调了电影要走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这是农村电影的必由之路。比较重要的文章有孙师毅的《中国电影路线问题》、徐迟的《电影中的语言问题》、刘念渠的《在银幕上创造典型》等。孙师毅指出,所创作的有些影片不能被观众理解,原因在于题材远离现实和语法不通。因此,电影应该选择贴近“中国大众的日常生活”,“表现士兵、军官、农民、工友以及其他一切在抗战中流血流汗的人物的事迹、感情、生活和工作”③,之后再采用通俗化的叙述方式。抗战电影面向底层民众,只有通俗易懂才能达到号召全民抗敌的目的。“抗战爆发后,大众化与民族形式问题才真正提上日程。抗战时期,进步电影家们把眼光转向农村,所谓‘农村电影’(即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并且考虑农民观众能接受)也引起了空前的重视……这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是一种重大突破。这些电影表现手法一般都比较朴素,叙事十分流畅,故事的展开和人物性格的揭示符合中国老百姓传统的欣赏习惯。”其中,代表性影片有沈西荃的《中华儿女》、李芝淹的《大地回春》、何非光的《保卫家乡》和史东山的《抗战三部曲》等。这些影片都以农民为主人公,表现了农村的现实生活,讴歌了农民对土地和家乡的热爱,塑造了他们淳朴善良、坚强不屈的性格。电影的民族化、大众化被前所未有重视,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基本路线,有效发挥了电影的抗战宣教功能。

综观20部抗战故事片,可以看出它们具有的三个鲜明特征:(1)强烈的现实性甚至纪实性。有的故事直接取材于真实的战争事件,如阳翰笙的《八百壮士》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激战四昼夜的事迹,另有徐苏灵的《孤城喋血》和田汉的《胜利进行曲》。(2)民族化与大众化。抗战电影的表现手法抛开了技巧、噱头和艺术的新奇,以通俗简明的民族审美习惯为原则,务求让士兵与农民观众看懂。(3)内容贴近士兵与农民,他们成为电影的主角。

三、抗战农村电影放映是流动式的,官方经营与行政运作并行.抗战电影的放映方式是流动式的。由于战区辽阔,战事连绵,农民与士兵不可能去电影院观看,抗战电影放映队随之成立,把电影送到观众面前,电影流动放映传播由此大规模展开。这也决定了电影的商业经济运行规律被打破,而以官方经营与行政运作并行,如此,才能确保电影放映队的活动正常开展,达到抗战电影放映的目的。特殊的历史背景导致了电影的属性、目的与运作方式的系列连锁变化。.

(一)国统区的电影放映队

为了传播战争时事与鼓舞民众,1939年9月,国统区三厅成立了10支放映队。据1939年上半年的统计,共有7个放映队分赴各战区,放映了近500场,观众260余万人,以士兵与农民为主。④电影放映队的足迹,除了遍及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外,还远至陕北、甘肃等地。电影作为当时惟一的视听媒介,流动放映尽可能做到了及时传播,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根据地的电影放映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延安为中心的根据地电影放映也是采取了流动放映的方式,这与当时艰苦的条件分不开。延安电影放映队成立后,走遍了陕甘宁边区的绝大多数地方,观众的主体亦是士兵与农民,其中,部队的电影放映是以团为单位。所放映的影片有两类:一是延安电影团自制的影片,以纪录片为主;二是前苏联原版片,占了绝大部分。延安电影放映队采用的常规方式是把电影放映同对党的政策方针和当前任务的宣传结合起来,把放映工作当做一件政治任务来完成,注意映前整理材料,利用当地群众自身的事例展开教育、鼓舞。延安电影放映活动的政治性突出,注重映前映后的宣讲,这一模式直接影响到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电影放映的观念与运作。

总之,“农村电影”概念的提出、农民被中国电影业作为重要的目标观众,是抗战时期国情的特殊需要使然,农村电影与农民观众的审美习惯被认真加以研讨。这一时期农村电影具有五个层面的特征:农村题材、农民观众、宣教为先、官方经营(行政运作)与流动放映。特定历史时代的巨力导致了农村电影的第一次较大规模发展,上承“左翼”电影运动时期出现的农村题材电影,下则影响深远。新中国如何执行电影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制作农村题材电影,如何使农村电影制作与放映成为常态,抗战时期的农村电影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参考。

注释:

①杨村人:《农村影片的制作问题》,《中国电影》,1941年第1卷第1期。

②李智辉:《论抗战时期的电影与农村》,《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第S1期。

③孙师毅:《中国电影路线问题》,《中国电影》,1941年第1卷第1期。

农村公路概念范文篇5

论文摘要:对于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问题,我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相应的总结了不同的概念。例如,“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等等。只有明晰概念,明确其内涵,才能站在时展前沿上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和方向,才能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落实。要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个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坚持内因外因结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发展道路。

1.在现实实践基础上,重新解读有关城乡发展问题的概念

纵观我国社会发展的历程,自从城市产生以来,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问题始终是贯穿社会发展的主线。城市与乡村即使在二元分割体制下一直都维持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策的关注点不同,导致二者发展程度的差异。

“城乡一体化”,通常指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规划上协调、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是对早期“城市化”内涵的具体化、明确化和时代化。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城市化”的片面理解,使得其内涵发生了质变,“城乡一体化”的提出无疑使“城市化”的真正内涵得以诠释。“城乡一体化”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或者说一个题目、两篇文章。既要注重在“乡”字以外做文章,坚持推进城市地区的“城市化”、“工业化”,更要紧紧围绕“乡”字做文章,积极推动农村“城市化”、“工业化”。

2.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研究

(1)坚定不移地推进大中小城市的“城市化”,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中外城市发展史证明,大城市有着难以替代的规模效益、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1在处理城乡发展中,城市经济改革发展应占主导地位,这是由城市化历史的一般规律决定的,城市化水平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要继续坚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重点建设省辖市,带动县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并不是要重农抑城,依然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城市建设提供劳动力。实际上,“膨胀病”和大城市并无必然联系,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为因素、管理等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要把发展重点放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上,放在提高城市质量、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上。要转移、压缩、改造传统产业,扩大先进产业与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培育大城市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带领中国经济走向世界,走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着眼整体规划,统筹城乡资源。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形成城乡互动共进、融合发展的格局。

2.1破除体制障碍,构建长效机制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推进体制创新,是解决经济社会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2”制度的不健全不合理是城乡二元体制长期存在的关键。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为顺利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措施增添动力和活力。立足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深化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就业制度、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做到“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转变、金融组织向农村整合、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产业发展向农村辐射、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项目,加强事前指导、事中服务和事后问效,切实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它不仅对土地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具有重大影响,而且对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影响。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坚持科学发展、社会和谐,遵循国家对土地管理和利用的规律。1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要健全耕地保,护制度,合理开发建设用地和非农产业用地等。

2.2加大市场运作力度,实现城乡产业均等化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理应是农村经济的支撑,它是农村经济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农村经济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工商业为满足城乡人民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工商业、服务业是城乡积累资金的主要来源。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农村农业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多种产业。1)实地考察当地的能源、资源、劳动力、交通等因素,积极引导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在当地投资兴业,逐步做大做强,适度发展企业群;2)根据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鼓励城乡居民探索建立投资有限公司,引导集聚社会资金建设农村;3)提高农村原有的农药供药商科学管理的能力;4)对农业实行公司制改革,公司制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建立以农业公司为主导,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而且农民可以通过自办或入股农业公司成为企业股东。

参考文献:

[1]阎书钦.从机械化到工业社会——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对工业化内涵的阐释[J].河北学刊,2008,(01).

[2]李怀.“城中村”研究的三种视角[J].广东社会科学,2006,(03).

