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急疹的护理方法范例(12篇)

来源:网络

宝宝急疹的护理方法范文篇1

婴幼儿皮肤柔嫩,新陈代谢又十分旺盛,汗液及其他排泄物容易蓄积,因此洗澡是婴幼儿护理的重要内容。

所有妈妈都要掌握的洗浴常识

洗澡温度:适合婴儿的洗澡水温度,夏天是38~39℃,冬天是40~41℃。

洗澡时间:安排在喂奶前1~2小时,以免吐奶。每次不超过10分钟。

婴儿皂的选择:应以油性较大、碱性小、刺激性小的婴儿专用皂为好。

清洗鼻子和耳朵:只清洗你看得到的地方,而不要试着去擦里面。

为女婴清洗:绝不要分开女婴的去清洗里面,否则会妨碍可杀灭细菌的黏液流出。清洗外阴时应由前往后清洗,这样可预防来自的细菌蔓延至阴道引起感染。

为男婴清洗:绝不要把男婴的包皮往上推以清洗里面,这样易撕伤或损伤包皮。

婴儿脐带残端清洗:将棉花用酒精浸湿,仔细清洗脐带残端周围皮肤的皱褶。然后用干净的棉花蘸上爽身粉,将残端弄干爽。

婴儿屁股清洗:每次使用一团棉花或是一块纱布,洗后要在温水中浸泡,彻底地清洗干净。

出现6大皮肤不适,如何洗护

当宝宝出现皮肤不适时,洗浴护肤又将如何进行呢?

不适1:湿疹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胎疮”,是婴儿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疾病。

症状:湿疹临床表现为红斑、丘疹、糜烂、渗液、结痂,伴有瘙痒,常因抓挠而引起感染。多发于1~6个月的婴儿,且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起病之初,皮疹多见于额部、双颊、头顶部,以后逐渐蔓延至颈、肩、背、臀、四肢等处,甚至泛发至全身。初起时,通常为散发或群集的小红丘疹或红斑,之后慢慢增多,并伴有小水疱、黄白色鳞屑及痂皮,有时会有渗液、糜烂及继发感染。通常表现为患儿焦躁不适、瘙痒,以致影响饮食和睡眠。

洗浴方法:

1.患湿疹的婴幼儿不要洗澡过勤,隔日1次即可。

2.当湿疹合成片状,并有分泌物时,切勿洗患处,以免引起感染、发烧。

3.洗澡水温不要过热,避免接触香皂和其他刺激性物品。

4.对湿疹已结痂的婴幼儿,可涂抹婴儿润精油,使痂皮逐渐软化。注意千万不要用手揭去痂皮,应让痂皮自然脱落。

护肤方法:

1.婴幼儿患有湿疹有时会奇痒,使得患儿会不由自主地去抓,造成睡眠不安,因此给宝宝创造一个好的睡眠环境尤其重要。

2.如果患儿去抓湿疹部位的话,家人或护理人员要将患儿的指甲剪短,防止抓伤面部,也可以戴小布手套。

3.要避免患儿哭闹不休,以至湿疹加重。可以给患儿适当的抚摸,安抚患儿情绪。

4.患儿的生活环境要保持清洁,枕巾、被单要经常换洗,睡觉前要擦地,开窗通风20分钟后再入睡。

5.生活环境中要做到尽量减少与过敏源的接触,如花粉、尘埃、蜡、霉菌、真菌,尽量不要铺地毯及养宠物。

6.湿疹严重的患儿应避免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为防止汗液刺激,衣被不可过厚,穿过的衣服和尿布需先用清水洗净,再用阳光照射后才可以二次使用。

不适2:皮肤过敏

症状:很多妈妈很难区分过敏性皮肤病和湿疹。当宝宝的湿疹反复出现,出现部位比较固定,爸爸妈妈的皮肤也比较敏感,就应怀疑宝宝可能是得了过敏性皮肤病。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切勿自行购买药膏涂抹,有些药膏含有激素,对宝宝的皮肤伤害很大。

洗浴方法:

1.给婴儿特别是刚出生头一个月内的新生儿,洗澡时建议除使用少量沐浴用品外,其他护肤品尽量不用。沐浴用品的量要严格按照说明书,宜少不宜多,并且不能直接涂在宝宝身上或小毛巾上,正确的做法是直接滴入备好的清水中,稀释了再用。绵羊油或绵羊乳液也要避免使用。

2.很多家长给宝宝洗完澡或换尿布时喜欢扑些爽身粉,这样做反而污染了皮肤。不少家长夏天给宝宝洗澡时喜欢在水里洒些花露水,甚至洗完还给宝宝抹在身上防蚊虫,这种做法也不妥。因为多数花露水都含酒精,更容易带走宝宝皮肤上的水分,甚至还可引起过敏。最安全的办法是煮些金银花水稀释了给宝宝洗澡。另外,含有酒精成分的湿纸巾也要尽量少给宝宝用。

护肤方法

1.宝宝皮肤过要和衣服的材料及洗涤剂有关。建议爸妈给宝宝买棉质衣服,新买的衣服触感比较硬,应洗涤一次以后再给宝宝穿。洗衣粉最好选择“界面活性剂”含量少的。外衣和被褥要保持干爽,在阳光好的时候经常晾晒。当大人们抱着宝宝时,宝宝的皮肤会和大人们的衣服发生摩擦。化纤面料刺激性较大,毛衣也容易引起宝宝的皮肤反应,这些小细节爸妈也要留心。

2.爸妈要注意保持房间的清洁,房间角落、柜子底下、床下这些容易积灰尘的地方,尤其注意打扫干净。

3.过敏体质的宝宝在饮食上尽量避免食用海鱼、海虾、河蟹等含大量异体蛋白的食物,进食应该清淡而富有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不吃或少吃油腻、过甜食品等。

4.春天带宝宝出门玩时,尽量远离花丛,少接触人群及小动物。新装修的房子也少去,油漆、涂料等也是引起宝宝皮肤过敏的原因之一。

不适3:皮肤瘙痒

症状:皮肤瘙痒是一种引起搔抓欲望或搔抓反射的常见感觉。宝宝皮肤瘙痒有很多原因,最常见的就是过敏,辅食、护肤品、玩具和衣物等都有可能成为过敏原,宝宝肌肤过于干燥也会引起瘙痒。

洗浴方法:

1.水温要适中,以33℃~40℃为佳,越快洗完越好。

2.冬天较少流汗的时候,多选择腋下、手脚等部位清洗即可;不可用毛巾、刷子或海绵搓洗宝宝皮肤。

护肤方法:

1.爸妈可尝试用冰袋隔着干布帮宝宝冰敷,或是轻轻拍打瘙痒部位。急性反复发作的湿疹或有抓伤的皮炎,还应考虑是否有皮肤感染的可能性,建议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2.灰尘和尘螨是最常见的过敏原,也是引起宝宝皮肤瘙痒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家中最好不要用地毯,尽量用皮质、木质的家具;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减少灰尘,室温最好保持25℃~28℃左右,起居室内湿度也应维持在30%~60%之间。让宝宝远离绒毛玩具、家中宠物、二手烟,同时清洁剂、洗衣粉、消毒水等化学物质,也不可与宝宝的肌肤直接接触。

3.有些食物会加重皮肤瘙痒的感觉,如禽蛋、海鲜、香菇、竹笋等。爸妈应长时间观察,避免宝宝把食物留在嘴巴四周,以减少刺激。

不适4:皮肤粗糙

症状:3岁以下的婴幼儿,每年冬春季宝宝皮脂腺分泌少,出汗也少,若不加以适当的保护,宝宝的皮肤容易失水、干燥、起皱、脱屑、发红,特别是脸和小手背。

洗浴方法:冬季为宝宝洗澡不可太勤,水不可过烫,使用专用浴液或者什么都不用。洗浴后可擦些油保湿。

护肤方法:

1.给孩子补足水分。给孩子喝白开水,不喜欢喝白开水可以选用水果汁或菜汁,不可用糖水或者饮料代替。

2.多给宝宝吃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因为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皮肤会变得干燥。禽蛋、猪肝、鱼肝油、黄豆、花生等食物是上选,其中含维生素A最高的是胡萝卜。

3.保持室内合理的湿度,在空调房里放上一盆清水,必要时使用加湿器。

4.出门时尽量避免让孩子的皮肤暴露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

5.每次给宝宝洗过手脸后,一定要为宝宝涂上润肤油。宝宝若常流口水,要勤替宝宝抹净面颊,再涂润肤油。

6.选用婴儿润肤品润肤时,霜比油效果好。洗完澡趁着宝宝皮肤水分还没有散发掉就抹上一层润肤霜。

7.许多宝宝喜欢舔嘴唇,使唇部水分蒸发速度加快,显得干涩甚至脱皮。应该准备一支宝宝专用的润唇膏,每次饭后帮宝宝擦净嘴巴涂一次,临睡前再涂一次。

不适5:尿布疹

症状:尿布疹常发生于宝宝周围、臀部、及外生殖器,甚至可蔓延到会阴及大腿外侧。尿布疹初期,宝宝的患病部位发红,继而出现红点,直至鲜红色红斑,会红肿,慢慢融合成片。严重时会出现丘疹、水泡甚至糜烂。

洗浴方法: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并用柔软的小毛巾吸干,然后涂上薄薄一层植物油或清鱼肝油。

护肤方法:

1.选用质地柔软、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尿布,尿布和尿布垫应经常消毒,在日光下翻晒。不要用含有芳香成分的洗涤剂清洗宝宝的尿布,也不要使用柔顺剂。

2.及时更换尿布,保持宝宝臀部干燥。不要在宝宝尿布下加用橡胶布、油布或塑料布,以免宝宝臀部长期处于湿热状态。尿裤不要系得太紧。

3.每天应让小屁股有一定时间接触空气和阳光。

4.若臀部出现红疹和水泡,可用3%~5%鞣酸软膏局部涂抹;如皮肤已溃破,可涂氧化锌油膏;局部有大片糜烂或表皮剥落,可涂氧化锌糊剂;有继发感染,可用1:4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吸干后,涂以1~2%龙胆紫溶液。温度允许时,使皮疹处暴露于空气或阳光下2~3次/日,20~30分钟/次。

不适6:痱子

症状:长在不同部位、颜色不同的痱子需要区别处理:

白痱子:常见于新生儿,多发生于宝宝突然出大汗、穿戴过多、强烈日光曝晒或服用退热药以后。一般不痛不痒,无明显不适,一二天后可自行吸收,留下少许白色糠状鳞屑。一般不须特殊处理。

红痱子:表现为成批出现散发或融合成片的针头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有轻度红晕、轻微烧灼及刺痒感。

浓痱子:常发生于皱襞部位,如四肢屈侧和,小儿头颈部也常见。

洗浴方法:每日为宝宝洗一二次澡。水温以38~42℃为宜,洗澡时可加入“十滴水”,一般5升的洗澡水配上半瓶十滴水即可,不要使用香皂、浴液等。洗澡后不建议涂抹爽身粉,以免堵塞汗腺,导致宝宝出汗不畅引发痱子。

护肤方法:

1.勤剪指甲,保持双手干净,以免因痱子瘙痒抓挠皮肤引起细菌感染。

2.保持环境凉爽,看到孩子大汗淋漓应及时擦干汗水,不要用凉毛巾擦拭。

宝宝急疹的护理方法范文篇2

在此。就春季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做一番分析,让你的孩子尽快脱离“东邪西毒”――

幼儿急疹

致病真凶:多为病毒

疹子特征:宝宝退烧之时出疹,先见于颈部及躯干,很快遍及全身。腰部及臀部较多(鼻颊、膝下及脚掌等处一般没有),大小如粟粒,淡红似玫瑰(故又称婴儿玫瑰疹)。多在24小时之内出齐。持续1-2天后消退,不留痕迹。

伴随症状:突发高烧(体温高达39~40℃),食欲稍有降低,持续三五天后体温骤降,精神即刻好转,疹子开始“闪亮登场”,即“烧退疹出”――此特点是与其他出疹性疾病(如麻疹、猩红热)的最大区别。

处理要点!

