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的优点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遥感技术的优点范文篇1

关键词:低空无人机航摄遥感应用

中图分类号:V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a)-0046-01

低空无人机航摄遥感是以低速无人驾驶飞机为空中遥感操作平台,用彩色、黑白、红外、摄像等技术从空中拍摄地表地物、地貌影像数据,并用计算机对影像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汇集了遥感、通讯、GPS差分定位、遥控等技术与计算机软件处理技术的新型应用技术。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诸多部门都已拥有了大量的卫星遥感影像和传统航空摄影数据,但对局部地区急需的实时性、机动性、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需求趋势也明显增加。相对于传统的以卫星、大飞机为搭载平台的遥感数据和影像资料获取大范围的地理国情信息,低空无人机航摄遥感更具有机动、灵活等优点,使得该系统在小区域测绘和应急数据获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1广阔的应用领域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政策的正确引导,低空无人机航摄的研究发展在设计、飞行控制、数据传输、信息获取、生产制造及广泛应用等技术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满足了实际应用需要。

最近几年,随着国家遥感、测绘技术的大力推动,低空无人机航摄遥感技术逐渐应用于国家基础测绘、数字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监测、国土资源治理,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利用调查、海洋环境监测,水利资源开发利用、农作物监测与评估、自然灾害预防、城市规划与市政建设、森林防火保护、公共安全、国防事业、数字地球等领域。

2特殊的优势特点

低空无人机航摄遥感具有以下几点。

2.1快速高效

针对应急测绘的项目,由于时间紧、任务急、情况特殊等,如:山体滑坡、洪水泛滥、森林救火、海上污染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北川和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大地震后,急需灾区实时影像资料用于灾情分析和救援工作的开展,这种紧急情况下,利用低空无人机航摄遥感技术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取高清晰影像数据,以利于救灾指挥、灾情评估及灾区重建的规划和设计需要。

去年,安徽省测绘局利用低空无人机遥感技术对合肥市周边地区进行秸秆焚烧监察活动。通过获取的正射影像处理和分析,准确评估秸秆焚烧的地点、面积、危害程度等,对合肥市政府有效治理秸秆焚烧对空气、航班的影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2机动灵活

在测绘工作中,低空无人机快速出击的响应能力是应急遥感测绘有力的保障,低空无人机因为机身设备轻便、运输灵活、越野能力强、对起降场地要求低、起降方式多种多样,而且安装、调试、起飞作业快捷等优点,得到广大用户的满意和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山高、地形复杂、客观起降条件差的情况下,使用大飞机航空摄影较为困难的地区,应用低空无人机就可以快速获取高精度、高清新影像数据资料,极大提高测绘成果的实效性,提高了测绘应急保障服务能力。

2.3分辨率高、处理速度快

低空无人机航摄遥感数据分辨率可达到0.1~0.5m,相对卫星影像数据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数据采集处理速度快,目前可达到一个工作日单机3架次航空摄影100km2,及时为政府和用户单位提供地理信息数据。去年上半年,我院利用低空无人机航摄遥感技术顺利完成了金寨县天堂寨镇40km2和金寨县产业园60km2范围1∶10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工作。特别是天堂寨镇属于大别山区,测区内地形复杂多样,最高海拔800多米,相对高差200多米,利用常规航空摄影方法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测绘任务,显然不可能。因此,我院利用无人机技术在一个工作日内就获取了天堂寨镇40km2的全部影像数据,再经过数据处理、像控测量、加密、采集、调绘、编辑等工序,最终在预定工期内,将合格的地形图资料提供给天堂寨镇,得到了镇领导的高度评价,为我们测绘行业也赢得了荣誉。

2.4运行成本低

低空无人机航摄遥感数据不仅具有卫星影像数据的价值,而且具有大飞机航空摄影的快速采集优势。低空无人机不需要大飞机那样的专业停机场和专业的驾驶员班组,储存、运输、飞行作业均方便快捷。而且根据高性能自动处理技术,在短时间内完成航摄数据的预处理,精加工以及数据快速输出等,不仅缩短工期,而且整体费用得以极大的降低。

3先进的技术水平

低空无人机航摄遥感得到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大力支持,在全国各省测绘局系统进行全面推广,同时研究单位加大研发力度,逐步建立起了低空无人机服务体系,真正解决运行维护、专业培训、技术更新、售后服务等工作,建立了更加完善的低空无人机系统,整体技术水平和影像数据处理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目前,我国低空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水利、国防、土地等行业,特别是低空无人机航摄遥感系统已实现了雪域高原上的航空摄影测量,开创了像青藏高原等特殊地区无人机测绘遥感技术应用的先河。另外,我国低空无人机航摄遥感系统基于GPS导航控制的定点曝光摄影和飞控系统控制的自动旋偏修正技术,采用了高精度几何检校标定的小型数码相机或扫描仪,作为机栽遥感设备,再通过影像自动识别、快速拼接、镶嵌软件,实现影像数据的快速处理,完成的航摄影像数据基本满足1∶500~1∶2000大比例尺测绘需求。当今,我国低空无人机航摄遥感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良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各行各业对测绘的需求与日俱增,各领域规划、建设都离不开先进的测绘技术支持,大力开展低空无人机航摄遥感技术推广应用,是更好更快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实时地理信息数据的重要手段,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和信息服务。另外,以低空无人机航摄遥感为载体,以权威、精准数据为基础,为政府和公众积极参与我国各行各业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新颖、直观、可视化的服务平台,对于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测绘保障。

总之,开展低空无人机航摄遥感技术推广应用,是推进我国测绘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国土资源部提出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建立全国国土资源遥感监测和地理国情监测以及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等要求,今后低空无人机航摄遥感技术的应用空间将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遥感技术的优点范文篇2

关键词:航空遥感;无人机;信息平台

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同时我国对遥感数据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遥感数据方面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供需不平衡状态,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也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方面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不足。

1系统结构

无人机遥感系统所采用的无人机是按照有人机的标准设计,并且其研制的目的主要是作为遥感平台.主要性能指标有:作业高度5km,巡航速度170km/h,最大续航时间30h,导航精度50m,有效载荷100kg等.在该型无人机上预定装载的遥感设备包括机载可更换SAR系列/红外/可见光CCD成像设备。

2关键技术

2.1无人机遥感平台

无人机遥感平台的性能和成本会直接对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运行的效率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在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无人机遥感平台的性价比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要素,另外系统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对整个系统也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与影响,所以应该在工作中努力的研制性价比更高的系统平台,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出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在现有的无人机的基础上,根据航空遥感系统运行的相关要求对其进行更加有效的改进和优化,在设备的选择和系统平台的建设方面也应该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其次是在现有的导航系统基础上要不断对导航的方式进行优化,最好要使用组合式的导航方式,这样对提高导航的准确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再次是对下一代设备进行研制,在研制的过程中要对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通常成本增加的数额不应该超过原系统总成本数额的15%,在这样的资金条件下,最高的高度应该上升到18米,作业的高度也应该到达16米,载荷能力也应该在100kg以上,运行时间上也应该有所提高,正常运行的时间最好要超过30小时。最后一点就是在现有的自动起降设备基础上,在更高的范围和更高的精度上实现起降功能。

2.2无人机遥感设备集成与接口

在遥感设备的选择方面应该充分的考虑到整个系统的应用需求和具体特点,同时还要使用标准的设备接口,这对于提高安装调试的效率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该项内容的研究上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设备应用在不同领域的时候,应该对其性价比进行仔细的研究,之后选择综合效益相对较高的遥感设备。其次是在完成遥感数据的获取和污染往哪寄平台设备之间应该设计出完全相适应的接口形式,这样对于不同型号的SAR和不同的设备都能实现顺利快捷的更换。最后一点就是应该重视无人机遥感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2.3遥感数据实时处理与下传

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可以有效的对遥感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下传,但是以往的系统中,数据的精度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同时在其他方面也有着自身的问题,所以研究的重点就应该是在减少消耗的基础之上,改善图像的成图质量,具体说来,主要包含以下几项内容。

首先是要能够高效的将遥感的图像数据和定位数据以及无人飞行过程中的运行状态和航拍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融合,这样就可以生成更加生动、清晰和具体的图像。其次是提高现有的景象匹配算法的实际作用,它也可以有效的为无人机组合导航系统的数据处理和修正提供更好的条件,从而使得无人飞行过程中的控制精度也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其次是提高所有景象匹配算法的时效性,这样也为整个无人机导航系统位置的确定创造非常坚实的基础。再次是采用小波变换的技术,让数据压缩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不断减少。

2.4遥感数据地面接收与处理

分布式的海量无人机遥感数据接收和处理网络是提供业务化遥感应用服务的前提条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根据应用需求,建立固定和移动地面数据接收站(地面站同时具有无人机遥控功能)。