农村公路概念范文篇6

(中共辽源市委党校,吉林辽源136200)

摘要: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法律并没有规定“农民集体”作为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构成要素和运行原则,也没有明确产权主体和执行主体的界限和地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存在法律概念涵义模糊、法律地位缺失、利益虚化的问题,本文从历史、文化、制度方面分析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缺陷的成因,并在探讨了农村土地国有化或私有化改革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土地使用权而间接强化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制度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农民集体;农村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5)07-0061-08

收稿日期:2014-12-20

作者简介:徐英兰(1981—),女,吉林辽源人,中共辽源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法律。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之后,我国农村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在1956年-1958年的高级社集体土地所有权阶段,农民私人土地所有权被取消,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变更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在1958年-1982年的人民公社集体所有权阶段,我国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即以生产队为基础,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作为各自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对自己的土地享有独立的所有权和管理权。这种“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被1975年我国《宪法》和1978年我国《宪法》所确认。1982年至今是现行集体土地所有权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农村土地等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但交由农民承包经营,集体对承包户提供管理和服务,承包户在承包合同约束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1982年我国《宪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这一改革成果。此后,我国的《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等都对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因为历史、文化、制度等原因,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依然存在着法律概念涵义模糊、法律地位缺失、利益虚化等缺陷。

一、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

缺陷的主要表现

(一)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法律概念涵义模糊

法律概念的作用就是用精准的法律语言传达立法者的意志,让人们产生非歧义性的正确理解。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农民集体”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其界定也应当力求精准。需要明确的是集体土地所有权是一种民事权利,所以“农民集体”应当属于民事主体。我国《民法》规定的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农民集体”显然不属于自然人和法人,那么是否属于其他组织呢?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对“其他组织”作出的司法解释和所列举的种类中,“农民集体”并不在其中,因此,“农民集体”不属于其他组织。“集体”是一个含义宽泛且无精确内涵的概念,其意指许多人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农民集体”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概念,是政治制度变革的产物,准确地说它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术语,因此难以在我国法律制度中被准确定性。但是考虑到长期以来“农民集体”已经被民众广为接受,法律关于“农民集体”的表述也比比皆是,仅仅因为其存在缺陷而将其完全排除在我国法律制度的概念领域之外的做法也不可行。因此,为了使“农民集体”真正发挥其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应有的功能,明确“农民集体”的法律内涵就变得至关重要。

(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法律地位缺失

正如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史尚宽所言:“为权利主体,须经法律的承认。”[1]“农民集体”已经得到了法律的承认,但是却因法律界定的内涵不清晰,丧失了应有的法律地位。根据我国《物权法》第60条的规定,所有权的行使主体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内各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以及乡镇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却不能作为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直接对土地进行经营、管理。“农民集体”与这些行使主体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法律关系?“农民集体”作为民事主体的独立的意思形成和表达制度是什么?[2]行使主体在行使所有权时是否遵循“农民集体”的意志?这些事关“农民集体”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法律都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不知“农民集体”为何物,加上个别乡、村干部利用对农村土地的支配权牟取私利,县、市政府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现象,这样,当三级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会出现上一级行使主体侵犯下一级行使主体利益的问题。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农民集体”的法律地位被架空的可能,结果是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在行政权力控制下成了一种残缺的所有权,在村社干部权力支配下被异化”。[3]因此,赋予“农民集体”明确的法律地位,明晰其构成要素和运行原则,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民事权利是十分必要的。

(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利益虚化

财产所有权的根本在于收益权,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经济主体追逐经济收益是天然属性。“农民集体”作为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人,应当拥有财产并享有经济收益。在农民私人的土地所有权时期,土地的所有权是农民私人,所有权人获得了相应的报酬。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阶段,合作社仍然能够通过扣除生产费用和留出公积金、公益金的方式实现收益。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农户承包经营集体土地所得的收益一部分上交给国家,一部分留给集体,剩下的属于农户自己所有。其中留给集体的部分主要包括农户向村民委员会上缴的村提留,即公积金、公益金、行政管理费等,“农民集体”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得到满足。

然而,我国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村提留。村提留的取消使得“农民集体”完全丧失了其应享有的土地利益,事实上“农民集体”应获得的土地所有权利益被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分享了,“农民集体”的利益因享受不到任何经济收益而被彻底虚化。

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

缺陷之成因分析

(一)历史因素

在建构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时,对历史经验教训予以总结是十分必要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出现较大的缺陷是历史形成的。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面临着许多困难,国民经济急需恢复,为此国家提出了实现工业化的目标,我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的建构也始终围绕这个目标。在农村,为发展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取消了私人土地所有制,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进一步转化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乃至发展为后来的人民公社。在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前的这一阶段可以称之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家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队课征农业税,当农产品供给出现短缺的时候,国家对主要农产品实行统派统购制度,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工业品销售价格,因此,农村土地所有权人对其所有物——土地失去了应享有的利益。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我国法律规定继续限制土地的自由买卖,土地需通过征收转化为国家所有之后才能进入建筑用地一级市场,政府凭借行政征收的权力,低价征收农用地,然后高价出售,这样,土地所有权人的角色就模糊起来。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的指令性计划高于一切,“政社合一”的体制使得行政权力渗透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运行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集土地所有权和行政权于一身,国家和集体的角色含糊不清,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利益混同。改革开放时至今日,我国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许多问题依然存在,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始终未能割断其历史“脐带”,现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只能在历史荆棘下蹒跚前行。

(二)文化因素

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制度下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费孝通的研究揭示了农村社会的历史传统和伦理价值。村民聚村而居是由小农经营的模式决定的,村民为了水利的需要,为了安全的需要,在一片土地上耕作,一代一代地在此地生活,逐渐形成家族。村落中的人们习惯在一个固定的区域活动,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这样的社会结构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个人主义,家族组织中的家长在家庭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家庭财产都归于家长名下,子女在家中没有独立的财产,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独立的意志,这种封建家长制传统与崇尚自由、民主、平等、意思自治的现代民法精神是格格不入的。而现行关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立法规定是需要建立在现代民法精神基础之上的。在还没有完全形成民主传统的农村,农民对于土地产权保护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在这样一个农村社会环境中,即使设计再先进、再科学的法律制度也无法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实施,这也是造成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运行出现困境的原因之一。

(三)制度因素

由于我国的封建家长制传统再加上新中国成立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民法长期得不到重视,物权法理论和物权立法也一度成为民法体系中最不完善的部分。我国民法学者比较重视大陆法系的物权法理论的发展,由于对传统所有权理论的反思不够,提出了物权理论应采用从“归属”到“利用”的理念,因此,我国一直将注意力放在农地利用制度的设计上。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农地利用制度的大胆尝试,但是其局限性也慢慢显现出来,其限制了机械化和科学技术的大规模推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写入宪法,倍受青睐,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备受冷落。不少法律虽然规定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但内容极为简略,更没有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纠纷的追责制度和救济制度。可见,我国法律在制度构建上并没有给予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应有的关注,这在无形中阻碍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

制度的改革路径

根据物权法定原则,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一样具有排他性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应受制于所有权,并与土地所有权相伴而生。而我国各类法律规范都存在着“重用益物权而轻所有权”的问题,即弱化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强化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此,探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径,首要问题是要把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用益物权)作为真正的物权对待并予以高度重视,防止出现“虚化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强调其使用权”的现象。权利主体是权利的核心元素,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出路是改革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法律概念涵义模糊、法律地位缺失、利益虚化”等问题。

我国物权法在立法时,学界对于包括土地所有权在内的所有权制度的立法上有“一元论”和“三分法”两种不同的观点,而不同立法的体例则选择了不同的改革路径。

(一)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国有化和私有化路径之否定

梁慧星教授参考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传统,主张“一元论”,即所有权制度主体不作为所有权划分标准,而以所有权的标的为划分标准,将所有权划分为不动产所有权和动产所有权,构建单一的所有权制度的立法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做细分。[5]不少持“一元论”的学者倾向于将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限定为国家所有或私人所有,此为改革路径之一。