休息,多喂白开水或菜汤、果汁。

高烧用物理方法(如温水擦浴)或药物(如扑热息痛)降温,烦躁可酌用镇静剂(如安定、冬眠灵等)。

抗生素无效,不要用。

手足口病

致病真凶:肠道病毒

疹子特征:通常“亮相”于手(手指背面与指甲两侧)、足(脚趾背面与脚跟边缘)及口腔(唇内侧、舌面、颊黏膜、齿龈处)等部位,“手足口病”由此得名。初为红色斑点,持续24小时变为疱疹,疱疹内充满混浊液体,溃破后形成浅表性溃疡,溃疡四周发红。疹子数量从几个到数十个不等,严重时可累及手掌、足底、肘部、膝部和臀部等处。

伴随症状:轻度发烧,口腔及咽喉不适或疼痛。疱疹破溃后症状加重,如不吃奶、流口水、哭闹、烦躁等,经5~7天治疗可恢复。个别患儿可能出现心肌炎。脑膜炎、脑炎等并发症,后果严重。

处理要点!

休息,多喂水。

用消毒漱口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保护皮肤不使疱疹溃破,让其自然吸收、干燥结痂。

选用抗病毒药物(如病毒灵、潘生丁)、维生素类、解热镇痛剂,或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制剂

出现并发症者应住院治疗,

水痘

致病真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疹子特征:宝宝发烧后24小时出疹,先发于前额,再向躯干、四肢蔓延,呈向心性分布。初为红色斑丘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形水疱。周围红晕明显,水疱中央呈脐窝状。经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痴脱而愈,不留疤痕。若因搔抓继发感染者,会留下轻度凹痕。由于疹子分批发生,故在同一处皮肤会同时见到丘疹、水疱和结痂。

伴随症状:起病较急,发烧、头痛、全身倦怠。整个病程约2-3周。

处理要点: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细菌感染。

酌情使用无环鸟苷、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肌肉注射维生素B12等。

禁用激素,以免病毒扩散。

接种水痘疫苗有一定预防效果。

麻疹

致病真凶:麻疹病毒

疹子特征:宝宝发烧3天左右出疹,从耳后、颈部沿发际边缘向下发展,24小时内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3天内累及下肢及足部,疹子全部出齐。初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疹间肤色正常,重者皮疹融合、皮肤水肿,甚至导致面部浮肿变形。持续3天左右,疹子按出现的顺序消退,留下糠麸状脱屑及棕素痕迹。

伴随症状:高烧、流涕与流泪。颊黏膜上有“科氏斑”(为直径约1毫米的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预示即将出现疹子),可能伴发喉炎、肺炎、脑炎等并发症。

处理要点

卧床休息。

给予易消化且富有营养的食物,补足水分与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

保持皮肤、黏膜清洁。酌用退烧、镇静、止咳的药物,并发肺炎给予抗生素。

接种麻疹疫苗是最佳预防措施。

风疹

致病真凶:风疹病毒

疹子特征:宝宝发烧1~2天后出疹,从面颈部开始24小时蔓延全身。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会变成针尖样红点,如猩红热样皮疹。疹子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留下较浅的色素痕迹。

伴随症状:发烧、咳嗽、乏力、胃口差、眼发红: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伴轻度压痛。与麻疹不同,风疹全身症状轻,患儿饮食、玩耍如常。

处理要点!

多休息,饮食需清淡且易消化,防止搔抓皮肤引起细菌感染(瘙痒可用炉甘石洗剂)。

酌情给予退烧、止咳药物。

并发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或脑膜炎时,须选用抗生素,必要时住院治疗。

猩红热

致病真凶:溶血性链球菌

疹子特征:宝宝发烧1天左右出疹,初见于腋下、颈部与腹股沟,24小时内蔓延全身。疹子为针尖大小的鲜红色小丘疹,触之如粗砂纸,疹间肤色发红。面颊部潮红无疹,口周皮肤苍白,谓之“口周苍白圈”。腋窝、肘部、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疹子密集,颜色深红,其间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称为“帕氏征”。持续6~7天后面部脱屑,躯干和手脚大片脱皮。

伴随症状:起病急,高烧(38℃甚至40℃以上),咽及扁桃体显著充血甚至化脓。舌红,舌红肿如草莓,称为“杨梅舌”。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有触痛。

处理要点:

休息,补足营养。

选用青霉素或红霉素。

少数患儿可能在病后2~3周发生风湿热、肾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要注意防范。

疱疹性咽峡炎

致病真凶:病毒(常呈流行趋势)

疹子特征:宝宝发烧2天内出疹,见于扁桃体、软腭、悬雍垂、舌头等口腔咽部黏膜处,数量不多(大多在12个以内)。为直径1~2毫米的小疱疹。呈灰白色,周围绕以红晕,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溃疡,1~5天内愈合。

伴随症状:突发高烧,咽喉痛,厌食,伴有颈、腹与四肢疼痛,患儿可有呕吐甚至惊厥。属于一种特殊的上感类型,病程比普通感冒稍长,一般在7天左右康复。

处理要点:

休息,加强营养。

酌用抗病毒药(如病毒灵、潘生丁)。

退烧药有扑热息痛、布洛芬等,可采用口服、塞肛以及滴鼻(如安乃近)等途径给药。

川崎病

致病真凶:尚不清楚

疹子形态:宝宝发烧数天后出疹,分布于躯干、会以及手掌及脚底。常为多形性红色斑疹,亦可呈荨麻疹样皮疹,瘙痒,但无水疱或结痂。出现于手掌及脚底的则为红斑。持续10天左右消退。

伴随症状:本病以淋巴结肿大和多发性动脉炎为特点,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突发高烧、眼睛发红(结膜充血)、心肌炎、冠状动脉炎、关节肿痛等。病程短则2周,长者可达3个月。

处理要点!

住院治疗,使用阿司匹林、r-球蛋白、激素等药物。

宝宝急疹的护理方法范文

1婴儿湿疹

婴儿湿疹一般在宝宝l~2个月时开始出现,4个月左右较为严重,随着辅食的添加,情况大多开始好转,一般在2岁左右逐渐消失。

婴儿湿疹的主要原因是对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可由一种或多种致敏原引起,如:毛织品、化纤制品、化学物质、肥皂、日光、食入致敏性食物、外界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等。如果父母有过敏病史,则婴儿患湿疹的比例较高。如果喂母乳的妈妈摄入鱼、虾、蟹等,也有可能引起婴儿湿疹。

大约20%的婴儿会对奶中的蛋白质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耐受现象,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湿疹,严重者可出现腹泻,甚至便血。一般婴儿只是对牛奶中的蛋白质不耐受,但个别婴儿对母乳中的蛋白质也不耐受。

对奶的不耐受所导致的湿疹,随着添加辅食后婴儿对奶的需求量逐渐减少,以及对奶的耐受性逐渐增加而缓解。如果有些婴儿6个月添加辅食后,皮疹不但没好,反而越来越重,出现过敏性鼻炎,甚至过敏性哮喘,可能是对食物中某些东西过敏所致。

湿疹什么样?

患湿疹的宝宝初期表现一般是面颊部出现小红疹,很快波及整个面部甚至到额、颈、胸、四肢等处。小红疹亦可变为小水疱,破溃后渗出液体、结成黄色的痂皮。该病时轻时生,反反复复。急性发作时瘙痒难忍,宝宝因此烦躁哭闹,影响进食和睡眠。

妈妈的应对策略

(1)预防

尽量纯母乳喂养。

喂奶的妈妈减少易过敏食物的摄入。

怀疑牛奶过敏时可改喂豆奶,或将牛奶加热多煮几开,这样可使蛋白变性而减少过敏。

添加蛋黄、鱼虾类食物宜在7个月后。

生活护理中应避免过热、过湿。虽然湿疹并不是由于潮湿引起的,但过热、过湿往往会导致湿疹加重。

内衣应选纯棉制品,避免使用易使湿疹加重的化纤和羊毛织物。

用温清水洗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用碱性强的肥皂和其他洗浴用品。

避免宝宝抓搔患处,防止继发感染。

如果有可能,远离过敏原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2)治疗

治疗婴儿湿疹的最主要方法是对症治疗――消疹、止痒。消疹可以缓解皮肤的损坏,避免皮肤感染;止痒可以解除宝宝的痛苦,避免皮肤抓伤,也可预防感染。

如果宝宝正处于湿疹急性期,皮肤红肿、糜烂、渗出明显,可用1%~4%的硼酸溶液湿敷(2次/日),等红疹的渗液明显减少后,再用含有氢化可的松激素的药膏涂抹,皮疹消退后即停止使用。

如果皮疹以小丘疹为主,有少量白色鳞屑或丘疱疹及糜烂面,可用炉甘石洗剂、氧化锌软膏、激素外用(2次/日)。在皮疹好转后经常涂些润肤露,这样可以延长缓解的时间。

如有继发感染,需应用抗生素治疗。

对于顽固性湿疹,只有通过抽血或皮肤试验检查过敏原才能真正了解过敏原因,也才能从根源上进行防治。

2婴儿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非感染性皮肤病,在小宝宝当中很常见,通常是由宝宝出生后不久开始,大多数经3~4周就会慢慢消失。它的病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

脂溢性皮炎什么样?

婴儿脂溢性皮炎多出现在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头顶、眉间、耳后等处。刚开始的时候是起小丘疹,慢慢地扩大为不规则的红色斑片,表面覆以灰黄色油腻性的鳞屑或薄痂皮。

与其他类型的皮炎(如接触性皮炎)不同,脂溢性皮炎很少引起瘙痒或不舒服,消失后也不会再复发。

妈妈的应对策略

婴儿出现薄痂皮后,不要害怕给婴儿洗头发,而应该比以前更加频繁。使用婴儿洗发液,再加上轻轻梳理,就可以去除痂皮。

在洗头前用婴儿润肤油或烹调用植物油均匀地擦在痂皮部位,湿润半小时左右,等头垢软化后,再用婴儿洗发精清洗并梳理。

用维生素B6软膏,每天涂在头皮上,渐渐地脂溢性皮炎也会消失。

如果痂皮较硬、较厚,可重复上述的护理方法,直到痂皮完全软化为止。未经软化处理,不要用力擦拭,以防擦伤宝宝娇嫩的头皮,引起头皮感染。

如果经过以上方法痂皮仍不断形成,或者皮疹向小儿的面部、颈部皮肤扩散,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含有激素的软膏。

为防止复发,可使用婴儿专用的洗发液经常清洗。

3尿布疹

尿布疹是小宝宝十分常见的皮肤问题,最常见于臀部和尿布覆盖的任何部位。尿布疹主要原因为细菌分解粪便中尿素产生氨刺激皮肤所致。如果宝宝长时间接触湿尿布、尿布不干净、长期使用吸附作用过强的一次性尿布或婴儿为过敏体质等,容易出现尿布疹。

尿布疹什么样?