(2)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有海量数据存储、管理和分发能力的数据中心,建立图像数据库,包括快视图的生成以及图像查询系统的建立;进行遥感数据共享的权限限定、安全认证、数据格式、下载速率、预处理规范、数据加密与打包等方面的标准化,以便更好地利用和开发遥感数据。

(3)进行图像增强,包括反差调整和邻域增强等。

2.5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典型应用

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低成本等技术优势,其所获得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可应用于多种领域,适合于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目前无人机遥感业务化运行系统在国内外尚无先例,因此开展对无人机遥感系统典型应用的可行性研究是顺利进行业务化推广的关键技术,具体包括:

(1)SAR测绘应用可行性研究

应用可见光设备的航空摄影技术在多云多雨或大气能见度低的地区无法有效地完成测绘工作,是遏制我国测绘发展的主要技术问题.SAR由于其对云雨的良好穿透能力,有实现全天候测绘的潜力,但由于SAR图像有明显的斑点噪声(speckle)和复杂的几何变形(尤其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目前还不太适合进行地形图的制作和生产。

(2)无人机遥感系统用于大比例尺基础测绘更新与建库的可能性研究

研究采用无人机遥感数据进行1:10000地形图的更新,进行部分地区1:10000和重点城市l:2000比例尺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和更新,按照有关测绘法律法规的规定,形成定期数据更新维护机制,实现地理空间基础数据与应用信息的结合。

(3)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利用无人机高分辨率影像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和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探索利用无人机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矿产资源监测、地质灾害的巡查与防治和地质遗迹保护等工作的新方法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无人机遥感技术日渐成熟,同时其也使用到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当中,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要让其关键技术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就必须要加大科研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为该系统在更广的范围内得以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荣科,张晓林.无人机载图像实时传输方案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2).

遥感技术的优点范文

遥感技术以遥感平台为标准分为三种形式:①航天遥感②航空遥感③地面遥感。这三种遥感技术主要有四种优势点:第一,勘探的范围较大。第二,获取信息的速度较快。第三,勘探技术的信息综合性较强。第四,受干扰影响小。下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1)遥感技术的优势之一:勘探的范围较大。目前的科技技术,要勘探我国的总面积也只是需要500张卫星勘探图,这是由于现有的卫星勘探遥感技术的拍摄范围为3400km2。与之对比的是如果采取航空拍摄的勘探技术,要拍摄整个中国则需要100万张之多。遥感技术在勘探技术中的应用给大面积分析勘探提供了可能。

(2)遥感技术的优势之二:获取信息的速度较快。采用气象卫星的遥感技术,一天之内可以传回两次地球地面的情况图像,但是如果我们采用陆地卫星来进行勘探,传回地球地面的情况图像则需要17天,这样就有了重大的比较发现,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的反应,以最快的速度来收集相关的资料,给出处理事件的判断依据。

(3)遥感技术的优势之三:勘探技术的信息综合性较强。勘探技术中的遥感技术可以收集和进行多维度,多时段和多波段地球观察,通过观察可以形成一种较为综合性的信息网。

(4)遥感技术的优势之四:受干扰影响小。由于是卫星遥感勘探技术,这样的技术对于外界的人为干扰是有很好的抗干扰性的。直接受控于卫星的直接控制,将遥感勘探的图像直接整理传回指定的区域。

二、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重大勘探问题

中的遥感技术的具体应用和研究关于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重大勘探问题中的遥感技术的具体应用和研究,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四方面的研究和分析进行阐述,分别是:遥感技术在区域性构造稳定性的相关研究;遥感技术应用前的水库相关滑塌,泥石流等调查;遥感技术在岩溶调查方面的应用;遥感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前的地质编录。下面进行详细的叙述。

(1)简述遥感技术在区域性构造稳定性的相关研究。水利水电工程中区域性构造稳定性的勘探过程中遥感技术是一种较为关键的应用技术和实施手段,在进行区域性构造构架勘探过程中,可以分析出勘探区域的撕裂体系和勘探区域的活动性,同时还可以对勘探的工程周边区域的稳定构造进行分析和确定。这里面的主要原因就是遥感技术能够很完整的给出勘探区域的地址机构,水文分布和地形地貌等信息,这样就给整个勘探过程提供了较为综合性的判断信息,对勘探是一种保障。

(2)简述遥感技术应用前的水库相关滑塌,泥石流等调查。在水利水电施工区域的四种情况调查(①库区的坡岸的相关滑坡②库区的崩塌③库区的泥石流④)都是通过遥感技术进行勘探的。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航空卫星拍摄或者是红外拍摄进行相应的地质分析。同时结合了勘探区域的野外环境进行相应的实际复查和筛查,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大型的水利水电项目的上述四种情况的发生,可以对水利水电的工程稳定性由一定的帮助。

(3)简述遥感技术在岩溶调查方面的应用。遥感技术在岩溶调查的过程中有着很明显的优势,特别是通过红外遥感技术的应用能够像图片翻译一样对岩溶进行详细的分析,还原岩溶的相应的地形地貌。我们还可以通过红外遥感技术来进行岩溶周边环境的勘探,例如岩溶下步的水源分布和泉水分布等等。

(4)简述遥感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前的地质编录。遥感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可以对现场相应的设计进行校核和存档,尤其是大型的水利水电项目通常情况下在施工前的地质编录过程中,要采用遥感勘探技术。

三、简要叙述遥感技术在水利水电相关工程勘探中的应用

关于遥感技术在水利水电相关工程勘探中的应用,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在水利规划过程中的应用。第二,在水库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第三,在河流治理过程中的应用。第四,在水资源调查过程中的应用。

(1)应用一,在水利规划过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在水利规划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污染水源的确定,通过污染水源的源头的观察来进行相应的水质质量的检测。

(2)应用二,在水库工程中的实际应用。遥感技术在水库工程中的应用主要还是进行大范围的勘探功能,可以有效的是水库的全貌体现在一张图像中,这样有助于设计者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设计。

(3)应用三,在河流治理过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在河流治理的过程中,是以河流中的浮沙做为参照物进行遥感勘探的,这样可以对河流中的泥沙的量进行有效的分析,给出河流治理的初始数据。

(4)应用四,在水资源调查过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在水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主要是在雷达图像的方面,这种图像可以清晰的反映出水资源的相应的位置和水量。

四、结语

遥感技术的优点范文

关键词:遥感技术;地质勘查;概况;技术应用;发展

一、遥感技术的概况

遥感技术出现于上个世纪60年代,是一种根据电磁波原理而产生的探测技术。主要应用原理是利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红外线和可见光等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最终形成影像,从而实现对目标物体及其附近各种景物的探测和识别。这种探测技术具有直观性和整体性的两大特点,利用遥感技术对所需材料进行拍摄,将使拍摄的地质信息更加清晰、全面。

遥感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大量应用,可以为地质工作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在探测地质情况时,运用不同波段和不同遥感仪器,可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同时遥感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受地面环境的限制很小,探测的范围也比传统的探测技术要广泛很多,更能顺利完成地质勘察工作。

二、地质勘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1、地质构造信息的获取

不同地质构造的边界或者由于板块运动而产生的变异部位通常存在着内生矿。重要矿产一般都是随机分布在不同板块连接或者临界的地方,随着重大地质的变异相继产生,矿床为带状分布,规模与地质构造的变异差不多。

遥感技术应用在矿产资源的探测方面多表现在空间信息上。主要通过提取该区域矿产的线状影像资料,主要包括地质的断裂、变异等;环状影像资料,主要包括火山、盆地等;带状影像资料,主要包括岩层信息等。还有从控矿断裂交切处出现的块状影像资料和感矿相关的色异常中提出的相关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断裂变异为主要控矿构造时,利用遥感技术对断裂信息重点提取分析具有重要的作用。

遥感技术在拍摄成像处理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不清晰和模糊的情况,造成人们无法对那些有兴趣想要重点探索的区域进行清楚的识别。人们利用自我的目测解释或者通过人机互动等方法,对所提取的遥感影像综合分析处理,例如:加强边界线处理,增加灰度调色,利用科学算法等一系列方法,使地质构造信息简单明了的显现出来。此外,遥感技术仍可以通过地表地貌、植被、岩石分布等主要特征,综合提取分析,来获得隐蔽的构造信息。

2、利用植被波谱特点探矿

受地下水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矿产资源中的金属元素、矿物质都可能或多或少的对上边地层结构产生影响,从而使土壤的营养构成产生变化,生长在最上方土壤上边的植被对于金属元素有着吸附和聚集的作用,导致自身生长过程中水分和叶绿素等主要物质的变化,那就产生了植被反射光谱的差异。因此,这就为遥感技术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人们可以通过提取分析遥感资料中植被光谱的异常信息来探寻矿产资源。