国有化的基本观点是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收归国家所有,赋予农民土地永佃权等使用权。尽管支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国有化不仅维护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根本制度,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并加强了对农村土地的管理,还可以绕开土地产权历史追索难题、降低改革成本,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充分考虑历史因素(农民通过革命取得土地)和农民的自身意愿而将农村土地国有化,就会伤害农民的情感。此外,如果农村集体土地全部收归国有转由政府管控,相比市场调控,可能会降低土地利用效率,也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土地腐败问题。

相比之下,持私有化观点的学者则倡导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变革为农民所有,赋予农民包括所有权在内的完整土地权利,即农民真正成为农村土地所有权之主体。私有化的观点主要考虑以下因素:⑴历史因素。刚建国后的土改运动已经证实农村土地本来就属于农民所有,土地私有化有助于社会正义的实现。⑵情感因素。与国有化相比,农村土地私有化能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激发农民的耕种热情。⑶抑制腐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基层政权及农村干部随意插手农村土地管理的不合法行为,从而减少土地腐败现象。⑷效率因素。私有化的农村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抵押,有助于将家庭经营转变为规模化的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益;有助于减少掠夺式经营等短视行为,实现土地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更有效的配置,最终实现农村土地市场的繁荣。即使农村土地私有化有如此多益处,但土地私有化依然可能会带来新的社会问题,因为国家很难再像过去一样通过行政手段对农村土地流转进行限制,因此极易导致土地兼并现象出现,进而产生贫富两极分化等新问题。[6]

鉴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国有化或私有化都存在一定缺陷,近年来有部分学者试图跳出国有或私有这一思维定势,试图借用儒家的“中庸之道”提出“混合所有制”这一独特的改革路径。其实即使“混合所有制”克服了国有化没有考虑到农民意愿问题、土地腐败问题和私有化的土地兼并、管理问题,也无法解决国有化或私有化的真正落实问题。一方面,国家无力按照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实行农村土地国有化的赎买,更不能以伤害农民的情感为代价通过行政手段无偿收回农村集体土地,这些都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在私有化过程中,由于土地产权历史追索难,同样会使私有化的实现存在巨大障碍。

除此之外,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问题既是法律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且政治问题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国有化和私有化都将使农村土地利益格局发生巨变,容易导致社会动荡,风险极大。国有化可能会伤害到农民的利益,影响到农村的社会稳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农村土地私有化是对这一根本经济制度的挑战,这无疑也是没有生存土壤的。

综上所述,由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社会主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适宜的变更方法应是继续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而不是否定集体所有权,通过国有或私有的方式再造所有权;应是继续提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效率和权益配置的公正性,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属性。

(二)在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⒈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虽然由于历史、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存在不少缺陷,但正如前文所论述的那样,在现有条件下,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进行国有化或私有化甚至混合制化,都不具有现实意义。而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反而可能是探寻进一步改革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有效路径,当然此处之改革实为“完善”之意。且此种观点已经获得不少学者的支持。如王利明教授就主张保持民法通则中规定的“三分法”,即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个人所有权。[7]现行《物权法》采纳了“三分法”的立法模式,将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规定为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我国《物权法》把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置于优先地位,将其作为基本原则而成为我国《物权法》的核心,贯穿并体现在整部《物权法》的始终。这种立法体例将我国《宪法》中的“所有制”之“所有”借入为物权法之“所有权”之“所有”,这既完全符合合宪性要求,又维护了立法者正确的治国理念。[8]此种“三分法”肯定了集体所有权制度,即坚持农村土地继续为“农民集体”所有。

正如我国《物权法》第59条明确规定的那样:“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在权能上就应当具有所有权的完整性。但与国有土地所有权的效力、权能相比,现实中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法律虚位使得集体土地所有权呈现出不完整性。因此,虽然应坚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但必须对其进行进一步完善。

⒉完善现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虽然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存在法律概念涵义模糊、法律地位缺失、利益虚化等问题,但并不代表问题的解决一定要采用直接一步到位的方式。尤其是这些问题已在我国农村根深蒂固,任何激进的解决方式都是不可取的,甚至会引发社会问题。虽然现在不少学者仍然认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与民事主体“二分法”(自然人和法人)相矛盾而导致土地产权不清,应该废除,但实际上,以上这些问题只是表象,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由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本身(即产权归属问题)导致的,而是由于在现有法律规范条件下,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缺乏保障无法真正实现其应有的权能,进而产生了以上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我们要做的不是否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制度,而是要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制度,即解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各项权能的实现问题。

根据法律哲学和法律实证主义分析,问题的解决往往是在动态中实现的。通过直接确定其法律概念、提升其法律地位、实在化其利益等方式,只是暂时解决了表面问题,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使用、收益等权能依然无法动态运行。

无法实现的权利不是权利。只有通过进一步完善现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使用权,从而实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权能,逐步构建新型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才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完善的有效路径。

我国《物权法》规定,所有权的积极权能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因此,要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必须先保证其使用、收益和处分权能的真正实现。如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强化其使用权能;实行集体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收益权能;改革征用集体土地办法,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处分权能。[9]考虑到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推进情况和现实紧迫性,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物权化的完善是首要任务。2003年3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7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这一规定使承包人对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处分受到了发包方的限制,这虽然是为了保护集体利益,但却违反了市场规律,增加了转让成本,反而不利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实现。此外,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物权法》第125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第128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我国《物权法》只是强调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占有、使用、收益的权能,而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流转方式、流转对象等依然受到了很大限制。

为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4年11月20日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即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此后,国务院办公厅又于2014年12月30日了《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首部针对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发展的全国性指导文件。该《意见》明确将土地经营权分离出来,对农村土地流转领域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类指导,并强调指出:“农村产权交易以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林地经营权为主,且不涉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依法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集体土地承包权”。通过这两部法规,我国的法律规定终于放开了农村产品交易品种(除宅基地使用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农户持有的集体资产股权外),农户可以自主决定所拥有的产权是否入市流转交易,同时流转交易的受让方在原则上也没有了资格限制,这不仅扩大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范围,而且充分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

此外,将土地经营权从原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中独立出来,形成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格局,使土地在流转过程中的权属关系更加清晰,这不仅不会侵害农户承包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利益,而且还会减少农民对失去土地承包关系的担忧,为土地在更大范围内优化流动配置和发挥作用拓展了巨大空间,也为形成多元化的农地经营模式创造了必要条件。[10]

我国农村土地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制度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国家对此制度的设计应尽可能完善。因此,应在继续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使用权,通过真正实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权能来健全和强化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从而以最小的成本解决农村土地问题,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这种我国特有的、具有“本土化根基”的土地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这条改革路径也正与我国2014年11月至12月间颁布实施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两部行政规章中所包含的路径相吻合。

参考文献

[1]史尚宽.民法总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86.

[2]束景陵.试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之克服[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03).

[3]胡吕银.在超越的基础上实现回归——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理论、思路和方式研究[J].法商研究,2006,(06).

[4]高飞.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2.132.

[5]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A].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系列No.C1999004[C].1999,(03).

[6]刘广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理论反思与重建[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6.11-21.

[7]刘云生.集体土地所有权身份歧向与价值悖离[J].社会科学研究,2007,(02).

[8]叶向阳.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研究[J].中国法学,1993,(06).

[9]郭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7.3.