尿布疹一般为边缘不清的红斑,可有渗出、水肿、表皮剥脱、微小溃疡及脓疱。患有尿布疹的婴儿常表现出烦躁不安、爱哭闹及睡眠不实等症状。

妈妈的应对策略

治疗和预防尿布疹最好的办法是尽可能保持宝宝臀部的清洁和干燥。

(1)预防

及时清洁尿液或粪便。及时更换尿布,以免尿液长时间浸湿皮肤。

每次便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臀部,并用软毛巾将水擦干,涂以护臀霜或烧开后凉凉的植物油。

重视尿布的选择。应选用柔软的、白色的纯棉布做尿布或透气性较好的纸尿裤,还可将纸尿裤与纯棉尿布交替使用,即白天在家时用普通尿布;外出、夜间用纸尿裤,这样既经济又利于保护臀部皮肤。

应将尿布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时后再洗。切忌用碱性的皂类洗涤尿布,尿布应漂洗干净以免残余化学剂刺激婴儿皮肤,洗净的尿布应经过开水烫或煮,以去除尿酸盐,并最好在阳光下晒干尿布,以起到消毒作用。

此外,定时把尿,培养良好的排尿习惯,减少宝宝接触尿布的机会,也利于减少尿布疹的发生。

当婴儿患有腹泻时,会加重对臀部皮肤的刺激,在及时更换尿布的同时,应积极治疗腹泻。

(2)治疗

急性期有红斑、水肿或水疱时,用3%硼酸溶液或炉甘石洗剂湿敷,并涂以氧化锌油剂;如有溃烂应使用抗生素类软膏如0.5%金霉素软膏或0.5%新霉素软膏等。

如果没有水肿,只是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时,可用炉甘石洗剂及激素类冷霜涂患处。

严重不愈的患儿应少用或暂时不用尿布,让婴儿的臀部暴露在空气中,以保持皮肤干爽,也可到理疗科用远红外线理疗。

4脐炎

新生宝宝的脐部创面,一般会在出生后几天内渐渐愈合。但刚出生的宝宝抵抗力很弱,如果护理不当,细菌入侵脐残端并在那里繁殖,就会引起急性炎症。这就是脐炎。

脐炎什么样?

轻度脐炎可见脐轮与脐周皮肤轻度红肿,有些病例有少量浆液性分泌物。

严重时脐部和脐周明显红肿发硬,出现大量脓性分泌

物,并且带有臭味。

妈妈的应对策略

如果脐炎较为严重的话,仅靠家庭护理是不可行的。必须及时就医,否则很容易引起炎症扩散,造成腹壁蜂窝组织炎、皮下坏疽、腹膜炎甚至败血症等。所以脐炎的应对策略,应以预防为主。

脐带未脱落前的护理

脐带残端是一个创面,其内血管未完全闭合,会出现少量渗血,这是正常的。

每天1~2次擦拭脐带残端。每天用消毒棉签蘸75%医用酒精,围绕脐带残端和脐轮,按顺时针方向慢慢向外轻轻擦拭3~4次。每次应更换棉签,轻轻擦去分泌物,保持脐部干爽和清洁。

洗澡被弄湿后或被尿布污染后也应按上述步骤及时清洁。

脐部不必用纱布包裹,更不要用塑料布或胶布包裹,以保持脐部干燥;尿布也不要遮盖脐部以防尿液污染脐部,引起脐部感染。

脐带脱落后的护理

脐带脱落后脐带根部会有触痛或少许渗液,一般需要几个星期才能完全愈合,应注意保持脐部干燥和清洁。如果发现脐带根部有少许渗液,可用消毒棉签蘸75%医用酒精轻擦脐部,每日3次。直到脐部干燥无渗液为止。

一旦发现脐部有脓性分泌物、有臭味或脐部发红,应找医生及时处理。

5脓疱疮

脓疱疮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细菌性皮肤病,多于生后2~3天至2周内发病。好发于皮肤皱褶部,如腹股沟区、腋窝和颈部皱褶部位及尿布区域。面部、躯干、四肢部位也时有发生。

脓疱疮什么样?

脓疱疮一般为浅表的水疱样脓疱,水疱大小不等,直径2~3毫米,较大的疱直径可达0.5~3厘米。脓疱的壁很薄,极易破裂,疱内带有大量细菌的液体就会流出,污染周围的皮肤,引起新的脓疱。

有的宝宝还会出现发热和腹泻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并发败血症、肺炎或脑膜炎等。

妈妈的应对策略

要预防脓疱疮的发生,一定经常给宝宝洗澡,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

经常换洗尿布和衣被。

要及时给宝宝剪指甲,这样可以预防宝宝搔抓时可能造成的皮肤感染。

及时治疗及他皮肤病,如虫咬性皮炎、湿疹等。

(2)治疗

如果宝宝只有小量脓疱,可采用局部治疗,有结痂和渗出者可用1%~4%硼酸溶液湿敷;脓疱周围皮肤可用75%酒精消毒后,涂以抗生素软膏,如百多邦每日3次。

如果患病面积较大,医生会给宝宝开一些口服抗生素。妈妈一定要按时给宝宝服药,并认真给宝宝搽药,做到随痒随搽,以免宝宝搔抓。

宝宝急疹的护理方法范文篇4

自测耳部疾病的3个要点

要点1听力情况

当家长背对着宝宝说话时,宝宝是否出现明显的反应迟钝或没有反应;3岁以上的宝宝无法重复谈话内容;当宝宝入睡时,较大的声响不会使宝宝出现惊醒或惊吓反应。

要点2耳屎渗出液

宝宝的外耳道是否堆积着块状深色耳屎,或是有液体流出。

要点3动作

宝宝是否经常抓挠耳朵,摇晃脑袋,感觉不舒服甚至哭闹。

如果宝宝耳屎很多、听力下降,可能是――

耵聍栓塞

耵聍也俗称耳屎,是由外耳道软骨部上的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粘稠液体,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粘附灰尘、小虫等异物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耵聍会借助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自行排出。当耵聍腺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时,耳屎就会滞留、阻塞在外耳道内,引起耵聍栓塞。宝宝发生耵聍栓塞后,听力会有所减退,并出现耳鸣、耳痛、甚至晕眩的情况。如果耳朵不小心进水,还会让耳屎膨胀,堵塞外耳道,宝宝可能会突然听不见声音。这时家长可以向后上方拉起宝宝的耳廓,对着光源查看,如果有一块深黄色或棕黑色的耳屎堵在耳道内,就说明宝宝出现了耵聍栓塞。

如何处理

如果宝宝的耳屎不是特别多,家长可以用干净的棉签在宝宝的外耳道轻轻卷几下,带出耳屎。注意清洁时动作要轻柔,棉签不要深入耳道。

如果耵聍栓塞的情况比较严重,家长应该带宝宝去医院,请医生用器械或冲洗的方法清除耳屎,不要自己用尖锐的器具给宝宝掏耳朵。

如果宝宝经常揉擦耳朵,外耳道流脓,并出现发烧,可能是――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咽鼓管是连接鼻咽部和鼓室的通道。宝宝的咽鼓管比较平直,而且管腔短,内径宽。当宝宝感冒后,鼻腔会积聚合有大量病毒和细菌的鼻涕,这些病毒和细菌会在宝宝咳嗽或打喷嚏时通过咽鼓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积聚在中耳的脓液会压迫鼓膜,让宝宝感觉到疼痛,并不停地揉擦耳朵,表现出不舒服的样子,听力也会下降。当鼓膜破裂后,黄色粘稠的脓液会流出耳朵。急性中耳炎还会让宝宝发烧至38℃以上。

如何处理

发现宝宝得急性中耳炎后,家长应该尽快带他去看医生,通常服用抗菌素5~7天就能抑制住炎症,如果鼓室脓液较多,可以考虑采取鼓膜切开的方法排出脓液。

大多数急性中耳炎都是由感冒引起的,因此家长在宝宝感冒时应帮助他保持鼻腔通畅,经常给他变换,以免分泌物在鼻咽部积聚。家长还需教会宝宝正确的擤鼻涕方法,应堵住一侧鼻孔,将另一侧鼻腔内的鼻涕擤出。

如果宝宝经常对声音反应迟钝,可能是――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产生的原因大多是急性中耳炎治疗不当,或是细菌对药物有抗药性,炎症迟迟没有痊愈。鼻子和咽喉部的一些疾病也会使中耳积聚渗出液,导致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会产生鼓室积液,让宝宝感觉耳朵有闷闷的堵塞感,因此听力减退是该疾病的最大特点。但分泌性中耳炎一般不会像急性中耳炎那样引起发烧和耳部疼痛,家长通常较迟才发现。分泌性中耳炎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会发生鼓膜内陷、中耳黏连等病变,造成永久性听力下降。

如何处理

症状较轻的分泌性中耳炎可采用抗生素治疗,在渗出液持续积聚的情况下,一般会采取鼓膜切开术排出积液。咽鼓管功能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时,将会采取鼓室置管术,以改善通气引流,促使咽鼓管恢复功能。

外耳道湿疹是一种常发于婴幼儿的疾病,主要原因是宝宝的先天性过敏体质。湿热环境、毛织品、化妆品和鱼、虾、牛奶等食物都可能成为过敏原。

得了外耳道湿疹的宝宝在外耳道、耳廓前后、耳廓后沟或耳周皮肤上会出现小小的斑点状红疹,有时会表现为丘疹或水疱。湿疹会让宝宝感到非常痒,因此他会经常抓挠耳部,感觉很不舒服。皮肤被抓破后会继发感染,出现糜烂、溃疡、渗出液增多,随后结出黄痂。

如何处理

当宝宝出现外耳道湿疹后,家长首先要找到引起发敏的原因,让宝宝远离过敏原。还应该让宝宝不要继续抓挠耳朵,并为他修剪指甲,减少抓伤皮肤的机会。然后带宝宝去医院接受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过敏和消除炎症的软膏。外耳道湿疹有时还会伴有全身性湿疹,症状较重时可以全身应用抗过敏药物。

如果宝宝突然出现明显的耳部异常,可能是――

外耳道异物

宝宝在玩耍中,会将小石子、玩具零件、豆子等小物件塞进耳朵,且无法将其取出。有时小昆虫也会飞进或爬进宝宝的耳朵里不出来。

外耳道异物分为非生物性、动物性和植物性三类,大小、种类不同的外耳道异物引起的反应也不相同。小石子、小零件等体积小、无刺激性的非生物性异物会长期存留在宝宝的耳道中,不引起任何症状。较大的非生物性异物会引起耳鸣、耳痛、听力下降、反射性咳嗽,如果触及鼓膜会让宝宝头晕。如果异物比较尖锐,鼓膜受损后会出血。动物性异物在耳道内爬动会引起剧烈耳痛和耳鸣;植物性异物遇水膨胀后会阻塞外耳道,影响听力。一般来说异物位置越深,症状越明显。

如何处理

细小的非生物性异物可以用温开水或温生理盐水冲洗将其排除。植物性异物不能用水冲洗,否则会因为膨胀而更难取出。

圆形光滑的异物如珠子、豆子等可以用异物钩取出,最好不要用耳屎勺或镊子等尖锐器具夹取,以免将异物越推越深或损伤外耳道,建议带宝宝到医院耳鼻喉科请医生取出。

宝宝急疹的护理方法范文1篇5

宝宝肝脏密码Q&A

宝宝不是爸爸妈妈的微缩版,体内器官、脏器和系统既有和成人相同相似的地方,又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爸爸妈妈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更好地照顾小宝宝哟。

肝脏密码1

Q:宝宝的肝脏在哪里?