人们应该掌握不同植被或者同种植被不同叶、茎含金属量的差异变化。所以,通过对已知现有矿区不同植被或同种植被的不同部位作为样品,进行光谱测试,归纳分析总结出对金属最有吸收聚集作用的植被,将这一种类的植被定为矿产探测的有效植被,其余作为辅助植被。遥感技术的图像处理一般通过光谱增强技术,采用主要成分分析,监督分类等方法。一般情况下,遥感图像上的异常颜色分布均为植被反射的光谱异常信息,我们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和处理,将这些细微的异常信息分析、提取出来,并将他们直观、重点的重新标注于遥感图像上边,以此来综合推断未探知的矿产资源大致分布。由于植被体内有些金属元素的成分含量

3、矿床信息的变化依据

由于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矿床也会随之产生某些性状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调取不同时段的遥感资料和图像进行宏观对比,分析矿床的剥蚀改造作用;综合相关成矿深度的知识,找出矿床的产出部位。

三、地质勘查工作中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1、高光谱的实际应用

高光谱是一种融合了计算机、探测、光学、信号处理于一身的综合技术。充分显示了纳米级别的光谱分辨率在光谱仪中的实际应用,在成像的时候可以同时记录下数百条的光谱通道数据,从每一个像元中提取连续的光谱曲线,实现空间信息,光谱信息和辐射信息的同时获取,所以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高光谱的图像光谱信息具有层次分明、信息丰富的特点,对于不同波段有阵不同的信息变化量,通过建立相关模型,得出矿物的丰度。人们应该充分利用高光谱的优势,加强数据应用处理能力。

2、数据的整合

伴随着大量新型传感器的不断产生,可以从不同的空间、时间和光谱范围等诸多方面来客观真实的反应地物目标的特点,形成同一个区域的多元数据,和单元数据比较,多元数据具有互补性的优点。单源数据仅能突出地物目标在一个方面或者几个方面的特点,想要全面,多层次的了解目标,就必须以多源据作为基础,提取更多丰富、有意义的信息。多源数据的发展促使数据整合技术的不断前进。借助数据整合,我们不仅可以删除无用信息,提高数据处理效率,还可以将有价值的信息集中整合起来,形成互补优势。

3、3S技术的有机结合

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统称为3S。我们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可以有效的迅速定位,确认全球范围内的任何点坐标并进行科学管理。大量的遥感数据需要更大的空间,所以更加需要强大的管理系统。现阶段,随着人力成本的大幅上升,在区域范围内探寻矿产资源的过程中,遥感技术已经表现出了小投资大回报的绝对优势,所以RS和GIS的技术整合相当重要。随着3S技术的不断升级完善,地质工作人员可以尝试3S和可视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等先进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在地质勘查中,一定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确保地质勘探工作的顺利实施。遥感技术作为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地质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采用遥感技术对地质进行有效勘测,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旭锋.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民营科技.2012(04)

[2]王润生.遥感地质技术发展的战略思考[J].国土资源遥感.2008(01)

[3]王迪楠.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查找矿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4)

遥感技术的优点范文篇5

关键词:卫星遥感电力线路设计

中图分类号:TB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b)-0099-02

现代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快捷、多样的商业遥感图像数据的出现,使我们能够很方便地获取所需要的数据,国民经济对遥感技术的需求也正随着遥感数据的普及日益增强。高分辨率商业卫星影像IKONOS,QuickBird和印度卫星IRS数据的出现,大大拓宽了遥感应用范围。现在遥感技术不但用于宏观上的定性分析,而且也可以对局部地物进行定量分析和规划。

高压电力线路设计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规划一条从电厂到变压站之间最优的输电线路。按照电力线路设计要求,设计一条优化的线路要求对线路跨区内的地貌、地物和地质情况非常了解,传统的方法要实现这点是非常困难的。遥感图像是地表的真实拷贝,具有覆盖面大、数据现势和信息直观等特点,其光谱信息可以反映地质特征,在电力线路的规划中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线路设计能够大大地提高线路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在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工程中,地形变化相对缓慢,利用已有的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建立3维模型,进行通视性分析、弧垂分析以及受力分析,则可以大大减少成本。

1传统电力线路设计方法

高压电力线路的设计是由专业的设计人员根据一定原则选择一条最佳路径,其主要原则如下。

(1)要求线路尽可能地短、直,降低工程成本;(2)线路走向一定范围内不能有村庄和建筑物,尽量避开建筑物,减少拆迁成本;(3)线路与其他地物进行交叉跨越时需要考虑走向和跨度,减少架设成本和施工难度;(4)塔杆架设要避开一些重要的地物,如输油管道等;(5)塔杆架设处的地质条件要符合要求等。

传统的设计流程如下。

(1)设计人员在1∶5万的旧地形图上粗选。(2)根据粗选的路径到实地踏勘,如不符合要求,修改设计;(3)沿粗选的路径进行航空摄影。(4)进行航测外控测量、内业加密、选线、测量平断面、对房屋和交叉跨越进行统计等大量工作。(5)设计排定杆位。(6)现场定位、复核,然后转入设计提供施工图的内业阶段。

从上面的流程可以看出,线路设计是以空间地理信息为基础的,在传统的设计方法中是以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进行粗选,在粗选的基础上利用现势的航空像片进行摄影测量处理来达到细化、优化方案的目的。但成图时间较早的地形图缺乏现势性,不能反映设计时的地面现状,而且不直观,幅图的大小有限,使得设计人员只能在沿线路约30km宽的范围内寻找最优线路。如果先对影像进行处理,用遥感影像代替地形图则可以克服地形图的不足。遥感影像比地形图更现势、直观,同时具备地形的量测能力;遥感影像幅面宽,如一景SPOT图像能够覆盖60×60km2的范围,而一景TM图像能覆盖185×185km2的范围,这样设计人员的视野更开阔,设计更合理;采用融合等特殊技术对现代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在地物判断能力上比航空影像更强。因此,采用遥感影像进行电力线路粗选可以达到粗选和细化相结合的目的,如果确实需要,再采用其他方式对某些专题进行细化设计,这样可以减少设计工作量和成本。

2应用遥感影像设计电力线路的方法和流程

应用遥感影像设计电力线路的流程见图1。

2.1数据预处理

数据的预处理包括遥感影像、DEM和控制点数据的预处理。在利用遥感影像之前需要对影像进行检查,确认影像的整体质量,即影像是否存在现有技术不能修正的辐射缺陷,如果是光学影像还要考虑图像上云的覆盖面积是否太大等。另外,还要根据所采用的软件的几何精纠正模型,选用适当级别的卫星影像数据产品。根据应用的需要对影像进行辐射增强等方面处理,突出感兴趣的地物特征。

2.2遥感影像精纠正

遥感影像在获取时由于搭载平台、传感器、地球曲率和地形起伏等影响往往会造成影像几何畸变,为了改正这些畸变,同时把影像纳入到特定的制图坐标系统中,就需要进行影像几何纠正。遥感影像几何纠正包括两个步骤:(1)计算新图像上相应像素的位置,一般采用已知纠正后图像的位置反算该像素在待纠正图像上的位置。(2)计算纠正后图像上像素的灰度值,如果反算到待纠正图像上的像素位置正好落在像素上,就取该像素的灰度值为纠正后图像的灰度值,否则要根据待纠正图像上的相邻像素来内插。不同类型的遥感影像采用不同的几何纠正模型,纠正模型参数需要通过控制点来精确解算,如果地形起伏比较大,同时几何精度要求又比较高,还需要通过DEM来改正地形起伏引起的投影差,以达到对遥感图像进行精纠正的目的。

2.3图像接边和镶嵌

电力线路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跨越区域成狭长条带状,常常超出一景影像覆盖的范围,这就需要对多景影像进行镶嵌处理,形成能够覆盖整个线路的大影像。在进行图像镶嵌前,为了保证不同影像之间几何位置的一致性,需要对影像进行接边处理;同时为了使得镶嵌后的影像在色调上协调一致,还要进行色调匹配处理。

2.4图像融合

不同的传感器获取的影像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有的获取的数据的几何分辨率高,有的获取的遥感图像光谱分辨率高,光谱信息丰富等。在电力线路设计中几何分辨率和光谱信息对地物判读和地质条件解译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综合不同影像的几何和光谱优势信息,采用图像融合技术进行处理。

图像融合就是对几何配准好的同源或非同源图像,应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对相应的像素进行处理,形成一幅能够反映融合前不同图像优势信息的图像,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加权、小波变换、彩色变换,主分量变换和边缘增强等融合方法,融合方法的选用要根据应用目的和图像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2.5线路设计