农村公路概念范文篇7

关键词:贝叶斯网络,故障诊断,农村电网

0引言

农村电力网直接和用户相连,其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据不完全统计,用户的停电事故中有80%是由配电系统引起的[1]。而在我国广大农村电网的可靠性程度一直不高,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为了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快速性,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专家系统(ES)[2]、人工神经网络(ANN)[3]、模糊Petri网[4]和遗传算法(GA)等。这些方法对送至控制中心的准确、完整的信号大都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然而在实际的故障诊断过程中由于电网故障诊断问题往往涉及大量的由保护或断路器误动、拒动,信道传输干扰错误,保护动作时间偏差等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的知识和数据,需要进行不确定性推理。在诸多不确定性推理方法中,贝叶斯网络方法因其具有严格的概率理论基础而应作为首先考虑的一种推理方法。为此,本文运用贝叶斯网络方法进行农村电网的故障诊断,该方法应用Noisy-Or、Noisy-And节点模型和类似BP神经网络的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建立了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模型,并应用公式推理得出每个元件的故障信任度,根据故障信任度确定元件有无故障。

1Noisy-Or、Noisy-And节点模型简介

1.1Noisy-Or模型

贝叶斯网络中的Noisy-Or节点是逻辑或”的泛化。同逻辑或”类似,当所有前提条件都为假时,Noisy-Or节点Nj所代表的事件也取值为假。但同逻辑或”不同的是,如果Nj的一个前提条件为真,并不意味着Noisy-Or节点Nj一定取值为真。Nj的每一个前提条件Ni可以看作有一个与之相关联的、起阻碍作用的概率qij。如果Ni是Nj唯一取值为真的前提条件,那么Nj为真的概率是1-qij。假定阻碍作用是相互独立的,则Nj为真的可能性是取真值的前提条件数目N的单调函数。参数cij=1-qij是Nj的单个前提Ni取真值时对Nj为真的认可程度,即从节点Ni到节点Nj的条件概率。给定网络中与每一条连接相关的条件概率以及某个节点所有父节点的信任量测,可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计算该节点Nj取真值True的信任程度”,即:

(1-1)

其中,Nj是网络中第j个Noisy-Or节点,Ni表示Noisy-Or节点Nj的第i个直接前提条件,又称父节点,Bel表示信任程度(Thedegreeofbelief)。Noisy-Or节点的概念视图如图1-1所示。

1.2Noisy-And模型

Noisy-And节点与Noisy-Or节点形成对照,是逻辑与”的泛化。同逻辑与”类似,当Nj的所有前提都为真时,Noisy-And节点Nj所代表的事件也取为真(如P(Nj=True)=1))。但同逻辑与”不同的是,如果Nj的一个前提为假,并不意味着Noisy-And节点Nj一定取值为假。Nj的每一个前提Ni可以看作有一个与之相关联的、起阻碍作用的概率qij。这样,如果Ni是Nj唯一取值为假的前提,那么Nj为假的概率是1-qij。假定阻碍作用是相互独立的,则Nj为假的可能性是取假值的前提数目N的单调函数。免费论文,农村电网。参数cij=1-qij是Nj的单个前提Ni取假值时对Nj为真的否定程度,即从节点Ni到节点Nj的条件概率。在假设网络中所有证据都是该节点的祖先并且网络是一棵伪Polytree的情况下,节点Nj取真值True的信任程度”可以由下面公式计算:

(1-2)

Noisy-And节点的概念视图如图1-2所示。免费论文,农村电网。

图1-1Noisy-Or节点的概念视图

Fig.1-1ConceptualviewofNoisy-Ornode

图1-2Noisy-And节点的概念视图

Fig.1-2ConceptualviewofNoisy-Andnode

2贝叶斯网络的电网故障诊断

在进行诊断推理之前,必需先确定贝叶斯网络的结构和参数。我们先利用领域专家知识构造贝叶斯网络的结构,再采用类似训练多层前向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算法学习得到贝叶斯网络的参数,之后便可利用得到的贝叶斯网络进行故障诊断推理。

2.1线路故障模型

为便于说明,我们以图1-3中线路L2故障为例进行说明。L2线路故障诊断模型如图1-4所示,图中保护类型的第一字母F表示失灵(M表示主保护,P表示第一后备保护,S表示第二后备保护),第二字母B表示母线(L表示线路),第三字母P表示保护,下角标数字表示该保护对应的断路器序号。因为电网保护类型较多,为使诊断模型具有通用性,我们将保护分为三类:主保护,即100%确定性保护(高频保护、距离Ⅰ段、零序电流Ⅰ段);第一后备保护(距离Ⅱ段、零序电流Ⅱ段);第二后备保护(距离Ⅲ段、零序电流Ⅲ和Ⅳ段)。对高压电网,为隔离故障源,故障线路两侧必然有保护动作和断路器断开,所以L2节点为Noisy-And节点。对故障线路的某一侧,各种保护均有可能断开其对应断路器,它们为Noisy-Or节点输入。一般情况下,调度端应同时收到保护及其对应断路器的动作信号,所以保护及其对应断路器组成Noisy-And节点的输入端。考虑到有可能越两级跳闸,第二后备保护SLP可再搜索一级。免费论文,农村电网。

图1-3线路示例

Fig.1-3Sampleoftransmissionline

2.2故障模型的参数学习算法

借鉴用于训练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标准反向传播算法,利用梯度下降的方法使某个目标变量的实际值与计算值之间的均方差最小,从而实现对贝叶斯网络参数进行修正。贝叶斯网络参数调整的梯度算法公式[5]如下:

(1-3)

其中,cij是从节点Ni到节点Nj的条件概率,其取值范围为[0,1],是学习率,δj是节点Nj的误差。对于输出节点,δj定义为:

(1-4)

其中,第j个目标变量Nj取真值的真实信念,第j个目标变量Nj取真值的信念预测值。对于隐层节点,从子节点Nk反传到父节点Nj的误差可由下式计算:

(1-5)

图1-4线路故障模型

Fig.1-4Thefaultdiagnosismodeloftransmissionlines

其中,δk是节点Nk的误差。

除了Noisy-Or和Noisy-And节点外,网络中还可以包含代表逻辑非”的节点。免费论文,农村电网。可以根据下面算式计算非”节点的信念:

(1-6)

其中,Nj是一个非”节点,Ni是它唯一的父节点。免费论文,农村电网。

随机初始化节点间的条件概率cij后,利用样本和上述参数调整的梯度算法公式(1-3)~(1-6)对线路故障模型的参数分别进行训练学习,学习结果(条件概率cij)已分别标于图1-4中。对这组训练样本重复循环训练直到达到要求的预期输出为止。对确定性故障样本,训练输出在0.7~0.95之间,对确定性没故障样本,训练输出在0.0~0.1之间。

2.3诊断方法

利用断路器的实时信息,采用实时结线分析方法来识别故障前与故障后的系统拓扑结构,之后找出两个拓扑结构的差异,即为停电区域,故障元件肯定在停电区域之中。确定停电区域后,依次将停电区域内每个元件相关的保护和对应的断路器信息代入相应的经参数学习修正后的故障诊断模型,应用公式(1-1)、(1-2)推理得出每个元件的故障信任度。故障信任度在0.7以上的元件为确定性故障元件,在0.1~0.7之间元件为可疑故障元件,在0.1以下的元件属确定性没故障元件。

3结论

本文对贝叶斯网络在高压电网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应用Noisy-Or、Noisy-And节点模型和类似BP神经网络的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建立了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模型。免费论文,农村电网。所建立的故障诊断模型通用性强,不随电网结构变化而变化,具有语义精确、推理快速、学习效率高、容错能力强等特点,并应用公式推理得出每个元件的故障信任度,根据故障信任度确定元件有无故障。

参考文献

[1]杨其余.配电网络[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2]CIGRETF38.06.03,1993.PracticalUseofExpertSystemsinPlanningandOperationofPowerSystems.ELECTRA,1993;(2):31-68.

[3]A.G.Jongepier.NeuralNetworksAppliedtoAlarmProcessing,Proceedingof3rdSymposiumonExpertSystemsApplicationtoPowerSystem(ESAPS),TokyoKobe,Japan,1991:615-621.

[4]F.S.Wen.Probabilisticapproachforfault-sectionestimationinpowersystemsbasedonarefinedgeneticalgorithm[J].IEEProc-Gener.Transm.Distrib.,1997,144(2):112-115.