A: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肝脏位于人体腹腔的偏右侧,被肋骨、胸骨形成的胸廓支架所保护着,而肝叶又遮盖着胆囊、肾脏,毗邻胃和胰脏等脏器。

肝脏密码2

Q:你知道小宝宝的肝脏有多重么?

A:刚出生的宝宝肝脏重量在120克到130克左右,大约占到自身体重的4%,生后宝宝肝脏的重量增长较慢,到5岁时能达到650克。

肝脏密码3

Q:如果体检时医生能够触摸到小宝宝的肝,是不是不正常的现象呢?

A:在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医生体检时可以在小宝宝的剑突或肋下触及到肝脏,但一般应在2cm之内,4岁之后就不能够触摸到肝脏了。

肝脏密码4

Q:什么情况下宝宝的肝脏会“变大”?

A:肝脏下移和肝脏肿大都会给人肝脏“变大”的错觉,事实上这两者之间并不相同,肝脏下移往往是由于胸廓畸形或胸腔压力增高造成的,常见的情况有佝偻病、气胸等。

肝脏密码5

Q:造成宝宝肝脏肿大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A:造成肝肿大的原因很多,如感染性、血液、心源性、代谢性、病因未明等情况,包括败血症、病毒性肝炎、溶血性贫血、充血性心力衰竭、肝豆状核变性、Reye综合征等症。

肝脏密码6

Q:宝宝的肝脏都有什么作用?

A:肝脏主要有四大功能,排泄胆汁、物质代谢、生物转化、造血功能,其中物质代谢分别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激素、水和矿物质的代谢。

肝脏密码7

Q:对于肝脏而言“最害怕的”是什么?

A:宝宝肝脏的特点是发育不够完善,但再生能力较强,不过相对于成人来说,缺氧、感染、药物中毒都是宝宝稚嫩肝脏的克星。

肝脏密码8

Q:黄疸是怎么回事?

A:如果体内的胆红素代谢出现了异常,就会导致皮肤、巩膜、黏膜黄染,即被统称为黄疸,此时化验血清中的胆红素往往已经超过2.0mg/dl。

肝脏密码9

Q:什么疾病会导致宝宝出现黄疸?

A:肝前性黄疸主要是溶血病、败血症、恶性贫血等;肝性黄疸则以生理性黄疸、肝酶的异常、药物损害、各种感染为主;肝后性黄疸则以胆管闭锁、结石为主。

TIPS:常用的肝功能指标

蛋白代谢指标: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血清蛋白电泳;血氨的测定

胆红素代谢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I)、直接胆红素(DBILI)、间接胆红素(JBILI)

血清酶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胆碱脂酶(CHE)

那些和肝脏密切相关的疾病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其肝脏面临的危险也不尽相同,而且尽管许多人都知道肝炎这个词,却不明白肝炎到底是什么,其实肝炎指的并非都是像。乙肝。那样大名鼎鼎的传染病哦。

0~28天的宝宝――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一句话简介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是对一组病因不同的疾病的统称,主要为TORCH感染所致的慢性、非细菌性肝炎,此时患病宝宝的主要表现大多为黄疸。

常见病因盘点

T:弓形虫

弓形虫的宿主包括人、其他哺乳动物、鸟等,猫是它的终末宿主,弓形虫感染是先天性感染中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可以导致婴儿的原发性脑疾患,包括智力不全、小头畸形等,新生儿弓形虫感染主要表现为贫血、黄疸、肝脾肿大。

O:其他(如梅毒螺旋体等)

先天性梅毒宝宝较为少见,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主要是通过胎盘感染所致,一般骨骼病变较为明显,如骨软骨炎、骨膜炎,肝脏损害则主要以间质性肝炎为表现,另外还有慢性脑膜炎、鼻炎、中耳炎、肾炎等。

R:风疹病毒

风疹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准妈妈如果在怀孕早期感染此病毒,很可能导致宝宝出现心脏畸形、白内障、耳聋、眼部缺陷等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表现,出生后宝宝还可以表现为风疹病毒性肝炎和间质性肺炎。

C: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包涵体是准妈妈怀孕4个月内最容易伤害到胎儿的病原体之一,在孕期先天性的严重感染可以造成流产,轻症感染也可以导致出生宝宝的畸形,宝宝出生后的后天获得性感染则表现为发热、皮疹、肝炎症状等。

H:单纯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属于DNA病毒,广泛存在于皮肤、口腔黏膜等处,早产儿因为血清中来源于妈妈的抗体较少而比较容易被感染,可以出现皮肤黏膜损害、肝损害,新出生的宝宝要远离那些患有疱疹性口角炎的人们,以防被感染。

护肝保卫战

因为TORCH感染的主要感染方式为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和产后感染,因此确保怀孕和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安全都很重要哦。

准备怀孕前,想做妈妈的女性应当到专科医院进行全面体检,必要时抽血化验以便排除那些暂时不适宜立即怀孕的因素,当然要是能带上先生一起检查就更好了。

怀孕后,准妈妈的定期孕检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应当按时到专业诊所进行体检,测量腹围、称体重、听胎心,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来判断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

临产前准妈妈的产道如果被检测出带有某些病毒或其他致病因素,就应当由医生及时判断最适合维护宝宝健康的生产方式,以避免胎儿经产道娩出被感染的几率。

对于刚出生的宝宝而言,患病的妈妈、含病毒的乳汁、被污染的护理人员的手等都可能是致病因素,要特别注意生活用具、衣服等物品的卫生状况,应及时消毒。

任何年龄段的宝宝――病毒性肝炎

一句话简介

病毒性肝炎是儿科常见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的发病率颇有上升的趋势,而且相对于成人来说病情更重、危险度更大,因此必须综合防控和施治,以求达到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常见病因盘点

HAV:甲型肝炎

甲肝病毒属于肠道病毒,传染源为甲肝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当甲肝病人处在潜伏期末和发病早期时粪便中排出的病毒是最多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另外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也可传播,15岁以下的孩

子都属于易感人群。

HBV: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危害较大,且比甲肝病毒的抵抗力更强,传染源为各种乙型肝炎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大多是通过注射、输血或血液制品、密切的生活接触等方式传染的,对于宝宝而言还要加上母婴传播这一渠道,乙肝宝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黄疸的表现。

HCV: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引起,它的临床表现和乙肝相似,也是通过输血或血液制品、静脉注射、性传播、密切生活接触和母婴传播等方式传染的疾病,丙肝的分布较广,和乙肝一样,容易演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

HDV:丁型肝炎

丁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丁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等共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是通过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的,与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相似,尤其是HDV与HBV重叠感染会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并更容易发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导致肝硬化。

HEV:戊型肝炎

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肝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病,其流行特点类似甲型肝炎,经粪~口途径传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在排除了HAV、HBV、HCV和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肝损害后应考虑到此症,大多预后较好。

护肝保卫战

既然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血液、亲密接触和母婴传播,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重点防范这些步骤,这样才能做到高枕无忧呢。

一定要严格管理传染源,及时将已知的隐性感染者、确诊罹患肝炎的患者和缺乏抵抗力的小宝宝隔离开来,一般自病人发病之日起至少要隔离30至40天的时间。

对于甲肝和戊肝而言,食品卫生特别重要,注意就餐环境的安全和卫生状况,坚持使用流水洗手,独立使用餐具,实行分餐制,并做好餐具的消毒工作。

针对乙肝病毒可以借助给小宝宝按时接种计划内疫苗来获得自动免疫,妈妈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新生宝宝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根据乙肝、丙肝和丁肝的传播特点,提醒妈妈要当心一旦宝宝不小心遭遇外伤时对伤口的处理要合理,在使用血和血液制品时用药安全问题也不可忽视。

呵护宝贝的肝

要想保护好小宝贝的肝脏,就一定要综合做好减轻肝脏负担、减少肝脏损害、增加肝脏营养、改善肝脏血液供应这几个方面的养护工作。

第一招:减负

肝脏是人体的消化器官,辛辣刺激和高糖、高脂、蛋白过高的食物都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味道清淡、种类繁多、营养丰富、配比均衡的食物才能既补充体内营养物质又不给肝脏增加任务,切记不可暴饮暴食,同时要保证排便的顺畅,以减少食物残渣在体内的存留分解。

第二招:降毒

肝脏还是体内卓有成效的滤毒器官,宝宝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能乱服药物,因为药物大多需要经过肝脏的代谢,因此不恰当地使用药物会损害到肝脏的细胞,比如6个月以内的小宝宝发热时应尽量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退热,处方类药物必须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第三招:养护

山药味甘性平,有健脾益气、滋肺养胃的功效;红枣味甘性温,具有养血安神、解毒生津的作用;蘑菇富含硒元素,可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免疫力,让人远离肝病;还有许多蔬菜都含有大量维生素C,不仅可以清除自由基,防止肝脏受损,还能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呢。

第四招:体检

对宝宝要定期进行体检以监测他的健康状况,空腹B超检查属于无创伤性检查,便于观察宝宝肝脏、胆囊的结构是否正常,而对于那些有黄疸、不适症状或有肝炎病人密切接触史的宝宝,则可以抽取几毫升的静脉血,用以化验肝功能、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等协助诊断。

第五招:治疗

对肝功能异常的肝炎宝宝要从调节免疫、控制出血、改善微循环、针对病原体治疗等方面入手,不仅需要西医的悉心救治和中医的精心调养,妈妈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所实施的爱心支持疗法也同样非常重要,要让患病的宝宝合理饮食,配合卧床以便肝细胞能够休养生息。

TIPS:乙型肝炎化验单的意义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为已感染病毒的标志,可见于潜伏期、急性期、慢性迁延期,但不能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和传染性的强弱;仅此项阳性即所谓的澳抗阳性,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表面抗体(HBsAb):系中和性抗体标志,为乙肝是否康复或是否对乙肝病毒具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如既往曾接种过乙肝疫苗,且仅此项阳性,则属于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正常现象。

乙肝e抗原(HBeAg):为乙肝病毒复制的标志,如果持续阳性超过3个月以上,表示乙肝有慢性化的倾向;如果HBsAg(+)、HBeAg(+)、HBcAb(+),即为所谓的乙肝“大三阳”。

宝宝急疹的护理方法范文

呀,小屁屁又红了……

“红屁屁”是如何形成的

宝宝的红屁股在医学上称为尿布疹。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几乎都有过得尿布疹的经历。发生“红屁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宝宝臀部的皮肤长时间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不透气而形成的;粪便及尿液中的刺激物质也会使小屁股发红。另外,经常接触一些含有刺激成分的清洁液也可能是一个诱发因素。

“红屁屁”什么样

尿布疹的主要表现是尿布包裹的位置的皮肤发红,刚开始时,仅在每侧臀部中心处发现两块“胭脂样”的红晕,继而出现丘疹、脱屑或小水疱,厉害时会有脓疱、破皮及溃疡,同时也会逐渐蔓延到、会阴等处。小宝宝爱哭闹,表现为不安、烦躁,睡不踏实。

“红屁屁”的逐级护理法

屁屁皮肤有些红!