经过几何纠正和融合处理后的遥感图像,不仅提供了精确的几何位置信息,同时还提供了现势、丰富的地物信息,以此为地理基础结合其他辅助信息、规范和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就可以进行线路设计。通过地物判读和地质条件分析可以确定线路的转角位置,并以矢量形式标注在遥感影像上。根据图像几何分辨率对房屋和交叉跨越进行统计和分析,从多个设计方案中优化筛选。对室内判断有疑问的地物,进行野外实地重点踏勘,然后修改、优化设计方案。为了从整体的角度来优化设计方案,将遥感影像和线路设计方案叠加在DEM上进行3维仿真模拟,沿着设计线路飞行,直观表现线路的整体情况。

3500kV某变线路设计实践

3.1工程概况

500kV某变线路东西跨越约100km,该地区地形图成图时间较早,地物更新较多,而且湖泊众多,给选线带来很大的困难。根据设计需要本项目采用2011年4月份30m和5m地面分辨率的TM多光谱影像和IRS全色影像,影像数据现势性很强,能够很好地反映地面的实际情况。收集线路区域1∶1万地形图和1∶5万DEM作为影像处理的基础数据。本次工程设计的电力线路分为东西走向的两个路径方案比选,线路东西跨越98.85km,南北跨越34.62km。使用TM影像与IRS影像进行融合获取的,几何分辨率为5m的成果影像能够进行选线。

为了与传统的选线方法进行对比,先在地形图上进行线路初选,并将其放样到遥感影像上,再根据影像上的地物状况,修改电力线路上不合理的线路转角,最终选择出一条最佳的电力输电线路。

3.2影像几何纠正

本项目中地形图是纸质的,为了方便计算机处理和提供工作效率,先把地形图进行扫描,然后对扫描后的地形图进行分块精纠正,改正地形图的几何畸变,生成数字栅格地图(DRG),从DRG上选取控制点对影像进行几何纠正。考虑到沿线山区比较多,地形起伏比较大,为了改正影像上由于地形起伏引起的投影差,在影像几何纠正中需要采用DEM,在使用DEM数据前要对原始DEM数据进行格式转换、拼接等处理。为了改正遥感影像的几何畸变,并将其纳入到指定的制图坐标系统中,需要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纠正处理。为了顾及地形起伏的影响,对TM数据采用结合DEM信息的多项式纠正方案;IRS卫星数据,结合其成像特点,采用项目组研制的特殊方法进行处理。

3.3接边

因为IRS影像部分区域影像质量较差。根据影像的实际质量,在IRS影像接边时作了接边区的取舍,尽量选择影像质量较好的部分。

3.4融合

为了综合IRS卫星影像高分辨率信息和TM影像丰富的光谱信息,我们采用影像融合技术进行处理,获取融合二者优势信息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

根据IRS卫星图像和TM图像的特点,分别采用加权、彩色变换、主分量变换和边缘增强等融合方法。比较4种融合结果,发现边缘增强融合方法效果最佳,融合后的图像目视效果最好,颜色保持得很好。

3.5选线

经过上述处理后的遥感影像不仅具有精确的几何位置信息,而且还有丰富的地物表现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线路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线路设计。对线路经过区域附近的地质条件、地物和交叉跨越等进行判断、统计和分析,确定优化的转角点位置。本项目中为了充分利用遥感影像覆盖面宽的特点,本着优中选优的思想,线路分为南北两个方案,最终南方案18个转角点,北方案20个转角点。根据其他资料和初步野外踏勘结果,整个选线过程中先后进行了3次大范围的线路路径优化。图2中黑线为第3次线路设计的南北两个线路路径方案图,两线路起点和终点重合。经过实地勘测最终采用了北线路方案。(如图2)

3.6三维飞行模拟

把经过处理的遥感影像和设计的线路图叠加在相应的DEM上,用3维的方式对设计结果进行模拟。沿着线路飞行,可以直观、整体地感受到线路完成后的效果,对于线路的整体优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通过沿线的3维飞行,设计者能够形象具体地判断路线设计合理性。电力线路3维飞行效果如图3所示。

4结论

现代遥感技术和影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宽了遥感技术应用的范围。本文提出的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电力线路设计方案,在500kV该变线路设计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传统设计方法相比大幅度节省了工程成本,效率也比传统方式高得多,设计的线路也更为合理,优化效果更好。

经过处理的遥感影像光谱信息丰富,分辨率高,可以分辨出房屋、道路、河流、沟渠、池塘等大量信息,这样进行方案选择就有了科学的依据。本工程根据影像优化路径,将原来在1∶50000地形图中预先选择的路径作了较大改动,避开新增房屋多处,预计比原方案减少拆迁30%。

信息现势性是遥感影像重要的优势之一,符合地面实际情况的地理信息是我们作出正确、合理设计的基础,在线路设计时通过对线路经过区域实际情况的正确掌握,可以对交叉跨越地物进行合理的避让,减少成本和不必要的损失。在本工程中利用卫星影像判读出路径走向附近有一条长达几十公里的白色、灰色条带,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分析不是道路,可能是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管道,因此在选线时注意调整避让,在初步设计踏勘时,现场利用手持式GPS测量检查确认是天然气管道,经过调整路径成功避开。

上述分析和工程实践表明,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技术可以把遥感影像应用于电力线路设计中,而且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随着遥感技术和影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其优势会更加突出、明显。

参考文献

遥感技术的优点范文篇6

关键词:遥感技术;矿区;土地管理

1引言

梅河口市现已探明矿产有24种之多,其中煤炭资源非常丰富,总储量有1.4亿吨,远景储量1.6亿吨,年产量251万吨,是梅河口市今后主要开发矿种之一。但是在矿山开采的同时有的矿区内陆续出现了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至使农田摧毁、减产,耕牛、农机等设备堕入塌陷坑内。对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害,引起当地群众多次上访[1]。

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遥感技术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变化监测和研究等计划的提出与实施,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等的紧密结合以及新遥感技术领域的不断开拓,使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2.1系统构成遥感技术是由遥感器、遥感平台、信息传输设备、接收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遥感系统的重要设备就是遥感器,它装在遥感平台上,可以是照相机、微波辐射计、多光谱扫描仪或合成孔径雷达等。信息传输设备是飞行器和地面间传递信息的工具。而图像处理设备则是通过对地面接收到的遥感图像信息进行几何校正或者滤波等处理,以获取反映地物性质和状态的信息。从总体上看,遥感技术由三个基本环节组成,即遥感数据获取、专题信息分析和遥感技术应用。遥感技术的专业内容包括任务实施、技术系统和基础研究三个层次。

2.2技术特点现代遥感技术系统是一个具有模块化结构和多应用目标的系统。总的来说,这种系统具有快速、机动、准确和集成的特点,能够较好地适应不同应用任务、目标特性和工作环境的需要,收到多快好省的效果。

3遥感技术在矿区土地管理上的应用

3.1信息系统的建立现在趋向于RS、GIS及GPS三者的综合应用,即“3S”技术。“3S”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总称,即利用GIS的空间查询、分析和综合处理能力,RS的大面积获取地物信息特征,GPS快速定位和获取数据准确的能力,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系统,实现各种技术的综合。3S技术通过对矿区地质测量、地质填图、找矿勘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自然调查、地质构造调查、地质采矿条件评价、生产调度管理、矿产储量管理、水资源开发管理、物资管理、矿产环境监测和质量评价等各方面的调查,选取有效影响因素建立空间数据库,从而实现对矿区进行沉陷、边坡稳定性的监测,同时为矿区资源勘测、规划设计以及开发提供所需的各种比例尺图纸等基础数据。

3.2矿区土地调查矿区的土地调点从时间和空间上了解矿区的土地变化情况。利用实时的遥感资料就可以快速了解整个矿区的情况。尤其是强降雨前后的遥感图像对比分析,可查明强降雨对矿区的影响;每年同一时间的遥感图像对比分析,可查明年内土地的变化情况,从而提高矿区土地调查的有效性。

3.3规划将遥感技术与GIS相结合,对遥感图片等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统一管理与分析能力,极大的丰富了规划设计手段和成果,直观而理性的空间分析模块可以辅助规划师对规划方案进行模拟、选择和评估,从而优选优化设计,弥补了原来城市规划纯图形、纯文字、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脱节的缺陷。使空间数据的图形表达与属性数据的空间分析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土地规划提供了一个直观和理性的工具。

3.4监测GIS技术中利用实时遥感图片的解析数据,能够在矿区资源监测、环境信息的获取、管理及分析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全球和区域的环境变化、地面勘测和地下工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动态综合信息。在煤矿区,应用在对采矿工程影响下的区域动力地质现象、资源开发及变化、环境影响与生态效应、自然变化过程以及社会经济问题的分析评价或预测等方面。