[5]SowmyaRamachandran.TheoryRefinementofBayesianNetworkswithHiddenVariables[PH.D.Thesis].Austin:TheUniversityofTexasatAustin,1998

农村公路概念范文篇8

[关键词]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中图分类号:U418.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8-0126-02

近几年,农村公路发展成为交通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交通落后面貌,促进了农民生活宽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但是农村公路的不断增加也给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提出了越来越多新的问题。在农村公路使用寿命期限内,随着年限的增加,农村公路在其自身使用功能不断下降的同时各种病害也会日益严重,养护任务异常艰巨。如何解决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合理和及时的养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护技术,以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以及减少养护工作的时间,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1.农村公路养护的概念与基本要求

(1)概念。所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是指按照公路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为保持公路和附属设施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而进行的经常性保养维修、灾害性损害的预防和修复,为提高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而进行的大中修等作业及管理活动的专项工作。

(2)基本要求。农村公路建成投入运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累计交通量的增大,使用性能会逐渐衰减,并出现病害。为了保证农村公路畅通、安全、舒适的使用功能,必须采取合理的养护技术和措施,进行经常性、及时性的养护维修,使得路基、路面、桥涵、挡土墙、防护坡、绿化以及护栏、照明、标志、监控设施等处于完好状态。

2.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农村公路和现有的国省干线公路存在着显著差异,一是农村公路是由国家财政投资、交通部门补贴、地方政府补助以及农民投工投劳建成的,建设资金有限,大部分等级较低;二是设计上按小时交通量控制,标准较低,而且其实际交通量的车辆组成根据各地经济特点而定,按现行规范执行相对较难;三是农村公路养护机制没有形成,养护经费也不确定,从而导致养护措施跟不上建设发展速度。农村公路投入使用后,承受车辆荷载、自然因素的侵蚀,必然造成使用功能和服务质量的下降,及时发现农村公路不同程度的损坏并有效修复这些损坏,有利于保持农村公路良好的使用状态和服务水平。因此,为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保证使用效能,就必须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

3.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现存问题

道路的技术标准低,养护成本高。农村公路基本是四级路和等外路,路面大部分未铺装,即便油化的农村公路也存在缺沟少涵,公路残缺严重、有路面无路肩、等级低,各种结构物缺乏,线形不规范,公路病害多。

(1)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差。因为建设资金投入等条件的限制,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存在以下缺陷: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薄弱。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挡墙倒塌、边坡塌方等险情,给行人和行车带来安全隐患。

(2)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短缺。由于财政较薄弱,真正用到乡村公路养护的资金非常有限,并且乡村公路养护资金的来源也非常少,重建轻养,爱路、护路、管路的意识淡薄,侵占公路的现象时有发生。

(3)管理体制不健全。按照上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求,农村公路养护必须严格执行“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原则。但由于各级政府财力不足,县、乡(镇)、村一级养护压力增大,对损毁的农村公路更是无能为力。

(4)超限运输造成道路损毁非常严重。目前大部分农村道路损毁严重,甚至造成交通中断,主要原因是行驶农村公路的车辆超载超限运输。我省只是在国、省道上设立专业的检测站进行治超,且须经省政府批准,对于农村公路县、乡道的治超,现在无法实施。对于超限的车辆,在县乡道路上只是在受损较严重的路段设置水泥墩等路障(限宽)限制重车通行,但根本问题无法解决。

4.农村公路养护的管理的策略

(1)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必须建立相关管理体制,完善相应责任机制。公路管理部门应该结合当地实际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规章制度,明确各级责任。负责相应地段的交通协管员要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惩机制予以兑现,以促使管理措施到位。

(2)设置齐全的交通标志。加强管理农村公路线形较差,路基防护设施及交通服务设施差,标志标线不齐备,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也影响了公路的正常使用状态及寿命。因此,应该在陡坡急弯、与铁路交汇等危险路段设置警示等交通标志。同时,要杜绝“三无车辆”,加强宣传,培养全民保护道路的素质,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3)完善排水设施及防护工程:加强路肩的养护,相当一部分农村公路沿线无排水设施,路肩被水冲毁,有的路段边沟及防护都不具备,这就造成了大气降水极易进入路面,甚至是路基工作区,降低道路的承载能力,使路面出现各种因强度降低而导致的病害。

(4)拓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要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的养护管理,保障养护资金是关键。一方面,县(区、市)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指导和督察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并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另一方面,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可采用县级财政安排一点、联村单位筹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各类企业帮一点、沿线群众挤一点的灵活多样的方式筹措资金。

(5)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的技术力量。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可以在大中专院校招聘一部分本专业的毕业生,一方面可以提高人员素质,另一方面也为以后农村公路养护实现自动化打下坚实基础。

5.结语

农村公路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农村公路是全国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全国路网中比例占到70%以上。农村公路建设是基础,养护是关键,“三分建,七分养”反映了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规律和关系。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管理,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新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需大家的共同努力,做到建养并重、有路必养,就一定能更好地巩固农村公路的建设成果,推动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走上良好的轨道,使广大农民切身感受到农村公路建设带来的实惠,切实感受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县乡带来的新变化。加强养护管理队伍,以促进道路养护质量的全面提高,促进乡村公路的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剑.农村公路建、养、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交通世界,2010(11).

农村公路概念范文篇9

一、低碳乡村在我国的兴起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基数十分巨大,人口占世界人口总量是19.85%的发展中国家,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国力增长速度都十分迅猛的环境下,有着来自于国际社会的超高关注度。我国目前正处在于工业化、城市化双层加速发展的时期,但由于我国在科研技术发展和对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利用率问题方面的处理能力相对滞后,导致我国碳排放量在世界排名上十分靠前,巨大的人口基数也使得我们人均可拥有量很少。这些状况都加速导致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冲突,我们不仅要承受来自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压力,还要肩负我们国家内在经济发展需求的责任。而政府只有发展低碳经济才能承担环境和资源责任,也只有发展低碳经济,才能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可持续性发展。我们既要淘汰原有落后的生产力,努力开发新兴能源,也要积极培养民众接纳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的生活消费观念。

我国人口比重中有二分之一都是农业人口,耕地释放出的温室气体总量惊人,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百分之三十,相当于一百五十亿吨的二氧化碳,成为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来源[2]。乡村消费者也就成为了社会生活的“排碳”主体。低碳乡村就是我们对于低碳发展首先要致力于的部分,乡村低碳经济的建设对发展低碳社会至关重要。低碳乡村是指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低碳理念的宣传、低碳技术的运用和乡村新型能源的开发,探索乡村经济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模式,以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和谐家园[3]。建设低碳乡村同时也符合我国建立和谐社会新农村的方针路线,就是把低碳的理念和技术应用到新农村的发展建设中去,积极培养乡村人口掌握低碳能源研发技术,让广大农村群众参与到低碳乡村的建设中,最终达成和谐社会。

二、低碳乡村发展的现实困境

在乡镇企业逐渐发展壮大的今天,乡村产业依赖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十分巨大,这不仅加大了碳排放量也使得低碳型乡村发展艰难。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数量如此之大的比重使得我们无法忽视低碳乡村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并解决其中的困境刻不容缓。