对于轻度红臀(宝宝的小屁屁仅仅是皮肤发红),你不用太过担心,宝宝的皮肤虽然很娇嫩,但从初生起,皮肤的自我保护功能就已经开始启动了,这时你需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宝宝的臀部皮肤。只要每次大、小便后注意用温水洗净臀部,并用柔软的小毛巾吸干(不要用纸擦),然后涂上一薄层煮沸消毒(须放凉)的植物油或清鱼肝油保护皮肤,红红的皮肤很快就会痊愈。

看到小红疹!

初步发现宝宝有尿布疹的现象时,可以先擦上乳液隔离,并且要勤于更换尿布。由于宝宝皮肤的恢复能力较好,家长可以先观察1天或半天,如果红疹有所消退,就不用担心了。

另外,宝宝每次大、小便后,家长可以使用专为宝宝臀部清洁的消毒湿巾进行擦拭。但需要注意的是,消毒湿巾不可反复使用,尤其是女宝宝,清洁小屁屁的时候一定不要“顺便”清洁宝宝的,否则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出现红疹和水疱!

若宝宝的臀部皮肤不仅有红疹,还出现了水疱,此时家长应该采取局部用药的方法。可用红汞(红药水)局部涂搽,也可用3%~5%鞣酸软膏;如皮疹已经溃破,可涂以氧化锌油膏;局部有大片糜烂或表皮剥落的,可涂鱼肝油氧化锌糊剂;有继发感染时,可用1:4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吸干后,涂以1%~2%龙胆紫溶液或O.5%新霉素氧化锌糊剂;久治未愈,怀疑真菌感染者,则可加用制霉菌糊剂外涂,必须注意的是,局部涂药时,不可将棉签上下涂搽,以免加重宝宝疼痛,甚至导致脱皮,应采用滚动涂药的方法。

辅助方法:

1、暴露法:在气温或室温条件允许时,使皮疹处皮肤暴露于空气或阳光下,每日2-3次,每次10-20分钟。

2、灯光照射法:先用温水洗净宝宝小屁屁,然后将清洁尿部垫于臀下,注意遮挡男宝宝的阴囊部位,使宝宝侧卧,盖好被褥,只露出红臀部位,用60-150瓦的白炽灯照射,距离保持30厘米左右,每次照15-20分钟,每日2~3次。光照时必须有大人在旁看护,注意光源与皮损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发生烫伤等意外。

用对护臀产品,红屁屁没有啦

选择、使用护臀产品的几点建议

必须使用pH值中性的婴儿专用产品,不能以成人用品代替。选购湿纸巾时,一定要选不含酒精的,以免刺激宝宝的皮肤;选购的油膏一定要是油质,不含香料,不含类固醇,对皮炎、皮肤糜烂有消炎作用。

使用新产品前要做过敏实验。小宝宝皮肤的屏障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极易过敏。因此,对于宝宝没有用过的护理用品,妈妈应先在宝宝局部皮肤上试用几天,观察宝宝是否过敏。

不要同时使用几种产品。如果将几种护臀产品一股脑的涂在宝宝皮肤上,不仅会加重宝宝的皮肤负担,当宝宝出现过敏症状时,你就很难弄清楚是哪种护理用品惹的祸。

保证宝宝皮肤透气。有些父母认为多抹一些润肤品,宝宝的皮肤就多一分保护。其实,过量的润肤品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宝宝的皮肤。因此,即使是再有效的产品,也要适当涂抹,涂抹的次数、每次使用量需要严格按照说明进行。

听听过来妈妈的建议

氧化锌油:自己制作很简单,就是取纯麻油(或是茶油)煮熟后放凉,在给宝宝换尿布时涂在宝宝的小屁屁上。涂的时候要注意,宝宝的皮肤十分的脆弱,不要像我们大人涂药膏那样涂抹,而是要用棉签贴着宝宝的皮肤轻轻地滚动。怕麻烦的妈妈也可以到医院购买,有现成配好的。

用茶水给宝宝洗屁屁:需要注意的是茶叶必须是隔年的陈茶,不要使用新茶,将茶水煮开,待茶水冷却到适合的温度再给宝宝洗屁股。如果看到宝宝红屁屁比较严重的时候,可以用金霉素眼膏也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但如果宝宝长时间未见好转,那还是应该去医院就诊。

过敏宝宝要就诊:如果你的宝宝也属于过敏体质,或是你已经很注意自己的护理方法,可宝宝还是会经常性的出现尿布疹,那就有可能是过敏原因引起的,此时妈妈就一定要带宝宝到医院接受过敏检查,对症治疗。

特殊时期如何护理

――宝宝拉肚子了

如果宝宝正在拉肚子,粪便就很难清洗干净,一次一次的堆积,往往容易造成宝宝皮肤受伤、感染,因此护理的方法也要和平时略有不同。

1、随时监测宝宝是否大便,如果有大便排出,妈妈就要及时为宝宝清洗。

2、给宝宝清洗前,妈妈要把自己的手洗干净,以免把细菌传到宝宝身上。

3、将水加热至沸腾,晾凉至40℃左右再使用。不要一半热水一半凉水。这样做能将自来水、毛巾和水盆上的杂菌彻底杀灭。

4、用婴儿消毒湿巾或消毒过的毛巾轻轻擦去所有的粪便,用水或者清洁露弄湿棉花由里往外来擦洗,尤其要注意宝宝臀部的褶皱处。

宝宝急疹的护理方法范文篇7

防治手足口病9问

1.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答: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周围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答: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出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水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3.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答: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4.手足口病是不是新的传染病?

答: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

5.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答: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6.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答: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7.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答: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周围)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8.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答: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1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症状轻者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9.怎样对日常用品进行消毒?

答: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得手足口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水不能将其灭活,但其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即可。

手足口病的家庭预防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患儿的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和毛巾、手绢、水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传播疾病。因此,做好手足口病的家庭预防是很重要的。家庭预防的要点是:

1.饭前便后、外出归来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宝宝洗手,不要让宝宝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2.家长接触宝宝前或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垃圾污物。

3.婴幼儿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及时清洗干净。

4.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宝宝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不要让居家治疗的患儿接触其他宝宝,父母要及时对宝宝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需住院,可居家治疗,要注意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防治手足口病点点滴滴

1.清淡饮食防止肠胃“疲劳”

夏秋季,孩子应少吃油腻、燥热、难消化的食物,以免肠胃“疲劳”。这是因为,一旦胃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弱,肠道病毒就会有机可乘,应该多吃蔬菜水果以及清淡饮食。

手足口病患儿的饮食更应以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清水煮面条、稀饭、粥、馒头、米饭、青菜等都不错。家长还要注意避免让孩子食用高蛋白食物、饮料、水果、油腻食物以及干硬、难消化食物。

2.儿童交换玩具也可能传播病毒

手足口病是儿科的常见病,玩具也可能是传播疾病的途径。病菌附着在玩具上有时可以存在很长时间,要用消毒液或高温消毒才可以杀灭。因此,儿童之间不宜过多交换玩具。

3.儿童和成人感染有不同

判断孩子是否患上手足口病关键要看体温,如果发热超过38℃而手足又有疱疹,就要到医院检查。成人也可能感染手足口病,多数是病毒携带者,从世界范围来看,很少有成年患者死亡。

4.成人回家要洗手漱口

肠道病毒感染99%属隐形感染,即患者没有临床表现,但体内带病毒,且可传染给他人。成人受感染后,一般不会发病,但可传播病毒,需防止和孩子发生交叉感染。家长在接触孩子的玩具、衣服、奶具、毛巾等前,务必要洗手。尤其是回家后,应先洗手、漱口,再去抱孩子。此外,除非体质虚寒者,成人也可饮用清热化湿的凉茶以防病。

5.识别手足口病,牢记三个“四”

四部位:主要侵犯手、足、口、臀。

四不像:疹子不像蚊虫咬(红肿有针眼)、不像药物疹(红硬边缘清晰)、不像口腔内鹅口疮(如乳白色块)、不像水痘(薄皮、一兜水、亮晶晶)。

四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

注意患儿初期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婴幼儿因口腔溃疡疼痛,多有流口水、拒绝进食、烦躁、无故哭闹等表现。

6.预防肠道病五步洗手法

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地防止肠道病毒的传播,手足口病也不例外。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推荐较合理的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

7.预防手足口病三字经

宝宝急疹的护理方法范文篇8

一、湿疹

湿疹好发于春天,患湿疹的宝宝常常是先天性过敏体质,春天里多见的过敏因素是宝宝吸进了空气中的花粉、粉尘或螨虫,因而引起湿疹。

湿疹对宝宝的健康影响较大,局部皮疹的瘙痒,常使宝宝烦躁不安、哭闹不止、难以安睡,因此一定要积极进行防治。如果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史,应从新生儿时期就开始注意湿疹的发生,如保持房间内及宝宝生活用品的清洁无尘;不要让宝宝在尘土飞扬的场所出入和玩耍;避免接触扬尘、花和树木的花粉等过敏因子;不要用碱性大的香皂清洗皮肤;选用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忌穿羊毛或化纤织物;禁吃海鲜,并要加长牛奶煮沸时间等,以避免或减轻湿疹的发生或症状。

二、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以鼻痒、鼻塞、流清涕、喷嚏连续不断为主要症状,分季节性和常年性两种。春天主要多见的是季节性鼻炎,也称花粉症。发病时,多见的是眼部、腭部和耳部的痒感症状较重,可从初起的季节性鼻炎逐渐发展为常年性鼻炎,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哮喘病。

预防季节过敏性鼻炎最理想的方法是,避免与尘土、螨虫、真菌、动物皮毛、羽毛等过敏原接触。除此,妈妈应从小指导宝宝用冷水洗脸,使皮肤经常受到刺激,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同时,经常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一旦患病,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全身和局部抗过敏药物治疗,尽量避免食用海鱼、海虾、河蟹等含大量异体蛋白的食物,进食清淡而富营养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不吃或少吃油腻食物、甜食品或甜饮料等。

三、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主要与过敏体质、呼吸道感染和环境因素相关。发病年龄大多在3岁以后,通常有家族和个人过敏史,如婴儿湿疹。病情发作时以阵发性气喘、胸闷为主,常由花粉、粉尘、虫螨、羽毛、塑料、牛奶、鸡蛋、鱼虾、阿司匹林、青霉素等过敏原所引起,冷空气或剧烈运动,也可以成为发作的诱因。

对于过敏性哮喘,平时要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如房间保持清洁无尘,并经常通风换气;室温不可过低,应恒定在22℃-26℃之间;家里不要有人吸烟,宝宝的被褥要经常清洗,不要有灰尘;别让宝宝剧烈活动和过于劳累,注意天气变化,避免着凉而患感冒,不吃冷饮,不喝冰水。

哮喘急性发作时,选择西医对症治疗,迅速控制病情。缓解期可长期进行中医治疗、吸入皮质类固醇及给予免疫增强剂;生活中密切观察可引起宝宝过敏的物质,平时加强体格锻炼,如做冷水浴、干毛巾擦身等,避免感冒、过劳及情绪波动过大。

四、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是由风中播散的草木花粉引起,主要症状是眼睛发痒、有刺激感、畏光、流泪等。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过敏性疾病,春季时发病率最高,特点是眼睛奇痒,天热或揉眼后更甚,可能是由空气中游离的花粉或其他物质引起,患儿几乎都有家族过敏史,但并不传染。

过敏性结膜炎患儿,可口服抗过敏药物,并以保持眼部卫生为主。结膜充血明显的患儿,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滴血管收缩剂,并发角膜炎时可加用皮质激素眼药,如果过敏原是细菌、病毒、真菌等致病菌,需要采用抗生素和皮质激素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因病因尚不清楚,只能采取局部皮质激素和分泌物稀释剂的对症治疗,细菌性感染是它最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必须积极治疗。

五、腺病毒肺炎

肺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用抗生素治疗5―7天可收到满意效果。可是有些儿童患肺炎后却久治不愈,抗生素治疗不能奏效。这种情况下应该考虑腺病毒肺炎。该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病死率比一般肺炎高5―6倍(特别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

腺病毒肺炎多发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发病时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精神萎糜、嗜睡、面色苍白。重症患儿可出现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继发细菌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病程一般2―3周,多在治疗不当或抢救不及时而死亡,死亡率约为20―25%。

防治腺病毒肺炎需要三点:

1、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以防感染,发病后要早隔离、早治疗。

2、中药治疗。在西药治疗的同时,还应受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开胸顺气等中药治疗,一般选用麻杏石甘汤、上青龙汤、人参白虎汤、银黛散等方剂加减,都有一定疗效。对病程较长者,可采用补脾益肺、化痰法。

3、加强护理。病儿居室要安静、空气保持新鲜流通、室通22℃左右为宜,相对湿度为45―55%。病儿应有充足的睡眠、饮食要清淡、富有营养、易消化吸收。

六、急性呼吸道感染

宝宝急疹的护理方法范文篇9

水痘

怎么来判断?