矿区GIS数据获取的任务是将矿区已有的地形地质图、外业观测成果、航空像片、遥感图像、文本资料等转换成GIS可以处理与接收的数字形式,通常要经过验证、修改、编辑等处理。不同数据输入需要用到不同的设备。

3.5土地复垦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复垦是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土地的特点,了解土地中各因子在生态环境中互相制约的内在规律,从而为合理复垦、利用待复垦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复垦的盲目性、破坏性,增强科学性、现实性,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

4结论

本文基于遥感数据技术对遥感数据进行解析与对比分析,并结合GIS的矿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总体功能框架,研究了系统的主要技术基础,经过开发成功的系统表明,基于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有机结合对矿区沉陷灾害等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优势明显,可实现矿地信息的联动,在采矿计划实施前和实施中,可以根据地表变化特征对采矿可能造成的地表破坏进行预测,对可能造成的房屋破坏进行预评估,进而制定土地征迁预案,实现沉陷灾害的预警控制;在沉陷灾害发生地区,可以对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为矿区土地复垦提供技术支持。

遥感技术的优点范文1篇7

关键词:摄影测量;遥感测量;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P237文献标识码:A

由于科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摄影测量技术结合了地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形成了一门十分复杂的地球空间信息科,其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遥感和全球定位等技术。而其中摄影测量以及遥感技术主要的作用是在施工开始之前对于地质进行勘察,具有工期短和效率高的优势,以此来避免多余的财力和物力以及人力方面的浪费。并且该项技术测量结果也十分全面,拥有传统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当前施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一、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基础概要分析

随着综合摄影技术的快速发展,摄影测量技术与遥感测量技术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标准平台,利用地理技术,整合形成具有综合信息平台的科学测量标准。

在工程测量前期,往往需要对现场实际的情况进行测量,采用摄影测量与遥感测量技术可以有效地确保施工效果,这对于工程施工的勘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工程建设前期测量工作对整体工程的建设来说非常重要,其工作流程也十分复杂,整体测量过程中涉及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较多,且测量工作周期较长,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测量不准确现象。为提高测量工作效率,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性,摄影技术及遥感技术应运而生,给测量工作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方便。其是利用摄影技术及遥感技术的远距离传送信息为手段,在不接触物质实体的情况下获得数据,再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图像及测量数据的测量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是一种线性的数据勘察测量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测量资源的准确性,保证勘察工作环境的合理性,提高勘察设计的测量效率,对工程测量具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及生态保护收益。

(一)摄影测量技术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测量数据的精确性,运用数字化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绘制出施工现场的图像,对于下一步施工建设非常有帮助。在测量过程中可以利用摄影技术获取数据,这是摄影技术运用于工程测量的最大优点,工作人员通过图像分析来获得想要的数据。测量过程中采集的数据可以用来建设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分类存储,在必要时可以使用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根据图像中施工现场的具体环境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用于具体的施工建设。最后还要对这些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剔除错误数据提高数据精确性。

(二)遥感测量技术分析。遥感技术的核心原理就是通过监测不同物体形成的电磁波的反射或者是发射,经过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分析,实现远距离辨认鉴别工作。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时与航天飞机、卫星、或者探测器等技术手段结合,借助这些载体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保证传感器的安全运行。当不需要高空环境作业时,使用相对简单的支持平台。遥感技术已被应用到很多行业领域中,为了满足实际需求,工作人员研发出了不同类型种类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完成相应物体发出的电磁波接收工作,包括微波、可见光、红外线等电磁辐射范围内的科学数据分析。通过对地面的工作站进行操控处理就可以提供测量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更好的为测量服务。通常来讲,遥感测量技术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熟练的操作技能是对遥感测量的一种帮助。遥感测量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水利工程,大面积动态管理上都有所使用。其不仅可以使工程项目监控获得简化,实现动态管理、实时调节,同时也提升了各项业务的效率。在遥感测量实施当中,计算机系统分析了各项传送回来的数据以后,大数据就可以给出一套合理的解决方案,进而保障了工程决策的可实施性。

(三)摄影测量与遥感测量技术的应用。根据摄影测量与遥感测量技术现有的发展水平,其在实际的工程领域应用普遍。在水利工程、通信工程、建筑工程等领域有深度的应用。在这些工程领域中,运用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可以完成对地质、水文以及气候等多条件的勘察和分析,明确工程的实际情况。利用遥感技术从实际的数据中获取有效的数据信息。经过对工程数据的稳定分析,利用现有的工程标准进行验证,确保摄影测量与遥感测量技术实施的合理性。例如,将其应用到水利水电的工程中,可以对水文情况以及周边的实际线路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工程实际的勘察动态监测标准,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提高水利摄影测量的准确性。与传统测量不同,对于复杂地形、人无法达到的位置和区域,其采用的特殊测量方法,可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结语

遥感技术以及摄影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突显,其不仅能够提高工程测量的精确性,还节省了成本,最主要的是其实现了远距离测量技术,极大地缩短了工程测量的时间,填补了常规测量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空白,对于各种工程领域的测量工作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遥感技术的优点范文1篇8

【关键词】无人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

1前言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粤发〔2010〕10号)和《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60号),要求在2012年内完成全国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登记工作。以上三个文件中明确指出了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的重要性,这是更好的维护农民权益的措施、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利人、权属界线、土地面积等基本情况,满足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的需要”。传统土地调查使用皮尺测绘法,使用皮尺丈量,画张草图就可以进行确权办证。基本能满足面积和四至的相对准确,但是操作过程不够规范,由于没有坐标系等测绘最基本的要素,所以这种方法采集的成果根本就没有空间位置,精度不高。

无人机测绘是遥感领域用于地形测绘的新兴技术,使用成本低、反应速度快、易于移动转场,对复杂的野外测绘环境有很好的适应力,不仅可以完成传统飞机的航摄任务,而且可以进入传统手段无法覆盖到的领域。无人机遥感技术利用先进科学技术、通过遥感传感器技术、遥测遥控技术等应用技术来实现的,这具有快速性、时效性及高清晰度等优点。无人机能够充分提高调查和监测的水平和效率。遥感监测信息不仅客观性好、现势性强、时效性高、无人为干扰因素,而且信息的定性、定位和定量精度高,并且由于地块的方位、面积等在图上得到了清晰的标示,从而准确的掌握地籍相关信息。

2以飞来峡镇为试点,检验无人机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工作中的精度

(1)利用无人驾驶飞机对飞来峡镇(如图1)进行分辨率为0.2米的全覆盖航拍,选取地面控制点进行正射纠正,提高影像的几何精度,增强可解译性,制作现势性强、精度高且定位准确的1:2000比例尺的无人机航拍正射影像为基础工作底图。

(2)采用遥感影像室内预判,根据村民小组指界人所指界线,先在室内勾绘相关村小组地块;无法室内指界定界的,以村民小组为制图单元,制作外业调绘底图,派专业队伍带外业调绘底图到各村民小组,由各村小组组长或代表对权属界线进行确认,影像不清晰无法确定的,采用亚米级手持GPS进行实地调查和勘测定界,并在底图上标明,由此获取工作区内每一块土地的面积、权属和分布等信息。

(3)将外业调查修改的结果进行内业整理,进行宗地权属及面积的分类统计,提交成果表格及图件。

本次采用先进、高效、准确、直观的调查及统计方法,与以往由各村民小组自行调查并手工测量的方法相比,具有现势性强、数据精确、节省人力物力时间的优点。

为确保本次调查成果的质量和精度,采取以下措施对调查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1)采用精度高、现势性强的无人机航拍影像为基础调查底图,选取地面控制点进行正射纠正,以提高影像的几何精度,增强可解译性。

2)将参加外业调绘、内业数据整理、编图、统计等工作的技术人员集中培训,制定统一的技术方案、分类标准、精度要求,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标准的外业调绘方法和内业数据处理方法开展本次调查工作。

3)采用试点验证提高精度。在项目正式开展之前,选取一个村委会作为试点,以便对整个工作方法进行统计精度上的验证。

①经过全外业调绘、室内数字化、国土工作人员确定权属界线的工作流程,按地块、户名分别统计面积(以下称遥感面积)。从全部431个地块中随机抽取10%的地块由技术人员配合国土工作人员进行外业实地测量,丈量长宽的方法采用当地国土工作人员的惯用方法。将测量面积与遥感面积进行对比,得到误差分析表,见表1及图2。

图1飞来峡镇卫星影像图

图2界线成果图(局部图)

说明:

a)总图斑数共431个,实测图斑共44个,占10.21%;

b)总误差为2473..81平方米(约合3.71亩),平均误差为56.22平方米(约合0.08亩),最大误差为1147.75平方米(约合1.72亩),最小误差为2.15平方米;总误差率为1.30%,平均误差率为0.03%,最大误差率为5.72%,最小误差率为0.11%。