2.1低碳文化缺失导致低碳意识不强

在农业人口高比重的情况下,乡村消费者在进行生产劳动与生活时却往往容易忽视低碳排放的义务与责任。乡村人员其中主体的农民是乡村低碳经济发展的直接受益者,同时也是主要参与者,是作为乡村低碳经济发展基础的存在。但由于农民往往缺乏相关低碳知识,也不具备成熟的低碳意识与能力,为了节省劳动力,利用现代化的以燃烧化石能源为主的农用联合机械进行耕作;为了提高作物产量,过量地、不适当地使用塑料地膜、化肥、灭草及杀虫类农药等污染重、耗能高且利用率不高的农资产品。殊不知这些农作物大概只会吸收不到一半氮元素,剩下不被吸收的成分都通过雨水渗入地下,或者流入江河湖泊,导致地下水污染,生物死亡、土壤污染、板结,农产品的品质、水质均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导致有些地方饮用被污染的水或农产品而染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农民通过焚烧秸秆,大量的使用农用拖拉机、摩托车,农用汽车、这些高排量汽车,使得土壤中的碳库的来源减少,而大气中的碳含量与含碳的汽车尾气在农村的排放量却是与日俱增,这样就无可避免的加剧了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乡村低碳经济在我国尚属于新兴事物,对于乡村社会的文化传统培育出的农民的“不关心,不积极,不参与”心态与价值观使得他们一时之间难以接受和认可这种发展过程较长、见效慢、短期收益不明显的低碳式经济。而由于环境被破坏在短时间内不会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导致他们无法正确意识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再次,由于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很多人并不具备学习理解低碳经济发展的能力,这也促使乡村低碳经济发展工作难以深入群众。

2.2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不健全

乡村低碳经济发展的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如果没有相应的鼓励至此政策,在乡村发展低碳经济就相当于生冷的一纸公文,无法引起民众积极响应执行的热情。而恰恰我国在乡村低碳经济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健全,并没有一套完善的政策引导约束着此类型产业发展。虽然有同类型行业的相关类似法规,但针对新型低碳产业并没有过多涉及和参考价值,因此很难有力地协助乡村低碳经济的发展。乡村低碳经济的行政法规的空白,使得乡村低碳经济发展缺少有益的帮助与指导。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政绩考核机制的影响,地方政府对农村低碳经济发展不积极,常常违反低碳目标来换取单一发展,缺乏行政法规的准确性、统一性、权威性,增大了执行阻力和偏差,导致了低碳经济在农村地区执行难的现状。

2.3能源结构较为落后

现阶段我国仍是以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为主要能源结构。2008年关于全球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列表里煤炭仅占不到三成,可中国的对于煤炭这类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竟超过七成之多。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占全世界的比例为17.7%,而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却占世界的21.8%[4]。这就限制了我国乡村低碳经济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在一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处于巨大转型的时期对能源的需求也会逐渐加大,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碳的排放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国情对于低碳乡村发展中的经济、环境问题也十分严峻,有着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现状问题。伴随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农村社会的转型以及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发展也将难以实现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与碳排放量。

3.低碳乡村发展的影响因素

3.1人口因素

人口以及人均GDP都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碳排放量和人口数量成正比。对于我们这个今后一段时间里人口数量仍将保持低速增长态势的人口大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实为一个重大挑战。不仅人口数量与解构会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群众对于更好的生活质量与消费需求也在增加,这些都对发展乡村低碳经济的影响十分巨大。

3.2经济社会改革进程的因素

现阶段中我国计划经济体制还未完全转型成功,各国政府部门间还未完全分划明确各项权责,导致相互工作开展无法协调统一,甚至与现行法律体系相冲突,相互影响了各司办公常态。例如能源领域立法部门不作为,在不同时代出台的各种法规相互重复或不协调。许多法律规定没有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反而变相推动着高碳行业发展。部分法律条款也阻碍了能源安全生产,能源体制改革和低碳能源产业的发展。此外我国很多法规缺乏实施起来的细则,只有框架而没有实际帮助执行效果的能力。并且我国现行的政绩制度中,分权制度等政治体制要求地方政府对其地方经济发展负有更大责任,却没有写明对于污染环境事宜的相关责任。中央与地方权责利关系不明确,构成乡村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

3.3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因素

一直以来我国农业经济都是以粗放型增长的,主要利用一些不可再生能源或者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不利于环保的方式来保障获取收益。这种竭泽而渔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自然资源大幅遭到滥用与破坏,比如农作物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由于我国人口较大,人均拥有的能源资源数量就低于世界平均拥有量,例如煤炭及水力资源拥有量大概分别是世界平均拥有量的一半,石油和天然气的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拥有量的6.7%,耕地资源也才是世界人均拥有量的三分之一。更严重的问题是由于技术能力等问题,我国农业对于农药化肥这些无法自然降解物质的利用率也仅占四成,未利用部分实际上都进入水体或残留在土壤与农产品中,致使出现严重的地下水资源污染,也威胁到农产品的安全性,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

4.政府在低碳乡村发展过程中的职能定位

4.1统筹规划低碳乡村发展路线的职能

政府部门应当做好调研和资料收集的工作,为乡村低碳经济规划出全面合理、准确有效的发展路线。低碳经济在我国,尤其是乡村认识一个较为新兴事物,它的内涵与实施途径都是发展乡村低碳经济的主要问题。由于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国情有所差异,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的案例与模式并不多,因此,想要发展乡村低碳经济就要靠政府带领人民群众不断摸索。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来制定具有灵活性、时效性与可执行性高的政策方针来辅助当地政府部门宣扬传播低碳经济发展的思想。制定符合各个不同区域特色的乡村农业低碳发展路线,通过这种摸索带领的方式减少乡村低碳经济发展的盲目性与滞后性,为乡村低碳发展提供可行道路。

4.2组织协调低碳乡村发展的职能

要想发展好乡村低碳经济,其涉及到的利益体系十分庞杂,而恰当处理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变成了发展农村低碳经济十分重要的环节。乡村低碳经济是新时代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向世界环境能源贡献迈出的一大步,与此同时也势必会面临以往就的农业经济模式所带来的羁绊与阻碍。因此过渡好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与新兴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与困境。低碳乡村建设需要政府主导,同时需要个利益面与社会公众积极广泛的参与,我国幅员辽阔,随这一优势带来的弊端就是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会因自然环境的差异而相互不平衡,因此低碳乡村建设应当根据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来选择适合本地区的低碳乡村建设模式。政府应加大协调低碳经济,为建设低碳乡村而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努力发展科研技术水平,根据各个地区的差异性设定局域针对性的模式。

4.3投资乡村低碳发展的职能

政府通过低碳乡村来推进乡村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公共基础设施和低碳农业技术的支撑,这就离不开政府的资金支持。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资金较少注重经济效益,导致开发缺乏活力。为有效地解决农村低碳经济,不仅要注重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民生效益,而且要充分注重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经济高效益。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机制,成立专门的乡村低碳经济发展基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财政补贴、宣传教育等支出[5]。例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大专项用于乡村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预算,根据各地区发展水准的差异制定相应标准。同时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物质和精神激励的方式引导市场机制参与农村低碳经济,可以培育企业社会责任,建立畅通的资金筹集渠道,可以以入股等方式参与农村低碳经济的技术研发和投资建厂中,有效地减

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在乡村低碳经济发展规划里引进市场运行机制,为农业个体或企业提供奖励制度,刺激其发展低碳农业的兴趣和热情。

4.4监督乡村低碳发展的职能

发展乡村低碳经济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政府要建立促进乡村低碳经济科学发展的政策法规。时刻以最大程度地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为基本宗旨。在此基础上设立奖惩制度,奖励优惠财政政策和贷款给发展低碳经济的模范村,而面对对低碳乡村发展无贡献的群众予以取消优惠政策的处罚。最后对新农村低碳经济发展项目给予免税收、信贷政策优惠,引导农村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落实细则到各个环节部门人员的任务,用过密切地关注来监督乡村低碳经济发展的变化。即使发现问题,查缺补漏、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推动乡村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甜.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我国低碳城市建设[D],2012.

[2]姜木枝;于群英.农村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责任的定位与现实选择[N].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3]百度文库littp://baike,/view/1648516.htni.

[4]苏礼华.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中的政府角色定位[D],2011.

[5]欧阳博文;王劭辉.论农村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政府规制[J].安徽农业科学,2011.