水痘属于病毒感染,春季比较高发。父母可以通过痘痘分布的部位和皮疹的表现来判断:

・水痘属于向心性分布,一般前胸、后背会先出,且分布较密集,然后向其他部位蔓延,面部也会比较多,四肢少一些。不过严重时,也可能全身分布。

・水痘还有一个特点,俗称“四世同堂”,皮肤上可能同时存在4种表现:红斑、丘疹、水疱、结痂。

・有时出疹会伴着发烧,宝宝会觉得很痒,想去抓挠。

哪些宝宝容易得?

家人患了带状疱疹,或宝宝接触了患水痘的宝宝,就可能被传染。

宝宝1岁半就应接种第一针水痘疫苗,在接种疫苗之前,或没接种水痘疫苗的宝宝,被传染的几率比较大。

要不要去看医生?

如果怀疑宝宝长了水痘,要带他去医院就医确诊,注意,最好去传染科就诊。因为水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可能会传染给其他的小朋友。医生还会建议你在家隔离,或者口服一些药物,一定要遵照医嘱,隔离足够的时间再让宝宝出门。

在家这样来护理:

医生可能会开一些抗病毒的药膏和抗过敏的口服药来帮助宝宝缓解不适,一定要定时给宝宝用药,帮他缓解不适。因为水痘不同于其他的皮疹,一旦宝宝痒痒时抓破,可能会在皮肤上留下疤痕。如果出现了感染,可以涂抹一些百多邦。水痘的传染性很强,可以通过呼吸道,以及水痘的疱液来传染,所以要遵照医嘱,隔离2~3周,等宝宝水痘全部结痂之后才可以上学。

沙土性皮炎

怎么来判断?

沙土性皮炎也叫摩擦性苔藓样疹,也属于皮肤过敏,常见的过敏物质是沙子、土堆、肥皂水或者泡泡水、橡皮泥、颜料等。如果宝宝玩过这些之后,接触的部位过敏,出现了针尖、粟粒大小的疹子,有的会分布皮肤上,有的会融合成一片,可能会痒,也可能会不痒。常见的部位是双手、手背、前臂、脚丫、腿部等,严重时也可能会蔓延至全身。

要不要去看医生?

出现症状后最好带宝宝去医院就医并确诊。医生可能会给宝宝口服外用药物,帮助加快恢复。

在家这样来护理:

这类病有一个特点,就是恢复期非常长,通常需要1~2个月才能好。如果宝宝觉得痒,你可以给他涂抹一些止痒的外用药,最安全的推荐炉甘石洗剂,别使用酒精之类的来消毒,那只会加重症状。在恢复期间,可以给宝宝洗澡,但注意少接触以上提到的那些容易导致过敏的东西。在饮食上,最好避免吃一些过敏食物,比如海鲜、羊肉等。

日光性皮炎

怎么来判断?

日光性皮炎其实就是宝宝对紫外线过敏,如果宝宝在户外玩耍或晒太阳时,长时间接受了紫外线的照射,皮肤暴露的部位,如面部、颈部、胳膊出现了皮肤发红,甚至是红斑、丘疹,且觉得很痒。而有衣服遮挡,没有接受紫外线照射的部位则没事。这就可能在告诉你:宝宝是患了日光性皮炎。

要不要去看医生?

如果症状看起来比较严重、宝宝哭闹得比较厉害,且皮肤出现破损、感染,建议及时就医。医生可以通过专业处理,帮助宝宝止痒,缓解不适。

在家这样来护理:

宝宝出疹的部位,可能会觉得很痒,可以给他涂抹炉甘石洗剂和硼酸洗液来止痒。还要注意皮肤的保湿,给他擦一些宝宝专用的润肤油或者润肤霜。到了后期,还可能会脱皮,这也是正常的,注意保湿就好。

平时,带宝宝出门就要注意防晒,通过涂抹儿童专用防晒霜,或者穿长袖衣裤、戴帽子来遮挡都可以。另外,带宝宝出门要避开中午12:00~2:00这段紫外线照射最强的时间。不同季节建议的时间不一样,在春季,最好选择上午10:00之前,下午2:00之后。

手足口病

怎么来判断?

手足口病属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春季和秋冬季比较高发,所以在此要提醒爸爸妈妈注意。手足口病的症状很典型:

・宝宝的口腔黏膜、手心、脚心会出现疱疹,有时臀部、膝关节处也会出现。

・一般情况下,宝宝不会觉得痒。

・有时会伴有高烧,但是也不一定。

・如果宝宝患了疱疹性咽颊炎,在此也提醒父母注意,这有可能是手足口病的前期表现,需要多加留意。

要不要去看医生?

怀疑宝宝得了手足口病,最好去医院确诊一下,防止判断失误,延误了疾病的发展和治疗。其实,手足口病本身并不是那么可怕,父母可以放松。它属于自限性疾病,一周左右的时间就能痊愈。但是它之所以“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传染性很强,可以通过呼吸道和接触来传播。而且病毒感染的类型很多样,没有什么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具有一定的复发性。

在家这样来护理:

在家护理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隔离,一般宝宝的疱疹一周左右消退,一周内结痂,等结痂了就没有传染性,这时候再让宝宝出门比较安全,否则会传染其他人。其他方面的护理,基本和护理感冒的方法差不多,房间内多通风、清淡饮食,多给宝宝喝水,加速体液循环,把病毒排出体外。

荨麻疹

怎么来判断?

荨麻疹在民间又叫作风疙瘩、风团。风团不是因为吹风才得的,而是春季宝宝非常容易发生的一种皮肤过敏性疾病。引起过敏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花粉、柳絮、动物的毛发、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虽然父母很难找到过敏原,但是可以通过以下典型的症状来判断出来:

・面部、躯干部、四肢是出疹的常见部位,有时也会出现在全身。

・疹子的形状是中间苍白,周围红晕,宝宝会觉得很痒,一抓挠就会融合成一片,看起来就像“一团一团”的。

・疹子过几个小时可能会自动消失,再过几个小时可能会再出来,像风一样,“一阵一阵”的。

要不要去看医生?

如果宝宝症状很严重,疹子可能会蔓延至全身,宝宝会烦躁大哭,非常难受,此时要尽快去皮肤科就诊。

如果宝宝得了急性荨麻疹,还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一旦有喉头水肿、腹痛等症状,要赶快带他去急诊就医。如果症状不严重,但是反反复复,很长时间都不好,可能是慢性荨麻疹,也最好去医院的变态反应科查一下过敏原。

宝宝急疹的护理方法范文1篇10

脐部护理

脐带未脱落前,避免脐部进水

宝宝脐带未脱落前,脐部尽量不要碰水,洗澡或游泳时可以用肚脐防水贴保护,也可以上下身分开擦洗。当宝宝脐带脱落后,每次从水中抱起后,要用软毛巾或棉签把脐部的水分吸干,保持脐部的干燥。

脐部从出生消毒至脐带脱落后一周

如果宝宝的脐部没有出现红肿、化脓等异常情况的前提下,脐部从出生消毒至脐带脱落后一周就可以了,每天早晨以及洗澡后消毒一次。脐部消毒可以使用市面上专门出售的脐带消毒液,也可以使用医用的75%酒精。

避免纸尿裤摩擦脐带残端,且勿强行牵拉脐带

脐带未脱落前,纸尿裤或尿布不宜高过脐部,以免脐带残端受到摩擦导致破皮发红,或者被尿便污染,不利于脐带干枯。脐带残留会变成干黑色或出现结痂,是脐带脱落前的一种表象,继续护理待其自然脱落就好,不要强行牵拉。

发现脐部红肿、流脓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如果发现宝宝脐部有少量的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脐部周围红肿,建议不要在家自行处理,及时就医,因为有可能是脐炎的早期表现,严重时会形成蜂窝组织炎。

发生脐疝莫惊慌,大部分1岁内能自愈

宝宝哭闹过多、咳嗽、腹泻,便秘时易患脐疝,具体表现为宝宝的肚脐向外特别凸出。这种情况下,父母不要过于担心,尽量避免宝宝哭闹过多,大部分宝宝1周岁内都会自愈。另外,注意为宝宝准备全棉质地的内衣,以免衣服与脐部发生摩擦而擦伤皮肤。

哺乳喂养

母乳宝宝按需喂养,随饿随吃

新生宝宝的胃容量大约只有30mL左右,尤其是前几周,每次吃到的奶量也不尽相同。胃口小,加上奶在胃里停留的时间短,宝宝很容易又饿了,因此间隔一两小时喂一次母乳是很正常的现象。所以,月子里的母乳宝宝我们建议遵循“按需喂养,随饿随吃”的哺喂原则。

喂奶时,宝宝勿平躺,应与水平面呈45°

喂奶时,尽量让宝宝身体倾斜,可用臂弯托出宝宝头颈部,用小臂托出宝宝身体,使其与水平面成45°,以便奶液流入胃部,减少吐奶。

用奶瓶哺喂时勿使奶嘴留有空气

用奶瓶给宝宝喂奶时,要避免宝宝吸入空气,否则易引起打嗝和吐奶。可将奶瓶的后部略高于前部,使奶嘴布满奶液,避免给空气留有余地。

喂奶后,轻拍背、勿晃动

喂奶后将宝宝竖起抱一会,可让宝宝趴在妈妈的肩上,并轻拍宝宝背部,直到打嗝为止,使宝宝排出吸入腹腔内的空气。同时注意喝完奶后,不要晃动宝宝,以免引起吐奶。

若吐奶,注意清洁,适当补充水分

宝宝吐奶后,要及时擦干嘴角和下颌,必要时需更换衣物,以免宝宝倒吸或刺激到皮肤引起湿疹;同时还要注意适当给宝宝补充一些水分,不过要在吐奶20~30分钟后再进行,否则易引起再次吐奶。