由表1的分析结果结合影像发现,误差小的地块基本上都是规则形状的地块,误差大的地块有边界不规则的共性。经过技术人员与土管人员研究误差产生的原因,发现在丈量不规则形状地块的时候,由于条件有限,土管人员只能使用皮尺丈量,非直线边界需要大致换算成直线边界进行统计,导致整个地块的面积产生较大误差。而遥感面积是技术人员在航拍影像上直接用专业软件按照地块的实际边界勾绘,由软件根据一定的算法计算面积,比较精确。

②将遥感面积与各村小组掌握的在册面积进行对比,绝大部分地块的面积与在册面积基本吻合,也有少数地块与在册面积差额较大。与国土工作人员研究后发现,与上面的面积对比原因基本一致,误差小的地块形状规则,误差大的地块边界不规则,产生误差的原因就在丈量方法。

根据以上两种面积对比得出的结论,在接下来的调查工作中,用遥感手段得到地块面积后,针对与在册面积相差较大的地块,如果存在争议,决定采用技术人员携带亚米级手持GPS环绕地块一周,由GPS精确测量面积的方法来复核遥感面积,这样就满足了地块面积精度的要求。

在广东省范围内,无人机遥感技术首次应用于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不仅成果精度远优于传统测量方式,而且工作耗时大大缩短,减轻了基层国土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了人力物力,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工作中值得推广。无人机遥感平台以其灵活便捷、成本低廉等独特的技术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尤其在测绘领域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并逐渐成为提升测绘应急服务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林起.浅谈低空无人机航摄遥感在测绘领域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3(04).

[2]陈玲,潘伯鸣,曹黎云.低空无人机航摄系统在四川地形测绘中的应用[J].城市勘测,2011(05).

[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

遥感技术的优点范文篇9

关键词浅谈遥感技术地籍测量实际运用

中图分类号:O4-34文献标识码:A

引言建立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测区土地调查、等级和发证的统一管理;建立并完善新的土地调查机制,使城乡土地数据得到及时、快速、准确地更新;利用动态监测制度建立土地,为国土资源严管措施的跟踪和监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土地地籍调查工作的目的是通过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利用状况,获取“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的土地地籍管理信息,实现全国土地调查、登记和发证的一体化管理。而地籍测量则是其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地籍测绘主要工作是调查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界线、质量、权属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和测绘其几何形状和面积。数字地籍测绘包括数据采集和成图成果数字化两方面,就是应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实地采集数据、编辑地籍图、生成宗地图、建立地籍数据库、输出面积汇总表、进行地籍数据动态管理等,直接为土地、城建、规划等部门提供权威数据。随着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遥感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并取得了显着效果,大大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遥感技术概述

地籍测量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

遥感系统由遥感器、遥感平台、信息传输设备、接收装置和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遥感器装在遥感平台上,它是遥感系统的重要设备。图像处理设备对地面接收到的遥感图像信息进行处理,以获取反映地物性质和状态的信息。判读和成图设备是把经过处理的图像信息提供给判释人员直接判释,或进一步用光学仪器或计算机进行分析,找出特征,与典型地物特征进行比较,以识别目标。由于遥感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受地面条件限制少、手段多、获取的信息量大以及全天候工作的能力的特点,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地质矿产勘探、自然资源调查、地图测绘、环境监测以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等领域。在地籍调查中对各宗地的具置、权属界线、界址点和面积等进行的测绘工作。由于地籍测量是以权属调查为先导,并在其基础上完成的一种测绘工作,因此测量结果一经登记具有法律效力。因为地籍测量的特殊作用,其测量过程具有一些固有的特点:①测量内容特殊:一般包括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的测量;②比例尺较大;③测量结果一经登记具有法律效力;④现势性:即测量的主要成果应该具有准确性、现势性,如果发生变更,则应当随时进行变更调查和测量。

二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的优缺点

1.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的优点

遥感技术具有可大面积观测、时效性强、综合性强的优点,将其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可以同步观测较大范围的土地,得到宏观的土地利用图像,可以方便地进行综合性分析,由于遥感卫星的飞行周期短,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影像,现势性很强,可以及时根据新旧土地利用资料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2.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的缺点及改进方法

遥感手段目前做出的动态变化结果虽能反映一定时间的变化方向和趋势,但定量化研究还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用遥感手段发现变化的类型与发生地,起到一个指示的作用,然后利用GPS到实地进行调查、监测、定位与测量,同时监测遥感的精度,将先进的遥感技术与传统的调查手段相结合,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任务。

另外,对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单纯利用遥感手段效率与精度往往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随着GIS的发展,人们可以借助GIS的支持,进行专题信息的叠合分析,可以直接监测变化图斑,进行动态分析,输出动态变化图和统计数据,满足用户不同需求。

三遥感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1.动态监测应用

随着计算机和遥感技术的进步、发展,越来越成熟的技术已融进地籍测绘中,比如遥感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以及GPS等定位技术,给土地测绘带来了更多的方便。遥感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最直接的一点便是其动态监测。所谓动态监测,就是运用遥感技术,对土地的变更、土地调查和动态进行相关监测。在地籍测绘中,动态遥感监测技术是对土地利用率和相关调查资料,通过数字和图形等难识别对象为基础,利用计算机相关技术,对难识别的信息进行处理,变成可识别的文字和图像,然后记录相关数据信息,合理确定监测周期,对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全新的监测,各个时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做出结论。

地籍测绘相互资料便于核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国家整体规划和相关决策提供可行的理论资料。动态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违法用地情况,对于违法用地情况上报相关部门,进行查处。技术的进步,总是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成熟和完善,动态监测技术应用于地籍测绘,会越来越方便。

2.遥感技术运用

地籍测绘中,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通常由如下流程运作:①数据选取:地籍管理具备连续性、全面性和高精度性等特征,目前的遥感技术对于数据的选取,通常经过美国和法国的LandsatTM、SPOT两种卫星数据来取得。当然,监测的精度在遥感技术一直都很重要,为提高所需精度,有时必须与相关土地利用图结合,同时把人文、生态等相关指标列入地籍测绘资料中。精度要求很高时,要接触GPS等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作为补充资料。②数据处理:在地籍测绘中的意义非常重要,遥感所得的数据,通常需要通过计算机相关技术把它转换为可识别的信息,并修正达到一定的精度。③变化信息提取:所谓变化信息,是经过固定的时间段,土地相关资料发生变化的相关量的大小提取变化信息,是遥感技术在地籍测绘中最重要的运用,通过时间差来计算不同时间段的变化信息量,可预计出土地将来的变化规律,给以后整体规划提供参考。④监测精度评定:精度要求是评价遥感技术质量的重要砝码,通过记录和分析数据,对已测信息进行统计学研究得到测绘信息的精确度,再验证地籍测绘水平。

3..使用遥感技术制作地籍图

遥感地籍图的制作,就是在计算机制图的环境下运用遥感资料编制出所需的地籍图,这是遥感信息在地理研究和测绘制图中的重要运用。利用遥感技术制作地籍图的技术流程主要体现为:先是选择合适的影像源,数据源不同特性也会不同,因此提取信息的方法也不相同,目前常用的遥感影像有Landsat-TM、SPOT等。其次要选择某种遥感软件进行影像的几何纠正和影像的配准,当前常用的遥感软件有ERDAS、ENVI等。然后是遥感影像的融合,通过影像融合,希望不仅突出其中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还能保持良好的光谱特征。还可对融合后的影像进行线性拉伸、灰度变换等增强处理,以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突出图像的细节部分,利于影像判读和量测。最后通过目视解译和实地踏勘相结合的方法,把不同地物的形状和各个区域的范围从遥感影像上提取出来,就是形成矢量文件,提取过程中,地物类型可参照地籍调查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进行。

四结语

地籍测绘工作很复杂,有必要利用高科技手段来完成。遥感技术的发展,方便了地籍测绘的工作,遥感技术运用于地籍测绘领域,逐渐发展成熟,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遥感技术的应用水平一定会步入新的阶段。遥感信息是地表各种地物要素的真实反映,能清晰地显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特征和分布。与传统的地籍调查方法相比,遥感技术具有精度更高、效率更高、更经济实用、更直观实时等较多优势。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如遥感器分辨率的提高和综合利用信息能力的增强等,将我们的日常地籍工作中被频繁运用。

参考文献

[1]赵英时.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51.

[2]张渝庆等.遥感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北京测绘,2000年第3期.