农村公路概念范文篇10

农村公路竣工验收请示一市交通局:

根据万农建办[20XX]36号文件给溪口乡下达农村公路建设任务是:溪口乡后坝沟村通达工程1.9公里泥结碎石路面。为全面加强公路建设领导,溪口乡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及乡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设立工程指挥部,具体组织实施公路建设工作。后坝沟村成立相应的公路建设领导机构,负责田地、山林的调整、庄稼损失补偿和质量监督、施工安全管理。并制定了相应措施,责任到人,确保公路建设工程全面完成。该工程于20XX年5月动工,10月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总投入28余万元。现申请万源市交通局对该路组织验收。

溪口乡人民政府

XXXX年XX月XX日

农村公路竣工验收请示二尊敬的XX领导:

金沙镇上演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全村辖区面积19800亩。其中耕地978亩,山地14311亩,总户数215户,人口803人。该村村部至126县道总长2公里,于20XX年12月10日动工铺设水泥路面,村部至深坑段长500米、宽6米。20XX年4月21日动工深坑延伸至电瓷厂段硬化路面长1000米、宽6米,总投资60万元,于20XX年6月30日竣工,请求贵局予以验收。

特此请示。

XX

XXXX年XX月XX日

农村公路竣工验收请示三交通局村道办:

澌波乡香炉村村道公路建设被列入20XX年国家补助建设项目,经交通局交通建〔20XX〕42号文件设计及预算的批复后,工程于20XX年12月1日开工,于20XX年5月10日竣工,完成块石基础及砼路面浇筑工程6.3公里。根据甲、乙双方合同之规定,该工程现已全部完工。工程已达到了村道路通畅公路标准,澌波乡人民政府于20XX年5月19日组织初验小组,对该路进行了竣工验收,验收认为,该路严格按照了交通局《关于村道路建设施工设计及预算批复》文件的要求进行的施工,各项工程基本符合要求,质量合格,现请求县交通局村道办对该路进行竣工验收。

妥否,请批示。

农村公路概念范文

相对于其他教育研究而言,农村教育研究起步比较晚。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家内忧外患,关注农村、发展农村教育成为部分先贤救国保民开启民智的路径选择。在革命立新的历史浪潮中,以开启民智为核心的农村教育运动逐渐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乡村教育运动”。农村教育及其相关的研究成为中国教育学界研究的新领域。时至今日,我国农村教育研究已有90余年的历史。

然而,量化的历史并不能代表农村教育研究在质上的数值,曾经的辉煌并不能昭示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情景。总结农村教育研究的过去及当下种种状况,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农村教育研究处于一种失范或者同质性”的困境,缺乏研究主题与对话理论在学术研究路线上的源流关系和逻辑体系。简而言之,目前的农村教育研究缺乏自身的学理逻辑和学术话语。

作为对问题的回应和寻求解决之道,我们自应回归问题本身,从农村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理中找到关键所在,并加以分析。

一、农村教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和形态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农村社会的文化道统和政治生态在断断续续的革命和运动中遭到破坏。农村教育所面对的社会环境亦随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而变化,农村教育实践的新问题层出不穷,问题背景下的农村教育研究获得了全面且深层次地发展。当然,问题与发展并存。

(一)农村教育研究的现状

同其他社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会科学研究一样,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农村教育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农村教育研究围绕农村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结合理论,描述、分析及解释教育现象和问题,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丰富和完善了农村教育研究的理论建构,提升了农村教育研究的学术影响力,且有效地推动了政府关于农村教育的政策制定。

在研究实践和构建理论的过程中,农村教育研究的组织机构先后在各个高校建立,如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院、盐城师范学院农村教育研究所、江苏农村教育研究中心、江汉大学农村教育与教师研究所等,农村教育研究有了一支相对稳定的研究学者群体。在此基础上,2010年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成立。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的成立表明农村教育研究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主题和研究品位。事实上,回顾30年来的农村教育研究,可以看到农村教育研究在研究视野、研究观念和研究方法上取得了较大进展。

1.研究视野的拓展。农村教育研究初始,关注的是农村教育基本问题,如农村小学普及和农村中等教育结构调整。这些基本性的问题也很容易通过相对简单的研究方法和学理分析总结出来,研究机构和学者也容易获得研究成果。关于此类的研究,能很好地呼应社会需求,有效地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当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也是时下农村教育研究的焦点。

然而,农村教育形态及发展主题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改变。农村小学普及问题研究并不能帮助解决农村教育所有的问题,农村义务教育并不代表农村教育整体。其中即是涉及到农村教育研究基本概念的界定,如农村”、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研究”。关注基本概念表明农村教育研究从一种研究的初始状态转向研究理论的建构,对概念的不同界定也丰富和拓展了农村教育研究的主题和范围。

在研究主题上,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问题,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农村课程改革的适切性问题,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以至近年来关注农村教育深层次问题、教育质量问题、教育公平问题。在研究范围上,农村职业教育、农村高中教育、农村学前教育,注意与城乡的教育比较。关注农村中小学外的教育现象和问题是对农村教育及其研究”内涵的衍化。

此外,农村教育研究并没有束缚于教育研究的单一领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文明慢慢兴起,农村教育的载体与过去单一同质的乡镇公社有了很大的差别,简单地从教育学视角已无法深刻分析农村教育所出现的问题。学者也自觉地借用社会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来描述和解释农村教育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已成为农村教育研究的主流。可以说,农村教育问题的突出和农村教育研究的兴起,引导学者尝试从横纵两个维度拓展农村教育研究的视野。

2.研究方法的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意识初步觉醒,研究者对系统科学方法论在教育研究中的价值以及如何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论进行教育研究作了思考。[1]20世纪90年代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研究走向深入。[2]尽管我国农村教育研究有着深厚社会背景和精神支撑,但当前的农村教育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一种类型研究,其研究方法并没有体现时代或学科的先行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研究方法作为一门学科,学科体系逐步建立起来,研究方法作为研究的工具选择越来越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比较研究、历史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成为教育研究的经典方法。农村教育研究学者群体遵从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自觉地把教育研究方法所包含的方法运用到农村教育研究领域。

针对农村教育问题研究,学者善于使用传统实验”、调查”、统计”等注重量化的研究范式,习惯性地采用调查研究来描述分析问题。农村教育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本身包含诸多学科因素,其研究方法也相对灵活。当然,与教育研究一样,缺乏学科性研究方法必然随着研究问题和对象的复杂化而借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近年,针对不同的研究主题,学者也自觉地采用适切的研究方法,或族志法,或个案研究法,或行动研究,并取得很好的成果,如《村落中的‘国家’》(李书磊,1999)、《中国农村教师发展研究》(唐松林,2005)、《弹性与韧性》(魏峰,2009)、《嵌入村庄的学校》(司洪昌,2009)。这些农村教育研究成果所采用的方法跨学科性和综合性,总体上更多地采用质性的研究范式,强调农村社会”这一文化载体,凸显农村教育的主体性。

转贴于

(二)农村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农村教育研究越来越受人关注,研究组织和团体越来越活跃,研究队伍越来越壮大,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也越来越有时代感。无论怎样,若抛开农村教育问题严重性带来的农村教育研究的紧迫性和社会对其的期待性,农村教育研究自身是存在问题的。研究主题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并没有促使农村教育研究形成逻辑体系。

1.基本概念界定模糊。基本概念清晰,才能找到主题的研究脉络。农村教育研究必然要对基本概念进行学理分析。农村教育研究,不管是描述问题,还是解释问题,亦或是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亦或是探求农村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前提性的问题在于农村教育”是什么。对很多人而言,这可能不是个问题,但它却关系到研究者与问题之间的主客体定位问题。

在过去的30年,农村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并没有得到鞭辟入里的分析,学者在研究相应问题时,往往忽略在农村教育研究框架内论述问题,而是基于找出研究问题的策略回答,从上位概念中选择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性地对农村”、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研究”进行界定。除此之外,基于教育普及”、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等一些教育概念,我们亦是缺乏研究,缺乏针对一些规定性概念基于农村教育实际的批判和分析,而往往使用通行的界定。