出生15天后,补充维生素D

宝宝出生15天后,要开始常规性地补充维生素D,每天400国际单位。待宝宝满月能外出后,若日光充足,能保证白天两小时日晒的情况下,可以隔天补充一次维生素D。

眼部保护

避免开灯睡觉,以免影响视力发育

月子里的时候,很多妈妈喜欢开灯睡觉,觉得这样方便照顾宝宝。其实,这样是不可取的。开灯睡觉,一来不利于宝宝进入深睡眠状态,二来会使晶状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而妨碍视力的发育,增加近视的几率。所以,不建议妈妈夜间开灯睡觉,如果一定要开,可以开一盏小夜灯,并且注意灯光不要对着宝宝的床。

拍照避免使用闪光灯

为了更好地记录宝宝的成长过程,妈妈会经常给宝宝拍照留念。值得注意的是,给宝宝拍照时,一定要避免使用闪光灯,否则闪光灯的强光可能会伤害宝宝的视网膜。

避免阳光直射宝宝的眼睛

日照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钙吸收。所以,很多妈妈会给宝宝晒太阳,但是晒太阳时一定要记得给宝宝戴上遮阳帽,避免阳光直射宝宝的眼睛,否则日光中的紫外线会伤害宝宝的眼睛。

若鼻泪管堵塞,注意眼部清洁和按摩

若宝宝不哭时也会眼泪汪汪,且眼部常有黄绿色脓性分泌物,考虑鼻泪管堵塞的可能,每天用温开水为宝宝清洁眼部,同时用指腹沿眼角至鼻梁来回按摩。若情况严重要在医生指导下滴眼药,待6月龄后若鼻泪管堵塞现象仍未改善,可去医院做泪道探通术。

在宝宝床栏上悬挂的玩具要经常变化位置

很多妈妈喜欢在宝宝的床栏上悬挂玩具吸引宝宝注意力,但若宝宝的视线长时间固定在某一处,容易造成斜视。所以,建议妈妈经常变换玩具悬挂的位置和方向,避免宝宝长时间朝一个方向看。

肌肤护理

注意肌肤保湿,浴后涂抹婴儿油、保证室内湿度

宝宝的很多皮肤问题,如蜕皮、干裂等,都是因为过于干燥引起的,所以妈妈要为宝宝做好保湿的工作。每次洗澡过后可为宝宝全身涂抹一遍婴儿油,以防止皮肤水分的流失。此外,若是室内开了空调,则最好在房内再添置一台加湿器以增加房间的湿度。

注意宝宝冷暖,防止冻疮或诱发湿疹

由于宝宝皮肤的汗腺和血液循环系统还在发育阶段,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所以妈妈要随时注意宝宝的冷暖,尤其是在冬季,要时常关注前胸和后颈的温度(以温热、不出汗为宜),以免过冷增加患冻疮的几率,或过热诱发湿疹。

每天检查全身肌肤,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新生宝宝肌肤娇嫩,稍有不慎很易引起湿疹、破溃等肌肤问题,所以,一定要每天都对宝宝的肌肤进行检查,可以在洗澡时或是给宝宝擦身时查看,并每天为宝宝更换清洁的内衣。

勤换尿布,注意臀部护理,谨防尿布疹

宝宝的尿布一定要勤于更换;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并充分擦拭晾干、涂上护臀膏。保持臀部环境的干燥、清洁,能有效预防尿布疹。

宝宝湿疹,母乳妈妈忌口,奶粉宝宝改吃低敏配方奶

若宝宝得了湿疹后,父母不要擅自用药,应当遵循医嘱外涂湿疹药膏,以免引起皮肤过敏。不过,湿疹是周岁内宝宝的常见病,通常随着年龄增大,免疫系统的完善,会自行好转。宝宝湿疹时,母乳妈妈忌吃鱼虾等海鲜类食物;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改吃低敏配方奶。

清洁要点

头垢清洁:婴儿按摩油+婴儿洗发水

宝宝有头垢,要注意清洁,以免堵塞发囊,引发肌肤炎症。可在洗头时,用宝宝的按摩油在头垢处按摩几分钟,再用婴儿专用洗发水洗掉。

眉毛黄痂清洁:用婴儿油软化

有些宝宝眉毛上会有黄黄的痂,其实也是湿疹的一种表现,千万不要硬抠或硬扒,以免损伤宝宝肌肤。可以抹点婴儿油或婴儿专用滋养甘油,等痂湿润了,慢慢软化后,自然会掉下来的。

耳部分泌物清洁:只清理外耳郭,不能深入

宝宝耳郭处会有一些分泌物,可能是耳内流出的耳屎,也有可能是羊水残留。每天可用婴儿专用的棉签帮宝宝清理下外耳郭(注意不要深入,以免伤到耳道)。如果一段时间的清理后,耳郭内仍有比较潮湿的分泌物,且宝宝常精神、食欲不佳,那很有可能是患上了中耳炎,需及时就医。

口腔清洁:用纱布或口腔湿巾轻拭牙龈,喝奶后喂一口温开水

新生宝宝虽然还没有长牙,但也不能忽视口腔卫生的清洁。妈妈可以每天用干净的纱布蘸一点温水或口腔湿巾,轻轻擦拭宝宝的牙龈;也可以每次喂奶后,给宝宝喝一两勺水,以清洁口腔,为日后出牙做准备。

身体清洁:洗澡水温控制在37℃左右、不要频繁使用浴液

给宝宝洗澡,不但能清洁身体肌肤,还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生长发育。但在洗澡时,要注意室温(24℃~26℃为宜)和水温(37℃左右为宜)的控制;浴液一周使用2次左右就可以了,以防刺激宝宝肌肤。此外,要特别注意,宝宝进食后40分钟以内不能洗澡,以防引起胃部不适。

穿着要点

以浅色、纯棉质地、连体款式的衣物为佳

宝宝的衣物最好是浅色的,以免染料给宝宝的健康带来危害;挑选内衣时,应选择商标缝在内衣外侧的类型,以避免商标对宝宝肌肤的刺激;此外,衣物的面料应当选用纯棉质地的,这样吸水性和透气性更佳。另外,连体衣是这个阶段宝宝的最佳选择,可以防止小肚子外露。

避免小肚子着凉

宝宝的小肚子绝对不能受凉,否则易引起腹泻等症状。所以无论处在什么季节,小肚子的保暖工作都要到位。在寒冷的冬季,妈妈可以在宝宝内衣外再加一圈护肚围,也可以添一件小马甲;在炎热的夏天,可以给宝宝穿一件护住腹部的小肚兜,以免小肚子着凉。

睡觉时,避免穿着过多

宝宝睡觉时,不要穿着过多,只要穿着一套纯棉的婴儿内衣就可以了,否则易让宝宝感到睡眠时过热或不舒服而引起睡眠不安。如果是寒冷的冬天,怕宝宝踢被子而着凉的话,可以加个小睡袋――睡袋加小被子是宝宝冬季睡眠的最佳搭配。

穿多少以胸口、后颈温热、不出汗为宜

宝宝出生一星期左右后,穿着的衣量就可以和大人一样多了。不过由于新生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所以判断穿着是否合适主要是摸前胸、后颈是否温热。若宝宝的前胸、后颈是温热且没有出汗的,则说明宝宝的穿着是合适的。

抱姿要点

月子里避免竖抱

月子里的小宝宝要尽量避免竖抱,因为宝宝头部的重量约为全身的1/3,其柔软的颈椎还不足以承重,此时竖抱易对脊椎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抱时护住头颈和背部

宝宝的脊椎还未发育完善,所以,在抱的时候,妈妈一定要注意保护宝宝的脊柱,可让宝宝的头颈部枕在自己的臂弯里,用手臂和手腕托出宝宝的背和腰部;另一手绕过宝宝,从下托住小腿和屁股。这样宝宝就能安全且舒服地躺在你怀里了。

避免一直抱着,以免影响骨骼发育

刚出生的小宝宝对环境还不是很适应,搂抱可以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但是当宝宝情绪稳定、不再哭闹时,妈妈要注意将宝宝放回床上,不要一直抱着,否则不但易使宝宝养成“不下怀”的毛病,而且这样还容易影响到骨骼的发育。为了保护脊柱的发育,月子里的小宝宝还是应以平躺为主。

选择背巾或背带时,采用横抱的款式

背带或背巾可以解放妈妈的双手,是不错的育儿工具。但是由于月子里的宝宝骨骼柔软,脊柱不能承重,所以应当选择可以采取横抱式的背带或背巾,并且要将宝宝背在前方,以便观察。此外,在使用背带或背巾前,一定要仔细研读说明书,严格按照上面的步骤来操作。

排便情况

出生12小时内,关注胎便是否排出

一般情况下,宝宝的胎便,也就是宝宝出生后的第一次排便,会在出生后12小时内排出。胎便通常呈墨绿色、黏稠状、无臭味。如果宝宝出生后24小时都未排便,就要引起警惕,及时就医,以排除巨结肠等先天肠道疾病的可能。

母乳宝宝便便比人工喂养宝宝略稀,是正常现象

母乳宝宝的便便要比人工喂养的宝宝稀软些,有时甚至会呈水样状,但只要宝宝的精神状态良好,睡眠、精神状态尚可,妈妈就不要担心,属于正常现象。

母乳宝宝出现排便费劲、大便干燥现象要警惕

正常情况下,母乳宝宝是不会出现便秘现象的,这是因为母乳中含有多种低聚果糖和丰富的膳食纤维,这些因素促使宝宝大便不会干燥。但若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出现排便困难,大便干结、呈颗粒状等异常情况时,要引起警惕,及时就医,以排除肠道疾病可能。

人工喂养宝宝出现便秘情况,可按摩、也可尝试更换奶粉

人工喂养的宝宝有可能会出现便秘情况,这种情况下,可每天喝奶1小时后,为宝宝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或者将植物油隔水蒸20分钟放凉后,用消毒棉签浸润后轻轻刺激宝宝,促使排便;当然,也可以尝试更换配方奶,如选购含有益生元配方的奶粉。但若这些方法都无效的话,建议带宝宝就医,以排除肠道疾病可能。

啼哭安抚

学会读懂宝宝的哭声

宝宝啼哭都是有具体原因的,如果哭声短而有力,中间有暂停的间歇,并渐渐急促起来,那很有可能是饿了;如果啼哭时,不停地蹬着两条小腿,那有可能是尿了或者拉了;如果哭声中带有一阵一阵不耐烦的嚎叫,那可能是困了闹睡的表现;如果宝宝哭声尖锐,且拒绝进食,那很有可能是病了,需及时就医。

倾听妈妈心跳声,让宝宝回忆起宫内环境

当宝宝哭闹不止,但妈妈又一时还无法判断原因的话,可以将宝宝抱起,让他靠在自己的胸前,让他倾听妈妈的心跳声――这对于1月龄内的宝宝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安抚方法,能让宝宝回忆起子宫内的环境。

抚触,有助于增强亲密感、读懂宝宝身体语言

抚触有助于增强妈妈和宝宝之间的亲密度,增强他的信赖感,从而促进宝宝更快地适应环境。更重要的是,每天接触宝宝的身体,能使妈妈越来越懂得宝宝的身体语言,更敏锐地感觉到他给予的暗示,更快地了解他哭闹的原因,从而及时回应他的需求,增强安全感。

和宝宝积极交流,有助减少哭闹

利用各种机会和宝宝积极交流,如对宝宝微笑、和宝宝说话……促进母婴依恋关系的建立。这种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宝宝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感受,减少哭闹。