遥感技术的优点范文篇10

关键词:遥感技术林业监测应用要点

林业遥感技术是通过非接触性和非实地性的观测和记录林业的地理、生物、生态和其他信息,是现代做好林业监测、调查和信息获取的重要技术手段。应该在对遥感技术做出科学理解和认知的基础上,提高对林业遥感技术的重视程度,详细了解影响林业遥感技术效果的因素,明确林业遥感技术的特点,结合实际林业监测工作做好林业遥感技术的应用,提升林业监测的质量和水平,为实现林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1、遥感技术的概述

遥感技术,英文简称RS(是RemoteSensing的缩写),是一种通过非接触性和非实地性的观测和记录目标物,获取目标物体各种信息的一种技术。遥感技术在林业的应用可以称为林业遥感技术,是指通过卫星和飞机对林业资源进行监测和调查,形成对林业资源实时地和动态地监测,形成各种数据和信息,为林业决策和发展提供基础上和实施上的参考。

2、林业遥感技术的特点

2.1林业遥感技术具有高效性

林业资源的在我国分布区域辽阔,应用林业遥感技术可以使国家有关部门在短时间里掌握大面积的林业资源状况及变化情况。

2.2林业遥感技术具有层次性

要想提高林业资源调查和监测的精确程度和速度,就必须利用抽样技术,建立林业遥感技术不同高度的遥感平台,获得多层次遥感资料,在配合多阶抽样技术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林业资源调查和监测的速度和精度。

2.3林业遥感技术具有动态性

林业资源的具有再生性和周期性的特点,决定了林业遥感技术必须保证林业资源信息监控和调查的动态性,实现多时相遥感和动态遥感。

2.4林业遥感技术具有基础性

林业遥感技术得到的林业资源信息是定量的数据,方便林业资源管理、调查和监测,应该重点做好林业用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定量监控工作,为林业资源调查和监测做好基础性工作。

2.5林业遥感技术具有差异性

不同的传感器和不同的介质,接受和记录林业资源的属性不尽相同,为了林业规划的合理、林业生产的科学、林业监测的全面,必须提高林业遥感技术的差异性,将各种类型的信息接收和记录下来,以利于科学分析和综合利用。

3、遥感技术在林业监测中的应用要点

3.1做好林业遥感技术在三个方面的应用工作

首先,做好对林业资源遥感资料的成图工作,林业资源的面积、土地类型的判定、制图和调绘是林业资源遥感技术的基础工作,也是其优势的主要方面,是林业监测的根本性工作。其次,做好木材蓄积量的估计工作,针对各地实际情况,开展有代表性的估量试验,为林业监测工作提供详尽的蓄积量信息。最后,做好林分调查因子的估计工作,加强林业遥感技术和传统监测技术的相互配合,对各种因子做以详细描述和准确记录。

3.2做好林业遥感技术的信息共享工作

林业监测离不开林业信息的共享,林业遥感技术的信息共享是林业信息合作的重要措施,据相关林业文件报告显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已把遥感技术当作林业资源调查信息的主要获取手段。但各国调查方法差异很大,标准(如分类系统)也不相同,这就使资料失去可比性,影响信息共享。我国已经建立部级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和监测项目,就是这方面很好的尝试,在林业资源分类方法与监测体系上与国际上进行了协调。这方面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各地林业信息和数据资源的共享,便于林业监测工作的开展和深入。

3.3做好林业遥感信息的信息融合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林业遥感信息源的多形式应用成为林业技术工作人员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做好林业遥感信息的融合工作,使信息来源多样化,信息加工多功能化,将不同系统和不同来源的信息融合成为一项值得关注的工作。随着信息源的多样化,人们总希望将各种信息源的优点集中在一起,而不是简单的叠加,这无疑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目前,应该做好林业遥感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融合工作,实现信息的无缝对接。

3.4提高林业遥感数据的精度

林业应用航天遥感数据的一个重大障碍是当前运行的卫星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低,导致现有信息源不能满足林业上的一些特殊要求,如树种的区分。当前信息源即使能区分树种组,由于大量的混杂像元存在,致使分类精度一直很低。随着高光谱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上述问题的解决有了可能。如树种区分,森林结构的表达,郁闭度及其它林分因子的测定等。高光谱是一个新的思路,它将原来仅有6~7个波段的区间,细分为更多的波段(如从400~2450m分为192个波段),目的在于建立窄光谱段与地物的直接对应关系,实现空中对地物的直接鉴别,尽管仍会有混杂与干扰,但通过多维光谱空间信息的分析,也能将林业的相关问题适当解决。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林业监测工作中应用林业遥感技术是时代对林业整体工作的一项要求,林业技术人员应该明确林业遥感技术的概念,清楚林业遥感技术的特点,找到确实有效掌握林业遥感技术提升林业监测质量的方法,为林业的发展服务。本文来自于实践和基层,难免会出现水平和角度上的缺陷和漏洞,希望能够对同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希望同行能把文中的缺欠当做新研究的开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共同推进林业监测工作的深入,振兴林业事业。

参考文献

[1]侯彦林,贺红仕,徐吉炎等.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遥感研究方法[J].生态与环境遥感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44~50.

遥感技术的优点范文篇11

关键词:遥感;地质找矿

一、遥感地质概述

遥感地质又称地质遥感,是综合应用现代遥感技术来研究地质规律,进行地质调查和资源勘查的一种方法。它从宏观的角度,即以各种地质体对电磁辐射的反应作为基本依据,结合其他各种地质资料及遥感资料的综合应用,以分析、判断一定地区内的地质构造情况。

1.遥感地质找矿早期发展状况

遥感技术在地质研究领域的应用促进了我国矿产资源的发现。20世纪80代航空与卫星遥感广泛应用参与大型地质找矿。取得了许多辉煌的业绩。20世纪90年代以后遥感技术发展迅猛。遥感数据的空闻分辨率已南千米级、百米级提高到厘米级;光谱分辨率由原来的几微米、几十纳米提高到几纳米;时间分辨率由原来的几周、几天提高到几小时。

2.遥感地质找矿的理论依据与技术基础

遥感信息,特别是多种遥感信息的综合,具有丰富的地质内涵和坚实的物理基础。这使得遥感地质找矿具有宏观性、多波段、信息量丰富、立体感强、便于定位等优势,是地质找矿不可或缺的手段。在遥感地质找矿的遥感影像分析中,传递含矿构造和含矿载体的两种标志,一是构造、结构、纹理特征;二是光谱特征。各种矿产资源的形成、产出,都与一定的地质构造条件有关,如斑岩铜矿与中酸入体有关;煤矿赋存在某些地质时代的煤系地层内。前者反映地质控矿构造特征、岩石类型特征等,通过研究遥感影像上显示的线性和环状信息可以揭示区域构造体系及其控矿作用;后者反映了地层层序、岩石类型的差异,矿物成分和含量的差异,特别是矿化蚀变信息。由于蚀变岩矿物具有本身的光谱特征,而一定类型的蚀变岩矿物组合常可指示一定矿种的存在。因此,利用构造分析、多光谱遥感资料解译、分析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提取某些矿床类型的遥感标志是遥感地质找矿的基本出发点和理论依据与技术基础。

二、遥感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应用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利用图像上显示的与矿化有关的地物,直接圈定靶区,为找矿指明方向。如利用植物吸收不同金属元素所产生的不同光反射率、热反射率和叶绿素发光率进行波谱试验,为在植被发育地区快速发现工业矿产开辟新的找矿途径。

第二,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多波段,多种类遥感图像的综合处理分析,增强或提取图像上与成矿有关的信息,尤其是矿化蚀变信息,为找矿提供依据,指明找矿方向和有利成矿的远景地段。

第三,利用解译获得的资料,分析区域成矿条件,进行区域成矿预测,主要表现为地质构造信息的解译和岩性地层等信息的解译。

三、遥感地质找矿的发展前景

20世纪末以来。随着数字地球的提出和现代信息技术取得新进展,数字地球的理论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新进展引入地质勘查领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新进展进一步解决矿产资源问题成为地质找矿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数字地球框架下,将遥感技术与地质领域传统方法技术相结合,与其它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1.RS与GIS、GPS的结合

RS(遥感)具有信息丰富、覆盖范围广、现势性强等特点,是GIS(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数据源之一。GIS为处理和分析应用遥感数据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遥感影像的识别在GIS支持下可改善精度并在数学模型中得到应用。GIS技术作为遥感信息找矿的有利工具可以快速、精确地对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过程分析,极大地提高了找矿预测的效率。GIS多维技术的发展将促进多维预测找矿模型的建立,这一模型的建立有利于隐伏矿床的找矿突破。未来,将GPS(全球定位系统)连同其它传感器等一起安置在卫星上能够降低数据采集的成本,提高GPS的数据价值。