概念是理论建构的基本单位。[3]正是对一些基本概念缺乏系统研究,农村教育研究者很难拥有自己的学术表达空间,使得农村教育研究很难构建起自己的研究体系,未能形成自己的学术话语。

2.研究的问题意识错位。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是也。要研究,得有问题,以问题为切入口,循序渐进,最终把问题分析好。问题是贯穿研究全过程的核心因素,做好研究就应有问题意识,对关注的领域所出现的现象持一种怀疑和批判的态度,时刻保持一种专业敏感性。

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村教育研究相同,目前的农村教育研究仍有着自己的时代命题和研究主题。但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村教育研究学者的研究取向不同,目前农村教育研究的学者群体研究基于问题研究,而非一种使命研究。然而,目前农村教育研究的问题”是从农村教育现象及其政策表征显现的问题,如农村中小学普及问题、辍学问题、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等。有学者坦言:农村教育研究往往就是对策研究,而这首先就要求应认识某一具体的农村教育现实问题及其根源所在,然后才可能提出可行的破解之道。[4]农村教育研究的对策取向是时下研究的主流。

对策研究是一种工具性路径选择,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忽略问题机理分析,简单地进行现象描述、经验汇编,追求问题对策的达成,有问题但欠缺研究。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农村教育是一种相对于城市教育的教育形态,是一种区域概念,更是一种文化概念。在对策研究视角下,农村教育问题是在城市教育发展比较视野下得到的,研究者也是在城市教育发展的理论视角下来理解和解释农村教育实践,而罔顾农村教育内在发展逻辑。

二、农村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

回顾农村教育研究的30年,辉煌与问题并存。其中不容忽视的是,农村教育研究已成为教育研究领域最为被世人关注和尊敬。这种社会荣耀是基于农村教育问题紧迫性,而非农村教育研究实际给农村教育或社会做出了相匹配的贡献。

在目前农村教育研究的境况下,若当局实施有效的政策,农村教育表征的问题得到暂时的解决,那农村教育研究的价值何在?寻求农村教育研究在困境中突围,提升其研究品位既是农村教育研究者当前所面对的困难,也是时代使命,但要很好地找到解决困境之道,就应回到研究的起始范畴——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逻辑起点

要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结构或体系,必须有一个逻辑起点……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及其性质,不论理论层次高低与否,都来源于一定的逻辑起点。[5]逻辑起点具有如下特征:第一,逻辑起点与科学或学科理论紧密联系;第二,是科学或学科间区别的最基本单元;第三,决定学科的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逻辑起点与科学和学科理论体系联系在一起,起着最为基础的规定性作用。农村教育研究并不是科学,也不是学科,但是在科学指导下,属于学科内转贴于

的问题研究。农村教育研究亦存在科学和学科理论体系所面对的基本问题: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方法的采用、研究的基本矛盾。可见,逻辑起点同样可以帮助农村教育研究解释研究的起始范畴。

农村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呢?农村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是规定研究起始。(黑格尔:科学应以什么开端)。具体包含:农村教育研究的前提或先在条件;农村教育最基本的矛盾;农村教育基本概念关系的规定。

(二)逻辑起点的应用

农村教育研究并非研究者简单地运用研究方法纯粹地对客观的农村教育现象进行描述或分析,而是研究者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运用研究方法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农村教育中存在的现象放在农村社会及农村教育基本矛盾中进行分析和解读。

这种研究视角的转向并不是要求农村教育研究者简单地回归到对量化还是质性研究方法取舍的讨论上。农村教育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针对目前农村教育研究的困境,研究者应自觉回归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的研究上,实现从农村到农村”、从农村教育到农村教育”,在多学科理论的借鉴和对话过程中建构自己的核心概念,并试图摆脱现有的城市教育发展视野下关于教育研究的逻辑框架、理论预设乃至意识形态的判断。

三、农村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与研究路径

毋庸置疑,农村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凸显农村教育研究的紧迫性。社会区域结构发展失衡,这直接导致广大的农村地区及中西部地区社会发展问题突出,解决好这些问题已成为时代要务。作为其中的关键,教育问题是这些地区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也是发展契机所在。相应社会情境下的农村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并被世人所关注。正如最近几年社会上对教育的质量、公平、教学方法、教师水平等的批评不绝于耳,其中原因除了教育关系国计民生,与每个人和家庭利益相关外,最为关键的是每个人都有经历教育的生命体验。因此,每个人都可能对教育问题加以评述,而目前农村教育境况令人堪忧。研究者应自觉地区分开对农村教育的关注或者有生命体验这种相对松散的经验性的评述和研究现象的学理分析。

或许,以经验性”来替代学理性”,其意义可能更加宽泛,研究更具包容性,更能提升农村教育的研究品质(时下,教育界积极向一线教师推广叙事的研究方法,此方法即是强调研究者的经验性体验)。作为一种研究,经验性”东西很难形成病理学”、医理学”理论形态。当然,农村教育研究不应排斥经验性”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但问题是经验性”研究在于通过对描述展开、组织、逻辑再构研究对象,以实现对理论的再构与提升。

农村公路概念范文篇12

我小时候就是在农村,对农村的变化看到了不少,也听到了不少。在我们村里,有一片又一片的农田,每户人家总是天不亮就起来干活,有的在煮饭,有的去农田里干活,而孩子们一早就被送到了村小学。那是一所小学与幼儿园合并的学校。每个年段一共只有一个班,每班大约有50名同学,全校老师不到10名。学校也没有什么像样的玩具和体育器材,只有一个用沙子做的操场。下午放学回到家中,大些的孩子去农田里帮家长做事,小的待在家里。那时也没有电视,孩子们就在家门前玩耍,偶尔还到附近的农田边玩,匆匆忙忙的一天就这样过去。当时的农村,教育设施简陋,大众的精神文明程度不高,找不到致富路,导致人们虽然起早贪黑地干活,但村民的经济依然没有什么发展,生活依没有什么起色。

后来,经过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一些归来的华侨便在村的周围渐渐办起了一些工厂,村里的有很多人成了工厂里的职工,“无业游民”大大减少。也使的每个人家中多了一份经济来源。过了不久,村里又出了好些个大学生。他们毕业后都到了工厂里工作管理,使企业的效益大有增长,也为职工们传授文化知识,提高全民的文化意识,村民们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政府也拨款建设学校,沙地操场变成了红色的塑胶跑道,平矮的小楼变成了崭新的教学楼,教师队伍的扩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子。政府还根据村民们的迫切需要,也为保障农村的建设之路畅通,调动政府和社会力量资助农村道路建设,从此乡间的泥泞小路少了,宽大的柏油马路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都带来的巨大的方便和效益。几年过去了,当一阵春风刮过后,小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村里不再有那些小茅屋,替代它的,是一座座小洋房。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更加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高科技也开始进入农村,扩大了农民接触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脸,谁能说得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带来的巨大变化。

过去,这里没有水;现在有了,是自来水。过去,这里没有工业;现在有了,是乡镇企业。过去,这里有山,是光秃秃的。现在还有山,却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果林,透出一片迷人的花香。人们还依稀记得,在一个时期,一张即使简约到不标县名的中国地图,村里都不可能找到,或许是因为沉积的历史太沉重了吧。从小岗刮起的改革之风,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刮进这个乡村。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遥感技术的优点范例(12篇)

    - 阅0

    遥感技术的优点范文篇1关键词:低空无人机航摄遥感应用中图分类号:V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a)-0046-01低空无人机航摄遥感是以低速无人驾驶飞机为空中遥感操作平.....

    宝宝急疹的护理方法范例(12篇)

    - 阅0

    宝宝急疹的护理方法范文篇1婴幼儿皮肤柔嫩,新陈代谢又十分旺盛,汗液及其他排泄物容易蓄积,因此洗澡是婴幼儿护理的重要内容。所有妈妈都要掌握的洗浴常识洗澡温度:适合婴儿的洗.....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