哺喂母乳,有助安抚情绪

哺乳有助于安抚宝宝情绪。在哺乳的过程中,妈妈和宝宝同时享受彼此身体的温暖,感受妈妈呼吸的上下起伏,这对于安抚宝宝的情绪十分有效,也更有利于建立起亲子关系。

睡眠护理

频繁夜醒时,细找原因,不要每次都急着喂奶

导致宝宝频繁夜醒的原因很多,可能是饿了、冷了、热了,或者是白天睡多了、日夜颠倒了,妈妈要学会听懂宝宝的哭声,找对原因,不要每次都急着喂奶,以免进食过多或养成“奶睡”的习惯。如果真的是因为饿了才频繁夜醒,就要考虑是否是每次进食量不够。

白天睡觉时,不用特地营造“黑暗”的室内环境

新生宝宝白天睡觉时最好室内能有自然光,不要把窗帘全部拉上,以培养他对于白天的意识。等宝宝长大点后能分清白天黑夜,且晚上睡眠情况也较好时,白天睡觉拉上窗帘也没什么关系了。

不要太在意宝宝有没有“睡足”时间

每个宝宝的睡眠时间都不一样,大致上1个月内的新生宝宝每天需睡20~22个小时,但妈妈也不用太在意宝宝有没有睡足这个时间,宝宝困了自然会睡。只要醒来时精神状况良好、食欲佳、生长发育状况良好,就是睡眠充足的最好见证。

避免养成“哄睡”的习惯

从宝宝刚出生后,就不要采用“哄”的方式让他入睡。可以采用固定的睡前程序让他习惯,比如临睡前洗个澡,然后做一下按摩抚触,再换上干净的内衣,为他盖上被子,给他轻轻地哼歌。让宝宝从一出生就熟悉这样一套程序,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习惯。

不要刻意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

宝宝睡觉时,家人对于环境的安静程度不要刻意追求,应该让宝宝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如果宝宝从小就在特别安静的环境中才能睡好,一点点声响就易被惊醒的话,反而不利于宝宝的睡眠。

夜间避免开灯睡觉

很多妈妈习惯于夜间开灯睡觉,尤其是在月子里,觉得这样方便照顾宝宝。其实这样并不可取,在灯光下睡觉,会使睫状肌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影响宝宝视力的正常发育。所以,尽量避免夜间开灯睡觉。

宝宝急疹的护理方法范文篇11

关键词思密达疱疹性口腔炎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168

小儿疱疹性口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引起的,多见于1~3岁小儿,无明显季节性。急性起病者常有发热,体温可达38~40℃,有烦躁、拒食、流涎、局部疼痛。在舌、颊内、唇内或齿龈黏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2~3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小溃疡,表面可覆盖白膜,局部疼痛,常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及齿龈红肿[1]。采用思密达糊剂外涂于患处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5月收治小儿疱疹性口炎患儿103例,男60例,女43例,年龄1~3岁,所有病例营养状况均属正常。本组病例全部符合《儿科学》第7版疱疹性口炎诊断标准。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抽样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男32例,女21例,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及临床表现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抗病毒,退热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将思密达用温开水调成糊状,均匀地涂于溃疡面上,3次/日,涂药后禁水30分钟。保持口腔清洁。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涂药72小时,溃疡周围黏膜充血消退,疼痛减轻,溃疡面积缩小2/3以上或溃疡消失;②有效:涂药72小时,溃疡周围黏膜充血消退,溃疡面积缩小1/2以上;③无效:涂药72小时溃疡周围黏膜充血无明显消退[2]。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组显效39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显效率73.58%,总有效率94.33%;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显效率56.00%,总有效率86.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思密达糊剂外涂于患处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显著,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见表1。

讨论

思密达含双八面体蒙脱石微粉。具有层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口腔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对口腔黏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并通过与黏液糖蛋白相互结合,从质和量两方面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从而有利于黏膜水肿的消退,在加快口腔溃疡愈合方面,减轻症状具有独到之处[3]。

小儿疱疹性口炎,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感染容易传播,引起流行。因此护理也很重要,家长要注意以下方面:保证宝宝充分的休息;吃东西后要漱口,较小的宝宝,家长可用盐水或凉白开水棉签轻轻擦拭口腔;宝宝因流口水多,应用软毛巾或软消毒纸轻轻擦下颌皮肤,并经常换围嘴,保持下颌干燥;禁用刺激性药物和食物等。

实践证明,用思密达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促使口腔黏膜的修复,使病程明显的缩短,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6-78.

宝宝急疹的护理方法范文篇12

幼儿急疹

致病真凶可能是病毒。

疹子特征宝宝烧退之时出疹,先见于颈部及躯干,很快遍及全身,腰部及臀部较多(鼻颊、膝下及脚掌等处一般没有),大小如粟粒,淡红似玫瑰(故又称婴儿玫瑰疹),多在24小时之内出齐,持续1~2天后消退,不留痕迹。

伴随症状突发高烧(体温高达39~40℃),食欲稍有减低,持续三五天后体温骤降,精神即刻好转,疹子开始“闪亮登场”,即“烧退疹出”――此特点是与其他出疹性疾病(如麻疹、猩红热)的最大区别。

处理要点

休息,多喂白开水或菜汤、果汁;

高烧用物理方法(如温水擦浴)或药物(如扑热息痛)降温,烦躁或惊跳酌用镇静剂(如安定、冬眠灵等);

抗生素无效,不要用。

手足口病

致病真凶肠道病毒。

疹子特征疹子通常“亮相”于手(手指背面与指甲两侧)、足(脚趾背面与脚跟边缘)及口腔(唇内侧、舌面、颊黏膜、齿龈处)等三部位,“手足口”病由此得名。初为红色斑点,持续24小时变为疱疹,疱疹内充满混浊液体,溃破后形成浅表性溃疡,溃疡四周发红。疹子数量从几个到数十个不等,严重时可累及手掌、足底、肘部、膝部和臀部等处。

伴随症状轻度发烧,口腔及咽喉不适或疼痛。疱疹破溃后症状加重,如不吃奶、流口水、哭闹、烦躁等。经5~7天治疗可恢复。个别病患可能出现心肌炎、脑膜炎、脑炎等并发症,后果严重。

处理要点

休息,多喂水;

消毒漱口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保护皮肤不使疱疹溃破,让其自然吸收干燥结痂;

选用抗病毒药物(如病毒灵、潘生丁)、维生素类、解热镇痛剂或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制剂;

出现并发症者应住院治疗。

风疹

致病真凶风疹病毒。

疹子特征宝宝发烧1~2天后出疹,从面颈部开始24小时蔓延全身。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疹子可以融合,类似麻疹。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如猩红热样皮疹。疹子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留下较浅的色素痕迹。

伴随症状发烧,咳嗽、乏力、胃口差、眼发红;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伴轻度压痛。与麻疹不同,风疹全身症状轻,病患饮食玩耍如常。

处理要点

休息,饮食清淡且易消化。防止搔抓皮肤(瘙痒可用炉甘石洗剂)引起细菌感染;

酌情给予退烧、止咳药物:

并发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或脑膜炎时须选用抗生素,必要时住院治疗。

麻疹

致病真凶麻疹病毒。

疹子特征宝宝发烧3天左右出疹,从耳后、颈部沿发际边缘向下发展,24小时内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3天内累及下肢及足部,疹子全部出齐。初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疹间肤色正常,重者皮疹融合,皮肤水肿。甚至导致面部浮肿变形。持续3天左右,疹子按出现的顺序消退,留下糠麸状脱屑及棕素痕迹。

伴随症状高烧、流涕与眼泪,颊黏膜上有“科氏斑”(为直径约1毫米的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预示即将出现疹子),可能伴发喉炎、肺炎、脑炎等并发症。

处理要点

卧床休息;

给予易消化且富有营养的食物,补足水分与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

保持皮肤、黏膜清洁。酌用退烧、镇静、止咳的药物。并发肺炎给予抗生素;

接种麻疹疫苗是最佳预防措施。

疱疹性咽峡炎

致病真凶病毒,常呈流行趋势。

疹子特征宝宝发烧2天内出疹,见于扁桃体、软腭、悬雍垂、舌头等口腔咽部黏膜处,数量不多(大多在12个之内),为直径1~2毫米的小疱疹,呈灰白色,周围绕以红晕,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溃疡,1~5天内愈合。

伴随症状突发高烧、咽喉痛、厌食、伴有颈、腹与四肢疼痛,小宝宝可有呕吐甚至惊厥,属于一种特殊的上感类型。病程比普通感冒稍长,一般在7天左右康复。

处理要点

休息,加强营养;

酌用抗病毒药(如病毒灵、潘生丁);

退烧药有扑热息痛、布洛芬、安乃近等,可采用口服、塞肛以及滴鼻(如安乃近)等途径给药。

水痘

致病真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疹子特征宝宝发烧后24小时出疹,先发于前额,再向躯干、四肢蔓延,呈向心性分布。初为红色斑丘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水疱,周围红晕明显,水疱中央呈脐窝状。经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若因搔抓继发感染者,可留下轻度凹痕。由于疹子分批发生,故在同一处皮肤可同时见到丘疹、水疱和结痂。

伴随症状起病较急,发烧,头痛,全身倦怠。整个病程约2~3周。

处理要点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细茵感染;

酌情使用无环鸟苷、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肌肉注射维生素B12等:

禁用激素,以免病毒扩散;

接种水痘疫苗有一定预防效果。

猩红热

致病真凶溶血性链球菌。

疹子特征宝宝发烧1天左右出疹,初见于腋下、颈部与腹股沟,24小时内蔓延全身。疹子为针尖大小的鲜红色小丘疹,触之如粗砂纸,疹间肤色潮红(与麻疹不同)。面颊部潮红无疹,口周皮肤苍白,谓之“口周苍白圈”。腋窝、肘部、腹股沟等皮肤皱折处疹子密集,颜色深红,其间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称为“帕氏征”。持续6~7天后面部脱屑,躯干和手脚大片脱皮。

伴随症状起病急,高烧(38℃甚至400C以上),咽及扁桃体显著充血甚至化脓。舌红,舌红肿如草莓,称为“杨梅舌”。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有触痛。

处理要点

休息。补足营养;

选用青霉素或红霉素;

少数病患可能在病后2~3周发生风湿热、肾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要注意防范。

川崎病

致病真凶尚不清楚。

疹子特征宝宝发烧数天后出疹,分布于躯干、会以及手掌及脚底。常为多形性红色斑疹,亦可呈荨麻疹样皮疹,瘙痒,但无水疱或结痂。出现于手掌及脚底的则为红斑。持续10天左右消退。

伴随症状本病以皮肤黏膜出疹、淋巴结肿大和多发性动脉炎为特点,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突发高烧,眼睛发红(结合膜充血),冠状动脉炎,关节肿痛等。病程短则2周,长者可达3个月。

处理要点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范例(3篇)

    - 阅0

    实践出真知的谚语范文篇1关键词:汉语农谚关联理论翻译策略中国是农耕大国,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众多有关农业生产的经验。这些经验历经数代人的润色加工凝聚.....

    实践循证医学的首要环节范例(12篇)

    - 阅0

    实践循证医学的首要环节范文篇1【关键词】风湿病;循证医学;治疗方法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6.02.010风湿病种类繁多,常多脏器、多系统受累,临床表现复杂,发病机制尚未.....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