2.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

高光谱或成像光谱技术就是将由物质成分决定的地物光谱与反映地物存在格局的空间影像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空间影像的每一个像素都可赋予对它本身具有特征的光谱信息。由于高光谱遥感影像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地球表面信息,因此在地质找矿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有了快速发展。如矿物填图是高光谱技术最能发挥其优势的领域,它在直接识别蚀变矿物,圈定找矿靶区,建立不同矿床的成矿、找矿模型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需加强岩矿反射、发射光谱精细特征和提高识别矿物种类的研究。

3.遥感数据处理系统的发展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将大幅提高,遥感信息量也将大幅增加。要在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找矿信息,必然对遥感数据处理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多光谱遥感数据处理系统在数据的压缩、传输、专业软件的发展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高光谱遥感数据分析、处理方面关键是在光谱维上进行图像信息的展开和定量分析。此外,实现信息分析模型和算法语言的改进也将大大提高遥感信息处理的速度和精度,提高找矿工作的效率。

4.遥感与多源地学数据的融合

多源数据的融合处理能够避免单一信息的。片面性,使融合结果更加准确和客观。特别是利用遥感技术寻找深部矿床时,单纯使用遥感图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往往需要物探、化探地学数据以及各种地质图件的融合处理。其目的就是要充分集成不同来源数据的优点,尽可能多地获取地物信息,以提高解译精度和可信度。遥感与多源数据的融合应用既是当前矿产和石油勘查中的热点问题,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小结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矿产资源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凸显。但我国重要资源可采储量下降,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以,采用新技术、新方法,通过实现地质工作的现代化来加强各种矿产资源的勘查力度,扩大矿产资源储量,是保障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矿产资源战略的重要途径。遥感曾作为一项新的技术给地质找矿带来了一些便利,但随着找矿工作的发展也对遥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就是遥感在地质找矿中的发展方向。遥感地质曾经为地质找矿有过巨大奉献,也将会有更大的奉献。

参考文献:

[1]李聪慧;刘存在;杨利平;于广成.遥感地质找矿标志;2008年5月第10期.

[2]池三川.应用遥感技术加快矿产资源的勘察(上)遥感技术.

[3]丁建华;肖克炎.遥感技术在我国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中的应用.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2).

[4]王润生.遥感地质技术发展的战略思路.国土资源遥感;2008年第1期.

遥感技术的优点范文篇12

关键词:遥感信息;水工环;应用

中图分类号:TP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遥感技术的诞生相当于科学技术的一场革命,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如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以及新近形成的环境地质学科中近30年的应用,走过于从定性评价到半定量、定量评价,从指示要素分析到计算机模型模拟,从单一解译到综合方法互补等阶段,充分显示了其信息量大、宏观、快速、节省经费,且具有多时相动态监测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勘查、评价、大型工程选线(址)、区域稳定性评价、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预测及地质环境评价预测等领域。

1、主要遥感信息源及其发展

根据传感器类型不同,遥感图像可分为可见光摄影、红外摄影和扫描、多光谱扫描、微波雷达和成像光谱图像等。近10年来,传感器技术迅猛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图像分辨率提高,卫星图像分辨率已达到米级。②具备立体观察功能。③应用波段数增加,机载高光谱成像仪已投入使用。如美国的AVIRIS(航空可见光/红外成像光谱仪),波谱范围0.4~2.5/l,波段数224个。CASI(袖珍航空光谱成像仪),波谱范围0.4~0.95/u,波段数72个。高光谱成像光谱仪简称成像光谱仪,也称超光谱成像仪,按其波段数目可分为高光谱成像光谱仪(波段数

近年来发射的主要对地观测卫星及图像进步简述如下:1999年美国发射了Landsat7卫星,其ETM+图像分辨率与过去的TM相同,为30m,增加丁分辨率15m的全色波段(PAN)。热红外波段ETM+6分辨率从TM6图像120m基础上提高到60m。TM图像图幅185X185km,最大可放大到1:10万。1995年升空的加拿大雷达卫星RADARSAT为C波段、HH极化方式,具7种模式,25种波束的特点,分辨率有10、25、35、50、100m多种,图幅50lan×50km~500Km×500km,有立体观察功能,实际重复周期1~8d。1999年9月,美国IKONOS-2发射成功,图像分辨率高达1m。

2、水工环地质工作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工程地质工作,已经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我国国土资源部和地质调查局系统正努力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相关工作,基本的指导思想是“树立大地质、大服务理念”,打破过去“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自我循环”的旧思想,实现冲破传统束缚。突破固有模式、闯出新的路子,促进观念大转变把思想认识切实与中央的指示精神,与提升服务能力、与促进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相统一,始终坚定一个目标,即为实现重大找矿突破做好理论准备和体制准备。

3、遥感信息在水工环中的应用发展现状

经过近30年的应用研究,遥感技术依靠传感器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提高,在水工环领域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遥感水文地质开始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传统的遥感水文地质着重于水文地质测绘系统中定性特征的解释和特殊标志的识别,近期的研究则扩展到应用热红外和多光谱影像进行地下水流系统内的地下水分析和管理,目前研究的重点集中到了空间补给模式、污染评价中植被、区域测图单元参数的确定和空间地下水模型中地表水文地质特征的监测。纵观国内外遥感技术在水工环领域的一些应用成果,可把近年来遥感技术的应用发展现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3.1从目视解译发展到计算机辅助解译

如线性影像计算机自动判释专家系统及土地利用(分类)计算机判读模型以及机助信息提取与制图系统等。由于影像的多解性及识别系统的不完善性,虽还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工作,但已大幅提高解译工作效率。

3.2从几何形态解译到充分利用光谱信息

过去的多光谱遥感数据波段划分过少,只有几个波段,使地面波谱测试数据与图像光谱数据难以精确比较。因此,图像解译工作很少考虑地物的波谱特征,主要根据影像的色彩、色调、纹理、阴影等所形成的几何形态特征。随着机载成像光谱仪(高光谱)技术的商业运作及2000年前后的高光谱成像卫星的发射,使得用光谱信息对地物的分析更精细、更准确。

3.3出现地面温度反演技术

地面温度反演是指从热红外图像数据的辐射亮度值获得地表温度信息。反演方法主要有地表温度多通道反演法和多角度数据进行组分温度反演法等。

3.4定性分析评价到依靠计算机数字模型模拟的定量分析评价

如遥感技术在地下水流系统应用中,根据遥感数据建立的地形、流域面积、水系密度等数据集结合气象数据建立空间补给模型。数字模型成为遥感技术实现定量评价的重要途径,而DEM/DTM是涉及地形数据计算方面不可缺少的工具。

3.5使用单一遥感信息源到多元信息拟合

目前的遥感应用技术,已不再是单一使用各种遥感数据,而是根据需要结合利用了其他信息源,如地质、地形、水文、土壤、植被、气象、岩土物理力学特征及人类活动等资料。这样,图像数据的预处理尤其重要,如几何较正、多波段数字合成、镶嵌、数据变换等,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多元信息数据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3.6从单一手段应用到多手段应用

近年来,遥感技术(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综合应用,即“3S”技术,成为遥感技术应用的主流。GIS是数据库管理、数据图形处理、各主题图件叠加、制图的重要工具。GPS可以对地面控制点精确定位,提高遥感数据空间精度。另外,在具体手段配合上,也出现了遥感技术与物探技术、钻探技术等相结合的新方法。

3.7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

数字摄影技术的成熟,推进了制图工作的现代化,改善了基础图件的质量和成图效率,并影响着遥感技术的调查方法。该技术的产品可直接作为GIS的数据源,便于遥感与GIS一体化研究与开发。如我国自己开发的全数字摄影测量软件VIRTUOZO,具有数字化测图、自动生成DEM/DTM和等高线、生成正射影像等功能。

3.8遥感技术应用成果向着便于保存、复制、携带及传输方向发展

这意味着遥感技术应用成果的数字化。由于是数字成果,可载于多种介质上,如CD-ROM、磁带及计算机硬盘上,使携带处理更加方便。随着1998年“数字地球”计划的提出及我国国土资源部“数字国土”工程的实施,遥感应用成果数字化显得尤其必要。

结语

综上所述,遥感信息技术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充分显示了其信息量大、宏观、快速、节省经费,且具有多时相动态监测等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遥感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在水工环工作中的应用范围会更加广泛。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宝宝急疹的护理方法范例(12篇)

    - 阅0

    宝宝急疹的护理方法范文篇1婴幼儿皮肤柔嫩,新陈代谢又十分旺盛,汗液及其他排泄物容易蓄积,因此洗澡是婴幼儿护理的重要内容。所有妈妈都要掌握的洗浴常识洗澡温度:适合婴儿的洗.....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范例(3篇)

    - 阅0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范文篇1关键词:汉语农谚关联理论翻译策略中国是农耕大国,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众多有关农业生产的经验。这些经验历经数代人的润色加工凝聚.....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